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精选(九篇)

第1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是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常久,千里共蝉娟”。这首诗叫做[水调歌头],它虽然没有豪志的诗句,但却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遐想。这就是它的点精之处。也正是我之喜欢它的原因它没有我最喜欢的一句,只是我都喜欢罢了。每每次读这首诗时,我都忘不了它的“照”“眠”“圆”“难”这几个字眼,都引起我深深的回忆。李白当年也不是举着酒杯,望着明月,思家思亲的痛苦也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当我读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把作者从对月亮的埋怨,责怪月亮故意捉弄人,实质是借月来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中秋佳节,明月是那么的圆,我望着明月。把我的思念与祝福托付给明月带我传向远方的父母,如此之看,明月并不是没有优点,“何事常向别时圆”,叙述了为什么偏人们分离时圆呢?人们啊!你们只在痛苦,分离悲痛的心情下看到了明月圆,就对月亮埋怨,又根本只看到了明月的表面,“别时圆”也许是明月对下次团聚做预告呢?如果“别时圆”是人们分离时看到的景色,把分别的痛苦毫不会的算在了无辜的明月身上,让明月背负一个不雅的名称,如果离别时,明月是缺阴,那么人们岂不是说明月不近人情,我痛苦,“你”干嘛是缺一半,不就是在嘲笑我离别家人,孤身一人呢!无论在么样的环镜下,人们都会责怪明月,明月不是很委屈!很无奈吗?离别并不是痛苦,离别也许是在预示着下次的团聚呢!把所有在心中的郁结抛开,把心胸开阔的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开启,用另一个方位去看待一件事物,必将有所启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Turn to Zhuge, low Qihu, no sleep. There should be no hate. Why do you always turn to others? People may have sorrow or joy, be near or far apart, the moon may be dim or bright, wax or wane, This has been going 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ime. I hope that people will stay here for a long time. This poem is called "water melody". Although it has no heroic verse, it contains intriguing reverie. This is the point of its refinement. That's why I like it. It doesn't have one of my favorite words. It's just that I like it all. Every time I read this poem, I can't forget the words "Zhao", "mian", "Yuan" and "Nan", which have aroused my deep memories. Li Bai didn't hold up his glass and look at the bright moon. The pain of homesickness made us unforgettable for a long time. To blame the moon for deliberately playing tricks on people is to borrow the moon to write about the melancholy that relatives can't get together. Mid Autumn Festival, the moon is so round, I look at the moon. My thoughts and blessings are entrusted to Mingyue's parents who take me to a distant place. In this way, Mingyue does not have no advantages. "Why do you often go to another time circle?" explains why people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People! You can only see the full moon in the pain of separation and sorrow, and complain about the moon. You can only see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at all. Maybe the moon will make a notice for the next reunion? If "farewell time circle" is the scene people see when they are separated, the pain of separation will not be counted on the innocent moon, let the moon bear an indecent name. If the moon is lack of Yin when they leave, then people do not mean that the moon is not close to human feelings, I am suffering, "Why are you" missing half, not laughing at me leaving my family and being alone! No matter in what kind of ring mirror, people will blame the moon, which is not very aggrieved! Very helpless? Parting is not pain. Parting may be a sign of next reunion! Put aside all the frustrations in the heart, open up the broad-minded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feelings, and look at a thing in another direction, it will have enlightenment. I wish you a long time!

