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浒传剧情范文

水浒传剧情精选(九篇)

第1篇:水浒传剧情范文

【关键词】电视剧 整合营销 全媒体联动

在受众资源相对恒定,内容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电视台特别是各大卫视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2009年央视索福瑞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省级卫视电视剧收视比重达到44.2%,居各类节目之首。电视剧作为省级卫视播出量和收视比重最大的一个节目类型,在频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①

早在2002年安徽卫视就提出了“剧行天下、爱传万家”的口号,在电视剧营销投入、营销策略上都更胜一筹,以至于业界流行一句话:“综艺策划抄欧美,大剧营销抄安徽”。2011年8月初安徽等四家卫视联合推出了电视剧新版《水浒传》。根据央视索福瑞统计,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平均收视在全国71城市、35中心城市两大城市网中均排名位居四家卫视之首,这一切离不开安徽卫视在大剧整合营销传播方面的新举措、新策略。

一、整合营销推广活动循序渐进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有4C原则,即一致性(Coherence)、连贯性(Consistency)、持续性(Continuity)、互补性(Complementary)。要求整合营销传播活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进行,并且要强调逻辑上的一致性、关联性和协同性。在以往大剧营销经验基础上,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的营销推广活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表现出明显的套路。

1、连续设置话题打开营销之门

话题营销是口碑营销的一种,主要是运用媒体的力量以及消费者的的口碑,让广告主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消费者谈论的话题,以达到营销的效果,安徽卫视在以往的电视剧营销中常使用。此次新版《水浒传》的推广中,安徽卫视对话题营销的使用较以往更频繁、更成熟。

早在2011年上半年,由于某些地面频道抢播部分新新版《水浒传》的剧集,作为投资方之一的安徽卫视率先通过多家媒体表示由于网站“抢播”,导致卫视损失巨大,要对新版《水浒传》“退购”。消息一出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退购”不过是营销话题而已。

七月中旬,一个名为“海豚好汉”的神秘人物走南闯北,四海行善,经过媒体广泛报道后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关注,一时成为热议话题。“海豚好汉”的神秘面纱终于在7月19日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大营开营仪式上,被作为第“109好汉”揭开。神秘好汉来自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剧组,他的系列“善举”也是电视剧推广的组成部分。

接下来,安徽卫视又分别在7月中下旬连续抛出“删酒戏”、“天价索赔”等话题。这些话题虽然最后大都不了了之,但是所引发的媒体、业界、网民、观众的关注却是实实在在的,赚足了“眼球”的同时也打开了新版《水浒传》的营销之门。

2、开播日活动掀起营销高潮

经过前期的话题营销等市场预热行为,观众对于电视剧的关注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开播日活动则将营销氛围推向了高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首映礼和倒计时活动。

在我国大陆,首映礼最早只出现在一些商业电影大片的包装宣传活动中,被用来做电视剧营销推广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8月1日晚安徽卫视隆重推出新版《水浒传》首映礼,定名为“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全球首映礼”,单从名字来看,其气势和雄心就可以见一斑。安徽卫视的首映礼规模和投入都很大,重金邀请到“武松”陈龙、“宋江”张涵予和总编剧温豪杰等24位主创参与,这是其他卫视难以企及的。首映礼经过精心策划,通过“游戏”、“相亲”等环节,带出剧情抢先知、演员爆料和拍摄花絮的访谈。整个首映礼成了水浒嘉年华,热闹精彩,让观众对新版《水浒传》充满期待。

倒计时活动一般出现在大型体育赛事、重要节日庆典等活动中。我们最常见的电视节目倒计时活动,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主要为春晚最后预热。8月2日下午,安徽卫视为新版《水浒传》开播精心打造了倒计时特别节目《好汉来了》历时近5个小时。《好汉来了》经过精心编排,以晚会形态示人,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有电视剧主创人员访谈、《水浒三人行》专家谈水浒、“海豚好汉”来助兴等环节,最主要的是中间穿插大量片花、剪辑,包括新版《水浒传》的宣传片花、恶搞片花、各类老版《水浒》片段等,观众对电视剧的心理期待达到了顶点。

3、播出季各类整合营销传播活动跟进

随着新版《水浒传》的正式开播,各类后续整合传播活动花样繁多、层层推进。首先,电视剧本身的各类宣传广告不时穿插在全天节目当中,观众满目都是水浒。其次,多种有奖收视活动继续跟进,互动式电视剧收视诱惑力足。再次,包括《非常静距离》、《男生女生向前冲》等在内的栏目群配合新版《水浒传》播出,进行捆绑传播形成合力。最后,与搜狐视频等网络媒体跨界整合资源共享,延伸利益链条扩展影响指数。

二、整合营销面不断扩张

1、全媒体联动营销

2010年对于我国的电视媒体和广告圈来说无疑是非常特殊的一年,从年初的“61号令”到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的最终出台,一系列的变动都带来了营销环境的深刻变革。②在新的营销环境下,安徽卫视努力打造全媒体大剧营销的新局面,开创了N+1全媒体战略的联动新模式,迈出“全媒体联动模式”探索的新一步,形成大剧营销全媒体联动的新浪潮。③

在新版《水浒传》的营销推广中,安徽卫视与多家媒体如央视八套影视同期声、京华时报、新京报、广州日报等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除了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模式外,还拓宽了合作渠道、丰富了合作模式。比如有些媒体专门开设新版《水浒传》板块,通过竞猜、评论等多样形式有效地延伸了大剧的影响面,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双赢。

“全媒体联动营销”在大剧推广方面,主要体现在与各类新媒体的合作与共赢方面。如和搜狐、腾讯、新浪、百度、土豆、PPTV等多家网站和手机媒体建立联动合作关系,营销成绩斐然。

2、媒体内部资源整合

在大剧营销期间,安徽卫视重视频道内部栏目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了新版《水浒传》栏目群,竭力打造“水浒卫视”。有些常规栏目中植入水浒时间,比如《超级新闻场》中的《小川说水浒》、《第一时间》中的《水浒必读》、《娱乐直通车》中的《直通新水浒传》、《夜线60分》中的《好汉大点将》等。也有在固定栏目中开辟的特别节目,如《非常静距离》、《男生女生向前冲》、《说出你的故事》等栏目都开播了水浒特别节目。当然也有专门为新版《水浒传》的推广而特别打造的节目,如《水浒三人行》。这些节目群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的,既有预告、点评、歪评又有各类游戏,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多元收视要求。

3、强势竞争的同时注重合作

在市场经济日趋发达的中国当下,为了逐利,同行之间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但是竞争并不排除合作。遵循“契约精神”,形成业内良性、公平的竞争关系,无疑对于竞争各方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良好的“竞合”关系的建立,正是整合营销传播中公关管理部分的重要课题。

四家卫视围绕新版《水浒传》的营销推广竞争激烈,虽然安徽卫视在营销投入、营销策略等方面与其他卫视相比,都表现出绝对的强势姿态,但是其在“大剧”的首播时间、播出进度、广告植入、应对网络抢播等问题上,与其他三家卫视达成的一致、形成的默契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一切无疑对于包括安徽卫视在内的,四大卫视形成良性竞争格局是有利的,也为日后更宏观的“竞合”态势的形成提供了模版。

三、整合营销传播中更加重视精细化、突出互动性

细节决定成败。安徽卫视之所以能够取得竞争中的优势,除了宏观层面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推陈出新外,其精细化、互动性的微观整合营销传播手段也贡献颇大。

1、打造播出季专用VI和宣传片

早在今年7月份,安徽卫视就提出打造《水浒》台的构思,并且积极策划与实施,其核心就是打造新版《水浒传》播出季的系列VI和宣传片。

安徽卫视最终选择了图1作为统一的主题VI,串联起整个频道的各个栏目,使得观众在播出季满眼都是“水浒”元素。另外,经过提炼,“好汉一二三四五,安徽卫视看水浒”的宣传口号响彻卫视各栏目,口号既朗朗上口又很好地契合了电视剧的精神主题。安徽卫视还专门为新版《水浒传》的推广打造了宣传片,整个宣传片气势磅礴、引人入胜,给观众留下很深印象。

2、剧情预告方式匠心独具

四大卫视对比起来,安徽卫视在营销细节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其剧情预告方式就能体现出其匠心独具。把即将播出的内容精彩片段剪辑出来,用画中画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既精彩又直观,能够有效地吸引观众。另外,配合漂亮的台标,在下方以文字形式概介绍将要播出的主要剧情,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血溅鸳鸯楼”等等,能够很好地提示观众的收看。

