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习题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习题教学论文

第1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问题解决;思维品质;教育理念

一、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概述

《语文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就是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思维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发展的平台,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语文的价值和魅力,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线索,基于问题情境发现探索知识,掌握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学生学习语文问题解决的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1)积极探索和发现问题阶段;(2)识别问题和筛选问题阶段;(3)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阶段。反过来,语文教师在处理问题解决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原则又包括:(1)问题的探索性原则;(2)问题的诱发性原则;(3)问题的适应性原则;(4)问题的民主性原则。

二、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步骤一般是:(1)设置情景,提出疑问,引发思考。(2)结合情景,边读边思,讨论交流。(3)情景突破,解决疑难,强化新知。(4)练习巩固,提升能力,形成新疑。问题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比较明确,教学内容比较集中,并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形成较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我们可概括为“三环”、“六步”。

“三环”为: 第一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并使问题定向,为“生成”问题之环。第二环:对生成的定向问题,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分析、解决问题,为“探索”问题之环。第三环:对探索的问题及时反馈,在验证中得以解决,并进一步拓展问题,为“发展”问题之环。

“六步”为: 第一步是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第二步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目标,明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问题定向。第三步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猜想,设计解决问题方案。第四步对假设方案、推论、尝试解决问题。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学生“错误”又形成了新的可供利用的宝贵资源,这往往是走向正确的先导。第五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进行科学检验,使问题解决,并掌握科学方法。第六步是对解决的问题再质疑,使问题得以拓展与延伸,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又为探求新知奠定基础。为了操作,我们进一步明细化“六步”,即:第一步: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第二步:问题定向,明确目标;第三步:自主探究,设计方案;第四步:合作研讨,解决问题;第五步:交流展示,反馈检验;第六步:巩固提高、拓展延伸。以上“三环”、“六步”是“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的基本结构与操作程序,在实践中应结合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加以灵活运用。

三、实施语文问题解决式教学法的意义

奥苏贝尔在谈到问题解决教学时说道:“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语文问题解决过程应天然地将知识、能力、态度培养等教育内容融为一体,不存在三者孰轻孰重或顾此失彼的问题。

第二、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了知识,或者说学生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学习知识。

第三、学生获取知识的轨迹不是学科知识的体系,而是问题解决的需要。

四、语文问题解决教学的培养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语文学科的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和策略上,放在有效解决问题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安全、舒适的心理气氛,以便于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式探究学习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为桥梁,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再带着问题去,始终保持一个“有问题”的头脑,思考的头脑,始终有一种探究的精神和毅力,使所有学生在“问题”中发展,在探究中提高。具体说来,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注意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教给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我们语文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转变教师角色,确立学生主体地位;(2)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实施激励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4)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应成为师生“对话”、“互动”的场所已是共识。 “对话”、“互动”都离不开“问题”,要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建立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学策略。仅仅能提出问题并不是不是问题式探究学习的目的,相反我们要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前,引导学生去追求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以求获得对问题的解决,并且要善于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育最令人欢欣的目标。”而当今教育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一,就在于知识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培养和塑造“知识人”成为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始终指导和制约着教育的实践。然而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要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造者。我们每天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使学生对我们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如何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使他们乐于学习?如何传授给他们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善于学习?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是天赋、灵感抑或其他?我们都切身地感到过好奇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熊飞.诱思教学导论[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3.

[2]刘文东.试论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J].中学语文教学,2003(4):114-117.

第2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1引申要在原例习题的基础上进行,要自然流畅,不能“拉郎配”,要有利于学生通过引申题目的解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新授定理“a,b∈R+,(a+b)/2)≥(当且仅当a=b时取“=”号)”的应用时,给出了如下的例题及引申:

例1已知x>0,求y=x+(1/x)的最小值.

引申1x∈R,函数y=x+(1/x)有最小值吗?为什么?

引申2已知x>0,求y=x+(2/x)的最小值;

引申3函数y=(x2+3)/的最小值为2吗?

由该例题及三个引申的解答,使学生加深了对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理解与掌握,为定理的正确使用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例2求函数f(x)=sin(2x/3)+cos[(2x/3)-(π/6)]的振幅、周期、单调区间及最大值与最小值.

这是一个研究函数性质的典型习题,利用和差化积公式可化为f(x)=cos((2x/3)-(π/3)),从而可求出所要的结论.现把本例作如下引申:

引申1求函数f(x)=sin(2x/3)+cos[(2x/3)-(π/6))的对称轴方程、对称中心及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

引申2函数f(x)=sin(2x/3)+cos((2x/3)-(π/6))的图象与y=cosx的图象之间有什么关系?

以上两个引申的结论都是在相同的题干下进行的,引申的出现较为自然,它能使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图象的变换规律及和积互化公式进行全面的复习与掌握,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2引申要限制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上,引申题目的解决要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之上,并且要结合教学的内容、目的和要求,要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如在新授定理“a,b∈R+,(a+b/2)≥(当且仅当a=b时取“=”号)”的应用时,把引申3改为:求函数y=(x2+3)/的最小值,则显得有些不妥.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熟悉不等式的应用,而解答引申3不但要指出函数的最小值不是2,而且还要借助于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小值,这样本堂课就要用不少时间去证明单调性,“干扰”了“不等式应用”这一“主干”知识的传授;但若作为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去讨论,则将是一种较好的设计.