第2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从上学起到现在我背过的诗词大约有三百多首,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因为这首诗篇的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体现了人生中最美的景象。

《春江花月夜》是我所有背过诗中最长的一首,大约有二百七十多字,它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写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首诗讲的是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在夜空里与大海连成一片,天和地的界线似乎并不那么明显了,只有一条线那便是天和地的界线。月光照耀着春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遥看江上,一叶渔船打着灯火从远处飘来。江水与天空成了一色,白的连沙滩上的沙子都看不见了,只有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挂在空中。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这是一首非常美的优秀长篇诗,是我所背过诗里创造了几项“第一”的诗,而且是我背过的诗里面唯一一首描写夜晚的江水的诗。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两句。作者写的很美,这几项“第一”充分证明了江水的美与独特。

这首诗不光美,而且还描写了当时的天文水平。当时的唐朝人已经发现了月亮与潮水的关系。正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话给了我启发。

第3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古至今,我国涌现出无数伟大的是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响亮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诗歌的历史名碑上。他们的作品,更是被后人千古传诵。我最喜爱的,是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

这首诗是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于谦之作。诗的全文是这样的: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碎骨粉身全不怕”极形象地写出了石灰石烧成石灰的过程,而“全不怕”又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而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句句都在写石灰,而实际上却句句在写人。前两句就石灰的特征说人,“若等闲”三个字,抒发了作者在困难面前的大无畏精神。末句表现了丹心照汗青的高风亮节。作者用这寥寥数十字,就深刻地反映了忠心报国的高贵品质,为人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心中热血澎湃,被这种豪迈气概所深深吸引。“千锤万击”、“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这些词汇语句映入我眼帘时,我心中感受到的是无所畏惧的精神和豪迈不已的气概。

第4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在湖南桃源县桃源山下。溪岸多桃林,暮春时节,落英缤纷,溪水流霞。相传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是以这里为背景的。张旭描写的桃花溪,虽然不一定是指这里,但却暗用其意境。此诗构思婉曲,情趣深远,画意甚浓。

“隐隐飞桥隔野烟”,起笔就引人入胜: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这境界多么幽深、神秘,令人朦朦胧胧,如入仙境。在这里,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飘渺,临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道轻纱帏幔。隔着这帏幔看桥,使人格外感到一种朦胧美。“隔”字,使这两种景物交相映衬,溶成一个艺术整体;“隔”字还暗示出诗人是在远观,若是站在桥边,就不会有“隔”的感觉了。

下面画近景。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石矶西畔问渔船”,一个“问”字,诗人也自入画图之中了,使我们从这幅山水画中,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诗人伫立在古老的石矶旁,望着溪上飘流不尽的桃花瓣和渔船出神,恍惚间,他似乎把眼前的渔人当作当年曾经进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渔人。“问渔船”三字,逼真地表现出这种心驰神往的情态。他问得天真有趣:“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他似乎真的认为这“随流长”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因而由桃花而联想起进入桃源之洞。这洞究竟在桃花溪的什么地方呢?这句问讯渔人的话,深深表达出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情。然而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诗人当然也知道渔人无可奉答,他是明知故问,这也隐约地透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情。诗到此戛然止笔,而末句提出的问题却引起人们种种美妙的遐想。诗人的画笔,玲珑剔透,由远而近,由实及虚,不断地变换角度,展现景物;但又不作繁腻的描写,淡淡几笔,略露轮廓,情蓄景中,趣在墨外,就象一幅写意画,清远含蓄,耐人寻味。

张长史,即张旭,唐吴郡(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月不详。字伯高,官至金吾长史,故世称张长史。喜饮酒,往往大醉后挥毫作书,或以头发濡墨作书,如醉如痴,世人称之为“张颠”,与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焦遂称为酒中八仙。他精工楷书、草书,尤以草书称着。他的书法得于二王,而又独创新意。楷书《郎官石柱记》,取欧阳询、虞世南笔法,端庄严谨,不失规矩,展现出楷书的精妙。《宣和书谱》中评说:“其名本以颠草,而至于小楷行草又不减草字之妙,其草字虽然奇怪百出,而求其源流,无一点画不该规矩者。”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在书法艺术中,他的字貌似怪而不怪,关键在于点画用笔完全符合传统规矩。可以说,他是用传统技法表现自己的个性,而在书法上成了有创造力的无愧于自己时代的书法家。博大清新,纵逸豪放之处,远远超过了前代书法家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盛唐气象。

