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精选(九篇)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第1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们党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然是一个以人为本、自觉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媒介舆论监督功能是确保公民民利得以充分实现的重要途径。舆论监督的权利主体是公众,但由于现实生活中权利主体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大多需要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来实现。人们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了解外部世界,实现自己的知情权,人们又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对公共事件发表意见,实现自己的言论表达自由。事实上,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公民个体是舆论监督活动新闻素材的积极提供者,而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是公众舆论监督权利的具体实行者和代言人,它代表社会大众在行使言论表达自由。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一种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社会公器。媒介舆论监督功能的发挥对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平等实现,有着现实意义。

二、媒介舆论监督为社会各方面利益提供诉求平台

舆论并不总是“全社会”或“全体”的声音。舆论监督的意义就在于它是通过对一部分声音或对局部利益的关注,起到对整个社会偏失的校正和提示作用。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能让所有人平等自由地表达。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社会阶层分化加剧,社会群体利益日益多元化,这必然会带来利益群体诉求的多样性。新闻传媒可以通过舆论监督,建立起一个对所有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平等开放的利益诉求平台,使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愿望、经济诉求、社会权益等都能通过这一渠道得以表达,从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尤其要保护弱势群体和少数人的权益。传媒舆论监督可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反映他们的愿望和呼声。这样才真正实现新闻传播资源的公平分配,使新闻传媒“满足多层次需要”,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三、媒介舆论监督可以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每一部法律的出台,每一项社会政策的制定都关乎公众的利益。如何让出台的法律和制定的社会政策更加科学、更具有可操作性,新闻传媒的舆论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新闻传媒通过舆论监督的形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表达民意,为党和政府提供民主决策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媒体舆论监督可以使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增加,防止少数特权阶层为维护自身利益,片面制定政策,减少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同时,政府公务人员的权力及其运用也会成为社会舆论所密切关注的焦点。

在决策实施过程中,媒体报道政策的执行情况和群众对政策的满意程度,并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由决策失误导致的消极后果,传媒也会通过舆论监督客观、真实的公开,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宣泄民愤,使有关部门进行反思,使以后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总之,媒体通过对政府决策前后的监督,不仅保证了决策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建立起一个政府与群众沟通的平台,增强相互信任,达到社会和谐。

四、媒介舆论监督是约束权力、遏制腐败的有效手段

新闻传媒是实现舆论监督最为有效的社会公器,它在遏制权力腐败,制约公权力方面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首先新闻传媒拥有大量受众,而受众是社会舆论的主体。媒体舆论监督不是来自媒体或新闻,而是来自媒体背后所代表的民意或公意。监督对象所惧怕的舆论压力,正是受众广泛参与监督形成的。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借助媒体舆论监督,可达到各自难以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媒体舆论监督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征。许多被监督对象最惧怕的就是事实被公开,真相被揭露。在真实情况被公之于众之后,其隐蔽性和欺骗性就难以继续。另外,媒体舆论监督虽然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如其他监督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但由于它是一种社会性的公开评价,必将会引起社会各方的强烈反响甚至震动。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不敢轻易地包庇袒护,将被动或主动地改进工作,促成许多本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五、媒介舆论监督可以协调社会矛盾,疏导社会消极情绪

传媒的舆论监督可以起到疏导减压的作用,缓解由社会矛盾所引起的公众消极情绪。首先,媒体舆论监督大多是批判性、揭露性报道,它通过对社会黑暗面和丑恶现象的揭示与鞭笞,伸张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公平,起到大快人心的作用。尤其是被揭露对象在舆论的压力下得到法律的惩罚,或某些社会问题等到应有的解决,更会使在实际中受到损失的公众得到心理的补偿。其次,疏导社会消极情绪最好的方式就是让矛盾各方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利用媒体的舆论监督一方面可以使信息及时、准确的传播,避免了因沟通不畅所造成的矛盾和误解。另一方面,可以使积累的不满情绪得到直接有效的释放。因此,媒体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介的参与、沟通和引导,对社会意见、社会心态加以疏导和调控,排解社会不良情绪,降低了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直接摩擦的可能性,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闻传媒的作用不可忽视。新闻传媒要充分利用自身传播优势,发挥好舆论监督功能,使其真正成为政府的耳目、群众的喉舌。在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中,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郑保卫.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丁柏铨.论舆论监督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现代传播,2006,3.

[4]叶战备,金太军.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舆论监督.理论探讨,2006,2.

