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体制机制创新精选(九篇)

体制机制创新

第1篇: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摘要:文化馆是国家举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其国办主体文化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改进。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科学的公共文化体系改革建设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171-01

文化馆是国家举办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龙头,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体现政府导向和群众文化权利的主要阵地和主力军,其国办主体文化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全民性、主导性、公益性、服务性、平等性等主要特征和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作用。

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馆、艺术馆人又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呢?

(一)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公共服务的办馆理念

文化馆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明确“公共”和“服务”是文化馆办馆的两大主题。文化馆的服务方向是为全社会所有的成员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服务目的是传播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牢固树立公共服务的办馆理念,认真履行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二)深化改革,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加快文化馆改革步伐,要改革文化馆内部机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使内部结构从不合理趋向合理,并突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既符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又符合文化自身规律,既有竞争又有约束的文化馆运行新机制。

(三)强化“四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基”即是文化馆承担的群众文化组织、辅导、指导、研究职能的概括。要使文化馆的活动既有健康向上的、使人精神振奋的文化内涵,又有极大的覆盖面、极强的吸引力和浓厚的文化特色,特别是具有创造性、动态性、社交性、高档次、时代感的活动形式如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等。同时,在开展活动时还要关注弱势群体,如农民工、下岗工人、老少边贫地区群众,维护他们基本文化权益。

(四)打造品牌,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示范作用

如何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富的、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是文化馆能否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国办文化的示范作用的一大课题。一是充分利用文化馆本身称谓为当地的群众家喻户晚的品牌效应;二是充分利用政府对国办文化支持、人才资源丰厚、设施基础较好,特别是纵横交叉的群众文化网络及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三是以活动为打造品牌的载体,在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中,注重形象设计,明确品牌定位,树立品牌形象,促进基层文化繁荣。

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科学的公共文化体系

公共文化体系是政府举办的、非营利的、传播先进文化和保障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各种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文化馆体系的公共服务模式应该是一种“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自我管理和现代运行机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

基于文化馆体系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第一,完善的社会化运营委托机制和政府、社会共同监管、--评估的体系。文化馆体系中的群艺馆、文化馆定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建立健全新的内部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二、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设施的群众文化专业功能

(一)进一下提高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达标率

要大力建设文化馆体系文化设施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形成文化活动的网络和载体。在当前尤其是应加强软件建设,加强体制机制改革,让文化馆体系的文化设施充分发挥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

(二)保证国办公益性文化设施的发展方向

应保证公共文化活动用房的面积,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馆体系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切实保证群众享受文化的权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整合文化资源,提高设施的利用率

应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和功能,建立制度化的政府公共财政资助补偿机制,从加强服务入手,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鼓励免费或低偿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开展健康向上、寓教于乐的青少年文化活动。文化站、室在街道、社区的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市民教育等工作中发挥设施优势,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让文化设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服务。

国家一系列的发展政策和措施。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公共文化的窘困状态,使得一些已经沉入死态的基层文化又一次展现了生机,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但是现实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首先,由于长期以来对于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认识不足,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无常态化,由于我们的文化工作历来重宣传教育,往往以文化活动代替日常的公共文化服务。

其次,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与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存在着极大的矛盾,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服务方式单一,且跟不上时展,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中罕见当今新兴的网络文化服务。。

第2篇: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关键词】创新驱动 转型升级 制度体制机制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停留在主要依靠要素的大规模投入这一发展阶段,这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日益加深,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中低端环节,整个社会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工业4.0”进程的正式到来。

一、我国创新驱动体制机制发展现状

虽然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十二五”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整个社会的科研投入规模和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创新驱动体制机制还存在的某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创新驱动体系的不断建立与完善,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组织形式还是以自上而下为主导,政府当局掌握着革新进程的支配权,少数人的选择或决策决定了多数人的选择,决定着资源的分配,导致重复研究或建设,同构化相信严重;此外,自下而上的组织形式,还容易造成政府的设租和寻租行为,严重阻碍中国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研发投入实现机制

政府主导的研发投入实现机制,意味着政府支配科研资源的分配、引导科研资源的投入方向、决定科技研发的路线选择,政府在科技研发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导致政府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绝对主体;另外,我国的研发投入形成机制与实现机制被认为的行政分割,阻碍了科技研发能力与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的协同发展,不利于科技研发成果的顺利转化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三)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体制

高校容易顺应国家(部委)的导向,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科技产出效率低,教育体系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不能有效地对产业需求做出反应,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现象严重,科技对经济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对科技的需求不足的“双重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二、西方发达国家创新驱动体制机制的基本特征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经历了上百年的历程,其自身已经孕育出一套完善的创新驱动体系,推动者西方发达的产业升级和工业化进程。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驱动体系虽然在具体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的特征:

(一)以市场为主导的研发投入实现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总体上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研发投入实现机制,市场在科技资源的配置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事实证明,以市场为主导的研发投入实现机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政府主导的研发投入实现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更加高效。科技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短缺都会阻碍科技创新的顺利推动,市场主导的研发机制能够有效分散科技创新的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科技创新所面临的不确定性。

(二)自下而上的创新组织形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技术进步很少是自上而下的,通常也不需要得到权威部门的许可,成功的创新者要有富足的机会和决策权。在西方发达国家,真是借组于企业和个人的“草根式”创新,发挥着每个人、每一个经济主体的创新能力,实现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者整个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完善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西方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总体上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投入,即以企业为研发主体、面向市场,无论是在基础研究还是在应用研究领域都注重研究经费和研发人员向生产部门和下游企业倾斜;二是注重产学研的密切配合,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和应用能力,实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的注入活力;三是注重产学研结合的融资体系创新,通过优化科研机构的融资渠道,提升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推动我国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体系体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我国应积极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推动我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制度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一)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机制

创新并不等于发明,如何将发明有效转化为创新还需要“惊人的一跳”,这一步跳不好,则无法完成发明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应当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机制,积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产学研协同体制机制,积极推动产学研的内在激励机制建设,破除当前我国产学研相脱节的弊端。

