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街道信用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街道信用体系建设

第1篇: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街道是文明城市(城区、县城)和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组织开展文明街道创建活动,是进一步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是把四个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创新实践,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有力手段。为进一步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省文明委决定在全省开展文明街道创建活动。现就文明街道创建提出如下意见:

一、文明街道创建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改善街道公共环境,优化街道社会服务,推进街道公共文明,促进街道四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推动我省各项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整体发展。

二、文明街道创建的总体目标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领导干部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敬业尽责,廉洁自律,科学决策,执政为民,在群众中威信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突出。

2.思想道德风尚良好。广大居民知荣辱、明是非、讲礼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敬业奉献精神;邻里诚信友爱、人际关系融洽;家庭和睦幸福、尊老爱幼、勤俭持家。

3.科教文体健康发展。文体设施完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广大居民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社会服务优质规范。街道服务网络和体系健全,各项服务制度、机制健全,服务环境优良,能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5.社会治安秩序优良。治安防范网络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治安形势平稳、状况良好,居民群众安居乐业。

6.环境面貌整洁优美。街道环保措施落实,环境整洁,绿化达标。居民卫生习惯良好,普遍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创建工作扎实有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创建文明城市(县城、城区)、文明街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确保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监督激励等落实到位。

三、文明街道创建的工作重点

1.在努力提高公民的文明素质上下功夫。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要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文明街道创建的基础工作和中心环节,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意识;深入开展“共铸诚信、建设信用浙江”活动,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2.在努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下功夫。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加强街道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努力培育各具特色的街道文化,不断满足居民求知、休闲、娱乐等需求,让广大群众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享受美好生活。

3.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上下功夫。加强街道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居民居住、出行、购物等功能;健全街道安全防范体系,提升街道安全防范能力,推进街道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加强街道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解决乱张贴、乱搭建、乱设摊、乱停放、乱堆放和乱倒垃圾等问题,维护街道环境整洁有序。

4.在努力提高街道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强化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谋利益;加快街道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场所建设,完善街道服务体系,增强街道服务管理能力;积极整合民政、公安、卫生和劳动保障等部门在街道的信息资源,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加强对各服务行业的监管,进一步改善服务单位的服务质量。

四、加强对文明街道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

1.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创建思路。各地要对所属街道进行调研,了解掌握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制定出当地创建文明街道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各街道要按照《浙江省文明街道测评体系(试行)》和《浙江省文明街道评选管理暂行办法》,深入所辖社区、单位,倾听广大群众对文明街道创建的意见建议,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精心设计创建载体,提出创建的具体措施。

2.建立创建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各街道要建立健全文明街道创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以良好的体制、机制推进文明街道创建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要把文明街道创建的各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个职能部门,切实做到各司其职。

第2篇: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整体性治理;街道办事处;改革

一、绪论

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废止《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条例。该条例的废止,使街道办事处从此失去了专门法律制度的保障。街道办事处处在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居委会)的尴尬境地和现实问题,掀起了学界对其的研究热潮。研究的基点在于街道办事处的实与虚。从目前国内的研究和实践看,大致有以下四种观点:一是撤销论。其一是主张撤销街道办事处,实行区对社区的指导,实现社区自治;其二是直接将街道办事处社区化。二是改良论。主要思想是在不改变街道办事处性质的情况下,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强化街道办事处职能,扩大街道办事处的权力。三是强化论。街道办事处实际承担了一级政府的职能,主张将街道办事处改革为一级政府。四是多元论。认为中国幅员辽阔,环境复杂,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街道办事处不能一刀切地撤销、改良或是强化。

二、整体性治理之于街道办事处改革的合理性考量

整体性治理是一种以满足公民整体需求为主导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协调、合作、整合和责任为治理策略,注重治理层级、治理功能、公私部门、破碎化的责任机制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整合,旨在构建一种基于协同、合作和整合的整体性治理框架和政府运作模式。①整体性治理主张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从部分走向整体,从破碎走向整合”②,试图建立注重政府整体价值和绩效的文化和哲学,③为公民提供无缝隙而非分离的服务。④街道办事处作为派出机构,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为公民提供无缝隙服务,建设人民满意政府。虽然二者的改革思想在产生的背景和具体的应用环境上存在差异,但是二者都要求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反思,相互之间存在很大的兼容性。

(一) 整体性治理反映街道办事处改革的理论反思

街道办事处在经过多年各种改革模式的实践探索后,街道办事处改革正在追求一种有效处理各种行政关系,注重在机构变革时塑造新型行政文化的新型治理范式。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倡导者希克斯认为,整体性治理涉及的关键活动包括政策、规则、服务供给、监控。⑤这些活动要求不同治理层级、治理功能、治理主体的整合。整体性治理正是针对不同主体⑥行政关系的调适,不同主体功能之间相互协调与整合提出的全新治理范式,希望有效协调各行政层级之间、政府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非政府之间的行政关系,促进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公私部门之间相互协同,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行政关系和相互信任的行政文化,实现协同效应。由此可见,街道办事处存在的问题正是整体性治理关注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整体性治理是街道办事处改革理论反思的有效解决之道。

(二)整体性治理符合街道办事处改革的现实需要

需要是改革的内在动力。从宏观上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市场经济改革逐步深入,对街道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了彻底刷新,因此要对街道办事处的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新环境,处理社会新生问题。从微观上讲,随着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的发展,公民要求政府进行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创新,对社会需求做出迅速敏捷的反映。处于科层制低端的街道办事处是政府和社会的直接接触点,因此街道办事处改革是组织体制改革的起点。由以上分析,街道办事处的改革就是在探索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官僚制与现代组织体制改革的协调。而以官僚制为基础的整体性治理强调不同治理功能领域的整合,以公共利益为导向,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由此可见,注重不同治理功能领域整合,以官僚制为基础、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整体性治理在街道办事处改革上的应用,必将大力推动街道办事处改革适应社会现实需要的速度和进程。

三、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街道办事处改革展望

(一) 以满足公民需要为改革的先导

整体性治理以满足公众的需要为基础,“以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为政府运作的核心”⑦ 。基层政府是连接政府与社会的桥梁,直面公民,其改革的目标必须以满足人民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政府与社会的无缝衔接,实现良好的社会管理。

1.以社会需要为街道办去留依据,直接服务于公民需要

如果街道办还具有在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所需要的职能,就应该保持其存在,如果功能已经完全弱化,这些功能没有存在的必要时,就应当撤销。⑧以社会需要和存在的价值为依据,直面公民需要决定机构设置。

2.转变行政观念,变“我”要为“我”给,直接满足公民需要

政府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按照政府预算为社会供给,一直是一种“我”要给社会提供什么,而没有真正地了解公民到底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所以往往就是政府在竭心竭力的工作,却没有解决公民需要解决的社会现实问题。形成“管制行政”下的主观主义治民思想,造成政府盲目蛮干,却没有做到真正的执政为民,服务于民。所以街道办事处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民意反映机制和,提高政府对社会需求的认知程度,将工作中心安排在供给公民需要的基础上,准确、及时、高效满足公民的需要,使公共权力回归到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本来面目。⑨

(二) 以法律制度建设为改革的保障

要有效地推进街道办事处改革的整体性治理目标,健全的法律是其根本的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目标之一,但从我国街道办事处改革的实践来看,很多地方街道办事处的改革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有些街道办事处的机构设置,人员安排有很大的随意性。如上世纪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基层改革,其机构、人员设置实质上都违反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纵观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改革,都是通过制定或修改地方政府法,通过具体、详实和系统的立法将改革的要求制度化,为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推动力,使改革能够有序稳定地施行。如日本1995年开始的地方政府改革,以《地方分权推进法》为依据,以确定自治体法律权限为中心的分权改革,推动市町村合并,使原有的3000余个市町村合并至2007年的1800多个。⑩从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废止《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至今,没有一部关于街道办事处的全国性专门法律。为此,必须通过立法明确街道办事处设置条件、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机构设置、条块关系管理。

