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背水一战的故事精选(九篇)

背水一战的故事

第1篇: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舰炮专业士官;实战化训练;要求;方法举措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000-00

近年来,随着海军部队使命任务拓展和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军事训练的改革步伐,不断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军委提出“将实战化贯彻于军事训练全领域全过程”,明确要求训练观念要实战化、训练作风要实战化、训练背景要实战化、训练标准要实战化,但是传统院校教育与实战化训练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传统院校教学训练模式与实战化之间存在的差距

一是教学训练内容时效性不够好。传统教学内容中结构原理部分所占比例过大,而与实战相关的维护保养和应急处置等内容稍显不足。部队的新战法、新训法在教学训练中没能及时体现,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难以跟上部队战法、训法的变革。

二是训练方法、训练环境与实战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传统教学主要利用挂图、课件、少量实装等来展开教学,基本没有模拟战场环境条件,而实战化训练要求模拟实战,贴近实战,对训练环境、训练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是训练考核缺乏实战化背景。传统训练考核以单纯的理论考核、单个技能考核为主,没有想定实战化训练背景,将部队作战、训练过程中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和突发状况有效的融入实战能力考核当中。

2开展实战化训练的基本要求

实战化训练是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以实战环境为背景,以提高战斗力为根本而进行的贴近实战的训练。对舰炮专业士官开展实战化训练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是训练内容贴近实战需求。士官学员作为武器装备的直接操作使用和日常维护管理者,不仅要学习舰炮武器装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使用技能,还必须熟练掌握实战化背景条件下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置方法,教学内容要按照以上原则优化设置。随着舰炮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作战样式也有许多新变化。要将部队的新战法、新训法以及装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要按照实战化条件下士官人才的使命和岗位职责设计教学训练内容。

二是创建贴近实战的教学训练环境。开展实战化训练,就是要按实战环节设置教学训练条件,按作战进程组织训练和操演,实现教学训练向部队靠拢、向实战靠拢。要以装设备平台为依托,利用信息化方法手段,模拟实战化训练环境。在训练过程中设置实战化战术背景,想定战场突况,营造紧张的战场环境和实战氛围,为学员岗位实战能力培养创设逼真的教学训练环境。

三是科学设计实战化考核流程。实战化的成果检验需要按打仗要求评估训练效果,实战化训练考核对于实战化训练落到实处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是检验实战化训练效果的基本途径。实施舰炮专业士官实战化训练考核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考核内容就是作战行动、考核过程就是战斗进程的要求,采用一定战术背景下想定作业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既要考出学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实作技能,又要考出实战化环境下学员的身心适应能力。

3开展实战化训练的方法举措

针对新大纲对实战化训练提出的具体要求以及学校现行舰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开展实战化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舰炮专业士官开展实战化训练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更新观念,加强顶层设计的科学性。开展实战化训练必须更新观念,从培养实战能力的角度出发,将过去以结构组成作为章节学科本位来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转变为以培养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能力为目标来确定课程内容体系。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实施一体化、技能培养渐进化,评价体系开发化。以专业发展规划为指导,以舰炮专业士官实战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不同训练阶段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专业技术课程特色和岗位任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确保实战化训练稳步开展。

二是要紧贴部队,注重训练内容的合理性。首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减少纯粹结构原理知识所占的比重,增加与实战紧密相关的操作使用与故障排除的内容。以某型舰炮课为例,学员平时维护保养、操作使用等很少触及的制退机、炮架、摇架的结构组成等内容我们进行大胆的削减,对与实际操作、故障排除紧密相关的发射系统的压弹机、输弹机、炮闩、扬弹机等部件操作使用、故障分析排除的内容则重点介绍。

其次,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深度。教学内容深度选择上以满足舰员级维修为标准,教会学员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保证学员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准确迅速进行故障定位,熟练排除常见故障。以某型炮电气系统部分为例,学员必须掌握电气系统的信号信息流程、各电路板的作用及安装位置,出现某种故障现象与哪一个板件有关等。而对于电气板件上各个功能电路的组成、原理,各模块、甚至是具体的元器件的作用不作深入详细的讲解。这样,通过教学训练,学员能够根据故障现象将其定位到板件,并能利用备板进行换板排除故障即实现了教学目标。

最后,要紧跟部队作战训练中装备出现的情况,及时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通过部队实习、舰炮生产和维修保障单位调研,及时收集当前舰炮实际使用中的新战法、新训法和常见故障,并应用于教学训练之中。

三是追踪前沿,突出组训方式的先进性。在课程教学上,将过去一功用、二结构、三工作原理的教学思路转变到在一定战术背景下完成项目任务的思路上来。例如某型炮不过火故障分析与排除这一课,我们首先进行实战化情景设置:某型护卫舰在执行对海射击任务时发生了此次故障,当时的故障现象是怎样的,射击指挥员是如何进行处置的,进而通过一步一步的排除步骤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步讲解炮闩、击发装置等相关结构原理的内容,做到理论知识的讲解服务于技能培养的需要,实现理实一体教学。

在技能训练上,学员熟练掌握单项技能之后,依托岗位强化实习,开展以舰炮方面作战为背景的综合操演,从领受作战任务开始,制定实施计划,完成装备准备和实际使用武器,在训练实施过程中模拟实战过程中的声、光、电等效果,想定战术背景、随机设置故障科目,培养学员在实战环境下快速分析与排除故障的能力。这样,不仅培养提高了单个职手的专业技能,也有效提高了实战条件下士官的协同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实战化训练要突出信息化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大力开发模拟训练器材和软件系统应用于教学训练,通过软件模拟设置实战化训练环境,走出理论教学、虚模拟训练、实战背景下实装训练相结合的教学路子。

四是真抓实干,确保保障条件的高效性。教学保障条件对促进舰炮专业士官实战化训练的效果和提高训练效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员队伍建设上,要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完善的教员代职制度,推进联教联训常态运行;在装备建设上,应按照装备类型全覆盖、典型装备全覆盖的思路,成体系构建实战加虚拟的教学保障体系。优化专业实习室(实验室)建设,以学校教学网为平台、以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习室(实验室)为基础,以虚模拟训练系统、实装(零部件)、教学资源库和挂图等场所环境为支撑,构建信息化、综合化的教学训练环境,提高实战化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实战化环境构建上,应重新调整实验室布局,实现舰炮与火控设备组成武器系统,为贴近部队实战化训练创设条件。

五是训考一致,提高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将考核内容与实战任务相衔接,本着从基础能力到岗位任职能力,再到实战能力的培养原则,针对舰炮专业士官不同教学训练阶段,选取适当的考核内容;做到考核流程按实战流程设计,考核要点符合实战化训练要求,充分考虑部队训练过程中各种安全注意事项和突况并将之融入到综合技能考核当中,确保考核评估的科学性。

4结束语

为了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入发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高部队打赢能力,海军舰炮专业士官岗位任职教育的从教者必须不断探索实战化训练的新举措、新方法,将舰炮专业士官的岗位任职实战能力作为岗位任职教育的最高层次培养目标,以适应现阶段军事训练实战化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继东.在实战化训练中提升应急保障能力[J].政工导刊.2014.3

第2篇: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这台戏曲版本的大型历史古装戏《背水阵》,是由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排练演出的。剧中汉代“百胜”将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军事家韩信,用以少胜多的战略――“背水阵”,在军事上开创了奇迹,为后人精彩的诠释了“陷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内在精神。舞台呈现大气凝重,演员阵容实力雄厚,音乐唱腔酣畅淋漓,不失为一出再现历史、展现经典、于后人以思想启迪的好戏。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着“奇”也,历史记载中“韩信”本身就为一“奇”。他出身没落贵族,性格放纵不拘礼节,赖人糊口度日,亭长家吃闲饭、乞食漂母、忍辱出人胯下、自荐封将……颇不为人所喜爱。但他却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军事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为营,拔帜易帜,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这出河北梆子大型历史剧《背水阵》就取材于此。

首先,编剧在剧本立意上就很懂得出“奇”。众所周知,戏曲舞台是三维表演空间,表演形式颇受舞台空间限制,要想真实再现古战场的刀光血影、人马踩踏,很不现实,实际二度创作中也很为难。但是,此剧编剧却把“奇”放在了“背水列阵”两军开打之前;把“点”巧妙设在了韩信与对方的斗智斗勇。“离间计”拔掉了敌营中计谋超群的“李左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蒙蔽了敌营主将“陈馀”的耳目;“背水为营,拔帜易帜”扰乱了对方兵士的军心……使人看后很清晰的领略到了背水一战的精彩绝妙之处。

自古燕赵之地多战事。此剧编剧又巧妙的利用《背水阵》这个戏,宣扬了河北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集雄、奇、险、秀于一身的井陉抱犊山上,韩信祠香火旺盛,游人不断,点将台兵器排列,冷气森森。抚今忆昔,仿佛又看到了韩信在此摆兵列阵,又听到了这位大英雄的慷慨悲歌。

最为出“奇”的当属《背水阵》所要揭示的内涵了。“战争为人类留下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成就历代的诸侯将相?难道只是为了用“青山白骨”,来堆起沉甸甸的历史篇章?我想这恐怕就是此剧编剧,留给所有观众的启迪与反思吧!

