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迟子建小说范文

迟子建小说精选(九篇)

迟子建小说

第1篇:迟子建小说范文

关键词:迟子建 小说 死亡 哲学

死亡与生命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海德格尔曾指出:“日常生活就是生和死之间的存在。” 我们在拥有生命的过程中也同样是一个渐渐步入死亡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不可阻挡或逆转,甚至死亡相对于生命来说更加让人觉得扑朔迷离。死亡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宿命,当作家们在不断探询此岸的生命迷津的同时,也在试图关注死亡这一通向彼岸世界的桥梁。

在当代作家中,迟子建是对死亡思考较多的作家之一,原因除了艺术思维上的敏感与睿智外,这与她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戴锦华曾撰文指出:“迟子建是一位极地之女。她带给文坛的不仅是一脉边地风情,而且是极地人生与黑土地上的生与死,尽管不再被战争、异族的虐杀所笼罩,那仍是一片‘生死场’,人们在生命的链条上出生并死去;人们在灾难与劫掠中蒲草般的生存或同‘消融的积雪一起消融’。” 迟子建生长在荒寒的东北边地,嗅着死亡的气息渐渐长大,死亡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她的小说中呈现的浓重的死亡情节也正是身处封闭边地的人们心灵世界的折射。的确,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也许不会遭遇到那么多的死亡场面,但是对于迟子建生活的北极村来说,那里只有几百户的人家,街坊邻居之间都极为熟悉,参加葬礼似乎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迟子建个人而言,身边好友、祖父、父亲以及丈夫的早逝,让她越发觉得即便不喜欢,但是死亡的气息还是会如影随形,并且这沉闷的气息将萦绕着人的一生,它的笼罩总是让人无法抗拒。亲人的离去带给迟子建内心无法抚平的伤痛的同时,也开启了她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他们的影子就这么突然地从大地上消失了,让人猝不及防,让人无法接受。从那时起,我便知道了人活着有多么糟糕,因为死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同人吃饭一样简单。死亡一旦饥饿了,它便张开血盆大口劫掠人,而且它毫无眼光,贪婪,常常把不该吃掉的人也吃掉。死亡走来时那么不动声色,它扼住人咽喉的时候,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想想人是多么可怜,不能左右自己的出生,同时也不能完全左右自己的死亡。” 对死亡的体认为迟子建的生命注入了一丝苍凉的底色,那些死亡的场面常常漫不经心地出现在她的小说文本中,死亡作为一种生命的样态进入小说叙事,改变着古老的东方民族重生讳死的传统生命哲学,显示出对生命本体性追寻的诗学诉求。

从成名作《北极村童话》开始,死亡的场面就开始频繁地出现在迟子建的小说文本中,她不厌其烦地在小说中描写着死亡、葬礼、墓地的场面,叙述着死亡的出其不意和难以预料。《北极村童话》中苏联老奶奶毫无预兆地孤独地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使幼年的“我”就体验到了死亡所带来的伤痛和恐惧,随后在《北国一片苍茫》、《西林小教堂》、《没有夏天了》、《罗索河的瘟疫》,《旧时代的磨房》等作品中死亡更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么人们只能选择去接受,人生就是这样在生命与死亡、获得与失去之间徘徊,《树下》作为迟子建的首部长篇小说,其中众多人物都被她进行了死亡化的处理,小说以主人公七斗的母亲上吊身亡为开篇,七斗因此被寄养在姨妈家,姨妈一家惨遭杀害,七斗的父亲后来也因车祸意外身亡,她的同学火塘牺牲在战场,骑马的鄂伦春少年也死了,小说最后以七斗的儿子多米的死为结束。七斗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都相继被死亡掳走,而七斗却在惨烈的生活中顽强地活了下来,迟子建煞费苦心地让死亡具有了生的力量,向死而生――这正是迟子建对生命的顿悟与冲动。

二00五年对于迟子建来说是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渐渐从丧夫之痛的阴影下走出来的迟子建,写出了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在这篇小说中死亡成了小说的主旋律,它在文本中密集的出现,甚至达到了令人不能喘息的程度。魔术师死了,蒋百嫂的丈夫死了,小男孩云领的母亲也死了,“死亡发生在昨天,发生在今天,自然还将发生在明天,它随随便便说来就来,带走了它需要的人,留下另一些人继续艰难地活着。迟子建的心被死亡的伤痛占据着,在小说中已经说不清那是来自迟子建内心的巨大悲伤还是女主人公的发出的心灵的伤痛。月夜下,女主人公拿出魔术师生前用过的剃须刀盒,让浸透着他血液的胡须随着清流而去,随着剃须刀的盒子中扑簌簌的声音,奇迹出现了:“不过没隔多久,扑簌簌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便将那个盒子打开,竟然是一只蝴蝶,它像精灵一样从里面飞旋而出!它扇动着湖蓝色的翅膀,悠然地环绕着我转了一圈,然后无声地落在我右手的无名指上,仿佛要为我戴上一枚蓝宝石的戒指。” 至此,迟子建与女主人公一同走出了死亡给内心带来的剧痛,是文学引领她走出死亡的阴影,给她的伤痛找到了一个能够得到排遣的出口。经过几年来对伤痛的咀嚼,我们能在文字中感受到迟子建已经心静如水,不再顾影自怜,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在文本中赋予死亡更多独特而深厚的审美价值。《布基兰小站的腊八夜》中,老夫妻为儿子海龙隆重的操办阴婚,而新娘是一条身形俊美的大红鱼,因为在女人的梦中出现了一条七八尺长的大鱼,鱼嘴里吐出红线,红线翻山越岭落在了他们家乡的河流中,他们的儿子是为了救人被海浪卷走的,于是他们认定那条大鱼是他们的儿子幻化而成,是要他们给他找媳妇的,随后他们也果然在家乡的托哈特河上发现了为他们儿子而来的那条神秘的红鱼。夫妻俩沉浸在儿子找到归宿的喜悦中,他们失去的仅是儿子的躯体,但是他们相信儿子的灵魂已经幻化为一条大鱼畅游在海洋之中,死亡的悲伤被冲淡了,小说通篇弥漫着悠远的鬼魅之气,在对神秘的彼岸世界惊鸿一瞥的时候获得了特殊的审美张力。

对于生死之谜,迟子建似乎已经彻底地了悟了,死亡并非是万事皆空的寂灭,因为当生命回归泥土之后,也便意味着生命在其他地方的另一次绽放。在迟子建看来,生命总是以两种形式存在着,一种是活着,一种是死去后在活人的梦境和生活中频频出现的灵魂的幻影,这样死亡成为生命的另一种特殊的形式,生命也随之具有了永恒的哲学意味。活人在白天里生活,死人在白天里安息;活人在夜晚时“假死”,死人在夜晚时栩栩如生地复活。生与死,此岸与彼岸的世界在迟子建的作品中交织着、缠绕着,生命在流逝过程中诞生的那些故事成就了迟子建作品触动人心且颇具神秘意味的诗性精神。

死亡与生命相对,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而对死亡的思考正是源自对生命更深刻的一种体悟。迟子建在小说中对生命与命运的描述弥漫着浓厚的悲剧意识,而这些悲剧意识折射出的则是迟子建内心深处强烈的死亡意识与情结,那些渐次接近或远去的死亡的足音为迟子建的小说凭添了一层神秘的诗意氛围。在东北这块充满了灵性与神秘气氛的黑土地上,在儿时那些伴随着幽幽炉火蓬勃出现的神话传说中,在老人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的那些鬼怪故事的滋养下,迟子建仅是把死亡当作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而已,她对于死后灵魂的有无也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这使迟子建能够自由地驰骋在亦真亦幻、虚实相生的艺术世界中。于是,在短篇小说《亲亲土豆》中“那永远离开礼镇的人不止一次通过梦境将这样的乡愁捎给他的亲人们、捎给热爱土豆的人们。在小说《亲亲土豆》的最后秦山年轻的生命还是戛然而止了,然而在秦山的葬礼上却出现了这样一幕:

礼镇人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葬礼,秦山的棺材旁边坐着五麻袋墩墩实实的土豆,李爱杰头裹孝布跟在车后,虽然葬礼主持不让她跟到墓地,她还是坚持随着去了。秦山的棺材落入坑穴,人们用铁铲将微薄的冻土扬完后,棺材还露出星星点点的红色。李爱杰上前将土豆一袋袋倒在坟上,只见那些土豆咕噜噜地在坟堆上旋转,最后众志成城地挤靠在一起,使秦山的坟豁然丰满充盈起来。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李爱杰欣慰地看着那座坟,想着银河灿烂的时分,秦山在那里会一眼认出他家的土豆地吗?他还会闻到那股土豆花的特殊香气吗?

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她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的响动,原来坟顶上的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停在她的鞋前,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李爱杰怜爱地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

小说在这里悄然结束,平静却让人回味,死亡所引起的强烈悲哀被这充满爱意的结尾冲淡了,死亡仅带走了秦山的躯体,但是他却以另外一种神秘的方式和家人继续生活在一起,亲情的包裹便让死亡也具有了空灵之美。

《白雪的墓园》和《重温草莓》是迟子建情感最为浓烈的两篇悼念性的文章。在《白雪的墓园》中,父亲死后,他的灵魂化作母亲眼中的一颗红豆,和母亲的目光一起注视着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共同创造的孩子,当母亲一个人悄悄到山上的墓园看望过父亲之后,那颗红豆也随之消失了,因为是母亲给予了父亲的灵魂一个人安心留在墓园里的勇气。而《重温草莓》则是“我”在梦幻中与父亲灵魂的交汇,延续着亲情的温暖。特别是在《向着白夜旅行》中,迟子建更是将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她让“我”经历了一次与前夫马孔多的灵魂一同出游的过程,故事是那样的扑朔迷离。同样,小说《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也是讲述了一个关于灵魂的神秘故事:只身来到漠那小镇的作家却屡屡被深夜出现的鬼魂的迹象所困扰,鬼魂常常在夜半时分演奏出类似筷子敲击碗的声音,听起来徐徐有致,富有旋律感和一种曼妙的伤感,于是只好请来巫师驱鬼,巫师的驱鬼术神奇地使鬼魂销声匿迹了。但是,迟子建却为小说安排了这样的结局:“我站在格里格故居的露台上眺望着大海时落泪了。那一片细雨黄昏中的格里格海啊,它到处是翻卷的音符,如同我在漠那小镇看到雪花飞舞的情景一样。那每一片雪花也都是一个音符,它们洒向屋檐、树木、大地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我为自己在木屋里驱鬼的行为感到无比羞愧。我想那是一种真正的天籁之音,是一个人灵魂的歌唱,是一个往生者抒发的对人间的绵绵情怀。我为什么要拒绝它?在喧哗浮躁的人间,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只应感到幸运才是啊。在格里格的故居,我听着四周发出的奇妙声音,更加怀恋曾笼罩过我的深夜的叮当声。我相信,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他的灵魂是会发音的。” 对于死亡的叙述带着迟子建自身对于生命、对于文学的智性思考,通过大胆的艺术想象与虚构,死亡叙事在迟子建的笔下向生活真实逼近的同时,也展现出人性和亲情最灿烂动人之处。死后的世界在迟子建的笔下充满着神秘,死亡并不意味着永久的消失,而是生命以别样的形态继续存在着,这样的表达方式一扫死亡惯常留给人们恐惧、绝望和沉重的印象,而是用灵性的语言去感悟生命的现世与彼岸,带给读者以扑朔迷离的神秘诗意。