(二)推动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与完善

由于当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存在欠缺,有关知识产权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整个社会法制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致使市场中假冒伪劣商品大量流通,同时企业在维权过程中存在着举证难、赔偿低的相关问题,而相关市场主体的侵权成本较低,导致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的市场风险大大提升,严重削弱了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应积极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把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战略纳入我国的创新驱动体系建设,提高企业科研创新的积极性。

(三)创新金融财政制度,扶持科技创新

从当前我国技术产业化链条来看,资金供应链的不完善是要害,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撑,如何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产业化金融支持链条显得尤为重要。今后,要积极推动我国创新金融财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提供服务;同时,积极构建完善的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科技财政体系,实现科技与资本市场的无缝对接;另外,积极推行相关的所得税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剖析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制度体制机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创新驱动体制机制的现状,从产学研机制、知识产权制度、金融财政制度等三个方面为我国创新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许多宝贵的政策建议,供相关决策制定者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闫亚萍.从体制机制角度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实施[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4(1).

[2]朱启贵.以体制机制创新驱动科技创新[J].人民论坛,2011(12).

第3篇: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区域人才科学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对外开放 创新体制机制 转变发展方式 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发展动力 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科学发展制度体系 创新体制 突破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强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长江经济带产业联盟建设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创新体制加快转型发展 创新体制 加快发展 促进增收 以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体制机制突出成果运用 实现宝鸡经济责任审计新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力加快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 创新体制机制 规范管理服务全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勇开拓 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区域协作创新体制,实施整体互动研培模式 科技部:推进现代种业创新体制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创建教育管理新体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4] 杜子德.信息技术不能根本改变农村教育[J].校长,2010.

[15] 吴绢.美国大学生有多牛[J].校长,2010.

[16] .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人民出版社,2007:6

第4篇: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解放思想促进广州发展之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同志最近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体制改革,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刚刚结束的广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全面部署广州新一轮发展,强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争当排头兵。

解放思想是体制机制创新的先导和前提,解放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我们要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针对排除体制继续解放思想,破除适应粗放型经济体制下的习惯做法和思维定势,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大各项体制改革创新的力度,加快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要针对应对经济全球化竞争压力继续解放思想,破除偏重引进规模、忽视开放质量的观念,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能级,加快经济国际化步伐。

以解放思想引领体制机制创新,要敢于“破”,更要善于“立”,看准了的要大胆地改、大胆地试,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冲破束缚科学发展的思想体制障碍,积极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扩大区一级权限,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改革,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重组步伐,以预算管理为重点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要积极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解放思想无止境,改革创新不停步。体制机制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发动机”。当前,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进入了“深水区”,尤其需要在解放思想的引领下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上的突破,为新一轮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同时,也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5篇: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关键词:法治思维;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近年来,在我国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发展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多纠纷、低燃点、高危机、强风险的特殊时期。昔日社会管理诸多常用的、管用的、好用的手段,今天却不能用、不敢用、不顶用,几十年来一贯制的传统管理体制机制,今天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却越来越不适用。对此,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又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制保障,……。”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坚持依法治理”,意味着今后社会治理应从传统人治向现代法治,从唯行政手段向重法治手段,从红头文件至上,向法律、法规至上转变。暗示着治理者在今后社会治理中,要用符合法治精神、法治原则、法治理念、法律逻辑的“法治思维”模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以使各种资源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应遵循的法治思维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主要是对社会治理主体拥有的公权力权限、范围和结构,进行界定、调整、和重构,主要涉及公权力架构的问题,重点是理顺和优化公权力横向和纵向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公权力优化配置。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最大特点,是在现代法治精神、法治原则的指导下,对现行不合理的法律秩序进行重构重建,因而在实践中常常没有直接而明确的法律依据,甚至表现为对现行法律规范的突破和违背。因此,这就要求社会治理主体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法治思维。

(一)遵循公权力有限性思维。

遵循公权力有限性思维,是指在社会体制变更中,社会治理体制变更的决策者、执行者等相关主体,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公权力的功能都是有限的,不要企图用公权力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也不要梦想让某种单一公权力承担所有公共治理职能。而应该将各种公权力合理配置在它最有能力解决的有限事务范围内。

公权力有限性思维的法治理论基础,是“国家辅治理原则”。即国家在社会治理中,公权力并非垄断的治理主体,国家以外的社会组织、市场有优先治理权,只有在这些主体不能治理、不愿治理的前提下,国家才承担治理任务。遵循这一法治思维,不仅可以纠正目前我国政治国家吞噬公民社会的危险,而且可以避免在治理体制变更中,政府大包大揽的愚蠢做法。

(二)遵循公权力合作性思维。

遵循公权力合作性思维,是指在社会治理体制变更中,由于单一公权力职能的有限性,因而在社会治理体制变更中,应努力促进各种公权力之间的合作和整合,充分发挥各种公权力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综合克难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形成合作治理的有效格局。

公权力合作性思维的法治理论基础,仍然是“国家辅治理原则”。该原则不仅是防止公权力无限扩大的依据,而且是构建公权力分工合作架构的前提和必然结果。合作治理的公权力架构,要求行政权的功能有所调整,行政机关不应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而应成为社会治理最低标准的执行者,社会治理协调机制的召集者,社会治理体制框架的设定者。

(三)遵循公权力合法性思维。

遵循公权力合法性思维,是指在社会治理体制变更中,必须坚持任何一种公权力的创设和产生,都必须有实体法的依据或法律法规的授权,行政机关不得以任何非法和违法的方式来为自己创设社会治理权力,延长或扩大本部门、本机关的治理时限、治理范围。更不得随意委托或赋予某一组织或公民个人社会治理者的合法身份。

