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为了饮食安全精选(九篇)

为了饮食安全

第1篇: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关键词: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餐饮业;发展现状;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所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近几年来,人们对于餐饮的需求量大大提高,餐饮行业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接下来,笔者将针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对餐饮业发展的影响,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一、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对餐饮业发展的影响

(一)食品卫生安全关系餐饮业社会责任感

自从非典事件发生以恚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成为人人关心的重要卫生问题。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餐饮业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正所谓病从口入,保证社会大众的餐饮卫生与安全,是餐饮行业的基本社会责任。餐饮行业的发展以利润取得为目标,但取得利润要建立在保证用餐者安全用餐的基础之上。处理不好经济利益与消费者健康之间的关系,会让餐饮行业丧失社会责任形象。

在传统的餐饮行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中,卫生要求以及防疫工作较为重要。在现代食品卫生与安全管理工作中,如果仍然利用传统的眼光去看待餐饮行业,会影响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质量。餐饮业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内容,不只有餐厅的环境、工作人员的人个卫生与菜品的清洁程度,还与餐饮行业的经营范围、经营理念等有密切关系。讲究食品卫生安全,是对消费者与社会负责的表现,只有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才能提高餐厅的社会地位,得到更多消费者的信赖。

(二)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关系餐饮文化习俗发展

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产生之后,究其原因,我国的许多传统餐饮文化习俗成为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诱因。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饮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形、器俱全,无数美味佳肴因此文化而生。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重视菜肴的品味,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飞禽走兽,都能成为盘中餐。但广开食谱,肆意杀生,让生态平衡受到影响,也提高了人与动物之间传染病传播的机率,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而来。像鸟、兔、蛇与蛙等动物都是病毒的重点宿主。

除此之外,在烹调方法方面,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明火旺油,像煎、炸、腌腊与烟熏等烹调手法都较为极端,做出美味的代价就是营养的流失。从饮食方式来讲,中国人吃饭讲究热闹与气氛,不分你我,这给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途径。在传统饮食文化影响下,大多数群众的生活习惯不尽优良,大鱼大肉与大吃大喝导致了许多饮食问题的产生。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对于餐饮文化发展有一定影响,这就需要餐饮行业即时调整行业结构。

(三)食品卫生安全影响餐饮消费的主流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产生,会影响餐饮行业的消费人群规模。在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之后,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社会舆论,这些舆论无一不关系餐饮行业,对于餐饮行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吸取了多种教训之后,社会大众开始注重养生与饮食安全问题,绿色与养生已经成为消费者对于餐饮行业的新要求。

消费者的餐饮需求,是餐饮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餐饮相关企业发展必要的活力。健康饮食成为社会餐饮主流,激发了新的餐饮需求,也给餐饮行业提供了新的方向。餐饮行业要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就要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积极推出新的餐饮结构,促进消费者合理膳食。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关系着未来的餐饮结构变化。

二、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对策

大量的餐饮发展历史表明,每一次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出现,都蕴藏着食品卫生安全发展的新机遇。把每一次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产生,都转变成为餐饮行业发展的契机,需要每一位餐饮行业工作者的努力,具体策略如下:

(一)倡导健康饮食观念,养成良好餐饮习惯

在全社会都重视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今天,餐饮行业也开始重视健康饮食理念的推广,关注消费者饮食理念的转变。将餐厅的经营、卫生与安全管理工作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上,才能让餐厅有良好的发展氛围。大量科学证明,膳食的平衡与营养的合理搭配,能够让饮食结构变得更加健康。现在的大多数用餐者开始关注一日三餐中的营养摄入量,重视所吃食物中营养的平衡性以及搭配的合理性,不再只重视口味。当消费者的饮食观念发生改变时,餐饮行业的工作人员要重视这一变化,利用最新的餐饮研究成果,向社会大众推广卫生与健康的美味菜肴,利用这一机遇改变饮食结构。在消费者与餐饮经营者双方积极的互动之下,正确的餐饮理念才能被传播。

(二)借鉴西餐文化,弥补中国传统餐饮文化陋习

改变中国传统餐饮文化中的陋习,是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借鉴西餐文化中的精华,将中西饮食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解决食品卫生安全困境。

第一,改变传统的合餐制度。在重大传染卫生事故发生之后,国家相关部门会积极推广分餐制,这就说明分餐制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在社会文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分餐制已经成为一种文明且先进的餐饮方式。餐饮行业要意识到这一正确的饮食方式,并在餐厅中积极推广,让社会大众习惯这一饮食方式,通过短期行为的渗透形成长期的饮食习惯。

第二,改变对色、香、味、形、器的极端追求。为了满足这些综合性需求,厨师们会利用大量时间对胡萝卜、西瓜、西兰花等未消毒的蔬菜水果进行手工加工。原材料未先做熟,加之手工制作,极大地提高了细菌传播的机率。为了追求菜肴的香与味,厨师利用煎与炸等极端的烹饪手段,造成了营养成分的流失。从西餐中借鉴精华,讲解原料新鲜度的保持以及营养的科学配比,明确菜肴的制作标准,有利于饮食文化的健康化。

第三,关注餐厅与后厨的环境卫生。在西方国家,有法律法规对餐厅的卫生标准做出规定,而卫生合格与否,要以厨房卫生为标准。厨房的卫生条件不过关,餐厅无权继续经营下去,除此之外,餐厅的经营者会得到较重的处罚。国外快餐像肯德基与必胜客等,都以厨房和餐厅同样整洁而遍布世界各国。但中国餐厅较重视外在,关注餐厅的环境,忽视了厨房环境的整理。借鉴西餐文化的可取之处,优化中国餐厅的环境,有利于餐厅的发展。

(一)做好饮食消费市场分类,拓展餐饮行业发展空间

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突出,让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与餐饮活动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消费者不再只追求饭菜的新奇与野味,开始重视餐饮环境与卫生,乐于选择土特产与绿色食品。中消费者饮食消费观念的本地化与自然化,给餐饮行业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对饮食消费市场进行合理分类,努力转变餐饮经营的思路,有利于餐饮行业适应全新的市场环境。

