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街道的美学范文

街道的美学精选(九篇)

街道的美学

第1篇:街道的美学范文

【关键词】城市街道色彩 环境设计原则 色彩规划 功能设计原则

城市建筑色彩设计在我国各大城市已悄然兴起,但城市公共环境设施色彩即城市街道色彩设计规划还滞后于我们当下的生活。将城市街道设施色彩与环境进行科学、系统的设计规划,体现出街道色彩功能在城市环境中的积极作用,是当下艺术设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艺术工作者应当勇于担当的历史使命。

城市街道界面环境色彩包括城市路面、行人道和建筑物界面、广场路面、街道设施、绿化物点缀等,都是城市公共环境色彩设计的元素。在城市色彩规划中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城市路面与周边环境的色彩搭配和视觉美感,忽视道路色彩与民用建筑、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的功能性作用。其实,街道色彩设计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提升人文社会的重要精神品质,是不断地繁荣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科学的色彩理论发展观,更是我们设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色彩科学至上的精神张力。

笔者根据对国外一些主要城市的信息资料的收集,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武汉、株洲、郑州、南京等10余个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色彩进行调查,发现将城市街道进行系列的色彩规划设计还没有普及开来,在市政规划建设上更没有引起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色彩规划设计必将走向我们的生活空间。积极开展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色彩规划设计的研究,提高色彩规划在市政建设上的审美意识,以科学的发展观重视城市街道的色彩规划设计,以严谨的设计思想和可持续性原则将城市街道色彩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设计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笔者的审美思想来谈一谈街道色彩的设计原则。

一、城市街道色彩设计规划原则

将城市街道界面环境设施色彩进行包装设计,是色彩科学的应用价值理论学说的发展,它张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思想,体现了对人和环境的尊重。它针对人居环境中城市路面大街小巷两边的街角、行人道和建筑物界面、广场路面、街道设施、绿化点缀等视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艺术表达。如何将城市街道设施色彩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创意,如何将街道环境色彩进行系统的设计包装,体现出色彩规划在市政建设上的功能作用,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些创意设计、包装美化、功能作用,无外乎就是与时俱进地对街道进行创新、创意的审美表达。街道色彩设计应以人为本,以自然和谐的审美理念为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的色彩科学理论观作指导。

1.突出应用的功能原则

城市街道界面的色彩规划首先应该坚持应用原则,灵活地把脉城市街道界面的色彩规划,对这些街道界面的地理位置、光线强弱、色彩背景、冷暖效果、肌理对比、明度对比等基本情况要充分调查研究,并了解不同城市人们的审美取向。同时,要因地制宜地依据物体的造型特点、材料类别随形赋彩,将材料科学在吸收与反射的过程中的折射光和物体表面的光学原理运用在街道界面的环境色彩规划之中。因为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色彩变化会增强城市街道的审美层次和视觉美感来达到应用性的功能。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类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现在,这句话已基本变成现实。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城市大都历经数百年,但仍给人以典雅、温馨、舒适,充满文化意蕴的感觉。

2.强调色彩的地域原则

城市建筑色彩已逐渐在我国各大城市悄然兴起,但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色彩规划还滞后于我们的现代生活节奏和发展的步伐,还没有被政府官员、专业人士所重视和关注。这主要是因为文化艺术的封闭,加上生产力相对落后和受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的限制所造成的。多数城市的街道界面色彩,是由建材固有色体现出来的,如水泥灰色、白色或灰白色的砖瓦,都是由廉价易得的材料替代的。今天,城市建筑艺术和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不仅要规划好建筑色彩,还要根据所在城市街道的色彩个性展开设计,创造出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街道环境色彩。

3.规划色彩的有序原则

城市街道界面的环境色彩规划应该按有序的原则进行规划管理,既有助于生产力的发展,也便于街道界面的环境管理,街道界面的色彩规划和设计应当纳入到城市规划的程序中。尤其是区域性的规划设计,城市街道界面的环境色彩与建筑风格应该呈现出对比而又统一、对称中体现均衡有序的原则,应当在街道界面的色彩规划设计中加以论证。在城市街道界面的环境色彩规划设计中,色彩设计应当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没有色彩设计的文件方案是不完整的文件方案,不能施工。在日本和韩国,新建的小区都有成套的色彩组合方案供选择使用。而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制度,多数地区还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改变,城市街道色彩就很难按照有序的原则进行规划管理。

目前,我国城市街道界面环境色彩设计存在的问题不仅在色彩方面,而且城市色彩规划工作还很滞后。笔者认为,急需做的便是制定城市街道界面环境色彩设计的比例、尺度、材料、质地、个性风格等方面的统一,使某些杂乱无章的街道在规划设计下获得色调的统一性,使城市街道色彩呈现出有序的张力。

4.自然色彩的和谐原则

为提高环境艺术质量,必须重视环境色彩的研究,才能避免街道环境设计中色彩混乱、单调、贫乏、大同小异等现象。而杂乱无章地运用各种艳丽的色彩装饰街道也是过分的“色彩污染”,在街道环境色彩中应以和谐的色彩理论进行规划,切忌五色杂陈到处泛滥,产生不和谐的视觉刺激。

