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制创新范文

体制创新精选(九篇)

体制创新

第1篇:体制创新范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这表明,党和政府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较低、科研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关键技术自给率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重要原因在于体制机制存在障碍。众所周知,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科技创新的动力不强;外资企业对母公司技术依赖较强,难以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民营企业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科技创新阶段。长期以来,我国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依赖财政投入,注重于理论研究,忙于申请课题与,与经济现实的结合度不够,科研成果产业化机制不顺。因此,体制机制创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

健全人才制度,支撑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制度,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建设人才强国;要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落实国家重大人才政策,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实用型专业人才和创新型团队,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还要在人才的培养、凝聚、使用、保护方面下大力气。第一,培养创新人才。人才不是天生的,要在才能创造期之前经历才能萌发期和才能培养期。因此,要注重人才在进入创造期之前的培养,抓好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这两个关键环节。第二,用好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具有独立自主的特点,有创新型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平等待人,尊重人才;创新型人才看重事业,愿意为事业献身,这就要求为人才搭好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靠事业留人;创新型人才注重用人者的真诚,这就要求真诚地对待人才,靠感情留人;创新型人才自尊心强,希望得到与自己的贡献相匹配的物质生活,这就要求根据合理的分配原则,给予相应的报酬,靠待遇留人。第三,保护创新人才。要根据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实际情况,促进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保护人才的政策和措施。要鼓励创业者,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营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要健全创新人才制度,切实做到对创新人才政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物质上优待,使创新人才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我国要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要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要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第一,要推动知识产权创造。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把创造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把获取知识产权优势作为开拓市场、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努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创造一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二,要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有效促进知识产权转移应用、专利技术产业化、企业商标应用和知识产权综合运用。第三,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依法惩治和遏制知识产权违法犯罪及侵权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监督,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与维权援助机制。第四,加强知识产权宏观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第五,要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推进知识产权市场建设。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我国必须把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必须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国要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构建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和共享,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第一,构建立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一体化创新平台,促进科研人员的合理流动与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学和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基础与应用研究,企业主要从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的开发。要将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为市场需要的产品,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只有通过整合科技创新平台,我国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才能以市场为导向,才能缩短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时间,才能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例如,在上海市的积极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国家电网、上海电气、新奥集团、华锐风电等单位战略合作,实现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科学有效整合,与闵行区共同成立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旨在加强前瞻性技术研发,引领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事实证明,发明创造需要法律支撑,因此,科技创新离不开法律保障,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马德秀教授提交的制定《产学研合作促进法》议案,是我国第一份制定关于产学研立法的建议,受到了广泛热议和高度评价。第二,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开发体系。第三,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竞争机制,坚持国家科技计划对全社会开放,支持和鼓励国内有条件的各类机构平等参与承担国家重大计划和项目,为全社会积极创新创造良好条件。第四,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和成果评价奖励等制度。

创新金融财政制度,扶持科技创新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一项创新真正能变成技术,变成产品,变成生产力,取得效益,离不开金融和财政制度的支持。国际“创新型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技术革命与金融创新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两翼。从近40年的统计数据看,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对经济体财富增长贡献的差距。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型安排,是由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要加快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等优惠政策。例如,美国联邦政府税收优惠不针对特定产业,税收激励主要就表现在鼓励研发,研究开发费用直接作为成本列支,而不作为资本性支出。企业在创新方面投入有多大,往往要看是否有完善的激励制度。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完善金融财政制度,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财政体系,以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第一,健全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简化核准程序,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进程。第二,加强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金融机构要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给予重点支持。第三,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政府利用基金、贴息、担保等方式,引导各类商业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改善对中小企业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事业,支持开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保险服务,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外汇管理政策。第四,完善有助于科技创新的税收制度。在税收激励措施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促进转制科研机构发展的税收政策。

加强政府创新,引领体制机制创新

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较多,但笔者认为,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学家S・库茨涅茨给出的经济增长定义最为完美。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的制度和意识形态调整的基础上”。该定义有三层含义:其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表现为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其二,科技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其三,制度与意识形态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可见,体制机制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与进步,进而推进国民经济创新发展。政府是体制机制的供给者和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推动者,体制机制创新离不开政府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国家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国际科技创新和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与趋势;二是确立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与目标;三是设计实现科技战略目标的体制机制、步骤、政策和措施。

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和用人制度改革。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因素是人。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关键在于它构建了一套有助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机制体制。因此,政府要围绕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自身创新,牢固树立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把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靠教育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要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为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政府考核制度。由于我国政绩考核体系中凸显“唯GDP论”,以超额完成GDP增长目标作为政绩标准,从而促使地方政府走了一条“GDP-地方财政-政绩”的路径,使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居高不下,造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不显著,科技创新乏力。“十五”计划将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7%,旨在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但实际增长是9.5%。“十一五”规划将经济增长速度目标设定为7.5%,但每年经济增长计划目标都是8%左右,而实际增长是年均11.2%。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完善政府考核制度,将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纳入考核内容,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建立政府多部门联合制定科技创新政策的机制。政府多部门承担或涉及科技创新工作,为了提高科技政策的科学性、一致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政府要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从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形成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大力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综合集成和高效利用。

第2篇:体制创新范文

■ 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创新体制机制, 构建保障和促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

2009年2月24日,中国残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做总结报告,中央学习实践活动第15指导检查组副组长王晓安出席会议并讲话,成员左贵州、王力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王乃坤主持,党组、理事会成员、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各直属单位和基金会领导班子成员、离退休老干部和各专门协会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王新宪同志的总结报告指出,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中国残联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在中央第15指导检查组的指导下,会党组及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筹备,严密组织,认真落实,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3个阶段11个环节的各项任务。会党组紧密结合残疾人事业发展实际,确定了具有中国残联特色的实践载体,将实践特色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取得了明显效果,实现了中央提出的目标要求。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99.7%。

报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做法和成效。一是深入学习研讨,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进一步改进作风,密切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提高了科学发展的能力。三是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残疾人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保障和促进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五是坚持围绕中心,边学边查边改,实现了两手抓和两不误、两促进。

