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采油工艺论文精选(九篇)

采油工艺论文

第1篇: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关键词]石油机械 抽油机生产 轴承装配 工艺改进

中图分类号:TE9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005-01

抽油机是石油机械有杆泵采油中使用最普遍的地面采油设备,在石油开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延长石油唯一一家生产抽油机系列产品的陕西延长石油机械制造装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游梁式抽油机、下偏杠铃抽油机和双驴头抽油机,这些机型主要由底座、支架、游梁、连杆、曲柄装置、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设备等部分组成。这些机型工作原理简单论述为:启动动力设备(电机),由电机皮带轮高速旋转带动皮带并经减速箱传递到曲柄轴,经减速后的曲柄轴做较慢的旋转运动,曲柄利用连杆经横梁带着游梁上下运动,挂在游梁另一端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作上下往复运动。本文论述的工艺改进主要是作用于游梁链接横梁、支架和连杆轴承座等总成中,装配各类轴、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工艺改进

实际工作中,轴承瓦座按照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轴承与连杆轴装配后,组装轴承与瓦座时,通常要两人一组,通过榔头用力击打才能装配起来,这样工作不仅容易损坏轴承,而且工人操作安全也存在隐患。

同样,抽油机的支架总成中,支架瓦座与支架轴轴承的装配;吊瓦总成中,吊瓦瓦座与轴承的装配,都存在类似的风险和困难。

下夹具:在装配支架瓦总成时,为了找准支架瓦座与支架轴的垂直度,我们自制的下夹具能够让支架瓦座及吊瓦座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下夹具上加工了两个对称分布的M16的螺纹,便于工作中及时校正。

工艺改进成效:工艺没有改进前,完成一套连杆轴承座总成或支架瓦座总成的组装,要靠两个工人合作,一人扶正对齐,另一人用榔头用力击打才能装配,不仅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下,操作稍有不慎,就会损坏轴承或使工人受伤,6名工人一组,一个工作日能够装配三型抽油机的支架瓦座总成15套,大型机装配的更少。工艺改进后,完成一套连杆轴承座总成或支架瓦座总成的组装,仅需一名工人在液压机工作台上校正上下夹具,放好工件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组装,工作效率是改进之前的两倍,而且轴承不会损坏,工人也不易受伤,保障了工人的安全。

结语:本文论述了石油机械制造技术的工艺改进,在抽油机生产的第一线,抽油机轴承装配工艺的改进,为车间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了工人的安全。此类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激发了技术人员和工人学技术、钻技术的干劲,也为企业培养人才搭建了平台。

参考文献

[1] 邹振春,邓立新,王艳华,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技术最新进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第2篇: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1试油工艺及压裂技术概述

1.1试油工艺

传统的试油工艺很多,如射孔方式、自喷方式、气举方式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设备条件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油田自身环境的变化,传统试油工艺也面临着淘汰。以下针对传统试油工艺的弊端进行分析。第一,射孔方式。射孔方式是我国油田勘探中使用最多、最传统的一种工艺,主要采用输油管道输送射孔或使用水力喷射射孔,根据采集液的构成分析井下环境。这一工艺的特点是需要地质环境符合条件,如果井下压力过强,射孔器的功能就无法发挥,试油作业也就无法进行。同时,采取射孔工艺的方式会造成精确度较差的现象,无法准确定位。第二,自喷方式。作为一种传统的试油工艺,操作简单,投资较小,但其应用的范围较窄,只能适用于自喷式油气井,对于地层压力较弱、温度较高的油层无法使用。第三,气举方式。气举方式的试油工艺主要利用人工操作的抬举排液进行产量分析,精确度有保障,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力量,成本无法控制,随着试油深度的增加,难度也会相应地提高,目前来说只适应于4000米左右的油气井。

1.2压裂技术

压裂技术,即在油气勘探开采的过程中,使用一定的外力作用和配合液将油层压出裂缝的技术。压裂技术有两个层面构成,其一是压裂液,其二是压裂配套设备,压裂技术的应用目的,是针对地质环境操作中,确定开发的位置油气层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并由此制定改造策略。本质上说,压裂技术是一个操作行为定义,在这一范畴内适应的技术类别很多,包括滑套式分层压裂技术、选择性压裂技术、多裂缝压裂投球压裂技术、限流压裂技术等。综合来说,将试油技术和压裂技术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油田勘探开采准备工作的最优化。

2试油压裂新工艺探讨

2.1工艺应用分析

本质上说,试油压裂新工艺是在完善油气井开发工艺的基础上形成的,面对一些特殊的地质环境,如高压、高温、低渗透、高杂质等情况,一般或单独的工艺技术是无法完成的,而新工艺的使用中,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一问题。无论是试油工艺还是压裂技术,在单独使用的过程中都存在弊端,但实践证明,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要,配合发挥的效果却十分显著。一方面,这种新工艺的使用范围很宽,不仅在低渗透压油田中有很好的表现,对于深油气井也有很好的效果。如深油井的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压力、温度选择射孔技术、气举技术等,以达到排解堵塞的问题,其次采用压裂工艺,在加上配套的耐高温压裂液,可以达到各种油田增产的效果。对于作业人员来说,只需要对地质环境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即可对试油压裂新工艺进行匹配,寻找更合理的钻井方式。

2.2工艺发展前景

作为一种全新的工艺手段,石油压裂新工艺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射孔、排液系统等也有了很大的促进改善。随着油田开采的逐步深入,各种问题也会出现,尤其是二次采油或三次采油的过程中,产量降低,开采难度增大,而试油作为油田开采的第一道工序,准备工作提升的越高,所取得的最终经济效益也就越好。总的来说,无论是试油工艺还是压裂工艺,对地质环境都有很强的敏感性,而我国的地质环境结构复杂、地形多样,且具有不可改变力,必须从应用工艺角度来提高适应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影响整个油田的正常运转,轻则导致财产损失,重则对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危险。

