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

第1篇: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无线技术 输液流程 安全和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5-0053-01

1 引言

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服务窗口,是病人了解医院、认知医院的重要场所,输液室的护理处置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输液室每天需接待大量的患者及其家属,是人流量相对集中且流动性较大的场所,输液室的护理工作也是医院医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医院的门诊输液室工作具有治疗处置临时性的特点。门诊输液室负责全院各科室门诊患者的输液治疗,具有患者人数多、护理工作量大、患者流动性强等特点,护理管理难度较大;同时患者使用药品种类繁多,如遇护士对新药品不了解等的情况,则会增加门诊输液室用药不安全的可能性[1]。此外还由于部分医院输液工作流程不标准化(如不重视输液巡回记录卡的书写),护理人员素质和责任心不一,患者文化水平高低不同等,如何消除门诊输液环节的不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门诊输液流程中采用无线技术,就是为了致力于解决传统门诊输液流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而设计的。该技术的应用能确保病人输液用药安全,改善输液室的嘈杂环境,维护输液室秩序,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矛盾,同时还可协助医院创建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型输液护理服务新模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2]。

2 传统输液流程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2.1 传统输液流程

(1)药房首先发药、打印药品处方单;(2)输液室护士接收病人药品、药品处方单;(3)病人等待,护士配药,护士手工生成输液单和输液袋标签单;(4)呼叫病人前来穿刺并核对病人信息;(5)病人随机就坐,输液工作开始;(6)病人如有需要帮助,呼叫护士处理;(7)病人如有换液需要,护士手工核对并进行换液;(8)整个输液结束。

2.2 传统输液流程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1)流程中有多个环节,如穿刺核对、接瓶核对,需要以病人的姓名和年龄为标志进行病人身份的人工核对;当碰到病人意识不清、碰到名字发音相近或者姓名相同的病人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用药差错隐患,同时这也相应的造成工作效率降低。(2)以手工书写方式生成输液巡回单和输液袋标签,在穿刺和接瓶操作时需要人工核对,再通过手工标记和认知的方式,这增加了人为出错的可能性,同时无法进行该操作对应到操作人的自动统计等。(3)病人输液座位位置随意性分配,秩序混乱,不方便护士确认病人的位置,既给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又造成位置占用计划和统计无法做到。(4)病人输液时有不适反应、或需要输液接瓶、或者输液完成等时候,需要呼叫护士进行操作,造成了输液室环境的嘈杂、病人位置确认错误等问题,延迟了对于病人服务的响应。(5)护士的工作量没有相应的统计报表,需要整理纸质文档,医疗护理出现差错和工作疏忽等信息无法记录,导致护士工作量的考核以及差错率的统计等方面的困难。

3 无线技术在输液各个环节中的部署

3.1 改进后的输液流程

(1)药房首先发药、打印药品处方单(二维条码);(2)输液室护士接收病人药品、扫描药品处方单(二维条码);(3)自动生成输液单(二维条码);(4)病人携带自动生成的输液单等待、护士配药,4PDA设备扫描输液单、自动呼叫病人前来穿刺并通过扫描病人手中输液单自动核对病人信息;(5)病人按输液单分配位置就坐,输液工作开始;(6)病人如有需要帮助,呼叫护士处理;(7)护士PDA设备自动显示呼叫病人信息,护士处理;(8)病人如有换液需求,呼叫护士处理;(9)护士PDA设备自动显示呼叫病人信息,护士通过PDA设备核对相关信息并进行处理;(10)护士处理 整个输液结束,并自动打印输液相关信息,以便事后核对。

3.2 无线技术在输液各环节中的部署细节

使用无线技术后医院原有输液的流程主线一样,包括病人提药、护士配药、护士给病人输液、病人呼叫护士需要帮助等环节。但在大多环节利用无线技术、手持无线产品(PDA)及条码技术,部署细节如下。

(1)药剂师在给病人药物和处方时,用条码打印机打印二维条码,作为HIS系统中配药与病人信息的载体,实现药剂师、病人、护士信息上的交接。(2)病人把药物和处方(贴有上述二维条码)到达护士工作站时,护士利用HIS系统提取和采集病人的基本信息、医嘱信息和药物信息等。再通过条码打印机,打印出病人条码和输液袋上的条码(信息都与HIS数据库相映射)。(3)接单护士工作站的条码打印机打印两类条码(双联条码,病人标签和药物标签),药物标签贴到输液袋上,便于输液过程中的扫描核对;病人标签贴在病人身上或由病人随身携带,记录病人的个人信息,便于对病人身份的数字化核对。(4)系统集成叫号功能,输液前护士通过扫药袋上的药物标签,输液大厅的叫号设备会对需要前来穿刺的病人进行输液叫号,确保了输液室的秩序井然有序。(5)护士对病人进行输液时,护士利用PDA对病人条码和输液袋条码进行扫描,利用PDA自带的无线网卡发射无线信号给医院的WLAN,在把数据传输给医院固网,与HIS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交互。(6)病人在输液过程中如有不适反应,或者需要接瓶、拔针等操作时,可利用座椅上的无线呼叫单元按钮呼叫护士,此时,护士的PDA显示需要帮助病人的座椅号、病人姓名、目前正在输液的药物名称、下一瓶输液药物名称等信息。同时条码扫描方式进行的核对替代了以往人工进行输液巡回单上的核对,提高了信息核对的准确性,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7)护士进行接瓶操作时,需要用PDA扫描病人条码和输液袋条码,在两者信息匹配的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接瓶操作,以此来确保用药安全。(8)输液流程完成后,护士站自动打印输液结果单,并在HIS系统记录输液相关数据。

4 结语

无线技术的广泛应用把医院门诊输液的各个环节有机的整合起来,为医院门诊输液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和实用性,毕将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新亮点。

参考文献

第2篇: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于提升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安全性和满意度的具体作用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门诊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的理论和方法管理的2013年1~12月患者作为观察组,成立起门诊静脉输液安全工作小组,制定和完善输液管理模式以及规范化流程,培训护士掌握静脉输液知识与技能。将未实施根本原因分析法护理的2012年1~12月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不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执行根本原因分析法后不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降低门诊输液安全事故发生率,能较大地提升护士的护理水平,可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法;门诊;静脉输液;安全管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71

Rootcauseanalysisonimprovingthesatisfactiondegreeofpatientsinoutpatienttransfusion

ZHOUJia-feng(BaoanDistrictSonggangPeople′sHospital.Shenzhen518105)

HEHong-mei(SonggangHealthAuthority,Shenzhen518105)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ofrootcauseanalysisforthespecificroleoutpatientintravenousinfusionpatientssatisfactionandeffect.Methods:Thetransfusionoutpatientsinourhospitalastheresearchobject,analysistheoryandmethodofapplicationofrootcause,establishRCAgroup,setupoutpatientintravenousinfusionsafetyworkmode,establishandperfectthemanagementoftransfusionandstandardizetheprocess,trainingandpromotionofthevenoustransfusionnursesknowledgeandskill.Theapplicationofrootcauseanalysisresultswithpreviouseffectwereanalyzed.Results:Theunsafetyaccidentrateofobservationgroupwas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andthepatient′ssatisfactionwashigherthan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h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rootcauseanalysismethod,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incidenceofaccidentsinoutpatientinfusion,thelevelofnursingcangreatlyenhancenurse,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satisfactionofpatients,whichhasgreat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value.

