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第1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情境化教学;创设;趣味

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为孩子撑起一片自由开阔的天空,这也许是数学老师应该深入思考的课题之一。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和编创,为学生构建出启发和维持探索活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正成为思维活动的主体。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在情景中观察、操作、交流,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许能更快地点燃学生心中探究的欲望之火。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和计算”时,模拟生活场景来开展教学,使得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互动,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如,在教学完“100以内数的认识”后,让学生说出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数(门牌号、班级人数、鞋码等)。通过这样的方法,数学教学才能够克服抽象的、过失的、空洞的和无力的弊端,数学知识才能从“无活力的知识”变成“有活力的知识”。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如何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动手、动口、动心,并将学生置于学习的最中心,置于学习的最佳情绪中呢?我想: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一定是方法之一。如在教学“上、下位置关系”时,一位教师设计了“树爷爷的生日”这个故事;小动物都来为树爷爷祝贺生日,小鸟飞到枝头为树爷爷戴上漂亮的鲜花,小松鼠爬到肩膀为树爷爷送来可口的松果,小白兔为树爷爷采来了新鲜的蘑菇,然后让学生们根据三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回答“礼物问题”,为树爷爷送去自己的心意。在这样的教学流程里,知识的原料借助故事情境,通过加工再造的思维,撞击产生出一串串生命智慧的火花。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进积极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积极营造学生愿意对话的阅读氛围,这种氛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计的问题——在教学材料的支持下能否作出多种回答?问题的表达方式是否易于学生的理解?这些问题能不能激起学生表明自己立场的需要?如:教学“年、月、日”时,我们这样设疑:“小红今年12岁了,2月29日是她的生日,可她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引出“平年”“闰年”的概念。还比如,算“24”点一课教学时,有位教师问号成串:“我们常见的扑克牌除了大人可以玩耍以外,我们小朋友可以玩耍吗?你会怎样玩呢?你们见过人玩“24”点的游戏吗?这种游戏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又怎么来做这个游戏呢?……”优秀的教师总是在问题设计的宽度、深度、角度、精度和难度上“煞费苦心”,如此,数学课堂才能成为欣赏的过程,成为激发生命活力的活动,成为知识和情感同时律动的舞台。

四、创设游戏情境,体验快乐成功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也许会学得更加有趣、快乐、轻松、主动、深刻。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为了巩固“0表示没有”的含义,我们设计了一个“小猫钓鱼”的游戏,由学生来担任童话故事中的小花猫,用自制的鱼竿,在教室里现场比赛钓鱼,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热情高涨,有钓到几条鱼的,也有一条鱼都没钓到的,这时,我适时引导:“一条鱼都没有钓到,我们用什么表示?”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用0表示!”这样让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快乐地飞入学生心中。

五、创设音乐情境,以“活”添趣

灵活的招法、活泼的形式能使学生求学的乐趣如山溪“左右逢源”。记得有位数学教师在教学“和是10的加法”时,是这样激趣总结的:“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并且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寓教于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身心。如此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还会觉得索然无味吗?

六、创设实验情境,以“新”育趣

新课程、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将新颖别致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带入课堂,必会使学生耳目一新、视野大展。比如:教学“射线”一课时,如果只靠说教,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有一位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课堂开始,让学生看已经打开的手电筒,观察光线的特点。学生顿时兴趣陡增,情绪高昂,从而将枯燥的问题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如此别具特色的方法实在让学生赏心悦目。

第2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画解文;以画促写;拓展想象

画与诗相互渗透,并相得益彰,诗画情景交融的意境令人神往。那么绘画能不能用于语文教学呢?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实践,我感受到这种方法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想象思维能力方面获益匪浅。

一、读画解文,形象生动

文字是抽象的,而画面是形象生动的,利用形象生动的事物理解抽象的事物,既降低了难度,又提高了兴趣。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如何让学生想象春雨的多彩是一个难点,因为事实上雨是无色透明的。因此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有了春雨的春天更加迷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现在,就让我们变成小精灵,插上翅膀,飞到大自然去看一看吧!把你看到的画下来!这时学生兴致高涨,开始动笔描绘想象中的春雨。没多久碧绿的草地、火红的杜鹃花、金黄的油菜花、嫩绿的枝芽……一幅幅美丽的图面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然后学生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一句句贴切的比喻,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其实这时他们也顺势理解了课文内容,本课的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以画促写,提高兴趣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很多学生对作文提不起兴趣。如何让学生感到“易、趣、活”?开始时我鼓励学生记绘画日记,就是在画画中穿插简单的文字来培养其观察能力。尤其在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很感兴趣。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当天的经历,在脑海中回放一幕幕情境,然后或写实或创造性地画出自己喜爱的事物,最后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写成一段话。因为这是学生自己想、画、写的东西,所以学生都很感兴趣。先让学生画自己看到的美景,学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画出来的内容也不同。再让学生试着把画中的情景写下来,这样做就是通过观察,以画再现情境,引导学生获取日记的题材,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还有一次,在教学写人物的外貌时,很多学生就是把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身材等一点不漏地写下来,但总是抓不住人物的特点。于是我就让学生画班内的一个同学,但不能写出所画人物的姓名。画好后我让大家贴在黑板上来互相猜一猜。最后我让大家总结怎么把人物的外貌画好,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要抓住他与众不同的地方,把他有别于其他人的特点抓住。

