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供水企业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供水企业工作总结

第1篇: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水电站EPC;供应链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6.1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

引言

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水电项目逐渐复杂化,传统承包模式已不能满足水电市场的需求。而EPC总承包模式以其提高投资效益、缩短建设周期、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可充分设计的主导作用等优点而受到业主和承包商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成或在建水电EPC总承包项目已有20多个,平均每年新建的水电项目接近2个,EPC总承包合同数量逐年增加,合同金额逐年增大。目前,EPC总承包成为了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项目管理模式之一。为全方位、全过程的经营管理水电站EPC总承包项目,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出发构建水电站EPC总承包项目供应链管理模式。这一模式能够协调好总承包商与其他项目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实现EPC总承包商与相关者之间协同合作、互利共赢的目的。

一、供应链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合作与企业业务流程的整合、协调,以缔造企业合作的竞争优势,成为一种协同合作的一体化物流的管理,其目标是使整个系统及资源的应用最具效率,系统的成本最低,其特点主要在于伙伴关系、核心专长、信息共享和信息科技的重要性[1]。其中建立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战略,主要指企业间以创造价值增进企业利益为前提团结合作,建立长远关系;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成功的要素之一,主要强调的是将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透明化;核心专长是指企业有一部分业务对客户而言特别重要,而且是竞争者难以抗拒的能力,如关键技术或资源;信息科技是供应链中所有成员信息串联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水电站EPC总承包现状

水电EPC总承包模式是一种集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为一体的承包模式[2],可以有效避免分包模式下中间环节的资源消耗与浪费,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投资效益。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面性的,对于EPC总承包项目而言,业主与总承包商往往签订总价合同,将绝大部分风险转移给了总承包商,这就意味着总承包商赔偿难度较大。而且由于水电项目的复杂性、参差不齐的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使得在水电站EPC总承包项目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工期的拖延、造价的提高。因此,为更好地实现水电站EPC总承包项目目标,必须采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不断提高总承包商的管理与施工水平。

三、水电站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供应链

水电站EPC总承包模式下的项目供应链是指水电站建设中以EPC总承包商为核心,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业主、设计方、分包方以及供应商等主体连成一个满足业主有效需求的组织,供应链如图1所示。

1.物流的传递

水电站EPC总承包项目供应链的物流管理是指在供应链环境下为了达到最低的物流成本,从业主有效需求出发,以水电站EPC总承包商为核心企业,物流从供应商和分包方开始,沿着各个环节向业主方移动,形成一条首尾相连的供需长链,是供应链中最明显、最直观、也是最主要的运作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EPC总承包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物流指设备材料供应商向总承包商提供施工项目物资(钢筋、钢材、水泥、沙石骨料等)、设备(水能发电机组、启闭机、桥机、闸门等)。由于水电站枢纽布置面积较大、战线较长、参与施工的企业较多,不便于集中管理,大多数项目均采取开敞式管理模式,所有设备、材料进场后均交由各施工企业自行保管使用。2)分包商向总承包的的物流主要指分包商将建设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经验收合格后交给总承包商;3)总承包与业主之间的物流指总承包商将建设完成的水电站工程经验收合格后交给业主。

2.信息流的传递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部分就是信息流的双向流动,一切物流、资金流都是以信息流为载体展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承包商与设备、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流主要包括签订采购合同以及后期的协调、催交等环节的沟通;(2)总承包商与分包商的信息交流主要包括签订施工合同以及施工过程中关于施工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的沟通;(3)总承包商与监理之间的信息流主要包括在施工、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设备材料进入现场等过程中,接受监理的工作监督和检查等;(4)总承包商与业主的信息流包括履行合同、实施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要求等方面的沟通;(5)总承包商与保险、担保机构、银行之间的信息流主要指总承包商在开工前办理好与保险、担保机构、银行的相关手续。

3.资金流的传递

资金流的流动方向则与物流相反,以总承包商为核心,从业主方逆着物流链方向,到供应方和分包商进行流通。

四、水电站EPC总承包项目供应链管理模式

在信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供应链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建议水电站EPC总承包供应链在建设时考虑以下原则和要求。

1.建立供应链管理组织结构

总承包企业应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考虑企业内部机构的重组和优化,构建基于职能结构和流程结构的混合组织结构。该组织结构即有专业化的分工,又能够以更快、更有效且集成的方式完成水电站EPC总承包项目。其中职能机构包括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设计部、施工部、财务部等,流程结构由数个横向连接的流程组构成,该流程组中包括多技能的流程团队,主要包括设计团队、施工团队、采购团队等。每个团队的主管负责其所在团队流程的设计、组织及协调,团队成员在团队主管的领导下,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流程任务。

2.开发透明开放的信息协同共享平台

工程总承包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在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负责建立供应链中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分包商、设备材料供应商、业主愿意共享信息,并且能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早期就参与进去,使得各参与方对项目的总目标有更清楚地认识,相应地调整各自的目标,结合各自的优势,使工程总承包项目在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取得预期目标。这样的一款软件要具备:底层数据库可以实现无缝衔接,支持跨系统操作;中间层支持不同角色定制特定的界面;最外层具有以Web为中心的框架,灵活的数据导入导出方式。

3.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水电站EPC总承包与设备、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商、工程分包商的合作关系。由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特点,因此一锤子买卖的交易关系导致能够与总承包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非常少。承包企业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应着眼于两个方面:(1)供应商了解承包企业承揽的工程项目数量、规模和施工安排,使供应商能明确企业所需原材料、预制件或劳动力需求的数量、质量及期限要求,以便其安排生产计划或进行劳务调配。(2)承包企业与供应商明确双方责任,并各自向对方负责,使双方明确共同利益所在,并为此共同努力,实现双赢。

4.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管理绩效度量机制

供应链管理绩效度量能够反映供应链整体运营状况,能够对每个合作伙伴、每个职能部门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做出合理的评估。水电站EPC总承包商应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基于企业业务流程的指标以及相关的程序和方法,对客户满意度、生产力、成本、质量、安全等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李丽.农村邮政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构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4-58.

第2篇: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县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工作 

实施劳动定员工作旨在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化建设,促进县供电企业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提高装备技术水平,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不断提升队伍素质,实现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持续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现就县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工作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定劳动员管理工作的意义 

县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是在综合考虑企业生产装备、技术水平、劳动组织等条件的基础上,制订和实施劳动定员标准,并推进企业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的过程,主要包括标准管理、测算分析、自我评价等主要环节,是提高用工水平和劳动效率的基础性管理工作。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实现按定员定额组织生产过程中,县供电企业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定员测算与评价工作,为县供电企业配置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统筹优化用工配置,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机制,结合县供电企业自身的实际,细化管理要求,强化劳动定员工作的组织实施,将劳动定员工作与解决县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一部署、协同推进,全面、准确统计分析本单位用工情况和人员配置结构,客观反映工作评价结果,为县供电企业推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二、掌握原则,科学组织实施劳动定员管理工作 

县供电企业劳动定员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统筹规划,规范执行;优化配置,提升效率”的原则。在掌握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县供电企业应科学组织落实本企业的定员管理工作。在实施劳动定员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县供电企业应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职责分工明确 

为加强定员测算工作的管理及应用,保证测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管理职责,县供电企业应专门成立定员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劳动定员测算工作由定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小组根据台帐内容和设备管理权限将任务划分到各部门负责人。设备统计中产权归属及统计期间根据上级部门的通知要求确定。 