无论是餐厅经营者还是餐厅企业,都应当寻找中国消费者传统饮食习惯与健康观念的平衡点与平衡方法。将人们对于自然、卫生与健康渴望融入到当前的餐饮工作中,像通过扩大包厢的面积,拉大公共用餐区域的桌距,改变菜单,都能给消费者带去不同的用餐体验。餐厅可以通过公勺与公筷推广,给消费者更愉快的用餐体验,形成健康的用餐氛围。

(二)结合现代网络技术,建立食品安全监督体系

解决食品卫生安全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重视与餐厅的积极参加。建立一个以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为核心的监督预警体系,发挥监督作用,能够给餐饮企业一定压力,促进餐饮企业自查。食品安全监督体系要由卫生管理部门组织,政府主导,餐饮企业共同参与。政府与卫生部门要就这一体系内容,定期向餐饮部门发放食品卫生安全注意事项,加大餐饮行业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收集与整理,做出科学的研究报告。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建立餐饮行业网络交流平台,鼓励各个餐饮企业分享自身运营中遇到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难度,共同寻求正确的发展方法。除此之外,卫生管理部门与政府要监督餐饮行业坚持落实餐饮资源认证制度,将卫生认证、健康认证与安全认证这三项关键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对于餐饮行业的需求也逐渐上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餐饮业要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必须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关注社会大众的健康,用安全卫生的食品满足他们的餐饮需求,才能让餐饮业成为社会大众依赖的行业。

参考文献:

[1] 程智.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新思考与新解决[J].法制与社会. 2010(24).

[2] 王亚娟、蒲芳芳、李晶晶、李雪梅、石磊、程改平、胡雯.四川省餐饮业食品安全管理的初步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6(04).

第2篇: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一、基本情况概述

*县辖区面积约2540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47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全县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的餐饮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固定店面的餐饮总数为862家,其中有许可证的为560家,无许可证的为302家,即将转让的为13家,获证率约为64.9%。在所有餐饮单位中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15家,学校食堂40家,农家游199家,绝大部分为小型餐饮单位,占全县餐饮单位总数的96%。从数据统计来看,我县餐饮单位基本呈金字塔状,塔顶端的大、中型餐饮单位数量最少,中间部分为较为规范的小型餐饮单位,最底端则是数量庞大的流动性强、从业人员不稳定、设施设备缺乏、自我管理水平低下的“五小”(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小农家乐、小食堂)餐饮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无证经营现象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方便快捷的就餐需求越来越大,餐饮服务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除较规范的酒店外,绝大多数是家常风味店、特色小吃店、休闲餐厅、烧烤店、大排档、农家乐等,而这些小型餐饮单位常常抱着“省钱经营”的心态去经营,投入少、成本低、分布广、条件差,加之多数业主法律意识不强,存在事先不申请,不管卫生条件符合与否,不经许可即行开办的现象,有的企业则是被查处时才被迫办证,不查不办,更有甚者是遇到检查,听到风声不对,干脆“收兵回营”,躲过检查后再继续经营,导致我辖区内存在着一大批未办证的餐饮单位。

(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健康体检不到位。目前,我县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低文化层次的群体,其中初中、高中文化的居多,部分从业人员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起码的卫生知识都一无所知,大多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操作;有的企业不为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明,或者为了应付办证,节省体检费用,从业人员体检几个就算了事,不符合全员体检的规定,加上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体检了的走了,新来的未经体检随即上岗,特别是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全部未进行健康检查,若有患有传染性疾病(如甲肝、肺结核等)的人员上岗,给消费者构成严重的健康隐患,这些患病从业人员成为餐饮业的“隐形杀手”。

(三)设施设备简陋,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众多的小餐饮单位受自身经营规模、方式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业主不愿意在硬件设施上投入,难以做到分间操作,有的甚至生熟案不分,也不能达到远离厕所、粪堆、污水沟等污染源的要求。日常监督检查时经常见到库房、操作间的物品就地堆放或堆放无序,废菜乱扔,污水横流的现象,较为脏、乱、差。特别是夜市、小吃摊点、火锅店等大多数集中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段,来往车辆多,卫生环境条件极差,加之自带的清水和餐具有限,但是需要洗刷的餐具、用具又多,为了节约用水,两盆水撑到底,一盆去油,一盆冲刷,更别提卫生消毒了,存在许多食品安全隐患。

(四)小餐桌、小食堂管理缺失。据不完全统计,我县中小学校食堂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还比较到位,但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获证率较低,学生小饭桌的获证率极低,这些小食堂、小餐桌未获许可,基础条件差,操作规程混乱,餐饮具消毒空白,责任管理缺失,对其监管难度也很大,几乎处于脱管游离状态。

(五)监管力量不足,制约监管工作有效开展。随着监管体制的调整,餐饮消费环节由我局负责,同时我局还承担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的监管职责,而我县餐饮业存在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执法装备尤其是仅有的3台执法车辆远远不能适应新任务的监管需要,存在着“力不从心”的困境,而我局在乡镇村又没有派出机构,与数量众多而监管难度大的餐饮单位形成了悬殊鲜明的对比。

(六)检验检测技术手段不到位。《食品安全法》实施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餐饮食品检验检测将实行“买样制”,检测设备、抽样费和检验费将面临巨大缺口,这将成为制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因素。还有,餐饮服务监管职能交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但检验检测工作仍由疾控中心承担,餐饮监管与检测检验两者能否有效对接,能否协调运转都值得商榷探讨。

(七)农家游、农家乐监管工作是一个棘手问题。我县是一个旅游大县,大力发展农家游、农家乐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旅游本身具有人员高度集中、特殊时令性、区域特色性等特点,尤其是*月中旬至*月中旬较兴旺,农家游、农家乐在这一季节也逐步成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高风险场所,主要表现在:许多经营者在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情况下对外开放经营,从业人员普遍存在无证上岗现象;开办者大部分是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人口,法律意识、卫生意识相对较差;厨房功能布局不合理,功能间缺少,卫生设施不全,*造成交叉污染,部分经营户为体现“农家乐”“家常便饭”的意图,在食品操作加工上采用不卫生的“土方法”;部分经营户不配备或者虽配备了餐具消毒、保洁设施,有的不经常使用、有的由于游客数量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形同虚设;前几年,我县为发展农家游、农家乐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范和许可条件,但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旅游人数日渐增多,饮食花样日益繁多,原有的许可条件和规范远不能符合满足现实的监管情况。

