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地质大学论文精选(九篇)

地质大学论文

第1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位论文;问题导向;定量化;评审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143-02

近几年,我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为了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体系,在综合分析所在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一系列学位论文指导和评审的实践经验,依次从明确论文评审目的、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论文质量评审内容分类与评价指标定量化以及明确评审教师的资格与职责等方面,探索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可执行的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我院大学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水平和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水平。

一、学位论文质量评审目的

学位论文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占用学时最长、层次最高、综合性最强、最能衡量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水平的一项科研学术型实践教学环节[1]。根据国家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学生要提交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后,才能取得相应的专业学位。然而,近些年来的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在受到因大众化教育扩招带来的学生文化素质和教育需求的层次化和多样化、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以及学校在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影响,普遍存在研究水平低、选题陈旧不当、内容抄袭拼凑、写作表达水平低、文本格式不规范等各种问题[2,3]。

论文质量评审标准对于教学管理者、指导教师、评审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方向指导和约束作用。因此,制定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目的,应从与论文质量相关的各责任主体进行统一规定和规范,实现全面论文质量教学管理目的和目标。(1)教学管理者:评价检验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者在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系统性、有效性、执行性和满意度等方面的教学管理能力水平。(2)指导教师:评价检验导师的论文教学能力水平和责任心,确保严格按照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要求进行正确、准确地教授和指导,调动和激励导师的工作热情和高度责任心。(3)评审教师:评价检验论文评审教师在执行论文质量评审标准的能力水平和责任心,确保评审教师严格依照论文质量评审标准及其指标要求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打分,杜绝评审过程中的因人主观偏向性、学术能力偏差、评审流于形式等问题而在学生及其导师中带来不良影响和消极作用。(4)学生:评价检验学生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初步掌握基本科研程序和方法的学术科研能力水平,这应该通过纸质版的学位论文质量和学生答辩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二、基于问题导向的论文质量评审指标体系

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仍普遍存在着评审目的不清、定位不明、指标分类不当、评价指标过于笼统单一、指标权重分配不当、评审过于主观化和简单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不断下滑问题的根源性因素。

基于问题导向的论文质量评审指标体系在改善解决当前大学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上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更好的实践效果。在本科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指导评审过程中,本文总结本校学位论文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类型特点质量问题,并结合我国国内教育工作者已发表阐述的相关论文质量问题,提出了如表1所示的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指标体系及其重要性排序,其中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是论文关键内容解答、论文仿真实验解答、论文方案技术路线解答、论文内容率、论文写作表达质量、论文文本格式规范共6项。

论文质量评审指标权重的确定应该以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目的为导向,尤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论文答辩质量和书面论文质量两个层面的教育教学目标。其中,论文答辩质量可以通过“论文关键内容解答、论文仿真实验解答和论文方案技术路线解答”三个评价指标来体现学生在论文研究深度、技术难度、内容理解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基本科研素质能力,而书面论文质量则可以通过“论文内容率、论文写作表达质量、论文文本格式规范性、文献格式规范性、答辩报告完备度”等6项评价指标来体现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和对待论文的认真态度。因此,表1列出的12项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是在综合了本校学位论文教学管理目标和论文质量评审目的的基础上,采用主观赋权法而确定,其具体的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运算过程就不在此详细介绍了,因为主观赋权法已是广泛普及的一种通用性方法。

三、论文评审教师的资格与职责

评审教师是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能否得以正确和准确地进行论文评价的关键环节。在现实中,学位论文评审结果有时会引起学生和指导教师的质疑和不认同问题,甚至还会发生学生申诉的特殊情况。究其根源,评审教师在学术水平和责任态度等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这种不良的论文评审行为和结果会在学校师生中造成非常不好的消极影响和不健康的教学氛围。为了彻底解决和避免此类不公正的论文评审问题,应明确制定以下有效措施:(1)论文评审组的人数原则上为5人,人数过少不利于评审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2)论文评审教师应具有思想态度端正、责任心强、良好的科研教学水平或博士学历以上等基本资格条件,但评审组长的资格应在具备基本资格条件的基础上,还应具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且近3年内在学位论文评审中无重大过错等问题的关键条件。(3)评审教师职责要求应正确、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大学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要求与评价指标,做到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地给出学生及其导师都能接受或满意的论文评审结果。一旦出现论文评审结果有争议的情况,评审组长担负相应的解答或解释工作,且对错误评审结果应该负较大的教学事故责任。

四、结语

学位论文质量评审标准是有效评价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的重要技术依据。针对当前学位论文质量评审中常见的评审内容分类简单、评价指标定性化和主观化等问题,文中在结合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本科生学位论文质量评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论文评审目的和评审教师资格与职责,改革建立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论文质量评审体系分类内容和评价指标定量化,为指导教师和评审教师的教学评审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方向指导,并切实有效地改善了大学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Z].教高厅12004214号.

第2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水工环地质学科与岩土工程两个专业学科的理论体系核心是通过原始的分散型、局部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理论成果革新,然后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普遍性,全局性,集中型科技创新与发展,并得到了高度综合与集成而形成的当代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学科。

一、水工环地质的概述

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研究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变化和被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推崇的大背景之下,各国都将其引入更广阔的空间。伴随着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全球经济、资源、环境,各国对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和部署都进行了调整,相对的,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有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的内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界限在传统意义上被打破,现在发展的趋势就是对水工环一体化的研究,它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信息量大、功能多样的态势不断出现,环境地质学日益突显其重要性。

二、水工环问题的防治对策

深入了解,因地制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以下分别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三个方面阐述具体的防治对策:

(一)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对策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活动的日趋频繁,使用水量不断上升的同时也在不断遭受污染,水质恶化破坏地下水的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水文地质问题,所以必须做好防治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一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地下水可开采量的计算精度应该达ND级以上的储量要求,并且论证开发利用的条件以及开采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预测,在开发利用是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开采的过程中时刻了解地下水含量变化以及空间变化规律,并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防止过度开采底下水,造成水位下降导致含水层变千形成降落漏斗,对于已经形成降落漏斗的区域应该及时采取人工回灌等补救措施。对于水质污染问题必须要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实时监控,查明主要污染源并且了解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运动规律,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对水质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二)工程地质问题的防治策略

