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资储备范文

物资储备精选(九篇)

物资储备

第1篇:物资储备范文

关键词:物资储备;储备资金;代储代销

物资储备是指物资在脱离生产但又未进入再生产过程,以各种形态停留在流通领域或生产领域之中的物资。物资储备是制定储备资金定额的依据,储备资金是物资储备的货币表现形式。它具有两重性:积极的一面是保证企业生产不间断进行;消极的一面是储备起来的物资暂时脱离生产,不能及时加工升值。同时,为保存它的使用价值,还要付出一定的人力、财力,增加了保管费用。在煤矿企业,储备资金一般占流动资金的80%左右。因此,加强物资储备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一、煤矿企业物资储备现状

近年来,煤矿企业物资储备有上升趋势,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材料计划准确率低,管理制度不完善,多头采购。从主观上看,对储备工作缺少一套严格有效的管理方法,特别是制约产生超储积压的有效办法。煤矿需用的物资品种多,批量大,计划多变,计划准确率低。不少品种不储不行,储少了也不行,储了可能不用,机动性很大,在管理上造成一定困难。目前,供应处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不能严格执行,制度流于形式,对储备工作管理不认真、不严格是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决策和处理问题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就难免发生失误;另一个原因就是多头采购。供应处是物资采购的专职部门,而其他各二级生产单位也可对外自行订货采购,这些物资入库验收、保管、保养、发放仍由供应处所属仓库办理,出现了多次采购、重复进货、盲目进货、分散管理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储备资金失控超储严重的原因。

(二)观念老化造成个别物资积压。这本来是流通领域中的老问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是过去几年生产资料供不应求,原材料是卖方市场,企业对通过其他渠道或市场上采购的生产所需物资,不论价格高低和数量多少,能买到的尽量多买多存。“手中有料心中不慌”,“不怕十年积压,就怕一时着急”,抓材料成了物资部门的首要任务。

(三)煤矿物资设备更新换代快造成积压。煤矿物资设备配套性强,新设备更新换代快,配套的材料、配件储备过多,等设备淘汰时造成这些储备物资的积压。

二、煤矿企业物资储备管理对策

针对当前煤矿企业物资储备上升的情况,应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计划管理。加强计划管理,是降低物资储备占用的前提。物资供应计划是以实物为计量单位的物资需用量预算,是计划期物资供应活动的科学预见和反映。其特点是以最少的物资消耗和合理的物资储备来保证生产建设的需要。由于计划要求不够,许多物资需用计划没有预见性,计划编制也不规范,有的盲目采购,买而不用,造成库存积压,储备资金上升。

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计划审批程序。凡是生产用计划,都必须经过分管领导审批,不经审批的,一律不予采购;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编制计划从实际出发,从生产需要出发,及时掌握生产一线物资消耗规律;三是坚持定额、定量和限额相结合的办法供应。供应处与有关生产单位相结合,根据上级下达的物资指标结合本单位原煤成本费用落实到基层、车间、班组及单台设备上去。做到物资数量上按核定指标供应,如对炸药、电缆、钻杆、矿灯等按核定定额供应;四是坚持对生产单位物资计划的考核管理。提高基层单位生产队(部)材料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编制计划的准确性。

(二)实行代储代销。实行代储代销,是降低物资储备占用的保证。代储代销是指在经济领域里供需双方签订经济协议或合同,供应厂商为需方储存物资或将物资送达需方指定的存储地点,需方将这些物资代为储存并在一定周期内对消耗完的物资向供应厂商支付货款的物资采购方式。企业根据消耗规律和生产建设进度制定较为准确的需求和采购计划,适时适量进货。凡实行代储代销的物资,供需双方必须签订代储代销协议或合同,企业只有在需要时才去提货或让供应厂商送货,如此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2篇:物资储备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其适度规模和物资储备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并分析了美国、日本的物资储备,最后针对完善我国物资储备提出若干建议。

一、前言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然而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国家物资储备是国家直接建立和掌握的战略后备力量,是保障国家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我国国家物资储备始建于1953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由国家物资储备局、储备物资管理局(办事处)、基层单位组成的三级垂直管理体制,建设了完善的储备仓库体系,储备了一定规模的国家战略储备物资。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国家的根本经济利益在不受伤害条件下正常运行的态势。能够威胁经济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来自国内也有来自国外的。在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最重要也是最捉摸不定的威胁来自世界市场(包括金融市场、贸易市场等)的不稳定性。亚洲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就是一例。

二、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发展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也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外汇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如下图所示。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等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三、物资储备与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持续增长的外汇储备反映了我国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也表明国外市场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国内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评估对外依赖对国内经济安全的影响。

对我国而言,进口产品的结构呈现出资源性产品品种数量不断增大,进口总量不断加大的趋势,这都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此外,我国对高技术及其产品的进口依赖也已经凸现。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态势和产业发展形态上分析,伴随外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战略物资、关键产品和重要技术的进口比重还将不断上升,进口依存度的不断加大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难以缓解。我们必须防止当世界经济发生剧烈波动和重大政治事件发生时,由于过度依赖进口,尤其是对某些重要战略资源产品的过高依赖会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难以预测的冲击和影响。这些都说明了建立国家物资储备能够保证的国家经济安全。

除此,发生危机时国家物资储备能够起到显著的社会效用,具体表现在:

1.突发事件发生后对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比如,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地区发生5.7级地震,给江西九江、瑞昌及湖北部分地区造成房屋倒塌和受损、人员伤亡。根据民政部指示,某省备灾中心迅速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国家物资储备局利用某地的救灾储备定点库第一时间做好了应急出库的准备,在第一时间满足了救灾需求。

