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精选(九篇)

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

第1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设计;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

1 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

中国的景观设计历史悠久,比如苏州园林,因为其显著的艺术特色而著称,但是我国的园林发展业起步的时间比较短,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我们看到了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在中国的兴起,比如具有几何对称之美的园林景观,美丽壮观的大草坪等等。随着地产业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洲大陆园林风成了居住小区建造的模板,但是他们只注重形式,忽略了建筑自身的功能 。

1.1 我国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的特色

中国园林艺术形式多借鉴于文学和绘画,景观大多富有诗情画意,这些是中国园林艺术独特的风格和艺术形式。这些宝贵的艺术形式和手法,需要我们继承,但是不能对其一成不变,我们是生活在一个文明、自由的新社会,设计的东西的根本是服务广大人民,造福百姓,百姓才是真正的主人。

1.2 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状况

现代的园林景观考虑的最多的是人性化的空间,以“人”为本,这些经常提到,但是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却是少之又少。各个大城市都有广场,虽然广场很广阔,但是人不能留足于其中,因为树木很少,城市的家具,座椅数目较少,草坪虽然大,不让人进。现代园林景观应该多注重“亲人”,首先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文化,不能违背自然而行,更不能违背人们的行为准则,如果我们一味地推崇古代园林,就没有了进步,不同的时代需要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上留下不同的足迹。

2 我国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分析

我国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存的问题十分明显。比如现在很多居住小区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把居住的环境和居住区作为展示品,但是他们忽略了居住区对居住人民日常生活的休闲意义。把小区搞成如同城市广场一般,瓷砖、花岗岩满地,花坛、树雕数不胜数。缺乏树木供人乘凉,避雨,缺乏儿童的娱乐场所,老年人的休闲场所以及青年人的体育场。这些园林景观设计大都缺少文化内涵,园林的意境也十分匮乏,无法给生活压力大的人们以精神慰藉。

2.1 功能性质差

目前许多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和营造都没有充分考虑到“功能第一“的设计原则,大部分是侧重于外表的表现,认为外表美丽就行(以促销的目的为出发点),使得很多“景观”成为了“仅观”,参观的作用取代了园林自身的参与性、融入性的功能和作用。

2.2 经济性差

现在的一些小区的园林景观为了追求表面的美观和气势以达到促销的目的,以大量的金钱为代价追新求异,结果使投资的成本大大地增加,大大增加了购房者的房款支出,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后期的物业管理费用。

2.3 缺乏个性

现在一些新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总会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因就是,园林景观大都缺乏个性,或个性不突出,不明显,不同程度上存在“模仿”的痕迹,而且很大一部分景观设计公司为了达到签单的目的就迁就客户的需求,也使得景观设计的雷同化与日俱增。

3 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和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3.1 模范山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这些自然资源构成的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的园林特色的主要因素,园林意境的表现、乡土的精工细作,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中国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感受。中国的园林是由建筑、花木,山水等组合而成的一个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居住园林环境在各个城市的功能也是有区别的,有的追求自然景致,有的围合开放,根据受众的不同也会发生多样的变化。现在的园林设计中经常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调动各种场景的苏丹遭,营造人工气息和自然夹杂的居住环境。

3.2 适合居住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居住环境,营造舒适健康,清新的小气候条件,是园林的物质基础。由于环境的相对恶劣,中国城市和园林都注重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舒服的生活环境,比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子的建造等等,无不以光影、温度,适度等影响人类舒适度的因子作为依据,想成适合居住的生活环境。

3.3 渐进的空间组织形式

动态和静态的结合、虚实的对比、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经常把园林的整体分割为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尺度,并且将形成空间的主要因素合在一起,进行交错,自然、人文、山水,景观分割为若干的片段,分别去表现,使人们看到空间的局部而不会一览无余,这些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现代的各种尺度的园林设计中同样可以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第2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人居环境;传统中式园林景观;新中式园林景观

1基本概念

1.1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1.2传统中式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多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中式园林景观即为古典园林景观,我国古典园林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人工仿造自然山水,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自然景色。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四大要素:山、水、植物、建筑,造园家尊重自然,他们在原有气候、地形等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将自然中的美景凝缩到有限的空间内,移缩天地,使之成为天地的集萃缩影。园内楼台错落、曲径通幽,花草繁茂隐奇峰秀石,别是一番情趣。传统园林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在布局上多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法;第二是善于仿造自然山水的形象;第三是十分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中式园林是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表现出当时人们的理想与情怀。中国园林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称得上是历史分布最久,范围最大的风景园林体系。按照其选址与造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