《背水阵》的二度创作也颇有“奇”处。导演手法新颖,虽说是遵循于传统戏但绝不老套,戏曲程式性极强却不失新意。全剧情节冲突,安置衔扣很紧。通过一对“老夫妇”的“眼睛”(他们是这场战争的见证人),把观众带回到几千年前的古战场,“解梦”、“设计”、“离间”、“布局”、“观水”、“除患”、“摆阵”一直到歼灭“陈馀”取得胜利,一环压一环动人心魄。虽说借鉴了话剧手法写实的处理,但戏曲传统的念白、身段、把子、武打(荡子)等保留完整,原汁原味。舞台美术实虚结合,天幕背景利用“彩喷”真实再现了井陉驿道、绵水河、抱犊山的全景。

第3篇: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学的学习活动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 结合具体的

学习活动与任务展开。教育游戏以其有趣的情节、丰富

的形象画面和夸张的配音等因素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自觉地接受游戏规则,主

动参与知识的挑战,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在小学数学

教育中,数学教育游戏在延伸数学学习任务、锻炼学生

的数学思维能力、拓展数学知识领域和改善数学学习

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国内的小学数学教育游戏多数还属于练习型

软件,游戏情节不够突出,难以吸引学生,无法让学生

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这种情况的产生很大程度是因

为游戏策划对游戏中沉浸感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

特别是在游戏故事情节的设计上。游戏故事情节设计

决定了游戏设计的方向, 如果游戏故事情节不能吸引

学生, 那么游戏失败是必然的。在较成功的教育游戏

中, 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学生对游戏的好奇心并增强学

生在游戏中的沉浸感。本文在分析游戏故事情节中

Flow 理论体现的要素基础上,结合具体实例来探讨小

学数学教育游戏情节设计。

一、Flow 理论的简介及特征

Flow 译为“流畅感”或者“沉浸感”。流畅感是指当

人们从事一项任务难度与技能相当的活动时, 对活动

入迷、全身心投入,注意力高度集中,活动顺畅、高效,

得心应手,达到一种活动与意识融合、时间感消失和忘

我境界时的心理体验。当人们体验到流畅感时就处于

流畅感状态,处在这种状态中,个体感觉到认知高效、

动机激发、无比的快乐和幸福。C. R.Snyder 和S. J.

Lopez 甚至说过:“如果流畅感从一个人的生活中消失,

‘生存的意义就几乎不存在了’。”[1]

Flow 理论通常被翻译为“流畅感理论”或者“沉浸

理论”, 在教育技术学领域,Flow 理论被翻译为后者。

沉浸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Csikszentimihalyi 在

1975 年提出,他对流畅状态的定义是:人们参与一项

自己有能力解决但是又相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

或者说需要投入很多已具有资源和技能, 并且由内部

动机驱使的任务时, 所进入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Csikszentimihalyi 指出个体的活动技能是否与活动挑

战性相符合是引发流畅状态的关键, 即只有技能和挑

战性呈现平衡状态时, 个体才可能完全融入活动中获

得流畅体验。[2]Massimini 和Carli 发现,低技能状态与

低挑战性所呈现的平衡状态不仅无法让个体获得流畅

体验,反而使个体产生无兴趣体验,所以Csikszentimihalyi

将原始理论修正为“流畅状态仅发生于‘高’技能

与挑战性二者呈现和谐状态之时”。但是流畅状态是一

种复杂的心理历程与感受, 将流畅状态的研究仅局限

于高挑战性的活动中, 难以解释人们在进行低挑战性任务的活动中, 如从事娱乐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里也能

获得流畅体验。20 世纪90 年代,澳大利亚学者Jackson

采用Csikszentimihalyi 的研究模式对优秀运动员

的流畅心理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对流畅状态作了补充,

并总结出流畅状态的九个特征:[3]

(1)活动与意识的融合(行动—意识融合)。即个体

心无旁骛地融入活动之中, 而且整个活动的参与过程

几乎是在一种顺乎自然的状态下完成。

(2)注意力集中。即个体在顺畅状态比非流畅状态

更专注于活动当中, 而且当个体将所有的心神都集中

在活动参与中时, 所有日常生活中的失败与挫折将暂

时抛在脑后。

(3)自我的暂时性消失(自我意识丧失)。由于个体

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活动上, 从而使得所有活动

以外的意识,包括对自我的意识也将暂时消失,将自我

与活动融为一体。

(4)对活动驾轻就熟地掌握,充满控制感(高度控

制感)。即个体感觉到每一个动作均非常熟练,能不费

吹灰之力掌握。

(5)感受到活动的精确反馈(精确的回馈)。即在活

动进行中的每一个环节均可以轻易地觉察到活动的回

馈,为完成下一轮动作做好准备工作。

(6)发自内心的参与活动(自带目的性)。即定义中

所说的在内部动机的驱使下, 不计较是否能获得外在

物质性的奖励,活动本身成为促进完成的最大奖励。

(7)挑战—技能平衡。当活动的挑战性与活动所需

要的技巧基本接近1∶1。高挑战水平和高技能水平的活

动将把人们引入流畅状态, 而低挑战水平和低技能水

平的活动会使人感到缺乏兴趣,高水平挑战性、低水平

技能的活动可能使人感到焦虑,低水平挑战性、高水平

技能的活动则使人感到乏味。

(8)明确的活动目标。即清楚自己为什么目的而做。

(9)时间知觉扭曲。在活动结束之后才发现已历

经多时,或者感觉短短的数分钟像数小时一样长。

二、游戏故事情节设计中

增强游戏沉浸感的要素

游戏的故事情节在游戏沉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

色。游戏故事情节主要包括故事要素、情节和游戏故事

设置, 具有沉浸特性的游戏故事情节可以有效地吸引

用户。要在游戏故事情节设计中实现游戏的沉浸感,可

以从故事要素、情节和游戏故事设置三个方面来分析

游戏故事情节中Flow 理论的体现与要素。

1. 故事要素与Flow

游戏的故事要素主要包括预述、背景故事、大纲、

主题和背景设置, 这些故事要素能够帮助设计者获得

粗略的构想。[4]

(1)吸引人眼球的预述。预述(有时也被称为主要

构想), 是对游戏意图和总的主题的一至两句话的概

括,用来强调游戏的特别之处,以吸引用户的兴趣并使

之明确游戏的目标。预述最好以第二人称撰写,这样等

于制作者直接向用户介绍游戏的内容, 拉近了用户和

游戏的距离。例如,游戏《毁灭(Devastation)》的预述:

“作为未来已遭毁灭的地球上的抵抗斗士小组领导者,

你必须集合你的部队,巡视全球,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下

重建和平与稳定。”

(2)有趣的故事背景。故事背景提供了游戏内容发

生的相关信息。它通常由游戏介绍菜单中的一个段落

构成,或是以游戏开端的文本(通常伴有画外音)形式

出现。故事背景一方面营造了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可以

促使用户参加游戏。另一方面故事背景有利于用户明

确游戏的目的和行动, 某些时候也有利于用户确定自

己要扮演的初始人物角色。当用户选定自己的角色进

行游戏时,能够贴近人物,很快地进入角色的情感中,

会对游戏有一种认同感, 从而产生意识与活动融合的

沉浸感。

(3)曲折迷离的游戏大纲。大纲即游戏过程,故事

本身也可以存在于游戏全过程, 是用户被卷入游戏中

的场景和行动。一个想象力丰富的故事情节可以使用

户逃离现实,沉浸在“人造的”游戏世界中,在这个过程

中用户将变得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

(4)恰当的游戏主题。游戏主题通常与故事中的主

人公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关。这障碍是敌人(恶棍)、大自

然、社会、命运或主人公自己。主题可能是个确定的问

题,例如,某教育游戏中关于“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点的

问题;主题也可能是个定义性问题,例如“爱情会获得

胜利吗”? 在教育游戏中,游戏主题的设置涉及到学习

者挑战与技能的平衡问题, 适合学习者的恰当的游戏

主题有利于学习者在游戏中产生沉浸感。

2. 情节与Flow

在故事结构中,每个结构都含有情节元素,引导故

事向前发展。在Vogler 的《作家历程》中,主人公起初

拒绝留意冒险的召唤和良师(提供重要信息给主人公

的人)的出现,这都是情节元素。游戏情节可以是游戏

故事结构的一部分,但它也被游戏的玩法所支配。情节

和玩游戏是相互联系的。要使挑战和障碍对用户具有

吸引力的关键是, 利用各种情节设置将它们与故事相

联系,以达到最优化戏剧性的紧张状态。

104

2011 年第10 期(总第222 期)

