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父亲的江湖范文

父亲的江湖精选(九篇)

父亲的江湖

第1篇:父亲的江湖范文

400元能解决一个贫困生小学一学年的学费;500元能解决一名特困初中生一学年的学费;

800元能解决一名中专生或高中生一学年的学费;1000元能解决一名大学生一学期的学费。

幸福计划栏目组联系方式

地址:(430014)武汉市汉口洞庭街127号《幸福》杂志社“幸福计划”栏目组

联系电话:(027)82788983 联系人:傅妍

汇寄方式:贫困生所在地妇联。(汇款单上需注明贫困生姓名及所在学校)

1345任红娥,女,1989年9月17日生,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第一初级中学一年级学生,该生学习成绩优秀,语文98分,数学96分,英语86分,家中因父亲动手术,负债累累,生活困难,渴望资助。

1349郭琴,女,13岁,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纸坊二中初中一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亲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生活困难,渴望资助。

1353宋朝辉,男,1995年6月8日生,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更生小学二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品学兼优,语文91分,数学93分,家中因母亲病逝,并欠下巨额的医疗费,生活困难,渴望资助。

1357鲁桂枝,女,1990年7月生,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中心小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靠务农为生,所住地区生态环境很差,无经济来源,渴望资助。

1346叶晗,女,1990年7月生,湖北省枝江市问安一中一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品学兼优,语文96分,数学98分,英语92分,家中因父亲患病,生活重担全靠母亲,渴望资助。

1350张方银,女,12岁,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湖泗小学五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亲病故,母亲又长年生病,生活特困,渴望资助。

1354张坤,男,1996年10月生,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更生中心小学一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品学兼优,语文97分,数学98分,家中因母亲病逝,生活靠父亲在外打工维持,特困,渴望资助。

1358梅金凤,女,1991年4月1日生,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中心小学学生,该生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该生双腿易骨折,行动极不方便,为治她的病,生活特困,渴望资助。

1347刘珍珍,女,1990年12月26日生,湖北省枝江市问安一中一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品学兼优,语文92分,数学90分,英语95分,家中因母亲去世,生活重担全靠父亲,渴望资助。

1351柴丽,女,9岁,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湖泗小学三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亲体弱多病,母亲也病残,生活特困,渴望资助。

1355王林娥,女,1994年4月生,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大岭小学三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离异,她和年迈的姥姥一起生活,特困,渴望资助。

1359阮智鹏,男,1995年3月22日生,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斗级营130号,该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体弱多病,无生活来源,特困渴望资助。

1348林娜,女,1989年12月10日生,湖北省枝江市实验中学二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语文95分,数学102分,英语108分,家中因父亲病故,母亲另嫁,她和祖父祖母生活,无来源,渴望资助。

1352李细仔,女,10岁,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张桥小学五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家中因母亲体弱多病,生活重担全靠父亲,渴望资助。

第2篇:父亲的江湖范文

3698.吴萌,女,15岁,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毛坝民族初级中学学生,该生品学兼优,曾荣获全省初中生物竟赛二等奖,家中无任何经济来源,渴望资助。

3699.刘胜琼,女,11岁,湖北省恩施州团堡镇永兴小学学生,该生品学兼优,多次荣获校三好学生,家中因父母智力障碍,无经济来源,渴望资助。

3700.张玉,女,1990年1月13日生,家住湖北省恩施州三岔乡王家村,就读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该生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母亲体弱多病,特困,渴望资助。

3701.陈美婷,女,1992年6月7日生,湖北省恩施州龙凤高中二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其继续求学,渴望资助。

3702.刘晓,女,1993年5月生,湖北省恩施州一中高一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母亲体弱多病,无生活来源,渴望资助。

3703.杨菊香,女,1994年10月生,湖北省新塘乡民族中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母亲体弱多病,生活仅靠父亲务农的收入,渴望资助。

3704.皮霓,女,1990年5月生,家住湖北省恩施州三岔乡和湾街,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家中因父亲患病,生活来源仅靠母亲务农的收入,渴望资助。

3705.向巧,女,1992年1月生,湖北省恩施州一中高二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智障,无生活来源,渴望资助。

3706.吴慧,女,1991年5月生,家住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就读于长江大学,该生品学兼优,家中因父母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其继续求学,渴望资助。

3707.郑蓉,女,1987年5月生,家住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镇,就读于江汉大学,该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父亲无劳动能力,特困,渴望资助。

3708.林杰琼,女,1990年7月21日生,家住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李家河乡冷草村,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该生品学兼优,家中因父母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其继续求学,渴望资助。

3709.曹婷,女,1995年9月生,湖北省恩施州盛家坝民族中学学生,该生在校学习成绩优秀,家中因父母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其继续求学,渴望资助。

3710.周燎,男,1988年7月生,家住湖北省恩施州崔坝社区崔坝街,就读于湖北民院,家中因父亲多病,母亲务农的收入无法让其继续求学,渴望资助。

第3篇:父亲的江湖范文

北宋时期博州有位州官,极为廉洁。一天晚上,有人从京城送来一封上司的书信,他猜想一定是朝廷有什么大事,马上命令公差点燃大蜡阅读。谁知读至半途,他又命公差将官家的大蜡熄灭,燃起自己买的小烛续看。公差们大惑不解:难道官家的大蜡还不及他自己出钱买的小烛亮吗?后来得知,那封信里有一小半是关于他留在京城家属的情况,他认为这是私家小事,不能浪费官家的蜡烛,所以才命人熄灭呀!