3、营销推广活动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

安徽卫视新版《水浒传》的系列整合营销传播活动,都注意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注入,有利于对收视率和观众忠诚度的拉动。例如贯穿整个播出季的有奖收视活动,包括长城越野车、IPhone4手机等在内的价值108万元的奖品,有效激励了观众通过手机短信互动等方式参与到活动中去。而首映礼、倒计时活动、《男生女生向前冲》等特别节目中,组织者们精心策划的各种游戏、有奖竞猜、明星爆料、歪评水浒等环节也都充满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①贾旭丰,《省级卫视热播剧的整合营销传播》[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132

②胡鑫,《扛起电视媒体的全媒体营销大旗》[J].《媒介》,2010(10):37

③宋玮,《安徽卫视尝试“全媒体联动模式”》[J].《合肥晚报》,2011.7.20

第2篇:水浒传剧情范文

论文关键词:陈忱,水浒后传,续书

《水浒后传》原本四十回,题为“古宋遗民著,雁宕山樵评”,是一百回本《水浒传》的续书。据考证,作者名陈忱,字遐心,浙江乌程(今吴兴)人。

笔者统计,20世纪以来对《水浒后传》的研究及对其作者陈忱的研究的单篇论文有36篇,学位论文2篇。中文版研究专著未见到。在胡适、鲁迅等大家的文集中,在各种水浒研究专著,各种版本的古代文学史中提到《水浒后传》片段的有50余处。诸多的研究,使人们对《水浒后传》作者陈忱,包括其生卒年、字号、诗作的认识,以及对《水浒后传》版本、主题、艺术特色、影响的认识都不断深入、真切。

但是从研究的广度看,《水浒后传》的版本研究较少。从研究的深度看,也有值得深入发掘和探讨之处,例如,对陈忱的生平、字号以及作品的评析等方面都存有偏颇,这其中既有处于缺乏资料发掘而停留于已有材料所导致的考证性谬误,也有出于阐释视角和方法僵化单一所导致的雷同性的解读缺失。有鉴于此,作此《水浒后传》的综述性研究就成为必然。

一陈忱研究

对于陈忱的生年,众多研究者提出了诸种看法。胡适仅仅假定他“生于万历中叶,约当1590年”,缺少有力的史料证据,难以证实。但此论对后学的影响巨大,直至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依然采纳了胡适的观点,认为陈忱生于1590年;谭正璧认为陈忱“约明思宗崇祯三年前后在世,年约八十岁”,崇祯三年即1630年,据此陈忱生于1550年左右,然此论材料根据不足,亦难以信服;徐扶明认为陈忱生于1608年;熊德基认为是在1613年后(《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亦持此观点);郑公盾、袁士硕皆认为陈忱当生于1615年。而海外学者魏德曼(WidmerEllen)则认为其生于1614年。由于多数研究者仅仅停留于已有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且缺乏对已有资料之间相互考证,故而众说纷纭。

笔者根据《东池诗集》对陈忱生年予以补正,认为陈忱当生于1615年。兹将部分叙文摘引如下:

“崇祯甲戌予年二十,潜居南浔野寺,面平林,枕古墓,萧条旷莽,篝灯夜读……”

崇祯甲戌即1634年,陈忱时年二十,故陈忱当生于1615年。

与撰《水浒后传》的作者陈忱生活年代相仿的还有两位陈忱,后人对此颇多混淆,容易将著述与字号张冠李戴,如汪曰桢《南浔镇志·著述一》认为秀水陈忱字用亶,《四库全书》则认为其字遐心,而当代亦仍有研究者照录《四库全书》的观点。但大部分研究者已经有了正确的辨析:“忱生于明季,其先自长兴迁南浔镇,忱又迁郡城,居乌程已数世。成、弘间别有一陈忱,归安人,陈恪之从弟,字克诚,号醉月,著《宿松县志》、《瓦缶集》、《览胜纪游》、《见湖录》。国初又有一陈忱,字用亶,秀水人,顺治甲午副贡,著《诚斋诗集》、《不出庭户录》、《读史随笔》、《同姓名录》、《东宁纪年》。见《嘉兴府志》及杨凤苞《南疆逸史跋》。前人记载,每多牵溷,特辨证之。”

今人对陈忱字号的认识也存有偏差。首先,陈忱是否字“敬夫”。胡适在其《〈水浒续集两种〉序》中提到:“顾颉刚从《汪志》(汪曰祯《南浔镇志》,笔者注)里辑得陈忱的遗诗三首:明陈忱敬夫。(顾颉刚案,据此,可知其字为敬夫)”。以胡适和顾颉刚在学界之地位,此论对后学影响颇深。谭正璧所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与所著《中国小说发达史》都认为“陈忱,字遐心,一字敬夫”,《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等著述均采纳了同样的观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赵景深与冯保善均明确地加以考述。但不足的是,赵景深并没进一步论证“敬夫”所指何人,而冯保善在进行臆测性的论述时不仅所据资料有误,而且论证亦不足以使人信服,故而有必要于此重加辨析。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杨志平在其硕士论文《陈忱研究》中,进行了详实的考述:据《东池诗集》记载,陈忱与吴楚均为诗社成员,且均为名望较高者。在陈忱作序的《东池初集》中对吴楚有介绍:“吴楚,原名心一,字敬夫,号西溪”。

其次,“陈雁荡”与“陈雁宕”之辩。谭正璧在《中国小说发达史》中认为陈忱“号古宋遗民,又号雁荡山樵”,而在其他著述或史料中,陈忱多被介绍为“雁宕山樵”或“雁宕”,如迄今所能见到的《水浒后传》最早刻本(康熙甲辰本)的扉页题为“水浒后传·雁宕山樵评”。而其他史志或著述皆录为“号雁宕”,如汪曰桢《南浔镇志》、范来庚《南浔镇志》、沈彤《震泽县志》、《同治湖州府志》以及《诗兼》序、《茶香室续抄》等。杨志平在其硕士论文《陈忱研究》中根据陈忱的诗作交游考证,陈忱即可号为“雁宕”,也可号为“雁荡”,二者随取其一均不误。

陈忱的著述情况,主要见录于以下几则史料,邓之诚《骨董三记》转引范锴《得溪记事诗》记述:“几编乐府与弹词,今古何人可卖痴?争似一声渔唱起,晓风残月是芳时。”注引《琐录》(即《研志居琐录》,笔者注):明陈忱,字遐心,号雁宕山樵……所著如《痴世界乐府》、《续二十一史弹词》以及诗文杂著,皆散佚不传。

惟《后水浒》一书,托宋遗民刊行。

《光绪乌程县志·卷三十一》“著述”:

陈忱:《雁宕杂著》《雁宕诗集》二卷。

《同治湖州府志·卷五十九》“文略”:

陈忱:《雁宕诗集》。

从以上材料可知,陈忱著述大致主要有《痴世界乐府》、《续二十一史弹词》、《雁宕杂著》、《雁宕诗集》以及《水浒后传》(前四者亦散佚)。

二《水浒后传》研究

关于《水浒后传》的版本,1929年9月,郑振铎刊登在《小说月报》第20卷第9期的《〈水浒传〉的演化》及刊登在《文学周报》第9卷第3期《〈水浒传〉的续书》两文;1980年南京大学中文系资料室编《水浒研究资料》;1983年大连图书馆参考部编《明清小说序跋选》;1986年马蹄疾编《水浒书录》;1996年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下);2000年黄俶成著《施耐庵与〈水浒传〉》;张国风2003年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及近代);2005年杨志平的硕士论文《陈忱研究》等均有研究。

根据以上研究可知《水浒后传》版本流传至少有以下大致特点:其一,总体上存有“八卷四十回”与“十卷四十回”两种结构体制,并且自乾隆年间开始蔡元放评改本较为流行。从故事情节安排等方面,两种体制也存有差别,如“八卷四十回”最末一回“大聚会弟兄同宴好结果君臣共赋诗”写君臣赏戏《水浒记》,对李俊最终结局并无明显交待;而“十卷四十回”最末一回“启故观灯同宴乐,赋诗演戏大团圆”则写君臣赏戏《定海记》(虬髯公事),将李俊结局安排为出世修道而终。另外,每回评点形式多有不一,反映了版本之间的较大差异。其二,从诸多版本的小说题名来看,均题为《水浒后传》而并无题“后水浒”或“后水浒传”者。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在泛指《水浒传》续书时以“后水浒传”或“水浒后传”皆可,但在细称水浒续书时还应注意到名有所指,因为“水浒后传”与“后水浒传”分指二书,称《后水浒传》显然己指向了“青莲室主人”所撰之水浒续书。刘廷矶于此有着较为清醒地认识“如前《水浒》一书,后《水浒》则二书:一为李俊立国海岛……一为宋江转世杨么、卢俊义转世王魔……”