张旭性格豪放,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

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那时候,张旭有个邻居,家境贫困,听说张旭性情慷慨,就写信给张旭,希望得到他的资助。张旭非常同情邻人,便在信中说道:您只要说这信是张旭写的,要价可上百金。邻人将信照着他的话上街售卖,果然不到半日就被争购一空。邻人高兴地回到家,并向张旭致万分的感谢。当时人们把张旭的草书与李白的诗词,斐?F的剑舞合称三绝。

他的传世书迹除楷书《郎官石柱记》外,草书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较为着名。

第5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怎么办呢?在一节课上完之后,我想到了要让学生喜欢诗歌,必须在诗歌和学生之间找到一个共鸣点,那就是寻找能真正打动他们自己的诗歌。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首先找到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余光中的《乡愁》,然后找了一张海峡的照片作为背景图片,并配上罗大佑作曲、余光中作词的《乡愁四韵》作为背景音乐,制作成课件拿到课堂上放映。可以看出,学生一下子被这个课件所感染了,因为他们都在底下跟着音乐轻轻地念呢。

    抓住这个契机,我提出让他们回家寻找一首自己喜欢的诗,也为它配上图片,尽可能地配上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也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合作)。在我的一句“看看谁能做得比老师还好”的话语之后,教室里沸腾了,学生一个个摩拳擦掌,信心十足。

    果然,三天后,他们拿出了自己的成果,并已经在偷偷地比着“谁的更好”了。

    第一个上来叶倩倩的是一个学习中等的女生,她很腼腆。她后来说之所以第一个上来是因为她确信自己找到的是一首最美的诗。她找到的是泰戈尔的《第一次的茉莉》。她是这样解释这首诗的:“泰戈尔的诗让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曾经在田野上玩耍,在田埂上采野花的情景。那些原本已经模糊的记忆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突然便得十分清晰。我觉得,他写的,就是我的童年。”我没想到一首简单的诗居然会让一个普通的女生有如此深的触动。也许,年轻的心与诗情画意是相通的吧。

    第二个上来的还是女生,他们是三个人合作的,选择的是《在漫长的旅途中》。解说词是:“诗歌写的是一个人在旅途中,在车上看到灯光所想到的。灯光让他觉得亲切、温暖。他喜欢这灯光但又没有勇气去靠近它们。甚至还有人对这旅途中的一切美的事物视而不见。选择这样一张图片作为背景是为了表现旅途的单调与枯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上如果加上一盏昏黄的灯光,会显得如何的生动。这样,就可以留给人更多的想象的空间。”

    接着展示的是男女两个同学合作的课件,是泰戈尔的《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他们说,选择这样的画面最重要的原因是喜欢这幅画,就这么简单。后来又觉得图中这个宝宝脸上的泪珠恰好可以表示诗歌所带有的淡淡的忧伤。选择这首诗是因为它很符合自己目前的心境。我没有再追问下去。谁不曾经历这样的青春岁月呢?

    后来,班级里最调皮的五个男生拿出了他们合作的课件。他们挑选了《月下待杜鹃不来》、《黎明》、《秋枫》等三首诗,也配上了图片。虽然有些文不对题,可看得出,他们很用心地去做了。还有人挑选了冰心的诗,认为诗歌写了自然的美和对自然的留恋。简单的几句话勾勒了一幅纯净清朗的自然美景。还有人挑选了诗歌《兰色的海洋》,配上极富动画感的画面,完完全全地为我们展示了孩子们心中的诗。

    所有的课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几个女孩子制作的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她们说:“喜欢海子,喜欢他谜一样的生命,喜欢他简单而真诚的诗句。我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水果篮子》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选择动画人物作为背景图片的主角。她的周围翩翩地飞着几只蝴蝶。整个画面洋溢着春暖花开带给人的温暖的感觉,单纯而浪漫。这也是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感觉。”我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对诗的敏感。这是他们眼中的诗,心中的诗。这是属于年轻人的诗。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虽然只有短短的40分钟,可我和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这是诗歌所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

第6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活动过程:

1、全体立正,各小队检查人数。

2、出旗、敬礼,唱队歌。

3、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古诗,你还记得吗?

