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活质量范文

生活质量精选(九篇)

生活质量

第1篇:生活质量范文

关键词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建构现实基础

生活质量是对一个社会中人们总体生活水平的综合描述。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社会发展应以提高人的福利为最终目标。因此,生活质量也是一个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了生活质量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也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生活质量的研究,并在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验研究。但是生活质量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的研究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生活方式也日新月异,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把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的生活质量的经验研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课题,随时了解人们生活质量状况,以跟上时代的发展。目前,我国又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生活质量研究更成为研究我国人民生活质量变化历程、认识目前社会状况及指导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由于我国生活质量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目前的研究还大多集中在城市层面上,广大农村地区还是这一领域的空白。为此,2004年5~6月,笔者选取湖北省洪湖市的三个村开展了农村生活质量的调查,以期对农民生活质量问题作一初步认识。调查开始前,笔者参考了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成果,以期建构科学、合理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在作进一步介绍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国内外关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

1国内外关于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建构的方法及依据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活质量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在对生活质量的测量与评估上也存在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从影响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客观条件方面来理解,因此在测量与评估时也都主要运用衣、食、住、行等反映人们生活条件的客观指标。第二种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大都从主观感受方面来理解生活质量,因而他们主要用反映人们生活态度和满意度的主观指标来测量与评估生活质量。第三种是将上面两种理解结合起来进行考虑,认为生活质量是反映人们生活的客观条件和人们对生活的主观感受两部分组成,因而在对生活质量进行测量和评估时,有选择性地从上述的两个指标体系中选用部分指标。

对生活质量的理解和测量的三种方法,与人的需求层次相适应,同时也是社会现实基础的反映。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依次反映人的生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一方面,五个方面的需求是同时存在的,另一方面,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求就会成为主导需求,代表了当前的需求层次。生理、物质方面的需求与生活质量的客观方面相联系,是较低层次的需求;精神方面的需求与生活质量的主观方面相联系,是较高层次的需求。生活质量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的需求都是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下,人们的需求满足程度不一,这两个方面有所偏重而已。当生产力不发达,社会发展水平不高时,人们的需求程度较低,倾向于将收入增长中的大部分用于增加消费、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以此来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够发达,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因此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物质生活水平的变化上。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人们的需求层次也较高,人们主要关注的不再是物质方面的需求,而转向精神方面的需求。美国已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社会的基本矛盾已从人与自然的矛盾(即生产力或经济发展水平的范畴)转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即人与人主体间性的范畴),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是在人际交往中所获得的他人的认可、自尊感、亲密感、成就感等精神方面的需求的满足程度,而这些需求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满足。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尽管人的需求有不同层次,但不同层次的需求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对生活质量的测量,要同时从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来进行(即上述第三种方法),较低层次的需求和较高层次的需求同时兼顾,只是二者应保持不同的权重。

2农村现实基础及其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的反映

如上所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够发达,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物质的需求与满足程度方面。这是与人们的需求层次相适应的,也是社会基础的正确反映,体现了理论应该正确反应现实的要求。认识要以现实为基础,理论应该正确地反映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为了深入了解农民生活质量,就必须对农民群体先作大体了解,以确立认识论的合理途径,选择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至少应在表面效度上适应农民的生活。为此,2004年3月,笔者专门到调查地进行了试调查,针对调查对象的特点建构指标体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受物质条件限制较大,这种现实基础决定了本次调查应建立何种类型的指标体系。据洪湖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523.31元,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处于温饱阶段,以满足日常衣、食、住、行为主,高档的奢侈消费品并不多见。由于调查群体的整体需求层次不高,因此以选用物质方面的客观指标为主,而以精神方面的主观指标为辅。客观方面指标选用了个人及家庭收入、消费水平、交通情况、居住及住房设施等方面的指标。同时还调查了家庭人口结构,特别是突出了家中老人与在校就读成员的数量,以确定家庭经济负担程度。这几个方面以客观的数字描述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主观方面的指标选用了对上述几个方面的主观评价、邻里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休闲娱乐、职业、社会服务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测量农民的主观生活感受。主观生活感受是客观因素影响生活质量的中间变量,同时它本身也是生活质量构成的重要方面,但起基础作用的是客观因素。因此,本项研究力图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描述农民生活质量,以物质生活质量为主。这一指标体系的建构也隐含了本项研究的理论假设,即由于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不高,物质生活水平对农民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2)生活方式与城市有很大不同,相当多的农民还保持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在劳作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交往上,以与亲戚、邻居交流为主;在娱乐上,寄托于电视、麻将和闲聊……这种状况,决定了各个指标的具体内容(如封闭式问卷中提问的方式和答案选项)。因为指标的建构一方面要描述农民生活的方式,另一方面要解释这种生活方式对生活感受(同时也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此,在劳作上区分农闲与农忙季节的劳动时间,并测量劳动强度对劳动者的主观感受的影响;在交往上,测量农民交际范围(左右几家的邻居、对同村但不同组的村民的熟悉程度)、对象(邻居、亲朋好友等),测量农民获得他人认可、自尊心的满足程度;在娱乐上,描述农民的娱乐方式(打麻将、看电视、闲谈等)……农业劳动和农村生活的特殊性,需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指标来进行描述,对这些指标的具体描述直接来源于对农民生活的观察。