3引申要有梯度,循序渐进,切不可搞“一步到位”,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问题的解决,降低学习的效率

如在新授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时,《代数》(非实验修订本)课本给出了例题: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证明交点的个数f(n)等于(1/2)n(n-1).在证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f(k)与f(k+1)的关系有f(k+1)-f(k)=k,从而给出:

引申1平面内有条n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求这n条直线共有几个交点?

此引申自然恰当,变证明为探索,使学生在探索f(k)与f(k+1)的关系的过程中得了答案,而且巩固加深了对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的理解.类似地还可以给出

引申2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该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f(n)个区域,则f(n+1)=f(n)+_______________.

引申3平面内有n条直线,其中任何两条不平行,任何三条不过同一点,该n条直线把平面分成f(n)个区域,求f(n).

上述引申3在引申1与引申2的基础上很容易掌握,但若没有引申1与引申2而直接给出引申3,学生解决起来就非常困难,对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是不利的,从而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4提倡让学生参与题目的引申

引申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配合,交流互动,只要是学生能够引申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学生引申有困难的,可在教师的点拨与启发下完成,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创新的意识.

如在学习向量的加法与减法时,有这样一个习题:化简++.

(试验修订本下册P.103习题5.2的第6小题)在引导学生给出解答后,教师提出如下思考:

①你能用文字叙述该题吗?

通过讨论,畅所欲言、补充完善,会有:

引申1如果三个向量首尾连接可以构成三角形,且这三个向量的方向顺序一致(顺时针或逆时针),则这三个向量的代数和为零.

②大家再讨论一下,这个结论是否只对三角形适合?

通过讨论学生首先想到对四边形适合,从而有

引申2+++=0.

③大家再想一想或动笔画一画满足引申2的这四个向量是否一定可构成四边形?

在教师的启发下不难得到结论:四个向量首尾相连不论是否可形成四边形,只要它们的方向顺序一致,则这四个向量的代数和为零.

④进一步启发,学生自己就可得出n条封闭折线的一个性质:

引申3+++…++=0.

最后再让学生思考若把++=0改为任意的三个向量a+b+c=0,则这三个向量是否还可以构成三角形?这就是P.103习题5.2的第7小题,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至此,学生大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被唤起,形成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

5引申题目的数量要有“度”

引申过多,不但会造成题海,会增加无效劳动和加重学生的负担,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解题产生厌烦情绪.笔者在一次听课时,有位青年教师对一道例题连续给出了10个引申,而且在难度上逐渐加大,最后引申的题目与例题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解题方法上都相关不大,这样的引申不仅对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没有帮助,而且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变式教学中习题的引申方式、形式及内容,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永远要坚持的原则,恰当合理的引申,可使学生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的“最佳动机”和激发学生的灵感,它能升华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3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合作学习,本土化,问题,对策

 

一、引言

合作学习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合作学习在国外已有着几十年研究与实践的历史,在我国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在多次到基层听课观察之后,笔者发现,有些教师虽然经过了相应的培训教育教学论文,对“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仍然理解不透彻,研究不深入,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存在为合作而合作的倾向。那么能否有效地在我国实施合作学习,便成了每一位关注合作学习的教师和研究者要面对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国内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问题,试图提出合作学习本土化问题的对策。

二、问题

合作学习理论的产生,出于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我国的合作学习理论主要是对国外相对成熟理论的引进和借鉴,在运用合作学习时常常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知识建构为主,以通过各种测试为主。这便造成了无论是实现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还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品质的培养,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以期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忽略了合作学习在课堂外的延展和作用。

对于合作学习目标意义的定位,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者非常关注合作学习在发展学生主体性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方面的重要性。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主要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为基础的阐述。虽然这种阐述,也是建立在对课堂实践长期观察的基础上,但就总体而言,少有实证性数据的论证。导致一线教师在采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困惑时,无法找到有力的实效证据来支持自己继续运用合作学习的决心,半途而废的情况屡屡发生。

我国的合作学习,虽然也有大量一线教师关于如何开展合作活动的程序性思考,但形成模式化步骤的少之又少。在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者看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即用“对象性活动”的尺度来审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将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面对困惑;合作学习过程是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主张通过活动和交往,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主体性发展;重视学生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往过程的发生,在合作过程中教育教学论文,通过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实现主体意义世界的建构[1]。这些策略,只是从理论层面指导着教师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具体方法策略的缺失,使得国内教师们只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模式,而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内教学背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差异。以至于我们常常可以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看到,由于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理解有偏差,不能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意义,在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产生很多问题。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国强调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集体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小组建构上,教师们倾向于以学习任务为导向,确定分组原则。对于学科内容的学习,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压力下不愿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教学内容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相反更强调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知识任务,仍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取向。因此,在我国的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们更关注的是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我国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此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和主体性的发展。虽然认识到培养学生合作技能的重要性,但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中,由于繁重的教学压力,教师们很少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合作技能的训练,更谈不上开设专门的合作技能课程。有的教师也试图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培养,将国外合作技能训练的方法直接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为小组中每个学生安排固定的角色教育教学论文,却发现:这种尝试不仅没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反而使自己的课堂合作流于形式。由此可见,在我国的合作学习课堂实施中,对于学生规则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