第2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责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大家和睦相处在美好的社会环境中过幸福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要进行很长期的艰苦努力。高度的社会和谐不会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创建。

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自觉调整自己观念与行动,共同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努力。

一、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

构建和谐社会,各级领导应该走在最前列。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公仆意识,有了公仆意识,才能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为了群众。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遵照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倡导的8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办事要出于公心,想事要心系百姓,断事要讲求原则;处事不随风转向,陈事要直言不讳;险事要挺身而出,成事要不贪钱财,败事要敢于承担责任。做到台上讲的与实际做的完全一致,嘴里说的与心里想的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的工作作风,高尚的人格魅力在群众面前树立起一座丰碑,为构建和谐社会率先垂范。各级领导做好了,大家就会跟着学,也才有号召力。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是无声的号角。

二、每个企业

企业与公民一样都是社会的细胞,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更要追求“义”。企业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在为社会提供经济价值的同时,需要向社会显示其承担的责任;企业在获取经济利益的时候,要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社会。做为一个企业,要时刻牢记,要给予国家什么,给予环境什么,给员工什么,而最终企业会得到什么。目前推动的“企业公民”建设的目的就是寻求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契合点,达到互惠双赢。“企业公民”的要素构成,有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两大类。社会责任主要指法律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应具有强制性,如为政府提供税收,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为市场提品和服务。执行政府的宏观政策,维护职工的权利,遵守市场竞争秩序等等;道德责任主要是指支持社会公益活动,福利事业,社区建设等,其特点是自觉自愿。每个企业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自觉,积极加入到“企业公民”建设事业中去。要强化个体利益目标与社会利益目标一致性的认识,做为企业,在管理上要突出和谐主题,坚持用和谐文化引领和谐企业建设,使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广大干部职工重要价值取向,从而凝聚力量,推动发展。安微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矿难事故频频发生,产品质量粗制滥遇、污水废气偷排暗放等等。看似管理的缺失,其实暴露的是企业价值的危机。

三、每个公民

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每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和谐的肌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对每个人来说,不仅要与自然之间的融和、与社会群体的“和合”、与单个行为之间的和睦,而且与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谐。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自我和谐却不在意,甚至做得很糟糕。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自己把自己搞得心不平气不顺。还有工作、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协调,甚至顾此失彼。如果每个人心理充满了这样那样的冲突与不满,心理或生理会失衡,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普通人身上,不但影响伤害的是本人,还会影响伤害到家庭和周围的人,如果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造成危害会更大。

第3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师德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建设师德,就要理解什么是师德,正确理解师德是建设师德的前提。师德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时代和社会的主题,师德也必须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师德则显得日益重要。

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师德建设的意义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更加和谐”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此后,等中央领导人多次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并作出重要阐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加强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过如下一段话:在学校当了若干年的教师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让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吉诺特博士的话充分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教师师德的重要性。师德为本,良好的师德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者,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大的方面来说,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民族的未来。

不仅如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和把握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有助于推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师德建设的要求

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新时期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构成了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主和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证,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

新时期,进行师德建设,要注意不断加强和培养教师的民主和法治观念,这对于加强和提高教师本身以及学生的民主和法治意识和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进行师德建设,就要在坚持原有优秀师德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传统师德和西方师德的精华部分,不断推进师德创新。公平正义是维持一个社会存在及运作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加强师德建设要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公平正义感,并通过教育这个重要途径,提高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感。

除此,和谐社会对师德建设还提出了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等方面的要求。这是因为,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本身是一种有序状态,和谐社会必定是运行有序的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律,发展经济不能以过度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也不能建立在环境逐步恶化的基础之上。这些方面要通过不同途径和不同方式,充分融入到新时期的师德建设中。

三、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师德建设的途径

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师德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师德是一项浩大和繁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方法。当前,建设新型的师德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新时期,进行师德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师德,应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以及成才的规律,通过引导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开展师德建设工作。

不仅如此,在进行师德建设中,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要深刻领会并正确把握“培育什么样的人”、“怎样培育人”等关键问题,用正确的理论和观点对学生进行“树理想信念之魂、立民族精神之根”的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高校要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挥“思想库”的作用。

(二)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正是对人与社会道德缺失的关注与修复。“八荣八耻”,荣耻相对,不仅明确荣辱的时代内容,更重要的是肯定了耻辱感在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的条件下的道德价值,因而重建了民族与国家腾飞的道德基础。进行师德建设,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新风气,有助于培育新型师德。

(三)采用批判继承、自主创新的指导方法

面对全球多元文化、多元教育的渗透和西方文化、教育的挑战,建设新型师德,必须有开放意识。早就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借鉴意识和对西方文明成果的开放意识。

建设新型师德,首先要对我国传统师德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一步完善现代师德。中国传统师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师德的过程中,既要吸取中国传统师德中的精髓部分,又要抨弃传统师德中的消极因素。

其次,博采各国师德之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师德,离不开借鉴世界各国优秀师德。开展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博采各国师德之长,这对在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师德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具体说来,主要应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师德中的创造创新精神、科学理性精神等。

最后,应当在批判和继承中西师德的基础上着力于师德的自主创新,建设一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师德。在研究内容上,要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中反映出的师德问题,力求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四)充分做到与时俱进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教师师德也必然随之变化和发展,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融入新的体现时代特色、社会发展趋势的内容,充分做到与时俱进。

我国从古代就有重视师德的传统。古代教育家孔子就高度重视教师的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的道德意义。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号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师德和师风“正”,才可以教育和影响学生。孟子认为教师要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最高的人生追求,要注意“知耻”、“养心”、“寡欲”的修身之道。历史发展到今天,教师的职能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唯一不变的是对师德的重视。“师德,德之源也”,教师的德行情操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可以说,师德在具有内在继承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具有发展性。因此,师德也需要与时俱进,师德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徐少锦.中国传统师德及其现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2,(5):73.

