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精选(九篇)

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

第1篇: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在目前的听力教学中,课堂的教学模式依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听力课堂始终是气氛沉闷,形式呆板。教师坐在语音室前面机械地播放录音,简单地提几个问题,或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地回答书本题目,是为上听力课而练习听力,课程的程式化冲淡了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而有些教师也播放一些英文电影,只是让学生观看,没有做任何的听力理解的教学要求。所以学生们则在下面似懂非懂地听着有的甚至昏昏欲睡,或是完全沉浸在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中文字幕中,也就是说,学生以第三方的身份去听对话和叙述。这种局外人的身份使得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被动,因此谈不上积极参与多边交际活动,更谈不上最终获得应有的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最要的形式是交流,没有课堂交流,课堂教学就没有实施条件。有效的课堂交流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从信息交换的角度来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针对现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的现状,建议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作为参与者而非整体的控制者,它注重了师生的协作互动,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参与性,从而挺高了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效果。

如果学生事先知道他们将做出某种反应,他们会立刻带着目的去听,并且他知道会听到什么样的信息以及如何去反应”。在听每段材料听前,教师应该和学生充分交互,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让学生寻找和准备相关的材料,储备一些与该话题相关的词汇。在课堂上,教师可根据学生准备情况提问,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这些,可以看成是听力训练前的热身。通过“热身”,一方面,学生对将要听到的内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另一方面,展开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应该强调教学的互动性,以及以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训练前,进过热身阶段的师生交互活动,可以正式的开始听力技能训练上来。首先,为了不破坏语篇的完整性,可以整体先听一遍材料,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大概的掌握;其次,第一遍听完之后,可以叫学生结合热身阶段的讨论对所听材料进行一下评价,评价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材料的好方法,然后要回答其他学生就材料理解进行的提问;最后,由教师进行正确与否的评判。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又实现了生生、生师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学生还可以总结出一些适合自己的听力技巧或策略。在该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在此过程中除了充当指导者外,还可以是学习的共同参与者和合作者。

在听力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给予及时反馈。在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评估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反馈完后,教师要对所听内容进行巩固,首先对所听材料中的词汇、基本句型和习惯表达进行总结;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所听材料进行角色表演和分组讨论,通过语言的再次学习,更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反思,以下做以总结。

第一,教师在交互式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上的地位。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状: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于灌注式的教学模式。“一言堂”“、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固有思维定式存在于大学英语一线教学中。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后,也习惯了被动的接受英语语言输入的学习方式。在基于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从主体地位变为交互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激励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了解不同学生不同时期的需要,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材料,设置有针对性的任务,激发学生兴趣,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在交互式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且是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个性发展的激励者。交互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合作体,平等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的语言交互活动中,教师要经常采用鼓励式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大胆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尽量减少其挫折感和失败感,激发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

第2篇: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体验商务英语;产出导向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过程中,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资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再到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国内翻转课堂的研究时间还不长,其中一类研究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虽涉及的学科领域较多,但文科类学科应用较少。笔者根据多年的体验商务英语教学实践经验,认为体验商务英语课程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理据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文秋芳教授根据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理论和规律,结合中国外语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经过近几年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理论体系―“产出导向法”(文秋芳,2015)。

1.教学理念。(1)学习中心说。主张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学习的发生。(2)学用一体说。这里的“学”指输入性学习,包括听和读;“用”指 “产出”,包括说、写与口笔译。主张边学边用,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3)全人教育说。指语言教育面对有情感、有思想的高级动物要顾及人的智力、情感、道德等各个方面。

2.教学假设。(1)输出驱动假设。借鉴了前人对输入和输出在二语习得中作用的阐述,颠覆了“先输入、后输出”的常规教学顺序。取而代之的是:输出输入输出。(2)输入促成假设。在输出驱动的条件下,适时提供能够促成产出的恰当输入与不提供的相比,前者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选择性学习。指根据产出需要,从输入材料中挑选出有用的部分进行深度加工、练习和记忆。

3.教学流程。POA的教学流程涵盖3个阶段:驱动、促成、评价。这三个阶段都必须以教师为中介。这里的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引领、设计和支架作用。

