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精选(九篇)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第1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构建就业创业体系是一项重要工作。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从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完善就业创业保障体系和就业创业指导全程化、就业创业服务多元化两方面总结了就业创业体系构建的实践;从建立“动态灵活化专业”调整机制、构建“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重组“四融合”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等三方面分析了就业创业体系的构建,最后,从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观念需进一步转变两个层面提出了就业创业体系构建面临的基本问题及应对办法。

[

关键词] 高职;就业创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4?0113?04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是高校的生命线,更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办学成果体现。对于农业高职院校而言,构建就业创业体系是一项重要工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牢固树立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要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就业创业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提升,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创新[1]。

一、就业创业体系构建的实践

(一)健全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完善就业创业保障体系

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学校党政统一领导、招生与就业创业指导处统筹协调、各二级院(系)全力以赴、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三级网络体系。学院每学年都把就业工作满意度情况列入学院党政工作计划,院党政主要领导与院系主要领导同时签定年度就业工作责任状,明确具体奖罚措施,确保就业创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

(1)人员配备到位。学院招生与就业创业指导处有专职工作人员11 人,达到了上级1:500 要求,其士1 人,硕士研究生学历6 人,本科4人。具有教授(正高)职称3 人、副教授职称3 人。同时,各院(系)就业工作由各二级院(系)一把手书记主抓,每个系配备1 名专职就业秘书。

学院思政部职业与就业创业教研室现有专兼任教师60 人,其中,硕士18 人、本科50 人,教授2 人、副教授5 人、讲师17 人。近两年来先后组织49 名教师参加各类就业创业工作培训,27 人取得了国家职业资格相关技能证书。

(2)资金落实到位。学院设立了毕业生就业专项经费,坚持每年下拨标准达到总学费1.5%,每年就业专项经费保持在若干万以上。学院专门拿出新老校区沿街黄金旺铺门面房30 多间,不收学生一分钱租金,用于学生自主创业,历练创业本领。

(3)硬件设施到位。就业工作职能部门现有就业工作专用办公室、信息查阅室、接待室、用人单位洽谈室、档案室等。学院就业招聘专用场地达900 余平方米,此外,学院大学生体育馆和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场馆经常作为举办大型“双选会”的场所。

(4)制度建立到位。学院建立了较完善的就业规章制度,如就业经费管理制度、走访用人单位制度、就业工作考评制度等。学院每年组织召开就业工作大会,总结交流当年就业创业工作经验,考核就业创业工作业绩,部署来年工作目标和任务,评出2-3 个先进集体和10 个先进个人并给予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全员参与落实就业工作的积极性[3]。

(二)就业创业指导全程化,就业创业服务多元化

全程化、全员化开展就业创业的相关指导,在省内外维护和开拓适合本校学生的就业市场,最大力度为毕业生拓展更宽广的就业新渠道。

(1)就业教育全程化。学院将就业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针对三年、五年不同学制的学生,分别建立了覆盖全院范围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在三年和五年期间,从入学之初到毕业,开设“就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职业素养与创业精神”必修课程,并面向全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KAB 创业基础”等公共选修课,做到每个班级都开设创业教育指导课,实现了班级有创业、人人知创业。每个月每个院系均要举办一次创业教育讲座,每个学期开展一次全面的创业教育培训,每年举办一次大学生创业设计方案大赛,通过实际举措实现就业创业的全程教学化,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意识,增强了就业和创业的能力[4]。

根据毕业生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学院及时举办不同主题的就业教育活动。开展了“带着梦想扬帆起航”的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涵盖求职书、设计比赛、模拟面试比赛、系列讲座、企业参观、校园招聘会等活动,印发就业指导手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明确就业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5]。

(2)就业帮扶人性化。建立特殊困难学生档案库,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做到重点指导、重点推荐和重点帮扶。学院领导主动帮助特困生解决就业问题,连续三年“双困生”100%实现顺利就业。特别对西藏、新疆等地方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格外重视,自1993 年以来,连续20 年派人赴相关省(区)政府部门,解决他们的就业安置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每月开一次就业创业工作例会,明确院领导分别挂钩联系的院系,具体帮助协调解决就业创业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学院就业职能部门特别推出“大学生就业咨询日”服务[6],由招就处分管处长和各院系专职就业秘书负责集中解答就业政策、形势以及如何应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等各种问题。

做好毕业生就业进展动态追踪管理。招生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及时向学院领导、各二级院(系)领导及毕业生家长公布各院系、各专业、各班级的毕业生就业率。第一时间按照相关要求,准确地向省教育厅报送就业进展情况及真实有效数据。为了保证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毕业后继续关注,按照二分之一的比例延长发放一年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津贴,这对跟踪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稳固率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7]。

(3)就业市场多样化。学院定期举办双选会,积极为学生推荐就业岗位,按照“小型、分类、安全、有序”的原则,坚持大型招聘年年搞,小型招聘周周有,专场招聘随时办,就业推荐天天做。积极宣传并贯彻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合理引导毕业生理性就业。学院早在2003 年就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毕业生面向基层的通知》,通过政策奖励、典型宣传等形式,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层[8]。

坚持每年春季和秋季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开展大规模的用人单位走访活动。2013 年度,学院组成12 个小组,走访了20 个省(市)的400 余家用人单位和17 家就业指导机构,收集有效就业信息30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

(4)就业管理信息化。创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建立了毕业生信息库和用人单位数据库,实现了网上信息、就业咨询及调查等多项功能,与国内知名用人单位建立了友情链接,并按要求嵌入全国大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形成了就业立体网络[9]。在信息查阅室配备了计算机9 台,专门用于毕业生免费上网查询就业信息。