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

主持人:大家真棒!有的同学说的是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有的同学说的是自己课外积累的古诗。那么在这些古诗中,有许多相同的作者,如李白、白居易、杨万里……。你最喜欢哪位古代诗人呢?

大家自由畅谈(说出喜欢的理由)。

主持人:同学们,对于你们喜欢的古代诗人,他的一生你又了解多少呢?

学生a——我喜欢李白。他自称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来源:文秘站 )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最后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学生b——我也喜欢李白。尤其是李白所写的诗,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学生c——我们所学过的李白的诗很好背,琅琅上口,特别容易记得。

主持人:你们说的真好。那么接下来就请喜欢李白的同学一起朗诵他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这三首有名的古诗吧!

主持人:还有喜欢其他诗人的同学吗?

学生a——我喜欢杨万里……

学生b——我喜欢白居易……

学生c——我还喜欢……

主持人:从同学们所了解的这些诗人的平生事迹、趣闻所见,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还有大家那富有情感的朗诵,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情。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的测验吧!

你知道这些别称都是指的谁吗?

诗骨诗杰诗圣诗魔诗奴诗鬼诗神

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讨论吧!

主持人公布答案:

诗骨--陈子昂

诗杰--王勃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奴--贾岛

诗鬼--李贺

诗神--苏轼

主持人:大家真厉害,猜对了那么多!我相信,只要大家保持这份对古诗的热爱,我们班肯定会出现更多优秀的大诗人!

第7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轻叩诗歌的大门,在此次综合性学习时,我的心情是愉悦的,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它们都是诗人用心写下的。这些或悲伤或喜悦的小精灵带着浓浓的诗意敲打着我的心房,带领我在诗海中徜徉。

在我正欢快地与小精灵玩耍时,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犯了难:摘抄喜欢的诗,写出喜欢的原因,再有感情地朗诵出来。古今中外伟大的诗人很多,美妙的是更是琳琅满目,我竟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如此多的选择,我更加难以下笔了。老师给了我们四天的时间,可眼看三天一溜烟儿地就过去了,我的读写本上却迟迟没有半点小精灵的影子,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准备随便抄几首时,偶然翻开的一本反复阅读的课外书,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打开书,这串小精灵就蹦跳着出现在眼前。我的眼睛也随之一亮。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月亮有着浓浓的诗意,这首诗借着浓浓的诗意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思乡情,月亮里的诗,是最美的。

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举起酒杯遥问青天。月亮的阴晴圆缺,都有着不同的美好,我们共赏一轮月亮。多少年来,人们也是仰望着这皎洁的月亮,写下了这些美丽的诗。

我愿意跟随着诗人的脚步,去感受月亮里的诗意。

第8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民谣女歌手、摄影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日本语专业。

2012年,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晴日共剪窗》;2013年,推出与符瑞合唱的歌曲《心想唱歌就唱歌》;2014年,推出第二张个人音乐专辑《诗遇上歌》;2015年,推出第三张个人音乐专辑《我想和你虚度时光》;2016年,推出第四张个人音乐专辑《早生的铃虫》,同年,举行“我和小鸟和铃铛”全国巡回演唱会;2017年1月16日,推出个人单曲《光芒》。

4月份去东京新宿御苑,看到一棵老树,老树上面布满了青苔,但是它旁边是湍湍的溪流,然后我就突然想到了这样一句话:“青苔静默,溪流湍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对比的意象,青苔是非常静的、不变的、固定的东西,但是它旁边的溪流是一直在流动的、活跃的、改变的。这样一动一静的意象,这种对于美的两个层面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比如说太阳和月亮。