三、体验商务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1.适用性。体验商务英语课程的突出特色是任务式、体验式的教学活动设计。每个交际任务都以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为参照,交际任务目标明确,鼓励学习者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复用所学语言知识,提高交际能力,将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融入交际活动之中(《体验商务英语》改编组,2011)。根据“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该门课程很适合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1)课中导学(输出驱动)。第一次面授为导学课,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具体方法为教师先通过视音频等手段给学生呈现本单元的交际场景,然后归纳总结要学习的交际内容。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在课堂上模拟范例场景进行第一次尝试性的交际。最后教师给学生分组布置具体产出任务,并提供所有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源。这个流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点评和总结”。(2)课外自主学习(输入促成)。学生的课后作业是从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中找出可帮助完成自己产出任务的那部分进行选择性学习,然后反复练习教师布置的产出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期间不可避免会遇到难点和困惑,除了与同学探讨,更需要教师的帮助,所以此时教师与学生间要有一个交流平台保持沟通,这个流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及时“答疑和指导”,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十分必要。(3)课中产出(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遇到的疑惑尽管得到教师的指导,但练习产出与实际产出又有区别,因此课中的产出成果呈现不仅是监督学生自律性学习的效果,还是进一步巩固与应用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四、满意度调查

笔者制作问卷调查所在院校的2015级新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的满意度。调查对象为使用体验商务英语教材的四个班级(共98人),发放问卷98份,回收有效问卷98份。数据采集结果如下:

总体上来讲,学生认可这种教学模式的合理性。超过七成学生对这种模式的教学法满意,近八成学生认为与教师的交流更多了,超过一半的学生感觉有一定学习成效,七成以上学生对教师提供的资源满意。

但是超过二成学生回答不同意也不反对的选项有:4(教学视频的长短合适),5(作业量及作业难度合适),10(我对课堂更感兴趣了),12(翻转课堂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13(翻转课堂提高了我的学习成绩),15(我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每次翻转课我都做好了充分的课前准备),16(翻转课堂教学可以使我更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17(教学视频能代替传统的老师课堂讲解,可以重复学习),21(会推荐这种教学与学习模式给其他老师和同学)。这个调查结果说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这些方面还有待优化。

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1.微课视频制作。文科不同于理科特点,需要提供激发学生兴趣的高质量视频资料。由于不能保证每次课都可以搜集到现成的资源,就需要教师自制视频资料,但往往效果不能保证,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配备综合能力较高的人员做任课教师,同时经常开展平行课教师交流活动,以及派出教师参加多媒体制作类的培训等。

2.教师的及时指导。这种教学模式把有效学习过程安排在课前,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题,需要得到指导。笔者分析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疑难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种:(1)学习资料中的语言难点。可以借助工具书的帮助或和同学探讨来解决。(2)输入性学习材料在产出任务中的应用方法。教师可以在前几次课对学生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流程的培训,再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3)学生的产出任务需要课前提交给教师时,可以规定一个统一时间提交,也可以抽查一部分提前反馈,同时另一部分放在课堂及时反馈。

3.学生自主学习的自律性和意志力。一般来说,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都能对自己的专业学习负责,有较高的学习意识。作为教学研究者,也应尽力做到合理刺激学生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认真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包括合理评价等。这和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合理选择学习性材料、布置难易适度的产出任务、积极适时反馈评价等因素都是有关联的。

六、结语

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兴起的时代,语言类课程也在纷纷尝试这样的教学实践,而在各种实践案例中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适合语言类学习特点和规律的,尽管目前教学效果还不尽如人意,教学中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我们有信心深入研究下去,逐步将有效学习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

第3篇: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策略 语言 交际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创设一种真实的交际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发展其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是运用交际教学法的关键所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交际的真实性,而不是模拟性。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为了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而进行的交际称为真实的交际。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交际的双方并非为了获得语言知识而交际,而是为了表达意义而运用语言。交际的核心是其内容,它是交际活动得以展开和维持的基础。因此,如何设计真实的交际活动决定着交际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据观察,凡是真实程度高的活动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学习动机,从而使其主动积极地运用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运用以下五种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真实的语境。

一、信息差策略

此策略涉及利用信息差、制造信息差和信息共享的原则。信息差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信息共享体现了人的一种普遍心理需求。作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需求有意制造一种信息差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投入到交际活动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将带着渴求获得信息或传递信息的心理去运用语言。学生在与教师(或与学生)交流信息、满足心理需求的过程中,学习并获得语言能力。这种信息差策略可用于听、说、读的语言教学活动中。例如,活动一:学生之间(对子、小组或全班)讲述自己听到或获得的新闻、趣闻等对方不知道的事情,利用学生中自然形成的信息差组织交流活动。活动二:学生分头阅读教师事先准备的写有不同信息的字条,然后交流信息。活动三:学生分别阅读不同的段落,形成信息差,然后交流。其中活动三尤其适合处理篇幅长、信息量大的课文,还可以用于大班上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使用信息差策略,比如,从谈新闻到评论学生的言语行为,这些都可以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以上信息差活动的好处在于:它能制造一种人人渴望了解信息的心理需求,使学生带着填补信息空缺的渴望去接受信息。听话人既获得了信息,又学会了语言;而且渴求获得信息的心态会促进语言的理解和吸收,有利于语言的学习。从传递信息一方来看,为了准确完整地表述信息,讲述者会尽力发挥其语言能力,在听话人信息反馈的监控下,不断修正自己的语言,从而以较高的质量完成交际。这种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信息转换策略