1.3新中式园林景观

“新中式”最早出现在新中式风格一词当中,即现代中国风,其设计理念是运用中式风格来塑造清雅隽永、自然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境。“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后,从而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新中式”景观风格不是单纯的元素堆砌组合,新中式景观不是纯粹照搬中国古典园林而是传统中国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在时间长河里邂逅、碰撞的结晶,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透彻领悟,将现代元素和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根据现代人的审美取向来营造富有传统文化意境的景观空间,让传统艺术在现代景观中得以体现和延续。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人的居住方式和心理需求,用现代的理念诠释传统文化的回归。这种设计手法既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符合了新时代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求,使得“新中式”景观设计得以诞生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我国的的新中式景观设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在当今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需求的刺激下,逐渐成为一股主流的景观设计趋势。新中式景观设计是把我国古典园造园手法的精髓部分利用现代语言,讲述给现代人听,使其了解并逐步接受这种讲述方式,最终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生活习惯,实现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2新中式风格的特征

按照建筑风格划分,中式住宅分为现代中式风格和新中式风格。现代中式指将现代与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从现代人的经济、生活需求出发,运用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或对传统元素作适当的提炼与创新。新中式风格,已经超越了对传统建筑外貌的模仿阶段,通过现代的材料和手法重新来诠释传统建筑中的各个元素,但在空间结构上则遵循传统住宅的布局格式,仍然保留着中式住宅的空间意韵和精髓[1]。“新中式”景观设计把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既体现出传统文化又体现出现代时尚,这种风格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的集合体,打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循规蹈矩、缺乏活力等常见的不足之处,重在提炼传统色彩搭配、图案符号、植物材料运用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营造出具有中国韵味、灵活多变、功能性强的现代景观空间[2-5]。

2.1新中式景观基本特征

风格是指其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新中式景观风格最主要的特点是传统文化的凝练及传统造园手法的运用。传统文化凝练包括色彩的运用、图案符号的运用以及植物的运用等。这些要素在传统造景手法灵活组合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景观空间。

2.2色彩特征

在景观设计中,景观的色彩是主要的造景元素,良好的色彩的组合构成能够很好地突出甚至于优化当前景观的特色。“新中式”景观设计主要选用能代表上下五千年文化的色彩,可以称之为“国色”,以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国槐绿为主,这些颜色是对历史的提纯,如中国红的印象来自与紫禁城的城墙,琉璃黄则来自于琉璃瓦,长城灰的颜色来自于长城的城砖等等。“新中式”色彩选择还需要结合景观材料及新中式的表情定位,常常使用到木原色及水墨黑,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营造崇高、喜庆、祥和、宁静、内敛的“新中式”景观空间。上海世博园中国馆采用了中国红的色彩,打造出喜庆祥和的,且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作品,使参观者无法忘记,色彩深入参观者的心灵。相同处理手法的还有俞孔坚的设计作品———秦皇岛汤河公园“红飘带”,让人感受到熬中国元素、中国色彩的魅力与震撼。例如,万科第五园用长城灰木原色在铺装和谐共处,对铺装纹理进行了条理的划分与拼接,形成有机的装饰纹样,用黑色做花池白色饰墙面散置地面,形成宁静纯洁的空间[6]。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上,色彩的选用是关键的一步,合理选取色彩,做到轻重得失、有主有次[7]。新中式景观的常用色彩明度、纯度较高,若搭配不当容易产生恶俗感。例如白色、灰色兼具现代主义色彩和典型的民族特色,是新中式景观中的主基调色。但是大面积使用会给人以强烈的压抑感。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运用对比度墙的亮色进行调节,在中国传统韵味背景下,强化艺术特征。新中式景观不拘泥于传统色彩选择,更加重视博采众长,注重合理的色彩搭配,使得新中式景观具有现代艺术特征的时尚感与传统艺术的内敛。北京新四合院“易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项目整体从建筑外观材质、围墙到铺装都采用灰色系,给人以稳重与压抑之感,缺乏活力。如果色彩选择上可以采用如中国红等色彩进行搭配,可能会增加亮点,调节压抑感受,更容易让人在心里上接受。

作者:陈玮 单位:牡丹江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代元麟.基于传统文化思想的居住建筑设计研究———以新“中国风”住宅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2]李康淳等.“新中式”景观设计初探———以南京夫子庙街巷景观整治为例[J].林业科技开发.2011.

[3]朱林.现代新建中式园林景观的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

[4]徐千里.“传统”与“现代”之间[J].城市建筑,2004.

[5]蒋鸿兴.什么才是“新中式”建筑的发展之路[J].建筑师,2005.