正是由于迟子建对生命、对死亡、对人性困境进行的深刻思考,才使作品弥散出忧伤而又神秘的诗意氛围,涌动的是别样的灵性和光辉,这就是迟子建能够化平静为绚烂,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生与死在迟子建的眼中充满了同样的诗意,平凡的生命虽波澜不惊却也常常有峰回路转的惊喜,死亡也并不是绝望、消极和恐惧,对死亡的书写本身就是对生命流程的关注与思索。迟子建从不在文本中避讳死亡的出现,并且一直在努力探索死对生的意义,正是死亡的冰冷才衬托着生命的炽热,既然死亡的出现是如此的出其不意,那么生命将更加值得珍惜,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情,然而漫长的生活旅途才是对人的真正的考验;既然死亡与生命的形式终将合一,那么就要使自己从死亡带来的伤痛中解脱出来,正视它、接受它的存在,迟子建的死亡叙事实际上传达的却是对死亡本身的超越,是对生命进行的哲学思考。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280页

2.戴锦华:《迟子建:极地之女》,《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第3.版,第304页

4.迟子建:《死亡的气息》,《北方的盐》凤凰出版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第280页

5.迟子建:《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迟子建中篇小说集・第四卷・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第317页

6.迟子建:《亲亲土豆》,《迟子建文集・第三卷・亲亲土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7月第210-211页

第2篇:迟子建小说范文

关键词: 迟子建小说 ABB式形容词 修辞功能 语言运用 特点

迟子建,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有《北极村童话》、《雾月牛栏》、《亲亲土豆》等。她的小说多以乡村生活为题材,描写黑土地上的风土人情,表达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关注。因此,它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汪曾祺先生曾说:“小说的魅力之所在,首先是小说的语言。”①迟子建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尤其注意语言问题。本文仅从词语运用的一个侧面――ABB式形容词的修辞功能,探讨迟子建小说中语言运用的特点。

一、ABB式形容词

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结构形式独特的形容词,一般被称为ABB式形容词,它是由单音语素A和叠音成分BB构成的,如“绿油油、红彤彤、干巴巴”等。从结构方式上看,A是词根,具有明确的词汇意义,多数是形容词语素,也有一少部分是动词或名词语素,但不论A语素的性质是什么,只要和叠音成分BB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ABB式词语都是形容词性的。BB是词干,大多词义模糊,只有附在A后才显示出一定的意义,如“傻乎乎、懒洋洋”等。它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加在A后,使整个ABB式词语成为形容词;二是使整个词语在感情、形象、程度等方面的附加义更为丰富。

ABB式形容词构词较为灵活,相同的A可以和不同的BB组合成词,如“白茫茫”、“白皑皑”、“白花花”等;相同的BB也可以和不同的A组合成词,如“胖乎乎”、“傻乎乎”、“辣乎乎”等,人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自由组合音节。这种词通俗易懂、形象性强,在修辞上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因此,受到人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普遍青睐。

二、迟子建小说中ABB式形容词的修辞功能

迟子建小说中的ABB式形容词运用非常丰富,不仅使语言朴素自然,而且使得表达形象逼真。具体而言,它主要用来摹写性状,描绘色彩,描写体感和味感。

1.摹写性状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有一部分ABB式形容词用来摹写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加强事物的形象性。如:

(1)柴旺就像接到了福音书一样,喜滋滋地连声道谢,回到街上。(《福翩翩》)

(2)莫老师阴沉着脸,他一把夺过胡萝卜,把它一扬手撇到讲台上,脆生生的胡萝卜就被摔得四分五裂了,接着,莫老师揪着小磨盘的领子,把他连拖带拽地弄到讲台西侧靠近门口的地方,让他罚站。(《疯人院的小磨盘》)

(3)到仓库的袋子里抓一把小米,把它撒在纸箱里,小鸡就傻乎乎地跳进去,唧唧唧地点头啄着吃。(《北极村童话》)

例(1)中的“喜滋滋”,描写柴旺连声道谢时的情态,生动传神,如见其人。例(2)中的“脆生生”用来表现胡萝卜易碎的属性,这样摔后才会变得“四分五裂”,形象生动,使人眼前立刻浮现出这种情景。例(3)中的“傻乎乎”描写小鸡跳进纸箱吃米时的神态,使人如睹其状。

2.描绘色彩

迟子建还善于运用ABB式形容词来描绘事物的色彩,从而把一幅幅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如:

(1)梦见东头的大木刻楞房子里住着一个老太太,她站在黄灿灿的葵花下,抛给我好多好多的石子。(《北极村童话》)

(2)所以盛夏时许多光着脊梁的小男孩的脖子和肚皮都是黑黢黢的,好像那上面匍匐着黑蝙蝠。(《清水洗尘》)

(3)白茫茫的雾气使它刚熟识的人和场景变得恍惚的时候,它就现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雾月牛栏》)

例(1)中的“黄灿灿”不仅描绘了葵花的颜色,而且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例(2)中的“黑黢黢”形象描绘小男孩身上脏兮兮的颜色,语带贬义。例(3)中的“白茫茫”,描绘雾气的色彩,也非常形象,但表达的感情却是中性的。

3.描写体感

迟子建小说中的ABB式形容词,还可以逼真地表现人体的种种感受。如:

(1)暖洋洋的太阳,照得菜园泛着一层青光。(《北极村童话》)

(2)回答我的是一个火辣辣的嘴巴:“看我不把你送姥姥家!”(《北极村童话》)

(3)天已经十分黑了,风仍旧冷飕飕的,吹得她的脸颊有些疼,她便抄着袖倒退着走。(《旧时代的磨坊》)

例(1)中的“暖洋洋”描写太阳给人以温暖、舒适的感觉。例(2)中的“火辣辣”描写挨打后脸上生疼、发烧的感觉。例(3)中的“冷飕飕”描写寒风带给人的冰冷之感。

4.描写味感

迟子建小说中的ABB式形容词,除了描写体感之外,还可以描写味感。如:

(1)小磨盘一落座,她就歪着脑袋盯着他看个没完没了,看得嘴角流出了涎水,仿佛小磨盘是块香喷喷的鱼,而她是只猫似的。(《疯人院的小磨盘》)

(2)吃起来沙凌凌、甜丝丝的。(《北极村童话》)

例(1)中的“香喷喷”形象地表现了鱼香气扑鼻的味道。例(2)中的“甜丝丝”形象准确地描写了西瓜香甜可口的味觉。

三、迟子建小说中ABB式形容词运用的特点

迟子建在小说中运用ABB式形容词进行描写,有两个特点。

1.两个ABB式形容词连用

(1)桦树皮毛茸茸、白莹莹的那面做了灯罩的里子,灯一亮,犹如照耀着一片起伏着的血场,投下的光给人一种清凉之感。(《微风入林》)

(2)豆油,黄乎乎,粘稠稠,滴上一滴,星星准会眨眼睛的!(《北极村童话》)

(3)至于酒气,不但刘年不烦它,来店里的人也多半是不烦它的,它的气息总是给人一种过年的感觉,热辣辣的、暖洋洋的。(《酒鬼的鱼鹰》)

例(1)中的“毛茸茸”和“白莹莹”分别从触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桦树皮的特点。例(2)中的“黄乎乎”、“粘稠稠”是从颜色和浓度上描写豆油。例(3)中的“热辣辣的”和“暖洋洋的”都是从体感上来描写过年带给人的感觉。

2.ABB式形容词和其他叠言式形容词混合使用

(1)它的毛黄黄的、茸茸的、长长的,风一吹,泛着金灿灿的光。(《北极村童话》)

(2)浮溜浮溜得一碗,粘稠稠的,啜一口,甘甜甘甜,像软软的胶皮糖。(《北极村童话》)

(3)迎接那把大钥匙的果然是一把闷头闷脑的黑漆漆的大锁。(《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

例(1)用3个AA式形容词和1个ABB式形容词,共同描述“毛”所具有的特性。例(2)用2个ABAB式、1个AA式和ABB式形容词搭配使用,从视觉、味觉等角度描写米汤。以上两例,作者均采用短句形式,使语言错落有致,富有很强的节奏性。例(3)用ABAC式和ABB式来描写“大锁”,不仅描绘锁的颜色,而且把它拟人化了,使得“大锁”的形象更加具体可感。

综上,我们论述了迟子建小说中ABB式形容词的修辞功能及运用特点。ABB式形容词作为现代汉语叠言式的一种,在迟子建的小说中极具特色。它不仅能形象地描绘人和景,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而且使得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注释:

①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2.

参考文献:

[1]迟子建.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二十世纪作家文库.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

[2]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文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3]王晓炜.论汉语词汇中“ABB”式形容词的修辞特征及功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23,(4).

[4]杨国学.形容词“ABB”结构的修辞特点.修辞学习,1999,(1).

