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精选(九篇)

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第1篇: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关于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代通知)》和XXX号文件《关于开展师德师风专项督导调研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解决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于2021年10月27日中等召开了XXX学校师德师风自检自查工作分析会,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师队伍构成情况

XXX

二、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充分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专门成立的“XXX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同时,研究制定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集中学习和教师自学等形式,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着力解决师德师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打造一支以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以“爱生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准则的人民满意的“四有”教师队伍。

2、加强学习,抓好思想教育

充分利用两周一次的教师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四史”、《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昆明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才观,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3、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

教育广大教师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树立崇尚科学,终身学习理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成为热爱学习、终身学习和锐意创新的楷模。

4、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牢固树立“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念,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形象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5、健全师德师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拟定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特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X学校师德师风评议考核表》从六个方面具体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全面的考核,并签订了《XXX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

三、存在的问题

1、师德师风活动形式单调,缺乏多样化。

2、有的教师缺乏进取精神,不注重获取新知识、不钻研业务、

不求上进、得过且过,满足于一般性工作,对后进学生缺乏耐心,对后进学生的个别辅导不够,对学生关爱不够。

3、有的时候有些教师职业意识不够强,这主要表现在自己心情不是太好的时候,自己的行为有点受情绪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带一点到工作和课堂中去。

四、整改措施

1、学校领导班子要加强学习,更新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工作中多指导,生活上多关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师德师风建设于各种活动之中。提高服务水平。深入到一线去调研,了解教职工心声,逐步完善考核办法,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增强教师工作责任心,把师德师风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2、组织教师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师德建设的意义。规范教师从业行为,提高师德修养。

3、要让教师摆正位置,端正态度,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工作,团结同志,不说不利团结的话,不做不利团结的事,经常与领导进行沟通和交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子女一样的对待。

今后学校将从以上各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乐于奉献、作风扎实、勇于创新、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管理队伍和“四有”好老师队伍。

第2篇: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为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水平,规范教师的职业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部《中小学教师道德规范》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提出如下意见,希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乃为师之本,德高才能为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神圣使命。教师的思想素质、价值取向、人格品质、精神风貌等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求知、创新和动手能力,而且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定型。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得到全面落实,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即将全面实施,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广大教师以极大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教育事业,严谨治学,一身正气,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发展我市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好评,教师不但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正在成为最让人羡慕、尊敬的职业之一。然而,一方面,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思想育人模式转变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的看到,少部分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职业信念动摇,师德产生扭曲,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师风出现偏差,职业行为不规范。有的视钱办事,遇事则推,寸利必争,敬业奉献精神严重不足;有的不遵循教育规律,急功近利;有的治学不严谨,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热衷搞有偿家教,参与社会机构收费培训,买卖生源,以教创收;有的以教谋私,要家长办私事或索取礼物;有的内心空虚,酗酒,生活方式不健康;有的组织纪律观念薄弱,只要照顾不要责任,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只讲权利不讲义务;有的肯钻肯干劲头不足,敷衍了事,不求效果,误人子弟,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深刻认识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主题,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主线,以服务服从于学生成人成才、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全面贯彻落实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提升教师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素养,规范职业行为,努力培养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教师队伍,为遂宁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任务

1、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各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的政治观念,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2、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各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增强教师职业的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大教师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要正确处理家庭与工作的关系,把本职工作、个人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正确处理育人和事业的关系,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为目标,真正使广大教师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以教书育人的优异成绩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教育广大教师要真正树立起“用爱和责任教书育人”的思想,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1、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各地、各学校要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特别要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全面兑现、非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即将实施、教师收入大幅提高、教师职业得到社会普遍尊重、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关怀这一实际,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感恩教育,真正把教育作为一生孜孜以求的崇高事业。要加强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培养广大教师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韧不拔、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使他们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对学校班主任、辅导员等德育工作者进行师德师风教育专题培训。要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岗前师德师风教育制度,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中小学教师各类培训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尤其要加强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科学调节心理、心态、情绪的方法和技巧,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健康的心理状态。