2.确保测算基础数据的准确 

县供电企业劳动管理专工应根据工作需要制订劳动定员工作计划,并下达数据的维护、采集工作任务。在下达工作任务时领会分析上级文件精神,分析指标用途,从而形成数据的统计口径、统计范围等要求,对数据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对认为有可能在日后分析过程中用到的数据,如历年配变容量增长率、售电量增长率、管辖区内gdp相关数据等,一并下达统计任务。任务下达是劳动定员贯标评价基础工作数据统计的前期工作,如果工作不够细致,将直接影响数据的质量,如果对扩展数据的采集不够全面将可能导致多次下达统计任务,影响工作效率。在实施过程中,县供电企业应采取“双重关口”审核数据,相关责任部室对数据的审核工作,是第一次对数据进行把关,是杜绝数据错误的关键一步。为了提高数据的质量,对此前发现的错误,不予考核,但如果审核工作中出现问题,将列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这样有效提高了数据的正确性。第二次对数据把关应由县供电企业的生产、营销和企业管理职能部室共同负责数据。这样一来将大大弥补劳动管理专工在装备管理中的不足。 

3.准确分析做好分析报告 

县供电企业在准确采集数据后应以上级公司下发的统一测算标准进行核算。在定员测算基础上,做好定员分析工作,将分析工作的重点放在设备技术立平、机构设置和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形成质量保证的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对一定时期内定员测算、分析、应用、自我评价等方面展开论述,全面分析,系统总结,将县供电企业劳动定员阶段性工作的成果真实地体现出来,做好分析报告的编制,将大大提升县供电企业劳动定员工作水平。目前在县供电企业中存在着重结果轻分析的现象,只是将分析滞留在测算人数与人数的简单对比的层面,不能更深入地去查找附近县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根源,由此大大制约了县供电企业劳动定员工作的持续发展。县供电企业应将定员分析与县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用工管理、体制建设等工作充分结合起来,严格分析报告的编写,确保报告质量。 

4.做好劳动定员自我评价工作 

县供电企业将定员分析报告与定员工作自我评价有机衔接,通过定员分析报告反映定员自我评价的结果,同时,加强定员报告分析结果的应用,从而增强工作措施的针对性,推动劳动定员标准贯彻实施工作深入开展。县供电企业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劳动定员工作评价办法(试行)》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劳动定员测算与分析评价工作,为县供电企业配置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统筹优化用工配置,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劳动定员管理工作机制,结合县供电企业的实际,加强劳动定员工作的组织实施,推进劳动定员管理规范化。 

5.充分应用评价结果 

第3篇: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供水营销;供水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一、太原供水集团营销管理模式简介

1.太原供水市场

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是市属国有独资公司,担负着太原市建成区范围内的城市公共供水任务。目前,拥有7座水厂和7座加压站,输配水管道1752公里,供水服务面积270平方公里,供水人口(常住)242万人,日综合供水能力93万m3,市区供水普及率为83.81%。目前,太原市的供水市场按行业类别可分为居民用水、非居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三种。

2.营销模式

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现行的营销模式,通俗的讲就是水表、水费的管理模式。虽然各营销分公司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是户表以二月为一个抄表周期,总表(单位用户)以一月为一个抄表周期。

3.营销考核指标

营销指标考核是控制抄表质量和销水量的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抄表人员考核指标有三个。水表抄见率=当月实际抄见表数/当月应抄表总数×100%抄表准确率=(当月实际抄见表数-当月抄表错误数)/当月实际抄见表数×100%水费回收率=当月实收水费金额/当月应收水费金额×100%

二、供水企业做好营销管理的主要环节

1.保证抄表质量是搞好供水营销工作的前提

针对广大用水客户,供水企业首先应强化抄表工作,准确地记录用水客户一定期间用水量是保证供水企业收入完整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供水企业经济利益的首要工作。(1)落实职责分工。首先,供水企业应在内部建立岗位分工及责任落实制度,按照管辖地区甚至细化到某住宅小区落实抄表员工作职责,避免因职责不清给抄表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其次,抄表员应树立主人翁及大局意识,不断强化自身业务技能。(2)提高抄表工作规范性。抄表员应在月末、季末终了后若干天内及时抄表,抄表时必须做到看准、抄准、算准等规范。如因特殊原因导致抄表员必须提前或滞后抄表,需得到供水企业领导审批通过,同时,抄表员应对用水客户联系信息进行登记,以便及时取得沟通。(3)对抄表流程进行跟踪。首先,供水企业应对抄表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在掌握水表各项参数要求的同时,熟悉抄表流程,尤其是当抄表员发现用水大户当期用水量出现突增、突减等现异常指标时,应保持一定的职业怀疑,并向上级领导反映。其次,供水企业应加强对用户水表的管护工作,提高水表精准度及使用年限。要搞好定期与不定期稽查与核实,尤其是有针对性对用水大户的复核,确保抄表水量准确无误。

2.做好客户关系管理(CRM)是营销管理的主题和核心

(1)供水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促使供水企业应提高服务意识,树立以客户为本的市场营销理念,保证供水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严格以该理念为准绳。(2)供水企业作为营利组织,首先应与用水客户建立良好的供给关系,以实现供水企业经营目标。同时,供水企业还应承担保证企业、居民用水需求的社会公益责任,在生产经营中应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理念。(3)由于供水企业属于垄断企业,导致其未能积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营销关系,供水企业在创新营销理念及开拓市场份额上仍有一定进步空间。

3.供水企业应将计量管理作为营销管理中重要内容

所谓水表是供水企业为了计量用水客户一定期间用水量以及便于收费而在用水客户家中、企业中安装的测量装置,它是供水企业与客户进行结算的重要实物依据。因此,水表管理的好坏不但关系到供水企业经济利益,同时,也是衡量供水企业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1)供水企业在选用水表时应注意的事项。供水企业采购人员在确定采购供应商前,应对国内多家水表生产企业进行了解,不但应关注水表的售价,也应对水表的功能、质量做到胸中有数。采购人数在将拟采购水表相关参数、质量及价格标准确定后,应向供水企业领导进行汇报,并通过组织招投标方式保证水表的质量与价格。(2)供水企业在安装水表时应注意的事项。一是安装程序上,供水企业应严格按照水表使用手册进行操作。二是水表安装选址上,既要考虑水表安装、拆卸及维护方便,也应对抄表、计量准确度等方面予以关注,以提高水表的使用效率。(3)供水企业在水表维护时应注意的事项。一是供水企业应对客户水表使用状态进行详细实地了解,特别是对一些老旧、弃管小区的水表装置,大力宣传更换水表的益处,耐心与用水客户进行沟通;二是对所有安装的水表进行连号记录管理,确保每个水表均登记入账,做到账实相符。(4)水表的运行管理。水表在运行过程中,应根据计量法的相关要求,做好周期轮换,以确保水表计量的准确。目前公司总表用户,水表口径DN40以下例修更换周期为36个月,DN50-DN80更换周期为24个月,DN100以上更换周期为18个月。对于水表运行过程中发现表停等故障现象,应及时更换,抄表人员并加以跟踪。

三、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营销管理改进建议

1.以客户关系管理为中心

(1)增强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意识并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统一工作流程和标准,严把质量关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将供水服务与强化内部管理相结合,促进营销管理工作;将提供优质服务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提升经济效益;将推进服务质量提高与促进行业风气相结合,树立企业形象。(2)利用网络营销扩大服务范围和客户满意率,不断完善催缴费渠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独立的营销系统,提高和拓展现有服务范围和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可开展“会员制”模式,提供网络查询、提醒和缴费等服务,客户自定义密码并由系统确认进入,随时掌握自己的用水信息和账单,提高了便利性增强客户的满足感。

2.水表运行

根据公司目前水表的运行管理简单粗放,且尚无有效的管理平台对水表计量进行有效管理和分析等特点,建议水表的抄读应尽量摆脱人工抄读模式,采用智能水表管理,能够掌握水表的瞬时流量,及时对用户用水状态的了解,并且建立整体的内部技术支持团队和挑选有良好售后服务的智能水表供应商。同时,集团公司还应该改变孤立的水表管理模式,构建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在做好用户水表信息、运行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实行水表计量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供水企业的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作者:王剑 单位: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草坪营销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徐阳.厦门市供水企业营销策略探究.现代经济信息,2015(9).

