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住建筑范文

居住建筑精选(九篇)

居住建筑

第1篇:居住建筑范文

(1)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增长快, 养老压力大,“老人问题”突出。

(2)经济尚不发达,收入相对偏低,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3)失能老人比例偏高,失能发生率居高不下, “寿而不康”。

(4)家庭结构趋小(户均3.10人),三口之家核心家庭占主体,“空巢老人”增多。

面对老龄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 我国政府制定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居住政策,并提出了“9073” 的养老居住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依据年龄及自理能力,老年人会由自主打理过渡到需要帮助及至依靠护理三个阶段,产生三种基本需求:(1)生活行为基本可以独立进行,自己可以照料自己的自理型老年人;(2)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帮助的介助型老年人,主要指半失能老年人;(3)生活行为依赖他人护理的介护型老年人,主要指失智和失能老年人。

即:自理型养老-老人自理与亲属照料相结合(图1~3);介助型养老-自理为主辅以社区帮助;介护型养老-依靠专业养老机构护理(见香港彩颐居)。

下面通过有关示(实)例提出自理型养老、介助型养老和介护型养老不同养老类型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1 自理性养老――老年人住宅

一居,二居,三居齐全,适合各种年龄和各种人员组合的家庭。

可以为老少三代比邻合居提供可能性,形成老有所养,少有所依,各得其所的局面。

每一个户型的厨房均可改造为受年轻人欢迎的开放式厨房或者中西厨分开的形式,老少居也可打通,房间布局 形式多样化。

对于老年人适老化住宅和与子女同住的老年家庭户型,设计时老人卧室应朝南,并宜靠近卫生间;老人与子女应有各自的起居空间,并应满足老年人起居以及全家就餐的尺度要求;从照顾老年人的角度,子女卧室与老年人卧室宜临近布置。

图1~3的住宅套型,老年人可与子女同住或与子女住房在同一单元、或不同单元、或同一住区,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创造条件,使“一碗热汤”的距离成为现实与可能。

2 介助型养老――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和必要补充,主要针对家庭日间无力照料(例如失能、半失能老人)和无人照料(可能包括部分自理老人)的老人提供膳食服务、个人照顾、保健康复、娱乐和交通接送等日间服务,并设置日间照料床位及相应娱乐、康复、健身设施。

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带电梯的多层建筑,内有数十张床位,其中日间休息床位30个,其余为全托床位。现有20位老人居住,男女比例1:1,平均年龄80岁,有失能老人5人,无失智老人。也可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寄托养老服务。该日间照料中心依托康复中心为社区养老提供服务信息平台,将老年人服务需求与为老服务形成无缝对接,实现“养老在社区,服务在身边”,以此为中心,辐射整个社区和周边,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服务对象:为健康老人、半失能老人、失能老人。

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医疗卫生、保健康复、心理慰藉、法律咨询、家政便民、娱乐学习、日常陪护、临终关怀、饮食服务等数十余项服务。

老年人自由选择跳舞、打牌、阅读书报、理发、听健康讲座等活动。白天来此活动的老人可在专门的休息室午睡(图4)、聊天(图5),也可在公共浴室洗澡。室内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走廊墙面有扶手,方便老人使用。为解决老人的午饭问题,照料中心有厨房,可供应百余位老年人的订餐、就餐,并能覆盖社区及周边300户老人家庭的养老服务(图6)。若膳食供应由专门的送餐公司负责,则日间照料中心不必设厨房,只设分餐间即可。餐厅为托管和住宿的老人送餐,或接受社区居民订餐服务,生活能自理的老人也可在餐厅就餐(图7)。有送餐车和室外停车场。康复中心委派人到照料中心进行健康评估、医疗保健、心理疏导等服务,中兴还设有康复室、档案室。当有老人需看病就医时,可电话120车免费接送。家园不备专车。志愿者定期来照料中心理发、按摩、义诊等,不设专门理发室。公共洗手间有洗衣机(图8),有晾晒场地和晾晒平台。

居住用房为非家庭式的。全托住房为2人间,老年人可独住(或与自带护理人员同住),也可合住。内设卫生间(图9)。

3 介护型养老――香港彩颐居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成为新的社会问题。“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是香港房屋协会根据香港社会未来老年人口逐渐增加,和老年人日益殷切的住屋、社区康乐设施,以及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而首创的房地产发展新理念计划。

位于东九龙佐敦谷的“彩颐居”老年公寓是香港房屋协会“长者安居乐住屋计划”的第二个项目(图10、11),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居住、医疗护理和康乐设施“综合化一站式”服务。彩颐居入住的对象为60岁以上的自理型、介助型和介护型老年人。

项目由两栋塔式建筑组成,地下4层为设备用房和停车场;地上24层为老年人居住、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等用房。其中1~4层为老年人配套服务用房和护理用房,5~26层(不设14和24层)为老年人居住用房。共有333个独立的居住单元, 有使用面积24m2(独居)和36m2(夫妇,一室一厅)两种户型(图12~16)。

居住空间适老化设施齐全,设有双向式浴室门、紧急呼叫系统、防滑地砖、电暖灯和扶手等。卧室内可升降的挂衣杆方便乘轮椅者使用(图17)。走廊设扶手,转角为折线,并设有座椅(图18)。电梯轿厢内设扶手和座椅等无障碍设施(图19)。采用封闭楼梯间,安全疏散门为防火门,上有疏散标识和自动关闭装置(图20)。

除提供住宅单位外,还设有不同形式种类的公共服务设施。医疗护理、保健康复、文化娱乐设施完备,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照顾服务,达到在这里居住的老年人颐养天年的目的。一层为餐厅、休息室、商店;二层为图书馆、活动室、提供中西医门诊、牙医和美容等服务诊所和医疗咨询室、音乐室、陶艺室;三层为长者之家,有57床养护床位、日间护理中心和医疗诊所三部分组成;四层为健身房、室内游泳池、活动室等。

多功能厅和多功能活动室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类型的文娱活动(图22)。餐厅为老年人提供美味可口和营养丰富的膳食(图23、24)。全天候的便利店为老年人提供各种专用用品(图25、26)。老年人在图书馆可享受读书乐趣(图27),设于图书馆内的电脑室可让老年人漫游资讯天地,特别是图书馆内的“儿童天地”,更可让老者与孙儿分享共同阅读的乐趣(图28)。西医和牙医诊所,加上配药、煎药、按摩、穴位推拿等服务(图29),以及全天候的室内游泳池及健身房(图30~32),提供了老年人健康的方便设施。有适宜的开放公共空间,为老年人散步、交流、休闲提供必要的场所,并配套必要的室外设施及无障碍设施、道路照明、椅、桌等 (图33、34)。

无论从设计、设施和配套服务都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并能满足从独立居住道全护理不同阶段的要求。

第2篇:居住建筑范文

关键词:居住建筑;居住区设计;节能设计

Abstract: the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 has been not only confined to live, people to the demands of the environment is more and more high, cultural factor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building more and more close, therefore, in a modern residential design,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both more elements, do architecture, art, culture organically, fully embody the people-oriented design concept