工程地质问题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例如泥石流、地震、滑坡、岩溶以及崩塌等,这些都会对工程的安全和使用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防治工作的关键就是要事先做好地质勘探工作。调查工作区域地质构造,特别是活动构造,地震活动等,对区域地壳的稳定性作出客观评价。主要的防治对策要围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工程地质问题采取适宜的防治方法。

(三)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策略

近年来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环境地质研究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进行防治时首先需要查明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初步调查天然建筑材料,旅游景观资源的分布,对开发前景作出正确估价。对适宜于生活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地的地质条件进性客观评价。另外对区域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与趋势预测,对重点防护地区要进行环境地质调查以及脆弱性评价。

三、水文地质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

我国水文地质理论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基本形成。核心理论以找水打井应用技术为中心,为工农业、国防现代化建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服务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全国拥有近400个大中城市以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在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中,北方利用地下水占80%至90%,其中,农业用水中地下水平均占38%,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国水文地质核心理论与应用技术得到飞跃性发展,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指导全国性地下水资源调查、勘查、监测与保护,取得的成就巨大。目前,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大于1984年评价的8716.84亿立方米/a,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31%,这个比例与世界地下水储存量的平均值相近似。

随着科学的发展,水文地质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开创了若干新领域,例如: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与工程学院及湖南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大队等专家、学者在八五期间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洞庭湖区构造沉降一淤积系统分析”进行攻关,对洞庭湖的演变、构造沉降、泥沙淤积与筑堤围垸三方面作用进行综合研究。利用多学科、多种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得出湖区年总构造沉降量为1.88亿立方米,大于当年1.61亿立方米的年总泥沙淤积量。研究结果表明洞庭湖并没有缩小,而是扩大了,这一攻关项目的成功,得到中国工程院陈梦熊、谢鉴衡、袁道先等9位专家教授的鉴定认可。对张人权等的研究成果高度评价:“其运用多学科联合开展湖泊演娈系统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创了生态环境水文研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洞庭湖生态环境水文研究新途径新领域至今还在延续新内容与新课题,例如2009年湖北省水文地质大队教授级高工陈国金研究题为“江汉一洞庭湖平原区洪灾形成与防治的环境地质研究”在对江汉一洞庭湖平原区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构造沉降作用,泥砂淤积作用,人类工程作用及管涌崩岸作用之间有密切关系,对洪灾形成的影响和控制,提出了在地质作用条件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水沙重新分配的防洪减灾思路与对策。水文地质学理论体系应用与发展为多学科交叉渗透成为主流,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水文地质学的理论发展与相关类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己得到了全面广泛地应用和发展。2005年由地质出版社出版的林学钰、廖资生、赵勇胜、苏小四编著的《现代水文地质学》刚一书问世,标志水文地质学由传统的理论向现代生态水文地质理论发展标准目标转型。现代水文地质学与现代科学紧密结合,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相应产生的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等,对水文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重大影响。现代应用数学与水文地质学的结合,特别是数值模拟方法得到普遍应用,模型研究成为水资源研究的主要内容,使水文地质学从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许多新的分支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如岩溶水文地质学、遥感水文地质学、环境水文地质学、医学环境地球化学、污染水文地质学以及数学水文地质学、水资源水文地质学。新技术、新方法都得到普遍应用,推动了水文地质学的发展。

结束语:

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两个专业学科都是地球地质大学科的支学科,两个支学科的共同持点与目标相互一致,为地球的永生及人类与大自然生命的存在,用自身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去了解自然与改造自然。水工环与岩土学科的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互为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同属自然科学。用学科过硬知识与技术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学科的理论体系还得依靠多支学科合作,进一步发展,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水工环与岩土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将有新的重要突破。

参考文献:

[1]蒋江丹 论水工环地质勘察中GPS RTK的技术应用[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6)

第3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地下水的观测、进行地下涌水的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云南省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5级开始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中招收高职全日制脱产和函授大专学生,到2010年已有三届毕业生、三届在校生。先后有10个教学班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高职教育中,资源与测绘大类的专业少,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更少,学习本门课程的人数少,课程在专业以外的认知度低。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水文地质学基础》应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根据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尘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素质高,上手快,技能强”。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选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近年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关于《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课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水文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以罗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单一,课程缺少吸引力,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学习方式单一,学得快,忘得快,导致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10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水文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将水文地质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水文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水文地质教育,应该面向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金属矿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水文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企业办学,隶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讲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结合集团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编写了高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2006、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讲授“岩石中孔隙”时,先讲清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中孔隙的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笔者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了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一尝试在学生一年后的毕业论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与评阅的12份毕业论文中,有多达11份介绍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的还提出了矿山巷道涌水的处理方案。在给2008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降水入渗机制”时,恰逢降雨,笔者便直接将学生带到一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地表的一个新鲜垂直剖面给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水文地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计算、地下涌水的处理、矿山巷道水的处理等,增加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从2008年开始,笔者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有责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其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水文地质的具体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环境)学习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流网时,可引入如何判断矿区的潜水含水层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的内容,利用动画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这些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流网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若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件,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应增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教学针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增加实践性、开放性教学环节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高职院校自身力量是不够的,高职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施校企合作,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将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多年在生产一线积累的水文地质理论和经验带进课堂,将水文地质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的事例带进课堂,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若能在学生实习实训时,请带实习实训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工作面对水文地质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讲解,整个课程的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

第4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引言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它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弊[1]。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在人类生活和生产部门的需求下不断发展,学科体系逐渐健全,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在生活或者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相关的问题,都需要研究者在方法上和理论上加以解决,随着越来越多以及越来越深入的问题得到解决,水文地质学这门学科也逐步发展。水文地质学从寻找和利用地下水资源开始,围绕实际发展需要,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现已发展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然而在生产力以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其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元化,原有概念、理论及方法已经很难满足需求,水文地质学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2]。