三、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盲目的套用国外经验便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认识到这些,才能基于我国的背景,建构和完善本土化的合作学习理论与实践。笔者将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合作学习本土化中问题的对策。

1.对合作学习本土化研究者

教学理论有着很强的文化制约性,作为教学认识活动主体的教学理论家一开始就处于既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在国外合作学习理论中的前提性条件,在我国却不一定适用;而在我国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因素却又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2]。因此,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也必然要在更大的文化情境中把握住基本方向后,才能在具体的实施情境中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作为合作学习本土化研究者,应该认识到影响合作学习实施的因素是动态的。例如:学校教学规划的中断对于教师而言就很难按计划组织合作学习,同样也会影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所以,要在一个整体的背景中去认识并分析合作学习,它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在不同的教师理念中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同时,影响合作学习的因素是多维的。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做教师前的教育经历、特定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受教育的方式都会影响到他们怎样教学生;性别、宗教信仰与文化等因素也是影响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诸多因素[3]。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领导的支持、整体的文化背景、学生离开学校后合作品质的延续也是应该被关注的问题。因此,不仅是从理论的角度阐述合作学习的内涵,更应该让教师在一个动态、多维的情境中了解并理解合作学习。

2.对组织课堂合作学习的一线教师

合作学习理论的倡导者认为,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是一种团队活动,强调师生合作和互动,教学相长,形成学习共同体教育教学论文,相互交流,共同发展[4]。当今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共同介入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体验之中。

因此,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充分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在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学外在环境的限制。在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运用合作学习,也不是每节课都固定采用合作学习的某一方法,而是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传统教学形式与合作学习形式交叉进行,灵活运用,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技巧。学习需要讲合作,生活更需要讲合作,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的技能。所以有步骤、有计划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上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安排一系列教学活动。有一小部分学生习惯了原有的教学形式,即“教师讲授,个人学习”。所以在合作初期,存在种种的误解和不适是正常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师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不同的阶段对自己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评价,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和人际调节的能力。小组评价时,应方法多样,要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后总结有益的经验进行小组间交流,同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关的原因,从而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和小组的行为进行反思,与教师期望的目标进行比较,进而修正自己的行为,从自发向自觉发展。所以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

合作学习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课程设计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虽然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结束语

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并适应教学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相信经过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不懈努力,合作学习本土化理论的构建将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周林.主体合作学习:教学影响方式的结构性改变[Z]. 全国主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八届年会四川研究成果集,2005.

[2][3]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C].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4]石佳.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第4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学生在练习中遇到新模型时感到陌生棘手,其思维障碍在于不善于把貌离神合的新模型与典型进行比较,去认识和把握新、旧模型物理本质上的共性,从而望题兴叹,无处下手。对此,教师应当通过组织有效的习题教学,帮助学生在形态各异的模型分析和对比中,抽象出共性,洞察共同的物理本质,从而跨越思维障碍,促进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质的飞跃。

譬如:在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课本中的典型模型多是以两个相互作用的小球为例来展开讨论的,但在设计试题时,却在不改变系统物理本质——动量守恒适用的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把球魔术般地演变为各种形状的物体。请看

例1A、B两小车质量都为m,它们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一质量为m的人先从A车跳到B车,而后又跳到A车,来回几次手,人又跳回A车,则此时

A.A车和人的动量大小等于B车动量大小。

B.A车和人的速率小于B车速率。

C.在此过程中,两车和人的总动量守恒。

D在此过程中,两车和人的总动能守恒。

在这里,习题所提供的模型与课本提出的典型小球相比,已面目全非。但我们若把题中A车与人视为甲球,把B车视为乙球后,就不难发现,人在两车之间尽管来回几次跳来跳去使人眼花缭乱,这不过是施行障眼法,借以扰乱你的视线,干扰你的定势思维。其物理本质是:人从两车间跳来跳去仍等效于两球的相互作用,仍未跳出动量守恒定律,照样适用这一物理本质上的共性。一旦明确了这一点,学生的思维就立即变得开朗流畅,其结论显而易见:A、B、C正确。

例2质量为m的光滑斜面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为m的滑快A以初速度V滑上斜面底端:

A.若能越过斜面,则它落地速度为V。

B.若B不能越过斜面,斜面速率小于V/2。

C.若A不能越过斜面,则它滑回到地面时速度与初速方向相反。

D.若A不能越过斜面,则它滑回到地面时,斜面速度为V。

对于此题,同样地,我们仍可以把滑块A和斜面B等效为两个质量相等的弹性球相作用,它们遵从的物理规律(动量、能量守恒)仍不变,即二者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地传递着动量与动能,而系统总动量不变。由此,读者很快即能得到答案:B、D。

可以说,变式的运用几乎所有中学物理习题里都得到体现。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关于楞次定律的应用习题,其母式(典型模型)是以条磁铁与线圈的相互作用来展示其物理性质的。

