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第1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中,具有它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启蒙教育功能。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了一些现代意识的启蒙教育,取得可喜的效果。

一、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竞争,优胜劣汰,这是生物界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生命科学中,这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但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却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在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却屡见不鲜,为学生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

1.让学生在对众多生命现象的考察中启蒙竞争意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情境和契机。例如我们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我们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从考察许许多多的生物竞争现象中,理解生物竞争的涵义,然后概括综合上升为理性的竞争概念,形成竞争的观念。在教学中渗透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如同一片森林里的各种树木,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彼此争夺着食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这些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在讨论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物质、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彼此进行着生存竞争,这些就是一种竞争。在生物界,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或斗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2.让学生在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中,深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一些竞争的知识和理论,通过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例如,我们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某一草原上生活的狼、羊、牧草等生物及它们与周围无机环境的复杂关系时,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综合,理解了狼与羊、羊与草彼此间的捕食关系,也理解了狼与狼之间,羊与羊之间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关系,即其竞争(或斗争)的一面;但也启发学生理解狼捕羊,但狼又不能捕光了羊;羊吃草,但羊又不能吃光了牧草。否则,狼、羊、牧草三者会同归于尽,毁灭了此草原生态系统。可见,生物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况且狼与狼、羊与羊之间,还有群居、互助、互利、互爱的一面。这种生物之间既竞争(或斗争)又依存的多重性,使学生对于竞争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竞争的知识、理论,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我们顺势将知识迁移,向学生设问: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生物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竞争关系呢?让学生以平等竞争的思想,去面对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新情境,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征途,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

二、渗透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

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新世纪,人们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为了使我们的青少年学生,在未来21世纪的大风大浪中有所作为,就应该从小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当前的中学教育,就正是启蒙和培养他们适应意识的关键时期。

适应思想包含于中学生物学之中。在教学中,我们既注意了把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又注意到抓住教学情境中的点滴积累,抓住典型实例画龙点睛地及时地把生物学适应知识上升到适应思想的高度,激发学生的适应意识。

1.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启蒙学生的适应思想

在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渗透适应思想。例如我们在初中教学植物知识的同时,强调了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虫媒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应于风力传粉。借风传播的种子,如蒲公英、柳树等,果实上都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的果实种子,如窃衣鬼、针草、苍耳等,其果实的表面都有刺和粘液,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携带到其他地方去。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典型实例。鱼体的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用膘控制沉浮等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蜥蜴、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体内受精等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微生物不但能适应在有氧环境中生存,某些厌氧性细菌还能在缺氧环境里生存。在教学中,我们把这一系列生命现象及其特征,紧密地与适应思想相结合,使学生理解了现存的生物都是基本上适应其生活环境的,渗透了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

2.在教学新情境中,抓住典型实例分析综合,深化学生的适应思想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这即是适应性的普遍性。但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却是客观多变的,变化是绝对的。因此,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对的,不完全的,这就是生物适应性的相对性,不少生物常常在其生存环境迅速变化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不能生存或灭绝。恐龙的灭绝和当今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濒于灭绝,充分证明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这种双重性使学生认识到生物适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了学生的适应思想。我们又常常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以适应观念去考察人类社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复杂多变的,有其规律性。作为21世纪建设者和生活者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各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特别应具备强烈的适应意识和多方面的适应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生存发展,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强化了学生的适应意识,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渗透整体意识的启蒙教育

整体观念实质是一种系统观念。人们在考察某一事物时,要从整体(大系统)出发,注意在整体综合的控制下进行局部分析,从整体到部分,从大系统到子系统。然后通过局部的逐级综合达到总体综合,又从部分回到整体,这种宏观和微观的综合,从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层次上,从整体及部分的结构、功能及彼此联系上,去考察事物的观念可理解为整体观念。启蒙和培养学生从整体系统的观念去考察事物,很有必要。

1.利用一系列生物学实例启蒙学生的整体思想

生物学科中体现整体思想的科学实例是很多的。例如:一个细胞可以看做一个整体,细胞有细胞整体层次上的结构和功能,又有各组成部分及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彼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个生物体也可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种群、一个群落、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

我们在教学《绿色开花植物》时,启发学生把一株植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回到整体去分析综合。先从结构上考察,可把它分解为不同层次的部分:细胞、组织、器官。这些部分之间彼此分工协作又联系着。细胞间靠胞间连丝联系着、器官间靠维管束联系着形成一个植物体整体。再从生理功能上考察:植物体中的六种器官尽管各自功能不同,但彼此密不可分。根吸收水和无机盐,叶吸收空气中的CO[,2],通过叶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再由茎输送到根、花、果实和种子中去,维系着一株植物的整体生命活动。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彼此对立但又彼此依存,从而使学生理解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中的整体性,启蒙了学生的整体思想,受到了整体观念或系统观念的启蒙教育。

2.以典型的生物科学实例,深化学生的整体观念

教学中,我们抓住典型实例分析综合,深化学生系统开放的观念。我们在教学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时,首先让学生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平衡及人类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注重启发学生理解系统的开放性。让学生讨论思考,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系统内各种生物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由能量的流通、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交换,彼此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但这个系统是开放式的耗散结构系统,它不但从外界不断获取能量,但也不断地消耗着部分能量,物质也被不断分解、化合、转化和利用、循环着,信息被不断交换着,充分表现了该系统的开放性。任何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同化、异化、物质的摄取、利用与排出、能量随物体载体的运动而逐级流动,这些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人类生活在地球的生态大系统之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衣、食、住、行,各种生产、生活消费所需物质的原料必须从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去索取,而生产、生活的废物又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去。因此,人类的任何行为都要放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去考察。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不能去破坏自然,而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自然而然使学生产生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深化了整体观念,强化了整体开放意识。

四、渗透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

我们考察一下人类的世界,便知它是一个创造的世界,一个不断创新的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是何等重要。我们紧紧抓住每一个创新情境,渗透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去点燃学生创新意识的火把。

第2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评价 阅读 思考 议论 体验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78-01

善于评价,活跃课堂阅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

一、在读书中评价

朗读课文,是学生感悟语言,获取语言,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一味机械地读,很难唤起读者与文本同作者的共鸣。所以,课堂上恰到好处地点拨与评价,如同敲打学生心灵的鼓点,让心灵与文本碰撞出一簇簇火花,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如:一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教学《西湖》一课,课文中写西湖美景的语句异常迷人,这位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评价,评价后再次读文的做法值得提倡。

学生预习完课文后,师:你们喜欢这些语句吗?请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心情。

师:你们刚才读课文,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争着说)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西湖周边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但是,我觉得自己不能美读……

师:你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美景吗?(点击课件:在柔美悠扬的乐声中,站在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由远及近,由浅而深层层叠叠。)

师:看着这美景,我陶醉了,能给老师一个机会表现吗?(学生期待着。)

师:(感情饱满地)一山绿,(气声)一山青,(气声)一山浓,(拉长声调),一山淡(音低而慢)……一群群白鸥飞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好看极了。(欢快、跳跃)怎么样?陶醉了吧?