1 概述

水文地质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补给、排泄、径流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水质和水量评价、开发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地下水污染的防治,地热能开发等。在不同地质环境或者地质时期,尤其是在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补给、径流、排泄和水化学组成均有一定差异,通过上述各方面差异性的研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及其动态变化规律,可为合理利用以及防治地下水提供一定科W依据。地下水中污染物分布、预测、治理以及如何防治是水文地质学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以及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水文地质工作者对水文地质学进行了分支学科的细分以及进行了多学科交叉渗透研究。

2 水文地质学发展简史

水文地质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和发展四个阶段[1]。5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约3000年前中西亚及北非的干旱地带出现的坎儿井(Biswas,1970;Todd等,2005),表明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了地下水的利用,代表了水文地质学的萌芽。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需水量大大增加,人们对井的出水有了量的需求。1856年,法国水利工程师达西(H.Darcy),通过室内水通过沙的控制性实验,得出线性渗透定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奠定了水文地质学的基础。法国人裘布依(A.Dupuit)、美国人泰斯(C.V.Theis)都先后加入到地下水的定量计算中,并且将其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阶段人们已经通过实践得到了水文地质相关的基本理论,并且将其应用到了地下水的研究之中,为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合理开发、科学管理与保护地下水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20世纪40~60年代,雅克布(C.E.Jacob)及汉图什(M.S.Hantush)等论述了孔隙承压含水层的越流现象,“含水层思维”受到冲击[3],逐渐产生含水系统的概念。随后英国的博尔顿(N.S.Boulton)和美国的纽曼(Neuman)分别导出了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方程。至此,水文地质学已经完成了从找水型向资源型的转变,各方面理论研究已经构建了较完备的结构框架,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已经初步成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消费需求也急剧升高,因而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环境,大量消耗了包括地下水在内的各种资源,破坏了环境,打破了生态平衡,进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如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水文地质工作者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水文地质学开始进入了以生态环境为研究核心的阶段,期间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以及在全球信息化大的背景下,原有的思维模式、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加拿大的托特提出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为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前景[4]。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引入,使得水文地质学越来越系统,概念越来越完善,技术越来越成熟,分支学科的划分也越来越明确,其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至此,水文地质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从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是一门与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学科。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贯穿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之中。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人们观察积累各种水文地质现象,研究其规律,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久而久之水文地质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此可见实践对于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5]。

3 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特点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6]的出现,意味着水文地质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从整体角度,综合考察地下水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变化,为分析地下水各部分以及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时空有序的理论框架。

当代水文地质学的研究领域,从以往的地下水资源向生态环境扩展,由地球浅部向地层深部圈层延伸。并且当代水文地质学,由以往的解决局部的现阶段的生产实际问题,转向长期性、全局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课题。其以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为核心框架,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运用多学科方法及其理论,构建人和自然协调、良性循环的地下水流系统、水文系统、地质环境系统、工程地质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也成为当代水文地质学的最终目标[2,7]。

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类开始意识到构建人与自然协调的、良性循环系统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探索目标系统的作用或者形成过程与内在机理。当代水文地质学已经从传统的实用性学科,演变为兼具应用性与理论性的成熟学科。

4 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常规能源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刻不容缓。地热能[8]作为一种新型的清洁能源,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地热能主要通过地源热泵形式被利用。目前地源热泵在天津、河北、陕西等地被广泛应用,很多都是通过水源热泵形式利用地下热能[9],由于深层地下热水的高矿化度以及高温,因而有的被用来发展温泉旅游、有的被用来居民供暖。地下热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其量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且过渡开发利用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回灌必不可少,然而其回灌[10]问题却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温度利用率也偏低,这就需要水文地质工作者对深层地下水进行深入研究。

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多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是水文地质学发展的方向。水文地质学原本就是地质学和水文学结合形成的边缘学科,随着各学科体系的日益健全以及各分支学科的不断发展,研究视野不断拓宽、课题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因而多学科交叉渗透以及多技术方法综合应用是处理复杂课题的唯一途径[11]。

预计今后水文地质研究的重点将主要集中在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机理、四水转化问题、地下水水温度场的分布及其迁移机理、包气带水盐运移机理及其空间分布、地球深层水文地质、水文地质中同位素的进一步应用以及与深层地下水相关的数值模型的建立[12]。

5 Y束语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脚步的加快,自然科学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结合就显得意义非凡。当前,我国水文地质学已经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发展阶段[13],构建人与自然环境协调、良性的水文地质生态系统[14]已迫在眉睫,学科的发展以及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的威胁或一定程度的破坏,因而学科的发展必须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根本,科学合理地完成两者之间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大纯,张人权,史毅虹,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2]张人权,粱杏,靳孟贵,等.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1:51-56.

[3]Engelen G B, Jones G P. Developments in the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flow system [M]. Amsterdam:IAHS Press,1986.

[4]Toth J.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in small drainage basin[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63,67(11):4375-4387.

[5]周志芳.创新实践是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中国地质教育,2015,1:6-9.

[6]梁杏,张人权,牛宏,等.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发展[J].地质科技情报,2012,31(5):143-151.

[7]张人权,梁杏,靳孟贵.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31(1):82-86.

[8]郭森,马致远,李劲彬,等.我国地热供暖的现状及展望[J].西北地质,2015,48(4):204-209.

[9]陈鸿羽.水源热泵的适用性研究分析[D].长安大学,2006.

[10]胡伟伟.地压型热储回灌堵塞机理及其防治研究――以咸阳城区为例[D].长安大学,2009.

[11]张人权.关于水文地质学的一些思考[J].地质科技情报,2002,21(1):1-6.

[12]张人权.水文地质学发展的若干趋向[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7(2):1-2.

[13]崔淑卿,陈娟,杨苏荣.我国水文地质学发展与现状[J].内蒙古水利,2012,5:6-7.