如果说信息差策略的活动主要是一种语言解码过程的话,那么,信息转换策略则主要是一种语言符号的编码过程,也是信息再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将已知信息重新编排或分类,或从已知信息中提取特定信息,并按新的主题对信息重新编码。在这种活动中,学生首先需要听懂或读懂所给的信息,找出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必要的提炼、归纳和总结,然后形成文字。这种策略的特点是,听话人或读者紧紧围绕说话人或阅读教材中的信息进行信息转换和处理活动,语言就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自然学得了。这种信息转换策略可用于听、读、写的教学活动中。

转贴于 三、个人关联策略

个人关联策略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如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对某事或某人的看法、家庭、经历、对环境的感受、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等进行单独提问或对话。教师的提问应具有真实性;学生的回答也应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这种在课堂内的教师与单个学生的问答或交流活动被一些教育家称为个人化活动。二是指教师组织的活动或布置的任务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兴趣或前途有关,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讨论有关如何找工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如师范专业的学生一定会对如何制定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感兴趣。他们对相关的材料会采取积极主动的索取和采集的态度。他们会与同学商讨如何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出一份理想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在这样的个人或小组活动中,有阅读,有讨论,有设计,有想象。学生在积极和富有意义的活动中运用语言,所生成的语言不但具有个人特色,而且制定出的教学计划也有真实性。

四、师生交往策略

此策略涉及教师角色转变问题。如果教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身份在课堂上发号施令,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学生不敢开口发表意见,会出现语言单向流动的局面。学生即使开口,也很难做到真实的交际。如果教师转变角色,以一种平等的协商者或组织者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或共同活动,学生就会受到鼓舞,心理压力就会随之减轻,他们就会轻松自如地参与交际活动。在语言交际活动中,师生可以就某个问题、概念、观点、事物、人物、现象及经历等问题进行探讨,沟通思想和交流信息。学生很可能就某个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或完全相反的观点,但是如果由于对权威的畏惧心理而无法沟通,或不敢发话,或言不由衷,以致出现全班只有一个答案或一种观点的局面。相反,教师平等、友好、实事求是的态度会大大增加交际的真实度,学生会完全解除心理上的戒备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求问题的答案。

五、使用第一人称材料的策略

第4篇: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新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刺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使他们自己动脑、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方情境,可以突破每节课用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方法,只教若干单词、句型或几段课文、某个语法项目的旧套路,采用跨课跨单元的整体教学法,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经常变换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以一位学生的经过精心准备的课堂报告为序幕,然后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说话、讲故事、表演、游戏、唱歌等等。在这种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自然的、比较充分的交流。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

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向学生呈现语言学习的过程,指导学习方法,教学生如何学习。这能促进课堂教学逐步做到变教为学。

2、用课外小组活动补充单一的课堂教学。

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使他们具有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语言习惯只有慢慢地通过经常不断的重复才能获得。仅靠在课内学习是不够的。学生只有在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它、使用它,才能学好并养成语言习惯。我国中学的英语课每学年还不足170学时。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采取增加课时、课外加班加点、布置大量作业等办法来扩大接触外语的机会,不但未能奏效,反而使学生负担过重,失去兴趣,以致许多人放弃学习。

因此,若将教学任务放在学生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用丰富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又把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去。形成课内外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综合学习方式。

3、将学生的学习从以个体方式为主变成以小组学习为主。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学习程序可以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据此,可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四人学习小组在课堂相互合作,在课外也常常开展活动。这样学生把英语学习不只当作课内的任务,而是把课内外的活动变成一种学习的整体工作。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要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交流和协作。伙伴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各自又都获得很多的实践机会。这样的小组学习有效地保证了课内综合式教学有序地进行。