(三) 以整体统筹为改革的模式

1.上下改革相统筹,实现上下协同

国家政府的改革无非在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三种改革模式,现阶段街道办事处的改革主要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战略,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推进改革,但是这种改革模式忽视了上级政府改革的同步性,造成下改上不改,上下脱节,越改越被动的局面。因此在地方进行改革时,上级政府必须对下级政府的改革做出回应,上下联动,同步推进,保证上下衔接,上下统筹。

2.不同地区改革相统筹,实现地区协同

基于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街道办事处的改革要采取从区域实际出发,分阶段演进的发展模式。街道办事处的改革是政府和社会之间、政府内部之间权利关系的复杂调整,不能够在全国一蹴而就的施行。但是我国的基层政府设置也不能杂乱无章,千头万绪。如湖北省武昌区街道“大部室”改革,将原来的计生科划归社区服务中心,当地居民的准生证明以社区服务中心对外,而社区服务中心的准生证明在全国其他地区缺乏有效公信力。B11因此街道办事处的改革,应该在中央政府统一设定的框架内,在保证机构设置原则性前提下,实现不同地区相统筹。

(四)以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为改革的依托

信息技术是整体性治理产生的根源之一,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整体性治理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就不能有效解决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鸿沟,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收集。信息技术也是从根本上实现整体性治理所倡导的基层政府“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的保障。

1.加快信息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服务网络是一种运用信息技术,为公民提供高效公共服务的平台。信息服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支撑和载体。各个地区可以根据居民需要和实用高效的原则,加强诸如政府工作网站、政务服务热线、短信互动平台、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社区电子阅览室等信息服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其覆盖范围,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撑和技术保障。

2.促进信息服务网络资源整合

要消除部门缝隙所带来的治理困境,就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构建信息环境中的无缝隙政府,将分散的机构、服务和信息整合起来。为此必须加强对信息服务网络的梳理、规范、调整和整合,推动建立“各个政府专网之间互连互通、信息共享和按需协同互动”B12机制,优化服务环境,规范工作流程,变“串联式”服务为“并联式”服务,逐步建立“一站式”、“一网式”综合服务格局。(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

①曾凡军.从竞争性治理迈向整体治理[J].学术论坛,2009,(9):83

②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57

③王佃利,吕俊平.整体性政府与大部门体制:行政改革的理念辨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1):105

④Christopher Pollit.Joined-Up Government:a Survey[J].Political Studies Review,2003,(1):35

⑤涂晓芳,黄莉培.基于整体政府理论的环境治理研究[J].公共行政,2011,(11):19

⑥主体包括不同层级的政府、政府不同的部门以及与政府建立协同关系的非政府组织.

⑦彭景鹏.全观型治理:理论与制度化策略[J].政治科学论丛(台湾),2005,23

⑧参见施雪华.街道办该何去何从[N].决策,2011,(10):39

⑨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行政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81

⑩礒崎初仁,金井利之等.日本地方自治[M].张青松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前言1

第3篇: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业主:石景山区政府

开发建设单位:石景山区信息办

项目类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业务需求背景

街道工作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依托。随着石景山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其“三大创新”正成为全国、全市学习借鉴的典范。但是理顺街道职能,把街道打造成为在党的领导下、政府指导下的一个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平台,大力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发挥居民自治作用等工作的深入开展,都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有效支撑。因此,为了满足该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需求,建设街道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成果,建立便民电话服务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监管中心四中心在信息资源中心支撑下的互动模式,旨在提高政府监管、服务和决策效能。目前该平台的深度和广度已进一步延伸,开始进行街道级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工作,最终将构建起市、区、街三级联动的街道综合管理

服务信息系统。

二、项目设计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总体思想,石景山区以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城市管理能力为主线,以整合政府呼叫中心、促进呼叫中心事业发展为抓手,同时结合该区特有的“三级双百”社区巡防网络的经验和做法,克服体制障碍,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成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的互动实现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使管理、监督与服务一体化,以提高政府监管、服务和决策效能,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该项目设计思路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

一个中心:以信息资源整合为中心;

两个提高:提高政府城市管理效率,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三项措施:建立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GBCP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市、区、街三级城市管理联动机制;

四项保障: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

石景山区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框架由呼叫中心系统、监督中心系统、指挥中心系统、系统维护系统、地理编码系统五大主干系统构成。

三、项目研发进度

石景山区自2001年在城市管理中引入数字城市技术,经过五年的发展,数字城市技术在该区的应用不断深入,技术手段进一步丰富,涉及面不断拓宽。

⒈建设空间信息系统和空间基础信息库

随着石景山区城市规划、建设、土地、管理等相关部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发展的需要,该区先后建设了《石景山区房屋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地下综合管网信息管理系统》等,并通过对城市建设管理的各种信息整合和综合利用建设了《石景山区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初步构建“数字石景山”的基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为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重要基础之一的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在现有空间信息系统数据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标准,结合该区资源目录建设,已初步搭建了区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雏形,并将针对各业务系统的不同需求建设空间地理专题数据库,以满足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应用。同时,计划通过区资源平台与市平台的对接,实现市区两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石景山区城市管理提供可靠且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撑。

⒉丰富基于网站的空间信息服务

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更重要的一点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网站作为政府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石景山区在政府网站群门户――石景山信息网上提供了区域空间信息综合查询板块,公众可以方便地查询所需的餐饮、出行、旅游及办事信息。相关分站点也依托自身业务系统提供相应公共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该区还通过政府网站提供政务公开、网上反映城市管理问题,查询办理结果并进行评价及网上评议政府等功能。

⒊基于空间信息建立面向主题应用系统

围绕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石景山区政府利用“城市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及“国土房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建立集经济信息、内部管理、招商引资管理和综合经济分析于一体的投资及经济管理信息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石景山区管理全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各园区主要入驻企业经济信息、规划石景山区的经济资源、分析经济走势,为区领导的决策提供支持的平台。

⒋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管理走科技化之路是大势所趋,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石景山区不断引入新的信息化城市管理手段,在城市管理中使用短信平台、集群电话、800兆数字集群、城管通等技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应用,为该区实时、动态化的城市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大大提升了该区城市管理的水平。目前,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可及时收到呼叫中心的信息,并分派给区属职能部门,同时又可通过城管通对城市巡查人员进行准确调度。

四、CIO的作用和贡献

CIO全面协调各委办局,监督项目进展。

⒈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务应用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

信息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如何让有限的资金更好地发挥出价值,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成效,是信息化工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石景山区在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紧紧抓住需求这个出发点,结合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建设基础,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既不盲目冒进,又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努力实现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有需求才会有应用,通过需求带动信息化应用,通过应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合理性、实用性、科学性,实现信息化的效益,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

⒉以业务流程梳理与优化为重点,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变革

信息化建设不是简单的技术工程,而是引领变革的工程,是一场革命。任何信息化工程项目都应以审视、研究、评估现有业务流程为起点,以改造和优化业务流程为重点,这是信息化项目成功的关键。石景山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服务与监管水平,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透明化,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的变革。比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对275项业务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从而确保了项目成效,成为国务院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示范项目。

⒊以资源整合应用为基础,实现部门间业务协同,促进科学决策

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是一大难点,却又是信息化事业成败的关键点,必须采用行政、技术、管理等多种手段,多方面多层次协调配合,才能消除信息壁垒,促进问题的解决。石景山区着力抓好了资源整合工作,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建设资源管理体系,通过基础库、目录系统与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数据资源的交换共享,支撑了部门间业务协同,促进了科学决策。2005年石景山区资源体系建设成为北京市试点项目,2006年石景山区又成为部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与地区电子政务试点,成效显著。

