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精选(九篇)

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

第1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 计划统计工作 实效性

一、前言

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而言,计划统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基于这一分析,我们不但要对计划统计工作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还要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重点做好计划统计工作,关键是要提升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实效性就是指事物经过某种活动过程后,产生的客观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或状态。为此,我们应从明确工作目标、把握工作原则和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等方面入手,确保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在实效性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充分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要,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力的手段支撑,推动企业经营管理发展。

二、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应明确工作目标

对于企业而言,为保证计划统计工作中计划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因此要想提高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明确工作目标

(一)根据计划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

结合当前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实际,根据企业的现实需求,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是保障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实施的关键。在制定具体工作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计划工作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确保企业工作目标具有一定高度,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工作目标可实现性。因此,只有重视计划统计工作目标的制定,才能保证计划统计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围绕计划统计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明确了工作目标之后,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就要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推动计划统计工作全面开展,保证计划统计工作的整体质量满足实际需要。基于这一认识,围绕计划统计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通过详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保障统计工作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三)计划统计工作,应认真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中内容

工作目标制定之后,工作目标的落实是是保证计划统计工作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中的内容,才能有效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进行。为此,我们应将贯彻落实工作目标作为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开展的关键措施。

三、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应把握以下工作原则

(一)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把握实效性原则

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基于计划统计工作的预见性和实效性,只有把握实效性原则,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使企业的计划统计工作能够在实效性上得到全面提高。因此,把握实效性原则,是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应对此要有正确认识。

(二)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具有准确性原则

考虑到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只有认识到计划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原则,使计划统计工作按照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取得实效。因此,把握准确性原则,是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有效推进的关键。只有做好这一工作,才能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有效进行。

(三)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把握可操作性原则

对于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而言,在计划统计工作推进过程中,只有把握可操作性原则,使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计划能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才能提高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质量,满足企业计划统计工作需要,确保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全面有效的实行,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深入开展。

四、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应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一)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基于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为了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有效开展,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我们应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具体的工作业绩考核制度,实现对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人员的考核。

(二)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注重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

考虑到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专业性,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是决定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整体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只有注重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实行。

(三)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应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

由于工作人员是推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全面实施的关键,因此,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是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有能力做好计划统计工作的关键。所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有效评价,是提高企业计划统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企业计划统计工作中,要想提高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就要从明确计划统计工作目标、把握计划统计工作原则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等方面入手,确保企业计划统计工作得到全面有效实施,提高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利华.关于中小企业计划统计工作有效性问题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13期

[2]董喜萍.论网络时代下计划统计工作的有效性[J].经营管理者;2013年26期

第2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关键词:员工 职业生涯 规划设计 探讨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组织依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员工的能力、兴趣、价值观等,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并通过培训、工作轮换、丰富工作经验、绩效考核与薪酬福利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员工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有着清晰的“双赢目标”。首先,组织根据员工的能力、素质、兴趣等因素,结合岗位要求及职位晋升通道等,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明确员工未来职业发展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训、薪酬、建立任职资格体系等的保障机制,帮助员工成长。其次,组织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潜能,使员工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做贡献。此外,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有助于提供员工的组织承诺程度,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由此看来,职业生涯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组织的需要与员工的需求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协同作用,确保职业生涯管理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

2.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员工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开发员工潜能。大部分员工,尤其是刚入职的新员工,对于个人职业生涯并没有很好的或者清晰的规划,企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员工对自我进行剖析,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并结合所在单位的企业岗位需求及发展通道,制定符合个人爱好和特长的职业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设定实现职业规划的行动目标,帮助员工明确发展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及对工作的满意度。员工流动率是衡量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到位的指标之一,也是困扰很多企业的症结所在。员工流动率过高对于企业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企业对员工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可以帮助员工明确职业发展目标,通过提供全面可行的职业指导和培训可以帮助员工实现成长,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员工个人成长的重视,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职位晋升、报酬增加等激励增加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人才流失率。

二、A企业基本情况

A企业为某国企,主营业务为啤酒麦芽。在国内拥有9家麦芽生产企业,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甘肃等沿海地区及国内大麦产区。目前A企业总产能100万吨,麦芽销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

A企业集团总部共有员工60多人,一直存在人员编制过多及核心员工流失问题,部分部门存在工作负荷过重,人员缺编情况长期存在,同时部分部门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由于是国企,福利待遇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稍有优势,企业员工的危机意识和职业竞争意识较为淡薄,导致大部分员工对未来没有规划,而核心员工,尤其是成就意识比较强烈的员工则认为待在A企业前途堪忧,通过熬资历的方式得到职位晋升不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整体上,A企业存在竞争意识不强,某种程度上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A企业也缺乏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规划相关制度,职业生涯设计存在管理意识淡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成熟的问题。

三、A企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A企业作为国企体制下的省属企业,拥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政治背景,A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热心,相应的制度也处于缺失状态,导致该企业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职业生涯管理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缺乏制度性规范,职业生涯管理意识淡薄。

第二,企业职业教育学院制定的培训计划具有短期性、随意性的特点,缺乏长期培训规划。原因在于培训规划不能与企业发展及员工职业发展相结合所导致的,员工培训需求的提出也仅是依据目前阶段性的工作需要。

第三,国企内部论资排辈现象普遍,个别员工通过裙带关系获得职业晋升,许多员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却很少有机会得到晋升,责权利不对等。大多数员工会感受到晋升受阻,员工职业生涯出现高原现象,组织承诺度和满意度下降,主要表现在工作上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或出工不出力等消极现象。

第四,A 企业由于职业生涯管理意识淡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不成熟导致该企业职业培训流于形式,A企业设立的职业教育学院不能真正帮助员工提升技能、拓展知识、提高能力,而且国企内部“温水煮青蛙”效应导致员工对外缺乏走出去信心和能力,对内缺乏上进心和勇于承担的意识,“熬日子、熬资历”成为常态,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大打折扣。

四、实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对策

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应将职业生涯管理与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等相结合,并形成有效的互动,实现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全方位管理。