5.传统色彩的历史原则

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的积淀,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为了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风格,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显示城市历史的真实和厚重性。而如何把城市的历史厚重感与新建筑协调起来,在新建筑里体现传统文脉呢?这就需要城市设计时在色彩方面综合考虑,既要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意味,遵循历史审美原则,也要考虑现代的综合环境。如果城市的原有风貌已被破坏,那么在仅存的文物古迹周边,也要将其色调保持一致。例如德国的法兰克福,其旧城在二战中被严重破坏,在后来的城市规划中,便将现存的古建筑及其周边建筑用色调来融合,譬如用米黄色做外墙涂料,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色彩小环境。

二、城市街道色彩设计与环境因素

城市街道界面环境设施色彩的设计核心,是要把整体统一、材料表现、装饰美化设计三要素始终放在第一位,它是街道界面环境设施色彩的核心要素。这里的要素包括形体、线条、色彩、肌理,自然的、人工的,固定的、流动的,永久的、临时的等。城市街道界面环境设施色彩的设计要求色彩在先,在造型变化中增强色彩效果,在差异中增加对比,实现对立统一。如果只有造型而没有色彩,那样的街道是没有审美价值的。同样,街道的色彩设计零乱没有章法,会使人产生视觉污染,如果只有统一没有变化那同样会使人产生呆板的感觉。城市街道色彩设计并非将城市街道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也不是彼此模仿,争赶时髦,而是以色彩审美标准进行设计,规划出整体统一的风格。如采用高纯度的色彩会有较强的刺激,容易给人们的生理、心理造成损害。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的银座商业街霓虹灯招牌、广告牌充斥着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使人眼花缭乱,许多市民头晕目眩、心情烦躁,他们纷纷投诉,对杂乱的城市建筑色彩所造成的干扰表示强烈不满,后经城市色彩专家重新设计色彩,终于统一有序。

1.整体统一因素

城市街道界面环境设施色彩设计是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一大根源,应立法逐步限制广告色彩,强化城市街道的对比要素,使对比要素在城市街道界面环境设施色彩的设计对比和街道美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城市街道色彩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统一协调,坚持整体规划风格统一有序。城市街道界面环境色彩的规划设计是一种系统的规划设计,首先应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他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其他边上的辅助色,包括街道的街角点缀物及人行道花格子构造等的主要色调,以及人工色与自然色的协调统一有序的设计要素。

2.肌理对比因素

材料质地肌理色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许多城市的街道色彩都在争夺色彩的话语权。不少建筑在色彩上大做文章,但是材料的质地肌理表现还远远没有被开发。其实,城市街道色彩设计不是选择最时髦的装饰材料进行外表装饰,而主要是在质地肌理方面做文章。城市街道界面的环境色彩设计要特别注重材料质地肌理的运用。由于新型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等不断发展,为城市街道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也为城市色彩设计提供了各类可能。城市是不断发展的,城市特色是时代科技与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城市街道色彩设计中,应综合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去增强材料质地肌理美感,用色彩的肌理视觉语言区别不同的街道功能,增强材料质地肌理的审美效果,引导城市街道色彩体现出时代性和现代感。

肌理材料的各种质地在花坛、树木、树叶的造型中可以转换成形态要素和形式语言。因此在街道色彩设计中,可以丰富街道界面形象的审美表现。很多时候再现和机械地模仿都是以审美表现为目的,以视觉属性上的超越、抽取物象实现从自然样式到艺术美的形式构成转化。在街道环境色彩设计创作中,运用各种特殊材料的肌理效果,达到了模仿并超越物体表面斑驳肌理规定性的效果,使街道界面呈现出斑斑驳驳的肌理美感。这种斑驳的肌理美感在城市街道环境设施色彩设计上,生动地表现了肌理的式样和变化。这种方法丰富了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和肌理材料的表现特征。

3.美化装饰因素

第2篇:街道的美学范文

本文以天津市一宫花园历史街区为例从城市空间设计的角度,通过对街区内街道空间的分析研究,试图分析历史街区街道空间的特征与活力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如何在延续历史文脉的基础上保护发展其特色特征,丰富与更新其街道空间的活力。

关键词:历史街区;街道;空间;活力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garden of tianjin a historic district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urban space desig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reets across space research,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historical blocks the street space and features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nergy and discusses how to the basis of continuation of historical context development its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protection, rich and update their street space vigor.

Keywords: the historical block; Street; Space; vitality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历史街区街道活力的评价因子

历史街区的活力主要来自于外来人口和它内部居住的人的行为活动。二者相辅相成,正是由于街区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内部空间原生态的保护才赋予了历史街区空间的独特性和吸引力,不断吸引外来人口至此。具体到历史街区内的街道,其活力影响因素可分为三类,即建筑单体、街道环境要素和人的活动[ 苟爱萍,《王江波基于SD法的街道空间活力评价研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街道风貌特征,重点是建筑单体。二是,为交往提供安全舒适的空间。三是,承载多种行为活动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一些活动潜移默化也发生着变化,但街道承载历史街区内交通、交往、娱乐、文化等活动的职能却并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

图1:历史街区街道活力影响因素及评价因子示意图

综上所述,评价街道活力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图1) 。建筑单体和街道环境要素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街道空间特征,这些特征本身就是街道内在文化脉络和人文生态的直观体现,由此焕发出的街道魅力吸引人们不断地到达此处开展各种活动,为街道增加新的活力。