例3如附图,闭合金属圆物从高为h曲面顶端自由滚下,又沿另一面滚上,非匀强磁场沿水平方向,环平面与运动方向均垂直于磁场,环在运动过程中磨擦阻力不计,则:

A.环滚上的高度小于h。

B.环滚上的高度等于h。

C.运动过程中环人有感应电动势,无感应电流。

D.运动过程中环内有感应电流。

上面例中,我们看不典型模型中的磁铁与线圈了,可谓面目全非。但我们把它与典型模型加以比较,对其进行去伪(表面形状)存真(物理本质)的分析,就不难看出其共同的物理属性而显示出其庐山真面目。在例3圆环从曲面自由滚下又沿另一曲面滚上的过程中,同样等效于一条形磁铁一端靠近或远离线圈的情形。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择引起感应电流磁场变化的阻碍作用。当它滚至最低点时的速度必小于没有磁场时的速度;而在上升中同样受到阻碍作用,因而回升高度h′必小于h(若从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考虑,其结果的产生更简捷,即mgh=mgh′+Q,所以h>h′)故正确答案是A、D。

第5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设计不合理,要求不明确。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有的教师对于这一句话的理解失之偏颇,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要求不明确,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头绪,缺乏针对性、目的性。一些教师没有给学生设计学习问题,一味让学生自主讨论,缺少对课堂的控制。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用大量的时间对课文进行讨论、朗读、表演等,但是并没有说明学生应讨论到什么程度,去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讨论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使得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成为一纸空谈。

(二)教师与学生沟通不到位。有些教师虽然在课前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解决,却并不在意学生在问题讨论过程中所用的方式方法,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重视学生能否得出与书中相一致的答案。在这样的导向下,学生认为只要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便万事大吉,不会向教师提出有关讨论过程、解题方法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有些教师只是带领学生解决课后的问题,对于学生是否理解并不进行询问。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教师没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无从谈论因材施教、改变教学方法。

这两种问题的存在均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进行。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转变自己的观念,树立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R,改变固有的教学、学习方式,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二、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学生自主合作观念的培养,转变学生的观念,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使学生运用新的学习方式,也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必须在自己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带领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如果学生还像以前一样只是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就无法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支配、调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借助工具书主动学习。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一课时,教师不应一开始就讲解文章,而应让学生通过查找《古汉语常用词典》等工具书,对文章进行翻译。由学生自己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好处,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课前设计好教学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教师应在课前认真设计好教学问题,用有效、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性格、学习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将设计好的问题、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挑选问题,并对挑选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形成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同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组内其他成员的解答方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学生整理问题的答案,形成最终结果,交由教师评阅。在教授《藤野先生》一课时,有的教师的课堂问题往往设计得不够合理,没有规律性,比如在刚开始教学课文的前几个段落时,会提问学生为什么鲁迅先生会弃医从文,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在学完文章后才能解答,不利于课文前面部分的学习与延伸。有的教师在课文学习过程中会提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比如某一个汉字如何书写、如何组词造句等。这类字词认识问题不是教学重点,在课前预习之后教师就应解决,而不是留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教师只有进行有效提问才能激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笔者在教学这一课时,先设计好课堂问题,如“鲁迅在写清国留学生时抓住了他们的什么特点”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这个问题具有针对性与启发性,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三)教学中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地指导学生。比如在教学《木兰诗》时,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木兰诗》的学习难点在于生字词的认识与文章语句的理解,有的汉字学生根本不认识,更不用说去理解这篇文章了。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某一部分学生,了解他们对课文生字词掌握的情况,然后集中解决学生都不认识的字词。对于文章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走动,认真听他们的讨论内容,了解每个组的学习情况。有的组讨论问题时毫无章法,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按照文章的段落顺序逐段讨论;有的组学生相对内向,不善于讨论,教师应设法激起他们讨论的积极性,带领他们分析文章,提高他们的讨论热情;还有的组学生过于活泼,会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内容,教师应及时制止;对于有的组无法理解为什么是“对镜贴花黄”而不是“对镜贴黄花”等,教师应提供帮助,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由每组派代表提出问题,教师逐一解决之后,再带领学生对《木兰诗》一文进行逐句分析,重点解决学生生字词的朗读和语句翻译中的问题。如果教师认为师生沟通交流到此为止,那就大错特错了。师生的沟通也包括文章学习之后的巩固。有的学生对于学过的文章仍存在疑问,或者有的地方仍然没有记住,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学后的情况。课后作业也是很好的沟通交流的工具。教师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会发现,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对于大家都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统一解决,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单独解决,争取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准确掌握所学知识。

第6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一、 预习

预习是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改革旧教学过程,建立新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契机。因此,我对预习要求严格,规定了要上课都要先预习,预习没有完成不进行教学的第二环节――讨论。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便于教师的辅导,预习活动先是在课堂上进行,待学生有了一定的预习习惯,预习才逐步放到课外去。学生的预习作业,我天天检查、登记,好的及时表扬。