(3)由于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成为农村的一大特色。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上,要着重描述这种状况,并分析它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包括两个相反的方面:①积极的方面:农民外出务工,为家庭带来了收入,提高了物质生活质量;②消极的方面:农民外出务工,使家庭分散,夫妻分居、父母与子女分离,在此情况下情感是否会变得淡漠;互动方式(打电话、写信、带口信等),互动频率的不同,是否会影响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从而对生活质量造成影响;更有甚者,许多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全体外出,家中只剩下老人,有的老人还需照顾未成年儿童,这些老人和儿童的生活质量会起什么变化。建立与这种状况相适应的指标体系,具体来说包含:第一,外出务工者对家庭物质生活方面的影响,如收入、住房情况、家庭设施、日常消费等物质生活方面;第二,设立多项指标,测量外出务工者与在家留守人员之间的互动方式、频率、关系的变化等。这些方面的变化最后通过主观评价指标与生活质量指标联系起来。

(4)农民物质生活质量不仅与其家庭经济状况直接相关,而且受农村公共设施的直接影响。最近几年以来,本项研究的调查地点经济发展较快,新建了多项农村公共设施,如1997年修建了十几公里的水泥路,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也带动了当地交通业的发展,客车、麻木(客运小三轮摩托车)大量涌现;新修了农田基本设施,改善了农民的劳动条件;新建了水塔,有线电视入户,电话线也牵到村中。这些新的公共设施直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这些新的变化,在调查中不能忽视。为了反映这些变化,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中,一方面测量农民对这些设施的评价水平;另一方面在时间上作纵向对比,以过去为参照标准,测量公共设施对农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5)由于社会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生活质量不但要描述目前的生活状况,同时还要具有前瞻性,有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的能力,因此,在指标体系的建构中增加若干预测项是必需的。根据调查地点的状况,本项研究在指标体系中增加了三项预测项,分别是家庭订阅报刊的情况、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对环境污染的认识程度。前两项关注个人的发展,后一项关注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不同时点测量这几个问题,将会得到不同的回答,从而有助于了解其与生活质量的内在联系,也有助于判定社会的进步程度。

总之,指标体系的建构首先追求的是表面效度,即指标与调查对象相适应的程度。表面效度的判定要从社会现实基础出发,同时要直接来源于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以日常生活的现实状况来衡量农民的生活质量,并以日常生活中的变量来求证理论假设。

参考文献

1易松国.生活质量研究进展综述[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2)

第2篇:生活质量范文

一、从平淡的生活中汲取情感力量

教师的生活比较平淡、琐碎,甚至会有些单调枯燥,但这并不能遮蔽生活中蕴含的那些美好、真挚、深刻的情感体验。正是这些平淡情感生活的点滴积累与回味汇成了温暖的情与爱,不断地渗透与浸润着教师的生活,让师生的情感生活得以和谐持续。那些收获积极情感体验的教师们最大的共通点是,在生活中情感自觉―善于自觉发现蕴含其中的情感力量,积极汲取情感的价值转化成生活中的“别有滋味”,促使生活越过越有意义,生命越活越有道德意蕴。

对生活情感体验的敏感性与自我悦纳,甚至可以促使他们在艰苦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贵州偏远山村学校调研时,我们走访了一些优秀的乡村教师,当问到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守于此时,他们的回答几乎都与自身情感体验有关:浓浓的师生情谊、父老乡亲的深沉寄托、家人的鼓励与支持、自我的认可与满足。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内化成他们教书育人的动力,不断生成抵御平庸生活的巨大精神力量。

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支撑教师坚守岗位的巨大力量,负面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同样可以成为发人深省、激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在一次题为“教师专业成长中难忘的片段”的话题访谈中我们发现,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他们的记忆中都有一些难忘的“疼”与“痛”,而这些“疼”与“痛”往往发挥着积累经验、助力成长的作用。我们需要深度理解不同情感体验的价值,拥有情感智慧,正视并悦纳那些有助于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欣赏教师成长的过程之美。