3结语

第3篇: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一、关于油田地面工艺技术的发展的相关分析

1.原油脱水工艺技术的发展

从石油产业发展的情况分析,国内外对于原油的处理工艺仍停留在三种工艺的发展层面,分别是:一、原油预脱气、多级大罐沉降脱水以及电脱水工艺;二、热化学沉降、电化学脱水或者大罐沉降工艺;三、热化学脱水工艺。在我国石油开采的后期,大多数是采用热化学沉降、电化学脱水等技术进行石油地面的处理工作的。综合原油脱水工艺的发展状况,我们会发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为技术选择的不正确而导致无法有效的处理相关问题。因此,在油田地面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原油脱水工艺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们只有在发生具体的问题时,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讨论,才能最终确定应用何种技术方案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2.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发展

从现阶段石油地面问题的存在情况可以发现,油田污水的处理工作效率相对较低。由于污水处理量的急剧增加,油田污水处理系统一时间难以达到有效处理的效果,而传统的管理方法又无法满足实际的发展需要,因此陈旧的工作流程以及污水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严重阻碍石油企业处理污水排放量工作的发展水平。这种状况如果一直持续的发展下去,最终不但无法达到污水处理的效果,还会导致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成为制约石油地面工艺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石油地面工艺技术的发展中,注重细节性问题的处理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处理工艺技术方面存在的不足。

3.注水工艺技术的发展

在石油地面工艺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注水工艺技术的发展对其产生影响相对较大。随着石油开采量的增加,注水量随之增加。着在一定程度就造成电力负荷的增加,从而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进行清洗注水井的工作以减轻电力系统的负荷。不断增加的清洗注水井的污水的排放,又再次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目前我国的注水流程中仍存在着注水系统效率相对较低、固定洗井工艺、设备陈旧等严重问题,对于急剧增加的污水处理,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用新的处理工艺,减轻注水系统用电负荷的同时,并尝试采用阶梯式的注水方式进行工作,观察和记录使用不同技术处理相关问题时达到的效果。

二、关于油田地面工艺技术的改进的相关分析

1.原油脱水工艺技术的改进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油田地面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专业的实践研究中,更多的是倾向于开展新型重力式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发展的研究。在此项研究中,主要涉及了流动特性、分离特性、介质特质三方面的内容。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反映连续相介质在专有设备流场分布的流动特性作为研究的依据,同时研究分离特性以及介质特性在反映中分离的作用、分离本身的技术难度。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性能良好的分离设备,需要综合考虑后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否则难以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有效的借助分离相关理论,逐步朝着专业分离器的方向发展,才能达到不同的地理条件以及气象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介质、流动性的相关测试。

另外,开发高效的聚结填料、研制低温破乳剂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从理论研究的层面考虑,应用高效的聚结填料对不同类型原油的测试实验,探知其结构的特性,进一步提升高效的聚结填料的优势,使其可以更好的为分离设备的改造服务,因此此项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改进

随着石油开采实践的不断发展,业内的专家对于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提出一定的改进方向以及改进措施。在污水处理工艺方面加入压力除油技术以及高效絮凝剂。在实际的应用中,按照相关的标准在辅助脱水工艺技术的实施时,利用专业分离器设备的剩余压能,实现污水处理的密闭化提供技术前提。确保经过密闭化处理后污水系统,再开始进行除油的工序。在油水分离时间较短的时间之内,应用高效的絮凝剂代替传统的辅助剂,提高絮凝能力。另外,在污水进入污水系统时,充分发挥过滤系统的压能,提高处理污水的效率。

3.注水工艺技术的改进

在经过不断的理论探讨后,我们对于注水工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期望。在注水工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发展大功率成套变频调速的技术,改善油田开采后期电力系统负荷过大的情况。同时,强化活动洗井技术与相关配套技术的应用,实现洗井自动化、高效化的运转状态,以节约高额的洗净费用。并且还需注意注水网合理布局的优化工作,在节省投资成本的基础之上,降低注水的压能消耗,实现洗井费用逐步减少。在此工作环节中,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相关的注水工艺改进的技术,强化注水管网的优化设计工作,进一步实现注水系统的节能措施。

三、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只会与日俱增。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油田开采中的一切工作,尤其是对石油开采后期工作极为重要的地面工艺技术的发展与改造。为了更好的促进石油开采的发展,我们必须在结合石油后期开采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之上,针对具体的问题,对石油开采后期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油田开采后期地面工艺技术的改造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我们需要在考虑一切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运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最终达到完善油田地面工艺技术的工作目标,为油田企业实现油田开采的经济目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俊超.浅谈油田工程的施工控制与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8).

第4篇: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企业文化建设基本路径

固化于制——持续创新,夯实企业文化管理基础

百口泉采油厂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建立了厂领导为组长、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党群工作(企业文化)科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常设机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有关协调和落实等具体日常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打造政工队伍。每年年初,我厂针对企业文化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安排部署全年工作实施方案,年中和年底对各单位、各部门企业文化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将企业文化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厂绩效考核系统中同步考核、按季兑现。通过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座谈讨论、编辑各类厂报厂刊、网络媒介等方式,普及企业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全员企业文化认同感。组织企业文化工作表彰活动,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在百口泉采油厂实现制度化、长效化,形成全厂人人参与、齐抓共管、健康向上、富有朝气的良好氛围。

为更好地推动企业文化工作的开展,2011年百口泉采油厂恢复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百口泉采油厂分会的日常活动,成立了专职政工队伍,规范了制度,完善了体系。坚持每月召开政工员例会,紧密围绕生产经营中心,结合改革发展稳定和员工思想实际,收集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抓好跟踪教育和动态管理,同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及成果交流、推广应用活动。截至2012年9月共形成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成果(论文)34篇,完成全厂性课题8个,其中4个课题已形成品牌,并于10月召开了品牌建设(管理提升)推进暨政研年会,为百口泉采油厂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2013年,政研会已立项课题20项。

外化于行——建设专项文化,形成企业文化品牌系统

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百口泉采油厂始终把塑造企业形象,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建厂三十多年来,创造了“三上百万吨”的辉煌业绩,同时也在继承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不断培育企业文化,形成了以“五油”精神、“五油”理念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既体现了油气生产企业的特点,也与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一脉相承。现在,“五油”精神、“五油”理念不仅是百口泉油田创业立业的根基,也成为百口泉油田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成为凝聚和激励职工、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精神支柱,成为百口泉采油厂永不褪色的企业品牌。