[2]唐世章.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充实构建和谐高校的内涵[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227.

[3]周正忠.为了美丽的课堂——当前课堂教学的困惑及对策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07,(01):28.

[4]金景山.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05-08-02(10).

[5]陈至立.加快从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迈进的步伐[N].中国教育报,2007-12-28(01).

[6]舒达.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0-23.

第4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内涵意义途径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经验到理论、从想法到规范的确立。从此,中国正式迈入和谐社会理论的实施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提出和内涵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问题,明确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奋斗目标;继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及其任务。此后,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多次进行调研,并作出重要阐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就是《决定》中提出的28个字的总要求:”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总要求具体表现在:到2020年,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等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九大奋斗目标和任务上。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其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丰富和发展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人类思想史上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不仅直接使用和肯定了“社会和谐”的命题,而且生动地描绘了未来和谐社会的情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建立一种克服资本主义内在弊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人联合体”,以达到和谐的境界。

(二)深化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总结的成功执政的基本经验。从根本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更好地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反映了我们党在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有了更成熟的认识。

(三)深化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有严重失误,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仍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的悲剧。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建党以来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断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会进一步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发展问题上产生了偏差,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并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生活比较殷实的社会,同时又应当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认真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腿长、社会腿短”的不和谐现象,让人民群众不仅能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同时又能充分体验政治民主和文化繁荣所带来的进步,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将进一步得到体现。这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

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体人民长期奋斗和不懈的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种有利条件。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必须牢牢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确途径:

(一)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入与自然相和谐。:

(二)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

第5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摘要: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文章揭示家庭文化建设的内涵,阐明了家庭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义,最后对家庭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家庭文化 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文化因素深深地渗入其间,它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撑。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家庭文化建设的内涵

家庭文化是指家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家庭文化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指的是一个家庭杂世代承续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家庭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之道等。家庭文化是建立在家庭物质生活基础上的家庭精神生活和伦理生活的文化体现,既包括家庭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所体现的文化色彩,也包括文化生活、爱情生活、伦理道德等所体现的精神情操和文化色彩。

家庭文化是社会的基础,丰富的社会文化形态都始于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家庭文化更同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和各类专业文化一道,构成了我国社会文化的支柱体系。

家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的组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成员有不同的择偶条件。在过去,家庭主要成员的择偶观念对家庭成员的影响最大,甚至可以起决定性作用。随着则时代的进步,自主择偶已经比较普遍。我们倡导把感情建立在平等、互助和共同的理想之上,把志同道合作为择偶的基本条件。

2、家庭成员的关系。一个家庭,除配偶外,还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和亲属。如何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家庭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3、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4、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自己和配偶父母的赡养、对家庭中孩子的教育也是每个家庭成员的法律义务。

5、邻里关系。“远亲不如近邻”,这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现在,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大家住进了高楼大厦,邻里之间的交往比过去少。但是邻里之间应该保持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

6、家庭气氛。家庭气氛的营造,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实践证明,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开朗随和的性格。相反,如果家庭气氛很紧张,不协调,孩子的性格容易变得孤僻、暴躁、多变。因此,营造和谐、宽松、健康的家庭气氛,对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很重要的。

7、家庭的经济管理。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善于理财,才能丰衣足食。家庭经济管理,是具有时代特色。一方面要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不要过度消费。另一方面,应该学会投资理财。

8、家庭的平等: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平等相处,首先是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在家庭中,要形成尊重女性、保护女性的风气,不搞大男子主义。还有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要互相尊重,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有权参与家庭事务的决策,不要搞一言堂、家长作风,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人际关系。

二、家庭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家庭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1、推进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对于提高民族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推进家庭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进一步夯实中华主流文化的思想基础。

家庭是先进文化的基本承接单位,是开展道德启蒙教育的第一学堂。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和家庭的许多传统美德却受到很大冲击,家庭的道德教化作用在减弱,一些早已绝迹的社会丑恶现象又开始滋生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沉渣泛起,道德危机严重地干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影响了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如何在新形势下,引导群众继承传统并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已成为改革开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和”文化、礼文化,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创造的优秀文化如创新精神、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外国先进文化的精华,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将进一步提高家庭成员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增强中华主流文化在家庭领域的主导力。

2、开展家庭文化建设活动,有利于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从而进一步彰显无形文化的隐性力量

家庭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形态,它刻在人们的脑海里,铭记在人们的心目中,包括人们的精神信仰、哲学理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及人生理想等。我国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繁荣,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不可否认,许多腐朽、没落的事物、、迷信等丑恶现象也存在着。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仅仅只有这些满足个人发财致富的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构建一种精神力量来推进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用一种文化来激励与整合每个人对行业、对社会、对国家集体的认同,这就靠“文化”的力量。温馨、幸福的家庭文化活动正是由于其强大的震撼力,使许多家庭成员或看书读报,或下棋打球,或唱歌跳舞,或写字作画,或参加各种健身活动,家庭文化活动的“无形力量”让家庭成员“玩得更健康快乐,活得更幸福潇洒”,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