我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可分读、练、问三类。即独立阅读课文,练习查字典,解释生字新词,梳理难理解的句子,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接着通过思考或解答课后作业题,以及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提出的少量的预习题,进一步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再就是提出在初读、精读,作预习题练习时发现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自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能自己答的问题由自己答,能自己归纳的问题由自己归纳,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变一般性的预习为探索性的自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深入钻研。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克服困难。

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拉萨的天空》一课时,在初读感知阶段,提出这样的自学课文要求:① 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② 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特别是描写、赞美拉萨天空的词语。让学生采用联系上下文反复朗读、查字典、做上标记等方法理解词语。③ 把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自主理解语言文字。④ 思考,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让学生自己读文章,直接在字里行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放开来学,真正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自学代替了教师的讲解,自学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认真钻研教材,设计预习题。其次就是对学生辅导,特别是对差生的预习辅导,要抓住要害,讲究方法,不要包办代替。

二、 讨论

学生完成预习任务,课堂讨论进入讨论这一环节。讨论实际是发挥学生智慧,研究课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段。由于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学生预习和质疑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又是学生在预习中思考过的,因而在讨论时有话可说,敢于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学生对文章标题、教材内容、安排顺序、语言,甚至对教师解答问题的结论也敢加以补充或提出建议。这样的讨论,道理越辩越明,学生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讨论的形式是多样的,有同桌、小组讨论,也有全班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听、说的训练落到实处。教师应研究改善课堂教学策略,创设具有情趣的课堂讨论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会学”的目标。学生在读书、批画,思考后进行讨论,要求用几句或一段话回答问题,其他学生在注意听清楚发言之后作出评论。此时课堂上不只有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还有优生、中等生、差生之间的交流。

讨论时教师重在引导、启发、点拨,要抓住重点、难点,要在学生争论不休得不到正确答案时启发讲解,要在学生感到困惑时预以点拨,要讲求实效。教师在讨论这一环节中,还要注意认真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了解各有千秋的答案,进行归类分析,抓住要害提出议题,补充缺漏,表扬有创建的学生,最后适当总结。

第7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本科专业 教学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简介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Ⅲ。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作为一种学科课程,但笔者认为,它更应该视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早在数千年前就初现端倪。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时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学生的“精神产婆”,二者可视为中外研究性学习最早的萌芽。至18世纪初,法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德国的福禄倍尔等人主张教育要顺从儿童的天性和潜能,让其主动地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做中学”等教育理念;20世纪中叶,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又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理念,这些可视作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后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创新性人才日显重要,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高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再次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甚至有人把研究性学习视为2l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始于上海。1999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在经过数年试点实践和理论探索后,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一年后,教育部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增为必修课,并规定了相应的课时。随后在十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试点。2001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试行)》,对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和规范,并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定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002年9月,教育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遂由十省市的试点转而遍行全国。

此后,全国各地的高中都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相关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成果也日益增多,研究性学习也逐渐突破了高中的范围,也摆脱了作为一门课程的限制,发展成为适用广泛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作为教学方法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教学方法。与后者相比,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主动性、探究性、过程性、交互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方面,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具有更大的优势。在高校历史本科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史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1)是传统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大学历史课堂仍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记笔记,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这样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正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2)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历史专业人才的需要。传统的历史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史学理论的掌握,而对学生在史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则要求甚低。因此,若一名历史本科生具备了扎实的史学基础、能博闻强识,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历史知识库,就可被视为专业优秀的学生。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历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成为一个小的历史知识库还不够,还需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突出,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见长的。

(3)是提高历史学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需要。在现行高校教育制度之下,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四年学习过程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毕业论文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及获取学位。然而,从近年来地方性院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论文质量普通较低。部分毕业生甚至对何为论文、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都不甚清楚,对如何搜集、整理、归纳史料,如何论证,如何提炼观点等也感到陌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学生平时缺乏史学研究及论文写作训练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这又涉及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问题。至今“史学论文写作”课程尚未列入必修课,有些高校开设,有些则未开设。即便开设了该课程,多数教师也主要以讲授为主,对学生而言仍是纸上谈兵,很少进行实战训练。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每个学期进行一两次史学研究的实战训练。这对于将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可能性

(1)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具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条件。本科生是经过高考选的相对优秀的一个群体,经过一、两年的专业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足以支持其进行研究性学习。此外,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相对显更为轻松、自由,学生自主的课余时间也较多,学习的自主性也更强。这为大学本科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大学历史专业教师有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师相比,高校历史专业教师一般具有更高的学历、更多的研究实践和经验、更强的研究能力和更高的学术水平。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完全有能力组织和指导本科生进行史学的研究性学习。

(3)大学里的丰富资源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大学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里上百万册的藏书、数以万计的各种期刊杂志、没有边界的互联网资源、名目繁多的各种研究团体等等。这些资源为本科

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本科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

笔者认为,问题教学、课堂讨论、史迹考察、学年论文、课题研究等是高校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几种较为有效的形式。

1.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历史专业课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在备课时,将教学内容归结为若干个问题。在课堂教学时,首先将这些问题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其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或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参与程度高,既掌握了相关知识,也培养了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这种形式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也适用于几乎每一门专业课。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就教学内容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题。该论题最好是当前的学术前沿或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教师需向学生强调该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无定论。这样,论题及讨论将更具有开放性,学生在课堂讨论时也就没有顾虑,可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讨论形式(如分组讨论、自由讨论等),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要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课堂讨论也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的每一门专业课程。不过,由于课堂讨论一般费时较长,实行的次数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3.史迹考察