Keywords: residential building; Residential design; Energy saving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2l世纪的今天,中国的经济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人们购买力的增强使房地产业飞速发展。随之带动了建筑材料的不断更新和装修市场的进一步繁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强调居住区空间实用功能的同时,对居住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完善,人们开始重视居住区的环境品质,先后出现了许多居住区设计理念。但这些理念由于历史的原因,多从经济性和政治角度方面考虑,没有从人的使用价值和舒适角度进行设计,因此很难称之为“以人为本”。

2.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特点

2.1追求高品位的社区环境

居住小区的建设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住所。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空间环境和场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所创造的小区环境氛围要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综合规划,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居民的不同需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操作对象.也是根本的目标。这样,居住区群体空间自然成为指导性的依据和指标,它反映居住环境对社会性的考虑与满足。我们追求居住区群体空间不仅是为使居住环境美好、有趣,也是为给人提供完整、健康、娱乐的居住环境。建筑是居住环境的主体元素.实现理想居住区的群体空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居住建筑设计。

2.2灵活多变:室内空间的可改性

家庭规模和结构是变化的,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往宅的可改性是客观的需求,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改性首先应该提供一个大的空间,这样就需要合理的结构体系来保证.常采用的有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大开间的剪力墙结构.其次应有可拆装的分隔体和可灵活布置的设备系统。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往宅可改性要求中难度较大的是设备与管线的再调整,采用加空地板和铺砌增强聚笨板块等技术能使管线重新配置,但需付出较大的经济投入。厨脚、卫生间是设备众多和管线集中的地方,可采用管束和设备管道墙。使之能达到灵活性和可改性的要求。

3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3.1现代住宅建筑主题的确定

住宅建筑在一个项目开始设计前,根据该项目制定一个主题,根据不同的品质定位、居住人群,地理位置、环境因素,首先考虑住宅建筑应该有一个设计方向,以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体,凸现自身的设计理念和特点,做到在众多的设计中,有自己鲜明的设计个性。首先是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住宅建筑的最终服务目标是人,所以,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中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应该方便人群的使用,在自己鲜明主题的思路下,充分发挥设计思路,寻找主题特点和元素,从总体、平面、立面、设备、综合管线、景观等多角度综合因素考虑,避免只注重片面因素所产生的缺陷。应该考虑随着新技术所产生的先进功能,如监控系统、电子商务服务系统、节能节水系统等在设计中应用,保持现代住宅建筑的相对先进性。另外注重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居住建筑是诗人活动频繁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结合制定的主题,进行艺术的创造,它不仅体现在景观设计上,还体现在单体和群体上。将单体、群体和景观环境完美结合,保持独特的韵律和文化品质,以特有的艺术主题和符号装点建筑,整齐而不呆板,赋有韵律;变化而不凌乱,展现均衡。做到建筑、艺术、文化、景观的完美结合。

3.2安全宁静的交通环境

动静分区、人车分流是小区交通规划的理想目标,为了达到此目标,可采用了车行、内部人行的规划结构。通过对小汽车和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在社区内部轨迹和停车位的精心设计,是向高品位社区环境迈出的重要一步。车库出入口可布置在小区人口处,进入小区的小汽车很快就能进入地下车库。如果有直达车库的住宅电梯给车主以身居别墅的感觉。消防紧急通道与主干道形成环状道路系统,便于紧急救护、消防或搬家等机动车辆的顺利通行。社区入口附近设地面车位.便于来访客人和临时停车。

3.3住宅建筑外观的打造

住宅建筑,往往是以群体的方式出现。赋有生命力的住宅建筑,应该从总体大局出发,考虑外观设计与周围建筑环境相协调,彼此协调并能融入周边的环境,避免只考虑自身的立面效果,忽略周围环境的因素;住宅小区的设计应当注意色彩与小区主题的协调一致,平面、立面布局有变化,在满足通风、采光要求的前提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从单体效果上,应该注重和谐,在造型上、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努力挖掘主题的元素符号,突出造型、色彩、材质的特点,丰富住宅建筑的主题表现力,体现出人文特色。对色彩加以提炼,表现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塑造建筑风格。现代居住建筑己经不仅仅限于居住,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因素与建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所以,挖掘文化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将城市历史、文化、民俗融于现代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可以极大的丰富居住建筑的内涵,提升居住建筑的文化层次。

3.4完善的配套设施

在小区配套设施中,采用体现自然、质朴的休闲座椅(如仿树桩桌、凳),使人更贴近自然。在空间开合处,采用形式多样的铺地,以丰富环境基调。在局部地方设置健身器材,便于居民健身锻炼。全面考虑到居住小区所需的照明、灯光、绿地喷灌等配套设施,完善小区硬件功能,提供给居住者们便利、优质的服务。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是现代社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些设施包括家政服务、治安保卫、清洁绿化、文化集会、健身娱乐、邮政电讯、休闲购物等。

4住宅节能设计

近年来,住宅产业蓬勃发展,住宅对能源的占有逐渐增大。随着世界能源资源不断紧张,要求合理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消耗的呼声日益强大,住宅节能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4.1总体规划

在总体规划上,应充分了解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对建筑朝向、空间布局、建筑间距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高效利用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建筑空问的使用率。

4.2节能技术措施

在节能技术措施上,使用环保、节能型的建筑材料,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屋面保温挤塑板、Low-E玻璃门窗等;结合住宅外观设置遮阳设施,如外廊、阳台、挑檐、固定遮阳板等能有效阻止阳光辐射热传入室内;对屋顶进行绿化覆盖,既能遮阳、隔热,又能美化环境,是住宅节能易于实行的一个重要手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设中水回用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也是实现建筑节能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5.结语

现代居住区设计必须是功能分区明确,住宅、道路、绿化、服务设施空间互不交叉,各类景观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达到理性的结果。在楼群布局已成为定势的情况下,设计者们通过建筑布局、绿化空间、铺地广场、园林小品等的交融、渗透、连贯,精心规划设计出适合人居、休闲、活动的居住区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百姓的效果。

6.参考文献

[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1.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郑曙肠.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M―E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刘树老.室内设计系统的研究【Dl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4]齐康.建筑・空间・形态一建筑形态研究提要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000.

[5]潘谷两.中国建筑史【M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矫苏平.新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邬烈炎,袁熙肠.外国艺术设计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居住建筑范文

关键词:高层 住宅 消防 对策

近年来高层居住建筑火灾频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11.15上海某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教训极为惨痛,为坚决遏制类似亡人火灾发生,提高高层住宅居民的自防自救能力,本文结合高层居住建筑火灾危险性及火灾时避难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提出防火、自救及逃生对策。

一、高层居住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

高层居住建筑通常分为高层住宅和高层商住楼及高层公寓,指层数超过10层的住宅(包括建筑底部设有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商住楼和公寓宿舍。在日常的消防监督管理中,考虑到高层居住建筑相比于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等单位的火灾危险性较小,未把其列为重点监督的对象。然而,近年来的火灾统计表明,虽然高层居住发生火灾的几率不大,但由于高层居住建筑的基数大,火灾起数及伤亡数不断上升。分析其火灾特点,高层居住建筑不仅具有普通建筑火灾的典型特征,而且由于其相对于普通的居住建筑具有层数多、高差大,通道集中、同时疏散拥挤,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外墙保温多为可燃易燃材料,小区内部消防车难以进入,扑救困难,住宅内儿童和老年人相对较多,使其火灾危险性也独具特点。