第3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居住区所担任的特殊的场所角色,我们必须运用恰当、合理的设计手法来营造好人们居住环境中的景观,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人们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居住景观发展的重点应该不断地因地制宜、努力去创造有亲和性的景观,使人们能够自然而然的置身其中。

一、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常见在的问题

1、 盲目模仿跟风,缺乏和谐意识

目前,居住区景观设计行业中的炒作风气较重,很多设计师一味模仿,仅仿其形式,而不能取其精神,缺少创新与和谐。当欧陆风情盛行时,不管建筑风格和周边环境情况,在景观中大搞罗马柱、欧式线角与欧式雕塑小品;当热带风情渐盛时,不管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实际,一窝风地在居住区大搞热带风格的设计,往往造成复制者被复制者复制,“千城一面”。

2、 人性化设计欠缺,缺乏亲切感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终极目标是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因此人性化设计在居住区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忽视居住区人性化设计的情况不在少数,主要体现在:设计者和用户缺乏沟通,不尊重居住者的需求;居住区的安全性问题考虑不周,如预防火灾、水灾的系统设计,预防突发事件的绿色通道系统、残疾人无障碍通道等;居住环境的健康性设计没有足够重视,如日照、通风、防尘、除噪等问题;许多景观设计缺乏系统性,造成许多景观作品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缺乏亲切感。

3、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得到有效贯彻与落实

其一,忽视地域环境特色和个性特色,模仿克隆者居多,抄袭雷同的现象较为普遍,其风格与形式很容易过时,缺乏可持续性。

其二,在绿地系统设计中,树种单一,不注重树种的多样性,最终影响绿地系统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其三,在植物材料的选用上过度追求植物珍奇与奇特,忽视了本土植物的利用,盲目大量引进外来植物。

4、 表现在没有突出地方特色,适应地方气候

一是,对居民的行为规律和心理需求研究不够。受我国国情与设计体制的影响,设计过程中缺乏对人的研究,致使设计成果不被使用者接受。

二是,在整个住宅区规划中,环境设计一直处于配角的次要地位。不少住宅区绿地的设计,在规划布局单体方案完全定稿后,甚至开工或快要竣工时,景观设计人员才介入,绿地设计只是对住宅布置完成之后留下的“剩余空间”的处理,或者是对建造意义及功能不明确的“建筑空地”的处理。由于两个阶段由不同人员去设计,往往致使在主题构思、空间效果及整体风格的把握等方面脱节,造成不协调,形成不了整体感;再者,缺乏投资来源也使精心设计的环境设施得不到完全的实施,也或者由于缺乏对居民对美的欣赏的引导,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维持手段,使设施不久就面目全非。

二、提高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对策

1、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避免单调、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机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则。在林木配置中,常绿的比例占1/3~1/4 较合适。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

2、保留原有植被

在小绿地的建设中,常常会忽略一个问题,就是保留场地的原有植物,当然并不是全部保留,而是对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进行考察,该留则留。一般在城市发展中很难将原生的植物群落保留下来,次生群落和人工植被倒是较为常见,因为它们与环境长期共存,有相对稳定的关系,通常就会保留下来。

3、 协调植物关系

众所周知,“互惠共生”是指两个物种在长期共同生存的环境下产生的互相依存,互相惠利的关系,比如,真菌共生,地衣就是藻菌结合体; 一种植物的分泌物对另一种植物有利,就像黑接骨木和云杉根; 反之,有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等,这些都应当是受到重视的。

4、 植物营养空间的定位

园林绿化中的植物搭配以美观为主,而设计师也需要考虑植物个体之间的关系。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出现水平及垂直分布现象。不同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层,这就要求人工栽植需符合自然群落构成的规律。小型的绿地一般两个配植层次就可以了,也就是乔木与小灌木、乔木和地被层,其优点是,充实顶层,中空留虚,视线通透,避免出现郁闭感,也满足了对营养空间的需求。

5、模拟自然群落结构,保证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的理论体现了群落和环境物种的丰富程度、变化程度、均匀程度和其稳定性、群落相互之间的关系。专家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其对群落的时空条件、资源利用等都是互相补充,并非直接竞争,因此,系统越复杂、群落也就越稳定。同样的,在园林景观中也要保持物种多样性,协调与自然的关系。在满足自身的同时尊重并尽可能满足其他物种。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就必须要通过生态建设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物产生率增强其生态的服务功能。在我国的城市生态设计中,需将审美、精神、生态功能三者有机结合,为城市建立一个良好的景观格局,同时运用现有的相关知识,以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再生、减少排放,让城市走环境良好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6、重视水景,动静结合

自古以来,水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样绿化环境也少不了它。居住区的绿地规划设计,有水容易,成景难。想要水景设计成功,一是水质,二是水形。还要保持水不断的流动,做到真正的“活水”,避免成为一潭死水,让住户天避而远之,叫苦连天。因而,想要做到真正活水,就要对水进行补充、排泄、循环净化等一些列的设计。大多数是以瀑布、涌泉作为动力推动水流动,造成水位落差让水自然流动,做出溢水、涓流等动态的水景。因为坡度的不同、水面的宽窄也不同,也就造成了不同的水深,不同流速,这样也可以促进水的流动。同时,还要考虑到交通、娱乐生产等等的因素,并开挖水渠将土方堆成高低起伏的地形,不仅自然,且节省费用。在流域附近的绿地用自然水灌溉,形成对雨水的回收利用,促进水循环。还可以在周边布置一些石块、亭台等将空间错开构成景观,以各种形式加大景观深度。