第3篇:迟子建小说范文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迟子建小说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又称女权主义批评,它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产物,而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展开而来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深入文学领域的产物。具体地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洲,以女性为主体,以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为研究对象,具有开放性和颠覆性的文学批评理论,是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学、文化领域的成果。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女性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为基本出发点,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纲领,致力于挖掘女性在历史、文学、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讨性别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文学角度对性别歧视进行批判,从而达到发掘女性的语言、寻找女性文学史、重建文学新理论的目的。它以不同的方法、角度、理论来研究的主题,主要有社会性别、、种族、阶级、经典文学书目、再现角度、阅读、主观性、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欲望、身体、作家身份、母性、家庭等,其中美、法、英国研究最为突出。”

从被誉为女性主义奠基作的英国批评家伍尔夫《一件自己的屋子》与1929年出版,到1949年堪称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经典的法国作家波伏娃《第二性》诞生,再到70年代后期女性主义批评家重视对女性经典作家文本的解读,如代表人物美国的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试图为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传统勾勒出一条线索。此后,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经受了不断质疑、挑战和突破,从把女性视为被动的受害者到具有主动的能动者,从男女二元对立到多元的性别观,从身份政治到分裂矛盾的身份,从后现代女性主义到生态女性主义,这就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发展的大致道路。总之,带有浓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产生到现在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反抗传统文学史中的女性受压抑、受歪曲和被忽略开始,到逐步的发展到批评父权中心主义文化、探索女性的存在方式和社会价值,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破与立中不断艰难前行。”

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是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与西方各种文艺思潮一起涌入中国,在其影响下,诞生了具有现代意义和本土特色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在汲取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时期三十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人把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的纯译介性研究”,这一时期学界只要致力于翻译和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的经典著作和女性主义批评方法理论等,为女性主义研究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当然,这种译介仅是一种简单横向移植,未能行建构中国自己的女性主义理论深入。二是“进入90年代,女性立场的讲述成为一批女作家共同的写作状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林白、陈染等。个性化写作、身体写作、逃离意识和黑夜意识的渗入成为90年代女性主义作家所特有的叙述方式。在批评界则以戴锦华、李小江等为代表,以女性视角创造性地解读文学,解构传统文化。最后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伴随着女性主义文学创作的沉浮进入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阶段。”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激情投入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逐渐冷静了下来。在此阶段,笔者尤其要点出有关性别的观点,越来越多的人由“彻底颠覆、取代男性中心话语体系,将男女两性看成是不可调和的对立双方”发展到“两性和谐”、“双声话语”,这是针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充溢的浓厚性别对立情绪而言的,它倡导男女平权、人格平等且和谐相处,即认为男女有别但又能平等相处,从而构建一个男女两性和平共处的和谐世界。这或许会激怒某些偏激的女性主义者,认为为争取女性话语权奋斗了几十年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殊不知,世界分阴阳,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天生注定存在差异,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一定要通过摧毁“男性王国”再来建立一个强势的“女性王国”,这难道不是又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了吗?难道“两性和谐”“男女平等”不更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吗?

综上所述,从简单的译介到自由而独具中国特色的女性创作和批评,三十年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了不少弯路,存在一些问题,但更多的是成就。创作队伍和研究队伍逐渐扩大,从开始青涩而显得有些偏激的学术格局变得日益客观、开放和包容。

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野下的迟子建小说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女性文学作品进行解析的一种批评方法。打破以男性为主的文学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总体目标,以求使世界女性从从属地位和被边缘化地处境得到改变。

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有一重要概念,即“女性意识”,简而言之,“女性意识”首先是一种性别意识,最核心的部分是反抗男权中心文化。在本部分将以迟子建小说为代表解读她的女性意识,具体、深层次地来理解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迟子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作为女性的她,在其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鲜活却总带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在寻究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时,她把矛头指向了男权,“她们都或主动或被动地将美好的生命消逝在男权的漩涡里”。但是,迟子建没有大声鞭笞这个社会,厉声指责造成女性悲剧的幕后黑手――男人,而是从女性角度入手,寻找一条女性解放、独立的自救之路,因为她明白,女性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也正是因为迟子建这种希望男女和谐相处的温和女性意识,缺少对男权的猛烈攻击性,在学界很少有人把她的作品纳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笔者认为,随着“两性和谐”声音的日益高涨,底蕴深厚的温和女性意识才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迟子建小说必是令人回味无穷,具有深远意义的女性文学作品。

迟子建小说以其诗意化的语言塑造了许多清新可人的女性人物,如《逝川》里的吉喜、《秧歌》里的小梳妆、《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那个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等。读者品读完作品后无不为这些美丽、善良、坚强的女性所动容,想着好人必有好的归宿,可遗憾的是,这些天使般的女人都是以悲剧划上人生的句号。《逝川》中聪明能力、百里挑一的吉喜为了心爱的男人胡会而孤收一生,那个也喜欢她的男人却娶了毫无姿色、持家水平一般的女人,拒绝吉喜的理由竟然是她“太能力,什么都会,能过了头”,能干威胁男人的权威;《秧歌》里美若天仙、迷倒全城男女老少的小梳妆恋上了首饰店老板付子玉,在一句承诺都没有的情况下,痴情女子小梳妆凄苦、悲凉地空等了他一辈子,而更可悲的是已有三位太太的付子玉根本就没把她放在心上,“落花”的小梳妆遇到了无情的“流水”,结局只能是青春已逝、服毒自杀。她那句“世上没有薄情的男子,只有痴情的女子”在历史的长空哀叹。对于女人来说,爱情在她们心中是无可替代的地位,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那位美丽、纯洁、勤劳的鄂温克女人却没有守住自己的爱情,两个心爱的男人都因客观灾害离她而去,失去了依靠和支撑的她如枯萎的花,缺少了鲜亮。

在对迟子建笔下的女性人物悲剧命运进行思索中,我们能体会到她对男权社会隐约的批判。然而,作者更多的立意是在寻找摆脱女性悲剧命运的轮回,欲“以慈悲众生的情怀来超越个人的悲剧”。在《逝川》中吉喜虽然独守了一辈子,但是她依然开朗乐观坚强地活着,还以七十八岁的年迈之躯冒着可能招致灾祸的危险,亲自为弃她而去男人的儿媳妇接生;在《秧歌》里为等一个仅把她当作生命的过客的人,小梳妆耗尽了毕生美丽的青春年华,可是,最后她是说“今年的正月十五人心宁静得很,一辈子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她没有哭天抢地,她有的是那份坦然,那份满足。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那个两次失去挚爱之人的女人,纵使爱情没了,她就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乐趣、生命的重量。在这些女性形象身上有着浓郁的哀伤气质,但作者这种感伤的书写并不是为了传递悲哀,在这些理性文字后面隐藏着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在这些女性形象上集中体现着作者的理想和情怀,这些女子面对命运施加给她们的挑战,没有退缩,没有一蹶不振,她们慢慢地冲出黑暗的笼罩,尊重生离死别,懂得宽容理解,踩着哀伤,坚持美好信念,勇敢坚强生活,跳起不平凡的生命之舞。

纵观迟子建的小说,会发现里面没有对男权的偏激叱喝、无理谩骂,存在的是带有悲天悯人情怀的诗化语言和温情故事。她“确立女性意识并不意味着颠覆男性,而是要走出第二性的自我认同所导致的封闭、自哀自怨的女性狭小的生活空间,确立女性作为人的存在的主体地位。同时,用女性自有的温情去关怀人世,做一个大写的人。”大家风范就应该是拥有迟子建一样的气质和格调。

总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极具潜力和前景的一种批评理论,我们要重视和丰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重新解读经典女性文学作品,使女性文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获得长足的发展,从而大力推动女性文学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杨谨旖.浅谈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的产生与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2011,08.

[2] 张云.试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意识[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3] 莫立民.新时期三十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甘肃社会科学,2010,05

[4] 石晓静.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简述[J].科学之友,200707

[5] 杨裴羿,傅宗洪.在困境中前行的当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J].时代教育,2011,05

[6] 林步艳.迟子建小说世界中的女性形象浅析[J].东南传播,2008,4.

[7] 董慧.迟子建小说中妇女的边缘形象[J].名作欣赏,2011,23.

第4篇:迟子建小说范文

1986年的时候,正是我狂热地爱着文学、被文学所迷惑的时代。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读到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北极村的童话》,从此开始喜欢上了迟子建的作品。 1989年我在《文艺争鸣》杂志当编辑,去鲁迅文学院组稿时,认识了迟子建、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作家。迟子建喜欢穿裙子,喜欢用围巾来调节色彩。她长长直直的头发披在肩上,加上北方女孩子高挑的个子,很是引人注意。

说起迟子建的创作生涯,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年。她可称是“年轻的老作家”。她年少成名,笔耕不辍,不仅小说创作方面成就突出,而且散文写作也自成一家。她的浪漫诗意抒情里,有着严峻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美学意味。迟子建的文字总是带着诗性和强烈的个人气息,形成了一种优雅的文学话语。

记得2008年的冬天,我与北京大学的几位学者去黑龙江大学讲学。一天晚上,组织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家很纯正的俄罗斯餐厅宴请,我给迟子建打了电话,问她是否方便来一起坐坐?她爽快地答应了。

当我和北大的几位朋友来时,迟子建已经在等我了。

我们有好多年没见过面。当相见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些心酸,迟子建似乎也有与我同样的感觉。因为这些年,我们的生活都发生过一些变化。我们相互说着这些年各自的一些事,还说起我们共同熟悉的朋友们的事。我问她生活得好吗?她说她的生活是命中注定有这样的结果。她说:“如果我也有一个儿子该多好。DN(我儿子)已长成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样了吧?”我告诉她DN喜欢她的小说,还常常想念迟子建阿姨。

就在那天俄罗斯餐厅分手后,迟子建给我发来一条很长的短信:“见到你非常高兴。孩子那么优秀,是你的骄傲……”回来后,又翻看我的老照片,那是1989年5月在北京八里庄南里鲁迅文学院,当年迟子建正在那里读书。有两张照片是迟子建与DN小朋友在玩耍,她笑得那么童真。照片上的DN坐在她的书桌上,肆无忌惮地在她的稿纸上乱写乱画着。