(1)动人心弦的冲突。冲突可使用户注意力集中。

当用户看上去经常处于危险的边缘但又能够一次次从

最狭窄的边际空间逃生时, 故事中戏剧性的紧张时刻

被最大化了。因此,当用户在游戏中体验到那种九死一

生的情况时, 冲突可以使用户将注意力全集中在游戏

上,无暇顾及其他。

(2)适时地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力是为了使用户

在游戏中能按照游戏的主题继续在体验游戏中前进。

尽管在游戏时用户可以作选择,有着明显的自由,但是

用户会被拉回故事主要情节。这一有效的故事叙述技

巧可依靠吸引用户兴趣、转移其注意力来实现,转移注

意力可以使用户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游戏的主题上,

而且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例如,通过提供更多

的次要搜寻物来扩大游戏活动范围, 或是介绍新的人

物和物体,或是通过预示事件,从而将用户引至其他尚

未探索的区域。

(3)使用户有归属感的绝对相信和现实主义。绝

对相信可以让用户更容易体验到流畅感。绝对相信的

意思是指你创造的故事必须以某种原因让用户忘记

真实生活,并且接受你所创建的人工事实。绝对相信

与用户对那些现实生活中可能毫无意义的规则、经历

的接受程度有关。任何未来的电影或是书籍,以及含

有怪物、外星人的故事必须确保用户相信故事中发生

的一切都是重要的并且是真实的。例如《奇异世界·蚯

蚓战士(Oddworld : Munch’s Odysee)》通过与众不同

的人物角色达到了绝对相信的状态。如果用户在游戏

时,进入人造世界时被游戏背后的故事所吸引,他将

暂时忘记真实世界。相对于绝对相信,现实主义被用

于游戏以达到尽可能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将现实世

界中的规则应用到游戏中经常是对用户最具吸引力

的元素。

(4)可以增强真实性和趣味性的外在信息。外在信

息是指游戏主题之外的信息。外在信息是从游戏以外

的地方得到并且被运用到游戏中去的。这种类型的信

息知识能够增强游戏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如“木头可以

漂浮”、“纸可以燃烧”、“钻石可以切割玻璃”、“凸透镜

可以聚集光线”等。

3. 游戏故事设置与Flow

游戏故事控制主要包括交互性、非线性、用户控

制、协作。

(1)精确的交互。交互一方面是指用户的操作能够

得到及时的反馈,这样就会引起用户的信任感,使用户

在游戏中的情绪、情感得到保持,从而容易使用户产生

沉浸感;另一方面是指在游戏中,用户不再仅是扮演传

统的“观众”这一角色,他们也可以通过游戏交互中的

选择权成为故事的叙述者之一, 甚至有的时候是唯一

的叙述者。

(2)可以提供不同体验的非线性。线性故事按照自

然的时间直线叙述,以时间点上最远的事件为开头,最

近的为结尾。游戏无须按照线性故事情节。用户有着明

显的自由选择权, 可以在游戏进行过程中选择任意数

量的故事发展路线。用户在游戏时每次都体验不同的

故事内容,增强了交互的体验。游戏具备可重玩性,这

意味着他们可以被从头到尾地玩很多遍, 并且每次仍

能提供令人愉快的不同的体验。

(3)多种方式的用户控制。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控制游戏。一种方式是用户可以是游戏中故事的叙述

者,游戏的故事可因为参与的用户不同而有所改变;另

一种常见的用户控制是“角色定制”,用户根据个人喜

好创造自己的人物角色。多种方式的用户控制可以使

用户充满控制感。

(4)消除孤独感和增强认同感的协作。单机版游戏

中的协作者是预先设计好的, 如果用户在游戏中单枪

匹马地活动,可能会产生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在角色扮

演类游戏中。这就促使了协作类网络游戏的迅猛发展。

多用户网络游戏中, 用户可以令人信服地个性化他们

的人物角色,开发新的情节点,并修改环境。协作类游

戏似于交互式戏剧, 演员根据其他表演者和观众的反

应即兴表演。协作可以增强用户的自我认同感和他人

认同感。

三、基于Flow 理论的小学数学

教育游戏故事情节设计实例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确定位置”这一

知识点的教育游戏故事情节设计为实例, 来探讨基于

Flow 理论的小学数学教育游戏故事情节设计。游戏的

面向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游戏的主要框架如图

1 所示。

图1 游戏的主要框架

下面结合沉浸理论在游戏故事情节设计中的应

用,从故事要素、情节、游戏故事设置三个方面分析和

介绍。

105

电化教育研究

1. 故事要素设计

故事背景选取的是一所以雷锋精神为特色的无锡

市通德桥小学(简称通小)。基于此,故事的背景就设计

为通小有一个镇校之宝———七彩宝石, 七彩宝石能够

使这所小学处于和谐安宁的状态, 但是有一天镇校之

宝不翼而飞。这样学生在游戏背景介绍的时候就会被

吸引进去,学生对学校很熟悉,但是却不知道还有镇校

之宝,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现实加上幻

想,使故事背景更有真实感与吸引力,从而使学生能很

快地把注意力投入到游戏中。

因此, 游戏的预述就描述为:“通小的镇校之宝不

翼而飞, 你需要和你的伙伴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镇校之

宝找回,以恢复学校的和谐与安宁,并且你将有机会获

得雷锋小英雄勋章。”

表1 游戏过程

由于是数学教育游戏, 我们选取了苏教版小学数

学五年级下册的“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点,在学习这个

知识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

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这个

知识点的目标是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

法, 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和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

位置。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

是理解数对的意义。这一知识点对于提高学生的空间

观念, 学会表示周围环境中物体的位置都有较大的作

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要掌握住数对并会做题

是容易的, 但是要具备空间概念并以达到真正理解却

并不容易,因此,我们游戏的主题是“确定位置”这一知

识点, 使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掌握和巩固用数对表示位

置的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确定游戏主题之后,

就可以根据游戏主题来设置游戏中的障碍了。

游戏大纲即游戏的全过程,主要分为智取装备、寻

找宝石、智斗外星人、智取宝石和返回地球。具体游戏

过程如表1 所示。

2. 情节设计

冲突和障碍的设置。首先每一关都有一定的闯关

时间,如果学习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闯关成功,那么

就会结束游戏。其次,在每一关都设有闯关障碍,学习

者只有在综合调配起各种知识和集中注意力才能成

功,比如第一关根据现有的信息开启密码锁,第二关如

何成功克服每条路径上所设置的障碍, 第四关如何取

得宝石。冲突主要表现在第三关与外星人决斗的时候,

学习者如果反应不够快, 或者对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点

没有掌握的话,那么就无法抵御外星人的进攻。第五关

如果不能成功拼图的话就不能回到地球而被飞船载到

遥远的外太空等。

让学习者注意力能始终保持在游戏主题上。在游

戏中,学习者是有一定的选择性的,比如在寻找宝石时

如何选择路径、用什么策略攻击外星人和先取哪一颗

宝石等,同时每一关也都有一些时间的限制、预示的事

件、迫于外星人的压力和其他一些压力,这些都引导着

学习者不停地推动着游戏的前进。

幻想和现实模拟相结合使学习者更容易产生沉浸

感。在第一关和第二关中的通小校园环境的模拟首先

就使用户对模拟的现实世界很熟悉, 而且会感觉到这

是真实的,于是就能产生一种意识与行动的融合。在游

戏背景故事的引导下, 学习者随着寻找宝石的推进进

入到外太空, 虽然外太空和外星人对学习者来说在现

实世界中很难接触, 但是由于学习者在学习生活中也

许阅读过类似的书籍,所以并不会感到陌生,相反会感

第4篇: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2015年的《开学第一课》是以“英雄不朽”为主题,围绕“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四个篇章,通过一个个真实的英雄事迹,让我们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

节目由董卿、王小丫、何炅及撒贝宁四人主持。

第一课“爱国”:我们听了93岁的秦怡奶奶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故事, “让我们筑起血肉长城”这句歌的来源:为了不让日本人进到城里,战士们就用自己的身体堵住长城。身为地下党的赵一曼被敌人抓起来后,日本人用尽一切办法来折磨她,逼她说出地下党的消息,可她一句话也没说,就这样英勇地牺牲了,听完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后我们又迎来了左权大将军的女儿左太北奶奶,在节目中左太北奶奶还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左权将军的雕塑。

