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写事的好作文精选(九篇)

写事的好作文

第1篇: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要是写一件物品的精神可以以这个做开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个是写蜡烛的开头

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农民:“农夫内汤煮 公王孙扇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枫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第2篇: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儿童写作文,处于马不停蹄的“奔波状态”:才写了“事”,又得写“人”;才写了“人”,又得写“景”;才写了“景”,又得“状物”;才“状”了“物”,又得写“建议”……

    你方唱罢我登场,教师教得力不从心,学生学得应接不暇。“教得力不从心”,老师要对付那么多种类的作文,真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学得应接不暇”,这个刚上手,还没焐出点热气,又塞来个新东西。“猫头上抓抓,狗头上挠挠”,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出个样,只好“猪头肉,三不精”。

    这怨不得教师。教材里,看图作文、编写童话、状物作文、写景作文、写人作文、记事作文、写日记、写新闻、写建议书、写请假条、写调查报告、搜集资料写作文、扩写改写、写信、写读后感……教材这么编,老师自然这么教呀。

    钢琴、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琵琶、吉他、笛子、箫……乐器种类繁多,学乐器,没人说要从“钢琴”到“箫”,所有乐器,通学一遍;篮球、排球、台球、乒乓球……球类很多,也没人说,学球要把所有的球通学一遍。

    一个人再有天赋,也禁不起瞎折腾。每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点”,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个人若浑身上下都是“点”,这些“点”还要同时“开花结果”,那就不是“人”了。人身上的“花”,大都一朵一朵地开;果,要一个一个地“结”。“全面发展”,不是一上手,什么都要学,“全面展开”地学。“全面展开”的“全面发展”,产出的往往是“全面平庸”,“全面平庸”又生出“全面憎恶”:人,处在平庸的位置上,要么憎恶“位置”,要么憎恶自己。

    作文这东西,放眼望去,哪个学生适合写童话,哪个学生适合写诗歌,哪个学生适合写新闻,谁也没那个眼力啊。

    那么只有挨个儿去试?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问题在于,你试出了这个孩子适合写新闻,那个孩子适合写童话,另一个孩子适合写报告,接下来,你怎么教?你若还跟着教材一个接一个地教,所有的“试”都是“白试”。

    儿童作文,要从“全面展开”的“全面平庸”里解放出来。

    抓住“故事”这个“牛鼻绳”

    其实,作文教学不必在外在形式上折腾;要在内在的“核”上做文章。

    找到儿童作文的“核”,也就找到了突围之路。我以为,儿童作文的“核”,名叫“故事力”——让儿童讲清、讲好自己的故事,那是一个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作文能力。

    “故事力”训练是作文的“童子功”,好比练武之人的桩功、掌功;而各种文体训练,便是各路拳术的一招一式。桩功、掌功没练好,招式再漂亮,一上阵,马脚尽露,花拳绣腿,禁不起人家结结实实的一巴掌。

    童子功,什么时候练最适宜?——当然是“儿童期”。

    小学三到五年级的作文教学,要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学写故事。咬定“故事”不放松,就能打好“写故事”的功底。六年级,再学写信、写新闻、写读后感,一点也不迟;桩功、掌功练好了,其他的都好办。

    盯住故事,写上两三年,每个孩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不用担心他不会描写、抒情,乃至议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也不用担心他不知道写外在的景、内在的情;一个会写故事的人,更不用担心他不会其他文体的写作……抓住故事这个“牛鼻绳”,儿童作文便能从千头万绪中解脱出来。

    儿童天生的“故事属性”

    “最简单的写作就是最好的写作”,因为“简单”到你不以为自己是在“写作”,那才是真正的写作。

    儿童作文,一旦指向儿童自己的故事,便有了写不完的事儿。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由故事构成的,他们是天生制造故事的高手。只要他们讲起自己的故事,便会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只要他们写起自己的故事,很容易忘了作文这回事,只是一次重新经历,这是最好的作文状态。

    你要知道,没有一个儿童想过“平静的生活”。孩子憧憬故事,迷恋故事,渴望故事。没有故事,儿童似乎就失去了“活泼”的气息:学习平平而在伙伴中有较高威信的孩子,往往都有制造故事的“领袖”才能。他们还把握不住“故事”和“事故”的差别,一不小心,“故事”成了“事故”,于是,一个个可爱的“调皮鬼”,都成了“可恶”的“捣蛋鬼”。对于作文而言,“事故性”故事,更曲折、更迷人、更吸引读者。