1、火势蔓延快。这是高层居住建筑和其它高层建筑共有的火灾特点。高层居住建筑内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垃圾道、电缆井、排气道都可能是火灾时烟气或火焰蔓延的竖向通道,如果防火分隔破坏或消防设施失效,发生火灾时就好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火势迅速蔓延的途径。据科学测定,在火灾燃烧猛烈阶段,由于高温作用下的热对流而造成的水平方向烟气扩散速度为0.5~3 m/s,烟气沿未作防烟措施的楼梯间、未作封闭的电缆井等管道竖井的扩散速度为3~4 m/s。也就是说100 m高的建筑,若消防设施未发挥作用时,0.5min内高温烟气就会席卷整栋建筑,顷刻间成为一座“火塔”,形成立体火灾。

2、火灾荷载大。首先是与公共场所的装修相比家庭装修采用的可燃物较多,按前几年的家装风格,地面全部、顶棚边缘、靠近外窗的墙大都是用木质装修,虽近几年流行重装饰轻装修,但目前阻燃家具的使用和普及尚末被群众接受,住宅内仍不可避免地采用大量可燃材料的家具。其次,居住建筑内均设有燃气管道,有的在底层商业服务网点打通后变成饭店,还会使用液化石油气或其它燃料,致使高层居住建筑的火灾荷载通常超过监督部门的估计。

3、火灾扑救难度大。首先,高层居住建筑高达几十米,甚至百米以上,依据现有的消防装备和技术条件,沿建筑外墙铺设水带和固定水带等常规扑救方法不易实现。尤其是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根本无法沿外墙铺设和固定水带,到火灾发展阶段以后,火灾现场上热辐射强、烟雾浓,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快而且途径更多,消防官兵很难实施阻截和灭火。其次,部分中小城市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缺乏实战经验,指挥水平不高,在消防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救人和灭火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主要方面,不易准确把握。再次,高层建筑的消防用水量是按照建筑内部一个起火点,从内部房间逐步蔓延的规模考虑的,并考虑到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启动,及时扑灭或控制初起火灾,当形成较大面积的火灾时,则超过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作用面积,也会超过一个消防竖管的最大供水能力,设计的消防用水量就远不如实际灭火所需水量。消防电梯的可靠性和运输能力有限,消防救援人员负重攀高,不能迅速携带装备到达起火层,消防灭火剂和破拆等器材装备很难及时补充。另外,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对消防通信也有一定的屏蔽作用,造成内外联系时断时续,火灾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指挥中心,同时指挥中心的作战命令很难得到贯彻落实等等诸多因素给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带来难度。

4、人员疏散难度大。首先,高层居住建筑与写字楼、商场、宾馆等公众聚集场所不同的是,居住建筑内会有很多宅在家里的老人和儿童,自身疏散困难。其次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参差不齐,登高消防车的配置类型大相径庭,会出现由于起火楼层太高,当地登高车达不到被困人员的部位的情况,若及时达到,操作到被困人员的部位需要10-20分钟的时间,展开救生气垫也需要10分钟时间,其他救生设施展开施救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其次,利用室内、外楼梯疏散时,垂直疏散距离长,加上人们迫切逃生的心理,容易造成混乱和踩踏事件。再次,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会产生大量高温烟雾,这些烟雾浓度大,能见度低,流动快,很容易造成人员窒息。另外,火灾时消防队员一般徒步层层搜救,加上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的限制,不得不往返于楼内外,加大了体能消耗,而且疏散通道众多、房间布置繁杂也增加了搜救难度。

二、高层居住建筑火灾发生时避难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及典型逃生误区

1、高层居住建筑火灾发生时避难者的心理。处于高层居住建筑火灾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位置或避难者自身情况的不同,人们从主观上会出现以下几种不同的心理状态:1)观望心理。这是由于初起火灾并不是很大,而且离自己所处的位置较远,一些人认为不会变成大灾,而进行观望。上海某高层居住建筑火灾就是其中之一的案例。2)扑救心理。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对于一些社会责任感较强的人,通常都会有这样的第一反应,若措施得当,即可把初起火灾扑灭或控制。3)救人心理。在初起火灾逐渐蔓延扩大后,开始出现危险人们生命征兆时,有责任感的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救身边的人或寻找解救自己的亲人、朋友。但也出现过为救自已的孩子而踩踏了别人的孩子的案例。4)保护转移财物心理。这是很普遍的现象,是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的必然想法,是对“自身可能会遇到的安全威胁”与“重要财物的必然损失”两者之间的快速抉择。通常的消防宣传教育都是要求火灾发生时别贪恋财物,逃生要紧,其实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根据情况而定,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形势和条件下,不能强制进行这样的灌输教育。在火场上经常会出现已逃生成功的人,在室外安全地带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拼命摆脱控制,又冲回火场取钱取物而死亡的案例。若当时将重要财物随身带出,就不会犹豫很长时间再回去冒险。保护和转移财物要有对火灾中烟气蔓延和火焰传播规律充分的认识,并且自身的逃生能力要远高于当时的火灾危险,同时还要有其它有利的客观条件同时具备。烟气很浓时,去为财物而冒险是不值得的。同时消防官兵和火灾执勤人员也应极力控制试图重返火场的受灾群众。5)自救逃生心理。6)等待被救心理。7)绝望放弃心理。

2、灌输式逃生自救教育的误区。所谓灌输式逃生自救教育是指消防宣传教育中通常提到的各种逃生自救方法但未与不同的火灾现场实际相结合,这些消防宣传教育通常是以消防宣传四进时以图板、标语、口号或以明星解说为主,一般都缺乏与火灾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受教育的人或居民只知空洞的口号或固定的几种逃生自救模式,现在的消防宣传辅天盖地,人们已形成固定的自救逃生思维定式,在真遇到火灾时就不假思索,自然照做,如在沈阳皇朝万鑫火灾中,就有一户比较有消防经验的居民在外墙着火时也生搬硬套照着通常宣传的方法,采用湿棉花湿被子封住几道门的门缝,打开窗户向外呼救,后来又用湿棉花湿被子封住窗缝,躲在家里不出来,无论保安如何劝告就是不出屋,外墙火势扩大后,难以逃生,后来经消防官兵破拆户门后在卫生间将一家人强行救出。

三、高层住宅居民的防火对策

1、督促物业部门切实履行消防巡查义务。高层住宅和普通的多层住宅不同,都有物业管理部门,物业管理部门收取了业主的物业费,按照合同约定,应履行好防火巡查义务,保障高层室内消防设施器材好使好用。业主可定期督促或与物业部门共同进行防火巡查、抽查,以监督其切实履行消防巡查义务。

2、居民可对身边的消防设施进行检查。高层住宅内的消防设施主要有室内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指示标志及应急照明、消防电梯、防排烟设施等。居民平时进出住宅时即可随时检查,查看消火栓内水枪、水带、报警按钮是否缺失,打开阀门看是否有水,观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探测器是否被遮挡或者污损,疏散楼梯及前室内的正压送风口有无被遮挡或锈蚀,疏散指示标识及应急照明有无损坏。