生:(兴奋地)老师,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你读得真有味。

师:对你的赞赏表示感谢!读好并不难,你只要来个极目远眺,再陶醉地深深吸一口气。来!大家一起试一试!

生:(疑惑地)“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好看极了。”老师读得特别棒,可我怎么就读不好?

师点拨:你真是个谦虚的孩子!不急,你站在西湖边深吸一口气试试看?(生吸气,读得有进步。)

师再点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新感受再美美地读,好吗?

这一案例中,教师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我认为至少收到这几方面的效果:(1)学生成了评价活动的主体,有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在质疑与评判中有所体验、感悟。(2)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自居,不把个人意志凌驾于学生之上,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充分刺激学生参与的欲望。(3)学生在评价自我与评价老师的同时开启感悟之门,引领自己欢欣雀跃地尝试着,在节奏的抑扬顿挫中领悟到自然风光的奇丽。

二、在思考中评价

课堂上,真正要使学生学中生疑,疑而有思,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并点燃它,以独到的评价方式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在教学《军神》一文时,安排学生“读课文,理解内容”这个教学环节,这样将学生引入“思”的王国。

师:善于提出疑问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敢于表达自己不同见解,自主解决疑难的孩子,是拥有智慧的孩子。你们都是学习的主人,你们愿意怎样学习这篇课文?看谁会动脑,谁的主意最棒!

生:我打算通过边读边思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生:我认为进行朗读比赛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更好,

生:我想通过表演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师:不错,那就按你们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课文吧!

……

师:刚才,有同学建议表演课本剧,谁有兴趣当一回演员?

(“演员”上台)

师:表演即将开始,你们有什么不放心的?或想向谁提个什么醒?作个现场指导。

生:xxx,你演沃克医生,我觉得你应该把握好他的神态,因为他的神情变化很多。

……

在这反复思量的过程中,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表达,充分让学生思维在互碰中互补,引导学生彼此受启发,学会倾听与思辩。在思考中评价,在评价中思考。教师适时给予首肯“不错”!那就按你们的方法来学习吧!无疑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体验又引领学生进入更深层的思维活动。我认为教师应善于运用自己睿智的、轻松幽默的、富有个性的评价性语言调动学生积极投入质疑和评判。

三、在议论中评价

小组学习尤其以议论、交流、争辩等对话式学习方法见长。在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争辩的时空里,渗入评价信息,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交流。

通过学生个体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相互交流,多层面领略语文学习的精彩与美妙。

如教学《狼和鹿》,我创设一个探究学习的情景,即用三个圆圈进行演示,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为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彼此交流、互相评价。

师:(黑板上画三个圆圈)请问该填什么?师参与小组活动。

(生在自己的书上或纸上填写,并且议论纷纷:有的认为应填“鹿”“狼”“人”,有的认为应填“鹿”“狼”“植被”。反馈时,教师不急于揭示,学生通过比较,彼此评价交换意见,最后决定填写后者。)

师:思考一下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思考、讨论,甚至辩论。他们个性化的思维火花四处碰撞,形成激情的课堂交流。而后,各自形成观点,教师又引导学生彼此赏识,推荐最欣赏的板演。有的用箭头表出食物链,有的用从三个圆圈大小的变化来揭示自己的探究结果,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令人叹服。如此,文章蕴含的道理便不言而喻。)

如此案例,学生在议论中交换了彼此的思考见解,同时又获得对方的评价、赏识。诚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每个人则有两种思想。”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目标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要善于在学生的倾听、朗读、凝思、质疑和议论、反思、评判等教学环节里,立足过程,瞄准发展,适时科学地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欣赏学生自评与互评的精彩瞬间,使课堂如同磁石一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热爱、享受、流连往返的殿堂。

参考文献:

[1]张敬义. 探寻语文教学的真谛.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6.10

第3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虎妈狼爸;儿童社会化;家庭教育;教育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085-02

在大众媒体传播渲染下,华裔蔡美儿携其作品《虎妈战歌》从天而降。尔后媒体又将“狼爸”萧百佑及其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所以,北大兄妹》带入百姓视野。在当今快乐教育、赏识教育理念大行其道之时,媒体热议的虎妈狼爸式管制教育,在育儿书市场上再度流行并催生出众多耀眼的“成功范本”。强悍管制教育理念催生出一个个成功育儿的案例,是纯属偶然巧合还是其具有普世的价值?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这种教育理念能否代替快乐赏识教育使青少年走向成功,其可行度几何?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对“虎妈”“狼爸”的评析

“虎妈”蔡美儿在其作品《虎妈战歌》中列出了她对女儿的十项要求,如不准在同学家留宿,不准参加玩伴聚会,不准留在学校玩,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必须学习钢琴或小提琴等。她还详述如何把两个女儿调教成全A生,并让女儿们成功登上卡内基音乐大厅。

“狼爸”萧百佑是位商人,他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自由上网,不准孩子随意开空调。他在其书《所以,北大兄妹》中大赞:“藤条是个好东西,打了不伤筋骨,但非常疼。只有疼了,孩子才能记住!”他表示:“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打是一种文化。”在他的棍棒教育下,他的三个孩子先后被北京大学录取。

在媒体的渲染下,被冠以“虎妈”“狼爸”标签的蔡美儿、萧百佑是凶神恶煞的,除了打骂之外,不会干别的,实则不然。他们的打骂是较为理性的打骂,是讲规矩的打骂,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一顿乱打乱骂。打骂之外,他们也讲柔情[1]。

《华尔街日报》在《虎妈战歌》的书摘《中国母亲为何更胜一筹》中,将该书定位为“父母如何管教孩子”的育儿手册,在蔡美儿看来这本书实则是一位母亲的心路历程、一部回忆录、一种带自嘲的反思。书中的高潮部分并不是母亲看到女儿钢琴技术进步的成就感,而是和小女儿的激烈争吵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管教过于严厉,转而让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蔡美儿认为,她这种在外人眼中有些严苛的教育,实质上是帮助孩子掌握人生的最初选择权。因为孩子年幼,不了解社会,不可能理性思考,更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家长要帮助孩子,肩负起这个责任。闲暇时间蔡美儿会和女儿们趴在床上读书,一起做中国菜,和孩子们一起去旅行,教孩子们游泳、打牌。