史迹考察,是指教师带领或组织学生对特定的历史遗迹进行考察的一种课堂之外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就历史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史迹考察无疑是研究性学习的好形式。史迹其实就是活着的历史,它比写在教科书上的历史更形象、更鲜活,也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史迹考察由于在野外举行,它显然要比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史迹考察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将之前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考察的实践当中,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史迹考察还可学到不少书本之外的知识,增长见识。史迹考察对于培养学生的习史兴趣、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对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是指学生在一个学年当中完成一次的学术论文。本科学年论文的对象是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就历史专业而言,学年论文的工作通常由历史系统筹安排,分年级进行。学年论文的题目可由学生自选或由教师提供,一般在学年初期确定。然后系里根据教师的专业方向为每个学生确定指导教师或由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独立地进行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论文的写作。到学年末,系里要分年级按专题组织学年论文研讨活动,让学生们彼此分享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写作经验。系里还可以组织教师对学年论文进行评比,评选出部分优秀的论文加以奖励,从而达到鼓励的作用。学年论文由于历时较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且有指导教师的协助,因此对其质量要有较高要求。在形式上,要严格按照史学学术论文的标准进行写作,如摘要、关键词、引文、注释、参考文献、论文结构和格式等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在内容上,务必要有创新之处(观点、研究方法、材料解读等方面的创新)。学年论文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史学论文的写作,同时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将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之一。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一般操作程序是:确定课题、制订计划、实施研究、总结交流。就历史本科专业而言,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所上课程基本上是历史专业的基础课,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等,该阶段的学习任务也主要是打好专业基础,而不过于强调知识的运用及史学研究。所以,课题研究更适合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课题研究的周期一般较长,所以每年实施的课题以1个为宜。另外,在确定历史课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中,范围较小而具体的问题。通过历史课题研究,学生一方面运用和巩固了已有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又能亲自获得新的历史知识,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还能够获得进行历史课题研究的亲身体验,懂得历史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历史研究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2]张华,仲建维.研究性学习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教育科学研究,2004(3).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07.