第5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1古代哲学与水文地质学

《周易》是自西周至东周不断充实才完成的重要文献,所引用的人事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描述蕴含了人类早期科学萌芽和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周易》八卦中的坎代表水,兑代表泽,艮代表山,坤代表地。这些组合而成的彖、彖恰好表征了地下水的循环过程,当代水文地质学家以图来诠释,与水文学的描述相当吻合。公元前7世纪的泰勒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水科学家与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与人与万物的存活如此息息相关,水的背后有些更深的法则与目的,他直接指出人可以思考有关水的“看不见”的意义,而非只是在“看得见”的使用,也许“看得见”的部份只是暂时的、多变的,而“看不见”的部份是永存的、不变的。

2近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

自十九世纪末,水文地质学成为一支独立的学科以来,在多位水文地质学家和水文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水文地质学从幼稚逐渐变得成熟,从单纯的现象描述发展到定量化的理论研究上[1]。泰斯于1935年利用地下水非稳定流与热传导的相似性,得出了地下水流向水井的非稳定流公式即泰斯公式,把地下水定量计算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20世纪中叶,苏联奥弗琴尼科夫和美国的怀特在水文地球化学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地下水的赋存、运动、补给、排泄、起源以至化学成分变化、水量评价等方面,均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了。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下水数学模拟成为处理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手段。同时,同位素方法在确定地下水平均贮留时间,追踪地下水流动等研究中得到应用。遥感技术及数学地质方法也被引进,用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随着地下水污染、海水与咸水入侵淡含水层等问题的不断产生,与地下水中溶质迁移有关的问题开始受到重视。许多水文地质学家正在通过室内试验、野外试验与建立数学模型的办法去解决有关问题。

3现代水文地质学科技革命

3.1 科学技术革命对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影响

水文地质学发展过程中的历次革命都是在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产物的支持下完成的。首先对水文地质学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Darcy定律是H.Darcy受到电学中的欧姆定律和固体介质中的热传导定律的启发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到的,三个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完全相似,而欧姆定律和热传导定律早在Darcy定律出现之前就分别由欧姆和福里哀建立。其次对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和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heis公式和描述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也都是从热传导理论中演绎过来的。另外,目前在渗流理论中广为应用的数值法是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之一—— 计算机的促进下才得以蓬勃发展的,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数值法在研究渗流问题时表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优越性。现在计算机已渗人到水文地质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勘查、编图、开发、评价和管理等,正是在计算机帮助下,一些数学方法才得以用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在地下水的勘查和研究中,当今广泛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如电法、磁法、遥感、放射性测量、同位素、Υ-Ν等均是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这些方法和传统方法结合起来,借助计算机,不但解决了许多原来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使水文地质学理论更丰富、更完善,并形成了多种交叉学科。

3.2 水文地质学今后发展方向

水文地质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近150年,现在人们在解决渗流问题时基本上都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这一模式通常称为数学模式[3]。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兴起一场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主攻方向是智能信息科学技术,主要历史使命是建立智能科学理论,其核心是智能化,其科学、社会、经济效果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冲击,将变革现在科学内部结构。受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水文地质学理论也将发生革命,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智能信息模型和混沌模型将代替现有的数学模型;同时受新材料、光导纤维、新能源、空间、电子和计算机等多项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在地下水的勘查和研究方法上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届时目前水文地质学上的一些难题将迎刃而解。

为了更好地发展当代水文地质学,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各类的学科交叉渗透:第一,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开展相关学科与水文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第二,将横断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超循环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学、分形理论等)全面引入水文地质学,充实与发展水文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第三,将水文地质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结合,加强软科学研究。目前,第一类学科交叉的研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但是,离开学科的真正融合,还有较大距离;第二类学科交叉的研究,已有不少探索性成果,但是,如何将横断科学全面系统引入水文地质学,要走的路还很长;第三类的学科交叉,则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加强水文地质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结合,其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任何自然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无法回避人们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协调。因此,自然科学技术成果,需要借助于社会人文学科的支撑,逾越种种利益门槛,才有可能被社会所接受,否则,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王大纯,张人权,史毅红,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第6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学理论;知识本体论;价值本体论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2)03-0097-05

受尼采以来的反本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西方传统本质主义的哲学观、文学观被颠覆,人类文化好像进入了一个虚无主义的“终结”时代。如美国知名学者J·希利斯·米勒于2000年秋在北京召开的题为“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与世界”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提出“文学消亡论”,俟后即在《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发表题为《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的文章指出,文学及文学理论必将变成一种虚无的东西,像空气中的烟圈,难逃消亡的命运。面对国外理论界的这种文学消亡理论,中国文论界掀起了一场关于文学存亡问题的大讨论。本文不拟详述这一讨论的具体发生过程,而是就讨论问题时不可避免地涉及的两种方法论视角,即“本质主义”“非本质主义”进行清理反思,重提一种超越于二者之上的价值本体论,最后将对“价值本体论”之于今日中国文学理论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作出初步评估。

一、作为知识本体论的两种哲学—文学理论观及其学理反思

(一)作为本质主义的知识本体论及其反思

人们普遍认为本质主义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哲学。柏拉图在我们这个物质的流变的现象世界之外设定的抽象的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就已有了本质的影子。亚里士多德在揭示事物得以生成流变的“四因”时,提出的“形式因”就是最原初的本质的概念。甚至于中世纪基督教中的“上帝”,也在本质主义哲学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在此之前西方哲学中的本质是相对于现象世界而存在的,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绝对实在,也是决定现象世界得以生成流变的终极原因,是形而上学知识学意义上的本体。

第7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大学生毕业设计 质量

[论文摘要]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是衡量和评价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打造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做好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在内的每一项工作。而近年来在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方面遇到的问题,又给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针对这些新建院校在学生毕业设计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并提出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思路。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基本就一点达成了共识——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之路。衡量高校毕业生是否是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毕业设计(论文)。2004年,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指出:“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或许,由于在撰写和批改上遇到种种难题,一部分学生和指导教师呼吁取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实际上,撰写论文的能力,是大学生胜任工作的基本能力。