三、建议与对策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经营者守法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上街咨询、手机短信、投诉举报等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宣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饮食卫生知识,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月份,利用一周时间,我局通过召开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大会,公开发放执法服装、设置展台、接受咨询,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观优秀餐饮服务单位、开展“五进”活动和餐饮服务执法检查开放日活动,营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此项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要加强对餐饮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对其进行《食品行业从业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操作规程》等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从业人员规范管理、守法经营的自觉性,扎实开展从业人员年度体检工作,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要采取强制措施,调离其直接接触食品的岗位,*月*日,由市局统一安排,组织全县380名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二)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对申领许可证的企业就其现场布局、设施设备、人员条件等项目进行实地核查验收,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目前,我局已受理餐饮服务经营企业申请书31份,已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20件;

对辖区内餐饮企业落实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台账记录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追根溯源,*月份我局印制了统一的台账登记册,发放到餐饮企业,同时完善了23项餐饮食品安全制度,指导餐饮企业健全餐饮食品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装裱上墙张贴在相应功能区;重点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根据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严厉查处餐饮单位无证经营和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以及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

(三)加强政策引导。积极研究制定“五小”餐饮企业管理办法,借鉴重庆市小餐饮临时许可办法,对加工经营场所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或者就餐座位在30座以下的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小农家乐、小食堂等符合餐饮服务“即时制作、即时消费”基本特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办理6-8个月的《餐饮服务临时许可证》,既使临时性企业得到规范,又不至于浪费资源,符合小型企业流动性大、季节性强的特点。*月份,我局在对全县餐饮企业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突出监管重点,将社会关注度高的学校食堂、农家院、农村集体聚餐及经营规模小*出问题的餐饮服务摊点、小餐饮列为重点规范对象,经过上下反复酝酿、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拟定了《*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县餐饮服务摊点监督管理办法》、《*县农家宴席监督管理规范》、《*县农家院监督管理办法》《*县小餐饮临时许可审查规范》,已上报县政府,目前处于审核阶段;

(四)全面推进餐饮业信用体系建设。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餐饮去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将餐饮企业划分为A、B、C三个等级,有利于促进餐饮服务经营者提高自身食品安全信用等级,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我局在具体工作中将坚持“监管并重、量化评价、动态监管、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量化分级;除此之外还将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示范试点工作。通过制定标准、广泛发动、积极参与等形式评选出10名餐饮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店(学校)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全面推动我县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上新台阶,同时主动曝光一批无证经营、无证上岗、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且屡教不改的企业或摊主,使违法经营者无容身之地。

第3篇: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您提出的“加强餐饮食品行业卫生安全监管”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高度重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认真落实提案建议,主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针对社会热点开展专项整治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环节分别由质检、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我市机构改革目前尚未到位,市政府明确餐饮服务环节暂由卫生部门负责监管(政〔〕78号)。

为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今年以来,我局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火锅店、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一次性餐盒使用等专项整治活动。4-5月份,为保障牡丹文化节及“五一”期间餐饮食品安全,我局组织开展了春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蓝盾”行动,对餐饮行业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针对媒体曝光的“瘦肉精”及“牛肉膏、染色馒头”等热点问题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及时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5月12日,我局又专门印发了《严厉打击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及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方案》,并于13日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部署,各项工作目前均在开展中。6月份,我局印发《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方案》,在全市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当前工作正在开展中。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执法车辆1760多台次,执法人员7510多人次,检查餐饮单位12950户次,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逐户下达了整改意见书,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保障了广大群众的餐饮食品安全。

二、强化行政许可,严把准入关

按照《行政许可法》要求,严把许可条件和审批程序。坚持“三签两审”制度,建立了餐饮服务许可专家评审制度,在对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的同时,主要从卫生管理、建筑布局、工艺流程、食品贮存、辅助卫生设施等方面进行审核检查,对关键项目不合格的提出整改要求,责令其限期改正,达到标准后再进行检查验收。通过许可过程的严格把关,促进了餐饮单位卫生条件的改善、卫生设施的增加,从源头上保障了餐饮卫生安全。

三、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建立卫生监督公示制度

年以来,我局在全市推行了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采用公平、透明、高效的方法,运用危险性评估原则对企业进行风险分级和信誉度分级,按A、B、C三个等级进行分类监管,并对有关卫生水平情况进行公示,使广大消费者能够按照量化分级结果合理选择消费。

餐饮业卫生监督公示制度是在日常卫生监督的基础上,对餐饮单位卫生许可等10个方面监督检查并将结果予以公示的一项制度。根据检查情况分别用“笑脸”、“平脸”、“苦脸”三种脸型予以标识,方便群众进行监督,有效促进了企业自律。

四、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法律意识

为促进餐饮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经营者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今年“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期间,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咨询活动,共悬挂横幅30幅,展示板面15块,出动宣传车40多台次,接受群众咨询1600余人次,发放宣传单1000多份。5月份,对全市27家餐具消毒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培训。开展了以“安全饮食,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各县(市、区)共举办大型现场咨询宣传活动18次,食品安全专题讲座20次,宣传、咨询、服务群众近9万余人。通过各种宣传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增强了企业的守法意识和自律意识,树立了诚实守信、依法生产经营的理念。

五.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第4篇: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关键词】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问题及对策

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是2012年度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是今后食品安全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等级分为动态等级和年度等级[1]。本文对餐饮业实施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问题进行相关探讨和建议。