《水浒后传》的主题。诸多研究中,肯定了《水浒后传》延续了《水浒传》中的农民起义式的反抗斗争。显现当时社会的两大矛盾:人民与朝廷的矛盾;人民与金朝的矛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现状和人民疾苦。肯定了李俊、阮小七等“我虽不负朝廷,也绝不让朝廷负我”的行动。即主张“忠”是有条件的。作者在《〈水浒后传〉原序》中,对宋江的愚忠进行了指责,把肃清乱臣贼子当作忠君的前提条件。在谈及以挽回宋室作为忠君条件的时候,还得联系续书的结局来作具体分析。李俊海外建国与其说是逃避现实,不如说是在明末清初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者希望缓和阶级矛盾以对付异族统治者的一种思想表现。

诸多研究认为《水浒后传》的艺术特色是《水浒》续书中最好的。具体的小说叙事结构之技与“天人之道”结合,营构成整体结构。前半部分大体以朝廷“收管甘结”梁山旧党贯穿,后半部分则是在民族冲突线中铺展。与《左传》相比,虽略有逊色,但也有几个任务比较出色。作者善于在语言行动中展示人物性格。如乐和。文中善于采用对比、烘托、渲染等方法塑造人物性格。作品还有意识的弥补了《水浒传》中拉杂凑迫人物上山的弊端,使重新聚义的人物有一个明确的理由。典雅清新的语言是小说审美趣味文人化的有力表征。叙事性语言中大量融入抒情性、描写性、说理性语言,使叙事性与抒情性、描写性、说理性相结合。

《水浒后传》的影响。京剧《打渔杀家》、《讨鱼税》由此书情节改编,阮小七易名肖恩与女桂英为反抗豪强恶霸丁自燮,愤而杀其全家,流落江湖。是京剧保留的优秀剧目之一;汉剧、蒲剧、闽剧、粤剧、晋剧、河北梆子等都有相关类同剧目。

参考文献

1 马蹄疾辑录 水浒资料汇编[C]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 1977年

2 水浒研究资料[C] 南京大学中文系资料室 1980年

3 胡适著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 上海书店 1980年

4 水浒》研究论著目录索引(1903-1981.5)[M] 湖北文学学会 《水浒》研究会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 1981年

第3篇:水浒传剧情范文

该剧已于2011年初在江苏、浙江、北京、吉林、辽宁等众多地面台播出,还将于8月在山东、安徽、上海等卫视上星播出。这样的鸿篇巨制在制作与拍摄中产生了诸多故事,本刊探访部分主创,深度解密新版《水浒传》的台前幕后。

鞠觉亮(导演)

新《水浒传》与时俱进

掌舵新版《水浒传》的是香港著名古装剧导演鞠觉亮。他曾参与过老版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的拍摄,执导过《封神榜》、《霍元甲》、《侠骨丹心》等作品,虽然古装是他熟悉的领域,但翻拍四大名著毕竟是头一遭,压力也小不了。 “翻拍的压力确实大,刚开始接手,有很多顾虑,要克服不少问题。但如果这样,戏就太难拍了。于是,我换了思路,把经典的担子扔下,只把新水浒当作是一个好剧本去拍,把以往优秀的东西延续,补充曾经留下的遗憾与不足,这就是我要做的。这样一来,拍摄就能够很有序的进行下去。”

对于广受好评的央视96版《水浒传》,鞠觉亮赞赏有加,但他同时认为每个时代有各自不同的审美观,96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社会在发展、在进步,人们产生了许多新的想法和观点,因而新版《水浒传》也要符合这种时代特色,剧集中加入了新的元素与内容,把这些变化表现出来。

新版本更加贴近原著,篇幅加大到86集,空间大了,前作中没有交待清楚的内容现在都可以一一呈现给大家,让观众看得更明白。例如原著中仅有三回内容的潘金莲,在新版中篇幅加大到五集, 一些长镜头的运用,丰富对人物内心的解读。潘金莲最终含笑而死,也留给了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在鞠觉亮看来,改编的内容要更人性化,赋予了更多人文的情怀。同时也让人物更丰满、立体。

此外,新版水浒用大笔墨诠释了情义,男人与男人之间“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情谊以及夫妻之间可以为之同生共死的感情,但以往对水浒的解读经常忽视这一点,“我们会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基础上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拍出来,兄弟与兄弟,丈夫与妻子,个人与国家,都是要表达的重点。”

新版《水浒传》的打斗场面有所增加,但与过去“干净利落脆”的风格不同,打戏的时间拉长了,配上了舒缓的音乐,演员还有摆POSE之嫌。 “这样的设计是希望场面更有节奏,有气势。有文、有武、有静止、有活跃,是武打场景的调剂。也许观众看惯了以往短、平、快式的武打及节奏感强的音乐,我这样的处理方式希望观众在观赏的同时可以有思考,理解人物的情感,同时带来更唯美的感觉。”

回顾央视版《水浒》,战争戏仿佛是一笔带过的。鞠觉亮却要力求突破,用大手笔完成,用他的话说,“我们要让观众知道水浒里不仅有三五个人的单打独斗,还有规模惊人的大场面,而且涵盖攻城、野战、水战等各种战争形式。”其中在拍摄“连环马”一场戏时,剧组一次性动用了300名群众演员和200多匹马。在拍摄两败高俅的水战时,更花费了1600万按中国古代战舰的式样打造了15艘木制战舰,并额外改造了100多艘机帆船,场面震憾。

选角煞费周折

新版《水浒传》汇聚了张涵予、胡东、李宗翰、杜淳、甘婷婷、吕良伟、景岗山等实力派演员与新人加盟。其中扮演林冲的胡东和扮演潘金莲的甘婷婷都出乎大多数观众的意料,引起不小争论。

由胡东来饰演林冲,鞠觉亮原本是排斥的,“我看过他的一些戏,感觉与林冲还是有差距。但与他交流后感觉他很用心,是非常想演好这个角色的。于是开始让他提前练习骑马、练枪,感觉得到他自己也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但他的态度始终非常好,这点很感动我。”

林冲是一个非常多层次和性格的人物,而且他是真正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正是这种悲剧性让他被观众接受。他是那个年代难得的儒将,能刚能柔,对敌人强硬,对妻子温柔。“胡东刚进组时我感觉他的眼神太硬,开始时的林冲眼神里应该是内敛的,淡淡哀怨的,要先有柔情才能说明他后面的狠与爆发是有原因的,是被逼无奈的。后来胡东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他的表现让所有人惊艳。”

甘婷婷出演潘金莲是这部戏的又一意外,为了这个角色鞠导同样花费了很多心思。“对于这个角色,一开始很多人倾向于由范冰冰出演,先不谈她的档期问题,的确范冰冰够妩媚,如果真的由她出演,想必对观众而言算不上惊喜。甘婷婷的外形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潘金莲有所区别,所以我们找了一个最不像潘金莲的人饰演,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感受。她平常是端庄的,但随着她的成长与转变,可以看到她也有妩媚的一面。甘婷婷的领悟力非常强,很有潜质也很放得开,角色诠释得很到位。”

让人深感意外的是,水浒灵魂人物宋江的确定过程是最困难的。

宋江是全剧成功与否的关键,作为核心人物的饰演者,他既要有知名度又要具备出色的表演功力。为此制片方与鞠觉亮环顾了国内所有小生及中生代演员,寻找了很久,最终才定下由张涵予出演宋江。“之所以定下张涵予,是感觉他演戏有他独到的味道,而且年龄也合适,他给人感觉也很稳,有大哥的气势,而且演戏功力毋庸置疑。”

新版《水浒传》中武松的身形太过单薄,林娘子的扮相不佳、过于成熟以及西门庆正经有余、邪气不足,也是遭受“板砖”较多的角色。对此,导演同样解释了选择他们出演的原因。“陈龙是位很稳当的演员,演技更关键。能打不一定代表非要很壮,演员不是空架子,身形与戏哪个重要?我更愿意找一个戏更好的演员。选择袁咏仪饰演林娘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她的知名度。二是她的个子比较高,由于胡东也高。他们的身高比较相配。林娘子是贤良淑德的女子,她要够端庄,袁咏仪自身有其独特的气质,她比较符合我们想要的这些特点。而关于杜淳饰演的西门庆,坏人不一定都要很邪,演员演戏不要被模式化。杜淳希望尝试多元化的角色,也给观众一个新鲜的看点。他做得很不错。”

温豪杰(编剧)

尊重原著 适度改编

为了这部新版《水浒传》,温豪杰的剧本创作了一年时间,力求人物塑造符合现代意识,要经得起现代人的审视,展现主要人物内心深处的世界。创作过程中,温豪杰本着完全尊重原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展现原著文学性的同时兼顾作品好看。