三、拓展想象,发散思维

儿童特别爱画画,小小的画笔倾注了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充满童趣的画面,展现了一颗颗美好的心灵。如,在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时,课文写了冬天爷爷为小树穿上衣裳,小树不冷了;夏天小树为爷爷撑开绿伞,爷爷不热了。从而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保护植物的重要意义。我设计了这样的训练:“课文只写了在冬天与夏天里爷爷与小树之间发生的事,那么在春天和秋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用你们的画笔画出来。”这时每个学生用心地用画笔勾勒他们想象中的画面。这样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综上所述,将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课文内容和拓展想象空间都有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方法还有许多的局限性,如绘画花费的时间太多,课堂时间不够用,抽象的文字难以用绘画展现等,因此,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着眼学生的发展,创造性地用活教材 珠海市拱北小学:周萍 只有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的学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陶行知指出 “创造是每个人能做到又必须做到的事情”。“生命只有在创造中才有意义”。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只有在创造中才具有活力。 一、凭借教材,发掘教材创造性因素 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小学阶段的300篇左右的课文,都是创造性的“文”,每篇课文从选材、立意到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造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挖掘创新的因素,凭借教材,开发学生的潜质。 例1《林海》教学片断: 师:作者说,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绿颜色来呢!现在我的眼前就有许多未来的画家,老师就请你们这些未来的画家们描绘一下大兴安岭的绿吧。 学生在老师充满信任的话语,饱含期待的眼神中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大兴安岭的绿有嫩绿、墨绿、青绿。 生:还有苹果绿、草绿、鲜绿。 生:还有些绿颜色从山脚至岭顶由浅入深,有的又由深到浅,简直太丰富了。 师:对,这是多么有层次的绿,多么动人的绿,多么令人心醉的绿呀。 生:像绿色的云朵,降临到祖国大地。 生:像绿色的海洋,所以老舍爷爷给课题叫“林海”。 师:看到这么多的绿,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呢? 生:看到这么多的绿颜色,我们的心情仿佛都变成了绿色的了。 师:好,就让我们怀着这绿色心情与老舍爷爷一道,走近这茫茫的原始森林吧。 在这里,学生思维独特,个性得到张扬,想象的潜能得到极大地发挥。 例2《鸟的天堂》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我们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扑翅膀(。) ……有的(形状、姿态、颜色等) 有的 有的 师:这个片断的最后是句号,现在你能将句号改成省略号,帮巴金爷爷补写下面的句子吗? 生:有的在梳理自己五彩的羽毛,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站在树梢歌唱…… 生:有的在洗脸,有的在互相抓痒痒,有的在与同伴窃窃私语…… …… 师:巴金看了你们这些小作家的创作,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那么究竟是省略号好还是巴金爷爷的句号好呢?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我认为两种符号都可以。 生:虽然巴金爷爷是个大作家,但是我个人认为这里用省略号比用句号更理想。因为鸟的天堂里鸟多得不可计数,早晨,百鸟醒来,大家都在为新的一天作准备,姿态万千,用句号就表示结束了,当然不够理想。 师:大家很善于动脑,很有见地。那么,究竟哪种方法好呢?老师给你们一条建议,我们一部分同学给巴金爷爷写一封信,亲自向巴金爷爷请教;又因为巴金正在病中,我们另一部分同学给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部的叔叔去封信讨教研讨一下。邮政编码等联系方法请同学们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自己解决。这就是我们同学近三天的一个研究性作业。 以上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不唯书,不唯上,不迷信。提倡和激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批判性学习精神。 2.不用教师的阅读实践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鼓励发现,控制讲授。让学生自主探讨寻找答案。引导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3.延时判断。教师不急于判断。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收集信息,虚心请教,走出课堂,向广阔的生活要答案。 二、依托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1、以教材为媒介,进行课内外的沟通。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育时空发生了重大变革。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材料。教师应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自主性,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已经编定的课本。 《桂林山水》一课,文中有一段这样精彩的描写: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课堂上我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师:同学们,珠海市一座全国著名的浪漫之城,它的美与桂林的美各具风格与魅力,请同学们周末到海边去走一走,用心地体验一下它的美,然后选用本课的句式或词语,写一段话。 