⒋一把手重视,切实发挥信息办的规划、统筹、指导、服务作用,以信息化长效机制为前提,提供信息化工作的强有力保障

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搞好整体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谋划全局,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才能保证信息化工作科学、规范、有序的开展。同时全区要一盘棋,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充分发挥多方积极性,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石景山区在信息化建设中注重确立总体框架,实施科学规划,建立信息化长效机制,以此保障推动信息化工作健康顺利开展。制定了信息化规划,开展了信息资源规划,确立了基础网络层、基础数据层、数据共享层、数据交换层、应用基础支撑层、业务处理层、综合应用层、用户认证层、门户展现层九个层次及管理制度体系、安全体系两个体系的建设框架,围绕政府5大块16条核心业务主线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建立起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使用长效机制,为信息化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⒌以重点产业发展为拉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加快首都信息社会建设”。为此,石景山区提出打造首都休闲娱乐中心区(CRD),构建信息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发展以动漫与网游为主体的数码娱乐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石景山区已建立起数码娱乐产业基地,该基地成为国家科技部“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化基地”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中心”也在此落户。该基地以建设产业支撑平台为重点,不断完善数字娱乐产业支撑体系;引导资源向数字娱乐产业流动,促进数字娱乐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稳步推进特色中心建设,启动“一网一园一区”三大主体工程,打造品牌,树立形象。石景山区通过加快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以数字娱乐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娱乐产业的发展,促进CRD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五、项目效益评估

⒈社会效益

街道工作是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基础和依托。石景山区进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在街道这个层面上,通过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入手,上下联动,进一步促进由“无限责任政府向有限责任政府转变”,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政府单一行政化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转变”,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功能,弱化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转化政府面向市场的职能,理顺政府、社会、市场在社区建设中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基层管理水平。街道综合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成为街道与区委、区政府各部门信息沟通的平台,成为实现街道内部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高效支撑平台。该系统的建立和深化应用,可以推动全区各部门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支撑,实现高效联动;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对现有工作的支撑,更会在街道职能转变、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管理等方面全面发挥作用。

⒉经济效益

在GBCP模式中,G.B.C三者协同,行政成本低,综合效益高。同时,市民参与优先于专业巡查,依据属地情况巡查队伍可伸缩、可外包、灵活性高,运营成本可控制。

第4篇: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一、充分认识街道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重要性

区划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人力资源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发展了以“北部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以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全区人力资源市场框架,市场场所建设初具规模,市场信息网络初步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开展,现有的人力资源市场框架体系的弊端已开始显现,表现在:

一是我区人力资源市场比较单一,布局还不够合理。全区八个街道,230个社区(村),跨度较大,单凭城区一家共公职介市场,边远的劳动者获取就业服务极不便利。

二是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传播渠道不畅。尽管有大量市场信息,但来自基层及边远地区的求职者不容易获取。

三是由于公共职介机构工作人员相对较少,一些针对特殊群体的服务项目难以开展,个性化服务难已实行。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加快街道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步伐,以更有效地推动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街道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目标及标准

(一)建设目标。到年底,全区八个街道都要以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为依托,建设街道人力资源市场,并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职业介绍、再就业援助、困难群体帮扶、职业培训等五大功能,从而形成布局合理、辐射力强、资源共享、运行规范、便民高效的区、街道二级公共职业介绍体系。

(二)建设标准。

1、场所标准。街道人力资源市场应依托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建立在街道公共服务区域内,实行独立的办公场所,并具备能够容纳30人以上,用于开展职业介绍、交流洽谈、信息、职业指导的公共区域。

2、场所布局。市场区域布局可与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区域布局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原则上设置“窗口服务区”、“职业介绍区”、“制度公示区”、“信息宣传区”。

三、街道人力资源市场的主要职责

(一)职业介绍

职业介绍包括收集、职业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招聘、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和中介等服务。通过职业介绍沟通供求双方的联系,缩短求职和招聘时间,调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1、求职登记。为前来求职的劳动者进行登记,指导填写《求职人员登记表》,将求职者信息及时录入计算机资源库。

2、招聘登记。审核招聘单位资质,详细了解用工单位基本情况,包括专业条件、技能需求及工资保险待遇等情况,指导填写《招用人员登记表》,招聘信息及时录入计算机空岗库。

3、职业指导。

一是对求职者开展职业指导。包括政策和岗位信息咨询;职业能力、个人素质测评,指导设计求职计划,辅导求职方法;对需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员负责推荐培训学校和专业。

二是对用人单位进行招聘指导。包括政策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咨询;指导用人单位按规定招用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人员;辅导招聘方法,指导对招聘对象进行职业能力测评;指导用人单位办理招工后需办的有关手续。

4、信息与管理。

一是通过市场电子设施或信息宣传栏滚动或每周空岗信息;二是利用新闻媒体供求信息;招聘信息按谁登记谁管理的原则实行跟踪服务,招聘情况要及时进行计算机处理。

5、资源配置。

一是工作人员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求职人员择业要求,通过计算机查询系统进行配置,并组织双方面试,根据面试结果调整资源信息。

二是组织现场招聘。用人单位在市场进行现场招聘时,街道人力资源市场应负责制定《招聘面试简介》,发放《市场面试人员花名册》,招聘结束后收回花名册,并跟踪反馈成交、录用情况,及时调整岗位信息。

(二)指导培训

指导培训主要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在市场择业中存在的不足,建议其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服务。

1、定期技能培训单位培训专业信息,;

2、指导就业困难群体选择合适专业参加培训;

3、向用人单位提供在培学员信息,为培训学员提供择业服务。

(三)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主要包括为用人单位招收人员办理录用手续,通过就业管理,掌握全街道就业情况,为促进就业工作提供宏观调控依据。

四、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第5篇: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民情流水线”工程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立实施,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深化拓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广普及,其基本做法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首要程序:“五条渠道”搜集民情民意

坚持把了解社情民意作为“民情流水线”工程的第一道程序和流水作业的基础,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上门反映与主动了解相结合、日常接待与定期接访相结合,畅通五条渠道搜集民情民意。一是构筑平台及时受理。采取在楼群院落悬挂民情信箱、在街道社区开通民情热线、在网站设立电子信箱、向辖区居民发放民情连心卡等方式,调查民情民意,受理反映问题。二是走家入户上门受理。组建以街道社区干部、离退休干部、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复转军人党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党员为主要力量的民情信息员队伍,定期走家入户,调查社情民意,接受群众投诉。三是搭建桥梁定期受理。建立“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每周组织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轮流到社区接待群众来访,按程序提出建议或议案。同时,每月在固定时间组织一次民情接待日活动,由街道领导接待群众。每半年召开一次由辖区单位领导和居民代表参加的民情恳谈会,了解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愿望及要求。四是专门机构快速受理。一些街道社区专设“民情通”呼叫中心,与辖区单位、派出所、物业公司、医疗机构、家政服务站、卫生服务站以及盗警、火警、急救、交通事故电话相连接,对外公布热线电话,固定人员24小时值班接听,及时进行救助和帮助。五是政务大厅集中受理。在全市街道社区设立政(居)务大厅,开设服务窗口,直接受理所办事项和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许多社区还专门设立投诉室,对群众所提问题及时进行登记处理。

“民情流水线”流程示意图

【图表说明】兰州当地媒体报道

核心内容:“五种方式”解决和办理民事

坚持把办好民事作为“民情流水线”工程的核心内容,在认真分析群众反映问题的基础上,将受理的每件事项按照即办件、承诺件、补办件、上报件、建议件进行分类办理。一是现场能立即处理的事项。归入即办件,随来随办,及时办结。二是现场一时不能办理的事项。归入承诺件,规定时限,限期办结。三是手续不全的事项。归入补办件,书面告知办事群众补齐手续,再行办理。四是街道社区权限范围内无法办理、需要呈报上级批准的事项。归入上报件,在上级批复后的3个工作日内答复群众。五是不属于街道社区办理的事项。归入建议件,作出合理解释后,建议办事群众到有关部门办理。