2.在供应短缺情况下,对供求关系和价格的调整作用。比如,2006年在国家糖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国家物资储备局通过公开拍卖白糖的国家物资储备缓解了供应压力。这都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四、国际经验

(一)美国

美国建立了涵盖64类商品的国家储备体系,其中包括48种稀有金属。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直接动因是1973年中东战争及阿拉伯产油国对西方国家的石油禁运。1975年底,美国国会通过了《能源政策与储备法》,并经福特总统签字生效。该法决定美国加入国际能源署(IEA),并授权政府建立10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严重石油供应中断,并满足IEA成员国至少90天石油进口量的储备要求。《能源政策与储备法》赋予总统动用或释放(销售)战略石油储备的权限,并规定只有在发生严重能源供应中断时才能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战略石油储备的购买和释放全部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

从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与商业储备的变动关系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石油储备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同期商业储备则呈下降趋势。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战略石油储备水平虽然从1983年的3亿桶升至目前的6.7亿桶,但商业储备却从3.6亿桶左右降至目前的不到3亿桶。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战略石油储备水平的提高,使商业储备的下降成为可能,也降低了石油行业的商业储备的成本和风险,增加了石油行业从事投资的实力和市场投机的空间。所以政府增加石油储备,对国家来说可预防能源危机,而对石油行业来说在总体上也是有利的。并且战略石油储备动用的数量和时机,也成为影响油价和石油行业利益、制约油市商业投机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日本

由于绝大部分资源都依赖进口,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十分强烈,几乎所有的重要物资都实施储备制度。例如,日本储备的物资不仅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粮食、钢铁、众多稀有金属等,而且还有木材、大豆、动物饲料等。其中石油储备作为日本战略储备的重中之重,是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并制订了《石油储备法》等,通过立法来强制国家和企业储备石油。该法规定,政府必须储备够全国使用90天的石油,民间企业必须储备够全国使用70天的石油。

由上面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物资储备的特点如下:

一是物资储备的范围较大。不仅包括重要的原料,如石油、天然气等,还要包括重要的工业矿物资源,如稀有金属等,具有涵盖所有国计民生商品的储备机制;

二是物资储备的数量较大。如美日等国具有较高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够在发生世界能源危机中断供应时维持较长时间的国内供应;

三是注重物资储备对经济的调控机制。西方国家还将大量的物资储备作为经济的稳定器,在供应短缺或中断时能够平抑市场价格,减少突发事件对经济的影响,具有较为主动灵活的物资储备机制;

四是实行国家物资储备的法制化。美日将重要的物资储备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立法,保证了物资储备的强制性。

五、结语

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能源总量不小,但人均拥有量较低,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时期,能源消费强度较高。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地增加,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这都导致了对世界商品资源的依赖。而另一面,我国外汇储备今年快速发展,已面临着保持适度外汇规模的压力,因此通过利用外汇储备来支付并建立完备的物资储备体系,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就显得尤为必要。

“十一五”规划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在“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比如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除继续从中东进口石油外,提高从俄罗斯、中亚、非洲、拉美等地区进口石油的份额。这一切都说明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物资储备的发展。具体来说,对物资储备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扩大储备品种。在我国建立广泛的国家储备系统,将更为广泛的大宗产品列入国家储备,一方面可以使得我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减轻,更重要的是强化了我国的经济安全。

第3篇:物资储备范文

关键词:救灾物资;物资储备;优化

国家救灾物资储备是为保障国家抢险救灾物资应急需求开展的物资储备工作。目前的国家救灾物资储备的整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科学、低效率的细节,这些不科学、低效率的细节需要加以改善和更新,即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

一、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的意义

首先,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有利于维持和提高救灾物资储备的保障效益。救灾物资的保障效益体现在救灾物资由实物转化为保障力的水平,或者说其保障效果,充足和及时的救灾物资供应是获得最佳的保障效果的前提。救灾物资储备优化就是为国家提供充足和及时的救灾物资,满足救灾物资需求,防止物资供应短缺或不及时给抢险救灾行动造成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次,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有利于维持和提高救灾物资储备的经济效益。救灾物资储备的经济效益是无法衡量的,救灾物资转化为的保障力(保障效益)不会产生直接的经济收益,维持和提高救灾物资储备的经济效益应该转化为最小化与救灾物资储备相关的成本开支。救灾物资储备优化则是通过分析与救灾物资储备成本产生的缘由,通过优化诸如储备规模、储备布局、库存等内容,分别最小化与之相关的各项成本。

第三,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为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救灾物资储备优化能够为救灾物资储备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如储备规模优化能够获得适度的储备规模的参考值,而储备布局优化则可以直接用于救灾物资的长期规划中,储备库存优化则为库存物资管理提供基本的工作思路。

最后,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还可以促进国家救灾物资储备的建设发展。国家救灾物资储备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储备本身也需要不断的建设发展,这里的建设发展不仅包括设施上的更新换代,还包括储备的改革,如物流化改革、信息化改革,储备改革的思路可以直接应用于或者间接指导国家救灾物资储备的建设发展。

二、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的原则

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是救灾物资储备优化能够直接运用或具有现实意义的前提。

一是满足物资需求的原则。救灾物资是国家抢险救灾时重要的物资基础,甚至直接决定抢险救灾任务能否顺利和有效完成。数量充足和供给及时是救灾物资需求的两个基本要求,救灾物资储备优化各个内容的展开,都必须要以满足物资需求作为根本原则。

二是符合储备实际的原则。国家救灾物资储备是国家防灾减灾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它区别于企事业单位的物资储备。这些区别主要体现在救灾物资储备过程中存在的规律特点,主要是救灾物资的属性及其供需规律决定的。救灾物资储备优化要符合储备实际,在展开具体内容的优化讨论时,应把握各种规律特点,保证储备优化结论的可操作性或者应用性。

