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导学案范文

导学案精选(九篇)

第1篇:导学案范文

一、“学案”应注重“学”

学案中的“学”在教学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几乎整个活动过程都在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训练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英语课是充实的。因此,在设计学案时应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如知识结构、知识水平、本节课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发展哪方面的能力以及他们目前的水平与教材之间的差距,准备一些适应学生自身语言能力的活动和带有自主性的活动。并注意设计的层次和梯度,让差一点的学生“吃饱”,好一点的学生“吃好”,优秀的学生“跳一跳”,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立体交叉互动创造必备的训练条件。

二、“学案”应注重“导”

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教师是学生的得力助手,绝对不能越俎代庖。既然有了学案,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注意自己的角色,注意自己对时间的支配权利,这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要无故干涉学生的活动,要相信学生的能力,他们远远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拙”。在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旦你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他们潜力的巨大会让你瞠目结舌。在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注意教学环节安排的合理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使我们的教学有戏剧性的境界。对学生大可不必担心,要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大胆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巡回帮助学生时,他们绝对不会“冷落”了你,你自己也开心地参与,忙得不亦乐乎。

第2篇:导学案范文

关键词:学案导学法;必要性;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233-01

一、什么是学案导学法

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讨、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教材为主要依据、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案教学”与过去的传统教学就是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需要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案导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思想

学案教学在整体大纲的引导下,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中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大胆的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同时,学案导学课前有预习任务,课堂有预习检测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思想。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着重讲解学生自己无法解决或难以理解的问题。先学后教有利于促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获取,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教学效率的提升。

2、有利于实现师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

在学案导学中,学案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问题探讨,师生之间没有主导地位和被动地位之分,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这种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传统教学结构式“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教学总结---课堂巩固--作业”。这样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但教师过于注重“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课堂教学往往是低效的;而学案导学则采用“预习自测--合作探究--巩固梳理”这一教学结构,是课堂真正成为释疑解惑的地方,减少了课堂教学中的隐性时间浪费。

三、学案导学误区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个别教师没有正确发挥学案导学的优势,在学案编写及运用于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现把主要的偏差加以罗列如下,以引起各位同行的重视。

在学案编写及运用于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现把主要的偏差加以罗列如下,以引起各位同行的重视。

1、学案内容习题化

有人任务“学案导学”不过是教学内容系统化,所以他们在设计“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知识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学案”。教师就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结果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机械地寻找答案。整个课堂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

2、“学案导学”变成了”穿新鞋走老路”

有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重教轻学,包办代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己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了讲细、讲深、讲透,认为“学案”中安排让学生自我探究、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问题等太耽搁时间,总不如自己讲效果好。

3、自主学习等同于放任自流

第3篇:导学案范文

1、利用学案,明确目标

在学案的设计上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的新教育理念。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做到心中有“人”。学案设计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方法等,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分散教学重难点,设计具有层次性、梯度性的预习问题,配以基础性的预习练习,让学生通过层层深入掌握基础知识。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有点难度的提升题,满足中优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出示学案,课前预习

课前教师首先要把设计好的学案及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认真阅读教材文本,查阅教材工具书,思考重点问题,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自学、查阅、交流等发现问题,确定疑点,在预习笔记中记录下来。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有效性。

3、预习检测,寻求疑难

课前教师根据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学生设计预习检测题,了解和掌握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为课堂小组讨论奠定基础,预习检测题的设计方法有两种:

(1)教师根据教学重难点为每小组设计相同难度的基础性题型,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有学习能力较好的中、上学生选择完成),要求题型多样化,以纸条或小黑板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时间一般不超过5分钟)完成,然后组间交流检查,这样可以了解和掌握不同组内学生预习情况和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

(2)教师为学习小组设计不同难度的题型,为每组1、2号学生设计信息分析类题、3、4号学生设计理解类题、5、6号学生设计了解类题,设计难易梯度不同的题型,分别检测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和掌握不同层次学生在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4、信息反馈,组织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检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做到课前预设),结合日常教学经验,设计出有利于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易错点的相应变式课堂训练题(教师预设,课前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采用小组交流学习程序来思考、交流、讨论完成。小组活动时,教师不能等待、休息,也不能做其他的事情,而应该深人到各组,及时了解各组讨论的进度、焦点、效果,及时点拨,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讨论完成之后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5、学生讲解,点拨到位