第4篇: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南水北调 石家庄市 工业用水 分析

Investigation And Anaysis On Industry water user Of the South-North Water Transfer in Shijiazhuang City

Abstract: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aysis and thorough study on provide for oneself well and tap water in industry. The direction of industry water user in shijiazhuang will smooth rise through analysis of water-saving and water-saving investment and water price and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 factor.

Key Words: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hijiazhuang city;Industry water user;Anaysis

石家庄市区地处华北平原,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市区分新华区、桥西区、桥东区、长安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郊区六大区,总面积253. 4 km2,建成区面积108.1 km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工业结构不断完善,石家庄市工业门类呈多样化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以医药、纺织、电子、冶金机械、化工、建材、食品加工、轻工业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结构,为此,为分析南水北调河北供水区城市工业用水的趋势,以石家庄市作为城市工业用水的典型调查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1 石家庄市工业历史及发展现状

石家庄是解放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解放初期,石家庄市仅有大小工厂27家,除车辆厂、大兴纱厂、焦化厂等较大企业外,多是轧花、纺织、修配等小工厂及手工作坊。“一五”期间,石家庄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二五”以后,石家庄市陆续兴建了大型纺织联合企业(现棉纺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和第一印染厂)、华北制药厂、热电厂三项重点工程,并兴建了农药厂、动力厂、动力机械厂、汽车修理厂和卷烟厂及橡胶、制碱、油漆40多个中小企业工厂,又新建了拖拉机配件厂和化肥厂,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能力的纺织、机械、医药、轻工四大工业门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石家庄炼油厂、石家庄显象管厂等一大批骨干、龙头企业的兴建,石家庄的工业形成了以轻工业、纺织、医药、机械、化工、建材、电子和食品加工等八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轻型工业体系,并进入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据2000年统计资料,全市制造业各行业在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分别为:化工(医药)25.5%、纺织9.9%、电力12.5%、机械11.2%、食品4.0%、石油16.8%、冶金6.8%、建材2.2%、电子6.1%。全市区主要工业产品达4000余种,并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牌产品。如“华药”抗生素、“三鹿”乳制品、“石药”VC、“宝石”玻壳、“金鱼”油漆、“珍极”调味品等。到2000年全市区入统企业有312家,其中有国有控股企业141家,集体企业102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33家,其它企业36家,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分别为77.6%、9.8%、5.2%、7.4%。在全市区入统企业中有特大型企业5家,大一型企业18家,大二型企业43家,中一型企业29家,中二型企业22家,小型企业195家。

2石家庄市历年工业用水量分析

2.1石家庄市工业用水特点及地下水开采情况

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平原西缘,太行山东麓,地形平坦,西北略高,东南略低,坡度千分之一,海拔65.6至89.4 m,气候属于暖温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降雨量具有明显的年内集中,和年际变化悬殊的特征。据石家庄市气象局雨量站70年到2000年的资料,30年平均降雨量为512 mm,年降雨400~500 mm年数占统计年数的50%,年内降雨量的60%至80%集中于6~9月份。

从地质条件上讲,石市位于滹沱河冲积扇上部,使得其含水颗粒较粗,单层厚度较大、水质好,具有很好的径流补给条件。境内河流属于子牙河系,较大的有滹沱河、冶河、太平河等。滹沱河在市北约5 km处,上游距市区25 km和50 km,分别建有容量为15.17亿m3和12.10亿m3的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对于石家庄供水有利用价值的只有该河。然而,由于该河上游水利工程的拦蓄以及近年来气候干旱,自1980年以来,水库以下河道均处于干枯无水或只在汛期有少量流水。

由于优越的地质环境造就了很好的径流补给条件、石家庄市的地下水来源比较丰富,地下水是本市唯一供水水源。据统计,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约2.2到2.4亿m3。补给虽然丰富、但相对于不加限制地肆意开采,供水已显得力不从心。近年石家庄市地下水的开采情况可见表1。由此可见,因为对地下水的开采强度过大,多年前便进入超采状态(据水文地质部门资料,超采始于1972年),1980年超采量过了一亿大关。1980年到1985年,地下水总亏量为6.7亿m3,总亏量超过20亿m3以上。

2.2 工业现状供水情况

石家庄市工业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维持,工业供水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通过管网集中供水主要由市供水总公司和开发区供排水公司供水系统供水,近几年分行业供水情况,见表2,2002年供水量为2773万m3;二是各单位自备水源,主要是大型工业企业,规划区边缘及城市供水管网覆盖不到的单位和区域,见表3,2002年供水量为13327万m3。

2.3 石家庄工业用水历史趋势分析

根据调查收集的石家庄市区历年工业用水量资料以及统计部门的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得出历年万元产值取水量,见下表4。

可看出工业取水量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段;20世纪80年代到1992年工业取水量逐年较大幅度下降,从95、96年以后工业用水趋于平缓下降。工业用水这种变化主要是节水管理因素、新工艺及新用水方式的应用、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原因,用水量缓慢递减,出现负增长,这种变化的特点是宏观经济的发展与调整的反映。

同样可以看出,工业产值的变化是逐年上升的,工业产值从1986年的76.21亿元到2000年的271.54亿元,增长了256%。而从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变化可看出,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变化是随着年份逐渐下降的,从1986年的298 m3/万元到2000年的61.9 m3/万元,年下降比例为5.6%。

转贴于 3 工业取水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 节水因素

自1982年起,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1983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城市节约用水工作会议。1987年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把计划用水节约用水作为法律强制执行,1988年国务院批准了《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建设部和国家计委联合了《城市用水定额管理办法》等有关行政法规;1991年河北省成立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设在省建设委员会。

大规模的城市(主要是工业)节约用水开展起来。国家每年拿出资金用于工业节水,1982—1983两年,石家庄市对部分用水单位的节水措施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在取得明显的节水效果后,从1984年起在较大范围内有重点对节水措施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至1996年,共投入7830.86万元用于224个节水技措改项目,累计形成节水能力13076万m3/年。历年节水项目个数、节水投资、形成的节水能力可见下表5。石家庄市历年工业节水投资(以90年不变价为基准)过程见图1。

通过节水管理的发展过程可以对节水的投资过程作出分析:从1982年到1989年,节水的年投资基本上是逐年呈比例增加的,1987年随着《水法》的实施出现了投资高峰,但峰值不高,到1988年又回到正常投资比例线;从1990~1992年,随着省城市节水办公室的设立,工业节水又出现了一个投资高峰,这个高峰明显高于1987年的投资高峰;1992年以后,国家采取节水投资以企业为主,节水管理部门适当补贴的办法,投资力度减小。

3.2 累计节水投资与工业取水量关系

石家庄市节水工作由1980年开始,至1996年止,由市节水办对节水工程进行投资补贴。1996年后,取消了节水投资补贴,改为各厂矿自行对节水进行技术改造。其节水成果是累计节水投资的结果,节水投资因节水技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冷却水循环是费省效宏的有效措施,节约单方水的投资费用较低(但循环效率较高的冷却塔其费用也是较高的),工艺水及锅炉水回用的投资则相对较高,工艺节水投资也较高。根据调查资料数据,整理分析的各单方水技术的投资情况见表6。

随着节水工作的深入,节水向寻求更高水利用效率方向发展。如使用冷却池,水循环效率较低;要提高循环效率,则要建冷却塔,同时采用串联供水、工艺水回用等措施,这样相应的投资就要增加。根据调查资料分析,石家庄市单方水的节水设备投资已由1982年的0.105元/(m3·a),增加到了1993年的3.41元/(m3·a),随着节水设备投资的不断增加,到一定程度工业取水量也相应下降,见图2,但节水投资随着工作难度的加大,节水潜力的深入挖掘单方水的节水投资也逐步加大。

3.3 价格对工业取水量的影响

3.3.1 工业自备井用水 水价作为经济杠杆,对人们节水的意识、节水的投入、取水量的大小有很大影响,但石家庄市自1982年对工业用自备井取水量进行强化管理至今,仅对水价进行过三次调整且调整的额度都不大,从1982年的0.07元/m3,到1995年的0.32,又到1998年的0.5元/m3,可见水价的提高幅度相对于节水投资的运行成本并不是很大。因此单纯水价的调整对工业自备井取用水的影响关系不甚明显。