(《竹坡诗话》)

吉代父得宥

吉,南朝人,自幼至孝。他父亲做县令时,遭奸吏诬陷,被判死刑。吉击鼓鸣冤,请求以自己的性命换回父亲的生命。梁武帝感到惊奇,觉得一个孩子能有如此孝心,可能并非自愿,而是受人指使。于是就命廷尉在公堂上摆满绳索刑具,厉声审问吉受何人指使。吉道:“我虽年幼,但怎不知死之可怕?我不忍父亲被处死,所以想用自己的命换回父亲的命,我无怨无悔,怎么会是别人指使呢?”廷尉转变态度,诱哄他说:“皇上知道令尊无罪,也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如果你现在反悔,你们父子都会得到赦免。”吉说:“我父亲按刑律将被处死,如果不死一个人的话,是不合律法的,所以请用我的死,来延缓父亲的生命。”梁武帝得知详情后,免去了他父亲的死罪。后来,丹阳尹要推举吉为孝廉,吉却说:“父辱子死,理所当然。我要是因此当了孝廉,就是在做因父买名的浅薄行为,这比父亲被侮辱还要令人痛心。”因此始终没有答应。

(《孝经》)

顾佐不纳献女

明朝太仓州州官顾佐,仁厚正直。一次,他听说城外江家饼店主人被诬告盗窃而入狱,顾佐知道江家是被冤枉的,就代其申诉于官府,江家得以清白。江家主人出狱后,为了报答顾佐仗义相救,将十七岁的女儿送到顾家为妾,顾佐没有接受。顾佐知道江家拮据,还准备了一些薄礼,送江女返回。江家以为顾佐是碍于颜面,故作推拒,于是再送、三送,顾佐仍坚决不受,并告诉江家:“人生天地间,应当为其所当为。我领朝廷俸禄,为百姓做事,此即是我当为者。提振纲常,方能挽回世道,去邪窒欲,才能清明人心。我一向以清净自首,胸中于礼法确信不疑,我诚心帮你,别无企图。”

(《明史・列传第四十六》)

糊涂官断糊涂案

明英宗天顺年间,杭州有个姓沈的人养有一只画眉鸟,善叫能斗,曾有安徽客商出价十两银子购买,主人却不肯卖,此事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某日早上,沈某到西湖边遛鸟,突然腹中剧痛,遂躺在堤上休息,无法回家。恰巧有个熟识的箍桶匠经过,沈某就请他带话给家人。等到沈某的家人赶到西湖边,他已经死了,头颅也被割去,经过查看,发现是用箍桶刀做的,于是沈某的家人就抓住箍桶匠报官。

主审的官员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用酷刑逼供,箍桶匠屈打成招,说杀人后把夺得的画眉鸟卖给了他人,割下的头颅丢弃到了西湖里。主审官派人到西湖寻找死者的头颅,却始终找不到,案件陷入了僵局。主审官和沈家都各自出价悬赏,寻找沈某的头颅。不久,有一对打鱼的兄弟拿着一颗头颅前来领赏,由于被水浸泡多日,人头已高度腐烂,面目难辨。可是急于结案邀功的官员却以此为证物,把箍桶匠斩决了。

第4篇:父亲的江湖范文

擘画新政

陈三立中进士后,授吏部主事考功司行走,在京城逗留期间,他常常与一些有进步倾向的士大夫交游,讲学论世。面对朝廷的腐败昏庸和列强的环伺,常常扼腕长叹,慷慨激昂。希望自己能够大展宏图,报效国家,同时也希望朝廷能够变法图强,使国家兴旺,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陈三立高涨的情怀和满腔的热忱却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碰了一鼻子的灰。当时吏部弄权,积重难返,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陈三立感到自己如随俗浮沉于这样一个浑浊的吏部官衙,纵有经世大志,无奈也是难以施展的。

其时,其父亲陈宝箴正在武昌任湖北布政使,襄助湖广总督张之洞推行洋务实业。当时的湖北,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雄心勃勃的张之洞在湖北办铁厂、修铁路、造枪炮、开织布局。

湖北热火朝天的洋务实业,磁石般吸引着陈三立,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吏部衙门,来到湖北父亲的身边,来到父亲任职的湖北布政使任所。

