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艾青我爱这土地精选(九篇)

艾青我爱这土地

第1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艾青诗选读后感作文怎么写?《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初中生读艾青诗选有感作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1《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明白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我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可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我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期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最终一节很直接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深沉”一词,可能仍是无法表达出艾青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后面紧跟着的省略号,似乎还有无尽的情绪在涌动着,使读者沉浸在其中,回味着。这首诗在问答中,将诗的情绪推上了高潮,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之中,反映自我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艾青对祖国的热爱,我们看在眼里,敬佩于心中!艾青的精神,我们值得学习!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2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与此刻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当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艾青《礁石》)。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期望得到更多的职责——“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终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到达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3艾青作为中国现代代表诗人之一,对我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贡献。他曾任第三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艾青的诗歌创作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幼年时被父母视为克星的他被寄养至“大堰河”保姆家中。由于在父母那里感受不到作为儿子的疼爱,反而得到大堰河浓浓的爱意和关心,从小感染农民的纯朴和忧郁,在他以后的创作生涯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他将自己作为儿子的深情寄托到大叶荷身上。于是在他创作的初期,他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表达了对大叶荷的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她不幸身世的描写。

艾青创作还受西方哲学和文学影响。在诗歌中,他将现实主义主义手法和象征手法结合起来,吸收世界诗艺的营养,大大提高了其丰富性。同时他又深植于民族的土壤,感情炽热,结合了革命浪漫主义诗风和现实主义本色,极富革命战斗精神。

艾青在其创作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独特的审美意象,忧郁和崇高之情,反映民族悲剧性境遇。追求感受力的统一,善于捕捉意象、色彩渲染增加形象鲜明性,具有散文美,融汇光彩和音乐的律动。递进排比句式,首尾呼应的手法。“太阳”和“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两大中心意象,是其创作的核心和支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艾青把自己对于祖国和广大农民的深切关心赋予在诸多作品中,他与劳苦大众一齐同呼吸共命运,可谓忧国忧民。他的忧郁就是农民的忧郁,他的愤懑就是农民的愤懑。而他对“太阳”的不懈追求和向往,也表现了他对这一个时代的忧虑,他希望光明、春天的到来,能够带领深陷黑暗中的人民走向黎明。两个意象互相映衬,完美融合,达到现实与理想的交汇,民族与世界进步思潮的统一。

艾青融合个人悲欢于时代悲欢中,反映自己名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对旧社会的仇恨和诅咒,这是艾青创作的思想主旨。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4《艾青诗选》用了两天时间就翻完了,抄录了几首诗。整体感觉他的诗歌本身与人们对他的评价(或者说他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二者之间是十分不相称的,他的大多数诗歌都不是十分出色,仅有少数的一些还不错。说他不应当在诗歌史上占那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的诗歌的个人特色不够鲜明,他的诗的风格是那种十分多见、一般的诗,他没有为中国的新诗供给多少新的东西,所以贡献也就有限。

我看完穆旦的诗后说他的诗与杜甫的相类似,能够说是“诗史”,那么与艾青的诗比较起来,艾青的诗更应当享有“诗史”这个名词,他的诗的特色之能够说是题材十分广泛,但相对又集中,概括起来能够说是写出了那个年代贫穷落后中国土地上的欢乐与痛苦,他从国统区到大后方,从农村至前线,从树林到旷野,一一都在他的笔下得到展现,所以说他记录下了那样一个时代是可是分的。但遗憾的是他的记录缺少个性,或者说诗性还不太足,至少在许多诗歌那里是如此,所以这些诗的认识价值、历史价值是不低的,但诗的价值却相对较低。即使是他的《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等有名的长诗,在我看来也并非异常出色。

艾青的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人喜欢用程度副词,“那么”、“十分”等,而在对事物进行描绘时,声、色、形俱全,从各个方面进行描绘,列举东西时同样如此,所以这就造成他的诗歌的第三个特点,铺张。他喜用排比句,有时甚至是六七个相同的句式,如《大堰河――我的保姆》。可是他的描绘、比喻有个缺点,就是新颖的不多,常常采用的是一些大家经常很熟悉的东西,这样就使得他的诗缺少个人的东西,但这也许正是他的诗广泛传播的原因,因为这样的诗是大众化的,不是贵族的,更容易为大众理解、欣赏,也更容易得到官方的认可。

不可否认,艾青的有些诗是十分优秀的,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写道,“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礁石》,“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多么动人的形象!

艾青的诗质朴、流畅,但不怎样讲究技巧,不注重表达方式的变化,这些也影响了它的审美质量。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5有些事情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譬如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譬如在心中始终保留着某些敬仰的人或身边亲友的位置,譬如对一部优秀作品的基本评判……无论历经世事沧桑,无论岁月无情漂洗,坚若磐石。

读艾青的诗集让我有一种灵魂找到归宿的感觉,就像在黑暗中徘徊时,降临的那一缕曙光,照亮了整个前方。

艾青的诗既有古风又有现韵,把中华上下几千年语言文化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化成一种蓝色的忧郁。虽说我可能更喜欢乐观豁达一些的诗韵,可艾青的诗更多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报效之心和诗人特有的精神修养,从中提炼出的诗人忧国忧民的大自我情怀。“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答案只有一个——祖国的明天。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为祖国的未来忧思。我难以想象诗人心中超负荷的力量,和他希望得到更多的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喜欢艾青的诗,因为艾青博大的胸怀;我喜欢艾青的诗,因为它们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喜欢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养育我们的土地和阳光!

第2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一春风十里,夏花百里,秋雨千里,都不如你---《艾青诗选》!

――题记

读艾青的诗选,我获得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坚韧意志。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培养了我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养成了我遇事不含糊,办事不拖拉的工作习惯,造就了我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的工作态度。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曾经作为一名菜鸟的我站在这里,心里诚惶诚恐。

记得我曾经说过我要把自己从一个小女人变成女汉子,经过这两个月的努力,蜕变,今天的我终于华丽转身!我一直在心里默默祈祷,来点风,来点雨,让我生根发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若心中种花,日子便会生香,踏实肯干,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会让名著这朵花娇艳盛开,也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读艾青的诗选,我充满对精神家园的憧憬,坚定不断前行的信念。早上5点起来上早自习,天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外面冷嗖嗖的,漆黑一片,一个人走在冷风中,不禁悲从心起,眼泪掉下来!自己其实是个很缺乏安全感的人,当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睡觉总不踏实,常常半夜2,3点醒来。

细数人生历程,感觉还是很幸福的,小时候在家爸妈温和慈爱,对我疼爱有加,嫁人后老公高大帅气,女儿乖巧懂事,并且唯我是瞻。无论别人多么飞黄腾达位高权重,我并不羡慕,更不会嫉妒,我只会祝福,祝福他们越飞越高,前程似锦。人各有志,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人的追求和心态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我拾起笔,我的心瞬间清静如水,澄明透彻,内心奔腾着快乐的水花,那种发自心底的喜悦喷薄而出,无法抵挡。

读艾青诗选,我体悟到纯真细腻的情感,感受到淳淳师生情义。带了六年的毕业班,自从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已经把你们当成了恋人 !