1存在问题

1.1部分餐饮服务单位对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认识程度不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从2012年在原来食品量化分级的基础上,开始《餐饮业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就当前情况看,餐饮服务单位对申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主动性不够,似乎是食品安全机构召集宣传培训后,被动地接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缺乏市场经济动力,不是积极主动配合,需以强制力来保证。突出表现基层低等级C级占绝大比例,但低等级的餐饮经营单位不愿挂牌,对餐饮食品安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审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1.2量化赋分标准运用不恰当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动态等级评定表[1]评定项目主要包括:许可管理、人员管理、场所环境、设施设备、采购贮存、加工制作、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和检验运输9大项和58个小项,每大项10分。其中4分项2个;3分项8个;2分项10个;1分项36个。涉及关键监督项目12个,其中4分项2个;3分项1个;2分项2个;1分项7个。在许可管理、人员管理、加工制作3个大项中各有2个关键,其他五大项各占1个关键项。按规定:有2项关键项不符合要求,不评定动态等级;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可合理缺项。在人员管理大项中:8.是否聘用禁聘人员从事食品安全管理;10.从业人员中是否存在无健康证明的人员;11.是否安排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这当中出现了包含性,其实在餐饮服务单位中无健康证明的人员和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都是在禁聘之列的人员。在场所环境、设施设备、加工制作3个大项中各设10个小项,不论是否是关键项每项小项各1分。由于量化分级工作涉及的项目较多,要求较高,专业性较强,且被量化单位存在问题多,因此监督员在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上有较大差距。

1.3评分表中评分内容不细化、不严谨在58个评分项目中出现的评分内容定分都是简单使用“是否”来判要求目前还没有一个定。其中有40项是用“是否符合要求”来定分的,没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认可的标准。只有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2]这个规范文件中推荐的餐具清洗消毒方法;推荐的餐饮服务场所、设施、设备及工具清洁方法;推荐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等。评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依据和支持不足。

1.4基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员指导不到位基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员参加专业培训和参观学习的机会较少,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等先进的管理理念知之甚少,业务能力不强,不能正确地理解餐饮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标准。由于单位存在的问题差异较大,增加了指导难度,检查发现部分餐饮单位没有按照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加工顺序予以布局,没有做到由清洁区向非清洁区过渡;有的餐饮单位将主食仓库设在厨房的最里面,蒸汽湿度大,不易通风。这与监督指导不到位有关。

1.5社会和消费者的监督积极性不高监督机构将取得不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誉度的餐饮服务通过发文以及媒体告知,并在餐饮服务经营者显著位置挂上不同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誉度的标识,但是消费者的参与性不够,他们在消费过程中往往注重价格、品牌、服务,只是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了才注意餐饮服务经营者的卫生状况,远未达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本意。

2对策

2.1加强宣传力度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宣传力度,监督管理部门要向社会广为宣传,使各级政府、各类企业、消费者都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工作目标,自觉承担起在保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中的责任。重点要使餐饮服务单位的被动性接受变为主动性的行为要像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一样,成为自觉的行动,促进经营者提高自律。为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大力度、广泛的宣传,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要求告知餐饮单位和消费者;另一方面公示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信息,通过宣传好的、信誉度高的单位,引导居民享受好的餐饮卫生服务,同时,对不积极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卫生条件差的餐饮单位予以行政处罚或曝光,以此加强管理、扶优济强,引导广大消费者合理选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2建立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机制首先是健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队伍,培训现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员,采取走出去进修,请进来培训的轮训制度,考核成绩合格上岗,不合格者待岗自学,定期给予复考机会,再达不到标者实行待岗。第二,向社会招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员,招聘食品安全知识与法律知识兼备的人才,采取笔试、面试等方式,选择有志于食品安监督事业,又知识丰富的人才。第三,大专院校要设立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专业。培养专门的人才。其次为了保证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的有效实施,要制定以下制度作为保证:

2.2.1领导小组会审制目前,我国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是以食品药品监督部门为行政执法主体,中国各级政府成立了卫生监督所或食品药品监督所,作为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隶属单位,具体承担公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执法工作。成立领导小组会审制,分别负责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计划、组织、评价等工作,处理工作中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方案、制度、程序标准。领导小组划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负责资料及建筑卫生评价、关键项目评价及一般项目评价。

2.2.2实行审评组长负责制审评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并明确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做好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信息报告、协助执法和宣传教育等工作。

2.2.3建立审评考核监督制度按照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审评考核做到标准公开、尺度统一、过程透明、结果公正。所以要建立和健全审评考核监督制度。要突出对依法履行职责、完善监督制度、创新监管机制、落实监管责任等方面的绩效考核,确保各项监管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2.3完善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按类别、规模进行修改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使大、中、小型餐饮单位,都有可操作性强的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相关要求细化量化分级评分表。

2.4承前启后,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鉴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在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制度的基础上推行的,创新推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工作方法,必须要和当前和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力求通过该制度能对餐饮业进一步规范管理,逐步走向正规,使其更加充满活力和竞争力,力求通过对监督项目量化有助于减少监督检查中的随意性,增加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我们必须认识到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是食品安全监督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在摸索阶段,各地的饮食习惯都有所不同,沿海开放城市和内陆城市、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应根据地区的不同情况、民族特点及各种不同类型监督的需要,制定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经常性食品安全量化标准。这些量化评分标准的制订要向社会公开,对各餐饮服务单位单位软硬件要求应互相结合,可操作性强,同时要保证量化分级评级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目前我国餐饮服务单位者的情况十分复杂,不仅存在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同时伴随有大量的农民进城开店以及一定数量的非法无证经营等社会问题。从目前全社会公民的卫生意识、食品安全监督人员数量、装备和监督管理范围、监督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情况来综合考虑[3]。

参考文献

[1]关于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国食药监食[2012]5号.

第5篇: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大家上午好!

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责任重于泰山。在此,我代表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发言,倍感荣幸,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真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的各项职责,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但是,由于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形势不容乐观。这不仅需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严格执法、密切协作,需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守法经营、诚信自律,更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广泛监督。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认真履行职责,与卫生、农业、工商、质监等部门通力协作,全力保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扎实推进我市食品安全工作。

一、切实抓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我局将紧密围绕活动主题,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我们将通过报刊、网站、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学习培训等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深入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开展宣传活动。重点宣传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二是宣传饮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知识;三是宣传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整治、食品添加剂等各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要通过宣传,普及饮食安全科学知识,提高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共同构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防线,真正使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食得安全。

二、切实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第6篇: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学校是人口集中场所,中小学生一旦发生饮食中毒事故,其涉及面广、影响大。尤其是学校一旦发生饮食中毒,轻则伤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重则危及学生生命,还在一定程度上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社会的稳定。中小学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抓好学校饮食安全工作,预防学生饮食中毒是学校的职责,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刻不容缓的责任。

