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苏轼的诗有哪些精选(九篇)

第1篇: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很多诗人在创作时,经常采用“反常合道”的表现手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不合常理的事情,或人物不同于常人的行为、情感,却恰恰合乎了某种道理或人物的某种性格。而咀嚼这些反常的地方,诗意自然流淌出来。在苏轼《定风波》的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引导学生从“反常合道”中品苏轼形象的尝试。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反复诵读诗歌之后,笔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在这首诗中,同学们是否发现有一些反常的地方,对于这些反常的地方,你是如何理解的?”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就议论开了。

有学生立刻发现,狂风呼啸,骤雨来临,面对这样的场景,“同行皆狼狈”,但是苏轼却说“莫听,谁怕”,还在风雨中慢慢地行走,高声地吟唱,一副置身事外、悠然自得的样子,相当反常。于是,笔者顺势追问:“那恰恰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个性呢?”学生自然悟出诗人在那风雨中我自岿然不动的倔强个性。风风雨雨奈我何?怎能心为形役?大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罢,我依然坚持我的步伐。这是苏轼对自我人生的一种坚定。

也有学生发现,明明刚才是“穿林打叶”的狂风大雨,而苏轼此时却又说是“烟雨”,前后矛盾,这又是诗中的一个反常。一切景语皆情语,他把狂风大雨看作蒙蒙烟雨,不正说明了他对苦难的蔑视吗?“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明明没有雨具,“一蓑烟雨任平生”,哪来的蓑衣?当学生关注到这个反常处时,笔者补充说明诗人们常用“一蓑烟雨”来称渔父的典故,张志和《渔歌子》里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与“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有异曲同工之妙。任凭茫茫烟雨,我自垂钓于江湖之滨。这时,学生自然明白,“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并非是写实,而是苏轼想象出来的超然物外的理想之境。

其实,这首诗歌的每一句都有反常之处,很快学生关注到“夕阳”这个意象。“夕阳”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在诸多诗人的眼中,夕阳代表的是一种悲愁,一种人生的迟暮、落寞。然而,“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中的 “相迎”一词,却让夕阳给人一种暖意,一种历经苦难之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为何在苏轼眼里,夕阳能给予他温暖和希望呢?境由心生,阳光总在风雨后,苦难过后总会有新的希望。只有真正内心旷达之人,才会有这样的体会。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明明刚才有风雨,现在是雨过天晴,可诗人却说没有风雨也没有晴,这又是一种反常。这时,笔者让学生关注句中的“风雨”一词,它是否有别的深意呢?这里的风雨,已经不是实实在在的风雨了,而应该指作者面对风雨、晴的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他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风风雨雨也好,晴空万里也罢,我自吟啸徐行。苏轼被贬黄州后,汲取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这里有一种道家的齐物思想,亦或是佛家的四大皆空思想,但可贵的是,苏轼依然坚持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人生的贫和富、贵和贱、荣和辱、祸和福,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都不能左右我,我依然坚持我自己的人生。正如庄子《秋水》中的“得而不喜,失而不忧”,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细细品味这些反常之处,学生慢慢就读出了一位宠辱不惊、不为外物所役的苏轼形象。圣严法师说:“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学生在佩服苏轼的同时,自会产生一种疑问,面对苦难,苏轼为何就能做到这样境随心转呢?这也是一个不同于常人的反常之处。这时,笔者又引入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让学生在对比中去丰满苏轼的形象。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苏轼被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所作。学生很快能抓住诗歌中的“孤鸿”“恨”“寂寞”等信息,这些真实再现了他被贬时幽愤寂苦的心情。黄州,他是带着绝望而去的,途经太湖和长江,他曾几次想要跳水自尽,但都未成。黄州荒凉萧条,他无亲无故,对一个文化人来说,没有比精神上的孤独无依更痛苦。“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他怎能不冷?乌台诗案中,检举揭发他的,都是一些身边的文化人,甚至是自己曾经的朋友;“莫听,谁怕”,这是对苦难的不屈,然而,这也隐约让我们感觉到他曾经怕过。怎能不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他曾经万念俱灰,给弟弟写下绝命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苏轼从来就能做到境随心转吗?不是,他也曾因为被贬黄州而孤独、苦闷、幽恨,他也曾经因为环境的恶劣而影响自己的心,用圣严法师的话来说,他也曾心随境转,也曾是一个凡人。

那为何最终苏轼能走出困境、突破自我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个“归”字道出了真谛。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探究这个“归”字的内涵。归,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归隐吗?“归”字在苏轼的词中曾经出现过100多次,但是他这一生从未归隐。可见,归,并不是远离尘世官场,更不是逃避。归,是历经大风大浪之后,看淡功名利禄,不为外物牵绊,淡泊超脱的人生态度。归,是回的意思。回哪里?回家。家在何处?这个家更多应该是指人的一种心灵的归宿,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的地方。是回归心的宁静、淡然。