报告认真总结了中国残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五点体会和经验。一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中央指导检查组的精心指导,是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保证。二是各级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多次听取会学习实践活动工作情况汇报,并做了重要指示;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也很关心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三是深化学习,搞好结合,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四是围绕载体,突出实践,是促进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途径。五是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是体现学习实践活动效果的核心。

第3篇:体制创新范文

【关键词】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

一、充分认识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性

(一)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都期盼着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改革的方向和落脚点。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对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奋斗目标,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也是顺应人民要求,回应人民呼声,响应人民期待,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推手

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开发,而人力资源的开发状况对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的形成有助于解决社会成员的经济来源问题,能有效缓解社会的贫困问题以及贫富差距问题,从而让社会成员形成归属感和向心力,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对于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意味着就业者及其亲属能够正常地生活。中国现阶段,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对就业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所以就业创业问题的解决能让社会成员产生良好的社会认同感,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态度。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进行平等的社会交往和沟通,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群体之间的隔离因素,并形成主流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如是,则有助于增进社会合作,提高社会的整合程度,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安全运行。

(三)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是改善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

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创业更意味着掌握劳动权利的主动权。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也是许多国家重视的重大课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经济发展、人民福祉、社会稳定、国家未来。做好就业和创业工作是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将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明确了促进就业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在就业、创业、失业方面都做出了系统部署,凸显出了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的决心,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近年我国促进就业方面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我国一直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确立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就业方针,并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确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体系。10多年来,在劳动力总量增加较多、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是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局势基本稳定。二是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日趋合理。三是妥善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四是有效化解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压力。近年来,我国迎来了就业高峰期,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压力日益加大。五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冲击。

我们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解决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仍然很大,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促进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主要表现为三大矛盾: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综合分析判断,今后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更加严峻。对此,我们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来解决就业问题。

三、扎实推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

(一)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健全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制度。这就是要把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在就业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把发展经济的举措与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明确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责任制度的确立将就业问题摆在了新的高度上,从思想上重新认识了就业的重要性问题。

(二)消除影响就业不利因素。《决定》指出,要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当前,我国用人体制机制不完善,用人单位理念不一,造成了一系列就业难的局面,平等就业和就业歧视问题依然突出。进一步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规范“冷热不均”的就业市场,脱离就业歧视局面,真正实现平等就业,当然,这都需政策的持续“给力”。

(三)继续鼓励创业。《决定》提出要完善扶持创业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政府可专门出台创业奖励政策,如“减税”、“补贴”、“批贷”等,吸引劳动者创业,解决就业问题。高校可举办创业竞赛、专门开设课程,让学生全程谋划、全面学习。劳动者应拓展视野,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为就业谋划好出路。政府、社会、劳动者三者形成合力,推动创业体制机制的发展。

(四)构建和完善两大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快以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为重点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网络。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能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新的职业变化,增强就业稳定性。

(五)发挥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决定》指出,要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通过实行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和就业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吸纳失业人员就业,构建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统计制度,通过数据准确反映当前就业形势,有利于更合理的分析当前就业失业影响因素,为深入开展综合分析和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可供选择的咨询建议与对策方案。

(六)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兴衰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新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确立,能有效缓解劳资纠纷,而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不仅能引导用人单位听取职工意见,畅通职工利益表达,更利于发挥职工主人翁作用,真正为用人单位谋利益促发展,为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4篇:体制创新范文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采取的基本体制,这种体制之下统摄了一切社会资源,在经济领域也使集中型管理体制得以建立,从而与计划经济体制形式相匹配,试图以此来有效地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经济制度相对单一,是这种管理体制的重要特点。早先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是随着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而逐步形成。在这一时期,有关科研计划的管理工作以及科研事业领导的职责主要有国家发改委国家技术委员会以及中科院来担任。一些国防科技机构以及相关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在政府的指导下,形成以统一的运作系统,并且以行政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这些组织享有政府的拨款支持科研经费,从而使得科研计划和相关管理工作,也促使非市场化、非商品化的科研成果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显现出了很多的弊端。首先,科技的不断发展要求科技管理要不断创新。当前我国在科研方面力量不够强大,科研资源相对匮乏,同时西方一些国家继续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权力高度集中的科技管理制度就逐渐显露出它的弊端,例如科研机构较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活力的科研主体,以及过于僵化保守的管理形式,国家通常是通过行政手段来达到科技管理的目的;生产与技术开发以及科学研究严重脱节,管理趋于行政化,进而严重阻碍技术转移;国家统一分配科技人员,这样也来导致严重导致人才不能合理利用;同时又存在着科研资源严重浪费,研招单位之间工作难以协调;科技扩散幅度较小,这就严重缺乏创新动力,同时还严重阻碍了生产力与科学技术之间相互转化过程,因此我们进行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很有必要。其次,新科技革命也需要创新科技管理。从历史经验来看,技术革命发生的周期是一个世纪左右。技术革命在政治、经济以及人类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第三次技术革命发生的时间来推算,我们即将要面临新的一次技术革命。除此之外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以及科技创新会受到全球性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这样一来必然会引起科技管理以及科研制度方面的再一次创新,进而引发新的科技发展方向和经济增长点的产生。为了能够抓住新的一次产业革命以及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科技管理进一步创新,进而促使科技事业快速发展。我国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外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决定着我们是否能够突破我国历史上在资源、能源、信息等领域取得新的成就。最后,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进行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就是科技,科技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还决定着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际竞争力参考的主要标准就是科技创新能力。根据相关数据表明,挪威、日本以及美国是当前国际竞争力排行榜的前三名,而当前我国科研创新能力虽然从十几年前的30多位提升到当下的十几位,但是整体实力还是不强。从边际效益递增角度来看,科技发展可以作为一次投资,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这一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着力革新科技管理体制,通过体制保障来实现科技能力创新,进而使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有效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动我国科技创新管理的体制保障策略