二、就业创业体系构建的探索

(一)建立“动态灵活化专业”调整机制学院积极组织,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紧扣现代农牧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求[10],以培养具备畜禽养殖、疫病防治和管理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现代农牧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将专业与产业对接,建立了“动态灵活化专业”调整机制(见图1)。学院涉农专业比例达67.3%,在校学生比例达65.1%。涉农专业办学规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高职动物疫病防控专业群‘双元一体化’人才定向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高职‘工学研融合’培养现代畜牧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专业在市场的受欢迎度高,学生易于就业创业,专业建设成效显著(见表1)。

(二)构建“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释放师资、人才、科研 、服务等资源,主动和行业企业对接交流。始终紧扣学生就业创业这一主题,及时把握江苏、全国现代农牧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依据“工学结合”的整体要求,结合企业生产规律、学校教学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依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深化“三业互融、行校联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1]。在此基础上,学院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示范区产学研平台和人才优势,进一步探索适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模式。

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技术活动过程有机结合,把科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构建了“工学研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见图2),努力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做中学、做中教、学中研”的改革[12],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新技术,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技术应用推广、产业化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结合专业特点,学院实施了以“工学研融合”为核心的多种人才培养有效实现形式。如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防检结合,德技并进”、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GMP”、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3133”、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四阶递进”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实现形式,递进充实完善实施环境,健全保障举措,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13]。

(三)重组“四融合”就业创业课程体系

紧扣现代农牧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制定专业调研方案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设计调研问卷,通过问卷、网络、实践专家访谈、电话、操作规程分析等形式,组织开展各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的岗位工作定位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能力”的思路,提炼、优化、归纳形成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标准要求,以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作为为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事实起点,与行业、企业的专家和骨干双向合作,对原有的倾向于理论制、学科制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重组,引入行业核心技术具体标准和企业丰富文化,分析现代畜牧业核心岗位技术标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畜牧文化、企业文化与文化素质课程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态度和创新精神;将现代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与职业技术课程融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教师研究项目、企业技术项目与职业拓展课程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科技服务与企业顶岗融合,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14]。最终,重构了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四融合”项目化的就业创业课程体系(见图3)。

三、就业创业体系构建面临的基本问题及应对

(一)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由于就业创业指导教师大多数是年轻的专业教师或辅导员,因此,受到专业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性影响,就业创业指导教师的示范带动能力不够强,要进一步加大选派就业创业指导老师赴企业实践锻炼的力度,同时要对就业创业指导老师进行有关具体行业就业创业的针对性培训[15]。

第2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1.1中观层面的界定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宏观经济是总量经济活动,即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微观经济是个量经济活动,即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是指个别企业、经营单位及其经济活动。而中观经济则是指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那一区间的经济,具体地说,也就是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的经济。

1.2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内涵

从系统层次关系上来看,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宏观的一个局部,相对微观层面则是全局,这一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决策从属于国家宏观农业科技创新职能与政策的控制,而对其下属众多的部门与企业具有全局导向作用,因此,在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纵向链条上,它是承上启下的中间媒介和中端调控系统,发挥着中间联系与协调的作用,一方面它必须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的目标、政策、方法、法规等信息来调整区域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另一方面又要输入区内外的农业科技创新信息以激活其自身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由区县、地市农业科教创新机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农业科技管理机构以及农业创新实践机构所组成的有机创新体系,其中农业科教创新机构是基础和动力源泉,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是桥梁和纽带,农业科技管理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和政策支持。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架构

与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不同,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包含实践部分。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由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农业科技管理系统和农业创新实践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循环系统。

在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农业科技管理系统和农业创新实践系统四部分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1.3.1农业科教创新系统

农业科教创新系统主要包括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等。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是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和动力源泉,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更新、开发大量的农业知识和技术。

1.3.2农业科技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服务系统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农业企业等。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环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还与市场和农户紧密联系,能够较好的吸收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有效地传递给市场和农户,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速度。

1.3.3农业创新实践系统

农民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实践者,是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对象。一方面农民将接收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应用于田间地头,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农民在实践过程中改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并逐步反馈到农业科教创新机构,促进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再更新。

1.3.4农业科技管理系统

农业科技管理系统是由区县、地市政府组成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管理支持系统,各级政府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软硬件支持。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从农业科教创新系统流向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再流向农业科技实践系统的过程,可以从任何一个步骤出发形成回路。

农业企业在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角色,它包含于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和农业科技实践系统等三个子系统中,是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

2.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分析

2.1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一般性分析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一般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性、多元性、复杂性、传递性和预测性。

首先,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整体性。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由各级农业教育科研机构、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农业科技管理机构以及农业创新实践者所组成的有机创新整体,创新成果研发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得以顺利实现,取决于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整体配合和集成互动。

其次,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多元性。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有多个子系统构成,而且每个子系统中又包含着多个要素,要素之间共同作用形成整个创新过程。

第三,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复杂性。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涉及多个农业机构,创新内容丰富,创新方式多样,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运作是一个循环发展的复杂过程。

第四,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传递性。农业科教创新系统培育大批农业创新人才,研发大量农业创新知识和技术,这些人才、知识和技术在创新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流动,体现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动态传递。

2.2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特殊性分析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不仅具有一般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性、多元性、复杂性、传递性和预测性,而且有其自身的特征:

首先,在中观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农业教育科研机构相对较少。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大都分布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区县一级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相对缺乏。