随着形势的发展,百口泉采油厂在企业文化实施过程中,以专项文化为抓手,还积极培育班组文化、廉洁文化、健康文化、文明礼仪文化等子文化、子品牌,布点成面,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

在“五油”精神和“五油”理念的引领下,百口泉采油厂已经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党建、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提炼了具有特色的管理经验,企业党建品牌——“红旗”管理法、廉洁文化品牌——“踏实做事、清白做人”、班组文化品牌——“海涛快乐工作站”、作风建设品牌——党员干部“四得”(值得信赖 学得过硬 干得出色 舍得奉献)的形成,使百口泉采油厂的品牌建设具备了一主多元的雏形。为适应打造企业文化“品牌”的需要,2012年10月,百口泉采油厂成立了厂长、书记任组长的品牌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品牌建设的措施机制。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企业员工为主体,以企业管理为主线,以文化建设为龙头,整合各方资源,总结管理经验,丰富精神内涵,提升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品牌战略,集中力量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百口泉特色的系列品牌,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起百口泉采油厂品牌体系,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创新力。

内化于心——全员创一流,文化强企

百口泉采油厂在长期的建设和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了强烈的进取意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就是“创一流”精神。以“创一流”为目标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统一了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凝聚了上上下下的力量,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此作为繁荣文化、凝聚队伍、战胜油田不利自然环境、营造团结奋进的文化氛围的重要抓手。形成了精英层、协会层、群众层三个层面不同的文化特色。

打造品牌团队,彰显企业精神

百口泉采油厂文体活动的精英以体能队、百口泉艺术团为代表,他们能吃苦、素质高、纪律严明、组织性强,活跃在市油田乃至自治区的文体活动和各类比赛中。百口泉采油厂艺术团,已先后培养了6批文艺骨干。成立至今,先后赴车排子、盆五、彩南油田、准东油田、陆梁油田、石西油田、钻井公司等兄弟单位演出,给一线职工带去了欢乐,足迹遍布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采油战线;在乌尔禾、魔鬼城、一三七团场等地开展了文化“上井下乡进村”演出活动,把石油工人的青春活力、奋斗激情、奉献故事带给了地方;前后编排文艺节目上百个,演出上百场,观众上万人次。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了厂迎新春文艺晚会,一批优秀文艺节目脱颖而出。同时艺术团积极参与社区及市内大型文艺演出和比赛活动。2010年以来,百口泉艺术团连续三年参演了“乌尔禾之春”文艺晚会,应邀参加了克拉玛依电视台《油城艺海》节目、新疆油田公司人事系统文艺晚会、庆“七一”表彰庆典、“六五”普法文艺汇演等。其中我厂自编自导的配乐情景剧《和谐克拉玛依》还获得一等奖。艺术团作为百口泉采油厂企业文化载体之一,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传播方式鼓舞了各族职工的斗志,增强了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唱响了企业精神,进一步提升了百口泉采油厂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让百口泉的名字和精神相得益彰。

树立健康理念,创建“康乐工程”

百口泉采油厂十分关注员工的业余文化和身体素质,在生产基地和市区设立了各类企业文化阵地。投入资金在基地和办公楼建起了健身房,增设了羽毛球、乒乓球、台球场地,在市区租借实验中学体育馆供员工免费使用,配置了各类体育活动器材,相继成立了舞蹈健身、徒步、摄影、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音乐、现代拔河、自行车和排球10个文体协会。协会活动实现常态化,每周两次日常训练或活动,每季度组织一次比赛,正确引导员工开展文化生活,满足了员工业余时间有地方娱乐、有同事切磋、有教练辅导的爱好需求和小型多样的活动方式。2012年舞蹈协会举办了排舞和第九套广播体操骨干培训班;摄影协会举办了“和谐百泉 激情上产”摄影大赛,在克拉玛依市“油城印象”摄影大赛中我厂摄影协会6名会员的8幅摄影作品获优秀奖,一名会员在克拉玛依市手机摄影大赛中获一等奖;协会举办了“棋逢对手、乐透一夏”赛。2013年篮球协会参加了克拉玛依市KBA男子篮球联赛,获得第四名;自行车协会参加了首届全疆山地自行车越野赛,一名会员获得优秀奖;音乐协会参加了克拉玛依市“唱响油城”本土歌手大赛,三名会员进入决赛,分别获得优秀奖和鼓励奖的好成绩;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协会分别举办了员工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做到活动经常化、多样化、趣味化,使各层次的员工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能,各享其乐,同时也形成了全员健身的良好氛围。

在群众层面,百口泉采油厂坚持“基层为主、业余为主、小型多样”的原则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先后举办了迎新春文艺晚会、庆“三·八”妇女节趣味运动会、开设百口泉系列文化讲座、健康知识讲座、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比赛、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青年辩论赛、“开卷有益 智在必得”知识竞赛、“激情无限 唱响百泉”歌手大赛等一系列符合基层实际需求、油味十足的文体活动。

各类文体活动不仅增强了百口泉人的体质,更有数据显示,我厂员工“三高”的患病率大大下降,同时增强了百泉人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克拉玛依市局、油田公司举办的各类比赛中,百口泉采油厂代表队不断取得辉煌的“战绩”:女子篮球队连续七年夺冠;油田公司职工体能挑战赛,厂代表队连续十年荣登榜首;克拉玛依市第四届市民体育大会广播操比赛第一名、水节比赛第一名、代表克拉玛依市参加自治区广播操视频比赛并获得第一名、代表克拉玛依女工参加自治区女工广播操视频比赛获得第一名等荣誉。由此,我们还获得了克拉玛依2009—2011年度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惠及于人——以人为本,暖心聚力

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从人入手,百口泉采油厂坚持开展“温暖工程”,始终把为员工排忧解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与企业共命运。

心系在岗员工。百口泉采油厂不断改善员工生产生活环境,每年有计划地给新投站和部分有需要的单位、班组送去冰箱、冰柜、微波炉、饮水机、电饭煲等电器;为一线班组绿化站区提供树木、花卉;为基层购置配备了种类丰富的体育文化用品及各类书籍;充分发挥厂生活管理委员会和伙食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定期检查餐厅卫生,将员工的意见及时反馈给食堂,互相沟通,不断提高伙食质量,让职工吃上放心饭、舒心饭。