3.3.2 工业自来水用水 石家庄工业用自来水价格经历了从1993、1994年的0.075元到1995年的1.07元;1997年的1.22元到1998年的1.42元;1999年的1.42元到2000年的1.675元,弹性系数依次为-0.00233、-0.00096、-0.00063,说明工业需水量的价格弹性是随着价格的上升趋于平缓的。在90年代初价格的变化引起较大的需水量变化,也可以说价格和工业节水的投资力度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随着工业节水挖潜难度的加大,价格的杠杆作用也趋于平缓。

3.4 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3.4.1 工业行业产出额比重的影响经过统计,以工业行业产出额比重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可看出化工行业工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比重从1986年的7.5%到2000年的25.5%,产出额比重上升了18%;石油行业工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比重从1986年的6.3%到2000年的16.8%,产出额比重上升了10.5%;电力行业工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比重从1986年的3.9%到2000年的12.5%,产出额比重上升了8.6%;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比重从1986年的4.6%到2000年的6.1%,产出额比重上升了1.5%;食品行业工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比重从1986年的3.5%到2000年的4.0%,产出额比重上升了0.5%;冶金行业工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比重从1986年的6.1%到2000年的6.8%,产出额比重上升了0.7%。可见,电力、化工(医药)工业产出额比重上升较快。而相反,随着工业结构的调整,一些行业如纺织行业工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比重从1986年的34.7%到2000年的9.9%,产出额比重下降了-24.8%;机械行业工业产值占总工业产值比重从1986年的17%到2000年的11.2%,产出额比重下降了-5.8%。石家庄市建材行业从1986年到2000年发展比较平稳,产出额比重基本保持在2%-3%之间。

3.4.2 工业生产规模的影响 从历年工业生产规模对工业用水量的影响可看出,1986年市区规模企业个数为669个,而到了1996年市区规模企业个数下降为519个,其中不乏一些企业破产等原因,这些因素无不对工业取用水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5篇: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市企业人工成本管理,提高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效益,现就建立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的必要性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的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各项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住房费用、工会经费、招聘解聘费等。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人工成本管理在企业各项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是完善现代企业工资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企业加强人工成本核算,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内部分配自我约束机制,调节行业间、企业间的分配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的基本内容

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必须做好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人工成本的预测和人工成本预警等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对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

人工成本是衡量企业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当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日常管理。企业应建立比较规范的人工成本统计台帐制度,准确记录人工成本总量、构成及其变动情况,并定期进行分析,以反映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的强弱变化。发现企业在人工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对人工成本的管理。

人工成本现状分析可以从水平分析、结构分析和投入产出分析等几方面进行。

1、水平分析

水平分析指标主要是人均人工成本,反映的是企业使用一名从业人员所需负担的平均费用水平,从而可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的基本状况。

人工成本人均水平=人工成本总额/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2、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指标主要是人工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含量和某项人工成本在人工成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以反映人工成本对企业总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各项组成部分对人工成本水平的影响程度。

人工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含量=人工成本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某项人工成本构成比重=某项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总额*100%

3、投入产出分析

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是反映人工成本相对水平的重要方面,是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人工成本的投入必须要有一定的效益产出,没有效益产出的人工成本投入,水平再低也是无效投入。

人工成本投入产出分析指标主要是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产出系数、人工成本销售(营业)收入系数、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等,以反映企业人工成本的效益情况。

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0%

人工成本产出系数=增加值总额/人工成本总额

人工成本销售(营业)收入系数=销售(营业)收入总额/人工成本总额

劳动分配率=人工成本总额/增加值总额*100%

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总额/销售(营业)收入总额*100%

(二)对企业人工成本水平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

在对企业人工成本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应当根据经营发展目标,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人员素质、产品结构、技术装备等,对人工成本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以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早作准备,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在对人工成本进行预测时,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主要有:

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它的变动情况与人工成本直接有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投入水平,提高人工成本产出效益。

2、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在人工成本的构成中,劳动报酬所占的比重最大,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是影响从业人员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劳动力供大于求,必然会抑制工资水平的增长,劳动力供不应求,则会推动工资水平的增长。

3、工资增长指导线

政府的工资增长指导线,是企业调整员工工资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工资的增长必然带来人工成本的增长。

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直接影响员工的生活水平,企业在调整从业人员工资水平时应当考虑物价变动的因素。

5、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

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会影响员工工资水平,从而带来人工成本的变化。

6、社会保险缴费率的调整

社会保险费是人工成本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社会保险缴费率调高,则带动人工成本的上升;社会保险缴费率调低,则人工成本水平可相应下降。

(三)建立人工成本预警机制

人工成本预警是人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指对人工成本水平较高或产出效益较低的企业作出警戒,提示企业应当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从而实现对人工成本的监控。

人工成本预警共分两级,第一级为投入产出预警,即首先应当观察本企业人工成本利润率或人事费用率,如果偏离全市或同行业人均水平较多,则应引起警觉。第二级为水平预警,即在企业人工成本投入产出水平较低时,如果同时本企业的人工成本水平超出全市或同行业人均水平较大,则说明企业投入人工成本水平过高,应当加以研究,制定对策,降低人工成本水平。

三、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的工作职责

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应当由各级政府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共同努力、分工协作、各司其职。

市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对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进行人工成本抽样调查,并经过汇总、分析、整理后,定期全市及按行业和经济类型划分的人工成本统计资料,包括人工成本的人均水平、构成比重、产出效益等。企业应当参考人工成本的统计信息资料,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把人工成本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第6篇: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供水企业;变动成本;采购成本;隐性成本;精细化管理

供水企业因为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面对着诸多问题和机会,降低供水成本是企业实现经济和社会利益最高点的方法之一,得到了各企业的广泛的运用。做到成本的有效掌控和给企业带来效益,是需要长久探讨的问题。文章从变动成本等重要成本控制,以及采购成本、隐性成本等精细化管理对供水企业的成本掌控进行了分析。

一、掌握“三率”,稳定成本

原水漏失率、供水漏失率和制水率就是“三率”。在一个时间段内真正采用的原水量和处理水厂真正得到的原水量的差额与真正采用的原水量之比就是原水漏失率。在售出相同水量的情况下,原水漏失率越低,要的原水量越少,成本就越低,就得到了控制。在一个时间段内自来水净水厂的出厂水量与原水量之比就是制水率。在生产出等量出厂水的情况下,制水率越高,需要的原水量越少,成本就越低。供水漏失率是指在一个时间段内漏掉的水量和供水总量之比。企业的供水漏失率越低,需要更少的出厂水量也得到相同的供水量,从而降低了制水成本。努力降低原水失漏率,尽力提高制水率,有效控制供水漏失率是掌控成本的基本方法。

二、掌控成本,注重关键成本

1.控制原水成本,挖潜节流

想要降低供水企业的生产成本。关键在于在控制原水漏失率的同时,正确认识原水结构、减少购买原水的支出。采用一些传统做法,堵坝截流、河中挖河、井中打井,充分发掘提供原水的潜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投入科研创新,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

供水企业应加大对科技节能技术的投入,依靠技术革新,利用变频调速技术、软启动技术的新兴技术,节能动密封填料、微接触轴封等新型材料实现节能目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大节能产品的投入,使管理变得更为科学与准确。

3.改良自动化技术,及时掌握信息

企业加大对自动化的科研技术,对供水网地理信息建设,对供水设备的全面控制和供水信息的及时准确的收集,加强系统操作的无误性,掌握设施系统的运转情况和耗能情况。

三、完善采购制度,把握采购成本

把握好企业的采购成本,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不仅能表现出企业的现金支出的减少,更能表现出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的减少,得到更高的利润,同时也表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加强。控制采购成本对一个企业的经营的好坏与否十分重要。首先要创建公正清廉的招标工作制度,贯彻落实有关的管理规定进行招标工作。然后需要掌握正确的市场动态,了解市场供求关系,提高采购效率。对于供货方与服务厂家,进行实地考核,加大考察力度,保证采购的质量,达到经济效益。