生写道:这样的海倒映着这样的城,这样的城围绕着这样的海,再加上空中白云朵朵,情侣路边绿树红花,海上渔帆点点,让你感到像是步入人间仙境,真是“昔日小渔村,今日浪漫城”。 2、以教材为媒介,进行课内外的延伸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言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教材,灵活使用教材,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我引导学生探讨: 圆明园要不要重修?说出自己的理由。珠海现在已经修建了“圆明新园”,你觉得这一举措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正反方展开辩论赛。 作为一名珠海的学生,有了对课文的理解,有亲临圆明新园的感受,无疑这一辩题一石激成千层浪,正反两方唇枪舌战士,势均力敌,好不过瘾,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而最终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老师并没有给出一个结论,而是请他们回家去采访自己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让他们去听听社会的意见,让学习不断向校外漫延。这样不仅使得课堂丰富多彩而博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愿学、会学、学好。最后大家意见仍然不一致。我就允许大家庭保留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关注珠海的旅游业,关注珠海的发展,长大为这座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规划出美好蓝图。这一教学法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启发了学生多角度去思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埋下了创造的种子。 教育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唯有实践,才有创造。 三、挖掘教材,精心 设计练习 1、分层设计练习。 对于语文学科,同样的教材,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同一问题的独特感受的也就不尽相同,我们的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设计作业时应因人而异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潜能。 如《火烧云》一课,有位老师设计的一道填空题: 这里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极多。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曲儿( ),一会儿( )。( ),( ),( ),这些颜色都有。 要求:(1)所填的词语,可以全部选用课文中的;(2)所填的词语可以一部分是课文中的,一部分是自己想出来的;(3)所填的词语,全是自己想出来的(创造)。 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人人得到了最佳的发挥,潜能生有所得,中等生有所提高,优等生有所创造。 2、自主选择练习。 例1《跳水》一课的主体性作业设计: 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孩子、船长、水手们会说些什么呢?展开你的想象,请任选一题,把他们想说的话写下来。 1、孩子: 船长: 水手: 2、水手: 船长: 孩子: 3、船长: 孩子: 水手: 孩子虽然脱险了,但教训对每个人都是深刻的,到底是谁先说呢?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方式。这道题的设计既体现了施教者对教材的挖掘与理解,又充分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以自主学的权利,有助于学生对故事人物的再理解与深化。 例2、《鸟的天堂》练习设计: 师:我们多么向往70年前巴金笔下的那个小鸟天堂,多么渴望人鸟和谐相处。我们更感谢巴金爷爷为我们留下这么珍贵的记录。70年过去了,11月25日我们将迎来了这位世纪老人98岁的华诞,首都文艺工作者在北京举行各种活动,庆贺这位文学大师的生日。同学们,我们也用我们特别的方式送给巴金爷爷一份特别的礼物,好吗?请同学们到练习超市购物吧。 练习超市 任选一种练习方式:既可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既可动笔,也可口述。 1、为巴金爷爷有感情地背诵自己最喜欢的片断 2、送去你对巴金爷爷的问候。 3、为新的“鸟的天堂”写一句广告词。 4、为新的“鸟的天堂”编写导游词。 5、《给新会市市长的一封信》 6、新手为巴金爷爷折小鸟。 7、其它自我设计的礼物。 阅读活动就是这样从教师的主宰下解放出来。 3、多维设计练习。 灵活使用教材,设计开放式的练习,能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以《跳水》一课为例: 填空: 1、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的猴子。 2、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的孩子。 3、我觉得这是一个( )、( )、( )、( )…… 的船长。 此题学生能用近十多个答案概括出猴子、孩子、船长的特点。如学生心目中的孩子的答案有:淘气、可爱、顽皮、爱面子、不顾后果、委屈、幼稚、被戏弄、哭笑不得、好胜、不服输、幸运、尴尬、自尊心强、冲动的、可怜的孩子。这一个个生动的个性的化词语,多角度,多侧面地概括出事物的特点。可见,学生通过读书和自主探索内化了自己的感悟,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智慧的唤醒者,作业成了学生创造的乐园。 电话:13702764050。

第4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强调“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经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笔者整合了第二册的《画叶纹》和第三册的《树叶的拓印》这两个有关联的教学内容开展“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通过对叶子的收集、观察、了解、表现、应用,全身心投入到美术活动中去,感受探究的乐趣,寻求探究的收获。这样的教学既保持美术学科特色,又实现跨学科的综合,使学生有充分的审美感受和创造表现。

[课堂实录及教学思路]