关键环节:“五项措施”公示和反馈办理结果

坚持把公示反馈作为“民情流水线”工程的关键环节,实行办事制度公开以方便群众,通过及时回应答复以赢得民心,具体采取“五项措施”进行公示反馈。一是固定式公开。将办事程序、办事依据、服务标准、办事时限、办事纪律、收费标准、办事结果和责任人员在政务大厅全面公开。二是集中式公示。通过电子显示屏、触摸屏以及街道党(政)务公开栏、社区居务公开栏等,对政策信息、党务工作、社会救助、低保发放、高龄补助、征兵信息、计划生育、廉租住房等情况进行公示。三是单项式反馈。对群众反映并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当面答复办理结果,对多个群众反映同一个问题或同类问题的,进行专项反馈。四是分散式答复。对家在外地的群众和比较复杂事项的办理情况采取信函、电话的形式单独答复,对网上发来的咨询办理事项进行网上答复。五是约定式告知。对因工作时间冲突的上班人员以及一些特殊群体,特别是年老体弱、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的群众,约定时间,主动上门告知办理情况,并送达相关手续及资料。

“民情流水线”运行程序示意图

【图表说明】“民情流水线”工程是兰州市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中,按照工厂流水作业方式设计的以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四道程序依次运作、协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工作方式。

重要保障:“五个途径”落实和强化监督

坚持把跟踪监督作为“民情流水线”工程的重要保障,由相关部门或民情监督员定期对办理的事项进行复查了解,掌握办理情况,了解办理效果。一是个体监督。在政务大厅每个服务窗口安装“一事一评”交互式评价器,办事群众用手触摸以获悉窗口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办事职责、政策信息等情况,并对工作人员办事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做到一事一评。二是社会监督。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民情监督员和辖区各界人士进行民主监督,由电视、广播和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三是网上监督。在街道网站设立网上考核系统,市民通过互联网对街道社区工作进行评议打分,提出意见建议,帮助街道社区改进工作。四是专门监督。街道社区定期向辖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工作,征求意见,接受监督。五是评议监督。实行双向考核办法,街道定期考核社区、社区定期评议街道。实行公开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社区“两委”班子向辖区居民述职述廉,辖区单位代表、居民代表对社区工作和社区领导进行民主评议。

2. 典型案例

“民情流水线”工程的特色载体

“一元钱爱心党费”。利用党建联席会,由辖区单位党组织成立“爱心党费储蓄所”,发动广大在职党员每月多交一元钱爱心党费作为扶贫济困基金,积少成多,汇流成河,再由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把“爱心党费”面对面地捐助给贫困党员群众等困难群体。

“党员先锋惠民行动”。组织辖区在职党员到社区认领政策宣讲岗、美化环境岗、帮扶助困岗、就业扶助岗、文体组织岗、科普宣传岗、健康教育岗、平安安全岗、民调帮教岗、文明监督岗等十大服务岗位,利用业余时间服务社区公益事业和帮助困难群众,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利用社区文化活动室设立“四点半”工程社区辅导站,选派专人在每天下午四点半将辖区内双职工家庭无人接送的小学生接到社区,由社区干部和聘请的校外辅导员、青年志愿者以及辖区“五老”同志,义务给孩子们辅导作业、讲授美术、音乐、英语等课程,并组织开展讲革命故事、做健康游戏、公益劳动等各类有益的主题实践活动。

居家养老“夕阳红”工程。政府为空巢老人购买养老服务岗位,由街道社区直接组织实施的方式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采取无偿和低偿服务的方式,建立“夕阳乐”餐桌为空巢老人提供集中就餐服务,专职助老员分别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配送餐服务、家庭助老、低保、医疗和精神文化慰藉服务。

街道“两新”组织联合服务中心和社区党员“先锋驿站”。街道成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联合服务中心,由工商、税务、民政、非公局、工青妇、公安以及相关部门参与,对“两新”组织提供帮助服务和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在辖区开展“双找”(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五访”(家访、走访、、查访、随访)活动,同流动党员建立密切联系,关心流动党员工作生活,了解其家庭个人基本情况,对遇到困难的流动党员给予热情帮助,使流动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系统及“网格化”社区视频监控系统。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传统的拍照技术、三维仿真模拟技术及实景视频技术,将街道社区具体工作纳入五条主线管理,形成三大基础平台、六大功能特点、管理模块和五大应用系统,融综合受理、分类管理、分类统计汇总功能为一体,嵌入辖区实景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字社区”建设,为街道社区工作建立规范、统一、共享的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多元异构数据的共享与集成,提高基层工作效率,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基层管理服务由传统工作模式向现代电子信息管理模式转变。在辖区重点场所、路段安装监控探头,并同街道“三维数字社区”系统进行联网,对辖区综合治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环境保护实行“四位一体”24小时视频监控和动态管控,及时了解和掌握辖区动态,调度有关力量予以处置,有效整合辖区资源,推进城市基层管理方式的创新变革。

兰州西湖街道首创“三维数字社区”,破解社会管理难题

2010年8月31日,兰州市七里河区政府召开新闻会宣布,由兰州市西湖街道历时3年研发的“三维数字社区”集成管理应用系统正式问世。据悉,这一系统为全国首创。同年11月,有关部门在兰州调研政法综治工作时观看西湖街道自主研发的“三维数字社区”管理系统演示后表示,该系统实现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不仅提升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能力,还实现了街道社区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是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代表了社会管理创新的路径和方向。2012年6月底前,兰州全市52个街道都将建成“三维数字社区”管理系统。

【图表说明】2010年9月6日《法制日报》

系统功能涵盖基层百余项管理职责。家里有事拨打“民情通”,社区志愿者立刻上门为你提供服务;遭遇突发事件,鼠标一拉自动测量出最近的治安室、医院距离;辖区内任何背街小巷发生车辆丢失、井盖被撬、垃圾堆放,即时发现及时处理……街道社区内几乎所有的公共及管理事务都可以通过“三维数字社区”系统来完成。

所谓“三维数字社区”系统,主要是利用GIS地理信息技术、传统的拍照技术、“三维数字”仿真模拟及实景视频技术,将街道社区100多项工作内容纳入5条管理主线,形成3大基础平台、6大功能特点、8大管理模块和5大应用系统,具有综合受理、分类管理、分类统计汇总等功能,嵌入辖区实景视屏监控管理,真正实现“数字化社区”建设。“三维数字社区”系统将西湖街道辖区94个科级以上企事业单位、892家各类经济组织、1210栋各类建筑物、9条主次干道、56条背街小巷、114个小区院落、1.8万户、71978名居民家庭和区域地貌,立体、直观地搬上管理平台,形成了一个完整真实的三维实景立体虚拟街区。西湖街道在辖区重点地段、重点区域、辖区单位、居民小区的关键部位都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与“三维数字社区”总控中心的街面视频监控系统相互连接,对辖区的治安状况、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突发性事件等进行全天候、多方位监控。

系统的一大特色就是对辖区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个人信息、户籍信息、分类信息、居住联系信息等百余项信息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统一的人口信息平台。在平台上随机点开一栋楼,立刻弹出这栋楼的详细信息:所属社区、小区名称、楼宇名称、楼栋长姓名、治安负责人、楼层数、户数、常住人口数以及流动人口数等。系统还建成了以司法所、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内容为主的司法模块,模块中还设有重点普法单位、普法联络员、普法宣传员、社区矫正、人民调解、普法短信平台等二级栏目。以普法短信平台为例,只要在系统上输入普法短文,点击选中发送对象,轻点“发送”,一条条普法短信便飞入辖区百姓的手机中。