公权力合法性思维的法治理论基础,是“职权法定原则”。“职权法定原则”,是一个宽严有别、等次有序的体系,它既是约束立法的原则,又是约束司法的原则,更是约束行政的原则。它依此分别体现为立法领域的“法律保留原则”,司法领域的“罪刑法定原则”,行政领域的“法律创制原则”,和社会领域的“依法自治原则”。当然,在今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下,“职权法定原则”,则更多体现为对行政机关法律创制的约束。

(四)遵循公权力制约性思维。

遵循公权力制约性思维,是指在社会治理体制变更中,必须充分认识公权力的责任属性,强调公权力权与责的统一。即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越权受追究。使得每一种公权力都处于被监督的状态,避免公权力运行的监督真空。

公权力制约性思维的法治理论基础,是“分权制衡原则”。该原则强调构建公权力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社会治理体制。之所以在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要坚持这一原则,是因为奉行这一原则,可以从制度层面避免公权力过于集中,形成公权联盟,而诱发公权集体腐败。另外,实践也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无监督即无权力”就像“无救济即无权利”的法谚一样,天经地义。

二、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应遵循的法制思维

与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相比,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则更侧重于公权力行使的具体问题,它是一种公权力的职能行为,主要形成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公法关系。因此,社会治理机制如果存在问题,则更易引发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更可能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最终导致政府失信,治理失灵。为此,在创新社会治理机制过程中,治理者必须遵循以下法治思维。

(一)遵循决策开放性思维。

遵循决策开放性思维,是指在社会治理决策过程中,社会治理主体应当采取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广开言路、广纳善言,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决策机制,以保证做出的决策,具有较高的民主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接受性。

决策开放性思维的法治理论基础,是“参与民主原则”。治理决策之所以要遵循这一原则,是因为“参与民主”相对于“代意民主”,更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由于“代意民主”是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来审定方案,制定法律,因而,代表在行使代意权的过程中,难免因诸多因素影响,而导致法律所包含的民主性不足。再加上执法过程中,执法者对法律理解的偏差,最终使法律所包含的有限民主性会进一步缩水。

(二)遵循执法合意性思维。

遵循执法合意性思维,是指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治理者对治理相对人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时,要注意倾听相对人的正确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诉求、告知他们享有的法定权利,既要避免采取命令与服从的刚性手段,更要避免陷入命令与对抗的对峙困局。

执法合意性思维的法治理论基础,是现代行政治理“法律优先原则”。在传统高权行政时期,行政权以单方性、强制性为特征,拥有行政权的主体拥有绝对的、毋庸置疑的权威,相对方只是被管理的对象。然而随着现代民主、服务行政理念的普及,社会治理不再是行政机关一方独自掌控格局,而是由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围绕行政治理事务进行相互交流、合作、协商、博弈的过程。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平等互动的“合意“行政行为,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的有效模式。

(三)遵循执法合理性思维。

遵循执法合理性思维,是指在社会治理执法中,社会治理主体不仅应追求合法性要求,严格执法,而且在社会治理执法中,要追求合理性要求。对涉及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处理,要进行“利益分析、权利排序、和价值平衡”,以谋求最合理的行使自由裁量权。

执法合理性思维的法治理论基础,是“比例原则”。它主要适用于存在较大自由裁量空间的社会治理执法行为。“比例原则”强调,如果社会治理行为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不利影响时,治理者应该把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幅度内,保持过与责的适度比例。这样可以防范社会治理主体滥用自由裁量权,以实现社会治理更高层面的公平与公正。

(四)遵循程序适当性思维。

遵循程序适当性思维,是指在社会治理执法过程中,治理者运用执法程序应当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具体执法程序的繁与简应当与治理事项的重要性、复杂性、位阶性和广泛性等相适应。既要避免程序正义不充分,又要防止程序的过度适用,而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和效率降低。

执法程序适当性思维的法治理论基础,是“正当程序原则”。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但这一原则在一些单行行政程序法中,都有广泛的体现。例如:在《行政许可法》中,因许可的种类不同,而分别设立了行政许可的普通程序和特别程序。在《行政处罚法》中,因处罚的种类、额度、事实的清楚程度等不同,而分别设立了行政处罚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目前正在修订的《行政诉讼法》草案,为了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在原来只有普通程序的基础上,也增设了简易程序。今后,“正当程序原则”将会在更多的程序法中得到贯彻和运用。

在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中,除了要遵循以上法治思维以外,还要遵循“执法诚信度思维”,“执法廉洁性思维”。如果遇到应急社会治理执法,还要遵循“最低理性标准思维”、“最低权利保障思维”和“最低程序公正思维”。

总之,在今后社会治理中,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就一定能扭转目前社会治理面临的种种困局,就一定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也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2012年11月8号,.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2013年11月2日.

第6篇: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思路,服务型政府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脚步加快,党的十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共识。当前,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共识之一就是要积极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近年来党和人民的共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行政管理形态的演进路径有关,也关系到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总结其特点,探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任务、机制体系改革思路、评价制度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创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本思路。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耦合性。党的十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建成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和廉洁政府。就其性质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充满活力且具有科学的行政管理组织结构,涵盖了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人员资源。改革开放开始以来,我国致力于建立新的比较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社会对政府改革的诉求涵盖了服务、责任、法治等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则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建立科学发展观要求基础上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

为本、立足于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当前,党和国家把建设服务型政府摆在突出位置的意义在于:一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下,我国政府要突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只能,合理利用分配公共资源,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方向。二是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能,公共服务为各部门、各层级政府所应履行,是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能,能够推动政府全面履行职能。三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的要求。