其次,在中观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政府的作用相对较大。在我国,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还不完善,创新资源较少,创新人才缺乏,创新能力较弱,而创新需求相对较高。因此,必须加强区县、地市政府在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的作用,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第三,中观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区差异,每个区县都有其特殊的农业环境和资源,中观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都是根据各个区县的实际情况,与当地的资源享赋、农业特色紧密结合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第四,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大多数属于集成创新的范畴。就目前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来看,区县、地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还没有达到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原创水平,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引进、吸收、消化和融合科技创新成果的集成创新阶段。

2.3农业科技创新在中观层面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对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中国的战略产业。而对于直接连接农村和城市的中观层面经济格局来讲,农业的良好发展意义更大。

2.3.1促进中观层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为目标[9],更新农业知识,开发农业技术,并及时的转化和推广。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业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导致大批新型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中观层面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3.2提升中观层面农业生产水平

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中的农业科教创新机构不仅培育大量的农业创新人才,而且开发大量的农业技术,现代农业生产离不开优秀的农业创新人才和科学的农业技术。

2.3.3增加中观层面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生产效益的好坏取决于农产品的价格。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农产品进入市场,其科技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到销售价格高低。有效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推升农产品价格,可以增加中观层面农业生产效益。

3.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实证分析——北京市昌平区

昌平区位于北京西北部,是北京十个农业区县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昌平区依托北京一流的科技资源,坚持科学技术优先发展,为昌平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良好条件。

3.1北京市昌平区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现状和问题

昌平区以“科教创新基地”为定位,坚持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科技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高,引进了大批教育科研机构,培养和造就了大量创新人才,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3.1.1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利用程度不高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是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昌平辖区内现有高校43所,科研机构106家,创新资源比较丰富。但在这些教育科研机构中,涉农机构比较少,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相对缺乏。加之涉农教育科研机构内部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较弱,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造成农业科技创新资源不能得以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

3.1.2农业科技服务系统不健全

昌平区农业科技服务系统的发展推进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拓宽了农产品得流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其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内部管理不够规范,人员素质偏低,服务层次依然停留在采购服务和提供信息上,服务涵盖面较小,没有按照农户和市场的要求组建服务机构,而且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3.1.3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机制不完善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和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4年的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公共投资中,农业科研和推广投资的增长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最大。近年来,虽然昌平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有所加大,但是与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大量资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4.构建和完善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对策建议

4.1积极整合利用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资源

发挥中观层面农业教育科研机构的聚合效应,加强农业教育科研机构的人才培养,激发涉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着力推进农业教育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对接和合作,努力实现科教资源的有机结合,形成农业科技创新的整合力量。

4.2大力培育中观层面农业科技服务机构

引导和支持中观层面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组建发展,全面提升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农业知识产权、农业技术交易和农业成果转化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形成和发展,鼓励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4.3着力优化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制定鼓励和促进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建立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内部的良性互动机制。积极争取宏观层面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逐步提高中观层面的资金投入,完善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结构,实现投资效率的有效提升。

第3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村科技园区;创业;阶段;创业环境

1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阶段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迅速涌现并发展起来,逐渐具备了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组装的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功能。农业科技园区出现与发展的十多年来,经过不断创业与创新。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农业科技园区在我国从探索到发展的时间并不长,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总体上仍处于创业阶段,其创业发展历程可分为3个阶段:

1.1 第一阶段。从1993年到1997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处于探索阶段

1993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全省成立10大农业科技园区,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率先成立,以后全省陆续成立10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探索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拉开了全国各地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序幕。1994年,我国在北京建立了以展示以色列设施农业和节水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园――中以示范农场;199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顺义三高科技农业试验示范区;199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孙桥现代农业示范区。

该阶段主要以新技术、新成果的展示为主。进行设施农业示范。在种植方面以推广蔬菜、花卉、果树等园艺作物为主。该阶段以济南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为标志。

1.2 第二阶段,从1997年到2001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1997年2月,由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启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1997年建立的陕西杨凌部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由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筹办。国家科技部1998年批准立项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域布点。国家财政部1998年批准立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从1999年起专门设立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项目,示范区的面积一般为1万亩以上。另外。地方政府主办的地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建设一批高效的农业科技园。据农业部科教司2000年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已达到600多个,县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达到2000多个(蒋和平,2001)。

该阶段强调示范功能、培训功能,探索新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但部分园区的政府色彩浓厚,多为“盆景”或“形象工程”,部分园区效益不显著。该阶段以国家科技部正式立项启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为标志。

1.3 第三阶段,从2001年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处于规范发展阶段

通过几年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吸引了多渠道的向农业产业的资金投入,开发、引进、推广了一大批农业高新适用技术,通过培训提高了当地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有不少问题。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肯定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并明确指出“要抓紧建设科学园区,并制定扶植政策”。此后科技部联合农业部等6部委制定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01年,《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按照“先行试点、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2001年8月和2002年4月,科技部连续启动两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使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该阶段,园区进行规范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建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等创新服务体系。国家肯定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并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该阶段以2001年8月科技部启动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为标志。

2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区域创新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把全球创业观察(GEM)开发出的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转移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等9个方面的创业环境条件分列入软环境和硬环境,与园区创业与创新的主体作用。

2.1 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硬环境

农业科技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三者缺一不可,互为支持关系。要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园区需要一个好的硬环境如区位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等等。硬环境又可分为不可变硬环境和可变硬环境。

2.1.1 不可变硬环境

创办农业科技园区的区位选择十分重要,将使园区具备其自然属性,因为一旦园区选址确定,将使园区创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确定,如交通距离、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及其他生态资源不可改变,或者改变时需要大量成本,如建设配套水库等。