四人学习小组按邻近座位组成,开始时,每组指定量名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组织学习。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育、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还可在小组复习之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大家命题进行期中考试。在教学中,"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逐步学会学习。所以说,"小组学习"又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变单一依靠谭本和练习册为博取多种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行教学。

第5篇: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言情境,可以突破每节课用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方法,只教若干单词、句型或几段课文、某个语法项目的旧套路,采用跨课、跨单元的整体教学法,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经常变换学习方式,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以一位学生精心准备的课堂报告为序幕,安排各种各样的学习和语言交流活动,诸如朗读、问答、会话、看图说话、讲故事、表演、游戏、唱歌等等。在这种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自然的、比较充分的交流。师生共同创造教学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对英语学习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

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向学生呈现语言学习的过程,指导学习方法,教学生如何学习。这能促进课堂教学变教为学。

2 用课外小组活动补充单一的课堂教学。在英语的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习惯,使他们具有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语言习惯只有慢慢地通过不断的重复才能获得,仅靠课内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尽可能多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它、使用它,才能学好并养成语言习惯。我国中学的英语课每学年还不足170学时。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采取增加课时、课外加班加点、布置大量作业等办法来扩大接触外语的机会,不但未能奏效,反而使学生负担过重,失去兴趣,以致许多人放弃学习。

因此,若将教学任务放在学生课内外和校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完成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用丰富的课外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同时又把课堂教学内容扩展到课外活动中去。形成课内外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综合学习方式。

3 将学生的学习从以个体方式为主变成以小组学习为主。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从中受益时,小组学习程序会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据此,可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四人学习小组在课堂相互合作,在课外也常常开展活动。这样学生把英语学习不只当作课内的任务,还把课内外的活动变成一种学习的整体工作。小组活动要有目的、有指导地进行,要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交流和协作。伙伴们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各自都能获得很多的实践机会。这样的小组学习有效地保证了课内综合式教学有序地进行。

四人学习小组按邻近座位组成,开始时,每组指定两名能力较强的同学负责组织学习。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互相提问、会话、复述课文、讲故事、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还可在小组复习之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大家命题进行期中考试。在教学中,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逐步学会学习。所以说,小组学习又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6篇: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阅读;优化;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092-01

目前在许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仅局限于课堂。由于时间紧、教学内容多,所以课上知识讲解得多,阅读活动开展得少,且形式单调,课内外学生阅读的内容不外乎课文和辅导材料中完形填空以及阅读理解练习里面的语段,阅读训练也常常停留在做阅读理解题的层次上。阅读的信息量小,内容枯燥乏味,带着浓重的应试教育色彩,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量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本文从探讨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策略的角度讨论如何全方位、立体化地帮助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拓宽阅读面,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

一、课程整合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有效地改进课程教学,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是指集知识、素养、工具三要素于一体的具有文化特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是被国外学者称为“第四次教育革命”的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信息技术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整合的基本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英语课文教学质量

备课时,教师可以利用Authorware 、Powerpoint 等多媒体制作工具自己编写演示文稿或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改编后使用,使用的方式主要有:

1.在阅读开始前呈现与阅读材料主题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动画,影像、声音等素材,补充相关主题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熟悉话题,预测内容,预测词汇,明确阅读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和欲望,为阅读的开展做好铺垫。

2.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如略读、找读、填表、连线、排序、补全信息、判断真伪等,逐层深入地扫除语言障碍,理解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脉络,把握主旨大意。

3.在阅读结束后通过课件呈现课文要点、关键词、引导词,帮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转述课文内容等活动内化所学内容;通过展示与阅读主题相关文字,影像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开展讨论、辩论,交流思想,在真实交际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旨在促进学生在收集、加工信息的过程中主动开展阅读实践。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借此提高他们进行阅读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利用网络资源弥补学生阅读材料的局限性

1.教师可以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大集体力量,分工协作,围绕教材中的各个话题,在网络上收集与之有关的阅读材料。对收集到的语言材料要进行筛选,分级,力求能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难度适中、梯度明显的阅读内容。

2.教师通过搜索引擎在网络中寻找适合高中生的英语学习网站,向学生推荐,与此同时,可以组织英语基础较好、使用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学生将在网络上读到的好文章收集起来,推荐给教师和同学,进一步扩充阅读资源库。

(三)利用论坛和电子邮箱等手段促进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信息技术提供给阅读教学的交流工具可以打破学校学习环境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帮助教师和学生在各自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不见面的交流,沟通思想,解决疑难。