KeywordsRootcauseanalysis;Outpatientclinic;Intravenousinfusion;Safetymanagement

作为医院的窗口部门,医院门诊是患者的主要集散地,具有患者人数多,病情种类多,用药种类多“三多”特征。门诊治疗方式中,输液的比例极大,其治疗时间相对较长。输液主要是将大量配入药物的无菌溶液直接输入静脉,该方式给药快、起效快、效果好,但也具有较多的安全隐患,具有较大风险,一旦控制不好,容易发生危险。随着输液治疗方式的大量使用,其安全问题以及危险因素,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是一种新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是进行回溯性失误分析,对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予以科学分析,找出在整个系统中存在的根本原因后予以纠正,以避免类似事件和问题再次发生[1-2]。我院积极采用RCA方法,针对门诊输液患者风险情况进行了分析处理,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共有门诊成人输液床位160张,门诊护理人员27名(含中级3名,初级3名,护士2名)。将2012年1~12月全年门诊输液73000例次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12月门诊输液72200例次作为观察组。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RCA分析法具体如下:

1.2.1组建RCA小组组建由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组成RCA小组,成员共为7名。组长为护理部主任,其中3名成员为具有静脉输液扎实技术和理论水平的骨干,其余3名为一线输液工作人员。全体小组成员均具有优秀的分析技巧,观点具有批判性,态度具有客观性。RCA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定期对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根据分析结论制定和改进输液计划,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1.2.2收集资料RCA小组对收集到的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其具体内容主要为患者的基本情况、所使用的药物、液体浓度、药物剂量、输注频率,穿刺次数,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后,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绘制好时间顺序流程图,在小组会上进行汇报研究。

1.2.3明确近端原因将安全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予以还原,其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所使用的药物、液体浓度、药物剂量、输注频率、穿刺次数等,采用“鱼骨”法查明安全时间发生的近端原因,将收集到的所有可能性原因逐项详细列出,并予以验证,如果某项原因通过积极的对应干预后,可以有效减少安全风险,则将该项原因标注为近端原因。

1.2.4确认根本原因采取上述方式列出相关原因后,再深入分析和区别根本原因与近端原因。当该因素不存在时,如果还会引发该事件,则为近端原因,否则为根本原因。当该因素被及时纠正或者予以排除时,该问题还是在相同因素环境下再次发生,则为近端原因,否则为根本原因。当该因素纠正或排除后,类似事件依然发生,则为近端原因,否则为根本原因。

1.2.5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3]根据采取上述方式所确认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改进计划并执行。同时设置对应的指标体系,对实施改进计划前后的相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对效果进行评价。制定改进计划,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简单化,方便操作。(2)一切遵照事实依据。(3)引导护士和家属一起参与。(4)采纳所有建议,明确其优先级次序。(5)充分考虑计划的可行性以及成本效益。(6)充分考虑到可能转移性。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计划制定和执行,如果改进措施反馈良好,则以会议方式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1.3评价方法(1)将两组门诊输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进行比较,门诊输液不安全事故包括渗血、肿胀、药物输注错误、药物配伍错误。(2)将两组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种。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门诊输液不安全事故发生情况比较(表1)

3讨论

根据根本原因分析法,采用静脉输液流程优化管理,可以极大地提升护士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同时提升患者满意度[4]。因为患者刚到医院接受治疗,对陌生的环境有个适应的过程,加之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急需通过输液治疗缓解病情并尽快康复。输液室工作量极大,在高峰时期,即便是实行弹性排班制度,也会有很多患者排队输液,对正在输液的患者也需要进行有序管理。根据输液流程,设置好展板,在等候区摆放,展板内容要尽量简洁明了,能说明问题,配上相关图片等,方便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一目了然,能够主动做到积极配合。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显著节约患者的询问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针对输液室人员流动极大、环境相对嘈杂等客观因素,改变以往仅仅呼叫患者挂号顺序的方式,呼叫患者的姓名和年龄,强调双向参与和双重核对,避免由于患者误听所导致的用药错误。并针对输液室工作相对单一和重复操作多容易导致护士疲劳厌倦等情况,可在醒目位置粘贴彩色提示条,护士根据提示条进行操作,可以避免工作上的疏漏,也可以给换班后的护士提供引导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出错的概率。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改进后的输液流程中,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实施用药告知制度,使用标准化的语言和动作,进行人性化服务,有利于提升患者的信任度。通过有效的沟通告知,可以让患者明确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积极配合医师进行治疗,使输液告知紧张有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反复询问率,提升工作效率,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可以查找出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相关环节,明确问题的近端原因及根本原因,修改并细化门诊静脉输液流程,同时加强护士培训,细化项目,推行标准化的流程指引,做好落实检查,要求护士做到“脑到、心到、行为到”,不断实践、检查、评价,不断优化改进,从而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周望梅,梁丽云.规范化静脉输液流程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20(2B):18-20.

[2]高俊茹,胡晓燕,杨珊,等.门诊输液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J].齐鲁医学杂志,2013,28(1):81-83.

[3]冯国琴,朱桂华,杨书霞,等.影响输液室病人满意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116-117.

[4]曾月英.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19-21.