2、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各地、各学校要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教师节和表彰优秀教师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活动;要善于发现、挖掘身边的师德先进人物,开展师德典型事迹报告活动,大力褒奖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要通过举办师德论坛等活动,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

3、建立师德师风问责制。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和职业行为管理,在继续执行《遂宁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通知》(遂教发【2007】31号)文件精神基础上,重申和补充以下规定,若有违反,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扣发绩效工资、缓聘、低聘、待岗、解聘,年度考核予以基本称职以下评定,3至5年之内不得参加评优晋职晋级,并会商纪检、监察部门给予行政警告、记过、降职、直至开除处分。

1、发表有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方针政策的言行及发表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论、观点和思想;

2、拒不接受学校工作安排,不认真执行“教学六认真”,消极怠工,以各种借口不完成教育教学或学校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任务;

3、上班迟到、早退、旷工、旷课;未经学校同意随意调课办私事;不到岗到位或到岗不到位;课堂上抽烟,接打手机;课堂上打瞌睡;工作期间饮酒并酒后上课;

4、工作时间上网娱乐、聊天、炒股以及浏览黄色等不健康的网站;在教学时间办公场所下棋、打牌;

5、在教学科研中违背学术规范,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害他人劳动成果;

6、在评优、晋级、晋职、调动、招生、学生考试、学生成绩评定中弄虚作假,欺骗组织,谋取私利;

7、推销、兜售或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盈利性教辅读物、资料。

8、讽刺、挖苦、歧视、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及用粗鲁言行对待家长,给学校造成严重影响;

9、利用教师职务之便索要、接受学生家长财物、宴请或要求家长办私事;

10、采取串联、集体上访、罢教或变相罢教等方式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导致群体性不稳定事件发生等不良后果发生;

11、不通过正常的渠道反映问题,利用网络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造谣中伤,蓄意滋事,以消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或发泄不满,给单位和他人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12、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教师之间介绍、暗示、诱导学生,互相为对方提供有偿家教生源的;在职公办教师为他人或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兼课获取收益、或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介绍家教生源并从中获利;

13、见死不救,见危不扶,特别是当学生安全受到威胁时,无动于衷不采取有效措施;

14、在公共场所有违背教师职业形象言行并造成恶劣后果;

15、因违反法规、法纪等被公安机关拘留或受刑事处分。

五、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1、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教育管理制度、师德师风信息反馈系统,密切注视师德师风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苗头,及时反映,并积极化解各种矛盾。一旦发生师德师风违纪案件,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必须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及时制定善后处理方案。

2、严格实行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学校达标升级、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对师德师风差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并视情况对学校领导班子做出处理。

3、建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网络。一是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师德考核小组,制定和完善《师德考核评估细则》;二是要建立“师德建设校长信箱”;三是要建立以社区知名人士、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学生家长、离退休教师为督查员的师德督查制度。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把教师的师德师风置于学生、家庭、社会的监督之下,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有效开展。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完善师德师风考核长效机制,把它作为对干部教师的年度和各种评先评优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纳入考核目标,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在规定时间内禁止参与一切评先评优、晋职升级等活动。同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3篇: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二、强化师德教育,切实提高教职工思想认识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核心在预防,关键靠教育。各学校要切实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定期教育制度、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制度,健全学校师德师风教育台账。做到逢会必讲,每周必提醒,遇问题必约谈。要结合本校教师特点,创新师德教育形式,不断增强师德师风教育的有效性。要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承诺制度和集体宣誓制度,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认识水平。

三、树立师德典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氛围。各单位要结合庆祝教师节等有利时机,推选师德模范人物,宣传师德典型案例,在全体教师中开展“重品行、树形象、做榜样”专题活动,在全社会传递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正能量,积极树立教师的正面形象,营造同心聚力谋发展、风清气正办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持续师德监督,切实保障师德师风教育落到实处。各单位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部署,建立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开展严禁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行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活动,促进师德师风进一步好转。