    “后进生”、“头疼生”,往往拥有丰富的故事。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也从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经历的“事故”到了作文里,居然会是“宝藏”。作文很简单,无非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儿。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真正让儿童写自己的故事。有老师说,我也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他们没故事呀。——不是儿童没有故事,而是他们没有老师“要的”那种故事。

    儿童故事的价值观和大人“要的”故事的价值观,是如此的不同。小时候,裤兜有一回破了个洞,烟壳从洞里跑掉了,好一阵子,我都提不起神来。那烟壳,在大人眼里只是扔掉的垃圾而已。反过来,大人眼中重要、重大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个幼儿园孩子的眼中,脖子上的白金挂件,远不如伙伴们手里正玩着的“肥皂泡泡”。

    一位同学在作文里称吴凡为“狗凡”。我说,绰号是美好童年的一部分,不过,绰号不应伤害当事人,当事人若不接受,以后就不要叫了。我问吴凡:“你接受‘狗凡’吗?”我原以为,吴凡一定不会接受,我可以顺着“不接受”往下“教育”。没想到,吴凡说“我接受”。课后吴凡告诉我,狗,在他们眼里,是跑得很快的动物,叫他“狗凡”,是夸他跑步速度快。

    不充分认识儿童、儿童故事,不充分尊重儿童、儿童故事的价值取向。作文教学不可能指向儿童的心灵,不会有实质性突破的一天。有人说,一切教育的幸福,在于我们理解了儿童;一切教育的不幸,在于我们误解了儿童。作文教学亦然。当儿童写出了自己眼里、心中的故事,成人一棍子打过去:你那也叫故事,这些也能写成作文?——一切都完了。

    成人眼里毫无“价值”、“意义”的游戏,儿童可能制造出纯粹的故事。游戏的本质是故事。有游戏、有故事的儿童,才生活得精神抖擞;排除在游戏、故事之外的儿童,总显得萎靡不振。儿童与故事的关系,恰似人和影子的关系,只有阴暗的日子,影子才会消失。哪怕一丁点的星光,影子就回来了。然而,儿童自身并不清楚,自己一天到晚活在故事里。生活在故事中的人不知道真相,正如地球上的人时常忘了地球引力一样。没有感觉到在制造故事,这本身说明,儿童天生具有“故事属性”,儿童与故事浑然一体。

    有人说,“故事”是人的基因遗传的组成部分。这话不一定能从“遗传学”角度考证,不过,儿童真的离不开故事,有故事的童年才是充满生命质感的童年。儿童的作文指向自己的故事,那么,作文一定具有童真、童趣;儿童的作文指向自己的故事,那么,作文就成为儿童心灵的窗口,经由这个窗口,语文老师将步入儿童的心灵世界,作文将成为师生之间一座心灵的桥梁。

    进入作文训练的“核”时代

    儿童天然具备讲故事的冲动。当然,这不等于说,不用老师教,儿童便能写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指向“故事”的儿童作文,学生的学,有了向心力;教师的教,有了主心骨。这个主心骨,即“故事力”。

    孩子怕作文,第一怕“字数”不够。如果拿起笔来,能轻而易举写上五六百字,作文还有什么可怕的?大凡写不长的故事,故事里的“人”都是不开口的“哑巴”。如:

    有一天晚上,我有一道数学作业不会做,她就跟我仔细解题,但我怎么搞也搞不懂。妈妈就跟我一字一句地慢慢说,最终我们在11点前完成了。

    妈妈“跟我仔细解题”,说了多少话呀;“我怎么也搞不懂”,“我”又说了多少话呀。可小作者呢,偏不让妈妈和“我”说一句话。所以,只有让故事里的“人”“开口说话”,学生才能摆脱“字数”的困扰。

    “故事力”训练,从“对话”入手,最直接、便捷,因为听觉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基本上是听到什么,写下来便是了。

    “说话句”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全都“揉”进来。人物的对话,由“提示语”和“说的话”组成。提示语,往往要描写“人”说话时的种种表现、想法。