萧百佑也并公众眼中的“野蛮父亲”。他从三岁起,就和子女沟通好家规,一旦犯规子女们就清楚地知道,爸爸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什么方式打哪个部位、打多少下、打的力量有多重。萧百佑认为,孩子身上有三个特性:动物性、人性、社会性。在12周岁之前,孩子身上动物性的特点表现得比较强烈,必须用“打”的方式才能让孩子懂得是非道理。在他的孩子12岁之前,他都是以打为主,但孩子到了12岁后,为人品行已经基本成型,就不会对孩子动手,而是完全依靠说教[2]。

诚然,蔡美儿、萧百佑对子女管教严厉,但是绝非媒体片面渲染下的野蛮、不近人情的形象。子女的相继“成功”有其严厉管教的原因,但绝不可泯灭他们为人父母的通达一面。

二、从社会学视角分析“虎妈”、“狼爸”事件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3]。人的社会化发展贯穿每个人一生,大致经过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其中,儿童期是人的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4]。儿童进行社会化的第一个基本单位是家庭,它对一个儿童个性的形成、特定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行为方式的调节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个人和家庭的交互作用,儿童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

(一)“虎妈”“狼爸”教养方式分析

父母通常采用的教养方式大抵分为:民主型、权威型和放任型。民主式的父母关爱性强,注重理性,以就事论事的态度与子女进行双向的沟通,乐于和子女讨论并解释管教的理由;权威式父母以绝对的标准控制子女,对子女较少接纳,强调服从,常以体罚的方式达成让子女服从的目的;放任式的父母容易接纳子女的各种要求,并给予子女许多自由而少加控制[5]。

1.权威型教养方式分析。“虎妈”在教养女儿的过程中,对女儿们的生活及学习做出严厉的要求,一旦女儿们表现欠佳,将会受到严厉地斥责。“狼爸”与其子女沟通家规,约束子女的行为,一旦他们违背家规,将会受到约定好的处罚。可见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孩子严格要求并施之斥责和体罚。

从教养方式分析,“虎妈”“狼爸”具有一定的权威型教养方式表现。他们以绝对的标准要求子女,以体罚的方式达到让子女服从的目的,通常表现为棍棒式教育。“虎妈”、“狼爸”正是通过严厉的斥责或者体罚对其子女的“不当”表现进行管教的。正如萧百佑所说:“12岁之前的儿童动物性表现为多,依靠理性的说教难以产生明显效果。”严厉的棍棒教育能使这一阶段的儿童较为顺利地接受父母的引导,有助于减少克服“父令子不从”的现象。

然而,过度的权威型教养并不能起到有效作用,只能适得其反。对孩子动不动就打骂,成天板着面孔,还自认为是一种好心,殊不知这种严厉打骂对孩子的心理容易造成心理创伤,并且造成孩子缺乏蓬勃朝气与自我判断力,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

2.民主型教养方式解读。民主型教养方式中,父母对子女不是压迫而是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格,能够平等积极地与子女进行心灵沟通;家庭充满了民主的气氛,大家是友好协商而不是父母独断独行、专横跋扈。在较多公众眼中“虎妈”、“狼爸”是一副凶神恶煞、专横跋扈的形象,用成套的家规禁锢孩子的天性,动辄就对子女表现欠佳的行为进行斥责。然则,深究会发现“虎妈”“狼爸”民主、通达的一面。“虎妈”在与小女儿激烈争吵之后,反思到自己对女儿管教过于严厉,放弃了让小女儿学习小提琴的打算而允许她学习颇感兴趣的网球。“狼爸”直言到:“在其子女12岁之后就不会采用‘打’的教养方式,而是依靠与孩子沟通进行说教。”同时,“虎妈”“狼爸”都会在闲暇时光与其子女一同旅游、休闲、唱歌、做家务等,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虎妈”、“狼爸”的家长作风中带有民主的风格,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训责与体罚。父母不考察自己子女的特殊情况,一味严加管教容易激化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造成他们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在儿童时期,过多依赖民主式教养方式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思维较简单,不能准确把握父母的意图,只是凭借天性去做事。从这一角度来看,儿童社会化阶段父母为与子女建立良好的心灵契合,诸事与子女进行协商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实施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同时要辅之以权威型教养方式,才能事半功倍,起到良好效果。

笔者认为,“虎妈”“狼爸”的教养方式是以权威性教养为主、民主式教养为辅,这两种教养方式都能从他们与子女的交互中找到原形。对“虎妈”“狼爸”简单定位为不称职父母、只重体罚父母是有失偏颇的。

(二)基于“虎妈”“狼爸”现象分析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家庭是一种具有婚姻或者血缘关系的日常生活的最小社会细胞。家庭和儿童密不可分,两者既有亲情关系、经济关系,又有教育关系。家庭是人社会化的开端,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比任何其他社会元素的影响都要早,并对他的一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教育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难以替代的。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正规,是以无意识的自然的隐形教育为主。“家庭为儿童提供了第一次人际交往、第一种人际关系、第一次社会规范、第一个社会角色”[6]。

在“虎妈”的要求下,女儿们学习音乐、网球、游泳等技能,这些基本生活技能能够让女儿们更好地进行社会生活。同时“虎妈”规定女儿们不准抱怨,这其实是在培育女儿们的耐挫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培养她们的独立意识与精神,让她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狼爸”在子女的智力、学业、行为习惯等方面付诸较大心血,子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在学业、智力上取得建树,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虎妈”“狼爸”为子女倾注心血,是在培养子女掌握基本生活的技能,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完成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即儿童社会化的过程。“虎妈”“狼爸”从小就与孩子订立“家规”,让孩子们遵从,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在培育子女的契约意识和法纪观念。培育儿童的契约意识和法纪观念同样是儿童社会化重要的内容。

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家庭生活是真正的教育中心。家庭教育总是把情感渗透到教育过程中,对儿童的个性、情感、思维、认知、行为技能等方面的发挥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孩子一生下来,最先感知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成员和家庭环境。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因此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虎妈”“狼爸”在对其子女进行社会化教育中,努力唤醒、发展和激发孩子的潜在力量,让他们学习基本生活技能、促进自我观念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奠基人生发展的根基,从而实现子女的不断发展。

三、“虎妈”“狼爸”事件的启示

“虎妈”“狼爸”教育下的子女取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尤以学业为著。对于他们的社会舆论形成鲜明的两极:趋之若鹜的热捧与深恶痛绝的批评。他们以打骂管制为主的教育理念在引发热议的同时,也应该带给我们的是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启示。