第一,坚持战略指导的原则。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是以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为基础和指引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就是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只有当两者能够很好的契合时,职业生涯规划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所以,企业必须根据总体的战略目标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架构设置、岗位设置和员工晋升、考核等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员工个人和企业协调共同发展的目标。

第二,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评估体系及任职资格体系。员工职业生涯的发展离不开绩效考核,建立与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的评估体系能有效实现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落实,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与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结果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只有当员工绩效达到一定程度时,员工才能够获得职位晋升或者报酬增加。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与绩效改进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重要配套体系,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效实施的重要推动力。

任职资格体系明确了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并设置了对应的任职要求,员工是否能胜任工作岗位的标准就在于是否符合岗位的任职资格。任职资格体系作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考路径,既能够引导员工的发展方向,又能衡量员工成长程度,使得员工的能力评价和晋升有了科学的依据,有助于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评价。

第三,建立和完善企业培训体系。员工职业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培训发展计划,培训计划的设计必须结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及员工个人需求制定中长期的培训规划体系。一方面通过培训帮助员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做什么和怎么做,帮助员工设定符合员工发展的职业规划;另一方面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技能、拓展员工知识,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四,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后,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职业发展通道,职业通道是员工实现职业理想和获得满意工作,或者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路径。企业通过工作分析和工作设计,结合企业组织结构体系、薪酬结构,把内部岗位分为例如管理、研究、生产、营销和服务等序列,为员工提供明确的、多元化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第五,建立职业生涯管理制度。制度是企业运作的重要保障,企业进行职业生涯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并形成规范性文件。

第六,开展跟踪反馈和指导。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企业须加强对员工生涯计划实施的跟踪和指导,建立反馈体系,实时通过绩效评估监控员工的岗位匹配程度,定期对其工作进行反馈和点评。对员工与岗位不相匹配的情况,要及时和员工进行探讨、加以修正,帮助其克服存在的不足,监督员工往生涯设定的目标方向发展,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五、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步骤

首先,进行员工素质测评。通过素质测评手段对员工的个性特点、技能水平、职业兴趣、领导类型、个人能力的发展倾向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与员工进行沟通,制定相应的职业生涯培训方案。

其次,结合企业战略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置职业发展通道。企业在进行职业发展通道设置时应注意多渠道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给员工更多的职业发展选择。

最后,完善配套体系建设。企业通过“导师制”计划帮助员工迅速了解、适应企业,帮助员工迅速适应岗位工作;通过“岗位轮换”设计,帮助员工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定位,找到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工作和岗位;通过实施培训评估体系,帮助员工获得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须的技能、知识等,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合理的职位晋升制度,激励员工为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而不断努力。

综上所述,企业做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是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有机结合,是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企业在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必须坚持企业战略发展为主导,结合员工个人兴趣、个性特征及胜任力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以岗位需求及员工胜任特征为基础,设计适合员工发展的职业路径,并配备相应的制度,营造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真正做到善用、善留,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付佳.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1):130-131

[2]李丽、张力.我国国有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探析――基于职业锚理论的多重职业生涯规划[J].兰州大学学报,2010:86-90

[3]梁彦锋.现代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基于人力资源价值链的视角[J].经济师,2011(9):21-22

[4]刘江波.企业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第3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关键词】绩效管理;组织公平;因素

一、指导、计划阶段

(1)绩效计划是否符合组织目标。衡量一个员工是否称职,就要看他对总目标的贡献如何。员工绩效目标是将组织使命和战略目标通过部门层层分解往下传递给具体的各个员工。根据组织目标和岗位职责来设定绩效目标,可以保证员工的工作目标与职位的要求联系起来,这样的绩效计划容易得到员工的认同并使员工产生公平感。(2)员工是否参与设定绩效目标。绩效计划的制定主体除了企业的管理者之外,还应有员工。员工参与目标设定,才能在员工及其上级主管之间就工作任务、绩效标准及如何测量目标的完成达成共识。上级为员工设定绩效目标时是否征求员工意见、员工能否参与设定绩效目标、上级是否尊重员工设定的目标,这些因素都反映了在绩效计划设定阶段员工的参与度。(3)绩效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测量性。明确的绩效目标能帮助员工确定工作任务和认可绩效标准,帮助评估者严格按照绩效标准评估员工的绩效。绩效目标的可测量性,是指评价者可以根据明确、具体的标准,将工作绩效与所列标准相比较,从而确定工作完成的好坏。当绩效目标以明确的、专业的、有具体数据的语句来表述时,据此标准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估是较为公平合理的。

二、管理、支持阶段

制定了绩效计划之后,员工就开始按照计划开展工作。但管理者对绩效实施的管理和支持,体现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对员工的绩效进行监督和管理,提供反馈和支持,帮助他们排除阻碍绩效目标完成的障碍,双方必须进行不断的绩效沟通和反馈。持续的绩效沟通,能帮助管理者和员工根据环境中各因素的变化,及时对原定的绩效计划进行调整,使得员工的绩效计划切实可行。管理者和员工是否通过信息反馈就绩效评价结果达成共识,这对于员工对绩效评估和绩效结果应用的满意度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管理者和员工对于绩效目标是否完成的评价是不同的。一方面,评估者并不一定深入了解员工工作的特点、绩效的表现、努力的难点等方面的内容,评估者因绩效信息收集不全面导致对员工的评价不公平;另一方面,员工可能并未全面了解企业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在工作中弄错了努力方向,或者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提高绩效,这会严重影响员工的组织公平感。

三、考查、评估阶段

(1)评估标准是否明确、合理。为了有效地进行绩效评估,必须有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以体现评估的目的,并通过绩效考评给员工明确的绩效改进努力方向。但在实践中,许多企业的绩效考评往往没有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和健全的指标体系,随意性大;或者对评价标准进行随意的理解和诠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给绩效评估带来误差,影响评估者的客观评估。(2)评估主体的素质影响。评估主体的素质对绩效评估的公平执行的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客观方面,不同的评估主体各有利弊,如果使用单一的评估者,则缺乏全面获取绩效信息的可能性;二是主观方面,即评估主体的心理误差导致绩效评估不公。不同的评估主体具有不同的立场,由于难以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导致他们在评估时看法不够全面,这是评估主体素质欠缺导致评估不公的客观方面。评估主体素质欠缺导致评估不公的主观方面在于评估者的心理偏误,影响了绩效评估的公正性,严重地削弱了绩效评估应起的作用。