第3篇: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责任制护理;门诊;输液;效果评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转变。责任制护理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大改革,它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的身心健康给予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责任制护理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护理。输液是医疗工作中最平凡而重要的治疗手段,实施责任制护理是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责任制护理措施的效果,并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1月一2009年3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输液的患者548例,按门诊输液顺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273例和责任制护理组275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常规护理组接受常规护理,责任制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以下措施。(1)加强穿刺技术。我们每年都会制订详细的年度培训计划,对于新人科的护士,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加强穿刺技术的培训,如小儿头皮静脉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或带教,力求一针见血。手背静脉穿刺时宜选择皮肤神经分布相对较少的第2、3掌背静脉,该处神经痛阈高且血管粗大、同定,易于穿刺和减轻穿刺时的疼痛。每位患者穿刺前均用消毒液喷手,按要求做好各项消毒措施。(2)加强巡视制度。主管护士应随时巡视输液室。主动询问有无不适,观察输液局部有无疼痛、肿胀、液体不滴、针头移位或脱落,输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胃肠道反应等,如果发现患者有输液反应,要迅速处理并向主管医生汇报。对于患儿要善于观察面部表情、精神状态,从哭声中判断其有无不适。在巡视过程中,随时与患者沟通,协助生活护理。(3)健康宣教。主管护士向每位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告知所用药物的作用、效果、注意事项,让其了解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管理,做到现配现用,掌握输液速度,根据病情、药物的药理作用调节滴速,告知患者不能擅自增加或减慢输液速度。主管护士需要告诉患者按压针头的方法、时间及输液后的注意事项,输液结束后应休息15min再离开输液室。

3.观察指标。由医院护理部按照护理持续质量管理标准分别对2组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具体评价包括输液患者和家属满意度调查评分(分别对2组患者的家属各1名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及输液患者健康宣教情况调查2项内容。满意度调查包括:输液室环境、护士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和巡视输液的安全程度及等候时间等10个方面。健康宣教调查包括:介绍药物知识及不良反应,疾病防治知识,输液中滴速的调节和输液后针孔按压方法等10个方面。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并将2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4.数据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讨论责任制护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以来,对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专科护理理论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责任制护理注重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责任制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内涵,使患者在输液过程中不仅得到治疗,还可使患者在生理、社会、心理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同时也使护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预见性,激发护士学习工作的热情,使护理内容更明确、更具体。与传统护理比较,责任制护理具有以下特点。

1.改善护患关系。传统护理以单纯完成医嘱为目标,护士对患者缺乏主动性,也缺乏对患者的身心护理,护士只是被动的执行医生的医嘱,护士在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后,较少再与患者接触,难以了解患者心理、精神等方面的要求,使护理程序简单化。在患者眼中,护士工作就是“打针、发药”。而实施了责任制护理后,其中一项基础下作是向患者或家属收集有关患者的生理病理、心理、家庭状况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资料,制订出全面而有效的护理计划。要达此目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责任护士必须关心、理解、体贴患者,与患者进行交流。心理的沟通,必然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愿意把心里话告诉护士。

2.加强医护合作。临床实践中护士与医生在工作上的关系常非平等协作的关系,责任制护理的实施,使得护士不再简单的是医生的助手,而是和医生同样担负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责任。护士除掌握本专业知识外,在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变化等方面虚心向医生求教,同时,凭借着可随时接触患者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又使她们成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哨兵”。知识面的拓宽必然使护士头脑灵活,反应敏锐。为医生提供可靠病情资料,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护在工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启示。形成合作的伙伴关系。

3.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挑选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同志担任责任护士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激发护士的自尊心,从某种意义上讲,能担任责任护士是领导及大家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责任护士轮换1次,月,在任期内如不能胜任工作随时撤换,这又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紧迫感,从而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和巩固专业知识,从而加强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在静脉输液时,常规护理组护士与患者缺乏交流,护士的任务就是将药液输入患者体内,不需要多讲话,很少将患者当作一个整体的人来看待,忽视了患者的心理需求,更谈不上人文关怀。在本研究中,我们对门诊输液患者改善输液环境和服务态度、提高穿刺技术、随时巡视;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加强安全输液等措施后,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且健康教育的效果也有显著提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青。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上海护理,2007,7(3):42.43.

[2]郑海霞,赵荣美。诊输液患者的不遵医情况分析及护理。护理学报,2009,16(6):54-55.

[3]黄萍,周瑞珍。患者对节假日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南方护理学报,2005,12(9):21·23.

[4]王艳春,王跃平,薄明香,等门诊输液室健康教育实施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569.570.

[5]张秀敏。人性化护理在输液患者中的运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B):75.

第4篇: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1.常见的不安全因素

(1)护士方面:低年资、新入科的护士,实习护士,情绪波动、平时工作欠严谨的护士,护理工作的繁忙、琐碎及操作的重复性,也使护理差错的发生几率增多[1]。各项核心制度执行力不够,如: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输液过程中巡视不够。

(2)医生方面:有的医生书写门诊病历简单,处方字迹潦草难认,药品书写欠规范,个别医生对一些药物的应用缺乏新的了解,不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3)药房方面:药房发药错误,多发或少发药,注射证书写潦草甚至错误。

(4)患者方面:患者有同名同姓,听错姓名;门诊输液病人的年龄跨度大,来自不同的专科;门诊患者有的早期诊断不明,部分患者病情变化快,输液中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儿童输液时乱走现象;病人擅自调节滴速,更换座位。

(5)其他:门诊输液室停留时间短,流动性大,护患之间彼此不熟悉;病人来院的时间比较随意,使输液时间分布不均匀,一般高峰时段集中在上午,易出现排队长,等候久,病人不耐烦,造成环境嘈杂、拥挤,加上病人病情复杂,用药种类繁多等,此时护士的工作量大、精神疲劳,也易出现失误[2]。药品种类繁多,药名复杂,同一种药物有商品名、通用名、译名等[3],容易因药名混乱而引起差错。少量输液器、注射器存在质量上隐患,输液袋在运输过程中受损。阴雨天地面潮湿易滑。

2.防范措施

(1)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护士各项制度执行力:使各类患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诊治并且不断加强各种制度的落实。①查对制度:凡在输液室治疗的患者必须携带门诊病历和注射证,严禁护士执行口头医嘱。接药护士对医嘱内容不明确或有问题时,应向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发现药物错误直接打电话到药房与相关人员核对,若错误属实,请药房人员亲自把药送过来,一方面可以加深印象下次改正,二方面可以防止家属或患者来回走动,产生抱怨和不满情绪,致使医患关系紧张。配药者、输液者以及更换药液者均应签名并注明时间,实行护士双签名制。长期输液病人的注射证经接药者、配药者、输液者三者反复核对后,再返回给病人,防止某个环节核对不严而造成失误。查对病人时,护士不仅要称呼病人的姓名,还应问“请问您叫什么名字”?输液前,输液者再次将输液袋上的姓名出示给病人或家属确认,杜绝"音同字不同"实行双向核对姓名制。②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交班护士应向接班护士详细交代患者的医嘱、药物及滴速要求等,保证治疗的连续性。③消毒隔离制度:护士操作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在输液的全过程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一洗手。普通输液与隔离输液严格分开,并且有醒目的指示标记。④巡视制度:每天安排巡视班护士在输液室巡视,对婴幼儿、老年人、特殊用药病人以及诊断尚不明确的患者要加强巡视。严格按要求规范输液滴速,加强观察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或变态反应、输液反应等,尽早正确处理。