(一)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科技创新管理方面,当前的政府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管理机构出现腐败现象、不合理的科研人才配置、不完整的科技立法体系以及不完善的科技投入机制等。为了克服当前弊端,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除了加大科技经济投入之外,还要注意相关资金投入的方式方法,进而促进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应该督促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研究应用和基础,进而使投入的科研经费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保障投入的科研经费得到相应的用处,并提供相关有效措施。在遵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创建一个有序创新的市场环境,这离不开政府的协助和支持,应该由政府制定相应的制度推动重要领域机制的改革,对相应的分配方式、比重和比例进行调整,进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科技创新受到行业垄断、部门分割以及机构重叠等方面的影响,促进科研工作者能够有序积极主动地参与科技创新事业。人事制度的改革也要跟上,对科研人才选拔制度也要标准化,政府和相关的管理机构要创建民主科学、包容、尊重、宽松的科研学术氛围,保证科研工作者能够心无旁骛、毫无顾虑的从事科研创新研究。另外要支持并有效引导科研人员进行长期学术积累和研究,要严格杜绝学术不端的行为,为真正有抱负有才华的科研人员提供创业创新的平台和机会,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够研发出优秀顶尖的科研成果。(二)相关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在科技管理创新过程中,部分企业出现创新能力欠缺和转化率较低的科研成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如下角度进行应对。首先,根据历史经验来看,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大部分是由政府来负责的,这样就会很难保证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创新管理,企业才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出处。而且对于相关大学和科研院所来说,他们只是提供理论知识方面的创新和人才,并不肩负企业的任务,因此有效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靠企业来完成。除了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以外,企业同时还是科研成果和组织转换、研发投入以及创新技术决策的主体,我们必须在国际科技项目的重要决策中引导相关企业积极参与,要组织条件良好的企业实施国际重大的科技项目。也要对企业研发机构要给予必要的支持,鼓励相应科研院所,高校以及相关企业建立较为系统的服务平台,而实现工程化联盟、共同研发共性技术以及促进工程实验室的建设。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也要关注,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使其发展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要促进研、学、产三方面的紧密结合,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促进信息技术人才以及资本等方面的有力合作,进而有利于促进产业和科技成果之间的快速转化,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使经济和科技严重脱节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三)相关科研院所要发挥主力作用。相关科研院所是深入科技管理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同时它还是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不同性质的科研院所从事不同性质的科学研究,就目前的体制来看,公益类科学院所、技术开发类科学院所以及基础研究类院所是科学院所的三种主要类型。对于公益类科研院所来说,他们主要的研发方向是为改善民生服务的,我们应该大力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类创新研究活动,拓展新的公益科研工作;对于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来说,他们主要的研发方向是为发展经济服务,最终的目标是解决有关技术方面的难题;对于基础研究类科研院所来说,他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全面提高科技发展水平。科研院所应该自主建立相关机制,以便能够有效优化促进资源配置,保证科研机构的相关创新活动得到有效支持,促进传统创新机制得到有效运行。我国应该积极主动的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及时的建立有效的相关机构管理体制,进而使法人治理结构得到不断的完善,这样也能够使得科研机构创新能力以及相关科研机构之间的开发合作得到有效的提升,也需要及时的撤销相关科研机构之间的行政级别差异,将其核心改为目标绩效管理,采取法人治理的制度,为政府提供治理科研机构的机会和平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得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做到有效区分,为那些有真正实力的技术专家和相关科研人员及时的提供科研决策咨询的机会和平台,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便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研究工作。

总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因此发展经济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而这些都需要相应的体制进行保障。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进而使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得以实现都需要从体制的改革入手,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作者:罗丹 单位:长沙市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

参考文献:

[1]张冰.新时期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应对方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4):14.

[2]本刊专题报道.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在科技管理和院所管理方面不断完善[J].科技促进发展,2014,(03):62-68.

第5篇:体制创新范文

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公共管理”运动提出了一些新理念:由指挥型政府向协调型政府转变,由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由“划桨政府”向“掌舵政府”转变,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等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必须加强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未来我国社会管理范畴的调整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管理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必须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才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前,创新社会管理,一方面要向基层倾斜。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另一方面,必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创新“谁来管”:健全多主体构成的社会管理机制

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社会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应由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四部分组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通过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政府、社会、公民的共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党委领导主要表现为统筹兼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总揽全局,全面筹划,兼顾各方,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实行政府负责,是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必然要求。在建设新型的社会管理格局过程中,政府应更加注重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的职能作用,负责具体的组织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等。实现社会协同,是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新型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相互配合。公众参与既有利于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得到群众的支持,又能有效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依靠人民管理国家和社会,是我们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依靠公众参与管理社会事务,也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形式。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也是党关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目标。目前,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加大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当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主攻方向是:在全局性社会管理和局域性社会管理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创新“怎样管”:建立优化社会利益博弈的互动机制

社会管理在于优化不同社会成员社会权益和利益的博弈。社会管理“怎么管”,关键在于建立和运用各种社会机制。

第一,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这要遵循完整性、便捷性、有效性的原则。完整性,是指能够全面准确收集情况,即所谓兼听则明;便捷性,是指诉求渠道的便捷通畅、低成本;有效性,是指群众诉求能够到达相应的层面,并获得响应。在表达渠道的方式上可以多种多样,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成果和大众化的方式,在保留原有主渠道的同时,创新融合,综合与专项并存,开辟出多样化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约束和规范人们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行为,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利益目标,自觉调整利益需求,科学选择利益行为,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二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利益引导机制,让人们树立合法、合理、公平、公正的利益获取观念,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三要建立健全利益调节机制,调整各利益集团或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缩小人们之间的利益差距。四要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给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一定的补偿,以提高社会公平的程度,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一要优化已有的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形成反应灵敏、运作有力、高效的工作链条。二要着力推行领导干部接待制度,在完善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的同时,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多发的形势,搭建多种平台,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和加强工作网络建设,形成便捷通畅的诉求表达制度安排。三要建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

第6篇:体制创新范文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 要:市场经济改革作用深化,企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新时代下的企业竞争与求存发展也必须要立足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管理工作实际要求,强化会计管理工作,加强会计管理工作体系的创新机制研究,以进一步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角逐浪潮下提供强有力的助力支撑.目前,许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难以有效保障,会计组织管理机制不合理.基于此,文章结合了企业目前这些会计管理体制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且提出了会计管理体系创新完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会计管理;创新;体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79-03

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基本研究干预对象主要以会计行业行为规范、制度等规范性内容为主,即在遵循会计体系制度的要求下完成有关会计行业的经济介入组织活动,包括基础会计实务处理、会计内部控制监督组织活动、会计职业能力强化等工作内容的体系管理制度.此外,会计管理体制在宏观意义上也属于一个国家或地方区域内对经济环境有关组织内容做出的判断与选择,以此才能彰显会计管理体制下诸多管理实践行为的动态管理特性,为企业及社会经济组织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促进作用.