第5篇:迟子建小说范文

关键词:生态美学;回归自然;迟子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03-02

一、生态美学与迟子建作品的相遇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原始部落时代、早期文明的农耕时代、科技理性主导的现代工业时代、信息产业主导的后现代。后现代社会人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肆无忌惮的向大自然索取和侵害,自然已经无法承受和自我调节,于是它无情地向人类反击:地震、海啸、瘟疫、旱灾、洪水等自然灾害频频地袭击人类。在现代社会实行市场经济,人们趋于崇拜商品、崇尚工具理性、心理变态等等人文问题出现。人与大自然、社会出现了众多的不平衡,越来越多的人文学者专注于寻找一种更适合现代人发展的全面价值观。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深层生态学,实现了自然科学实征研究与人文科学世界观的探索的结合,形成生态存在论哲学。这种新哲学理论突破主客二元对立机械论世界观,提出系统整体性世界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自然――社会”协调统一。在20世纪90年中期,中国美学家首次提出了生态美学的概念。“对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的理解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而广义的理解则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走向人的诗意的栖居,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在当代文坛,小说很少有能让人感动的,不乏批判社会现实、揭露人性黑暗面的;纠结现代社会人性复杂、无奈的作品,因其冷静乃至于冷酷的理性态度使人感受不到温暖,反而让人对这个社会更失望。而那些依然摇曳人心的温情、充满怀想童年之美的作品显得格外珍贵,使我们在喧哗的都市,繁忙的生活之余仍有感动和温暖。迟子建的小说创作就是这样一个存在。众多的评论家不知怎么去定位她,她不属于新写实小说,也不能归于女性写作,归于纯乡土小说写作也不能,不管外界如何纷扰,如何去评论她,迟子建倾心的专注那片白山黑水,那片遥远的北极村,述说着寒冷的高纬度中那片“天人合一”的人文与自然风景相交的极地。迟子建从来也不想把自己归于哪种流派或哪种旗帜之下,更没有标榜过自己是一个生态主义的作家,她用一个作家的超前意识和责任感站在生态美学的最高境界对现代文明进行审美的批判。她的小说创作中渗透着生态意识,崇尚万物有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一直认为,大自然是这世界上真正不朽的东西,它有呼吸,有灵性,往往会使你与它产生共鸣”,“没有大自然的滋养也不会有我的文学。一个作家,心中最好是有一个可以休憩的地方。有了故土,如同树有了根;而有了大自然,这树就会发芽了”。迟子建经营着人在自然中找到宁静心绪的伤怀之美,想象人在童年与自然的美好存在,以自觉意识寻索人类生态学未来的作家更是绝无仅有。如《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遇到尴尬、悲哀与无奈的思索和反思。对于书中所描述的这个行将要消失的鄂温克民族,以及其文化,迟子建说:“可以用‘悲凉’二字形容我目睹了这支部落的生存现状时的心情。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以一些原始生活的永久消失和民间艺术的流失做代价的。从这点看,无论是发达的第一世界还是不大发达的第三世界,在对待这个问题上,其态度是惊人相似的。好像不这样的话,就是不进步、不文明的表现,这种共性的心理定势和思维是非常可怕的。”小说用“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个标题,分别预示着近百年的鄂温克民族的发展的过程,作者把这百年历史发展浓缩成一天让“我”这个近百岁的老人讲出来,把读者从遥远的历史中带回现实,在今昔对比中为鄂温克人与山林万物曾经的和谐相处扼腕叹息,体味出曾经的沧桑与复归平淡的宁静。而“清晨”“正午”“黄昏”分别对应鄂温克民族历史的发展兴衰与“我”的出生到老去,在故事的讲述中其语气也相应分别呈现出清晨的清新活泼,正午的热烈激越,黄昏的感伤苍凉,而“半个月亮”爬上来,则在感伤与苍凉中预示、寄托着一种新的希望。这种命题与安排使全篇解构匀称,节奏舒缓而韵律和谐,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二、生态美学的价值观:回归自然

地球环境、生态的进化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存在赖以自然生态的存在和平衡。所以说人类和自然是互生互融的关系,是平等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传统价值观上的征服与被征服,占有与被占有,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这是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世界观的根本改变,人类开始思维生态对人类的重要性。当代众多学者开始对当前生态问题的热切关注,提出生态美学,建构生态美学,提倡对大自然的“复魅”。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学作品・前言》中写到:“当进入一个新千年之时,我们所面临的伟大事业是要实现这样一个转变:由人类蹂躏地球的时期,转向人类以一种共同收益方式存在于这颗星球上的时期”,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纵观迟子建的小说创作,始终也有着一条“生态的情感纽带”贯穿其中,那就是:对万物生灵的关注与关爱,对大自然的崇敬与热爱,对人性中自然天性的礼赞,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祈盼宇宙间生灵万物能够生态平衡、和谐相处。迟子建说:“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故乡和大自然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照亮了她写作的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迟子建的文学理想是: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从1985年迟子建初登文坛的文学创作《北极村童话》开始,对于自然的描写已是她笔下的一道布景,是她留恋的乐园。在之后不断的创作中,迟子建一如既往地钟情于对自然景物的铺写。在《北国一片苍茫》、《沉睡的大固其固》、《无歌的憩园》、《秧歌》、《亲亲土豆》等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倾心灌注对大兴安岭那片黑土地上的白山黑水、松林冰河、茫茫白雪、晨曦暮霭等新鲜奇妙的边地景色的描摹,无处不在的捕捉嫩绿的青葱、醉人的都柿、会流泪的鱼、有灵性的狗等妖娆的自然意象。《白雀林》、《芳草在沼泽中》、《微风入林》等主体象征比较明显的小说中这种回归自然的理念表达的尤为突显了。在《芳草在沼泽中》,她更是明确了自己美学信念:“我不能玷污刚刚树立在心中的有关芳草的神话,因为我看到的现实是流着肮脏恶心的脓血的,所以我宁愿相信神话。在我看来,神话也是一种理想和信仰。”面对人类文明偏颇所招致的人类现代社会中得重重危机,迟子建用女性的柔情唤醒人类良知的醒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天人合一理念,用向善向美的人性创作文学,在无教条的感动中让人们学会呵护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抗争流俗,批判现代文明的胆识。迟子建的文学理念如涓涓细流般在其不断的创作中终成为参天大树,呼风唤雨般的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灵性世界,一个超越现实存在的终极乡土价值观,这是一个成熟的作家带给当代文学的最有价值的思想艺术。

《微风入林》中鄂伦春汉子孟和哲带着满脸的血,到医务室去医治,却吓到无防备的护士方雪贞,这一吓使方雪贞身上的月经吓没了。孟和哲用来治愈停经的方雪贞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在他的治疗过程中没有半点的企图,在族里一辈子只娶一个女人,他爱自己的妻子。他用这种原始的带有野蛮行为的方式治好了方雪贞的停经。同时孟和哲这种带有原始生命活力的形象和方雪贞的丈夫也做了鲜明的对比,那是一个中学教师,被现代文明浸染规劝的过早的衰竭。虽然迟子建说《微风入林》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女人的悲剧,我们看到这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悲剧。《白雀林》这种回归自然的意向更为明显,明瓦幼年的缺失感在经过生活的种种波折后,逐步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意向:最终以返回自然作为归宿,带有寻求本性、返璞归真的意味。这让我想起了以“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沈从文先生一心要建造自己的“希腊小庙”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致力于表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他所要极力“对抗”的是现代文明对于自在而随性的人性的入侵和破坏。

三、用生态美学治愈现代文明的伤痛

生态美学的产生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需要、社会的发展,是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这种生态美学是克服传统存在论美学各种局限和消极方面,并更具整体性和建设性的美学理论,它将各种生态学原则吸收进美学,成为美学理论中著名的“绿色原则”。马斯洛说:“不仅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的一部分,而且人必须至少和自然有最低限度的同型性(和自然相似)才能在自然中生长……在人和超越他的实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裂缝。”生态美学寻求的是主体内在与外在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对人类自身生命价值的体认和对外在自然界的发现,寻求万物生命的共同存在感。提出共存是对生命意义存在的肯定,是对人性的回归,是对当下以“人类为中心”生态观状态的改变,是人类对世代美好生存的探寻,更是保持了对全球所提出可持续发展观一致统一。同时,伴随着城市文明的出现、发展以及如今的后现代主义的风靡,生态美学在审美的高度为现代身心疲惫与憔悴的人们,提供了心灵深处所渴望的:自我身心回归到大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

从中国古典文学开始,人文理念就是崇尚“道法自然”,回归大自然,运用“中和之美”建立一种和谐的社会蓝图。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孟子则描绘了一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迟子建的文学创作也体现出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神,她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她说:“一个作家,都有通向自己作品的‘隐秘通道’。如果让我说出我作品的‘隐秘通道’,那就是大自然。”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迟子建熟悉故乡四时循环中所有神奇微妙的景色变迁,这种“原始风景”在作家眼里是真正不朽的、和人一样呼吸的事物,她满怀敬畏与热爱的激情抒写它们。阳光如牛奶般的从天上倾泻下来,月光销魂般摇曳,露水散发着温柔的香气,千变万化的冬夜,黑马般无拘无束撒欢的黑暗。迟子建把普通景物,如这般的房屋牛栏、墓园菜地、微风树林、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描写的无不笼罩着神性的光彩,如同生活在自然中的那些焕发生命光彩的人一样。人类经历过种种自我制造的灾难,在反思后向往一种心灵的皈依――人与自然相得益彰,构成一幅生生不息的和谐生态图景,这是人类永不衰竭的乌托邦梦想。迟子建构建的文学理想追求人、情、景融为一体,浸入某种宗教情怀的伤怀之美,这是迟子建珍爱的最高境界。迟子建说:“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迟子建走过千山万水,认定还是走不出心中那个小小的北极村。现代人类的发展也是走了一个圈后,再返回到最初的梦想,回到自然,回到故乡,让自然的阔达胸襟来疗伤解构时代带来的不信任感,怀疑精神,做到对人类最初的梦想诗情守望和诗意关照。

参考文献:

[1]赵善青,李明贤.从“祛魅”到“复魅”――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现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

[2]方守金,迟子建.自然化育文学精灵――迟子建访谈录[J].文艺评论.2001.

[3]迟子建,胡殷红.人类文明进程中所遇到的尴尬,悲哀和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 右岸》[J].艺术广角,2006(2).

[4]迟子建,胡殷红.人类文明进程中所遇到的尴尬,悲哀和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J].艺术广角,2006(2).

[5]迟子建.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J].小说评论,2002(2).

[6]迟子建.芳草在沼泽中[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7]沈从文.沈从文选集[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8]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9]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80.

[10]李树泉,迟子建.在厚厚的泥巴后面――作家迟子建访谈[EB/OL].中国作家网 省略/2007-11-09.