第二课“勇敢”,刚开始上课,主持人就绘声绘色地讲起王二小的故事,但在抗战期间真的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然后就由史林山为观众还原了英雄少年面貌。一天,史林山老人和他二哥在监视日本鬼子,当他们发现日本鬼子时二哥就叫他去转移电台,然后史林山老人对二哥说:“二哥你怎么不走啊。”二哥便回答:“我还要监视敌人,你先走。”然后史林山老人便急忙跑向电台,当他跑到半路时,心想二哥会不会有危险,然后史林山老人就跑到一座山头,可他看见的却是日本鬼子两面夹击着二哥,后面还有一个日本鬼子拿刀指着二哥的背,只见二哥用手抱住一个日本鬼子的脚,后面一个日本鬼子一刀从二哥的背后戳到了胸膛。还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朱馆长也来到了现场,还有夏淑琴奶奶,她是大屠杀幸存者,她为我们讲述了约翰・拉贝的故事。

第三课“团结”,孙九宏老爷爷是新四军盐阜独立团的卫生员。有一次,他们出去打仗时有一个战士中了敌人的子弹,可那时孙九宏老爷爷又没有药箱,他口袋里只有一瓶小小的药瓶――红药水,孙九宏老爷爷就给那个战士涂上,以表敬意。

第5篇: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人常说:安全工作不是中心而牵动中心,不是大局而影响大局。一支部队安全工作一旦出现漏洞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对社会来讲会影响部队的声誉,毁损人民子弟兵的形象;对部队内部来讲会使一个单位滑向后进,官兵都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对单位领导来讲不但牵扯了工作精力还影响自己前途;对事故受害者来说,轻者打击斗志,重者身心俱残。

一、消防部队要维护在群众中的形象,必须注重安全工作。

消防部队是和平时期享誉较高的一支部队,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很高的地位。消防官兵消除隐患、保护财产、拯救生命的感人事迹时时为人民群众所宣扬传唱,时时为人民群众学习的英雄楷模。但在盛名的背后,偶尔也有一些不协调的声音,如海口特勤一中队战士私驾公车涉案强奸、抢劫;长沙几名消防战士如不分是非与讨债民工发生冲突;安徽马鞍山消防中队董如国为劫财杀害出租车司机等。这些案件都在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极大地损害了消防部队的形象。这些案件的发生,从根本上讲还是部队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意识不牢固所导致的恶果。

消防部队经过几十年的顽强拼搏,英勇作战,救民于水火之中,济困于危难时刻,深得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但是,一个案件事故足以让消防部队名声扫地,足以让来之不易的荣誉变得黯淡无光。一支失去荣誉的部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一支失去人民拥护的部队,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 二、消防部队要想得到全面发展,必须做好安全工作

安全防事故工作是部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队伍管理中的一项经常性,综合性,长期性工作,是确保部队各项工作全面健康发展,确保部队高度稳定的一项工作。首先,安全工作是部队全面发展重要一环。安全工作上出了问题,等于部队本身出现了严重的缺陷。尤其是近年来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更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了前所有未有的重要地位。其次,安全工作是做好部队其他各方面工作的重要前提。部队要想健康有序地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团体,有一个组织有序的机制。安全上出了问题,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部队整体的优秀是各项工作优秀的交集,任何一项工作出现纰漏都会给整体工作带来瑕疵。事实也证明,部队建设与安全工作是部队的两项根本性任务。部队领导必须坚持两手抓,要以稳定保发展,以安全促建设,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厚此薄彼。如果摆不正两者的关系,部队建设迅速了,安全出了问题,也会前功尽弃。同样,只抓安全不抓部队的建设,部队管理僵化、机体老化,安全也不会搞好。

三、领导干部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抓好安全工作

对于安全工作有些领导思想认识不端正,只注重业绩,不注重安全;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容;只注重检查,不注重整改,其结果是检查归检查,问题归问题,检查结束后隐患依然存在,业绩著目却漏洞百出。这样必然造成事与愿违的局面,出现前方战功显赫,安全却后院起火,这样一来,再有魄力,再有建树,再有能耐,也都难免一着棋错,满盘皆输,导致功亏一篑的结果。现在无论部队还是地方,都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规定单位主要领导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单位出了责任事故,领导干部自然难逃其责,轻者停职处分,重者还要被诉讼。因此,领导干部的安全责任担子重大。作为领导一是要抓部队条令条例、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二是要善于总结分析,及时消除事故苗头。从事故发生来看,每一起事故的背后都会暴露出部队管理的漏洞和死角。对于重点人、重要时期和经常发生事故的地方要引起注意,尤其是一些规律性的就要结合到政策制定、法规拟定的高度去解决。

四、消防官兵要想事业有成,必须牢记安全工作

第6篇: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生命线》 叙述 语义方阵 生/死

一、引言

《Ten Minutes Older》,被译作《十分钟,年华老去》,是由英国“十分钟,年华老去”有限公司于2002年拍摄的。这是15位大师的半“命题作文”:15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著名导演以“时间”为命题,每人至多有10分钟的时间长度来展现主题。《生命线》(Lifeline)是这部集锦片中的一段,由西班牙老导演维克多・艾里斯执导。这是一部安静的黑白片子,绝美的黑白画面和剪接带来了西班牙乡间的一日即景,演绎出了声光柔美静谧的“生命线”,诉说着生与死的家国记忆。

影片的故事梗概如下:平静的午后,母亲和出生不久的婴儿沉浸在睡梦中。庄园里安宁而平静。熟睡中的婴儿脐带缓缓渗出了血,没有人知道。男孩用炭笔在手腕上画一只手表,放在耳边倾听,似乎听得见时间的滴滴答答声,这融为墙上时钟的摆动,而一切都似乎伴随着这样的节奏。女孩荡着秋千,大男孩编着草绳,男人们割草锄地,女人揉着面粉,在手绢上绣婴儿的名字。孩子和母亲的呼吸,睡觉的狗,草地上爬行的蛇,水在池子里点滴坠下。

随着镜头在女人、男人、小孩、狗、母亲婴儿、水池、圣母塑像和报纸等等之间的不断切换,血迹越来越大。台上的黑猫,似乎引起了婴儿的烦躁不安。婴儿的哭泣声,母亲惊慌的呼叫声,所有的人都紧张地聚集到房间里。时钟依然摆动,秋千空着轻荡,草地空旷只有稻草人,面粉边的水罐下压着一张报纸,上面的纳粹军人在笑,水滴依然缓缓地滴。

最后婴儿肚脐出血的地方终于被止住了,停止了哭泣。母亲唱着动听的摇篮曲。染着血的被单在水池里洇开一片红色,圣母像与报纸上纳粹的照片反复出现。庄园又回到之前,时钟、秋千、编织、锄草、揉面等等。男孩用手指蘸了口水,抹去了手腕上的画着的手表。面粉台上的报纸上,纳粹军人拄着拐杖面带微笑。

这是1940年6月28日,远方战火弥漫。十分钟,婴儿可爱的笑容,面对整个慌张的世界,恣意绽放。

这部短片,镜头语言运用之精练,画面之唯美,声画结合之严谨自然,无不显示了一名电影艺术大师的才华与经验。而这里主要选取叙事学的角度作为分析这一电影文本的切入点,当然,这种分析的最终目的并不止于叙述的层面本身,而是要力求达到对其意义内核的深入把握。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克里斯丁,麦茨曾经这样说:“叙事之与电影的重要意义,并非由于电影是一种语言,它才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而是由于它讲述了如此美妙的故事,它才使自己成了一种语言。”对于讲这些“美妙的故事”,我们现在把重点放在“讲”即叙述方式上,用符号学术语来表达,就是“从所指转向表义过程本身”。而短片《生命线》正是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或者说叙述方式,揭示出生命的真谛,展示出它的成功之处。

二、格雷马斯“语义方阵”分析

“语义方阵”是法国符号学家A.J.格雷马斯根据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克洛德・列维一斯特劳斯所倡导的“二元对立”结构分析转化过来的。他在列维-斯特劳斯关千古希腊神话研究的基础上,对俄国学者普罗普所概括的模式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和深化,把普罗普提出的七种“行动范畴”概括为六对三组关系。格雷马斯指出,我们构造结构的知觉要求我们承认这个公式:A:B=-A:-B。这个公式是对二元对立基本结构的简洁表达,它包含对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的确认和区分――实体的对立面和对实体的否定,即B是A的对立面,B是-A的对立面,同时A又是对A的否定,-B是对B的否定,由此组成一个矩形方阵图:

在格雷马斯看来,“故事的发展轨迹与语义方阵的运动方向是相对应的。故事的展开也是从某一特定因素向其相反或矛盾方向的转化。”在这里,根据格雷马斯“语义方阵”的思维运动方式。可以对电影文本《生命线》“予以分解,然后重新予以组合”也即“分割和明确表达”,从而把它转化为具体的意义衍生方式,建构出文本的表层和深层意义结构。如图所示