教师结合小组讨论情况,给出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为每个小组分配课堂训练题的讲解任务,小组结合本组成员的讨论表现,将任务分配到具体成员。按照训练题的设计顺序,依次讲解,讲解不到位时,可有本组或其他组成员补充归纳总结出该训练题的命题意图,即考查的知识点、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其他解法,结论及结论的推广。老师不是无事可做,而是更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捕捉对教学有用的信息,细心收集一些错误思路,特别是一些有代表性而学生自己又不知道错在哪里的错误思路,暴露问题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点拨、点评。

6、能力提高,加深理解

本环节,教师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1-2道题型,让学生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交流讨论完成,使得中上等学生能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能力,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7、课堂小结,形成网络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小结,可采取 “以提问促反思”的策略,具体方法有自我提问法、相互提问法等。使学生能总结出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如何学、以及学到了哪些基本技能。

8、课后反思,记录得失

第4篇:导学案范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 学生主体 以人为本

随着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校也积极的践行新的课程改革。借此课改的东风,我校在高一高二学年推行编排和使用导学案制度。学校严格地制定了导学案的编写要求及使用方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推行了三个月,中间经历了期中考试,同时对教师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下面就编排和使用导学案谈一下我们的体会。

一、使用导学案的好处

(一)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其实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平时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教学知识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等在学习目标中已经明确,我们是以课时案来要求的,每课时的目标都清楚地交给学生,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学习。

(二)有效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我校近几年内招聘了近百名新教师,导学案对新教师的培养和骨干教师的历练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老教师的业务创建了一个平台。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会的不讲,学生小组研究合作学习会的不讲,讲重难点,讲的是易错点,讲的是学生的质疑点”。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们易错,就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可以直接让学生展示知识的构建过程,有的可通过设问主做铺垫,创设情景问题展示。

(三)指导学生有效地听讲,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链接高考,训练检查及时有效。学生们以往都是通过教师的讲的详略来判断出本课时的重难点,但现在不同时,学生重点听什么?我们经调查得出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明确了课时的重难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5分钟很难保证学生分分秒秒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了学生学习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习质量的监督,在教师制定导学案时我们要求选择精编例题,要突出本课的重点,而对于本课时的难点则要设成探究合作讨论学习中,学生们会将自己的精力侧重于这两块,而不是平均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真的成了主人,发挥了自主性、主动性,实现了主体性的素质教育目的。学生的学习效率想不高都不行啊。

(四)指导学生自我反馈。课上精选例题,课下变式训练,课后作业的反馈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可对每一份导学案中的作业分两等,一等是课上直接展示,让学生到黑板分组板演,由学生分组分题评判,当堂就可以将这些作业完成,而课下的作业则是学生独立完成由教师将问题反馈回来或者是学生每节课前递上小条子,由老师来汇总整理。要么本节解决,要么就等到晚自习再解决,总之学生自我的反馈能力再提高,学生自我负责的责任心更强了,自己也真的成了自己学习的主人了。

(五)指导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重要的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并及时总结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便后续学习时使用,我们要求学生将学案按日期装订好,每科由任课教师负责督查,班主任宏观抽查。学生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尤其是在课堂上学生的质疑问题是非常宝贵的,教师们对这样的学生都要给予鼓励,无论问题的质量如何。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就缺乏这样的自信,通过这样人人敢提问题开始,孩子们就会枝头花开,自信满满,对将来走向社会培养人格素养健全有很大的好处。

(六)一年高考三年抓。高一高二适当地链接高考习题,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学生高三复习备考的压力,我们要求每课时的重点难点与高考考点相链接,选择适当难度的高考题让学生练习,一则巩固重难点,二则是开拓了视野,长了见识,三则学生们不断地挑战自己,赢得了高考的勇气,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答题的习惯、答题的格式、答题步骤、答题的采分点、答题的要点等等,我们还用高考题让学生们自己训练评分,从而在高考后估分会练得很过硬,使我校学生在高考估分时差±5分以内。