第6篇:迟子建小说范文

在当代群星璀璨的女作家当中,迟子建无疑是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前不久,她以令人信服的创作成就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这是她第三次获此殊荣,也是目前为止惟一蝉联过三次“鲁迅文学奖”的女作家。而迟子建很淡然地看成似“一阵一阵风吹过脸庞”一样,淡定又从容。从容的她面对一片如潮的赞扬声时,却悄然地回到既充满了幸福与温情,也留下过疼痛和悲伤的地方――故乡塔河。这个从东北走出来的才情女子,并没有被突然失去挚爱亲人的厄运所击垮,这几年,她反而以坚韧与柔弱的性情坚持“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并将写作当成她生命中的最爱,于是,从悲伤中走出来的迟子建写下了像《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一系列反响强烈、震撼读者的小说佳作。

迟子建,就是这样一位心中充满着爱与温情的女子。这在她2006年、2007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中得到明证。这两年间,她先后创作了《野炊图》《第三地晚餐》《西街魂儿》《福翩翩》《花子的春天》《百雀林》《起舞》等,这些作品篇篇精湛,异彩纷呈,每个故事都好读、耐读,隽永无穷。我不知多少次被这些作品深深打动,在编辑这部中短篇集时,我和迟子建在不约而同的时候,都想到了用《福翩翩》作书名,这个拙朴喜庆而又令人浮想联翩的书名――《福翩翩》,似乎还散发着年的味道,在2008年春节前推出,也算是一本年味十足、福至心灵的贺岁书呀。

正如苏童所说的那样:每年春天,我听不见遥远的黑龙江上冰雪融化的声音,但我们总是能准时听见迟子建的脚步。迟子建来了,奇妙的是,迟子建的小说恰好总是带着一种春天的气息。性格明朗热烈而且刚强、端庄美丽且善良如初的迟子建,携着这本贺岁书《福翩翩》款款向你走来时,一定是春天的气息,春天的温暖、春天的祝福也翩然而至……这是一本温暖的书。开篇的《福翩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故事――两对夫妻努力地爱与被爱,怀揣着希望经营着曾经遭遇不幸的家庭;刚发表却反响热烈的《起舞》,写的是哈尔滨一个叫老八杂的棚户区所发生的故事,既有流传至今的民间传奇故事,也有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艰辛、坎坷和尴尬,但却被人间的温情所包裹,被爱的光芒所关照;还有《花子的春天》在苦难与希望的“春天”交替出现,从而继余华之后探讨了中国式“活着”的意义;《野炊图》写三位处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现实生活,他们每个人都有辛酸的故事需要“讲述”;《百雀林》《第三地晚餐》《西街魂儿》都是迟子建笔下底层人物命运交错中酸楚而又温情的表述。这些故事虽然忧伤、不幸,甚至悲惨与不堪,但迟子建讲述的时候,洋溢在人物之间朴素的爱意,遮蔽了生活本相中的庸冗和不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笃定韧性的爱,他们可以忘却了物质的贫乏困窘,沉浸在丰盈的精神收获之中,于是平凡的日子也焕发了令人神往的光彩。因此,整本书中弥漫着明亮的暖色调。是一本冬天读了心里暖和,春天读了心里激荡,夏天读了心里灿然,秋天读了心里丰盈的奇妙之书。

第7篇:迟子建小说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近年来对迟子建创作的误读、指责,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新世纪以来乡村叙事创作进行一个总体特点分析,阐释作家创作的内在机理及其所采取的民间立场,从而概括出其创作呈现出的“现实与审美的错位”的特点,为其辨正。

    迟子建这个当代文坛耳熟能详的名字,单是她的故乡就如苏童所说具有先声夺人的魅力。出生于中国最北端的大兴安岭的迟子建,从小便在与自然的零距离的相融中体会童年的快乐,这种得天独厚的生命体验对于她成年以后的创作可以说产生着非比寻常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在乡村广阔大地上的一个辛勤的耕耘者,以“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 ,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 D坚守着自然、田园、诗意的表达。《北国一片苍茫》、《葫芦街头唱晚》、《荒原》、《逝川》、《亲亲土豆》、《雾月牛栏》、《孕妇和牛》、《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等一批八、九十年代的创作使她成为当代文坛一个独异的存在。直至新世纪的到来她仍然笔耕不辍,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成为产量较多且质量较高的作家之一。

    对于迟子建创作及其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作品所体现出的作家创作风格特点、蕴含其中的地域文化特点、以及与传统文化、萨满文化及其他诸种形式文化问的传承关系的研究上,还有对作家创作立场的评析……其中似乎有一些基本的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迟子建以其空灵与饱满的美感,融化进丰盈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我们呈现一个“生态和谐的爱与美的世界” ,最终抵达到她的彼岸——故乡与自然。面对迟子建新世纪以来的创作,正面的评价多延续以前的观念,没有过多新的发现;相反倒是因为新世纪以来中同社会现实的迅猛发展,乡村社会的剧烈变动,使得批评家、研究者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迟子建这种依然故我的乡土情感,于是出现诸多指责,批评她“撇开时代风潮以浪漫、朦胧的笔调表现诗意的乡村”,“这种乌托邦式的精神乡土,很大程度属于城市’属于知识阶层,是城市在现代语境下对农村的‘殖民’想象”,以及刻意回避对苦难现实的表现等等。笔者却不苟同这种看法。也许是迟子建一以贯之的美学风格迷惑了众多研究者,让他们在快餐多元的新世纪里无暇细读文本便妄自判断,只要抒情一些、诗意一些、美善一些就统统划归到田园一派,而不深究其中作家内心些微变化所引起的潜藏于文本中的诸多新因素,亦没有进行有效地“症候式“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本文正是通过考察作家在新世纪里人生经历与体验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其新世纪以来创作的诸多文本的细读,一方面是对迟子建误读的一种辨正,同时也是来探讨其在新世纪乡村叙事上的特点。 

    新世纪以来的迟子建,在经历人生重创后(失去爱人),首先对于人生有了新的深痛体验,“命运就像一只很沉重的脚,我是一只可怜的蚂蚁。它踩了我一下。”这种艰难的时刻是写作“丰富、滋养、安慰”了她,“面对磨难的时候,她更热爱写作”④。更加热爱并执着于写作的迟子建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巨大的社会现实,即乡土中国的急速巨变,以及应对这种现实的文坛现状,破碎化的乡土世界。在很多作家笔下已经显现出来,那种日常化的、鸡鸣狗叫式的琐碎叙事在文坛泛滥,对此迟子建保有警惕。如何在保持自己~4sl,说纯粹的艺术性与审美性的追求的同时,展现出自己对时代、对现实、对人生的深痛体验,并将 自我的体验与对历史现实的认识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升华为艺术体验,呈现给读者一个较为清晰的美的艺术世界,而非那混沌芜杂的表象现实,从而感染、打动读者,这是作者在创作中积极思考并欲解决的问题。纵观《微风入林》、《酒鬼的鱼鹰》、《雪坝下的新娘》、《芳草在沼泽中》、《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采浆果的人》、《一匹马两个人》、《踏着月光的行板》、《花牛子的春天》等文本,我们看到作家创作上表现出的一种现实与审美的错位,笔者用“悲凄的诗意表达来阐释这种错位。 

    我们将这个概括分为两个部分,后半部分“诗意表达”比较容易理解,这是对作家美学风格追求的一种概括。在迟子建获得澳大利亚 “悬念句子文学奖”这个重要奖项时,评委会对她作品的评语就是“具有诗的意蕴”,而她自己也认为这是对她小说艺术性最好的认可。可以说从八十年代创作至今,迟子建一直追求这种诗意表达。前半部分“悲凄的”则更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迟子建创作错位如何产生。这“悲凄”所要表达的正是迟子建创造的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构成的“差”,一种空白,一种意义,这种叙事的空白承接着对话的产生。迟子建在写作中抽空了一些道德伦理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表面化的范畴,使具有社会现实伦理范畴的概念的有效性迅速地丧失,这些意识形态符号被迟子建掩入了叙事的盲区成为话语的盲点,文本上自然形成一种巨大的现实与艺术的错位,使得人们相信迟子建终日迷醉于她的终极乡土中而躲避现实乡土的分裂。但是掩盖不等于消失,通过“悲凄”创造的对话机会,作者将大的悲悯情怀融人人物刻画中、情节叙述中,这是一种沉重悲情的氛围、一种凄凉苦痛的气息、一种充溢于文本、渗透入其叙述背景及字里行间的大悲悯的精神,这样的人类关怀意识,使得她与 20世纪三十年代的沈从文达到了精神上的相通。李锐在 《另一种纪念碑》中曾深切而尖锐地指出:“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这个世界上可有一个摆满了人头和尸体的‘世外桃源’吗?而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所有那些妓女、船工、士兵和农民们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种深重到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底色上描绘出来的。”@这样,迟子建作品所具有的巨大现实力量,蕴藏于作品中的大悲痛便被诗意地传达出来了。痛而悯的精神经过作家诗意的艺术融化,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个饱含温情又现实无比的真挚故事。

    迟子建 自己在创作谈中说过:“常有批评家善意地提醒我,对温暖的表达要节制,可在我眼里,对‘恶’和‘残忍’的表达要节制,而对温暖是不需要节制的。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讲,温暖代表着宗教的精神啊。”迟子建认为是很多人误解了“温暖”,“以为它的背后是简单的‘诗情画意’,其实不然。真正的温暖,是从苍凉和苦难中生成的! 能在浮华的人世间,拾取这一脉温暖,让我觉得生命还是灿烂的”④。

    我们可以看到新世纪里的几乎每一部乡村叙事作品都展现了这种错位。在《一匹马两个人》中,作者借用古典白描的笔法传神地写出-x,/孤苦的乡村老年夫妇的至爱真情。老马、老头儿、老太婆,农具、粮食 、离家二十里的田地,构成了他们的全部生活内容。爱做梦的老太婆总喜欢在老马的车睡觉,老头儿总喜欢有老太婆的陪伴去二十里外的田地里干活,生命的一天就在这一来~去中一起度过,这就是他们的幸福生活。然而幸福毕竟是作者与读者的感知,他们平淡苦涩的日子更多充满的是不幸,老马老了,老头儿也老了,老太婆在一次去庄稼的路上,不知不觉中掉下马车死去了;他们唯一的儿子两次入狱,都是因为强奸罪,其犯罪动机是为了父母不再受人欺负。失去妻子的老头儿甚至已经没有体力来埋葬老伴儿了。这样苦难的现实中作家还是不放弃其温情的表达,给作品带来一抹人性人心的亮丽。 

    在洪治纲慨叹中国作家 “同样也书写底层,同样也书写苦难,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却很少读到那种温暖的人性,很少读到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宽厚广袤和悲悯,也很少感受到那些人之为人的亲情、荣耀和梦想”时,我们看到迟子建书写底层 、书写苦难时,就透着温暖的人性。《踏着月光的行板》描写一对乡村夫妇,不过他们的生活空间已经转移到了繁华的都市中,他们是打工族中的一员。为了每个月的一次相见而欣喜不已,这几乎成为他们在外乡漂泊的精神和情感寄托,有了这份约定他们在城里受再多的苦、遭受再多的白眼也是值得的。于是在火车的交错中,他们完成了又一次“约定”:不对生活妥协,而是要乐观向上应对生活。作者要为我们呈现这些社会最底层打工者身上可贵的精神价值。 

    乡村文化的衰落是作者无可回避的现实。迟子建也关注进城农民,但是同时她没有忘记那些因农民离土而落寞下来、荒凉下来的乡村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孤独的留守乡村的农民们。乡村世界已经渐渐“沙漠化”了,由于太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不仅土地荒芜了、家庭荒芜了、村一级的组织荒芜了、乡村文化荒芜了,最可怕的是人心也荒芜了。在小说《花斗I=子的春天》中作家描写了一个花痴型乡村青年的三次人生坎坷。第一次是由于他生性风流得名“花牛亡子”,父亲无奈之下带他进山伐树,这期间不小,被砸 ,丧失了生殖能力,从此变了一个人;第二次是村里通电给花车亡子带来了再次生活的勇气,开了磨房,勤劳能干的他很快出了名,但不幸的是花牛亡子的左手被电磨锯掉了,父亲伤心过度而死;第三次是花牛亡子全身心投入到帮忙照看邻居家刚出生的孩子身上,他是个没有母亲的孤儿 ,并最后因为这个孩子抓阄而当上了民间意义上的村长,出外打工的青年人都拜托他照看自己家里的媳妇,害怕真正的村长以权谋私,花牛亡子尽职尽责但还是出了事故,一个媳妇怀孕了,花牛亡子被春节回家过年的青年一顿暴打。他不知道自己即将来到的这个春天会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乡村中已经没有什么人真正理解他、关心他了。 