第2篇: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定风波》是首自读词,教学的重点在于了解和评价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观,我听过名师教学此课的示范课,自己也很敬佩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欣赏他“新天下耳目”的才华。我想通过这首词与学生共同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进而能给刚进高三的学生更多的人生启迪。为了更充分地了解苏轼,填充课堂内容,我又再次拜读了林语堂前辈的《坡传》和余秋雨先生的《东坡突围》,自认为对苏轼已了解颇多,于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谁知课堂教学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为了激发学生对苏轼的认知,我在一开始设置了两个问题: “苏轼的诗词你记得哪些?”“你觉得苏轼是什么样的人?”只有几个学生记得一两句零星的诗句,对于后一个问题则只会用“豪迈”或类似的词来形容。学生的知识储备之少、认知之浅令我吃惊。我觉得我满腔的热情瞬息湮灭,顿时有种“苦恨前路无知己”的感觉,于是我一股脑儿地把自己对苏轼的了解和认识和盘告知:苏轼不仅性格豪迈,他还柔情万种;苏轼不仅是个大文豪,还是个颇有政绩的好官;苏轼才华横溢,可一生未得重用……一堂课就在我急切的灌输中结束了。当然这节课以失败告终:对于苏轼,学生只形成了一种浅层次的、机械性的认知,没有达到与苏轼心灵遇合的预期目标,更没有能够让苏轼的乐观旷达真正成为学生战胜人生困难的一种精神力量……

总结这节课,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心态。首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预设和结果的巨大落差影响了教学的情绪。我只盼着师生能够产生精神共鸣,能够精神遇合,却忽略了对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能力的学情调查,造成“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结果,这一备课环节的疏忽说明了课前教者的心态已经失衡。其次,课堂上在最紧要的关头,没能及时调控自己的心态,任凭落差感曼延,并让这种情绪影响了课堂教学,教师的课堂组织和调适缺位,造成课堂教学机械僵化。再次,急切的“倾诉”欲望没能准确找到一种情感载体,从而没有能够真正打动学生,情感教育成了“标签式”的,《定风波》的解读也淡化了。枉费我自认为了解苏轼,却未得其“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这节课的失败完全是心态惹的祸。

有了这节课的教训,在另一个班教学时就有了心理准备。我并没有改变一开始设置的问题,结果跟上一节课差不多,但这次我事先有了准备,我把学生学过的《水调歌头・中秋》《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用幻灯片展出,并声情并茂地朗读了《念奴娇》,学生忍不住鼓掌了,很显然他们的情绪被渐渐调动起来了。我又设置了一个环节:“《定风波》这首词最能够体现苏轼的性格特点,请同学们联系课本注释理解这首词并有感情地诵读。”因为我之前的朗读的影响,所以学生马上进入情境诵读中。接下来我先后请三个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学生点评,学生基本上读出了一种豪放的情感。在诵读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你认为词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学生答:“两层,一是自然界的风雨,一是人生中的风雨。”我又问:“那么,你知道人生中的风雨来自何处吗?”学生除了从书本中的注释知道苏轼此时是“谪居黄州”,其他的了解甚少,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他们急切地了解史实的期盼,我也知道我已真正激发起他们对苏轼的兴趣,于是我把课前准备的对苏轼的了解,尤其是“乌台诗案”介绍给学生。然后我又提问:“再读诗歌,联系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词什么地方打动了你?”学生对“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认平生”“山头斜照却相迎”“也无风雨也无晴”等感触很多,这时候他们已不再只认为苏轼性格豪放了,大家得到一个共识:苏轼面对人生困境非常旷达乐观。在此基础上,我又进一步补充: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消极的虚无主义,而是精神上的一种突围,一种超越,他仍然勤政爱民,挥毫泼墨,执著地活出自我,这是一种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最后我进行总结:“同学们,苏轼面对人生的遭际,能够潇洒地说一声‘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示呢?”当《阳光总在风雨后》的音乐流淌在教室时,我看到很多学生若有所悟的样子,少了机械式的传授,多了学生的感悟,我知道我成功了。

第3篇: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一、“点化”引导,切入诗题

古典诗词作品中的诗题与所有文学作品的文题一样,集中体现或隐藏着全诗的主要内容等诸多信息,是全诗的统帅与灵魂。所以,新课伊始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深品诗题,在学生对诗题的理解与鉴赏过程中处于似懂非懂、欲通未通急需教师的“点化”引导之时,教师及时给予“点化”引导,可以起到“见一斑而窥全豹”之功效。

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下列问题 “点化”学生,将学生引入较高的古典诗词鉴赏境界:1.词题《念奴娇・赤壁怀古》给我们提供了哪些重要信息? 2.以“赤壁”为题材的古典诗词很多,你学过的有哪些,最喜欢是的哪一首?理由是什么? 3.以古迹咏怀为主要内容的古典诗词很多,你学过的有哪些?其中最喜欢的是哪一首?理由是什么?4.请用诗意般精美的语言概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要内容、意象、格调、气势及蕴含于其中的情感。并说说由此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情怀?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与你以前学过的咏古诗相比,有哪些不同?请举例说明。6.历史上令人崇敬的名人很多,诗人为何偏要选择“三国周郎”做自身前途、命运的比照人物?7.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句句均是名言,请选择其中的一句进行赏析?8.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眼是哪句?请对之进行深度赏析。9.如果你也遭遇到苏轼那样大起大落的坎坷命运,你是否也具备苏轼这样的慷慨与气度?如此,从诗题切入,由浅入深地设计与这首词主要内容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将学生引向对文本的深层阅读与深度探讨。词题,自然就成了我们教学这首词的“点化”着力点了。

二、“点化”动情点,披文入情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心雕龙》)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几乎都是作者“情动而辞发”之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美文,蕴含于其中的丰富的、强烈的情感意蕴无不具有使“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之审美功能。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下列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寻蕴含于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体味古典诗词文本中美丽的情感意蕴:反复诵读咏吟;反复品读体味;情境体验;形象品鉴;意境欣赏;渲染烘托等。如此,则可以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悉心品味,探寻到古典诗词文本中的“动情点”,让学生在古典诗词阅读、理解、品鉴的过程中,与作者、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欢、共离合,同爱恨、共喜忧。如此“点化”,以情激情,以情导情,能使学生内心产生荡漾的感情波澜,能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强烈的共鸣,能使学生的灵魂得到强烈的震撼。