四、成本进行方位划分,实行精细化管理

1.设立完善成本控制责任制

某供水集团公司在明确企业经营目标的基础上,仔细核算目标成本。将目标分解到有关的职能部门上,确定各个部门各自对成本控制的责任与权力,建立完善成本掌控的责任制度。企业每一年要对经济指标进行分解检测,与上年度的状况相结合,排除个别因素,将各类指标如收入指标,成本指标等,用目标责任书的签订方式发给各个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年终时依据达成的情况实行奖惩制度,构成一个全面的成本掌控系统。

2.创立严格的财务审批规章

所有财务支出都要录入财务预算中,禁止无预算、超值预算支出的发生,所有的预算支出在使用之前都要经过申请和批准。这种方法有益于费用支出前对预算进行控制,面对新变化而更好的确认支出的合理性,可以最大程度的把握预算超支的情况出现。

3.提高汇集、记录、传达、汇总和整理工作

要掌控成本需要数据的对比与分析,需要对数据进行汇集、记录、传达、汇总和整理工作。所汇集和记录的数据要真实有效,准确齐全,这就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收集方式和记录的方法;数据的传达需要快速及时;汇合和整理需要有有效合理的规章来指导进行。这一串的工作能更直观的显现出成本掌控的成效,及时的发现并且解决问题。

五、尽力避开无用支付,重视隐性成本

隐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有意或无意导致的、存在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与显性成本相比较,隐性成本难以发掘,难以避免和量化。隐性成本存在于工作的方方面面之中,大到管理层的决策错误带来的成本大量增加,小到一张A4纸员工用于单面打印还是双面打印。重视隐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把握整体成本。

六、创办出色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核心实力

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而一个企业的经营好坏与自身的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关联。当企业有自己出色的企业文化时,企业员工有共同的思想意识,有利于减少企业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共同的意识和追求有助于企业内部的团结和和谐,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根基更为牢固。卓越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运转的剂,降低企业内部的消耗,从而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有效的控制了企业的总成本,才能与社会经济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第7篇: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供电企业主要承担生产以及供应电力责任的企业,由于电力供应关系着社会进步和民生发展,供电企业的经营业务包括经营规范、价格控制、供应量等方面均具有较为严格的法律规定,对供电企业的日常管理和运营设置了较大的难度。其次,供电企业电力生产以及供应所需的固定设备以及材料等物资具有较高的不可替代性,对设备生产商的技术依赖较强。另外,供电企业的物资通常具有使用周期长、更换频率低的特点,如变压器、供电所需的断路器等。此外,供电企业要为用户提供持续不断的电力服务,必须保证物资的充足性以及灵活性,以用户的用电质量与安全为根本经营宗旨。

二、基层供电企业中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

笔者通过观察和分析,将目前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物资采购缺乏流程标准化以及有效监管

物资采购是企业的基本经营环节之一,对企业的生产质量、经营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部分基层供电企业中,未形成一套科学、严格的物资采购流程标准。部分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计划时随机性较大,且并未对各部门所需物资进行核实,极易出现物资采购过剩、错误采购、采购价格合理性缺乏等现象。其次,供电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通常包括招标、查价、谈判、物资技术性核实等环节;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供电企业的相关部门没有严格遵循采购的具体步骤开展相应工作,导致采购流程重复、衔接性差、效率低等后果,对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开展物资采购工作的过程中,供电企业为设置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使得物资采购的监管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

2.缺乏发展平台,物资管理内控人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在许多基层供电企业中,存在物资管理内控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现象,直接影响了企业物资管理的效果和发展。物资管理内控人员综合素质较低首先表现在其专业水平不足,其中包括供电企业专有物资的专业知识、物资采购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专业水平等;从而导致物资采购的各环节不能得到足够的专业保证,各类漏洞与瑕疵将影响供电企业总体生产运营的效率、质量。其次,缺乏物资采购相关知识的培训、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平台,也是目前供电企业物资管理内控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重要原因。

3.健全物资管理内控机制,提升内控弹性水平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一套健全的规章体制是维持其正常、有序生产运营活动的基本保障。然而,目前许多基层供电企业在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方面并未具备科学、有效的物资管理内控机制,在企业正常供电运营环节中埋下隐患。首先,在物资采购各环节的职责划分上,企业未具备明确的部门划分制度,某些采购工作和责任出现重叠或空置的现象,极度影响了采购工作的效率;其次,在采购流程中企业没有对各环节的采购工作进行时间、进度、衔接性、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规范,从而使企业出现物资短缺、物资质量低、采购工作有效性差等现象。除了在物资采购方面没有制定严格的管控机制外,基层供电企业在采购管理以及物资管理方面的管理系统弹性水平较差,可能出现的突况评测工作未得到有效落实;一旦出现供电事故,将直接对供电企业的有序运作以及用户的安全用电造成消极影响。另外,在应急工作的执行上,企业也并未设置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及时处理或给予一定的部门具体的应急职责分配,导致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服务质量。

三、如何提升供电企业物资管理内部控制水平

笔者通过总结和思考,针对以上问题对基层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管控提出以下三方面的解决策略,以期通过改进和提升促进基层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内部控制水平。

1.基于实际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内控机制

一个稳定、有序的企业必须以一套健全的管理体制为保障,因此,要提升基层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控制水平必须基于实际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内控机制。首先,供电企业应对过去的物资管理实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总结出出现的因物资管理不力而造成的供电或运营事故案例,并提炼出相应的物资管理内控缺陷;其次,针对企业内部物资管理缺陷进行部门的重组,将职能重复、冗杂的部门进行整合,将工作流程复杂、系统庞大的部门进行分化;另外,以物资管理的各环节工作为基础,对其进行具体的工作事项规范,如工作时长、质量等,以保证各项物资管理工作的高度衔接性。

2.定期培训,提升内控人员管理水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因此,供电企业必须重视人才发展战略,对企业物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首先,为提高本企业物资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必须组织本企业历史发展以及运营现状的培训活动,使物资管理的各部门对于企业运营需求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其次,由于供电企业物资的专业性以及不可替代性较强,企业应对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物资的学习培训,包括具体物资的性能、作用、操作方法、存管办法以及检测等内容,从而保证其管理的有效性。另外,供电企业的物资管理还需要管理人员具备熟练、高效的管理水平,包括对物资运营各环节的分配和控制、物资管理现象的分析和研究等内容;因此,必须为相关人员提供管理意识的发展平台,保证物资管理内部控制的先进性。

3.严格制定物资采购流程,促进内控标准化发展

物资采购作为基层供电企业物资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以一套科学、严谨的采购流程标准为依托。因此,企业必须规范物资采购工作,严格制定物资采购流程,促使内控的标准化发展。首先,企业应以本企业的采购需求为基础,以各种类型的物资为分类依据,给予不同部门以针对性的采购职责分配;其次,对物资采购过程中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察;规定每个采购环节的具体工作信息,杜绝拖延、随意超预算等行为。另外,制定科学、专业的物资检测标准,对采购物质进行严格审核方可投入使用。

四、结束语

第8篇: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一、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中心,抓调研、出点子,努力提升服务水平

提供智力服务是党委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内容我们始终坚持围绕发展这个中心不断提升调研工作水平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智力资源为领导提出高质量、有价值的决策建议。

一是超前谋划,在决策前加强调研。主动跟紧县委中心工作,围绕全局性重大问题,超前进行调查研究,积极为县委科学民主决策提出参考性建议。特别是在全县企业改制过程中,面临家规模企业生存发展问题,名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我们积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历史、生产现状,深入职工了解其生活、心态,提出了“招改结合,盘活存量,三方共赢”的决策建议。实现了企业起死回生,职工重新就业,社会保持稳定,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突出献计献策的超前性,完成了农业产业化与区域布局、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农村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等调研课题,积极为县委建言、献策,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版权所有

第9篇:供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宏观经济学在许多方面是颇有争议的,主要是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对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在经济学家间往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形成许多学派。在政府如何治理经济方面的作用,学派之间的主张分歧甚大。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如果实行“无为而治”,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减少政府不必要是干预,宏观经济的局面会更好。另一部分经济学家则持相反观点,认为现代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发波动会使宏观经济的目标难以达到。谁都不否定市场经济和政府的作用,但每当出现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时,总是有两派意见,一派强调市场的作用,另一派强调政府的作用。至于谈及政府的干预时,对政府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干预,在什么时候干预,以及实行什么样的政策等诸多方面,在经济学家间又争论不休。

我们在这里将考察近代宏观经济思想的演变过程。由于宏观经济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所以,经济的社会背景基本上也是外国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实行市场经济中必然会碰到宏观经济调节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已经历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两方面的问题,了解国外宏观经济学派以及在不同时期政府所实行的不同的经济政策和效果,是不无益处的。

宏观经济学派争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还是灵活的?