3、居民要对所居住的高层疏散通道充分熟悉。在平时空闲时可以走疏散楼梯,熟悉一下消防疏散路线。并检查楼梯内的防火门有否损坏,能否自行关闭。楼梯间的前室内有无堆放的杂物阻挡疏散。高层住宅与普通多层住宅不同,高层住宅是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分为一类和二类高层,二类高层住宅的层数为十至十八层,一类高层住宅的层数是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一类高层住宅的楼梯间为带有前室的防烟楼梯间,二类高层的楼梯间为防烟楼梯间或带有乙级防火门的封闭楼梯间,只有少数十层及十一层的住宅为敞开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带有前室并设有防烟设施比封闭楼梯间更安全,封闭楼梯间有封闭的防火门可遮挡烟气又有外窗可排放烟气比敞开楼梯间相对安全。而且单元式高层住宅的楼梯都可以通向层顶,或者从十八层以上楼层,每层相邻单元楼梯通过阳台和凹廊相连通。这是为保证最不利的情况下向下疏散受阻时可向上疏散,走到顶层从另外一个单元楼梯出口小间向下疏散至地坪面,也可走到十八层以上通过连通阳台或凹廊从另一个单元的楼梯向下疏散至室外地坪面。

四、高层住宅的居民的自救和逃生对策

高层住宅的火灾和其他高层建筑一样,一直是国际上消防扑救的难点,目前针对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自防自救是最佳对策。

1、利用室内消火栓扑救初期火灾。高层住宅的初起火灾并不可怕,拔119报警后不必惊慌,找到室内消火栓,连接水带水枪,打开阀门。按下启泵按钮(有时启泵按钮也是向控制中心报警的按钮)即可实施自救。美国在这方面有过统计,95以上的火灾都是利用建筑内部消防设施自救成功的。若一味等待消防队到场扑救,错过了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机,火势必将蔓延扩大。

2、相对于各种逃生方式,最安全的是通过楼梯间逃生。首先,人们常用的疏散方式是使用电梯,起火后,高层住宅消防控制中心会接到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的报警信号,自动或人工控制电梯降至首层,而且电梯井可能是蔓延烟气的“烟囱”或通道,所以起火后乘坐电梯时不可靠的。在自认为无路可逃时,并且受热辐射、烟熏火烤,惊慌失措、失去理智时,一些人员选择跳楼,在没有消防救生气垫时三层以下有生还可能,有救生气垫并且跳楼时方式得当, 在20米以下有生还可能。有极少数人从落水管及脚手架滑落逃生,得须有充足的体力和心理素质,以及高度的求生欲望。所以利用楼梯间并按上文所述的逃生方法是最安全的。

3、借助外界逃生方法。如果人员处于火灾楼层且火势已威逼楼梯间等竖向疏散通道,人员已经无法通过楼梯间等室内疏散途径可靠疏散,被困人员也不要惊慌失措,在自家内寻找相对安全的区域(亚安全区域)。诸如卫生间、自家没有被火势威胁的房间等,同时用毛巾、毛毯等含水率高的物品用水沾湿将门缝堵实防止烟气、明火等不利因素影响,并不断向门等薄弱环节注水以延长变形倒塌时间。同时在窗台等明显部位设置有人员被困的标志,从而赢得更多的等待救援的宝贵时间。结合消防部队施救时“救人第一”的原则,消防员到达火场后势必要利用举高消防车、破拆工具等对被困人员进行搜索,两者结合就会达到避免人员遇难的厄运。且不可盲目跳楼,遗憾终生。

五、其它的几点建议

家里备灭火器和强光手电、斧头、火场逃生面具、缓降器,这些东西价格不贵,关键时刻会有大用。灭火器要用ABC干粉灭火器,需配二具以上。强光手电用来夜间求救和疏散照明。斧头用于破拆锁闭的门窗,防火门可破拆合页处。火场逃生面具是非常实用的逃生设施,可防烟、防毒,视线清晰。缓降器在平时要进行疏散训练,看好说明,并要找二层楼进行训练,亲自按操作说明操作过,危险时才能正确使用。

第4篇:居住建筑范文

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构建评价指标体

系笔者遵循系统性、合理性、综合性、应用性的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参照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指南》、《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气候规划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相关行业标准,根据实际状况选取评价指标。

2.确定指标权重

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权重系数,其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构建一个层次结构模型。然后,运用较少的定量信息,把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求解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其步骤:一是构造层次分析结构;二是构造判断矩阵;三是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四是层次单排序;五是层次总排序;最后是做出决策。

笔者通过运用MCE软件和Excel,将专家打分通过软件输入,选取层次分析法求取权重,结果如表1所示。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评价模型构建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原理和公式,建立适合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模糊综合评判。

1.建立因素集

第一层为:A={B1,B2,B3}。第二层为:B1={C1,C2},B2={C3,C4},B3={C5,C6,C7}。第三层为:C1={D1,D2,D3,D4,D5,D6},C2={D7,D8,D9},C3={D10,D11},C4={D12,D13,D14},C5={D15,D16},C6={D17,D18},C7={D19,D20}。

2.建立评价指标的评语集

为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语集,其含义有两点:一是此方案的选择是否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二是此指标值对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实施的推动作用是否能达到满意效果,如项目检测指标中的围护防水效果。V={v1,v2,v3,v4,v5}={非常满意,满意,中,差,非常差}3.确定权重权重的最终确定值是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来求得,此任务已完成。第三层权重记为wDi,第二层权重记为wCi,第一层权重记为wBi。4.分层作综合评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请10位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第三层进行单因素评价,得到模糊评判矩阵如下:RCi(i=1,2,3,…,7)单级综合评判BCi=WCi莓RCi。

实例分析

北方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技术经济评价,是在项目改造前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从而选取最优方案。本文以河北省唐山市河北一号小区509号楼为例,对其进行技术经济评价。以下项目介绍中的数值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评估报告》[2]中给出。

1.项目概况

该项目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所建楼之一,具有很强的抗震性。509号楼有5层、3个单元共45户,建筑面积为2156m2。该建筑没有地下室,楼宇门已不存在。原有平屋面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局部的保温层已湿透。预制外墙板为11cm厚的钢筋混凝土、12cm厚轻质混凝土夹心层,外加4cm厚的砂浆层。原来的单玻空腹钢窗大部分被换成了铝合金或塑钢窗,或在外面又装了一樘窗,有些是单玻窗,有些是双膛窗。整个护结构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不密封、结露和防水失效。采暖系统为垂直单管系统,并且没有温度调节手段。下面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该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介绍。(1)技术性指标。第一项,项目改造指标。专家拟定的具体方案为:对窗的改造主要采用塑钢中空内平开窗,使用low-e玻璃;对外墙的改造主要是采用10cmEPS薄抹灰系统;对屋面的改造主要采用是14cmPU暖屋面。供热计量方式主要采用热计量收费;采暖系统采用的是垂直双管和自动温控阀。对楼宇门的改造主要采用双扇保温钢板门,将门墙缝里内外均以硅胶密封,并带有自闭装置。第二项,项目检测指标。改造前,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进行测定,主要包括对屋面、外墙、外窗、底板的测量。其传热系数分别为:1.3W/m2k、2.0W/m2k、4.5W/m2k、2.8W/m2k。经过专业人员检测,该项目防水效果较差。(2)经济性指标。第一项,预估指标。该项目总费用为606.1元/m2,即约为131万元;节能相关费用约占改造总费用的28%;节煤量为33.72吨,按每吨为500元计算,共计16860元。第二项,效果指标。设本项目的项目期为30年。静态投资回收期=606.1×28%16860÷2156≈22年净现值=-131×28%+1.686(P/A,5%,30)=-10.75用内插法求取内部收益率。其计算过程为:设i=2%,经计算,净现值=1.301设i=3%,经计算,净现值=-3.716IRR1=1.301×(3%-2%)1.301+|-3.716|+2%=2.26%(3)社会性指标。第一项,环保性指标。该项目改造前采暖消耗量为219592.2kWh/a,建筑面积为2156m2,即每平方米采暖消耗量为101.85kWh/a。改造后,采暖消耗量为141696.6kWh/a。同理,其每平方米采暖消耗量为65.72kWh/a;该项目有害物质减少量,是通过其节煤量来计算的,按工程建设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程》,每吨标煤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量包括:二氧化硫为1.4千克、粉尘为11千克、氮化物为9千克、烷烃类为0.5千克、二氧化碳为2.6吨。经计算,该项目所减少的有害气体量为:二氧化硫0.047吨、粉尘0.371吨、氮化物0.303吨、烷烃类0.017吨、二氧化碳87.672吨。第二项,舒适性指标。该项目在改造前室内温度为16度,改造后会达到20度以上;其霉变结露现象较为严重。第三项,支持度指标。唐山市政府出资370元/m2、中央政府出资54元/m2、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出资140元/m2、居民出资42元/m2。