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过程回顾。整体来看,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经历了初始、起步到走向发展创新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我国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商投资、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了相应的服务机构,这是服务型政府的发端。在此背景下,“服务行政”概念得以提出,一些学者纷纷开展了理论思考和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走出了关键的一步,其特点是通过改革,完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开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自此,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领域和服务意识得到广泛推广。从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了发展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为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点,政府管理创新逐步向纵深挺进。管理方式创新脚步加快。第三阶段,党的十六大开始,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了推进和全力创新阶段,重点从转变职能发展到完善体制。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和信息化阶段,工业化和信息化战略逐步加强。在此背景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任务是后工业化、特别是信息化的要求促使政府改变组织结构,加强管理和服务创新,积极推进流程再造,更多提供公共服务。可以说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实质是通过职能和工作方式创新,积极实现革命性突破。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包含了四个方面:一是转变职能,向着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方向转变。二是推进机构改革,加强公共服务,进行智能的精简统一。三是推进制度建设,促进规范有序、便民高效的体制的建立。四是推进依法行政,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

四、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路

首先,要积极探索和制定中长期改革规划,并探讨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要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充分结合,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同时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其次,要紧紧抓住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政府职能转变很快。突出表现就是政府减少了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和市场体系初步建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深入拓展。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也有了很大改变,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减少。但是,由于体制惯性等诸多原因,政府转变职能具有长期性。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转变政府职能仍要持续。要通过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

再次,推进大部制改革,坚持探索思路和渐进式策略。整合相关部门有助于解决

职责交叉和部门利益等问题,能够提高政府整体效能。我国的改革方案要采用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策略,同时要明确建立行政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形成决策科学、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同时,要加大政务公开,促进廉政建设,积极设计制度化的依法行政机制。

参考文献:

[1]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1).

[2]张晓磊;杨术.从政治学角度比较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

第7篇: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盟;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生态健康养殖;教育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053-04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院校仅仅靠自身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是无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突破的,必须实行校企合作。而高职院校与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各自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本不相同。因此,需要破解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与工学紧密结合。2010年11月30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教高函[2010]27号)确立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江苏牧院”)为2010年启动建设单位。学院党政领导通过组织学习文件政策、专家“问诊”、参观交流、赴企业调研、反复研讨等方式,从根本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等角度把握、分析、构建国家骨干校建设的核心理念,运用顶层设计原理创新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以理事会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形成了多种校企合作有效实现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概念界定

(一)顶层设计的内涵

顶层设计是指从最高端向最低端、从一般到特殊展开系统推进的设计方法,它为将复杂程序设计破解为功能描述、反思推进和重新调整提供了一个规范方法。具体地讲,顶层设计是用系统方法,以全局视角,对各要素进行系统配置和组合,制定实施路径和策略。“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在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改革的“现实语境”中,表达了以下三个关键要义:一是要明确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二是提高辩证思维水平,从战重点是破解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三是要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规范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协同运行。

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的关键在于核心理念的提炼。核心理念的构建路径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问题构建。针对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抓住有典型意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核心理念。二是经验构建。根据以往校企合作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提升,并加以全方位运用,从中提炼出核心理念。三是理想构建。根据校企合作各方对教育价值认同的理想追求,既能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又能通过奋斗实现,切忌不切实际的、不可实现的、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合作理念。四是借鉴构建。从国外成功的合作教育模式、其他院校成功的合作经验中借鉴有价值的因素,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予以内化,进而创新自己的理念。五是特色构建。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特色,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内核,构建校企合作的核心理念。

(二)体制机制的内涵

1 体制是指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按其范畴,可以分为根本制度、体制制度和具体制度,在本文中取“具体制度”的语意。制度决定体制内容并由体制表现出来,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制度的制约。孙绵涛教授认为体制“包含体系和制度两部分,体系指的是组织机构,制度是保证组织机构正常运转的规范”。据此,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可以认为是围绕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章程这一核心制度而建立的组织机构以及为保障其正常运行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制度体系。

2 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机制是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管理机制以管理结构为基础和载体,它本质上是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功能及运行原理。因此,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这三大机制是运行机制的一般外在形态。

体制机制可以制约一项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质量,并对其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并规范运行,才能保证校企的长效、深度合作。

(三)校企合作联盟及其理事会的内涵

1 校企合作联盟的内涵。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从理论角度,同质组织问的竞争会大于合作,资源的使用效益会降低。由一所高职院校牵头,组建校企合作联盟,将资源依赖与互补结合起来运用,在合作过程中动态优化选择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是政府主导(包括江苏省人民政府、泰州市人民政府)、行业指导(包括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农业委员会、13个地市级畜牧行业主管部门)、江苏牧院发起、营利性组织(畜牧产业链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研究机构,畜牧产业协会、学会,中职院校等)深度合作,围绕企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学院教育价值的双向认同,为了育人这一共同行动,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订立盟约而形成的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价值认同的公益性、混合型的社会团体,是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校企合作服务机构,是企业和学校合作服务、合作发展的有效形式,是校企合作示范区运行的主体和推动者。2011年6月15日,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批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同意成立“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苏农复[2011]16号)。联盟理事会根据行业引领、自愿参加、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实行会议制度。2011年6月18日,召开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

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从设计的角度看具有管理理念先进、管理体制先进、成员结构稳定、合作方式灵活、资源共享高效、就业渠道通畅等特征。

2 联盟理事会的内涵。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是校企合作联盟的决策机构。理事会有自己的章程,按照“行业引领,自愿参加,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组建。其主要职责主要有:(1)联络社会各界,指导和支持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推动校企之间深层次合作;(2)协调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与行业、企业、学生及学生家长、创业农民之问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共商江苏牧院的办学定位、发展规划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合作企业的发展规划等;(3)指导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4)促进理事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并监督理事成员之间依法合作;(5)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理事会工作计划及重要事项,听取和审议理事成员承担的相关工作情况报告;(6)通报理事会的工作进展和财务收支情况。

二、创新联盟管理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策略

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反复强调:“办学思想、宏观战略、从来都是决定性的,决定着前进的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要以超常规的谋划赢得超常规的发展。”江苏牧院在对畜牧产业人才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抓手,做足“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的办学特色,突破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障碍,创新设计了理事会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一,基于企业和学校两类不同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差异,撬动政府出政策、行业出标准、企业出资源,政行校企联动系统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第二,基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江苏畜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能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并认同学院的教育价值,具备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遵纪守法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作为合作伙伴。