你们虐我千百遍,我把你们当初恋!不必怀疑我对你们的真情,虽然,我对你们从不百依百顺,你们犯错了我会批评,你们任性了我会发火,但那是爱之深责之切,在我的内心,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你们在人生的竞争中会赢!

爱是一种单向的付出,不用想是否能得到回应,既然上天安排了我们师生的缘分,我就用自己最大的力量,送你一程,我愿意你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超过我的曾经!其实老师和学生之间,同样是一场目送,我会默默地站成你们身后擎天的大树,祝福你毅然远行的背影!

读艾青诗选,唤醒了沉睡的心灵,引领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就像用吸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二近日,在拜读过艾青先生的诗选后,不由得被书中强烈的情感所打动,也不由得想到了另一位大诗人余光中及他的名篇《乡愁》。

在余老的《乡愁》中,“乡愁”被反复提及,并被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感情逐层加深,由自己与亲人之间的感情转为与祖国间的感情,“愁”在整篇诗的字里行间蔓延,让人不禁为之落泪。

而艾青却不同,他的诗中,有三种情感,一曰伤,二曰爱,三曰恨。

伤,便是指艾青为被侵略者及白匪所践踏的家乡而伤,为被奴役、被压迫、被屠杀的百姓而伤。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艾青对他的乳母大堰河的去世悲伤不已,同样也是对当时无数命运悲惨的妇女掬一把同情泪,表达一种无能为力的伤感。

爱,便是指艾青对被压迫者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精神及对国家的爱。在《我爱这土地》中,有名句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具有深沉爱国情怀的中国人,一个至死不渝要为国献身的中国人。即使侵略者的屠刀横在脖颈,即使汉奸遍布全国,即使祖国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他,以及和他一样的炎黄子孙,仍未放弃祖国。这种爱,超越了世间的一切,让人感动。

恨,即指艾青对侵略者及白匪的恨。在《人皮》中,艾青以一张被侵略者剥下来的人皮来代指中国人民受到的残害及屠杀。艾青,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又怎么能对这种事无动于衷,他已恨透了这群肆意践踏神州大地的禽兽,更恨那帮在禽兽面前摇尾乞怜的狗腿子——白匪。看看他的诗中所写的白匪的不齿行径:“那个汪精卫,在那军官的面前跪下了;那个汪精卫,花旦似的,向那日本军官哭泣。”简直是丑态百出,枉称“人类”二字。尽管现在是和平年代,读来仍让人“气炸连肝肺,咬碎后槽牙”。

艾青的诗,有“乡”,有“伤”,有“恨”,有“爱”,无“愁”。只因他有一颗真正的赤子心,拥有一腔真正的爱国情,无愧为“诗坛泰斗”。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三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内涵与此刻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当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期望得到更多的职责——“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终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到达整首诗的高潮,然后是在高潮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四“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艾青早年学画,对后期印象派情有独钟。而他的诗也好像一幅画,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又充满深情,意境宏阔,深邃而忧悒,有一种崇高的美。他用斑驳的色彩与光影呈现民族苦难与爱国怀乡之情。

他的诗中,有热烈的红色。“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我们火一般的肌肉,以及――那里面的――痛苦,愤怒和仇恨的力”,红色意味着勃发的生命和血性,是中国农民面对压迫怒气腾腾的写照。“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那些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满树艳粉娇红,却让人想到死亡和血泪,既使江南处处是春了,风景繁华似梦,仍是触目惊心,让作者感到凄凄惨惨;大好春光、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家国之痛,得之心而寓之花也。火把已排成发光的队伍了,火把又流成红光的河流了……千万把高高擎起,火焰吞噬着铁黑的夜,散发着亘古的热与希望,如同沉寂中爆发出千人一口的呐喊。乌暗底色上的炽红,给人以按捺不住的力量和热情――如果太阳不出来,我们就自己创造黎明!

他的诗中,有一望无际的黄。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和荒漠……苍莽荒寒的北国大地上,烽火不断,只有饶阔的黄土地知道,有多少交织的逃难车辙,多少流离失所的北国人民!

这一幕黯淡的灰黄,包含了多少人的悲声和叹息!黄色的泥沙,使我们看不见远方,黄河的水,激起险恶的浪,古旧的渡船,载着我们的命运。凤陵渡口,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浑黄的浪头卷着狂暴的野性,扑向古旧的渡船,撼天动地,目之所及皆是灰扑扑的黄,未来何在?希望何在?这万顷浑黄,怎能不让人想到风雨如磐,山河破碎的祖国?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千风呼唤,天光暗淡,沙雾弥漫,塞外凝结着千古的阴郁凄苦,死气沉沉,无数中华儿女横戈跃马,奔赴中华民族生息歌哭于斯的北方,在秋风吹散马蹄声的边关,为保卫土地,不曾屈辱过一次。

艾青的诗色彩斑斓,用浓墨重彩发泄胸中郁气。血红、朱红、金黄、土黄、枯黄、青灰、雪白、铁黑、紫色、堇色、灰色、绯色,银色、古铜色、赭黄、暗绿、蓝色、草黄……正如陆游所说: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够熟视。兼之光与影的交错变幻,艾青的诗如同一卷卷慷慨淋漓又韵味悠长的水彩画。还有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意象,比如朝霞霓彩、银浪白羽,太阳与黎明,血液与火把,故乡的树木池沼,黄土地与黄河、原野鸟雀、号角、桥、白雪……都承载着他对人类、对自然刻骨铭心的心的爱,对民族命运的深挚关怀。从这些流动的画面中还透露出袅袅的哲思,屹立不动的礁石和离开运动死气沉沉的鱼化石,连同那面直率的镜子,都给人无垠启迪。

艾青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同样是“诗中有画”,王维的诗偏于冷色调,情幽空灵,而艾青的诗偏向暖色调,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炫目色彩下汹涌着遏止不住情感洪流,神州沉陆的忧思,穿过数千年风尘扑面而来。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五《艾青诗选》这本书的封面,有着一副图:干旱的土地,一眼望去没有一点绿色,枯黄的树,生长杂乱的枝干,我明白当时的人们过的很辛苦,糟糕。