第8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认为,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有效率的做法。文中介绍了该模式中课堂理论软件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和课程论文评价三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课时拓展、难点处理和课程建设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基础作用。关键词计量经济学理论—实践教学模式教学环节Keywordseconometricstheory-practiceteachingmodelteachinglinks计量经济学教学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一是纯理论的教学模式,二是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是应用型的教学模式。笔者自1997年接任本科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至今,通过教学实践体会到,纯理论的教学模式中理论与应用基本脱节,而纯应用的教学模式会蜕变为僵化的计量工具的使用。第二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本科经济管理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体现出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工具型”课程的教学特色,符合本科生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一种值得推行的教学模式。一、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笔者认为,本科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理念应该是理论学习服务于实际应用。本科生中的大部分人在完成四年的学业后要适应工作需要,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竞争力对于个人的发展是比较重要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计量分析能力所关注的是:1、经济量化分析的基本思想掌握了吗?通过课程的学习,重在传授给学生计量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加以强化。2、经济量化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了吗?理论学习是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的源泉,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的能力具有实质性的帮助。3、适当的难度和前沿进展涉及到了吗?针对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三个层次培养目标的不同,计量经济学应该相应地界定为三个教学层次,即初、中级计量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和高级计量经济学。本科生教学定位于初、中级之间,适当地提高学习难度,有利于提升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学习内容的实用性,而前沿进展的介绍便于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自主学习和发展。4、计量分析软件掌握了吗?这是本科计量经济学理论教学的目的。目前计量分析软件种类很多,而制作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结合课堂理论学习一种计量分析工具具有触类旁通的意义。基于以上的关注点,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采用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体现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在实验中把握理论,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的表现在于:1、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掌握了基本计量分析理论,才可能掌握量化软件的应用,并且通过上机处理实际问题强化了这种认识,刺激了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了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2、上机实践中调动了学生对于已有的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激活了学生的储备知识。3、上机实践中设计专题形式的现实经济问题分析,诱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二、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做法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是:课堂理论软件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课程论文评价,三个环节是递进的,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掌握经济量化分析的基本技能。(一)课堂理论软件教学环节。1、学时分配。课堂教学部分将2/3学时用于讲授经济计量理论和方法,剩余1/3学时穿插讲授相关的计量方法在计量经济学软件上的实现形式、计量软件操作命令、实际案例分析和演示,即在课堂上同步完成软件教学。这样能够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牵制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有“即学即用”的感觉,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理论学习效果好,同时便于顺利地进入第二教学环节中的实验室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2、教材选用。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庞大,选取适当的教材是必须的。教材选用采取主导教材和辅助教材结合的方法推荐给学生。辅助教材的选择主要是国外引进的优秀版本,比较适合于课外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容的组织也吸收了这些教材给出的对本科生教学内容的建设性意见。3、教学软件选用。目前采用的教学软件为EViews,该软件是经济计量分析的专用软件,在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应用普遍。理论教学中紧密结合该软件的应用,讲授相应的经济计量理论,从而把握各种经济计量软件编写依据的的共性原理,这是学习其他计量软件的基础。4、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体现在将课堂理论教学软件学习实际案例操作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其中教学案例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我国经济运行的统计资料编写。同时推荐经济研究方面的刊物,辅助学生课外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5、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将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板书结合在一起。多媒体方式授课的确可以节省教师大量板书时间,但事实上由于短时间内信息量强度过大,不如传统的学生思维跟随教师粉笔游走来得轻松,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对于重点章节内容,板书讲解穿插于课堂内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6、校园网教学平台利用。在教学平台,教师上传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软件、课件等必要的教学文件,方便学生把握学习进度和复习预习。上传精选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学习并感受课堂理论在现实经济问题分析中的应用,进一步拉近理论和现实的距离。教师和学生课外对话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平台上也得到了拓展。这些方面都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二)实验室实践教学环节1、编写上机实习指导书。上机实习指导书配合于课堂教学内容,编排的内容包括课堂理论精要、计量分析方法、实际案例EViews操作和单元上机实习设计,据此学生可以轻松地进行自主性学习,完成单元上机实习任务。[1][2][][]2、要求学生自愿组合二人学习小组,最终的成绩依赖于共同的努力。经过近三年的观察,学生选择弱—弱搭档的情况很少,多数都是强—强搭档或强—弱搭档。由于小组只有2人,分工和协作的表现好,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在上机实习的过程中互相提示和督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在第一时间寻求教师的帮助,学习效率比较高。3、布置上机实习任务。每个单元的课堂教学结束前,结合单元练习的需要,提前给学生布置上机实习任务(课题)。实习任务框架由教师设计给出,具体研究内容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但强调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实证分析,涉及到如我国的生产、消费、财政、货币、就业、进出口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经济计量模型的设定、估计、检验与应用等,学生就建立一个稳健的经济计量模型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经济计量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实践。4、预查上机实习内容。为了保证实习过程顺利进行,教师要事先检查学生二人组自拟的上机实习任务,目的有二:一是督促学生准备课题和数据,二是检查拟定的课题和数据是否可行,往往这两个方面都存在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暴露在拖拉的学习习惯、随意的学习态度、选题不恰当、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清、数据口径不一或获得性不强等,其中有些问题与统计学与经济学的学习基础有关。预查上机实习内容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针对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指正和辅导。5、指导学生上机实习。上机实习是学生动手操作以及将课堂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环节。由于学生的选题多样、课堂学习水平多样、学习能力多样、出现的问题多样,教师在给予学生一对一的个别指导的同时,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避免对于计量经济学课堂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拘泥和不切实际的僵化套用。6、撰写单元实验报告。对于单元上机实习结果,要求学生及时形成实验报告。单元实验报告要详细报告实验过程和所得结果,重点考察是否掌握了各个单元讲授的课堂理论通过经济计量软件的实现方法,是否能够正确解释和分析软件的输出结果、是否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单元实验报告的完成质量是学生平时课程成绩评价的依据。(三)课程论文评价环节1、推荐阅读经济计量分析范文。在实习阶段中要推荐给学生经济计量分析方面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应该能够很好地展示课堂教学中关于构建计量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要素,同时具有良好的写作范式,作为学生完成课程论文的参考。2、完成课程论文。全部课堂内容讲授完毕后,要求二人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选题,将单元实习的内容逻辑性地串联起来,进行一次综合性的上机实习,实习结果形成课程论文。这是对学生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思路、上机操作和分析技能、模型优化方法等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为了培养学生撰写计量经济分析论文的能力,课程论文在写作和表述方面要求比较规范,包括选题背景、理论依据、变量选择、数据处理、模型形式、模型的优化估计和检验结果及分析得到的结论。课程论文的水平是学生最终课程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最终成绩由理论考试成绩、单元实验报告成绩和课程论文成绩构成。三、理论—实验教学模式中有待完善的方面从笔者目前的教学实践看,理论—实验教学模式的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同时也感到这种教学模式发挥作用的空间受到了一定制约,有必要在以下方面持续地加以改进:1、课时约束。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课时已经被压缩到了极限。课时压缩的原因在于多媒体教学对于课时的节省。实际上,由于学科本身的发展和社会需要,如今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理论内容不但有所扩张,软件教学也成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有学时在完成必要的课堂理论软件教学后,留给学生上机实习的时间比较短缺,适当增加课时成为必要。2、课程难度。学生在计量经济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扰就是数学基础不好,这方面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只能借助于恰当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课程学习的难度,保证后续学习的顺畅。所以,对于这部分内容,以怎样的要求、方式和方法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对于教师来说,需要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探索。3、课程建设。这种教学模式对课程建设的要求较高。首先体现在基础工作中,如:课件中计量理论与软件操作内容的结合、制作典型教学案例、精选阅读材料、编写上机实习指导、设计单元上机实习内容及课程论文等。其次,教师还要在教学方法探讨如何启发和引领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些工作是需要循序渐进地完成的。本文得到中国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资助参考文献1.何剑.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J].统计教育,2007;(2):28-302.杨汭华.以“案例教学”施教“计量经济学”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5;(2):27-28

第9篇:习题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英语阅读课是一门技能课,教师如何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笔者认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尝试运用问题教学法来实现以上的目的。本文通过理解问题教学法的含义和它的优点以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问题教学法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疑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呢?