1.教师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学校网站,设置学习论坛。学生登陆后通过留言的方式,就上课时讨论的某个问题和教师继续交流看法。教师在阅读留言板后予以答复。学生在留言请求教师帮助的同时,还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在论坛上一起讨论某个问题。教师也可以就某篇阅读材料中的某个问题在论坛上发起一次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做既能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合作性学习的开展,又能激励学生在阅读学习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充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2.教师和学生互相告知电子信箱地址,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流。教师在答复留言、电子邮件的同时,可以定期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并利用课上的时间就共性的问题对全体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策略等方面的指导,提出学习建议。

三、信息技术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新形式下,教师应学会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协同学习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获取的能力。原来的一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结束了,教师必须能够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主动地、有目的地通过各种媒体收集到所需要的的信息。

(二)信息分析的能力。收集到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不都适合授课,因此必须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分类。

(三)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的传递给别人。

(四)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五)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功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第7篇: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关键词:综合;综合程度;跨学科;综合题

综合科目的设立,有利于鉴别和选拔能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的优秀学生。近几年的文综跨学科综合题呈现了以下特点。

一、选题的包容性

跨学科综合题的选题都有很大的包容性。选题的主题涉及交通、经济(贸易、产业结构、农业粮食安全)、能源、科技、文化、生态等内容,这些主题涉及政史地三科的内容。如交通:全国一卷2006年通商口岸;全国二卷2006年青藏铁路;四川文综卷2009年秦直道、昆曼公路、四川交通枢纽等。

二、问题设置的综合性

所设置的小问只要稍加转换,不改变题意,可以由这一科的题转为另一科的题。同时,答案的语言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样才有了“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例如2006年全国二卷文综卷40(7)题运用经济常识,分析青藏铁路将如何推动青藏地区经济发展。这是一道政治题,我们稍加修改,变为“从地理角度,分析青藏铁路对青藏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答案语言的一致性

答案语言的综合程度非常高,这门学科问题的答案语言在另一门学科的教材语言中完全可以找到。即完全可以从另一门学科的角度来回答问题。

2009年四川文综卷政治部分“39(7)运用所学经济常识,说明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经济意义。”【答案】打造西部交通枢纽,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市场;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中支柱产业的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对此问题加以修改,则题目变为:“从地理角度分析四川省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对四川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答案】打通四川的快速通道,有利于加强区际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有利于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加工工业、商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扩大内需,缓减就业压力;促进西部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加快货物流通、商品交换、促进市场发育,成为西部物流、商贸和金融中心,促进西部的发展。

【评析】这两道题属于政治部分,其答案语言与地理教材语言一致。两个问题和答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类似的例子还有:2006年全国2文综卷政治部分40(7);2006年全国2文综卷历史部分40(2);2007年山东文综卷地理部分29(4);2009年四川文综卷历史部分39(2)。

四、教材案例的相似性及知识语言的共通性

政治教材(旧人教版)高一下册第五课第一节财政的巨大作用和地理教材(旧人教版)选修第二册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2节)所选用的案例都是“南昆铁路”。所以,关于交通作用意义类的题,政地综合程度非常高。政治科目的政治经济学常识的知识和地理科目的人文地理知识(特别是经济地理部分:产业结构、贸易、交通经济意义等)可以互融互通。而历史部分需要借鉴资料结合政治、地理的内容可以作答。

如2009年四川文综卷历史部分“39(2)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答案】作用:巩固边防,进一步维护国家统一;沟通与内地的联系,加强民族团结;开发资源,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评析】这道题属于历史部分,它的答案语言与地理教材语言的综合程度很高。地理教材语言:必修下册7・2节铁路建设“保证一个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安全。”“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选修第二册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2节)“促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成经济优势。”“南昆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了西南地区的脱贫步伐。”“它对于巩固国防、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五、解题思路的同一性

由解题思路的同一性,导致提取教材内容知识点的多角度性。这样,融会贯通运用知识,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就具有可操作性。在读图分析时,解题思路的同一性同样得到了良好的体现。由此数据、表格、曲线图的判读,可出现在政史地任意一门考查中。例如2007年全国卷历史部分40(2);2007年全国卷地理部分40(5);2009年四川文综卷历史部分39(3);2009年重庆文综卷地理部分39(4);2009年全国2文综卷政治部分(6)。在这些例子中,政史地三科在数据图表设问上涉及“发展”“变化趋势”“特点”等共同语言。同时,在答案语言中对应的出现“减少”“增加”“上升”“下降”“超过”“发展”“扩大”等词语,故解题思路明显是相同的。