用格雷马斯“语义方阵”理论来分析,可以对这个短片做如下解读:以婴儿的出生为出发点,一个新的生命诞生:生:婴儿和母亲沉浸入睡梦中,而婴儿在熟睡中脐带出血却无人知晓,处于高度危险的状态,临近,非生;血逐渐印染,血印逐渐扩大,水池子里的水滴滴落下,揪人心弦,在由猫所惊醒的婴儿的哭泣声中,惊慌的母亲和家族的其他人都为小生命所处的危险状态揪心,内心深处对这个鲜活的生命都隐含有这个担心:死;在慈爱的厨娘为婴儿缝好脐带后,死亡的阴霾被逐渐扫清,小生命暂时转危为安:非死:在母亲悦耳的摇篮曲中,小婴孩的笑容恣意绽开,一切回到起点,幸福得以延续,重又展开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生。这个方阵构成了这个短片的深层结构:以生为起点,呈现为一个无穷否定的过程,情节由此被推动着往前发展,最终又归位到生。在生的归位过程中,时间的河流已经汩汩流淌而过,这是时间的流动,也是生命的流动。影片中作为极富象征意味的镜头语言如水罐与报纸上的纳粹照片,婴儿身上不断扩大的血印和圣母像以及稻草人的重复对仗出现也突出生与死,非生与非死的二元对决,这些最终实现了影片文本中有关生命救赎的主题意义。

三、生/死二元对立

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中分析:人生由生与死组成,它们是人类精神状态中的两个项,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补充,把它表达为一个二项复合的基本结构:E生存状态=V生+M死。在结构中,两个成分间的平衡其实是相当不稳定的,它有时向正项倾斜,有时向负项倾斜,使得其中的某一项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如果人类的生存状态表现为一个复合结构,那么“理想的生存”就只能是消灭负项,发扬光大正项。在《生命线》中,这种同位E(生存状态)通过综合两个矛盾项也可以给出一个框架,并表现为一连串的结构性变迁:E生存状态=V生+M死,同位关系的比重在正负两项间摇摆不定:E1=V+m,E2=v+M,并逐渐走向两极分化,最后导致复合结构的破裂:W生/M死。《生命线》所构造的世界中,这种同位关系也在正负两项间摇摆不定,最终走向两极分化,产生生/死的二元对立,具体来说生与死的表征如下:V=宁和:非V=恐慌:M=狰狞;非M=守护:并展示出生与死的两个序列,其图示如下:

因此,《生命线》中建立了一个生的序列 的一个死的序列,救赎的一列和毁灭的一列,并保持着上下位的关系。

新生命的诞生是生命线的延续,牵起了一个生的序列,包含一切宁和和守护的象征。平和宁静的乡村生活就是生机的表现,平和慈爱的厨娘,缝衣老妈妈,阳光下的晒衣女人等处于乡村生活中的人们都属于这宁和生活的一列。烛火正是生命的体现,是生的一列的守护者和助燃者。稻草人是用来保护庄稼的,蕴涵有守护的意味,短片中稻草人伸长了手臂守护着熟睡中的婴孩的镜头正是体现。

因此《生命线》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其中有生域,也有死界。厨娘在揉面的过程中,用来加水的水罐下垫着一张报纸,这张报纸已经被水印湿了,而这张报纸透露了短片所讲述故事的背景。报纸上有一张照片,构图与左边的水罐呈对称分布,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照片上的三个军人以及后面旗帜上的纳粹标志,这就是本片的特殊背景:战争时代,国家遭受毁灭性的灾难,生命往往被轻易糟蹋,在这个十分钟的世外桃源中也不能避免这种影响。影片中的一张全家福的照片,向观众展示了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家族,且多为年轻男性,而实际在片中出场的却寥寥。不难猜想,他们都被排进了死的序列中的行列。

回到色调上来说,用黑白色来调定影片本身就是这样生/死二元对立的表现。短片中,水是生命的象征,是生的序列的引子,而水罐与照片的对称分布,更像是生命与战争的对立。然而水的逐渐滴落和血的印染正是是生命的逐渐丧失的表现(婴孩死亡的可能性),这也就在无形中模糊了生与死的界限,正是同位关系的比重在正负两项间摇摆不定的表现。影片中大多氛围是乡村生活平静、安宁、和平的景象,唯一的“噪音”是在汽车中玩闹的小孩们,而汽车作为工业产物。一定意义上来讲是恐慌和狰狞的代表,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战争的影响,受死的一列的控制。小男孩还在倾听手表,危险越发地临近,猫的叫声响起,高潮随之而来。之后,报纸第二次出场,这时的构图重心已经向右偏到象征战争与死亡的照片上了,照片上的军人笑容诡异狰狞,这时M死逐渐在结构中占据统治地位,E生存状态=V生+M死。

其实,短片中在手腕上画手表的小男孩可看作导演表现“时间”这个概念的代名词,他的出现,不仅暗示整个事件起始、发生、结束的时间,也是一切事物出现、成长、成熟、消失的引导者、见证者和拢括者。换言之,他就是这生的一列与死的一列的操控者,犹如上帝的使者。在影片最后,报纸出现时,构图上已经没有水罐,照片显在面前,渗透的水在向右印去,湿透整幅照片。水是作为生命的象征,纳粹则是战争与杀戮的代表,宁和战胜了战争,生战胜了死,救赎的叙事压倒毁灭的叙事,生命的尊严永远都不能被泯灭。上帝在为人类的罪孽做出惩罚时仍然爱护着、捍卫着他的子民们。

影片结尾也体现了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果。一系列事情过后的人们活动的镜头伴着歌声,伴着如释重负的心情,如诗般一一展现。小男孩在摇篮曲中擦去了手表,因为事件即将结束。恐慌和狰狞过去了,生活依然宁和,生命仍然得到守护,世界仍是一个丰盛的等待人们采收果实的秋天。

四、叙事效果

《生命线》是西班牙备受推崇的导演维克多,艾里斯闭关十年后的又一力作。VictorErice的作品甚少,但因其坚守布莱希特的疏离效果与救赎主题而自成一家。他在1973年的长片《蜂巢的幽灵》一可称得上是20纪70年代欧洲最细致最精炼的处女作之中,就有以大量的隐喻来影射政治和内战之意味,并借以表明对极端与恐怖政治的批判态度。而在《生命线》这部短片中,导演无疑也透露出了对政治和战争的影射色彩。

第7篇: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1、背城一战: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2、决一死战:决:决定;死:拼死。对敌人拼死决战。

3、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4、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5、各自为战:各自成为独立的单位进行战斗。

6、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

7、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

8、骁勇善战:勇猛,善于战斗。

9、连战皆捷:①打仗接连取得胜利。②今多指体育比赛或考试等接连取得好成绩。

10、能征惯战: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11、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12、背水一战: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13、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14、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15、屡战屡败: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16、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17、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18、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19、战无不克: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20、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第8篇: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深层叙述结构历史与道德统一情感逻辑民间文化

研究中国叙事文学的学者在探究叙事起源时,常常从神话算起。然而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古代神话,都是散落在后代文章中的残片,充其量只能算作后代叙事素材中的故事原型。从可以考察的历史来看,上古只有史官的叙述可以找到与后代叙事活动之间的联系线索。因此只能说,中国古代叙事的传统是从史官的历史叙述开始。直到宋代开始繁荣起来的白话小说,也是以讲史为各种小说之首。如罗烨在描述当时小说的内容时说:

也说黄巢拨乱天下,也说赵正激恼京师。说征战,有刘、项争雄;论机谋,有孙、庞斗智。新话说张、韩、刘、岳,史书讲晋、宋、齐、梁;《三国志》诸葛亮雄材,收西夏说狄青大略。说国贼怀奸从佞,遣愚夫等辈生嗔;说忠臣负屈衔冤,铁心肠也须下泪……[1]

这些话中所提到的小说内容都与历史有关。要理解中国小说叙述的起源,就不能不注意历史叙述的意义及其对小说叙事的,特别是历史叙述和小说叙述在表面的故事叙述背后隐藏着的深层叙述结构的关系方面。

中国历史著作中的“正史”通常是指从司马迁的《史记》算起的“二十四史”。但要认真研究历史叙述背后的深层叙述结构,更能够体现正史叙述特征的早期著作应当说是《左传》而不是《史记》。《左传》虽然被归入依附于“经”的阐释性著作,但就其实质而言与所依附的经典《春秋》同属于历史著作。这不仅因为《春秋》和《左传》的内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而且因为在叙述中隐含着后代正史所共有的深层叙述结构。

《春秋》作为历史著作显然是简单粗糙了一点:关于历史事件的叙述只是极其简略的一两句,没有具体的对事件发生过程和因果关系的认识。所谓的春秋笔法也只是表达叙述者对事件意义的态度,并不是对事件本身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的认识,换句话说,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历史著作所需要的历史意识。