1 会计管理体制需要创新的原因分析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作用十分明显,现代企业在激烈的投资经营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愈发重视与企业财政工作密切相关的会计管理工作.但会计管理体制受到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下的权属划分混乱、会计监督不力、会计舞弊行为等问题的治理整改也至关重要.而分析其原因可以归结到内因、外因两方面,具体为:

1.1 内因

考虑到企业管理治理结构框架因素,其管理内部原因主要体现在三权分离方面,即法人相关经营权、所有权、以及企业股权的分离问题.然而,当前的三权分离局面也正是基于过去的两权分离过渡而来,所以不少企业内部治理管理权属划分混乱,经营者权利也难以切实得到保障;不过,强调企业实物资产及价值资产的执行分离,能够保全企业法人有关财产完整性,且也利于各级股东的合法权益保障,而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也此才能促进企业实现资本社会化的稳定发展.

1.2 外因

从外因角度出发,为了进一步创新及完善会计管理体制的另一重目的也在于有效实现会计实体的组织管理.一来当前会计实务工作者经常出现行为舞弊,极易受到上级领导的授意与自身利益所得的驱使;二是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目前十分严峻,基于会计管理体制下的监督执行不力、审计控制不严,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趁之机;三是会计工作者群体职业判断能力水平差异明显,不可能完全避免财务收支混乱事件发生,虽然在现行《会计法》中对会计内部控制监督及核算进行了内容明确,但会计个人的权、责、益体现也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挂钩,会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有关领导的制约,故而自我监督管理职能大打折扣;四是会计主体与资本市场衔接连贯性较差,即会计规范与有关证券市场规范要求等依然存在巨大差距.

2 会计管理体制的有关创新模式研究

2.1 会计委派制

该模式作用下主要体现的是国家对会计主体的管理职能作用约束,它强调对企事业组织机构予以统一的委派制进行管理.该委派机制管理下,实际上包括的会计委派人员主要有会计主管、部门负责人、总会计师以及其他会计工作者.同样,在会计委派管理机制下,有关各级政府单位应设置必要的职能部门,如会计厅、会计局等,进而用以专项负责企业与会计主体间的工作分离事宜;如此一来,会计委派人员属于政府派驻管理干部,按照政府委派监督要求对企业经营范畴内的经济管理组织内容通过会计实务处理、监督等来客观反映.为此,企业有关负责人或是经营者应当充分尊重其派驻会计的工作账权,以使得企业经营者充分满足合法享有的法律财权,保障企业各项经济收支组织活动具备合理性受托责任特性.

由此可见,企业会计委派管理制度具有显著优点,尤其是从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角度来看,它能将企业会计岗与企业之间独立开来,以切实站在实事求是的角度上控制会计失真发生,也进一步保全了国家财产完整.不过,该模式存在的主要缺陷也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与当前市场经济改革要求逐渐背离,会计委派制与会计管理体制上存在一定共通点,都是极力加强会计主体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事实分离.不过,在政府参与主导的会计委派制度下,企业会计职能发挥多少会受到一定客观影响,从而加剧了传统意义上的“政企不分”现象;另外,政府采用会计委派机制用以监督企业会计主体与企业经营职能的分离,做到实事求是有效管理会计主体,也必然会加剧政府监督成本;此外,基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独立性的差异体现,会计工作实务处理混乱十分常见,如果派驻会计工作者与企业间勾结,就很可能对有关实际考核评估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2.2 财务总监制

这种会计体制管理模式强调的是对企业所有者控股予以研究,通过财务总监管理监督作用体现来管理会计主体的一种管理体制.不过,这种模式下的财务总监是国家选定指派的人员来担任,而财务总监也是基于国家授权要求来对企业整体的财务情况予以全方位监控.同时,选派的财务总监也可进入企业董事会,对于企业的内部财务计划实施有一定参与权限,包括企业有些重大资金的调集都需征得财务总监获批方可生效.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企业并不需要设置总会计师.可以说,采用该会计管理体制的优点体现在于与现行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相互配套.比如说,处在财务总监监督管理职能下的产权角度来看,该行为实际上属于职能权限行使,是建立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与现行企业发展约束条件相对软化的基础之上,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企业股权对经营权、所有权的渗透,还能在另一方面避免企业资产的进一步流失.除此之外,这种会计主体管理模式作用下,其管理制度不仅集中了总会计师的管理职能,同时也涵盖了企业会计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利于弥补企业总会计师在权责从属地位的不足缺陷,客观角度上控制了内部审计监督滞后,为会计信息真实可查提供了基础保障.

2.3 稽查特派员制

该种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模式是为了集中体现总会计师的职权落实授权情况,主要通过政府稽查特派的总会计师在培训、交流、奖惩等工作环节中表现,代表国家针对企业组织机构行使必要权属职权.不过,由国家指定派选的稽查特派人员必须要求不能对企业正常性的经营活动予以干预,主要重心工作是为了完成企业经营情况的财务监督工作任务,以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人的政策、业绩等做出实施评价.该会计管理体制应有优点体现在于:一是促进了政企分开的有利局面形成,使得国家对企业组织机构行使监督权属有了较大改观;二是在人员特派、选拔方面具有创新特性体现,有效的将选人标准界定在了稽查、业绩考核、企业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满足当前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经营需求.