2.项目技术经济评价

笔者请10位专家对该项目三级指标进行投票,投票结果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该项目评价中存在稍微不经济现象。

结论

第5篇:居住建筑范文

关键词:关中民居;居住区风格;和谐统一

Abstract: Due to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ther reason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y's of the last century, China has entered a peak period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residential areas. Residential building has already become a kind of quantity is the most, the largest building in the city community. However, this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landscape of the city building type has not been given due atten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how the control of residential architectural style of whole city style, and how to build in harmony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It also studies the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Guanzhong area in modern residential building in the applic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Keywords: residential residential style; harmony;

中图分类号: F4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色彩与材质

“青砖灰瓦”作为关中民居建筑的代名词,是关中地域特色、传统风貌的特色与精髓,青色的砖墙、灰色的瓦片为整个关中大地提供了重要的背景色,使得整个城市的色彩及肌理得到了统一。青砖灰瓦的建筑外观形象使得建筑在色彩和材质方面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整体感,这种连续性和整体感是使整个聚落成为有机体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样的多个聚落之间的互动共生组成了关中地区地域风貌的“底色”。现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飞速增长,对住房的需求量相比以往大大增加,这导致了居住区建设在城市建设量的比重中占主导地位,但是部分居住区在“眼球经济”的刺激下,为了突显自我使得占据城市大面积空间的居住区颜色种类繁多,导致了现今的城市背景色的缺乏,城市规划师与建筑师应该认识到统一的色彩是充当城市背景色的先决条件。那么何种颜色才能成为真正的背景色,才能与现今西安的城市定位、城市风貌、城市整体历史氛围相吻合,才是与居住区建筑,这一特定建筑类型的建筑性格相统一的色彩。

关中民居的厚重、质朴、内向使其建筑表象的深层内涵,而这种既朴实又内向的性格特征正是由其建筑色彩首当其冲的凸显出来,而建筑的性格特征是由在这个地方居住的人们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也就是在此生活的人们的性格特征。西安作为西北大地历史悠久的重要的核心城市,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风民俗,富有内涵的历史氛围,而这种城市的灵魂和朴实、不张扬的性格特点正是由关中民居建筑的色彩首先表现出来。其次作为居住区建筑,本身性质要求它具有安静、惬意、素雅的建筑性格,与民居建筑所要求的氛围在本质上相同。所以可以说关中民居建筑的色彩就是现代居住区建筑所需的色彩,即“青砖灰瓦”。

传统关中民居建筑材质在墙面处多选用青砖,在内部结构中以木材为主,究其原因,是由于当时政治、经济条件相对较为落后,以至于施工条件水平相对较低,建筑材料所能涉及的选择面也相对较窄,只能选择在工艺流程和材料分隔方面都相对简单的材质。反观现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达,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建筑相关的各个领域的技术水平也随之加强,建筑施工技术、材料生产的工艺流程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预置、现浇等多种现代手法的施工技术,在材料方面也与传统的建筑材料大有不同,选择面也更为广泛,玻璃、金属、人工石材、塑料等大量应用于现代模式的建筑之中。由此可见,一定时期内建筑的施工水平与建筑材料加工技术是与该时期内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等息息相关的。因此在现今社会科技、经济技术水平如此发达的条件下,选用现代的建筑材料是与之相符合的,但是在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风貌的要求下,我们在对建筑材料使用时应该使之与传统材料的质感和肌理相融合,并与现代建筑功能和审美相结合,这才是与现代西安整体城市风貌的历史氛围相匹配的。

建筑肌理的变化

建筑屋顶以及建筑群体屋顶组成了建筑的第五立面,也同时组成了城市的第五立面。关中民居建筑由于颜色与建筑密度统一从而形成成区、成片的统一风貌的建筑第五立面,形成和谐的聚落形象。现代建筑由于空间组织方式多样,建筑密度变化较大,所形成的第五立面有所不同。我们不提倡复制关中民居建筑的肌理组成方式, 但是需要延续建筑高度、密度、街巷空间所致的建筑肌理感。也就是说从城市的第五立面来看,居住区建筑要符合在城市中的大片、较高密度、高低错落的肌理形象。

居住区建筑肌理不仅自身需要形成和谐的肌理结构,同时也担负着修补整个城市肌理的责任,城市中建筑的主角是公共建筑等,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而居住区建筑作为城市中最大规模的建筑种类,是城市建筑的配角,需要将各个标志性建筑衬托出来,并相互关联,以形成整体感,也就是说,现代居住区建筑承担着织补城市肌理的作用,使城市肌理更加统一,有序,从而使城市风貌更加清晰。

建筑构件与装饰元素提炼

传统门窗的应用

现代建筑中从门窗形式和材质来说都是种类繁多的,这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化大工业生产占据主导地位不无关系,小规模的手工艺制作早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和效率的需求,随着框架结构、钢结构等结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今建筑中门窗洞口的开设方式与形式早已摆脱了结构的局限,这与传统关中民居的开窗方式受建筑结构影响较大的状况大大不同。但是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门窗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多样的划分方式和细部装饰是值得我们借鉴并运用到现代居住区建筑中,这些富有艺术价值的元素不一定局限于用于现代建筑的门窗,我们可以将这些带有高度传统艺术价值的元素,并在现代建筑功能和审美的要求之下提炼、简化,用于景观或装饰性墙面甚至是建筑立面中。比如说将传统门窗的划分方式进行简化后用于景观墙的视线连接,既可以起景框的作用又富有朴实的传统艺术情趣,使得一面简单景观墙体现出古朴的传统感。