如,教学屈原的《离骚》,学生对于作者在诗歌中极尽夸张之能事夸耀自己高贵的出生及先祖的辉煌、美化自身的品格及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后抱石自沉汨罗江的行为难以理解。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将诗歌中下列具有“情动而辞发”的“传情点”挖掘出来反复品鉴,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歌内容: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2.“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通过对上述“动情点”的诗句反复诵读与理解,学生对上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三、“点化”意象,迁移文本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又说,任何一门功课的教学,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不需要教”。上述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语文教材不仅具有借鉴功能,还具有示范功能;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具有启智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古典诗等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时,必须强烈关注教学的技能与技巧,在技术层面上授予学生探寻举一反三的着力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运用已有的古典诗词知识储备自主阅读、理解、品鉴古典诗词,达到不需要教师教的极高的学习境界。

以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梧桐”意象为例,教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我们可以将其词下片“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中的“梧桐”意象作为举一反三的阅读迁移点,引导学生明白:首先,词中的“梧桐”两句既脱胎于淮海,又化用了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词意,是二者的融会贯通。如此巧妙融合,更显得笔直情切。其次,“梧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下列多层寓意。有象征美好高尚的品格的,比如:“士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罗贯中《三国演义》)梧桐还象征着忠贞的爱情,比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交相通。”(《孔雀东南飞》)还有象征着孤独与忧伤的,比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亦有象征着离愁别绪的,比如:“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学生一旦明白了“梧桐”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上述寓意,那么,解读其他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就易如反掌了。

第4篇: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语文是美丽的!她的美恰似一幅油画,其饱含的也许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语文意境之美,也许是“卷卷长轴上挥洒的山水,铮铮琴弦上弹拨的音符”的语文感受之美,我们的语文课程恰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将那灵动如乐符般的文字传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的一系列过程。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段学生阅读古诗词也有这样明确的要求“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如何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自然是一个长远而高深的问题。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的意思是写文章一定要反映时代的现实生活才有价值。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出作家的创作必然与一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其作品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感而发,那么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就应当引导学生从背景资料出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文,理解作品的主旨和要义。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忽视文本写作背景的重要意义,我们的教学处于“滑行”中:将作者的写作背景一带而过,或是按部就班地在分析文章之前先呈现一下、朗读一下、提一下关键词而已。事实上,语文不仅仅是一时地引导学生浸润于文字风雅之中,我们教学的过程是将语文内涵与外延与知识连贯起来,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高大的作者形象的过程。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不仅仅局限用于当时写这篇文章时作者所处的时代,所遭遇的事件,有的文章所呈现的思想恰恰会成为作者一生的主旋律。

下面以《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谈一谈我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案例描述】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课前预习时我请你们搜集苏轼的相关资料,从而建立一个名片夹:

(多媒体展示:名片档案)

姓名:?摇?摇?摇?摇?摇?摇

称号:?摇?摇?摇?摇?摇?摇

性格:?摇?摇?摇?摇?摇?摇

人生经历:?摇?摇?摇?摇?摇?摇

下面就请展示一下你们手中的相关资料。

生用投影展示资料。

师:说到苏轼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历典八州,行程万里”。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中,密州的经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密州,他写下了第一首被称为“豪放”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探析文本

师:说到苏轼这首词的“豪放”风格,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说:

(投影)“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颇壮观”拓宽了词的境界。下面我们就从内容与情感两方面来感受。

师:读一读词作,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下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上阕——苏轼带领众人出猎的壮观场面。下阕——抒发自己渴望为国杀敌的决心。)

师:词中哪个词语能够展示作者出猎时的心情?

(明确:“狂”)

师:这个“狂”字体现在词中哪些方面?

(明确:“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师:同学们,结合上下阕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狂”是一种狂放、豪放的生活态度,他想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做一件事:上前线杀敌。找一找:文中哪句话集中体现了这种情感?

(明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师:请同学们从语言赏析角度来分析这句话。

(明确:运用典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会”、“望”、“射”)

师:同学们的分析很好,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个“望”其实是一种渴望、盼望,他渴望上前线杀敌,这是特定时代所造就的英雄气质。

(投影)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师:由此可见,苏轼是心怀抱负,以豪放的姿态将一场普通的打猎场景完全演绎成一次军事演练。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豪气正盛,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身为君王,怎能不满足他的要求!

师:齐读本首词,想一想苏轼这种愿望能够得到满足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明确:坡无法实现自己的志向!

词语——“老夫”、“聊发”、“微霜”。

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三、重点研讨

师:下阕寥寥数语,标点符号却几经变化:句号、感叹号、问号、句号。

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从这些符号中,你能感受到苏轼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豪情?陴希冀(无奈)?陴决心)

师:请同学们齐读,读出情味的变化。

师:在这样的情感变化中,我们竟然发现了苏轼那种渴求,将自己比作魏尚,渴望朝廷能够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苏轼是在怎样的处境中有着这样的心境呢?