二、致力于优质情感生活的创造

要创造优质的情感生活,教师应学会在匆匆前行时回望来时的路,不忘教育“初心”。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职业的本质描述是,“真正的教育者向来都是情感丰富的人。他对欢乐,对忧愁,对令人担心的事,都有着深刻的内心体验。如果儿童觉察出自己教师的感情是真诚的,他们就会信任他”。因此,教师只有经营好自己的情感生活,成为真诚的人,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收获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与价值感。

教师的情感生活直接关系着教师的职业幸福与生命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情感生活是优质的?优质的情感生活,是以丰富、细致的体验感受力为前提,教师应对生活持有热爱、积极、开放的态度,具有自觉自主的情感意识,对自己及他人的情绪情感有较高的敏感性,善于在生活中体会、回味美好的情绪情感,积极转化负面的情绪情感,于生活细微之处洞见生命的价值。优质的情感生活还体现在与他人共处、建构情感型关系之中,关系顺畅了,情感生活自然就会安顿怡然,教师心情就会舒畅惬意,工作就会充盈着创造力。

教师如何才能创造出优质的情感生活呢?创造优质的情感生活需要在完善情感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讲究适宜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对情感经验的反思与回味是提升情感生活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发现,拥有优质情感生活的教师大多具备较强的实践反思能力,他们坚持用反思体验的方式不断地积淀自我,为未来生活奠定基础。

其次,情感素养较高的教师,他们的情感生活自然也是优质的。情感素养高的教师更容易生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情感素养是在关系中建构的,也就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教师能够认知具体情境并且知道该怎样去识别、表达、调适的情感能力。教师情感素养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教师的实践反思与情感人文修养不断积淀的结果。

最后,教师还应该拥有积极的情感价值观,自主练就较为成熟的情感能力。比如,创造美好情感体验的能力,营造积极情感氛围的能力,善于把握情感关键时机的教学机智等。总之,情感生活的营造是需要教师付出智慧和精力甚至是勇气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观引导下,对生活充满希望,愿意用心去体味生活的意义,善于观察教育情境,不断追求自我价值实现。

三、关注情感生活的道德价值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当理智和感情完全一致的时候,良心的声音就会在心灵中占据统治地位。”优质的情感生活方式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在情感交往中求真,在道德生活中导善,在情感行为中尚美。如此看来,情感生活由情感价值观指导,并与道德意义紧密相关,顺畅的情感生活彰显了道德价值。借用梁漱溟先生对道德的表述,“道德是什么?即是生命的和谐。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亦是我的生命与其他人的生命的和谐。”① 道德不是额外的事情,道德存在于寻常生活中,它能够使生命和谐,使生活充实有力。

情感生活调节得好的教师,他的生活是有道德意蕴的,他的情感生活不仅可以呵护自己的精神,促进身心灵的统一,而且还可以惠及他人,这种利他主义的情感生活是生命自然顺畅的表现。

第3篇:生活质量范文

1、挪威被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的富国,人均年收入接近4万美元,富裕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2、挪威是世界上有名的福利国家,几乎与人们生老病死有关的一切费用,政府全权包办。

3、挪威人注重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挪威人享受多种假期且休假工资照拿不误。不仅如此,挪威妇女生育子女,男女都享受产假,女士42周,男士4周,工资分文不少。

4、挪威人看重生活质量,看重娱乐时间。挪威实行的是高福利、高税收、高物价、高消费政策,政府鼓励公民超前消费,用消费刺激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向消费者倾斜。

第4篇:生活质量范文

2008年,正当金融危机深化之时,法国总统萨科齐成立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委员会,由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担任主席。委员会聚集了知名的社会思想家、哲学家和其他专家,如印度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和肯尼斯・阿罗、土耳其经济学家凯末尔・德尔维什、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目的是找出更合理的方法衡量我们的生活质量。

委员会的报告于2008年底公布,但它强有力的结论和建议因为金融危机而没有受到重视。

然而,现在政府和企业正准备复苏,此时思考GDP以外的指标正是时候,即不仅衡量我们生产和消费的数量,而且要衡量其质量。

有趣的是法国的总统成立了这样的委员会,而不是英国、美国或日本。法国车没有德国车那种精密的设计,日本车那种完美的技术,但你一眼就能认出法国车,因为它个性十足,设计独特,更重要的是它的舒适。

看看亚洲如何推动经济全速前进,就知道这可能不是新兴中产阶级(甚至每个人)所关心的。要是某个亚洲资深经济学家提出将美与幸福作为衡量经济愿景的一种指标,我会充满敬意。

斯蒂格利茨的委员会的研究前提就是,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可持续性上,用GDP衡量人们的幸福程度正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因此,一个衡量人类幸福的新指标应包含这些维度:经济和工作保障、健康、教育、个人环境和工作环境、安全感和尊重、与家人朋友的联系、宜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身安全。

然而,大多数亚洲社会还在为达到收支平衡而努力。亚洲的许多地区还面对着社会基础设施损耗、拥挤过度、环境污染、社会不安的难题。即使在非常富有和成功的亚洲城市,人们也在呼唤社会公平。

这个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枪击案令人震惊,突然间,我们注意到,除了收入等物质生活标准,个人和人身安全问题是我们极为关心的问题。

政府和民间团体能做什么?