打开书,一股书香味扑鼻而来,带领着我进入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创作于抗日战争初期。当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世界里,在绝望中无力的嘶喊着,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却无能为力。而作者也是如此。

这篇诗的开头作者将自我比作一只鸟。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是渺小的,短暂的。鸟是辛勤的,它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它的使命就是得学会飞翔,围绕着这祖国飞翔,直到它死去的那一刻也要为祖国歌唱。可是在国家有危险的时候,它也要尽力为祖国歌唱。“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折磨的鸟,显然它已经唱不出优美的歌声,可是它仍在歌唱着,这是它用生命发出来声音,抒发了对土地义无反顾的执着和不放弃。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础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的描述: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都是遭受暴风雨的打击,悲愤满怀和奋力抗击的形象,与下文鸟儿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只鸟儿在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时,将自我也与着土地融为一体,投身怀抱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之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看似是排比,其实“暴风雨所击打”,“无休止吹刮着”,“悲愤的河流”这些告诉我们,当时艾青所魂牵梦萦的他热爱的土地,正遭受着打击,满是伤痕累累。

“河流”“风”,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悲愤”“激怒”,表现出人民对侵略中国的暴行表示愤怒,和意志昂扬的战斗精神;“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和期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人民对那里的向往。

最终一节很直接的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深沉”一词,可能仍是无法表达出艾青对这片土地的感情,后面紧跟着的省略号,似乎还有无尽的情绪在涌动着,使读者沉浸在其中,回味着。这首诗在问答中,将诗的情绪推上了高潮,表达了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第3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关键词 :艾青;杜甫;相似;不同

因为教授《大学语文》之缘故,对现代诗人艾青有了切身的研究和了解,在教学艾青诗歌《北方》时体会到他的风格是忧郁的,这种情绪弥漫在艾青所有重要的作品中,是构成其诗艺术个性的基本元素,《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如此,《我爱这土地》同样如此。《北方》诗中很多词语都喻示着忧郁,充满着忧郁的思绪;在悲哀的国土的写实性的描绘中,渗透了作者忧郁的主观情感。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能给人以力量,诗中作者将忧郁化作了坚强。

我由此想到了唐代的大诗人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感觉两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就是两人的命运太相似,两人的爱国情感也相同。杜甫胸怀爱国主义的情感,他不论是被安史叛军拘押在长安的一年中也好,还是长期漂泊在大西南的四川两湖一代也好,无论是在皇帝身边做左拾遗的卑微的小官时期也好,还是被赶出朝廷流落四川两湖一带也好,无论生活如何走投无路,他的诗歌始终贯穿着一种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思想。艾青也是如此,他解放前从1932年-1936年坐过的牢房3年,解放后从1957年到1979年被戴上的帽子被发配到黑龙江和新疆劳动改造达21年之久,但是他的诗歌始终没有改变那爱母亲爱祖国爱土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二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有相似的诗歌特点。艾青的诗歌风格是“忧郁”中有坚韧,悲伤中有顽强。其中的代表作《北方》和《我爱这土地》都表现出同样地个性特点。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根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的解释是: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沉郁顿挫,是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其代表作“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就是其诗歌风格的典型代表。

第三点相似之处就是两个人都是忠实厚道的正直之人。杜甫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的影响,对国家忠诚,对朋友仁义,对人民仁爱,对敌人憎恨。他的诗中的爱国主义的情怀,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李白的友情,对敌人的愤怒都表现的淋漓尽致。艾青爱母亲,爱兄弟,爱祖国,爱土地。他从小生活在农家,与人民有割不断的亲情,《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养育自己长大的保姆的深深的敬意与怀念,对他的那些兄弟们也念念不忘,《我爱这土地》抒发了自己对养育自己的国土的礼赞和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北方》诗中第四节反复咏唱着“……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

即使被劳动改造了21年,他的感情世界依然不改对祖国的歌颂。1957年被错划为分子,1958年到黑龙江农垦农场劳动,1959年转到新疆石河子垦区。1979年彻底后,写下《归来的歌》、《光的赞歌》等大量诗歌。

从以上对比看出艾青的确是一个忠实厚道的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关心国家命运,追求光明,歌颂祖国,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始终不渝的赤子之心。

第四点:艾青和杜甫生活的时代有很多相似之处。艾青生活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的各种反右运动,等许多动乱的年代,合计坐的牢3年,被打成劳动改造21年之久,合计24年,可以说命运命运多舛,身世坎坷。但却无法改变他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贞与热爱。杜甫历经唐代由开元盛世向安史之乱的急剧变化的年代,时代有高峰跌倒低谷,杜甫的命运也在这跌宕起伏的象过山车一般的时代起伏跌宕。饱受战乱、贫困、饥饿、和病痛的困扰。但是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人民的痛苦始终念念不忘。

可见两人所处时代都是中国历史上急剧变化的时代,伴随着动乱战争饥饿与苦难,两个人的命运都遭受了时代的打击。时代有相似之处,命运同样具有相似之处。

第五点,两人都是天生就是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构成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第二座高峰。艾青被当代人称作是中华民族的诗坛大师,我国现实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又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诗坛的巨匠之一。他的诗作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并荣获过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章、葡萄牙自由勋章等国际文化奖。艾青为我国诗歌的繁荣发展倾尽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到老中青几代诗人。他是继郭沫若之后中国新诗的又一面旗帜,被聂鲁达称为“中国诗坛泰斗”。

两个人都是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他们各自用自己的诗歌反映了自己的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杜甫的诗歌被称为唐代的史诗,艾青的诗歌创作,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变革,他的诗歌同样被当代人时代的史诗。艾青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歌手,人民的诗人。

他们都从理论上和诗歌创作的实践上代表了不同时代的诗歌的最高成就。杜甫诗歌创作是中国格律诗的最杰出代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艾青的诗歌作品有解放前的诗集《北风》、《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两个人的不同之处也有不少。

首先是两人的诗歌形式风格和语言不同。杜诗是严格的古典格律诗,押韵、平仄、用典、对仗皆工,而艾青的诗歌则是当代的自由体白话诗歌,艾青是新诗史上自觉而有力的自由诗体的提倡者,认为它“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艾青的诗歌不受外在形式的拘束,没有均齐的段式、划一的句数、字数,没有一贯的韵脚,是典型的自由体诗。语句朴素、长而舒缓,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变化与一致之间、参差错落与均匀和谐之间、繁复与单纯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切的结合点,有很浓重的散文气息。艾青的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衔接和转折,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各部分中主导语句的适当反复,全诗产生了一股内在的旋律,更加强了诗的美感。

