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人力资源课程总结精选(九篇)

人力资源课程总结

第1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21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激烈的竞争形势下,企业唯有不断积累人才,不断自主创新,不断完善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持久的竞争力。近年来,许多高校均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是上升的。但是,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有悖于企业对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要求,具有非常全面的理论基础,且应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基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应适当进行调整。可将课程根据基础课程、德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不同分类,采用9:1:10的比例来对学分进行安排,并依据学分比例给予对应的课时安排。

(一)基础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相关理论的基础性课程。基础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占总学分中的45%。基础课程主要有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等。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其根本出发点是要培养出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人才,而人力资源领域的从业人员,其知识结构更应该全面而合理,才能够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更应该具备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

(二)德育课程

学校教学过程中所制定的德育课程,其出发点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德育课程的学分占到总学分的5%。此类课程学分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在现在社会职业道德普遍缺失的大环境下,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已经成为对人才的基本需要。所以,就应该将道德教育贯穿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三)专业课程

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划分比例最大,占到50%。对专业课程可以进行细致的划分,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辅助课。具体如下:

1.专业基础课程

此类课程学分占到总课程的15%。主要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劳动经济学、管理沟通学等。这些课程能够奠定该专业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劳动经济的基本原理。

2.专业核心课程

此类课程学分占到总课程的20%。核心课程中能够包含该专业中的选、用、育和留等基本内容。所包含的课程主要有:人才测评和选拔、绩效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设计与管理等。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3.专业辅助课程

此类课程学分占到总课程的15%。辅助课程的主要课程有:工作岗位分析、人力资源传略和规划、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建设、员工关系管理等。

二、以“德才兼备”为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是德才兼备。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并能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的重点,是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内容。

(一)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纪,公平公正,创新学习”是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始终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确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通过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的培育,使学生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

1.爱岗敬业是中华优良文化传统

通过培训,使学生对人力资源工作产生兴趣,并能重视自己从事的职业和工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优秀人力资源管理者案例引入课堂,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2.诚实守纪是对人力资源管理者道德和法律方面的要求

即要求应用型人才遵守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做到诚实信用。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过程中,可借助对现实招聘及劳动法的分析和学习,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诚信做人的良好品质。

3.公平公正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要遵守的原则

在专业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案例,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更加注重公平公正,具体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公平公正作风建设。

4.创新学习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勇于创新,不断学习,逐步提升自我

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过程,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更具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结合体现专业色彩、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强化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学有所得,感受创新的乐趣。

(二)运用人才测评工具测评,给予学生针对性职业指导

1.人才测评,了解个性差异

人才测评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全面、系统地对个人或组织的性向特征的识别和诊断,从而使推理或价值判断数量化,是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之一。人才测评工具对学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在知识技能、个性特征、发展潜能以及职业倾向等方面的个性特征。采用“个体―教学―岗位”的培训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适合的教学指导,使学生在未来就业中尽可能从事和专业相匹配的工作;第二,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测评使他们提高了自我认知,制定出大学四年专业学习的规划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计划。

2.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学生职业定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通过人才测评了解学生个性差异,并给学生的职业规划准确的指导。第一,教师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及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对学生进行职业学习规划,尤其是大学四年专业知识的规划指导;第二,对学生的职业定位进行指导,依据学生的发展潜力和职业倾向,指导未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职业定位更准确。

三、构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可通过开展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具创新精神,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内实践性教学

1.案例教学

在人力资源专业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以现实问题为牵引,引导师生双方处理冲突之中,变枯燥单一的理论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讨论。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不仅是教授与学习的关系,更是体现教学相长的双方,使个人思想组成集体智慧,将理论框架服务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更具实践意义。通过对现实的人力管理案例的甄选,选择针对性强的案例融入教学中,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增强了主观能动性和对学习的热情。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同时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2.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法是指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利用扮演角色的方式,参与到解决问题冲突中。角色扮演不仅增加教学乐趣,也使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人际沟通技巧都有所提升。以一种虚拟性实践情景模拟培训方式,为学生提供与教学内容相接近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教师起指导、分析和总结的作用,由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场景,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增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专业课教授中,教师要做到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二者相结合,让现实案例进入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受现实场景的同时,学习理论知识。使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完整地完成,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提高。

3.实验室教学

实验室教学是指利用实验设备,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电子信息化程度更加广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电子管理工具十分熟悉,才能使工作更高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使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更高。

(二)课堂外实践性教学

1.社会实践

通过教师课堂理论教学,学生对进行社会实践所需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并掌握,之后指导学生制定实践方案、收集分析资料,最后进行总结。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方案、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不仅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实践,也使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2.专业实习

校企合作使学生有了实践基地,为学生创设了就业展示平台,使学生在学校组织下进入企业实习。在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老师的共同引导下,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都有所提高,使学生未来就业更有优势。

3.第二课堂

学校开设第二课堂,使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多样化而不至于枯燥单调,也使其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可通过开展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校园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创新的精神。还可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一部分管理活动中(如校园招聘会的组织),最大限度利用学校资源,实践学校的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刘楠,郑美群.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4(01):104-106.

[2]刘博.情景模拟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14(06):126+128.