究竟如何去预防中小学学生的饮食中毒?所谓“预防”就是“预先做好防备”的意思。结合我校及周边兄弟学校的工作实际,我想从如下几个方面发表个人的浅见。

(1)首先要弄清饮食中毒的源头。凡事皆有起因,要想遏制或减少学生饮食中毒事件的发生,只有弄清饮食中毒的源头,才能“对症下药”,采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综合各地各种饮食中毒事件,探究其原因,不外乎如下:①食品本身的质量问题;②食品设备及食品加工问题;③加工食品的环境卫生问题;④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食品摊店的管理问题;⑤投毒;⑥学生或家长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常识;⑦学生个人饮食习惯及卫生习惯;⑧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中,食品经营者唯利是图,利欲熏心;⑨食品从业人员或食品监管人员缺乏道德操守与社会责任感;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有渎职行为;社会各界普遍缺乏“生命与健康意识”,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等。

学生的饮食除了上学时间在校内,还有相当多的时间在家庭和社会,因此,预防中小学学生饮食中毒学校是重点,但也不能完全只把目光局限于学校内,同时也要把目光投向家庭和社会。

(2)珍视生命,重视“生命与健康教育”。从饮食中毒的起因分析,中毒事件的发生无不与那些食品经营者及其他相关人员“藐视生命”有关,所以预防对策应有长远理念,预防饮食中毒要从“珍视生命”开始。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饮食中毒事件必须唤醒人们的“生命与健康意识”,重视“生命教育”,明确生命意义,让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经里的这句话,揭示了生命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我国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所以才将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命名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就是表示对生命的极其重视。“人命关天,家国易亡,财富易逝,一代王者也会成为冢中枯骨,惟有人口滋繁,永无穷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我们的生命只有在安全的保护下才能得到保全,有了生命,我们才能去做我们喜欢去做的事,才能去实现我们人生的目标与理想。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生命的创造物,一切美好幸福的生活也都是建立在生命基础之上的。而在现实的生活中,许多食品经营者只顾一己私利,忽视人们的生命与健康,许多部门的食品监管人员因得到“好处”而藐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置人们的生命与健康而不顾,这也至少说明他们在以前的教育中缺乏“生命意识”的教育;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大多仍局限在教科书里,局限在对知识和能力的教育上。试想想,这样教育下去,一个个藐视生命的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后,无论经商还是从事其他职业,都不可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经济大潮的社会,食品等安全问题只会愈演愈烈。可见“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就谈不上任何教育”。早在80多年前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明言:“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当前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首先也是深深植根于珍视、关爱生命的理念之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本身就意味着对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职责。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广泛加强对公民“关爱生命与健康”的宣传和教育。

(3)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把“饮食安全教育”引入课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我想饮食安全教育应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同时也是一个牵涉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严把“病从口入”关,学校应该将“饮食安全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进行饮食安全教育可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社会生存能力。①学校可利用每周的安全教育课,有计划地联合卫生部门对学生开展食品安全及预防食物中毒知识的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提高饮食安全意识;②利用“家长学校”有计划地对学生家长进行食品安全和饮食中毒预防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家长的家庭饮食安全意识;③教育学生及家长要更新消费观念,自觉抵制无证照经营行为和劣质食品,促使生产经营者转变观念;④从习惯抓起,重视学生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如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坚持每天用沸水将碗筷消毒,不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等;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辟饮食安全教育专栏,加强饮食安全宣传力度;⑥学校成立“安全教育教研组”,编订有关“饮食安全常识”等安全教育校本教程。

(4)加强对学校商店和食堂员工的管理和培训。学校商店和食堂员工是学生在校内饮食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学校对这部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意义重大。①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员工一律持健康证上岗;②学校制定相关制度,对员工进行规范管理,从业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商店和食堂有关制度;③在食品的采购、贮存、摆放、加工处理等方面对员工进行严格规范的培训,从业员工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④加强对员工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和经营区域卫生的监督;⑤加强对员工工作责任意识的培养,也许每一个隐患每一次违章都不一定导致事故,但是每一个事故的发生无不是由于一个隐患或一次违章引起的。从业员工必须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坚决克服侥幸心理;⑥学校要建立对员工的饮食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和饮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搞好并保持学校环境卫生,不留卫生死角。有些食物中毒的起因是环境卫生引起的,所以学校环境卫生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师生的饮食健康。要防范老鼠和苍蝇,对学生集中的场所要定期消毒,尤其是师生的就餐场所、食堂的食品加工场所、食品存放场所等地的环境卫生至关重要。学校垃圾池应远离食堂和教学楼等人口密集的场所,池内垃圾应及时处理,要杜绝苍蝇乱飞和纸屑乱飘现象。

(6)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机体免疫力,抵御细菌的侵袭。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俗话说:“早晚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每日千步走,健康又长寿。”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燕华等著的《健康是走出来的》和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丁关成等著的《运动是最好的医药全书》也同样说明了锻炼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体质好免预力强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食物中毒的症状,这个道理我想一般人都会知道。“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因此,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减少学生的疾病,我们要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要充分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活动时间,要开足体育课,并坚持上好每节体育课,坚持开展大课间操活动,积极开展各项体育竞赛活动。

(7)学校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第一,质量中心”,只有和谐的教学环境和秩序才能更好地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小组,责任到人,明确职责,专门负责有关安全教育、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应急处理等工作。①加强安全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素质,这是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②建立和健全相关安全制度,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③抓好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④加大投入,搞好学校安全基础设施(包括食堂设施)建设,以班为单位为学生提供安全饮水;⑤严格排查安全隐患,定期对学校饮用水进行检测,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和食品加工关;⑥联合相关部门清理整顿学校周边摊贩、商店;⑦加强学校门卫、商店、食堂的进出人员管理。凡外来人员进入校内一律登记并履行相关手续;非从业人员严禁进入商店及食堂的有关场所;⑧定期对学校师生进行体检,对有传染病的老师和学生的就餐进行严格管理。

(8)学校要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把饮食安全教育、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宣传推向社会。人民群众和学生都是食品的最终消费者,都是劣质食品的受害者。利用活动课让学生加入宣传《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的行列,呼吁社会“食品企业,良心企业”“关爱孩子的健康、关爱自己的健康”“人人都是消费者,个个不是局外人”,以此唤醒食品经营者的责任和良知,让更多的人自觉地加入保障食品安全的队伍中来。