我是月亮派,因为我喜欢温柔的月光,当然我也喜欢太阳的那种能量感。但是在艺术里面,我愿意去表现更内敛、更温柔的东西。除了太阳和月亮,还有山和海,大地和天空。其实我觉得世间万物永远是这样,有这一面,必然有它的另一面。

我自己的审美体系可能是属于后者,我更愿意表现含蓄、内敛、留白的美。我在北大读硕士的时候,去旁听美学课,他们讲西方美学史,我就觉得西方对于美学科性、系统性的阐释,我不是很喜欢,我更喜欢东方式的对于美的感受、直感的东西。我觉得这种直接的东西可能是因为我生活在东方,我从小对于美的感受来自于这儿。

美的启蒙

最早我对于自然、艺术、诗歌所有的启蒙都来自于我的奶奶,在我四岁的时候跟着她,那时候我生活在北方一个小院子里,院子里种满花花草草,她是一位非常诗情画意的人,会带着我去感受,比如夏天雨水落下来,青豆角上全是雨水,然后摘回来洗干净做成蒸饺。

这种很细微、很生活的东西,她都会让我很仔细地感受。同时她会带我去读唐诗宋词,所以后来我学会了写字、学会了认字,也开始自己尝试创作的时候,十几岁写了一首很简单的小诗,就是写的跟她一起的生活。“庭前花木满,院外小径芳,四时常相往,晴日共剪窗。”

再到后来我读书,很认真地上课,学习那些我们都知道的语文、数学各个学科。我发现我自己最共鸣的还是这种直感的跟美相关的东西。那个时候我记得特别喜欢上语文课,特别喜欢上美术课、音乐课,那些好像都是在文化课之外不被重视的课程,但是每次一到了那样的课程都特别的开心。

等到我一直读书,读完硕士,我都没有选择艺术作为我的专业,我大学是在日语系,硕士的时候还是顺着这个方向读日本文化。当然我选择了我的导师,他是研究日本茶道和花道的,我好像终于可以跟艺术相关了,那时候我学会了弹吉他,发现有一个和弦的时候就有很多旋律出现了。

那时候我也要毕业了,我开始想,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之前的路都是很听话的,认真学习文化课的,但是我自己最有共鸣的、最爱的、觉得最能够活得特别有质感的是对于美、对于艺术的接近。所以,我毕业之后在东京工作了赡晔奔洌我选择去了一家设计事务所。当然那个时候选择去东京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很喜欢那边的独立音乐人,他们的创作方式、创作题材让我觉得音乐原来有这么多样的形态。

因为之前听到的流行歌曲,关于爱情,关于社会,好像需要很宏大的题材才可以。但是到了那边,我发现他们可以把很小的,生活中的,比如把喜欢的食物都写进歌里,这给了我很大的灵感。所以我决定去东京感受,去我特别向往的设计事务所,就是原研哉(无印良品的设计总监)的工作室。他不仅是物的设计,他认为把一个概念清晰地表达出来才是设计师该做的,而不是说把一个东西图象化。

在那儿的工作经验让我有了信心,看着他怎么把一个小小的艺术想法放大做成一个团队来做,我觉得我也想要这样,我想要把我的吉他上的音符旋律,能够完整地变成一首歌,录音、制作、乐手和编曲……这些事情根据他的那种在事务所的工作方式,我好像得到了一种呼应,得到了一种指引。所以在2014年,我就正式辞职回来做自己的创作,主要还是以音乐为主。