调整原著结构,英雄不再气短

纵观新版《水浒传》,会发现不少突破原著的内容。原本该在二十回后才出场的宋江居然第一集就出场了,大有提前进入角色之感。而且,宋江的形象不再是英雄气短式的人物,而是彻彻底底的豪杰。剧中还出现了不少温情的场景,如林冲与林娘子的惜别与思念。赋予女性角色更大篇幅是整剧又一看点。她们不仅貌美,遭遇也更加让人同情,潘金莲、阎惜娇不再是令人唾弃的形象,反而凭添了些许怜悯。以上内容是编剧大胆突破原著故事结构,在遵循原著的基础上展开了一些内容,以求让人物更立体、生动。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英雄的人物与作品,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一些正面的东西,宋江是水浒的主心骨,认可了宋江也等于认可了一百单八将。因此我摒弃了宋江身上不好的东西,使宋江更具备领袖气质和英雄本色。他表里如一,绝不搞阴谋。对人是光明磊落,而不是以往拿别人的银子到处赠人的小恩小惠。在没有做领袖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伸展自己的抱负,更改当时的不平。做了头领之后,他敢担当,大智大勇,大忠大信。使诸位好汉们见到宋江纳头便拜,才更有道理。”

而关于宋江对招安的态度,原著中很多人看不明白,不理解宋江为什么要付出如此大代价招安。在剧本创作中,温豪杰对此的改编也是下了一番心思,“我更注重对宋江心态的描写,解释了他并非为功名利禄,是为兄弟们有个好的结局,当然这也是综合了他的志向、抱负、性格等很复杂的因素的结果。并且附加了家国的大背景,突出当时的内忧外患,宋江体会到国家正需要这些人,他要带领众兄弟一起为国所用。突出领袖人物的大恩大惠,大忠大义气。这样更能衬托出最后结局的悲壮,自然就烘托出这个人的魅力。”

在温豪杰看来,原著中感人的东西不多,要想感人就必须要有情感。但新版水浒不是要刻意渲染感情,而是通过情感的表达显示这些草莽英雄的内心世界,提示他们不被理解的无奈。而剧中加大女性角色内容的同时,不能影响到男人剧的大风格。对于潘金莲是必须要尊重原著不能给予翻案,否则武松就做不了英雄了。对她的诠释只是多了一些现代人的视角,解释了她最终从良家妇女转变成的原因,更多了一些人文情怀在其中。

而阎惜娇的出场则是为展现宋江大情大意所做的做铺陈,原著中宋江娶阎婆惜,有点趁人之危的嫌疑,新作中加以改进。他为亡妻守孝,表现他不肯为色舍义。是阎惜娇做错了事,铸成大错和惨剧,从而改变了宋江在原著中某些非好汉形象。使他的英雄气概更为完美。

去其糟粕丰富人物性格

温豪杰总结了《水浒传》里的四大糟粕,比如暴力文学、市井文学中少儿不宜的内容、封建迷信以及对妇女的不尊重。面对这些内容则要进行彻底修正,然后合情合理地变成好看而且积极的情节。“比如众所周知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三拳即打死了镇关西,我们就先突出镇关西实在该死,而鲁智深因自卫和失手。而武松杀人,是因为要杀的人得不到惩罚,而且要害他自己,他是不得已而为之。不仅如此,原著中一些英雄好汉动不动就杀人的内容也都得以改进,既保证内容上流畅,又滤掉了血腥暴力情节。

此外,原著中对妇女同样不够尊重,剧中女性人物要么如阎婆惜、潘金莲都是;要么如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一样是悍妇,似乎只有一个林娘子是好的,还死在封建节义下。对于这些人物我们要一一保留,但同样要改进与修正。新作中我们把母夜叉孙二娘变成了漂亮的女人,原本善良的她被害得不人不鬼,为了排解过去的屈辱,她报仇,但却力量有限。偶然的误会,人们传说她卖人肉包子,她发现这能让人怕她,使她开店少受骚扰,于是她就认可了这个谣言,其实并非如此,这样的设计更能引人同情 。”

整部剧中,这样调整与修改的内容并不少见,编剧希望以此树立更为正面的梁山好汉形象,表达他们被逼上梁山的无奈以及兄弟间深情厚谊。

对于新剧遭受的批评与职责,温豪杰表示他都会关注,对于有些出现的问题还会尽可能调整。“拍摄新版水浒,我遇到了一个最为团结、最为投入的团队,上至老板,下至制片部门的人员都会热烈讨论剧本,每个人都十分认真与投入。现在戏已经在地面台播出了,老板还在修改,戏中出现的问题,老板也在想办法弥补,用补拍或其它方式,要在上星时调整过来。原本新水浒拍了100多集,最后剪到87集,广电总局已经获批,但为了剧集更精致,最终剪到86集,这在影视圈绝无仅有,要知道每剪掉一集就意味着损失几百万啊,这是何等的气魄啊。有了这种劲头和认真做事的态度,我对最终上星的新版《水浒传》充满信心。”

甘婷婷(演员)

拒绝脸谱化的潘金莲

影视圈:接到这个角色后,你为这个人物做了哪些准备?

甘婷婷:我把原著的相关章节读了不下三十遍,也参考了各种关于潘金莲的评点,各种版本有关潘金莲角色的光盘都找来看,我把这些资料提供的线索,与自己的构想结合起来,再与编剧沟通,构成我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影视圈:新版电视剧中对潘金莲的解读运用了现代人的视角,更深入挖掘了她的内心,你觉得这样的改编怎样?

甘婷婷:我比较认同新版中对人物的改编。剧本中为潘金莲为什么杀夫做了注解,让她的转变变得合情合理,使这个人物更丰满了,区别于以往对她表面化、脸谱化了的表现。潘金莲原本是个普通的民妇,西门庆唤起了她作为女人心底的欲望。所以潘金莲应该是一个外表看上去很靓丽清纯,但骨子里却有着不安因子的女子,而且她有心计,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有伏笔的。

影视圈:你是如何在剧中体现她的这种心计的?

甘婷婷:我认为潘金莲烫手那场戏最有代表性。当时她听到武大要给武二说亲,心中一惊,手被锅子烫了一片。原剧本中她被烫后,武大帮她包扎,她的情绪却始终沉浸在武二要说亲的这件事中。我认为这样诠释并不合理。这样太反常了,不会引起武大怀疑吗?一个对武二有意的女子,怎能如此明白地把心事写在脸上呢?于是我和导演商量,把剧情改成被烫后她没有声张,压抑住内心的涟漪,捏住了伤口,与往常一样送武大出门,就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然后她再坐下来好好思量,由此引出醉诱武二郎一出戏。

影视圈:在表演过程中,哪场戏最令你难忘?

第4篇:水浒传剧情范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演唱风格;英雄气概。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这部著作著于中国明代时期。又名为《忠义水浒传》,通行本简称《水浒》。这部作品和其他三部著作一样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受到全世界文学爱好者的赞誉和青睐,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学者不断的潜心研究这部著作里的各种人物的性格和内容。

《水浒传》的作者为中国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约1296-1370)所著。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据史料相关记载,明嘉靖19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45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这部著作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传承之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文化飞速的发展,使我国的影视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有更多的影视工作者积极投入到影视剧的拍摄当中,他们所拍摄的影视内容大多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的,还有反映历史题材的,其中由张绍林执导、张纪中为总制片人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就是以历史题材为背景进行拍摄的。这部电视连续剧无论从历史的人物上,还是从思想内容上较1980年版鲍国安主演的《水浒传》技术上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武打动作,人物形象塑造上有着长足的进步,得到了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久看不厌的好作品。

这部电视连续剧不仅内容上让人百看不厌,而且剧中的主题曲《好汉歌》在歌手刘欢演唱以后也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许多歌手演出和群众娱乐时经常演唱的曲目。《好汉歌》由我国著名的词作家易茗,曲作家赵季平两位老师根据这部电视剧的历史题材及内容所创作的一首主题曲。两位词、曲作家针对《水浒传》里面不同英雄好汉的形象、性格、剧情内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创作出来的作品恰到好处,易茗老师写出来的歌词虽然很短,但是通过赵季平老师的谱曲很快让人感受到这首歌曲创作的意境,容易给观众很多的联想。联想到梁山坡众好汉惩治贪官污吏、扶弱救贫、反抗朝廷的腐朽黑暗。

第5篇:水浒传剧情范文

《水浒传》穿越漫漫的历史长河,至今依旧闪耀着光芒。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水浒传读后感合辑集锦,方便大家学习

水浒传读后感合辑集锦1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让我受益匪浅,现在我就分享给大家吧,我要分享给大家的这本书是中外皆知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水浒传》是我国元末明初文学家施耐庵所著。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对中国乃至东南亚的叙事文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水浒传中我认识了很多英雄好汉,率直豪爽的鲁智深,侠肝义胆的武松。有恩有义的宋江,善于射箭的戴宗,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行者武松,他武功高强,才智多谋,一表堂堂。曾赤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在水浒传中我最喜欢的章回是第20回——武松威震安平寨,施恩义夺快活林。此章回主要讲的是武松到了孟州牵城营。管营非但没有打武松100棒杀威棒。而且还给武松带来好吃好喝招待他。原来老人的儿子——金眼彪施恩想求武松帮他赶走蒋门神夺回快活林。武松爽快地答应了,张青给武松的12银子,武松却将这十两银子给了公差,这点可以看出武松对钱的不看重。上文说他要感谢公差,这里就已经有行动,可见武松是个重承诺的人。

《水浒传》号召我们忠君爱国,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爱国的人,我很喜欢《水浒传》,这本书,你们喜欢吗?