《左传》就不同了。从表面上看,《左传》似乎只是把《春秋》中所提到的事件讲述得具体细致了一些,一如新闻报道的标题与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左传》不仅仅是把事件讲得具体一些,更重要的是,把一种历史意识贯穿、渗透到了叙述中,从而使得所叙述的事件不再是单纯的客观事件,而是成为历史观念的表现。从这种历史叙述开始,一种隐藏在具体叙述文本背后的深层叙述结构逐渐成熟起来。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这种深层叙述结构的产生。比如《春秋》记载的第一段历史,隐公元年的事件是这样叙述的: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冬十有二月,祭伯来。公子益师卒。

这段简单而客观的叙述中包含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兄弟相残的故事,即“郑伯克段于鄢”。《公羊传》和《谷梁传》都认为这个叙述句中一“克”字隐藏着对郑庄公的批评之义。但这只是叙述者的批评态度,与事件本身并无关系。

而在《左传》中就不同了。这句话所涉及的史实被具体细致地展开来,而且还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关于郑庄公和兄弟共叔段之间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左传》不仅详细地叙述过程,而且对事件发生的内在根据进行了解释。按照《左传》中的叙述,郑庄公在回答祭仲的担心时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句话实际上既从郑庄公的角度解释了共叔公必然失败的道德原因,也暗示了庄公自己居心叵测的一面。整个事件的发展就是按照这种解释进行的:一方面是骄横的共叔段步步扩张、叛逆之心逐渐显露;另一方面是郑庄公步步为营、小心戒备并积聚着自己的力量。随着事件的发展,两方面的力量就这样相反地消长着,直到最后共叔段的反叛和郑庄公的致命一击,便成为整个事件最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在这个故事中,叙述者不是像《春秋》那样仅仅对人物行为的道德意义作事后的评判,而是把道德意义作为事件发展的逻辑根据。“郑伯克段于鄢”不是个特殊的例子,这种叙述是《左传》的重要特点。在隐公五年四月的一段战事记载中是这样叙述的:

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这场战事描述得很简略,但也很典型。讲到战事的过程只有三句话,第一句是郑人的战术,第二句是燕人应战的心态,第三句便是战争的结局。就在这短短的三句话中,不仅叙述了事件的基本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事件发展的内在逻辑,这就是后面“君子”的评述中所的:“不备不虞,不可以师。”他们的行为和观念违背了战争,不懂得必须小心谨慎的道理。小心谨慎不是一般工具意义上的智慧,而是道德层次的智慧。也就是说,燕人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道德方面的问题。

这一思想也体现在对楚晋城濮之战的叙述中。这次战事在《春秋》的僖公二十八年记载里是完全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叙述的:“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楚杀其大夫得臣。”这段叙述对战事所做的简短而客观的报道中没有道德评价,更没有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左传》就不同了。城濮之战是《左传》叙述中最详尽而精彩的故事之一,从晋文公伐曹开始,将晋、楚两国间的矛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到兵刃相见的过程剥茧抽丝般地理了出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叙述者对导致这段历史事件发生和造成结果的原因有清晰的认识表达。最初晋国要与楚国发生龃龉时,晋国的先轸使计激楚,楚王劝大将子玉不要与晋为敌。他说晋文公是“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天假之年,而除其害。天之所置,其可废乎?”因为这里实际上暗示了后来的结果,因而可以说这段话不仅是记载楚王的言论,同时也是叙述者在藉此发表自己关于战争规律的一种看法。这和后面所说的“师直为壮,曲为老”的看法也一致。显然这里关于战争道义的见解不是像《春秋》那样仅属于个人意见,而是把它理解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

学者们在研究《左传》时常常会提到书中有同情人民的“民本思想”。但人们往往忽略了的是,这种思想是怎样表现在历史叙述中的?在庄公十年的曹刿论战中,曹刿以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为胜利的根据,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里,道德的意义不在于对历史事实作出是非评判,而在于把道德作为历史事件的内在因果依据。庄公能够明察是非不仅证明他是个好君主,而且成了他打胜仗的条件。更有特点的一个是在哀公元年关于吴、越、楚等国战争的记载中。其中有一段是吴打败楚后陈怀公与臣下议如何对付吴国的问题。逢滑对怀公说:“臣闻国之兴也以福,其亡也以祸。今吴未有福,楚未有祸。楚未可弃,吴未可从。”怀公问:“国胜君亡,非祸而何?”他的回答是:“国之有是多矣,何必不复。小国犹复,况大国乎?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楚虽无德,亦不艾(刈)杀其民。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而未见德焉。天其或者正训楚也!祸之适吴,其何日之有?”

这一段史实按理说不能证明逢滑的道理。因为楚国明明是败了,而且怀公听了他的话的结果招来了吴国的入侵。但《左传》并不因此认为道德在这里不对事实发生影响了。作者用逢滑的话说,楚之败是暂时的,是上天在教训他们;而吴国最终还是会失败的,因为他们以民为土芥,违反了道德。这样一来,一个不利于道德解释的事实仍然通过延伸而变成了道德的证明。

因此可以看出,《左传》中的“民本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评价尺度,而是作者心目中的历史发展根据。正是这个历史与道德统一的思想,构成了《左传》中历史叙述的内在逻辑。这个叙述逻辑也是后来大多数“正史”叙述的内在逻辑,即以“天道”解释历史的叙述观念。在后代历史叙述中,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中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可以作为最典型的表述。实际上,正史中关于各个朝代更替的原因解释大多不超出这句话的范围。

这是一种道德史观,也是一种潜藏在后来许多通俗叙事作品背后的深层叙述结构。在宋代小说《三国志平话》中故事正文的前面有个楔子,讲的是汉光武帝时一名叫司马仲相的书生为阴司断狱的故事。故事中将汉高祖和他所杀害的功臣投胎到汉末转世为三国时人,以偿报汉高祖杀害功臣的罪衍。为什么要加这样一个荒诞不经的楔子呢?用司马仲相的话来说,是他感到汉高祖时代的历史太不公平,功臣受冤、坏人得势。所以阴司让他来断狱的结果就是把汉初的那些人都投胎到汉末,让有冤的申冤、害人的遭罚。这样便演出了《三国志》中的故事。这样说来,叙述人心目中的历史其实在汉初和汉末两段都是不公平的,通过断狱投胎使得两段不公平的历史相互抵消平衡才完成了历史与道德的统一。这就是说,《三国志平话》的叙述意图在这一点上仍然与《左传》相似,要把历史事件发展的因果逻辑与道德意义统一起来。如果事实不能达到这种统一,就通过虚拟的阴司断狱的故事来实现这种统一。

历史与道德的统一,这种深层叙述结构对于官史来讲具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因为它肯定了已存在的历史事实的合理性,因而也就在劝喻统治者重道德、重民意的同时保证了每一个朝代的统治都是天命所归,具有道德的必然。而对于小说叙述来说则可能更多地是在满足一种道德需要。就阴司断狱的故事而言,显然是对历史事实与道德的冲突有所不满才转而用幻想的方式来平衡。也就是说,这里表达的不是历史事件的因果逻辑,而是说话人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最终被抽象为善恶因果循环报应的叙述逻辑和在戏剧叙事中常见的“大团圆”式结局。在后来的通俗叙事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叙述人时时出面对故事的道德意义进行解释,如《喻世明言》第一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中所说:

古人有四句道得好:人心或可昧,天道不差移。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看官,则今日我说《珍珠衫》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

在这种常见的劝喻式议论中可以看出,故事中事件发展的内在逻辑就是善恶报应的道德逻辑。宋元以后的通俗叙事中有很多故事的内容按照当时人的道德观念来看是不道德的,最突出的典型是作为诲淫之代表的《金瓶梅》和作为强盗教科书的《水浒传》。然而这种反道德问题并没有给叙述人造成困扰,就是因为在诲淫诲盗的故事内容背后存在着深层叙述结构的道德指向:无论多么坏的事,发展的最终结果都将是符合道德的。这听上去很有点像《左传》中关于吴楚祸福的观点——如果不义者占了上风,那也是暂时的;历史逻辑归根到底是道德的。

这种道德意义实际上也就保证了小说叙述人的叙述自由:他可以随心所欲地讲述任何听众感兴趣的故事,而又保证了这个故事最终的道德性。明代以来的文人为通俗小说正名、抬高其价值的根据也就在这里。

如果把历史与道德的统一理解为对“客观”历史规律的一种描述,那当然是太天真了。充其量只能说是人们对历史发展的一种期待。《左传》开创的叙事传统背后的深层叙述结构,就是力图将这种期待表达为现实。

司马仲相断狱的故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对《左传》历史与道德统一观念的响应,但其中蕴涵着的更深一层意思则是对这种历史观念的怀疑——正因为叙述人看不到他心目中在汉初和汉末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不公平、不道德现象在现实中有何可能被翻转为《左传》式的道德结局,才产生了由阴司来解决问题的荒唐想法。