一般说来,主张政府减少干预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认为价格和工资相对是灵活的,也就是价格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有涨有落,市场会很快出清。根据他们的观点,失业现象是暂时的,不值得大惊小怪,从长期来说,市场的力量会使劳动力严重过剩现象消失,只有很小一部分自然失业(这部分人的失业是正常的,无需政府关心)。对一时出现的劳动力过剩现象,他们主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让企业和劳动者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对劳动职位的空缺及时信息,鼓励劳动者在不同地区间和不同职业间流动。

他们认为,价格和工资从短期上说是有一定的刚性的,所谓刚性也就是不够灵活,固定不变或只上不下。其主要原因是工会的力量比较强大,要把工资定在高于均衡的水平之上。在这种情况下,非均衡的失业现象会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他们的政策主张是,对工会的权力要有所制约,使工资水平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使刚性消失,非均衡的失业现象也就会随之消失。应该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可称为右翼观点。

左翼和中间派的观点对价格和工资的灵活性的假设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他们的基本假设是,价格和工资是刚性的,也就是相对固定的,或者只能上不能下。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期,对劳动的需求发生疲软现象,要削减工人的工资必然会遭受到工会和工人的反抗。即使在某种程度上对工资作了削减,但也不足以解决非均衡的失业问题。而且削减工资的结果反而会减少总需求。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同样对需求变化的反应显得很不灵活。随着市场的结构变得越来越集中,垄断程度明显增加后,企业对需求不足的反应不是通过削减价格来增加销售数量,而是通过别的办法对付之。如果企业认为需求不足是一种暂时现象的话,他们就增加存货,减少现在的销售,或者减少生产,从而减少就业。如果企业认为需求不足会持续一段时间的话,他们就会采用成本加成的办法,把经济损失转嫁给消费者。如果工资是刚性的,或只能上,不能下,并且工资成本的比重很大的话,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也会是刚性的。因此,他们批评右翼观点,认为要依仗市场的力量解决失业的问题是一种奢望。

2.总供应是固定的,还是可伸缩的?

如果总需求发生变化,国民产出会发生什么反应?会对就业发生什么影响?

右翼的观点认为,总需求的变化,对总供应只有在短期内会作出一些反应,从长期来说是不会作出什么反应的。总供应是不受需求因素决定的。它取决于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和数量,也就是整个经济的生产能力,而不取决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水平的扩张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它不能造成国民产出和就业水平的长期增长。同样,总需求的萎缩从长期来说也不会导致国民产出的下降和失业的增加,它只能引起价格的下降。

因此,如果政府要通过扩大总需求来实现总供应的增加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一种良策。他们主张,要直接鼓励企业的发展和竞争,不要妨碍市场的正常运作,只有这样,总供应才会增加。这种主张,通常被称为供应学派经济学。

与右翼的观点相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总需求的扩大会促进总供应的增加,如果总需求有足够的扩大,失业率会下降。只要政府保持一种较高的扩张的总需求,国民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增加就会持续到长期。被扩张的总需求刺激的市场会变得充满活力和不断扩张,从而刺激企业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雇佣更多的工人,增加投资,进而增加整个经济的生产能力。

他们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政府不能“无为而治”,不能对市场放任不管,相反,要加强对总需求的管理,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波动要及时调节,确保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不同观点主要表现在对总供应曲线的性质的理解上。

右翼观点认为,总需求的扩大几乎不会对总供应产生什么影响,所以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垂直的曲线,总需求曲线的扩大,不会使总供应曲线向外移动,结果只能造成价格水平的上升。

反对右翼观点的人们认为,社会生产能力是存在过剩的,总需求曲线的向外移动(扩大)会使国民产出增加,从极端的角度说,总供应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总需求扩大的结果会使国民产出显著增加。

不偏之为中的观点是总需求的扩大,既会使国民产出增加,也会使价格水平上升。如果经济特别不景气,有大量的生产能力过剩,开工率甚低,失业率很高,总需求的扩大会使国民产出增加很多,价格水平上升不大。但是,总需求扩大的效果不是始终如此的,随着生产能力的利用率逐渐增加,生产能力趋向于饱和,总供应曲线就变得陡直起来,企业会发现要增加产出会很困难,对总需求扩大的最直接、明显的反应就是提高价格水平。从长期来说,如果总需求的扩大导致了社会投资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增加,总供应曲线会向右移动。从这点来看,长期总供应曲线比短期总供应曲线更有弹性。

3.预期的作用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预期,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预期主要是指人们对价格和产出的变化会有多快的反应和多大的反应?他们预期的内容是什么?这些预期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持右翼观点的人认为,人们对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变化会反应很快,特别是对价格变化的预期。他们特别强调价格变化预期的作用。如果总需求扩大了,人们就会预期价格水平就要上升了。工人对工资的增加理解为物价的上涨,名义工资的增加只是一种幻觉,因为工资的增加部分很快会被价格上涨所吞噬。企业对产品需求的增加也被理解为是通货膨胀的信号,开始以增加产出作为响应,后来发现用提价而不是增产的方法更为“有效”。不多时,企业纷纷仿效,整个经济提价成风。企业不久发现工资、原材料等外购物品都涨价了,成本明显提高,企业以此为由,又进一步提高价格,结果价格水平被步步推高。因此,国民经济的产出不会增加,因而就业人数也不会增加,只是价格水平提高。他们认为,总需求的扩大对增加产出和增加就业无济于事,它只是通货膨胀的代名词。如果有什么作用的话,那就是使企业丧失生产的信心,不敢轻易投资,结果长期的经济增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就业水平不会因此而提高。

与右翼观点相反的经济学家则认为,预期的内容不是如此简单的。人们是否预期总需求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这要看现行经济的状况,以及扩张总需求的力度如何,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经济处于严重萧条的时期,失业率很高,社会生产能力严重利用不足,政府以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医院等公共工程的形式扩大总需求,国民产出和就业人数就会迅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预期的效应是有利的。企业对扩大总需求不仅仅预期为通货膨胀,而是预期经济会得到复苏,企业会得到发展,市场也会扩展。于是,企业就愿意投资,结果经济进一步得到发展,国民产出进一步增长,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

因此,对预期理解的差别反映在对总供应的看法上,右翼观点是总需求的扩张不会产生新的国民产出和就业人数,总供应曲线是无弹性的,是一条垂直的线,所以,其效应是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反对右翼观点的人认为,总需求扩大的结果会增加总供应和就业人数,企业因而会预期国民产出增加。

对这些基本的宏观经济学问题的看法不同,反映在政府的作用上也是存在两种观点的。凡是认为总需求只会导致通货膨胀的人就主张政府不要干预经济,实行放任不管的政策,让市场经济发挥充分的调节作用。要制定的政策就是要保护市场的正常运作,比如,限制大企业的垄断,限制工会的垄断等。从长期来说,国民产出会增加,非均衡的失业率会降低到均衡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扩大总需求的做法,如同饮鸩止渴,毫无益处,从长期来说会影响国民产出的增长和就业。凡是认为总需求会有助于国民产出的增长和就业的人认为,如果听凭市场调节,非均衡的失业现象会长期存在,而且会相当严重。因此主张政府干预,扩张总需求,从而促进总供应的扩张和就业人数的增加。