第三,基于教育规律和畜牧人才成长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设计“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体验、职业认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三、理事会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的顶层设计

(一)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创新的顶层设计

1 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创新设计的核心理念。根据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研发、合作就业和合作发展的要求,凝练出如下合作理念:(1)围绕教育教学的基础能力建设,系统设计政行校企联动制度。(2)围绕江苏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畜牧产业链条的人才需求,动态调整设置专业。(3)围绕企业生态健康养殖与学院教育价值认同的理念,动态选择合作企业,创新校企合作制度。(4)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合实训资源,推进校企共建实训中心、研发中心的建设。(5)围绕教育价值认同,推动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师到学校教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6)围绕岗位职业能力认证,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将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进行综合培养。

2 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创新设计的主要内容。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无法主动从法律、国家政策层面破解体制障碍,但可以从校企合作的角度创新系统设计:一是从相对宏观的联盟理事会层面设计管理体制;二是从相对中观的学院层面设计“院园共建”和“院区共建”管理体制;三是从相对微观的二级院(系)层面设计校企多种合作形式的管理体制。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的具体设计程序和工作内容如下:(1)组建顶层设计团队。成立院长为组长,由政府官员、行业专家、企业实干家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设计团队。(2)充分调查研究。深入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发展部门、龙头企业、国家示范建设院校、科研机构、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代表调查访问,参照国外成功合作模式,分析需求,认清现状与差距。(3)确立设计依据。确立国家和省对骨干校建设的文件政策、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行业产业的发展规划等为设计依据。(4)明确发展目标。创新办学体制,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建成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有效发挥江苏畜牧产业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增强畜牧兽医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调动企业参与畜牧产业高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使学院与企业互惠互助,与行业、企业间形成产学研紧密合作育人的长效运行机制。(5)提炼核心理念。主动适应江苏现代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基于“生态健康养殖”和“教育价值认同”的合作理念构建校企合作示范区,在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推动下,校企合作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学院教师工作站”、“企业技师工作站”等育人平台,实施“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形成示范辐射与带动推广效应。(6)系统设计路径。将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管理体制与5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科技服务“三农”工程的运行机制进行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分项实施。(7)充分论证方案。建设方案经过校内20多次反复讨论修改,又聘请校外专家论证,最终形成建设方案。(8)强化制度建设。制定校企合作示范区联盟理事会章程、议事制度、“校中厂”运行管理办法、“厂中校”运行管理办法、“双师工作站”运行管理办法、建设考评办法合作成效评价办法等。

3 校企合作联盟管理体制创新的实现路径。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1)设计开放合作非营利组织——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对接江苏畜牧产业集群,将华东地区的主要畜牧产业龙头企业吸引到示范区,发展为紧密型合作企业,实施合作办学。(2)设计学院的教育价值与企业的生态健康养殖理念认同机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机制、企业资源与学院资源共同投入与利益共享的协议机制。如校企双方在三个机制的基础上,学院投入150亩土地,拉动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畜牧兽医专业群的实训实习基地——江苏常泰农牧科技有限公司。(3)设计校企之间围绕“生态健康养殖”和“教育价值认同”的多种合作方式,如部级水禽基因库+畜牧兽医专业+高邮鸭集团=“校中厂”高邮鸭育种分公司;部级姜曲海种猪场+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校中厂”泰康农牧有限公司;省级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江苏长青兽药有限公司=教师工作站等多种合作形式。(4)设计院园、院区共建共管机制。利用各类研发平台与企业合作共建畜牧科技示范园。根据江苏省泰州市农业经济综合发展需求,学院与省级泰州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共建共管“江苏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实现区院一体、校企融合,实现“三业互融”联动发展。(5)设计职称评聘办法,规定教师职称的晋升必须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建设设在学院的“企业技师工作站”和设在企业的“学院教师工作站”,为教师下企业锻炼和带领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创造条件,为企业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共同研发创造条件。(6)设计招生制度,探索注册招生、“高中学业水平+职业能力测试”的自主招生、高考录取、农业系统单独招生等多种形式的招生制度改革,为实现公平教育、贯通中职与高职教育、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积累经验。

(二)校企双向互动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策略

江苏牧院按照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的要求,结合产业、专业特点,充分发挥现代畜牧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动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推动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向和模式的创新。

1 校企双向互动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理念。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取决于良性的运行机制。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工作中需要的人,实行企业管理层与二级院(系)管理层双向兼职的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在二级院(系)层面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系统设计“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胜任能力”的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协同的动力机制、互动机制和保障机制。

2 校企双向互动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需要校企双方双向互动协同运行。“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设计程序及工作内容如下:(1)组建顶层设计团队。成立二级院(系)主任为组长,行业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设计团队。(2)充分调查研究。设计团队深入行业产业企业调查人才需求规格、目标定位、职业岗位能力、职业工作标准、岗位工作流程。(3)确立设计依据。国家、省级对骨干校建设的文件政策,职业岗位资格要求、教学管理规范等。(4)明确发展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善教学环境,健全保障措施,实施“五个对接”和“十个衔接”,系统培养现代畜牧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5)提炼核心理念。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根据“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企合作双向互动协同培养。(6)系统设计路径。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与标准、师资队伍、教学模式、实训基地、教学组织、合作评价、学生就业等教育要素进行系统设计。(7)充分论证方案。建设方案经过校内10多次反复讨论修改,又聘请校外专家论证,最终形成建设方案。(8)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课程标准的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质量保障等运行制度。

3 校企双向互动协同培养人才运行机制的顶层设计的实现路径。(1)系统设计专业结构,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根据江苏省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和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紧扣畜牧产业链,动态灵活设置专业方向。(2)设计“三业互融、行校联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4)整体设计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将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系统设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按学期分阶段系统设计学生的入党、社团参与、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等素质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5)根据企业生产任务、产品生产周期等特点,灵活设计多学期、分段式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模式。(6)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评价,将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几点思考