总之,现代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要分析居民的心理需求,居住区内的居民活动的方式和行为方式,景观设计要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娱乐、休闲等功能。

参考文献:

[1] 万婧.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探讨[J]. 现代园艺. 2013(04)

[2] 苏凯勇.小议居住区景观设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11)

第4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理念;元素

收稿日期:2011-06-18

作者简介:刘盈盈(1962―),女,湖南湘潭人,工程师,主要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031-03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各大城市不断扩张试图解决“人多”和“地少”的矛盾。在这个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对软性的需求被轻视甚至忽略,比如对美的追求。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体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人们不仅需要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居住面积,还迫切需要居所周围有美好的景色,这给居住区的建筑师、园林景观设计师带来了很大的考验。为应对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前人在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果。

前人对该领域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具体的问题上,也是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衍生品。而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缺少整体的把握和概括,缺少综述性研究。

2设计理念研究

第5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 珠三角; 植物景观;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80-03

引言

随着新常态下“美丽中国”“生态宜居”等思想观念的逐渐增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已由“生理刚需”转型至“精神品质”,对居住区环境的认识也从“小区有树就行”转型至“住在公园里的家”。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质量,园林植物景观也逐渐成为评价居住区是否宜居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对居住区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整个居住区植物群落景观的评价,但根据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原则,不同功能分区对植物景观的要求亦不同,以整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不同分区的植物景观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本文针对不同功能分区展开研究,构建了相应景观评价模型,乃至整个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评价体系。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简介

本文以居住区所处城市、规模参数、风格及获奖情况等作为选择原则,并根据统计学最小样本量原理,确定了珠三角地区六大城市,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共计18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进行实地调研。

1.2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为AHP法)是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的方式来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的方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托马斯・萨提(Thomas L. s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化与层次化并行的分析方法[1]。

课题小组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中对居住区绿地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作为研究依据,并结合调查分析将居住区绿地分为4个空间,即入口空间、道路空间、滨水空间以及中庭空间,以此为单位进行研究[3]。

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居住小区技术规范》[4],并综合专业从业者的建议,选取了生态属性、观赏属性、意境属性以及经济属性4个准则层评价因子及20多个因子层评价因子,构建两两判断矩阵。

采用许树柏[5]的原理,对获得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当结果满足其原理时,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直至通过一致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评价模型及评价因子确定

本文以不同功能分区为单位共构建了4个评价模型,即入口空间模型、道路空间模型、滨水空间模型以及中庭空间模型,针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系统理性的分析。

在确定模型评价因子时,站在需求者和设计者的角度,对不同功能分区植物景观评价因素进行分析,突出了4个模型的共性与个性部分,最终确认了22个评价因子计入评价模型[3](表1)。

3讨论

本文以居住区不同功能分区为研究单位构建了景观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对景观案例的具体分析,证实了该评价体系较适用于珠三角地区的居住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在分析获奖项目景观时,对应评价结果较高,进一步证实该评价体系具备一定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实际应用中,景观设计人员可按该评价体系中的高占比权重因子进行植物配置,即能获得较满意的植物景观效果。

同时,本文为植物景观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仅在居住区中,在道路、公园等其他植物景观评价时也可按其功能分区进行针对研究,更能突出研究主体的个性化特点。通过评价体系很明显得出,珠三角居住区的植物配置所运用的乡土植物相对较少,但许多乡土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就需要园林工作者做更多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郝勇,范君晖.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3.

[2] 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12.

[3] 蔡鑫. 珠三角地区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 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

[4]居住小区技术规范:DBJ15-11-94[S].广州:广东省建委,1994.

[5]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51-59.

[6] 翁殊斐,陈锡沐,黄少伟. 用SBE发进行广州市公园植物配置研究[J].中国园林,2002(5):84-86.

[7] 翁殊斐,柯峰,黎彩敏. 用AHP法和SBE法研究广州公园植物景观单元[J].中国园林, 2009(4):78-81.

第6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基本原则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创造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设计人员“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至关重要。

1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但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却只有几十年。因此,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肤浅,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等。改革开放后,随着房地产业的兴起,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出现了以下问题:一是景观类型混淆,将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办公区、商业区或公园)搬进居住区,出现大喷泉、大广场、大门区的景观,让人无法放松。二是硬质铺装过多,以大量高级建材、灯光装饰环境,楼号是住区唯一的区别,且绿地率达不到标准要求。三是追求新、奇、特,忽略绿色生态与人的舒适性,不能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四是设计追求图案化而不是空间序列,华而不实,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五是设计手法雷同,缺少特色与文化内涵。

2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景观,从属性上大致可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1-2],人文景观的精神内涵通过物质要素展现出来,使物质要素具有了文化性。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设计必然是物质与精神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有机的结合。