(9)政府职能部门要严肃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肩负起维护食品安全的重任。决定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是设备和技术,而在于食品生产经营业者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水准。在深化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政府要通过教育、扶持、打击、监管等多种手段,倡导营造诚信、公平、负责任的食品安全生产和营销的氛围,对不负责任的职能监管人员和缺乏良知的经营者要加强教育和打击力度,维护正常健康的食品市场秩序。

第7篇: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一是重新组建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年区政府成立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具体负责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相关部门和街镇也先后组建了食品安全工作机构。与此同时,调整了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比如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原来承担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查处”的职责移交给卫生行政部门,将卫生行政部门原承担的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食品监管职责移交给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农林、工商、质监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按《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继续承担原有工作职责,各街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业务上接受区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

二是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制度。我们建立了食品安全联席会和协调会制度,原则上每个季度召开次食品安全工作协调会,听取监管部门的工作意见和建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遇到重大事情及时召开工作会,组织协调各相关单位研究解决问题。此外,还修订完善了《区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区食品安全工作督查制度》、《区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和《区食品安全年度考核制度》,从制度上保障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是认真分解落实食品安全目标任务。按照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总体安排,区政府与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各街镇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将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街镇。区食安办加强督促检查,并定期通报督查结果,全年共编发《食品安全简报》期,其中《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正式启动》等篇信息,被市食安办采用并上报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二、强化宣传广泛开展宣传,切实抓好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系列宣传咨询活动。年区政府与市食安办在观音桥步行街广场联合举办了重庆市《食品安全法》实施一周年现场宣传咨询活动,设置食品安全咨询展台个,现场接受群众咨询余人次,发放食品安全宣传资料多份。区食药分局与市食药局在观音桥步行街广场举办了以“安全饮食,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年重庆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现场质量投诉和咨询服务,服务市民余人次。

二是认真开展《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培训。区食药分局和区卫生监督执法所组织专人深入餐饮服务单位宣讲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举办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相关知识培训班,邀请辖区内大型餐饮单位责任人和申请创建区食品安全示范店的餐饮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学习培训,累计参培余人次。区农林水利局把《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阳光工程和移民培训的重要内容,邀请专家对农民和生产企业负责人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业务培训,参培人数近人次,并对集观音桥商圈各大超市农产品销售环节负责人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三是让食品安全知识走向农村街头。区卫生监督所在鱼嘴镇街头开设咨询台,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举办科普知识展览等形式,对广大农村居民进行了食品安全依法维权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区工商分局围绕“食品安全人人关注,健康重庆人人构建”活动主题,在街镇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宣传日活动,共计参与宣传活动的食品流通经营者有户,接待群众咨询服务达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份。区农林水利局利用科技赶场、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综合检查的时机,向广大农民和生产企业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的知识。

三、狠抓薄弱环节,倾力抓好专项治理工作

一是抓好问题奶粉专项整治工作。区农林水利局对辖区所有的奶牛养殖企业、奶牛养殖户及两个收奶站进行全面摸底、逐个抽样,确保了奶源质量。区质监局全面清查全区范围内生产加工环节的原料乳粉、乳制品及含乳食品,重点查处含三聚氰胺的原料乳粉。区工商分局集中开展流通环节问题奶粉的停售下架工作,共计针对性检查经营主体户次,下架封存不合格和问题奶粉.公斤,协助消费者退换问题奶粉.公斤。区卫生监督执法所先后检查餐饮消费环节家,重点检查餐饮单位及学校食堂乳粉使用情况。

二是抓好餐厨垃圾废弃食用油脂专项整治工作。从月上旬开始,我们组织了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开展了全区餐厨垃圾废弃食用油脂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区质监局对辖区内家食用油脂生产加工企业和家原辅材料中含食用油脂的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了拉网式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原辅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并对照记录检查原料库房。区工商分局组成个检查组,对全区的食杂店、集贸市场、小型商场超市等食用油脂经营者进行了拉网式检查,检查食品经营单位户次,并对未依法建立采购索证记录的户零售食用油经营主体、销货流向记录不全的户零售食用油经营主体发出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区卫生监督所以小食店、学校食堂、医院食堂和中小型餐饮单位为重点整治对象,先后对全区户餐饮食品单位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现场下达整改意见书份。区农林水利局深入个街镇对适度规模生猪养殖场(头以上)户进行重点检查。区市政园林局将区按线路划分为六大片区,以餐饮企业密集的北滨路作为试点片区,逐户走访宣传,督促餐饮单位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合同,取得较好效果。

三是抓好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工作。在建立完善全区建筑工地食堂“日常监管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联动管理机制、依法查处机制”等四个监管机制的基础上,联合组织建筑工地食堂检查工作组,对全区个建筑工地的个食堂进行了拉网式排查,现场发放了限期整改意见书份。卫生监督所还按程序为无证经营食堂补办了餐饮服务许可证,为个工地食堂免费配送了餐饮服务公示栏和餐饮食品安全制度牌。

四、突出重点,精心做好综合整顿工作

一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区农林水利局牵头,认真开展了蔬菜、水果、茶叶、畜禽和水产品中农兽药和禁用药物残留的监测工作,加大了监管和打击力度。通过整顿,全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质量良好;生鲜乳生产、收购和运输行为规范,没有发生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饲料及畜产品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是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整顿。区质监局成立了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方案》,建立了对辖区内乳制品企业领导定点包厂质量安全责任制。对家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整治。坚持每月至少一次对乳制品的主要原料及产品抽样送检;对家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了生产加工环节“非食用原料及滥用食品添剂”、食品用塑料包装及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盒等个专项进行了整治;对使用原料不符要求和食品用塑料包装存在问题的家企业分别给予了行政处罚,对涉及类重点食品的家生产加工企业开展了重点整治,对家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消除一般安全隐患个;加大了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对全区家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了“一企一档”动态监管,先后进行了巡查、回访次。