传统关中民居建筑中门窗洞口的安装方式通常呈现内凹型,并以黑色附着于门窗洞口的门扇和窗扇之上,这种内陷型的门窗安装方式使得墙面的虚实对比更加突出,对阴影效果的强调,使得建筑外墙面极富立体感。而在现代居住区建筑中我们同样可以借鉴使用加大现代居住区建筑外墙面的光影变化,使其虚实分明,增加了层次感,进而使得建筑的立面表情更加丰富和生动。同时我们还可以将这种手法进行推广,将其应用在居住区景观和细部设计中。

屋顶

屋顶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第五立面,在关中民居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单坡硬山的屋顶形式是其最大特点。现代居住区建筑应当把握与传承传统建筑的这种极富个性色彩的特征,我们应该结合现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材质以及施工技术并对传统屋顶进行简化和抽象,并将这种简化、抽象后的元素和结构应用到现代居住区建筑中去,使整个居住区的第五立面都呈现出和谐、统一并具有地方特色的面貌。这样的第五立面既体现了城市风貌中的现代面,又传达出了历史文化所传递的信息,以整体连接整体的方式出现,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形成整个城市第五立面的背景色,使城市风貌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地方特色。

照壁

第6篇:居住建筑范文

关键词:桂北民居;元素;现代建筑;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桂北是位于广西桂林以北的地区,桂北民居是广西民居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是广西民族文化的体现。民居是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之一,是中国建筑史上对居住建筑的称呼。住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中国特色的住宅建筑的设计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分析桂北传统民居的特点和经验,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创作设计,是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对于丰富新建筑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具有积极的意义[1]。

一、桂北民居建筑体系的结构特征

1.“干栏”式建筑简介

壮族、瑶族、侗族、苗族是广西四大少数民族。壮族人民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创造了以干栏、吊脚楼为主导的建筑体系,用木(或竹)立柱,高离地面构架。楼上住人,楼下圈养牲畜、存储物件。“干栏”式建筑适应于高温多雨、地势不平的南方地区。“干栏”式建筑起源于历史上的“巢居”,是从巢居形式逐步演变而来的。根据《魏书·僚传》记载,当时壮族先民“依树积木依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家口之数”。这种以竹木为建材,将底层架空,上层住人,具有良好通风和预防虫蛇侵害条件的建筑就是干栏。[1]

据史籍记载,桂北民居的雏形源于古代“百越”的干栏建筑形式,是长江流域地区的一种较原始的住宅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干栏”建筑逐渐在长江流域消失[3]。而仅存于南方几个边远省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民居就是“干栏”建筑,均为木构干栏。屋顶主要采用悬山或半歇山形式,并常有重檐与腰檐出现,有着层层出挑的楼台,外观造型变化奇妙。桂北民居至今仍保持着这种传统的建筑形式,这是由于桂北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环境、交通、气候等条件所决定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桂北壮族民居,在不断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在建筑处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干栏”演化的民居建筑,既保持了传统建筑的形态、风貌,又不断创新、发展和提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和桂北地方特色。

2.“干栏”式建筑主要特色

建筑结构体系为“穿斗”木构架,采用了悬山或歇山形式小青瓦坡屋顶,出檐深远,从横梁下挑出悬臂,上盖瓦等材料形成披檐、腰檐,遮挡阳光,防御护墙。一般为2-3层,有时候也有4层。底层架空防潮避湿,主要利用底层空间圈养牲畜和堆放杂物;第二层是主要的起居空间,休憩、赏景和进行各类活动主要是在主立面的美人靠和长廊,堂屋在中间,开敞通风,内外空间互相融合,两边是卧室;第3层主要是作为卧室使用,留一部分作为堆放杂物、晾晒衣服的空间。[2]

桂北民居的立柱通常是涂成黑色,门窗主要色调是浅褐色或枣红色,木结构大多表现木材的本色。这种色调的处理方法使建筑古朴的外观呈现出清新淡雅的格调。民居的外观造型十分精致,悬山、挑檐、挑廊、挑台、挑柜,层层出挑,立面变化丰富美观。挑廊、垂花柱与花窗等木雕,花纹简洁流畅,细节处理大方得体,构成桂北民居建筑的朴素美、丰富美的特点。[2]

桂北民居多依山而建,顺应地形,层叠而上,不论是单体还是群体,屋基不论大小,地势不论高低,都能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条件,采用附岩、镶嵌、跨越、支撑、筑台等手法,叠石为坎,错层悬空,形成上下不等高、前后不等距的特殊建筑形式,构成了耐人寻味的建筑空间意境和环境景观。

二、影响桂北民居形成的因素

许多学者对影响民居形成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比如拉波波特:社会文化因素几乎是住宅模式的决定性因素,气候、材料、结构和技术只是辅因素。影响桂北民居形成的因素包括以下方面[3]:

1.自然因素

气候:气候对建筑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的表达形式、围护结构,还表现在水、土壤、植被、和其他地理因素效应。对于桂北民居,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温度的影响;太阳辐射效应;湿度的影响。

地形:地形对于单体建筑形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充分利用复杂的地形,建筑物或伫立,或架空,或根据地形回退,使地形与环境地有机结合,形成民居建筑形式。此外,为了有效地利用更多的空间,往往把屋顶的阁楼结合起来进行建造。

2.文化因素

生产活动:各民族在桂北多从事农业和其他副业生产。因此,在建筑的底部,通常作为存储生产工具、杂物和进行一些生产活动的领域,它和生活楼层严格区分[4]。

生活习俗:基本文化因素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有着最紧密的联系,一个地区的传统的、持续稳定的行为能形成当地传统和习俗,进而影响人们的生活。

3.技术因素

施工技术:桂北民居建筑的建造没有建筑设计师,房子建造由工匠组织,通常没有正式的设计,主要依靠实践经验进行建造。

结构形式:结构形式主要关于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施工工艺流程。桂北民居一般采用密集式的建造方法和穿斗式的木结构。

三、传统民居元素在现代建筑的应用

传统民居在建造材料、建筑技术、空间布局等方面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例如,传统民居用竹子、木材、绿石、天然材料,不能适用于大型和机械结构的现代住宅建设;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利用现代设计技术将传统民族的和地域的特色引入现代城市住宅,使住宅设计以满足居民需求的现代生活同时,充分展示了桂北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延续和促进地方传统建筑文化,是摆在众多建筑师面临一个重要的任务。适合现代居住建筑的传统民居元素主要显示为以下几点:

1.规划选址的因地制宜

传统民居聚落的选址表现了道家“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的观点,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及其天然真趣的境界。其次在建筑布局及其空间组合中,传统民居聚落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传统民居聚落符合地理条件的布局方式和空间组合,不仅有效地节约土地,还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自然原貌,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想。所以一方面它能丰富该地域的面貌,提高城市整体美和街区的立面效果,另一方面能使住宅自身更完善的。因此,传统民居因地制宜的规划选址给我们带来了启示的意义。在规划中结合住宅的背景和自身特色,能形成一个良好的设计基础。既要考虑背景环境的相互关联,又要积极探索新空间的内容,增加城市的吸引力。

2.动态接触空间

现代城市居民的交流是很少的,甚至邻居都是陌生人。传统的中国“远亲不如近邻”,邻居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和谐地与邻居相处可以加强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在沟通中获得乐趣和加强情感。

3.景观和意境的创造

美的建筑艺术具有怡情价值。住宅景观有两个层次的作用:一个是住宅的区域景观的和谐与创新,即作为城市的一个元素,居区对城市景观的贡献;另一个层面的营造住区整体景观,即内部景观组织和它对居民的审美贡献。

四、结语

桂北民居文化是广泛而深刻的,在加强保护传统民居同时,好的设计可由传统民居建筑语言精炼而成,将其用于现代城市住宅设计,这不仅是对当地的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也丰富了现代建筑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于创建一个城市的形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文.桂北民居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探析[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5,(5):74-79.