2.1整体性原则

从整体上确立居住景观的特色是设计的基础。这种特色来自于对当地的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艺术的尊重与发掘。所谓特色,就是指住宅区总体景观的内在和外在特征。它不是靠人随意断想与臆造的,而是通过对居住生活功能、规律的综合分析,对地理、自然条件的系统研究,对现代生产技术的科学把握,进而提炼、升华创造出来的一种与居住活动紧密交融的景观特征。如今,各地普遍出现的“北美风情”、“威尼斯花园”等房地产公司吹捧的商业广告词汇,不分地域背景而主宰了住宅区的环境特征与景观定位,将居住景观导入误区,营造出一大堆不伦不类的“洋景观”。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能够尊重地域与气候、尊重民风乡俗、关心居民于细微之处,精心建造的住宅小区,特别是居住区的总体景观获得了令居民耳目一新的效果,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3-4]。作为现代化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主题和总体景观定位是一体化的,正是其确立的整体性原则决定了居住景观的特色,并有效地保证了景观的自然属性和真实性,从而满足了居民的心理寄托与感情归宿。

2.2生态性原则

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一是考虑到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对原有山水地形、植被、建筑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二是进行自然的再创造,即在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规划人工景观,不论是在住宅本体上或是居住环境中,每一种景观创造的背后都应与生态原则相吻合,都应体现出形式与内容内在的理性与逻辑性。特别要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尽量利用自然能源,研制高效率的新材料、设备,寻求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居住形式,提高居住环境的物质条件,创造出一种整体有序、协调共生的良性生态系统,为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适宜的环境。美国著名的景观建筑师西蒙兹认为:“应把山、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带进集中计划领域,细心而又系统地把建筑置于群山之间、河谷之畔,风景之中”。具有生态性的居住景观能够唤起居民美好的情趣和感情的寄托,从而达到诗意的栖居。“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美的最高境界。

2.3舒适性原则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性着重体现在视觉的感受上,让居民体验轻松、安逸的居住生活。优秀的居住景观不仅是停留在表面的视觉形式中,而是从人与建筑协调的关系中孕育出精神与情感,以优美的景致深入人心。

2.4人文原则

研究居住环境,离不开住宅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居住景观是其所在城市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创造城市的景观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居住景观本身又反映了一定的地方文化和审美趋向,离开文化与美学去谈景观,也就降低了景观的品位和格调。优美的景观应与地域文化、地方美学有机统一,和谐共生。在人们的居住生活中,一部分人的审美是基于日常生活的体验,大多数人的审美是建立在传统的文化体验基础上。居住文化的核心就是“传统”,居住景观设计的人文特色就是在解析了传统因素之后,上升到又一个新的层次去阐释和建构的。

重视居住景观设计的人文原则,正是从精神文化的角度去把握景观的内涵特征的。居住景观提纯和演绎了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社会风尚、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民俗传统、宗教信仰等要素,通过具象的方式表达出来,能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在居住景观设计时除了选景、造景、移景、借景之外,还应将人文景观吸收进来,从空间形态、尺度、界面的色彩、细部表达来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这种人文景观是地道的本土文化、中国特色。

3结语

美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居住景观之美是居民高层次的需求。通过对居民景观整体和各要素的合理组构,使其具有完整、和谐、连续、丰富的特点。居住景观之美能潜移默化地更新人的观念、提高人的修养、提升人的品质、培养人的情操,这是创造优美居住景观的更高追求。在当今城市的发展中,景观设计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需要设计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设计出优美、舒适的高质量居住小区,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水平,塑造出良好的城市形象,真正将居住区建成一个具有认同感、安全感、归属感的“家园”。

4参考文献

[1] 石松.浅谈改善居住区环境质量[J].山西建筑,2004,30(2):5,81.

[2] 徐伟国.浅谈小区规划中的住宅设计[J].山西建筑,2004,30(14):2-3.

第7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现代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

华南地区居住区环境景观绿化设计已经成为住宅区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阶段,通过绿化配置来调节空气质量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已经成为住宅区品质高低的一个方面。

1.现代小区景观的理念

华南地区居住区环境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由于巨大的生活改变让人们对自己的居住区环境有了新的理解和要求,为了满足居住区环境中的居民身体健康和精神饱满,园林景观绿化设计阶段有经过思考和有利于调节空气质量的园林景观绿化,已经成为居住区环境品质高低衡量的一方面,良好的居住区园林景观绿化设计不仅能令居民在忙碌之余感到身心舒畅,更能有效地停滞和阻碍空气灰尘,调节通风环境,嗅觉环境,温、湿度环境,使得居住区环境更舒适。