2 街道空间特征与活力的关联性分析

本文试图从街道的空间构成要素及其特征上论述街道活力营造的技术手法。街道空间活力具有三个变量即安全、交往和活力。三者是相互关联的,都通过街道空间特征反应,主要表现在街道尺度、街道界面、广场及开敞空间、室外雕塑等附属物等四个方面。

2.1 街道尺度

影响街巷尺度的因素多种多样,包括街道自身的宽度及横断面组成、地面铺装材料、街道两侧建构筑物的高度、街道两侧界面的虚实、街道绿化及街道装饰等等。其中以街道及与两侧建筑高度界定的街阔影响最大。

由于历史街区街道自身窄路密网的特点,加之两侧的建筑层数多为l层~2层,从建筑高度与街道空间的比例关系来讲,街道的高宽比多控制在l:l~l:1.5。根据《街道空间美学》根据美学原理,道路的空间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行人在道路的一侧,他的视野可以覆盖对面建筑物的全部,并会产生适当的围合感。这就是历史街区的街道往往给人亲切、近人感觉的原因。这点从“一宫街区”内不难看出(如图2、图3)。“一宫街区”内风貌街巷两侧建筑多为2~4层,道路宽为约15米,街廓比(D/H)值为约为1.5,给人以亲切感。

2.2 街道界面

街道界面,这里是指街道的边界,主要是指街道两侧的建筑物。街道界面的设计反应在空间层次上主要有2层含义:建筑本身的形态及建筑与街道的空间类型。首先,建筑自身的形态包括“第一次轮廓线”和“第二次轮廓线”。[芦原义信,《街道美学》]历史街区内街道两侧多为历史建筑,其建筑风格和形式具有独特的历史时代特征,是历史街道最能吸引人们视线的形态要素。其次,建筑与街道的关系处理得当,街道空间层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从建筑与街道的平面空间形态关系来讲,街区内建筑与街道之间的关系可分为靠接式和退接式两种。

(1)靠接式界定:是指建筑紧靠街道设置来界定空间形态。(如图4中的街巷空间类型A)建筑外墙直接形成街道界面。由于建筑和街道距离很近,建筑自身的形态特征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第二次轮廓线”直接影响着街道的空间特征及层次。如处理不好,容易导致街道空间单调呆板而失去吸引力。此时,街道和建筑都强调封闭性和私密性:一方面,在街道上看不到建筑内部,增加了内部私密性;另一方面,在建筑内形成对街道良好的监视。内部空间渗透到外部空间中是“将内部秩序渗透到外部秩序中”。

(2)退接式界定:是指建筑退后街道一定距离或者采取局部退台的形式来界定空间。(如图4中的街巷空间类型B)这种形式往往提供给建筑和街道一个过渡空间,形成开放——半开放——私密的空间层次。既丰富了街道景观,又为行人提供多种行为选择。此时,强调街道和建筑的开放性。值得一提的是庭院。人们在庭院内喝咖啡、聊天、休息,将日常的交往活动从街道引入建筑内部,使街道公共活动与建筑内部的私密生活相互渗透。庭院将“外部秩序渗透到内部秩序之中”。增加了街道空间的层次和趣味。

2.3 广场及开敞空间

广场作为街道的中心,是街道上能够为人们提供驻足、停留、休息的空间场所。历史街区内广场多为封闭的。一宫街区内的马可波罗广场即为圆形封闭广场的典型代表。其两侧界面为建筑前院的通透式围墙,在保持封闭广场形制的前同时,丰富了景观。规划展览馆前广场,作为街道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街区内开展主要文化活动的场所。一宫花园地区作为城市对外宣传和展示的空间,需要有这样一个开敞空间承载大型城市公共活动。

2.4 室外雕塑及附属设施

室外雕塑及附属设施不仅影响街道的尺度、空间层次,还直接影响街道特色的塑造。好的雕塑及街道附属设施,一定是与街道及周边建筑风格协调的、符合美学意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观赏和行为互动的、丰富街道空间的个性的、可识别的设施。最主要的能体现街道内在文脉和非物质文化特色,增强地方认同感。如广州五羊雕塑及华尔街的铜牛,这些雕塑自身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或一条街道的最具识别性的形态特征。波士顿犹太人纪念广场中的雕塑、布拉格街巷内的装饰性雕塑等都体现了街区的性格特征,使其充满情趣,富有趣味性。一宫街区内的马可波罗广场中心雕塑及内部意国风情的雕塑小品强化了街区的文化特色,使街道空间富有情趣。

3结语

为了使历史街区保持活力,在历史街区的街道空间设计时应该充分认识它,尊重它,然后再从中找出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和规律。同时还应充分地了解当前市民的生活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发展它、完善它。唯有如此,才能在为街区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实现对历史环境的保护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的延续!

参考文献:

【1】《城市美学》 马武定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环境美学》 阿诺德.伯林特 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基于SD法的街道空间活力评价研究》 苟爱萍,王江波.规划师2011年第10期.

【4】《浅析历史街区街道活力空间》周琎 山西建筑2008.3.