陈三立在襄助父亲办理布政使事务时,初步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陈三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独具情韵的人格魅力,令湖广总督张之洞大为倾倒。 张之洞本与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同辈,且官至湖广总督,作为朝廷重臣,却对自己的晚辈,刚刚步入宦海仕途且涉世未深的陈三立赞赏有加。因慕陈三立大名,张之洞甚至不惜屈驾亲往访之。从此,陈三立成为张之洞的座上宾,并常酬诗唱和,陈三立曾作有“作健逢辰钦元老”的诗句,叙述了他与张之洞的交往,也表达了他对这位名臣的景仰和钦佩。

1895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终于有了一方实现理想和施展才华的天地,这是他们父子梦寐以求的。

陈宝箴到长沙上任后,陈三立亦跟随父亲到长沙,襄助父亲擘画新政。他全力辅佐父亲,在“董吏治、辟利源、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权、公官权”等各项湖南新政中,多所擘画。

其时,陈三立正值精力充沛年富力强之时,他的社交圈异常活跃而广泛。就在这个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帝党官僚在京城成立了强学会。不久,强学会的分支机构――上海强学会正式成立,江南名士陈三立、张骞等几乎尽入其中。加入强学会后,陈三立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维新志士。

方兴未艾的湖南新政急需人才,陈宝箴求贤若渴。陈三立为父亲多方结交罗致,一时间,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皮锡瑞、熊希龄等有识之士如水归东海,齐集湖南。所以当时社会上流传着“陈氏父子开名士行”的说法。

陈宝箴对陈三立也极为依赖,时务学堂开学时,陈宝箴原准备聘请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任中文总教习。陈三立却向父亲推荐了梁启超,梁启超为舆论界骄子,时任上海《时务报》主笔,正意气风发地挥动如椽之笔,为变法图强摇旗呐喊,名倾朝野。陈三立与梁启超同为强学会会员,对梁启超颇为了解,他对父亲说他看过梁启超的文章,梁启超的思想已超过他的老师康有为。于是,陈宝箴遂舍康而取梁。

除梁启超外,陈三立还向父亲推荐了谭嗣同、唐才常等人。

陈三立全力襄助父亲擘画新政,博得朝野的一致好评,他的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当时朝野间流行一种说法,称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丁惠康、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吴保初为“清末四公子”。四位公子皆出身名门,才学出众,风流倜傥,且忧国忧民,功绩卓著,为世人所瞩目。

袖手神州

戊戌政变后,陈三立亦蒙“招引奸邪”罪,与父亲一道,“著一并革职,永不叙用……”父子二人遂同遭罢黜。尔后,陈三立随父返回江西,隐居南昌西山。

革去官职,陈三立本不足惜,他素来视官场如浮云,视荣华富贵若草芥。真正让陈三立痛心疾首的是,随着戊戌政变的失败,一大批维新志士惨遭厄运,轰轰烈烈的湖南新政毁于一旦。更让他刻骨铭心的是,他毕生敬仰的父亲,竟然不明不白地猝然离去。

陈宝箴临终时曾留有遗嘱“陈氏后代当做到六字:不治产,不问政”。对先祖临终时留下的遗嘱,陈氏子孙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的违抗。

为了永远记住这内心的隐痛,48岁的陈三立遂依父亲长眠着的散原山(西山古名散原山)的名字,以地名为号,自号“散原”。

经历了人生诸多的痛苦和灵魂的重生之后,陈三立挥笔写下“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帅『袖手人”的诗句,表明自己的心迹和悲怆痛苦的情怀。陈三立决定从此超然于官场之外,清醒地与官场保持距离,不再存有“兼济天下”的念头,而决计在此浊世中以诗文自娱,以气节自励,从而“独善其身”。

移居南京后,陈三立携家初住在鸽子桥畔珠宝廊(后改名建邺路),后迁中正街(后改名白下路),租赁刘世珩的私宅暂且安下家来。

陈三立举家迁居南京,这在南京的文化圈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南京的贤士名流奔走相告,纷纷前来探访拜谒。

租赁别人的房屋毕竟不是久长之计。在俞明震等人的筹划和帮助下,陈三立在南京清溪畔建了一栋房屋,总算把家安顿了下来。

新宅地处偏僻,四面群山环抱,绿水潺潺,峭壑幽邃,风景十分宜人。陈三立十分喜欢这个地方,新居落成后,他亲自名之为“散原精舍”,并亲笔书写匾额,置于门首。

陈三立暂时忘却了痛苦与不快。这些日子,他诗兴勃发,一种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驱使着他拿起笔来,一首首诗作从他的笔端倾泻而出。

问鼎诗坛

陈三立以其登峰造极的诗歌艺术成就称雄诗坛,被公认为是同光体诗派的领袖。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对陈三立的诗作了极高的评价:“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有其比。”

钱钟书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用一个地理词语来概括,叫做“陵谷山原”。“陵”有杜少陵,“谷”有黄山谷,“山”有李义山,“原”即散原也。