一、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现状分析

为了对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客观的评估,笔者收集了渭南师范学院、商洛学院、榆林学院三所陕西省新建本科院校以及河南平顶山学院和平顶山工学院自2004年以来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论文共58份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对相应的五位毕业生指导教师进行了访谈,最终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选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教法研究和文学评论。其中约有55.6%的学生论证一些较先进的教学法在口语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精读教学等中的运用以及怎样去实践;约有27.8%的学生撰写关于文学评论方面的论文,大多数把评论的重点放在像《苔丝》《呼啸山庄》等这几本小说以及海明威、杰克·伦敦等的小说上面。第二,有约30%的论文论据不够充分,说服力不强,有的甚至不能自圆其说。第三,约有75%的学生论文引述部分占去全文的60%以上,有的甚至只有摘要、前言及结论属于自己撰写的,其余均抄袭。第四,句子结构混乱现象、句意和语法错误严重。第五,大部分参考文献陈旧。

二、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

(一)师生比例失调、指导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各高等院校师生比例在最近两年内虽有所改善,但毕业生数量的突增和青年教师成长速度的相对缓慢构成了一对明显的矛盾。以渭南师院外语系2008年的教师队伍为例,在岗教师67人,有指导论文权利的教师2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4人,讲师5人(学士学位),刚毕业的硕士青年教师4人(助教和见习教师),而08年本科毕业生人数为140人。正是这25位教师要指导140位学生的毕业论文,每周还需上平均20节的英语课,粗略指导论文的现象常有发生。笔者在对其他四所院校的五位指导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还发现指导教师队伍年轻化、指导经验缺乏的问题几乎在每所这样的院校都存在。

(二)大学生创新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相对滞后

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专业素质是主体、心理素质是保障。而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抓人才专业素质的同时却忽视了其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经过笔者对自己所在院校外语系2006级一个即将离校的毕业班36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近50%的学生认为自己对毕业论文的撰写根本不重视,基本是东拼西凑、复制、粘贴而成,还有同学反映本班有20%以上的同学是完全网上下载的论文,还有个别几个同学是出钱让人的论文。在对这些毕业生的访谈过程中得知:那些毕业论文东拼西凑、复制、粘贴甚至抄袭的学生并不一定都是班上学习差的学生,有的平时学习成绩很优秀,有的还是班干部,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感觉写不出那么长的论文,嫌搜集资料、撰写、修改等太麻烦了。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素质、艰苦奋斗精神、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培养。

(三)毕业生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工作一般规定在第七学期才开始进行,而此时也才刚刚开论文写作课,同时,一些毕业生也开始陆续找工作了。这样,当学生几乎还不知道毕业论文怎么写、研究什么、格式是什么的时候,学校已经开始让他们开题了。刚刚开了题,这边又要去实习,实习刚刚结束还没来得及搜集资料静下心去撰写时,又要开始找工作了。所以,时间怎样分配、课程怎样分配,这是校方应该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硬件设施不足

应扩招思路的要求,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无不是举债扩建校舍,而学校内涵的建设则相对缓慢。如: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研究设备不足;有些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资金和场地严重缺乏;学校图书馆及信息网络供给不足;等等。另外,一些社会单位不愿接受实习生,使得学生的实习基地常常不能落实,即便落实了,单位也不太愿意让毕业生真正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五)评价思路单一

近多年来,几乎所有的新建院校仅以毕业论文形式来衡量和评价教学水平和毕业生实际应用能力,无论文理科,毕业论文都成了唯一的评价手段。实际上,毕业设计原本的意图是对学生几年专业教育成果的一次综合检验,也是对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训练,检验的方式并不一定非得拘泥于论文形式。经过近几年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如果让所有对撰写毕业论文形式不感兴趣的学生硬着头皮去写论文,便容易助长学术不良之风——抄袭和买卖论文。

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策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内涵建设阶段应尤其注重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保障机制以及创建一系列更科学化、人性化、全面化的衡量体系,来客观地评价本科阶段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教育成果。

(一)努力提高青年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

扩招所带来的教师队伍年轻化、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经验缺乏的问题是这些新建院校所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因此,学校以及各部门必须切实做好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工作,在新聘教师正式上岗前一年的时间,组织新教师认真学习本专业教学法,开展师德教育。上岗后,除非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极度缺乏教师方可上岗,且各部门应该组织毕业设计指导学习小组,定期进行学习和研讨,相互交流经验,帮助青年指导教师增强指导能力,不断扩大毕业生设计(论文)的指导队伍。

(二)注重学生道德培养,加强创新教育

学生写作功底薄弱、缺少创新、格式混乱、抄袭现象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前提,专业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素质教育是重点,文化素养、心理素质教育也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大学教育的失败。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因此,应该投入一定经费鼓励丰富大学生社团活动,在实际活动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国情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前途命运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素质是专业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是国民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毕业生之所以不能交上一份圆满的毕业答卷,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缺乏创新素质。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加强基础理论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前提下,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创新能力,不断追求新知识,树立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各方面相互配合,加大投入和监控力度

毕业生设计(论文)不只是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动,而要从根本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保障机制,全方位投入,全程质量监控。所谓的全方位投入,即人力、物力的投入,人力是指学生和教师的投入,物力是指经费的投入。

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积极投入是毕业设计成功的关键。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环境和氛围,从选题开始就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自选题目为主,教师建议题目为辅。课题可来源于学生课程设计、学期论文、实验室开放项目、指导教师在研项目、社会企事业改革项目等。各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在第七学期之前就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实践项目与各种竞赛活动,以此为依托,为学生进行观察、表达、交流、分析、写作、创新提供一个稳固的平台。

教师方面,院方应制定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充分调动高水平教师积极参与到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中来,如果有可能,也可以聘用社会上相关领域的高级人才来指导学生。院方还应制定出相关的指导教师责任制度,使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的教学活动全面负责,从选题、开题、查阅文献资料、撰写一直到修改及定稿,指导教师一定要全程跟踪,充分体现“导”的作用。

经费投入方面,院方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并加大力度,主要用于学校实验室实验仪器的充实、网络资源的配备、图书资料的补给、毕业设计综合训练场地的租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实验研究、工程设计、软件开发、社会调查等。