(一)从教育方式差异看“虎妈”“狼爸”事件的启示

在我国,有些父母依然受残余封建家长制思想的影响,对子女过多干预、过多保护。这些父母一直秉持着“为了孩子明天”的信念刺促不休,为子女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特长班、提高班,精心为子女下一步发展做出安排。一旦子女表现欠佳,轻则一顿说教,重则一次体罚。殊不知,这种严厉的“家长”做派在一步步吞噬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把孩子一步步培养成完成计划、目标的机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过分权威的家长做派很容易导致孩子缺乏朝气,造成子女的胆怯、懦弱、退缩、自卑等不良行为,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子女心理失调与心理障碍。父母严厉惩罚式教养也往往使孩子形成粗暴、野蛮、敌对、说谎等不良个性特征,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虎妈”“狼爸”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权威教养型的父母,但是他们懂得在适当的情况下,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子女最真实的想法,增进彼此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对孩子强烈地抵制做出自我反思,权衡子女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强制地要求子女服从。因此,对于那些一直高擎自上而下管束教育的家长应适当给孩子“松绑”,不能过多干预和保护。

(二)从教育目标差异看“虎妈”“狼爸”事件的启示

《论语》有云:“学而优则仕。”自古以来,我国对学业尤为重视。伴随文化的传承,现代社会的很多父母依然把子女成绩上的优劣作为子女发展的成败。在很多父母眼中,“虎妈”“狼爸”的子女在学业上建树斐然,这就代表着成功。他们的教育目标就是考上名牌大学,谋取稳定工作。而国外父母却一直秉持自由教育风格,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操作力和创新思维。

从中西方教育目标的差异可以看出,很多人眼中的“虎妈”“狼爸”的成功并不是全面意义上的成功,是狭隘片面的。人生的丰富多彩怎能仅仅用学业上的建树来描绘?正如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说:“哈佛两个退学的学生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改变了世界。”对于一个孩子的长远发展而言,重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操作力和创新思维,能够让其更适应社会生活。而学业上的成就不一定能够代表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斐然。从高等学府走出的莘莘学子若只是一个个“纸上谈兵”的说客,在实践中不懂得变通、老气横秋、缺乏活力,社会何以发展与进步?

“虎妈”“狼爸”的子女能否在其他方面做出辉煌成就我们尚无法考证,笔者仅对那些视考上名牌大学为教育终极目的的想法做出否定。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局限到上名校方面,更大的层面应该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操作能力、创新思维上。因此,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养过程中,要培养子女的兴趣,给他们适当自由空间,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赏识与肯定,让他们自己在与家庭、社会的交互中自然发展、学会生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是说。

四、结语

“虎妈”、“狼爸”的强制管束教育短期来看是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对于子女的学习成绩而言。但是这种教育能否成为社会的普世价值将却值得商榷。毕竟每个孩子天性和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是不同的,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是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位父母不能将所谓媒体热炒的“成功模式”信手拈来,成功不能模仿,更不能复制。笔者依旧倡导:父母应立足子女自身情况,以赏识教育为主,辅之以管束理念,因材施教,才能在当下培养出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怀谦.虎妈·狼爸·犬子[J].啄木鸟,2012,(2).

[2]韩艳,陈力华.虎妈狼爸:教育只需棍棒?[J].神州,2012,(4).

[3]郑杭生.社会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张加勇.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2).

第4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人生值得反思的7句话

有时我们宁愿相信一个男人太害怕、太紧张、太爱前女友、太敏感、太忙、童年阴影太多、太累……却不愿意看清很简单的事实。是的,他不是太忙,不是受过伤,不是有童年阴影,不是遇到了意外,不是手机掉进了火锅,不是有健忘症,更不是你已经坚强到可以令他不担心,他只是没有那么喜欢你而已。

——男人会找借口的原因,只是没那么喜欢你

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

——如果一个人跟你先说对不起,请不要摆出胜利者的姿态,而要加倍珍惜他

如果你将目标设定得非常高,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会失败在别人成功之上。

——《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巨制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语

1.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2.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4.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5.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6.独利则败,众谋则泄。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

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如果改变不了,那就去适应。如果做不到适应,那就只好回避。如果连回避也做不到,就只有放手。 但一般的情况是,能干的人会选择改变,懒惰的人会选择适应,懦弱的人选择回避,勇敢的人选择放手。

——你是哪种人?

战略没有细节就等于一堆废纸。

——马云

1.昨天越来越多,明天越来越少。2.是狼就练好你的牙,是羊就练好你的腿。3.生活就像超级女声,能走到最后的都是爷们。4.上帝造就你是他的创意,能活在世上是你的勇气。5.人比动物善于思考,所以人比动物多了烦恼。6.每个人都有优点和弱点,发挥优点抑制弱点是永恒的选择。

——微博经典

不要说我变了,直接说你厌倦了。

——一语道破分手借口

好夫妻的十大经典表现:恋爱时,彼此是崇拜者;交谈时,彼此是知音;得意时,彼此是吹牛对象;生气时,彼此是出气筒;困难时,彼此是咨询师;痛苦时,彼此是安慰者;病时,彼此是护理;老时,彼此是拐杖;平时,彼此各有事情忙,保持适度距离。

——好夫妻真相

在一起,不是爱情最高贵的方式,却是爱情最幸福的方式。

——爱情真谛

他喜欢我素颜不化妆,他喜欢我长发扎马尾,他每天中午问我午饭吃了什么晚饭想吃什么, 他会皱着眉头说又买衣服了啊接着夸奖真漂亮,他教育我不要乱花钱然后递上银行卡 ,他在电话里听见我哭泣会沉默然后说回来吧我养你,全世界最疼爱我的男人,他已经娶了我妈妈……

——女孩不应要求完美男友,因为愿意永远对你无偿付出的男人只有父亲

1.许多人爬到了梯子的顶端,却发现梯子架错了墙。2.偶然的成功比失败更可怕。3.才华就是把与人相同的聪明用到与众不同的地方。4.状态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

——职场感悟

人生有三样东西不可挽回——时间,机遇,以及说出去的话。

——值得反思

女人总羡慕红太狼有那么爱她的灰太狼,却忘记了灰太狼没抓到羊的这几年,红太狼对他的不离不弃。

——婚姻是两个人的共同努力,羡慕别人的婚姻前,先想想自己的付出

有些人,开始的时候是个神话,后来成了笑话;有些人,开始的时候是个笑话,后来成了神话。

——时间是最好的评价

人生不能与这十类人交往:1.永远在抱怨的人;2.过分依赖的人;3.极度敏感的人;4.咄咄逼人的人;5.肆无忌惮的人;6.不知感恩的人;7.不讲信用的人;8.自私自利的人;9.不懂珍惜感情的人;10.不肯做出承诺,又不放手的人。

——不能交往的10类人

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那个时候,你年轻。

——怀旧真相

人生9大奢侈品:1.一颗不老的童心。2.生生不息的信念。3.背包走天下的健康。4、愉悦心情与性情的工作。5.安稳与平和心绪的睡眠。6.享有属于自己空间与时间的生活。7.牵手一个教会你爱与被爱的人。8.品味美丽和美好的心与心情。9.自由的心态与宽广的胸襟。

——你拥有多少?