(一)群众路线是基础

制度包括体制和机制。体制讲的是结构,机制讲的是程序,制度创新是改革核心。虽然顶层设计是“从高端出发”,有“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之妙,但校企合作的诸事最终要靠广大教师和企业技师共同落实。因此,体制机制创新的顶层设计,需要从广大教师、企业技师和学生中汲取智慧,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狠抓落实是关键

顶层设计方案审定后,要健全组织,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狠抓落实。江苏牧院将项目建设任务按四级分解,责任到人,签订《项目建设责任状》,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进程有监控。

(三)统筹协调是保障

由于骨干校建设任务重,为避免各自为政,就需要将涉及的人力资源、财物资源等统筹协调。特别是资金问题,既要严格执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教高[2007]12号),按项目进度协调好收支,又要处理好行业企业的资金到账,实属不易。

(四)微调优化是完善

第8篇: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发展的好坏。当前,发展中的很多深层次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要深入推进机构编制领域的改革,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重点是推进两项改革:

一是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科学配置资源、合理设置机构、准确划分职能、创新管理方式,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政府职能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向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和谐发展。要按照十的要求,认真分析梳理上次改革后政府机构的运行情况,密切关注国家、省和外地改革动向,按照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加强调查研究,做好新一轮改革的准备。要继续推进东部新区、高新区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为“一极崛起、多极领先”战略实施提供体制机制支撑。要扎实推进行政审批、食品药品监管、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关键环节的改革,为改善民生提供支持。

二是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中央和省、市的总体部署和统一要求,牢牢把握促进公益事业发展这一改革目标,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核心,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提高公益服务效率和质量,努力满足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近期,要圆满完成事业单位的机构编制事项核定工作,解决好清理规范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以健全机制为重点,服务科学发展大局

一个地方的发展重点能不能壮大、形成亮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构编制资源的配置是否准确、及时和到位。我们要牢牢把握“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定位,着眼发展大局,健全体制机制,调控机构编制配置的方向和流量,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关键要健全“三个机制”:

一是总量调控、动态管理机制。机构编制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和群众公益服务需求,研究确定一个时期内的机构编制总量,使其与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这个总量,作为机构编制管理的参照,不得随意突破。要在管住总量的前提下,按照“从严掌握、区别对待、优化结构、保证重点、有增有减、有撤有立”的原则,根据发展需要和部门职能变化,适时对机构编制进行调整优化,该增的增、该减的减,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是重点工作提前介入、跟踪服务机制。把握中心、服务大局,是一个部门有为有位的关键。要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紧扣区域特色,围绕优势产业,超前提出机构编制调整的意见建议,争取进入党委、政府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证。要跟踪了解重点发展领域机构设置、职能履行情况,及时提出调整、加强建议,满足发展重点对机构编制资源的需求。

三是机构编制考核评估机制。开展机构编制考核评估,全面了解和掌握机构运转、编制执行情况,有利于科学分析和评价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优化调整,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的最大作用。要积极探索建立机构编制跟踪评估指标体系,通过信息反馈、实际考察、群众评议等多种方式,对机关事业单位运转情况,实时跟踪管理,做出科学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机构编制,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

以科学化为目标,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社会分工的细化,政府履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决定了以往那种相对粗放的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和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着力在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重点要加强三个建设:

一是标准化建设。加强标准化建设,是提高管理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手段。要在充分考虑经济规模、财政收入等基本要素,了解对比不同地区相关情况,掌握机构编制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编制配备的具体标准,逐步做到按标准设置机构,用标准核定编制。近期,要重点探索机关、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的具体标准,加强与组织部门的配合,从源头上杜绝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的产生。二是信息化建设。改革政策的论证出台,重大机构编制事项的研究确定,离不开对基本信息、基础数据的全面把握。2010年,我们争取省编办支持,依托烟台市政府内网办公系统,作为全省唯一的试点城市,开展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数据库建设、网络构架、硬件购置、软件开发等基础性工作,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共计23万余人的数据全部入库并通过审核,市直部门实现了在线办理增员落编、减员销编等业务。下一步,重点要在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的开发利用上多下功夫,着力拓展三项功能:第一个是机构编制信息即时查询功能,做到各部门、单位的机构和人员编制以及每个人的详细信息,在系统内一目了然,随需随查、随查随有。第二个是机构编制增减实时监督功能,通过系统,可以随时监测各部门、各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数据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违规行为,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第三个是机构编制发展趋势动态分析功能,通过定期对机构编制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总结规律,预测走向,为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三是民主化建设。要坚持好民主议事制度,对重要的机构编制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进行决策。要探索建立重要机构编制事项评估制度,通过座谈会、听证会、专家咨询论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各个层面的意见建议,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科学合理。同时,还要对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评估,超前制定应对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不稳定隐患。

以作风建设为重点,树立部门良好形象

一个单位的风气如何,直接影响干部的成长,决定工作的好坏。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把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放到重要位置,要大力倡导四种风气:

一是令行禁止之风。要把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作为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规定和要求上来,统一到我们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上来。凡是倡导做的事情,要积极实践;凡是明令禁止的事情,绝不能顶风而上。

二是勤奋学习之风。要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以学习增学识,争做行家里手,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修养;以学习增见识,不断提高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习增胆识,努力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大胆破解制约工作开展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推动工作创新突破。

三是干事创业之风。要主动把机构编制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放到全国全省大的坐标中定位,排查工作差距,确定追赶目标,制定并落实赶超措施,力求有更多的工作在全省全国有位次、有影响。要努力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氛围,激励广大干部立足本职争当先进、走在前面。

第9篇:体制机制创新范文

一、外地城关镇行政管理经验做法

(一)各地基本情况

虞山镇,始建于1958年,是常熟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区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9.6万,其中户籍人口35.7万,外来人口43.9万。2004年起实行"一级政府、二级管理、三级网络"行政管理模式,下辖1个高新技术产业园、7个管理区、59个行政村(其中12个撤村建居)、56个社区居委会。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59亿元。先后获全国文明镇、中国商业名镇、全国财政十强镇、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部级荣誉称号,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镇前列。杨舍镇,是张家港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8年9月,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体化管理,2011年升级为部级开发区。区镇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人,户籍人口30.36万人,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城区街道,76个社区和29个行政村。先后入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园区前十强""中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园区""中国十强创新力开发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三甲。

上派镇,肥西城关镇,镇域面积121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14个村(农村社区),人口35万,城区面积35平方公里。2017年全社会固定投资93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招商引资1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8万元。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位居合肥市各乡镇前列,连续四年蝉联合肥市"科学发展一类先进乡镇".