三是追求经济效益的原则。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在整个物资保障中占有较大的成本份额,追求救灾物资储备的经济效益是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一个有益作为。追求经济效益原则也为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这个问题提供了研究的思路,就是以降低与储备相关的各项成本开支为突破口,寻求最佳的救灾物资储备格局。

三、国家救灾物资储备优化的内容

国家救灾物资储备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可以选取多个角度讨论它的储备优化问题,这些内容既可以是救灾物资储备组成中的一部分,也可以是救灾物资储备这个整体,其中比较重要的三个内容是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布局优化和储备库存优化。

一是储备规模优化。国家救灾物资的储备规模是指储备的救灾物资的数量或者计价后的金额;储备规模优化的实质就是确定适度的储备规模,既能有效的满足抢险救灾的需求,又可以避免过量储备带来的损失浪费。

国家救灾物资的储备规模相当于物流系统中的物流量,因此储备规模的测算可以利用物流量的基本测算方法——物流需求预测技术。在开展国家救灾物资需求预测时,要把握救灾物资需求的规律性,选择科学、合适的需求预测技术。国家救灾物资需求预测需要用到救灾物资消耗量的历史数据和相关影响因素的数量化,因此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平时要注意工作数据的积累和

二是储备布局优化。国家救灾物资的储备布局是指救灾物资储备节点的数量、位置和与需求点之间的保障关系;储备布局优化的实质是构造科学的储备布局,为需求点提供及时地物资供应的同时,最小化与储备布局相关的运输费用开支。

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布局优化的基本方法是储备节点选址,主要通过构建节点选址模型抽象描述选址过程。储

备节点的选址要把握救灾物资保障实际,在有效测量各项数据的基础上,寻找出科学的算法,降低选址模型的求解难度,利于实际应用和操作。

三是储备库存优化。国家救灾物资储备的库存或者称为国家救灾物资库存是指处于库存状态的救灾物资;国家救灾物资库存的输入和输出保证库存处于有效平衡状态。库存优化的实质是保持库存的最优状态,包括库存平衡和最小化库存成本。

保持库存平衡和最小化库存成本的基本手段就是开展有效的库存控制,确定库存决策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即采购量、采购点和库存标准。国家救灾物资品种型号繁多,因此不同品种型号的救灾物资具有不同的属性和供需规律,需要分情况有区别的对待,而作为国家救灾物资,救灾物资库存控制还应该以不允许缺货作为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 孟参.基于模糊评判及灰色神经网络的应急物资库存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2] 张毅.基于自然灾害的救灾物资物流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0月

[3] 谢欢.应急物流中的优化储备问题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5月

第4篇:物资储备范文

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为全面加强我县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我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意见》(*政办发〔20*〕27号)的精神和要求,现就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建立健全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满足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及时提供救助救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储备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要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统一调配,资源共享。县直各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应急物资储备的指导和统筹工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各乡镇、办事处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应急物资储备要结合实际,针对常发的、影响大的灾种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先急后缓。应急物资储备数量要与当地实际人口、经济发展规模和社会发展状况等相适应。

(三)形式多样,节约实效。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利用市场资源,开拓社会代储渠道,探索多样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实物储备与商业储备相结合、生产能力储备与技术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重要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以委托企业储备为主,有关单位实物储备及要求相关企业保持一定数量的商业储备为辅;基本生活必需品以政府补贴、委托企业储备为主,要求相关企业保持一定数量的商业储备为辅;应急处置装备以有关单位实物储备为主,委托企业储备及要求相关企业保持一定数量的商业储备为辅。充分发挥投入资金的放大效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能。

三、储备内容

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认真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县发改局:负责审核全县应急物资储备规划。

县粮食局:负责粮食、食用植物油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商务局:负责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局:负责交通事故拯救、消防救生、反恐、防爆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民政局:负责救灾救济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建设局:负责建工安全、城市公交供水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交通局:负责公路抢险工程机械和水上交通事故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水利局:负责防汛抗旱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农业局:负责农作物种子、农作物疫病防治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畜牧局:负责动物疫病防治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卫生局:负责医疗救援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环保局:负责环境污染事件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林业局:负责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控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安监局: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等应急物资的储备。

县电力局:负责电力应急抢险物资的储备。

县广电局:负责广播电视网络应急抢险物资的储备。

县盐务局:负责食用盐和工业用盐的储备。

中国电信茶陵分公司、湖南移动茶陵分公司、中国联通茶陵分公司:负责通信应急抢险物资的储备。

县直其他有关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能和需要储备相关应急物资。

各乡镇、办事处应按照以上要求相应做好本地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提倡全县各基层单位和居民家庭,根据当地实际和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储备基本的应急救援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领导。县人民政府成立茶陵县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以上承担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职责:审核全县应急物资储备规划及县直有关单位应急物资储备方案;掌握全县各单位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统筹全县应急物资的使用调配;必要时请求市政府支援应急物资;指导各乡镇、办事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县应急办负责,县应急办要建立全县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定期对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根据需要统筹调配应急储备物资。

(二)加强资金保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应急物资储备的资金保障。各级财政要将应急物资储备资金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应急物资储备资金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购买、储备管理、调配补贴等。

第5篇:物资储备范文

应急物资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是开展救援工作的关键。应急物资主要包括关乎民生的重要物资、应急处置装备和基本生活物资三大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是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综合水平和及时有效应对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全面加强州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经州政府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州地域辽阔,点多线长,是雪灾、洪涝灾、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特别是地震灾害较集中和多发地带。“.”强震发生后,全州上下紧急行动,迅速调拨物资支援地震灾区,为地震灾区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鉴于当前州应急物资