斯蒂格利茨的报告是一个有益的提醒:我们应该从衡量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开始,考虑人们幸福的质量,而不仅仅是增加生产或消费数量。

他的报告提醒我们,GDP是一个非常狭义的概念,并不能衡量人们关心的很多质量上的问题。例如,大多数人感到官方数据,如CPI,不能反映自己对通胀的感觉。GDP作为一个概念不能衡量或者说低估了家庭和民间团体的产出。它们必然没有考虑不平等性,因为人均GDP的平均数会掩盖不断加剧的不平等的感觉。GDP数据无法衡量环境的恶化和我们身边那些实体基础设施的损耗。

亚洲在人口形态、城市化、社会变迁上正经历着急速的变化,我们所使用的衡量经济成败的指标会过时也不足为奇。这就像我们开车,仪表盘显示我们正在以每小时110公里的高速前进,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是否会开到一个很糟糕的地方或者车会不会散架。如果只关注速度,我们会忽略前进的方向。而开快车容易翻车。

全球化在创造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挑战。政府需要明白,在全球竞争中,人才很容易流动。但如果他们喜欢所居住的城市或乡村,就不会走。

我们都需要宜居感――清新的空气,健康的身体,深厚的文化,善良的人民,不用担心人身安全问题。

幸福是一种人们互相关心的社群感,一种人人平等、得到同等尊重的感觉。我们不能将一个陌生人视为抢劫犯,或者令人生畏的警察。我们想要良好的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是一个照顾穷人、弱者和底层人民的有关怀的社会。

正当政府困扰于如何能更好地治理社会时,我们需要从GDP以外的社会幸福指标开始。不幸的是,斯蒂格利茨的报告只是开了个头,指出了GDP指标的缺陷,但未告诉我们如何得到一个更好的指标。

现在亚洲已经坐上了主座,一个亚洲的政府或发言人应该承担主持统计学圆桌会议的领导角色,来达成一个更好的幸福衡量指标,而不仅是GDP。

第5篇:生活质量范文

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发展党内民主的一项组织制度,是加强党内监督、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增进班子团结、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措施。当前,一些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深刻、会议主题不够明确、查摆问题不够较真、整改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往往是汇报工作多、谈思想认识少,摆成绩多、提问题少,讲自己多、谈别人少。通过几次参加乡镇党委民主生活会,笔者深刻体会到,要真正解决基层民主生活会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达到发扬民主、改进作风、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和效果,应当重点把握好主题、态度、查摆和整改四个关键环节。

一、突出主题是重点。每一个阶段的民主生活会主题,都是上级党委(组)根据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具体的工作状况,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后确定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一次民主生活会都要紧扣这个主题。当前,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此重视不够。有的会前缺乏调查研究,没有抓住主要矛盾;有的对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给班子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分析不够,会议主题同班子实际结合不紧;有的准备不足,临时动议,开会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发言漫无边际。要解决这些问题,使民主生活会有鲜明的主题,应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抓住主要矛盾,选好主题。根据上级党委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要求各级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一段时期的主要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的部署要求,选择本单位、本地区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作为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并按照会议主题进行对照检查,避免因会议主题不明确、不集中,发言随意性太大,把民主生活会开成单纯的工作会、杂谈会。二是广泛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党委(组)成员在相互之间谈心征求意见的同时,应采取发放征求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多种形式,广开渠道,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充分听取本单位群众的意见,还应广泛听取下级单位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听取老同志的意见,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对收集到的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分类整理并原汁原味地反馈给党委(组)和党委(组)成员个人。班子成员要根据反映的问题撰写发言材料,防止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自我批评时不敢触及实际问题,强调客观因素多、检查主观原因少的倾向。三是做好充分准备,防止跑题。会前,开领导班子会,班子成员之间进行充分交换意见,对会议形成共识;对会议的主题、时间、地点、发言内容、需要学习的有关材料进行详细的安排,做好会前的充分准备。切忌主要领导不重视,班子成员不认真,敷衍了事走过场;切忌仓促行事,今天通知,明天开会,大家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最后导致泛泛而谈,离题千里。