过劳的十大标准:①将军肚早现;②脱发斑秃;③频繁去洗手间;④性能力下降;⑤记忆力减退;⑥心算能力越来越差;⑦做事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⑧注意力不集中;⑨睡觉时间越来越短,感到不解乏;⑩常头疼耳鸣目眩。

——具2项以下者为黄灯警告期,具3至5项者说明已具备“过劳死”征兆,具6项以上要严重提高警惕

生活中只有5%的比较精彩,也只有5%的比较痛苦,另外的90%都是在平淡中度过。而人都是被这5%的精彩勾引着,忍受着5%的痛苦,生活在这90%的平淡之中。

——白岩松

第5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小绿狼》和《我是一只蓝》是两本好看的图画书,两个法国的童话故事,主题都涉及到了与众不同的个体的心路成长历程。

小绿狼哈瓦尔因一身绿色皮毛而被同伴嘲笑、排挤,他一次次地改变自己,却一次次地遭遇失败,就连懂得魔法的小仙女也对此无能为力,最终他决定做回本来的自己。而另一个故事里的蓝猫,也因特殊的颜色而被主人抛弃,流浪街头,它每天都期待能遇到喜欢自己的人,却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孤独,最终与众不同的小火苗一家给了他一个幸福的港湾。

之所以选择这样两个故事组合成一堂特殊的“色彩课堂”,是因为它们讲述的故事看似清浅,却十分深刻。几乎每个孩子能在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唤起内心的共鸣。那个脸上有胎记的孩子,那个说话口吃的孩子,那个不学“奥数”的孩子,那个不懂电子游戏的孩子……谁能统计出究竟有多少孩子经历过那样的“孤独”?从来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个体。当小绿狼大声说出“是的,我就是一只绿色的狼,不过,那又怎么样呢?”孩子们一定会如释重负,就像自己发表了重要的宣言。

二、追求“深”与“浅”的融合

长长的路慢慢走,深深的故事浅浅地教。追求“深”与“浅”的融合,在这两个故事里,我主要采用了这样两招:

第一,创设情境,角色表演

《小绿狼》的结尾是这样的:“哈瓦尔昂首挺胸地走到灰狼中间,大声说:‘你们好啊,我又来了。’灰狼们还没来得及开口,哈瓦尔又加了一句:‘是的,我就是一只绿色的狼,不过,那又怎么样呢?’”

教师趁势引导:“作家的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心里的故事一定还在继续。想不想把故事继续演下去?”回味着动听的故事,欣赏着生动的图画,孩子们的激情被点燃了,想象也被激发了。请看教学实录――

教师:现在,我就是小绿狼,你们都是小灰狼,桌子、椅子都变成了大树。你们趴在桌上,就好像藏在大树后面一样。

(学生一脸惊喜,进入表演状态,趴在桌上。)

教师:(从容地走到“灰狼们”中间)嗨,灰狼们,你们好!

学生:(情不自禁地)嗨,你好,小绿狼!

教师:(好奇地)就在刚才,你们都不愿跟我玩呢,现在呢?

学生1:现在我想和你玩了,其实,你一身绿色挺可爱的呢!

教师:(真诚地、惊喜地)谢谢你愿意和我玩,更感谢你的赞美。

学生2:我也愿意和你玩,如果我们一起捉迷藏的话,你绿色的身体一定会让你隐藏得很好!

教师:其实,我还有一个绿狼弟弟,他也很想和你们玩,但一直都不敢呢!(相机请一位身着彩色服装的孩子上台扮演“绿狼弟弟”。)弟弟,告诉他们,你为什么不敢和他们一起玩?

学生(绿狼弟弟):你们一直都嘲笑哥哥,不带哥哥玩,我也怕你们嘲笑我呀!其实,你们不懂得友好,也不会审美!

教师:灰狼朋友们,你们谁能安慰一下我的绿狼弟弟,让他大胆地和你们做朋友?

学生:绿狼弟弟,我们不该嘲笑你哥哥,以前我们是有点嫉妒他,也让你担惊受怕了,对不起啊!

……

“绿狼弟弟”的那句“我也怕你们嘲笑”的呐喊和“不会审美”的批判多么掷地有声啊!孩子在这样的角色体验中完成了对自我的认同、接纳、肯定和欣赏,明白了无论别人怎样看待与众不同的自己,自己都要相信自己,喜欢自己。再反观“灰狼”,他们不也在自我批判中,懂得了宽容与改变吗?

第二,拓展话题,自由言说

《我是一只蓝》是在讲完《小绿狼》之后讲的。相对于《小绿狼》来说,这个故事的讲述节奏比较快。讲完之后就给孩子们抛出了这样的话题:“为什么别的人都不喜欢蓝色的猫,而小火苗一家却喜欢它,愿意接纳它呢?谈谈你的发现。”

这个话题看似简单,内涵却丰富。孩子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去理解。比如,小火苗一家人的样子――小火苗一家头发火红,身材各具特点:爸爸非常高,小腿都比桌子高;妈妈非常矮,只有三个苹果那么高;叔公是男生,却穿着苏格兰裙子;叔婆则胖得像个快要爆炸的皮球。又比如,小火苗家奇怪的房子――小蓝猫原先看到的英国的房子,每一幢都是一模一样的,而法国的小火苗家的房子却与众不同。甚至有同学从小火苗妈妈说的话里琢磨出了喜欢蓝猫的理由:“这个国家的天总是灰蒙蒙的,可我们却喜欢快乐的色彩!”……这又是一本图画书,图画中鲜明的色彩和形象,无一不在向孩子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小火苗一家是与众不同的,这让他们更理解与众不同的蓝猫。这样的话题,激活了孩子们的思维,也丰厚了他们对“与众不同”的认识。我想,埋下了这样的种子,孩子们就能逐渐领悟到,所谓的“尺码相同”,与种族无关,与国别无关,甚至与是“猫”还是“人”也无关――唯一有关的,是彼此精神密码的吻合。

第6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材;初中语文;古词义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文章内容的编排上,注重教材的科学性、人文性、工具性的体现与结合,尤其在工具性方面,课本对古文词义的注释做了大量的补充与调整,对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起到了很好的辅作用。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却发现有几处古词义值得商讨。