衡山镇,是霍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辖8个村、10个社区,总人口10.5万。是全国文明县城、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中国县域产业经济集群竞争力100强、全国和全省铸造产业集群专业镇、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2年被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为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2017年工农业总产值125亿元,财政收入3.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426元。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财政保障有力。四地均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乡镇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乡镇自我发展能力得到切实保障。比如,虞山镇和杨舍镇一般预算收入高,可用财力充足,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迅猛,各项工作推进保障有力;霍山县将衡山镇所有财政收入全额返还,用于衡山镇的建设与发展。

二是行政管理高效。各地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机构综合配置、管理扁平高效、人员编制精干、运行机制灵活的管理体制。比如,杨舍镇与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一体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了行政效率。衡山镇对原有4个行政机构和16个事业机构进行整合,综合设置为7个综合机构,并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公开选拔7名二级机构负责人,全部按副科级配备,同时对退居二线3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一律不占编,腾出的编制专门用于招录新进人员。同时,各地均对领导班子实行高配,如虞山镇党委书记由常熟市委常委兼任;杨舍镇党委书记、镇长均高配副厅级;上派镇和衡山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均高配副县级,领导力量得到了切实加强。

三是权责划分清晰。各地均对县镇两级权责进行明确划分,实现事财匹配、权责一致。比如,在城市管理上,对县镇两级部门职能交叉有关事项进行分流处理。虞山镇坚持城区三环以内由市城管执法局管理为主,三环以外由属地管理为主;肥西县推进县城管局行政执法权向镇延伸,给予上派镇执法分局10个编制,城区规划区内重点街道、节点等由县城管局管理,背街小巷、规划区外由镇执法分局管理;霍山县城管局给予衡山镇城管分局5个编制,并对城区管理事项进行明确划分,有效解决了权责主体不明、权责不对等的问题。

四是征收查违有序。虞山镇成立征收中心,负责制定政策、组织实施等,并设立专门帐户,工作经费由镇级统一 管理,规划区内重大拆迁活动由市镇两级联合推进,零星拆迁及规划区外统一由镇负责。杨舍镇成立征收办,为副科级单位,对经开区规划范围内建设、征收等工作由市级主导,规划范围之外由镇主导。肥西县对所有违法建设,一律实行"零补偿",拆除新产生的违法建设所发生的费用,强制由违建当事人支付。上派镇坚持阳光拆迁、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县、镇、村(社区)三级联动,并建立干部激励机制,量化管理、奖罚并举,对按时完成任务的由县一级出台政策直接给予经济重奖。

五是社区管理科学。各地均把社区的建设管理作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社区用房方面,由县镇两级按实际需要予以全面落实;在资金保障方面,均出台相应政策,确保社区有钱办事;在人员配备方面,合理确定社区规模,配备相应人员,对重点社区还适当倾斜,确保管得了;在任务职能方面,制订社区服务清单为社区减负,下放物业考核否决权为社区撑腰,县级城管执法部派员定点常驻社区壮胆,确保管得好。虞山镇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在社区推行科学育儿服务、关爱空巢老人家居服务等一批公益创投项目,把党建项目与社区管理结合起来,每年给予社区20万元的党建服务经费,实现党建项目化、项目资金化,同时市财政对城区二环以内社区每年给予一定工作经费。杨舍镇推行"党建引领、村(居)民自治、多元共治",探索建立了"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居)议事会民主协商—村(居)民代表大会民主决议—村(居)委组织实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民主监督"的基层群众自治新机制,形成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新模式,同时引导社区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促进乡土文化与城市文明水融,涌现出"善"文化、"福"文化、"大爱"文化、"义"文化等一批有文化内涵的社区。

二、黄梅镇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区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产业提升,城关镇行政管理体制在土地、财税资金、行政服务、综合执法等方面无法全面适应行政管理要求,往往存在"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就黄梅镇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事权财权不匹配。黄梅镇作为城关镇,城区建设管理、拆迁征地、维稳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而与其他乡镇相比,在城镇建设投入、新增财税收入分成、土地出让金返还等方面,黄梅镇无法享受县级支持其他乡镇的普惠政策。在乡财县管的体制下,黄梅镇现有财力全部依靠上级补助,花钱靠上级拨付,经费经常处于缺口状态,向上要钱、多方筹钱成了乡镇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虽然黄梅镇历届政府每年都想尽办法去"化缘",但收入仅能维持机关运转,面对日益繁重的城镇建设、改革发展、维护稳定、拆迁征收等任务,有限的财力难以有效地推进工作、加快发展。

二是权力责任不对等。乡镇一级管的事情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无所不包,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无所不干,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而赋予的权力不够,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特别是黄梅镇作为一级党委政府,与县直部门的权责没有分清楚。比如,财政、工商、税务等财政状况好的单位一般都是由县直部门直接管理或者以其为主导、黄梅镇政府辅助管理,而一些具体事务较多的如城管、计生、环保、房管、安全生产、维稳等日常工作则被视为"包袱",甩给乡镇政府管理,"管得着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着".在"属地管理"机制下,利益收归县直部门,责任却无限下放,黄梅镇成为诸多县直部门的协作单位,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承担无限大的责任,"属地管理"下的权责不对称成为影响黄梅镇工作的一大难题,小马已经难以拉动大车。