我还没有毕业之前自己设计录制完成了一张小专辑,只印了300张,算是给自己的一个毕业纪念,把那时候很简单的一些旋律放进了这张小专辑。名字就叫《晴日共剪窗》。

有些作品,比如说民谣,它是写实的,它用来控诉生活,甚至直接把丑、把社会不好的东西拉到大家面前,这是一种方式。我希望是展现关于美,不是说觉得身边的世界有多美,而是说希望通过作品里的美,去对比和反观。就像我小时候,我犯了错误,我的奶奶从来不是说打骂,而是很温柔的,但是又充满严厉的告知,然后用她的身体力行去引导我。那时候我做错了事,她说你那样不美,用美来定义我的行为准则。所以,这也可能是我现在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艺术的一个原因。

诗遇上歌

辞职以后我的正式第一张专辑叫《诗遇上歌》,这张专辑在东京创作完成,录音是回国在北京做完的。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公开演出就是在央美,那个时候很巧,为什么呢?那个时候北岛做演讲,我的这张专辑也是在那一年。我跟他是在东京由诗人朋友田原介绍认识,在专辑里我选了一首他的诗――《一切》。

他的这首诗非常非常得工整,他把所有绝望、苦闷的心情都写到了里面,他说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专辑里还有其他五位我非常喜欢的诗人的作品,像《春的临终》,是日本的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写的,他说我把活着喜欢过了,我把悲伤喜欢过了,我把等待喜欢过了,我把愤怒喜欢过了,把好的坏的都喜欢过了。这首诗里,我读到的是一种释然的美,它真的在我读到的那一刻就给了我旋律,就变成了我第一次为诗歌谱曲的尝试。

而《火车》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第一次把它翻译的,土耳其诗人塔朗吉如果还在世,应该已经有一百多岁了。但是我觉得这是种很朴素的情感,我们在科技时代或者是说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的那种特别本真的情感,我觉得非常珍贵。

我想和你虚度时光

第二张正式专辑名字叫《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这是一首现代诗歌,和刚刚讲的那些诗歌完全不同,他出自年轻诗人李元胜之手,诗里面表达的也是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东西。“虚度”这个词好像在之前经常会被我们作为反面否定演绎的词汇,但是很神奇的是,这个词一旦出现在这样的句子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突然变成了一句很温柔的表白,所以,一下它就变美了。这首诗当时非常打动我,它就变成了我的第二张专辑的名字和当时最主要的一首歌。

在这张专辑里还有一首这样的诗歌,名字很奇怪――《我喜爱一切不彻底的事物》。这首诗并不是否定了做事情的彻底性,而是说有些时候我也对生活一些微妙的东西感兴趣。比如第二句说,细雨中的日光,春天的冷,就是下雨的时候如果还有一点点太阳,这种不彻底的、这种既不是下雨天,又不是晴天的很微妙的可爱的状态,被他捕捉到了这首诗里。

早生的铃虫

《早生的铃虫》这个名字有一点点费解。“铃”其实是和我喜欢的诗人金子美铃有一个字的谐音。我在去年做完一轮演出之后想给自己一个空白期,去到房总半岛,听到草丛里有虫子的声音。我说这个叫什么虫子?朋友说叫铃虫。这种虫子是秋天出生的,唱歌很好听。我就问,那个时候还是夏末怎么那么早就有了呢?他说有些会在早一些出生,所以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早生铃虫”。

这两个词当时给了我一个很强烈的感受,有一点点微妙的悲凉感,因为早生意味着更早一些死亡,就让我想到了我当时在读的金子美铃,她只活了27岁,生命非常短暂,而且是自己很坦然地选择了死亡。

她的一生非常的不幸,小时候家庭并不和睦,长大后婚姻生活也不幸福,有了女儿之后离婚,她无法照顾女儿。整个一生的不幸好像是常人无法想象到的,但是她却留下那么多对于生活的憧憬、向往,对于美的感受的诗句。她的代表作叫做《向着明亮那方》,其实是一种很温柔的力量。所以,我读了那些诗歌,再去回顾她的身世觉得太难得了,在那样的一个境遇中,仍然给自己留一些向往,留一些憧憬。我X得这才是生命的质感,才是应该活的样子。