四、发展、奖励阶段

当绩效评估完成之后,评估结果是否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领域是影响绩效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绩效评估结果有多方面的用途,绩效评估结果运用是引发组织公平的直接原因。首先,绩效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员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技能的提高,通过发现员工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工作技能上与标准、要求的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员工发展计划和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其次,绩效评估结果可以公平的显示出员工对企业所作的贡献的大小,可以为员工的奖惩提供客观依据,从而增强奖酬分配的公平性;最后,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可以发现员工是否适应现在的职位,根据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追踪,为每一个员工建立绩效档案,根据一定时期员工工作绩效高于或低于绩效标准的程度,进行相应的人事变动,从而做到适才适用,实现员工与岗位间的最佳匹配。

参考文献

[1]吕晓俊,俞文钊.绩效评估过程中组织公平感结构的实证研究[J].人类工效学.2005(4)

[2]李欣.公平感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第4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关键词] 员工绩效;合理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1. 045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1- 0073- 02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绩效管理已经逐渐演变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其有利于企业的高效运转,促进企业战略任务和目标的有效实现。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只注重绩效管理的结果,将绩效考核作为对员工进行评测的依据,而忽视了对员工绩效计划的制订,导致绩效管理制度不能正常发挥其功效。绩效规划是绩效管理的首要环节,它为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1 员工绩效规划的基本概述

1.1 员工绩效的概念

员工绩效规划和制定是企业内部各个阶层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后,明确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指标权重、指标考核标准、绩效考核周期等项目,并将绩效考核结果和员工的薪资奖励及能力发展相挂钩。

1.2 员工绩效规划与制定的构成要素

第一,接受评估者的基本信息。只有明确接受评估者的职位、工号、级别等信息,然后将绩效规划、考核体系和薪资水平关联在一起,才能了解接受评估的员工对应的职位级别和薪资水平,对于企业建立一体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二,评估者的信息。评估者一般情况下为员工的上一级业务管理者。其三,被评估者的关键职责要求。这是规划和制定员工绩效的根基,为查阅、调整绩效规划和考核内容提供了参考信息。其四,绩效规划和考核内容。其分为关键绩效指标(kpi)与工作目标设定(gs)两个部分,可以实现对被评估者工作成效的全面衡量。其五是权重。将绩效规划和评估标准等按照权重进行划分,充分体现了员工工作内容的可量化性和其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力度,此外,也能体现出企业不同职位级别在权重设置上存在的统一性等。其六是指标目标值。绩效考核中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单项指标的计分规则。通过对指标的评估标准和时间进行评定,就可以实现对工作目标设定的完成效果评价。第七是绩效考核周期。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的绩效规划和考核的周期为一年,企业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职位和级别,他们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因此员工绩效规划和考核可以以年、月或者季度为周期进行。最后是能力发展计划。能力发展计划的制订过程是企业通过明确具体技能知识让被评估者清晰认识到职位级别对应的个人能力,以及他们需要发展何种能力,怎样发展来达到绩效的指标。

2 企业员工的绩效合理规划与制定

2.1 需要明确职位职责

明确企业的职位职责需要使用工作分析的方法确定职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应当取得的工作成果。职位的职责界定是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施行员工绩效规划和制定的先决条件。确定员工的岗位职责后,可以使人事部和管理人员在设定员工的kpi时,事先考量员工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任务,有效规避了对员工设定的kpi指标不受员工表现的影响,最终导致指标的存在毫无意义。确定岗位职责后,可以确保kpi的设定更具有针对性。

2.2 设定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是以公司的战略方针、业务流程、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等的要求为基础,制定量化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衡量被评估者的表现。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是各个管理层根据下属的主要岗位职责,通过和下属的有效沟通后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关键绩效指标的数量应当控制在4~8个。但是有一点,在绩效指标体系中,不是所有的员工都被分配关键绩效指标,这种情况需要根据员工的岗位另外设定新的关键指标,或者选择现有的指标进行分解,以提取到关键性的指标内容。

2.3 设定员工的工作目标

绩效不仅仅是指结果的绩效,它同时还包含了过程的绩效。工作目标的设定体现了员工在绩效考核周期内,需要达到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将一些持续时间长,具有过程性、辅,无法量化的

要工作内容划分到工作目标的设定项目中,它起到了补充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关键指标无法衡量的部分,使得基层员工的表现得到有效的考核。

在被评估者的工作目标设定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目标的设定应当将中心放在不容易衡量,具有过程性的工作成效领域,这与关键指标的设定具有相同的原则。其次,由于工作目标是对关键绩效指标的补充和完善,因此,它的内容不能与关键绩效指标中的内容重叠。再次,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达成状况两者相对比,前者更为客观,它的衡量结果也相对精确。因此,在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时,应当优先考虑关键绩效指标,对于无法使用该指标的非量化工作领域,则可以选用设定工作目标。最后,不是所有的工作内容都需要纳入工作目标设定的考量范围,而应当选择有益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工作内容。

2.4 权重的设计与确定

权重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工作分析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设定及其他指标在整个绩效考核体系中的重要性,并用权重来进行量化。

由于企业内部不同员工的职位级别、职位性质、对业务的控制和影响不同,那么绩效规划中的结果指标和行为指标两者间的权重也就随之不同。正常情况下,高职位级别和重要业务部门的职位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会比工作目标指标权重大;反之,低职位级别职位、后勤管理类的职位行为工作目标指标权重,会比关键绩效指标权重大。