第3篇:街道的美学范文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了。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民主路了。民主路是我市的中心街道,过去,这条街叫沥清路,由于人多车多,路面已经坑坑洼洼。每逢雨天,街道就积满了水,汽车驶过,泥水飞溅。晴天,车辆经过,尘土飞扬,呼吸呛鼻子。街道两旁的商店参差不齐,屋顶上全是破破烂烂的瓦片。

现在,在政府的重视下,已经把民主路重新修建,修成了一条现代化的步行街。街道的地面铺上了美丽的大理石砖,平整光滑,非常美观。街道中间,每隔一定的距离,就有形状不同的花坛,花坛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花坛里种的最多的是菊花,菊花粉得像霞,白得像雪,黄得像金……非常美丽,把街道装饰得更加美丽动人。街道两旁的商店,门面进行统一的装修,建筑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美丽极了。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街道两旁的玉兰花灯放出灿烂的光芒,把街道照得如同白昼,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来,逛街、购物,真是热闹非凡。

第4篇:街道的美学范文

关键词:城市街道;视觉形象;视觉特征 

 

城市街道是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构成城市纹理,体现城市文化和个性的重要元素;同时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的最直接的感受都来自于城市街道。为了实现舒适、可识别性与协调性、想象力和快乐、真实性和可持续性、社区和城市生活等社会价值和城市生活目标,本文主要通过城市街道视觉形象的分析对城市街道视觉特征的可识别性和连续性,可观赏性与可读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等方面进行论述。 

可识别性和连续性 

可识别性指对象的局部能有效地为人们所认知,并形成统一整体印象的性质。从行为科学角度,可识别性主要从两方面产生:①感知,当时当地的情景对人产生的印象;②认知,过去的经历和回忆对当地认知的作用。这两方面常被用来解释人在城市活动时所获得的信息和对行动的指导,城市街道如果缺乏个性,或很容易互相混淆,那么就很难让人们对它产生认知感和归属感,所以城市街道应根据其限定的空间性质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可以恰当地运用色彩有效地烘托气氛,协调景观各要素,增加街道的可识别性。 

连续性是线性形态的共同特征。连续性是视觉特征形成的基本要求之一,这是因为从视觉心理出发,连续的线形是具有“格式塔”完形效应的较佳的形式。城市街道所具有的强烈形式感、秩序感都源于这种连续性。道路只要可以识别,就一定具有连续性,这这显然也是其功能的需求,人们通常依赖的就是道路的这种特性[2]。街道空间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和方向特征,其界面的视觉连续就尤显重要,人们也习惯于依赖这种性质去识别道路。连续性可以通过街道的路面铺装、两旁的绿化形式,空间特征、建筑的形式、街景小品等得以实现,由此也可产生动态的视觉效果,这些均能加强其形象,并能产生整段时间的连续感。 

可观赏性与可读性 

城市街道具有较好的景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从而具备可供观赏的性能。从街道的视觉景观形象出发,任何街道景观都应考虑其视觉景观上的审美要求,在街道空间中形成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景观物[3]。同时城市街道空间的构成不仅要满足人的整体视觉观赏需要,而且能使人们产生舒适和愉悦的心境。城市街道的绿化应该遵循因地制宜,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尽其职”,外观优美,季相丰富的植物群;地面铺装应该要力求创造出动人的,能表现和加强场地特性的地面景观。在色彩、浓淡、尺度、质感方面要有变化,做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做好广告牌和街道公共设施的设计工作,形成良好的秩序感,讲究和谐统一。 

城市街道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美,还应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供人们思索,产生联想和民族的认同感,引起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畅想,否则这个空间环境的美,只能是短暂的、缺乏生命力的。建筑物的造型上应保留传统的比例关系,符号尺度等,使其具有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它会引起人们对历史建筑及文化的回忆,产生联想。街景小品的设置,不应盲目的选用,而应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寻找出有价值的典故并进行艺术加工,使它能够起到强化艺术空间的环境文化内涵的作用,使人们在观景的过程中,与历史进行对话,与文化进行交流,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5]。城市街道应从外在的观赏性和内在的生命力的“形神合一”,达到视觉形象和直觉的统一,才算是真正的完整的城市街道形象。 时间性与空间性 

城市街道是四维的,由时间和空间共同组成。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研究城市街道时,通常是将其作为一个空间来考虑的。既然是空间,就会有界面。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如果没有界面,也就没有街道空间可言。一般来讲,城市街道空间的界面是由建筑、地面组成的,但也有街道的上方有顶棚、高架桥等构筑物。城市街道景观是逐渐形成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街道上的建筑会不断拆迁、新建;街道在一年四季中是不同的,因为植物的生长状态变化了;街道在早晨、正午、傍晚和夜晚的景色也是不同的,因为太阳照射的角度和光线的强度都在变化;在不同的时间,行走在街道上的人不断地发生变化。 

在空间上,街道空间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巧妙地处理街道空间中各要素,制造进退有序、开阖有致、曲折有度的街道空间,会使街道景观充满戏剧性和活力。比如,交通干道会以交通景观为主,并具有以汽车尺度为主的景观特性;步行商业街则会以商业、文化景观为主,则以亲切可人的形象出现。 

城市街道的视觉发展同时也会随着新科技和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完善,它不仅丰富了城市街道的视觉形式,迎合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顺应时代的潮流。 

 

小结 

用视觉来感受城市街道,总能够发现城市街道的特点个性所在,视觉的特征又是具有主动性、无目的性和有意识性的矛盾的又相协调的统一的人类心理和生理功能[8]。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觉体验,发展城市的个性化视觉特征和精神象征,创造优美、舒适地街道环境。 