2012年,组织有毒有害岗位体检341人次,组织女工体检760人次,员工健康疗养590人次。给生产一线36个中心站配备了急救药箱及1万元的应急常用药品,受到了一线各族员工的普遍欢迎。

帮扶困难员工。完善了困难职工档案制度,建立大病救助基金制度。2012年走访看望伤病员、离退休职工及家属等362人次,共向全厂各族困难员工借款17人,金额近30万元,帮助患重特大病的员工到乌市、北京住院就医8人次。对我厂已故职工(包括退休职工),厂工会领导都前往家中,看望家属,主动给予帮助,妥善处理后事,受到了员工的好评。

大力推行干部联系员工生活困难户制度,定期组织节前走访慰问工作,开展各族员工互助互济等多种帮扶活动。2012年春节、“五一”劳动节、中秋节、国庆节、“古尔邦”节共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劳模、困难户125人次。千方百计把党政的温暖送到各族员工的心坎儿上。

知行合一——和谐共融,文明治企

近年来,百口泉采油厂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和谐文化,倡导感恩、博爱、友善的和谐理念,营造了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形成了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人企合一、企业和谐”。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理论宣讲、班组讲堂、青年小讲堂、知识竞赛等活动,加大对全厂干部员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在宣传教育中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建设现代化大油气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2013年上半年通过自办、请进来、走出的方式举办《道德讲堂》7期,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月”、文明礼仪讲座、“光盘”行动、“文明随手拍”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参与市“大绿化工程”“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最美丽克拉玛依人”“克拉玛依市道德模范”“我身边的好人”评选等活动,充分发挥厂艺术团、网络、自办刊物、宣传栏、海报、厂内外宣传媒体的作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积极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环保的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有利于企业和谐发展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启动了“双十”全员读书工程,通过制订完善的读书计划,组织集中学习,鼓励自学及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加强对各族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在广大各族职工中形成读好书、善读书的风气,不断提高各族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承担社会责任 彰显企业形象。百口泉采油厂“宝石花”志愿者分队有志愿者327人,逐步完善了志愿者组织体系,建立健全了志愿者的注册、管理、激励制度,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形成了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以“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12·5国际志愿者日”“公民道德建设月”、重阳节等重大节庆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主题活动,丰富志愿服务项目的内涵,在义务劳动、关爱老人等传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培育了一批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和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每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成效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塑造整体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百口泉采油厂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收获了累累硕果。

企业荣誉

在企业文化的感召和鼓舞下,百口泉采油厂先后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控水稳油典型油田”、中国石油“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高效开发油田”、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先进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等荣誉称号。

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企业文化推进格局

百口泉采油厂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方位管理之中,从组织网络到推进载体,从长远规划到总体思路,从理论研讨到经验总结,形成了一整套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体系。

第5篇: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关键词】采油;工程;技术;前景;展望

1.目前应用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常规采油工艺难以满足目前开发的需求

抽油杆注塑扶正块、油管扶正器、油管井口旋转防偏磨器等,为了使这些工具在抽油杆柱组合中达到优化合理,引进了“三维斜井抽油工艺技术软件”来进行优化,同时在设计中,对大泵的抽油杆柱下部增加加重杆来防止因下冲程杆柱受压弯曲导致的偏磨,而且在泵下加长尾管,可起到撑直、稳定管柱的作用。由于滚轮扶正器上的扶正轮与油管壁接触面积小,用钢轮则容易损坏油管,若用尼龙轮,其强度又不够。加之滚轮扶正器的轮轴容易断裂,所以下井时间不长,扶正器即失效,而且因滚轮脱落造成卡断抽油杆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注塑抽油杆扶正器也同样存在强度问题,因此扶正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杆、管偏磨程度,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杆管偏磨问题。

1.2 开发后期垢、锈现象日益严重

近年来,部分抽油井出现了结垢及铁锈卡泵现象,给油井生产带来很大危害。其中,结垢情况主要在抽油泵、电潜泵吸入口、电潜泵叶轮等处,分析原因认为:一方面,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由于地层水、注入水的相互作用、压力下降,原油及岩石的变化等引起原来流体的物理化学平衡破坏,使垢物质析出;另一方面,由于管式泵或电潜泵的机械结构引起在过流断面狭窄处流体流速骤增,压力下降,是垢物质析出所致:另外温度变化也是一个结垢的重要原因。分析铁锈卡泵认为,油藏经过加多年的开发,油井的套管不断发生腐蚀,产生的铁锈,长期积累于套管表面。一方面,在停注降压开采过程中,铁锈因压力变化而崩裂脱落:另一方面,在起下管柱作业时,油管与套管摩擦使锈垢剥落。铁锈悬浮于液体中,并随液流进泵,造成卡泵。近年来,在防垢及铁锈方面进行了一些技术探索,但收效甚微,此需进一步研究、探索和提高。

1.3 重复堵水措施效果日益变差

目前我国有的油田主要遵循“堵水+酸洗+人工举升”的开发模式,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主要表现出三轮后重复堵水措施选井困难、措施有效期短、效果变差,特别是在重复堵水方面,主要存在下列两方面的问题:①堵剂适应差、成本高,强度小,不能有效地挖掘远井地带剩余油的潜力;②堵剂耐酸性差,油井堵后酸洗低渗透层段时,容易使堵剂失效,再次沟通底水;③堵剂进入地层范围小,深度堵水缺乏理论支持及现场实践;④三次采油工艺技术储备不足石灰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外几乎仍是一个技术很少(室内理论评估除外今,中法合作的雁翎注氮项目是该类技术探可借鉴的经验次有益尝试。项目实施结果初步表明:注气是油藏一种比较有利的三次采油途径,但必须与其它先进的采油工艺技术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这是由于通过注气可以形成局部分布的气油界面;随着油气界面的下移,油水界面随之下移,在两个界面之间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含油富集带;当这一含油富集厚度能够满足防气和防水的双重开井生产要求时,才可以进行开采,而目前的采油工艺技术还不能满足注气后形成的次生富集油带的生产要求。从目前来看,对油藏来说,三次采油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且投资巨大。投资相对较少的单井或井组的三采技术目前仍很缺乏,其它技术如CO2吞吐技术又需自然资源做保证,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油藏三次采油技术发展方向仍不明了;⑤集检系统难以满足低产低效井的正常开发,油藏开发初期,油井单井产量高、井口温度高,地面采用无伴热管集输流程,且管径较大。随着开发过程中产液量的不断递减,这种集输模式越来越不适应。一方面,一些井的产液量下降幅度大,温度也随之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新钻的油藏特殊部位井或扩边井一般产量较低,温度也比较低,这些低温、低产井逐渐成为油藏后期开发的负担。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油藏开发后期,不断出现一些低温、低产井,而油藏地面集输一般无伴热系统,这给油井产液进站带来困难。若采用短串集输管线,与附近产量较高的油井串联,可以解决低温低产井进站问题,缓解了计量站容量(进站管线头数)紧张的压力,但又带来了油井计量的问题;二是若在低温井口安装电加热器如电阻丝电加热器和陶瓷片电加器,以提高液流温度,保证抽油井的正常进站生产,但又增加了开发成本和油井维护工作量。因此,短串流程和井口电加热的应用范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在现有设备基础上力争减少投入,又能解决集输问题是油藏后期开发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2.采油技术发展趋势及方向