陈三立天才的想象和超尘脱俗的锤炼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他笔下的诗作腾跃出新奇而动感极强的画面,如“火云烹雁万蹄浮,生秋碧树对油油”,“纤云筛日暖如春,鸥翅袅翁对新对”,“半瞑湖吹雨,一痕山卧烟”,“独夜川原数过鸿,阑干呼月万山东”,“闲携野色立高坟”,“微晴乌鸟乐,向我啄斜阳”,“晴色粘枯柳”,“疏林乌鹊衔晴出”……这些堪称神来之笔的诗句,为我们勾勒点染出一个充满生机与灵性的世界。

除诗歌外,他的书法亦堪称一绝。

陈三立曾自我评价说:“书法第一,文章第二,诗为第三。”其实陈三立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诗歌艺术成就高于书法和文章,他这样自我评论,是故意在大众面前对自己的弱项提出更高的要求。有趣的是,陈三立这样自我评论后,画坛大师齐白石也对自己的艺术作了自我评论:“诗第一,篆刻第二,画为第三。” 陈三立的书法功底深,质朴古拙,自成一体。因当时时兴馆阁体,所以陈三立的书法不合潮流。光绪二十一年(1895),陈三立在湖南助父新政时,当时湖南矿务局几位擅长书法的翰林仍讥笑他的书法拙朴,但陈三立不以为然,他说:“诸公的字,自讽行时或数十年,我的一张字,百十年后,恐怕要抵几吨矿砂哩。”

黑色夏天

1923年夏天,对陈三立来说,是一个不堪回首的黑色的夏天。

就在这年夏天,陈三立的家庭突遭厄运,在前后相隔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的夫人俞明诗和长子陈衡恪相继去世。

这年夏天,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更是酷热难当。连日的高温和溽暑,夫人先是觉得有些不适。刚开始的几天,陈三立也没怎么在意,觉得服几剂药后也就没事了。谁知这次服药后却不见丝毫好转。几天后,竟突然病情加剧,一卧不起。

陈三立共有五子三女,且都不在身边。长子衡恪时年48岁,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北京任美术学校及美术专门学校国画教授,已是驰名海内外的著名画家,次子隆恪时年36岁,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归国后在北京四平路局任科员;三子寅恪时年34岁,其时尚在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深造;四子方恪时年33岁,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在江西任职;五子登恪时年27岁,正在法国巴黎留学。三个女儿也各自成家立业,长女康晦嫁合肥张宗义,次女新午嫁俞大维,三女安醴嫁四川薛琛锡。

陈三立心急如焚,他只好先把夫人病重的消息发电报告诉了远在北京的长子衡恪。

接到电报后,衡恪二话没说,立刻赶到了南京。

衡恪告诉父亲,病重的母亲全由他一人照料,母亲病重的消息,暂且不要让弟妹们知道,免得他们挂念担忧。

尽管衡恪多方求医极尽孝道,但俞氏夫人的病情却依然不见丝毫好转,医道药石已无力回天。在俞氏夫人最后的日子里,衡恪通宵达旦地守护着,直至她生命的最后一息。

俞氏夫人去世后的那几天,南京大雨如注,为了给母亲买到一副上等棺材,衡恪冒着倾盆大雨上街,亲自为母亲选购。

安葬了母亲之后,连日的劳累,衡恪的身体已是极度虚弱,加上冒雨上街买棺材淋湿了身子,致被暑湿所侵,衡恪一病不起,患了重伤寒,多方医治无效,竟于当年8月与世长辞,时年仅48岁!

衡恪英年早逝,中外艺术界深表震惊,人们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过早地离开人世而扼腕痛惜。他的去世,被当时的舆论界称之为“中国文化界的大地震”。北京文艺界在江西会馆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人们自发地前来悼念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在追悼会上,各界名流云集,人们悲痛欲绝,号啕痛哭,其情其状,实在惨不忍睹。齐白石献了挽诗:“君我两个人,结交重相畏……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我言君自知,九原毋相昧。”梁启超、凌文渊、姚茫父等也致了悼词。

耿耿此心

陈三立就养北平时,寅恪特地在西城区姚家胡同三号,赁屋一所,以迎养老人。当时,陈三立的大儿媳黄国巽(衡恪遗孀)亦随侍老人。寅恪对父亲极尽孝道,无论多忙,他每个星期天必带着妻子女儿,与父亲一道共享天伦。

居北平就养期间,陈三立还特地拜访了他年轻时的座师陈宝琛,其时,清朝遗老陈宝琛已是87岁高龄,陈三立也已82岁,两位耄耋老人见面时,抱头痛哭,激动万分。陈宝琛的知遇之恩,陈三立终生难忘。见面时,陈三立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不顾旁人的劝阻,依然行三跪九拜之大礼。当时在场的郑孝胥、罗振玉见陈三立有清朝遗老之风,便相约陈三立去伪“满洲国”排班称臣,被陈三立当场断然拒绝。

陈三立一向对自己的座师陈宝琛言听计从,但当陈宝琛邀请他共同作逊帝溥仪的老师时,陈三立却破天荒地以自己不善京语而婉言谢绝。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偌大的北平就像是捅开了的马蜂窝,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们扶老携幼,四处逃散。

面对这种万分危急的局势,已是85岁高龄的陈三立谢绝了亲友们让他逃离北平的劝告,忿然地说:“我决不逃难!”