    作文中的“对话”练习,大致要有如下步骤:(1)认识作文中的“人”原来如此会“说话”。(2)“说话句”的五种形式。(3)表示“说”的字词有很多。(4)精彩藏在“提示语”中。(5)提示语位置的细微差异。(6)说的话要符合人的特点、身份。(7)各种说话句的综合使用。(8)“直接说话句”和“转述”的差异。(9)哪里写“对话”,哪里不写“对话”。(10)返璞归真的提示语。(限于篇幅不展开,下同。)

    绝大多数的故事,都伴随着一连串的“对话”,写好了“对话”,故事也就“有声有色”地写出来了。

    也有的故事,极少有人物“说话”。如:

    到了考试,我领到卷子一看,还好,这都是我做得来的题目,我认真地做考试卷,终于写完了,然后,我一丝不苟地检查,下课铃响了,我趁着最后的时间再次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问题后,才放心地交了试卷。

    考试,没有“人”说话,要写“考试故事”,怎么办?

    与“外部语言”相对的是“内部语言”,一个人会闭上说话的“嘴巴”,但内部的心理语言,则永远也断不了,哪怕你睡着了。因此,做考题、检查考卷,嘴巴不动,内在的心理语言却几乎可以把人“淹没”。

    有了内部语言的注入,看似无声无息的故事也能讲得绘声绘色。“下节是语文课,老师说要检查背诵情况”,“老师说”就那么几个字,注入内心的感受,文字便飞起来了:

    糟了、糟了,我以为明天老师才检查,昨天做完作业,还上了一小时的网。怎么办、怎么办,要是背不出来,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不骂死我才怪呢。

    我有两个地方不是很熟,老师都有火眼金睛的,专门抽你背不出的地方。要是抽到我不熟的段落,那就惨了。快,趁课间还有几分钟,临时“抱佛脚”,“抱”得熟一点……

    “故事力”训练的第二步,即关注内部语言,大致步骤有:(1)讲故事:认识到内部语言是相对外部语言的真实存在。(2)猜谜语:体察活跃的内部语言。(3)闭气60秒:感受并捕捉内在的心理感觉。(4)谁写的:有一种内部语言叫“推理”。(5)选哪个:内部无处不在的隐性选择。(6)突然袭击:有层次地写出内心体验。(7)一次特殊的听写:作文要忠实自己的内部语言。(8)经常性练习:和内部语言对话。

    好的故事,不需要构思。但世上完美的故事实在太少,故事也要“化妆”,好的构思,能补救故事的不完美。

    比如一只小鸟和一只驯鹿在森林里一起游玩。这故事初听没什么吸引人的。但某版教材的课文《会走路的树》这么写: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当然可以。来吧!”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这里,作者巧妙的构思,将故事救活了。

第3篇: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摘 要: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作文,特别是命题作文,总是难尽人意,往往拖了语文成绩的后退。本文作者通过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复习命题作文的方法,以下将会分点来介绍如何指导学生复习命题作文的方法。

关键词:命题作文;学生;写作;复习

命题作文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出示的题目进行写作。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方式,至今仍有特殊的价值。它有利于直接体现作文的意图,避免写作偏向某一方面;命题作文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紧扣中心、抓住重点、集中思绪写成作文;又便于教师用统一的标准了解、检查学生的实际作文水平。所以,在语文学习中,历来都是考试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做好命题作文的复习工作。

复习之前,首先要了解命题作文的特点:一是形式灵活。有单一型,选择型。这就要求每一名学生要开阔思路,调动积蓄,引发文思,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水平,考出最理想的成绩。二是范围广。无论哪种命题的形式,总是力求题目提出的范围广一些,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顺利抒发真情实感。三是提示巧妙。大多数题目中,都标有精要的提示。只要指导学生在命题上下功夫,学生就有可能写出较理想的作文,考出满意的成绩。

审题,就是推敲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认定写作对象,辨清写作目的,定准写作范围,明确写作要求。考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审清题意。因此,应指导学生从最佳的角度,以最快的步骤,从容认真地审清题意。