(2)更新观念,加强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理》、《侵权法》,同时建立统一细化的操作规程,指定质量标准以及应急预案。对护理队伍较年轻、服务态度较差、缺乏沟通技巧的人员,特请有经验的老护士言传身教,介绍亲身工作经验,共同学习,提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透明度。我院配药室与输液室之间是用透明玻璃隔开,患者及家属可在外面看到护士配药的过程,让病人放心的同时,对护士操作起到一种监督作用。

(3)加强护士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在强化服务意识的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尤其是过硬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输液安全的重要保证。我院护理部制定了业务培训计划:每季度进行护理操作演示,考核,科室内经常组织穿刺技巧经验交流、穿刺失败原因分析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出一大批头皮静脉穿刺操作能手。

(4)实行输液告知服务,维护病人知情权:在输液入口处以图表的形式上墙公示“输液流程图”。护士主动与患者及患儿家长沟通,根据病情、年龄、药物的作用时间做好解释。

不能擅自调节滴速,告知输液速度及穿刺部位固定的重要性。教育家长在输液过程中不能外出,以免发生药物污染、输液反应及其他意外事件不能及时救治。告知病人当天的输液总瓶数,妥善保管输液号牌以便更换液体,防止错拔,漏输液体。我科自2009年7月实行在输液贴上表明输液总瓶数及该瓶为第几瓶后,漏输、错拔情况基本杜绝。其方法为:“2-1”表示该病人今天输液总数为2瓶,该瓶为第1瓶,“2-2”表示总数为2瓶,该瓶为第2瓶。“3-1”、“3-2”、“3-3”依此类推。拔针时护士一定要先看一下输液贴,确定是最后一瓶(2-2、3-3…)并且病人手上已无号牌时方可拔除。

5.重视药物配伍禁忌:由于部分新药没有纳入配伍禁忌表,医生对某些药物之间已存在配伍禁忌认识不足,这就提醒护士不能机械地执行医嘱, 在为患者进行穿刺前仍应该仔细检查加药后液体的性状[4],更换液体时,注意观察输液管道中有无混浊、变色或絮状物,以防发生意外。我科护士发现头孢曲松与奥硝唑配伍后颜色变红,立即汇报护理部、药剂科,经证实后药剂科书面通知到每个科室,以避其他科室再次发生该现象。

6.实行弹性排班:根据输液高峰季节和高峰时段,合理调配人力,缓解输液高峰时的压力,老中青搭配成不同层次的梯队技术队伍,这在儿童输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自从合理弹性排班以来,基本上满足了输液高峰及儿科季节性多发病患儿的输液需求.

总之,门诊输液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医院的一个窗口。通过输液室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护士的规范操作和职责明确。近年来,输液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减少了护理服务投诉,杜绝了护理纠纷,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周立宁.营造安全文化、防范护理差错[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2-193.

[2]刘春香,石 娟,陈业芳,等.门诊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实践及效果[J].全科护士,2009,7(2):329-330.

[3]赵升阳,李明利,王 朵,等.门诊处方中存在的问题与杜绝方法[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2,12:46.

第5篇: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90-1

开展社区门诊输液,使不愿意住院和达不到住院要求的病人在门诊得到及时治疗,既方便了病人又节省了时间,还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和肯定。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加强护理人员、病人及观察室的全面管理,对预防差错及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重视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1.1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护士是社区门诊的主要力量,承担观察、护理、急救和治疗操作等工作,必须认真负责、沉着冷静、动作敏捷,对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和奉献精神,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本领,能胜任各项护理工作。为此,应该对护士进行医德教育,组织学习护理伦理学和护士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觉悟,并定期进行总结,强调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时表扬责任心强、工作扎实、业务水平高的护士。

1.2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根据社区门诊各类病人的特点及门诊护士知识结构情况,有计划进行专业培训,举行业务讲座,护理病例讨论等。具体做法是学习与临床急需相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了巩固和强化学习结果,配合护理部考核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知识、专科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2.1应建立门诊输液登记制度对输液病人护士应认真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输液处方、液体滴数、开始时间,以备发生意外及时查找原因。

2.2查看病历制度护士在接输液单的同时应同时接过门诊病历,查看医生的诊断及患者的症状体征,以确定患者的液体滴数,一般老年患者的输液滴速40~60滴/分,有心脏病患者不超过40滴/分,有心衰者不超过30滴/分,小儿为10~30滴/分,新生儿一般不超过15滴/分。

2.3严格无菌操作及三查七对制度由于门诊输液人次多,加上有陪伴,环境和秩序都比较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差错。因此,护士在注射前必须认真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注射。对静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的患者用红笔在输液瓶上注明醒目的“P”字,并且护士在注射前再次询问患者本人及陪伴是否做过过敏试验及有无过敏史,对初次静注者在注射后应观察3~5分钟方可离开。

3加强对输液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各种意外

一般在患者注射、拔针及注射间隙随时对患者进行巡视观察,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滴速、有无渗液、针头脱出和堵针等情况。特别是对小儿静脉输液者应多给予照顾,帮助递递奶瓶、玩具等,对啼哭不止及不合作者要帮助其父母安抚好孩子,使其愉快的完成输液治疗。有的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有的急于上班和处理其它事情,就自行将滴速调快,对这类患者要及时纠正滴速,还应向他们解释滴速过快会产生的并发症,使其认识到控制适宜滴速的重要性。对无陪伴的患者,在观察中更应多加关心,主动询问他们是否有其他需要,如喝水、大小便等,给予必要的协助。