从此,陈三立忧心如焚,他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很快垮了下去,不久之后,他竟一病不起。 北平沦陷后,一些失意多年的旧官僚、军阀、政客们,如江朝宗,王克敏、潘毓桂等到处活动,卖国求荣。

日寇得知陈三立的真实身份后,万分惊喜,欲以高官厚禄相招。日寇深知陈三立的影响和价值,因此费尽心机上门游说,皆被陈三立义正词严地拒绝。日寇无计可施,每天派出暗探在陈三立家的大门口窥探张望,妄图以此来逼他就范,陈三立怒不可遏,命佣人挥舞着扫帚驱赶。

第5篇:父亲的江湖范文

我之所以喜欢旅游,也许从小与我父亲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吧。我父亲是一位货车司机,在我儿时的记忆中,父亲时常带一些新鲜好吃的糖果回来,我们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父亲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这些美味口可的食品是从哪些地方来的,那些地方还有些什么好玩的。当时,懵懂的我,只感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上学时,从书本中知道了北京故宫、万里长城、五岳、长江、黄河等祖国美好的河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长大后,我也去过许多的地方旅游,其中,我在湖南正源学校任教时,学校组织全体教师五-一节五天湘鄂赣“一山两湖三名楼”文化之旅,记忆颇为深刻。

那是二0一0年五一劳动节的前三天,我们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的全体老师,加上一些教师亲属,共四百多人,乘着八辆快巴车,在欢声笑语中,浩浩荡荡地从学校开往第一景点——岳阳(岳阳楼),岳阳市不愧是湖南省的窗口城市兼旅游城市,给人的感觉就是绿化美丽、城市整洁、人文岳阳。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座落在岳阳市巴陵胜地,依靠洞庭湖湖畔。一下车,远远地就能看到广场上,“后羿射巴蛇”栩栩如生的石雕像,相传后羿把天上九个太阳射下来之后,在此地,把吃害老百姓的“恶魔巴蛇”也射死了。之后,我们来到了巴陵胜状景点,有趣的是,景点管理处规定:“能当场完整背诵范仲淹《岳阳楼记》诗篇的,免门票。”同行的有几个教师和子弟能完整背诵。大家都为他们鼓掌,为他们高兴,敬佩着他们的学问。那时的我,心中深深感悟着“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同时,也对家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诗句中表现出来的伟大胸襟而生敬仰之情。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湖北武汉,上午依次参观了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下午,参观了黄鹤楼,站在黄鹤楼的楼顶第一次见到滚滚东流水的——长江。第三天,来到了江西,观赏了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美景。

第四天,我们乘车到了江西省九江市,盼望到了大家早已心旷神怡的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作的诗句。在庐山深处中,参观白居易笔下的花径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山林寺桃花》白居易。仿佛把我们引入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太美了!人世间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地方。”我不由自主地说道。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中的美景也身在庐山。感慨万千,大自然如此神奇!

第五天,我们转车到南昌市,参观完江南第一大名楼“滕王阁”之后,就在疲倦中结束了这次快乐之旅。

从此,我就更加喜欢旅游了。一有时间,就拉上爱人,带着孩子;一有机会,就相约同伴,到处观光旅游。旅游过程不只能增进亲人和朋友之间的感情,还能感受美景,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还能寻找乐趣,增长知识,促进文化交流。生活因旅游而美好!我爱旅游!

第6篇:父亲的江湖范文

在《天龙八部》中,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三大主人公之一的段誉,虽也承受着命运的反复捉弄,但相对于其他人而言,他却拥有最高的幸福指数。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大理国王子的身份,而是得益于他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想和优秀的品行。这些均可从段氏家教中窥得一斑。归结为一点,就是两个字:尊重。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段誉自小爱好广泛,且生性执着,爱上一件事物便废寝忘食,一定要把它钻研透彻,因此常被父母称作“痴儿”。但这一称呼并不带有责斥色彩。父母对其“痴”,给予了充分的自由。这些可从段誉的自述中找到证据:“我七岁那年,对着一株十八学士茶花从早瞧到晚,半夜里也偷偷起床对着它发呆,吃饭时想着它,读书时想着它,直瞧到它谢了,接连哭了几天。”“我学下棋,又是废寝忘食,日日夜夜,心中想着的便是一副棋枰,别的什么也不理。”“我研读《易经》,连吃饭时筷子伸出去夹菜,也想着这一筷的方位是‘大有’呢还是‘同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快乐的痴迷,让段誉见识广博,人情通达,是以在江湖游历中每每化险为夷。在现代家庭中,如果一个孩子也像段誉这般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痴狂”,那做父母的能不能也如段氏夫妇一般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呢?