绩效指标内部的权重设定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各个部门都涉及的一些通用指标,例如部门员工稳定性、客户满意程度等应当设定相同的权重;其次,单项指标的权重最少应当为5%,不能低于这个百分比,这样才能彰显该指标的影响力;再次,各项指标的权重应当体现差异性,规避平均分配权重的现象。指标之间的权重可以采用5%线性增减模式。在实际的操作中,评估部门应当先对最重要的指标设定权重,在这个基础上递减来设定其他指标权重。

2.5 确定关键绩效目标值和工作目标值

不论是对于关键绩效指标还是工作目标,在员工绩效规划和制定时,都需要设定目标值,即员工的工作成效达到这个标准才算是符合了公司的期望。绩效规划中的标准值在客观性的绩效管理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目标值是针对绩效考核中的每个项目设立的,它是在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协商后确定的。

2.6 指标审核

指标审核即检查绩效指标和目标内部的一致性,它是绩效规划结束前非常关键的一步。指标设计是否维持统一的标准,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加以分析确定。从横向上,检查相同部门、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设定和工作目标设定在选择和权重分配标准上是不是具备一致性。依照公司战略方针、业务规划、岗位职责描述等,检查上一级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有没有分解到其下属的指标中,让下属合理承担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能够实现其战略目标,创造社会价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7 能力发展计划

在绩效规划中,能力是指个人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整体要求而需要发展的能力与知识,而非个人任务或者职责。员工需要发展的能力和知识能够通过具体化的行为表现出来,从而促进员工达到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能力可以分成两类,即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指员工完成岗位职责所需要拥有的专业技能。如对于it岗位,员工需要计算机知识、语言知识、系统知识等,财务部门则需要员工必须要有财务知识和技能,其他的诸如理解力、沟通能力、判断力这些都归类到基础能力的范畴。

在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设定完成后,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应当针对如何达到绩效目标展开谈论,从而确定出员工达到或者超过这些目标值需要重点发展的能力。此外,根据目标值和员工现有的水平制订出相应的能力发展计划,包括时间段、能力发展方式以及发展成果评估方式等。最后,评估者或者管理层需要根据能力发展计划对员工的能力发展情况进行跟踪,并给予及时的指导。

3 结 论

企业需要重视员工绩效的合理规划与制定,使员工明确绩效考核中的指标设定等目标值,并引导员工向着达到目标值的方向进行能力发展,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绩效,为企业的整体发展做出大的贡献。此外,企业管理层还应当善于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引导员工制订能力发展计划,这样可以使企业绩效管理的成效

更好,最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首先,销售经理依据公司下达的销售任务、配合任务完成的激励方案(如无激励方案应拟订出来),按照年、季、月、周将整个团队的任务分解细化,依据每位员工的销售能力,对可能的销售业绩进行估算。

然后,销售经理与每位员工进行个别沟通,帮助员工分析其个人目前的工作状况、达成激励方案的条件、员工在公司未来发展的空间,引导员工对销售任务和未来发展形成全面的思考,激发员工的进取心,树立他的自信心和责任心。也就是说,将完成销售任务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相结合,加以关心、爱心、辅导和帮助。

第三步,召开团队计划工作会。首先向员工宣布整个团队的销售任务和计划安排,然后向员工讲解团队计划与个人销售工作计划的关系,强调个人销售计划的重要性,要求员工依据团队的整体目标,结合自己的自身实力、自己未来发展的目标、激励政策达成的条件,在会上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销售计划的制定和分解,会议结束前回收每人的计划书。