第4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关键词:艾青 真实 善和美

中图分类号:I20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诗人艾青在寒冷的东北森林和干旱的新疆沙漠中咀嚼了20多年命运所给予的冤屈,但是诗人的意志是刚强的,激情仍然如火,喉咙依旧歌唱。艾青的名字早已超越国界,因为他的诗歌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流向世界各方,但是艾青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诗作,还有他建立在创作实践基础上的诗学理论。

一、诗之真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艾青在复出后也提出了“诗人必须说真话”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诗人和艺术家要反应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艾青认为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诗人都要说真话。艾青诗歌的真实首先反映在对生活和社会的准确认识。30年代前期,东北华北基本不复存在,这个时期的祖国充满着苦难,在贫弱的局面上作着苦苦的挣扎,这个时期的诗人也几经辗转,但他敏感地感受到了祖国受到的和必须要做的抗争,也如实写下了心中升腾的愤怒。38年出版了诗集《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在诗里,诗人所描述的环境是真实的,是紧扣着时代背景的,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也是被各种欺压所凌虐着的祖国,是九一八事变满洲国成立,东北地区几近沦丧,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等各种磨难打击之下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土。诗人心系国家命运,关乎民族前途,用歌声诉说了当时的黑暗环境,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切认识。是诗的内容的真实。亚里士多德指出,诗比历史更加真实,历史所述为具体事件,而诗所讲的是符合本质规律的必然事件。在炮火连天的不安环境中,诗人应当写的不是歌舞升平也不是某一具体事件而是抽象出来的真实的当时环境。

“假如我是一只鸟”,全诗以这样一个出人意料的假设开头,在此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描写土地时会写到小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在祖国的生死关头国家民族机器为难的时刻,哪怕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只小鸟都不会屈服于敌人的脚下,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小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后,又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连羽毛都与土地融为一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

最后两句凝练了全诗,提点了全诗,也是全诗的精华,在那个艰难困苦的的岁月里,一切爱国知识分子除此之外无法对祖国诉说的最真挚的爱。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诗人写出了在当时环境中灵魂中迸发出来的悲歌,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艾青的笔写下的是对祖国浓郁的深情,真实深沉,有着极强的内心体验。这是诗的情感的真实。艾青有言,诗是生活的结晶,它比生活更真实纯粹。他也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美学观念。这是艺术的真实。

艾青之诗准确反映了他的诗学理论,诗要真实。

二、诗之善

艾青在《诗论》中明确宣言:“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了解他们灵魂的美,只有他们才能把世界从罪恶中拯救出来”。艾青是喝农民保姆大堰河的乳汁长大的,他的气质他的个性他的生命他的灵魂都表明他是真正的“人民的儿子”。他要为人民歌唱,为人民呐喊。诗人是善的,用一颗良善的心写出了对保姆的感情,对劳动人民的感情。诗中写道“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然而,这周是却不是为她一人而作,确切的说,不是单单写她一人,她是一个象征,象征了在祖国大地上所有辛勤劳动的人民。象征了所有为养育儿子而披荆斩棘的母亲。大堰河并没有名字,大堰河只是一个地名,是生她的地方。大堰河是普通的。她的生活中都是些平常普通的小事,那是她苦难生活的剪影。她的生活空间是有“枯死的瓦扉”的故居,是“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死后也只是“草盖的坟墓”。她的生活是“乌黑的酱碗”,是“为儿子缝补被荆棘扯破了的衣服”,是在冰冷的河里洗菜、切菜。她的儿子、丈夫都在她的照料下过着相对安稳的生活。在她死后,他们就再也无法享受到这种关爱,失去一切,屈辱的活着。她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些和土地连在一起的劳动人民的形象。他们守护着大地,生在大地上,根植于大地,他是一切劳动者的伟大代表。

诗也是善的,艾青《诗论》中说,一,诗应以提高人类崇高的情操为标准。二,诗既人格,必须崇高与完整。艺术的宣传深刻自然难以消灭,作为艺术之冠的诗,自然承担了揭示真理的使命。诗人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劳动人民的歌颂,也是在战争年代中对“天良未泯而觉醒于正义的人”的赞美。

三、诗之美

真善美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水乳相溶,密不可分。长久以来,中国诗都强调“劝美惩恶,王化本焉”但是本身的美却不常让人发现。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

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在《鱼化石》中,诗人是在写鱼,也是在写人。“火山”“地震”爆发后,一条跳跃浮沉的鱼被埋进灰尘,失去生命。这种鳍鳞完整而不能动,失去自由的痛苦是多么深切。诗人说“这些年变成化石的人太多了。”诗人不是只想着个人的哀怨和命运,而是想着许许多多人的。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诗人直率的提醒人们接受教训。艾青的诗一切从时代生活人民的需要出发,诗人在变动中说出了时代的想法,这是诗歌的美,是诗歌的内容美。这首《鱼化石》以化石为意象,不仅在内容上是对化石的描写,在诗的形式上,也极似一块鱼化石,全诗共分为七小节,每小节字数相似,十分规整就像诗中描述的化石一般带着些许僵硬,整首诗架构极似一块完整的鱼化石。艾青感于人们往往注重诗的内容美而忽略诗的形式美。他说:“一首诗必须把真善美如此和洽的融合在一起,如此自然的协调在一起,它们三者不相抵触而又互相因使自己提高而提高了另外的两种――以至于完全。”

一首真正美的诗,真正成功的诗必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良运.诗的使命与诗的美学[J].诗论家研究,2002(3).

第5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1938年11月,其时正值国难当头,饱经沧桑的祖国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诗人艾青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他随湖南省立乡村师范学校逃难来到新宁,写下了不朽的诗章《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只鸟”,艾青自喻是一只鸟,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要奋力抗争。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汹涌奔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

被艾青爱得深沉的土地以抗战胜利及后来回归农民为标志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终于来到。由于受科学知识的限制和普遍的急功近利,土地又经历了《我爱这土地》诗篇中的相似但不同质的处境。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污染、过度砍伐和开垦,艾青在诗章《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悲鸣着“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现实不就是这样吗?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是长期郁结在受害地区人们心中的不满。

第6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浦江县第二中学高一(5)班 胡洋

是在那首诗里,

我认识了艾青,

我认识了家乡,

我认识了祖国。

不同的语言,

相同的爱恋。

不同的舞步,

相同的路线。

这是贫瘠的土地?

这是昏暗的天?