二、导学案使用的原则

(一)编写时要专研教材,要专研校情、学情,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适用导学案,突出一个“实”字。注重教学设计简约高效,情景创设要合理有吸引力,教学方法既要灵活多样又讲求实用,避免形式热闹但缺乏实效性。

(二)突出一个“导”字。在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和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中的读、听、思、说、议、做等环节中,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指导学生的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子啊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要引导思维,“学起于思”。教师要善于提供思维的杠杆,引导思维的方向,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要鼓励创新,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不唯上,不唯书的质疑品质,提高质疑能力,从而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三)强化一个“研”。在实施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强化集体备课,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教师要加强对其他教学方式的研究。

(四)突出一个“爱”字。教育的真谛就是一个爱字,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老师对差生的期望值都很低。其实,想一想,影响我们教学成绩的就是所谓的“差生”,很大老师都认为,差生什么都差,甚至对他们失去了希望。静下心来想一想,差生为什么会差?为什么会破坏纪律?有句话说的好“闲而生非”,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三个不放弃,不放弃,不抛弃,不离弃。

总之,在期中考试全学年的成绩提高的幅度较大,师生反响也都很好,但个别也有着问题。我们要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导学案的使用效率,改进、丰富、完善导学案。

参考文献:

第5篇:导学案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法;新课标;素质教育

伴随国力的强盛和国民教育意识的觉醒,新的环境形势对于我国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师“填鸭式”、学生被动式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当前我国的教育形势,新课标的提出更是催生新一轮教学模式的产生和演变。新型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重大转变,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教师的指导地位得到明确,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理念得到彰显。与此同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始着手研究一些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自主W习能力的工具和方法。“导学案”的提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本文通过研究小学语文课堂“导学案”使用现状,并分析“导学案”教学中遇到的困境,并针对所列举出的“导学案”教学中的困境,给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一、“导学案”的定义简述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导学案实施的高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导学案实施的基础目标是促进学生高效掌握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文化基础,在导学案的实施中要两级目标并重。

二、小学语文导学案实施浅述

1.体现学生中心,为自学提供内在动力

针对当前一些教师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面,自身不愿意或者不主动学习、更新和运用更科学、更先进的教学模式的思想,相关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通过落实和强化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技能方法的学习培训和更新运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引导教师学习和掌握新的、适应时展和学生需求的更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对于导学案的认识,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深刻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发挥的积极、强大和有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积极、主动地将导学案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当中,成为日常教学当中的良好的教学工具,并在实践过程当中配合导学案实施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对导学案加以改进优化和更新换代,更好地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强化教学效果。此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什么都会缺乏内在动力。教师在导学案实施过程当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们的好朋友,了解学生们当前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喜好,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对他们的学习加以吸引和引导。

2.通过学法引领,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导学案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和“学”的一系列学习任务活动。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是一个互相合作、互相引导和互相学习的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沟通讨论和合作,可以互补长短、思维碰撞,互相解答难题寻找方法,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掌握更好的自学方法并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反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和引导效果,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实现自我教学技能的提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出一个个一模一样的高分高能的人才,导学案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培养出最适合自己也是最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方法。因此,在日常教学当中,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采取不同的导学案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发现和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并最终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强化自学能力。

第6篇:导学案范文

一、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

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内容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可在目标中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教师需面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准确地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学习目标既不能过低,使学生达不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又不能过高,造成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也很难达到。如果目标确定的不适度,学生很难实现高效学习。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中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知识链接

即课前小测,有的老师命名为:前置测评、诊断检测等。 该环节的作用:扫清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四、学法指导

有两种常见的形式:第一种是本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数学教材的各个章节都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了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第二种学法是学生平时普遍的学习方法。如:阅读的技巧、做笔记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技巧等。

五、学习小结,即知识结构整理归纳

导学案上最后一个问题一定设计为本节知识的体系建构。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出知识线索,具体的知识点要尽可能留空由学生来填。与其他章节知识联系紧密的,在归纳出本节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要体现与其他章节等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有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六、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

(1)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不能太多,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

(2)紧扣考点,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

(3)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建议可设置选做题部分,促进优生成长。

第7篇:导学案范文

一、“学案导学”中学案的设计特点与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相一致。

1、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学案的设计正是大胆的鼓励学生去探索,科学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适时地引线搭桥帮助探索,让学生在探索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体验经历体育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通过学生们心理上的成功感与满足感而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