3、建设和谐家庭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家和万事兴”,和谐家庭文化是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都要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物质文明的进步为依托。然而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织细胞,好的家庭文化建设,可以有助于培育出经及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意识,使人们在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立足家庭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道德基础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明确规范了家庭美德建设的内容,即: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要实现这些内容的要求,应做好以下工作:

1、尊老爱幼。尊敬和赡养老人是传统美德,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我们要依照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的要求,倡导尊老、助老、养老,爱老,尽力满足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使老人安享晚年。要保护老人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大力提倡父母科学的孕育、抚养、教育子女,使其身心健康成长。要教育子女从小学会做人、做事、求知,把他们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才。

2、男女平等。要在全社会倡导家庭成员树立男女平等的文明进步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就业、家庭等社会生活中享有与男子同等的权利义务和法律地位,营造尊重妇女、爱护妇女、保护妇女的家庭氛围。

3、夫妻和睦。夫妻是家庭关系中的核心,坚持自主婚姻,以爱情为基础,是维系婚姻关系乃至整个家庭稳定的关键。夫妻双方要忠诚,要共同协商家庭事务,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建立和谐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巩固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家庭关系。

4、勤俭持家。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正是依靠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良好基础,建立起许多美好富裕的家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引导家庭成员弘扬勤俭持家的风气,反对奢侈浪费,珍惜劳动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同时,要引导家庭成员科学理财,树立正确而积极的消费理念,提高家庭生活水准,使生活更加富裕美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实惠。

5、邻里团结。邻里相识相帮、团结友善是社会主义新型道德关系的重要标志。良好的邻里关系不仅能创造安宁的生活环境,还有利于营造稳定、健康的社会交流环境。要倡导邻里之间相识、相知、相帮、相爱,增加沟通、加深友谊,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6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关键词:人文精神;道德精神;人性精神;生态精神

和谐社会的构建既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有力支撑,更需要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怀。因为,和谐社会追寻的民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价值目标及其涉及的深层次问题的合理解决,都内涵于人文精神之中并最终都要依赖于人文精神的作用。

所谓道德精神,就是人们在道德领域的精神,即渗透在一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中包含着特定意向的意识。道德精神决定着道德信仰、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和谐社会的。"因而,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的道德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

首先,作为道德精神重要内容的道德信仰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上的原动力。道德信仰可以作为巨大的凝聚力或内聚力,把群体和社会成员团结在为共同理想的奋斗中。一种道德信仰的确立,代表着一个道德价值体系的形成。道德信仰为人们提供一个关于人生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是建立道德价值体系的依据和支撑,为道德价值体系提供方向。

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根本价值日标是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最大限度地增进每个人的幸福或者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其次,由道德精神所决定的道德规范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调节机制。日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最迅速、最激烈的阶段,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的高发期。可见,妥善处理好社会各方面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由道德精神所决定的道德规范在调节社会矛盾中具有重要作用。道德和法律不同,从调整方式看,法律调节依靠的是外在强制性,是一种他律性的方式;而道德虽然也有一定强制性,但主要是软约束,它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起作用,最重要的是在人们内心认同的基础上起作用,是一种自律性的方式。再次,由道德精神所决定道德素质和道德活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道德活动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最重要的实践精神方式,它从现实出发,注重于实践,却又指向理想。因此,道德精神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为人们的相互关系的调节和行为表现提供一种价值的支撑和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中,道德活动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正向性的道德激励活动,也就是通过各种道德宣传、道德教育、道德教化活动,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聚集起全体的意志、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二是反向性的道德调解活动,也就是通过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化解各种社会矛屑,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是正向性的道德激励活动,还是反向性的道德调解活动,都离不开道德精神的支撑和指引。因而,只有按照道德精神去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真正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人文精神从起源、孕育、兴起到发展,都有一个思想内核,并且延绵不断。这就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我们把它称之为人性精神。不论是在哪个发展阶段,这个内核始终不变,只是根据特定时代的现实,围绕着人文精神的内核展开这一理论体系,或者为了维护这个内核而发展人文精神的理论。

人性精神首先是人的一种自我意识,表征的是人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与意义、道德与情感、善与美等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追问,它是脱离了自然状态的人的一种自觉生存状态的体现,是对人高出于物的部分的肯定和弘扬,凸现的是人对于自然界和人的自然性的超越意向,以及人对于一切非人东西的拒斥倾向。"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目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说明人的活动具有普遍性、超越性、自由性,而人性精神就是人的自由追求、创造能力和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构架,当人类在征服自然和无限度地滥用科技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和战争威胁从而导致人的生存困境的时候,当人类的社会结构高度技术化、组织化、科层化导致人的异化的时候,当功利主义抛弃人的伦理情感而走向享乐主义最终使人道德沦丧和精神萎缩的时候・・・・・・一句话,当社会的发展挤压乃至消弥了"人的自我存在"从而使社会发展失去本体精神动力的时候,人性精神就会出场,它呼唤人的感性生命和个体独立,它要复活人的自我存在意识和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世界。人性精神于物质中张扬意义、于当下中追寻永恒、于本能中激活精神,丰富了人类对自已的目的性、可能性和潜在力的认识,使社会发展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