库存不足情况,要利用半年时间,分批分次,逐级逐项完成应急物资储备库更新填补工作,形成自下而上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以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有效物资供给,使受灾群众24小时内得到食物、饮水、衣物、医疗、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最大程度减少和预防灾害损失。

二、储备原则

(一)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应急物资储备要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统一调配,资源共享。民政等部门负责储备重要物资及基本生活物资;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储备本部门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的专业应急物资和应急处置装备。相关部门负责储备与职责相对应的应急物资,确保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之需。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应急物资储备要结合实际,针对常发的、影响大的灾种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先急后缓。应急物资储备数量要与当地实际人口、经济发展规模和社会发展状况等相适应。

(三)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州级相关部门之间要密切协调配合,建立物资调运联动机制,基本确立相对固定的调运队伍,强化环节耦合演练,做到信息及时准确传递,调运流程简易方便,应急处置反应灵敏、快速有效,保证应急物资调拨、装车、运输有效运行,保障应急物资调得出、供得上。

三、储备内容

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认真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具体分工如下:

州公安、消防部门:负责交通事故拯救、消防救生、反恐、防爆、地震等应急装备的储备;

州民政局:负责帐篷、棉被褥、棉衣裤、火炉等应急生活物资储备;

州交通局:负责运力、公路抢险工程机械等应急装备储备;

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大型工程机械等装备的机动储备;

州水利局:负责防汛抗旱设备、用具等应急物资储备;

州商务局:负责监测食品、居民日用品、卫生防护用品等商品储备量、流通量;要求地方各大超市对居民日用品、冷鲜肉、蔬菜等进行实时储备;

州农牧局:负责饲草料、粮种、农机具、动植物疫病防治等应急物资储备;

州卫生局:负责药品、防疫用具、医疗器械等应急物资储备;

州林业局:负责森林消防用具、设备,植物病虫害防治等应急物资储备;

州粮食局:负责粮食、食用油等应急物资储备;

州气象局:负责灾害性天气监测、应对、预警应急物资的储备;

州地震局:负责处置地震灾害相关的应急物资储备;

州通信部门:负责应急通讯器材的储备;

州电力部门:负责应急发电机、照明等设备的储备。

其他有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和需要储备相关应急物资。

四、保障措施

(一)抓好学习宣传培训。以“国家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图片、视频、广播、新闻等途径,在全州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应急物资储备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各地区应急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内容,掌握应急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

(二)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在全州范围内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和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和调用程序等,定期检查、核实物资储备情况。对应急物资分为携带物资、前运物资、留守物资三类和定人、定位、定车、定量进行管理。严把物资质量关,认真做好物资的验收、登记、保管工作,及时登记建档,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购置使用日期、失效期、保管人等;保持仓库整洁有序,经常检查物资储备量,及时更换过期失效物品,保证应急物资不霉变、量足完整。

(三)提高物资保障能力。利用下半年时间,分级投入,形成以州级物资保障系统为枢纽,以部门应急物资管理机构和各市、县(行委)应急物资保障机构为支撑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物资储备设施和资源,对现有应急抢险、公共卫生类、生活类储备物资及专业队伍装备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布局合理、种类比较完整的专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第6篇:物资储备范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实力的不断提高,自2000年以来,江苏省每年都在持续加大防汛抗洪物资储备成本的投入力度,2002~2003年共投资0.4亿元防汛抗洪物资资金;2004~2006年,用于防汛抗洪物资的投资超过了0.5亿元,可见,逐年加大的物资储备力度已成为防汛抗洪抢险的强有力保障。截止到2010年,江苏省省级防汛抗洪物资储备共有块石近30万t、编织袋1000余万只、木材2500m3、彩条布256万m2、土工布110万m2、钢丝笼5万只、救生衣近5万件、冲锋舟70艘、橡皮船38艘、灯具1112只、移动灯塔10只、发电机14台套、钢管610t、装配式围井9940片、水子堤6000m、滤垫近20000块;木材1500m3、应急灯1000只。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在汛期使用的防汛抗洪物资呈逐年递增趋势,财政几乎每年都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补贴防汛抗洪物资采购。近年来,江苏省在采购增补防汛抗洪物资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创建出新的防汛抗洪物资采购模式,从以往的单一物资合同采购到各地方自行组织招标采购,发展到现在的政府集中统一进行物资储备采购。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现行的政府集中统一物资采购模式,不仅规范了物资采购程序,并且保证了资金充分利用,有效地杜绝防汛抗洪物资采购中的不正之风[2]。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需要,政府对防汛抗洪、抢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在抗洪抢险中,要快速反应、快速处理、办法得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险情迅速控制。长期以来,我国的防汛抗洪抢险工作主要是以人工为主,依靠当地广大群众的参与,抢险效率低下,措施单一,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更大险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长,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组织群众性质的抗洪抢险队伍难度加大。所以,应尽快转变观念,从原有的以群众性抢险为主的防汛抗洪物资储备转变成为以专业防汛抗洪抢险为主的物资储备,并储备如装配式围井、挡水子堤、土工、滤垫等新型的防汛抗洪抢险物资,采用新技术的防汛物资有着操作简单、装配高效的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洪抢险的效率[3]。防汛抗洪物资储备管理需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汛情的前提下对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科学、合理调配。长期以来,我国的抗洪物资储备配置都是源于以往的经验管理,对物资数量批配、管理规范、科学调度、信息传达等重要因素都缺乏考虑,这为管理者在汛期时的重大决策带来了巨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计算机技术为防汛抗洪物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发和升级防汛抗洪仓库物资管理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在内部局域网上应用具有盘点、出入库、调库、数据审核和文件审批等功能的防汛抗洪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实现了仓库物资日常管理的精确化、规范化,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防汛抗洪物资储备管理业务模式,使日常对防汛抗洪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存期、破损、统计、分析等的管理工作变得简易可行、精确无误,既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又提高了物资储备管理工作效率。二是建成全省防汛抗洪物资管理调度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直观了解和掌握物资储备的动态情况,实现对全省防汛抗洪物资的动态查询、统计,并为汛期的物资调度提供决策依据。物资管理调度平台可以与国家相关机构的数据库对接,从而实现国家、省和基层一线的仓库数据互通,使全省防汛抗洪物资工作真正跨入信息化阶段[4]。为全省的防汛抗洪物资管理能够科学、合理、可持续地发展,江苏省针对省级防汛抗洪物资的储备、调用等管理工作出台了《江苏省省级防汛抗洪物资管理办法》,对防汛抗洪物资储备的各项工作职能、管理职能、物资调用、物资采购、成本管理等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出台《江苏省防汛抗洪物资管理细则》,详细规定防汛抗洪物资管理程序,对保管要求较高的防汛抗洪物资的包装、存放都进行了详实的规定。