2、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特别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的能力。学案的设计既尊重学生,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其主体精神;既依靠学生,又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发挥其主体作用;既信任学生,又注重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以确立其主体地位,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在学案中以一种起引导作用的角色出现,而真正的主角是学生。

二、“学案导学”促进体育教学更进一步。

1、体育课的学案与教案相比,显的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本”,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把课本内容讲准确,如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高明一点的再追求把课讲得精彩生动一些。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这就是过去我们教师总自我陶醉,自认为讲得还行,学生却无动于衷,反应漠然的原因所在。学案导学则以“学生为中心”,课前教师精心设计学案,并在同行教师中广泛探讨征求意见之后才拿到课堂上实施。因此,它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分析预测课上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等,效果自然不一样。与过去传统课相比,上学案导学课时学生普遍兴趣高昂,积极参与,以前不爱发言的一些学生也要举手了,课堂气氛变得很轻松愉快。体育课学案不仅其着眼点在于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而且更加关注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二者虽然密切相连,但在目标要求、课堂角色、教育观念、方法运用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好象一位体育教师在带着一个班的学生跑越野跑,在以前一个班的学生可能全都会挤在体育教师早已经设计好的一条“跑道”上从“起点”跑到“终点”,最终永远是那几个先到的人成为“成功者”其他的都是“失败者”,全班看到的“风景”也都是一样的;后来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依然是越野跑,并最终从“起点”跑到“终点”,但是每一个小组之间甚至每一个人之间,在教师的引导下,所选择的“跑道”都不一样,各自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成功与收获的喜悦。

2、“学案导学”教学目标设定更加合理。学案导学教案课的第一步是学生根据学案自学,在自学过程中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在互助探究环节,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互相答疑、快速抢答等方式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不断得以提升。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往往是以教为主的。上课时教师宣布“本课任务”后,学生们才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在此之前学生一直被蒙在鼓里,因此教学目标一时很难达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任凭教师调来调去,教学何谈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学案导学”在实际教学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了“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十分重视学生“学”的目标,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使学生逐步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达到“教”的目标,并最终实现“教”与“学”的目标的统一。这过程中,通过对目标的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符合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学在实施上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的教学形式更加多变,情报信息量、生理负荷量和情感刺激量等各种因数都会使体育教学的设计、控制和评价变的复杂,需要进行各种量之间的协调,如果协调不好将会影响教学本身。而“学案导学”中的学案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准、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具体情况,在教师引导下,由师生共同设计的,其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这样它就会很好地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

第8篇:导学案范文

一、吃透教材是关键

要想设计一堂符合本班实际,而又让学生学有所获的数学课,吃透教材是关键.吃透教材,并不局限于对内容的感知,概念的把握,性质定理的识记上等,更重要的是要从对教材的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知识和定理的理解,思维能力的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去挖掘.教师只有从多角度、深层次上理解把握教材之后,方可对教学的每个环节处理科学、合理,才能使教学得以顺利高效地进行.如我在《普查与抽样调查》中预习导学里设计的问题是:(1)为了准确的掌握我们班级学生的基本信息,需要了解全班每位同学的出生日期.你准备怎么办?(2)为了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你准备怎么办?(3)知识概括:①叫普查;叫总体;叫个体.②叫抽样调查;叫样本;叫样本容量.

在合作探究部分里设计的问题是:

(1)请你做主:同学们,进入初中以后,符合条件(年满14周岁)且综合表现优秀的同学将被发展为共青团员.现在我们学校团支部准备在七年级发展一批团员,但不知哪些同学符合条件(年满14周岁),如果你是负责人,你该怎么办?

(2)说出下列事件的总体和个体.①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学校利用某天中午对所有七年级学生的视力进行检查.②为了了解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时间,对全班每个同学进行了调查.

(3)探究交流:①我省七年级学生的平均肺活量是多少?这个数据你能用普查的方式得到吗?你准备如何获得这个数据?②工厂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它会用普查的方式调查吗?你有什么办法?③质监局要了解市场上各种品牌牛奶的质量,他们会采用普查的方式吗?假如是你,会如何去调查?