二、宏观经济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在19世纪,经济学家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持着一种悲观的态度,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为代表,认为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国民产出则以算术级数增长,生产力存在的收益递减的规律会抵消技术进步和新资源以及原材料的发现所得到的益处。在此情况下,政府最好是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鼓励企业的发展,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反对重商主义,主张扩大国际贸易,扩大市场,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国民产出的增长。

到了20世纪,经济学家的看法有了些改变。主要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际贸易也很兴旺,对国民产出的长期增长不再那么悲观了。在此情况下,经济学家更主张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让经济自行发展。当时大多数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相信市场经济的魅力,把资本主义经济描绘成一架精妙的机器,会把社会稀缺资源引导到社会最有利的用途上去,会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就业不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政府不必多此一举,干预经济。政府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过多发行货币,以免引起通货膨胀。

古典学派对依靠市场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要求坚信不疑,任何非均衡的失业现象是摩擦性的,经过一定时期的调整,它终将消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不是很严重,所以,古典学派的观点是占主流地位的,即使有争论也不会引起人们特别的注意。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工人失业率骤然上升,上升到了两位数,英国在1932-1933年达到了22%,工厂的开工率普遍不足,国民产出明显下降,出现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国际贸易额大幅下降。

经济大萧条与实行通货紧缩的政策有关,它使失业现象加剧。回顾这次经济危机,许多经济学家指出,如果实行放松银根的政策,本来的经济情况会好得多。但是,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和理财当局坚持反对把失业现象归咎于需求不足的观点,也不主张放松银根或扩大需求(比如增加政府开支)的做法。

根据古典学派的观点,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不会导致失业,面对失业率上升的现实,他们认为是劳动力市场没有出清的缘故,也就是劳动力的价格没有下降到足够低,使其达到供求平衡的水平。因此,他们主张劳动力的价格应当进一步下降。如果货币工资(劳动力的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总的价格水平下降的幅度,说明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就业人数增加,从而使商品的价格也进一步下降,市场商品的需求增加,同时出口品的价格也随之下降,增加出口,使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也得到改善。

古典学派因此主张政府应坚持实行平衡财政预算,甚至不惜削减社会福利,增加失业人数,企图以此“短痛”避免今后的“长痛”。事实证明,古典学派在经济大萧条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是错误的,高失业率与需求不足同时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人们逐渐怀疑其理论的正确性和以该理论所制订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凯恩斯认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是很难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达到供求均衡的水平的。当需求不足出现的时候,社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下降,但劳动力的价格仍维持在原来水平,结果劳动力出现过剩(失业)。凯恩斯的观点是,即使将工资水平可以压到均衡的水平,但工人工资的减少,会进一步使总需求减少,而且工资减少的幅度难以抵消总需求的减少,从而使市场出清难以做到,非均衡的失业现象将持续存在。企业主可能会发现劳动力的价格的确是便宜了,但由于总的经济状况不好,他们就不会贸然增加生产和增加雇工。结果,经济萧条现象越发严重。

如果总需求严重不足,就会产生经济萧条和高失业率。如果在国民经济中存在着潜在的生产能力和失业后备军的话,通过扩大总需求的方法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凯恩斯认为,可以从财政政策上去促使总需求的扩大,以达到充分就业的目的。政府如果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不足,漏出大于注入的时候,仍然采取紧缩的政策,必然会使经济更加萧条。在此时,政府的正确做法是,不再固守财政预算平衡的政策,而是为使注入大于漏出,这就要求实行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换言之,要减少财政收入(税收),增加财政支出,也就是实行财政赤字,以扩大总需求,让乘数效应发挥作用,达到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

凯恩斯指出,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大性的货币政策不如财政政策有效。因为增加货币供应会有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纸面资产(证券等)的投机,而增加政府支出会直接增加对实物资产的投资,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在经济萧条时期,最好的办法是双管齐下,在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扩大货币供应,这就不发生挤出效应,较有效地促进国民产出的增长。

如果总需求扩张过度,总需求曲线外移,社会上闲置的生产能力和资源越来越少,已逐渐接近极限,此时,如果再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会导致价格的较大幅度的上涨,而对国民产出增加的贡献很有限。对此种情况的出现,凯恩斯主张实行相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减少总需求,比如,财政政策方面,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货币政策方面,减少货币供应。在减少总需求时,他还是认为财政政策最为有效,当然他仍主张财政政策应当与货币政策同时实施。

凯恩斯理论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对它最有力的冲击是现代货币主义。现代货币主义是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为代表。他以古典货币数量说为基础,适当吸收现代经济学的观点(包括一些凯恩斯的观点),对经济中出现的滞胀现象作了独特的分析。

货币主义的核心内容是说明价格水平与货币供应数量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弗里德曼分析了美国历史上价格水平和货币供应数量的关系后,得出结论,即: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长期的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超过国民产出潜在的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则不可避免。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只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伤害,因为它使人们对今后的投资前景发生怀疑,失去信心,从而减少投资;也因为通货膨胀使本国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所以,他们主张政府要对货币供应实行严格的控制,即主张确定货币控制目标。温和的、公开的货币供应目标会有助于减少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率。除对货币供应实行严格的控制外,根据货币主义者的建议,政府应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限制工会的垄断权力,以排除人为的障碍,使市场经济能够正常的运作,发挥市场的效率。按此主张,企业和工人会对市场作出反应,增加产出和劳动,结果使总供应得到增加。货币主义的刺激供应的政策主要精神是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让企业尽情追求自身的利益,使社会生产能力得以充分的利用。

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他们认为自然失业率之所以上升(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主要是工会的作用和对失业福利救济的增加,从而使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增加。滞胀的原因也正在于此。他们在1970年代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人们增加了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结果国民产出不仅没有受到刺激,而且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在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美国和英国政府都采用了货币主义(供应学派)的观点,对总需求有所遏制,花费了一段时间,调整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在短期内,失业率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工资上升的调整较慢,需要有一个过程。但从长期来看,根据货币主义者的观点,通货膨胀率会明显下降,最终自然失业率也会明显下降。

坚持凯恩斯观点的学者对货币主义的观点不是完全排斥的,他们也认为,如果总需求扩大过猛,会使通货膨胀率急增,有一部分失业率是不可能靠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得到解决的。无论是社会的总供应或社会的失业率都存在着某种极限。到了这种极限,一味扩大总需求就会产生不良的效果。总供应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到了生产能力利用完毕的时候就变成垂直的了,说明是扩大总需求政策有效性到了极限,再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只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对国民产出的增加无济于事,国民经济存在一种潜在的产出水平,这就是社会所有的资源基本上得到充分利用的产出水平,这种产出水平不是完全可以依靠扩大总需求的办法来达到的。通货膨胀率上升在一定范围内会导致失业率的减少,即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呈反比关系,说明在这个范围内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是有效的。但自然失业率不是靠扩张性的政策所能解决的,如果在这时继续实行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的继续上升,而对失业率的下降毫无作用。

尽管凯恩斯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货币主义者的观点,但在基本立场上并没有改变。他们认为,通货膨胀的确是与过度的总需求扩张有关,但到了197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不完全是一般性的总需求扩张引起的,过度的需求集中在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过度需求的部门的通货膨胀压力不能被需求不足的部门的通货紧缩的压力所抵消,因为工资和价格都存在着刚性,于是需求转移型的通货膨胀就发生了。1970年代的通货膨胀也要归咎于成本推动的压力,大型的跨国公司过大的经济权力,大型工会的谈判权力和发生的能源危机致使石油价格上升,都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连续发生,工人对每年工资的增加产生预期,但工资的名义增长赶不上国民收入的实际增长。所以,从长期来看,主要问题不是人们对价格上升的预期,而是人们对实际生活水准提高的预期。