    对于每个经历挫折不幸的人来说,人生总要继续前行,花41=子在失去了为男人、为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后还要迎接以后的每一个春天;蒋百嫂失去身为矿工的丈夫后也要独 自面对黑夜;民间艺人失去他至爱的艺术后仍要为别人作画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酒鬼失去了他的鱼鹰(《酒鬼的鱼鹰》),金井人失去了他们应该收获的庄稼(《采浆果的人》)……底层苦难中挣扎的乡村百姓抵抗不了现实带来的破坏力量 ,它总会在某一个时刻使人们失掉心爱的东西。

第8篇:迟子建小说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近年来对迟子建创作的误读、指责,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新世纪以来乡村叙事创作进行一个总体特点分析,阐释作家创作的内在机理及其所采取的民间立场,从而概括出其创作呈现出的“现实与审美的错位”的特点,为其辨正。

迟子建这个当代文坛耳熟能详的名字,单是她的故乡就如苏童所说具有先声夺人的魅力。出生于中国最北端的大兴安岭的迟子建,从小便在与自然的零距离的相融中体会童年的快乐,这种得天独厚的生命体验对于她成年以后的创作可以说产生着非比寻常的影响。于是我们看到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在乡村广阔大地上的一个辛勤的耕耘者,以“一种均匀的创作节奏,一种稳定的美学追求 ,一种晶莹明亮的文字品格” d坚守着自然、田园、诗意的表达。《北国一片苍茫》、《葫芦街头唱晚》、《荒原》、《逝川》、《亲亲土豆》、《雾月牛栏》、《孕妇和牛》、《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等一批八、九十年代的创作使她成为当代文坛一个独异的存在。直至新世纪的到来她仍然笔耕不辍,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成为产量较多且质量较高的作家之一。

对于迟子建创作及其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尤其是九十年代作品所体现出的作家创作风格特点、蕴含其中的地域文化特点、以及与传统文化、萨满文化及其他诸种形式文化问的传承关系的研究上,还有对作家创作立场的评析……其中似乎有一些基本的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迟子建以其空灵与饱满的美感,融化进丰盈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我们呈现一个“生态和谐的爱与美的世界” ,最终抵达到她的彼岸——故乡与自然。面对迟子建新世纪以来的创作,正面的评价多延续以前的观念,没有过多新的发现;相反倒是因为新世纪以来中同社会现实的迅猛发展,乡村社会的剧烈变动,使得批评家、研究者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迟子建这种依然故我的乡土情感,于是出现诸多指责,批评她“撇开时代风潮以浪漫、朦胧的笔调表现诗意的乡村”,“这种乌托邦式的精神乡土,很大程度属于城市’属于知识阶层,是城市在现代语境下对农村的‘殖民’想象”,以及刻意回避对苦难现实的表现等等。笔者却不苟同这种看法。也许是迟子建一以贯之的美学风格迷惑了众多研究者,让他们在快餐多元的新世纪里无暇细读文本便妄自判断,只要抒情一些、诗意一些、美善一些就统统划归到田园一派,而不深究其中作家内心些微变化所引起的潜藏于文本中的诸多新因素,亦没有进行有效地“症候式“分析,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本文正是通过考察作家在新世纪里人生经历与体验发生的重大变化,结合其新世纪以来创作的诸多文本的细读,一方面是对迟子建误读的一种辨正,同时也是来探讨其在新世纪乡村叙事上的特点。 

新世纪以来的迟子建,在经历人生重创后(失去爱人),首先对于人生有了新的深痛体验,“命运就像一只很沉重的脚,我是一只可怜的蚂蚁。它踩了我一下。”这种艰难的时刻是写作“丰富、滋养、安慰”了她,“面对磨难的时候,她更热爱写作”④。更加热爱并执着于写作的迟子建接下来要面对的是巨大的社会现实,即乡土中国的急速巨变,以及应对这种现实的文坛现状,破碎化的乡土世界。在很多作家笔下已经显现出来,那种日常化的、鸡鸣狗叫式的琐碎叙事在文坛泛滥,对此迟子建保有警惕。如何在保持自己~4sl,说纯粹的艺术性与审美性的追求的同时,展现出自己对时代、对现实、对人生的深痛体验,并将 自我的体验与对历史现实的认识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升华为艺术体验,呈现给读者一个较为清晰的美的艺术世界,而非那混沌芜杂的表象现实,从而感染、打动读者,这是作者在创作中积极思考并欲解决的问题。纵观《微风入林》、《酒鬼的鱼鹰》、《雪坝下的新娘》、《芳草在沼泽中》、《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采浆果的人》、《一匹马两个人》、《踏着月光的行板》、《花牛子的春天》等文本,我们看到作家创作上表现出的一种现实与审美的错位,笔者用“悲凄的诗意表达来阐释这种错位。 

我们将这个概括分为两个部分,后半部分“诗意表达”比较容易理解,这是对作家美学风格追求的一种概括。在迟子建获得澳大利亚 “悬念句子文学奖”这个重要奖项时,评委会对她作品的评语就是“具有诗的意蕴”,而她自己也认为这是对她小说艺术性最好的认可。可以说从八十年代创作至今,迟子建一直追求这种诗意表达。前半部分“悲凄的”则更进一步帮助我们理解迟子建创作错位如何产生。这“悲凄”所要表达的正是迟子建创造的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构成的“差”,一种空白,一种意义,这种叙事的空白承接着对话的产生。迟子建在写作中抽空了一些道德伦理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表面化的范畴,使具有社会现实伦理范畴的概念的有效性迅速地丧失,这些意识形态符号被迟子建掩入了叙事的盲区成为话语的盲点,文本上自然形成一种巨大的现实与艺术的错位,使得人们相信迟子建终日迷醉于她的终极乡土中而躲避现实乡土的分裂。但是掩盖不等于消失,通过“悲凄”创造的对话机会,作者将大的悲悯情怀融人人物刻画中、情节叙述中,这是一种沉重悲情的氛围、一种凄凉苦痛的气息、一种充溢于文本、渗透入其叙述背景及字里行间的大悲悯的精神,这样的人类关怀意识,使得她与 20世纪三十年代的沈从文达到了精神上的相通。李锐在 《另一种纪念碑》中曾深切而尖锐地指出:“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这个世界上可有一个摆满了人头和尸体的‘世外桃源’吗?而这些刻骨铭心的记忆,……所有那些妓女、船工、士兵和农民们的故事,都是在这样一种深重到叫人透不过气来的底色上描绘出来的。”@这样,迟子建作品所具有的巨大现实力量,蕴藏于作品中的大悲痛便被诗意地传达出来了。痛而悯的精神经过作家诗意的艺术融化,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个饱含温情又现实无比的真挚故事。

迟子建 自己在创作谈中说过:“常有批评家善意地提醒我,对温暖的表达要节制,可在我眼里,对‘恶’和‘残忍’的表达要节制,而对温暖是不需要节制的。因为从某种意义来讲,温暖代表着宗教的精神啊。”迟子建认为是很多人误解了“温暖”,“以为它的背后是简单的‘诗情画意’,其实不然。真正的温暖,是从苍凉和苦难中生成的! 能在浮华的人世间,拾取这一脉温暖,让我觉得生命还是灿烂的”④。

我们可以看到新世纪里的几乎每一部乡村叙事作品都展现了这种错位。在《一匹马两个人》中,作者借用古典白描的笔法传神地写出-x,/孤苦的乡村老年夫妇的至爱真情。老马、老头儿、老太婆,农具、粮食 、离家二十里的田地,构成了他们的全部生活内容。爱做梦的老太婆总喜欢在老马的车睡觉,老头儿总喜欢有老太婆的陪伴去二十里外的田地里干活,生命的一天就在这一来~去中一起度过,这就是他们的幸福生活。然而幸福毕竟是作者与读者的感知,他们平淡苦涩的日子更多充满的是不幸,老马老了,老头儿也老了,老太婆在一次去庄稼的路上,不知不觉中掉下马车死去了;他们唯一的儿子两次入狱,都是因为强奸罪,其犯罪动机是为了父母不再受人欺负。失去妻子的老头儿甚至已经没有体力来埋葬老伴儿了。这样苦难的现实中作家还是不放弃其温情的表达,给作品带来一抹人性人心的亮丽。 

在洪治纲慨叹中国作家 “同样也书写底层,同样也书写苦难,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却很少读到那种温暖的人性,很少读到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宽厚广袤和悲悯,也很少感受到那些人之为人的亲情、荣耀和梦想”时,我们看到迟子建书写底层 、书写苦难时,就透着温暖的人性。《踏着月光的行板》描写一对乡村夫妇,不过他们的生活空间已经转移到了繁华的都市中,他们是打工族中的一员。为了每个月的一次相见而欣喜不已,这几乎成为他们在外乡漂泊的精神和情感寄托,有了这份约定他们在城里受再多的苦、遭受再多的白眼也是值得的。于是在火车的交错中,他们完成了又一次“约定”:不对生活妥协,而是要乐观向上应对生活。作者要为我们呈现这些社会最底层打工者身上可贵的精神价值。 

乡村文化的衰落是作者无可回避的现实。迟子建也关注进城农民,但是同时她没有忘记那些因农民离土而落寞下来、荒凉下来的乡村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孤独的留守乡村的农民们。乡村世界已经渐渐“沙漠化”了,由于太多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不仅土地荒芜了、家庭荒芜了、村一级的组织荒芜了、乡村文化荒芜了,最可怕的是人心也荒芜了。在小说《花斗i=子的春天》中作家描写了一个花痴型乡村青年的三次人生坎坷。第一次是由于他生性风流得名“花牛亡子”,父亲无奈之下带他进山伐树,这期间不小,被砸 ,丧失了生殖能力,从此变了一个人;第二次是村里通电给花车亡子带来了再次生活的勇气,开了磨房,勤劳能干的他很快出了名,但不幸的是花牛亡子的左手被电磨锯掉了,父亲伤心过度而死;第三次是花牛亡子全身心投入到帮忙照看邻居家刚出生的孩子身上,他是个没有母亲的孤儿 ,并最后因为这个孩子抓阄而当上了民间意义上的村长,出外打工的青年人都拜托他照看自己家里的媳妇,害怕真正的村长以权谋私,花牛亡子尽职尽责但还是出了事故,一个媳妇怀孕了,花牛亡子被春节回家过年的青年一顿暴打。他不知道自己即将来到的这个春天会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乡村中已经没有什么人真正理解他、关心他了。 