一、课前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叶子,并对感兴趣的叶子做进一步的了解,比一比,谁的知识多。

(为新课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课中

1.欣赏、谈话导课

师:同学们,春天到来的时候,树枝吐出了嫩黄的小芽儿,到了夏天,满树都是重重叠叠、深浅不同的绿色。秋天的时候,叶子又变成了红的、黄的、黄中带绿的。等到冬天,树叶纷纷飘落,给大地盖上厚厚的棉被。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让树叶变得如小精灵般可爱。我喜欢它们,很多的画家也喜欢它们,让我们去看看画家是怎样表达喜爱之情的。(欣赏名家的画)

学生观看四季变化的图片,自由表达此刻的心情。

(综合语文的学习。用优美的语词以及教师有感情的表达吸引学生注意。用画家的作品创设人文情境,激发学生对树叶的好奇与喜爱,对美术作品的美产生由衷的热爱,对学生审美做初步的引导。)

师:我们一起举起自己最喜欢的叶子,互相欣赏一下吧。谁愿意说说你采集的叶子?

生1:这片叶子叫薄荷叶,可以用来做糖,还有牙膏。

生2:我的叶子叫芦荟,它可以治病的……

生3:这片叶子发出的气味还可以驱赶蚊子呢……

(这实际上是跨学科的综合,同学、老师介绍的有关叶子的知识,可进一步拓宽本课的学习维度。)

师:请大家用手仔细地摸摸你的树叶,有什么感觉?

生1:滑滑的。

生2:有点刺手。

生3:……

(引导学生的有意注意由“看、闻”引入“摸”,加强肌肤的感受,使学生的感官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师:请各小组互相欣赏,看看你们组有多少不同形状的树叶?请说出它的特点。(板书:叶形)

生1:像三角形,像……

(提出教学要求,使学生的学习回归美术本位。)

2. 拓印增趣

师:现在,让我来变个魔术。(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拓印示范)每位同学都来试试吧,看你能变出来吗?

(建议各小组用各种笔试试拓印,看看有什么不同。)

生1:我印得有深有浅,有变化,好美哟。

生2:我用水彩笔印不出来,为什么?

生3:你的笔太多水了,要用铅笔才好呢。

生4:油画棒也可以的。

师:认真观察了老师的“魔术”的同学都印得成功了,不成功的同学知道原因了吗?哪些同学能当小老师帮助他们?

生1:(扮演小老师)印的时候要用硬的笔,要按紧纸和叶子。

生2:(扮演小老师)不能用水性的笔。

师:很好,还要把笔平放,让笔心跟纸挨得紧一点。这样就能印好了。

(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解决问题,培养探究学习能力。)

师:经过拓印,树叶美丽的花纹出现了。叶纹好比我们人类的血管一样,通过它,提供叶子生长的养料。(板书:叶纹)这些叶纹都有自己的名字……(板书:主脉,网脉)让我们来欣赏用叶脉和叶子制作的拓印画。(课件呈现)

学生自由表达感情……

(综合科学的学习,明白叶纹的作用。欣赏资料充分开阔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3. 明确任务,布置作业

师: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叶子,让我们一起随着季节的变换去看一看。(课件附带优美的音乐)

(综合音乐的学习,学生体会叶形、叶纹的变化美,季节变化的节奏美,为后继创作做准备。)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难题需要你们一起用美术的办法来解决。

教师指着教室里放置的一棵没有树叶,只剩树枝的枯树,播放讲述大树悲惨遭遇的录音故事,呼吁同学们帮助这棵受环境污染掉光了叶子的大树重新拥有美丽的衣裳。

师:同学们,一定会有好多我们没有见过的叶子。它们的形状、花纹和颜色又是怎样的呢?大家都来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我们可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来帮助大树爷爷着装,老师现在就第一个行动。(说到这儿,教师在树枝上贴上了自己制作的几片不同叶子作为示范。)

(情景创设:卡通化设计大树的造型,利用嘴型的变化来表现树的怒和喜。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件、优美的音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鼓励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4.展示作品,学生用表演的形式进行评议

师:树爷爷在大家的帮助下,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你知道它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吗?