二、端正态度是前提。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与民主生活会质量高低密切相关。现在,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民主生活会的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民主生活会制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民主生活会过时了;有的认为目前党风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是政策、环境、体制原因造成的,单靠民主生活会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有的仅仅把民主生活会当作任务去完成,只注重程序和形式,把民主生活会当成了“工作例会”、“庆功会”、“过场会”。为此,我们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和党性观念、大局意识教育,引导他们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分认识民主生活会不同于党内的一般会议,深刻认识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是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具体来说,重点在四个方面形成共识:第一,民主生活会是领导干部进行自我教育的极好机会。参加民主生活会,反思个人在一个阶段以来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冷静地思考自己哪些做好了,哪些还做得不够好,对自己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可以防止个人行为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第二,民主生活会是领导干部交流思想的极好机会。通过自我剖析,互相提醒,班子成员能够沟通思想,取长补短,融洽感情,增进团结。第三,民主生活会是领导干部向组织汇报思想的极好机会。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定期向组织汇报个人的思想和各方面情况,寻求组织的帮助和教育,民主生活会正是提供了这样的环境和氛围。第四,民主生活会是加强组织管理的极好机会。党组织通过民主生活会,能够及时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及时了解班子成员的思想动态,对班子成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早提醒、早预防,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患于未然,促进干部的健康成长。

第6篇:生活质量范文

【关键词】 优质护理; 肿瘤患者;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4-0094-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在众多疾病中,肿瘤往往与癌症联系密切。肿瘤是指机体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使局部组织的某一细胞在基因水平上无法对其生长进行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异常病变[1]。肿瘤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肿瘤的根治和放化疗也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护理人员而言,不仅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健康,也要重塑患者生活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是一切要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加强人文关怀等,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2]。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与常规护理相比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肿瘤患者,肝癌32例,胃癌26例,肺癌17例,乳腺癌13例,食管癌12例。2011年1月-2012年1月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16~67岁,平均47.9岁;住院时间8~76 h,平均13.2 h。2012年1月-2013年1月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15~66岁,平均45.3岁;住院时间6~83 h,平均14.7 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质量评分及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护理人员没进行过调整,均为10人。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强化基础护理 做好基础护理是实施优质护理的前提,也是护理人员理解患者病情的最好途径。在基础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熟悉了解患者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也有助于与患者建立密切的医患关系。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动态,及时告知医师。癌症晚期的患者大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要及时了解情况并告知医师,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由于患者长期输液、身体水肿的原因导致穿刺困难,护士要耐心、准确地进行穿刺,尽量一次成功,也可以选择外周浅静脉留置针,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护士要指出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建议患者健康饮食,饮食遵循多样、低脂、均衡、易消化的原则。

1.2.2 注重心理护理 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心理受到了严重打击,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失眠、焦虑、抑郁、恐惧、孤独等,对生活失去信心,消极治疗,这些都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多沟通,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可以通过患者的言语表情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抚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护士态度要亲切、柔和,表情自然、真挚,语言亲切、动听,护理技术熟练、稳重,增加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减轻恐惧心理,使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增加生活信心[3]。同时动员患者家属营造良好的氛围,理解、关心患者,鼓励患者积极治疗。

1.2.3 组织培训学习 护士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观和良好的素质修养,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因此定期对护士进行专业培训。护理部定期安排专题讲座和护理操作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并定期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成绩纳入年终评定,与进修学习、升职和奖金挂钩[4]。科室内部也要自行组织学习,每月开展讨论会,大家共同探讨本月遇到的护理问题,检讨工作中犯过的错误。医院可印制肿瘤科护理的小册,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注意事项和工作安排等,简小、方便携带,帮助护士对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躯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总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癌症患者不仅承受着的身体病痛,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对抗病魔的信心。因此肿瘤科的护士不仅要注意患者的病情,也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重塑生活信心对抗病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开展优质护理要求护士具备熟练的技术操作,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素质修养,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病魔的信心。开展优质护理也会提高护士对自我工作的满意度,患者的认可使护士心理得到满足,促进护士主动学习和关爱患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对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建立互信的医患关系,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5]。由本文可知,实施优质护理可缓解患者的悲观情绪,以健康心态面对疾病,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肖娟.优质护理对肿瘤患者自我形象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350-351.

[2]姚海燕.优质护理对肿瘤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32):3053-3054.

[3]陆爱琼.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3):278-279.

[4]余春华,李俊英,汤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预防肿瘤患者跌倒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2,27(1):97-98.