信息集成80余万条信息分级保密。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街道办的职能日益增多,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8大类108项工作职责,而各个相对独立的块状工作之间没有形成网格化,导致80%的工作人员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建立填报纸质的账表卡册,相应的,对辖区居民“面对面”服务的时间就少了很多。西湖街道地处兰州城区繁华地带,是七里河区八个街道中社情较为复杂的街道之一。辖区内居民多、企事业单位多、流动人口多、吸毒人员多,且多民族杂居。特殊的社情需要更多的服务管理人员,但街道办170余名工作人员各管一摊,疲于应付。尽管工作人员费尽了周折,基层管理中依然存在着底数不清、数据不实、重复劳动、重复耗资、各部门工作相互分离、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针对这些现实问题,西湖街道在七里河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组织研发队伍,开始研发“三维数字社区”系统。目前,西湖街道研发的“三维数字社区”系统采集录入的各类信息量高达80余万条。系统是一个政务管理信息内网、不连接互联网,并且实行密码设置,分层分级、按岗按人设置登录及管理权限。为了让项目尽快投入使用,全街道办干部及工作人员按照以房管人的原则,挨门挨户登记人口信息,整整用了一年时间跑遍了辖区18198户,访问登记人数达到了69147人,每个人的信息多达30项。对此,甘肃省科技厅专家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处长沈俊涛表示很震撼,他说:“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最难的是整合,而西湖街道‘三维数字社区’系统把辖区80万条信息分门别类地整合起来,自成系统,确实是一个奇迹。”

动态管理各项数据实时动态更新。西湖街道社区志愿者在辖区走访过程中发现的各类信息,实时地出现在管理大平台的信息审核页面上,管理人员迅速审核后加入系统,返回主页面后,这些新添加的信息已经自动分类统计并整合到各子系统中,管理数据实现了实时的动态更新。社区志愿者发现的信息缘何能如此迅速地传递到系统的大平台上?原来是依靠“民情通”无线政务系统。走访的社区志愿者随身携带了一个“PDA手持终端设备”,这一设备和街道“三维数字社区”总控中心相互连接,将数字城管、治安防范、人口管理、社情民意采集、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等功能有机结合,及时了解、受理反馈的各类信息,处理突发事件、采集基础数据信息。

依托“三维数字社区”系统,西湖街道纳入近年来创新的社区管理特色品牌,提高了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如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由于双职工家庭孩子在下午四点半放学后存在无人接送、教育管理缺失、进网吧、路上不安全等实际问题,“三维数字社区”将西湖街道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的社区“四点半”辅导站、义务接送孩子的志愿者、校外辅导课程等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建立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信息基础库,只要有家长求助接送孩子,根据“三维数字社区”显示的地理信息,社区志愿者可立即提供服务和帮助。有了“三维数字社区”系统,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规范化的信息服务,也使街道和社区的工作更加贴近群众,居民可通过热线电话、网络等方式,反映自己的诉求。对于居民反映的每一个诉求,服务中心将自动生成处理结果及考核评价,评价结果自动传入总控中心,成为效能考核的依据。据悉,西湖街道“三维数字社区”系统研发初步确定为6期,前3期已完成,4期对现有三维地图进行精细建模,实现社区全景漫游功能。5期拓展现有平台,增加卫星定位模块,实现治安防控、城市管理等内容的标准化、清晰化。6期强化系统安全机制,增加更加严密的研判功能。

政企联合升级,国内首个“三维数字社区”落户兰州。2011年6月23日,由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办事处、甘肃移动兰州分公司携手打造的国内首个“三维数字社区”正式举行系统项目建设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首个“三维数字社区”正式落户兰州。根据协议,甘肃移动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三维数字社区”集成应用管理系统实现对接,为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以及社区建设提供短信、彩信宣传;提供基于OTA(空中下载)技术的STK-SIM卡业务应用,实现西湖街道信息管理系统在社区政民互动等方面的需求;为西湖街道打造“三维数字社区”WAP网站;为西湖街道提供定位业务,实现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社区巡逻人员以及巡逻车辆的相关轨迹信息;开发基于中国移动定制手机平台的“三维数字社区”手机客户端程序;提供手机视频技术、一卡通技术,实现社区手机视频监控、社区一卡通等功能。

西湖街道启动“支部进楼院服务在身边”活动,成“民情流水线”新品牌

七里河区“民情流水线”工程再推党建新品牌,2011年3月21日,西湖街道“支部进楼院服务在身边”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以“民情流水线”工程为主线,以“三维数字社区”系统为依托,以网格楼院化管理为基础,以网格楼院党支部为核心,以楼院长管理为主体,对辖区全面实行楼院化管理,实现基层社会管理由过去被动应对型向主动服务型,由粗放型、滞后型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彻底转变。

第6篇: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一、管理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全市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现场会召开后,各街道、各单位始终把贯彻落实现场会精神作为工作重点,领导有力、措施得当、成效明显。

一是“四化”管理体系正逐步完善。各街道、各单位积极围绕市委余欣荣书记在全市现场会上提出的“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完善六级网络,推进网络化管理。纵向上重点加强了党小组长、楼栋长(片长),居民骨干(党员户、文明户)第五、六级网络建设,加强了各层次之间双向对应的工作机制。建立了《楼栋党员责任区制度》、《楼栋党员联系户制度》,开展了优秀楼栋长、党小组长、文明户和社区志愿者评选表彰活动。系马桩街道在全省首创了“海选”楼栋长的举措后,目前已直接由居民投票产生楼院自治管理小组96个,涉及住宅小区、楼栋庭院167栋(处),力争8月底覆盖率达到100%;**街道在楼栋单元中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建好一个组织、选好一名楼栋长(党小组长)、叫响一句口号、发挥一个作用、凝聚一方群众,在居民住户中积极推行“四亮相”措施,即亮党员身份、亮服务岗位、亮义务责任、亮服务措施;广润门街道成立了53个楼栋(院)管委会,12支社区“110志愿者队伍”,参加人员147人,随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低偿服务;绳金塔街道建立了党小组长、楼栋长月活动机制,每月组织他们在社区以会议、学习的形式开展一次活动。目前全区共有楼栋长、党小组长和片长6847人,覆盖率达95%,选出了居民骨干共8000余户。

横向上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完善社区“四位一体”管理体制,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管理小组)223个,已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50多个。十字街街道建设桥社区进行了社区居民自治试点工作,将社区楼栋划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均成立了居民自治委员会,由自治委员会对片区的大事进行决议,探索社区议事权、行事权分离的工作模式。加强街道社区与中央及省市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的党建议事协调机构,成立社区党建议事协调机构108个,参与的驻地单位共641个,覆盖率达90%以上;加大社区内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力度,在建设桥社区商业街成立了联合党支部和商会,在福田物业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在民营企业南昌馨意庭(设计)装饰有限公司成立了党团工妇组织。朝阳洲街道与驻区单位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帮助解决一个问题、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季度召开一次协调会、成立一支党员志愿者队伍、为居民办一件实事、帮扶一户困难居民;南浦街道建立和形成了以社区“议事会”为核心,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议事园”、“议事箱”、“议事栏”、“执法热线”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社区议事机制。

2、统一数据库模式,推行数字化管理。一是各街道以社区为板块,以楼栋为单元,对50类150项的基本数据进行了摸底,形成了台账,完成了建档工作,已经建立起一个较为完整的数据库模式。二是做到在“三个层级”推行,即分别在区直有关部门、街道、社区三个层级,将职能部门的专业管理职能和街道、社区的综合管理职能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按“三项机制”运作,即责任联动机制,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快速反应机制,做到信息流动快、解决问题快;社会参与机制,紧紧依靠党小组长、楼栋长等社区志愿者的力量,排查数据、参与管理。四是分“三级目录”管理,一级目录是按数字信息的管理单位分为街道管理,部门管理、街道和社区协助,社区管理三部分;二级目录是针对社区人口、社区组织、公共资源等管理对象开展的社区党建、社会保障、城市建设、安全稳定等城市管理工作;三级目录是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以及数据显示。