要建立师德师风问题定期排查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开展自查,组织专人有针对性地排查。要定期组织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测评,结果记入教师个人师德师风档案,带入教师绩效考核、年度考核、晋级晋职、评先表优等范畴,全面完善教师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

要建立重大信息通报制度。学校凡发生师德失范事件,须及时向中心学校通报;对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应按信息上报相关规定,及时上报市教育局,坚决杜绝漏报、迟报、瞒报等现象。

五、丰富师德活动,提升师德建设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单位要积极创新师德活动形式,进一步增强师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要把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与教师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针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教育活动,有的放矢,切实做到教育活动入脑、入心,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要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撰写教育反思、举行师德演讲、举办师德征文、征集优秀案例、发动专题讨论、组织主题报告、义务爱心助学、结对帮扶支教等活动,使中小学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以丰富的师德教育活动为载体,切实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成效。

六、有关工作要求

第4篇: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对策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修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师德师风中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抓紧、抓实、抓好。

一、当前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第一,敬业精神不足,职业认同感低。部分教师没有把自己看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没有把教育工作看做是传承文化知识、传播科学真理、塑造美好心灵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是把自己从事的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存在着墨守成规、满足现状等现象;有的教师工作敷衍塞责,不安心本职工作,对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第二职业;备课不充分,上课照本宣科,作业批改不认真,课后辅导应付了事,只注重课时数量,不注重教学质量。

第二,事业心责任心不强,育人观念薄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最神圣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然而,有的教师对此却缺乏正确的认识,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割裂开来,只注重讲授专业知识,不管学生思想政治表现,只看重学生考试分数,不管学生综合素质;不少教师满足于单纯完成教学任务,不能主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第三,整体协作精神不强,缺乏相互尊重、取长补短的精神风貌。有的教师过于计较个人得失,工作讨价还价,缺乏奉献精神等等。

二、加强农村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把师德师风教育同教职工政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广大教职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评估制度与奖惩制度,保证师德师风建设的科学化、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把宣传学习和教育活动贯彻到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去,通过深入有效的宣传教育,使广大教职工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二)师德师风建设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要从理论上引导教职员工正确认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并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通过开展文明单位、“名师”、 “三育人”标兵、“三八红旗手”等创建评选活动,增强广大教师全面育人的自觉性。

(三)表彰先进与批评教育相结合。依法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实行 “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不良风气要批评教育,对违纪违章行为要照章处理。同时大力宣传和表彰师德师风建设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要大力倡导“三育人”的良好风尚,大力宣传和表彰奖励那些思想道德高尚、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在师生中有良好声誉的先进典型,努力营造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的良好氛围,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自觉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建立和完善培养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订明确的目标。新进教师都要接受学校组织的教育和培训,熟练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技能。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老带新,相互切磋,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的继续教育,推动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现代教育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五)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形成教学督导听课、学生评价教师、教师之间互评和领导评价教师的工作机制。要建立考评机制,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建立师德师风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存入本人档案,与职称评定以及年终工作考评紧密结合起来,使之作为单位考核和个人考核的内容。

(六)实施师德师风系统工程建设,多出新招硬招,使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领导要注意听取教师意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发现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加以解决。同时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意识,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提供高效优质的管理与服务。

第5篇: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1、是聚集社会正能量的需要。教师的师德师风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和人才质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公共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维护国家、社会、职业集团利益和伦理秩序为出发点和基本原则,它所要求和倡导的职业道德规范是: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以及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原则等,是整个社会生活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了与人们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生活等重要的社会领域,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需要。高校教师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借鉴的纽带,更是优良学风、校风的建设者和示范者。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素质中至关重要的方面。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与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相悖的道德意识,才会使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个人稳定的内心信念,才会按照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原则、规范去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同时,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给教师职业道德带诸多新挑战,直接影响到?高校教师政治信念、价值取向、职业精神,要切实解决教师队伍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大力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师德建设。3、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所要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在人格与心理上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这就使得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应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不仅要以高深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同时也要以高尚的人格和品德来感化学生。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通过这些,真正实现学生在专业上成才,在精神上成人。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举措