尊重孩子的个性自由。大理段氏虽是皇家,但练武传统世代延续。江湖上提起大理段氏的绝招“六脉神剑”、“一阳指”,可谓人尽皆知。然而,作为一脉单传的世子段誉,却醉心佛法,不愿学习武功。不仅如此,他还用佛教的道理来和父亲辩论,结果还辩赢了――“爹爹跟我接连辩了三天,我始终不服。他把许多佛经的句子都背错了,解得也不对。”持续三天的辩论!什么样的父亲能给予孩子如此的平等?这是一个多么民主的家庭氛围!这也足以能够解释,为何身为皇子的段誉能轻松地离开皇宫大院,潇潇洒洒地游历江湖了。宽松的家庭环境让他享受到了个性自由,得到了尊重的快乐。这一点上,相反的例子可以看看慕容复的一生。

尊重孩子的成长体验。时局混乱之际,容许孩子在险恶江湖中行走,不是一般父母能够做到的。段誉在江湖中走南闯北,结交各种朋友,并没有遭到父母多少干涉。他出走大理,远涉中原,赴西夏,闯姑苏,与天下第一大帮派头领萧峰等各色人等结交,甚至与四大恶人之一的南海鳄神结成师徒关系,父母都没有反对。但父母对他所做的事又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所做的,是放手为孩子提供比皇宫大院更广阔的天地,让孩子去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圣贤之言,去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从而以“活在当下”这种最好的渠道完成生命成长的过程。有了这样的体验,对事物真实的感知、健全的人格也就形成了。所以,段誉不管走到哪里,都能很自然、很迅速地融入到新的环境当中,很好地与人相处,比如出场时在无量山,很快就与钟灵、木婉清熟识,后来与大英雄萧峰,一顿酒下来就成了结拜兄弟……这样的社交能力,亦与其丰富的成长体验有关。

第7篇:父亲的江湖范文

关丁池菊庄烈士的传奇人生,最早是从我的父亲孔另境讲述的故事中得知的。

记得第一次听讲时,我们小辈无一不是张大嘴巴、表情严肃地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小敢打断父亲的讲述,私下悄悄地怀疑这是真的吗?我们仿佛看了一场有画面、有人物场景的从事地下秘密工作的电影。很刺激!此事,在父亲记忆深处沉淀,年长后,他更是经常回忆起这段不平常的生死考验。

那是在暑期,在父亲的书房,他多次叫忆起年轻时亲历的杭州遇险记,这是他生命中最险要的经历之一。

事情从1927年罔共分裂后讲起。当时,父亲参加北伐,行至湖北孝感时,接到党的指示,命令我党同志即刻离职返汉候命,谓国共已分裂。他抵达汉口后被“欢送”出境,到牯岭与姐夫沈雁冰、恽代英会晤后变装返沪。不久,接中共浙江省委通知,派他去杭州县委工作。

当时在中共江浙区委领导下,浙江有杭州、宁波两个地委。据邵荃麟(亦民)1960年1月7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党、团组织在浙江沿革回忆》一文中说:

“1927年5月,中央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党的代表大会,会上决定在各省成立省委组织。这样,江苏、浙江就分开了。

浙江省委建立后的第一任书记是张秋人同志,但在张未到浙汀前是由庄文恭负责;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是徐伟(不久即被捕,于第二年牺牲)。在徐伟同志被捕后,团中央派华岗接替。当华岗到浙不久,省委书记张秋人同志被捕了,并且很快给敌人杀害了。这时浙江的党、团组织随之全被破坏,基层组织也被破坏不少”

文中又说:“1927年秋天,由于在杭州站不住脚,省委搬到宁波,中央派夏曦同志来担任省委书记……”

父亲正是在这个困难的时候,被派在新成立的杭州县委宣传部任秘书。县委书记为池菊庄兼宣传部长。池与父亲同是湖州人,操着带有乡音的话语,同是二十岁多的年龄,我父亲长他一岁,又同喜好舞文弄墨,两人很快热络起来,坦率地谈及各自的革命经历、家庭状况和恋爱史。当时,宣传部干事还有詹醒民,组织部长马东林是位年轻的农民,不久,上海济难会派沈资田来杭主持济难会,并参加县委工作,父亲与沈在沪曾相识,同住于盐运使署职员家属宿舍。

父亲在《忆杭州县县委始末》一文中说:“这时的县委似乎不很健全,各部工作人员残缺不全,我只认识他们几个。另外,艮山门车站的负责人,是经常有联系的,他是否参加县委会不得而知。”

此时正值立三盲动路线之时。其实,很大部分是瞿秋白“左倾”路线下’在摸索党的新的斗争道路与形式,无论是武装斗争,还是城市、乡村的秘密斗争,在尚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要求开展暴动,又次用鲜血写下悲壮历史的时期。父亲说:“县委会在当时的主要工作是组织武装起义,和打击反动派。但当时全杭州的党员不足百人,而大部分又都是铁路员工。武装更为缺少,仅有几枝不顶好的手枪。”