一、定好作文的体裁

体裁的选定是很重要的,它是整篇文章的关键,我们应根据写作要求和文章题目来选定体裁。对于小学作文来说,一般都是记叙文体,记叙就是叙事,叙事就是叙述事情,就是以书面的形式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因为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为了让别人看明白你写的事情,我们必须在叙事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是指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就是事情的“六要素”。记得一08世纪德国着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把一件事情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情说清楚了。可见一个人说清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对我们小学生来说,写清一件事情的“六要素”,这是最起码的基本功了。平时复习的时候就要多注意这“六要素”的练习。

二、立意新巧

立意新巧,即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典型而有意义的材料,从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中,去挖掘重大而有意义的主题。立意要高,写人,要揭示精神面貌,透视人格灵魂;写景,要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写事,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三、选材新巧

选材新颖,即对自己所拥有的写作素材能围绕中心精挑细拣,在具备典型性、真实性的前提下,同时追求材料的丰富、新鲜、充实,突出有特征有蕴涵的细节,有时代感,有生活气息,能平中显奇,于细微处见精神。

四、结构新巧

作文结构的设计要新巧,即指作文在合体的前提下,讲求文本具体内容的结构组织形式的新颖精巧。如叙事类文章,精心设置情节波澜,如用误会、悬念、突转、抑扬、张弛、巧合等手法,使叙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如说理类文章,采用书信、演讲稿、辩论词、杂文、时评等特定文体形式来包装,以阐明观点、演绎事理。

在以上前提的准备下,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内部细节问题。对于命题作文来说,在题目已经定好以后,我们就是要选择写作对象了,然后就是你要写它的写作目的,目的有了就是定写作的范围,当然,另外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写作的要求,作文写作就是要按要求写作,不然你的内容再丰富,再吸引人,也是不和要求的。

1.抓中心词语,定写作对象

写作对象对整篇文章来说很重要,它是正个中心,作文要围绕它来写。所以,写作之前要好好读几次题目,看看它究竟定的是什么,中心词语是人是事还是物,通过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语,确定是侧重记事,还是侧重写人,是绘景,还是状物。如《一件小事》、《一个心灵美的同学》、《美丽的校园》等,从“小事”、“同学”、“校园”等中心词语,可以确定,写作对象分别是“事情”、“人物”、“景物”。有了写作对象我们就可以进行以下的写作计划了。

2.抓关键词语,辨清写作目的

此处所谓的关键词,笼统来说就是对写作对象的定位描述。即这个写作对象是什么性质的,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赞扬、宣传或是有什么缺点我们应该避之等等。如题目:《一位尊敬老人的同学》,“尊敬老人”就是写作目的。文章所写的内容,就是怎样去表现,去突出这位同学是如何尊敬老人的,达到让大家一看你的作文就知道他是一位尊敬老人的同学。

3.抓附加词语,定准写作范围

命题作文一般都是有一定写作范围的,这是要我们去发现的,如《我最近做了一件有益的事》中,“我”、“最近”、“一件”是确定的范围。范围确定好了,我们才可以更加有目的的去写作,写起来也会变得比较容易轻松。

4.明确写作要求

要求有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连贯通顺等,思想健康、叙事有条理、注意细节描写等。

第4篇: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写人作文和记事作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着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写人的文章都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来描写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记事的文章也往往离不开人物,因为事情是人做的,要通过人的活动去表现主题。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要采取记叙的方法,围绕中心按一定的顺序展开叙述。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写的人是很多的,家长、亲友、老师、同学、兄弟姐妹、左邻右舍……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写作对象。但是要想把人写得生动形象,就必须注意写我们最熟悉的人,最了解、印象最深的人。因为熟悉的人我们接触多,观察细,他们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我们都了如指掌,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如果所写的人还不太了解,就应该多接触他,甚至进行必要的“采访”,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动笔。

描写人物离不开深入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借助绘“形”来传“神”才能把人写生动,把人写“活”为表达主题思想服务。

什么是特点?特点就是指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因为世界上的人成千上万,其外貌、语言、动作、思维、性格千差万别,每一个在思想品质、性格脾气、兴趣爱好,乃至外貌长相等方面总会有一定的特点,有的比较明显,有的不那么明显。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细致地观察去把握。只有抓住每个人独特的地方,才能做到写谁像谁。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情、姿态的描写。外貌描写得好,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外貌描写中,“画眼睛”对居于首要的地位。鲁迅先生说过:“要节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我认为这句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发头,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所以写人离不开语言描写。常言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成功的语言描写,不仅能鲜明地表现出认为性格特征,还能揭示出人物复杂的心里活动和精神面貌。