第7篇:生活质量范文

【关键词】 卫校学生;生活质量;WHOQOL-BREF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58-02

卫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 ( WHO) 的定义,生活质量是指不同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与其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它涵盖了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适应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 环境) 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健康评价方法受到挑战,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的探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了了解镇江卫校学生的生活质量,我们尝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量表),以期从不同角度评价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状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镇江卫生学校护理专业2010级6个班,共计324名卫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有有效问卷296份,有效回收率为 91.35%。其中男生31人,女生265人。

1.2 方法与内容 采用WHOQOL-BREF量表中文版[1], 该量表由26个条目组成, 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领域 4 个维度的总的生存质量及总的健康状况,每个条目分别按 1~5 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其中第21条“您对自己的性生活满意吗?”不适合卫校学生, 依据高中生生活质量评价办法[2]改为“您对自己青春期的变化适应吗?”。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预防医学老师担任, 在调查员的指导下, 由被测学生自行填写, 调查人员复核, 检查, 及时补漏, 确保问卷合格。

1.3 统计分析 经调查人员核实评分后,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 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对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表1可见,男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女生,在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女生,但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2.2 不同来源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的比较 结果见表2。来自城市的卫校学生在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农村卫校学生(P

2.3 自述健康状况对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3。自述健康卫校学生生活质量各领域及总的生存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高于自述非健康状态的卫校学生(P

3 讨论

自南丁格尔开创现代护理专业以来,以女性为主角的护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和活动领域,具备了相应的护理理论体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护理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专业的观念也在更新。护理不再被看作是女性的专属,全球每年男性护士的数量在逐渐增加[3]。近几年,我国的护理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我校近4年护理专业招生情况看,选择护理专业的男生越来越多。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对其中31名男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265名女护生进行了对比。

不同性别卫校护理专业学生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男生在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生性活泼、好动、喜交际有关。女生在环境领域得分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男生。

男生在心理领域得分低于女生,分析原因,男护生最大的压力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偏见,病人不接纳他们,还担心女性护士的歧视。应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使他们认识到从事护理工作男性比女性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能体现男性优势的手术室、急诊科、外科等科室工作。以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使他们看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来自城市的卫校学生在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卫校学生,说明城市卫校学生在社交能力方面强于农村卫校学生,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不同人群有关。来自农村的卫校学生在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城镇学生,这与来自农村的学生从小参与了更多的劳动有关,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

自述健康的卫校学生在总的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及其它各领域得分均高于自述非健康的卫校学生,说明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提醒我们需要对卫校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应重视卫校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有区别地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健康状况的卫校学生加强教育,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改善卫校学生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

第8篇:生活质量范文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实验检测流程

为了更好确保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实验检测工作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作用效果,确保质量水平,必须要首先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实验检测基本流程,其一般涉及到了以下三个环节:

样本采集。在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实验检测过程中,样本的采集主要就是针对需要检验分析的生活饮用水资源进行采用处理,在采集过程中,必须要确保其能够进行随机取样,并且还要避免在取样过程中污染相应样本,对于采样的各类器具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这些方面的微生物进入生活饮用水样本内形成样本污染。

实验室实验检测。实验室实验检测是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测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就是在实验室内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检验方法进行处理,进而也就能够了解其内部的微生物构成和具体数量。这一环节的操作落实复杂性是比较突出的,相应的处理难度也比较大,更为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缺陷影响其检测准确性效果,需要重点加强控制。

结果分析。对于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实验检测工作的落实而言,相应的结果分析是确定其报告内容的重要一环,其主要就是针对实验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处理,并且评价生活饮用水的具体状况,了解其可饮用效果。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实验质量控制措施

做好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实验质量控制工作除了要围绕着各个基本操作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和控制之外,还需要重点从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入手进行把关,相应控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项:

有效控制实验室环境。对于实验室环境进行严格控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这种实验室环境的控制主要就是为了规避环境中存在的各类微生物可能会对于实验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和威胁,尤其是对于灰尘以及各类杂质的存在,更是需要进行严格控制和处理,当然,确保实验室的无菌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前提条件所在。在实验室相应环境的有效控制中,为了降低空气流动带来的影响,应该规避可能存在的同堂风,尽可能采用空调进行设置,如此也就能够保障样本的受保护效果;对于整个实验室的环境卫生,更是需要进行及时全面清洁处理,能够有效保障相应实验室较为适合于具体实验操作的执行,避免出现杂物的堆积,并且不定期检测实验室内部空气质量效果,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有效控制实验检测设备。对于生活饮用水微生物实验检测操作而言,其质量控制还需要从相应实验检测设备入手进行充分把关和控制,这种实验检测设备方面的控制主要就是为了保障相关设备的选择和应用较为合理可靠。合理主要就是指所选择的具体设备能够发挥出相应的微生物检测效果,尤其是对于各类特定的微生物类型,更是能够精确检测出其数量,避免出现检测不充分问题出现;而可靠性则主要是指相应的实验检测仪器设备应该能够保障其自身的清洁性和运行流畅性,避免其自身的实验检测过程中因为运行不畅而造成相应微生物检测工作无法进行,并且还需要保障相应设备仪器自身不存在任何微生物,降低该方面存在的干扰问题。

第9篇:生活质量范文

据报道,2008年,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在全国14个城市,19所医院的帕金森病患者中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发现,有10.1%的患者伴有抑郁症,45.5%的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同时,帕金森病患者年龄越大,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其运动情况和情感状况越差。帕金森病不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更深刻影响了整个家庭的环境。

大众医学:近年来,不少研究机构都进行了“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调查,原因是什么?