第四步,会后销售经理认真分析每位员工的销售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进一步与员工进行私下沟通,确定具体任务指标和完成任务的追踪措施,以及需要销售经理辅助的项目和其他方面的支持,激励员工切实完成本期目标,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第6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 各党(总)支部、机关各部室: 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计划生育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贯彻党和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为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确保我矿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某某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及某某市、某某区政府和集团公司的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特作如下决定: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为中心,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某某市实施〈某某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办法》为重点,强化宣传教育,落实责任目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保证措施,坚持依法管理,加强综合治理,实施工作创新,努力开创我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 二、奋斗目标 1、计划生育率100%; 2、计划生育信息准确率100%;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90%; 3、已婚育龄女职工综合避孕措施落实率100%、期内知情选择率90%; 4、已婚育龄女职工当年妇女病普查率100%;流动人口综合服务全年两次,优质服务满意率85%;终止合同的育龄女工计划生育管理移交率100%; 5、避孕节育随访服务率100%; 6、流动人口办证验证率100%。 三、组织领导 矿成立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矿党委书记、矿长任委员会主任,矿党委副书记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会下设人口与计划生育办公室,某某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各党(总)支部要相应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在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同时,要明确一名领导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明确人口与计划生育专(兼)职工作人员,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 四、工作职责 1、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职责 ⑴认真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和计划生育管理网络,明确齐抓共管的内容和要求责任制,实施综合治理。 ⑵定期召开人口与计划生育专题会议,分析研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落实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研究解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实行计划生育职工的合法权益。 ⑶组织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和普及教育,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指导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日常工作,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 ⑷检查考核基层各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文明创建和党支部达标评比之中,实行“一票否决”。 ⑸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确保及时奖罚兑现。 ⑹完成集团公司党政、地方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有关计划生育工作任务。 2、井党总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主要职责 ⑴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督促基层党支部组织职工学习宣传人口理论、计划生育知识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 ⑵定期召开人口与计划生育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本井范围内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帮助指导计生兼职工作人员处理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 ⑶积极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宣传和普及教育,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和基层单位按照上级计生办的要求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日常工作,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的实现。 3、计划生育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责 ⑴认真执行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执行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属地管理机构、矿区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及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 ⑵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属地管理的要求,研究拟定本矿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计划、阶段性工作方案和措施,制定矿计划生育的各项管理制度,提交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讨论决定,并负责组织实施。 ⑶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各项基础工作,掌握、分析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势和动态,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重大问题提请矿区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 ⑷组织落实计划生育的具体检查措施,测算兑现计划生育政策所需经费(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独生子女入托入学报销费用、女职工定期妇检费用、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及办公经费等)提交委员会研究解决。 ⑸组织指导计生宣传员开展基层单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开展创建、达标活动。对基层工作检查考核,提出一票否决的建议。对辖区内计生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调查,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提请矿区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⑹负责矿委员会和矿区领导小组交办的各项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 4、相关部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主要职责 ⑴政工部(组织、宣传、纪委) ①负责将计生工作纳入各党支部目标管理考核和创先争优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作为考察领导干部政绩的依据之一。 ②选拔后备干部和发展新党员应有计划生育情况证明,发现违反政策的一律不得使用和发展。 ③负责编制矿人口与计划生育宣教计划并列入党委中心组和各党支部干部职工的学习内容。 ④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计生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干部职工模范执行计生政策的先进事迹;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优生优育、人口理论知识,发挥宣传舆论作用。 ⑤监督检查党员、干部贯彻执行计生政策情况,对、弄虚作假,造成计划生育失控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处分。 ⑵群工部(工会、团委) ①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方针、政策,采取多种途径、各种形式,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 ②发挥阵地宣传作用,利用各种宣传牌板、电影幻灯等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计生法律知识。 ③加强对实行计划生育特、贫职工和困难职工的扶贫帮困工作,协助计生办组织好女工妇科病普查普治工作。负责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列入工会建家的一项重要内容,评选文明单位、文明职工和模范、先进职工之家、优秀工会工作者、建家积极分子要经计生办审查签字,实行“一票否决”。 ④将计生纳入评选先进团委、优秀团干、优秀团员的重要内容,在发展新团员时,严把计生关、对违反计生政策者,不予发展。 ⑤负责与全矿未婚青年签订晚婚晚育合同,保证晚婚率90%以上,晚育率100%。 ⑶党政办公室 ①协助分管领导开好计生委员会议,协助组织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并做好记录。 ②矿工作计划要安排计生工作内容,并协助做好检查落实。 ③做好计生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⑷职校 编制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全矿干部、职工的人口理论及计生政策法规的培训,各类培训班都要安排计生内容,做到人口与计划生育教育与其它培训同步进行、同步考核,各项教学基础资料、台帐齐全,符合上级要求。 ⑸电讯中心 ①利用广播、有线电视广泛宣传计生政策、法规及优生优育、人口理论知识、宣传计生先进典型、发挥宣传舆论作用。每季开辟一次计生专题广播电视节目。 ②帮助计生办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信息网络,实现计生信息计算机动态管理。 ⑹劳保科 加强对育龄内退职工的管理,负责与育龄内退女工签订管理合同书,定期联系,负责召集育龄内退女职工按照规定时间参加综合服务。 ⑺财资部 ①对育龄职工在办理调动或内退、解除合同手续时必须先由计生办审核办理有关计划生育管理移交手续后,再经计生办登记盖章后方可办理其他调动或内退、解除合同手续。 ②协助计生办做好办理井下照顾生育二胎职工的出勤工数的审核,确保不出差错。 ③负责为全矿职工办理生育保险及相关手续。 ④按照上级规定认真落实计生经费,积极筹措资金,保证计划生育所需经费及时到位,做到专款专用,专门列帐管理。 ⑻保卫科 ①严把流动人口居住关,凭计生办证明方可办理《暂住证》,并做好记录,健全台帐。 ②负责会同房管科、计生办搞好一年两次清查矿内和所管辖区的探亲家属及流动人口,并负责对无《暂住证》、无计生证明的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⑼企管部 负责全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与奖罚兑现。严格按照上级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和矿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定》要求,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奖罚兑现。 5、基层党支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主要职责 ⑴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人口理论以及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 ⑵建立健全本单位职工计划生育信息管理台帐,做到人员、信息登记表、帐卡等基础资料填写及时准确,内容齐全,并根据规定要求及时上报有关报表。 ⑶根据计划生育管理的要求,负责督促本单位职工做好男工函调和女职工随访服务。 ⑷组织本单位育龄职工按时接受避孕节育综合服务,按时参加妇科病普查普治。 ⑸加强本单位流动人口管理,及时向矿计生办通报本单位不在岗职工的情况,掌握流出原因,去向。随时掌握本单位职工家属流入情况,督促流入人员到矿计生办办理《流动人口审验证》 ⑹负责与外出创业人员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 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障措施 1、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政工部在安排月度学习计划时,要统筹安排人口与计划生育学习宣传内容,各基层单位对职工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每月不得少于一次,要有学习宣传记录,此项工作由政工部纳入文明创建和党支部达标考核内容,并严格考核兑现。 2、建立育龄女工定期随访制度。有女职工的单位每季度要安排专人对本单位所有育龄女工进行一次面对面随访,向育龄女工进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女性健康、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宣传与服务,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及时为她们提供服务,各单位随访情况于每季度第三个月的25日前报矿计生办。 3、严格计划生育管理程序,加强计划生育人员信息的动态管理。凡职工调动(包括调进矿、调出矿、本矿内部调动或办理退休、内部退养等),必须由调动职工本人携带本人的计划生育登记表、卡片等计划生育信息资料到矿计生办登记盖章后,财资部方可为其办理调动或退休、内部退养手续。劳保科每月必须将当月办理正式退休的人员名单报计生办一份,计生办核减统计人数。 对辞职、解除劳动关系或除名的职工,必须由当事职工本人到矿计生办办理计划生育管理移交后,财资部方可为其办理其他有关结算手续。 4、认真落实已婚育龄妇女每年两次的避孕节育综合服务,凡应接受避孕节育综合服务的已婚育龄妇女,必须携带完备的(必须有本人近期照片)综合服务证,按照计生办统一安排的时间接受综合服务育龄妇女接受综合服务时,必须有所在单位的计生宣传员带队,计生宣传员不得无故缺席。 5、严格执行非本集团公司双职工男工函调和独生子女函调制度。每年必须对45周岁以下非本集团公司双职工男工婚育状况和独生子女情况进行一次函调。 6、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凡外出超过3个月以上的流出人员,必须先到计生办办理计划生育管理移交手续,或签订《流出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否则,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有关外出手续。对整建制外出创业的单位,项目负责人就是计划生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必须指定一名兼职计生宣传员,负责做好外出创业职工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保持与计生办的联系,及时传递计生信息。 对流入矿区的育龄人员,必须在十五日内携带国家统一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到计生办办理《流动人口审验证》,保卫科凭计生办出具的《流动人口审验证》为其办理《暂住证》,房管部门查验其《流动人口审验证》和《暂住证》后,方可安排住房。 7、严格婚育假审批制度。所有婚假(含三天法定婚假)、产假和计划生育四项手术假,必须由其单位出具证明,经党政主管领导签字后,到矿计生办审批,未经计生办审批的婚育假和四项手术假一律无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其考勤做帐,违反者,严格追究其责任。 8、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矿每年初都要与各基层单位和各机关部室签订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年终检查、考核、评比,且奖罚兑现。 9、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兼职计生宣传员的作用。矿对计生宣传员实行责任津贴,每人每月10元。各单位在进行工资二次分配时,要适当增加兼职计生宣传员的分配比例,要有在经济分配上向计生宣传员倾斜的政策。要保证计生宣传员有足够时间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每月不少于一天,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天数。 六、奖励与处罚 1、奖励 (1)年终根据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考核情况进行奖罚,对考核得分在90分以上的单位,由矿根据责任书的规定标准给予全额奖励。 (2)如全矿杜绝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年终对井党总支及相关部门和矿计生委成员进行适当奖励。 (3)对计生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经矿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研究,可另行给予奖励。 2、处罚 ⑴对出现计划外生育的,除对当事人按照《某某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征收社会抚养费外,同时对当事人给予开除、辞退或解除劳动关系处理,并罚款二万元。对当事者所在单位除实行“一票否决”外,按每出现一例计划外生育的,罚所在单位二万元,罚其单位党政主管各2000元,罚计生宣传员500元。 ⑵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保障措施第2条的,逾期不报报表或不按要求进行随访的,每次对该单位给予500元罚款,同时对该单位党支部书记和计生宣传员各罚款100元。 ⑶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保障措施第3条的,每发现一人次不按规定程序办理的,对财资部经办人罚款200元,并责令限期整改。 ⑷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保障措施第4条的,逾期不参加综合服务的,每有一人对其所在单位罚款500元,对当事者本人按每延误一天给予50元的经济处罚,以此类推。同时,对当事人的亲属给予停班处理,直到当事人接受了综合服务为止。对其所在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和计生宣传员每人罚款100元。 ⑸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保障措施第5条的,凡不按要求进行函调的,对其所在单位给予1000元的罚款,对当事者本人给予500元处罚,同时责令其停班函调,直到完成函调工作 ⑹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保障措施第6条的,违反者,对经办人给予500元罚款,并责令经办人负责办理管理移交手续,凡没有兼职计生宣传员的整建制外出创业单位,对项目负责人给予500元罚款,并限期整改。如有违反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的,每发现一人次,对当事人给予500元的经济处罚。流入的已婚育龄妇女必须按时接受我矿组织开展的避孕节育综合服务,凡不按时接受综合服务的,按本规定第四条给予处罚 (7)违反人口与计划生育保障措施第7条的,每次给予责任人500元经济处罚。其他各类假的审批,严格按庞矿发(2008)44号文件执行。 (8)对年度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的单位,按责任书的规定进行罚款。