一、《论语》十二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句中,教材注释“三省”为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笔者窃以为,此处“三”应为实指更切合课文文意。因为,在“三省”后面,课文又紧接:“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文章从:帮人办事是否尽心、跟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老师传授知识是否复习这三方面,谈一个人进行自我反省、提高自身修养的问题,形成前后照应,顺理成章。在古代,虽以“三”和“九”等常表示多数,但在此处如果以“多次”砝斫馕囊猓就与“三省”后面阐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传不习”照应得不严密了。

二、《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材注释:罔wǎng,迷惑,意思是迷茫而无所适从。殆 ,疑惑。“罔”字的解释无争议,“殆”字则有“疑惑”“危险、危害”不同解释。教材取前一种解释。两句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将“罔”“殆”译作“迷惑”和“疑惑”,老师讲着不够清晰,学生听着也“迷惑”。《古汉语大字典》中对“殆”字的注释有:⑴危险、危害。《谋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公羊传・襄公十七年》“豹及诸侯之大夫盟于宋,曷为再言豹,殆诸侯也。”⑵疲困、困乏。《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郭象注:“以有限之性寻无极之知,安得而不困哉。”当然“殆”字还有“几乎”“大概”“疑惑”等义。然统观全句符合句意者,以“危害”与“疲困”讲更切合句意。可译为:只学习不认真思考,就会迷茫、疑惑;而只空想却不去学习,就会对身体有危害(或身体感到疲困)。

三、《狼》一文中:“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课文译注: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笔者以为,此处的“隧”应译为“隧洞”更恰当。“通道”还含有通路的意思,有时又可指往来的大路,如:南北通道。而此处是一狼从草垛中打洞,翻译成“遂洞”更切合文意,如译成“通道”就显与实际情形有些出入了。

第7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多维角度;《白牙》;解读

杰克・伦敦被誉为是20世纪初美国文坛中最有贡献的作家,他所创作的一系列的关于“狗”的故事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其中作者对于《白牙》的构思将人、狼和狗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微妙的诠释,通过对动物的分析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的解读,从而表现了“白牙”从野生走向文明的过程。凸显出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的过程。

一、有关原著《白牙》的总体概述

《白牙》是杰克・伦敦创作于1906年的作品,其影响力巨大,先后被各国翻拍成电影,例如在1991年迪斯尼电影就以其为原型进行改编为《雪地黄金犬》,从而风靡全球。小说《白牙》从独特的视角讲述了“狼”进化成为“狗”的过程。作品中将人和“狼”之间微妙的关系进行细化,“狼”由最开始遇见人的“防范”与“残暴”到慢慢的相处和磨合,在人的感召和爱护下逐渐建立起和平的关系。也展现出一个野兽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让人深刻领悟这种变化以及惊叹于生命之间的联系和感染力。而杰克・伦敦在《白牙》的创作中也通过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惨痛教训融入作品中,从而使得“白牙”的形象更加的丰富和深刻,让读者更加深刻感悟人生的内涵和哲理。虽然《白牙》中描绘的是“狼”的成长轨迹,但是本质上影射的却是人类的发展史。小说中的“白牙”在其成长过程中一共经历了三次人生的波折,先后更换了三个主人,而这每一次更换主人的过程折射出的都是社会的不同阶级和社会现实,将动物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行结合。

二、从电影主题角度看《白牙》的多元性

(一)呼唤爱的主题

白牙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在人们的广泛认识中狼狗都是给人一种非常畏惧的感觉,往往都是敬而远之。白牙作为这些种族中的一种,有着与其他种群不一样的特性,白牙的生活栖息地属于荒无人烟的地段,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人类所影响,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享受。在白牙的生活世界里对于人类其实是敬重的,在他们的世界中崇尚着一种高尚纯洁的爱。在自己的种群中白牙与同类之间的感情是干净、体贴的,这是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对待人类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人类的关注与关爱,可以与人类和谐友善的生活下去。当红胡子和小时候的白牙相处时,红胡子与白牙之间培养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之间的感情在红胡子对小白牙的百般呵护中渐渐加深。这种感情在白牙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白牙心中对于爱显得更加向往,就如白牙对于人类的感情,人类在他们心中也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们渴望与人类建立深厚的感情。但是在白牙的心中一个感情的坎发生在红胡子的一次换酒行动,红胡子为了得到酒喝竟然拿白牙当做交换对象。白牙在被红胡子相当于出卖之后仍然对红胡子充满感激,而不是由于红胡子的自私进而产生恨意。虽然白牙被卖到了史密斯那里,但白牙的心一直在红胡子那里希望重新回到红胡子身边,在潜逃与被送回的过程中使得白牙的心中渐渐留下了阴影。直到在后来的事件,即史密斯每次带着白牙去与其他的狗进行搏斗,这样的事件使得白牙的心中彻底失望对于人类的感情,渐渐由爱生恨。这种感知一直持续到了白牙拥有新主人斯科特,在新主人的认真照顾下,白牙的心渐渐温暖起来,心中爱也被这样的主人所唤醒。就这样在白牙对人类彻底失望、深恶痛绝的时候,正是这样的爱将白牙内心深处原本的感情所唤醒,最终与人类和谐相处下去。在白牙的这样的一生经历中对于白牙内心成长最重要的就是爱,爱让这个原本拥有野性内心的动物变得温顺、变得懂得感恩。也正是这样的爱与关怀使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彼此之间打开爱的大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迈出了一大步。

(二)适者生存的主题

研究生物链的特征我们可以知道在动物界有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只有适应了环境的不断更新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去。人类也一样,在社会上存在着很多我们自己没有接触不断创新的人和事,对待这样的环境我们唯有适应,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的大流中才能顺应时代、才能生存下去。最初白牙的生长环境非常恶劣,幼年的白牙就经常承受长期挨饿带来的痛苦,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白牙养成了适应艰难环境的能力。同样后来在印第安人的营地之中被别的狗排挤和欺凌,使得白牙更加明白“强势”的重要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个世界上要么就是统治别人,要么就是被别人统治,懦弱的人是没有生存的空间和权利的。所以白牙只有让自己不断变得强大和凶悍,才能适应这个世界的生存环境,他的独立,他的力量,也让人钦佩;它虽然经历了众多的打击,也有被别的狼打败的时候,但是它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提升自己,在战斗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在《白牙》中也反映出现实社会的现状,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生存下去。白牙在自然环境中想要生存就必须变强,在人类的环境中就必须适应人类的规则,这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