诗人的留恋,

早已用最轻逸的文字刻下了最深刻的信念。

祖国,雄壮的六弦琴,

艾青,豪迈的琴手。

用那腔发自内心的澎湃激昂,

弹奏出一曲曲朴实的乐章。

它是丛林中鸟儿的歌唱,

自由,灵动,

它是农田里劳动人民的歌唱,

自强,向上。

它们只属于中国,

只属于我们。

热血沸腾的英雄儿女们,

一代一代,沿着艾青的脚印,

站起来,

挺起胸膛,

昂首向上。

用稳健的步伐,

迈向重重艰难,

踏过担担险阻,

留下深深的影子,

刻在这肥沃的土地上,

生根,发芽,成长。

艾青,用嘹亮的亢歌,

梳理江山的秀发。

昨夜的荆棘已不复存在。

代替它的,

是阳光,绿树,大海。

艾青说:

妈妈,您长了白发。

妈妈说:

第7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艾滋病这三个字,我们听到就已经觉得很可怕了,艾滋病人的生命即将被丢去,艾滋病人对艾滋病更加恐惧。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心得体会三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心得体会一

艾滋病是世界公认的难治之症,它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号称“世纪瘟疫”、“人类的杀手”等,足以说明它的到来对人类的影响。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是只要正确认识艾滋病,了解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大力宣传、教育是有深远意义的。

依照上级文件精神,我校对在校学生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渠道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知识,效果显着。

本期初,在全球基金的资助下,汝南县艾滋病项目办,及时地为我校初中生免费发放了一批作文本。

我校依照县艾滋病项目办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通过健康教育课,板报等形式再次掀起了防艾知识教育新高潮。

三月十日,在校委会的精心组织下,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次以艾滋病防治内容为主题的作文竞赛。

同学们用着崭新的作文本,根据平时所学的知识,畅所欲言,用心在写,用心在倾诉。

竞赛结束后,我校及时成立阅卷小组评比,查阅选出了许多篇优秀作文。

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我们全社会人员的参与中,加大的宣传力度,通过更深入的认识,了解艾滋病,这种“世纪瘟疫”总有一天会悄然离去。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心得体会二

艾滋病虽然不是头号灾难,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艾滋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它惊醒了沉睡中的我们,让我们认识了艾滋,了解了艾滋,惧怕了艾滋,远离了艾滋病人。有那么一群人,走到哪里人们都畏惧,或许他们身体会被隔离,或许那颗心总很孤独,朋友远离,亲人抛弃。他们恐惧,恐惧下一个清晨初升的太阳已不属于自己。

艾滋,你带给他们多大的危害啊,你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了意义,让他们的天空不再那么蓝,草不再那么绿,世界不再那么美好。也许他们会想一个我们从不想的问题:如果能够再好好的活一次,如果能不得艾滋病……他们也没有什么过高的愿望,只想要每个人那一点点爱而已,也许只是敞开双臂的拥抱,也许只是短短的玩上几分钟,在他们心里,永远都会记着你。

艾滋,你,如同一粒尘土,悄悄地降临在不幸者的身上。你,如同一个恶魔,凶恶地使不幸者悲痛绝望。你,如同一位死神,无情地剥夺了绝望者的灵魂……虽然你如同死神一般恐怖,但你也是如死神害怕光明一样是有弱点的。我们虽然不能面对面地将你击倒,但我们知道,你降临于人的身上,也需要一定的途径。那么,我们就能在这些途径中,把你拒之门外…….但也许是因一部分的人的堕落和疏忽,被你毁灭的灵魂从而正在增多,我们与你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正以你不断扩大的战争而发展着。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我们渐渐地知道,要彻底打败你,必须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意识为前提,必须挽救正在堕落的人们,而且为粗心着敲响警钟。是的,我们始终相信最后是以你的灭亡而告终,但同时,我们也要呼吁所有人清醒地看待你,既不会堕落和疏忽,也不会被你所吓倒,及时你的名字叫做艾滋病。来吧,让我们预防艾滋,珍爱生命,相信胜利的曙光来临已不再遥远……

听到这一切的一切,你一定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了吧?是呀,生命的开始其实就是一支蜡烛,知道你的母亲给你点上“灯芯”,你才开始为宝贵的生命谱写第一句诗歌。直到你会“咿呀咿呀”地叫,会开口说“妈妈”,会一摇一摆地走,会说很的多的话,有思想的时候,就会觉得周围的一切是如此的美妙。

到现在,你是不是明白了如果艾滋病夺去我们的生命,就再也看不到春天蝴蝶翩翩起舞的轨迹和像水洗过似的天空这个道理了吧?如果你的蜡烛熄灭了,那你看到的将是黑暗,而不是光明。

为了让世界永远充满微笑,为了家庭不再受沉重打击,从现在开始,让我们行动起来,严防艾滋病!让世界不再为之哭泣,让艾滋病永远消失,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喊出:“预防艾滋病!珍惜宝贵生命!”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主题心得体会三

你,如同一粒尘土,悄悄地侵临在不幸者的身上;

你,如同一个恶魔,凶恶地使不幸者悲痛绝望;

你,如同一位死神,无情地剥夺了绝望者的灵魂。

艾滋病,已成了全世界人民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怎样预防艾滋病,也就成了大家更为关注的话题。大家都知道艾滋病的可怕,都称它为“魔鬼”。那么,艾滋病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魔鬼”?通俗的讲,艾滋病就是人体免疫系统被一种叫做“HIV”的病毒所破坏,因此身体丧失了抵抗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估计,1998年全世界有超过300万的儿童和青年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包括59万15岁以下的儿童和250万15-24岁的青年人。据估计,全球的艾滋病感染者中约有一半的人在15-24岁期间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而且12-19岁的青少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比例在不断地上升。

青少年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时期。一方面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而且开始表现出对异性的好奇和性的萌动,而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他们萌生了更多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愿望。正是青少年的这些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愿意接受并尝试各种想法、观念和行为,其中也包括一些与HIV感染和艾滋病相关的行为,如性行为和吸毒等。在此,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青少年不仅仅只是一个易感人群,他们更是一种资源和力量,他们不仅是世界的未来,他们还是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青少年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阶段,在此期间,如果他们能够获取必要的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技能,就能够帮助青少年建立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方式,从而可以避免一些可能导致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当一部分青少年掌握了正确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后,将会成为很好的信息传播者,使周围人受益。如果给青年人机会,让青年人直接参与艾滋病的防治活动,是有效地动员社会防治艾滋病的策略。

艾滋病威胁着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因此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在这场无硝烟的、残酷的战争中,我们要明白,想要彻底打败它,必须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意识为前提,必须挽救正在堕落的人们,而且为粗心者敲响警钟。是的,我们始终相信最后是以它的灭亡而告终,但同时,我们也要呼吁所有人清醒地看待它,这样既不会堕落和疏忽,也不会被它所吓倒,即使你的名字叫艾滋病。