凯恩斯主义者对1980年代出现的高失业率归咎于总需求的不足。总供应对总需求的减少呈现出较大弹性的下降。企业对总需求的下降的反应是减少产出和减少对工人的雇佣。企业减少库存,企图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的做法,加剧了这种情势。

凯恩斯主义者对货币主义者的观点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过分依仗市场的力量,认为只要把企业和工人都推向市场就会解决问题;二是把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萧条等复杂的经济现象简单地归为货币供应的控制问题。

他们认为,现实的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市场的不完全性使“看不见的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不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最佳化。市场供应和需求条件的变化往往反映短期的投机情况,不能正确反映长期的成本和效益的真实情况,特别是象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它们对短期的压力反应十分激烈,而且过分,对企业的长期投资非常不利。比如,外汇汇率的激烈波动,怎么会使企业家对长期投资出口市场持有信心呢?因为无论汇率突然上升或者突然下降都会损害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经济的自发波动会对将来的需求、供应和价格产生许多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使企业减少投资,从而减缓经济的增长。据此,他们认为政府对干预经济责无旁贷,以促进投资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凯恩斯主义者常常引用日本、法国和德国等例子,说明政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近几十年是经济学家十分活跃的时期,如果把经济学家一分为二,不是货币主义者,就是凯恩斯主义者,未免太简单了。如同经济现象是复杂的一样,经济学家也是流派纷呈,主张各异,面对各自的观点,不是互走极端,而是在坚持自己的主张的前提下,公开的或不公开的吸收合理的成分。当你在一个学府问及一位经济学家的时候,他可能会滔滔不绝,但不会给自己贴上什么学派的标签。学派的划分,在很多场合,是评论家的分析或者归纳。 三、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选择的启示

以上简要地概括了宏观经济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以及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客观经济现象过于复杂,不同的经济学派的政策主张所依赖的假设又各不相同,所以,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很难走到一起来的。不过,全面理解宏观经济的各种思想,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是有借鉴意义的。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启示:

1.以总量调控为主,还是以结构调控为主?

既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有待逐渐形成,那么单单利用总量调控,就会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判断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形成与否,至少有三个标志:一是企业是否能按企业规则行事。比如企业是否有定价的自,也就是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企业是否有用工权,根据需要雇佣和解雇雇员;二是商品是否能在全国市场上自由流通,不受人为的限制和地方的保护和歧视;三是企业的形成与发展是否受到所有制的限制,特别是民营企业是否能够根据市场竞争的原则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四是社会资本是否可以根据市场信号自由转移;五是是否形成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税务制度与法规。根据这些标准衡量,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尚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由于如此,宏观的总量调控,就会遇到许多的人为障碍,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总量调节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一个畅行无阻的传导机制。比如,国家增加财政支出的目的是要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前提就是要求企业对总需求的变化反应十分敏感,这样才会产生连锁反应,达到国民经济倍数增长。如果其中某一环节,对总需求的反应并不敏感,就会使乘数效应大打折扣。

可以说,我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着计划经济的痕迹。国家对许多重要的商品价格还实行着严格的控制,国有企业的用工权还受到很多的限制,地方主义还时有抬头,民营企业在行业进入等方面都受到限制,国有企业的资本的大部分是不能流通的,我国的行政和税务制度和法规很多是沿袭计划经济的一套。在这种情况下,宏观调控恐怕宜以结构性调控为主比较有效。结构性调控的做法,似应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即“瓶颈”行业注入必要的资金,使其缓解供应紧张的局面;对生产能力过剩又没有发展前途的“夕阳”行业实行关停并转,对新兴的行业政府宜采取扶持的政策,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取消“禁入”的规定,使它们能较快地进入短缺的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短缺行业是赚钱行业的同义词),既增加投资的有效性,又缓解社会对特殊商品的供应不足。

2.宏观调控侧重需求管理,还是供应管理?

自凯恩斯以来,宏观经济的视野确实有了很大的拓宽。他所强调的需求管理在调节西方经济方面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副作用,不然,宏观经济思想不会像现在那样混乱。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的好处是对经济的调节比较直接,对解决通货紧缩特别有效。换言之,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只对经济发生大萧条时十分有效。问题是,现在经济的运行并不象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那样低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经济结构与政府调控能力与那时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也就是说,不太可能产生像那时出现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消费严重不足的尖锐矛盾。可以这样说,经济大萧条只是一种特例。它说明,如果不分经济情况的好坏,一味强调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政策可能会出现弊大于利的结果。它的好处仍然是拉动总需求,刺激国民经济增长;它的弊病是,如果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已无多大剩余的话,就会引发通货膨胀。从微观层面看,会出现严重的“挤出效应”,排斥私人投资,阻碍国民经济的增长。供应学派的兴起是对片面强调需求管理的一种纠正。

我国真正借鉴西方宏观调节的做法可以说从1999年始,那时我国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疲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提法和做法正式出现在政府的报告和文件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词,虽然没有什么标新立异之处,但隐喻着扩大总需求的政策意图十分明显。显然,扩大总需求,就是实行需求管理政策。从近两年的实践来看,需求管理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是有一定贡献的,有的学者估算,大概使国民经济增长一到二个百分点,但与人们对它的预期效果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人们对它产生的疑问有:为什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只有发行国债一途?我国屡次增发国债的效果究竟如何?当然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我的看法是,发行国债后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共工程,是一种正确的做法,要比用于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好得多。问题是,一方面公共工程是否对国民经济的总供应产生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公共工程的乘数效应究竟如何。恐怕两方面的效果都不令人满意。前者,只具有总量调节的意义,对解决国民经济中的“瓶颈”不十分明显(说实在,在需求疲软的时候,“瓶颈”在哪里也难以说清);后者,没有引发新一轮的增产和投资热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对需求刺激的反应不敏感。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积极的财政政策既没有促进国民经济的有力增长,也没有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回过头来看,如果我们把宏观调控的重心放在供应管理方面,也许效果会好得多。所谓供应管理,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主要是要把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搞好。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国有企业的潜在的生产能力是很有限的,尤其在停产之后,要再把生产重新组织起来,困难重重。有许多国有企业实际上是不破产的破产。在这种情况下要靠需求管理政策来拉动国民经济,使国有企业的机器重新开动起来是难上加难。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就是对宏观调控的信号十分敏感的企业,有了这个条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把企业潜在的生产能力“拉动出来”。

3.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更多地利用市场,还是依靠政府?

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思想的分歧争论在很多问题上主要集中在对市场的看法上。

我们不会也不能对西方的两种学术观点作出裁判。我们经济理论工作者的任务是,联系我国的实际,如何正视国民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经济的对策。我国长期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虽然我国已正式宣布实行市场经济,但在许多方面还是依靠行政命令指导和调节经济。我国肯定了市场经济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基础作用,但对如何实现这个功能,或者了解甚少,或者做得很少。我们知道,在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写得很清楚,依靠市场要解决三大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计划经济何尝不想较好地解决这三大问题,但计划经济实践的结果是灾难性的。这是现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其结论是不言而喻的,就是我们要在建立市场经济和完善市场经济上多下功夫,政府应当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让市场成长和发育。应当看到,西方国家是市场经济的国家,它们的市场基础远比我们深厚,他们尚且注意或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我们还有什么顾虑,认为让市场发挥自身的作用会使国民经济失控呢。恐怕即使让西方的凯恩斯主义者对中国的现状发表意见,也许他们也会发出“政府干预太多”的感叹。

【参考文献】:

[1]richard hofstadter. social darwinism in american thought: l860~l9l5[m]. philade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944.

[2]lionel robbins. the theory of economic policy in english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m]. london:macmillian co., l952.

[3]warren g. samuels.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economic policy: non-legal social control[j]. souththern economic journal, no. 1, 1964.

[4]juseph a. schumpeter. history of economic analysi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5]jeseph dorfman. the economic mind in american civilisation [m].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