1、在实践中铸造师魂。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也离不开实践,实践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教师必须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逐步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防微杜渐,躬行实践,端正道德品行,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德立教。师德建设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必须首先锻炼师德,然后才能推己及人,服务人培育人,为社会培养出道德健全,人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人才。2、热爱学生,严谨治学。要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大学生既有独立性的一面,又有亟需引导的一面。一般来说,大学教育是一个人思想价值观最后定型的关键时期,而且与教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高明的大学教师,就是在不经意间传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对班级和学生进行塑造的。就这个意义来说,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的责任,其素质的高低和师德师风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的质量。要大力加强以院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德育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德育教师、学生辅导员、班主任要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把做人做学问结合起来,把“课堂上讲的”与“课堂外做的”结合起来,提高师德和业务水平,以良好的形象和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要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与真心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日常教育中见功夫,在优质服务中见精神,使大学生在点点滴滴中受到感染和启迪。3、加强师德制度建设。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重在培养和建设。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体制和机制来约束、规范、评价教师的师德,以先进人物的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激励教师讲师德。为此,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师德建设工作监督评估体系,结合学校实际,完善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者:张宏书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

第6篇: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师德师风的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教育体制、教学业务、教师生涯规划与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牵扯到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师德师风建设不是单纯一面的,不能为师德师风建设而建设,应考虑到其与多方的联系和互动。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遗书》卷十一有“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的论述,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明确指出,世间万物都有联系之面,不可避免的和其他事物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即使在一个事物的内部也不例外。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1我国古代哲学早就认识到事物的整体性,认识到事物的存在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多方面的统一。师德师风建设同是如此,撇开教育、教学、学生、文化,孤立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失之偏颇,这种为师德师风建设而建设的做法并不可取,不可避免的要走弯路,难以收到理想之长效。

二、师德师风建设应遵循传统文化的思想要义师德师风建设

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师德师风建设从表面上看,好像只是教师个人之间的事,与学生关系不大,实则不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育人,教育学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从学生层面来看,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化育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对此有着明确的阐述。指导学生如何交友时,传统经典《孟子•万章下》指出:“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善于开导、循循善诱,《论语•述而篇》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时,孟子《孟子•公孙丑上》曰:“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因此,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如何求知、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德师风建设若忽视了“化育学生”这一关键要义,师德师风建设将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从教师层面看,师德师风建设还亟需“化育自我”。“化育自我”不仅仅是教师个体立身做人的基本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建设的需要。教师要想化育好学生,必先化育好自我,此是万丈高楼之根基,对此,中国的文人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教师首先应学会安身立命,培养自我积极的生活态度。《孝经•开宗明义章》首先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始于孝,却不终于孝,教师应关爱自己,珍惜生命,筑牢自我积极的生活态度,才能更好的“化育学生”。其次,教师应有谦虚、严谨的治学态度,《论语》中对此论述颇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再次,教师还应养成高尚的人格修养。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教师应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以自身高尚品格来“化育学生”。由此,师德师风建设决不能偏于一隅,顾此失彼,只有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对于学生和教师自我的双重作用,认识到“化育学生”与“化育自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互动互补,将“化育学生”与“化育自我”有机统一,两体并用,才能真正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真正意义,才能由此找到师德师风建设的切入点。

三、师德师风建设应符合传统文化的行为规范师德师风建设

第7篇: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论文摘要:教师的师德素质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提高育人质量的直接问题。本文就新时期师德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这是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大学教师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者,学校和学术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者,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教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1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在不同文化和思想交流的碰撞中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使广大教师的观念和思想进一步解放,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给师德建设提供正面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师德师风建设产生种种负面影响。