作为一种终极关怀,人性精神为和谐社会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理想境界。它根源于人类对于真善美生活的价值追求,又超越于实用理性和当前功利之上,反映了人类本性中形而上追求的一面。这种超越既是一种超越客体世界的"外在超越",更是一种超越本体世界的"内在超越"。人性精神对人的关怀不是浮光掠影和暂时应酬,而更多的是本质的和形而上的,是人的生存发展的"意义域"层面的问题,因而它属于对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人的终极价值和终极状态。人性精神内蕴着内在超越、不竭创造的人生理念,它使人确信,社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已的手中,社会发展能够而且应该体现于人的全面发展之中。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历更的转型必然使人生的价值取向、价值标准和价值实现方式发生变化,从而出现价值真空、价值多元、价值错位、价值悬置和价值虚无现象。而人性精神的弘扬和发展则能唤起人们对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全新理解和把握,是人们走出精神生活困境的牵引线。事实上,精神是人生活的支柱,千不何文明化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这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而且人类的现实生活也不能只是允满喧哗和骚动,还必须有意义和价值感。正是在这个角度上,人性精神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狄特富尔特.等.人与自然[M].上海.三联书店,1993.

第7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关键词:红色旅游文化;和谐社会;意义作用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并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旅游的热点,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新生事物。那么,它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呢?笔者通过对长征征途转战时间最长的贵州省,革命圣地延安、井冈山、南昌和新四军浙东纵队四明山革命老区等地的考察,从中感悟到:红色旅游文化,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和纽带、动力、培育作用。

一、政治、文化、经济意义

(一)政治意义

红色之旅,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是一部重温光荣历史,重走胜利之路的革命史诗。她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在当前人们出游定位中,绝大多数游客把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作为首地筛选目标,这充分说明红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如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五龙潭”风景区革命史迹陈列室建成后,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中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许多年轻党员和党员干部认为,原来总觉得政治教育都是一些虚的东西,现在看来,通过身边的红色旅游景点游览,确实让人感到既摸得着又身临其境,很有教育意义。实践证明,寓教于红色旅游,是人们自我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举措,在当今创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

(二)文化意义

红色之旅是中国革命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红色旅游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笔者曾在几年前以文化学者的身份到达过贵州省,这里不仅是一个红军长征途中转战时间最长的省份,而且是一个具有中国革命转折意义的省份。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重大历史事件遗迹比比皆是。从考察中了解到,贵州省在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的六年间,红七军、红八军、红三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九军先后在这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足迹遍及67个县,建立了滇黔桂、黔东、黔北和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有1万多各族群众参加了红军。这些历史,有的在课本上和有关资料中有所了解,但大多数是鲜为人知的历史。通过游览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让人真正体会到了长征文化精神。这些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贵州不可多得的红军长征文化旅游资源,为贵州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文化。红军的革命史迹,使贵州美丽的山河倍添光彩。

通过红色旅游文化,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了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经济意义

通过对红色旅游景点考察发现大多数革命遗址地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比如革命圣地井冈山,原是一个不毛之地,通过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旅游收入占该市年经济总量60%以上,老百姓大部分收入也来源于旅游三产,生活水平大大改善。近年来不但摘除了贫困帽子,而且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高速公路、机场、居民住宅、新城区等全面建设,井冈山市将成为高山中的花园城市。又如地处四明山革命老区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的五龙潭风景区革命史迹陈列室建成后,不但游客量增加,旅游收入成倍增长,而且知名度也逐步提高,通过短短三年时间的建设,一跃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

红色旅游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一项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创造,她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发展老区经济、造福老区人民的重要产业。

二、纽带、动力、培育作用

(一)维系和谐社会纽带作用

红色旅游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理想信念、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我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否则,就难以有效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意志,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贯穿呢?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红色旅游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不可或缺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红色旅游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谐社会离不开实践体会,而红色旅游文化正是创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红色旅游文化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特别是人们向往自然、对社会认知程度的不断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二)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社会活力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需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红色旅游文化是创造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了这一民族精神。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红色旅游文化所创建的目的。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室)、遗址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奋斗历史,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引导和激励人们同心同德地创造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红色旅游文化是当代中国人民时代精神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推进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三)培育文明道德作用

红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既是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合格主体,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社会进步、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红色旅游文化正是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革命遗迹、革命文物实地参观,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

红色旅游文化不仅是建设和谐城市、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单位的重要载体,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际内涵,而且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不断拓展领域、充实内容的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渊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旅游文化,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红色旅游文化创导和谐社会良好文化,不可不说是当前一大举措。

继承与创新是红色旅游文化的精髓。从博大精深的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丰富精神文化产品的内容、风格、样式和品种,是红色旅游文化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之路。