对于每个经历挫折不幸的人来说,人生总要继续前行,花41=子在失去了为男人、为人的基本生活能力后还要迎接以后的每一个春天;蒋百嫂失去身为矿工的丈夫后也要独 自面对黑夜;民间艺人失去他至爱的艺术后仍要为别人作画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酒鬼失去了他的鱼鹰(《酒鬼的鱼鹰》),金井人失去了他们应该收获的庄稼(《采浆果的人》)……底层苦难中挣扎的乡村百姓抵抗不了现实带来的破坏力量 ,它总会在某一个时刻使人们失掉心爱的东西。

正是这些现实无力把握的苦难使得我们当前的作家普遍陷入了“苦难焦虑症”,他们善意的同情使之陷入了误区,误将现实世界与文学世界等同。其实我们清楚地知道文学现实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只有实现这种超越才能真正抵达人文情怀,于是我们就能理解只书写邮票大小故乡的福克纳所说的:“作家的天职在于使人的心灵变得高尚,使他的勇气、荣誉感、希望 、自尊心、同情心、怜悯心和自我牺牲精神……复活起来,帮助他挺立起来。”④唯有如此作家才算称职,而从这一点上来考量,迟子建已经算得上是个称职的作家了,她正是要在乡村中国的苦难现实中寻找那还依然能鼓舞人心的、令人振奋的、永未消失的令人感动的悲凄的诗意。正是这抹亮色让“最苦、最累、最穷”的农民还能继续生活下去,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 

显而易见,对迟子建的误读 ,多是因为没有把握到其创作呈现出的这种错位而造成的。很多研究者从审美艺术角度来评判其思想意蕴,单看那景致、那温情、那洋溢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爱,她的创作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如此繁热的今天,似乎有向后看,向后退的嫌疑,有反现代化的倾向。追踪迟子建悲凄而诗意书写的根源,则在于其所坚持的民间立场。这种立场对于乡村叙事来说尤为重要。从不以标榜“乡下人”tq居获得道德优越感的迟子建,却扎扎实实地写下北方乡村农民个体的精神困惑与浸润于黑土地上的淳朴温情 ,对于乡村文化弊端批判的同时,又怀有强烈的悲悯,只有设身处地作为生活于其中的一分子才能感受乡村生活的重量,于是北国走出的迟子建并未因冰雪而使人更加寒冷,反倒因其民间叙述中的温情给人带来暖意。不过,这样的暖意不再是单纯地给予,而是“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 

注 释

苏童:《跋:关于迟子建》,《微风入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第 209页。 

张懿红:《回归自然:迟子建的终极乡土》,《当代文坛》,2007年第6期。 

张谦芬:{90年代以来乡村书写中的城市背影》《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4期。 

陆梅:《迟子建:面对磨难的时候,更热爱写作》,中华文苑网作 家访谈 。 

李锐:《另一种纪念碑》,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第 29、30、31页。 

迟子建 :《锁在深处的蜜》,《北京文学》(精彩 阅读),2008年第 1期。 

第9篇:迟子建小说范文

2004年元旦,江苏省南京监狱。一个身材高大挺拔,年纪约四十多岁的服刑犯人,端坐在狭小的监房里,失神地凝望着远方,痛苦与忧郁难以掩饰地写在略显苍白的国字脸上。

无期徒刑,这漫长得可怕的刑期令人不寒而栗。今年只是服刑的第三年,一想到自己的生命将要在这与世隔绝的牢狱中耗尽;想到自己健硕的躯体在狭小的囚室里经过岁月无情的剥蚀,最后变成一把骨头;想到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当初学识过人、满腔豪情、要在世上成就一番事业的灵魂,将要化为乌有,他怎能不痛心疾首,仰天长叹……

命运垂青仕途顺畅

身高1米92的迟若岩是个典型的“东北大汉”,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大迟”。迟若岩原是黑龙江农村一名普通下乡知青,197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沈阳建工学院,1982年被毕业分配到辽宁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心怀壮志的“大迟”再次“充电”,又到哈尔滨建工学院攻读给排水专业研究生。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再加上理论上的提炼升华,迟若岩如虎添翼,他的学识水平和工作才干得到了大家公认和领导首肯。不久,迟若岩被任命为沈阳市自来水公司设计院副院长。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迟若岩又心怀鸿鹄之志,远渡重洋,到科技强国――德国深造。他如饥似渴地在某大学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由于他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再加上精通英文和法文,熟练地掌握了国外不少专业知识。九十年代初回国,迟若岩很快又被任命为沈阳市建委项目办公室主任。

1994年底沈阳市公开招聘副局级干部,满腹才学的迟若岩不负众望,以城建系统总成绩第一名的佳绩被提拔为市建委专职委员。迟若岩36岁就走上副局级领导岗位,在沈阳市可谓凤毛麟角。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1996年,迟若岩到大连出席全省城建工作会议。会上,迟若岩精彩的发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高度关注:观点鲜明,切中要害,令人耳目一新。发言是即席谈,迟若岩用笔拟出了简短的提纲,便侃侃而谈。他引用了几组数据和具体实例,生动简要地勾勒出目前沈阳城市建设的形势,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种种弊端。

迟若岩运用所学到的先进管理知识,为今后把沈阳建成与国际大都市相媲美的城市提出了大胆设想,引起与会者连连称赞。迟若岩思想深邃,见解独到,极富于说明力的发言引起了全场的轰动,也引起了当时与会的大人物――沈阳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的关注,对迟若岩的思想和才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市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位置空缺。

总经理一职对拥有200万人口的重工业城市,且严重缺水的沈阳至关重要。马向东认为迟若岩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将拥有8000名员工的自来水公司定为正局级单位,足见市委、市政府对自来水供应的高度重视。其总经理为正局级,这在全国是独此一家。

马向东作为主管领导亲自写推荐信,向市委极力推荐年纪轻、能力强的迟若岩为市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

1996年,年仅38岁的迟若岩异常顺利地当上了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

其实,在任命前,迟若岩便非常确切地得知了这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它是沈阳市大人物――马向东透露给他的。

当时拿着话筒的迟若岩情绪显得十分激动。他凭直觉感到一是马市长亲自打电话给他意义非同一般,这是把他视为圈子里的人。有大人物的推荐,将来的发展不可估量,因而他颇有些受宠若惊;二是他深知以他在副局级的职位上只干两年的浅显资历,便再获破格提拔,这全是马市长大力举荐的结果,因而,他对马向东感激涕零。

“马市长,请您放心,我迟若岩头拱地也要把自来水总公司的事搞好,一定给您争气,决不会给您丢脸……”迟若岩由于心情激动,因而有些语无伦次,远没有大会即席发言精彩流畅。

金钱铺路 巴结上司

迟若岩就任总经理后,全身迸发出一种不可遏止的热情,工作被安排得满满的,用他的话来说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年富力强,运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大刀阔斧地对公司进行前所未有的改革,铁交椅、铁饭碗统统被打破,人员重新聘任上岗,调整干部达百余名。市自来水公司是个历史颇为久远的老单位,不仅内部关系盘根错节,而且与外部关系也相当微妙。公司人事制度改革必然要冲击和剥夺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部分人中有深刻背景者便群起抵制,联手向上反映“情况”,四处活动,到处告状,一时间自来水公司人心浮动。

这是迟若岩始料未及的,他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多年的工作经历和从政的经验告诉他,动机和效果必须统一,效果甚至比动机更重要。目前,这种局面若再持续下去,那么自己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仕途上的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影响。

此时的迟若岩方才痛切感到“上边”有人多么重要。遭遇风暴侵袭,他可以为你遮风挡雨,遇到急流险滩,他可以帮你化险为夷。在目前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上边”的人只要说一声:“迟若岩你干,我支持你!”一切都会是另外一番境况了。

而这“上边”的人正是时任常务副市长的马向东。

1997年,马向东正在中央党校学习,迟若岩急匆匆赶到北京。此行目的,一来是请马市长免除自来水公司建三栋楼房的土地出让金,给公司省点钱;二来是进一步密切一下与马市长的关系。

中央党校。在马向东单人宿舍里。

身材高大的迟若岩毕恭毕敬地坐在马向东对面,用简短几句话说明来意,请马市长支持一下。

迟从公文包里拿出请示报告,双手呈给马向东,轻声地说:“希望能得到马市长的支持。”马向东一向对迟若岩心有好感,又准备拉入圈子内,当然对迟有求必应。马用眼睛扫了一下递上来的报告,点了点头。

迟若岩从黑色公文包里拿出了用报纸包的3万元人民币,放到茶几上。

“马市长,我给您拿点零花钱,出门在外用得着。”马向东觉得迟若岩是自己举荐上来的,是圈子里的人,没有怎么推辞,说了声“谢谢”便收下了。

三天之后,迟若岩拿着马向东签字的请示报告返沈。此行,自来水总公司免交了119万元的土地出让金,当然由于有了马向东接受了迟若岩的“零花钱”,两人的关系又近了一层。

1998年3月的一天,迟若岩再次因自来水总公司减免所建五栋职工住宅楼的土地出让金和“四费一税”,到北京去拜访正在中央党校“研修”的马向东。在单身宿舍里,马向东一见到迟若岩显得很热情,连声招呼:“大迟,快坐。”

马向东亲自给迟若岩沏上特级龙井茶算是款待,迟若岩受宠若惊,连称:“谢谢,马市长。”

迟若岩从黑色公文包里拿出8万元现金,双手递给马向东,说:“马市长,你在外面很辛苦,又没人照顾,花费又很大,给你带点零花钱。”

马向东用眼睛看了看捆得四四方方的钞票,又看看迟若岩,随口说了句:“这钱没事吧?”迟若岩坦然回答:“这钱没事,你放心用吧,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在当时的沈阳市官场恶浊的风气中,收下钱是对送钱者的充分信任,只有圈里的人才能享此“殊荣”。

因此,马向东对迟若岩送来的这笔钱款丝毫不加推辞,说了声“谢谢”,便收下了。

迟若岩在与马向东的交往中感到大部分是属于公务范畴,私下交往还很少,因此关系还不够“铁”,迟若岩下决心要挤进马向东的圈子的里层。

他早就听说马向东喜好。以后一细打听,果真如此。

据说,马市长一进就热血沸腾,如醉如痴。“”、“二十一点”,越刺激的玩意他越喜欢。他根本不在乎输赢,每次不输光不罢手。马向东对圈子里的人说:“我现在不缺钱,我就是找点刺激。”