3、畅通信息渠道,推广信息化管理。各街道在认真抓好“八个一”制度落实的同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不断推出新的信息化措施。南站街道创建了楼宇信息平台,并设立了专门网站(南站街办经济网),通过现代化网络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十字街街道创立社区服务110平台,制作了110服务网站,社区服务110共服务居民56人次,110服务网站注册用户已达到317名,网友共发帖98篇。系马桩街道社区设立了电子邮箱,指定专人负责,每天查阅更新,街道向社区传达非紧急性、日常性的通知要求,各社区向街道上报非密性、一般性的报告、汇报及数字管理系统等,均采取电邮方式;丁公路街道投资1.5万元建立了街办局域网,将有关政策、法规和信息公布,实现街办和社区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门街道开通了24小时劳动保障免费服务热线****。

4、坚持以人为本、推崇人性化管理。坚持了“五为”原则。一是制度为群众建。坚持实施区、街、居为民办实事“十百千”工程、开展“领导干部进社区”为民排忧解难活动,以及街居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延时工作制、错时工作制、AB岗工作制等便民制度。广润门街道在街居干部中推行了“一线工作法”,即要求干部在一线创业、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落实、作风在一线转变。二是活动为群众办。组织开展和睦邻里节、社区运动会、科普宣传月、文艺专场和电影周等社区文化活动,医疗服务、法律咨询、再就业招聘等咨询、推介活动,满足群众需要。三是平台为群众搭。充分发挥街道网站(社区网页)、社区图书室和活动室、市民学校、科普宣传栏等设施的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多文化宣传载体和自我服务载体。南浦街道开辟网上交流平台,创建了“书记论坛”、“主任论坛”、“楼栋长论坛”。四是实事为群众办。本着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的原则,从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出发,在实事工程中推出更多、更具份量的项目。**街道为社区独居老人安装了30余套“爱心110”门铃,使独居老人在亲人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时刻受到社区的关注。五是利益为群众谋。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发展社区经济,着力改善群众生活条件,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尤其是对辖区特困群众、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南站街道在社区设立“民情倾诉站”,每周一、三、五上午,指派专门社区干部,在社区接待居民倾诉问题。

二是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先后下发了建立“四化”实施意见、社区资产和财务管理办法、社区人员绩效考评和奖惩办法,区直各单位均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成图表、条例、流程,新管理体制下创新、长效的工作机制开始正常运行并卓有成效。十字街街道在小街巷整治中,对达标的23条小街巷落实长效机制,制作达标责任牌26个,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公示,确保整治成果;朝阳洲街道建立了“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一般干部”的层级负责制、社区干部与楼栋长、党小组长之间的“双向考核”制度;**街道推出了“123”服务承诺制度,即向办事的群众承诺受理的各项投诉属街道职责范围的一个工作日内答复,属有关职能部门职责范围的,两个工作日内答复,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协调解决的,三个工作日内答复;绳金塔街道建立了“社情民意每日随访调处工作制”,由值班社区干部每日入户了解调处问题,不能当日解决的,交由次日值班社区干部跟踪调处。桃源街道建立了“两优秀”、“双满意”评议机制,即由社区干部评选街道优秀科室、优秀干部,由驻区单位和居民评选群众满意社区好班子、群众满意社区工作者。

三是社区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格局逐步形成。目前全区10个街道基本建立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四位一体”社区管理新机制,在培育和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工作上下了功夫,逐步实现社区议事权、行事权相分离。一是机构上,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网络,各街道都构建起了一整套社区服务网络,按照民主程序选聘了楼栋党小组长、楼栋长,能充分发挥居民骨干、文明户、党员户的模范带头作用。其中系马桩街道在全省范围内首创了“海选”的方式,目前共选举产生楼院自治管理组织96个,涉及住宅小区、楼栋庭院167栋(处);**街道、桃源街道已分别建立楼栋党小组165个、266个,覆盖率分别达到89%和85%以上。二是制度上,完善了社区居委会工作规范和社区议事规程,健全了各社区工作研讨会、社区主任例会和楼栋长联系会制度,正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加强了对楼院自治组织、楼院党小组的指导与管理。广润门街道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楼栋长联系会,街居两级干部在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上午,到楼栋开展与居民群众的面对面“谈心日”活动,南站街道坚持每周为居民办一件实事,受到了居民群众的好评。三是人员上,切实注重加强了对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和管理以及对居民骨干、特色家庭、社区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其为民服务的整体素质。南站、**等街道先后组织社区居干参加了电脑、条例、低保业务知识等培训;十字街、广润门等街道制定了社区干部考核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日常社区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1、“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目前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物业管理单位和业主委员会“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虽已初具雏形,但整个管理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发挥作用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物业管理进展缓慢。老城区困难居民集中,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为纯居民开放式楼房,缺乏组建业主委员会,推行物业管理的条件。二是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引入。老城区社区管理与服务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提供无偿、低偿服务,居民“花钱买服务”的意识还远未形成,虽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收效甚微。三是社区党组织力量薄弱。社区党组织党员人数少、年龄大,相当部分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意识不高,或因年老体弱等原因不能参与支部活动。

2、“四化”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我区“四化”管理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整体作用,提升全区城市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一是五、六级网络作用还不够突出。有些楼栋长、片长的人选是由街道或社区指定,工作中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社区的居民骨干、党员户、文明户作用发挥有限;各街道社区虽然建立了党建议事协调机制,但大部分仍要靠驻地单位的自觉、主动支持,活动内容仍是以解决社区内个别问题为主,在工作中缺少对整个社区工作的深入研究,在措施上缺少监督制约手段。二是数字化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各街道社区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库,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软件管理,数据处理大多采用人工方式,没有充分发挥数据库的作用。三是信息化水平不高。区、街、居三级尚未实现网络信息共享,大量信息仍靠人工收集、整理和传输,工作效率不高,重复劳动严重;社区服务110网络平台进展缓慢,大部分街道至今仍未建立网络平台。四是人性化体系不够完善。“四化”管理体系均存在各自为政、缺乏系统完善的工作体系和规范的操作规程的问题。

3、街道准财政不够完善。一是街道干部财税知识比较欠缺。尤其缺乏预决算、协税护税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工作制度不够规范。相当部分街道仍在沿用过去的财务管理制度,与一级准财政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小额税种征收难。居民的税法观念淡薄,抵触情绪较为严重;小额税种纳税金额小,交易行为较为隐蔽,致使街道征收成本较高;街道缺乏催缴手段,开展工作困难。

4、管理体制有待健全。一是下派人员管理有待加强。部分下派人员福利待遇尚未完全理顺,规范的考核奖惩机制还未建立,下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水平差异较大。二是工作准入制没有落实。缺乏操作性强的监督办法和责任追究机制,仍有部门不通过准入制给街道、社区下达工作任务的情况。三是社会事务受理中心作用不够突出。街道、部门仍然存在推诿扯皮现象,社会事务受理中心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能力有限;群众对中心认知程度不高,遇到问题仍习惯向社区或职能部门,甚至新闻媒体反映。四是城管执法中队管理关系仍未理顺。城管执法中队的管理仍未按《方案》全部到位,与街道社区相互沟通、协调不够,工作有时还会发生一定矛盾。五是部分管理职责不明确。小街巷、绿化等管理职责划分需要进一步明确。