例如,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科学技术部于2002年5月批准建立的部级农业科技园区,原有园区核心区――连丰农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水资源不足、土地费用过高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培育大连市农业科技园区的龙头。更好发挥部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先导及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大连市决定将原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连丰园区)与登沙河镇大连市农业现代化园区进行整合,组建新的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登沙河)。新的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由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中心区和9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分区构成,形成“1+9”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因空间狭小,发展受到制约的矛盾,还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1.2 可变硬环境

农业科技园区选址一旦确定,将进行一系列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是可变的硬环境。可变的硬环境体现着政府对园区的支持力度和园区建设发挥创新主体的能动能力。各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一般基础设施如水、电、路、通讯由政府投资兴建,资本运作良好的园区可以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化运作,由人驻园区的企业投资或融资建设。可变的硬环境越完善、配套越齐全,越利于园区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例如。沈阳沈北农业高新区从2006年起,沈北新区蒲河以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城建规划和城建计划,连续5年,市政府每年补贴1亿元,用于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新区将“七通”(上下水、电、

暖、蒸汽、煤气、电讯)接至项目用地红线50米范围内,产业用地免征电力增容费和基础设施配套费。

2.2 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软环境

营造农业科技园区创业的区域创新环境,隐藏在硬环境背后的软环境对硬环境作用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园区创业的软环境主要表现为网络系统。即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和行政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这种软环境可分为3个层次:介质环境、机构环境、调控环境。

2.2.1 介质环境

介质环境包括农业科技园区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直接影响人们的创业精神、互信合作的精神等。这种环境与园区的社会文化基础有关,有赖于长期的教育投入、国民素质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

(1)教育培训

教育培训是园区创业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业者将潜在商业机会变为现实的基础(GEM,2002),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十分重视教育培训活动,强调示范、培训、孵化功能,一方面引导园区产业创业成功,另一方面对广大农户进行示范、培训,引导农民使用新技术,带动千家万户农民走向国内国际大市场。与科教机构合作,引入企业管理和创业管理教育是农业科技园区下一步教育培训努力的方向,将使园区中具有更多的创业和创新精神。例如科技部很重视国家科技园区教育培训工作,将其列为园区重要的考核指标。

(2)文化和社会规范

文化与社会规范环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农业科技园区文化是园区社会群体中人们相互交流的产物。主要包括群体信守的价值观、信仰、思想、习俗和语言等方面的因素;园区社会规范是共享文化的人的相互交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文化和社会规范不能相互独立存在,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例如,创新文化是构建整个沈阳沈北农业高新区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由企业、研发机构、教育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多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充分交流互动共享,构成了一个良好的无缝联合、高效运行的创新网络。沈北园区蒲河新城良好的园区环境、便捷的工作条件和鲜明的形象标示与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城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在科技部门的引导下,新城共有30余家企业与大专院校合作,组建企业研发中心。其中。禾丰集团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并成立了饲料加工工程技术中心,辉山乳业成立了乳制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大陆激光成立了涡轮激光修复技术中心等。

2.2.2 机构环境

机构环境包括各种农业科技园区内创新和创业主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机构和制度。主要是指园区各种社会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及这些机构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方针中明确提出中介参与,技术依托单位参与园区建设。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也将科技中介建设列入重要的地位。

(1)研究开发转移

构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是农业科技园区重要的任务之一,园区的创业与创新成功的关键是园区研究开发转移的环境构建。通常园区与科技机构密切合作。选择几个技术依托机构,成立一个利益共同体,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园区以此构成良好的研究开发转移环境,促进农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商品化。

例如,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十分重视专家大院建设,适应了农民群众盼望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领先科技致富的迫切要求,园区各农业专家大院与重庆以及西南甚至国内外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聘请专家,针对重庆市农业结构调整,进行良种牛繁育、薯类脱毒、柑橘脱毒育苗等方面的技术攻关。

(2)金融支持

为了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伊始就重视园区的融资问题,发起成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6个单位之一就有中国农业银行信贷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除了有专业商业银行的支持之外,还需要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支持,形成一种良性的造血和输血机制。园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融资也是一个很好的筹资渠道。为了促进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引导基金如孵化基金、种子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也是必要的。

例如,沈阳沈北农业高新区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优势企业、种子期科技企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提供增值服务,解决资金瓶颈:区内蒲河新城作为国家开发银行全国“三化”解决“三农”的示范区,将积极选择、推荐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它大型产业化企业与国家开发银行对接,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优惠贷款。

(3)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

农业科技园区的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属于园区促进创业的机构环境的一部分,各种中介机构的建设如:法律服务机构、会计服务机构、各种咨询、评估机构等;各种服务体系的配套如:通讯设施、邮电网点、供电、供水、污水处理、供暖等机构、设施的健全。这些机构、设施是否健全,提供的服务水平如何。提供的服务能否使人园企业用得起等方面是机构环境建设重要的衡量标准。目前成立的各种科技园区绝大多数都设有科技服务区或管理服务区,为园区的软硬环境提供服务。

2.2.3 调控环境

调控环境是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园区多个创业和创新主体发生协同效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导方针中也明确提出政府指导,就是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支持和引导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1)政府政策

政府在促进园区创业和创新中的角色是制定政策。通过政策来影响创业者或创新主体的决策以达到政府宏观调控的目的。我国目前的高技术产业更多的是靠政府在推动。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一些促进创业和创新的法律法规,如《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促进科技人员创业。并对高技术创业企业在税收、科研经费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优惠。

(2)政府项目

我国比较有规模的农业科技园区都是通过政府项目建设的,体现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如陕西杨凌部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由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筹办,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和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区由科技部立项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由财政部批准立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项目由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等6部门联合启动。

(3)进入壁垒(入园项目选择)