[2]徐慧宁,李云.广西城乡风貌改造中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24).

第7篇:居住建筑范文

1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1.1围护结构存在的问题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就是通过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在夏季减少室外热量传入室内,在冬季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使建筑物室内温度尽可能舒适,以减少采暖、制冷设备的负荷,最终实现能源的节约。我国围护结构节能存在的问题有[2]:①某些建筑体型系数过大。②窗墙面积比过大。③采用夹心复合保温外墙较多。④设计单位对某些技术参数的取值不统一,有的缺少依据。⑤一些设计单位的施工图内没有建筑节能设计热工计算表,不利于对节能建筑的质量检查。⑥一些保温墙体工艺技术出现质量问题。⑦设计单位对围护结构使用的某些墙体材料、保温材料及窗户质量要求不明确,监理和施工单位控制不严格。⑧一些节能建筑配置的采暖散热器高于建筑节能标准确定的热负荷值应配置的数量。⑨大部分节能建筑只安装了采暖供热的开关控制阀门,没有考虑为将来安装计量热表、分室用热控制装置留出位置。⑩少数施工单位未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

1.2供暖企业存在的问题

供暖企业肩负着我国城市中市民的供暖重任,其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中居民的冷暖问题。近些年,市民对供暖企业的关注程度逐年提升。不仅是因为其供暖的质量方面,还有其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方面。这些企业本身会每年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如果任其自由发展的话,对环境会造成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城市中供暖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供暖企业员工缺乏节能减排意识;②过度关注技术投入忽视管理减排;③供暖企业设备滞后。

1.3绿色照明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的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国家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耗电量达到70-300kW•h,为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1.5-2倍。电气系统节能决定了建筑物智能、环保以及主要能耗,电能的消耗占了很大的比例,随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这种比例在继续加大,所以要进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必须考虑建筑的电气节能。而在耗电量中,照明能耗一般占整个建筑电量能耗的25%-35%,占全国电力总消耗量的13%,因此实现照明系统节能的意义十分重大,经济效果明显[3]。

2建筑节能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围护结构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①门窗。改善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采用提高门窗的气密性、窗框采用断热金属型材、增加玻璃层数等措施来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另外有效的遮阳设施对降低能耗的影响非常有益。②屋面。建筑屋面节能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发展和应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并合理确定保温材料的厚度,可采用倒置式、屋面绿化、蓄水屋面、浅色坡屋面等措施。③加强监管机制。政府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对设计单位、生产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监察管理,加强政府部门的大力管理及社会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

2.2供暖企业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①强化供暖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小组的职能。建立起一个节能减排专家工作组,要求这些专家来自不同的节能减排相关领域,比如生产调度、环保、财政、统计等部门。并且通过这些专家的评选审定,激励企业员工的节能减排工作。②建立热量自动控制系统。为了适应群众对功能的需求,企业应该建立起热量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用户的室内温度和设备的运作状况来调控热量的供应,根据用户的数量和供暖的面积确定设备的数量,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③加快对供暖企业老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老化的设备会增加能耗,必须加快对供暖企业老化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锅炉的损害和能耗,减少废气的传播,进而保障环境的清洁。④在政策上支持供暖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供暖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所以我国政府应该建立起完整的法律法规,而保障企业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

2.3绿色照明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在整个配电和电气系统中,末端的照明部分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节能灯具的应用一直是实现电气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保证有足够的照明数量及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做到节约照明用电,提高整个照明系统的效率,防止片面性。

3总结

第8篇:居住建筑范文

据研究,贵阳市居民对夏季居住热环境的舒适性基本上是满意的,通过开窗通风或者风扇即可满足大部分时间室内人员对热舒适的要求,此外,贵阳市拥有空调的居民中,空调的使用率较低且使用时间不超过一个月[5]。通过对《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专用气象数据集》[10]的分析发现,贵阳市整个夏季(6月~8月)仅有8.3%的时间室外温度超过28℃,如果能够辅助适当的通风,居住房间在这些温度下是可以不开空调的。由《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2/49—2008)[11]可知:毕节、贵阳、兴义和遵义最热月的平均温度分别为21.8℃、24.0℃、22.4℃和25.3℃,夏季空调天数分别为0d、11d、0d、24d。从这些数据可以初步判定,毕节和兴义地区夏季不开空调即可满足热舒适要求。基于贵州省气象资料[10]所得出夏季室外干球温度在不同范围的分布百分比见表1。从表1中干球温度数据可知:贵州省4个城市夏季室外大部分时间处于18~28℃舒适范围区。本文通过设定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下的热舒适范围,分析不同城市居住建筑夏季通风的有效性。

评价指标及原理

1评价指标

ClimateConsultant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发的一款被动式设计软件[12],可以用来分析遮阳、建筑蓄热性、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15项设计策略的适用性,并能计算各项措施在各月或者全年的逐时有效时间。这里的“有效时间”是指在理想的情况下,纯粹依靠所设定的设计策略(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能够使室内热环境达到舒适范围的时间数,单位为h。有效时间占全天或整月的比例称为日有效时间比(ηd)或月有效时间比(ηm)。设计措施能够转化的有效时间越长,该措施的有效性就越大。

2计算原理

ClimateConsultant软件利用湿度图对室外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导入目标城市的气候数据,设定不同的热舒适有效范围,将采用不同措施后室内环境参数表示在湿度图上,通过计算即可方便看出各种措施下的有效时间。该软件关于气象数据的分析分为全年逐时数据点分析和日最高最低数据点分析。为了研究贵州地区夏季通风的有效性,本文对4个典型城市6月~8月的室外气象资料进行逐时数据点的计算分析。中国《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13]规定:非人工冷热源(未使用采暖、空调等)可接受室内舒适温度范围为18~28℃,同时将湿度上限定为80%,这里的热舒适是指考虑到室内新风量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人体能感觉到舒适的温度范围。考虑到非人工冷源下(仅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人体可接受的湿度范围会有所增加,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下人体可接受的室内湿度上限定为90%。ClimateConsultant软件中设计策略的控制条件设置如下:热舒适下室内控制条件:温度范围18~28℃;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露点温度2.2℃。自然通风下室内控制条件:室内有效风速范围0.2~2.0m/s;最大相对湿度90%;最大湿球温度22.8℃;人体可接受的最大温升4.2℃。

机械通风下室内控制条件:室内有效风速范围0.2~2.0m/s;最大相对湿度90%;最大湿球温度22.8℃;最大机械送风速度2.0m/s;人体可接受的最大温升4.9℃。根据ASHRAEStandard55—2004[14]可知:当风速为最小有效风速0.2m/s时,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下人体可接受的最大温升均为0℃;当风速达到最大舒适风速2.0m/s时,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下人体可感知的最大温升分别为4.2℃和4.9℃。也就是说,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下室内有效温度的范围分别为18.0~32.2℃和18.0~32.9℃。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不同之处在于:自然通风下室内风速主要取决于室外气流速度,即使室外其他参数值落在自然通风有效范围内,如果风速太小或太大均不能计为有效时间。机械通风则不同,室外风速不再是影响通风效果的因素,而且同样的送风速度下,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下人体可感知的最大温降是不同的。