二、设计问题要科学

在“导学案”中,设计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如何设计问题也是值得每个编写导学案的数学教师深思的.设计问题应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把具体的知识呈现在导学案上,再结合具体的课件教学,使导学案和课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如果问题设计得简洁明了同时又富有启发性,实效性,那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勤于思考,从而使课堂的教学目标容易达成,实现有效教学.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组》合作探究部分里,我设计的问题是:(1)“鸡兔同笼”问题中的量有哪些相等关系?(2)你能用数学式子表达吗?在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前,提出问题.(3)这些方程组有哪些特点?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方程组吗?这样由易到难让问题递进呈现,同时结合课件,让学生感受这些问题的呈现好像涉水过河一样,一步一步地加深,随着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这个数学问题也就解决了.同时“导学案”的实施还要根据自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科学分析,巧妙引导,精心组织.使课堂更具有特色,更科学合理,更具有实效性.

三、课堂调控要把握

课堂上我们既要重视对教学预案的运用,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东西,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适时地调控课堂,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真实、创新、高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学习工作,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活跃;而在情绪低落时,思路狭窄,思维迟钝.同样学生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敢怀疑、敢标新立异.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无拘无束地展开讨论,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友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巧妙的诱导,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各环节的组织和衔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风趣、精练,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心领神会,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导学案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9篇:导学案范文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 学案助学

近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一直尝试在数学课堂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与兴趣,从而能主动地去探求数学知识。从最初的“杜郞口教学模式”到前一阶段的“学案导学”,虽说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但我一直觉得这些方式并不适应我的学生,虽然课堂上热热闹闹、不拘一格、畅所欲言的热烈氛围是形成了,但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成绩并没达到教改前的预定目标。这学期我尝试将“学案导学”变为“学案助学”,几个月下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谈谈我对“学案助学”的浅薄认识。

一、“学案助学”教学法

“学案助学”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助生自助”,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绝对不包办代替。使用“学案助学”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写教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编写“学案”。教师只有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编写出高质量的、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案。

“学案助学”是课前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进行自学,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的自助内容;上课时,学生可先根据自学部分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解决。但仍然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为主,教师视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助。课后,学生用学案进行续助。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案助学”与“学案导学”一字之差,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教师在两种教学法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假如把学生的学习比做爬山的话,那么在“学案导学”中教师是披荆斩棘走在最前面的,学生只需要在后面跟随老师,在爬山的过程中也不会碰到太大的障碍。而在“学案助学”中,教师给了学生一根拐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才智和体力爬山,在学生爬山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首先同伴互助解决,在学生确实无力攀升或身处疑路之时,教师再提供必要的帮助。事实上,学生的“爬山”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越是多放手、多引导其自己爬山,学生爬山的能力越强,学生的“自助度”也越大。反之,教师如果总没有策略引导学生自己提高爬山的能力,学生只会越来越懒、越学越被动。

二、“学案助学”教学法的实施

1.依案导学,据案自学。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个别差异不同,“学案”应在课前适当时间内发给学生,让其提前展开自学。新课开始,教师一般先创设适当情境,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让学生自学。学生依据“学案”内容,逐条看书,解决问题,并确定个体疑点,约占课堂时间的1/2。学生依据学案进行自学,原有知识结构根据新知识的不同类别分别进行同化或顺应,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疑问、不明确或不理解的地方,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其思维得到发散,从不同方面考虑问题。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2.组织讨论,尝试解疑。对学生在据案自学过程中出现的个别疑点,及时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做的分析、对问题的看法,供其他同学讨论、批评、切磋、补充。讨论中,教师要容忍一时的无秩序的“混乱”,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虚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但时间不宜过长,绝不浪费时间;鼓励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各自的想法,以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三、学案助学教学法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案助学”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感觉上课轻松了许多,其原因并不是学生上课没有动脑筋思考,而是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上课的兴趣提高了,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心态比较放松。这是该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

2.有利于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在数学课堂的教学环节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尤其是课堂互动环节,每个学生都在表现欲的驱使下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互动过程中,学生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后会有一种成就感。长此以往,班级就可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学生的整体成绩就会得到提高。

3.有利于快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案助学”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首先,促使教师自身要主动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其次,教师在通过集体备课和共同设计学案的过程中,共同分享经验和方法,使他们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