第7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程进度质量控制计划工期建设工期

一、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与进度管理方法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进度计划,并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通过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自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进度总目标的实现,即工程项目的工期。

目前进度控制管理的方法有许多,主要有甘特图法、S型曲线比较法、香蕉型曲线比较法、行政干预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等方法。

1.甘特图法

甘特图也叫横道图或条形图,因为其简单明了、容易制作,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项目管理中,主要应用于项目计划和项目进度的安排。它用线条标出各项作业和下序的起、止时间和延续时间。

2.行政干预法

用行政方法控制进度,是指上级领导或本单位的领导,利用其行政地位和权力,通过进度指令,进行指导、协调、考核。利用激励手段(奖、罚、表扬、批评),监督、督促等方式进行进度控制管理。

3.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是组织和安排工程项目工作话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在实践中已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证明。现在即使一个很简单的项目也需要制定一份项目网络图,因为这将使项目的执行变得更加容易。

二、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标准的设定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既然以项目的建设工期为管理对象,那么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成效就必然由项目建设工期控制的有效程度来表征。由于没有标准也就无所谓控制,因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必然首先要求设相应的控制标准,这就是目标工期。施工承包企业在目标工期的确立过程中通常作出以下几种选择。

1.以预期利润标准确定目标工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总是要以承包一项工程任务可以取得的预期利润为判断准绳,以决定是否参与这项工程的投标竞争。而一旦取得了工程承包合同,施工企业将动用其技术管理力量并全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从事施工生产活动,直至最终形成质量合格的建筑产品,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上述预期利润,但它并不是一个与工程进度无关的孤立过程。事实上施工企业不能在工程项目的建造过程中保持其必要的施工进度水平则可能引起企业生产流动资金超期占用、利息增加、人员工资和机械使用费用加大,以及向业主支付误期损失费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企业在该工程建设项目上的预期利润无法实现。由此可见,施工企业的预期利润目标是目标工期取定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实际上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实务中,施工企业常常需要由预期目标利润来推算目标工期的取值。

2.以费用工期标准确定日目标工期

施工企业在确定目标工期时往往并非只是单纯求快。由于工程进度过快,将会因为赶工增员或采用超常技术措施或大量使用机械化设备从而造成工程总费用的不合理支出,施工企业常常在工程进度管理过程中努力追求一个费用最低工期并以其作为目标工期。在这里,目标工期的“工期短”、“费用低”两重属性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复合性控制标准。事实上,由于工程费用中的直接工程费随着工期缩短而增加,其间接费却随着工期缩短而减少,这样在工期取不恰当的情况下,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工程费用将会较少:工程网络计划技术中将寻求这一恰当工期的过程称为工期费用优化,相应使工程费用达到最小取值的该恰当工期则被称为“费用最低工期”。显然施工企业以费用最低工期作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中的目标。是保证以最低的工程建造成本完成工程承包任务的追求。