三是加强食品流通环节整顿。区工商分局强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工作,切实做到了“五个严查”,即严查证照情况、严查食品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帐制度落实情况、严查经营情况、严查产品质量状况、严查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先后依法对肉制品、饮料、卤菜、海产品、蔬菜等各类食品组进行了快速检测,合格率达.%;抽检腌腊制品、粽子、月饼等节日食品和糖果类、预包装农产品、休闲食品等各类食品组,合格率为.%。根据检测情况,及时食品质量监测信息期,严格监督食品质量。依法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对家乐福金观音广场店销售的袋过期“北大荒”牌精洁米予以罚款人民币万元整的行政处罚;依法没收盘溪农贸市场经营户欧立强不合格“卓越”牌纯味精袋、鸡精袋,并处罚款人民币万元整。

四是加强餐饮消费环节整顿。区食药分局与区卫生监督所密切配合,在全区开展了以食品原料采购、使用和餐饮具消毒、保健品、学校周边环境餐饮和一次性餐盒为重点的专项检查。共检查餐饮经营单位户次,发出整改通知书份,查处无证经营户。区食药分局还制订了《区年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方案》,先后出动食品卫生监督员人次,车辆台次,对沙拉、生食水产品、熟肉制品等种样品进行了抽样检查。

五、突出特色,努力创造食品安全新亮点

一是实施卫生监督项目管理制度。为了规范卫生监督员行政执法行为,提升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区卫生监督所推出了卫生监督项目管理新举措,并先后在“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检查”等项工作实施了项目管理,充分调动了承担项目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是推行进销货记录“一单通”试点工作。区工商分局通过进一步巩固“索证索票、进销台账”制度成果,促进食品经营者切实履行进货查验和销货记录义务,逐步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可追溯体系。年共计启用食品进销货记录“一单通”单据的批发商家、零售商家。不仅规范了食品批发商销货记录和零售商进货记录,而且从根本上减轻了零售商建账的负担。

三是发挥制度表册的示范作用。区卫生监督所耗资近万元,实现了全区餐饮服务单位的“四个统一”,即统一制作规范的的食品安全公示栏;统一制作《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等监管制度牌;统一使用各类《区餐饮业食品原辅材料进货登记本》等登记表册;统一使用《废弃油脂及潲水回收处理合作协议》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卫生监督行为,提升了餐饮服务单位整体形象。

第8篇: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关键词:餐饮服务食品;致病菌污染源;检验现状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55-1

食品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稳定。我国的餐饮服务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食品安全的问题。对食品安全造成威胁的不仅包括食物源头的问题,还有技术层面的问题,餐饮服务相关的工作人员对食品中导致病菌污染的情况并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专门的食品检测方法和标准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人们的饮食安全,必须对餐饮食品中可能有致病菌的污染源进行分析,加强对食品成品的检测。

1 对餐饮服务食品的分析

我国的餐饮服务食品主要是通过相关工作人员的即时加工,对食品的销售,同时提供服务性的劳动,卖给消费者的食品。我国的餐饮服务食品主要的消费地方包括餐馆和一些工作机构内部的餐厅等。餐饮服务食品不同于一般最初的农产品,它是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餐饮服务食品也不同于包装食品,包装食品虽然也只直接提供给消费者,但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采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对食品安全造成危险的一些因素可以进行控制。餐饮服务食品主要是通过手工制作的,致病菌在肉类、水产食品原料中检出的可能性较高,餐饮食品加工间有可能由原料所造成的交叉污染。也有可能是带伤口的人员进行手工操作所造成或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在植物的种植、加工和流通过程中,任何存在危险的因素都会给最终的食品消费安全带来威胁。餐饮服务食品一般都是手工制作,一般不采用自动化技术,这样一来就会给食品安全带来风险。在制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对食物的储存不当、加工的程序不正确等一些问题,都会给食物的安全带来威胁。餐饮服务产品有自身独特的特性,因此必须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检验的监督,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保证人们餐饮的安全。

2 对我国餐饮服务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的分析

根据我国相关专家对食源性疾病的分析发现,从新世纪的2003年到2007年,发生了1060起细菌性的食源性疾病案例,因为这个问题生病的人数高达三万,在这些生病的人中有一万多人住院,有十多个人死于这种病。食源性致病菌的种类有很多,副溶血性孤菌是最主要的一种,占到了1/3,再就是沙门氏菌,占到了1/10。除此之外,还有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一些病菌。目前,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网针对的主要是包装食品和最初的农产品,对餐饮服务食品并没有特定的检测标准,所以这样的监测网并不能够充分反映出餐饮食品中致病菌的污染情况。餐饮服务食品有自己独有的特性,因此致病菌污染的情况和其他的食品也存在不同。在我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在对北京市食品的检测中发现,致病菌污染最高的是变形杆菌,再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等。在这些餐饮服务食品中,熟肉制品中的致病菌比较高,其次就是一些凉拌的食品。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餐饮服务食品中,受到污染最严重,被致病菌侵入最多的是一些冷加工的食品,这些食品容易引发一些食源性的疾病。

3 我国餐饮服务食品中致病菌的检验现状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对餐饮服务食品中致病菌检验的方法主要就是GB4789系列,之后对这种检验方法进行了更新,但是还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检验方法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相关负责部门,对我国的餐饮服务食品的安全检验并没有进行具体的区分,包装食品、最初的农产品和餐饮服务食品都有不同的检测标准。不同的食品生产、加工、保存、运输的方式也会存在区别,因此致病菌污染的方式和可能性也存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不同的检验标准对这些不同的食品进行检验。我国对餐饮服务食品的检验标准比较单一,随着我国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食品的安全检验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引入了一些新技术,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利用这些技术就可以快速的找出致病菌污染的因素。但是,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只是一些常规的标准检测,并且检测的标准比较单一。除此之外,我国的相关部门对食品的检测,涉及的致病微生物的种类比较少,对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一些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并没有充分的了解,一旦在餐饮服务食品中出现这些病菌,工作人员又不能够及时的认识到,就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我国对病菌微生物种类的认识,并不能够满足我国食品安全检验的需求。

4 总结

近几年,我国的餐饮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对餐饮服务食品的检测技术并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给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造成威胁的主要是一些食源性致病菌,但是我国至今仍没有适用的检验标准,对餐饮服务食品进行检测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尽快的建立监测预警网络。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加强对致病菌检测标准的完善,同时还要提高应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的餐饮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文燕.2010年苏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08).