第2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论文摘要:在当前高职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开发与利用的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查找问题与不足,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以期达到人文社科课程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职业人才。

进人新世纪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本文就目前我院高职人文社科教学资源的共享、开发与利用,总结成功经验与教训,查找问题与不足,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达到培养高素质、实用型职业人才的教学目标。

一、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必要性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就要对整个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而与职业教育教学相配套的职业教育教学资源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媒介,也是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建立起相对完备的教育教学资源体系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承担起职业教育培养职业人才的最终目标。因此,职业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是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体现和标志。其中,人文社科课程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开发利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全面、综合职业人才的前提和保证。

二、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与分类

1.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内容。作为综合性较强的人文社科门类,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因此,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充分共享与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在不同内容、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整合中,努力构建一个立体的、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

共享与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必须做到:把握新时期教学趋势,更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调整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统的课程内容和结构比例进行改革;注重文化素质教育,并使之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设置多元化的人文社科课程结构,充分开发利用人文社科课程资源,拓展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资源;报告会、朗诵赛、演讲赛、表演等专题活动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场所资源。

另外,还有丰富的开放性的可供共享与开发利用的资源,尤其是自然、社会、人文甚至日常生活方面,都蕴藏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文体活动,拓展人文学科学习的多维空间,实现在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学习人文知识、积淀人文素养、陶冶人文精神的目的,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2.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类型。(1)丰富的人文社科课程教育教学资源,如人文社科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2)学院、教务处、职教处和本系有关领导对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3)本课题组拥有较为科学的专业研究人员组合。本课题负责人,具有硕士学位,副高级职称,获得过省、市、院级研究成果奖,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研究视野和从事科研的经验、能力。参加本项目研究的人员均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实践经验、研究水平及相应的科研能力。(4)本课题组的主要参与者均主要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管理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教研实践经验及丰富的教学研究材料资源。(5)具备相应配套的现代化教学和研究设施,相关研究人员都能够熟练运用现有的多媒体、互联网、远程教学等现代化教学研究设施和资源,具有相应的现代信息技术专业优势。

3.高职院校人文社科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针对当前我院高职人文教育,希望通过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围绕高等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系列工程,根据我院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尝试和探索,以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试图通过实践(验)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综合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对人文社科课程教学中人文社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及效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经验,以此找到适合本课程和我院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指导以后的教学实践活动。

首先是更新教学理念—树立“立体”的课程教学理念。对传统人文社科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比例进行调整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设置多元化可供选择的人文社科课程结构,开发利用研究。

其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进行共享开发利用研究(教科书、工具书及其他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资源;影视、网络及其他现代媒体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共享开发利用研究等)

第三对报告会、朗诵赛、演讲赛、戏剧(相声、小品)表演等第二课堂社团活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场所资源的共享开发利用研究。

第四开发利用丰富的开放性的可利用资源,尤其是自然、社会、人文甚至日常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拓展多维度学习空间。充分开发利用教学实习、实践,社会实践、调查等。

实地考察、问题问卷调查、综合研究与对比分析等实践、调查、研究、分析活动,对我院语文课程教育资源实际情况及现有高职学生—主要是高职一年级学生(农学系、畜牧兽医系、食品工程系、经贸系、计算机系、基础系六个系)进行教学实践、实际考察和问卷调查等(问卷大体按1:10左右的比例进行)。

第3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沙盘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151-02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人才学等多个领域的现代新兴管理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至2015年,已有428所院校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些院校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近年来,随着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对人才的“选育用留”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之间存在众多不匹配的地方,最突出的矛盾就是高校输出人才技能欠缺与企业对人才的技能强烈需求不匹配。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目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是制约高质量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瓶颈。因此,各高校开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改革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文献分析与工作经验,我们发现,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知识传递,轻技能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讲授,也要重视实践教学;既要做到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又要做到推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共同成长。但现实状况却是,诸多高校出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专业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普遍表现出重知识传递、轻技能培养的现象,进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很难适应企业需求,在职场也屡遭挫折。

(二) 实践教学设施和实习实训基地不完善

随着教育理念和水平的发展,高校才开始重视并导入实践教学环节,如增加实践教学设施,引入实操软件,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等。但效果并不如意,一些刚刚上市的技能实操软件本身还存在诸多漏洞,需在后期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另外,作为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由于对人力资源资料的重视和保密,往往使得实践教学和实习流于形式。还有一些高校,实习实训环节形同虚设,实际人才培养中并未真正执行。

(三)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考核机制不健全

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考核方式,还是以传统的教材学习和考试方式进行,高校对于学生的考核指标体系还是以学分和考试成绩为主,对于具体、综合性地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指标还很缺乏,这就导致高校无法准确评价输出人才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另外,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局限于陈旧的案例和层次不高的技能实训软件,缺乏客观全面性、科学实用性,高校很难对实践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更缺少相应的有效激励机制,致使实践教学最终成为纸上谈兵。

(四)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学习碎片化,学生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是由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配置、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等组成,课程之间虽然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但实际教学中,核心知识的学习通常是相互独立的,这就导致学生的人才培养呈现为碎片式培养,不能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培养出的学生自然就缺乏运用相关知识的综合能力。

二、人才培养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课程的优势

为应对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导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模拟训练等,这些教学方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仍存在问题。而最近几年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课程,则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思路,它结合了以上方法的优势,课程设计了五大角色,分别是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招聘主管、培训主管、薪酬主管,学生扮演,结合经模拟企业所处环境,制定经营决策,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在有限的资源下争取获得最大的收益。结合部分高校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沙盘课程的经验,本文对其应用优势进行如下总结。

(一)以竞促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验告诉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高校的课堂上到处可见昏昏欲睡和玩手机的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很多高校研究的热点。而近年来,部分高校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课程教学,研发该课程的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沙盘竞赛,一方面,借此不断地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另一方面,通过竞赛的形式,达到以竞促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目的。

(二)抽象的碎片化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综合的实务操作

人力资源管理沙盘课程则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核心知识,将这些抽象、碎片化的核心知识,转化为具体、综合性、事务性的操作,即真枪实战的企业人力资源各项管理决策,亲身感受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对企业的重大意义。这种新兴的课程设计,给人才培养带来了重大的积极的影响,达到了真正提升学生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动手能力,强化团队合作精神