(投影):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的任期届满(在杭州时始终充任辅佐官员,始终不能从事具有建设性的重要工作),呈请调到山东去,他所请照准,升任密州太守。密州是一个很穷的县城,主要只长麻、枣、桑树,此地的生活与杭州有天渊之别,且官员薪俸已经减低。坡在《杞菊赋》的序言中说:“余仕宦十有九年,家日益贫,衣食之俸,殆不如昔。乃移守胶西,意且一饱,而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日与通守刘君延式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扪腹而笑。”

自然,在密州苏轼也无由一展其行政才能。

且当时,时政革新,新所得税法让百姓不堪重负,时常有孩童死于道旁。苏轼就曾救起三四十个饥饿的孤儿,在自己家中抚养。这是坡最难过最沮丧的时光!

——林语堂《坡传》

师:由此,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狂”字,不仅仅是狂放、豪放可以解释的。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不知不觉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聊发少年狂”是作者姑且、暂且发一发内心的豪情,想当年苏轼21岁高中进士时就说“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但世事难料,他此时之狂难免有“强装狂”的意味。

师:苏轼在密州写了一首诗给乔太傅,总括了熙宁四年至九年,他从杭州到密州那段写作多产时期的人生态度。

(投影)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自从识此理,久谢少年伴。

师:“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道尽了苏轼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潇洒、不执著尽显其中。那么苏轼之狂在你眼中究竟有几分意味,请你结合全词,完成下列填空:

一个“狂”字,多少 ;一个“狂”字,多少?摇 ?摇?摇?摇。

(学生完成填空,再次朗读全词)

师:后来苏轼跌跌撞撞从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黄州而登州而扬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却也能潇潇洒洒,秉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有诗为证:

(投影)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

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学生齐读)

四、课堂小结

读这首《江城子》,许多同学会觉得有酣畅淋漓之感,但我们要知道苏轼虽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340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豪爽狂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在豪放乐观的背后恰恰有苏轼身上婉约、深沉的一面等待挖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苏轼应当是大写的、丰富的人!

【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当中的一首,一直被人称为苏轼第一首,也是最典型的豪放词,我们教者自然是要引导学生去感受苏轼之豪气冲天。但我们面对的是初三的学生,他们的理解力可以被引导延伸至更深层次的一面,即借助于一定的资料让学生心中的苏轼形象更多元化、更立体化。

细读文本,“狂”无疑成为全文的文眼,因而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是递进式的,先分析“狂”的字面表层显现,进而结合苏轼在密州的处境,回归文本再次探讨“狂”背后的几多无奈、心酸,最后再次延伸苏轼生平不断被贬经历,引导学生体会苏轼之“狂”是贯穿其人生始终的一种乐观、豁达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至此完成了对苏轼的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古诗词的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次教学活动,我也从中有所得:

1.文本的立体细读——简约而不简单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文本的立体细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表现在第一教师对文本语言的考究,尤其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往往一个字就可以成为整首词的灵魂所在。在这个文本解读过程中,以这个词为中心,教者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字里行间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层层解剖作者丰富的情感韵味。字词层面的文本细读是语文工具性特质和教学目的双重规定的。第二教师对文本形象的探究,一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凝结,在字里行间有着作者本身的影子。文本的立体化细读,不单单是教者与学生对文本语言细嚼慢品的发现过程,更是认识作者形象丰富性的一个抽丝剥茧的探究过程。因此,在文本的立体细读中,教师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言语的解读、感受,还有对文章作者情感演绎的过程的感知、体味。这是一种双重收获的过程,让作为知识接收者的学生完成了知识的积累、运用,从一定层面上提高了欣赏品位。

第5篇: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关键词: 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淡泊 静定

定风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作者寓居黄州三年时所作,写于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深刻体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胸襟。苏轼的最伟大之处就在于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能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封建士大夫传统精神的写照,苏轼在其中融入“佛”“道”的精义,使它成为后世士人栖息的精神家园。要深刻理解这首词,我们就不能不从作者的政治遭遇说起。

几千年的中国文坛,群星闪耀,棋琴书画样样精通的苏轼绝对是其中最闪亮的星辰之一,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很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苏轼一生磊落豪侠,对人从不设防。宋人高文虎《蓼花洲闲录》说:“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子由(其弟苏辙,人称‘小苏学士’)晦默少许可,尝诫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磊落豪侠,对人不设防”“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在封建专制下的中国官场,不是“小病”,乃“大病”,没有城府,在中国官场是注定要吃亏,苏辙还有一句话:“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太出色、太优秀,在文人自古相轻的中国文坛引起一部分人酸溜溜的嫉恨,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另外,这一时期的北宋,政治危机加剧,社会矛盾尖锐,苏轼不是顽固的保守派,他是主张变革的,但是他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再加上他亲见了新法对劳苦大众的侵害,他接受不了这种激进的大刀阔斧的变革,站在了司马光的一边。在这种种背景下,“乌台诗案”的出现就是必然的了。“乌台诗案”是影响苏轼一生的重大事件,这几乎要了他的命,事后,历经磨难、几经风雨的坡终于大彻大悟,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和道帮了他的忙,淡泊和静定成为这一时期诗词思想的主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场雨,所谓“穿林打叶”,意指雨凶猛,雨点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沙沙声响,风雨来临时,作者正在野外出游,这当然是相当狼狈了。但是,苏轼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从容不迫、悠然自得,“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并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是指吟诗长啸,徐行就是慢慢行走,风风雨雨雨雨风风,能奈我何,或者是我奈他何?作我的诗走我的路,潇潇洒洒,无拘无束,岂不快哉。人这一生又有几人是一帆风顺的?既然大自然的风雨和人生的风雨不能改变,那就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用平静悠闲的心态,去从容面对。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平常心是道”,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在黄州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如《答李之仪书》云:“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罪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竹杖芒鞋”就是坡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三年的黄州生活终于让他看得开、看得淡了:既然兼济不了天下,那就穷则独善其身吧。“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从字面上看无非是说:“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走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说得轻松、自然、旷达,不是阿Q,不是投巧取乖,“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这是一种看山还是山的至高境界。想想坡的才华,想想乌台诗案,想想他带着一身枷锁,一身泥水蹁跹踟蹰着向黄州走来,怨恨早已没有,锋芒早已消尽,他对各方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还有什么不能任其自然、泰然处之的。人生如梦,“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尔有何怨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大彻大悟的坡,是看破红尘的坡。李白有“且寄白鹿青崖间”,柳宗元有“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但他们不是真正的逍遥,骨子里都透着一股怨气,一有机会就又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妄不堪,或者是“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的哀怨及一辈子的愤愤不平,绝不如苏轼来得潇洒自然纯粹。