全球创业观察模型(GEM)提出的进入壁垒主要涉及国内开放程度。体现在创业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是否存在行业准入壁垒,是否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和创新环境中,进入壁垒涉及对创业企业入园时所作的限制。农业科技园区是一个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缩影,体现科技、效益、生态三位一体。因此,各地农业科技园区在招商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又对一些入园企业进行限制,主要从生态、节水、节能、园区功能分区、当地产业发展方向及产业带动等方面考虑。

第4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第5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

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第6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摘 要] 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新形势,农机技术推广必须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拓宽大领域、实施大推广、服务新农村,充分发挥农机技术推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农机技术推广引导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关键词]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农机化服务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环境、对象、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现行的农机技术推广体制是在省、地推广总站的基础上,实行以县农机推广站为中心,以乡、镇农机站为纽带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竞争的氛围淡化了行政推广方式的垄断权威,某些传统的推广措施的效用在逐步退化,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单一化推广组织体系已不能实现上述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重大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对农机新技术的需要,不适应农机科技新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向广大农民和农机户传播的需要。不适应广大农民对通过普及使用新机具、新技术达到致富目的的迫切需求。因此,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必须进行创新和完善。

农机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农机化服务的重要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环境、对象、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现行的农机技术推广体制是在省、地推广总站的基础上,实行以县农机推广站为中心,以乡、镇农机站为纽带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竞争的氛围淡化了行政推广方式的垄断权威,某些传统的推广措施的效用在逐步退化,这种政府主导下的单一化推广组织体系已不能实现上述农机推广工作面临的重大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发展对农机新技术的需要,不适应农机科技新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向广大农民和农机户传播的需要。不适应广大农民对通过普及使用新机具、新技术达到致富目的的迫切需求。因此,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必须进行创新和完善。

一、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社会建制

一、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社会建制

1.调整和完善现行国家农机技术推广机构

1.调整和完善现行国家农机技术推广机构

调整和完善现行国家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主要包括:调整市、县农机技术推广专业机构的设置,以便农机技术推广专业机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调整和创新县、乡(镇)农机站机构设置,可组建区域性的中心农机站,或按优势产业带设置的跨区服务专业农机站,亦可按特色产业综合设置。

调整和完善现行国家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主要包括:调整市、县农机技术推广专业机构的设置,以便农机技术推广专业机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调整和创新县、乡(镇)农机站机构设置,可组建区域性的中心农机站,或按优势产业带设置的跨区服务专业农机站,亦可按特色产业综合设置。

2.培育和发展多元化不同所有制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

2.培育和发展多元化不同所有制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

培育和发展主要包括国家农机科研部门的技术推广组织、高等农业工程院校的科技推广组织、社会团体性质的农机推广组织、专业合作经济形式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农机企业的科技推广组织、中介服务组织以及民间的农机协会组织等,“官办”(国家企事业单位)与“民办”(民营企业及民间组织)的组织共同发展。

培育和发展主要包括国家农机科研部门的技术推广组织、高等农业工程院校的科技推广组织、社会团体性质的农机推广组织、专业合作经济形式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农机企业的科技推广组织、中介服务组织以及民间的农机协会组织等,“官办”(国家企事业单位)与“民办”(民营企业及民间组织)的组织共同发展。

3.对不同形式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实行政府统一管理体制

3.对不同形式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实行政府统一管理体制

政府应加强对不同所有制、不同形式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的引导,鼓励发展,并制定统一的推广政策和法规,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应使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在竞争中得到优化配置。

政府应加强对不同所有制、不同形式的农机技术推广组织的引导,鼓励发展,并制定统一的推广政策和法规,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应使农机化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在竞争中得到优化配置。

二、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模式

二、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模式

1.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1.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双轨多元化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具有双向性、适应性、协调性、社会性的特点,其推广工作既代表政府的意愿又能满足农民对农机技术的需求,使推广工作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生机。因此,目前在强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地位、作用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突破政府主导的单一推广组织机构的格局。在健全国家推广组织机构的同时,大力调动农机科研机构、农业工程院校、社会经济组织、农机企业、中介组织、农机协会、农机户及各种传媒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来,实现推广组织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加速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多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双轨多元化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具有双向性、适应性、协调性、社会性的特点,其推广工作既代表政府的意愿又能满足农民对农机技术的需求,使推广工作具有较高的效率和生机。因此,目前在强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地位、作用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突破政府主导的单一推广组织机构的格局。在健全国家推广组织机构的同时,大力调动农机科研机构、农业工程院校、社会经济组织、农机企业、中介组织、农机协会、农机户及各种传媒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来,实现推广组织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加速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2.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模式及组织体系

2.创新的农机技术推广模式及组织体系

根据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与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推广非常重要。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的推广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推广形式与组织体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农机技术推广模式及其组织体系有以下几种。

根据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与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推广非常重要。对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同的推广项目,可采用不同的推广形式与组织体系。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的农机技术推广模式及其组织体系有以下几种。

(1)政府支撑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主体为政府推广机构,推广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适宜于公益性强、社会效益显著、机具投资大的农机推广项目。

(1)政府支撑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主体为政府推广机构,推广资金以政府投入为主,适宜于公益性强、社会效益显著、机具投资大的农机推广项目。

(2)农机企业带动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主体为农机生产企业。资金筹措主要以企业投入为主,适宜于经济效益明显、技术简单直观、投资少、农民易接受的农机推广项目。

(2)农机企业带动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主体为农机生产企业。资金筹措主要以企业投入为主,适宜于经济效益明显、技术简单直观、投资少、农民易接受的农机推广项目。

(3)民间协会组织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政府扶持、农民自发组织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它是一种在自愿、自由、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联合。这种民间推广组织主要有农机协会、研究会、合作社等形式。