当前,高校采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是一种交互式体验式教学,将学生组成多个团队,担任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进行企业经营对抗,每个团队4―6名学生,共同营运一个虚拟企业。在整个经营周期里,学生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也不再是理论知识的僵化记忆者,而是通过团队的合作,进行企业人力资源决策管理,最终实现企业营收。这样的实训课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强化了团队合作精神。

(四)人才培养中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更加量化和公平

沙盘实训作为实践课程,其考核依据不再是教师主观评判,不再是试卷打分,也不再是主观评价学生课堂听课表现,而是根据模拟企业的运营结果确定。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局限性,形成新的考核思路。由于考核结果是由经营数字说话,因而实践能力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也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

三、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课程的局限性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处于应用初期,高校和学者对此都处于探索总结阶段,尽管它受到很多高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训软件假定的市场环境缺乏可变性

我们都知道,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尤其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而实训软件模拟的市场环境则假定模拟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稳定不变的,这与现实显然是相悖的,那么在这样的假设下进行的企业营运也显得不再真实和可信。

(二)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缺乏核心知识的深层拓展

一方面,人力资源实训课程虽然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知识,包括工作分析到薪酬管理,但是在实训训练中,这些核心知识仅仅是点到为止,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应用。另一方面,除去核心知识外,如员工关系处理、离职管理等,并未在实训中有所体现,这就导致人力资源沙盘实训无法真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任课教师缺乏授课经验,不能有效引导和组织实训练习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只是在最近几年开发出来的课程,高校接受和应用该课程的时间较短,授课教师普遍缺乏授课经验,这就使得学生在实训的时候提出的质疑和困惑,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引导及组织效果不良,最终导致人力资源沙盘实训课程的效果也大大削弱。

(四)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规则有待完善

人力资源沙管理盘实训课程是一种对抗性的体验式教学,课程通常是由若干组的学生构成,学生在实训期间,需要遵守各种各样的实训规则。但是人力资源沙盘实训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存在一定的规则漏洞,如融资则导致不能参与最终的评比,不能避免恶性竞争行为,这就导致实训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发挥实训课程的有效性。

四、总结与展望

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课程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枯燥和抽象,综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形成了一种充分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对抗性体验式教学,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尽管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也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通过沙盘自身内容及规则的不断完善,授课教师的不断学习和经验积累,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课程会越来越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受高校的认可。同时,相关的学者仍在不断探索及追寻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方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力资源管理沙盘实训课程会克服种种问题,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 蒋定福,陈至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模拟沙盘体系设计[J].大众科技,2010,(9).

[2] 夏安璐,葛海娟.人力资源沙盘实验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3,(20).

[3] 张旭.ERP沙盘模拟教学探索与实践[J].人力资源管理,2011,(2).

[4] 崔嵩.ERP沙盘在教学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09,(8).

[5] 陈娉.对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4,(11).

[6] 闫忠志.浅谈HRM沙盘模拟实训教学[J].商情,2013,(19).

第4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非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素质全面型,不仅要有扎实的本专业知识,还应对社会实践有系统的认识和把握。准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求职技巧,“求职众生相”屡见不鲜。初入职场,从未规划过职业生涯,履行岗位职责不尽人意,难以适应职场。在高校尤其是非管理类专业学生,忽视人文社科类学习,对认识社会和就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而人力资源管理正是高校为让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而开设的课程,无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都会遇到诸如签订劳动合同、薪酬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它不仅能够帮助了解招聘单位的组织构架、薪酬福利、绩效考核、劳动关系,而且能指引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更有效地找准工作、适应工作、胜任工作。然而,非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实践性

人力资源管理与纯理论课程的性质不同,它是管理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实践是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基础,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成又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在于是否能指导人力资源实践,而此门课程的教学设置是否科学,决定了是否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二)普知性

当今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组织需要的不再是单一知识结构的精英,诸多人通过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提升职场竞争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基于社会实践总结而出,不少人虽有兴趣关注,却是一知半解,无法系统地掌握应用。为此,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应对经验加以抽象,理论联系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的普知率。

(三)多学科性

人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用的多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由社会实践总结而出,它来自于多个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理论,正是以上学科与理论的发展丰富和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

二、非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管理类专业学生入门慢,教学目标缺乏特殊性

非管理类专业学生往往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方案及知识结构熟悉,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起初有可能对与自己不相关的知识理论产生学习疑惑,认为该课程与自身专业无联系。与教授管理类专业学生不同,非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与此课程的应用实践性决定了必须与非管理类学生专业背景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操作欠缺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摆脱单纯的理论讲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模块,比如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招聘、绩效、薪酬、培训等,简单易懂,由老师带领案例情境的分析和判断,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学习的效果事半功倍。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大都为国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能会“水土不服”,而国内案例介绍不深入,起不到案例教学应起的作用,无法让学生吸收、启发并运用。另外,实践教学安排时间少,内容单一,仅表现为论文和调研报告,学生学到的不是实践直接获得的一手知识,而是间接知识,对今后怎样有效开展工作仍很迷茫。非管理类学生教学时间仅限于课堂,任课老师大都为管理学院教师,师生之间交流时间仅限于课堂,易出现简化教学内容、降低要求的情况。

(三)评价形式单一,缺乏激励性的考评方式

课程考评方式传统,即以出勤率为主的平时成绩和以卷面成绩为主的期末成绩,两者各占相应比例组成考评方式。虽能测试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度,却无法测试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过于死板的考试方式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出勤率,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记忆是基本能力,但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却无从考量。

三、非管理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一)课程开设理

对于非管理类专业学生,从未学习过经管课程,对企业经营管理概念模糊,所以应从课程开设理由出发,尤其是第一节课,避免用专业化、抽象化的词语,转通俗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让学生易懂、易记。例如,请学生谈谈开设这门课程的理由是什么?通过同学们的各抒己见,建立起管理类专业教师与非管理类专业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结合今后每个人都会遇到职场上的招聘、绩效、培训、薪酬等问题阐述,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把握企业的组织构架、明确岗位职责,以及在出现各类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时,如何针对性地解决。总之,第一节课告知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关系,激发非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

非管理类专业此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学生通过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求职能力和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力,培养学生成为各个专业领域中的有效管理者,而非人力资源管理专员。教师设置教学内容时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尤其是针对各专业发展现状及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例如,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农村的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农村三大出路之一,那么当今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紧缺问题如何解决?