4抓好输液室的管理

4.1陪伴管理要求每个患者只留一个陪伴,对行动不便和婴幼儿多给予照顾,并向他们宣传观察室规章制度,协助病人维护好室内卫生。

4.2完善消毒制度

第6篇: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急诊输液室;护患沟通;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质量;护士工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5(c)-0149-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guide in transfusion room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ethods From June 2012 to June 2013, at Transfusion Room of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of Yantian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600 patients and 16 nurse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implementing communication nurses and patients or not, during June 2012 to December 2012 was as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January 2013 to June 2013 was as experimental group.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satisfaction, SCL - 90 score and dispute of nurses and patients,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control group, 286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patients) were gotten, thos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292. Results ①Nursing quality: ward management,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basic care, safety management,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nursing documents etc nursing quality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97.02±4.25) vs (91.86±3.2) scores, (96.54±4.60) vs (91.48±4.44) scores, (96.74±5.54) vs (91.06±5.21) scores, (98.58±6.12) vs (93.84±5.36) scores, (97.28±5.20) vs (94.12±4.52)score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7.802-13.457,P < 0.05 or P < 0.01). ②Nursing satisfaction: service attitude, business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ealth education, patrol timeliness etc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94.86% vs 89.16%, 96.23% vs 89.51%, 94.18% vs 84.62%, 93.15% vs 84.62%, 93.15% vs 87.76%, 93.84% vs 88.81%),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 4.413-13.996, P < 0.05 or P < 0.01). ③SCL-90 score and nurse dispute: anxiety factor,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factor score of complaints, nurses patients disputes, patients complai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12.15±2.14) vs (23.51±3.12) scores, (13.08±2.25) vs (25.12±3.28) scores, t = 42.134, 51.553, P < 0.01; 9.59% vs 14.69%, 1.71% vs 4.55%, χ2 = 3.352, 3.884, P < 0.05]. ④Nurses job satisfaction: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recognition and praise, accomplishment, scheduling and the working conditions, wages and subsidies, profession itself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and hospital polic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family and work balance, total scor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4.13±0.36) vs (3.08±0.18) scores, (4.35±0.28) vs (3.12±0.26) scores, (4.45±0.36) vs (3.21±0.15) scores, (3.85±0.41) vs (2.45±0.32) scores, (4.32±0.52) vs (2.86±0.28) scores, (4.44±0.46) vs (3.12±0.10) scores, (4.56±0.48) vs (2.78±0.28) scores,(4.55±0.51) vs (3.08±0.36) scores, (3.65±0.42) vs (2.65±0.28) scores, (4.35±0.42) vs (3.35±0.25) score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 = 34.692-54.700, P < 0.01). Conclusion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guide contributes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nurses and patients dissolve patients' negative mood, reduce nurses patients disputes, patients complaint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Key words] Transfusion room;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Nursing quality; Nurse job satisfaction

急诊输液室是医院对外服务的一个重要窗口,由于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其心理状态比一般患者更难处理,稍有不当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引发护患间的矛盾。研究表明,80%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所致[1]。而我国目前护理教育中,针对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不足,使得进入临床后护理人员面对不同患者的沟通需求表现出无所适从[2]。制订急诊输液室护患沟通指引,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一个规范化的沟通指导,让护士迅速熟悉常见工作情景中护患沟通内容,增强护士本人在沟通中的自信,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服务。基于此背景,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急诊输液室开展“护患沟通指引”规范化培训活动,借助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急诊输液室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2岁;②具有独立回答问卷调查的能力;③本次研究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调查对象均清楚调查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2012年6月~2012年12月实施“护患沟通指引”前设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6月实施“护患沟通指引”后设为实验组,每组各300例,采用自拟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照组收回有效286例,男156例,女130例;年龄16~70岁,平均(45.26±5.3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5例,高中(含中专)185例,大专及以上36例。实验组收回有效问卷292例,男158例,女134例;年龄16~72岁,平均(44.65±5.24)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9例,高中(含中专)183例,大专及以上40例。两组调查对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其间急诊科护理人员无变动,为16名,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34.26±4.32)岁;文化程度:中专2名,大专10名,本科以上(含本科)4名;职称:主管护师1名,护师12名,护士3名,助理护士2名。

1.2 方法

1.2.1 制订“护患沟通指引” 2012年6月~2012年12月,通过分析输液室护患沟通现状,制订“护患沟通指引”及评价表,征求专家意见。经专家建议,“护患沟通指引”包括“输液流程及沟通指引”和“电话回访流程及沟通指引”两部分。

1.2.2 持续质量改进 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三级护理人员分别采用评价量表,评估护患沟通实施情况,采用PDCA环(即计划-实施-检查-执行),对护患沟通内容、实施过程及效果不断进行评价、分析与改进。最后形成“输液流程及沟通指引”、“患者催促输液时沟通指引”、“发生输液反应时的沟通指引”、“穿刺失败时的沟通指引”、“电话回访流程及指引”。

1.2.3 培训方式 采用护患沟通场景模拟方式:①成立护患沟通场景演练小组,组长由急诊输液室护士长担任,同时聘请专家指导。②情景构思:根据急诊输液室护理流程各个环节设计不同情景中,内容包括输液技术、催促输液沟通、输液巡视沟通、护患矛盾化解、健康宣教、输液反应沟通、穿刺失败沟通、电话回访等。每个情景编排“规范行为”与“缺陷行为”两种,由护士选择角色扮演,护士长对情景中环节质量进行提问。③彩排与评价:对“护患沟通指引”内容进行培训后,要求培训人员2周内背诵,2周后进行模拟声场景彩排,组织专家组对模拟演示效果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第3、4周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讨论,1个月后正式实施。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质量 参照我院“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制订“急诊输液室护理质量标准”,包括病房管理(3条目)、药品器材管理(3条目)、基础护理(3条目)、安全管理(3条目)、消毒隔离(3条目)、护理文书(5条目)6个方面,每条目赋值1~5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好。

1.3.2 护理满意度 参照我院护理部制订的“患者满意调查表”自行设计急诊输液室“急诊科患者满意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业务技术、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巡视及时性5个方面,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以“满意+基本满意”计算满意度。

1.3.3 SCL-90评分与护患纠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焦虑因子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分值,比较实施前后护患纠纷与投诉率。SCL-90采用5级评分方法,0分:从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相当重;4分:严重。焦虑包括10条目,人际关系敏感包括9个条目,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症状与人际关系敏感越严重。

1.3.4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参照曹颖教授的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包括个人及专业发展(8条目)、被认可与表扬(6条目)、成就感(6条目)、工资与补贴(7条目)、排除安排与工作条件(13条目)、职业本身特点(5条目)、管理与医院政策(8条目)、人际关系(5条目)、家庭与工作平衡(4条目)共计9个维度62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5分,表示非常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取平均值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实验组病房管理、药品器材管理、安全管理、专科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等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服务态度、业务技术、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巡视及时性等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2。

2.3 SCL-90评分与护患纠纷

实验组焦虑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3。

2.4 工作满意度

实验组个人及专业发展机会、被认可与表扬、成就感、工资与补贴、排班与工作条件、职业本身特点、管理与医院政策、人际关系、家庭与工作平衡、总分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4。

3 讨论

护士人际沟通能力、沟通技巧是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关键,是护士核心能力培训的重点,由于人际间沟通所涉及的是一种习惯的、自然进行的、无意识的行为模式,它深深扎根于每个人的习性,因此提高个体沟通技能是一项坚难的挑战[3]。基于从护患沟通现状制订“护患沟通指引”,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不断完善,形成“输液流程及沟通指引”、“患者催促输液时沟通指引”、“发生输液反应时的沟通指引”、“穿刺失败时的沟通指引”、“电话回访流程及指引”急诊输液室护患沟通规范化的指导程序,可以让护士护理过程中有一个可遵循的规范,增强护士在沟通中的自信,提高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服务。