第8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关键词:和谐社会;德育工作;职校;使命

**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理就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深刻阐述。“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和谐社会建设措施、目标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历史时期,职校德育工作如何顺承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培养广大职校生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摆在职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德育工作的创新要求

1.构建和谐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职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它必然对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重要手段的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它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经济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向往的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实现包括职业教育及职校德育工作在内的社会方方面面的和谐发展。“今后20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步由传统粗放型方式转变为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这种转变必然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源的开发。”而中等职业教育正是担负着这样一个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使命而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各行各业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里的“质量”就包含了社会对职校德育成效的期望:所培养的毕业生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具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要有与职业相匹配的良好职业道德习惯和科学文化技能,要有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强烈意识和创造能力等等。

2.构建和谐社会的美好追求和伟大实践触动并更新着人们的观念意识,反映在职校德育工作上,必然要求在德育内容、目标及工作的思维前提(即德育观)和环境等方面做出新的改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在契合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愿望的同时,也在通过舆论传媒和实践探索深化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与追求。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总结了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建设这样一个社会,缺乏对包括职校生在内的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今天的职校生两三年后就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在校期间必须接受、内化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及道德观,并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成长和成熟。因而,德育内容上,除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的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与文明行为、遵纪守法、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包括和谐文明教育。从根本上看,和谐社会是指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矛盾全面和谐的社会,而人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职校德育工作,就是要结合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实际,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并与社会整体发展达成统一,从而造就出具有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准社会成员。这就要求职校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德育观,即主体性德育观,并努力为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3.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符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本质,但在这个过程中,职校德育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与矛盾,必然对职校德育工作者实施“和谐德育”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行各业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中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已经成为“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正是鉴于对其不能很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需要这个“不和谐”的正确认识,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把职业教育确定为今后一个阶段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在教育部文件和周济部长的讲话中,都多次提到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要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以服务为宗旨,就是要通过服务“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紧密结合,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合科学技术进步的有机协调。”以就业为导向,是因为职业教育对扩大就业具有支持作用、服务功能的优势,而就业则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因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符合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本质。但在这个过程中职校难免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职校在新形势面前定位清不清,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有没有很快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是否具有活力,有没有形成一个有利于职校发展的社会环境等。在这些矛盾面前,德育工作如何发挥“首位”作用、如何增强职校的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是对职校德育工作者实施“和谐德育”的素质和能力的考验。

二、职校德育工作“不和谐”音符的现实反思

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德育生态为立足点,审视当前的职校德育工作状况,可以帮助我们在坚持职校德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性的同时,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德育工作的要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也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这些文件已经成为指导和促进职校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纲领。同时也昭示着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职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为当前的职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与人才培养目标与和谐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教育功能上的不对称。中等职业学校的定位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初、中级技术人才。它具有教育本质的所有属性,目标是育人,所培养的人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较高水平的包括道德素质在内的过硬的综合素质。然而,在一些职业学校,迫于竞争与生存的压力,虽然把“德育为先”喊在嘴上,其主导意识和行动上却偏重于单纯的技能培养。职校德育的价值何在?是保证这些掌握了技能的劳动者真正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越高,社会才能越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让学做人和学技能成为职校生得以全面发展的“两翼”。实践已经证明,德育工作搞得好的学校其市场竞争力也更强。

2.教育观念上的不适应。基层职校德育工作者由于缺少各种培训进修的机会,其德育理念往往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受传统的德育观影响,对职校生个体成长缺乏关照,往往用一个目标规格模式进行要求;对德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不清,方式方法僵化生硬,习惯于我训你听,把发生在校园的各种矛盾简单判定为对抗性质,看见心中就“憋着一团火”,要么不理,一理就激化,造成师生人际关系紧张;沿袭旧的教育模式,时代感不强,脱离德育实际,实效性差。这些表现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去甚远。职校生的主体意识正在增强,“管”和“灌”都已不适合变化了的教育对象,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主体性德育要求职校德育工作者更新原有的教育观念。

3.教育内容上的不同步。德育内容只有贴近时代、与职校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才会为学生关心和接受。对我的发展与成长有利没利,能不能帮助我解决现实问题,是很多职校生在对事物取舍前首先要想到的。因此,职校德育工作内容体系的构建也要围绕这两点进行,一是围绕职校生的人格健全和全面发展,二要凸显时代特色和社会要求,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职校德育实现服务人和社会的和谐。职校德育要依据构建和谐社会对职校生素质的新变化相应及时拓展教育内容,如实践、创新精神的教育,生态伦理观念的教育,团结、协作意识的教育等等。只有德育内容与时代要求同步,职校德育才会以其有效、有形的现实价值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不断加强。