(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直观且互动性强,通过演示操作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发挥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非管理类专业学生,难免会觉得招聘、培训、绩效、薪酬、职业生涯等理论知识抽象和枯燥,利用影音视频给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讲授招聘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非你莫属》、《职来职往》、《就等你来》、等关于招聘与面试的电视片段,提醒学生观察应聘者和面试考官的言谈举止,并让学生对应聘者的表现分析和评价,再将之与视频中专家的分析和评价进行对比,为毕业后应聘面试做好充足的准备。

2.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学生在已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通过选择代表性强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诊断案例、找出解决方案,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特别是非管理类专业学生,适当的案例讨论,符合学习过程由感性到抽象、由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规律。第一,引入教学重点时,采用小型专题案例,不管是就业者还是管理者,今后都会遇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思考;第二,引入争议型案例可加深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第三,在整个课程结束或部分章节结束后,采用综合型案例,有助于学生系统把握知识体系和全貌。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均为丰富的感性材料,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能够让学生逐渐归纳出知识脉络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技巧。

3.情境模拟教学

情境模拟教学是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通过丰富多样的角色扮演,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实践活动模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教学效果。例如招聘章节,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第一步,小组拟定所招聘的职位,撰写岗位职责和工作说明书;第二步,设计招聘广告,选择招聘渠道和平台;第三步,设计面试的题目和评分表;第四步,招聘面试,学生既要在本组内充当招聘人员,也要被教师随机分配至其他组充当应聘者。面试情境模拟完成后,双方发表体会,招聘方同学认为,在员工招聘时要熟悉公司的历史背景、价值理念,建立科学合理的招聘标准,用人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加强沟通;应聘方同学认为,要了解招聘单位的岗位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分析自己应聘此职位的优势。情境模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小组分工又决定了所有组员必须相互支持和配合,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四)改进考评方式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成绩的评定,应改变普通课程考评方式,加大平时学习及实践课程中的表现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之前提到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团队,那么对每个团队的考评就可分为现场知识汇报效果、小组评估报告、课程资料等学习成果。另外结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讨论发言等,这些均可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而期末卷面成绩占50%,这样一方面保证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在非管理类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原则,适当运用如上生动的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思维,教师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莫巧玲,李杏,唐薇,等.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7):154-155.

[2]景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5):105-106.

第5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考核 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很强实践性、操作性的课程,是高校经管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作为管理学的分支学科,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研究人力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一般规律,内容涉及到职位分析、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等诸多方面,为组织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理念和发展趋势,理解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流程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应用人力资源管理有关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还比较少。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不是孤立的某一个教学环节的改革,而是整个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而课程考核改革的滞后,使得教学改革等得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是依靠考前突击复习过关,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考核改革,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结果而不重过程。高校很多课程以期末笔试考试作为考核方式,所以学生平时上课的积极主动性不高,都抱有最后冲刺的侥幸心理。而且有些老师还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学生考前通过复印笔记和考试重点,通过一两周“临时抱佛脚”就能过关甚至能取得优秀成绩。虽然有些高校也规定平时成绩要占一定的比例,但实际上,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一般不超过30%,而且考核的衡量标准很模糊。二期末的考试占考核成绩的比例过重,一般占课程总成绩70%以上,这削弱了考试在教学中的诊断反馈功能,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才发现问题。第二,重理论而不重技能。由于传统课程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造成课程考核也以考查知识点为重点,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及备考时,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记忆,而不是理论的运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的设计。第三,评价方式单一。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以闭卷考试为主,考查的重点多是知识点的重现。为了应付考试,学生们往往死记硬背,小部分学生还根据教师划定的考试范围制作成小纸条带进考场。也有以期末课程论文作为课程成绩,一些学生上网复制粘贴,抄袭情况普遍。第四,考核题型客观题偏多。受标准化考试方式的深刻影响,名词解释、填空、判断、单选、多选等客观题偏多,而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案例分析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题偏少,而且答案标准化,很少留给学生结合实际、探索创新的空间。

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第一,考核内容多元化。对这门课程的考核,即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更要考核学生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能根据不同要求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流程进行设计的能力。第二,考核过程全程化。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根据教学的进度,逐步进行平时考核,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起来。第三,考核方式的多元化。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确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如作业、论文、情景模拟、小组汇报等。第四,考核主体多元化。既有教师考核评价,又有组长评价及个人自评,不同主体考核的侧重点及权重不同。第五,课程成绩结构多元化。课程成绩应该由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论文、期末考试等不同部分组成,同时要注重各部分的权重不同。第六,考试题型的主观化。减少考查知识点再现的客观题目,多采用开放型的主观题目,如案例分析、论述题等等。评分的要点不在于答案的一致性,而在于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圆其说,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三、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体系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出勤及课堂表现,占课程总成绩的10%;平时考核,占60%;期末考试,占30% 。

1.考勤及课堂表现

首先,考勤是衡量学生学习态度的,以抽查方式进行考核,考勤共5分,针对旷课的同学,一次扣1分,扣完即止。其次,课堂表现占5分,针对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每次加1分,5分封顶。

2.重视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循序渐进进行考核。以笔者所上课程为例,使用的教材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董克用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三版),该教材一共分为11章,其中第1-3章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第4-11章为人力资管理职能。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及职能,平时考核方式如下:

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各项任务的考核中,要将自评与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起来,不同的评价主体权重不同,而且评价的指标也不同。第一,自评,占30%,根据具体工作、工作准备及课堂表现进行自我评价;第二,组长评价,占40%,根据组员在团队中的贡献、工作配合程度、工作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第三,教师评价,占30%,主要根据小组前期准备情况、模拟情况、报告等进行评价。针对学生个人完成的论文或作业,教师评价的指标主要在于:能根据所学的内容分析问题、思路清晰、逻辑性、表述等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指标,进一步细化为不同的标准。

3.改革期末考试

第6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 高职高专 通信工程

通信技术专业开设《通信工程概预算》课程,以培养通信工程的辅助设计相关岗位的高端技能专门人才。在现代教育的蓬勃发展大背景下,建设适应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库已经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开展教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通信工程概预算》课程以行业最新的工信部规[2008]75号文件为依据,课程本身就是通信行业标准,课程资料丰富且展现性、应用性强,随着《通信工程概预算》课程的开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教学资源也日趋丰富。急需成熟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理念做指导,构建一套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管理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作为《通信工程概预算》课程教与学的互动平台。

高职院校资源库建设比较盲目,缺乏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还停留在硬件投资上,对软件建设还不够重视。资源库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自制资源缺乏管理,校内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往往是学科专业教师根据自己课程实际需要而开发制作的,带有随意性,缺乏规范性、完整性。另外,教学资源库的结构、资源内容的组织形式、资源文件的类型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没有规范可遵循,给在校师生带来不便,同时资源内容、形式单一,故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服务教与学。

通信工程概预算工作涉及到通信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施工、监理各个方面,是通信建设领域的一项重要技能,有鉴于此,本课程的理念是以企业真实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校企共建为途径,通过工学结合、教学做用一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课程通过典型工作岗位,以通信工程概预算员的职业能力确定为本课程的能力目标,从而确定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应用于教学。课程的主要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方案、数字化理论教材、实训教材、教学课件、习题库、试题库等教学常规资料;行业岗位标准、技术标准、业务流程、作业规范等本通信行业工作一线资料;通信作业过程等指导教学的视频资料;实训项目、作业指导书等指导实训资料;企业案例分析、企业网站链接等案例资料。

企业培训项目及测评系统,考核评价体系等测评资料。

教学资源库建设拟解决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充分利用互联网筛选、收集相关专业学科的各类资源,通过平台将购买的教学软件、教学指导视频等进行转换和网络。合理进行资源的开发、整合,突破原有的简单堆积资料。第二,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平台的服务功能优化。用户管理服务功能;提供方便快速的资源检索服务,方便用户浏览、查找资源,同时在主页面提供师生共享共建资源服务。第三,资源库的管理、维护及持续更新等关键问题,激励老师将长期积累的大量宝贵资源共享出来。

教学资源库作为各种教学资源的汇集,绝不是教学素材、资料的简单堆积。它直接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方便用,学生易于自主学习为目的。因此资源库建设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而且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周期长且规模庞大的工程,费时费力费神,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有必要对资源库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地进行。依据学科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分时、分段进行,并逐渐完善。

整个课题研究按照资源库的网络运行平台建设与资源库内容建设并行方案,在具体实施中,《通信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定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教学资源库的资源与平台建设阶段,第二阶段为教学资源库运行、在线测试、修正、验收阶段,第三阶段为教学资源库的运行调整、总结提升阶段。

第一阶段的建设规划主要为教学资源库的资源与平台建设。由教师进行企业调研,毕业生座谈会,行业企业专家讨论会,完成资源库的基本素材的确定、标准化和汇总,采用整体顶层设计完成《通信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第二阶段主要为教学资源库运行、在线测试、验收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将课程教学资源库上线试运行并进行验收。第三阶段为教学资源库的运行调整、总结提升、逐步完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将教与学反馈上来的问题汇总,根据实际情况集中解决,并不断丰富补充新的有利资源。

《通信工程概预算》教学资源库可以为教师备课提供规范而有弹性的参考,又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完善便于操作的技术支持。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增加学生学习的信息量,有利于学生课外学习的辅导,有利于实现交互教学及人机结合、师生结合、课内外结合,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通信工程概预算》教学资源库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础设施的建设作比较薄弱,在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相关技术支持性问题就愈加突出。伴随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全面开展,对传统基础网络骨干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同时,经验尚浅,不能从总体上对资源库的开发、运作、管理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于资源库的开发、管理和应用。这都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积极的投身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

[2]刘新阳.今年我国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3):29-34.

第7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教研员 新角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118-01

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国教研制度的实施,广大教研员承担着教学检查和质量评估、研究教育、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等任务,为新中国的农村教育教学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展,当前的教研制度在某些方面已不适应新时代农村教育的发展。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新要求,更新观念,勇于承担国家与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和任务,实现由应试教育下传统角色向素质教育下的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角色的转变。

1 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角色

新形势下,一名合格的教研员应当是教师与研究员的统一体。教研员首先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更重要的还应是一名研究者,这就要求教研员要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并对教研效果进行及时反思。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当前教学研究工作的四项任务,要求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面对这些任务,面对农村教育的现实情况,教研员的确责任重大,理所当然地做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和教育规律的探索者。首先,教研员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把握课程改革和教研的方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教育法规与课程标准,将国家课程意志与当前本地的教育改革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国家意志与教育实践实施的纽带。其次,教研员要养成勤学习、勤思考、勤总结的良好习惯,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在终身学习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学研究人员,更应树立学习、研究的意识和观念,只有学习、研究才能不断促进自我成长,促进可持续发展。教研员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心理和课程的基本理论,系统学习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论著等,通过学习理论为自身发展奠定宽厚的理论基石,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教研员要勤思考,要表现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要对日常的教育工作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和探索的习惯。教研员要勤总结,要善于将自身或基层教师的实践经验加以提升,发现教育现象本身所蕴含的规律,借以总结、推广,使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进一步引导教育实践。