1998年5月份,迟若岩随马向东出国招商引资,临行前迟若岩准备了3万美元为马市长服务。在马来西亚,招商活动还没有结束,马向东就赌瘾发作,急匆匆地直奔云顶。一走进,马向东立即被这里的疯狂气氛所吸引,他下了几次赌注结果连连败北,眼看着成堆的筹码要输光,迟若岩赶紧又拿出1.5万美元给马向东买了新筹码,结果又让马向东输得血本无归。

马向东在的泥潭里越深,手气却又非常糟糕,经常输得一塌糊涂。早已深谙上司嗜赌如命的迟若岩此后只要一听说马向东要出国,就会早早把钱备好,以便马向东时用。1998年下半年,迟若岩又分两次送给马向东4万美元。

疯狂索贿 “打点”领导

迟若岩为了博取马向东的好感,以便铺平仕途之路,出手大方,动辄数以万计美元和人民币拱手给马向东豪赌,不断加大感情“投资”力度。迟若岩虽是一位局级干部,可月工资不过2000-3000元人民币。细心的人还发现,他在任期间,公司在研究“打点”某单位领导时,精明的迟若岩从来不在会上提出用公款“打点”这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而总是巧妙地避开大家的关注目光,自己悄悄运作。现已查明,迟若岩“孝敬”马向东100多万元的人民币,大部分都是他从下属部门强行索要的。

自来水总公司下属的房产开发公司经理朱某是迟若岩索要钱款的重点人物。朱某饱受迟若岩索要钱款之苦,每当谈及此事,朱某不禁泪眼婆娑,泣不成声……

1998年春节后的一天,迟若岩给朱某打电话,让他准备20万元,说要到北京找马向东批工程项目。

朱某接到迟总经理电话:“老朱,你抓紧时间准备20万元,我要到北京找马市长审批项目。”口气不容置疑。“这件事一定要抓紧时间!”听对方没有回音,迟便又加强语气,强调了一句。

放下电话,朱某眼睛直发呆,他实在想不出到哪里去搞来20万元。经过整顿,公司财务管理严格,丁是丁,卯是卯,“打点”领导谁敢动用公款?朱某急得一筹莫展。他知道迟总的脾气,说出的话,必须办。一周后,迟若岩又打电话,告知他把项目报告、图纸等材料连同20万元一并送给他。

“这件事必须办好!”迟若岩又特意叮嘱一句。

无计可施的朱某,只得厚着脸皮向做生意的儿子要了10万元给迟若岩送去。

然而,迟若岩对朱某的索要并未打住。在他看来,朱某还很有“潜力”,只要给他施压,总能弄出点钱来。

1998年“五一”节前的一天,朱某又接到迟若岩打来的电话。

“老朱,市领导要出国招商引资,咱们资金缺口不少,得请领导支持,你准备点美元,3万到5万。”

朱某一时没有吭声。

电话的那一端传来不耐烦的声音:“听到没有?这事一定要办好!”

朱某两眼发呆。到哪里弄那么多钱?也不待朱某回话,对方“叭”的一声便撂下电话。他虽然名为房屋开发公司经理,但公司的钱动不得,他本人手里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朱某愁肠百结,一筹莫展。他忽然想起香港一家公司经理许某,仿佛在溺水时猛然间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此人生意做得很大,资金雄厚,有在自来水工程投标的愿望。

“许经理,有一事相求,无论如何你得帮帮兄弟这个忙。”

“朱经理,你言重了,有什么需要兄弟效劳的,尽管讲。”后来他向这位港商许经理借了3万美元交差。朱某松了口气,满以为这次可以“消停”了。岂料,三个月后,迟若岩的电话又打过来,电话的内容与前两次一样依然是“准备”钱。

朱某只得再次登门拜访许经理。

上次许经理出手3万美元,连水漂声都没听到,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一见朱某登门知道他又是为钱而来,便假作惊讶:“哪阵风把朱经理吹来了?”

“许经理,这次迟总又给我个要命的任务,要筹借2万美元,搞得我焦头烂额,实在走投无路,还得找老兄帮忙。”

朱某说这番话时语调低沉,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觉得脸直发烧。他只是瞟了许经理一眼,未置一辞。一见此情,朱某只差点给他跪下。

恳求变成了哀求,说话间不觉哽咽起来。那许经理一听便不由得心软下来,连忙拍着朱某的肩膀,劝慰道:“朱经理何必这样,有话好说,我再给你拿2万美金就是了。”

朱某一听千恩万谢,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迟若岩见朱某实在没有油水可榨了,便又把目光转向了别的下属……

仅两年时间,迟若岩就先后七次以种种名目向手下人索要人民币30万元,美元11万。

迟若岩为了讨好领导铺平仕途之路,却没有料到,他同时也将一根根绳索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万豪”事件 仕途受挫

凡是政治稍微敏感的人都知道,原沈阳市市长与常务副市长马向东之间心存芥蒂,矛盾日深。

刚上任时,马向东对他并没有什么意见,但渐渐地马向东对整天摆出一副“老大”的样子,在市政府会议想批评谁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准,继而发展到想骂谁就骂谁的做法很是反感。特别让马向东耿耿于怀的是,马向东经营多年的城建系统,也要插上一脚。

沈阳市土地批租一直由马向东把持,提出成立土地批租领导小组,其目的相当明显,就是打破其一人独霸的局面。马向东对的“掺沙子”的招数当然不肯轻易就范。因此,两人的摩擦不断,彼此成见日益加深。

迟若岩不遗余力地向马向东靠拢,马向东也颇为赏识迟若岩,极力拉他入伙,以扩张他自己的势力,对此早有耳闻。迟若岩是马向东的人,在的印象中已经打了深深烙印。这在迟若岩仕途之路中埋下了不祥的伏笔。

自来水总公司下属有个节水办公室和节水监察大队,是个行政执法部门。1998年6月1日,他们发现沈阳万豪酒店擅自开采10眼自来水井已使用6个月,严重违反有关文件规定,决定强行断停施工方的自备水源,并处以180万元的罚款。见万豪方面未作任何反应,节水监察大队便断然封井,停止供水。3000余名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面临绝水困境,而万豪大厦由于断水被迫停工长达24小时,此事引起了港商投资方的强烈不满。

第二天,香港投资方手持沈阳市1996年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改善投资环境若干问题的通知》文件,找到政府有关部门,一改从前温文尔雅的举止,涨红着脸,情绪激动地大声质问:“你们到底执不执行文件?”

他用手指着文件大声念道:“各部门对外商(含港澳投资商)的投资企业处罚,须事先将有关依据及处罚通知书送同级外经贸委,经外经贸委同意后方可执行。你们自来水公司野蛮断水,让我们3000多人喝不上水!”

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见港方人员真的动怒,甚是尴尬,只得赔不是,好言相劝。然而事情的严重程度还远远不止于此。

听到此事异常震怒的于6月5日赶到万豪酒店施工现场,亲自主持召开全市执法队伍中层以上干部现场办公会。会上面容冷峻,严厉批评了市节水监察大队的错误做法,严令节水监察大队向万豪酒店赔礼道歉,要求停止工作,进行整顿,并派调查组进驻节水办。

作为自来水总公司总经理的迟若岩,他当时并不知道万豪酒店系港商投资的背景,对万豪采取的处罚措施是经过他批准执行的。因此在现场办公会上,他自然成了众矢之的。众目睽睽之下,他代表自来水总公司向大会作深刻检查,并向万豪酒店赔礼道歉。现场气氛极为严肃,阴沉着险,使一向心高气傲的迟若岩仿佛一下子堕入万丈冰窟,全身透凉。

阴冷的脸在他的心中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迟深知对他极为不满的原因除了“万豪事件”把他惹恼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自己是马向东圈子的人,因此慕才对自己下手毫不留情。

作为全市最高行政长官,对迟若岩如此印象,使迟若岩不寒而栗,因为慕是决定其命运的人。

迟若岩为了挽回影响,硬着头皮去见想当面赔罪。

6月的一天,在秘书安排下,神情黯然的迟若岩显得心事重重,他来到的办公室请求谅解。依然阴沉地板着脸,没说什么更多的话。

不久,迟若岩再次来到家中,脸上依然没有一点笑容,板着脸什么话也不说。迟自觉得没趣,呆了几分钟便起身告辞,临走之前,迟若岩毕恭毕敬给送上2万美元,被毫不留情地拒绝了。这次,迟若岩的心可是凉透了。

1998年底,迟若岩听说将被任命为市政府副秘书长,迟这次是直接在慕的眼皮底下工作,为了取得慕的好感,迟转身向慕进行感情投资。在1999年5月住院治疗期间,迟拿出了3万美元去看望。仰卧在病榻上的,侧过身子,看了看在眼前站立的迟若岩,点了点头,苍白的脸上现出了一丝难得的微笑,说了句:“谢谢,还得好好干。”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迟若岩煞费苦心不停地攀附权贵时,沈阳政坛却发生了剧烈震动:他倾力依赖的顶头上司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因涉嫌境外以及经济等诸多问题被“”,后又被逮捕。不久,沈阳市市长也因涉嫌经济等问题被“”。至此,沈阳“慕马”腐败大案全线曝光。

拒绝光明 抱憾终生

2000年12月,江苏省检察院办案组找迟若岩调查涉嫌向马向东行贿一事。迟张口就是“没有这回事”,将调查组人员堵了回去。

鉴于迟若岩的顽固态度,调查组决定必要时将迟若岩带到江苏立案侦查。

考虑到迟若岩是新提拔的颇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为了让其主动讲清问题,以争取从宽处理,2001年1月8日晚,辽宁省纪委和沈阳市纪委主要负责同志找迟谈话,热忱规劝,让其尽早弃暗投明。但迟鬼迷心窍,编造谎言,拒不承认行贿之事。最后,纪委决定给迟若岩一个晚上的时间“好好想想”。临走时,一位负责同志还对迟若岩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天亮以后,将是你选择光明,还是黑暗的最后时限。如果你还不悔悟,中纪委专案组将把你带到江苏去,那时你将踏上不归路。”

1月9日上午8时,迟若岩仍然缄默不语。

8时30分,迟若岩被带上开往南京的火车。

承办查处迟若岩任务的是南京雨花台区检察院,经过一个星期的交锋,迟若岩依旧守口如瓶,坚不吐实。专案组最后正告迟若岩:“中纪委决定把你带到江苏,不但要查清你行贿马向东的问题,连你自己的问题也要彻底查清楚!”

迟若岩的心理防线受到强烈的冲击,他终于在大量证据面前低下了头,陆续交代了经济上的一些问题。

迟若岩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前面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