三、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健全“四化”城市管理体系

一是健全“网络化”。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要尽快出台全区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人性化管理的具体指导性意见,在全区形成主线清晰、内容规范、标准一致、特色鲜明的“四化”管理模式。纵向上:针对居民群众,形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工作站---住宅小区、散户片区小区党支部(小组)、居民自治(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楼栋长、片长、单元长---党员户、文明户的纵向管理网络;针对已成立党组织的驻地单位,形成街道、社区党建联席会的纵向议事网络;针对还未成立党组织的驻地单位,形成街道、社区共驻共建联席会的纵向议事网络。横向上:通过党建联席会加强与已建立了党组织的驻地单位的联系;通过共驻共建联席会加强与未建立党组织的驻地单位的联系;通过建立街道行业分会、工商联(商会)分会加强与驻区非公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通过部门与街道、社区工作例会加强街道、社区与部门之间的联系(附表)。

二是完善“数字化”。加强对街道社区数字化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和综合管理。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分门别类完善数据库、建立工作台帐,加快开发街道社区数字化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的集成、高效和动态管理。

三是推进“信息化”。加快推进区、街、居三级网络建设,实现全区范围内信息资源网上采集、交换和共享;加大社区服务110网络平台建设力度,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便民、利民的作用;加强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培训,使其在掌握微机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提高网络应用技能。

四是推广“人性化”。整合各类人性化服务措施,将领导干部进社区、政务公开、一门式服务、绩效管理、解难、帮困、助老、调解等各种行之有效的人性化服务举措分类整理,建立系统规范的人性化服务体系,从制度上全面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2、做大做强街道一级准财政

要进一步健全财政所工作制度,特别是预、决算制度,使财政所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轨道。要广开财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协税护税,着力在壮大街道税基上下功夫,在培植引进纳税大户和稳定纳税企业上下功夫,在防止跑冒滴漏上下功夫;在小额税种征收上,赋予街道更多征管手段,建立街道与税务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提高街道征管能力。要合理界定街道事权和财权关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增加街道税收分成范围和比例,增强街道财力,减轻街道的经济压力。

3、完善社区民主管理体制

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社区居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工作,强化居民自治功能,完善民主管理体制,真正实现社区议事权、行事权相分离。一是健全综合协调机制。在坚持市、区作为城市管理主体的同时,强化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能,建立“上下配合,左右互动”的协调机制。二是建立双向监督评议机制。建立街道与社区、街道与部门、社区与居民的双向监督评议机制,将评议情况作为考核街道、社区和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社区评议会、协调会、听证会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评议会承诺制、协调会责任制、听证会公示制等制度,使城市管理机制在多方监控、多方参与下逐步完善,形成长效管理合力。三是强化居民自治管理。以建立居民自治委员会(小组)为主要抓手,逐步解决老城区物业管理等老大难问题。推广“海选”楼栋长、片长的做法,不断提高楼栋长、片长的群众认可度,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发挥作用。引导、培育、发展楼栋(单元)中的党员户、文明户、先进户,尝试第五级、第六级骨干人员薪酬制,在感情留人的同时,做到“待遇留人”。

第7篇: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为推进“生活富裕,生命阳光”和谐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大社保体系,充分整合资源,优化职能配置,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现就构建和完善基层大社保组织体系,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务实创新、诚信为民、一流推进”的目标,加大统筹力度,整合各方职能,加强综合协调,增强协同运作,积极拓展延伸,努力使大社保工作不断向广度、深度推进,为广大社会成员编织一张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为稳定社会安装一个“减震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造一个坚实的“基座”。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组织网络,落实工作措施,做到大社保工作职能整合、资源统筹、基础夯实、运行规范,构建起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络,“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多渠道、可衔接、可持续”大社保体系,确保各项惠民政策都得到更好更快地落实。

三、工作措施

(一)构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组织网络

1、构建组织网络。市社会保障委员会负责研究制订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统筹整合全市社会保障资源,全面负责全市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工作的政策研究综合协调、考核检查、督促落实和审计监管等工作。

各乡镇(街道)设立“大社保工作中心”,在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组建后的大社保工作中心进行职能整合,与社会事务办合署办公。集中行使社会事务、帮扶救助、春风行动、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监察、就业服务、残疾人保障、红十字会工作等职能。中心设主任一名,由社会事务办主任兼任。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与“大社保工作中心”合署办公,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与“平安工作中心”合署办公。

行政村(社区)设立“大社保服务室”。主任由村(社区)主任或书记担任,联络员由大学生村官(无大学生村官的村或社区由其他相应村或社区干部)担任。“大社保服务室”承担辖区内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帮扶救助、慈善事业、残疾人保障、红十字会等工作。

2、规范工作机构。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名称为“XX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各乡镇(街道)要根据机构职责和本地实际,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职责分工。

行政村(社区)大社保服务室名称为“XX村(社区)大社保服务室”。

3、建立工作制度。各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要根据工作职责,及时制定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和公示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同时制订工作例会制度、首问责任制度、情况报告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和基本台帐制度等,确保工作协调,服务提速提质。

4、加强工作保障。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应及时调整和落实好集中办公场所,有条件的要创建大社保敞开式服务窗口,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打印机等日常工作用品。

“大社保工作中心”工作人员按照职能与人员同步增加的原则,有效整合社会事务办、帮扶救助服务所、劳动保障管理站、工会、残联等机构人员。一般乡镇(街道)人员配备为6人以上,规模较大的乡镇(街道)人员配备为10人以上,确保正常运转,所需人员在所在乡镇(街道)内部调剂解决。“大社保工作中心”所需经费必须列入所在乡镇(街道)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加。

(二)建立工作机制

1、建立市社会保障委员会工作例会制度。市社会保障委员会工作例会每半年一次,分析解决在大社保体系建设推进中出现的问题。

2、建立市级机关部门联合下乡培训指导制度。乡镇(街道)大社保工作中心或市级机关有关部门根据大社保体系建设推进进度,提出联合下乡培训指导要求,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针对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时间并组织市级机关有关部门到乡镇(街道)上门培训指导。

3、建立大社保信息网络平台。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手段,实行上联下达和“一站式”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网络建设的一体化。大社保体系信息化平台建设所需经费列入市信息化工作委员会专项经费,由市财政统一解决。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构建大社保组织体系是“专委会制度”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具体体现。各乡镇(街道)和市级机关各部门要有一个统筹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帮扶救助、慈善事业的大社保观念,充分认识我市构建大社保组织体系的重要意义,要从造福民生、促进和谐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在思想认识上强化和谐理念、强化统筹整合理念,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使大社保体系建设更加扎实有效。

第8篇: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为切实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新城街道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多举措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扎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定团结的美好环境。

一、强化领导形成合力。新城街道大力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资源,街道综治中心、信访办、妇联、团委、社区服务中心等多部门的精干力量,由分管领导牵头成立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小组,统筹协调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阵地建设,搭建心理服务平台。建立街道、村二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设在街道综治中心内;村(社区)社会心理辅导室,设在村(社区)综治中心或其相关场所内。咨询室环境温馨,制度健全。同时,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图书室等社区阵地,由辖区内太原市六十六中两位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为空巢老年人,未成年人提供文体活动、心理辅导情绪纾解等服务。

三、健全机制,把握工作节点。①.建立特殊人群信息预警和干预机制。在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完善健康促进等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建立特殊人群信息预警和干预机制。街道、村(社区)加强对辖区内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等五类特殊人群,特别是涉恐、涉稳、重大刑事犯罪前科、涉毒、社区矫正、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其他人员等八类特殊对象,建立信息报告收集、预警、干预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今后,街道将持续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组织、宣传、队伍建设、网格管理等工作方面入手,按照责任分工,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夯实社会稳定根基,不断推动全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第9篇:街道信用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智慧城市;网格化;街区制;城市管理