水浒传读后感合辑集锦2在这个寒假了,我读了《水浒传》,里面主要将了北宋年间官府,民不聊生,便引出了了众多英雄,他们齐聚梁山泊,劫富挤贫,屡犯官府,最后被朝廷招安。《水浒传》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名著,其中也表达了当时昏君的罪恶,官府的。读了着本书,我仿佛看到了梁山好汉搏杀敌人的情景,水浒传还通过松江等人起义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的人民和统治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展现出贫苦百姓聚集梁山,和敌人搏杀的情景。《水浒传》不但揭示了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农民起义的极大的悲剧性。

《水浒传》这本书描写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比如:武松,宋江,李逵等人物。他们的故事都很精彩,比如武松景仰岗打虎,醉打蒋门神,宋江怒杀阎婆惜,李逵杀四虎。我最喜欢的就是武松打虎了,这里的武松机智,灵活还很勇猛。着写故事清节引人入胜,都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了

读了着本书,我不但知道了古代的英雄事迹,也学到了机智勇猛,读了着本书,我也有许多感想,反对封建社会。

读了水浒传着本书,我学到了对待事情要勇猛,还有怎么为人处世。还知道了当时等典型事例。水浒传还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梁山英雄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它对后来的农民起义有着极大的鼓舞性,水浒传也为中国现是注意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水浒传读后感合辑集锦3《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他将一百零八将梁山好汉描写得栩栩如生,侠肝义胆、荡气回肠。这篇小说主要以农民战争为题材。一百零八位好汉与朝廷对抗,反应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腐败。

这篇小说塑造了宋江、武松、林冲等英雄人物故事。如《武松打虎》就是其中之一。武松在景阳冈喝了十八碗酒后,不听他人劝阻,坚持上来冈。遇到了一只猛虎,他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最终将老虎打死。他不但救了自己,还救了当地老百姓。

在故事中,武松是一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他也是一个固执豪爽,重情重义、毫不畏惧的英雄。

武松这种迎难而上,毫不畏惧的精神,往往能帮我们打败身边的困难。比如:一道难题、一次比赛等等。你该如何来面对他们?一种是迎难而上,也许你会遍体鳞伤。一种是选择绕开他,这是懦夫的行为,也许这种困难,以后你永远无法战胜。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习武松的精神,鼓起勇气,迎难而上。有时候我们付出了也许会成功,有时候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会有收获。但不管怎么样,尝试了就是一种成功。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生活中,只要你能学习武松的精神,敢于挑战,所有的困难都会烟消云散。

水浒传读后感合辑集锦4“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

他是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一首豪气凌云的反诗,将我禁锢在忠义的王国。屹立于梁山之巅,仰望宇宙间的108颗星辰,闭上双眼,仰首尘埃……

翻开那本厚厚的《水浒传》,静心品味,咀嚼真知,一页页的纸张带着我的灵魂在一点一滴中震撼,感动,升华……

那个一个朝政腐败,对外献币气和,对内恣意,搜乱的年代,那是一个官官相护,结党营私的朝纲。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招募义军,群众起义。与官兵周旋数年,几经波折,朝廷招了安,他们为了忠义拼命扫平四方势力,只惜,这一众好汉终是战死、被俘、生离、死别……

在尖锐的斗争,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他们玩转天下,笑看苍生。演绎了一场兄弟情长,护国安民的绝世戏剧,结束了戏完后的惨淡收幕。

在这片英勇就义的天下,结识了不少英雄好汉。那“身事悲浮梗,功名类转蓬的林冲。”“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的宋江。“智可张良比,才将范”的朱武……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在我心中荡起一片又一片涟漪……

水浒于忠义,须臾不可离。但忠,是为何忠?宋江的忠义一直是后人议论纷纷的。它的忠义带领着梁山泊走向了不归之路,使他们成了统治阶级的鹰犬。致使宋江忠义的理想幻灭。不可否认,这是愚忠,是盲目,不可认同的。虽说如此,还是为这位固执的好汉拍案叫好,佩服!再说那李逵,因为宋江的忠义食酒而死,却是忠心耿耿。无怨无悔。于忠,于心,也让人热泪盈眶,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直到现在,心中还在为那惨淡的结局感叹。那吴用、花荣追随了宋江,双双吊死在树上,留得清名于世。不过也罢,这结局兴许也好。情在,心在。不过是没了魁梧的躯壳。他们的魂化作这夜空中的万千星点,照射着浩然的忠义,俯视这天下。护着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兄弟情在红尘中散发无限,是没有色的酒,时间越久,味道越醇,是没有墙的家,那108位兄弟生生世世一家人。

那情义,那忠义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让我敬佩、仰慕、感叹……

早在70年代,就说过《水浒传》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本好书,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我也想去做那样一条好汉,有信仰、有胸怀的好汉!水浒,悲剧的开始,悲剧的结局,却没有悲剧的故事,处处洋溢着老百姓的梦想,是千百年来不灭的灵魂,代代相传……

水浒传读后感合辑集锦5《水浒传》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吸引我急不可待地去探寻、汲取、欣赏、感悟他的魅力。

听爸爸说,初次与《水浒传》见面,我只有九个多月,我和他可以说不打不相识,一见面就狂啃狂撕,那“吱,吱,吱”的撕纸声,逗着我笑个不停,只要一看到《水浒传》,我更哭闹着啃撕,非把他五马分尸不可,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把《水浒传》藏了起来,不让我们见面了。

直到我5岁时,看见爸爸在闲暇之余手不离《水浒传》,引起我强烈的好奇心,便缠着爸爸讲《水浒传》。“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那见义勇为,拔刀相助的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降伏了我,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捧着《水浒传》要求家人读给我听,为了练武松的铁砂掌,我每天跑去米缸里猛戳小手,指头戳破了直流血,爸爸只好把《水浒传》又藏了起来,不让我们见面。

今年的暑期,我在家中的书柜里发现了他,打开《水浒传》,一百零八个好汉各具特色,栩栩如生,看看李逵的外貌描写:“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一个凶神恶煞般的黑大汉已经站立在我眼前,再看看公孙胜:头绾两枚胡松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腰系杂色彩丝绦,背上纹古铜剑。白肉鞋衬着多耳麻鞋,绵囊手拿着鳖壳扇子。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四方口,一部络腮胡。精彩的人物描写增添许多神韵,更让我回味无穷,只要一看《水浒传》,更忘了时间、忘了吃饭、忘了睡觉。

第6篇:水浒传剧情范文

“人间恰似水泊,情义兰舟通彼岸。天地宛如山寨,四海兄弟赴盟约。”

看完了新版水浒,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豪情壮志溢满胸膛。兄弟情是那样柔情满怀,兄弟情是那样豪情万种;兄弟情是夜空中万千星点,兄弟情是红尘里无限光华。新版水浒从多角度恢弘诠释了兄弟们的忠义,使人敬佩之余,不免因心酸愤慨而潸然泪下。

演员的选择是本剧的一大亮点,宋江、卢俊义、李逵、林冲、秦明、燕青、花荣、张清、扈三娘、关胜等都符合人物外表、性格,更主要的是拥有着梁山好汉独有的神韵。就说张涵予版的宋江,有勇有谋、仁义忠厚、仗义疏财,不愧为梁山泊第一把交椅,视为演技上的重大突破。其次,本剧剧情改编得当,既注重原著又将松散的结构变得紧凑,愈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新版水浒又一新突破便是对女性的全新解读。从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到李师师、潘金莲等女性角色,一改原著中歧视女性的态度,导演为她们的行为做出了多方解释以期达到人性的合理和男女平等。

新版水浒镜头感染力极强,暂且不说完美的武打场面,就说细节足以使人感动至深。梁山对阵关胜时,小卒们前仆后继誓死捍卫替天行道大旗;攻打方腊城池时,秦明被滚木击中,血泊中仍率领部队撞城门。城破了,李忠向秦明竖起大拇指,两人含笑而逝……再配着时而激昂、豪放时而轻柔的插曲,英雄,就是这样的英勇,就是如此的忠义。