生1:(上讲台带头饰,扮演树爷爷)我最喜欢这片红纸做的叶子了,叶脉用毛线来粘,很好看……

生2:(带头饰,扮演树爷爷)我想唱一首歌来谢谢大家。“我得到了好多叶子,好多叶子……”

师:同学们,老师看到你们这么有爱心,又这么团结能干,真高兴。如果我们能够永远保持这样一颗环保的心,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永远是美丽的。

(角色扮演既有趣,也调动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此环节巧妙地将“欣赏•评价”学习领域与思想品德、人文表演学科进行综合。)

三、课后

在随后的两周,不断有学生拿着自己新“发明”的叶子来找我分享,我认真地听他们的介绍,也给一些自己的意见。还有学生把拓印的方法用到其他物品上,并兴奋地给我描述过程。他们都盼望着老师能再上这样有趣的课。

[教学后记]

这是我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上的一节“综合•探索”课,是一节“好玩”的课。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了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兴奋点吸引学生,让他们最大限度地获得综合的、立体的、跨学科的知识。

上完这节课,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即教师在课堂上巧于给学生设置恰当的难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解决,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益。本节课设计的拓印游戏,我在示范的时候并没有把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来,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看似简单的示范动作,然后在自己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并发现更多种类的笔可以用来拓印。

学生在创作一片叶子的时候,我也没有逐一讲述画叶子的步骤,而是启发学生用多样的、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表现。实践证明,一年级学生具备初步造型能力,完全能够完成“型”的塑造,作业成功的关键是创意。整节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年级学生课堂自控的能力、上课的注意力相对高年级来讲要弱一些。要想使他们上课形神俱在,教师一定要有课堂教学机智。在一个班上课时,我播放配乐课件,传出儿歌《小燕子》的配唱,一学生突然说:“怎么是小燕子?春天来了?”他的话引来课堂的哄笑,我随即说:“大树爷爷得到这么多小朋友的帮忙,小燕子也很高兴啊,春姑娘也赶来了,不是很热闹吗?”诸如此类的插曲在课堂中时有发生,我觉得这也是锻炼自己应变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可以成为课堂的另一种“强心针”,使课堂活而不乱,收放有度。

第5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岁月在行走。

祖国六十岁生日了。

爷爷、父亲和我,三代人见证了祖国母亲的辉煌。

爷爷民国三年出生在湘南一个小村庄。爷爷十六岁时,因生活所迫,跟着队伍从湘南过湘桂交界的永安关徒步到桂林挑盐谋生,成为一名少年挑夫。一九三四年,爷爷用血汗钱娶回奶奶 。令爷爷最难忘的是,六年后,奶奶因患疾病无钱医治而抛下三岁的父亲和不满周岁的姑姑撒手人寰。从此以后,爷爷与两个幼小的孩子相依为命。那年月,物质匮乏,民不聊生,生活太苦太艰难。爷爷说,过年也难得吃上一顿米饭,平素那叫现代人喜爱的红薯玉米野菜粥还填不饱肚子。百来户人家的村子,五六户阔富地主也只能每天计算着粮食下锅的份量。

一九四九年,旧中国获得新生,全国解放了。爷爷一家和全国人民一道,摆脱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奴役,丢掉了剥削和压迫,当家做了主人。江山在欢呼,劳动人民在歌唱。这年,父亲十二岁进了学校上学,这在旧社会,按贫下中农的身份和一贫如洗的家境是不可能进学堂接受教育的。之后的日子,爷爷一家在新社会的滋养下,不再挨饿受冻,生活逐渐好转,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一九五八年,父亲初中毕业报考空军,立志为国从戎,未能如愿。一年后,父亲在组织的推荐下,来到家乡的一所乡村小学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他参加工作后,爷爷教导父亲要勤奋工作,报效祖国。父亲谨尊教诲,扎根山乡,教书育人。父亲在日记中写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祖国的解放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是一名教师,我要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一九七八年,母亲在一个改革的年轮里生下了我。全国农民在为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伟大的改革而欢心鼓舞。解放后,国家在曲折徘徊中前进的时代已凝结为历史的记忆。一九八一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湘南推行。爷爷心里像喝了蜜一样高兴,干劲十足,精心地料理着分给一家七口的九亩八分田地。父亲在十五里外的红岩岭小学教书,只有到了假期才能回家。爷爷和母亲靠勤劳的双手,大显身手,粮食满仓。除了上交公粮外,全家人还能填饱肚皮,比解放初期的集体化、大跃进好多了,其乐融融。几年后,村里陆续有人建起泥石瓦房。一九八四年,我六岁。父亲、母亲、爷爷到十多里外的广西瑶山界扛回大杉树,一家人挑石担沙,请砌房师傅砌起了三间泥石瓦房。新房建好后,爷爷仍住在二十多平方米的老木房里。我们便搬到新房住,三个姐姐也拥有了自己的房间。爷爷虽然住在旧房里,但最乐的还是爷爷,他笑着对父亲说:“砌新房了,子女有安身之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就像倒吃甘蔗节节甜!”站在村边的石山上俯视村庄,几百年的老村变大了,变新了,像春天的树林萌发出新芽。村里还有年轻小伙子买了单车、手表。有的人家里买了黑白电视机。时间在跑步,母亲看着我们五姊妹在一天天长大。六年后,母亲和父亲商量用她养牲口积攒的钱又盖一座新房。父亲同意后,新房砌起来了。这次砌房不再是去很远的地方扛树、挑沙、担石,而是有个体户开着拖拉机帮着运输。砌房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个体司机也从父母那赚到了钱。几个月下来,一座红砖瓦房盖起了。爷爷说,若在旧社会,我们家是不可能实现盖新房的梦想。