要做好护患沟通,对于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的培训至关重要,而培训方式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本研究组前期研究发现,一味地强调护士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后改为培训-学习-场景模拟-现场点评-集中讨论的方式,方法更加直观、生动形象,通过设置“缺陷”、“障碍”,一则起到警示作用[5],二则可增加护士工作中的慎独精神[6]。而且由于急诊输液室患者个体性格的差异,通过场景模拟,可让护士置身于患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习以为常的护理行为[7],纠正护理工作中的偏差与不足[8],真正将人性化的服务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全过程中,从而提供给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服务[9]。文献报道,通过在输液室开展护患沟通情景模拟演练,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意识、技巧与方法[10]。本研究中,实验组服务态度、业务技术、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巡视及时性等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国内外文献资料也均支持这一观点,提示场景模拟培训方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11-12]。

“急诊输液室护患沟通指引”在强调护士主动沟通的前提下,也规范护理的各个环节,如护患沟通用语,避免了护理人员个性化及情绪化的语言,能有效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给患者以信任感与安全感[13]。主动沟通一则可以分散患者注意力,化解患者焦虑、抑郁、疼痛程度[14],二则可以给患者给足够的尊重感受,三则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患者病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15]。文献资料报道认为,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可以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热情,提高护理满意度[16]。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对服务态度、业务技术、沟通交流、健康教育、巡视及时性等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焦虑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护患纠纷率、患者投诉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护患沟通指引有助于化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士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有很多,本文引用曹颖教授护士工作满意度测评量表,结果表明,实施“护患沟通指引”后,个人及专业发展机会、被认可与表扬、成就感、工资与补贴、排班与工作条件、职业本身特点、管理与医院政策、人际关系、家庭与工作平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护患沟通指引有助于提高急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可能原因有:①“护患沟通指引”给了护士一个护理行为标准与规范,工作起来更加从容,更有自信;②“护患沟通指引”优化了护患关系,医院与患者的赞誉也给了护士工作动力,提高了工作热情[17];③“护患沟通指引”优化了护理环节,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非护理工作时间,提高了护士单位时间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护患沟通指引”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化解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护患纠纷、患者投诉发生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但如何有效落实、加强监督,以及将实施效果与护士绩效有机结合在一起,还需要不断探讨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凤芹.提高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及其家长满意度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150-151.

[2] 李艳,赵桂英.营造良好沟通氛围实现输液室有效护患沟通[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4):115-116.

[3] 张水莲,朱平先,潘秋民.现代护患沟通方法在儿童输液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20(8):1408-1409.

[4] 胡桂玲.情景模拟法查房对提高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70-1871.

[5] Salt E,Crofford LJ,Studts JL,et al. Development of a quality of patient-health care provider communication sca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J]. Chronic Illn,2013,9(2):103-105.

[6] 林惠萍,马维红,赵娜.婴幼儿患者门诊静脉输液护理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139-141.

[7] McCallum J,Ness V,Price T. Exploring nursing students' decision-making skills whilst in a Second Life clinical simulation laboratory [J]. Nurse Educ Today,2011,31(7):69-704.

[8] 王红,张茜茜,许红凤.情景式教学在护士岗前护患沟通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4,15(6):73-74.

[9] 邱梅,张华.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对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的作用[J].2013,34(26):5485-5486.

[10] 吴显群,陈丽丽,余容容.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6):724-726.

[11] Happ MB,Garrett K,Thomas DD,et al.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interaction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J]. Am J Crit Care,2011,20(2):e28-e40.

[12] 安春霞,莫正霞,安丽梅.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对减少门诊输液室护理纠纷的探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4):281-281.

[13] 陈英,李苏静,蒋文君.观察输液室应用规范护理语言减少护患冲突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 19(7):826-828.

[14] 王俊霞,韩焕英.短时间护患沟通在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7):864-866.

[15] 王雪莲.门诊输液室常见的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136.

[16] 杨丽,王臣平.大专实习护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4139-4142.

第7篇: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做好岗前培训;护生的特点;带教;体会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性学科,临床护理带教在护理教学中为护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是护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合格护士的重要手段,对实习护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的形成很有帮助[1]。临床护理需要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操作技能的熟练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是体现医院优质服务与否的关键,面对形形来院就诊的患者,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有诚恳,和蔼的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更是锻炼护生踏上工作岗位的一个更好平台。

1. 做好岗前培训

1.1.了解护生的基本情况:学校、学历、家庭成员等

1.2.介绍门诊的环境(输液室、注射室、手术室、换药室、采血室、挂号室及门诊各诊室和相关的其他科室),还有门诊的规章制度及医疗垃圾的回收处理制度等。

1.3.介绍科室各诊室带教老师简介。

1.4介绍门诊的就诊特点:就诊患者及陪同人员多,就诊环节多,流动性大,候诊时间长 应诊时间过短等。

1.5.制定带教计划,安排每周由经验丰富、业务水平较强的带教老师讲课两次,课后随即提问讲课要点,并进行考核。在每组护生出科前一周进行各诊室理论操作考试一次,并进行统一出科汇总考核一次。评价所带教老师的优良。

2. 实习护士的特点

2.1.学习临床实践的兴趣高,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专业知识缺乏。她们初从学校来到医院对医院的环境及专业技能充满了好奇、新鲜又生疏的感觉,但又满怀信心,希望尽快学到专业知识与技能。对患者经受的痛苦感到恐惧,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衔接不上,为此感到焦虑困惑。

2.2.从来院实习的情况看,她们又分为两个层次,即大专和中专。很明显,大专生要优于中专生。中专生由于是初中毕业,年龄普遍偏小,文化知识层次低,学习情绪普遍显得浮躁、好动,考虑事情又显得幼稚,加之对带教老师的陌生,表现的畏手畏脚,缺乏自信心,主观能动性差。大专生由于有高中三年学习的艰苦历程,在学习的主动性上明显较强,沟通能力明显,接受能力强。所以在往各诊室分配的时候根据层次高低搭配,使他们在现有的理论知识学习态度上有一个互补。

3. 各诊室的带教

我院由于条件所限门诊实习护士主要在输液室和采血室实习。

3.1输液室 我院的输液室主要以成人常规静脉输液为主。由于护生在学校及其他科室进行实际操作的机会较少,因此在静脉输液技能上还比较生疏,再加上临床经验和相关药物知识的欠缺,对门诊病人的护理又没有正确足够的认识,服务意识又不强,所以要求带教老师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带教老师本身应具备较高的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认真负责的带教意识,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在带教中赢得学生的尊重。认真讲解输液流程、如何选择合理的静脉,如何根据病情、药物性质、年龄来调节滴速,发生输液反应的急救与治疗、病人的沟通技巧、各种疾病的健康指导等。以取得病人对护生的基本信任感。门诊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在操作过程中按照门诊输液的要求仔细做好“三查七对”,在输液任务繁重时,做到情绪稳定,忙而不乱,不能心存侥幸,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