第8篇: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一、 树立正确的英语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做反思型教师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要使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学中要正确估量教师的态度、价值和个性对学生和学习的影响。着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把自己的经验思考转变为以经验为基础的理论思考,有效地提高教学行为的反思水平,增强自己对真实英语的语言应用的意识,把自己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创意及教育教学实践案例运用于教学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1. 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课堂英语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与特定的英语教学环境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因而,促使学生良好反应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肯定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课堂上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不出时,应该想到这是学生对英语中某一部分知识点没有内化为内在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需要教师重新解释,决不应流露出不满,甚至连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都不应发出。越是对理解能力差、成绩不好的学生,越要考虑令其回答那些力所能及的问题,以此不断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尊重、维护其在英语学习中应享有的平等地位。

2. 理解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首先,当学生完成某一任务时,教师不能对它草率瞧一眼,打个钩就算了事。英语课上,学生对基本语言的理解或交际能力的训练完成后,教师应从质量角度予以评价,对完成的方法或技巧加以指点。其次,教师应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的意识。外在语言知识的内化是一个心理调节过程。皮亚杰认为,应该鼓励这种调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将内在的知识图式适应新的信息。再次,在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要合理运用操练组织方式,使学生的能力训练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在阅读教学时,笔者采用“提纲”、“表格”、“图象”等形式,让学生根据不同课型选择复述文章的方法,以四人为一组进行操练,让学生互相比较哪种方法效果更佳。由于眼、口、脑、耳并用,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比起“死记硬背”,效果可想而知。

3. 采用恰当的“管理、监控和维持”等策略,达到吸引和保持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一般而言,一堂课有三段:导课、正课和结课。在导课阶段,无论是词汇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具有“新、奇、巧、疑、情、趣”等特点的各种导入方法,都能达到激起全体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好的基础。正课是一堂课的关键内容,而初中生的注意力又往往保持在二十分钟左右。此时,教师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恰当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积极地将语言材料与生动的交际环境联系起来,努力使学生的眼、口、脑、耳、手和谐并用,让英语课堂动静搭配,使课堂秩序一直以良好状态保持下去。结课是衡量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结课艺术千姿百态。常用的有归纳式、回应式、扩展式、迁移式、高潮式、检测式等结课方式。恰到好处的结课方式,不仅使课堂结构完整,而且能促进学生对整堂课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下一次课的热情与期盼。

二、 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做英语课堂教学的驾驭者

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要求教师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和活动为中心的英语教学课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真正变英语教师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教学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

1. 整合运用多种教法,实现情景、知识和交际的教学过程的统一

一堂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不能不分主次、平铺直叙和平均用力,而在突出重点、难点,便于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情景、功能、话题组成的语篇既是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用以指导学生实现和体验意义的构建和综合言语实践活动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用以交流思想情感时自然生成的新的语段。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把语篇放在中心位置。这样,学生才能在整体——部分——整体的语言材料处理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才能便于根据相对集中的语篇就某一个情景、话题、题材发展积极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一堂英语课的教学内容中,大部分语言材料是已知的、熟悉的,只有一小部分语言材料是新的,而其中又只有更小一部分属于重点和难点知识。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在情景话题中交流思想的逻辑顺序板书或投影关键词、短语、典型句型、词语图式和语法点,并用色彩等凸显其最关键部分。教师指导学生就学习的话题/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发表意见,补充更新,整理汇总,互相考问,这种训练方式有其较大的操作性,这种互动动态的英语课堂正是英语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

第9篇:学转促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即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是学科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良好数学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数学语言,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对数学会阅读、会准确地运用,有助于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培养良好数学阅读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创新型人才要具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以“问题解决”为主导的数学教育目标的需要。我国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概率统计、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并形成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学应该赋予学生更大的首创精神,良好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问题解决”非常必要。

二、阅读和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阅读是语言交流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完成阅读任务的复杂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数学的学习不能离开阅读,数学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认识这些特殊性,对指导数学阅读有重要意义。由于数学语言的高度抽象性,数学语言的特点也在于它的精确性,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读者必须认读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数学阅读教学往往是听说读写结合的过程。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数学阅读时,对重要的内容常通过书写或作笔记来加强记忆,掌握逻辑严谨性及数学“言必有据”的特点,要求从课文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数学阅读过程中语意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要求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以便以后复习巩固。学生的“数学语言”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发展,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来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增强数学语言的理解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数学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数学交流形式,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有助于数学教科书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符合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以便随时调整自己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数学阅读将使数学不再难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良好数学阅读能力的原则和阅读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