第6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2014年下学期,我有幸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学校的安排,我兼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师及班主任。与城里相比,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居多,父母常年在外,也造就了一些孩子缺乏安全感,胆小的性格,小怡就是这样的孩子之一。有一次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同学们先通过动手操作圆柱展开图,然后再交流汇报如何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之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呢?”同学们思考了一会之后,我便让小怡试着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她站起来很小声的说了一句话,其他同学便有些着急了:“听不见!听不见!”顿时她的脸就红了起来,这时我想到了刘老师的话,现在不正是很好的机会吗?于是我就和同学们说:“同学们别着急,我们要学会倾听,因为认真倾听就是对他人最好的尊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花开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同学们惊呼了出来,班里也瞬间安静了,很快小怡又小心翼翼的说:“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我听后对同学们说:“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啊,如果声音再大一些,说的再完整一些就更好听了。”于是,小怡就大着胆子说:“求圆柱的表面积可以用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积!”说完,同学们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此后,小怡上课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了,人也越来越自信了。

之后的教学中,我会经常提醒学生:“先听他把话说完好吗?也许他有他的道理呢?”反复几次之后,同学们慢慢就学会了倾听,学会了相互尊重。我也会用心的评价他们的观点和行为,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激励,因为孩子们最期望的就是得到老师或者其他人的肯定。

课后我还会时不时的找同学们沟通,关注他们的学习及生活状态,但有的学生比较羞涩,不善于沟通表达,于是我就让他们每天在作业本上写上一句话,美其名曰“每日一言”,可以写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或者自己每天学习的收获及困惑,再或者是自己与家人、同学相处的烦恼等等。

小琴是一位比较多愁善感的女生,总觉得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对弟弟比对自己好,“每日一言”中也多有抱怨,我就建议她多想一想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好,比如爷爷每天不辞辛苦的送她上学、接她放学,周末还要带她去镇上学习古筝等等,而且作为姐姐也应该关心和爱护弟弟,这样父母即使在外地打工也会为你的做法感到欣慰,觉得你是一个既听话又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关心和爱护弟弟的好姐姐。之后,她尝试按照我的建议去做,便觉得爷爷奶奶其实挺辛苦的,对自己也挺好。现在的“每日一言”中经常写姐弟之间的趣事或者爷爷奶奶对她的关爱等等,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的灿烂了。

第7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图画书让幼儿了解并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并让幼儿学着接受和面对生命的共性――死亡。图画书《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透过两只小老鼠的视角,清晰准确地刻画了城市和农村各自的形象,以及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与此同时,呈现了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之间单纯的友情和热情的互帮互助。随着两只小老鼠探险般的际遇旅程,幼儿对未知环境的好奇心得到一定满足的同时,也一定产生了此起彼伏的联想和深入了解的欲望,他们就如这两只小老鼠一样,对自己熟悉的成长环境有了一个更客观的印象,也知道了小朋友们的成长环境虽然不尽相同,但彼此之间感情上的依赖感是与生俱来的,在现实中拉近了城市和农村幼儿的距离。《爷爷变成幽灵了》是一本很好的幼儿生命教育的图画书,光是封面上爷孙两个在墙上穿来穿去的画面就足以引起幼儿巨大的兴趣,虽然这本图画中讲述爷爷变成幽灵以后发生的事情,却通篇洋溢着温暖和关怀。艾斯本的爷爷心脏病突发去世了,艾斯本非常伤心,但无论妈妈说爷爷变成天使,还是爸爸关于爷爷会化为泥土的说法,都不能安慰艾斯本。一天晚上艾斯本发现爷爷变成幽灵回来了,他一连几个晚上帮助爷爷寻找忘记的事情。爷爷回到老房子看着照片想起了一生中很多重要的片段,也给幼儿展示了一个普通人从孩子到成人、从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的过程。爷爷和艾斯本一起回忆相处的点滴趣事,为读者描绘了爷孙两个其乐融融的场景,也让我们深深感觉到亲情的温暖。最后爷爷想起来,他只是忘记和心爱的艾斯本说再见。爷孙两个约定艾斯本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做个乖孩子,并且彼此要想着对方,最后他们好好的进行了告别。图画书以一种平静的方式为幼儿展现了一个沉重的话题――亲人的死亡,让幼儿从幽灵爷爷的身上明白了不管死去的亲人去向何方,他们都深深爱着自己,亲人的离开,就像平日里道一声再见一般,只不过他们会去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已故的亲人们会相遇会互相照顾。童话般美好的愿景,让幼儿可以试着接受亲人的逝去,图画书给予的这种温和的呈现方式,让生命和死亡教育不再残酷。