3.2采血室 由于采血室工作节奏快,项目多,人员杂,查对制度严格,解答问题繁琐,使护生感到陌生、胆怯,无所适从。操作时一般要求从肘正中静脉选取血管,大部分血管较好,又使她们有欣喜若狂的感

觉,盲目从事。这就要求带教老师从点滴开始,手把手的带教。因大部分病人需要才空腹血,所以晕针虚脱者很常见。又因采血室的病种极为复杂,传染病多而杂面对针刺伤后要么很大意、不在乎,要么产生恐惧、惶恐的心理,从此厌恶病人及所学专业。此时带教老师要采取正确的心理疏导及处理方法和应急预案。积极介绍采血室的环境、性质、消毒隔离制度、垃圾分类、洗手方法等。每天学习各项常见化验单的正常及异常值,和某些疾病的联系。

4. 带教体会

在门诊教学中仅沿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已不能满足现有护理服务的要求。我们也在不断摸索,创新。大部分护生都是独身子女,都特别自我,加上护士的社会地位和医生经济收入的差别,所以护生学习的兴趣不是太浓。在工作中我们严格要求学生,工作之余又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心理教育及培养她们的沟通技巧,通过大量的优秀实例讲述护理工作的伟大,以及护士的平凡与奉献精神,增强护生以“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健康为中心”的理念。使她们对护理工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带教老师要有爱心、耐心、亲和力、语言有艺术性[2],对工作富有热情高度的责任心。因此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工作精神、带教方法及为人处世的原则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3]。经过系统的临床实习,使她们能正视护理工作,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进入护理队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静 浅谈临床带教的方法与探讨.中国保健.2007,21(15):79

第8篇: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门诊; 儿科输液; 风险控制;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28-01

儿科输液室是医院门诊重要的窗口单位,也是高风险科室。特点是人群相对集中而且流动性大,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复杂性。输液流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缺陷,引发纠纷。2009年10月,我院在门诊全面使用一卡通电子病历和银江无线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它的应用解决了目前门诊输液流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缺陷,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等候时间均较以前大大减少;护士工作效率大有提高;改善了输液环境和就诊秩序,提高了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传统的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风险

1.1环境:儿科输液室病人密度大,患儿同名同姓或名字音同字不同较多,由于环境嘈杂,护士叫患儿姓名时家长容易出现错误应答。加上家长此时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注射的孩子身上,确认名字时不够专心,易造成核对困难。

1.2输液流程

1.2.1无法准确核对医嘱和药品信息:手工病历书写简单,个别医生字迹潦草,药物的英文,拉丁文书写欠规范导至辨认困难。由于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品种繁多,部分医生对药品的规格剂量不熟悉,导致药物选用不当(儿童/成人、进口/国产)造成用药困难或经济浪费。护士手工方式生成输液单和输液袋标签需要用人工核对的方式才能找到对应的病人,容易产生核对错误,工作效率低下。

1.2.2无法及时应答病人求助:病人输液中如有不适反应、接瓶或输液完毕均需要大声呼喊护士,造成输液厅环境嘈杂、在输液高峰或遇多位病人同时呼喊时,护士无法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有时甚至发生遗忘及病人位置确认错误等安全隐患。

1.2.3无法规范输液室管理:病人输液位置有随意性,秩序混乱;部分家长因担心孩子哭闹擅自带领正在输液的孩子离开输液室,使得一些药物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导致药效降低;还可能引起药液污染,导致输液反应或其他意外。由于小儿心肺功能发育未完善,同时缺乏理想的合作性,外出输液过程中因速度改变出现不良反应时有发生[1]。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同时对位置占用的计划和统计也无法合理进行。

1.2.4无法准确考核护士工作量:护士的工作量没有具体的统计报表,需要整理纸质文档;医院管理缺乏输液室的数据资料,无法确实了解输液室的实际工作现状,无法准确考核输液室护士工作。

2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2.1全程数字化:与传统的门诊输液流程相比较,一卡通电子病历的使用从医生开处方、药房发药、输液单打印、患儿身份识别和药物核对全程实现数字化,从而确保医嘱准确无误的表达。移动输液系统由无线网络技术、条形码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和无线呼叫技术组成[2]。输液前,护士扫描患者的输液单并打印附带条形码的双联输液标签,使患者身份与药物产生唯一关联标识,在患者接受输液或换瓶前,护士使用移动数据终端(MC50)进行条码扫描以匹配患者身份及药物,可以实现快速而准确的识别。输液中,护士可以随时随地接收患者的求助信息并及时响应;当患者输液结束,再次扫描核对患者身份条码,确保输液正常完成。

2.2安全:通过电子扫描核对条形码的双联输液标签,保证了输液病人身份的准确性,药物信息提取的准确性,病人和药物匹配的准确性,病人呼叫信息显示的实时性。从而彻底绕过人工判断和识别的环节,有效地保证输液治疗的准确性及安全性。

2.3安静:振动伴低分贝的呼叫音,护士及时应答呼叫,改善了输液区环境。

2.4为护理工作的量化考核提供依据:MC50不仅能显示需要服务的患者的具体座位号,还能显示患者呼叫的具体时间、护士为患者解决问题的时间,医院管理部门对护士是否及时为患者提供服务了如指掌,考核起来更有依据。

2.5系统自动生成工作量分布图:为实行弹性排班提供准确依据,大大提升了输液室的管理水平。

3讨论

根据儿科输液的特点,引用信息化管理对加强输液风险管理和流程优化有如下积极意义:

3.1确保输液安全:移动输液管理系统中的智能识别技术,设置了查对控制程序,在整个输液流程中可以自动完成高效的信息匹配,实现护士对病人身份和药物的条码核对,确保输液治疗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杜绝交叉输错液体的发生[3]。

3.2对座位进行有效的管理:传统的输液流程是家长可随意选择座位进行输液,且占位现象高达30%左右,使有限的座位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时甚至家长为争抢一张座位而发生纠纷。建立座位管理系统后,在接药窗口生成病人身份条码标签的同时,系统已自动分配座位号,以确保每位输液患儿对号入坐。输液结束后座位被自动激活,使座位的利用率达100%。同时护士可通过MC50显示屏及时了解座位的实时占用情况,既方便护士的管理,又使输液秩序明显改善,占位和离位现象已很少发生。