2 教师专业化的引领者角色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需要国家和政府制定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提供经济保障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个人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顺利进行。而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教研员应自觉成为引领者,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交朋友。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理论不足,常常面临着教学中很多困惑的问题。要认真倾听教师呼声,虚心听取教师的意见,与教师建立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惑及所需,与教师们一起从问题开始研究,透过现象探讨教学的规律,和教师共同感受日常教学中所蕴含着的教育哲理,体验到通过行动研究所带来的教学可喜的变化及学生发展的变化,从中获得研究的成功感。第二,教研员充分利用教研室这个平台,为教师间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展示自我以及相互学习提供便利。可通过多种形式的考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比如在农村学校间开展分片联研活动、团结某一专题交流、开展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等。第三,注重对教师的培训。不仅注重对新教师的培训,使他们迅速成长,由关注自己到关注学生;更要关注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防止教师的职业倦怠,增强教师职业乐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 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角色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是课程管理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体现了课程权力由集权到分权的转变,课程的权力由中央逐步下放到了地方和学校。这就要求教研员不能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第一,广大乡村教研员要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要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结合本地实际,与一线教师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地方课程。要将《纲要》与当地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挖掘地方特有的课程资源,并制定指导意见,引导学校有目的地实施地方课程。

第二,教研员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及其关系。教研员应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结合教育实际主动生成课程内容,使教学有生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丰富和完善。

第三,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开发课程资源,比如通过社会调查、审查学生活动、研究学生情况、借鉴校外资源等,同时要重视老师、学生、教学过程等几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总之,农村教研员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区需要和资源优势,适当补充本地区乡土资源,促进课程资源开发,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广大乡村教研员们必须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增强服务意识,自觉实现角色转换。作为农村课程改革的生力军,教研员角色的顺利转换必将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进一步促进乡村教育教学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良华.怎样做“校本教学研究”[J].人民教育,2003(5):32-34.

第8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关键词 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微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4-0066-03

An Exploration of Micro Course Development Practice based on Resource Sharing//FU Kuiliang

Abstract A procedural learn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solving problem is more convenient than a resulting learn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construction. Micro cours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the course is not only a kind of high-quality online education resources complement, but also is upending traditional classroom education mode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micro course development practice based on resource sharing is not only to inject new vitality for high quality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and it can provide a practical mode for large-scale development of micro course, continuously can promote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to the greatest extent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micro course

解决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之间的矛盾,需要一种发展的观点。教育资源从开发供给到应用的过程,使用者会不断提出需求,开发者也应不断去满足需求。数字化资源建设要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数字化资源建设从无到有,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共享目的,从初期的硬件共享,到中期的软件共享,发展到目前智力型、过程性知识共享。现阶段数字化资源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以参与性、过程化、视频化、微型化、解决问题为主等特征。

1 微课程是一种优质数字化资源

优质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依据学习者特征组织和编排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在网络上传播和共享的,供学习者学习的多媒体信息资源。

学习者需要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一般可以概括为5种形式:1)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以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为呈现方式的静态资源;2)以答疑解惑为主要内容的在线优秀教师资源;3)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智能交互式教育信息资源;4)以问题解决为主要内容的寓教于游戏形式的信息资源;5)在教育和学习实践中师生自主生成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

以上几类资源中,什么是数字化学习资源(本文与数字化教育资源不加区别讨论)?这是一个值得磋商的概念。中央电教馆王珠珠在《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一文中指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一个教育产品,它包含特定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和作者(教师)的教育理念[1]。所谓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与学习者紧密结合,与恰当的教学策略相结合的资源。同时在教与学过程中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效能,才会符合信息时展的根本要求。

从微课到微课程 微课与微课程相比虽然在字面上仅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与联系。微课是微型课的代名词,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本质上属于教师为中心模式[2]。从教育技术视域考察,微课属于新一代教学课件范畴。微课程则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

微课只有与学习任务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等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如果从广义教育资源角度理解,微课程则是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是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资源,是一种过程性、故事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微课程中的资源与微课的呈现方式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且微课开发与制作是微课程开发与作用的必经阶段。

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 微课程是以若干节微课组成的专题式或主题式相对完整的体系,是微课发展的高级阶段。根据优质数字化资源的特征可知,微课程属于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它要求突破传统知识型的静态化资源,是将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不仅是一种特色资源建设途径,还是深化课程与教学变革,提升教学质量有效手段。

具体来说,微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件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合作可以解决的问题。

2)草根研究,趣味创作。因为微课程内容微小,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正因为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和学生,课程研发的目的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紧密地联系起来,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而不是去验证理论、推演理论,所以决定了研发内容一定是教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需要解决和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3)成果简化,多样传播。因为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因为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可以通过网络、手机以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传播。

4)视频形式,不易侵权。微课程最终都是以视频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现代各项技术的发展使用视频类资源制作、存储、传播更方便,同时短小精悍、主题鲜明的视频类学习资源处于戴尔“经验之塔”的中下部,提供的是直观具体的学习经验,此类学习资源更易于学习者接受、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视频类资源在传播共享的过程中易于保留原创者的知识特征,更易于知识产权的保护。

5)方便共建,易于共享。微课程作为高校数字化学习资源,有着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些优势:符合学生认识特点,时间短、任务小、易传播,微视频深受学生欢迎。微课程的开发易于被教师掌握和认可。