4.教育机制上的不协调。在职校内部,各方面教育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德育工作者、任课教师、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职业指导人员在接触和教育学生时要求的标准有高有低、倡导的价值观迥异,有时甚至形成对立,让学生无所适从,制约和弱化了德育效果。道德素质的培养是一项踏踏实实的工作,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的教育只能强化“恨铁不成钢”的浮躁心态,影响德育质量。在职校外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在拓宽职校德育视野的同时,也给职校德育工作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带来挑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才能使党政群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真正转化为支持职校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仍需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让和谐意蕴充盈职校德育工作的全程内外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⑤让和谐意蕴充盈职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为职校生成就和谐人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基础,为构建和谐社会造就一大批建设主力军,成为职校德育工作光荣而艰巨的时代使命。要履行好这个使命,“和谐德育”必须成为职校德育工作不懈的创新目标与追求。笔者以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职校德育工作应该是充满生机性、体现时代感、富于创造力的一项条理、融洽、透射出和谐美的育人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实践的,其运作是和谐的。

1.人际和谐:实现德育目标的首要前提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⑥社会和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觉醒,职校德育恰恰是突出了对“人”的教育,承担着唤醒职校生主体意识、责任意识、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完成这个过程,师生人际关系状况对德育接受效果有着决定影响,必须调整好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使二者关系处于和谐状态。一是德育工作者要研究学生心理需求,客观地分析职校生职校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态,做到“知己知彼”;二是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去,由高高在上转为平等相处,消除隔膜,使学生产生“自己人”的感觉;三是要学会把德育内容“活化”,从解决学生生活、学习、择业等实际问题入手,促进道德对象的道德社会化;四是引导学生自觉修德,大胆放手,指导学生自发开展有利于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的育德活动。

2.管理和谐:确保德育成效的切实保证

职校内部管理涉及招生、就业、教学、实训、德育诸环节,管理系统的和谐与否决定着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而德育管理的和谐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在制约着职校整体管理的质量。管理与和谐是相互促进的一对范畴,没有管理,和谐就缺乏基础,没有和谐,管理就缺乏方向。职校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一个全员德育的工作局面。一是要更新德育观念,通过引导、教育,使职校教师摒弃思想上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专利”的思维局限,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优良传统,主动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职工队伍建设、实习实训与就业指导等各项工作与德育工作间的联系、渗透和融合;二是健全管理机制,保证落实好德育工作的校长负责制,加强职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德育投入;三是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分层施教,使德育运行在和谐状态下进行。

3.环境和谐:学生德性成长的肥沃土壤

职校生德性的成长、发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这些有机情境。让学生学会判断并吸纳这些情境中“情”的有益养分,使其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是职校德育工作的职责。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德育环境,为学生提供肥沃的成长土壤。首先,校外环境与校内环境要和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这是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职业学校要抓住这个机遇,积极争取社会各行各业和广大家长的支持,塑造适应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其次,校园内部诸子环境要和谐。设施功能环境(如校园网建设)、校园文化环境、专业建设环境、师生人际环境等子环境构成职校的校园生态环境,这些子环境中德育氛围形成与否、程度厚薄及子环境间德育目标与方式的整体协调性,在促进学生加强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和对其本身和谐、全面发展的深入理解上至为关键。

和谐是一种美,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注释:

①,《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新华网北京3月14日电

②刘延东,《在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2004年12月20日

③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5]1号,2005年2月28日

④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4年6月17日

第9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关键词】 和谐社会;发展;传统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又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从完成任务到实现理想,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为什么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会激起如此巨大的反响,笔者认为除了体现了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外,切合了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内核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同志关于和谐社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观等论述中已经提及了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渊源。如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1]

下面从以下五个层面具体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渊源:

一、个体自身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和谐非常重视,有不少关于个人自身和谐的理论。老子认为,人的生命力绝不是与体形和体力的大小强弱成正比的,他甚至认为“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七十六章)老子指出,初生的婴儿筋骨柔弱拳头却握得很牢固。“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老子》五十五章)意思是说婴儿整天号哭,但他的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调和的缘故,也就是说婴儿内在气息和机理高度和谐,这正是强劲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源泉和动力。钱逊认为老子的“防变致和之道就归结为一个‘弱’字”。[2]《淮南子・原道训》说:“恬愉无矜而得于和,有万不同而便于性。”意思是对于成人来说,精神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它来源于恬静愉快,无所好憎和不自夸自大,人有了这份共有的和谐,其他任何外在的差异都无碍于对人本性的靠近。《原道训》还说:“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俯仰。”对于圣人来说,应该保持婴儿状态,“和弱其气”,不求外在的强大,而要专修于道的修炼,如果“未得道”而忙于“治人”,那是要不得的,圣人的快乐不在富贵中,而在道德的和谐中。至于那些统治者,更应该加强道德的修养而达到自身的和谐。《尚书・商书・咸有一德》:“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在修德问题上,要重视,要慎重,要和谐,要专一。

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规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它对封建统治的维护和对民众人权的漠视而在民主革命某个阶段首当其冲。但是,我们在对传统文化的新审视中应该看到,“礼”的某些内容产生的消极作用,弊不在于“礼”本身,往往在于历代统治者们利用“礼”的出发点、方式和目的偏离了“礼”的创制者的初衷。《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礼义伦常的存在,只是起一种工具手段的作用,而借以达到的和谐状态才是极为宝贵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意味着富于个性色彩的人与人之间的包容。《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主为君子和谐中有不苟同的东西,小人只会人云亦云但无真正的和谐。这里的“和”如同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是要有水、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人与人形成的真正的和谐往往会焕发出巨大的力量,成为取得胜利的决定条件。《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