[2] 陈瑞英,鲁建章,苏意诚,刘承初.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危害分析、检测与预防控制[J].食品科学,2007(01).

第9篇:为了饮食安全范文

1.1对象

2012年4-6月份和9-12月份分两个时段,以秦皇岛市旅游景区(旅游景区级别是以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目录作为参考)周边零售摊点作为抽样调查对象,其中抽样选取周边100m内流动摊点62户,食品经营店铺83户。抽样对象为小型餐饮摊点,指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m2以下(含150m2),或者就餐座位数在75人(含75座)以下的餐饮摊点。

1.2调查方法

现场检查从业单位基础卫生设施情况、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索证情况及一般卫生状况,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及卫生监督意见书,询问食品安全管理,现场对所经营的定型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抽样监测。

1.3检测项目与方法

检测项目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检测方法按照GB4789-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进行检测。

2结果

2.1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经营类型

调查秦皇岛市旅游景区周边100m内的食品单位145户,其中餐饮小吃店56户,食杂店12户,面食糕点店15户(5A级景区2户、4A级景区3户、3A及以下级景区10户),流动摊点62户(5A级景区21户、级景区19户、3A及以下级景区22户)。5A级景区3处、4A及以下级景区8处,其周边开设的餐饮摊点分别为72户、73户,平均每校开设24户、9.1户(P<0.01);不同级别旅游景区周边开设的种类,表明3A级以下景区周边开设的餐饮摊点较多,种类餐饮小吃店最多,其次为流动摊点、面食糕点店、食杂店。

2.2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基本食品安全状况

在145户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中,86户单位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占59.3%。其中,餐饮小吃店持餐饮服务许可证率为78.6%(44/56);面食糕点店持证率80.0%(12/15);食杂店持证率66.7%(8/12);流动摊点持证率35.5%)(22/62)。食品从业人员持证率平均为69.8%,由于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的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其中餐饮小吃店中学生钟点工较为普遍,无证上岗现象较为普遍,流动摊点商贩无证情况较为严重。持有健康证的从业人员从业素质较高,食品安全常识掌握程度较高,但是流动摊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专业素养较差。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采购食品抽查中,面食糕点店采购食品完全符合索证要求,合格率100%,其次是餐饮小吃店、食杂店,流动摊点采购食品索证率较低,索证制度形同虚设,存在严重的食品中毒隐患。

2.3旅游景区周边不同餐饮摊点的加工环境卫生状况

旅游景区周边不同餐饮摊点的防蝇防尘设施、消毒设施不完善,尤其是食杂店(25.0%、-)、流动摊点(16.1%、21.0%)存在较大问题,这就使食品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滋生了大量潜在食品危害因素。餐饮小吃店、食杂店和面食糕点店等不同餐饮摊点的冷藏设备不足,无专用的熟食冰箱,生熟食品在同一冰箱冰柜中存放,且没有明显的区分标识。旅游景区周边不同餐饮摊点的垃圾处理合理有效方法均存在很大缺陷,尤其是餐饮小吃店(10.7%)、流动摊点(9.7%)问题最多,垃圾杂物且堆放混乱,不能及时有效清理,潜伏巨大食品安全风险。

2.4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食品抽样检测结果

针对11所旅游景区周边145户餐饮摊点现售的食品及餐具进行抽样检查,餐具卫生质量合格率仅为39.6%(168/424),主要问题是菌落总数超标,其中流动摊点餐具合格率仅为35.7%(45/126)。现售各类食品合格率仅为63.1%(600/951),主要问题是大肠菌群超标,其中流动摊点55.6%(234/421),凉食(菜)由于加工和存放条件导致合格率只有41.3%(78/189)。

3讨论

3.1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

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各旅游景区周边零售摊点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

3.1.1无证经营现象难以保证食品安全

调查中发现面食糕点店、餐饮小吃店的持证率较高,而流动摊点持证率最低。既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到期却没有及时更换新证、加工经营条件达不到办证标准致使无证经营,又有部分店面短期租赁及新开办的餐饮服务单位试营业现象较为普遍。这就造成旅游景区周边餐饮单位环境脏乱,经营加工面积小,功能分区不明确,缺乏必要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设备设施,存在交叉污染、生熟不分、餐具不消毒、未经许可制售冷荤凉菜等食品安全隐患。

3.1.2食品采购进货存漏洞,即不符合食品安全索证要求

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多为季节性、临时性的小作坊式经营模式,经营的食品种类价格低廉。经营者进货渠道较为复杂,相当一部分原料的卫生条件、质量无保障。如:流动摊点经营人员在购进原料过程中,往往购进价低质次的不新鲜原料,更有甚者在烹制过程中,为降低成本反复使用炸制后的油;还有经营者购进变质和掺假原料。

3.1.3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差

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的从业人员流动频繁,临时性观念强,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走。有的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差,并受到文化基础水平较低的限制,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各项基础要求、预防食物中毒等知识一无所知。

3.2整改建议

3.2.1外因:强化监管,舆论监督

首先,加强部门协调,确保监管到位。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需要公安、城管、工商等部门配合,卫生监督机构采取有效措施,边整治,遗巩固,减少反弹。其次,突出监管重点,全面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整顿。以旅游景区食堂、餐饮具集中清洗消毒单位、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无证照餐饮为重点监管场所,严厉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及时处理新闻媒体曝光问题。最后,拓宽宣传培训,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培训力度。针对旅游旺季的游客等重点人群及旅游景区周边餐饮摊点等重点行业人员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免费发放餐饮服务单位,提高餐饮服务单位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建立良好、安全的行为规范。

3.2.2内因:企业自律,以点带面

第一,创新监管机制,指导企业自律。从部门协作、严格监管、依法许可、案件移送和推进公共卫生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监管的工作模式,逐步形成更加科学规范、更具可操作性的工作机制和监管制度。同时不断创新型监管模式。例如开展“入行教育”,积极探索建立行政许可-培训“双同时”监管机制,将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工作前移到申报许可阶段,强化管理相对人自身管理意识,为其合法经营奠定了基础。第二,创建餐饮示范,促使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在加强监管的同时,积极推进提升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等级和创建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店等工作,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改善餐饮摊点食品安全条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