2.有效停滞和阻碍空气灰尘

(1)为了让居住区环境的园林景观绿化环境能更好地停滞、阻碍空气灰尘和提高空气质量,分析居住区环境的园林景观主要可能产生空气灰尘的功能类空间,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在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和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园建、水电的设置,有效的选择停滞空气灰尘功能较好的园林景观植物品种,进行满足各功能类空间停滞、阻碍空气灰尘之用,便于后期通过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消除。(2)居住区环境某些与外部衔接产生空气灰尘较多的界面,结合园林景观的园建、水电,尽可能有效地选择停滞和阻碍空气灰尘功能较好的园林景观植物品种,进行以阻碍为主、停滞空气灰尘为辅之用。

3.有效调节通风环境

(1)为了居住区环境内园林景观环境绿地空间有利于自然通风,园林景观绿化在设计阶段不宜形成过于封闭的围合空间,结合建筑的有序排列做到疏密有致,自然通风为宜。(2)为了调节居住区环境内部园林景观环境绿地空间能达到良好的通风排浊效果,应尽可能扩大小区内绿地空间的绿化种植面积,以能达到有利于调节通风量强弱的效果。(3)居住区环境内部园林景观绿地空间的户外活动场设置,应根据当地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和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园建、水电对自然通风条件的考虑,有意识地通过对园林植物品种、数量、规格的选择,尽可能地疏导自然气流,保持空气合适的流通。(4)充分考虑居住区环境有可能产生降低大气环境质量的园林景观绿地空间,合适的结合园林景观设计阶段园建、水电的处理方式,有意识地通过对园林植物品种、数量、规格的选择,通过园林景观绿化的造景方式进行处理,做好保持合格的大气环境质量绿化配置方面应尽的工作。

4.有效调节嗅觉环境

(1)居住区环境内的园林景观绿地空间的绿化配置,合适与适可地引进芬香类植物品种,遵循小范围内适宜单个芬香类植物品种为原则,避免小范围内多种芬香类植物集中种植,排斥散发异味、臭味和引起过敏、感冒的植物。(2)居住区环境应在居住区内设置垃圾收集装置,防止垃圾及卫生设备气味的排放,例如由收集装置的位置,合理选择收集装置设备,收集装置设备的覆盖范围,收集的路线方便性和居住区环境外部接收点的衔接等方面考虑,同时推广垃圾安全处理方式的文明传播,使居住区环境内在垃圾产生对嗅觉影响有一个完善解决处理的系统,从而不对居住区人群产生过多的影响。

5.有效调节温、湿度环境

第8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问题;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山东枣庄东湖龙城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六重园林及五重绿化”为设计理念,通过统一性、对称感的空间布局,配合魅力十足的细部艺术雕刻,以简约的线条代替复杂的花纹,采用景观空间的布局,使建筑与景观相互呼应,彰显庄重典雅的园林景观风情!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有利于生活条件的改善

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其目的为人服务,要求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只有科学、合理的景观设计,才能更好地的改善居住条件。 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水平要不断提高,良好的景观设计为人们提供亮丽迷人的风景,优雅的环境氛围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户外活动及社交的场所,这样既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又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2、有利于居住环境的改善

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合理设计, 还有利于改善居住周围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景观设计大多以绿化植物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居住区的周边空气, 减少了尘埃及噪音,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合理地配置绿化植物,还具有改善小环境区域气候的作用,使居民的居住环境更加美好,生活更加惬意。

3、有利于景观空间的美化

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中, 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对植物进行生态合理布置,别出心载的水体及景观的点缀, 使之与整个居住区的整体氛围相互协调。合理地利用植物材料进行空间分割,对园林植物进行层次化设计,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层次美,使整个居住区的园林景观更加优雅动人。

二、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地域文化性原则

在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上,应该结合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文化特点,并且还需要对居住区建筑规划及相关文化营销策略进行分析,设计出规范、合理的居住区园林景观。

2、舒适性原则

设计园林景观最主要的目的是为居民提供便利。设计出具有舒适性的园林景观尤为重要。针对居住区所在区域的生活习惯,在设计上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结合地域植物的特点,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让居民感受到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3、整体性和多样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景观设计需要结合整体规划及建筑设计,提出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设计方案。需要对居住区的整体环境进行考虑,让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体现出实效性与科学性。多样性原则指的是在植物选取上、风格设计的体现上,需要展示出多样性,以此呈现出设计上的创新。想要使植物多样性选择得以实现,需要做得适地适树,保证植物与整体环境特点相符合。

三、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1、生态性

东湖龙城景观设计所选用的植物是生态景观的构成元素,也是居住区的观赏对象。在植物配置过程中,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树种选择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在配置植物群落时注重营造富于高低层次变化的“五重绿化”,突出“草低、乔遮、花灌点缀”的绿化特点,达到立体式结构的植物群落种植设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群体的生态效益。