2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程开发模式实践探索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与管理实践,从平台资源、空间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几方面进行共建共享探索。较成功并值得推广的共建共享经验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区域内校级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区域范围内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具有相同水平、易于组织管理、便于沟通协调等特征。南京广播电视大学与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属于“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两种教育”“一校两制、一校两牌”的办学格局和模式。随着电大的发展,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传统电大资源已不能满足当前学员的学习需求。仅靠中央电大统一建设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省级电大体系下各区电大现实的需求。而高职教育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尤其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已得到优先发展。这两种办学体系的教育资源共享不仅必要,而且可行。通过共建共享达到优势互补,通过专业与课程这两种途径实现资源深度共享。

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为例,笔者同时是这两个教学体系的课程负责人,担负着两种教育模式相同专业相同课程的资源建设、课程任课教师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测评等任务。在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研究与实践这一校级重点课题指引下,建设的任务包括平台建设、学习空间建设、微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其中会计信息系统微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是以应用为导向,学习资源与学习内容高度融合,微课程资源建设突出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微课程资源建设 微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基本指导思想来源于课堂和工作实际,注重教与学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打破资源静态、孤立和封闭发展的状态,通过一系列措施,通过全区师生共同参与、共建资源、不断积累和优化、共享互动的良性循环,实现教学资源的滚动发展。

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程是重要载体,改革实践中着力体现职业性,资源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课程改革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主要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大任务小步骤的教学活动设计、“牵着走―讲步骤、扶着走―讲思路、看着走―讲要求”三步实验教学法改革、“会做、知错、改错”三层职业能力培养[3]。通过这些改革措施筑牢学生的职业根,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会计信息系统微课程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微课程开发,同时也是建立在教学系统化设计的框架下展开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此课程对于高职学生和电大学生开设目的、教学目标不尽相同,相应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安排也不尽相同,借助信息化平台和技术手段,利用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将两种不同体系的教学相互融合,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1)教学中进行反思――总结最有价值的经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从2008年至今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高职教育通过教学实践得出的经验有:大任务小步骤――将复杂的操作任务切分为较小的步骤向学生操作演示指导,讲练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以便于学生掌握;录制短视频教学――验证性的、常规性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领,通过录屏工具录制下来,学生观看视频后会很快掌握要领,提高课堂效率;典型错误广播演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或软件参数设置、软件环境等原因引起操作上的障碍和困难,个别错误进行单个指导解决,普遍性、典型性错误,利用广播教学软件进行全班演示指导解决问题。

电大教育与高职教学虽然是相同专业相同课程,但由于学习方式和教学目标不同,因此得出不同的实践经验:电大教学采用的是面授与网上辅导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学员在学校实训室学习没有障碍和困难很小,但在家由于各自学计算机和软件平台及网络等环境差异较大,因此操作和学习比较困难,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又因学员统一面授学习时间有限,就在网络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方面,多引导学生提交和交流学习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步骤与方法。通过分析发现,会计信息系统此课程在两种不同教学体系下有着一个共同点:学习者最需要的不是验证型的学习指导资源,而是解决问题型学习经验资源。

2)将经验总结变为成果――对经验进行深度追问,抽出策略与方法。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某种情况下比知识型学习资源还重要。可将其分为设计型学习资源和非设计型学习资源。所谓设计型,就是指导教师根据经验对易出错的业务操作步骤不直接讲给学生,而是留给学生进行正常操作,当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再给予指导解答。根据指导经验直接强调操作要领,学生也不会特别重视,因为学生没有“错误的经验”,在实践操作时仍然出错,出错时还要再演示解答和解决问题。而非设计型就是一种更真实的接近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惑,对这类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情境是不能设计、也不便于设计的,针对此类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听起来会更加认真,因为对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更实际、更有用。

3)对成果进行共建共享式微课程开发――将成果进行“课程化”开发,形成微课程。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微课程开发,就是对往年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整体设计、统一管理、系统开发、使用中评价、进一步优化的过程。让学生和教师这些第一使用者参与课程建设,通过建设促进学习,通过共享提高效率。学生参与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来源于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培训活动改革经验。全国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比,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难得多,如果教师从头到尾完全讲,也必须要先做一遍再去讲,这样就会浪费大量宝贵时间。对培训活动安排加以调整,教会学生思路与解题方法,学生分工操作并把操作步骤和过程进行录屏,然后集体互相广播展示共享;学生做不出来的再由教师讲解并录制,从而达到共建共享目的。

教师参与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来源于电大开放专业教师教研活动和高职教育教师课堂经验总结。随着微课程在国内的兴起和实践,教师参加相关微课程培训之后,有着共同的需求目标,就是急需开发一列解决问题型的短教学视频,应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校级资源建设项目“会计信息系统常见问题与解决”微课程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引导下,教研活动改变了传统任务的安排,微课程开发不仅作为一个开发项目,而且作为教研活动,统一规划微课程开发,课题任务、分工、网上讨论、搜集数据按照微课程开发流程进行系列化开发。

4)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只有先共建然后才能共享。在课程开发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微课程的开发,教师和学生从使用者、学习者到开发者、创造者转变。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记录与总结,是开发微课程的第一手数据。学生参与微课程开发的实践,可分为记录学习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共享解决问题的方法、录制解决问题的过程三个层次。最后在网上教学活动讨论区进行共享,从而达到学习经验传播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共建共享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目的,学生既是开发者又是使用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学生操作实践中出现的困难进行解决,是微课程录制内容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是微课程开发的主要实施者,主要任务有设计并解决问题、搜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对典型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解决典型问题,最后分工协助录制高质量系列微课程。

3 总结与展望

微课程是一种适合学习者学习特征的新型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了使用者更好、更广地使用这一资源,除了开发出优质的微课程资源外,还要考虑微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以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学活动改革,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等。为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平台的建设,先后经历自建阶段、付费购买阶段、校企合作共建共享阶段等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微课程的生命力在于优质的内容,这些内容只有来源于课堂实际,来源于学生与教师的需求,使用者才会主动去使用。在开发与建设中,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教师共建共享模式的探索,可以围绕一门课、一个专业,不同学校教师按照项目开发管理的要求进行共建共享。

微课程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需要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静态资源为基础,以动态生成性资源为建设重点。这不仅是微课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也是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助推器。优质信息资源应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改革先行,以建促改,以改促优,边建边用,滚动发展,让微课程从竞赛型、展示型应用转变到常规型、课堂型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珠珠.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

2005(5A).