第6篇: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A老师的导入:

我国的文学在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文体,唐诗、宋词、元曲就是唐、宋、元时期的代表文体。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词的题目——赤壁怀古,从中,同学们能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同学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归纳: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说得很好,就是苏轼来到赤壁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雄奇壮阔的景象,联想到三国时的周瑜在这里建功立业,而自己年纪老大却功业未成。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B老师的导入:

同学们对流行歌曲都情有独钟,可是老师却喜欢古人的流行歌曲,不知道你们是否也一样喜欢,下面请允许老师为大家演唱。(教师放声高唱《明月几时有》。用时4分钟。唱毕,教师介绍: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散文《赤壁赋》、词《水调歌头》等作品。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散文成就很高,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家”,书法、绘画的造诣也很高,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C老师的导入: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作者本着“七分虚构,三分写实”的原则,给我们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一个就是周瑜。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共同学习一首与周瑜紧密相关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D老师的导入:

老师很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大文豪苏轼的作品,他的千古名句至今还在我的耳旁唱响。同学们知道这是出自苏轼的哪篇名作吗?(学生争相回答《赤壁赋》)

对!同学们的记忆非常准确,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吗?(学生又争先回答)

今天,老师将带领各位同学一起赏析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写赤壁景色,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听完这四堂课后,我想,在当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改变以往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林斯坦教授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在符合时代和学生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课堂的导入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认为,这一环节应力争做到高效、激趣、精巧。下面将结合上述四堂课的导入,谈谈自己的理解。

A老师的导入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结合怀古诗词的特点进行解题,给学生以理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整堂课都紧紧围绕怀古诗词的特点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赏析,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不错的导入。

B老师的导入以高唱《明月几时有》导入,确实达到了激发兴趣的效果,但所选的歌曲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教师未能及时转入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而是介绍苏轼的相关常识,这些知识初中早已学过,该教师还用大段的时间来介绍,使学生刚被调动起来的兴趣丧失殆尽。这位老师奉行的仍是前苏联的块状教学模式,课堂的导入仍是“知人论世”式的,似乎不进行作者介绍,这一课就没办法上了。整个导入用时约15分钟,预示着这堂课将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C老师的导入用时仅2分钟,但未能扣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特点,因此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D老师以复习《赤壁赋》导入新课,学生不仅复习了《赤壁赋》中的名言警句,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关赤壁、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等等相关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被激活起来,为学习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这是一个相对高效的导入。

第7篇: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一、用名家朗诵引路

诗歌重在吟诵,而心不在焉应付差事地读只会糟蹋古典诗歌。为了调动学生的朗诵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可以选用名家的朗诵作品作为引路人。一首鲍国安朗诵的《蜀道难》令学生群情激奋,一个个跃跃欲试。尽管这首诗年代久远,但从诗句里依然能听得到诗人千百年前心跳的声音。比如在教授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学生结合注解已经感受到诗人的怀才不遇。此时播放名家的朗诵,并配以音乐,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涵咏诗句,让学生逐渐与诗人产生共鸣。

名家朗诵富有表现力,或铿锵有力或抑扬顿挫的语气易于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对于古典诗歌我们应让学生少齐读,多个体品读,浅吟低唱,细细涵咏。尤其是组织诗歌朗诵会,更易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教师应选好评委,定好打分细则,设立奖项,让学生真正过把朗诵的瘾。

二、体会诗中意境

当名家朗读和热身朗读打开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大门,接下来就是深入理解诗中情味了。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诗中动人的世界。在放幻灯片之前,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或情境,接下来再用图片印证。当学习林逋的《山园小梅》时,可以组织学生分两组,引导一组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中美丽的画面,同时让另一组用绘画的形式展示。之后,让两组交换自己的成果,交流心得,探讨诗歌里的意蕴和图片间的差距。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联想比以前更丰富了,最关键的是,古诗在他们心里焕发了生机,活了起来。

三、感悟诗歌意象

意象是解读诗歌的密码,感悟意象丰富的内涵,是学习诗歌的关键。古典诗歌常常借助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说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学习时必须静下心来在想象中还原彼时彼景,去感受诗人无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浓烈。诗歌的代表意象有很多,但每一种都承载着比较固定的情感。诗歌的意象分以下几类:

1.自然意象

如月,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如杨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如猿,猿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郦道元的《三峡》中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人或事意象

如舟,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如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如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李白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语文教师对以上这些意象要深讲,并通过诗句加深理解,抓住了这些意象,诗歌的精髓就不难理解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走进诗歌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精髓。