第7篇:水浒传剧情范文

新版电视剧《水浒传》有一个优点在于台词与原着几乎相同,演员把书中的人物演绎得非常生动、形象。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新版电视剧《水浒传》为了更吸引观众的眼球,对原着进行了很大的改动。于是,我试着对我看过的新版电视剧《水浒传》的其中几集进行挑刺。

颠三倒四的故事情节安排

众所周知,原着中“七星聚义”这一情节,是在刘唐等人上东溪村与晃盖商量劫取生辰纲之后。可电视剧却把它安排在“洪太尉误走妖魔”中。原着中“醉卧灵官殿”是在杨志大名府斗武之后,电视剧却也把它安排在第一集“洪太尉误走妖魔”。

电视剧第一集中,洪太尉误走妖魔的事是由公孙胜口述给宋江听的。可在原着第一回,根本没有公孙胜和宋江这两个人。梁山好汉出场是从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开始的。公孙胜第一次登场实际上是在第十五回“东溪村七星聚义”,而宋江则是在第十八回“私放晁盖”这一情节中第一次闪亮出场的。

原着中,林冲陪妻子到大相国寺烧香,因看鲁智深耍枪而结识鲁智深,也正因为顾着看鲁智深耍枪才导致妻子被高衙内调戏,也就是说两人结拜是在被高太尉陷害之前。林冲称鲁智深为“师兄”,鲁智深称林冲为“兄弟”。而电视剧中,两人结识并结拜,是安排在林冲被高太尉陷害误闯白虎堂之后,刺配沧州之前。鲁智深称林冲为“哥哥”。他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后来到瓦罐寺,巧遇史进。两个好汉杀了强贼“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并放火烧了瓦罐寺。而原着中,崔道成是被鲁智深杀,丘小乙是被史进杀掉的,时间是鲁智深到达东京大相国寺之前。

原着中,林冲与洪教头比武是在林冲刺配沧州之后到达沧州牢城营之前,在柴进庄上举行的。而电视剧中,这一比武情节则被安排在林冲被刺配沧州,到达沧州牢城之后,在沧州牢城营中举行的。

随意篡改的场景及人物形象

恐怕有一点眼力的人都会发现,电视剧中梁山好汉聚义时,有一个特写镜头——宋江头顶上的牌匾上的三个字是;“聚义厅”。而实际上,“聚义厅”这个名字早在晁盖死后,就被宋江改为“忠义堂”。

顾大嫂在原着中的形象是“眉粗眼大,胖面肥腰,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而电视剧中的顾大嫂长得体态婀娜,细眉瘦脸,谈吐庄重,语调低沉,人物形象迥然不同。

画蛇添足般的人物动作

原着第三回“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他先是一脚踢在郑屠的肚子上,把他踢倒。然后再一脚踏住郑屠的胸脯,对着他的鼻子、眼眶际眉梢、太阳穴各一拳,三拳描写精彩绝伦。而在电视剧第五集,鲁达先用木凳阻挡失败,诱使郑屠一刀砍在木桌上。郑屠抱着木桌还击,鲁达一拳打穿木桌板,打中郑屠的肚子,然后打他的眼睛和脑袋。再看原着第九回,林冲被董超、薛霸解下了盘头枷,才开始与洪教头斗棒法的。而电视剧中,林冲是手上套着枷拿着棒与洪教头斗武的。

原着中“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这一情节中,鲁智深识破泼皮的诡计,不等他们动手,早就一脚一个,把为首的两个泼皮张三、李四踢进粪坑,又唬住了其他泼皮,让他们动弹不得。而电视剧中,为首的张三、李四两泼皮,一人抱住鲁智深的一条腿,又召来另外两个泼皮缠住鲁智深的双手,想把他扳到粪坑里。没想到反被鲁智深一挥手一抬脚,把四个泼皮统统丢进了粪坑。这样一比较,我认为原着中的鲁智深比电视剧中的多了一份机智,少了一分蛮力,人物形象也更加鲜明可信。

我认为随意改编原着可能会误导青少年。现在许多孩子不爱看书,却喜欢从电视中获取信息。而如此颠三倒四的故事情节安排,场景及人物形象随意篡改,画蛇添足般的人物动作,这些错误的信息一经电视传播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真是误国又误民。今年春晚的小品《荆轲刺秦》中,黄宏就对随意擅自改编历史剧这一行为极为不满,他说:“我以前经常给我的孙子讲《荆轲刺秦》,这随意改编的片子要是给我孙子看,他还以为我是在骗人呢!”

第8篇:水浒传剧情范文

关键词:影视艺术;文学名著;影视制作;改写理论;《水浒传》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古典文学名著被制作成影视作品。近年来,我国又兴起了一股古典文学名著影视作品重新制作的热潮,在制作过程中都把重心放在了创新、超越以及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上。影视制作包括编剧和拍摄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语言内部的转换过程,目的在于使用不同的语言形式重构原作意义;第二个过程是符号之间的转换过程,是通过声音、图像等媒体手段对剧本内容进行多模态构建。这两个过程都可以被看作是广义的翻译行为。翻译是对原文文本的改写,古典文学名著的影视制作也是对原作的改写。本文试根据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为例,分析文学作品影视制作过程中改写思想的体现。

二、改写理论与影视制作

任何翻译活动都是在特定的接受环境中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操控而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改写。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改写都体现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译者的个人行为,而且也体现赞助人的意志。赞助人对翻译活动的操控体现在三个方面: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权势地位。作为一定意识形态的代言人,赞助人利用话语权力对译者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的选择,甚至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直接干预,而译者是以改写者的身份参与翻译活动的。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之下,译者也并非毫无选择,相反,他们可以选择接受制约,也可以选择挑战,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体现译者自己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译者主体性既包括译者的能动性,同时也包括译者的受动性。译者受到的制约越多,其创造性也越强。

改写思想也体现在古典文学名著的影视制作当中。译者即影视制作者,赞助人即投资者和潜在的观众等。他们对影视制作的操控也体现在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权势地位等三个方面。影视制作者不但受到赞助人的操控,同时也受到原作的束缚。和译者一样,影视制作者只不过是从两个枷锁中间寻求一条出路,实现一种平衡。理想的状态是最后的作品既能体现赞助人的意识形态,保障译者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同时又不违反原作的思想精神。这就要求影视制作者在赞助人意志的操控之下,选择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在忠实于原作思想的前提下对原作进行改写,使影视观众与原作读者有着相同的阅读享受。

三、影视制作中的改写

原作的思想通常隐含在情节的描写中,或者被物化在主要人物形象上。《水浒传》中的宋江仗义疏财,被誉为“山东及时雨”、“孝义黑三郎”。然而,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其貌不扬的宋江为何能够服众,做梁山之主呢?有研究认为,宋江从上梁山泊的第一天起,就表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具有军事家的机智和谋略。事实上,宋江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既要反抗朝政的腐败,又要维护帝王的统治。作者试图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寻求平衡,希望把宋江塑造成忠义双全的楷模,同时,深受儒家“无为”、“寡为”思想影响的作者不可能让宋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这也使得宋江的形象长期以来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

作者对宋江形象的刻画中采取了科学叙述和艺术叙述两种叙述方法。按照科学叙述,宋江是典型的仁义之士;按照艺术叙述,宋江所做的都是不仁不义之事。影视制作者应该把这一矛盾忠实地表现出来,对原作的改写既不凸显宋江的仁义道德,又不渲染宋江的“勇悍狂侠”。下面分别从人物形象和水浒精神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在影视制作中的改写。

1 人物形象的改写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影视作品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原生态的,等待着读者去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后者是由影视制作者创造出来的,已经经过了解读,给观众留下的解读空间很小。杰出的编剧或导演能够从一千个哈姆雷特中抓住最为典型的一个,使之成为最大概率形象,或者尽可能地使其保持原生状态,留给观众较大的解读空间。经典名著能够让读者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理解和新收获,因而百看不厌。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有时也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受,那些导致人们百看不厌的成分恰好是没有被制作者完全解读的部分。优秀的影视作品会诱发观众阅读原作的兴趣,拙劣的影视作品会限制观众做进一步的思考。

《水浒传》第六十回讲述晁盖率军攻打曾头市,半夜三更劫寨时中了埋伏,混乱之中被一枝刻有“史文恭”字样的毒箭射中面门。作者没有明说是史文恭所射,但读者从箭上所刻之字上做出的第一反应就是史文恭所射。而晁盖临死时对宋江的嘱咐“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却意味深长。其一,晁盖知道宋江有投降朝廷的愿望,不希望把寨主的位子让给他,他量宋江才能平庸,不可能捉得“射死我的”;其二,“射死我的”没有明指,说明晁盖知道射死他的人可能不是史文恭。原作的叙述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金圣叹的解读是:杀害晁盖的其实并不是史文恭,而是宋江。隐含在文字当中的这些微妙信息在电视剧《水浒传》和《新水浒传》中都被抹杀得干干净净,用特写镜头直接把射杀晁盖的凶手推向了史文恭,没有给观众留下任何思考的空间,其艺术价值也大大削弱。

原作对宋江形象的刻画集中体现在骗取秦明做强盗和逼迫朱仝上梁山两个片段中。在《水浒传》第三十四回,秦明被花荣用计活捉。为了让秦明上山做强盗,宋江派人去青州城杀人放火。导致秦明全家被杀。

秦明见问,怒气道:“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栽、该剐的贼,装做我去打了城子,坏了百姓人家房屋,杀害良民,倒结果了我一家老小,闪得我如今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我若寻见那人时,直打碎这条狼牙棒便罢!”