第8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戴望舒主要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深入探讨了现代诗的本质,他总的认为内容最重要,形式应当服从内容,诗的情绪是内容的主要特质,情绪是千变万化的,形式也应该灵活多变,不要囿于某种固定的格律模式,“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他主要从以下层面探讨现代诗的本质:(1)要求“把不是‘诗’的成分从诗里放逐出去”,诗的优劣不在形式而在内容;(2)从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入手界定诗,强调诗的有机统一性;(3)从感觉入手界定诗,他指出“诗不是某一个感官的享乐,而是全感官或超感官的东西,诗应通过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及各种感官的交错(通感或联觉),通过想象以至幻觉等,达到心灵的感受”;(4)他还认为“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主张诗要介于主客观之间,恰到好处地融合二者。[2]戴望舒对新诗美学本质的探讨加深了中国诗人对现代诗的认识,但他的认识还是停留在诗的技术层面上,对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象征派诗论家梁宗岱著有《诗与真》、《诗与真二集》,他的主要诗歌美学观有:(1)“代数学说”认为现代诗应像函数一样,言有尽而意无穷,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营造这种效果的有效途径是象征;(2)“音义凑泊说”指声音与意义的巧妙结合,会使诗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效果;(3)“感应论”认为诗的真谛是借联想以唤起读者心灵的感应。一切伟大的诗都是直接诉诸读者的整体,灵与肉,心灵与感官的,它不仅要使读者得到美感的愉悦,并且要引导他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秘。梁宗岱的诗学观深受西方象征主义诗学的影响,深刻阐述了新诗的审美特征,为中国新诗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正如上文所言,他的诗学观联系得还不够广泛,狭隘在所难免。胡风的现实主义诗歌美学观强调了诗的主观与客观,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但胡风的诗学观比较零碎,系统性较差。总体而言,艾青之前中国的现代诗学家们对新诗的美学本质作了大量深入的探讨,但这种探讨在理论上还缺乏系统性,在实践上还缺乏具体可操作性。艾青的诗论注意到了这两个方面的缺陷。