四、带着理性走进诗的世界

懂得了诗歌的思维特点,接下来就是真正理解诗歌并产生情感共鸣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千古名篇,可以通过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用独立的思维去思考苏轼身上有哪些值得他们肯定或否定的地方,从而拓展学生思想和思维空间。先找一段合适的音乐做背景,让学生自由地朗读,然后就意象展开讨论,看哪些事是打开苏轼内心世界的密码,找到白发、大江、酒后,再以此为切入点,感受情感,结果学生很快就能把握词中的感情精髓――叹岁月易逝,功业难立。到了这里,再让学生回忆北宋和三国的历史,结合苏轼和周瑜的经历,梳理出苏轼内心慨叹的轨迹。如此循序渐进,学生很自然地读懂了苏轼,他们各抒己见,肯定了苏轼的才学,肯定了他建立功业的积极心态,但就词尾的慨叹提出了批评。这样学生就真正地走进了诗的世界。

五、以独特的视角审视诗中乾坤

诗歌鉴赏主要分形象和主旨两大部分。

1.常见人物形象的类型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8)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形象。(9)爱恨情长的形象。(10)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11)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12)爱民惜才的形象。

针对这些诗人形象,学生可以结合历史和诗人的经历,深入探讨诗人形象形成的因素,探讨诗人的得失,揭示时代的局限性,要有高度有思想,以独特的视角探索。

2.主旨

主旨大致也可以分以上几类。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诗歌主旨思想,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古典诗歌是古代诗人生活的反映,也是他们思想、人格的写照,因此理解诗歌不能忽略其历史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但是也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教师应该提倡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只要学生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肯定。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强烈的探求精神和创造力。

第8篇: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一、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感寄托

时光变幻,春秋代序,万事万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苏轼作为一名封建士大夫,他为生民立命的决心始终没有变。《宋史》记载: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则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在幼年的苏轼心中,儒家积极入世、为民请命,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士大夫使命已经形成。特别是在节序交替的特定氛围中,诗人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加强烈。

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试图改变朝廷积贫积弱的局面。由于和王安石变法方式相抵牾,苏轼自请外放。熙宁七年,苏轼调任密州知州。密州是一座人穷地僻的山城,连年灾荒,人民苦不堪言。在密州两年任期内,苏轼怀着一颗士大夫为民请命的心为密州人民做下许多实事。任期满,苏轼离开密州回京师,正值岁末除夕,大雪阻挡去路,看到此情此景,苏轼于是写下了《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这首诗。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

葱昽晓光开,旋转余花弄。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

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鹅毛垂马骏,自怪骑白凤。

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欹栋。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

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除夕、元日是最重要的节日,受民众高度重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是夜,禁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除夕夜,家家户户热闹异常,人们往往围炉团坐,许下美好的祝福,祈求年年平安顺利。而诗人此时正在行役途中,本应该思念家人团聚的快乐,但是他想到的却是广大贫苦农民在新的一年能否迎来庄稼的丰收。在此首诗中,诗人叙述了他亲眼看到东方三年大旱,农民颗粒无收,百姓们逃荒流离失所;老农释耒叹息,痛心不已的悲惨场面。恰在此时,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下来,虽说春雪晚来了一些,但他告诫农民种植春麦为时未晚。与农民可种麦的欣喜相比,诗人哪里还埋怨行役的辛苦。在这新年最重要的节序变换中,苏轼不是感慨舟车劳顿的辛苦,也不是叹息新年家人无法团聚悲凉寂寞,而是为晚来的雨雪欣喜歌颂,士大夫悲天悯人的情怀令人敬佩。熙宁六年(1073),苏轼通守杭州。正值立秋,苏轼作《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诗。

二、游子眷恋故乡的情感寄托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人们的安土重迁和对故乡的依恋,这也是我国人民传统观念中的归属感。特别是在浓厚的节序氛围里,这种感觉在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尤为强烈。

苏轼踏入仕途以来,很少有机会回到故乡。久在异地他乡的诗人,难免会想起自己成长的一方山水。从心理学上讲,人们的情感相对稳定,当有一个契机触发某种思恋的情绪时,人们的感情往往迅速涌上心头,不可遏制地喷发出来。节序的变换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契机。嘉祐七年(1062)岁时,苏轼一个人在凤翔。岁晚,轼怀蜀之风俗,作馈岁、别岁,守岁诗寄弟辙。诗歌原题为《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夜达旦不眠为守岁蜀之风俗如是余官于岐下岁暮思归而不可得故为此三诗以寄子由》。在诗题中,作者交代了岁晚家乡特有的风俗。

农功各已收,岁事得相佐。为欢恐无及,假物不论货。

山川随出产,贫富称小大。置盘巨鲤横,发笼双兔卧。

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座。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

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

在《馈岁》中,诗人笔下展现了一幅精彩的风俗画。一年的农事,大家不辞辛苦,相互帮忙,终于大功告成,各有所收。岁暮欢乐的时光稍纵即逝,为了难得的美好欢愉,人们不计较物品的好坏,以物相赠,恐怕错过了大家一起庆祝的时间而留下遗憾。接下来诗人描写了馈岁之礼,人们不管贫富都加入到馈岁的行列之中,各有所乐。在这特定的节序环境氛围里,诗人尽情的展现故乡醇厚的风俗,想置身其中,而又身不由己。官居故人少,里巷佳节过。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总束全文,不言思家,而在佳节期间,歌颂故乡习俗,叹无人共举乡风,一种无法遏止的思念家乡之情流于言外。