按理说,宋江正是那“该剐的贼”。然而,秦明“又自肚里寻思:一则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这种反应显然与秦明性情不符。在描写秦明的几段文字中,作者四次提到“秦明是个性急的人”。如此性急之人,如今也“只得纳了这口气”。这个闪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宋江这么做只是为了“先绝了总管归路”。然而,在宋江自己仓卒决定并走上梁山泊的途中,一封报丧的家书,便使他叫苦不迭,捶胸顿足,哭骂自己是不孝逆子。这种作为似与仁义无半点瓜葛,而宋江表现出来的不可动摇的孝心正体现了他自私阴险的本性。

这段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关键作用的叙述在电视剧《水浒传》中被一概抹去,在电视剧《新水浒传》中虽然得以保留,但对原作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写:一是王矮虎、刘唐等在宋江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去青州城杀人放火;二是青州知府以为杀人放火者是秦明,于是杀了他全家作为惩罚。前者直接把罪行从宋江身上移开,并成功地加在了慕容知府的头上;后者阻断了观众的解读渴求,并引导观众表达对残暴官吏的愤怒,对秦明弃暗投明的喝彩,对宋江“替天行道”的支持。这种改写表面上维护了宋江忠孝仁义的形象,但实际上却打破了作者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试图寻求的平衡,使观众对宋江的形象产生认识上的偏移,从原作、作者和读者的角度来看都是失败的。

《水浒传》的主题之一是逼上梁山,但实际上大多是宋江所逼。宋江上梁山之后,“众好汉皆宋江延揽而至”。在《水浒传》第五十一回,虽然“众人都称赞宋公明仁德”,但真正的仁德却从朱仝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朱仝为了雷横能够照顾老母而私下放了雷横,替他吃官司,赔尽自己家私,被发配沧州。因为深得沧州知府喜爱,朱仝在盂兰盆节带知府的小衙内看灯,却遇到宋江唆使来逼他入伙的雷横。

雷横道:“哥哥在此,无非只是在人之下,伏侍他人,非大丈夫男子汉的勾当。不是小弟裹合上山,端的晁、宋二公仰望哥哥久矣,休得迟延自误。”朱仝道:“兄弟,你是甚么言语?你不想我为你母老家寒上放了你去,今日你倒来陷我为不义!”

然而,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宋江指使杀人成性的李遣残忍地杀害了小衙内,又绝了朱仝的归路。

只见吴用、雷横从侧首阁子里出来,望着朱仝便拜,说道:“兄长,望乞恕罪,皆是宋公明哥哥将令,分付如此。若到山寨,自有分晓。”朱仝道:“是则是你们弟兄好情意,只是忒毒些个!”

当下朱全对众人说道:“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罢。”李逵听了大怒道:“教你咬我鸟!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

按理说,朱仝与宋江有不共戴天之仇。然而,这种仇恨也只在李逵碍于宋江情面,“只得撇了双斧,拜了朱仝两拜”中化解了。朱仝的仁义与宋江的不仁不义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宋江表面上慷慨大度,但对自己的仇人剖腹挖心,生啖其肉,“真有犬彘不食之恨”。然而,这种典型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情节在电视剧《水浒传》中被完全删除,在《新水浒传》中被改写为李逵与朱仝争夺小衙内时失手把小衙内丢下了山崖。虽然保留了情节,但歪曲了原作的意图。

2 水浒精神的改写

文学名著在影视制作中无论如何改写,但不可改写原作的精神。《水浒传》是一部非常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又浸透着极其绚烂的浪漫主义精神。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成功典范。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渲染集中地体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在对武松打虎的叙述中,武松吃了五斤牛肉,喝了十八碗酒。这在常人是难以想象的,但这是武松,因此读者愿意接受。尽管是大英雄,武松也未必敢与老虎较量,但在酒力作用下,还是出现了较量的场面。武松本来有烧棒为武器,但如果用武器打死了老虎,也不会在观众心中掀起太大的波澜,李逵后来也曾用武器杀死了四只老虎。作者只好让武松打急了,烧棒打在了枯树上,折为两段,于是只好徒手打虎,“打到五七十拳”,把老虎打死了。这种浪漫夸张的、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叙述让读者能够产生一种冲动和释怀。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电视剧《水浒传》对打虎场面的表现扣人心弦,武松大英雄的形象在徒手打虎中得到痛快淋漓的展现;《新水浒传》的制作者显然曲解了烧棒打在枯树上的含义,为了突出场面的惊险、打虎的艰难,在武松与老虎的对峙中,武松明显处于劣势,情急之下伸手捡起地上的石头,随手拔出腰间的尖刀,于是运气使其绝处逢生。武松打虎连烧棒都不用还会用得着石头和尖刀?这显然不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压制了观众的心理期待。

观众心目中的梁山好汉,个个英勇了得,人人身怀绝技,七八百斤重的石头能举过头顶,碗口粗细的杨柳能连根拔起,理所当然比一般的市井无赖厉害,一刀杀死牛二,三拳打死镇关西不仅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内。知县看了武松和死虎,心里也自忖“不是这个汉,怎地打得这个虎”。观众岂能接受西门庆能和“这个汉”形成对手?毕竟西门庆不是梁山好汉。然而绝处逢生的场面在武松和西门庆打斗中再次上演。

西门庆“一脚踢中武松右手”,但这不能解读为西门庆可以和武松形成对手,因为武松知道他一脚踢来,“只顾奔了去”。这样的情节和景阳冈打虎遥遥相对:杀一个西门庆哪还用得着“那口刀”?读者无意追求武打场面的持久、壮观和悬念,而有意体味武松打死西门庆的。这才是水浒精神。电视剧《水浒传》对武松和西门庆对打的场面虽然经过了改写,让打斗场面激烈了一些,但自始至终武松掌握着主动,胜负没有半点悬念;武松和蒋门神的打手在飞云浦的对打也不乏夸张的成分,但也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这样的改写才能维护读者心中的大英雄形象,还原原作中的水浒精神。《新水浒传》的制作者明显把西门庆踢落武松手中的刀解读为武松由主动变为被动,凸显了西门庆的武功高强,甚至让西门庆把刀插入了武松的身体,把武松逼到了绝路,于是复仇的怒火使其绝处逢生。如果不是观众心目中固有的英雄情结的支撑,如果不是观众知道影视制作者最终会让武松取胜,武松和西门庆的这场打斗在结束之前真是胜负难料。与此同时,观众的英雄情结在影视制作者一味地追求打斗场面的激烈和悬念中被无情地撕碎,水浒精神荡然无存。

第9篇:水浒传剧情范文

一、情感剧寻找情感勾连:岁末感恩,回家看《娘》52集电视剧《娘》,刻画了娘的群像。其中,又着力表现了“满仓娘”历经苦难、深明大义、博爱善良的感人一生。因此,该剧是一部近年来难得的表现中国母亲题材的佳作。此前,由于该剧一直被央视跟踪,没有地面频道发行计划。2010年12月上旬,当得知该剧改为卫视+地面频道播出模式后,我们第一时间与发行方取得联系,并计划将具有感恩价值取向的该剧,打造成年度收官大剧,以引导社会回归传统价值追求。于是,我们推出了“岁末感恩、回家看《娘》”的主题宣传构想,得到了发行方的积极认可。发行方也有意将湖北综合频道作为全国首播平台。2010年12月18日,《娘》登陆湖北综合频道播出。由于当时正值年末,观众易产生强烈的思亲、思乡情绪。于是,剧集较长、情节发展较舒缓的《娘》,在寒冷的冬季,给观众送去了半个月的荧屏温馨与感动,并取得了湖北省收视第一、武汉市版收视第二的上佳表现。2011年元月,全国相继有几家地面频道播出《娘》,但收视率却大都不太理想。笔者认为,影响因素有二:其一,在各强势媒体纷纷上演火爆刺激的“开年大戏”之际,情感剧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其二,由于临近春节长假,人心浮动,观众很难静下心来品味以表现细腻情感见长的该剧。因此,这电视剧编播“临门一脚”的功夫,把握最佳时机,至关重要。