2.1 复合驱油法

三元复合驱是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体系,该技术引人廉价的碱部分或全部替代昂贵的表面活性剂,既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又降低了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吸附滞留损耗,还可大幅度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由于上述优点,三元复合驱在国外发展很快,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更为迅速。

2.2 混相法

混相法是将一种流体注人油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通过复杂的相变关系与油藏中的石油形成一个混相区段,混相驱在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使排驱剂所到之处的油百分之百的采出。

2.3 微生物法

三次采油是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的重要途径,虽然三次采油方法很多和这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的突破,但是除聚合物驱外其它驱油法目前仍处于基础理论研究和先导性试验阶段,特别是现在油价不高的情况下还不宜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特种表面活性剂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同时各种三次采油的驱油方法,都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需要根据不同油田的油藏情况、原油组成、地层状况、盐的种类和含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选择和充分试验。目前,在三次采油方法中化学复合驱无论是提高采油率幅度,还是降低成本都有很大发展潜力,因此完善化学复合驱采油技术仍是今后三次采油试验研究的主攻方向。

3.总结

我国由于国情限制,井数量有限,仅在塔里木、吐哈、中原、辽河、胜利等油田应用,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管理与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水平都有一定的差距。我国近几年新投人开发的难开采储量(低渗透或稠油),虽然在应用捞油工艺、小泵深抽工艺、无油管、小井眼采油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了提高开采效率,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应该加强装备的选择,系统优化研究,同时也应该深人研究综合系统工况分析和故障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宋杰鲲,张在旭,张宇.油田增产措施配置规划.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

[2]谷艳荣.柔性金属抽油泵排砂.采油工艺.2005

第6篇: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1形神论的形成及在佛教思想文化中的含义

中国油画艺术中, 形神论这一艺术理论与佛教思想文化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中国艺术形神之说自古以来一直是艺术美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形与象二者相互关连,合二为一即为形象。 将其分开来看,可最早追溯到中国的先秦典籍《易经》。 该书这样阐述道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这是最早的对形象的理解,将象等同于像。 《系辞传》则肯定了易象的来源是天上万象的写照,并提出观物取象的思想。老子也曾对象加以说明。 他所著的《道德经》中提到道之为我,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该句中对象的描述或指对象的具体形态、物象,亦或可能是对宇宙中自然万物变化莫测,气象万千的一种模糊意义上的形容。 但不管怎样,都从不同角度作出了对象的理解。由此看出《易经》和老庄哲学都蕴藏着一定的美学思想,比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思想文化要早很多,它们是中国艺术美学理论形神论形成的必要因素。 随着历史与艺术的发展,佛教思想文化在与儒道等典型文化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渗透、融合的进程中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并与儒道思想文化一起加速了中国艺术美学形神论的成熟与完善。 形象一词在佛家典籍中早已被提极过,但并非对艺术而言。 前者的《易经》与老庄哲学只提到了象,而并未将形与之联系在一起。 而佛教则很好地将二者合二为一。 《高僧传卷八》这样记载道:圣入之资灵妙以应物,体名寂以通神,借微言以津道,托形象以传真。 其中虽然充满了唯心主义思想,但形象一词却却诞生了, 这其中的美学思想不言而喻,而更加推动了形神论之说走向成熟的是佛教的神不灭论,其着力揭示了神是不随形灭的。 形是易朽的东西,神是精极而为灵者也,它是恒常不变的实体(无生) 可以托身异形、随物冥移这些佛教的思想文化点明了神的重要及灵性,也表明了形的暂时性,不恒久性。于此形粗神精的价值观也就随之凸现出来了,这也恰恰体现了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

2形神论之于油画创作的重要意义

形神论在美学上的反映,最突出的就是贵神贱形,即重视画面的神,形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由此,中国艺术美学思想中的形神论理论更为丰富、成熟,集多家思想文化融合互补于一体,但佛教思想文化中的神不灭论的痕迹则尤为明显,由此,绘画艺术理论也就更为丰富多彩了。如以形写神。元代刘见孙的《萧达可文序》中这样阐述道:即神似,虽形不酷似,尤似也。 其意思是说有了神采了,尽管形象上不太吻合,也没有关系,神似则可。 《画论》中说:今人看画,多取形似,不知古人最以形似为末节。 意思是说,时下人们欣赏画作,大多通过形来评判该幅画作的好坏,岂不知古人早已将形的好坏放到了评价标准的最后。 于此同时,形神论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大量的艺术实践。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画的大量绘制也很大程度地加速了艺术的发展与艺术理论的成熟与完善。 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形神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形神论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绘画影响深远,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 具有一定国学基础及文人精神思想的中国艺术家在面对油画创作的时候,只是在材料技法方面稍显陌生,占主导地位的却仍然是人的思想精神,而这恰恰是油画创作标准的最高层面,即神的层面。 中国油画家受传统文化形神论的影响,在油画创作中不断探索,十分注重画面中的形与神。油画艺术对于东西方而言,确实存在着差异。 西方古典的写实性与东方传统的表现性、写意性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但这只是二者在形与神上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前者在形上要求严谨性、科学性,理性的成分较多;后者则把形放到次要地位,只求似则可,把神即精神、性灵、神韵列在首位。 二者之间看似冲突,但仔细分析判断后,事实并非如此。 二者只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了在油画创作上的侧重点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一样的,即都是为了满足审美的需求以及表达一定程度的精神世界、思想内涵。 中国众多的油画家们正立足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点上,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使油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快速发展,形神论则一直被高度重视并贯穿于油画创作之中。