贵州省不同城市夏季通风有效性分析

贵州省不同代表性城市夏季室外气象条件差异很大,例如,毕节夏季晚上22:00以后到上午10:00以前室外温度大部分时间低于18℃,不需要开空调。为了避免夏季室外干球温度在18℃以下时刻对有效时间百分比的影响,毕节有效时间和有效时间百分比的计算时间控制在10:00到22:00之间。同理,兴义的计算时间控制在10:00到24:00之间。由表1可知:贵阳和遵义室外空气温度在18℃以下的时刻相对较少,这两个城市计算时间定为全天24h。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措施后,热舒适区域相应拓宽,落在热舒适区域的时间段也有了明显的增加。自然通风时,不同城市夏季日有效时间百分比散点分布图如图1所示,毕节地区的日有效时间比分布较散,主要分布在20%~60%,60%以上也有一部分分布值。其他3个城市的散点分布相对较集中,大都分布在0%~40%,因此,自然通风在毕节地区有相对更好的应用潜力。不采用通风措施时,4个城市夏季室内处于热舒适范围的有效时间比相对较小。当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措施后,4个城市6月~8月的月有效时间比见表2和表3。在夏季,自然通风的平均有效时间比分别为:毕节44.0%、贵阳25.7%、兴义21.9%、遵义21.1%。采用自然通风后各个城市室内热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毕节地区,由原先的3.1%上升到了44.0%。由于夏凉冬冷地区夜间室外气温较低,通过墙体蓄冷可以减少部分白天负荷。因此,毕节地区如果建筑布局合理,自然通风结合适当的机械辅助通风基本上可以替代夏季空调的使用。贵阳、兴义和遵义地区自然通风的有效时间相对于热舒适的有效时间有了很大改善,然而,要想替代夏季空调满足室内人员要求尚且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需要考虑机械辅助通风。由表3可知:采用机械通风后,各个城市的有效时间比相对于自然通风有了很大的改善。贵阳市7月份最高已经达到了87.4%,夏季的有效时间比也由最初的1.3%上升到了85.1%;兴义地区夏季的有效时间百分比也达到了80.8%,可见,机械通风对于贵阳和兴义地区来说可以有效地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如果能够设置合理的送风方式和气流组织形式,基本上可以取代空调降低夏季建筑能耗。对于遵义地区来说,采用机械通风后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有效时间比上升到了51.6%。虽然不像贵阳和兴义地区那样可以达到80%以上,但如果合理地利用通风,可以相对减少空调开启时间。

第9篇:居住建筑范文

关键词:建筑技术;安全质量;管理制度;解决措施

0引言

人类建筑的雏形就是一个空间,一个具有挡风遮雨功能的居所,这个居所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然而多年以来,新老建筑的质量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触目惊心。管理部门、设计人员、技术人员从频发的事故中总结建筑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建筑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立项、设计、开工、建设、竣工、装修到使用,牵涉到房产开发部门、规划设计部门、监理部门、施工部门、室内设计部门、物管部门以及使用者等不同的群体或个体。住宅的安全质量,关系着民生大计。将民众安全放在第一位,从接二连三的住宅楼房倒塌的废墟上找出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房屋安全质量隐患。

1居住建筑安全质量问题的原因

提高居住建筑的安全质量,给人们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保障人民的居住安全利益,就必须对影响居住建筑质量安全的因素进行合理分析,对产生质量安全的隐患采取有力的管理及技术措施。从建筑技术的视角分析,造成当前我国居住建筑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一是建筑设计阶段方案设计不当;二是施工阶段管理与技术手段不当;三是使用阶段物业管理及后期维护不当。

2避免居住建筑安全事故应采取的措施

2.1设计阶段的居住建筑质量控制

在设计阶段,检测报告、技术指标、设计任务要求对于房屋的安全质量都有相当大的影响。有统计显示,全国各地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主要集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使用的小区,其共同特点都为砖混结构。从建筑技术的角度分析,砖混结构的房屋承重结构是钢筋混凝土楼板和砖墙体。砖混结构的房屋设计关键是房屋的整体功能性设计和房屋的构造设计。建筑设计师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尽量做好设计前期调研和可行性研究,以尽量满足各用户对使用空间功能的使用要求。否则房屋建筑交付使用后,各业主会根据各自的需求对室内空间进行改造。而空间改造只有在非承重墙体上做文章,才不影响房屋原先的设计刚度和稳定性,一旦动了砖混结构的承重构件,建筑本身的安全系数就已在使用前大打折扣。以承重砖墙为主体的砖混结构建筑,在设计时应注意:一是在结构主体构件的设计上注意砖混结构建筑体型宜规整;内横墙间的距离不能过大,且横墙间距尽量均匀布置,上下对齐门;窗洞口应排列有序且不宜开得过大。二是在构件的选择和布置上除了考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等要求外,还要满足耐久性、耐火性及其保温隔热、防潮、表面装饰等构造要求。建于地震区的房屋,要根据防震规范采取防震措施,如设置构造柱、圈梁配置拉结钢筋等。以自然客观条件为前提,选择合理可行的建筑设计方案和构造处理措施,是加强居住建筑质量的先决条件。

2.2施工阶段的居住建筑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存在着大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如决策、设计、材料、环境、地形、气象、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施工人员素质等。施工阶段的建筑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阶段。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及质量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选择高素质的施工技术人员,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有力措施。《房屋建筑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预控机制有效性的关键,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按防治措施逐条实施,可以大大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率,从施工技术手段方面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好坏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严把材料和设备关,凡是没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及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均不得进场。应从施工现场管理方面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合理而正确的施工组织设计,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客观条件选择合理的符合现场条件及工艺要求的施工方法,符合国家有关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与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组织方式相适应,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砖混结构又称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因为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砖墙,所以砖的形状及强度就决定了房屋的强度。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形状规则的砖,强度高的砂浆,并保证灰缝的均匀度和饱满度,就能确保砖砌体的高强度,从而保证房屋的耐用年限。综上所述,影响房屋建筑质量的因素中管理因素和技术手段在房屋工程质量控制中显得尤为重要。高质量高标准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装备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的先决条件,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企业严格的技术管理和控制。

2.3使用阶段的居住房屋质量控制方案

使用阶段的居住建筑的质量控制有三个方面:一是房屋自身质量问题,由于设计阶段方案不合理或施工阶段的管理和技术原因造成的建筑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二是建筑使用过程中业主私自拆改加建主体结构以满足个人使用要求而造成的整栋建筑质量安全隐患。三是意外荷载,如滑坡、煤气爆炸等造成的安全质量问题。针对第二点“人为因素”造成房屋的安全隐患,相关政府部门应定期采取措施对楼房使用情况进行排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房屋建筑使用者在装修过程中,不得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作为房屋使用的物业管理部门,应该在管理过程中加大监管力度,在业主装修房屋阶段严把监督关,严禁业主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房屋的使用者也不得随意改变房屋的使用功能和主体结构,从而杜绝居住房屋的安全隐患。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