(3)民间协会组织推广的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由政府扶持、农民自发组织的民间科技推广组织,它是一种在自愿、自由、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的联合。这种民间推广组织主要有农机协会、研究会、合作社等形式。

三、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保障条件

三、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保障条件

1.建立和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政策法规体系

1.建立和完善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政策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已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科技进步法》,这为农机推广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但现有的政策和法规还不够完善,对执法情况的监督力度普遍欠缺。因此,面向新世纪,适应新形势,借鉴发达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政策法规体系,以指导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和政策、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已正式颁布实施《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科技进步法》,这为农机推广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但现有的政策和法规还不够完善,对执法情况的监督力度普遍欠缺。因此,面向新世纪,适应新形势,借鉴发达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政策法规体系,以指导和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和政策、法律保障。

2.建立和健全多渠道农机技术推广投资体系

2.建立和健全多渠道农机技术推广投资体系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WTO规则中的保护和扶持政策及《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积极出台当地的农机化发展政策,强化对农机技术推广的财政支持,逐步提高农机技术推广经费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以保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企业、社会经济组织和个人等社会资金投人农机技术推广。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WTO规则中的保护和扶持政策及《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积极出台当地的农机化发展政策,强化对农机技术推广的财政支持,逐步提高农机技术推广经费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以保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引企业、社会经济组织和个人等社会资金投人农机技术推广。

3.建立和完善农机科技创新基础和机制

3.建立和完善农机科技创新基础和机制

农机科技开发和创新是技术推广的前期工程。农机科研院所、教学单位、农机龙头企业是农机科技成果产出的源头。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进一步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科技人才创新工程;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产权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持久、有效的动力,促进农机高新科技成果的产出,为农机产品换代和技术推广提供技术贮备和技术支撑。

农机科技开发和创新是技术推广的前期工程。农机科研院所、教学单位、农机龙头企业是农机科技成果产出的源头。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科技优势进一步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现科技人才创新工程;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产权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持久、有效的动力,促进农机高新科技成果的产出,为农机产品换代和技术推广提供技术贮备和技术支撑。

4.建立有效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

4.建立有效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是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建立有效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重点应从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奖励制度等三个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是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建立有效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运行机制,重点应从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奖励制度等三个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

5.建设精干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

5.建设精干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

加快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是做好推广工作的根本。目前我国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陈旧、文化层次仍较低。建设精干的农机技术推广队伍,一是加强继续教育工作,通过不同层次的脱产深造、在职函授、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更新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及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掌握现代科技手段,以适应农机科技不断发展的需求。二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纳人才,营造良好环境留住人才,使更多的科技人员来从事农机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三是注重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机企业家队伍。四是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农机从业人员及后备人员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掌握并能应用高新农机技术的新型农民技术队伍,逐步通过示范、指导,提高广大农民的群体科技素质,捉进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问

第7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对策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条件日益严峻。1996年,我国耕地总面积为19.51亿亩,到2006年年底已降为18.27亿亩,10年间净减少1.24亿亩。而我国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城镇化进程尚未过半,尽管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但耕地继续减少的趋势仍难以扭转,每年仅建设用地至少需要新增占用400万亩土地。我国人均淡水总资源约为215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总体上严重缺水。2006年,我国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为8.48亿亩,仅占总面积的46.41%,一半以上耕地仍是靠天吃饭,每年因自然灾害损失的粮食就超过700亿斤。

同时还要看到。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农产品生产者逐步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整个国家的人均农产品消费量显著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处于持续较快增长的阶段。

另外,我国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还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在人均耕地、淡水等自然资源数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农产品需求较快增长的条件下,我国农业受到的自然资源制约日益凸显,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增加农产品产出的余地已越来越小。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根本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1 加快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据统计,我国获奖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仅为53.5%。全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只有30%-40%。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没有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首先要构建新型的农业科研体系。应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农业科研队伍。在研究方式和方法上,应顺应科技发展潮流,创新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从不同生态系统出发研究问题。应选择我国农业生产急需的、适合我国生产要素发展水平及市场需求变化的技术项目作为农业科研的突破方向。如选育动植物超级品种、高效利用农业资源、防治农业生物灾害、现代生物技术、现代集约化种植养殖业、优质安全农产品技术、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设施等。

其次要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大力开拓和发展农业技术市场,搞好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创立各具特色的农技推广模式。

第三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中介体系。研究制定有利于科技中介组织快速发展的财税金融等政策,积极扶持培育骨干科技中介组织,指导和推进资质认证和信誉评价,围绕龙头企业、农业基地等农业创新实体的困难和需求,搭建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的技术平台和信息平台,鼓励一批具备条件的科研机构转变为中介机构,形成农业类科研机构、高校、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和涉农企业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动力。

2 促进农业科技集成创新

集成创新的特征在于能打破空间和层次界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开放式地解决创新问题,获得外部规模效应。

(1)实施战略集成。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项目或产品,集中科技资源,大力促进各项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

(2)实施资源集成。加强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协作和资源整合,将各种渠道获得的创新资源不断优化、集成,建立多种形式的科技经济联合组织。实现创新主体的集成,促进现有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等要素系统化大规模整合,使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保持旺盛活力和强大生命力。

(3)实施组织集成。农业科技园区具有集成创新的重要功能,是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管理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可为现阶段农业科技集成提供高效运作平台。我国目前已拥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数千个,其中部级农业科技园区40多个。农业科技创新应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的集成功能,以产业、技术或产品为平台,以计划、项目为主要组织形式,辅以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集成相关的技术、信息、知识、能力等创新资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突破。