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另一种解释历史的叙述意图。事实上,作为正史之首的《史记》,在历史叙述的背后隐藏着的叙述意图恰恰就是与上述的历史与道德统一观念相悖的。司马迁在《史记》的“太史公自序”中流露的“发愤著书”的思想就意味着对历史合理性的怀疑。在《伯夷列传》中他提出质疑: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嗳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在《史记》的历史叙述中,常常可以看到这种怀疑观念的表现。其中最典型的当数《李将军列传》。司马迁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语道断李广的人品,同时也暗含着对李广命运不偶的扼腕之叹。《史记》一出,李广遂成千古悲剧英雄。在这里,司马迁实际上表达了一种不同于历史与道德统一的观念;或者说恰恰相反,在他看来历史发展的逻辑与道德是相悖的。

学者们经常把司马迁的这种对历史意义的怀疑当作他的“实录”精神的体现。这种观念不一定准确。就拿这个最著名的李广的例子来看,只要细读了《李将军列传》中的史料部分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李广虽然骁勇善战,但就其一生行状而言,基本上没有打过多少重要的胜仗。《史记》采用了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曲笔叙述李广的故事,突出了他一生事迹中的传奇和善良色彩,如死里逃生、临危不惧、箭能穿石、宽厚待人等等,却有意无意地使读者忽略了李广的另一面,就是他的大多数传奇故事都是发生在失败的背景下的。他的治军不严、冒险轻敌以致“将兵数困辱”等问题,被淡化了。结果给读者的印象是,李广的不得封侯不是由于不善将兵没有重大战功,而成了历史的不公平。

从这个意义上说,《史记》对历史合理性的怀疑不是简单地因为追求实录,而是一种不同于《左传》的叙述态度,就是把历史事件的叙述逻辑与个人的情感需要统一起来的态度。他在自序中所说的发愤著书的思想正是他自己叙述历史的基本态度。

历史上有许多诗人留下了咏史之作,比较著名者如杜甫《蜀相》中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中在怀念古人时,流露出对历史不能合于人心所愿而带来的遗憾。这种对历史的怀疑实际上构成了后代小说《三国演义》的深层叙述结构。尽管《三国演义》如正史一样把蜀汉和诸葛亮的失败归为天意,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即所谓“分久必合”的大势所趋,但小说中流露的尊刘和崇仰诸葛亮的情感倾向却使得对历史的结局产生了深深的遗憾。《三国演义》之后叙述杨家将故事的《北宋志传》、《杨家府演义》和叙述岳飞故事的《说岳全传》等,也具有类似的意图。这些故事中有的是悲剧性的,有的则是大团圆式的。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都对真实的历史不满。叙述人通过叙述不同的内容表达着一种共同的历史需要,就是叙述与情感的统一。

明代蒋大器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说这部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意思是说小说是历史著作的通俗版,可以起到辅助史书传播历史的作用。这一观点在后来谈论历史小说的人当中颇有影响,以至于许多人在谈论《三国演义》的得失时,主要关心的就是其中有多少合乎正史、多少是虚构润色,即几分实几分虚的问题。这种观念忽略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小说叙述人在转述历史的背后潜藏着的自己的叙述意图。正如我们在《三国志平话》的楔子中看到的,叙述人与一般正史叙述态度不同,他对历史并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可能会潜藏在叙述的背后,形成表面叙述内容下面的深层动机和叙述结构。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和后来的杨家将故事、岳飞故事,与《史记》中的李广故事一样,带有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这种悲剧色彩不同于我们一般所知道的希腊式命运悲剧,也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片面正义之间的冲突造成的理性悲剧,同样不是叔本华的非理性意志冲动的悲剧,当然更不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历史悲剧。这种悲剧的背后是一种对历史合理性的怀疑,正如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提出的怀疑。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怀疑论的悲剧。这种怀疑态度使得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的叙述中离开了一般意义上的实录,转而从自己的情感态度出发对历史事件进行选择、剪裁和组织。

通俗小说中诸葛亮、杨家将、岳飞等人的故事叙述表明,《李将军列传》的叙述动机实际上在后来的小说叙述中形成了另一种叙述传统,这就是以情感逻辑作为深层叙述结构的叙事传统。近古的历史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传统,一种是简单意义上的演义,即敷衍历史著作的通俗教材式的叙事;另一种则是上述的那类与一般正史观念疏离的叙事传统,即以情感逻辑为深层叙述结构的叙事传统。

司马迁对天道不公的诘问隐含着一层相对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叙述要有一种与天道、与抗争的批判性。这才是他所说的发愤著书的真义所在。通俗小说虽然被许多人视为宣扬道德教化、普及历史知识的教科书,但实际上人们对这类小说的需要中还包括“发愤”的情感需要。传为李贽评点的《忠义水浒全传》序言中说: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圣贤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圣贤,不愤则不作矣。……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也。是故愤二帝之北狩,则称大破辽以泄其愤;愤南渡之苟安,则称剿三寇以泄其愤。敢问泄愤者谁乎?则前日啸聚水浒之强人也。[2]

这里对《水浒传》意义的解释恐怕有穿凿附会之嫌,但作为一种小说阅读的期待心理却是可信的。历史,尤其是宋代以后的历史,用历史与道德统一的观念来解释显然有困难。要让人们承认宋代屡屡受外敌所侮、天子和百官被掳、河山残破百姓流离直至最后被蒙古铁骑蹂躏的辛酸耻辱都是天意、都是理该如此的结果,这的确令读者无法接受。因而在正史观念之外,需要另一种非正统的历史解释。这就是情感化的历史叙事。

历史与道德统一的叙事意图是由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意识形态派生的精神生产活动,而情感化的叙事则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现。用情感逻辑来叙述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显现出来的是历史的不合理性。这意味着叙事有了与正史不同的意义,不再是为了证明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而是相反,对历史意义的怀疑导致的是“存在的都是不合理的”这样一个反命题。这个反命题使得具有情感意义的虚构性叙事创作成为必要。在司马仲相断狱的故事中,叙述人对历史合理性的怀疑是通过虚构的因果逻辑来消除的;另一类的叙事则是采用《李将军列传》的方式,通过强化表现历史的不合理性,而获得了情感表现的强度。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发愤著书、李卓吾所说的不愤不作的含义。

显然,上面所说的情感逻辑基本上是指那些不满于历史的不合理性的批判性情感,因而意味着这类叙述动机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冲突或距离。这种批判性当然并不表明情感化的叙事是反意识形态、反正统道德的,实际上这是意识形态的另一极。从叙事传统来看,道德逻辑和情感逻辑分别体现的是叙事的深层结构中所蕴藏的社会与个人、传统与现实、意识形态与情感需要这样两极。

无论是“正史”的道德历史叙述意图还是个人“发愤”的情感化、怀疑主义的叙述意图,各自都可以找到合理化的解释,也就是说对叙述者和接受者来说都具有当然的合理性和价值。然而历史上的叙事并不都具有这种合理性。

梁启超曾深恶痛绝地说古代小说不出诲淫诲盗两端。他当然有自己的评价尺度和倾向,但中国古代的小说,包括许多在当时就很大而后来终成为经典名著的作品,即使在当时人眼里也是诲淫诲盗之作。这就是说,有些作品从来就不具有被公认的合理性,却同样被传播、接受甚至成为经典。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水浒传》。

《水浒传》自成书以后的几百年中,一直被视为诲盗或至少是歌颂强盗的故事。其间偶有把它合理化者,如传为李贽所作的《忠义水浒传》评点,也只是说它歌颂强盗其实是借古讽今。即使按照李贽这样附会的观点,这个故事本身仍然不能认为是具有正当价值的。这种评价不仅到梁启超没有变,甚至到鲁迅,他仍然认为《水浒传》写的就是强盗,不过是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虚伪强盗罢了。只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水浒传》叙述意图的理解才转向了合理化,其中最普遍、最典型的观点就是把梁山好汉的行为说成是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的正义事业、把《水浒传》的道德意图说成是歌颂“农民起义”。

然而这种合理化解释的根据是非常脆弱的。首先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水浒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农民基本上没有多少关系,主要是市民社会的事。其次,故事中所涉及的道德意义很难被合理化。尽管宋江坐的是“忠义堂”,堂前竖的是“替天行道”的杏黄大纛,讲的是除暴安良的堂皇道理,但他们实际上奉行的道义原则只是同侪之间的“义”气而已。尽管他们把每次杀人越货的行为都说成是劫富济贫,但只要细读了全书就会发现,其实他们打家劫舍的大部分原因除了为自己弟兄报仇之外主要是因为“山寨人马数多,钱粮缺少”。杀赃官、劫恶霸这样的事都是有的,却不是为了百姓而是自己,智取生辰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更何况许多梁山好汉自己就是为害一方的强盗恶霸,如欺行霸市的浪里白条张顺、骚扰良民的小霸王周通、劫财又劫色的矮脚虎王英、杀害过往旅客做人肉包子的张青夫妇等;而故事中似乎并没有觉得这些人的行径是什么重大的道德污点。如果说故事中有什么一贯的道德标准,大概可以这样概括:欺压乃至残害平民不一定是罪恶,而如果是靠着官府的权势这样做就成了罪恶;好色甚至强抢女人也不一定是罪恶,只有官吏或豪绅这样做才是罪恶;有钱同样不是罪恶,吝啬才是罪恶。显然最后的结论就变成了这样:无论什么事,强盗做的都是对的。