在现有对防汛抗洪物资保护、人工、仓库等相关管理费用按照总成本的7%进行拨付的基础上,对防汛物资管理成本实行精确化管理,并进一步从严执行汛前检查制度、防汛物资管理岗位责任制等,为防汛物资管理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物资的保管保养是物资储备工作的核心内容,应当针对各种不同的防汛抗洪物资特点、性能,结合本地的气候特点、仓库存放条件,对物资采取科学的保管保养措施,切实做到物资存放完好无损。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防汛物资保管应当达到“三清”、“两齐”和“三一致”,即:存放物品的数量清、质量清、规格清;仓库环境整齐,堆放整齐;物资的财账、卡、实物互相一致。防汛抗洪物资要达到合理存放,确保防汛物资不会因保管不善而出现损坏、废弃的现象。此外,应当合理确定物资的存放位置,并将防汛物资的存放地点与编号统一起来,输入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以便于管理、查找和调库。要着力健全防汛物资储备调用和管理制度,对防汛物资实行专仓储备、专人管理,建立台帐,帐物相符,并做好正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超期、变质、不能使用的物资和设备及时进行处理,及时进行补充更新,确保物资和设备处于良好待用状态。当前,从全省级防汛抗洪物资的储备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的物资都属于采购时间已久、老化严重不能正常使用,且实物与台帐不相符,所以,应做好防汛抗洪物资的清仓盘点工作,确保仓库内所调出的物资能切实发挥作用。防汛仓库保管员要定期对物资进行盘点,检查实存数与账面数是否相符,有无超储备年限物资,有无损坏、锈蚀、变质、鼠咬等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足量的防汛物资是防汛抗洪的可靠保障,相关部门应当严格按定额要求足额储备防汛物资,并建档立卡,同时还应组织动员易发险情地段的群众储备相关的防汛物资,以备抢险急需。要按照“以人为本、讲求实效、保障急需”的要求,进一步储备防汛物资品种,规定防汛部门必须储备袋类、土工布、黄土、砂石料、块石、铅丝、桩木等主要防汛抢险物资,以应防汛急需。防洪工程重点必须按照国家防汛物资储备定额标准储备防汛物资,电力、交通、城建、石油、通信、供销、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参照相关定额标准,结合行业防汛应急抢险实际需要,进一步补充防汛物资储备,尤其要将停电、停水、停信息和夜间抢险需要的物资作为必需品储备。

随着现代化防汛技术的发展,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要实行信息化,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以便迅速、准确了解库存物资的详情,进行情况分析,满足现代化防汛的需要。同时,各水管单位要不断探索物资管理的新方式、新方法,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经济效益观念和战略观念,既要搞好管理又要搞好经营。储备的物资在确保防汛需要搞好相应管理的前提下,应结合市场情况进行吞吐更新,盘活资产存量,减少储备损失,实现保值增值。笔者认为,只有加强防汛物资储备规范管理,严格定额足额的储备防汛物资和资金,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强化物资储备的存放和保管,才能够有利于保障防汛物资的供应,切实满足抗洪抢险工作的需要。

本文作者:李德俊工作单位:江苏省水利防汛物资储备中心

第7篇:物资储备范文

关键词:防汛物资 储备仓库 管理里 重要性 优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V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116-02

大家都知道,在抗洪抢险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为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证。洪水是无情的,每次洪水的来临,都会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仓库为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很重要的物资保证。在抢险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虽然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证,但是对其没有现代化科学、规范的管理,对于抗洪救灾工作来说,也是纸上谈兵。大家都知道,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核心工作。做好防汛工作在当今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就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因为,防汛物资的储备和仓库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防汛工作的开展。同时,防汛物质的储备和管理工作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做好各项防汛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说,要重视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中,要科学完善地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对此,文章首先提出了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现代化的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的优化管理策略。并一一对其进行了试论分析。

1 加强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国家每年的6月直到9月,都是雨水多发季节。在这个几个月里,有的地区经常发生暴雨甚至洪水灾害。洪水灾害的来临,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为此,在抗洪救灾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与管理为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证。防汛物资储备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因此也显得极为重要。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加强并对其采取现代化的优化科学管理方针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需要的一些防汛物资做好存放与管理,而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需要的防汛物资存储的地方,所以说显得更为重要。与此同时,防汛物资作为抗洪抢险工作中的一个核心组成要素,在洪水来临之际抢险救灾工作中,会需要很多防汛物资,当洪水灾害来临之时,很多房屋和商店都会被摧毁,而且很多道路都会被洪水淹没,因此,就加大了抢险救灾难度,救灾中需要的一些防汛物资更是很难找到。为此,抗洪救灾中需要的防汛物资就需要防汛物资储备仓库来提供。这也说明了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 目前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漏洞问题分析