2、观赏性

东湖龙城的景观设计讲究功能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特点。空间环境的景观设计立足于实用、经济的基本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景观的观赏价值。绿化植物选择以生长速度快、再生能力强的落叶树种为主,搭配适量的常绿树种,追求“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化格局。东湖龙城在植物群落景观的整体意向上注重表现季相变化,伴随着四季更迭的自然现象,植物叶色、花色与姿态都会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

3、老年人活动空间

东湖龙城的老年人活动空间分为动态活动区和静态活动区两个组成部分。老年人活动空间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要防止大量人流与车辆的穿行,使老人拥有基本的安全感。动态活动区在建造时注意地面平坦与防滑处理,保证老人健身活动时的安全。选择绿荫遮蔽处布置座椅,避免选用冬凉夏热的材料,为老人营造良好的休憩空间环境。静态活动区充分利用乔木与花冠围合形成的空间,布置花架、凉亭等园林小品,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营造温馨、舒适的小环境。

4、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游乐场选择远离小区主干道、阳光充足的开敞空间。满足儿童喜好游戏的天性,又保证儿童玩耍时的安全性。场地基址的选择尽量与儿童偏好聚集的区域相吻合,周围尽量少种植遮挡视线的乔木,便于家长的照看与呵护。游乐器具摆放的位置充分考虑安全问题。当吵闹的儿童游乐场所应当尽量避免干扰居民的正常生活。东湖龙城景观环境通过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为儿童创造了欢乐的天堂。

5、多功能复合空间

日益丰富的户外活动导致居民对社区环境功能的要求多种多样,而且户外空间活动形式亦不是一成不变,因此需要促进多种功能空间的有机融合。 东湖龙城将组团绿地、公共活动空间与商业步行街通过游步道与景观节点联接形成一个整体,以“六重园林”的空间布局规划,将分散区域的使用功能串联起来,共同构成集生活、休闲、运动、商业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的居住区景观空间,进而实现空间景观化。

6、观赏空间的人性化营造

东湖龙城的景观空间设计应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营造静态观赏空间与动态观赏空间。景观环境中的山石、植被、建筑以及园林小品等,组成静态的观赏空间。而流动水体以及道路系统上步移景异的景象展现,使得原本静态的景物以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居住区空间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错落有致,形成生态和谐的美好景观环境。

6.1静态观赏空间

东湖龙城的静态观赏空间集中展现在人流密集、视野空阔的公共空间,如居住区的出入口广场、中心绿地空间、中心广场、道路的交汇点等等。静态观赏空间注重表现景物的数量、形态、色彩、气味等等外在的直观特征,并且通过应用对景、框景、夹景、借景等艺术手法充分提升景观视觉效果与艺术感受。静态观赏空间是景观环境最直接、最基本的艺术表达形式与意向载体。

6.2动态观赏空间

东湖龙城的动态观赏空间设计是在静态观赏空间的基础之上,将居民在行走或是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观赏视角变化而形成的焦点转换的效果。在行进过程中,辅以感官性和视觉性的艺术创造,以求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人们在游览过程中,或沿着水景延伸的方向,借助具有向导性作用的的道路规划,通过凉亭、花架、景观泳池等园林小品来体验景象空间序列的变化,从而实现景观设计在平面上的分割组合、互相交织和空间上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第9篇: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种植;设计;因素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居住区环境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投在营建居住区环境上的资金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居住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特别是商业楼盘,对居住区环境的打造已经成为开发商最重要的促销手段。伴随着这一进步,居住区景观设计水平也逐步与世界接轨,景观设计理论与思潮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一、居住区的目标

城市居住区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区域,有利于形成较为均质的城市景观网络结构。在城市整体景观生态规划中,将居住区景观形成的版块通过道路、河流、绿地等廊道连通,形成紧密相连的绿色景观网络。城市居住区是由人工干扰版块形成的镶嵌体。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版块的大小、形状、密度以及分布构型都是影响基本生态过程的空间格局参数。在一定区域内,最佳景观是一个带有细粒区域的粗粒景观。因此,居住区景观规划中合理设置建筑、绿地的位置、形状、尺度、数量等,形成不同粒径的版块,控制尺度,以避免景观多样性随尺度的增大而减小。

二.分析居住区景观种植设计的几个关键性因素

(一)空间组织

种植设计开始之前,要对整个小区的景观方案进行分析和定位,做到了然于胸。而空间的组织是种植设计的第一步和做好种植设计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分析场地的基木条件,对当地的地质进行研究,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与该居住区地质相匹配的植物,并利用不同的植物品种特性从平而上来构造景观空间序列,并利用植物高度来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其次,分析各空间序列的功能,并进行功能的定位,功能结合空间,使所选的种植空间能够符合居住区功能要求,并产生相应的景观空间效果,再次,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当地人的文化传统,尊重当地的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将当地的文化特色纳入到景观空间序列中,最后,种植设计的空间的组织还需要美学来把关,通过视觉效果来引导和组织景观空间序列,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或者形成不同的视觉冲击力。