陈生弟:以前人们关注帕金森病,往往以解决患者的运动障碍为主。但是,帕金森病目前还无法治愈,在疾病进展的过程中,患者不仅身体备受折磨,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

由于帕金森病自身的复杂性,用于疾病的诊疗保健费用逐年提高,因疾病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不断加重,给患者和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可以使医生,患者和家属认识到这些情况,并加以重视,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护理,减轻整个家庭的痛苦。

蒋雨平:关爱帕金森病患者,目前已成为各国卫生部门的重要工作。随着物质水平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帕金森病患者也亟需了解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4月11日定为“帕金森病日”,我国已经连续7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展了由患者、医护人员及社会各界参与的行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大众医学:帕金森病在漫长的病情进展中,如何深刻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生弟:帕金森病以中老年人为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包括:

・运动症状 即肢体抖动和僵硬、动作缓慢、平衡能力减弱等,如果没有获得有效控制,会使生活无法自理,严重时连个人卫生,吃饭、穿衣都不能独立完成。最终发展为卧床,可能因褥疮,肺炎等并发症而死亡。

・非运动症状 早期包括嗅觉障碍,焦虑、抑郁等问题。患者常常因为负面情绪而坐立不安,心境郁闷,终日生活在忧虑中。不少人丧失了对周围人、事的兴趣,停止工作:严重者茶饭不思、难以入睡。有些患者过度依赖家人,总认为家人对自己照顾不够,变得难以相处;另一些患者则过度自卑,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不肯积极治疗,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到了晚期,有些患者还出现痴呆、幻觉等症状。

如果负面情绪控制不好,会使运动症状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而运动症状如果改善不满意,又可能使患者情绪更低落,陷入恶性循环。

大众医学: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是否提示我们要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看待疾病?

陈生弟:是的,由于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国内外学者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过多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0%~80%的患者存在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目前,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诊治情况并不令人满意,需引起重视。

刘振国:帕金森病有年轻化趋势,40多岁的人群发病率逐年上升,还出现个别30,20多岁的患者。

青壮年患帕金森病,心理上会遭受很大打击,除疾病本身的影响,更多来源于“社会功能”的压力,如工作,家庭、子女教育,等等。不仅夫妻关系、家庭生活受影响,与父母的相处也会受到挑战。

一般地说,通过综合治疗,帕金森病发展到晚期大约需20年时间。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长远的治疗方案。有些青壮年患者急于改善症状,希望在生活、工作中达到非常好的状态,盲目用药,很可能加快疾病进展,还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使治疗变得非常棘手,医生不得不把今后5年、10年该用的药物,该采取的措施提前使用,长此以往,对患者的长期治疗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大众医学: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病,除患者本人的生活受到困扰,其家庭又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生活实例:负面情绪困扰家庭生活

张阿姨今年58岁了,患帕金森病4年。通过药物控制,生活自理没有问题。可是,她一直情绪低落,自认为病得很重,常常把“绝症”二字挂在嘴边。医生建议她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买菜、烧饭等,家人积极配合,每天陪她去菜市场,回家后把菜清洗、切好,只安排她炒菜,可张阿姨却越做越不开心,时常抱怨说,都生病了还要烧饭给别人吃。家人觉得不可理喻,却只能好言相劝。张阿姨的儿子原本获得升职机会,调任外地,为了照顾她,儿子放弃了机会。她无意中得知,觉得羞愧,竟然停止服药,导致症状加重,卧床不起,住院整整3周。经医生的合理治疗和家人的悉心照料,才鼓起勇气,决定积极面对生活。

陈生弟:在临床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帕金森病对患者来说是缓慢而痛苦的,深受折磨,家属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照料患者的日常生活。老年人要放弃退休后的清闲、安逸;子女则需奉献工作的余暇。有的中晚期患者,常常一整天都离不开别人照料,子女甚至牺牲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更不用说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

家属还不得不承受心理负担。至亲之人患病,身心俱损,家人必定感同身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常常向最亲近的人宣泄。有时候,患者对亲人猜疑、埋怨莫名而来,家属都需给予理解。有的患者丧失了与疾病斗争的信念,不肯配合服药和锻炼,病情加重,家属也要花费巨大的心血,帮助患者重拾信心。