一、在预习中运用问题教学法

英语阅读课程是自习性较强的学科,预习得法,对于学生的自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问题教学法来预习学习内容,主要有两种方法:

1、指导性预习,这种方法用于篇幅长,难以理解的文章。刘乃银主编的《英语泛读教程》(以下简称《教程》)中的阅读文章新颖而有趣,且篇幅较长,阅读量明显加大,课文长度从第一册1200个词增加到第四册2000多个词,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3-5道引悟性的预习问题,用以指导学生明确开展该单元内容学习的主要思路。例如:《教程》第四册第一单元课文一GeniusandtheCraftsman,在上这课书前,教师设计以下几个预习问题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好基础:

(1)Why does the writer thin kitnecessarytothecreativefunction?

(2)Howisastoryconceived?

(3)Whatistheprincipleofastory'slife?

(4)Whatarethefunctionsofthecraftsman?

(5).What'stherelationbetweengeniusandcraftsmanship?

(6).Howtounderstandthesaying“Practicemakesperfect.”?

2、自主性预习。自主性预习是指不设计具体的问题,由学生自己通过自主预习,认真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词,新词,对文中的优美语句,重要语段,进行适当记录和摘抄,通过其它书籍或网上查阅初步了解作者作品,文章的背景;以及对篇章结构,思想感情,表达方式,写作特点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思考和领悟,用笔记本记下预习中的收获,把对预习内容的疑惑,自己整理成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提问老师和同学,通过大家的讨论,探究,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整个课堂教学以问题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以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学生阅读文章后,总会对文章的某些方面有所感受,或者对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观点做出自己的评判,或者对文章的一些事实和内容进行补充。针对那些内涵丰富、有真知灼见、给人以启迪和联想的文章展开讨论,最能触发学生的精神世界,使阅读达到高层境界。因此,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主要是课堂交流、讨论问题。

教师首先指导学生交流预习的收获,以此了解和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可以启导提问几个学生,让他们主动讲述怎样进行预习,通过预习自学,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和乐趣等。学生的讲述交流是根据他们的学习实际情况而谈的,是开放的,不预设的。学生可以谈到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语段分析,字词辨析与运用等。教师通过学生的讲述,可以大致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可以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问,困难和问题提出来,互相讨论,在小组讨论中,鼓励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活动,各抒己见,学生之间互问互答,对于在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跨组讨论,也可以师生之间,合作探究。在这个课堂讨论交流中,使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探索能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三、拓宽阅读、深化问题

创造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自由争论,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怀疑精神和发散思维,最终解决问题,把课堂教学逐步引向深入学习、思考与研究。学完一个单元,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回顾反思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对本节课或本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性的简要总结,归纳所学内容的知识要点和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总结、提高的能力。接着由本单元内容延伸、联带,设计更深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外的广泛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书,积极感悟作品,让学生在读书中发现自己、发现社会、发展自我,使学生通过课外的大量阅读,增加他们的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例如:《教程》第四册第三单元课文SevenWaystoBeatShyness.学完这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为害羞者提供的克服害羞的方法,问题如下:

(1)Whatisthemainideaofthearticle?

(2)Howmanykindsofshynessmentionedinthearticle? What are they?

(3)Whichofsevenwaysisthemostworkable to you?

(4)Doyouthinkfemalesareshyerthanmales?

(5)Whatphysicalsymptomsthatashypersonwillshowwhenhe/shespeaksinpublic?

然后鼓励学生课后作进一步的相关阅读,探寻更多的方法来克服害羞,并列出一些书目供学生参考和阅读。这些书是:

PhilipZimbardo,Shyness:What It Is,Whatto Do A bout It Christopher Mc Cullough,Alwaysat Ease: Overcoming Anxiety and Shynessin Every Situation Jonathan Cheek,Conquering Shyness:A Personalized Approach Arthur Wassmer,Making Contact:A Guideto Overcoming Shyness Jona than Berent,Beyond Shyness:How to Conquer SocialAnxieties

教师希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能找到更多更好的克服害羞的方法帮助自己或帮助别人,最后,教师提出新的问题供学生课后讨论:

Ifyouareashyperson,howwillyoudo?Doyouhaveanyothersuggestiononhow to over comeshyness?

问题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发展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与阅读内容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形成学生的知识建构,促进其全面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问题成为贯穿英语阅读教学全过程的一根主线,是教学的灵魂和精髓,而不是如平常一般教学中仅仅是教学的一根线索,一个引入点,或者仅仅是作为教学的辅的手段或形式。问题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说是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机的结合,打破长期以来受灌输式教学影响而形成的惰性实践、线性思维,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发现问题,通过课堂启发学生、交流讨论、整合知识、解决问题,使师生双方真正成为学习与研究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蔡梓权,《新课程新成果精粹》,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