当今油画艺术形式繁杂,成多元化趋势。 一部分艺术家吸收西方古典写实性艺术的精华,注重形的处理,并与中国审美文化相结合,创作出了具有东方特色的写实性油画艺术,使画面达到了形神兼备艺术效果,即重视形体,又重视对其神韵的追求。写实画家较多,如冷军、王沂东等。 同时西方艺术家们通过反思古典写实油画的得失,自觉的追求油画语言的变换与变异,向表现性、象征性和抽象性油画艺术方向发展。 比如西方现代主义画家抛弃了古典的写实性,开始追求表现性、象征和抽象性,这些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人画接近,即逸笔草草,聊以解胸中逸气。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与西方现代绘画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神采的追求,对精神性的探索。 尽管东西方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但艺术却是全人类的艺术,中国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达到了某种程度的共鸣。 在东方文化氛围之内,艺术家们除古典写实以外,在油画创作中又采用了变形、夸张、抽象等艺术手法,进行更加大胆的艺术尝试,创作出大批优秀的油画作品来。其一个共同点就是艺术家们都没有抛弃东方灿烂辉煌的思想文化,尤其注重对形与神的处理并将其继承、发扬、再创造。这些优秀的艺术家有吴冠中、赵无极等。 吴冠中的绘画艺术极富思想精神性,画面灵动而优雅,色彩丰富而纯净,具有禅的境界。

第7篇: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关键词: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油

中图分类号:TE624.82 文献标识码:A

Production of API Ⅱ Group and API Ⅲ Group Lube Base Oils by Isodewaxing Xinjiang Paraffin Base Oil

CAI Lie-kui, LUO Lai-long, WANG Xue-mei, CHEN Zhi-qiang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ina Karamay Petrochemical Company, Karamay 8340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hydroisomerization dewaxing process of Shell Company, APIⅡgroup and APIⅢgroup lube base oils were produced by taking VGO No.4 and DAO from Xinjiang Karamay paraffin crude oil as raw materials after a series of lab tests and commercial trial production. The developed oils can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HVIWH300 and VHVIH90BS respectively. But all the haze points of the two products are about 16 ℃, and the floccus will appear in these oils with the time going by. The problem of haze point in high viscosity lube oil will still need to study continually.

Key words:hydrogenation; isodewaxing; catalyst; lube oil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的普及,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油消费国,预计到2010年高档油的需求量将达到约440万t/a。高档油基础油要求有更好的粘温性能、更低的蒸发损失、更优异的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动性,传统的油生产工艺已难以满足高档油基础油的质量要求。

1993年,Chevron公司成功开发了油加氢异构脱蜡工艺并在Richmond炼油厂得到工业应用。1997年,Exxon Mobil也推出了自己的异构脱蜡工艺MSDW,应用于新加坡的Jurong炼厂。此后,很多催化脱蜡工艺都被加氢异构脱蜡工艺所代替[2]。异构脱蜡工艺能使原料中的大部分正构烷烃转化成异构烷烃,在加工相同原料时,异构脱蜡工艺生产的油基础油与溶剂脱蜡和催化脱蜡生产的基础油相比,具有产品质量好、基础油收率高、副产品附加值高等优点。

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和中国石化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分别于1998年、2003年引进了Chevron公司的异构脱蜡成套技术,主要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APIⅡ、Ⅲ类基础油指标见表1。

2006年,为了生产更高粘度指数、更低倾点的油基础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第二套油高压加氢装置采用了Shell公司以异构脱蜡催化剂为核心的全氢型油加氢技术,是我国的第三套全氢型异构脱蜡装置,以生产光热安定性极好的150BS光亮油为主要产品。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异构脱蜡的工艺优势,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决定以石蜡基原料试生产一批APIⅡ、Ⅲ类基础油。在实验室采用凝点高达35 ℃以上的石蜡基减压馏分油、轻脱油进行了三段加氢试验,并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大生产试验。

1 原料油性质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管输石蜡基原油主要由石西油田、陆南油田等原油组成,由其混合原油得到的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性质见表2。

2 实验室研究

在实验室小型高压加氢试验装置上,采用Shell牌公司以异构脱蜡为核心的三段加氢催化剂,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为原料,进行了三段加氢工艺条件试验,并对生成油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2.1 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加氢试验

对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选择两个不同的加氢裂化反应温度,异构脱蜡选择三个不同的反应温度,加氢补充精制温度固定220 ℃,并做了两组不同空速的加氢试验。考察反应温度、空速对主要产品性质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3、表4。

结果讨论:

(1)由表3数据可知,在体积空速0.4 h-1,异构反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减四线加氢裂化反应温度由基准反应温度再提高5 ℃,目的产品粘度指数增加了5个单位,收率降低了7%;在体积空速0.4 h-1,加氢裂化反应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异构脱蜡反应温度由基准反应温度再提高5 ℃,目的产品倾点下降了6 ℃,收率下降3%。

(2)对比表3的7SN42B和表4的7SN43B数据,表明三段加氢空速同时降低25%基本等同于同时提高裂化、降凝段反应温度5 ℃左右。

(3)调整工艺条件,由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可以生产满足APIⅡ类基础油指标的基础油,其性质可以分别满足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中HVIH200、HVIWH200、HVIWH300的技术指标的要求。

2.2 轻脱油加氢试验

采用石蜡基轻脱油进行三段加氢试验,加氢裂化选用三个不同反应温度,空速选择0.4 h-1和0.3 h-1,异构脱蜡选择两个不同反应温度,后精制反应温度固定220 ℃,数据见表5、表6。

结果讨论:

(1)当加氢裂化温度为基准温度、空速0.4 h-1时,异构脱蜡温度在基准温度以上时,≥460 ℃馏分产品质量可以满足APIⅡ类基础油标准,其粘度在90BS的范围。