三、兄长思念弟弟的情感寄托

在苏轼的生命里,弟弟苏辙(字子由)是自己极其重要的亲人。在苏轼三岁时,他的兄长就夭折了,与他一起长大的兄弟只有子由一人,所以他和子由的感情最为亲密。嘉祐五年(1060)七月,兄弟俩借住在汴京城外的怀远驿里做考前准备。当他们夜里读到韦应物的诗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时,不禁心有所感,于是相约他年如有机会尽早退老还乡,同享闲居之乐。可是,天不遂人愿,一入仕途就身不由己,兄弟俩在宦海中漂泊,聚少离多,夜雨对床成为两人心中永久的遗憾。所以,在苏轼的诗中,常常可以读到兄长怀念弟弟的句子,特别是恰逢节日中,诗人怀念的情绪更加敏感。《中秋月三首》其一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镕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归饮,念我向儿说。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元丰元年(1078)的中秋之夜,苏轼在徐州,看到天空的一轮明月,不禁感叹六年中秋佳节,只有去年和子由相会于此。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苏轼吟唱着去年兄弟唱和的诗句,满座的朋友都感动泪下。此时月光如水,一泻千里;明月高悬,万物朦胧。如此良辰美景、团圆之夜,而兄弟两人却难以重逢,月圆人缺,怎能不令诗人倍感凄凉。曲终人散,诗人回到家,依然向自己的儿子提起子由的事情,留下空盏对梨栗的怅惘。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物是人非,无不令人心肠寸断。此诗用十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同胞手足的眷恋,感人至深。元丰七年(1084),苏轼离开贬谪地黄州,适逢端午。苏轼作《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怀子由。

四、诗人人生易老、孤独寂寞的情感寄托

节序作为一个时间的节点,在特定时间氛围内会给人以特殊的感受,会触发诗人对人生的感叹。诗人们在感受节序变换的同时,对人生命运的真谛进行深刻反思,极易产生人生易老、孤独寂寞之感。

在中国封建士大夫心中,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一直占主导地位,士大夫们都渴望建功立业,施展抱负。但是,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他们心中失落的情愫不禁油然而生。苏轼年少奋厉有当世志,有致君尧舜的远大志向。但是诗人一生宦海沉浮,有济天下之心,而无立于天下之身,时不我与的人生悲剧无不使诗人感慨万千。尤其在时间悄然流逝的节序氛围中,人生易老、韶华易逝倍感强烈。熙宁六年(1073),苏轼任杭州通守,因改革措施与当朝矛盾,自求外放。是年中秋,苏轼登览观潮: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第9篇:苏轼的诗有哪些范文

关键词: 苏轼“谪居文化”范式

苏轼的成就不仅在文学,更在文化,在于“谪居”时对中华文化作出的贡献。

苏轼是中华文化史的巨人,人们谈到苏轼,就会说起苏轼的诗、词、文、书、画,其影响用“家喻户晓”来形容是毫不失当的。说苏轼是诗人,是文学家,都是很准确的。准则准矣,但仅此还是不够的,停留在这个层面还不足以认识苏轼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地位。笔者不惴学浅,加之反复阅读了王水照、朱刚师生的《苏轼评传》,在此对苏轼的心路历程及人生轨迹进行研讨,以对苏轼科学的定位。

苏轼对自己的一生,在《自题金山画像》诗中作了概括:“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自嘲,这是苏轼站在封建臣子的角度,凭靠封建“忠义”信念作出的自我评判。笔者通过研究“贬谪”发现,苏轼作为“臣”,忠于职守是超拔于同朝官僚的,因为他无论怎样在客观上被贬,主观上为民请命、关心民瘼的悲悯情怀却没有丧失一刻。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一贬再贬,成就了作为封建官吏――臣的楷模,哪一位封建臣子能够如此钟情、如此执着于他的国家社稷及生民百姓而能痴心不改?正是这“贬谪”,促使苏轼完成从“臣”到“人”的嬗变,成为文化意义上的“人”。

一、一贬

宋神宗即位后,选择王安石做他的辅臣,于熙宁二年(1069)二月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依其提议创设“制置三司条例司”的新机构,作为变法主持机关,由王安石领导,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就此开始。王安石是学者型政治家,他的一整套改革理论和方案都是适宜当时的社会现实的,是为了富国强兵,最终目的是为了社稷长远、国泰民安,其效果有的良好,有些具体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命运注定苏轼要卷入这场巨大的,并以反对者和失败者而告结束。自此起直到离世,苏轼的政治、学术和文艺创作都与王安石的“新法”及变法理论“新学”密切相关。经过一番角逐之后,苏轼败北,乞补外任。从此时离京直到元丰二年(1079年),他担任地方官八年,相继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四地任职。苏轼在地方政绩彰著,又积极开展了文艺创作和交流活动,填词写诗,品评书画,担当起文坛责任,捍卫自由学风,对王安石借助皇权钳制思想的行径给予猛烈抨击。正是这些行为,引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震动朝野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从熙宁二年算起,王安石变法已历十年,“新法”已成为不可争论的庙谟国是,司马光等当初的反对派也都早已沉默,而苏轼还在发表反对言论,文人的执着在苏轼的身上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但执着换来的是灾难,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二十八日被捕,被贬往黄州任团练副使,迎来了他的第一轮贬谪生涯。