(三)自然主义的主题

在《白牙》中将狼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描绘得惟妙惟肖,带领着城市中的人们领略到了别样的自然美景和生命力。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那里的生命顽强生长着,肉食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战斗,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之间的争夺,将大自然动物之间的本性展现在人们面前。在《白牙》中杰克・伦敦细致阐释了环境对于人和动物的影响,生物的行为影响着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生物的行为。白牙是一只由狼和狗结合而产下的,从遗产学角度而言,白牙身上的狼性大于狗性,而白牙所经历的各种自然斗争、你争我夺,使得它身上的野性也愈来愈大。正是由于白牙的身经百战也让它获得了“战狼”的称号。虽然白牙接受了文明社会的洗礼,变得温顺而通人性,但是身上的野性并没有被磨灭。它可以为了救斯科特一家而挺身而出,凭借着自己的英勇存活下来,这也反映出生命的本质特点。

三、从象征主义角度赏析《白牙》丰富性

(一)“白牙”:人的象征

在小说《白牙》中“白牙”是一匹野生而难驯的狼,但是随着其成长和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经历使得它不断接受人的文明生活,卸下了原本狼所带有的野性和兽性,过上了和人类和睦相处、成为朋友的狗。在小说中“白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凶悍、野蛮、自由的狼,而是代表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制度的一种期待和精神内涵。美国在20世纪初虽然已经逐步走上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具体的制度和执行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杰克・伦敦期待社会拥有一种合理的制度来约束一些人的贪念和欲望,不至于让人走上邪途。“狼”在其中就扮演了人的角色,而“猎人”则是代表着社会制度,在“猎人”的驯化和管教之下“狼”最终变成了温顺、可爱、听话的“狗”,而不再是野性难驯的“狼”。而作者所期待的也正是人在合理而健全的管理制度下能够和平相处,能够快乐而相互尊重进行生活。这也是作者对法制社会以及仁爱社会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二)“狼”与“狗”:野性与人性的象征

在小说中“白牙”是一只来自印第安人的母犬和狼所生的后代,由于环境的变化最后变成了一只“狗”。“狼”和“狗”事实上都是一种生物,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之所以区别进行定义,是源自于它们的品性。“狼”和“狗”的这种辩证关系中也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狼”身上所包含着野性,而狗因为驯化也通人性。在杰克・伦敦看来,区分和界定“狼”和“狗”之间的关系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外界的环境,二是人类的影响。“狼”如果能够得到人类的关怀,获得人类的爱和调教,生活在安逸及文明的生活环境下就会变成“狗”;而“狗”一旦缺少文明的环境投身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和其他的动物之间进行竞争,想要存活就必须要变成“狼”。在《白牙》中“白牙”就是由“狼”的野性、残忍转化为温驯、通人性的狗,环境的转化对于“白牙”的影响是巨大的。此外人类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能够听从于人类的命令和信号的就是“狗”,伤害人类,不听人类的就是“狼”,人对“狼”和“狗”的区别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白牙从野生环境之中逃离到了文明的社会,没有被人打死,反而遇到了斯科特,斯科特对它的照顾和爱使得它被感化,成为一只真正意义上的狗。

(三)威登・斯科特:权势的象征

斯科特在《白牙》中担任的是白牙的主人的角色,它对白牙的照顾和呵护使得白牙由“狼”变为“狗”。白牙的命运也是一波三折,从最开始的被主人红胡子百般呵护,悉心照顾;再到被卖给史密斯之后的惨痛经历,被主人殴打和虐待,使得白牙身陷囹圄。幸运的是在一次与别的狗打架受伤的时候被斯科特解救了,并且在斯科特的照料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改变了白牙的生活现状,使得白牙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生活。但是在斯科特身上所折射出的美国上流社会的习惯和特点也暴露了出来,斯科特习惯性对所有人发号施令,不用自己动手就可以办成事情。他对白牙的爱护是一种上层者对下层者的同情和怜悯,他对白牙的指使也无形中凸显出一种阶级之间的压迫。

四、结语

虽然《白牙》是一部刻画动物的小说,但是其中所表现的文化和价值内涵却极其丰富,将人与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中白牙所表现的坚韧、拼搏精神令人折服,对主人的忠心也让人钦佩,让我们见证了“狼”变“狗”的转化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鼓励和向往。文章主要从电影《白牙》的总体概述、从电影主题角度看《白牙》的多元性以及从象征主义角度赏析《白牙》丰富性等方面进行了阐释,结合杰克・伦敦自身的生活经历,将白牙的经历和社会现实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向我们展现出拼搏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买琳燕.走进“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7).

[2] 王闽汕.迷失于现实社会中的“超人”――浅论杰克・伦敦创作思想的局限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第8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儿童W习心理研究表明,学生会对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事物产生兴趣,并会得到较为清晰的感知印象。音乐来源于生活,而又艺术化地表现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快乐,就是在音乐的鉴赏与学唱等环节中,启发学生联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经验,在音乐与生活之间架设一座快乐的桥梁,将生活体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唤醒学生基于生活的感性经验,发展他们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教学《校园的早晨》时。由于歌曲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教师从引发学生的学校生活现实体验出发展开教学。教师出示了四幅反映校园晨景的照片,并配以校歌作为背景音乐,组织学生观察并自由表达: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启发学生回顾自己早晨到校后的情感体验,由此导入新课。在学生倾听范唱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握歌曲中的情绪,从前半部分欢快、跳跃到后半部分优美连贯,与校园早晨的实情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的音乐感悟。

二、从自然场景中捕捉快乐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认为:“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不拘泥于传统课堂的方寸之地,而是引领学生到风景如画、美色天成的大自然中去学习,可以让他们获得一种特别的感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需求,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或者将大自然美景搬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亲近感,彰显音乐学习对于学生美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春天的小河》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事先让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周边的小河边漫步,直观地感受小河中所蕴含的春天气息;课堂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欣赏歌曲《嘀哩嘀哩》,启发学生思考: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美景吧!同时出示歌曲中所描绘的河边美景。通过实地观察、歌曲渲染和图片展现,将大自然与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情感投入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情愉悦地进入了学唱环节。

三、从角色体验中萌发快乐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且想象力丰富,教师应当尊重和顺从学生这一天性,从音乐的角度引导,启发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将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和机械的技能练习等,转化为角色扮演的形式帮助学生从枯燥、呆板中挣脱出来,赋予他们一个自由、开放的音乐时空。通过角色代入和体验,完全唤醒学生的视听感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音乐学习变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在尽情展示个性感受和独特才华中进入到音乐的快乐海洋中来。

第9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黑塞作品 孤独感 体现

黑塞作品大多带有自传色彩,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带着他的影子――上过神学校,被公认为有天赋的学生,与机械化的教育环境格格不入,崇尚自然,因反对战争而被同胞孤立,被朋友背叛,患过精神疾病,生性多愁善感,等等。作为德国近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黑塞的作品中也带着德国文学深邃的思想和辩证的哲学思维模式,这使得他的作品有时晦涩难懂并且充满矛盾,极难被一般读者理解。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弥漫着人类最原始的孤独感,能在人心最阴暗最隐秘的地方引起共鸣。这就形成了黑塞独特的文学风格――撇弃华丽的词藻,直接用情感与读者交流,将自己的感情感受直接传达给读者。