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监控力度不够也会造成对一些真正努力过的学生毕业评价的不公正。校方除了出台对教师指导工作的监督制度外,还应当引进比较先进的监测系统,配合指导教师完成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监督,把惩治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写进校规,严重者将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这样才能最终消除那些不良之风,体现公平合理。

(四)改革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

近几年,一些专家不断提出本科毕业设计是否应该一概用论文来衡量的问题,对此,有的人建议继续保留,有的建议取消。根据我国的教育体制特点,笔者认为,改革势在必行,但教育部规定的毕业生应该进行毕业设计相关政策应当继续存留。我们不能因为米饭里有一点沙粒而不吃饭,也不能照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度——本科生乃至研究生都不用撰写毕业论文。首先,可以考虑实行科研学分制。大一第二学期就可以开论文写作课,教会学生如何搞科研,怎样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从大二一直到大四每学年学生的科研成果——论文或研究报告——都可以作为该生毕业生毕业设计学分的一部分,或者有些课程可以通过学期论文或研究综述来考核,考核结果也将作为该生毕业时毕业设计学分的一部分,从而缓解大四学生找工作和进行毕业设计时间发生冲突的矛盾。其次,对于达不到前者要求的院校,可以调整毕业设计的步骤,而且可以考虑把学术论文的写作训练从大学本科阶段的“规定动作”变为“自选动作”。那些真正对学术研究有兴趣的同学便会去尝试学术论文的写作,自然应当得到学校的鼓励和教师的指导。但对那些既没有兴趣独立提出问题,也没有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就不必逼着他们硬着头皮写什么学术论文了,毕业设计、毕业创作、毕业演出等都是检验学生的方式,不必强求整齐划一。

[参考文献]

[1]黄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第8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艺学;文学概论;教材建设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文学理论界有关文艺学教材建设的反思已持续多年,它所引起的争鸣和讨论也赢得越来越多的业内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这反映出文学理论界对于变革文艺学教材的迫切使命感,这是非常令人欣慰和鼓舞的。

高校文艺学的基础教材是《文学概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门课程的教材建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50年代的“仿苏”阶段。这个时期,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得到持续强化;作为意识形态组成部分的文艺学自然基本上照搬的是前苏联模式。于是,前苏联文学理论家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等,成为当时高校的通行教材。

第二,60年代的“初学”阶段。这个时期,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和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基本上还是沿用前苏联的文学理论模式,同时也开始注意吸收我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的有益成果,因而分别成为北方和南方高校的主导教材。

第三,80年代中期以来的“初创”阶段。这个时期,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论的陆续引进,引起我国文学理论界文学观念的大变革,从而促成《文学概论》教材的重新编写。钱中文的《文学原理》、吴中杰的《文艺学导论》、顾祖钊的《文学原理新释》、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董学文与张永刚合著的《文学原理》等先后问世,这些“换代教材”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过去那种一两部权威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标志着我国高校《文学概论》教材建设告别了“仿苏”与“初学”阶段而开始走上自觉创新阶段。其创新性质主要体现于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从而形成文学理论体系的开放性品格。同时,在文学基本性质的问题上,这些“换代教材”不同程度地抛弃了对文学的静态解剖,转而把它当作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加以考察,这既增强了教材的系统性,又更接近于对文学基本性质的把握。

到新世纪,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彰显,文学理论的发展出现若干新的趋势,高校文艺学教材建设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为回应新的挑战,一些业内学者开始反思新世纪文艺学教材建设应如何开启一个打破传统模式、确立新型规范的新生面,陶东风的《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李春青的《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魏家川的《文艺学学科定位与文学理论教改》、李平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的思考》、钱中文的《文学理论反思与“前苏联体系”问题》等文,都通过对这个问题的反思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中,李春青的“学科自律”原则、陶东风的“反本质主义”构想引起较大反响和争议。

李春青的“学科自律”原则包含两个要点:“其一,确定那些具体的、有追问意义并且有可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其二,将具体文学观念的生成过程、基本特征以及它与其他文化现象的互动关系视为当然的研究范围,并且给予足够的重视”[1]。

陶东风的“反本质主义”构想也包含两个要点:其一,“在认真研究中西方文学理论史的基础上,提出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理论共同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与重要概念”;其二,“在介绍这些概念、讲述这些问题时贯穿历史的方法,对一些重要的概念与问题……做历史的解释”[2]。

显然,李春青的“原则”和陶东风的“构想”都涉及文艺学教材应有的内容和方法问题。不难看出,两人在内容问题上的看法存在差异:李春青主张文艺学应当研究文学理论中有追问意义的具体问题;而陶东风主张文艺学应当提出中西文论所共同触及的基本问题。但在方法论上,两人的观点则是完全一致的:即李春青所重视的“文学观念的生成过程”,换为陶东风的说法,就是要“做历史的解释”。

那么,李春青所谓的“具体问题”和陶东风所谓的“基本问题”究竟指的是什么?它们何以成为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众所皆知,80年代中期以来流行的各种文艺学基础教材,一般都把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看作文艺学的基本问题。李春青认为,这些所谓基本问题都是“来自文学现象之外的伪问题”,不仅“僵化与滞后”,而且“带有某种虚幻性”,“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所以应当弃之于学科的研究范围之外。在他看来,“文学是一种最为变动不居的东西,因为它紧贴着生活,而生活恰恰是一个千姿百态、流动不已的过程”,因此,“文学理论应该研究具体问题而不是凭空建构概念和命题的大厦”。“比如说,我们可以追问什么是现代派文学的创作特点问题,却不可以追问什么是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问题;可以追问什么是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却不可以追问什么是文学的真实性原则的问题;可以追问文学与其他文化门类的异同问题,却不应该纠缠于什么是文学的本质问题。总之应该尽量将问题具体而不是空泛化”[3]。从李春青的举例来看,他所谓的具体问题,当是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历史分析与梳理。