图画书教会幼儿什么是爱与奉献。《逃家小兔》里淘气的小兔子不想呆在家里,便对妈妈说了一系列的逃跑计划,兔妈妈非但没有生气,还绞尽脑汁设想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会陪伴在小兔子身边,保护它、关爱它。图画书为幼儿展现了一位平凡母亲的形象,世界上无数的母亲都是如此这般宠爱疼惜自己的儿女。小兔子跳跃式的思维和与之配合的一幅幅图画,深深地吸引着幼儿,我想,他们也会禁不住想一想,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对待淘气的自己,也会明白并感恩于父母对自己的种种付出。《爱心树》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讲述了一棵苹果树无怨无悔为一个小男孩奉献一切。没有太多艳丽的图画,就是平静的抛给我们一个简简单单、却又回味无穷的故事,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也许,只有历经索取和付出的成人,更容易意识到我们周围有着太多棵这样的“爱心树”。但我想,当幼儿为苹果树的日益枯竭而焦虑悲伤、当他们因男孩的不断索取而气愤无力时,他们一定能感受到苹果树的无私,感受到故事里的男孩应该尽早懂事,也一定会为苹果树和男孩最终的相互陪伴而觉得温暖满足,其实这样就足够了。

图画书给予幼儿关于人生智慧的最初启蒙。图画书《蜘蛛先生要搬家》中讲述了蜘蛛先生因为自己的房子和扫把小姐的裙子缠在了一起,所以要搬家。蜘蛛先生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故和让人心烦的麻烦,做出了灵活机变的应对,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蜘蛛先生全心全意的努力着,幼儿一定会深深被其乐观精神所感染。图画书《七只瞎老鼠》改编自盲人摸象的故事,七只瞎老鼠碰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为了搞清楚是什么他们轮流前去摸索,老鼠们都只摸到其中的一部分就急着下结论,只有白老鼠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把那个奇怪的东西摸了一遍,才发现是一头大象。不只是老鼠们会明白些什么,幼儿也会从这个故事中学会观察和认识新事物的小秘诀。

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寥寥的文字,精美绚烂的图画,可谓是家长和老师进行教育的好助手。那么,怎样才能使图画书的教育价值更好的发挥其功用呢?

一、增加家庭的文化性,增进亲子关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亲子间的阅读活动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文化性的增强,家长阅读的好习惯都会给幼儿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亲密、民主的亲子关系,能给幼儿带来巨大的安全感,使幼儿更专注的阅读和理解图画书。家长耐心、巧妙的指导,无疑使图画书中的教育智慧在幼儿心中,更好的生根发芽。

二、丰富幼儿的知识,尊重幼儿的已有经验

幼儿已掌握的各种知识,是其阅读、理解图画书的基础。丰富幼儿的知识,能使幼儿将图画书中讲述的情节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激发起更多的情感共鸣,对其中传递的智慧和道理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尊重幼儿已有经验认识,就是要求教育者尊重幼儿在思想上的独立性。避免一味盲目地灌输道理,更多地给予幼儿启发和引导,使幼儿在自己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更好的体味故事背后的内涵。尊重幼儿已有经验认识,同时要求教育者注意幼儿年龄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合理的选取适应其年龄特征的图画书,并注意幼儿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的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幼儿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三、加强幼儿之间对图画书阅读的交流

教育者在幼儿图画书阅读活动之后,要更多的安排幼儿相互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同伴交往是幼儿期最主要的交往方式,幼儿之间的共同活动和相互讨论,不仅能加深幼儿对图画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幼儿对图画书所蕴含的教育智慧的进一步感悟和体会。发展水平高的幼儿,在这个共同学习交流的过程中会起到示范作用,能促进能力较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龙正渝.图画书中的死亡教育及其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2.

[2]郭惠玉.小图画大智慧――试论图画书深邃的人文情怀[J]论坛集萃,2012,12.