(2)当裂化反应温度降低3 ℃、空速0.4 h-1并调整切割点到470 ℃后,重润100 ℃粘度超过24 mm2/s,异构脱蜡温度在基准+5 ℃时,≥470 ℃馏分可以满足HVIH120BS对倾点的要求,收率在50%左右。

(3)当裂化反应温度为基准温度-3 ℃,空速由0.4 h-1降到0.3 h-1(异构脱蜡、后精制空速同比例降低)时,≥470 ℃馏分粘度指数接近120,100 ℃粘度在18~20 mm2/s之间,收率在40%以内。

3 工业试生产数据

依据试验室研究结果,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石蜡基油的大生产试验,数据见表7、表8。

结果讨论:

(1)以石蜡基减四线馏分油为原料,在工业装置成功生产出100 ℃粘度在8 mm2/s左右,粘度指数在110左右的基础油,蒸发损失、抗乳化度等其他性质符合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HVIWH300的指标要求。

(2)以石蜡基轻脱油为原料,在工业装置成功生产出100 ℃粘度在18 mm2/s左右,粘度指数在120左右的基础油,蒸发损失、抗乳化度等其他性质符合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VHVIH90BS的指标要求。

(3)异构脱蜡生产高粘度基础油的浊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两种目的产品的浊点都在16 ℃左右。

4 结论

(1)以克拉玛依石蜡基油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为原料,采用Shell牌公司异构脱蜡为核心的全加氢油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满足APIⅡ、Ⅲ类油基础油,其性质同时满足中国石油制定的加氢油基础油相应产品各项指标的要求。

(2)克拉玛依石化公司采用全加氢工艺生产高粘度基础油出现了明显的浊点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王玉章,祖德光,王子军 .加氢法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J].油,2005,20(2):15-20.

[2] 韩崇仁.加氢裂化工艺与工程[M].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1:891-895.

第8篇: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主题词]单管电加热 ; 加热能力 ; 油气集输 ;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TE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电加热集油工艺是以电热取代掺水伴热进行油气集输的一项新工艺,集油工艺进一步简化,是开发高寒、低渗透、低产和零散小区块油层的一种经济有效的集输流程,我厂于09年底在某区块35口扩边井应用了电热管树状集油工艺,本文从电加热树状集油工艺10个多月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进一步了解了电加热管加热能力,结合加热设备的工艺原理对参数设置进行摸索,通过节点分析找出可以降低电加热管能耗的方法。

一、 电加热集油工艺原理简介

电加热集油工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加热装置给井口产出液加热,提高其流动性,达到集输的目的。××地区所应用的电加热集油系统由电加热器、电热保温管道、温控装置、在线自动监测系统以及电缆接头等组成。井口电热带和电加热器为井口产出液提供高于原油凝固点初始输送温度,电热保温管道维持井口产出液在输送过程中达到恒定温度,温控装置为电热保温管道提供温度自动控制,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通过GPRS/CDMA网络对整条管线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数据采集及记录、参数设置,电源电缆为电热保温管道各管段之间连通电源。在电加热管道运行中,各个加热单元并联运行,相互不受影响,给局部维修带来了方便。

××地区采用的电加热集油工艺设置温度的高低对加热功率没有影响,温度设定高会导致加热到该温度所需要工作时间长,能耗就大;温度设定低会导致工作时间短,能耗就小,加热设备是否工作取决于温度探头传回的信号是否符合设定条件。

二、电加热集油工艺应用现状

该区块自××年11月3日起投产35口油井,采用电加热树状集油工艺,分3条主干线,1#线有14口井,都是抽油机井,日产液44吨、油35.2吨;2#线有15口井,其中有5口螺杆泵井,日产液67吨、油49.6吨;3#线有6口井,其中有1口螺杆泵井,日产液16吨、油14吨。

电加热树状集油工艺在××作业区已经应用10个月过程中, 3条主干线进站温度普遍在34℃-39℃之间,回油压力在0.16Mpa-0.19Mpa之间,单井平均油压在0.58Mpa-0.66Mpa之间,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考验,可以满足生产需要。

三、电加热集油工艺应用效果分析

3.1电加热集油工艺加热能力

电加热管道内液体加热温度高低与管道电功率、加热时间、流体性质、大地温场等因素有关,并且有些参数是变量,无法求得解析解,因此可以不考虑大地温场等变量因素的影响,通过理论求的电热管理论加热能力,与实测数据对比修正的办法,求得加热设备的加热能力。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相同流速情况下管径小的升温快,管径大的,因需要加热的液体量多而导致升温慢。总的来说,电加热管升温能力有限,如果电加热管出现问题,必然导致加热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井口憋压,影响生产。

3.2电加热树状集油工艺能耗分析

由于该集输系统各个加热节点单独控制,因此采用节点分析法分析能耗,从而降低不必要的加热管能耗,我们把整个电加热树状集油工艺按照加热设备控制区域划分节点,从支端产出液流入开始,到进中转站结束。

具体做法是从支端开始,参考节点分析数据表,先设定井口加热器温度,使得经过加热器的产出液达到一定温度(冬季30℃以上、夏季参考气温高低选择少工作或者不工作),再调整加热管温度,经过2-3天观察,回油压力变化稳定后设置下一个控制节点,以此类推控制好整条加热管线。

1、合理利用井口加热器和电加热管两种加热方式

井口加热器特点:加热速度快,可以迅速把产出液提高到一定温度。电加热管特点:液体通过所需要的时间长,热交换充分。

我们在保证回油压力稳定的情况下,合理使用电热管和井口电加热器两种方式加热。外界气温高时可选择让井口电加热器少工作,当平均气温超过25℃时,可以参考上表关闭直接进入支线油井的井口电加热器,让产出液直接进电加热管,通过电加热管加热。我们在3#线6口低产井做停用井口电加热器试验。

油压基本不升,效果较好,目前在3条线共13口井采取停用井口加热器措施。

2、合理控制电加热管线温度

电热管主干线长度占电热管总长度的一半左右,主干线温度控制合理了,电热管线的能耗控制基本合理了。主要做法是依据节点分析数据表调整主线和部分支线的温度设置,参考进站温度进行核实,在降温集油的过程中确保油井的合理油压。