所以,我今年的专辑全部用她的诗歌做了12首,把日文翻译成中文,今年的音乐不再像之前《诗遇上歌》那种更贴近于诗歌的表达,可能会更丰富、更生动。因为金子美铃就是这样的,她不是只有一种类型的诗歌,比如说《向着明亮那方》是有力量的,再比如说《我和小鸟和铃铛》就是非常可爱的、有童趣的,她说我和小鸟和铃铛,我们不一样,小鸟可以在天上飞,我不能,但是我可以在地上跑。铃铛可以发出好听的声响,我也不能,但是我可以唱好多好多的歌。“我和小鸟和铃铛,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这种可爱的,小孩的视角,其实里面蕴含的道理又是很深邃的。用可爱的外形去讲述一个很深邃的道理是金子美铃常常采用的方式。

再比如说刚刚提到在房总半岛我有了灵感,这首歌原诗名叫《这条路》,这又是金子美铃的又一面,就是一种决绝,就是一种毅然决然。她认定的方向,她不会停下。

讲了这么多,这四张专辑可能就是我到现在为止对于音乐、对于热爱的诗歌的一种尝试。我经常说我的创作是未知与即兴,我没有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下面要展现一个怎么样的程璧,要唱什么歌,我没有(计划)。可能我遇到了什么,它给了我共鸣,在我这儿发生了一些化学反应,它就会变成一个新的东西。

第9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范文

李白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旷世奇才。他的诗给人一种独一无二的感觉,既能真切地表达感情,又不失与生俱来的豪迈洒脱,让人无法忘怀。好一个李白啊!由不得想穿越时空一睹他的风采――在重岩叠嶂之上,他一袭白衣,把酒望月,高咏着“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他的大气豪情,他的豁达心境,他的开朗性格,都留下了历史的印迹。

绝响李白

文/宋浩浩

唐名贤李白,是我一生最崇拜的诗人。以前读他的诗歌,都为他飘逸的仙气所折服。我甚至想写篇《李白不是人》的文章来表达一下我对他的崇敬之情。纵观古今,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我看“不是人”的称呼也只有在名贤李白身上才能成为褒义,成为绝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僭越享用,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于和他争。王侯将相曾经风光,琼楼华宇几度秋凉,那些奢华不可一世而可笑的五陵豪杰墓啊,最后都锄作了万顷耕田,那些曾经梦想升入天堂的小人和奸雄啊,几乎都入了地狱。只有李白,唯独李白,醉是仙,睡是仙,伏是仙,仰是仙,生亦是仙,死亦是仙。

可是,最近读李白的诗歌,我竟流泪了。也许大家觉得,李白这样的人,这样的诗哪会让你流泪,跟着他潇洒快活还来不及呢。也许看上去确实是这样,他是个乐观的诗人,至少不乐观时,他提起酒壶,举起酒杯,一杯不够三百杯,喝完又乐观了。他胡说胡话写出来也是千秋绝唱,挠挠痒也是诗,抬抬脚也是诗,睡在花丛里打鼾也是诗,拿着宝剑换美酒香肉吃也是诗,他处处是诗。

当读了李白最后一首绝笔诗的时候,我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心中的情绪了,李白生于公元701年死于公元762年,享年62岁,在他去世前,他悲欣交集,写下了这曲《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写得如此悲怆凄凉,如此沉郁孤伤!人之将死,其言也哀,作者可曾经是潇洒弄扁舟、散发邀明月的李白啊!在这首诗里他写道,后世之人,你们看呐,大鹏振翅在苍穹里翱翔,但是飞到半空里就体力不支了。大鹏可是要飞向太阳的啊,但在途中,在半空里,羽翼却被扶桑这棵残忍而无情的大树牵绊住了,翱翔不了了!仲尼当年去世时,谁为他哭泣的,而如今,我李白,我唐代第一名贤李白,本该翱翔宇际的鲲鹏,也要离开人世了。从今往后,谁为我哀伤,谁为我出涕,谁为我悲恸啊!