参考文献: 

[1] 齐 康主编.城市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65,408-411 

[2] 凯文•林奇,何晓军、方益萍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0 

[3] 刘滨谊编.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6 

第5篇:街道的美学范文

在临近歌特街的那些漂亮的街道上,居民们都已经在温暖的春天里忙碌开了,有的人在收拾荒废了一冬的小院子,有的人在美化房屋,有的人在为夏天准备好了剪草机。

可是,歌特街却依然是又脏又乱的老样子。

在克利夫兰城里,歌特街是一条很短的街,但是,在这条街上经过的人都嫌它太长了,因为它太脏太乱。虽然走过这里需要的时间并不多,但是,这里的脏乱景象却让人在走过这里时感到非常漫长。

歌特街的人们只是在为工作、挣钱而忙碌,他们的房屋已经多年没有收拾和美化了,这条街上的居民们居住的院子也是又脏又乱,卫生状况非常差,街道上到处是嘈杂声和飞扬的尘土。

是的,春天来了,克利夫兰城里别的街道在学校读书的小女孩们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但是,在歌特街上居住的小女孩莉恩还是穿着那件她已经穿了一冬的脏兮兮的罩衫,也许,莉恩只有这一身衣服?

莉恩的老师看着穿了脏兮兮衣服的莉恩,深深地叹了口气:多好的小女孩啊!莉恩平时在学习上非常用功,而且,莉恩懂礼貌,见了人总是笑眯眯地问好。可惜,莉恩的脸却从来也不洗,她的头发也总是乱蓬蓬的。

有一天,老师弯下腰微笑着对莉恩说:“莉恩,明天你来上学以前,请你洗洗你的脸,好吗?”

老师看得出,莉恩其实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

莉恩点点头。

第二天,老师看到漂亮的莉恩洗干净了脸,而且,她还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放学的时候,老师又对莉恩说:“莉恩,你真是个好孩子,对了,你回家后让妈妈帮你洗洗衣服,好吗?”

莉恩默默地点点头。

然而,第二天去上学的时候,老师发现莉恩还是穿着那身脏衣服。老师想:莉恩的妈妈可能不喜欢她,所以才不给她洗衣服吧。

于是,老师去买了一套美丽的粉红色的连衣裙,放学的时候,老师把这套连衣裙送给了莉恩。莉恩接过老师的这份礼物,她又惊又喜,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第二天来上学时,莉恩穿着那套美丽的连衣裙来了,又干净又整洁的莉恩兴高采烈地对老师说:“我妈妈看到我穿上这身新连衣裙,嘴巴都张得大大的。我爸爸出门去工作了,可是没关系,吃晚饭时他会看到我的新裙子的。”

莉恩的爸爸下班回到家里,他看到穿着新连衣裙的女儿时,不禁暗暗地在心里说,真没想到,我的女儿一收拾竟然这么漂亮!当全家人坐下吃饭时,莉恩的爸爸又吃了一惊,他发现桌子上铺了干净的桌布!家里的饭桌上从来没用过干净的桌布。

莉恩的爸爸不禁问道:“为什么用了干净的桌布?”“我们以后要干净整洁起来了。”莉恩的妈妈说,“又脏又乱的环境对我们这个干净漂亮的小宝贝莉恩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吃过饭,莉恩的妈妈就开始擦洗地板,爸爸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就不声不响地拿起了工具,到外面收拾院子去了。

星期天,莉恩全家人一起动手,在院子里开辟出了一个小花园。

第二个星期,莉恩家的邻居开始关心地看着莉恩家的活动和变化,接着,莉恩家的邻居也开始动手收拾自己的院子和美化自己那十多年未曾整理过的房屋了。

莉恩家及其邻居家这两家人的活动和变化,引起了歌特街上更多的居民的注意,于是,有人提出倡议,呼吁歌特街上的居民应该动手改变又脏又乱的糟糕境况,尽力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几个月后,歌特街简直变得让人认不出了。人行道整洁干净,路灯明亮,家家户户的房屋和院子也都美化得十分漂亮。

莉恩穿上她的新连衣裙的六个月后,歌特街已经是克利夫兰城里的一条极其整洁美丽的街道了。

得知歌特街变化的人们说这是歌特街的整洁化,这个奇迹越传越远,整个克利夫兰城里都展开了街道整洁化的活动,城市变得越来越整洁、越来越美丽。

第6篇:街道的美学范文

〔关键词〕沈阳;街道家具;设计;原则策略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开展,城市与景观设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街道家具在人与城市环境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理念。著名建筑师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1]沈阳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诞生了浑南新区等堪称国际化标准的建设项目,然而街道家具的品质却不高,存在数量缺少、散乱不整、欠缺专业设计等问题,影响了城市街道景观形象。

2.城市街道家具的定义

“城市街道家具”的概念词汇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英语为“StreetFurniture”,直接翻译是“街道家具”。在欧洲称为“UrbanElement”可译为“城市配件”。而在日本通常被解释为“步行者道路的家具”,也叫“街具”。在中国通常被称为“公共环境设施”。[2]街道家具是指放置于街道上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道具:公共座椅、电话亭、公共候车亭等都包含其中,范围广泛。街道家具是面向公众、服务于公众的,无论哪种内容和形式,反映的都是公众精神和公众的审美需求,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体现一个社会的公共精神及公共利益。[3]