对于统治集团来讲,他们的使命应该是使国家兴旺,百姓康宁,因此,和谐治国的思想在早期的执政方略中即有体现。《尚书》是虞夏商周的史书,其基本内容是四代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的记录,在这部书中,与政治有关的和谐思想更多地表现为君王训话中的和谐治国的理念和措施。如:第一,最高统治者要以“和”天下为本。《尚书・无逸》:“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尚书・顾命》:“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周成王将死,恐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命令大臣召公和毕公辅佐太子,成王死后,太子钊在先王庙受册命。册命要求太子钊领导周国,遵守大法,协和天下,以宣扬天王、武王的光明教训。第二,百官要精诚团结,否则政事必乱。《尚书・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第三,各种政策要能适合与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尚书・周官》:“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尚书・君陈》:“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宽而有制,从容以和。”

在统治者看来,更理想是他们的施政方略能化为万民的和谐服从状态,整个社会形成上下和谐的状态,用当今有的学者的说法,就是“确立一种合理的公共性”。[3]《尚书・康诰》:“惟民其敕懋和。”统治者的成功,就是人民互相告诫,努力和顺相处。《左传・成公十六年》:“上下和睦,周旋逆,求无不具,各知其极。”上下都和睦相处,周旋而不悖逆,上面有所求用,下面无不具备,人们都知道行事的准则。“神降之福,时无灾害,民生敦,和同以听,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阙。”神灵赐降福祉,天时没有灾祸,百姓生计敦厚充足,和合一致,没有不全力听从在上者命令的,大家都用死来补填战死者的空缺。

孟子非常关注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在其以“仁义”为本的儒家情怀下,和谐社会往往以其基层社会的和谐形式出现。孟子在统治者那里难以找到和谐的因子,于是目光向下,关注民生,用他的政治理念构建了一个和谐自然的农村社会的图景。《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俨然一派道家的小国寡民面貌。可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是什么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统治者忙于推行霸道,根本无心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孟子的理想只能算是空想。

孟子和谐社会的计划往往是在其和统治者讨论之中提出的,统治者往往也并未当面反对,只是他们醉心于兼并战争,无意实施。而在后世失意文人笔下桃花源式的和谐社会理想,则纯粹是海市蜃楼,毫无现实的依据和实现的可能了,仅能化作失意文人们的一方精神安慰剂。

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自然的高度和谐性。正因为自然的高度和谐性和彼此相容性,所以在老子的哲学中,自然被上升成了一种不加强制力量而顺任自然的状态。《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的高度协调性在古代文献中屡见不鲜。《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事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老子》二章:“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自然中到处充满着和谐的现象。《淮南子・原道训》:“音之数不过五,而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和不过五,而五味之化,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而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事物的和谐,会产生出奇妙的效果。人是自然界和谐运动的产物,也是和谐的一分子,理所当然是自然界和谐运动的维护者。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提升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天人合一”发源于《周易》,在宋代被张载首先明确提出:“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总之,“宇宙是一个大系统,大系统是由许多小系统所组成的,自然界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系统,人类社会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小系统。”[4]这种系统性是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表现。

五、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自古就有“和为贵”的传统。《尚书・康诰》记述了周公时代天下咸集,各国与周王朝和睦共处的盛况:“侯甸男邦,采、卫百工、播民和见,士于周。周公咸勤,乃洪大诰治。”周武王逝世,周公旦摄政。周公的弟弟管叔和蔡叔在国都散布流言,毁谤周公。周公东征,杀了管叔;囚蔡叔,致死不赦。蔡叔卒,成王命蔡叔的儿子蔡仲为蔡国之君,而用策书告诫他。其中就包括了搞好与邻国关系的内容。《尚书・蔡仲之命》:“懋乃攸绩,睦乃四邻,以蕃王室,以和兄弟,康济小民。”策书要求蔡仲勉力本职,与邻国和睦相处,以保卫王室,以和谐兄弟之邦,而使百姓安居乐业。老子主张大国小国和平相处,且大国尤其应该谦下。《老子》六十一章:“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墨子主张“非攻”,反对大国对小国的兼并战争。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与他国和平共处的范例。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有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使节居住长安,明代有郑和七下西洋。我国现在奉行和平共处的外交策略,闪耀着和谐思想的光芒,实践证明是受欢迎的,是成功的。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蕴含着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大同梦想”。[5]由于历史的限制,旧时代的统治者未能实现这个梦想。中国共产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高瞻远瞩,放眼世界,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的治国理念和策略,承传统,顺民心,应时代,瞩世界,实在是利显当代,功著千秋。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EB/OL].

http:///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3&id=16823.

[2] 王才等主编.中华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C]//钱逊.谈和谐文化.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2.

[3] 郭湛,曹鹏飞.公共性――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依据[C]//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编.论和谐社会.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83.

[4] 王易.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兰州学刊,2009(12).

[5] 姚巧华.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底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