第8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幼儿园 德育 教师 幼儿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63-02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让我们更加明确,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素质、有文化的有用之才。

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关键看幼小时期接受了什么样的教育,生活在什么样的学习氛围和生活环境中。所以,幼教工作者肩负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使命。幼儿园应怎样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打下早期基础呢?以下是本人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多年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 以《指南》为指导

幼儿园教育要以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培养幼儿。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并将其贯穿于幼儿各个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良好的品德。

二 具有良好的师德

在培养幼儿良好品德时,教师首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成为幼儿的表率。教师是幼儿学习模仿的榜样,是幼儿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备受幼儿的关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幼儿。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高尚的人格,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能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要关心爱护每位幼儿,通过幼儿园生活,让他们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着良好行为习惯和品德的人。

三 制订德育计划

幼儿园德育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各班教师在每学期都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情况制订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幼儿在本学期要得到哪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对于小班的孩子,主要培养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习惯。早上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并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学会使用“你好”、“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在和同伴玩玩具时,不争不抢,能友好相处。学会做游戏,学会安静听故事,学会自己吃饭,学会饭前便后洗手等。

对于中班的孩子,重点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幼儿健康、活泼、开朗的性格。

而大班的孩子正处于幼儿期晚期,是由学龄前期教育过渡到小学教育的承上启下的时期,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一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诚实有礼、敢作敢为、谦让合作、关心他人的优良品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 生活中的德育

幼儿园品德教育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而是在幼儿的每日生活、学习过程中进行教育培养。从小朋友早上入园时最简单的问候开始,随时随地都少不了品德教育。教师应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如在上下楼梯时,教育小朋友不要拥挤,要有秩序地排队行走。玩耍时,教育小朋友要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爱惜玩具,做到不乱扔玩具,并能分类收拾玩具。吃饭时不掉饭、不剩饭,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饭前便后洗手。午睡时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并保管好自己的衣物,能安静入睡,不影响他人。在上课时能认真听讲、举手发言,遵守教学活动的纪律,能从教学活动中领悟道理等。

五 教学中的德育

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中都渗透着品德教育,教师应对教材多研讨,开展有利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不仅仅学到知识技能,还要让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如艺术活动“爱护小树苗”,虽然这只是一首歌曲,但通过教学,不仅可以教育幼儿要爱护植物,保护大自然,还可以带幼儿栽花植树,激发幼儿创设美好家园的愿望。语言活动“美丽的建筑”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世界各地的名胜建筑,学说句子“……像……”,如“万里长城像蜿蜒的巨龙”,这样可以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幼儿感受世界各地的美丽建筑,萌发幼儿对建筑物的兴趣和对世界的热爱之情。在社会活动“假如我变成了……”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模仿残疾人蒙上眼睛走路,用一只脚跳着走,闭上嘴巴打手势表达心意或把耳朵堵起来听别人讲话,体会残疾人的痛苦与不幸,从而激发幼儿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之情,培养幼儿的爱心。又如科学活动“神奇的水”,通过认识水、观察水的颜色形态等,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养成良好习惯。

六 多开展德育主题教育

幼儿园还应根据不同实际情况来开展品德教育的主题活动。如可根据季节的变换、节假日或重大突发事件来开展主题教育。如春季可开展“春天来了”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观察春天、绘画春天、歌唱春天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展开教育。教师可组织幼儿到户外春游,感受春天的美丽,同时随机进

行品德教育,教育他们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讲文明语言等。在幼儿园里可以唱一唱春天的歌曲,画一画自己眼中的春天,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体会,从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一年中,有很多节日适合开展幼儿主题活动,如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节等。通过这些节日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亲人的情感和良好品德。如“重阳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绘画“我的爷爷奶奶”,讲述平时爷爷奶奶是怎样关心自己的,自己是怎样做爷爷奶奶的好帮手的,在“娃娃家”为幼儿提供眼镜、拐杖等材料,让幼儿当爷爷奶奶,有条件的还可参观敬老院,为他们表演节目,送小朋友自制的礼物。让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搬凳子、拿鞋子、拿眼镜、报纸、陪爷爷奶奶散步等,教育幼儿要做一个关心老人、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第9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范文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情引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开始。最好的教学时机,莫过于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但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而引起的,所以,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秒的认识”时,我用多媒体显示出“神舟六号”准备发射的场景,学生看到这个熟悉的画面立刻兴奋起来,并小声议论着。我问:“你们还想看‘神六’起飞的壮观景象吗?”生高声齐答:“想!”当多媒体播放“神六”发射现场倒计时,学生不约而同激动地跟着数:“10、9、8、7、6……点火!”我顺势而导:“像这样为更精确地计量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就这样,我在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提供了动力。

二、运用电教手段,破疑解难

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体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课型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因材施教,借助于电教手段,定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例如:《千米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而1千米到底有多长,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初步认识“千米”,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了学生对于1千米的认识。

三、运用电教手段,发展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充分全面的感知,进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一片森林……)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屏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平均分成二份、三份……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四、运用电教手段,巩固教学效果

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运用多媒体形、声、光、色的综合优势,恰当、适量地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型开放式练习,让学生轻松自如的积极参与,在游戏中对新知进行强化巩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