3.以资源工期标准确定目标工期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的进度计划将根据施工过程中实际可以调配的劳动力、施工机具设备、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资金的具体状况决定。为此,企业时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资源供给受限的情况下如何使工期达到最短。这一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便是施工企业确定目标工期的过程。因此“资源限定”和“工期最短”的两重属性同样构成了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一个复合性控制标准。施工企业将其作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目标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一种或多种建设资源供给受限而导致的工程延误,从而保证企业不致因此陷入被动。

三、工程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劳动力需求状况、设计变更的影响、资金问题、物资供应问题、风险问题、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的影响等等。工程承包商对这此问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个因素影响了就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事前没有很好的进行分析,制定应急计划,等事情发生了才手忙脚乱不知所踪。管理组织上不能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人浮于事,重关系轻能力现象严重,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成员只关汁自己是否得利,而不管项目目标是否顺利实现。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目标分解不够明确,在进度滞后的情况下找不到直接的负责人,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扯皮,最终不了了之。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又缺乏合作精神,项目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进度目标也就很漠然。不可否认现在有些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确实有限,只是一味为了中标,在取得项目之后就轻视了具体的实施过程,以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表现的就是进度目标一直不能按期完成。

2.没有把握好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

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在理论上大家都知道成本与进度之间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就要增加成本。因为要采取赶工措施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承包商们并没有花费心思去思考怎么样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要么重质量要么抓成本,要么赶进度,总之是没有把这三者综合考虑。假如说进度滞后了,承包商一搬都会采取赶工措施,就要花费成本,但又不想花费太多的成本,那就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了。可是由于质量不达标得不到业主、监理、质检的认可又返工,接着是进度又拖后了。这样依次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最终的结果是进度越来越拖后,成本也越加越多。

四、加强进度管理的对策

1.建高效团队,实施科学管理

如果项目组织成员工作效率低下,组织机构臃肿,成员之间缺少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淡薄,人员流动频繁。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潜力,出现1+1<1的情况,这样在人力上和组织上就不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不能对施工现场实施有效的管理,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有必要在项目开始时就选择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和主要成员。现代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部也不例外,要做到人尽其才,把能否顺利实现项目目标作为团队成员的最高目标。加强成员彼此之间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构建团队文化,发挥团队知识。有了高效的团队,在运用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实施标准化、程序化作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在进度管理上以项目经理为进度目标责任中心,对进度目标合理分解,使责任分配到人。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对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下功夫,向管理要进度要工期。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2.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计划

进度计划的制定是进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计划定得好不好自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多承包商在开工前并不重视计划,为了满足合同工期,草率的编制了一份施工进度计划。在满足了业主的要求以后,计划就搁在一旁了,更谈不上用计划来指导今后的工作。导致后面的工作杂乱无序,无法有效开展。因此在工程开工前,承包商一定要编制一份详细的、经过论证可行的进度计划。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的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采购和租赁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安全环保计划、资金供应与支付计划等。

工程施工说到底就是把各种资源组合起来,采用先进的技术,按照各种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施工,建成一个满足业主需求的构筑物和其他附属设施。这不是一促既成的,需要各种资源的合理搭配组合。进度计划的编制就是对资源组合方式的权衡,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来安排合理有序的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要详略有致,满足施工现场的需要,对高层要尽可能简略一些,对基层要尽可能的详细。进度计划制定后,要发挥它的控制性作用,实行两级控制体系:一级为项目经理部的控制体系,另一级为劳务作业层的控制体系,对劳务层的计划可以具体到某一个工程部位,尽可能量化,运用动态控制原理,采取动态监控,实时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都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3.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程计划,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评价

这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建设方根据各方计划,合理拟定现场工程项目总计划,再反馈各方实施,并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及时调整。

在项目实施中,由于受到各种干扰,经常出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现象。这种偏差必须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我们通常采用对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高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进度延误原因分析[J].科技资讯,2006,(23)

[2]刘睿张宇清赵振宇:建设项目中的工期延误影响因素研究[J].建筑经济,2007,(S1)

[3]朱保建陈书利:施工项目进度控制[J].山西建筑,2007,(33)

第8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1.1人力资源规划管理要遵循适应性原则人力资源规划必须考虑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应对预测的可能出现的情况,才有可能达到为企业目标更好的服务的目的。所谓的内部环境主要是指组织的变化和员工的个人因素,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对复杂,包括组织的政治、经济、科学以及技术方面、行业环境因素。人力资源规划必须适应未来战略方向,主要是指国家经济发展和全球化的改革趋势,把它放到整个社会发展系统中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1.2人力资源规划管理要遵循科学性原则人力资源规划应该从目前的条件下进行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作为基础,进行科学客观的人力资源规划,协调和平衡发展,最终完成企业战略目标。

1.3人力资源规划管理要遵循人员保障性原则处理好人力资源规划中的问题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它包含了双向预测(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结构,并且能实现人力资源团队的整体优化)、社会人力资源供给动态分析、绩效、薪酬、影响。只有有效地保证人力资源的供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才会取得更多的成就。

1.4人力资源规划管理要遵循协调性原则人力资源规划在发展人力资源策略中是最关键的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领导地位,在其准备和实施过程中要与其他功能维持好一定的平衡。有必要妥善处理以下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眼前和未来的关系、必要和可能的关系、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速度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1.5人力资源规划管理要遵循利益共同性原则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面向整个企业的计划,同样也是面对员工的计划。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发展是互相依托、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你只考虑企业的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员工的发展,会破坏企业发展的目标。良好的人力资源规划必须使企业满足员工的长期的利益,保障能够使企业和员工都能够得到发展。