艾青指出诗是真、善、美的结晶

五四新文学革命后,虽然很多诗人已经注意到了文学的真、善、美,但在诗学观和创作实践上不免失之于偏颇,有的诗人过于注重诗的社会功利性,把诗当作政治宣传的工具,而有的诗人则太过于追求美的外在形式,排斥诗的社会功能,使无病的诗大行其道。同时,很多诗人对“真”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中国古代的“童心说”,认为真即真性情,诗人只要把真实的自我表现出来就达到了诗的艺术境界,割裂了真与广阔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艾青在《诗论》中开篇就这样说:“真、善、美,是统一在先进人类共同意志里的三种表现,诗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3]艾青为诗在哲学上下了一个定义,也是他整个诗学观的灵魂。艾青对真善美的认识站在唯物辩证的高度,把“真善美”统一作为自己诗歌美学体系的核心,无疑大大促进了中国现代诗学和诗歌创作的发展,正如著名学者和诗人张永健所言:“艾青关于真、善、美及其辩证统一的诗歌美学理论与创作实践不仅促进了当时诗坛的变革与发展,而且为中国新诗以健美的步伐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开拓了广阔的道路,不仅对我国的诗歌创作和建设科学完整的诗歌美学历史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为艾青巍峨的艺术殿堂奠定了巨大、深厚而坚实的美学基石。”[4](一)艾青所指“真、善、美”的内涵真、善、美是人类的良知,它只能是先进人类共同意志的表现,所以诗人和诗歌应代表和体现着真理、正义、进步、善良和美。艾青这样阐述:“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可见,在艾青的眼里,诗必须是向上而非萎靡不振的,诗必须是表现人类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情感,落后与反动是诗的大敌。1.“真”的内涵诗人作这样的描述:“真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它给予我们对于未来的信赖。”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有真有假,诗怎样才能表现“真”然后通过“真”给予我们对于未来的信赖呢?第一,真首先要正确深刻地反映我们生活着的世界,深刻揭示生活和事物的本质,不能反映事物本质、生活真谛的诗是虚假和浮浅的。诗人要使自己的诗达到真的境界,艾青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诗人必须深刻理解生活,在生活伸进泥土的根须里用心努力寻找和挖掘诗意,正如他所言:“我们的诗神是驾着纯金的三轮马车,在生活的旷野上驰骋的”,“思想力的丰富必须表现在对于事物本质的了解与热心,与对于世界以及人类命运的严肃的考虑上”。显然,诗人写诗要达到真的境界不是说起来那么容易,它与诗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精神境界、艺术造诣是紧密相关的,并非诗有了真实的内容就一定能成为好诗。第二,“真”不仅需要诗人忠于自己的内心,诗人还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人民的心声。艾青认为真与诗人的真性情、真思想、真情感紧密相连的,一个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绝不能说假话和违心的语言的。他所理解的真与古代文人的“童心说”有很大区别,他认为诗人首先应做一个诚恳的人,忠实于自己内心,以此为基础,诗人还必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深切感受广大人民内心的痛苦,敢于为百姓说真话,他认为“诗人要对当代提出的尖锐问题和人民一同思考,和人民一同回答。人民对于善恶,对于真伪,对于黑暗与光明都有鲜明的,毫不含糊的看法”[5]8-11。诗人的立场和情感必须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只有这样,诗人和诗歌才能痛人民之所痛,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在经过几十年的人生风雨后,艾青由衷地感到为人民说真话的不易,正因为求“真”太难,所以真诗人和真诗才在历史的长河里发出普照世人的熠熠光彩,艾青和他的诗就是其中之一。第三,要处理好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诗之真,主要体现在诗人对客观对象本质特征的准确把握,创造出诗歌作品,体现审美对象的本质特征。生活真实不可能全部都能入诗,一个社会经历丰富的人不一定能成为诗人,一个成功的诗人不仅需要丰富的人生经历,更需要用自己丰富的感性、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洞察、深刻的思考、高超的诗歌艺术技巧才可能从生活真实的泥土中挖掘出诗歌的源泉,写诗和其它艺术创作一样异常艰辛,必须用自己生命全部的创造力保障创作的成功。艾青这样阐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诗人所要求反映的真实,是更深刻的真实。或者说,是属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更持久的真实”。“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把每个日子都活动在人世间的悲、喜、苦、乐、憎、爱、忧愁与愤懑里,将全部的情感都在生活里发酵、酝酿,才能从内心的最深处,流出无比芬芳与浓烈的美酒。”诗人不仅要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还要把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到的各种真实情感进行发酵、酝酿,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歌。2.“善”的内涵善属于道德范畴和伦理范畴,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世纪以前的学者们没有把善和美完全区分开来,认为善即美,这就使得善成为文学艺术着力表现的主题。艾青在民族衰弱国家危亡的时代是这样理解善的:“善是社会的功利性;善的评判以人民的利益为原则。”艾青认为的“善”主要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善是诗要表现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诗能够感染、教育和鼓舞人民,促使人民产生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思想情感,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新诗的前途应同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诗人不能只写风花雪月,沉湎于个人的情感不能自拔,必须大胆揭露和抨击黑暗、暴虐、独裁专制、虚伪丑恶等社会现象,正如艾青所言:“为这民族的英勇斗争发出赞颂,为这民族的光荣前途发出至诚的祈祷”,“在我们生活着的岁月,应该勇敢地向暴君、寄生者、伪君子们射击。……因为这些东西存在一天,人类就要受难一天”,“诗人的笔必须为人民精神的坚固一致而努力”,“诗人永远是正义与人性的维护者”。[5]171第二,诗的宣传功能是实现善的有效方法。什么是诗的宣传功能呢?孔子对《诗经》的社会功能有过“兴、观、群、怨”的总结,实际上说诗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具有教化百姓的作用,它能让百姓遵守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能让百姓忍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平和苦难,艾青所说的诗的宣传功能显然和诗的“兴、观、群、怨”功能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作了多角度而深刻的阐述,从艾青的阐述我们可以认识到诗的宣传功能至少包含三层意思:首先,任何艺术的根本目的都是通过宣传教化人民,宣传功能是诗歌实现社会价值的必经途径;其次,诗歌的宣传与政治宣传根本不同之处是诗用形象感染人民。而政治宣传主要用道理和威权来影响人民。因此,诗中形象是否成功决定着艺术宣传作用的大与小;再其次,诗的宣传功能必须使人民得到健康、热情、向上、抗争、革命的力量,颓废、萎靡不振是诗歌的大敌。如中国当代诗坛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出现的梨花体、下半身、垃圾派诗歌,大肆宣扬颓废、色情、神秘、绝望、黑暗,把中国现代诗推到边缘化的境地,与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背道而驰,新世纪诗歌发展史证明,这些奇臭无比的“诗”注定要被人民扔进垃圾堆。相反,艾青之所以是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在人民灾难深重看不到光明的时候,在人民需要理性思考的时候,他用自己热血写成的诗给了人民莫大的安慰和勇气,他的诗好像一个个明亮的太阳朝百姓心中滚来。第,判断善的标准是看一首诗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如著名当代诗人晓雪这样评论艾青的诗美学:“忠于人民,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把自己心灵中最好最美的歌献给时代、献给人民,这就是艾青诗歌美学主张的核心。”[6]12艾青在他的诗论里多次反复强调人民是诗人和诗歌的落脚点、精神皈依,诗必须和人民同命运、共呼吸。他主张:“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了解他们灵魂的美,只有他们才能把世界从罪恶中拯救出来”,“为正义的指挥刀能组织人民的步伐,诗人的笔必须为人民精神的坚固与一致而努力”,“真正的诗人们,让我们摸一摸人民的脉搏吧!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人民在渴望些什么?人民在要求些什么?让我们从人民的身上感受一点体温吧”。艾青的诗正是把人民的要求和利益放在了首位,当中国人民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专制独裁军阀混战的茫茫黑夜中痛苦挣扎的时候,他的《芦笛》、《透明的夜》、《大堰河,我的保姆》、《太阳》、《春》等诗控诉了统治者的残暴和罪恶,揭示了百姓牛马不如的苦难生活,鼓舞人民起来抗争,渴望真理、正义、民主、自由的光芒普照中国的每一座城市和每一处山村;当人民被侵略者蹂躏的时候,他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手推车》、《北方》、《我爱这土地》等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处在战火中的同胞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他们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的赞美。3.“美”的内涵什么是诗的美呢?艾青说:“没有离开特定范畴的人性美,美是依附在先进人类向上生活的外形。”正如真和善一样,诗的美必须是向上的、先进的,它属于先进的人类,腐朽、落后、反动的人类是美的反面丑的表现,美正是先进人类在向上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艾青这句对美的阐释特别容易让人理解为诗的美就是指诗外在形式的美,这就大错特错了,艾青所说的“外形”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美的情感、美的思想、美的信念、美的生活方式,这些美的综合因素就构成了美的人格和美的人性,诗就是要着力表现人类生活中比如追求真理、正义、善良、不畏强权、不惧艰难险阻、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等这些美的方面。正如诗人所言:“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烁。这种闪烁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什么是‘美’?没有绝对的‘美’。美总不是依附在真一起,就是依附在善一起。或者说,美的观念,经常因为真和善的观念而变化。”

第9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任凭时间流逝,那些与艾老一起的日子,点点滴滴的往事与情感历历在目。

1.

在你游学西方时,我还没有出世。当我远涉重洋后,你却告别了尘世。

艾青,我于近处看你,你是诗人的艾青。我在远方看你,你是世界的诗歌。

没有时间,没有距离,你站在那里。

后来,你在那里成为了一座时空的铜像。

2.

思想建筑生活。

诗创造人生。

问你眼里为什么常含着泪水?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知道你同时也痛得刻骨铭心,心痛得流血啊!

血里流动着的火,注定使你成为诗人,一个真正的人。

从大地上站起来的人,风雨是倒下的背景。

3.

读你的纯净,我们童心轮回。寒梅是严冬的美丽,冰雪折射你水晶的心灵。

读你的诚实和真情,那是人类良知的歌唱。

读你,是人与自然的花朵怒放的灿烂升华。

你用人格和情感建筑起自己和诗,你就进入无我境界的空灵,诗就进入无诗境界的纯粹。

今天,花朵和孩子一起歌唱,空间的天使,时间的魔鬼,迷雾散开,阳光明亮,一座人性与诗学的丰碑,越升越高。

你的凝视使一切成为远方。

4.

经济势力不断侵蚀社会的肌体,人在金钱的重压之下奄奄一息。这是进步人类现时的悲剧。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经济斗争的白热化里,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诗。尽管现实在表象中似乎最不需要诗。

生活就是诗。尽管我们很少认为诗就是生活。

诗从远古传承至今天,从精神渗透到物质,诗无所不在的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曾经的号角,曾经的黎明前的曙光,曾经生离死别、回肠荡气的社会变革……诗史实般的推动了中国革命,诗使命式的构筑起时空的长城。

5.