3 目前我国会计管理体制主要问题表现

建立与改革会计管理体制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的秩序.在经济活动中建立会计管理体制有助于会计管理、会计核算及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反映出企业和单位真实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及经济活动执行等情况,从而帮助企业和单位根据自身具体情况作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且正确的预测.

3.1 会计监督机制完善程度不够

企业会计监督主要是其公司内部会计机构有关工作人员依法享有的会计职能监督权限.而会计监督则可以是政府有关单位、社会上依法成立的审计有关机构、以及企业单位内部预算有关财务活动的组织监督.因此,会计监督体系完善的目的在于充分保证会计资料、信息等凭证的真实性,需要企业会计从业人员掌握《会计法》及单位经济项目或业务相关内容,对其工作行使监督、监察、审计、稽核权限等.不过,基于目前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执行涉及到各方复杂利益关系,许多会计监督从业人员在执行监督权责时往往颇受阻碍,甚至不少会计从业者不能对企业经营活动监督评估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3.2 会计管理体制监督下的非国有制结构管理侧重问题

当前市场经济改革作用深化,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企业在管理改革作用日趋深化的背景下竞争十分激烈,以此才能不断适应所有制机构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要求.目前,除却国有经济以外,其他非国有经济也切实得到了稳定发展.不过,依据目前会计管理体制下的监管重点现状来看,我国仍然对准的是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而在非国有经济管理仍然空白一片.此外,会计主体采用的《会计法》主要阐述的是会计实务工作的规章、规范等,真正有关会计从业管理工作内容并未涉猎,而这并不利于会计行业财务信息、凭证的客观反映.

3.3 会计从业者缺乏组织培训,整体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会计工作从业者整体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除却企业花费精力、时间、财力对其进行培养,也需要会计从业人员的本身具备主观能动意识,能够系统化的将业务知识进行学习与梳理.不过针对目前不少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其在会计准则及有关会计行业制度深层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障碍.而这就要与会计从业人员的实践经验、理论知识、职业判断能力等综合素养水平有关.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不少企业会计人员教育培训落实程度较差,有些培训工作与企业会计工作实践需求较为脱节.

4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对策探讨

4.1 强化会计监督

会计工作领域及会计行业下的有关准则、规范及现行应用的《会计法》等应能不断顺应时展要求予以完善.此外,在企业核查会计工作者违法乱纪行为工作方面,应能定性、定量的制定奖惩处理措施,配套建立统一的会计工作者权属职责规范机制,并要满足企业多元化业务项目经营需求.另外,在会计监督工作中应能特别着重强调审计监督的权责划分及明确问题,目的是增强会计监督惩处执行力度与保持会计管理监督的权威性.此外,在企业内部应能结合国家会计行业有关法律、条例的财经法规进行宣传,用以营造遵纪守法会计监督实施氛围的同时,控制单位会计工作者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

4.2 加强政府机构对会计规范法规等的优化完善

会计基础实务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工作中的基础重要工作内容,通过会计实务处理及有关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可以评价财务会计报表凭证等知晓各项决策的实践成果表现.因此,除却企业本身强调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工作管理之外,地方有关行政管理单位应能集中对会计管理体制的优化调整适当提出实施意见,包括推进组织会计职业团队活动等,用以加强会计主体组织的自律行为,提高会计管理体制有关法规、规范、机制的权威性.

4.3 强化会计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企业及其各级组织单位应能在考虑自身现实经营特点的基础之上,对在岗会计从业工作者予以组织教育培训,目的是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通过考核测评、优胜劣汰机制等不断壮大筛选高素质人才队伍.此外,企业还应针对会计机构的工作权责、权属范围进行细致确认,以时刻提升会计从业者的工作责任感.而在内部审计职能作用体现方面,企业应当确保会计主体与审计职能工作者的职务分离,以保障信息揭露的会计内部控制质量.

5 结语

会计管理体制创新的意义在于保障企事业等组织机构会计主体的管理职能作用充分体现.基于会计管理创新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而言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得以顺利实现,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作业工程.因此,企业应能注重将现代企业体制改革发展要求融入到将新的会计管理体制中来;同时,要确保新会计管理体制应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止股东权益遭受侵犯.另外,企业完善的会计管理体制也应能保证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促进社会资本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陈迪.关于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3(22).

(2)左琳琳.对深化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

(3)石建超.现代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思路[J].管理学家,2014(7).

(4)张金鑫.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3(11).

(5)滕麦青.论会计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J].投资与创业,2012(10).

(6)于双庆.论会计管理体制及其模式[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3(5).

(7)周有德.浅谈完善我国农村会计管理体制[J].中文信息,2014(9).

(8)郭向荣.关于现代会计管理体制新思路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

第7篇:体制创新范文

【关键词】 依法 消防监督 消防协会 体制 创新

最近十几年来,我国制定了很多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并且考虑到地域的不同,消防工作的具体情况也会有所不同,制定出因地而异的消防法规[1]。消防工作的法律呈现不仅给消防工作带来了行为规范的标准,提高了消防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是对各地消防部门的更高要求。但是消防监督体制还是需要有所创新,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消防体制才能更好的促使社会消防工作顺利开展。