2.提高人力资源规划管理的措施

企业与员工相联系的工具便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应该遵循各种原则,包括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系统、职业生涯管理、职业规划和设计指导、能力开发、人力资源审计和反馈校正等。

2.1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保障人力资源职业生涯管理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为员工提供工作机会和发展阶梯的必要保障。一个组织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人的激励与约束,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与发展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得不到发挥。员工的自我实现主要通过横向的(如金钱)和纵向的(如职位)发展来体现,组织须提供相应的、可以证明其自我实现的内部条件如职位、权责、待遇、福利等,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员工发展需要、帮助员工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提升方案,让其持续拥有向前发展的希望,从而保持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动,使每位员工都有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工作的动力。

2.2健全职业通道管理(1)完善验工职业发展通道评价程序和标准。根据组织战略发展需要,完善组织职位分析、职位通道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系统,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合理可行的职位通道程序,评价标准要全面、客观、可行性强,能提高职位发展通道管理的透明度。(2)完善组织职业发展通道结构。通过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结构,使员工可以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通道,从而提高组织的综合实力。

2.3组建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小组,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学习和宣传(1)设置职业道路管控组织。工作者的职业道路管控活动,设计的要素和机构非常多,所以,要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该项管控活动,进而确保它能够在多方向上得以保障。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小组成员由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和员工代表组成。(2)认真地进行职业道路学习以及宣讲工作。具体的讲就是说要对工作者讲述管控思想和措施等内容,确保其能够对该项管控活动有非常明确的认识。通常使用的是对其组成者开展着重的培训活动,普及广大员工群体培训。重点地说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目的、可以获取的益处、怎样进行有效配合。

2.4强化人力资源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的个人设计,目的是寻求自我发展,但组织可以通过组织文化等措施,或者是从系统外部的指导。根据实际的需要、环境改变、员工自己的情况,指导员工制定并修改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建立职业发展的导师系统,高级经理或高级员工可以直接成为员工的职业辅导人,有条件的可以使用测评工具对员工个人优点、技能和职业倾向进行评估调查。下面简单的介绍下方法:(1)分析员工自己的发展规划,寻找最佳的组织概念、目标的入口点。(2)重视员工自主研究,认识和指导员工的思想,对当前的职业和自我进行评价。(3)采用上级主管与员工个人沟通和讨论信息交流会的方法,帮助员工真正的审查。(4)员工与上级进行目标讨论并记录在员工的发展计划中,帮助员工确立长期的职业目标。(5)基于他们的发展需求和目标,让员工参与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有利的保障员工的行动计划。

2.5切实提升人力资源能力开发培养管理根据人力资源职业发展目标为员工提供发展条件的功能,工作人员能力发展培训可以采取培训、工作实践、工作轮换、指导、学习行动和操作指导等其他方法的实践。对于经常不在工作岗位的员工可以采取正式的教育、研讨会或大型学者会议、文件筐技术和其他方法。组织应该根据现实,提供包括在职和脱产各种形式的培训,另一方面要鼓励员工进行自我培训,有步骤有计划的分阶段进行培训学习、锻炼,利用工作加压等方式帮助员工自我提高,并进行及时的评价,使员工认识自我,改变自己的不足,将组织命运和自我命运联系起来,激发内在的力量和创新能力,与组织目标同行。

3.总结

第9篇:员工工作目标和计划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 进度管理 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与进度管理方法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进度计划,并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通过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进度总目标的实现,即工程项目的工期。

目前,国内、外进度控制管理的方法有许多,主要有甘特图法、S型曲线比较法、香蕉型曲线比较法、行政干预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等方法。包括:甘特图法、行政干预法、网络计划技术。

二、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标准的设定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既然以项目的建设工期为管理对象,那么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成效就必然由项目建设工期控制的有效程度来表征。由于没有标准也就无所谓控制,因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必然首先要求设相应的控制标准,这就是目标工期。施工承包企业在目标工期的确立过程中通常作出以下几种选择:

(1)以预期利润标准确定目标工期

(2)以费用工期标准确定目标工期

(3)以资源工期标准确定目标工期

三、工程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劳动力需求状况、设计变更的影响、资金问题、物资供应问题、风险问题、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的影响等等。工程承包商对这此问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个因素影响了就会产生一种“共振效应”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管理组织上不能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施,人浮于事,重关系、轻能力现象严重,导致执行能力很差。项目成员只关心自己是否得利,而不管项目目标是否顺利实现。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目标分解不够明确,在进度滞后的情况下找不到直接的负责人,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扯皮,最终不了了之。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又缺乏合作精神,项目成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对进度目标也就很漠然。

2、没有把握好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

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在理论上大家都知道成本与进度之间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就要增加成本。因为要采取赶工措施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承包商们并没有花费心思去思考怎么样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均衡。

四、加强进度管理的对策

1、建高效团队,实施科学管理

如果项目组织成员工作效率低下、组织机构臃肿、成员之间缺少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淡薄、人员流动频繁,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潜力,出现1+ 1< 1的情况,这样在人力上和组织上就不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不能对施工现场实施有效的管理,后果是很严重的,所以有必要在项目开始时就选择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和主要成员。加强成员彼此之间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构建团队文化,发挥团队知识。有了高效的团队,再运用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实施标准化、程序化作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在进度管理上以项目经理为进度目标责任中心,对进度目标合理分解,使责任分配到人;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对成员进行有效的激励;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上下功夫,向管理要进度、要工期,营造一个积极的工作氛围,才能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2、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计划

进度计划的制定是进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计划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多承包商在开工前并不重视计划,为了满足合同工期,草率的编制了一份施工进度计划。在满足了业主的要求以后,计划就搁在一旁了,更谈不上用计划来指导今后的工作,导致后面的工作杂乱无序,无法有效开展。因此在工程开工前,承包商一定要编制一份详细的、经过论证可行的进度计划。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的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采购和租赁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安全环保计划、资金供应与支付计划等。

3、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程计划,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评价

这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建设方根据各方计划,合理拟定现场工程项目总计划,再反馈各方实施,并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