写人的文章要人物写得生动、具体,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里活动的描写也是十分重要的。细小的动作,复杂的心里活动都属于细节描写。好的细节描写可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具体,给人深刻的印象。

我们读写人记事的文章,边读边想,头脑中会浮现出一幅幅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听到人物对话,还可以感觉到人物内心的活动。

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是为了表现人。要结合具体事件去写人,让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在事件中得以显现出来,这样写出来的人才活灵活现。在日常生活中与一个人有关的事情很多,我们要尽可能多收集些与他有关的材料。这些材料不可能像开杂货铺一样全部罗列到文章里,必须对它们进行精心挑选,从中找出典型的事例来写。因为典型事例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人的思想品质。典型事例并不一定都是大事,有时一件小事也很能说明问题。

第5篇: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写什么好呢?每一次当我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不知道应该要写一些什么比较好,不管是在平时写作业的时候,还是在考试的时候,这个问题都总是困扰为我,让我感觉十分的烦恼。

有的时候没有要求要写什么题材的作文,我就更加不懂得写什么比较好了,如果题目让我们写人的话,我老是不知道该去写同学朋友还是该写父母家人,因为我认识的人实在太多了。如果题目让我们写叙事的作文的时候,我同样不知道该写什么事情比较好,我是写小时候的事,还是写长大以后的事,是写在家里发生的事,还是应该去写在学校发生的事呢?真是每一次都让人伤透了脑筋。

我不但不知道写作文的时候写下什么样的题材比较合适,而且同样是不知道作文应该要怎么写比较好,开头是直接开门见山,还是应该要欲扬先抑,中间的内容是详细的去描写,还是应该要一笔带过的略写它们。结尾要怎么写才可以画龙点睛。唉!写作文可真是太难了,下次老师上课的时候讲怎么样写作文,我们应该要去好好的去听一听才可以更好去写我们的作文。

第6篇: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1.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视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不同学段对作文有不同称谓。一二年级叫“写话”,三至六年级叫“习作”;七至九年级叫“写作”。“写话”和“习作”的提法,表明小学阶段的作文是练笔,练习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样提,有意降低难度,使教师打破作文的神秘感,使学生打消畏难情绪,克服作文要“作”的心理障碍。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不怕作文到爱写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因此,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培植习作的自信心,使学生不断享受习作的快乐。这两项基础性的工作,一定要引起重视。

2.多一些开放,少一些束缚,让学生自主习作

课程标准主张:低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中年级“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高年级“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的习作“感情真实“。可见,课程标准从习作的内容到习作的形式,主张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由写自己的话到自由表达再至有个性的表达,在内容、情感上贯穿一个“真”字,在语言、形式上贯穿一个“活”字。作文是一门教人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学问,更是一门教人学会真诚的学问。从小学生第一次写话开始,教师就要鼓励他们说真话,吐真情,要对胡编乱造、言不由衷,说“不”!

3.写实、写虚并重,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并重

课程标准从写话开始,既引导学生写看到的事物,又引导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到了高年级做到“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由以往只注重写实的思路,转变为写实、写虚并重的思路。在这一思路改变背后的想法是,借写想象作文,激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基础教育的弱项,是忽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就要加强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而写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习作写想象作文,不失为一个好的举措。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中,既要重视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又要重视给学生一对驰骋想象的翅膀。

4.重视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

学习语文,说到底是养成习惯。学习作文,说到底是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对小学生来说,最要紧的作文习惯有以下几个方面:(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热爱生活,关心现实,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保持一种好奇心,乐于观察,善于发现。由爱观察、好打听、愿了解、勤思考,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2)勤动笔的习惯。一是勤于积累习作素材,包括内容方面的和语言方面的;一是勤动笔,在学习、生活、读书之中,只要有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就随手写下来,中年级写日记本、高年级写随笔,是个好方法。(3)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求学生哪怕写一句话、一个便条,都要读一读,有不妥当的地方要修改。由句到段到篇,由内容到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一点一滴地学习怎样修改,渐渐养成文后必计、必改的习惯。交给老师的习作,不是写完的,而是改过的,是自己已经改不不动了的。