3.沈阳街道家具的现状

户外活动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家具是户外生活质量的保证设施。行走在漫长的街道,腰酸背疼,却找不到一张让你停下脚步的公共休息座椅;坐轮椅的亲人在欣赏城市美景时,想去方便一下,找到公厕却发现没有为残障人士设置的专用卫生间,类似尴尬的事情在沈阳会经常遇到,不但使民众的户外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影响到整体景观环境的营造。沈阳街道家具主要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统一与整体规划不足。街道家具的规划设计非设计师个人意志所为,必然受制于市政、电讯、环卫等职能机构,因各自利益驱使而彼此缺少合作,导致沈阳街道家具整体散乱的后果,也造成街道形象的不明确,进而影响了沈阳整体景观形象的塑造。例如,中街步行街中心地段设置了4个服务商亭,在造型风格、色彩搭配等方面都不一样,缺乏整体统一的设计元素,并且与周边其它设施极不协调,有损中华名街的美誉。(2)对所处环境欠缺考虑。沈阳拥有2300多年的浓厚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特色鲜明,然而满城的街道家具却难觅其“根源”。沈阳的街道家具没能反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与鲜明的城市性格,没能够充分考虑到沈阳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难免“千城相似”、“百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因此,应仔细研究沈阳所处的环境因素,充分挖掘特有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符号,才能够产生造型、色彩都与城市环境和谐相融的具有沈阳特色的街道家具。(3)欠缺人性化需求的满足。街道家具存在的意义是满足人们室外活动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其核心是人性化。当前沈阳街道家具在人性化设计方面明显欠缺,因而无法满足公众对街道家具提出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人流量很大的中街以及长江街缺少足够的公共休息设施;又如,沈阳公交候车亭中大多没有标配的休息座椅,老人、病残、孕妇等有特殊需求的市民无处落座,显然欠缺真正的人性化考虑。(4)欠缺足够的重视和规划。根据对沈阳街道设施的调研发现,普遍存在配置不均、种类不全、数量短缺等问题。原因在于规划的过程中对街道家具不够重视,导致城市环境与街道家具发展不同步。例如,中街每日客流量达数十万,但可供休息的公共座椅却只能容纳百人左右,而长江街则几乎没有。

4.沈阳街道家具设计原则与策略

街道家具与城市建筑景观等共同构建了城市的总体形象,共同体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独特的品格。为了提升沈阳形象品质、完善街道景观环境、提高民众户外生活质量,设计高品质的街道家具势在必行,沈阳街道家具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与策略:(1)功能性原则。街道家具的功能性是设计的根本原则。如果座椅不能提供休息,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优良的街具,不但能让人们在与其互动接触中得到物质享受,同时还能够得到精神愉悦。例如,人们在使用触摸屏的道路导视系统时,既能得到大数据提供的精准信息,又能体验到高科技产品所带来的幸福感。在街道家具的使用功能上,不但要充分满足人机工学的基本要求,还要体现出其功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例如在公共座椅设计中,长、宽、高的尺度要符合人体的尺度标准,使人们坐着舒适。(2)耐用性原则。街道家具由于长期放置于室外公共空间中,使用率较高,加之沈阳地处严寒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极易造成损坏,因此要求沈阳的街道家具较南方地区应具有更高的耐用性。街道家具的耐用,一方面从其形态造型、结构合理等几方面考虑。另一方面从使用者的合理使用、减少人为蓄意破坏以及后期维护角度思考。经久耐用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加固,而是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3)和谐原则。怀揣美丽中国的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责,沈阳作为东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共筑梦想,创建和谐的宜居环境与街道景观是与时俱进的举措之一。沈阳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为街道家具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设计元素。灿烂的红山文化,融合汉、满、蒙传统文化精华的清代一宫两陵,中西合璧的民国文化等。只要将这些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只要把握造型、色彩与材料元素,使其融入城市整体环境之中并统一规划,必然能够设计出和谐又具沈阳特色的街道家具。(4)整体系统原则。街道家具是整体设计,不仅需要它们与周围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它们自身也应该具有统一性。设施无论大小,但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相互依赖的,将自己的个性纳入整体的共性框架之中,体现出整体统一的特质。[4]进行设计时,要分析周围环境因素对街道家具的影响,必须考虑它在某个特殊环境中的效果,确立整体观念和整体化设计的原则。沈阳街道家具和整体环境不协调的现象常见,不但无法成为整体景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而造成了整体环境的凌乱不堪。(5)形式美的原则。形式美的法则是创造城市环境美感的根本法则,街道家具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内容也应当遵循这一法则。马钦忠说:“我们称这一类功能用具为公共艺术作品,在于它体现了特定城市人们的审美情趣、个性倾向、地域特征,体现城市文化理念和精神,起到引导良、愉悦行为,体验场所的审美感”。[5]街道家具设计时,通过一定的造型、色彩等设计元素创作出形态优美、色彩和谐、材料适宜的艺术作品而感染人们的心灵,给予视觉和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6)人性化设计的原则。人既是街道家具的使用者也是城市的主人。街道家具的人性化设计要求立足于人,要满足广大公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我国南方一些城市公交候车亭安装了自动喷雾降温装置,缓解酷热高温对人体的不适;巴黎的现代候车亭为人们提供手机自动充电+互联网等功能。沈阳候车亭应考虑乘客在寒冬等车时防寒等人性化设计。此外,要特别关注老人、病残、妇幼等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和活动方式。沈阳个别地段设置了“女神”专用停车位,日本地铁设置了盲人站点和专用电梯就是考虑到特殊群体需要而进行的人性化设计,这些都给沈阳街道家具设计以启发。城市是一本展开的、书写其胸怀抱负的公众读物,它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质,不仅能创造出一座城市鲜明的地域感、认知感,还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沈阳街道家具虽然不足,但只要遵循设计原则,洞察科技化等发展趋势,必然能设计出与整体环境和谐统一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品质街道家具,从而全面提高民生活质量、提高沈阳城市形象与品位,实现沈阳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伊利尔﹒沙利宁.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冯信群.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6.