父亲记得在1927年冬天,曾组织过一次打击反动派的活动,对象是杭州特刑庭长兼浙江反省院长。由马东林亲自指挥,他带了两位武工同志,在反省院长经常经过的路上进行袭击,可是连发数枪,子弹都打在人力包车的背上,反省院长未被击中而逃脱,从此的特务对革命者的残酷迫害更加厉害起来。

1927年12月14日,一个寒冷的晚上,县委会借西湖饭店开会,商谈布置组织暴动事宜。孔另境未参加会议,被嘱留守机关。然而,到第二天早晨还不见池菊庄、沈资田两人回来。于是父亲约了在盐运使署工作的剧同志同上旅馆找他们。当父亲与周同志步抵两湖饭店走廊,前面有一空地,见远处一个中年茶房向他们摇手。其实,这茶房并不认识他们,但似乎看得出父亲和周同志是上拽哪个房间的。显然事有意外。父亲大惊,知道事情不好,于是与剧同忠急忙掉头分路逃去。这惊险的一幕,全靠那位茶房摇手示意,否则两人一定会落入敌人的蹲守伏击之中!

父亲是经过世事的,尚能镇定地返回住处,告知詹醒民此事。同时,“即携个人行李及池菊庄一断手指,暂躲至戴望舒杭州老家躲避。”父亲住“自传”中写道。

后来证实,当日参加会议的六七人全数被捕。父亲记得,在盐运使并和詹及周碰了一次面,商量即由父亲赴省委(其时省委在宁波,书记夏曦,秘书长梅电龙)报告并请示。他去雨后,即向梅电龙汇报杭州组织被破坏情况,梅在第二日通知他返杭候命。

返杭后,仍住戴家。约一二月未得任何指示。一日,他外出至近西湖的一条马路上,突见有短工十余人,抬了七八口白色薄皮棺材,沿湖滨而来。驻足而观,见每一棺材头均有黑字标明×××之姓名。其中除池菊庄、沈资田、马东林等人外,尚有一口为张秋人的名字。至此,他知道被捕诸人均已遇难了!

杭州白色恐怖如此严重,他又得不到省委的新指示,于是束装返沪,住在姐姐家中,写信通知宁波省委,报告在杭州所见情况。书记夏曦嘱其在沪候命,并指示须找公开职业,等待时机继续奋斗。革命转入低潮……

父亲遇险后“漏网”,并及时报告组织,使组织得知了确切的消息,不久,在中共机关刊《布尔塞维克》上刊出悼念文字。

《布尔塞维克》首刊悼念文字

《布尔塞维克》于1927年10月24日创刊。它是继被迫停刊的《向导》性质相同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时值中共中央机关迁回上海,于是迅速恢复出版这个刊物,移名《布尔塞维克》秘密出版。由瞿秋白、罗亦农、邓中夏等中央负责同志组成编委,瞿秋白为主任委员。创刊号即以《悼赵世炎陈延年及其他死于刽子手的同志》开篇,痛悼死难烈士,号召以烈士精神完成牺牲者未竟事业。之后,每期开辟了一个专栏:“我们的死者”,及时报道、悼念烈士的牺牲情况。

《布尔塞维克》第17期1928年2月13日出版。在“我们的死者”栏目下有悼文《白色恐怖下的牺牲者——池耕襄》,这日子离池耕襄(菊庄)牺牲仅三周。在第23期上刊出陆吾仁著《沈资田同志传》。

《白色恐怖下的牺牲者——池耕襄》悼文作者恺良为池耕襄生前好友,也是石湾镇的同乡青年。当池流亡上海寻找组织时,得到李恺良的资助和庇护。池耕襄(菊庄)在狱中曾两次写信给他。作者愤慨而深情地如实写道:

“在白色恐怖满布着的中国,浙江也可称牺牲极大的区域了。杭州的陆军监狱中,已有人满之患,这是何应钦初到浙江的第一功。

我的朋友池耕襄,也在这恐怖之下,遭了枉死!他的被捕日期,大概是十二月十四五日,在西湖饭店被侦缉队缉获。他在狱中曾二次写信来,但我只收到他元旦所发的一封。他信上说:每一个做社会解放运动者,牢狱之灾,是所难免,此次之被捕,也可说是意料之中。他信上又说:我们虽然不该崇拜死的伟大,但也不以死为悲哀,我愿有意识的死,不愿无意识的生。他信中又说:在特别法庭审问的时候,受到了肉体上的痛苦,但这也不必恨那般法官和法警,因为他们也不是偶然产生的。他又说:我最后的自解,只有‘我们不去受苦,谁该受苦呢?’他信中最后又告诉我,他将受判了,如速到杭还可见他一面。但是我始终负了他!不曾去看他。他于1月20日在陆军监狱枪决。在半月多的时间中,他不曾有信来——或许是被检查了的——我也不曾设法寄信去安慰他……”

悼文中披露了池耕襄(菊庄)临终前在信中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已坦然地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甚至宽慰朋友说:“每一个做社会解放运动者,牢狱之灾,是所难免,此次之被捕,也可说是意料之中。”“我们虽然不该崇拜死的伟大,但也不以死为悲哀,我愿有意识的死,不愿无意识的生。”