第9篇:人力资源课程总结范文

1.淮安具有极为丰厚的地方乡土教育资源,可供师生在作文的教与学中来开发和利用。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淮安是开国总理的故乡,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雄豪杰辈出、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是也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是运河之都,吴越雅韵、楚汉雄风交相辉映,这些得天独厚的乡土教育资源都可开发和利用为作文教与学的资源。

2.楚州实验小学具有较为优秀的语文教学师资队伍,许多教师具有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能力。

楚州实验小学是江苏省级实验小学,学校具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其中语文教学师资队伍更为优秀。以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科研教师、淮安市十项全能标兵、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为主体的语文教学骨干教师队伍具有较强的语文学科教育科研能力。可以说完全具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能力。

3.新课改为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烈地呼唤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作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正呼应了新课改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强烈呼唤。

二、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探索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途径,对于强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2.提高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对于开拓师生作文教学智慧,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强作文教学育人功能,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人的发展将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2.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对于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语文学科建设以及特色学校创建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论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论。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中关于作文教学的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学生方面

拓宽小学生习作选材的广阔视野,激发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培养小学生具有相应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基本语文素养;丰富小学生练习写作的多样化题材,培养小学生热爱写作的语文情感,提高小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母语的人文素养;发展小学生的习作思维,培养小学生认识事物、收集整理资料、处理运用并有效进行文从字顺、表达真情实感的书面表达能力,促进小学生生命成长中人的全面发展,并为其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写作能力基础。

2.教师及学校方面

提高语文教师从事习作教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增强学校发展、培养教科研师资团队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并引领教师真正地从开发和利用教科书的教育学走向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资源的教育学,为学校的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索新路,并为其他学科、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有益的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开发和利用本地乡土教育资源为载体,以组织和引领师生从本地丰厚的乡土教育资源中汲取写作教与学的素材,激发师生热爱写作教与学的浓厚兴趣,培养和提高师生写作教与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练习写作的水平、能力和提高教师习作教学的水平、能力为主要内容。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属应用性课题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行动研究法。即组织和引导师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学校中去参观访问、考察,收集作文素材,包括节假日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去旅游等活动中随时随地地参观、考察、收集写作素材,进行书面表达。

2.文献法。即通过对本地乡土教育资源的收集、筛选、整理、编写等开发和利用,为师生的写作教与学提供丰富的写作参考资料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乡土文化母乳的滋养。

3.总结法。即通过组织实施、过程管理、阶段总结、结题总结、展示成果、评审论证等形式进行课题研究的系统总结和全面总结,并进行理论概括和论证,形成研究报告、教师优秀论文集和学生优秀作文选等直接的和间接的课题研究成果。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主要的理论成果

1.对淮安的本地乡土教育资源有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

通过对介绍淮安、研究淮安,反映淮安历史、党史、文史、文物古迹、建设成就、衣食住行、诗文作品、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等书刊书面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收听收看、收集广播、电视、影视、网络等视听影视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实地考察、调查走访、旅游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资料的采集整理,收集到了大量的乡土教育资源资料,并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课题主持人编著了《壮丽淮安》等乡土教育资源成果集,供研究班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使用。

2.对作文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作了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探索。

通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引导和组织师生、发动家长参与广泛收集、系统编写乡土教育资源资料,引导和组织师生、家长参加调查访问、考察参观、旅游观光等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现场指导学生收集记录整理写作素材,将课堂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进行指导运用于写作实践,较好地将作文教学置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维度的交叉点上,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的课程资源进行多方面的有机整合和综合运用,初步探索出了在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可行性方法和途径,即以学校教育中的作文课堂进行写法指导的国家课程为中心,以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老师和学生参与、家长协助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主体对作文教学中的乡土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较好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整合、对接,统一到作文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上来,这对于作文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疑是探索出了一条可行性的方法和创新途径,对于作文学科的课程建设和其他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强化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和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无疑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师生在作文教与学中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与教学智慧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通过对小学习作教学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题研究,让师生有更多的时间有目的地在自然大环境中和社会大学校里以及人文大背景下的广阔天地里认知和收集写作素材,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文教学,达到有效训练,不仅有利于师生作文教与学的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而且更有利于开阔师生的文化视野,有利于拓宽师生的知识空间,有利于启迪师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陶冶师生的人文情怀,较好地培养了师生以热爱家乡为起点的爱国主义人文素养和提高了师生以作文教与学为重点的亲近母语文化修养。课题组成员和研究班师生于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内在诸多报刊上发表和获奖的几十篇论文、教学案例以及研究班学生的作文簿、优秀作文集等数以千篇的学生作文等都是有力的佐证,师生的人文素养、文化修养、教学智慧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可从中窥见其一斑。

(二)主要的实践成果

1.直接的实践成果。本课题研究最直接的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发表和获奖的教师优秀论文、课例和学生的优秀作文集等之中,编印成集的就有《壮丽淮安·教育课程》、《结题报告、优秀论文、教学课例集》、《学生优秀作文集》、《研究班资料集》和《研究班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数十本,以及先后两次在《同学少年》报出版了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3个专版等。有关集中反映课题研究成果的专著出版工作也在积极筹备之中。

2.间接的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