陶东风对现行文艺学基础教材所作四大范畴的划分也极为不满,认为这个划分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产物,既“遮蔽了文学理论知识的历史具体性与历史差异性”,也“遮蔽了文学理论知识的地方性”,即民族具体性或民族差异,因而不能对“新的文化与文艺状态做出及时而有力的回应”。在他看来,“人类的知识必然是地方性的,因为生产这种知识的主体是具体的,生产知识的场所也是具体的。那些所谓的‘普遍性’知识不过是以‘普遍’名义出现的某种地方性知识而已”[4]。按照陶东风的这个说法,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属于地方性的;如此看来,他所谓的“基本问题”和李春青所谓的“具体问题”应当是一回事。不过,从他后来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一书我们看到,他是把“文学观念”、“文学思维”、“文学‘再现’”、“文学的语言和意义”、“文学的传统与创新”、“文学与文化”、“文学与道德”、“文学与意识形态”、“文学与身份认同”等确定为中西文论所共同涉及的基本问题。

不难看出,李春青和陶东风的共同意向,是推动文艺学基础教材面向文学实践、面向学科前沿,这无疑是应当肯定的。的确,新世纪文艺学的基础教材如果不能面对日新月异的文学实践,不能充分吸收20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就会使教学失去时代感。在这方面,80年代中期以来文艺学基础教材的建设已经做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譬如,这些教材一方面十分注重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以及我国新时期文学若干新趋向的研究,来充实、丰富和修正原有理论;另一方面又力求吸收文艺心理学成果来阐释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吸收人本主义、形式主义和现象学文论来分析文学作品的形式构成和内在意蕴,吸收文学解释学和文学接受理论来说明欣赏和批评的主体性,等等。但必须看到,文艺学基础教材在贴近文学实践和体现前沿性的同时,不能丧失作为基础理论的性质。

笔者认为,具体与普遍、前沿与基础是文艺学基础教材《文学概论》中必须处理好的一对矛盾。因为《文学概论》毕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文学的元理论,即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是从研究大量具体文学现象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新的文学实践和前沿理论成果可以补充、完善或更新某些基本原理,但不能替代基本原理。从这个观点来看,李春青要求文艺学基础教材对具体文学现象加以历史分析与梳理,这无疑背离了其作为文学元理论的性质。而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则把西方古代“诗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现代“批评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基本问题当作文艺学基础教材的基本问题,这实际上是把《文学概论》与《古代文论》、《西方文论》、《20世纪西方文论》、《文化研究》等课程合而为一了。既然如此,李春青和陶东风为何不干脆取消《文学概论》课程呢?看来,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是有文学的元理论、并且承认《文学概论》具有元理论性质的;只是他们不认可现行《文学概论》教材对于基本问题的提炼,认为这些所谓基本问题都带有“虚幻性”,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产物。

其实,李春青和陶东风的这个认定是缺乏学理依据的。诚如李春青所言,文学的本质、功能和规律等问题“没有也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但它们完全可以、也应当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答案,否则便不会有关于“文学”的理论了。

至于探讨文学的本质、功能和规律等问题是否就是“本质主义”思维?这其实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何谓“本质主义”?按照陶东风的解释:“本质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在本质论上,它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可以变化的‘本质’,而是假定事物具有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普遍/绝对本质。表现在文艺学上,就是认为中外古今的文学都具有万古不变的本质”[5]。

这里,陶东风对本质主义思维方法之形而上学性质的批判无疑是正确的,可以提高我们的警惕;但他的顾虑毕竟属于无“的”放“矢”。纵观8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概论》教材,我们还没有看到哪一个编著者宣称自己对于文学本质的言说是绝对真理;相反,强调文学本质的历史性,反对形而上学地追寻文学绝对本质的观点始终不绝如缕,几成共识。

可见,我们不能因为赞同西方后现代主义对于本质主义文论的解构性批判便说文学无本质,从而放弃对文学本质的研究,甚至认为文学就是文化,没有什么特殊的文学性,导致文学取消论。对于作为文学元理论的《文学概论》教材来说,更不能回避关于文学基本性质的言说,尽管这种言说不具有绝对的真理性,只具有历史的真理性。但又必须对文学基本性质做出历史性的阐释,而不能仅仅以文学理论史的历史分析与梳理来代替文学理论本身。如此看来,文艺学教材建设的基本要义,便是在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的理论视域中,构筑起富于现代性和中国特色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构成论和文学接受论。

参考文献:

[1][3] 李春青. 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J]. 文艺争鸣,2001(3):43-44.

[2][4] 陶东风. 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 文学评论,2001(5):97-105.

第9篇: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5-0088-05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5.018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以其远程性、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性,满足了现代不同层次的人群对教育层次、知识更新的需求。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的重要手段。我国自1999年开始在中央电大和68所普通高校试点现代远程教育以来,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非常重要的办学形式,步入快速发展的规模扩张阶段,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也应当将此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现代远程教育主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大多为在职从业人员,本身都在随岗实践,但随岗实践不能取代毕业论文教学。毕业论文教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围绕实际问题进行的综合性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查阅文献资料能力、方案设计与比较能力、计算与绘图能力、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形式及教学对象上与传统高等教育截然不同,如何在远程教育背景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指导服务,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摆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问题。保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必要围绕现代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基础与学习需求,构建一个合理可行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

一、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

1.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特点,充分利用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远程性、开放性、灵活性、先进性等特点,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超越时空限制的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支持服务。

2.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并突出对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的要求。因此,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必须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3.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施教

现代远程教育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学生基础较差,多数为在职学习者,具有鲜明的职业背景,比普通学生有更强的应用能力需求。因此,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施教。

4.明确教学主体各自职责

传统全日制高校毕业论文教学主体由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及学校构成。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主体除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及学校之外,还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校外学习中心,如图l所示。进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明确各教学主体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

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构建

本文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了由教学资源体系、论文指导体系、论文答辩体系以及论文监控体系组成的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如图2。