一、孤独感在童年回忆与现实生活的强烈对撞中恣意膨胀

黑塞作品中的主人公对童年总是有着美好的回忆,不论是在其成名作《彼德卡门青特》、早期作品《在轮下》还是中后期作品《荒原狼》中,主人公们都抱着温馨感动的情感怀念童年的时光。

“但是现在他又想起了这些儿时的往事,好像来自遥远的地方,他们具有这么强烈的色彩,具有迄今为止所经历的一切所未曾有过的那样充满遐想的气息。那时的日子过的才叫有意思呢!”[2](P8)

“我的母亲也是个普通妇女,她也种花,尽力把房间、楼梯、家具、窗帘搞的干净整齐,把我们的家,把我们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这松节油的气味和南洋杉使我想起我的母亲,我这里那里的坐一会儿,看着这安静、整齐的小花园,看到至今还有这类东西,心里感到快活”[1](P15)

彼得的童年中有一个怪叔叔,被大家耻笑,却独独成为他的仰慕对象,成为他在日后艰辛生活中的勇气的来源;汉斯的童年是在他所热爱的大自然中无忧无虑的度过的,大自然弥补了他天生缺乏的母爱,使他本应灰暗的童年多姿多彩;哈里的童年是在“小市民”式的家庭中被平凡勤劳的母亲呵护疼爱。虽然描写角度不同,但是他们的童年都是美好的。而在童年结束之后,接踵而来的成长是他们要面对的真正的现实:彼得出生贫寒,从一个封闭的乡村到达城市饱受冷眼与不公,这时他需要帮助,但是信任的人却不在身边,一切挫折痛苦都要独自忍受;在被周围的人和自己的傲气怂恿着以神学院为目标时,汉斯就注定要踏上与自由自在的童年截然不同的道路,父亲与老师只关心学分,并且自以为是地支配着汉斯的人生,切断了与汉斯的感情交流,在神学考试临近时汉斯无人倾诉,只能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兔子窝上,当他终于考入神学院,意外获得了和海尔曼的珍贵友情后,却又因对于友情的执著被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孤立,变得孤僻、郁郁寡欢;哈里在隐世独居多年后时常坐在租住公寓的楼梯上看着别人家的干净温馨的小屋,那与他童年时的家庭十分相似,这时他已经年过半百并且摊上了中年危机,精神极度不稳定,孤独绝望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着他,但是因为多年的独居生活,他已经不会采用正确的社交方式与别人交流情感了,只能靠“憎恨的小市民”家庭的回忆来打发自己。

“树被砍掉了主干之后,会在根旁发新芽,同样,在患了病和被摧残之后,人的心灵往往会回到春天般的萌芽时期和充满遐想的童年,好像它能在那里发现新的希望,把被扯断的生命线重新连接起来似的。这些根部萌发的枝条虽然茂盛,生长迅速,但这种生命只是表象,它永远也不会再长成一棵真正的树。”[2](P143)

黑塞笔下的主人公都是有病的,而且是严重的精神疾病,他们残缺的精神已经无法再从这些回忆中摄取正面的养分,他们跟随回忆回到了“萌芽时期”,暂时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当他们发现这颗“新芽”再也无法长成他们理想中的树时,失望就如浪花般劈头打来,孤独感也像被浪花打湿后接踵而来的凉意在他们身上蔓延开来。当他们选择回忆童年时便选择感受孤独,当感觉到孤独时就选择回忆童年来聊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有孤独感在这个循环中不断壮大。

二、孤独感在欲望绝灭之际毁灭性地弥散

黑塞所塑造的形象几乎都是温文而雅的知识分子,淡泊名利,却追求纯粹的、精神上的东西,有时为了这些崇高的目标在所不惜。佛祖云:有舍才有得。当人们在追求理想时,必须舍弃一些东西,越是伟大的目标,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大,这时欲望就成了舍与得的指南针。

汉斯为了考进神学院,牺牲了在大自然中得到的乐趣,提早结束了童年,满足了他的虚荣心,但是在神学院中,他为了和海尔曼的友谊又放弃了他的虚荣心,也放弃了与其他老师学生结交的机会,整日与海尔曼呆在一起,成了被人讨厌的“坏学生”:“我宁可变成最后一名,也不愿意继续离开你了。你要是愿意,咱们仍做朋友,让别人晓得,咱们并不需要他们。”[2](P107)他以学生的荣誉为代价换得了他精神的滋润,但是海尔曼中途退学了,并且一走了之杳无音讯,留下汉斯独自在这所他已经无法融入的学校度日如年,谁都没有想到这份轰轰烈烈的友情最后换得的是精神疾病与孤独。

“为了维持他的自由,他不知多少次抛弃和拒绝世人眼里会带来好处和幸福的东西……他得到了他为本性所使而苦苦追求的东西,但是得之太多反而受其害了……正式同样道理,荒原狼毁于我行我素……现在当他充满渴望怀着良好的意愿,伸开双臂准备接受约束,准备和他人共同生活时,已经无济于事了,现在谁也不来理会他了。”[1](P27)

哈里年轻时是十分享受孤独的,他远离人群,以社交乐趣换得了灵感与自由,当他进入中年,精神不再强大时,他开始害怕孤独,可是他无法从渊博的学识中获得社交技巧,只能日复一日的与孤独纠缠不休。《荒原狼》中写道:“每当一个理想破灭之前,总感到这种可怕的空虚和平静,感到致命的窒息、寂寞、孤独,掉进空荡荒凉的无爱之绝望之狱。”[1](P54)

黑塞笔下的主人公们始终处于这种追寻欲望、追逐梦想、梦想破碎、体味孤独的轮回中,一次又一次地在“空虚和平静”中感受着理想破灭时“致命的孤独”。

黑塞的作品处处都弥漫着他独有的孤独情节,本文只是只见一斑。不过黑塞虽然终其一生都在书写他的孤独,但是他在描写人类与孤独的斗争中,总不忍心将人类放到毁灭的境地,他在《荒原狼跋》中写道:“它绝不是关于一个绝望者,而是关于一个有信心的人的书。”“荒原狼的故事描写的虽然是病痛和危机,但它并不导致沉沦而是引向救赎和痊愈。”他用他自己的体验与经历向人类展示已经不可无视的精神断层,提醒人们警惕自我的沉沦。但同时也引导人们去看希望的曙光,让人们看见蕴藏在自己身体中能够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