有一种涅磐,是燃烧生命。有一种生活,是再生自己。

对于生活的热爱,你比火焰更加炽烈,你比激情更具灼热。

建筑生活的人,比理想本身更具梦的色彩,比梦更具想象的空间,比空间更具时间的力量。

他以思考生活的沉重独步天地之间,灵魂深处是清澈见底的纯真。

你荡涤旧世界的同时又总在诗化新生活,预见明天的必然的光明又时刻抨击眼前游移的黑暗。

地点在那里,时间却已远去。

6.

一个民族沉默的性格,源自于青铜和陶瓷的冷静吗?

无论那种雄阵如何令人震撼,我们今天再也不要皇帝了,我们也不会再做兵马俑了。

英雄站立在明枪暗箭中。

你吹响黎明的号角,很多人听见了就投身解放的战场。没有听见的人,他们还在沉睡。

一个民族总是有很多的缺憾,甚至是致命的危险。你这吹号者奋不顾身的剪影,成为黎明时刻动感的木刻。

我知道,其实你不仅是诗人,你还是一个画家,雕刻时光。

7.

当孩子在小学课本里认识大堰河和她的乳儿,认识一个伟大的灵魂,光辉的人格力量,这个世界不再沉默,这条大路就不再通向黑暗和饥渴。

站在思想的制高点上,“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你以象形文字的铿锵质感指点江山,激荡时空。

天下的兄弟姐妹,举起双手的时候,精神与物质的森林绿化千山万水。

8.

岸边的一棵树召唤连天的绿荫,里的一叶帆掀起惊涛骇浪。

对于你的回忆是一种童心的歌唱,如同卡麦隆视觉外星球《阿凡达》里童真的灿烂。

身着四季便服的地球,纯静的地球,自然与人为的地球,诗的地球,不要去问跋涉未来什么时候启程或者还要多久结束。

冬天总是不期而至,你的眼睛里总是春暖花开。

9.

独树一帜的人总是旗帜鲜明,高风亮节的人总是意志坚强。

与自然融身一体的人,心中就有高天厚土,绿水青山。

时间总是在赶路,行色匆忙。

承受苦难的人,才能正视幸福的内涵。

所有发生的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偶然是只是诗中标点,最多是一段插曲,必然是自然的法则。

你的一生总是处于旅途的状态,人在天涯,家就被无限的世界一再放大,人生就在无限风光中异常壮丽。

你走过来的路,又被来者走回去。

10.

你的目光时常有箭矢射出,入木三分与时弊较量。因为看透了人间万象,你的双眼就异常透彻。因为漠视风雨的侵袭,便有了大智若愚的宽阔襟怀。

生活有很多无奈,悲哀的无奈,沉重的无奈。摆脱它就升华了人生,净化了灵魂。

物质不灭,精神不灭。你的瞳孔流出了又一个黎明。

没有诗歌,心灵是一片荒芜。

失去诗歌,大地将是一片可怕的静寂。

你在黑暗中一次又一次失眠。

日出前,你一遍又一遍褪去身上的颜色,最终透明地反映出整个时间。

11.

时间永远没有真相,只留下空间让我们感悟历史和哲理的不可知性。

河流,你这时间流逝的源头上,坐落着诗歌――我们的精神家园。

象形字帮助我们抽象地记录具象的生活。诗就可以是如歌如画,同样可以使长歌当哭的悲怆情景成为忠实历史与时代的新《史记》。

真正的诗人必定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诗是战争的武器,生活的旗帜,也是爱人瞳孔里皎洁的月色。

一个伟大的幽灵在大地上徘徊,一个悠远的声音在天空回荡。

艾青,中国诗歌史上壮丽的一章。你在天空中抒写情怀,高瑛和我们在大地上一起阅读。

12.

人在万物空间肯定是渺小的,伟人也无法战胜自然的法则和力量。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那一叶帆渐渐消失在海天之间。

为了诗中的意象如同谷穗一样饱满,我们在播种和收获中感悟希望的色彩。

艾青笑,好像孩子又好像导师,和我们一起揉断长江黄河的千里琴弦,共鸣昆仑喜马拉雅空谷的回响,浩荡长空,云涌春秋,雷鸣神州。

永远的土地,永远的时间,永远的爱情,永远的诗,永远的艾青!

诗美的颂词,人性的歌唱,这一刻时间凝固。

13.

追赶时间的人往往被时间追赶。

创造时间的人往往被时间创造。

艾青,在你乐观的眼中,黑暗是时间的尽头,光明是时间的开始。

历史不断重复了惊人的相似之处,开拓精神世界的人被精神所困扰,赶路的人最后被道路的绞索捆绑。

激愤的诗人在矛盾对立的时间里建筑了和谐统一的空间。

但愿光明与你同在,但愿光明与我们同在。

艾青的人生过于苦难,我们祈祷人间只出现一个艾青。

艾青的诗歌光辉灿烂,我们祈祷世界产生无数的艾青诗歌。

14.

诗人永远是热血沸腾的人,热血沸腾的人永远是年轻的。

我们相聚一起的时候,年龄从来是被忘记的,时间从来都是被遗忘的。

所以你与我们一起,就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在乎酒量,不在乎高低贵贱,不在乎孤寂和热闹。

15.

终点的省略号和起点的破折号,形象地表现了道路多久多远。荆棘和鲜花都不是诗人的归宿。你不需要桂冠,不需要凄凉和繁华装点诗歌的封面。

艾青,你就是一个人,一个善良而又疾恶如仇的人,一个鹤发童心的人,一个永不停止思想的人,一个幽默可爱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你长河的意志,高山的身体,使我们相信,你人如草木常青,诗如山水长存。

如今,一百年的风风雨雨洗礼了一代又一代人。《史记》活着。唐诗宋词活着。你活着。

一百年的故事也许刚刚开始。

一百年的你让我们记住了艾青的名字,诗的象征。

16.

那一缕青烟依然在你的脑海弥漫。久久不散的思绪忧虑着中国。我们这个曾经苦难并且今后依旧多灾多难的国度,那一道道沟壑山川深深镌刻在你额头的皱纹里。

生时为这片土地忧虑,死后仍然无法安眠。

诗人天性的苦难命运啊!你说过,“我是诗人”。

我想说,你要好好休息,所有的思考都交由大地,你顺其自然的诗学光芒照亮遥远的未来。

17.

零乱的文字是记忆的链条,牵引我们走向灵魂深处。

走不进去的房子,时间又在敲门。

人间与天堂之间,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我们和你说话。

梦可以重来,时间不能重来。

昨天已经过去,频频回首也只是一种情感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