1 消防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

(1)消防工作的不足。根据 《消防法》等国家有关消防工作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各地消防机构的主要任务很多,任务量繁重,消防人员要肩负很多的职责。首先就是消防监督检查,在消防重点区域或者是非消防重点区域都要进行适时的消防检查;消防检查还要针对公共场所在开业期间或者是正在使用的时候,防患于未然。消防工作又归政府统管,所以政府机构在对消防部门下达任务时也要及时的完成,同时还要完成本消防机构所要求的消防监督工作。这是消防部门对人们日常生活场所的消防监督[2]。最后还要及时的处理火灾现场,这里涉及的不仅有平时消防监督的情况也包括后续火灾原因调查的相关工作。消防人员的工作任务繁重,这是直接影响消防监督工作的因素。(2)消防团队的不足。目前我国消防人员尤其是消防监督人员的数量是极其不足的,目前除了深圳以外(现在也已经在逐渐变回部队管理),我国消防队员都是列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并且其编制的标准虽然正在逐渐加强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消防队员在完成工作时因为人数有限而显得吃力[3]。另外消防人员不仅仅是数量上有所欠缺,从中国整个消防部门来看,消防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虽然已经认识到专业素养偏低而进行专业培训,但是普遍的问题是,年轻的队员并不想将消防工作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并不能专心学习,年老的队员更加不愿意去花经历学习,再加上现役体制的影响,所以消防队存在的一些情况是工作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对工作任务只是要求完成,而不要求质量,这也是导致消防监督工作完成的质量低下,影响消防监督工作的因素之一。(3)执法环境的不足。消防工作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实际消防监督工作中困难重重。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预消防工作,大大打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其次是因为情面的关系,在面对亲朋好友的事情上就会丢失法律,消防监督也就形同虚设;最后还会因为个人道德的问题而滋生腐败的行为,在消防监督过程中贪赃枉法。虽然这些都是属于个别现象,但是这些都给消防监督工作带了不利的影响。

2 消防监督体系的创新措施

(1)消防工作减负。合理的制定消防人员的执法范围和工作职责是消防工作者工作的标杆,但是就目前而言的消防人员的职责太过宽泛,很多都是消防人员无法完成的任务。比如说在《消防法》中规定,消防监督人员应当检查出用电设备的安装是否符合消防安全,如果没有检查出问题,一旦因为设备安装出现问题就要追究消防工作人员的责任。其实这一条款是非常不合理的,试想一下,小到家庭,大到大厦楼宇,有着我们数不清的线路和用电设备,按照目前消防队员的人数和消防工作的质量来说是无法保证每一条线路安全的,也就是说,消防监督人员时刻在被追究责任的危险中,这就大大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4]。所以要准确合理的设立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界定好消防的执法范围是解决依法实施消防监督的首要工作。为消防员减轻工作的压力才能让消防员的工作质量提高。(2)增加消防员,提高消防团队质量。在上文我们提到目前消防队员人数过少,整体质素偏低,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各地消防协会的作用,增加消防队员,提高消防队的整体素质。首先是将消防工作任务量减小或者是进行部门分工,然后通过提高消防队员的工资福利,让消防工作成为消防队员们的愿意献出终生的事业,这样才会有人愿意投身消防工作,在消防工作的同时愿意进行更专业的学习,提高消防队的整体素质。(3)提高消防团队服务意识。目前消防队员的服务意识薄弱,执行消防工作只是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心态没有摆正,没有真正的尽到消防队员的职责。所以在对消防队员进行培训的同时要树立消防队员的服务意识,要让消防队员明白工作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为人民服务,是一件神圣的事情。(4)建立竞争机制,促进专业技术干部队伍素质提升。首先要改变现在的消防专业技术职务任命和考评方式,取消工程师等职称评定中要求的立功授奖等苛刻条件限制,让专业技术干部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建立一个健全的考核制度,不单单是笔试面试的纯理论测试,而是具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为主,考核合格者有资格晋升,而考核不合格者就取消晋升的资格,这样就能够调动专业技术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消防队员在岗学习,在接收地方大学生入伍时要尽量招收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这样后期的培训过程就会更加的轻松。建立监督机制,防止腐败的滋生,同时还要加强消防队员的法制意识。

3 结语

消防监督工作是社会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严格执行工作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生命安全,无论社会经济如何发展,中国的消防队必须要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努力,提升中国消防的工作质量,为中国社会的安定做出巨大的贡献[5]。消防制度要不断的创新,虽然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消防部门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消防部门的工作合法性,但是相信在消防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努力下一定能够改善目前的状况,提升消防监督体系的创新程度,提升消防执法的品质。

参考文献:

[1]杜烨霖,王光亚.中国消防监督体系现状[J].上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蒋大勇,王珂.消防监督工作的重要性[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3]雷亚麟,徐伟佳.消防监督体制的创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09年3月.

第8篇:体制创新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应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完善财政收支体系,加大财政对科研开发及人力资本的投入,实行税收政策倾斜,对新经济给予税收支持,以适应和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1 完善财政收支体系,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实施税费改革,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现行财政收入体制中,规范性政府收入与非规范性政府收入同时并存。据统计,我国非规范性政府收入与规范性政府收入的比例约为3∶2.按照这一比例推算,我国1999年非规范性政府收入约为17000亿元,这一巨大的数字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冲击税基,减少财政收入,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收费收入缺乏约束,导致腐败行为的滋生和蔓延,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我国政府应及时清理整顿各部门、各级政府名目繁多的基金和预算外收费项目,统一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坚决取缔一切不合理的收费和基金;将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和收费纳入税收管理,归入现行税种或重新设计税种。 

增加政府对科研开发的投入。目前,我国r&d费用严重不足,迫切需要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力度。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需从两方面着手:增加预算内投入。在财政预算上,打破基数法,采取一年一定的办法,增加预算内投入;压缩一般性行政开支,把节约的资金用于科技开发,在不影响国家正常运转的条件下,使预算内科技投入增长速度超过gnp增长速度;合理利用预算外资金。把财政部门管理的小型技改贷款、文教卫行政周转金、工交商贸企业周转金、支农周转金等各项周转金,向科技开发倾斜,保证技术改造资金需要。 

建立政府补贴基金。美、英、法等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均建立了政府补贴基金,其用途主要有两个:对风险投资企业提供无偿补助,分担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风险;对风险投资企业亏损提供亏损补贴。在这里,政府补贴不是指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而是对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补贴,以鼓励风险投资的发展。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应从财政支出中单独划出一项政府补贴基金,专门用于风险投资补助,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建立国家采购政策。利用国内市场,扶持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是美、英、法等国惯用的做法。其原因在于政府公共采购规模是巨大的,其需求量足以刺激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能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技术开发。为了保护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政府采购的名单和办法。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把国家采购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制度化、经常化的政策。同时,还需要规定对违反国家采购政策责任人的处罚条例。 