蒋雨平:家庭的困境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社会问题。

・孤独感MS空巢家庭随着传统观念的变化,子女成家后忙于自己的事业和生活,造成老年人“空巢现象”越来越多。尤其对患帕金森病的老年人来说,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经济负担V6医疗保障在现有的医疗保障体系中,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支持还不完善,很多药物没有纳入医保范畴,特别是疾病晚期,有些进口药物的价格比较昂贵。比如,服用一个月恩他卡朋,大约需1 500元,如果再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对没有额外保险或收入的普通工薪阶层来说,经济负担沉重。要解决这个问题,需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

・看护照顾MS保健机构 如果家人忙于工作,无法按时带帕金森病患者去医院复查,该怎么办?在瑞典,专门有针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医疗保健机构。如果需要,可拨打相关电话,有专职人员查询住址,并用救护车将患者送至医院,检查完毕后,医护人员会赶在家属下班之前,将患者送回住所。这样的管理较为人性化,值得借鉴。

刘振国:我们最近对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共400余人进行了调查,初步了解影响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事件,发现患者较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依次为:便秘、失眠、夜尿多、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等。这些都可能对家属造成困扰。

比如患者睡眠质量差,辗转反侧,有时会在睡梦中突然惊醒,影响家人休息。患者夜尿增多,经常起夜,家属不得不跟随左右,以免患者跌倒。家属的精神时刻都处于紧张状态,久

而久之,也可能诱发睡眠障碍,甚至焦虑等问题。

大众医学:既然帕金森病对患者和家属都会造成影响,那么,为提高生活质量,人们该采取哪些措施?

生活实例:家庭支持至关重要

老吴74岁了,看上去很年轻。他7年前被查出患有帕金森病,让人欣慰的是,其症状一直比较轻,虽然动作缓慢一些,但是对生活的影响非常小。究其原因,与良好的家庭氛围密不可分。他和老伴两个人在生活中相敬如宾,关系和睦。每次去医院复查,老伴都陪伴在身旁。老吴日常饮食清淡,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经常约朋友在家里打牌,或在社区空地运动。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习惯,对病情的稳定非常有益,治疗效果也不错。

专家简介 陈生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神经病学研究领域,尤其在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等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方面造诣较深。

专家简介 蒋雨平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科教授,复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顾问,《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主编。长期从事神经病学临床、帕金森病等锥体外系疾病、临床神经生化的研究。

专家简介 刘振国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疾病学组委员,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委员。擅长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痰病,癫痫和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

刘振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这一点非常重要。老吴的情况就是家庭支持增强疗效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果家庭和睦、对患者正确用药,症状缓解,自信心提高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生活细节更需注意。比如患者服用左旋多巴时,应避免同时吃高蛋白质食物,否则影响药效。睡前别喝咖啡或茶,以免影响睡眠。家居装修时,要考虑地面的平整及地板的防滑性能,防止患者跌倒。在浴室或卫生间,在适当位置安装把手,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便利等。

陈生弟: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虽然帕金森病无法根治,但是,通过药物可以控制症状,维持和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都不应该悲观、绝望。疾病或许不能根除,但带病生存并不是那么可怕。绝大多数合理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维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很有质量的生活。

要有一颗包容心。家属要关心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症状,提供无私的帮助和照料。患者也应该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家务;同时注意控制情绪,别伤害最关爱你的亲人。

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认真治疗。帕金森病患者通过合理治疗,大部分运动症状能获得明显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大多也能得到控制。患者和家属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减轻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大众医学:给帕金森病患者以温暖、关怀,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不少医院组织“帕金森病友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这是否代表了未来的趋势?

陈生弟:这是一种很好的健康宣教形式,我们已组织了“帕金森病俱乐部”多年,收到了良好效果。医生可以借此机会向患者传递科学的理念,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传授治疗和护理常识。患者互相之间也可以交流经验。有的患者病情控制较好,通过交流,可以成为其他患者信心的来源,甚者比医生更有说服力。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务必要参加专业机构举办的活动,以保证质量和科学性。

蒋雨平:在日本和欧美不少发达国家,“帕金森病友会”大部分是由社区医院来主导的。这样可以合理利用资源,缓解三甲医院患者过于集中的压力,活动内容也更灵活。患者有望获得如下服务。

1 在有帕金森病门诊的三甲医院就诊、随访,然后到社区医院定期取药。

2 在更充裕的空间举办集体活动。如体操锻炼、时事评论、戏曲演唱,病情交流等。

3 离退休医务人员组成志愿者,上门访视,介绍如何防治便秘等并发症,简单进行按摩等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