一、基础理论概述

(一)智慧城市。随着城市不断深入开发建设,智慧城市内涵日益丰富。部分学者认为智慧城市以数字化为基础,在城市各处安放传感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感知城市动态,从而获取信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分析数据,进而智慧化决策城市治理各大事物。其本质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城市动态,以连续实施、客观透明的信息化管理方式,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公共效益[1]。(二)城市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城市治理的一种手段,融合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利用互联网、传感器、物联网、计算机、远程设备等,为人民的工作或生活提供更多的资源、功能和便利。城市网格化管理是运用网络地图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地理编码和网格地图等,将城市各种类型的部件整合在网格中,推动城市管理向信息化、数字化和网格化方向发展,真正实现精确、高效、全时段和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二、网格化试点概况

在智慧城市发展的背景下,2003年我国提出数字城管,2004年提出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理念。我国采点试行,最先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是北京东城区。东城区网格化管理模式结合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构建了指挥中心和监督中心管理相融合的模式。该城市管理模式涉及市政、绿化、环卫、行政、社区等便民服务,为其他城市树立典范。在此先例下,200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深圳、杭州、成都等10个城市立为第二批试点城市,2006年圈出天津河西区、重庆高新区等17个城区,2007年确定第三批23个试点城市。随后,我国开始大面积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一)北京东城区模式。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首先践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该模式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规范化运行、信息化支撑”为目标,建立了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2]。东城区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将城市管理部件定位于万米单元地图上,监察员24小时实时监测自己所管辖的单元格,通过城管通将突发问题上传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将信息综合处理并下发至各部门。该管理模式将管理与监督职能分开,分别建立城管委和城管监督中心。另外,针对城市管理各方面综合评价构建了一套监督管理体系,作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之一。该模式突出之处在于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基于平台可开展区、街道、社区和网格四级用户管理服务工作。东城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信息关系,搭建城管对象之间的联系,构建社会服务管理数据云服务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应用-修改-应用-修改-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升级,到目前为止取得良好绩效,形成全模式社会管理服务,基本解决了政府与政府、政府与社会之间责任推脱等问题,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指出城市服务管理的新方向,同时网格化模式延伸至教育、卫生、民政领域等,为其他城市树立典范。(二)上海模式。上海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将管辖区域划分为多个万米单元格,单元格内所有城市部件分类编码上传至市数据库,各区自行备份,同步更新市区事物处理结果。该模式工作流程为:先监察员将突发问题传送至监督中心,监督中心将信息进行处理并立案,案件立即转送到指挥中心;接着指挥中心派发案件至执行单位,执行单位提交案件结果;最后指挥中心将问题处理情况转至监督中心,监督中心下派监察员验收案件处理结果,二者接受结果一致后结案。该模式创新之处在于市、区分工合作,分离监督、指挥职能[3]。市监督平台将接受后处理的信息转发至区平台,由区部门处置、协调问题。各中心编制工作规章制度手册,明确责任归属及问题处理流程。根据2016年上海市宝山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全年网格化管理受理数43.73万件,处置及时率94.8%,处置结案率100%。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居民满意度显著提高。(三)宜昌模式。宜昌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市区街道社区网格的顺序层层划分网格,先以行政中心为单位划分街道办,以街道办为中心划分社区,以社区为中心划分网格。划分原则为方便管理,管理对象均衡,网格无缝对接。网格编码采用6级14位数字,工作流程类似上述城市。该模式独创之处在于:一是整治基层组织体系,在社区内设置综合服务站、网格管理站、综治维稳站,细化责任;二是设置对比核查机制,将监督员采集的人口流动、空间地理位置、环境状态等各类信息与政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对比,如不符,将错误信息下发监督员核对,然后再上报。网格采取的基本信息与政务部门信息融合,构建数据库,便于各部门提供精确服务。(四)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分析。国家选出的这些试点城市以东城区为范例,结合城市自身情况,探索出适合城市发展的模式,这些模式大同小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1.组织架构繁琐,管理层次增加。一般来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组织趋于扁平化,缩短上下级距离,便于上下级沟通,越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绩效,实现组织目标。宜昌市大致按照区-街(镇)-社区(村)-网格这样的行政系统层次划分网格,网格层级无形中成为行政系统中的底层,事实上网格层不属于行政单位。尽管这种结构管理严密,分工明确,但层级增多,有碍上下级信息传递,减弱上级对下级控制能力。2.组织内部缺乏横向互动,部门责权关系不清。网格层面工作职能是对城市部件、事件进行管理,涉及公共设施、建筑管理、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市容卫生等多个方面,一旦问题发生,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商讨解决问题。在基层网格管理中,各部门以各自领域工作为中心,缺乏横向交流,网格管理中心与其他部门不存在上下级关系,网格人员工作受限,出现综合问题时,无疑增加了监察员的工作量和复杂性。3.投入、维护、运营成本较高。城市网格化管理中,以基层为中心开展数字化网格管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网格时投入费用包括网格基层设施建设及维护、网格层级人力资源、网格事物管理经费等。据统计东城区在新系统上投入1?680万元,上海长宁区投入2?500万元,不包括维护费用。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城市来说这些支出不是小数目,其推广有一定障碍。这样一套数字化系统相关技术掌握程度不高,许多问题无法解决,造成资源浪费。

三、网格化管理模式改进

基于上述对比分析,网格化管理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略有不足,为此提出智慧城市街区制管理概念。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推动发展开放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是我国首次把街区制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意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将街区制引入智慧城市管理当中,以街区取代网格,实现扁平化管理,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推进城市智慧管理。城市街区制管理是由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围合、小街道和支路分割、路网密度较高、土地功能复合、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街道界面人员友好的开放街区模式。它将开放共享的资源、私人住宅、商业及工作有机融合,为人们提供舒适便捷的场所。本文提出的智慧城市街区制管理按照市区街区层级划分,充分运用街区理念,合理划分街区范围,以街区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位,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基础地形数据、部件数据、地理编码、街区数据等,构建街区综合信息库,对接市政、交通、公安、园林、环卫、执法等系统,成立街区综合办事服务处,对城市街区范围内的人、事、物等进行精细化服务管理。街区范围划分为已建成城市主干道路的按主干道路合理规划管理范围,未开发道路的区域借鉴街区制试点经验实施。街区实行小尺度,密路网,小尺度街区量化特征为:一是大中城市主干道间距500~800米,路网密度3.3~3.5km/km2。二是城市支路间距200~350米,路网密度6~8.5km/km2。三是城市路网面积率25%左右。四是街区城市支路宽度16~32米。注:路网密度(km/km2)=L道路总长度/S城市用地面积;路网面积率(%)=S道路占地面积/S城市用地面积。图1智慧城市街区制管理构架将街区内所有部件小到一个井盖都要进行地理编码,利用NB-IOT技术(窄带物联网)实现定位、监测、损坏预警等功能。智慧城市成立大数据监管机构,对数据进行挖掘整理,负责智慧城市数字化发展规划,并保证信息互通、安全、实用。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期投资,采用PPP+资本市场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既解决了建设期间资金链条的断接问题,也解决了运营期间政府在升级换代上难以跟进的问题。

四、结语

本文所说的街区制理念稍微不同于《意见》所提及的,智慧城市街区制管理扩大网格化管理范围,减少管理层次,实现扁平化管理,缩短上下级距离,提高信息收集、传递和决策效率。街区制管理只需在每个街区设置街区综合信息库和街区综合办事处,大大减少信息技术投入、维护、运营成本及人力、财力、物力。智慧城市街区制管理处于初步探索中,相关细节还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肖迪.基于城市管理理论视角的我国智慧城市管理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7):271~272

[2]北京东城区网格化的工作模式精细化的城市管理[J].信息化建设,2011,9: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