 

2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制度创新 

 

国外企业界认为,r&d经费占销售收入1%以下的企业难以生存,达到5%以上才有竞争力。鉴于我国企业投入r&d经费比例较小,并呈下降趋势,我国政府应积极制定有关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加大r&d投入的力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财政支持。在计划经济时期,部分企业由于政策性经营所承担的债务,国家财政应在严格审批的基础上逐步解决。同时,政府应开辟多种融资、投资渠道,建立技术创新基金,加大对进行技术创新的财政补贴。建立一套以企业投入为基础、技术创新基金为补充、银行贷款为保证的技术创新融资机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税收扶持。可以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将税收作为政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手段,通过制定形式多样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税负,提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将企业引进和应用高新技术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投资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所得税抵免;对企业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并允许企业对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对企业为提升技术水平而产生的r&d费用,按照10%的比例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并准予所得税税前抵扣;对企业外购无形资产按一定的比例予以减税,并可按受益年限折旧,加快无形资产周转速度,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对企业技术转让所得、技术服务报酬,可免征或减征营业税和所得

税,提高企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允许企业税前按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风险基金,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 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财税制度创新 

 

增加财政投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我国政府必须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及时调整财政政策,加大人力资本财政投资力度,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制定财税政策,促进民间资本投资于人力资本。鼓励单位或个人对教育捐赠,在所得税前作较大比例的扣除;对家庭支付的子女教育费用准许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鼓励增加教育支出;对企业为提升员工技能水平的投入,允许企业在所得税税前扣除。 

开征教育税,确保对教育的稳定支出。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提供的是公共物品,个人和企业都是收益者,政府应该以税收形式征集,然后以财政支出形式投入。应适时将目前的教育费附加改为征收教育税,确保国家财政对教育的稳定投入。 

制定激励高科技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高科技人才的工薪收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适当提高扣除额;对高科技人才在转让其成果或提供科技咨询、培训服务时的所得,免征或减征个人所得税;对高科技人才获得国家、部门或企业的奖励,免征个人所得税。 4 完善环境税收体系,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也逐渐加大,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应及时采取对策,建立一系列保护环境的生态税收体系,以税收的刚性来维持知识经济的持续性发展:(1)改排污收费为征税。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由于缺乏强制性和规范性,根本达不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必须改排污费为环境保护税,将排放、遗弃污染物或制造其他社会公害的企业和个人列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在税率设计上,根据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浓度及污染物对环境的破坏度来确定差别税率。如果排放量不易确定,则按照企业的产量或者某种关键生产要素的消耗量来确定。在设计税率时要体现效率与公平,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对排污水平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的企业可实施环保退税。在税收征管上,由中央和地方共享,提高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同时保证中央政府对全国环保治理的需要。(2)扩大现有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我国现行资源税仅对矿产品和盐类资源课税,征税范围过窄,这与我国资源短缺、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的现实极不相称。可将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渔业资源增值保护费、林业保护管理费、林地补偿费等并入资源税,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3)在税收优惠上向环保型的企业倾斜,特别是要对生产环境保护产品的环保工业及提供环境保护技术服务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 

 

5 制定网络贸易税收政策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电子商务在全球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有企业或迟或早终究会主动融入或被动卷入其中,我国政府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站在战略的高度,引导企业将目光投向电子商务。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做法--对网上交易实行零税率,通过一系列的网络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电子商务方向发展,并适时制定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税收政策,保护和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以免将来处于被动调整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刘华.《关于促进企业科技进步的财税政策研究》(载《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年第3期). 

[2]王冰.《重视人力资本投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载《经济问题》1999年第5期). 

[3]文英.《发展知识经济的税收政策思考》(载《财金贸易》1999年第4期). 

[4]梅阳.《知识经济的挑战及税收政策的选择》(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第9篇:体制创新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营体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辽宁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8-0042-03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现代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2年,辽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84元,比上年增加1087元,增长13.1%;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全省粮食产量达到414.1亿斤,创历史新高。目前,辽宁城镇化率已达到62.1%,在全国各省、自治区中排名第二。

一、辽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现状

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壮大。辽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较规范,从松散联合到紧密联合渐进发展的过程。辽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从2007年的2821个,发展到2012年的2万个,合作社社员户数达到1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3%,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产业。

2.农业产业分区格局和农业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辽宁全省基本形成具有产业化特点的五大农业产业分区,即以特产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辽东产业区;以草畜和优质杂粮基地为主的辽西旱作农业区;粮牧并举的辽北农业区;以精品农业、设施农业、城郊农业为主的中部产业区;以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为主的沿海开放农业区。同时,粮食、蔬菜、水果、畜牧、水产、林木、特产等七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新型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3.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到2011年底,辽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有4718个,吸纳农村劳动力达68.4万人,带动农户395万户,农民人均从产业化链条中获得收入3040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6%。目前,辽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生产型、加工型和流通型三大类,这些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4317.2亿元,实现利税299.5亿元。到2012年底,辽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59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2580亿元,比2008年增长148.1%。

4.政府加大资金投入。2012年,辽宁省农委、省财政厅等24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定了一系列扶持合作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省财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与中央财政扶持资金统筹使用,辽宁省财政在2008-2012年五年间,累计筹集资金1.8亿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省财政会同相关部门每年都对扶持资金项目进行考评验收,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今后扶持与否的重要依据。

5.经营服务实力和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逐步提高。目前,辽宁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到5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38%,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了70%。农业科技服务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不断提高。辽宁农业服务内容和方式也不断创新,由过去主要为成员提供生产技术、信息服务为主,逐步向农资购买、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工)、农产品收购、组织运销等多环节、全方位拓展。