2.1 法律机制缺失

现今,国家对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制定的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中,虽然有的地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执行的法律和法规都是按照地方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的,全国缺少机制性的法律和法规。而且有的地方执行的法律和法规根本不符合现在的时代要求。

2.2 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现今的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中,有的管理人员不专业,对一些防汛物资缺少相应的保养和维修,最终导致很多防汛物资由于缺少保养和维修成为废弃物品,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最终失去了功效。

2.3 资金不足

目前由于我们国家对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统一的管理机制体制,很多防汛物资的管理机制都是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来执行的,因此,很多地区政府就会按照目前防汛物资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拨款并采购,这远远不能达到防汛物资的实际需求量。

2.4 防汛物资的利用率不高

大家都知道,防汛工作都有专门的负责部门,在洪水到来的时候,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以此来发挥各部门的相应职能。但在实际中,各部门未能形成有效的配合,从而降低了防汛物资的利用效率。

3 对于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提出的现代化优化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防汛物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防汛物资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只有严格按制度办事,才能不断提高防汛物资的管理水平。科学完善的防汛物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防汛物资管理岗位责任制,防汛物资采购制度、防汛仓库管理制度、汛前检查制度等,这些制度为做好防汛物资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确保了防汛物资用则有、有则好。

3.2 搞好防汛物资的仓库管理工作

一方面要做好防汛物资的验收入库工作。防汛物资到货后,应及时会同生产厂家代表,依照水利部的《防汛物资储备验收标准》共同进行验收,并做必要的检查和试验,发现问题要与厂家代表及时协商解决,在确认型号、规格、质量、数量无误后方能正式入库。另一方面要做好防汛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是仓库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根据各种物资的不同性能和特点,结合该单位具体条件,对物资采取科学的保管保养方法,使物资在储存过程中数量和质量完整无损。在实际工作中对防汛物资的保管要求是:合理存放,妥善保管,帐物相符;达到三清:数量清,质量清,规格清;两齐:库容整齐,堆码整齐;三一致:账、卡、物一致。最后,要对防汛物资合理存放,要防止防汛物资由于存放保管不善而变质、变形或损坏,同时要考虑便于清点和出库,减少自然损耗。为此要正确规定物资的存放位置,并将存放地点与物资的编号统一起来,便于查找。目前我单位采用“四号定位法”,即以一个四位数编号按库号、架号、层号、位号决定物资的位置,这样便于盘点、保管,使仓库管理做到有条不紊。同时为了便于清点和充分利用空间,还可以根据物资的形态和性能,摆放成一定的垛形,做到“五五化”,即五五成行,五五成方,五五成层等,不但整齐美观,而且便于清点,达到过目不忘,提高工作效率。

3.3 做好防汛物资的调剂工作

针对防汛物资长期备而不用的特点,要做到将防汛物资中不易长期存放的物资调到生产库,并对防汛物资及时补充。这样,既保证了防汛物资的质量和及时足额到位,又避免了一些物资由于长期存放而造成的损失,节约了资金。

4 结语

从该文的分析描述中不难看出,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仓库管理工作对于防汛工作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同时,在抗洪抢险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也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可以说,从该文的描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加强并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对于目前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几点简单的分析,另外也提出了几点现代化的优化管理措施。希望文章的阐述对于今后的防汛工作顺利开展有所帮助。在抗洪抢险工作中,防汛物资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降低国家经济损失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奥,高丽,张辉.黑龙江省防汛物资储备与管理工作现状及建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2):180-184.

[2] 戴西林,张美霞.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仓库管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178.

第8篇:物资储备范文

教育系统防疫物资储备、使用情况汇报

前期在区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鼎力支持下,教育系统多方筹措,广开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圆满的完成了防疫物资储备工作。

具体为:共储备口罩82万个,按照学校师生10天的使用量进行分配;已配备红外线测温仪82台、额温枪2063支,确保每校至少一台红外线测温仪和每班一支测温枪;已库存84消毒液约219吨(折合成标准液),按照学校建筑面积进行测算分配,可满足全系统约60天消毒需求;储备防护服2500套,按照每班级一套及临时留观点的数量进行分配;储备普通体温计1100支,按照在校师生人数进行分配;共储备消毒洗手液1.7万瓶,洗手液3.3万瓶,按照学校班级个数及100人/天/瓶标准进行分配,可满足全系统约90天的需求。共储备40顶帐篷,160套折叠床、枕头、棉被、棉褥和320套一次性床单、被套、枕套等住宿用品,均按照应急处置要求配齐临时安置场所需物资。

截止5月22日,共发放口罩12.3万个,消耗消毒液34吨,防护服452套,体温计96支,消毒洗手液8700瓶,洗手液2600瓶,惠及在校师生5.8万余人,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第9篇:物资储备范文

关键词:军民结合;军用物资;储备

军用物资储备历来受到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军用物资储备体系如何适应时代要求。解决军用物资的高消耗与物资储备有限的矛盾,是军事后勤供应体系面临的最大课题。在全球化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军事物资储备改革提供了多种选择。其中,建立军民结合的物资储备体系是最为可行和有效的手段。

1 加强军民结合的军用物资储备体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前世界面临的基本情况是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科学技术普及化、文化多元化、军事高技术化。为适应军队基本职能在这种条件下发生的变化,保证军队顺利完成任务,要求建立比以往更加具有灵活性和伸缩性的物资储备体系,而建立这一套体系的根本就是把军事储备融入到整个社会储备之中去,形成军民结合物资储备体系。