投产初期进站温度37℃左右,通过摸索,我们把温控箱温度设置由原来50℃逐渐下调到40℃,稳定后该主线油井回油压力0.58MPa,进站温度降到34℃左右;进入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进站温度也相应的升高到36℃左右,我们再次把温控箱温度设置由原来40℃逐渐下调到35℃,稳定后该主线油井回油压力0.59MPa,进站温度降到34℃左右。

3.3年运行能耗

我们通过对比09年与10年51717和51718线路用电量,除去这35口井机采耗电,得到电热管实际运行能耗,由于没有单独的电度表计量,只能通过线路能耗得出粗略的节能效果。

四、结论与认识

1.通过10个月的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单管电加热集油工艺运行平稳,可以满足目前的生产需要,但存在维修工作量大、维修难度大的实际问题。

2.电热管加热升温快慢与液量大小、含水高低有关,在含水一定的情况下,温升与井口产出液在这段管线内的加热时间成正比例函数,相同流速情况下管径小的升温快,但升温能力有限。

3.电热管耗电受气温影响大,必须随着季节的变化调整加热设备的工作参数,可以根据气温的变化采取停运部分井口电加热器或降低电热管加热温度等措施,降低电热管耗电量。

4.电加热管冬季运行能耗达到设计加热能力的78%,夏季28.5%,预计年运行能耗314.9×104kWh,季节平均系数0.618,有一定节能潜力。

参 考 文 献

1.赵晓刚,集肤电伴热管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油田地面工程,1995,14:11-13。

2.吴国忠、鲁刚,电加热埋地油气集输管道热力计算与实验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1121-1124。

第9篇:采油工艺论文范文

关键词 0#柴油;储存;散热

中图分类号TE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4-0027-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成品油需求量日益增大。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及高纬度的东北地区,机车通常随气温变化使用相应标号的柴油。高标号柴油对原油加工深度的要求高、柴油回收率低,其生产加工增大了炼化企业的成本,而且产量较低。因此,低标号0#柴油冬季运输、储存工艺对销售企业生产运行的影响日益凸显。

目前国内商业油库通常远离资源地,以铁路运输入库为主,大多数地区需要全年接卸0#柴油,冬季运送过程中经常出现油品结蜡、无法全部接卸的情况。为此,需要可行的油品接卸工艺和储罐配置方案,同时要对油品冬季周转量下的实际储存天数与最寒冷季节油品温降的时间进行理论计算和对比,进而验证工艺方案的可行性。

1 油品接卸方案

常规冬季接卸0#柴油应采用带加温设施的槽车,但目前该车型仅作为接卸原油或其它粘性液体专用且数量很少,国内冬季销售0#柴油的成品油库大多采用“列车入库后先将未结蜡的部分油品接卸到指定储罐;剩余的结蜡和粘稠的柴油利用加温后的热油反输回槽车内,将其融化稀释后再经卸油泵输入指定储罐”的方案,技术和设备尚未成熟备,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以下两种可以基本满足运行要求的工艺流程:

1)在柴油罐内加装(蒸汽/热水)盘管换热器,将柴油加热到40~55℃(低于柴油的闪点),并反输到火车槽车内将结蜡和粘稠的柴油融化稀释,再通过卸车流程把车内剩余的柴油输入到储罐;

2)在柴油罐内加装(蒸汽/热水)盘管换热器使油温维持在冷滤点以上(≥5℃),利用热油泵将储罐内的0#柴油输送至换热器加热到40℃~55℃(低于柴油的闪点),并反输到火车槽车内将结蜡和粘稠的柴油融化稀释,再通过卸车流程把车内剩余的柴油输入到储罐。

应根据油库的实际情况对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对比,综合考虑投资、运行费用、油品品质和接卸效果等因素,选择可行的方案。

2 罐容方案

根据接卸工艺流程,为保证0#柴油在冬季储存和输送,油库至少应有2座储罐增设加热保温设施;同样,在收油、发油系统也应采取保温措施。储罐的罐型则应兼顾日常和冬季周转的需求。以某油库为例,该库油品全年周转12次,0#柴油冬季(淡季)销售时间为每年的11月底至次年2月底,2010、2011年冬季0#柴油销售量分别为12349t、12712t,约占总销量的5%,预计未来几年冬季0#柴油周转量将达到2.1×104t/a。

0#柴油冬季储存所需罐容、实际周转次数和实际储存天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3 储罐散热量和储存时间计算

储罐加热共有蒸汽/热水盘管、热油循环和电加热棒三种方式。电加热棒通常应用于小型储罐,盘管和热油循环方式适用于大型储罐。由于热油循环方式设备投资较高,因此冬储0#柴油选择盘管方式对储罐进行加热维温。储存时间是通过比较油品维温储存过程中散失的热量和单位时间内散失在周围介质中的热量来确定的,计算公式及顺序框图如下:

对于加热卸油工艺方案一,可以设定柴油温度维持在40~55℃,然后直接根据油品自40℃升温至55℃吸收的热量和油品加热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散失在周围介质中的热量进行加热炉等设备的选型。

对于加热卸油工艺方案二,如果油品温降至凝点的时间小于等于根据周转量和设计罐容计算出的实际的储存时间,则应根据散热量设置加热盘管,使油温维持在5℃;如果油品温降至凝点的时间大于实际的储存时间,说明周转较快,可以只对储罐采取保温措施,不设盘管加热。换热器应满足使油品自5℃升温到40~55℃的热量需求,加热炉则应满足油品加温和散热的总负荷。

4 研究结论

1)寒冷地区冬季接卸0#柴油的储罐设置应综合考虑季节性周转量和接卸流程需要;

2)采用加热卸油工艺方案完成火车槽车接卸应至少有2座0#柴油采用加热保温设施;

3)油品的温降时间大于其实际储存时间,可以不对储罐内油品加热,只针对冬季使用的0#柴油储罐罐体保温;否则,应在保温的同时采用盘管加热,并根据具体的工艺方案就算散热量,选择加热设备;

4)应在储罐加热保温的同时在配套收、发油系统上采取伴热、保温措施,防止油品结蜡;

5)为保证油库安全、平稳运行,应建议销售企业尽量缩短0#柴油在冬季储存时间。

参考文献

[1]郭光臣,董文兰,张志廉.油库设计与管理,石油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