3 推进农业科技结构调整

农业科技一定要突破主要赋予种植业、养殖业等产中环节的传统定位,面向产前、产中,以产后为重点进行系统部署,进行三大调整。

一是调整传统种养技术研究领域。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增强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特别要加强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调整现有研发体系。以强化农业区域综合能力竞争性为核心,按农业生态区和优势农业区建立新型区域科技创新与能力体系,加强农林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农业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重点加强不同区域农林复合生态能力恢复技术、农业重大生态工程的建设,包括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以及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火灾虫灾,外来生物入侵和防治技术研究。

三是调整科技研发主体。以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增强优势产业研发能力为核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研发体系,改变过去产中研究力量过于集中的格局,强化产后加工与流通科技能力,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配送关键技术的研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改变工农剪刀差、种养业与加工业割裂从而损害农业利益的做法,实现农业效益从产中环节向产后增值转变。

4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一要创新投入机制。国家财政作为公共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投资的主体,应逐年增加资金投入,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财政用于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应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尽快达到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占到农业增加值的1%以上。同时要积极引导各类农业及涉农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吸收海内外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事业。要加快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要创新人才机制。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机制创新。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培养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特别需要一批懂科技、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各级政府和科研管理部门要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营造农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建立人才库和人才市场,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率。

三要创新管理机制。农业科研单位应积极从市场需求、农业产业化以及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中寻找课题,改变课题分散、低水平重复、脱离实际的倾向。政府对农业科研的管理,应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建立和完善首席科学家(专家)制度、重大课题招标竞标制度。

5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一是突出农业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在现阶段,应按照“抓大放小、合理布局”的原则,通过“并、转、建、撤”等不同途径进行调整、改造和改建,加快建立部级农业科研中心、地方农业科研分中心和重点试验室,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科技力量集中的农业科技创新“国家队”和“地方队”。

第8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科技创新;小城镇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th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construction as the Angle of view to study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found in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reduced gradually, farmland land use efficiency low, and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n provide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upport of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directly benefit farmers, therefor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paradigm, build a diversity of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ocking platform to realize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powerful combination.

Keywords: modern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Small towns

中图分类号: [F29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小城镇建设,是解决现阶段我国农村一系列深层次矛盾、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城镇建设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在于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在农村的运用。农业科技创新是改变农业发展模式、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形成农业发展新思路的前提;小城镇建设中只有聚焦于农业科技创新,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新的突破。

1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小城镇规模扩大,农业就业人口减少

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不仅是一个地区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现代化发展的标志,从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发展来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基本都大于70%,甚至有些国家城镇化水平已达90%以上,目前,城镇化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体制的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26.41%发展至2011年已达51.27%,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在这一快速发展进程中,我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从1990年60.1%下降到2010年36.7%,相比之下,二、三产业就业人数比处于增长趋势,近年来第三产业人数比大于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按当前的增减趋势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将会再不断缩减,农业人力资本投入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形式。

1.2 农地用地效益低

面对如今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仍有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对于土地规划仍是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在小城镇建设中,第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地发展,但有些地区却呈现出成片农地抛荒、农地工用等现象,从表面上看,城镇化为耕地创造了良方,因为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耕地转建设用地的指标就增加了,农业人口的转移加快了土地的集约,但由于小城镇发展本身的扶持资金是有限的,而在小城镇建设初期,政府积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撤并,盲目改造中,不仅导致大量资金浪费,还忽视了农业生产的特征[1]。被转移到规划住地的农民失去了农业种植机会,部分农民变成工人或者农民工,但仍有大部分劳力被闲置,小城镇建设中农地如何有效运用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已成为一大困境。

2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根本动力在于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全面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力求在科技对接平台机制上寻求新的突破,实现现代农业科技效益最大化,以全面支撑小城镇建设。

2.1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最根本要素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保证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城镇建设进程中,整体的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和不平衡状态,从目前来看,小城镇建设仍是一项长期和渐进的工作。小城镇建设中农民收入来源低、生产力不发达,农业逐渐萎缩等问题的突出,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不容忽视的农业问题仍需要大力的支持,三大产业发展的不协调,要求小城镇建设需要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技术创新支撑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生产的发展是小城镇建设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而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业发展必将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将成为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农产品需求上能有效的提高产量,使小城镇发展更加快速。

2.2小城镇建设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

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生产的发展,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将有大量的农田,这些农地除了部分被规划用到工业上,还将有部分仍为农业所用,但从多个地区的小城镇发展而言,这些农田常被闲置着。小城镇工业发展的同时,应该有效的利用农地,以实现农地效益最大化,以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和产业化发展。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能够有效吸收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规范化服务,提高农村现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龙头企业发展、在形成的城镇空间中,有利用农产品的供给需求量的统一,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聚集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利于形成产业集群,这些都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介入创造有利的条件,引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不仅能提高小城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还间接地提高农民收入。

3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支撑小城镇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是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推动小城镇建设。而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如果缺乏平台效应,容易产生短期化、缺乏规范化。因此,本文认为在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除了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安排的同时,还要加强对现代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管理及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技术,更加全面系统的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共建研发机构和项目对接形式,以期实现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的建立,这种良性机制应是一个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集合体。而这个集合体也是搭建起企业、市场机制及农民三者之间的桥梁。

3.1创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助推小城镇建设

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能够助推小城镇建设发展,这就要求这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构不仅要在技术上实现农业新技术的交流,还应时时了解市场的需求,引进企业合作项目,尤其是向小城镇不断引入新技术,实现机构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