总之,课程标准在作文方面倡导的最重要的理念是:放开手脚、自由表达。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努力求真——童真、童趣、童语;求实——有实在的内容,不空洞,讲实话,讲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求活——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写自己最想写的,用自己最方便的形式写;求新——尽量不和别人雷同,习作要写新发现、新感受、新想法,从内容到语言,都是自己的。其中,贵在真、实,难在活、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是作文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

5.以培养习作兴趣为先导,坚持整体推进

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取多种办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如,用优美的课文、同年龄小伙伴的佳,引发学生的爱慕之心,也想写一写,试一试。鼓励学生一有想说的话,不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把它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可以注拼音,可以画图画。有些学校鼓励低年级用诗配画的形式进行表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对写得好的表扬,对敢于写的鼓励,对不大敢写的帮一帮。于是,渐渐形成写话的风气,在老师指点下越写越多,越写越好。学生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培植了自信心,期待下一次的成功。写话渐渐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写话——受到鼓励——更想写——越写越好。这时,学生还会觉得写话、习作是一件难事吗?还会冥思苦想、生编硬造吗?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写话、习作和读书、游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己需要、生活需要的再自然不过的事。每个学生一旦对写话、习作产生兴趣,充满自信,习作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教师在指导写话的时候,不要刻意由写一句话到写两三句话,再到写一段话,能写多少写多少;不要用讲究开头、结尾,突出重点内容等限制学生。要坚持整体推进,从内容入手,在作中指导,顺着学生的内容、思路去导,千万不要用形式框死表达的内容,使学生无所措手足。

6.对写想象作文要给以下更多的关注

第7篇: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一、抓好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对小学生来说,就是写话,写自己想说的话,有条理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事,老老实实地写下来,即“我手写我口,我笔写我心”,这就是作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遵循作文教学的原则,根据儿童语言、思维发展的规律,以及儿童生活实际,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一)抓基本功训练

语文的基本功反映在小学作文中就是字、词、句、段的应用能力。重视对学生字、词、句、段基本功的训练,使其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得心应手,正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落脚点。

1.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段成篇的方法,使学生把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如分析课题,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释词语,能培养学生的用词造句能力;回答问题、复述课文,能训练学生连贯性语言;朗读、背诵可有助于吸取语言和思想养料及学会各种表达方法等。

2.重视和加强词、句训练,强化写好片段。

3.勤记读书笔记,把优美的词、句、段摘录下来,为写作积累材料。

4.勤练笔。坚持从二年级开始写日记(命题或不命题)有计划地、科学地、系统地进行训练。如一个学期有四个月,第一个月就安排学生练习状物(我的钢笔、我的书包、我家的小狗等),第二个月安排练习写景(我们的校园、某某公园等),第三个月安排练习写人(爸爸、妈妈、老师等),第四个月练习写事(一件快乐的事、一件难忘的事等)。指导作文时按年级段提出具体要求,这样一学期下来可练习作文120多篇。除此以外,寒、暑假也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布置命题日记,并根据学生实际,对上、中、下层生提出不同要求。

5.听写。作文刚起步时,可采取听写的形式让学生听写作文。

6.改写、扩写、缩写和续写。对范文的内容或形式进行某些变动后让学生写。

7.仿写。仿写可仿文句仿文笔、仿手法、仿立意等。在教材里有许多文章是学生学习作文的好范文,若结合课文进行小练笔,学生不仅能巩固已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作文能力。如学习《海滨小城》,就指导学生写《某某山城》或我们的校园;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就指导学生写《我爱家乡的××》等。通过仿写,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这是作文教学的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新颖有趣的教法。把课堂设计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充分动脑、动口、动手,在乐中求学、求知,在趣中探索,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传统作文教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使学生既学得主动、扎实,又学得轻松、高兴。

1.先说后写,先述后作。说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身边的事和人。抓住班会课开主题中队会,开故事会,强化口语训练。可设计不同种类的课型,如生活见闻交际课,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说出来;热门话题,如国家大事、班级和学校趣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好人好事、怪事、丑事等;即兴演讲课,如带领学生参观某地后,教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即兴演讲,抒发各自的情感。教师正确引导,让学生兴致勃勃地把这些活动写下来。这些课型既有统一要求,又可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既可增强趣味性,又可锻炼学生的胆识。这种方法不但会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能解决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重写轻说的现象。