二、辽宁农业经营体制创新面临的问题

1.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起步晚、发展慢。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松江、湖北武汉、吉林延边和浙江宁波等相继在大城市近郊兴起家庭农场,现已取得明显成效。辽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起步较晚,在中央1号文件之后才在盘锦大洼县成立首个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还处在边发展边规范,先发展后规范的初级阶段。2012年底全国农业合作社已发展到63万个,山东5.9万个,吉林3.5万个,辽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万左右,就数量上看,与全国发达省份的平均4万个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2.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辽宁龙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效应不强、规避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缺乏在全国和世界有影响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特色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龙头企业辐射面不够宽,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和集约化等原料市场基地。

3.农业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层次还很低,仍停留在初级产品的生产流通领域。辽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目前主要起中介和联结作用,其本身并没有涉及农产品加工业,也没有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及增加农产品价值。辽宁农产品加工仍以初级加工为主,高端及终端产品少,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辽宁农产品综合加工率不足50%,农产品深加工率只有30%左右,产业关联度和外向度不高,农业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区域特色优势。水果是辽宁农业主导产业,但在浓缩果汁、果汁饮料、果酒等深加工技术研发及产品生产均处于较低水平。

4.服务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社员提供的服务多局限在技术、信息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方面,服务范围比较狭窄、跨区域的合作较少。合作组织提供的服务对农户尤其是对农村的精英阶层缺乏吸引力。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仍然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农村网络用户少,农业信息得不到及时传播,农村各市场沟通闭塞,造成农产品产销衔接不畅、流通成本过高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了损失,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而且也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5.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不够规范。一些地方的农业合作组织机构较为简单,缺乏有效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一部分人加入农业合作组织的动机不纯,只为得到政府补贴,分钱不干事。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靠个人权威来维护管理,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运行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和收益分配也很混乱。还有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只注意保护核心层的利益,而忽视普通成员的利益。

三、制约辽宁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因素

1.思想观念落后。辽宁农民观念守旧,开放度不够,风险意识差,与南方发达省份相比,无论是现代农业发展观念还是市场意识几乎落后10年以上。农业现代化在沈阳以南的辽东半岛及沿海地区发展较快,辽西北和辽东山区从总体上仍未摆脱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个体农业生产仍然是辽宁占主体地位的农业生产方式。受小农经济的影响,一些农民缺乏全局观念和创新意识,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小富即安的生活,还停留在用传统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进行耕种。不少农民有“恋地情结”,认为政府取消了农业税,还有一些惠农政策,加之土地承包权长期不变,保留土地有利无害,对农村土地流转顾虑重重。

2.专业人才不足。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头人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对市场经济的敏感度不高,把握国家政策的能力不强。而懂技术、懂市场、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少。农村文化素质较高的年富力强、懂技术、会经营、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经济能人普遍外出,许多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员较大比例是文化素质较低的留守老人和妇女。这部分沉积劳动力的整体特征是“两高、两低”,即年龄高、妇女比例高,文化程度低、实践技能低。这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升难度比较大,这就直接引发传统的精耕细作逐渐被粗放经营取代,生产效率下降。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权不清。有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初创时期,对原有资产没有界定,注册出资没有验资,对新增资产也不明确归属,有的甚至没有单独设立财务,在初期往往能较好的协调各方的利益。但随着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由于最初对成员和职能部门的产权没有界定清楚,就容易对新增资产的产权产生纠纷,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组织的健康发展。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内部来看,由于“合作”的属性导致合作组织成员个人的产权界定较为模糊,而且随着合作组织的壮大个人产权问题也将日益突出,其资产越来越难以分割,产权难以确定。

4.地方财政扶持力度不够。9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法获得财政、税收、信贷等支持,规模较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产业项目更是困难重重。我国用于农业补贴的资金从2002年1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600多亿元。辽宁对农业合作社的补贴居全国中等水平,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每年都拿出几千万元资金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辽宁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目前辽宁省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补贴为每年1500万元(加上中央财政3000万元,共计4500万元),而吉林省对农业的财政补贴为2300万元,山东省的农业补贴超过3000万元。

5.涉农职能部门行政权限不明确。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还未形成统一协调的指导、管理体制,农委、畜牧局、农垦局、海洋渔业厅、林业厅、供销社、科协等各系统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农合组织进行指导,形成多头管理的状况。由于职责不清,管理体系不顺,多个部门既管又不管,资源使用不合理,难以形成合力。有些权力互相交叉,存在着本位主义,遇到问题互相推诿,遇到利益蜂拥而上。由于农林牧副渔市场准入条件不同,审批程序不同,补贴标准不同,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影响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协调发展和长远利益。

四、完善辽宁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建议

1.加快培养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重发挥各类主体的比较优势及对小规模农户的带动作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作为规模化农业生产主体,承担着农产品生产尤其是发展商品生产的功能,还发挥着对小规模农户的示范效应。因此,注重引导其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

2.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龙头企业是先进生产要素的集成,具有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产业链中更多承担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的作用,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等各类生产,起到技术指导、试验、示范作用。龙头企业起的是带动辐射作用,龙头企业可以是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流通组织、批发市场、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组织。如,瘦肉猪、桓仁冰葡萄酒应该以加工企业为龙头;新鲜蔬菜、水果,应以批发市场为龙头;种子产业链可以农业院校、科研机构为龙头,这样可以形成辽宁农业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构建起新型农业规模化经营体系。

3.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要加强自己的“内功”修炼,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质量,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重点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以大中型批发市场为主体、农贸市场为骨干、集市贸易为补充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4.加强立法,保障农村的土地财产权。应加快合作经济的立法步伐,依法保护合作经济的合法权益。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出台之前,应首先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登记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制度,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农业创新经营。

5.发挥政府作用,加长产业链条。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相互配合,确保有效管理。政府部门通过专题讲座、巡回宣讲、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多种途径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政府应在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对农业经营组织给予扶持。一方面,应加强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高标准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引导农民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合理确定农村物流中心的位置,加强城镇和乡村交通网络以及农产品集中储运和配送中心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面向农村市场主体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重点增大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切实解决当前读书难、就医难、养老难等最突出矛盾。这样既提高了农民的文化和身体素质,又对缓解农村老龄化、空心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