1.1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无私奉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但是,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各种西方文化,思想观念不断涌入,特别是某些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交流来大力推行其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使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冲击,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占据了头脑,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缺乏社会主义主人翁的精神,对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缺乏自觉性。

1.2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

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乐于奉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一些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没有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由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再加上工作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受利益的驱动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或者因职称问题“潜心”科研而无心教学,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副业。

1.3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教书育人,它是教师的天职,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一概置之不理。有的教师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有的教师缺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漠不关心,育人意识淡薄。

1.4为人师表意识相对淡薄

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在各种场合都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但有的教师不太注重仪表,平时不修边幅;有的上课迟到,课上抽烟,接听手机或发短信;有的在课堂上讲课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发牢骚,观点偏激;有的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以自己的片面知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

1.5学术道德的缺失

部分教师学术道德自律意识不强,在教学和科研中违背基本学术道德: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请他人文章,影响了学术声誉,阻碍了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2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部分教师师德师风缺失,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教育引导,以改善高校师德状况。

2.1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

新时期教师肩负着培养政治思想上合格之学生的艰巨任务。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决定了教师的政治思想、立场、观点对学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必须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也就是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要保证教师政治思想上的坚定性,即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这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最突出的核心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努力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培养新世纪“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2]。

2.2领导和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接班人,良好的师德师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师德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水平,还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精神、人文情怀和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在校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缺少良好的师德师风,就无法营造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学术精神与风尚。第四、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潜在影响力。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情操、健康精神的培养均具有较大的教育影响作用。2.3建立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一、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二、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三、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2.4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树立典型与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体,以典型带群体,以群体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从而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5做好三个结合,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第一、加强师德建设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在师德建设中,切实注意关心教师的实际利益,将师德师风建设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站在教师的角度,以教师为本,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教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做好培训、进修、留学和攻读学位等方面的规划与安排,创造条件,使教师愿意来,留得住,干的顺,成长快,使之心情舒畅地全身心地投身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去。第二、思想素质要求与业务水平的提高相结合加强师德建设,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还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素质,做到又红又专。所以,无论是考核、职务晋升,还是日常的培养教育,要较好地把握两者的结合。第三、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学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从学生的身上可以折射出教师的素质。另外,面对高素质的学生,教师也能感受到自己更高的责任和应当具有更高的人格境界。因此,要注重抓学风,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素质的培养,以优良的学风和高素质的学生群体促进学风和师德师风的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对教师的赞誉,是对教师的期待,更是对教师的要求,因此,只有狠抓师德师风建设,自觉进行自我修炼,通过学习丰富内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第8篇: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精辟概括,内涵深邃,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知识创新的阵地,理应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时代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新师德观要求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体现在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提升和追求上,这就要求教师在道德行为和品质上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师德观,要求将师德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引导广大教师注重品德修养,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促进者。

2、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主要问题。

2.1.1教书不育人。有的教师重视教书,轻视育人,只做单纯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对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2.1.2敬业精神缺乏。有的教师丧失了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生不负责任,工作马虎,精力投入不足,不钻研业务,不认真备课,知识陈旧,观念落后,没有新观点、新知识。有的教师上课捧着一本书,从头念到底;有的在课堂上东拉西扯,信口开河;有的不改革教学方法,一味地满堂灌、填鸭式,更何谈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等等如此这些致使课讲得枯燥乏味,使学生听之昏昏欲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1.3师表意识淡薄。“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而仍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自尊自爱精神缺乏;有的教师仪表不整,言语不洁;有的教师组织纪律涣散,大局意识不强等等,这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不可轻视。

2.2原因分析。

2.2.1教师素质有待于提高。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只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而教师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相对缺乏,致使教育教学观念老化滞后,不能因材施教,不能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严重影响教书育人的质量。

2.2.2缺乏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传统政治思想教育的干巴巴,空洞式的说教给教师造成了逆反心理,出现政治思想教育讲而不听,听而不进的局面,致使教师对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法规,依法执教重视不够,教育教学行为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