1.1 军队职能的转变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建立军民一体的军用物资储备体系

军队职能的转变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物质储备体系。国际安全形势不稳定因素增多,安全威胁日趋综合化、多样化和复杂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从经济领域向政治、安全和社会领域扩展,恐怖势力、自然灾害、严重疫病、环境恶化、国际犯罪等跨国性问题非传统安全威胁凸显,要求军队延伸和拓展其基本职能,从单纯应付军事威胁,转变为应付以军事威胁为主的多元化、综合性威胁。

(1)国防政策要求部队确保能够在各种复杂形势下有效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而以联合作战为基本形式,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无前后方区分、突发性强、参战兵种多、节奏快、区域小、作战阶段和作战时机转换迅速、物资消耗的时间与地点相对集中,对军事物资储备的要求空前提高。

(2)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成为军队的战略目标。既要求军用物资体系满足军队打赢现代信息化战争需求,也要求军用物资储备体系本身实现信息化;即会使储备内容有所变更又会使对储备物资的管理手段提高。

(3)随着高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军队作战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种新趋势预示着未来军事物资储备体系也将发生全方位的改变。单纯依靠军队力量,已经无法满足军队的物资需要。尤其是高技术武器装备在未来战争中的广泛应用,造成作战物资更新周期的加快,从客观上要求建立军民一体的军事物资储备体系。

1.2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军队物资储备体系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军事物资储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社会的依赖性明显增加。军民结合、双向兼容的储备形式,具有更广泛的保障实力和后效作用。一个国家多层次不拘形式的巨大储备能量是军队自储不可比拟的。此外,军用物资储备是国防和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保证部队物资供应,特别补偿战争初期军事经济损失,保障参战部队所必需的物资供给并为国民经济由平时向战时过渡提供必要的时间,其根本目的是保障战争需求,要求物资保障性能优良、品种规格对路、数量充足,做到及时准确可靠,万无一失,军事储备的这种特点决定军储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融入到社会物资储备体系之中。

2 加强军民结合的军用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旨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国防政策与整个社会的期望和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中国一直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决定了建立军民结合的物资储备体系成为可能。为加快建成这一体系,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1)具备建立军民结合的军用物资储备体系的良好物质条件。我国经济连续快速发展,国力不断提高,民间物流体系已经基本成型,并支撑起了经济发展。同时一支成熟的、熟悉专业知识、体系健全的管理队伍已经建立起来。此外,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手段引入了物资储备管理体系中。在某种意义上说,物资除了人为意义上的分类外,对其使用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差异。

(2)当前是建立军民结合的军用物资储备体系的最佳时机。国内物流业起步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比较僵化的体制,在伊始阶段就把军民结合的储备体系建设融入一起,比较容易形成合理的体系结构,建设成本低、容错好,可以更好地同时适应军地需要。同时由于全球化在近年的迅速发展,物资采购体系已经融入了世界范围,因此,可以通过民用体系,在全球范围内以最合适的价格。采购最适宜的物资。这样就打破了原来的适应性差的储备体系,为备用物资获取渠道开拓了广阔空间。

(3)面临的困难和威胁。目前一些人还不能接受建立军民结合的军用物资储备体系这种理念,不具备适应这个体系的能力,对系统建设甚至有阻碍作用。另外,由于体系建设时间短,很多方面缺乏成熟的经验,会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在战时军民系统如何衔接,还需要深入研究。除了以上的因素,这个体系建设还需要考虑保密因素。当前,成熟的外资物流企业比较多,而能够给予足够信任的本土企业比较少,能力也比较弱,一旦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信息泄露,使部队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从总体来说,我们应该抓住当前的契机,遵从军事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通过调整储备数量,改善储备布局,建立起具有整体储备优势和综合保障功能的动态性物资储备机制,形成寓军于民、军民结合的军事物资储备体制,将有利于相对和平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军队后勤的全面建设。

3 加强军民结合的军用物资储备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实现建立军民结合的军用物资储备体系的目标,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

3.1 建立高效权威的军地储备物资管理、协调体系,形成完备的信息收集系统

国内外实践表明。建设军地一体、军民结合的物资储备体系,必须建立密切协同、科学、高效、权威、顺畅的协调机构、机制。健全的物资储备体系,需要协调包括中央政府物质储备、地方政府物资储备、企业物资储备、私人物资储备,甚至是国外的资源。军地协调机构要调整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从储备规模、储备布局、储备分工、储备管理几个方面做出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储备计划,并制定完善的储备动员体制,平时注意收集各类物资存储信息,明确生产和储备单位,疏通由地方征集采购的渠道,定期组织必要的模拟演练。

3.2 建立内容、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军地物资储备体系

物资储备的实质是要考虑物资的种类和规模,建立内容、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物资储备是从根本上保证军事物资储备良性循环且适应军队需要的重要措施。

(1)根据社会发展状况及技术发展水平,要实现实物储备、流通货币储备、技术储备以及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储备体系。实物储备是物质储备的常规内容,重点在物资的模块化与重构性,需要应对各种类型的任务。流通货币储备是预先储备,包括本国货币和部分外汇以及贵重金属在内的一定数量的战争准备金,应付战时购买物资的资金需求。科技力量储备一般包括高新技术及人才等。生产能力储备是军事物资生产能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要正确处理好实物储备与技术、生产能力储备的关系。经验表明,技术和生产能力储备对于军队保持持久作战能力有重要作用。把专用技术储于国防工业体系,把通用技术储于社会工业体系,只要动员体制完善,无论何时都可以满足军队需求。根据不同地区生产力水平,在和平时期封存一定数量生产线或采取储存整机、成套设备和配套零部件,并储备必要的技术人员及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以保证战时能够迅速投入军事物资生产。