不管怎样套用历史主义和“局限性”之类的概念,把这样的强盗逻辑加以合理化肯定是靠不住的。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的批评家们很少有人去试图把故事的直接意义本身合理化。既然如此,这部小说又为什么会产生那样大的影响,受到那样多的赞誉呢?金圣叹解决这个难题的方式是把故事及其道德意义同故事的叙述方式区分开来。他把前者称为“事”,后者称为“文”。他说《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就是说是为了创造而信手拈来故事;因此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事”而是作为艺术创造成果的“文”。他在《西厢记》的评点中说作者“意在于文,意不在于事”。[3]按照他这个观点,对《水浒传》这样的故事中那种非道德性的意义可以用一种鸵鸟式的态度来对待:只要关注故事的艺术性,那些反道德的内容不要理会就是了。

这种说法有点自欺欺人。一个喜欢《水浒传》的人可能不赞成那种强盗式的道德逻辑,但不可能在厌恶那些强盗们的性格和行为的同时却仍然喜欢这部书。金圣叹自己也是如此,他虽然说那些绿林劫杀的故事本身不足为训,只应关注文法;[4]但在具体评价故事中人物时,仍然表现出对那些杀人越货的绿林豪杰们的企羡之情。这种自相矛盾的态度成了评价这类经典作品时难以解开的一个死结。

应当承认,被称为诲盗之作的《水浒传》、被称为诲淫之作的《西厢记》以及被认为是宣扬无父无君的《红楼梦》,在叙事艺术上所达到的水平是确立它们的历史地位的根本原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欣赏这些作品艺术性的人真的对其中的反道德意义视而不见。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是一段著名的玩闹搞笑情节。故事中鲁智深把五台山的佛堂搅个乱七八糟,把禅子们打得落花流水。这当然既不是为民除害,也不能算是批判宗教,只不过是醉汉的发泄而已,肯定不能认为有什么正面的道德意义。然而这段文字却极得李贽、叶昼、金圣叹等文人的赞赏。金圣叹在鲁智深砸金刚、打禅子、呕吐、吃狗肉等荒唐情景的描写后面一路批“真正善知识”、“生出妙景”、“如火如锦”等赞赏字样,叶昼则凡遇鲁智深胡闹的描写就批一个“佛”字,显然也是欣赏备至。

俄国学者巴赫金在拉伯雷小说时,特别注意到所谓“怪诞现实主义”,即其中的粗俗、猥亵、疯狂、怪诞的描写所表现的中世纪民间艺术的狂欢文化特征。他认为正是在这些看起来违反正常理性和道德意识的民间文化和艺术中蕴藏着使文化得以更新的生命力。“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实际上也是一种狂欢化的场景;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水浒传》都具有“怪诞现实主义”的狂欢性质。作为文化精英的士大夫们之所以会欣赏那些粗俗猥亵、充满暴力的故事,正在于它们所具有的生命力宣泄的意味。

明代“公安派”的袁中道在《游居柿录》中提到,李贽喜欢《水浒传》,以为鲁智深是真修行。为李贽抄写《水浒传》评点的和尚常志深受影响,“时时欲学智深行径”。他在路上见邮差稍迟便怒目大骂:“汝有几颗头?”惹得李贽越来越厌恶他,最后竟流落不振而死。袁就此事评论说:“痴人前不得说梦,此其一征也。”[5]从这则轶事可以看出,这些文人对鲁智深等梁山好汉的粗鲁凶狠性格并非真正从道德意义上肯定,而是作为一种想象的人格,“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使自己被压抑的生命活力、欲望得到宣泄。

《水浒传》的故事原型虽然有一丁点历史的影子,但却完全不同于《三国演义》,因为它没有后者那种植根于正史的道德意识;同时它虽然时有“乱自上作”之类的社会批判性语言,却也不像士大夫个人的“不平则鸣”之作,并没有多少理性的批判、怀疑精神。它较多地带上了民间文化色彩,它的叙述意图深层更多地是在满足生命活力的自发宣泄欲望。文人们对《水浒传》的欣赏,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这种生命活力的欣赏。李贽、叶昼、金圣叹最感兴趣的书中人物都是李逵,这是值得寻味的。一般人物对李逵这个人物以合理化的解释时,强调的是他的“真”,即真率天然的性情。金圣叹还时时拿他的“真”与宋江的“假”相形击,显然是把这种“真”作为一种人格价值加以理性化的肯定了。但只要读读《水浒传》和金圣叹等人的批评就会发现,他们所感兴趣的其实不仅是“真”,更重要的是粗鲁。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就津津有味地了书中人物许多不同的粗法。他还在读法中对水浒人物做了个排比,从性格之“真”而论,还有不少人,而金圣叹最欣赏者却只是粗鲁的李逵和鲁智深。书中的卢俊义虽然在痛骂梁山草寇时表现出的英雄气概颇得金圣叹赞赏,觉得他是一个道德完善的典范而不是打家劫舍的强盗,但在最终论定时却觉得他“不免带些呆气”。换句话说,他太老实了,没有干李逵、鲁智深那样出格的事。显然,只有把真率与肆无忌惮的粗鲁结合在一起,才是他们最欣赏的性格。这种性格的艺术魅力显然不能用合理化的方式来解释,它只能是一种激发、煽动情绪的力量。

《水浒传》如此,而其后出现的许多由市井作者创作的世情小说就更是如此。《金瓶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有些学者在称赞《金瓶梅》的写实成就时喜欢引用第十二回应伯爵、谢希大等人抢吃菜肴的场面:

人人动嘴,个个低头。遮天映日,犹如蝗蝻一起来;挤眼掇肩,好似饿牢才打出。这个抢风膀臂,如经年未见酒和肴;那个连连筷子,成岁不逢筵与席。一个汗流满面,恰似与鸡骨朵有冤仇;一个油抹唇边,恨不把猪毛皮连唾咽……

那日把席上椅子坐折了两张;前边跟马的那小厮不得上来掉嘴吃,把门前供养的土地翻倒来使位恰拉了一泡囤谷都的热屎;临出门来,孙寡嘴把李家明间内供养的镀金铜佛塞在裤腰里;应伯爵推逗桂姐亲嘴,把头上金啄针儿戏了;谢希大把西门庆川扇儿藏了……

西门庆的清客整日跟着他混吃混喝,何至于像饥民一样狼狈?这段描写实在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相提并论,它整个充满了怪诞的嘲谑意味。把吃饭的动作描写得如同打架或苦役,而且同拉屎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叙述与拉伯雷式的叙述风格尤其相似。总之,这类小说的中正反不分的道德意识、怪诞滑稽的形象场景、恶俗猥亵的广场语言等特点,正类似于巴赫金在分析拉伯雷时所说的民间狂欢文化。

第9篇:背水一战的故事范文

5月25日,一早从红原大草原出发,车在开阔的红原大草原上行进,草原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色尽收眼底。时间到了中午,一点高原反应加上坐了一上午的车,我疲倦地睡去。突然,身旁的小虎同志把我摇醒,“到班佑村啦。”

下车,见到一个红色大理石纪念碑,碑身高耸呈卷起的旗帜状,十来个红军战士闭着眼睛相互依靠着彼此,碑文是开国上将王平的一段回忆录里的一段话,这就是“胜利的曙光”纪念碑。“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几个字刺痛了我的眼睛,这里又有一段悲壮的故事。

在纪念碑前,身着正装的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微型党课:

1935年8月底,右路军从毛尔盖过草地陆续到达班佑一带。由于草原海拔高、气候恶劣,红军队伍装备简陋,许多战士因饥饿、疾病、寒冷而掉队。在28日左右,彭德怀率先头部队走出草地并驻扎在若尔盖阿西茸的牙弄寨,命令11团政委王平带上一个营的兵力以及刚刚筹集的粮食返回班佑草地,接应滞留在班佑热曲河边的伤病员。王平一行赶到阿俄垭口,用望远镜远远望向班佑热曲河边,只见河对岸有七八百名红军战士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王平他们涉水过河一个接一个查看,绝大部分同志都牺牲了,最后发现还有个小同志还有一口气,但没等到把他背过河,也牺牲了。看到那么多的战友死在眼前,王平流下了泪水,后来每每提到也是泣不成声,跟他的后人交代有条件了一定要树碑纪念牺牲的战士们。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