3.1持续不断地组织教师学习师德知识,深化师德认识。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及《教师道德修养》等法律法规及教师道德知识。尤其是总书记提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来,中心领导及时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倡议书,要求教师学生共同学习荣辱观的内容,开展荣辱观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教案活动。教师们通过集体组织的政治学习、讨论交流和业余时间个人读书、看报、看新闻、上网搜集资料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认真学习荣辱观的内容,切实掌握精神实质,努力把握基本要求,在教学工作中,适时、适地对学生学员进行荣辱观教育。做到了学习不走过场,学习时间、计划、制度落到了实处。在学习教育过程中使每位教师深刻了解国家对师德建设的要求,充分认识到履行师德规范对教书育人和现代化建设的深远意义,进而从内心深处激发热爱教育事业的道德情感,自觉克服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困难,主动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自觉履行师德规范。

3.2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高师德水平。中心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把活动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与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结合起来。从教职工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师德建设开展了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学习、宣传“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岗敬业模范”活动,大力弘扬乐业敬业、勤业精业的精神,把荣辱观贯穿在每个教职工的岗位责任、岗位规章、岗位纪律中;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作表率”演讲赛、“八荣八耻”歌咏比赛、“八荣八耻”漫画展、“我身边的荣辱观”征文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大家进一步认识到,要践行好荣辱观首先要树立长期学习、自觉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了解、认识和把握,使荣辱观入脑、入心;其次就是在履行岗位职责时,要以“八荣”为标准,以“八耻”为警戒,树立正确的师德理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落实在行动中,奉献在岗位上,为提高教培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贡献力量。

第9篇: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范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1]。这是因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大学教师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者,学校和学术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者,在培育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师德师风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教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思想道德素质,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1 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人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在不同文化和思想交流的碰撞中发生了新的变化。改革开放使广大教师的观念和思想进一步解放,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在给师德建设提供正面促进作用的同时,也对师德师风建设产生种种负面影响。

1.1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无私奉献,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好的,但是,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各种西方文化,思想观念不断涌入,特别是某些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交流来大力推行其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使少数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受到冲击,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占据了头脑,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缺乏社会主义主人翁的精神,对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缺乏自觉性。

1.2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

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乐于奉献,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一些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认为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没有把它看作是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由于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再加上工作条件的限制,一些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受利益的驱动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对教育、教学工作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或者因职称问题“潜心”科研而无心教学,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副业。

1.3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教书育人,它是教师的天职,是社会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一概置之不理。有的教师仅满足于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闻不问,有的教师缺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漠不关心,育人意识淡薄。

1.4 为人师表意识相对淡薄

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高等院校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在各种场合都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但有的教师不太注重仪表,平时不修边幅;有的上课迟到,课上抽烟,接听手机或发短信;有的在课堂上讲课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发牢骚,观点偏激;有的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以自己的片面知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

1.5学术道德的缺失

部分教师学术道德自律意识不强,在教学和科研中违背基本学术道德: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或请他人文章,影响了学术声誉,阻碍了学术进步和科技创新。

2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

部分教师师德师风缺失,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教育引导,以改善高校师德状况。[2.1 加强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

新时期教师肩负着培养政治思想上合格之学生的艰巨任务。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决定了教师的政治思想、立场、观点对学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必须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也就是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首先要保证教师政治思想上的坚定性,即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这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最突出的核心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必须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和“以德治国”重要思想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努力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培养新世纪“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政治思想基础[2]。

2.2 领导和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要有足够的认识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所在。学校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接班人,良好的师德师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第二、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师德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水平,还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精神、人文情怀和敬业奉献的高尚品格。第三、要充分认识到师德建设在校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缺少良好的师德师风,就无法营造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学术精神与风尚。第四、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具有深刻的潜在影响力。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思想、情操、健康精神的培养均具有较大的教育影响作用。

2.3 建立制度,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一、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二、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三、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2.4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树立典型与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体,以典型带群体,以群体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从而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2.5做好三个结合,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