(二)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就是通过研究各区域的功能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来确定各功能区域的具置和所占的范围。功能的分区和定位之于景观种植设计在于对植物品种的选择,并充分的结合与应用植物固有的植物特性、美学特性以及功能特性,来进行植物配置和组景,营造符合功能的景观效果。

(三)地形的塑造

地形塑造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外部环境中最广泛的影响因素,是居住区的景观骨架,地形的塑造能够形成景观中心,塑造不同的空间,丰富居民的休闲活动。所以地形因子对种植设计的影响也就不高而喻了,做好地形的塑造就能与种植设计相得益彰,使景观设计效果更加突出。在进行地形的塑造之时,首先对场地的现状地形、建筑的室内外高差关系、场地的总体设计竖向趋势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前而的种植设计的空间组织分析、功能分区定位分析等进行地形塑造来构思。构思时需要结合地形塑造的高低起伏大小以及种植设计来统筹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空间大小

地形塑造的第一个需要统筹考虑的就是空间大小,在做景观设计是,我们经常会提到这样一句话:大空间大尺度,小空间小尺度。空间和尺度也需要体现在地形的塑造中,大空间大地形,小空间微地形,所以在高度起伏上也要有区别对待。即在塑造景观种植的地形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景观所占的空间大小以及居住区能够提供的种植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2、坡度要求

说完了空间与尺度,对地形塑造的另一个指标要求就是坡比,即坡度,坡度的大小也与景观种植设计是有紧密联系的,可以影响和改变景观种植效果的天际线,不同的地形塑造会形成和产生不同的天际线变化。一般来说居住区的坡度比较平缓,偶尔也存在坡度比较大的地区,通常情沉下,坡度大于18度就不适宜景观种植,其次坡度太大对排水很有影响,特别是下雨后带来的泥土冲刷对景观效果有很大的破坏力,同样也加大了后期物业的维护管理此外,不同的植物—即乔灌草适合的最佳坡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做地形塑造是需要考虑坡度对种植设计的影响,使其能够为多种植物提供一个好的种植环境。

3、排水

地形的塑造从宏观上说是为种植设计提供一个更加丰富的立而效果,但是从微观上来说,是为整个小区的排水系统进行重新的规划,也间接的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一个更加优良的环境。所以在进行地形塑造时,必须结合建筑的排水管网线进行统筹考虑,将绿地中的排水系统纳入到小区的大排水系统中,系统性的解决整个效果的排水问题,避免出现积水现象,且要特别考虑建筑周边的地形塑造,不能出现排水倒灌到建筑室内中。

(四)植物的选择

在经过了以上空间、功能、地形的分析之后,植物品种的选择、层次和色彩的搭配是居住区景观种植设计中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种植设计最后的一步,且是直接影响景观效果的一步。种植设计就是通过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不同的组合与配置营造不同的景观效果,每一种植物都有它固有的生物学特性,美学特性和不同的应用效果,所以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或者不同的植物配置组合就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观效果,而植物不同的色彩选择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另外在不同的区域内对植物品种的选择也是不同的。那么对植物品种的选择我们从哪些方案出发。

1、植物品种的选择

在进行植物品种的选择时,我们必须要考虑其的区域重要与非重要,功能满足什么样的功能定位,空间组织是收,还是放。成本意识:即是否需要重点打造,季节性,人的行为活动与四季的关系,植物本身质感,大气或者粗糙等。比如说入口区的种植设计:区域位,入口,重要节点位置;功能,小区的形象入口,空间具有展示和引导的功能;季节性,人出入的主要通道,活动量大且为展示区空间,因而需要考虑每一个季节的景观效果,且以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季节的景观效果尤为突出,体现四季变化;植物本身质感,入口的种植设计要简洁而大气,丰富但不凌乱,植物的选择体现入口的亲切、温馨和细腻感。

2、植物树形的选择

不同的树种有其固有的特性,树形就是其中的一方面,在景观的种植设计中,树形是构景的基本因素之一,对景观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常所见的树形有:圆柱形、尖塔形、圆锥形、倒卵形、球形、扁球形、馒头形、垂枝形、龙枝形、伞形、丛生形等。不同形状的树种经过不同的配置组合,可以产生韵律感、层次感等不同艺术组景效果。而且,同一个树种的树形也并非永远不变,它会随着生长发育的过程而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所以作为一个优秀的种植设计师,除了要了解植物的常态,也必须掌握这些变化性的规律,对其变化能有预见性。了解了植物树种的基本树形,我们还需要了解植物的树形所产生和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总之,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体现着本质的人文关怀及最直接的社会价值取向。当外表形式浮躁,被生活和时间洗尽后,我们的居住家园应该回归于生活的本质。所以居住区的景观就成了我们是否居住的价值取向,因此,做好居住区景观植物种植,为我们良好空间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宇.居住区景观环境过度设计探讨[J].艺术评论,2013,04: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