2.抓时机,即兴作文。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某项活动,让他们把最精彩的部分写下来。

3.随季节变化带领学生参观大自然,为作文教学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

4.想象作文,开拓思路。想象作文是发展求异思维、激发写作兴趣的有效措施。教师可创设具体的写作情境,使学生面对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及联想。如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听着国歌,眼望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先让学生说出来,然后指导他们写下来。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视看图说话和写话。

看图说话和写话,是对小学生进行的初步作文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由小到大,或先物后人、先人后物,等等,逐步弄清图画中所展现出来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情节,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等。教师可指导学生边看边想边说,把观察到的内容清楚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说得要连贯,有头有尾,有重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写话训练。通过看、说、想、写,学生能充分动眼、动脑、动口、动手。

三、带领学生深入生活,陶冶情操,激发灵感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客观事物千变万化。学生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小学生受年龄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生活面狭窄,观察面受到限制。因此,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激发写作灵感。把学生的视野带出校园,走出课堂,带到广阔的田野,去接触大自然;带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带到改革开放的大市场,去接触社会,接触生活,熟悉生活。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学生会有强烈的表达欲,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四、先分后合,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作文教学中的难点。

第8篇: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1-0034-02

作文教学在追求真的同时,也要追求敢说,让学生敢于表达。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重视学生的自由表达,重视学生的表达需要。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想法,而不能用成人的思想去要求学生,并因此束缚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不能尽情敞开心扉,或用假话来表达心声。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宜的作文表达形式,真实地尽情地抒感。

一、教育学生抒发出个性化的心声

作文是学生抒发个性的舞台,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做到敢说真话,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个性。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熟悉或动情的人和事,让学生对这些人和事都抒发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写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内心见解。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出发考虑,教师要教会学生选择适宜的表达方式,重视构思,在写作语言的选择上,力求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出个性化的作品。

教师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力量。教师要确立新的写作教学理念,摆脱束缚住学生手脚的旧的规律,重视挖掘学生写作的动力,激发出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愿望,帮助学生找寻写作的力量源泉,重视全面提高写作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写作教学的质态。

二、探索改革的道路,实现写作和生活、写作和活动、写作和阅读的结合

(一)生活是用之不尽的写作源泉。文学创作如此,学生写作文也是这样。语文教师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要处理好写作和生活的关系。教师要避免让学生在压抑封闭的环境里写作。学生如果成天被关在学校里,只是在宿舍和教室、食堂之间来回,他们写作的内容必然会非常贫乏,即便写文章的时候十分刻苦,但写作质量也难以提升。教师要能重视改变学生单调枯燥的生活状态,从而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思想敏锐和语言优美的精彩作文。

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把握生活,学会积累生活中的美好点滴,成为生活的有心人,成为生活的主人。其次,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生活中的无限美好,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点,指导学生学会用眼睛来观察生活,重视抓住事物的特征,学会用心体验,擅长发现生活中平常小事所蕴涵的意义。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一步用头脑去思考生活,采取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深刻挖掘生活的魅力,感悟生活的哲理,品味生活的激情。教师做好了这些工作,就真正处理好了写作和生活的关系。

(二)写作要和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重视在观察中成为学生生活的紧密参与者。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教育活动,组织德育活动,也可以组织主题班会等,让学生重视做生活的有心人,及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人事。教师也可以开展有关写作的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例如在采访先进人物以后,学会写人物通讯,在参观展览馆或者企业以后学会写参观记,在搜集风土人情资料以后写风物民俗的介绍,在游览风景名胜以后学会写游记散文,在阅读文学作品以后写文学评论等。教师要重视学生写作和活动的紧密结合,重视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写作并不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学生在挖掘出写作素材以后,就会产生学习的冲动,并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出学习的潜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写作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写作上的全面滋养,因此阅读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源泉。教师要努力发挥阅读教学的两个功能,一个是为读的能力而阅读,一个是为写的能力而阅读。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对以读促写的经验总结。语文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读懂课文,学会读配套的自读课本,学会读大纲里的名著和诗文,学会阅读报刊杂志上的时文和美文。教师要重视通过多读,让学生获得思想的提升、感情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教师要重视教育学生思考生活,学会提炼表达生活的角度和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实现阅读和写作的结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育学生善于发现课文中读和写的结合点,学会设计精彩的口头训练,进行书面作文的训练,例如续写《项链》一文的结尾。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在课外阅读时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摘录精彩的语句,学会写作品介绍,学会叙述故事的梗概,学会写人物的分析,写读书的心得,并且引导学生长期坚持,获得写作水平的提升。