(3)储备物资应不断提高军民通用互换程度、范围。对于部队专用装备物资也应尽可能地与民用生产供应结合起来。对于生产能力强、转产速度快、不易储存管理、战时需要量又大的物资,可以采取平时储存适量成品,战时扩大生产的措施保证需求;对于特殊物资。特别是大型、贵重、高技术装备可以通过设立专业化仓库,适量专业化储备,这样可以提高物资的利用效率,保证更新速度,保持技术领先、减少损耗、加快周转。

(4)军事物资储备规模一般需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国民经济实力和平战体制转换所需时间等因素确定,不求多而全,而是追求质量和满足未来使用的需求,要充分考虑物资消耗特点、属性、品种类型、生产能力等。当代仿真科学的快速发展,为预测储备物资消耗种类、规模提供了依据,据此可以减少物资储备量,防止盲目储备。此外,建立安全可靠的冗余军事物资储备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3.3 要建立储备形式恰当的军地物资储备体系

物资储备的整体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功能,军民结合的军用物资储备体系储备分工、储备形式及储备比例。要根据可能战争的样式、规模、范围以及战争消耗的速度合理确定。当代军事物资储备向着多元化、技术化、软件化、兼容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也要求最大限度地保证物资储备弹性化建设,对物资储备的品种、规格、比例等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军队储备与地方储备、实物储备与经费储备、成品储备与技术能力储备的比例关系。确保军事物资储备整体的合理性。

(1)要考虑通用物资与专用物资的储备关系。对于武器、弹药等专用物资需要储存于军队的物资储备体系之中,对于消耗量大、需要面广的粮食、零部件、油料、原材料等通用物资,除军队基础储备。完全可以依托社会储备体系,形成军民共同储备,以民为主的原则。采取这种方式,可将物资投入到社会再生产流通过程,不断流动更新,形成储备和生产的良性循环,减少储备形成的损耗,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在确定储备品种结构时要根据部队用途,注意做到齐全配套、比例适当,以满足高技术条件下军队不同作战任务需求,分别建立“标准储备”体系和“重点储备”体系。标准储备是根据部队的作战任务、装备的技术性能和物资消耗规律而制定各类物资储备定额。根据标准储备进行的物资储备可以迅速满足部队的应急需要,提高部队反应速度。重点储备对于支撑部队持久战斗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有效地实施突发性局部战争初期的应急保障并解决总体物资储备规模过大的问题,二者互相配合,有利于保持军队的整体能力。

(3)要建立可以机动的物资储备,形成一般储备与周转储备相结合的储备体系。鉴于我国国民经济还不发达。平转战动员周期较长,实施应急保障和持续保障能力较弱,除了建立常规的物资储备体系之外,还需要保持合理的机动物资储备体系。可以在一些关键节点被破坏后,形成短时应急能力。是十分灵活有效地应急储备方式。

(4)要考虑成品物资与备件的储备比例关系,采取整机、部件相结合的储备结构,保持维护能力。对高精尖装备和战时难以生产的军事物资采取整机储备,对通用装备只储备其中的精密部件和生产难度较大的部件,对拆装组合方便的装备可考虑采取分离式部件集装化储存方式。从而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物资的适应性。

(5)要按照战略、战役、战术这三个基本层次设立物资储备体系,形成各种储备品种配套齐全,三级储备比例科学合理的体系。在战略方向上实行纵深梯次配置,战略后方基地仓库应侧重储备技术含量高、生产周期长,价值昂贵、战时不易生产筹措的重要装备,战役后方仓库则侧重储备一般的、常用的物资。

除了考虑物资储备的形式和结构,还要提高物资的自身存储能力,适应复杂的存储条件,需要从源头做起,要求工厂对出厂产品实行四包:即包产品质量,包发货运货,包储存质量,包修理。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复杂条件下物资的存放和使用。另一方面可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经济效益。

3.4 要建立布局科学的军地物资储备体系

军事物资储备必须考虑物资储备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合理的军事物资布局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情况,弥补储备数量不足。现代战争作战方向和地点的多变,需要物资储备要按照便于机动、便于保障、便于管理的原则,形成纵深梯次、军地兼容的网络型格局,从而达到确保物资及时准确供给的目的。此外,在网络之外,还要建立机动储备体系,形成立体的储备格局。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1)要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在经济发达、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区可以实行军事物资储备社会化保障,形成地方一体的物资储备系统。建立共用物资供应中心,既可以方便筹措物资,调节需求,又可以减少库存积压,加速物资、资金的周转,同时也为更新装备物资作为商品进入社会开辟稳定的渠道。

(2)要充分考虑地理、自然环境条件等条件。在地理环境差、资源较贫乏、动员力量弱、补给有困难的重点地区,加强军队自身的物资储备体系建设,适当多储备一些物资,提高物资储备的自给能力,并充分考虑物资储备的安全性。适当在重点地区设立冗余物资供应点,防止物资储备系统的关键节点被破坏。

(3)要充分考虑因地域空间差所带来的供应时间的滞后。通过设立分层储备机制,形成多层次的物资储备体系,增加储备系统的适应性。要考虑技术储备的战时转换能力。在生产与商储潜力较大的地区进行技术储备,同时要利用地方代储进行物资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

3.5 加快物资周转速度,制订适合的物资储备周期

军事储备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区别对待的原则,分门别类地制定各种物资储备限期,完善储备制度,力求做到在物资品种上逐次更换,在时间上梯次储备,形成动态调整,既保证储备物资的军事效益,又兼顾经济效益。并且定期抽检。

(1)新的作战特点决定储备物资更新周期加快,很多物资在储备期即已被淘汰,失去使用价值。技术进步,提高物资利用率,使加快流转成为可能。仿真科学技术为预测储备物资消耗规律提供了依据。计算机技术为建立全方位的储备物资周转系统提供了条件。远程、大容量运输装备的发展调高了物资储备调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