3.3及时准确应答求助信息:当患儿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适反应或者有接瓶、拔针等需求时,家长只需按动座位上的呼叫按钮,呼叫信息会及时发送到MC50上,护士能随时随地获取呼叫及输液信息,并作出及时准确地应答。保证了人性化的服务,营造了安静和谐的输液环境。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声誉。

3.4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轻护理工作量:传统的输液流程只在注射、接瓶、拔针前需人工核对患儿姓名、年龄以及药物,并在医嘱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护士姓名。为了防止人工核对出错,还增加了家长确认患儿姓名并签字的流程。用于人工核对每位输液患儿的信息以及签字所花费的时间大约1-2分钟。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免去了护士在医嘱单上签字以及家长确认签名的环节,大大缩短了人工核对所占用的时间。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儿或家长沟通交流,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3.5统计护士工作量,分析输液患儿流量,提升护理管理水平:移动输液系统可自动生成工作量统计表,统计表包含护士姓名、操作项目以及执行时间等内容。以数据资料为依据,时间准确,责任明确,并与护士个人奖金挂钩,加强了绩效管理的透明度,促进了护理管理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4]。系统自动生成工作量分布图,通过对不同季节、时间段门诊输液患者的流量分析,为实行弹性排班提供了准确依据,实现了输液管理智能化[5]。

无线移动输液系统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中,提供了一种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开创了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型输液护理服务新模式,真正实现了患者手动、信息移动、医患互动的新格局[6]。

参考文献

[1]林转云.儿科输液速度情况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11年11月下旬刊(专科版):143-144

[2]高树芹,林嘉辟,沈崇德. 门急诊输液患者的护理需求及信息化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8):15-16

[3]凌云,李忠丽,金雅琴.移动输液管理系统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1-112

[4]肖光,徐风,张文龙.移动护士工作站的应用及进展[J].国际护士学杂志,2009,28(7):868-870

第9篇:门诊输液室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流程管理 输液室 社区医院

中图分类号:TU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08-01

社区输液室接待患者较多,也为社区居民的日常医疗提供了便捷。如何管理社区输液室也成为了发展阶段的难题,流程管理理念提出后得到了应用,管理过程更严谨,对输液室环境的维持与改善起到促进作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日常管理任务。下面文章将针对流程管理开展的具体方法展开探讨,帮助提升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

一、流程管理应用实施步骤

1、组成流程管理项目团队、输液室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任务的开展,首先要确定管理团队的人员组成,通常情况下输液室的管理要由科室主任来负责,护士长负责日常监督管理。带领护士对管理细则进行学习,明确日常操作规范,管理任务开展也会更加全面。要避免出现重复的管理内容,节省时间。管理不单包括日常维护,对护士的专业水平也要监管审查,以确保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找出输液室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监管期间要善于发现问题,对输液室管理中存在的不合理内容进行优化,提升医护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目前常见的问题是基层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工作期间常常会出现违规操作的问题,影响到工作任务完成质量。一些药物服用时间没有按时叮嘱,尤其是在患者比较多的时候,违规操作现象更是时常发生。医疗器械使用后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处理,造成患者感染,这些问题在流程管理中需要特别注意。

其次是管理期间基层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达标,并不能及时意识到违规操作的危害,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也不能及时发现,对工作任务造成了影响。对药物类型以及使用功能的记忆存在混淆,患者服用后不但不能缓解病情,甚至还会造成其他问题,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医生嘱咐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误差也是常见问题,主要原因是护士缺乏与医生的沟通,对医嘱的理解存在问题。

三是执行医嘱错误。作为承担各临床科室门诊治疗的输液室没有配备专职医生,护士对有些医生开出的治疗单字体辨别不清,又缺乏与医生的有效沟通;少数医生的治疗单药量、剂量不准,新药剂量、用药方法、药物配伍禁忌掌握不全,均给护士工作埋下了隐患,导致执行医嘱错误。

3、实施输液室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小组成员针对输液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过反复讨论与研究,找出产生问题与不足的关键因素,根据静脉输液流程的特点,明确流程管理的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流程,并要求全体科室成员认真学习与实施。

一是合理规划输液区。将输液室设为三个区:儿童输液区与成人输液区以及两区之间的陪护员休息区;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病情病人的需要,科室配备了可调式多功能输液椅60张以及输液床20张,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温馨、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二是改进接单收药流程。实践证明,收药是整个输液流程的第一道关口,把好第一道关,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由两名年资高的护士在输液分诊台负责接收静脉输液单,并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以及输液药物的名称、浓度、剂量,还有药物的用法、用药时间、有效期和药物配伍禁忌,并初步鉴定药物质量,核对无误后,将输液单夹于红色(试敏药、特殊药物)和绿色(一般药物)输液卡夹板上交给配药护士。同时按照患者病情和年龄段分发座位号,并交代有关事项。护士长可以根据输液患者的人数随时调整分诊护士。

三是改进核对配药流程。由3~4名业务能力与责任心强的护士负责配制输液药物,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操作原则和无菌技术规范;1~2名配药护士仔细核对输液卡、药品、瓶签后,方可将药物交与其他配药护士,经第二次核对准确无误后进行配药工作。配药护士在输液单上签名,标明加药时间,最后将配药与输液卡传递给静脉穿刺台前的护士。

二、讨论

加强输液室的管理是构建门诊输液室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关键之一。

1、流程管理可有效保证护患安全

实施流程管理能够有效规范输液室的护理行为,提高输液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与缺陷,减少护理投诉。一是实施流程管理后,改进了接单收药、核对配药、巡视换瓶和拔针流程,各个流程的护士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共同完成输液患者的护理工作,将传统分散式的输液流程改进为合作式的输液流程,改善了输液室环境,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二是采用输液卡夹板的红绿两种颜色来进行标示管理,可以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实施流程管理的操作程序,输液的每个步骤都有核实和签名的环节,使护士明确自身的责任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从而达到有效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与缺陷。

2、流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输液室实施流程管理后,患者对输液室环境、护士服务态度、静脉穿刺技术、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一是实施流程管理,改进了输液穿刺流程,在配药室一旁设立集中穿刺台,护士不必来回走动,省时省力,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缩短了输液患者的等待时间;为护患沟通交流提供了方便,免除了外界干扰,护士能集中全力进行静脉穿刺,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二是实施流程管理,改进巡视换瓶流程,严格遵守巡视制度,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能督促护士随时了解患者输液情况,对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能够做到及时处理,同时有效避免了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如液体外渗、液体流空,或者是滴速过快、过慢等现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结语

输液室实施流程管理,认真评估输液室原有程序,改造优化静脉输液的关键流程,能够建立完善高质量、高效率的护理管理机制,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帅丽,李寒梅,江锦平.优化输液流程及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上海医药.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