1.教学资源体系

教学资源体系包括教师资源、学习资源与平台资源。为了增强师资力量,丰富教学形式,除了学校聘用的异地指导教师外,学校需要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学习中心在当地聘用符合学校要求的本地指导教师。针对相当多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在毕业论文环节经常无头绪、无思路,不知道做什么论题的问题,学校需要根据学生基础与需求建设论题资源库,论题以应用型论题为主。此外,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初始阶段需要为学生提供写作方法类以及参考文献类的论文辅导资料,供学生写作参考。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还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设网上论文指导与管理平台、网上答辩与集中答疑平台等平台资源,以便为学生提供实时与非实时的远程教学支持服务。

2.论文指导体系

论文指导体系包括指导环节与指导形式。指导环节包括学习中心毕业论文动员、学校与学校中心指导学生论题库选题或自主选题、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初稿及终稿的写作、指导教师给出终稿评语及成绩等常规性教学环节。指导形式包括论文平台指导、网上集中视频答疑与线下指导。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论文平台指导应作为论文指导的主要形式,同时辅以网上集中视频答疑与电话、见面等线下指导形式。

3.论文答辩体系

论文答辩体系包括答辩环节与答辩形式。答辩环节包括学校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学校与学习中心组织论文答辩、答辩小组给出答辩评语及最终成绩。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与学习中心共同组织的网上毕业论文答辩应作为论文答辩的主要形式,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

4.论文监控体系

论文监控体系用于学校对上述体系涉及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教学质量。为了保证学习中心聘用的指导教师符合学校要求,学校需要对学习中心聘用的指导教师进行资格审查,只有学校审批同意后才能作为学校的本地论文指导教师。为了保证论文指导质量,学校需要对指导教师的指导行为进行监控与考核,并对指导教师给出的指导评语及成绩进行审核。为了保证答辩质量,学校需要对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的本地现场答辩进行全程监控,并对所有答辩评语及答辩成绩进行审核。

三、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实施

大连理工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根据上述构建的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进行了具体的实施。

1.开发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论文平台指导与管理,同时辅以远程集中视频答疑与线下指导形式进行指导

为实施网上课程教学与毕业论文教学,学校开发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其中论文指导平台主界面如图3所示。通过该平台实现论文写作环节的控制、论文辅导资料的上传、论文任务书的发送、教学信息的传递、论文的答疑与批阅、指导教师指导行为的监控等。为了集中解决学生在论文终稿阶段遇到的问题,学校在论文终稿环节利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远程集中视频答疑,答疑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指导教师也经常采用电话、QQ、见面等线下指导形式对学生进行论文指导。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利用论文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控与考核

高质量的师资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自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以来,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建立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的论文指导教师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学校及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聘用的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的教授、副教授及其相应的教学团队;二是学校引进的985高校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对于没有工程背景工作经历的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来说,缺少的正是工程实践的经验。为此,学校搭建起远程教育专职教师工程实践平台,每年定期安排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实践实习,有效地提高了远程教育专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了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与责任感,提高毕业论文的教学支持服务水平,学校建立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即首先由学校制定出毕业论文指导准则,比如学生留言必须在24小时之内回复,学生稿件必须在3天内批阅完毕,学生稿件批阅意见或评语必须达到一定要求等;之后学校根据毕业论文指导准则在论文指导平台对教师指导行为进行监督与考核,考核包括周考核、月考核及学期考核;最后学校根据考核结果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对不称职的教师坚决取消其指导教师资格。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监督与考核制度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支持服务水平的提高。

3.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同时支持学生自主选题

为了解决绝大部分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不知道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的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结合学生基础与需求,创建“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所谓“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即首先由实践经验丰富的学校各专业教授、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远程教育专职教师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共同参与为每个专业制作多个毕业论文模板,形成“毕业论文模板资源库”,然后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及工作性质,选定某个毕业论文模板,最后学生在该毕业论文模板的引导以及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每个毕业论文模板为学生提供了某一论题的目录和格式,并且每一章都配有引导性内容,正常情况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以及模板的引领下都能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另外,为了避免使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学校制作的毕业论文模板绝大部分都是半开放式毕业论文模板,即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的工程或项目来做,如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某工程工程量清单编制等。由于学生选择的具体项目或工程不一样,也就避免了采用同一毕业论文模板所带来的毕业论文雷同问题。此外,对于少部分希望自主选题的学生,学校也允许其采用自主选题模式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自学校实施毕业论文模板指导模式以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积极性。

4.区别对待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

学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毕业论文环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不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只要毕业论文质量和总体完成情况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基本要求,即可通过毕业论文环节,顺利获得学分。对于拟申请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学校对写作难度和完成质量均做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申请学位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从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制定,指导教师对学位毕业论文的指导,到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建立起学位毕业论文三把关的严格制度。首先,每个专业分别制定了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学位毕业论文模板的难度要高于非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如对于工科专业,学位毕业论文模板原则上要求是设计模板,需要申请学位的学生只能选取学位毕业论文模板进行毕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位毕业论文时,毕业论文完成质量要求较高,只有学位毕业论文终稿环节成绩达到中等及以上的学生才允许申请答辩。最后,要求拟申请学位的学生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只有答辩成绩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能在毕业论文环节满足申请学位的条件。

5.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同时审核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

考虑到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学校对绝大多数学生采用网梯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实施网上远程答辩,答辩效果良好。同时,为加强教学支持服务,学校审核同意有条件的学习中心自行组织现场答辩。为保证自行组织现场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规范与严谨,学校通过答辩巡视或远程视频对答辩过程进行了全程监控。

6.建立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

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具有学生数量多、分布地域广、教学活动组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必须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合理安排、周密部署,才能成功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学校根据构建的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过程管理,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毕业论文教学流程(如图4),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体系有条不紊地实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的实施效果

为了检验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实施的效果,我们对大连理工大学今年春季参加网上毕业论文答辩的59名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毕业论文教学满意度调查与答辩成绩的统计,如表l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共有53人选择了满意或非常满意的选项,只有6人选择了一般的选项,学生对毕业论文教学的满意度达到了90%;共用54学生的答辩成绩达到良及以上,优良率达到了92%。可见,学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教学体系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