[3].宋树德.上海市街道家具浅析[A].鲍诗度.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散论[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7)P130-138

[4].王昀,王菁菁.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第7篇:街道的美学范文

进入80年代,北京的交通日趋紧张,车辆日益增多,行人与 车辆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过马路极不方便,交通事故不断发生; 一些主要路口常形成入墙,阻碍车辆行驶。因此从1982年起,市 政府幵始建造过街桥。第一座过街桥便是西单商场过街桥。建成 后,车速有所提高,行人的安全有了保障,交通事故下降。过去 有些老太太过马路心惊胆战,怕车撞了,现在就不用担心厂。

其实,解决交通拥挤、行人过马路不方便的问题既可以开地 道,也可以造过街桥。一般来说,地道比较方便,因为地道高差 小,最多不过三米多,但过街桥高差要达到六米多,时且地道不 影响街景。但是北京市不仅地上拥挤,地下也很拥挤,自来水、煤 气、排污水、电讯等13种管道交错分布,像蜘蛛网一样铺在地下。所以,开地道很困难,而造过街桥这些问题便很少,只须将附近 的电线架高便可以了。

北京市幵始建造的过衝桥,形状比较单调,几手是清一色的 “板锫式”。以后设计者们又积极想办法改换形式,大胆创新,在 “美”字.“新”字上下功夫。崇文门的箱形框架,东单的“彩虹 式”,疏璃厂的"宫廷式”,有栏板望柱、栏杆……层出不穷。近 几年又出现了一些新形式,它们与街景相应,构思巧妙,美化了 市容。如菜市上过街桥与西便门角楼遥相辉映’显得古香古色,富 有民族特色。

第8篇:街道的美学范文

新奥尔良,自从十六世纪以来,曾先后被西班牙和法国占领。1762年,法王路易十五把新奥尔良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作为礼物给了他的表弟西班牙的查理三世。1803年,法国的拿破仑以一千五百万美元的价钱把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美国的版图一下子扩大了一倍。新奥尔良,就这样成为美国的一个城市。

然而,新奥尔良人太为自己的法国文化遗产自豪,很多人很多年拒讲英文。这种只讲法文的传统,近二十世纪下半叶才开始转变。在市内,古旧的、上百年的法式建筑,仍然保留着。在那些窄小的、两三层楼的街区流连忘返,看到窗口和阳台上的鲜花和满眼都是的法文招牌,你会以为自己是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小城漫步。那街头停留的马车,可能就是等包法利夫人和情人幽会的车。

法式街区,如今被称作“法国角”,是新奥尔良最古老的街区。在上百年的时间里,主要居住着法国移民和上流社会成员。二十世纪初到八十年代,由于房租便宜,逐渐演变成一个艺术家和穷人居住区。1965年这里被国家确定为历史保护区。近三十年来,房租高涨,穷人与艺术家纷纷被迫迁出,这里成为新奥尔良的旅游胜地,街两旁是数不清的小旅馆和餐馆。

每天成千上万的人在这些街区里漫游,寻找旧时代的浪漫。浪漫,弥漫在新奥尔良的空气里。法国角里,比人似乎还多的是法式小酒吧、咖啡馆和法式的糕点。夜晚降临的时候,法国角里飘动着法式美食佳肴的香味,法国角的酒吧里,到处都是爵士乐和喝酒的人们。虽然是隆冬,餐馆的窗户还都打开着,鲜花盛开。坐在餐馆里,所有的侍者都是男性,因为上百年前,餐馆里是没有女性做侍者的。法国角是不夜的街区呀。夜深了,想回旅馆的时候,马车会送你去,马蹄磕在石子路上,得得得的,回响着旧世界的余音。

离开法国角,到新奥尔良的港口和其他街区去看一看。让人吃惊的是市中心的空旷和黑人街区的脏乱差。在这些街区里,连车窗都不敢打开。街上到处都是无事可做的人乱涂乱画的图画,诉说着暴力和不安全。二三十年来,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的中产阶级都纷纷搬到了郊区,而穷人却源源不断地搬入城市。城市成为贫穷和犯罪的渊薮,新奥尔良是美国穷人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活在美国贫困线下的人在那里占27%,居全美之首。

以新奥尔良的学校为例来看那里的贫困。新奥尔良的公立学校,93%的学生是黑人。因为除了穷白人之外,那里白人的孩子绝大都上私立学校。路易斯安那州教育部门认定,新奥尔良的这些公立学校,47%教学成果不合格;另有26%的教学成果是在警告线上。去年6万中学生,有1万名被勒令停学,1千左右学生被开除。在新奥尔良,四分之一的成人没有高中毕业。