三是执法权限不清晰。黄梅镇是县城所在地,日常工作面广、量大、事杂,许多部门的执法权限没有下放,但执法基础工作要黄梅镇去做。比如查违工作,虽然黄梅镇在管,但是并无执法管理的权限;再如小区的管理,廉租房的管理,房产等部门只管建,只管批,建好后,计生、维稳、服务统统交由黄梅镇实行属地管理,而黄梅镇只能被动接受,没有调节的余地。黄梅镇不仅要管好外来人口,还要协调小区与社区脱节、业主与物业之间矛盾。实际上,小区管理的权限相关部门并没有给黄梅镇。黄梅镇的干部不仅在做乡官,还在无证做法官、税官、警官。同时,对城区主干道、次干道等重点区域、背街后巷等执法管理权限划分不清,对危房改造、商住楼盘、社区物业等方面管理,也与县城管执法局、房管局存在衔接不畅、执法管理界限不明等问题。

四是征收机制不顺畅。近年来,城市的用地需求不断扩大,对拆迁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城区来说,拆迁征收面临特殊问题,情况十分复杂,群众思想十分活跃,对拆迁期望值高,大部分群众希望宅基地安置,对上楼安置有抵触情绪,力度小了完不成任务,力度大了,又怕触"高压线",引起。虽然县房管局成立了拆迁办,具体负责征收拆迁工作,但具体工作仍然由黄梅镇、社区干部来推进,镇村干部负责谈判、签约等,却在合同签约、资金调配、拆迁安置等方面没有说话余地,且报批程序复杂,造成工作衔接不畅,拆迁进度不快,遇到比较重的拆迁任务往往力不从心、无可奈何。

五是干部力量不充足。黄梅镇作为县委、县政府和一百多家县直单位所在地,管理人口多、范围广,但是干部编制却等同其他乡镇,干部人员偏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人事矛盾较为突出。现有的45名干部,除去病残实际在岗只有41人,50岁以上的老同志占了一半,大多数还是股级干部,政治上没有进步空间,工作积极性不高。且黄梅镇属合并乡镇,干部遗留问题多,各种矛盾十分突出,在现有的公务员管理体制下,未到退休年龄又无法空出编制,用以招聘新人。同时,由于受财力和政策影响,每年的奖励性工资无法发放,乡镇补贴无法享受,待遇既比不上县直部门,也赶不上其他乡镇,年轻干部不愿到黄梅镇工作,年纪大的同志也想尽办法离开黄梅镇;即便是公益性岗位、工勤人员,也没有足够财力去聘用。

三、黄梅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建议

在城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强镇扩权,理顺县镇关系,建立重心下移、资源整合、协调顺畅、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建议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黄梅镇体制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并成立工作专班,负责统筹、组织、协调、督促推进黄梅镇体制机制创新。在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黄梅镇实际,建议在以下方面给予支持。

一是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摆在优先位置。推进多规合一,将黄梅镇全域纳入县级总体规划。创新管理机构,探索设立县城区规划分局和县城管执法分局,交黄梅镇代管,全面履行县城规划区外规划许可、土地管理、查违拆违职责。推动权力下放,明确责任主体,将县城规划区41平方公里之外的土地管理、规划审批、行政执法权下放黄梅镇;就城区执法管理,对县城管执法局与黄梅镇权限进行明确划分;就商业开发楼盘、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对县房管局与黄梅镇权限进行明确;就城区D级危房翻建,出台优惠政策,引导翻建户上楼安置和向高铁新区集聚。扩大黄梅镇人口计生管理工作权限。

二是创新征收拆迁机制。探索成立黄梅镇征收办,为副科级行政机构,具体负责县级授权到黄梅镇的相关房屋征收工作,并设立专门帐户,拆迁所需资金一次性拨付到黄梅镇,由黄梅镇统筹管理。城区规划区重大拆迁以县级主导为主,一般拆迁及零星拆迁以黄梅镇为主,规划区外房屋征收一律以黄梅镇为主。强化征地管控,建立县级征地年度计划、县镇联合踏勘、县镇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多头征地、秩序混乱问题。

三是创新镇域发展机制。扩大管理权限,派驻黄梅镇辖区内的人社、水利、林业、水产、畜牧等机构,原则上下放黄梅镇实行属地管理。盘活干部人事,适度增加行政编制,在全县乡镇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每年安排一定的公益性岗位,由黄梅镇统筹使用;探索推进退居二线3年内达到退休年龄的,腾出编制用于招录新进人员。支持黄梅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完善黄梅镇考核评价机制,将黄梅镇服务城区园区建设绩效,纳入全县科学发展对黄梅镇考核范畴。支持黄梅镇在省市争强进位,将黄梅镇辖区内的所有税收、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市场主体培育、招商引资项目一并纳入黄梅镇统计范畴,做大做强黄梅镇财税规模和镇域实力。对黄梅镇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商业贸易、仓储物流、特色农庄、城郊旅游、设施蔬菜等产业,与县级规划没有冲突的,实行备案管理。在交通、水利、以工代赈、美丽乡村、林业、环保等项目、资金方面对黄梅镇予以倾斜,优先安排。

四是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借鉴外地经验,把社区治理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基础。推动东山、古塔、城西、刘塘四个老社区全面提档升级,社区工作人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把党建项目与社区管理结合起来,每年安排社区一定的工作经费、党建经费等,用于支持社区完善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小而精"的原则,科学优化黄梅镇社区人口管理规模,按人口数量对社区建制予以适当调整。推动社区小区双向融入,建立主管部门、黄梅镇、社区、小区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五位一体"服务运行机制。支持发展壮大村居集体经济,在集体用地预留、立项审批、税费等方面出台明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