3.2建立适应小城镇建设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作为支撑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节点,必须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其作用的实现。在现有的现代农业科技与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基础上,应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制度体系,在现代农业科技对接组织体系中,政府只是作为顾问的角色,负责监督,资金资助与政策扶持,而企业和农民则是这个体系的两端,中间的机构应该由非政府组织和高校以及其他的机构构成,在这样一种多元化模式对接机制中,能有效改变原有的政府主导的创新体系的限制,实现社会管理创新小城镇建设。

3.3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实现程度,关系到当前小城镇建设的深入程度。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企业关注的热点,也是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结合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在这种对接形式中要突破传统意义上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的界定,改变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问题,解决知识陈旧,有计划地吸引一些青年,尤其是高校人才到小城镇,建设一批强有力的潜力股青年群体,使得在小城镇建设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实现管理人员的合理分工协作,以求全面地、系统地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实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并达到支撑小城镇建设的目的。

3.4 小城镇建设进程中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创新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如果没有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就缺乏实际意义。因此,在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中,创建多元化的对接形式能够更有效的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真正发挥其最大效益。(1)开展网络24小时服务,既可以咨询各种科技信息,又可以提供其他企业的投资意向需求,提供多方面的信息需求。(2)在一些示范基地中,适当开展一些农民咨询为主的信息咨询室,以企业为主的企业合作项目管理,提供实际的交易运作形式,争取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共建政府+农民+龙头企业的三赢。(3)对于那些社会效益显著的公益性、关键性技术的推广与示范工作,政府给予适当的扶持,还需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培育发展农民、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组织,建立专业人员、农民、企业家等广泛参与。(4)对现有的农技推广服务站进行整合,根据小城镇布局,该地区的农产品发展优势,建立专业服务站,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5)发挥小城镇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结构的作用,通过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给予资金与政策扶持的构建,实现民间自治组织管理的一种非政府组织的合作机制,突破现有模式中政府管理的局限性,将源源不断地为小城镇的农业产业输送更好的技术和成果,提升小城镇的农业产业科技含量,以科技推动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缩短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化的距离,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减少了转化时间。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是小城镇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引导和支持下,以机构+制度+人力资源+农推的良性机制的集合体的服务体系来连接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小城镇,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数量与质量,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得以运用,小城镇得以快速发展。

第9篇: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

1.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一是产学研脱节现象较为普遍,创新运行不通畅。这突出表现在:科研课题关于农业生产实践的少,科技人员重视理论研究的现象较为普遍,没有真正做到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农业科技研究,由此造成科研与生产脱节。二是现有科技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这严重影响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

2.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有待提升。目前,山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与实际需要存在很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不足。全省农村科技人才数量仅占农村劳动力的2.29%。[2]二是人才配置不合理。目前,山东省的农业科技人才大多分布在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长期扎根基层的甚少。根据有关数据,山东省农技推广人才与农业人口之比为1:676,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为1:100。三是由于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吸纳新技术的能力较低。

3.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据统计,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一般在1%以上,而山东投入水平只有0.1%至0.2%。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投入渠道单一,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由此带来了诸如科研单位的设施条件简陋、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从企业投入看,大多数农业企业自身科研实力较弱,未能形成自主研发体系。

4.农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信息化。近年来,山东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有明显提高,但农业信息化发展情况与山东农业大省的地位仍不相符。主要表现:一是缺少对信息建设的统一规划。由此,造成了不少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库的作用发挥得也不好。二是缺乏资金投入保障。目前,财政投入是山东省农村信息化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致使农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缺乏。一些自筹资金的单位资金压力更大。三是农业信息传输渠道不畅。目前,山东省对农业信息化相关载体的整合不够,综合利用水平不高,致使农业信息的与传输不畅通,降低了现有农业信息的使用效率。

二、山东省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进程及评价

(一)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体系架构根据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参照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标准,从山东省实际出发,我们构建了一套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评价体系.

(二)山东省农业科技创的测试分析以表1所示的评价体系,以2011年山东统计数据,计算山东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以(0.2,0.4,0.6,0.8)为分数集的对应评语集(极低,较低,一般,较高)进行分析,根据计算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较低。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综合评分为0.42,居于0.4-0.6区间。可见,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较低。这个结论,与2011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是基本一致的。根据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2011年全国31个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被划分为四类,其中山东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55%,名列第11,处于第二类,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0.05%),这与山东经济大省的排名是极不相称的。2.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指数较低。以理想状态为100%,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指数仅为42.65%。这与山东整体科技环境相符,在2011年科技进步环境指数的排序中,山东科技进步环境指数为54.22%(全国科技进步环境指数为56.94%),名列全国第13位。这种现状与山东缺乏农业科技人员密切相关。3.山东省农业科技投入指数过低。以理想状态为100%,山东农业科技投入指数只有19.55%,这与山东整体科技投入水平差别较大。2011年,山东省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59.8%(全国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58.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名列全国第7,比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前进4名。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山东农业科技投入中物质投入占比过低。4.山东农业产业化指数一般。如以理想状态为100%,山东农业产业化指数为57.55%,接近一般水平。5.山东省科技创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指数一般。以理想状态为100%,这一指数为65.98%,只达一般水平。

三、山东省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着力优化农业科技环境一是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通过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进一步整合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企业、农技推广机构的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构建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网络,大幅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山东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二是构建良好政策环境。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创新事业提供保障。要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来。要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科技成果独立评估制度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三是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平台体系、公益性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四大建设”。四是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立足山东实际情况,推进农业信息化,应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信息需求为向导,以农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强化农业信息化为“三农”服务的实效性,使信息化成为推进山东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二)着力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一是确立财政投入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体地位。纵观世界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荷兰农业科研经费60%以上来源于政府的投资。(4)政府只有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才能真正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二是开辟多条渠道,形成多元投资格局。要通过政策引导,提高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构建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并存的多元化农业科研融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