潇洒绝尘如李白,写了那么多川行华章,人生最后一首诗的最后一个字竟然是“涕”。谁人知道他的心境,李白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选自《张家港日报》)

赏读:

在我们心目中,李白一直是个“斗酒诗百篇”的乐观豪放之人,但本文却通过引用李白的《临终歌》,给我们展示了李白的另一面,让我们全面、真实地认识了李白。作者把自己对李白的景仰之情和理解之情融会于叙事之中,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己的内心感情,同时也以情动人,让读者深受感染。

笑说李白

文/余 月

不忍笑出声。

随意翻看安意如写的书,她说李白好像随身带了个取款机,到哪儿都可潇洒度日。

“千金散尽还复来”,还真是应了安意如的戏说。

不是腰缠万贯,不是有大款资助,谁能时常“金樽对酒”,谁能大言不惭“千金散尽还复来”?

就是香港船王,就是球星姚明,就是当今歌坛天王周杰伦,也不敢公然如此夸口。

这就是李白,纵然颠沛流离,冲口而出的,也是奇情异彩。

即使身无分文,“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也要又狂笑又唱歌,兴高采烈地谈说“乐事多”。

李太白的诗天马行空,高峻恢弘。李太白的人豪侠俊逸,慷慨激昂。

自叹不得志,叹得刚烈奇伟。送朋友远行,也是气势磅礴。

李太白的诗,少见颓然之气,哭哭啼啼的事更是不见。

怪不得毛润之先生带出了一股“扬李抑杜”之风。

李白的广阔胸怀、奔放热情及仗剑走天下的英雄气概正契合了大国领袖的王者之气。

魏颢描摹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藉。”

是说李太白眼神电光火石,炯炯发亮,嘴巴张大有如饿虎的嘴巴,穿宽大的袍子有时束带,风流倜傥难以言说。李白不仅才气横溢,还是个相貌高岸的伟儿郎。

如此神形完美齐备,才可俯瞰尘寰,吞吐一腔才气、义气、豪气与霸气。

李白的超迈壮烈和杜甫的沉郁顿挫,人们还是更喜欢李白的超迈。

对唐代诗坛并峙的两座高峰,敬重一样,崇拜一样,但就是更喜欢李白。这大抵是因为杜甫的妈妈在诞生伟大诗人时,并无星星掉落进怀里。人们天生是喜欢童话的。

喜欢“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喜欢“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负;喜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自傲;喜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失意;喜欢“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喜欢“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的清朗;喜欢“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仲尼亡兮谁为出涕”的沉痛……

也喜欢他谪仙人、诗仙、侠客、道士、旅行家、纵横家、隐士、酒徒的种种角色。一个人兼具如此多的角色,也算是空前绝后。

上下五千年,数风流人物,算谁纵横四海,笑傲江湖?

李白,这个盛唐文化中傲骨凛然的英雄,当在排行榜之首。

有一个名唤汪伦的“铁杆粉丝”为见偶像一面,修书一封,说安徽泾县他的家乡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盛情邀请偶像去玩。诗仙也没上网查查资料核实真假,也没请经纪人计算一下此行的利润,也没看看银行存折上还有多少余款,喜滋滋地立马收拾行李就去了。结果,哪有什么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十里桃花”乃十里之外有桃花数株,“万家酒店”乃万姓人氏开有酒店一间,呵呵,诗仙被忽悠了。这忽悠诗仙的汪伦乃一介村夫,汪伦向诗仙解释何谓“十里桃花,万家酒店”,诗仙豪笑数声,与之相拥成朋友。汪伦夫妇如何好酒好菜招待被忽悠来的偶像自不必说了,诗仙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已表。

活着如李白,呵呵……真是痛快淋漓。

甚至喜欢他醉后捞月,随月而逝的传说。

(选自《江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