这就是不被人知道的新奥尔良。贫困的、犯罪率大大高于美国一般城市的新奥尔良。

对美国文学和电影稍微熟悉的人大概都知道由美国著名戏剧家田纳西•维廉斯创造的戏剧和卡赞导演的电影:《欲望号街车》。戏剧于1947年首演,第二年获普利策奖。电影除了1951年获奥斯卡最佳故事片奖外,还于1999年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认证为国家瑰宝,成为国家收藏品。

《欲望号街车》是美国文化的里程碑。故事讲的是贫穷与梦想的冲突。一个家道曾经富有的南方种植园主家的贵族小姐布兰赤•杜博,在世道变化之中――这世道是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和四十年代的二战,家道逐渐没落,最后落得一贫如洗,只好来到新奥尔良,投奔自己的妹妹。而妹妹显然曾在以往的家书中谎报自己的生活。当姐姐来到新奥尔良的时候,发现妹妹嫁给了一个粗鄙、粗暴的工人,住在法国角的贫穷的街巷里,过着丈夫天天喝酒,玩牌,动不动就被打的生活。

对贵族小姐布兰赤来说,这种生活不啻是噩梦。噩梦的场景如此不真实,她不得不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幻想这世界里有另外一种生活。在那种生活里,她的生活安定。人人都有礼节,男人彬彬,女人袅袅。那种生活是她的西方的整个历史、文化传统的梦想――她曾是一个英语文学教师,可以背诵数不清的伟大的诗歌。而现实却每时每刻都与她的梦想相反。梦想在现实面前如此脆弱,不可一击。在贫穷中挣扎,在贫穷与时时刻刻的暴力中,在所有的梦想都打碎,最后居然被妹夫,在一切的努力都无济于事之后,她彻底地崩溃了。她精神失常了。

第9篇:街道的美学范文

盖特街是条短街,但走过这条街的人都嫌它太长了。当然,住在这儿的人都没多少钱,穷人的要求是不多的。

他们有时能找到点儿活干,有时为找工作而奔波;他们的屋子多年没有油漆粉刷了,院子里连自来水也没有,盖特街的住户只好到街角的水栓那儿去提水。

街上的景象当然好不了――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街道一头上的铁路线给这儿增添了更多的嘈杂声和尘土。

春天到了,别的街上去学校读书的小姑娘们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但是,这个盖特街来的小姑娘还是穿着那件她已穿了一冬的脏罩衫,也许,她只有这一身衣服?

她的老师深深地叹了口气:多好的小姑娘啊!她学习起来可真用功,她懂礼貌,见了人总是笑眯眯的。可惜,她的脸从来也不洗,还有一头蓬乱的头发。

一天,老师对这个小姑娘说:“明天你来上学以前,请你为我洗洗你自己的脸,好吗?”老师看得出,她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第二天,漂亮的小姑娘洗干净了脸,还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放学时,老师又对她说:“好孩子,让妈妈帮你洗洗衣服吧。”

可是,小姑娘还是每天穿着那身脏衣服来上学。于是老师去买了一套美丽的蓝色的连衫裙,送给了小姑娘。孩子接过这礼物,又惊又喜,她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第二天,小姑娘穿着那套美丽的衣服来上学了,她又干净又整齐,兴高采烈地对老师说:“我妈妈看我穿上这身新衣服,嘴巴都张大了。爸爸出门去找工作了,可是没关系,吃晚饭时他会看到我的。”

做爸爸的看到穿着新衣衫的女儿时,他不禁暗暗说,真没想到,我的女儿竟这么漂亮!当全家人坐下吃饭时,他又吃了一惊:桌子上铺了桌布!家里的饭桌上从来没用过桌布,他不禁问:“这是为什么?”

“我们早该整洁起来了。”他的妻子说,“又脏又乱的屋子对我们这个干净漂亮的小宝贝来说,可不是个好事。”

晚饭后,妈妈就开始擦洗地板,爸爸站在一旁看了会儿,就不声不响地拿起工具,到后院修理院子的栅栏去了。第二天晚上,全家人开始在院子里开辟一个小花园。

第二个星期,邻居开始关心地看着小姑娘家的活动,接着,他也开始油漆自己那十多年未曾动过的房屋了。这两家人的活动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于是,有人向政府、教会和学校呼吁:应该帮助这条没有人行道、没有自来水的街上的居民,他们的境况这样糟,可是他们仍然在尽力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几个月后,盖特街简直变得让人认不出来了。修了人行道,安上了路灯,院里接上了自来水。小姑娘穿上她的新衣服的六个月后,盖特街已经是住着友好的、可敬的人们的整洁的街道了。

得知盖特街变化的人们管这叫“盖特街的整洁化”,这个奇迹愈传逾远。

其他城市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开始组织他们自己的“整洁化”运动,到1913年,有上千个美国城镇组织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动。

当一位老师送给一个小女孩一套蓝色的新衣裳时,谁能料到会引起什么奇迹呢?

阅读训练: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_________,刻画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

2.“谁能料到会引起什么奇迹呢?”此句中的“奇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描写盖特街运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在构思行文上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为何写“有上千个美国城镇组织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概括文中“教师”这一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本文,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