教师要积极改进写作教学,实现学生写作和生活、写作和活动、写作和阅读的全面结合,并进行大量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工作,拓展学生的写作道路。

三、教师要实现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师要巧妙运用情感、兴趣、习惯和毅力等非智力因素,让其在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学习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把握写作的过程和规律,抓好写作教学。教师要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提升写作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好的写作习惯,重视增加学生练笔的机会,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很多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缺少写作的好习惯,不能坚持练笔。教师要注意发挥这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重视为写作改革提供措施,增多写作教学的行动。

第9篇:写事的好作文范文

写作对中小学生至关重要。通过练习写作可以使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习作呢?笔者认为,在日常学习中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多看课外书和优秀习作

在《小苗与大树对话》一文中,小女孩就怎样才能写好文章采访季羡林爷爷。季老的回答是:"得多看点儿课外书。"这表明了季老对儿童阅读的支持。杜甫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句告诉我们大量阅读书籍,在写作时就会如有神助,点明了阅读积累与写作倾吐之间的关系。要想写好习作,平时就需要大量阅读。

作家叶文玲也曾在《我的"长生果"》一文中写道:"有一次命题作文〈写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小时候受一次委屈,平时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课外阅读对于习作的重要性:只有平日里积累丰富的课外阅读和真实的情感体验,才会在实际的习作中文思泉涌。

2平时加强习作片段描写的训练

所谓"片断作文"指用较小的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或叙述,或说明,或描写,或论述,做这种片断的习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片断作文教学有利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要求,促进学生走上作文成功之路。因此,片断作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在新课改中具有现实意义。

作文片断描写训练需要分类分阶段进行,分类即把作文分为四大类--写人、写事、写景、写物,分阶段即是分不同的时间进行不同片段练习。比如:上周练习写人片断,下周练习写事片段。再如:上二周练习写景片断,下二周练习写物片段。

就写人来说吧,要写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衣着打扮,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针对这一片断描写,笔者在教学中分两方面进行训练。一方面是对人物外貌特征、衣着打扮的片断训练,并对学生出示例句。如:"我的妹妹今年7岁,很讨人喜欢。她长得不高,梳着油黑的齐耳短发,小圆脸白白胖胖的,她的眉毛很浓,弯弯的像两片柳叶,眉毛下长着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雪白的牙齿中缺了颗门牙,一笑起来可逗人啦!"所谓特征就是指特点或者是独特之处。根据这些要素来理解其含义,再写就容易掌握了,最后让学生仿写例句。经过一周的专项练习,学生就掌握了外貌特征的写法。

另一方面是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的片断训练。在这里同样讲解两个词的含义:具体事例、性格特点。具体事例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例,要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所谓性格特点是指在态度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如开朗、内向。经过讲解这两个词的具体含义,学生才容易明白写作的内容,然后再让学生仿写例句,最后就例句让学生理解写作内容,老师指出不足,请写得好的同学上台朗读,并讲讲自己是如何写的,让其他学生借鉴。经过一周或两周的专项训练,学生就容易掌握其写法了。

3结合教学实践教会学生列提纲

列提纲进行写作至关重要。什么是作文提纲?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列作文提纲就是制定作文计划,它是构思、布置篇章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纲"原指网上的总绳,"提纲"就是提住网上的总绳。古人认为:只有整张渔网都连在总绳上,渔网才会有条理而不零乱,善于撒网的人,一定是提拉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个地去拉开那数不清的网眼。这说明了列提纲对写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如何列提纲呢?

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内容:①题目;②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③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的主要部分。

在安排结构时需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1)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2)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3)依据文章选用的材料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确定好开头、结尾,并在提纲中简要说明。

(4)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5)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如何衔接过渡,哪些内容需照应,如何照应,也简要标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