谪居黄州,从政治看,苏轼已近绝境。苏轼时年四十五岁,生活也陷入困顿。团练副使虽然还算一个官,但苏轼领不到俸禄,衣食无着,只好寄居于定惠院僧舍。一书生替他向官府请得一块荒地,他亲自耕种,以济生活之困窘。因这块荒地在州城旧营地的东面,所以名为“东坡”,苏轼也由此自号“东坡居士”。而在文学创作上,苏轼却进入了丰收期。苏轼借助文学意象,表达自己的人生思考,抒发失意的无尽感慨,展示他艰难的心路历程,对我国文学艺术史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重要的是,在黄州作为学者的苏轼主要成果是《易传》九卷、《论语说》五卷的草就与《书传》创作的启动,这标志着苏轼自成一家的学术思想的形成,标志着经过谪居著书以后的苏轼已跻身北宋最重要的思想家行列,其学说被称之为“苏氏蜀学”。黄州四年,奠定了苏轼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对北宋王朝来说,缺少了一位官吏,对中华民族文化史来说,却增添了一位学者、思想家。

二、再贬

宋神宗并未忘记他。元丰七年(1084)正月,宋神宗出手札说苏轼“人材实难,不忍终弃,可移汝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2]于是苏轼以离开黄州北上汝州,这意味着苏轼可以赋闲待用了。

元丰七年九月,苏轼被重新起用为绩溪(今属安徽)县令。但接下来局势遽变――宋神宗早逝,太子赵煦即位,神宗母亲高氏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她对新党、“新法”从无好感,一执政柄,便迅即起用司马光任门下侍郎(副宰相),着手废罢“新法”,旧党人物也便连茹而起。不久,苏轼就接到了登州(今山东蓬莱)知州的任命,恢复了他“乌台诗案”以前的官阶,旋又擢升为翰林学士(皇帝的秘书官),掌“内制”(皇帝出面发出的文告,与“外制”合称“两制”)。至此,苏轼成了参与决策的政府要员和朝廷的喉舌。

司马光执政柄,“新法”一项项被废除,新党臣僚一个个被罢免。苏轼兄弟(苏辙任右司谏之职)为“元佑更化”立下汗马功劳。

作为思想家的苏轼,没有在仕途顺境中停止思考,顺应司马光对“新法”任意挞伐,而从是否有利于国家与社稷,是否有利于解决国家财政、国防、吏治诸问题出发,具体分析“新法”各条措施的利弊而决定取舍。也因此直接与司马光相顶撞,成了维护“新法”的代表,甚者把他看作第二个王安石。

司马光去世后,旧党失去领袖,迅速分裂,苏轼再次陷入党争,其结局是出守杭州,开始第二轮外任。朝中“党争”仍在继续,并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苏轼在历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今河北定县)知州的地方官任上,展其所学,为民造福,并且在文学创作上获得发展。但这时的朝廷却“山雨欲来风满楼”。太皇太后弃世,宋哲宗亲政,不满“元佑”大臣,打算起用新党,并于1094年四月改元“绍圣”。就在这一月,御史们袭用故伎,结果苏轼“以左朝奉郎(正六品上散官)责知英州(治所在今广东英德)”。[3]贬谪命运又一次降临到苏轼身上。但这次贬谪,注定给中国历史留下了一个思想和文学都臻于纯青的文化巨人。

绍圣元年(1094年)十月二日,苏轼到达惠州。这个在朝屡遭打击,为皇帝、同僚所不容,远谪蛮荒的“罪人”竟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欢迎,再加之惠州人文环境落后、物资匮乏、瘴疠流行、爱妾去世等生活的磨砺,这对作为“臣”的苏轼在心灵上产生了极为强烈的震颤,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促使他迅速地由“臣”走向“人”,由“苏轼”走向“坡”,并完成了“文化”意义上的创举,创造了因“谪居”而依托大地、亲近大地,成就文化巨人空前绝后的范式。

在惠州,苏轼的思想有了质的升华,对人生思考也渐趋明朗、成熟。如果说此前他的生存是为了对皇帝和社稷负责的话,那么从此他要为“人民”生活了。惠州条件艰苦,但苏轼历来善处逆境,自己动手解决衣食,并对佛老思想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写作了大量“和陶诗”。“和陶”,是为了追企陶渊明的人生和诗歌境界。

三、三贬

绍圣四年(1097)二月,朝廷又大规模追贬“元佑党人”。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即“天涯海角”,生活极其艰苦。但此时的苏轼已非昔日朝廷命官,而是一个与普通人民融为一体的人,其生命力因此更加顽强。苏轼与海南的黎族人民建立了淳朴率真情谊,生活完全黎族化,并自觉地担当起促进海南文化的责任,写诗作文,鼓励海南人从事农耕,发展生产,营造文化氛围。尤以诗歌,文学史称之为“过海后诗”,由此可以窥见苏轼为中华文化建设所作出的努力。例如“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苏轼决心效法孔子,为海南文化奔走效力,“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表达了他对开发海南文化的信心,以及对海南文化人的殷切希望。“过海后诗”是艺术极品,不可多得。

海南岛三年,苏轼收获颇丰:写作诗歌和小品题跋;修订学术著作《易传》、《论语说》,完成《书传》;著述捍卫学术思想的自由和独立。

1100年,徽宗赵佶即位,政局再次逆转,准备终老海南的苏轼内迁廉州(今广西合浦)。这次“内迁”,使苏轼又经历了与至亲好友生离死别、政治前途阴晴交替、年老病痛反复煎熬等种种坎坷曲折的遭遇,又一次由兴奋而悲慨,由悲慨而归于超旷。

苏轼早已化为一黄土,但在中华文化史上,坡和“谪居文化”却熠熠生辉。这才是坡留给后来人的人生启示,这才是东坡形象文化意义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