二、特定时期须要特定编排:悲情的春天,情动《天涯赤子心》2011年3月,一部跨海寻亲的年代家庭伦理剧《天涯赤子心》中小君、小杰姐弟俩的命运,紧紧牵动着湖北电视观众的神经。该剧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因父亲遭到家族势力胁迫,使母亲和姐弟俩(姐姐小君、弟弟小杰)遭到遗弃。在母亲病逝、又遭恶舅母驱赶后,从台湾辗转来到大陆,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终于寻找到亲生父亲,并使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终于团圆的感人故事。故事悲情而不苦情,人性残酷而不残忍,情节励志而不忽悠煽情,是一部剧情拿捏精准、制作精细、充满温情的优秀作品。3月21日,湖北综合频道播出《天涯赤子心》。该剧播出10天,湖北省收视率平均达6.94%,收视份额达21.06%;最高单集收视率达11.409%,晚间黄金剧场单日(每晚4集连播)最高平均收视率9.296%,单集最高收视份额高达42.25%。武汉市版平均收视率5.319%,平均收视份额15.10%;最高单集收视率7.291%,最高收视份额达27.13%。由此,《天涯赤子心》不仅夺得了2011年以来综合频道省、市版电视剧收视率双双第一,还刷新了近5年来湖北所有频道(包括央视)电视剧收视新的历史纪录,各项数据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天涯赤子心》火爆荧屏,是碰巧走运,还是有着某种必然规律?在人们产生种种猜疑之时,笔者经过认真分析认为,该剧依然是“临门一脚”踢爆了收视。具体说来,是“三箭齐发”在助力收视:第一,春节氛围牵动了人心;第二,灾难凝聚了人心;第三,科学编排水到渠成。3月11日,震惊世界的日本大地震、海啸爆发,继而引发了令全世界恐惧的核辐射危机。在空前的灾难面前,尤其是遭遇人类共同的天敌,人类善良的本性就会被激活,甚或自发流露,亲情关怀也会随之升级。为了顾及民族大义,彰显人文关怀,并在关键时刻体现主流媒体的价值判断,我们紧急会商,及时对频道非黄金剧场的电视剧做了调整,将原计划下午排播的抗战剧撤换,改播其它题材剧目。尽管平时抗战剧都有不错的收视率,但是,将收视率建立在日本人民遭遇巨大灾难的特定痛苦之上,也不符合一个主流媒体的价值追求。因此,自日本地震海啸之后,3-4月我们没有排播一部抗战剧。

三、绝佳卖点匹配绝佳创意:华谊兄弟开全国先河,《理发师》1元钱豪赌收视率2010年冬天,笔者参加北京首都视协昌平展会期间,催生了“1元钱1集购买《理发师》”的概念——即给出4个阶梯价格,达到省市收视率双第一,给最高目标价,达不到最低目标收视率,湖北综合频道将每集仅支付1元钱购剧费。购剧合同签好之后,《理发师》何时播?怎么播?效果将会怎样?剧版《理发师》,根据陈逸飞电影遗作《理发师》改编而来。主演李晨、王丽坤虽然比不上电影主演陈坤、曾黎的名头响亮,但也是偶像级的青年演员,再加上华谊的制作实力,整部剧也算是上乘之作。该剧出品后发行差强人意,华谊此举既有相当自信的成分,同时也是激活该剧市场发行的破釜沉舟之策,只能放手一搏。合同签署日期是2010年12月22日,2011年前5个月,几次计划排播,但又都临时放弃。直到6月28日,在连续两个月播出革命历史题材、战争题材、谍战题材剧,系列“组合拳”打得炉火纯青,彻底筑牢了收视基础的前提下,我们才最终下定决心排播《理发师》。最终,《理发师》湖北收视率3.824%,同时段第一名,武汉市收视率3.209%,同时段第二名,达到阶梯价位第二档。华谊兄弟用数据验证了自己作品的品质,我们也赢得了一部物有所值的优质剧,真可谓合作双赢,皆大欢喜。

四、巧借东风必须谋定后动:《水浒传》田忌赛马,“三轮剧”出奇制胜

每年暑期档,电视荧屏几乎成了从央视到地方各大媒体斗法的战场。而各自手中的利器,主要就是电视剧。在手无强牌的无奈之下,我们只有取“田忌赛马”之策,以复播《水浒传》之“驽马”布阵,来抵御各路强手的“骐骥”名驹。此番举措,虽为不得已而为之,其实,我们也作了一番科学分析:其一,像《水浒传》这样的大制作名剧,复播价值本身就比较高;其二,《水浒传》比较适合青少年观众收看,而首播时并非假期,许多学生错过了收看该剧的机会,因此,利用暑期复播,必然能够吸引这部分观众;其三,心态比较放松——由于是零成本复播,即便是输掉收视,亦不算一桩赔钱的买卖。7月27日,经过反复权衡,并制订预案,我们大胆地于晚间黄金剧场推出了“精编版”新版《水浒传》(因为我们已经购买新版《水浒传》湖北地面频道播出权,并将其作为2011开年大戏于元月份进行过首轮播出,春节期间又在白天进行过复播)。此番播出,已经是第三轮了。由于该剧长达86集,一旦收视率不行,就意味着一个月的收视率将出现崩盘,想止损都来不及。因此,尽管已经做出了决策,并且也有了应对之策,但是,面对不可知的风险,频道上下还是捏着一把汗。第一天数据出来,收视率虽然不高,却夺得省市版双双第一。接下来的5天时间,《水浒传》分别与《中国地》、《少林寺传奇之大漠英豪》、《西游记》等同时段剧目,在省版数据及市版数据两个战场,展开激烈的荧屏搏杀。在4部大剧高潮迭起,省、市版“收视率第一”的阵地几易其手之后,随着武松打虎、潘金莲与西门庆等连台好戏的精彩登场,观众开始眷顾《水浒传》了。8月2日,《水浒传》终于全线突围,全面胜出。此轮播出,《水浒传》省版收视率平均达4.518%,最高单集达7.162%;市版收视率平均达4.930%,最高单集达7.245%,最高单集收视份额26%以上,成为2011年综合频道电视剧省版收视第6名、市版收视第2名(超过《水浒传》首轮播出)的超强剧目,并夺得省、市同时段收视率双第一。“三轮剧”力挫群雄,独占鳌头,不是奇迹,胜似奇迹。此举不仅直接为频道创下2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精编版播出83集),同时还创下了又一个经典案例,即巧借东风,科学布阵;破釜沉舟,哀兵制胜。综合上述案例,我们体会到,在节目采购环节睁大眼睛选剧,严格把控质量关,将优秀剧目收入囊中,还仅仅只是完成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编播环节的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排兵布阵,才是创造经典案例、赢得收视的关键环节。故而,这“临门一脚”的作用不可小觑。

五、精彩案例拉动收视率,高收视率催生新地标媒体

据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分析,2011年以来(截止8月20日),湖北电视综合频道已成为湖北地区收视率及市场份额最高的频道,创下近5年来的最好成绩。具体表现如下:

1.无可争议地夺得全省收视之冠2011年以来,湖北电视综合频道省版收视率为1.325%,比2010年增长17%,市场份额为9.1%,比2010年增长12%;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分别比第二名高出45%和44%。武汉市版数据为1.359%,比2010年增长13%;市场份额为8.2%,比2010年增长14%;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均居第二名,分别比第三名高出39%和37%。这些业绩表明,在争夺湖北地区收视冠军的激烈角逐中,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收视率和市场份额分别比综合数据排名第二的兄弟频道高出8.8%和12%,从而以无可争议的收视表现,赢得了“湖北第一名”的桂冠。

2.在此消彼长的环境中“省市通吃”透过湖北电视综合频道2011年1-8月的收视数据,人们发现,在央视及省级强势卫视普遍发力,在湖北地区(包括央视、省级卫视、湖北广电总台、武汉市台等)各媒体收视率此消彼长,湖北电视综合频道成为发挥最稳定、省市综合数据平衡性最好的频道,呈现出完美的“省市通吃”的健康发展态势。这也是广告客户最乐于见到的传播平台。

3.电视剧成本控制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在购剧费用方面,湖北电视综合频道购剧经费与上年相比,单集增幅不到1%。按照上一年度电视剧广告吸附能力超过70%比例测算,湖北电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投入产出比达1:5.5。而通常情况下,全国优秀频道电视剧投入产出比能够达1:4即视为表现优异。仅此一项,就直接为频道创造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