面对死亡,如此镇定,或者说,更为坚定了做社会解放运动的信念,甚至为此献身,决然地说出“我们不去受苦,谁该受苦呢”!这些话语充满着撼人心灵的力量,今天读来仍有一股英气直指人心。烈士义无反顾地从事社会解放运动,不怕牺牲,愿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反抗旧中国。他们崇高的革命形象实实在在地屹立在眼前,令人动容。

悼文还简要介绍了池菊庄烈士的生平,理解并同情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生存的苦闷。在寻找解除精神痛苦的彷徨中,池菊庄最终在上海“新交了许多同志,使他思想剧变,毅然地从事于社会革命”。

当池菊庄的人生交上了一份非常理想的答卷,看到了光明前途的同时,却由于极“左”路线错误,盲目指挥他执行发动暴动的武装斗争,不幸被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回顾历史,我们为他们的牺牲造成的损失感到痛心。

让我们了解一下池菊庄短暂生命的历史:

池耕襄(1905-1928),又名池楷,字菊庄,化名史学章,浙江桐乡(原崇德县)人。出生于小商人家庭。小学毕业后,先后考入浙江省第二中学和湖州海岛教会学堂,均因不满旧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而中途退学。1925年,尝试写作,同年秋,考入上海大夏大学文学系。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根据党组织安排,回家乡开展国民运动,组织崇德第二区党部,任常务委员。1927年2月北伐军光复浙江后,转为公开活动,组织了店员工会,在附近农村建立农会,开展增薪和减租斗争。“四—二”反革命发生后,遭到通缉,几经曲折,在上海找到党组织,被派到店员总工会从事tgT活动。同年8月,受党派遣赴苏北,在军队中从事兵运工作。10月,又回浙江,在对敌斗争处于紧张复杂的关头,受命重建中共杭州县委,任常委,执行党组织部署,策划农民暴动。12月,在县委秘密会议期间遭敌人破坏被捕,囚禁于浙江陆军监狱。1928年1月20日英勇就义,时年二十三岁。

池菊庄断指明志

池菊庄被浙江省地方特刑庭判处死刑后,在监狱墙上刻下诗句:

碧血渲染处,红花照眼心。

钱塘潮不尽,吾辈岂无人。

1928年1月20日下午,他和其他7位共产党员坦然走向刑场,在一片“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声中,壮烈牺牲。

池菊庄的遗诗道出他宽广的胸怀和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寄希望于后来者如钱塘江潮奔流向前;也彰显出很高的文艺修养。早先他在辍学回家时期,经常阅读《小说月报》和《新青年》等新文化刊物,从中汲取新思想。1925年,他自己出钱办起一份《吟啸月刊》,用史学章笔名撰写进步文章,宣传新世界、新生活,以唤醒当地人民起来反抗北洋军阀。后因经费困难停刊。

运用写作、办刊物,以宣传新思想,一度是池菊庄生活的重要部分。他在寻找革命队伍、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前,在苦闷的环境中,“又因为受资本制度社会的限制,不能使他自由发展他的天才。物质的生活,仍须依赖家庭,所以不得不仰承家人的鼻息(他的继母)。”同时,年轻人在对待爱情上出现问题,受到的却是恶意相加。“他因为受世人欺侮太过,他相信世间上没有好人,所以他的对人,也终没有如意。这样,他与社会渐渐远离了,他与家人也渐渐远离了。”我们不用回避恺良在这篇悼文中,隐约地说到一个时期里,池菊庄“他不能节制他性的冲动”而遭到唾骂。他在“辍学后的数年中,可以说是无聊到极点,他不能肯定人是应该努力,但他也不赞成颓废。在这时期中,他简直是人间失落者了。”

然而,池菊庄是位强者。他在彷徨之后在上海找到了党组织,明确了生活的方向。那时候的他“思想剧变,毅然地从事于社会革命”。父亲说,池菊庄断指明志,这是一位年轻的革命者恋爱遭到挫折,悲痛的心情压抑了他的革命意志,为了挣脱这世俗凡事的羁绊,全身心地献身革命,于是忍痛断指以明心迹。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父亲敬佩他!

这是一截小手指,被放在一个玻璃瓶中,浸在福尔马林溶液里,使之不腐。

戴望舒笔下的革命者形象

1928年12月,在施蛰存、杜衡主编的《无轨列车》杂志第七期上,刊出戴望舒的诗,其开头写道:

在一口老旧的,满积着灰尘的书橱中,

我保存着一个浸在酒精瓶中的断指;

每当无聊地去翻寻古籍的时候,

它就含愁地向我诉说一个使我悲哀的记忆。

它是被截下来的,从我一个已牺牲了的朋友的手上,

它是惨白的,枯瘦的,和我的友人一样,

父亲讲述的故事,怎么出现在戴望舒的作品中?

上面说到,“父亲带了几件行李和存有池菊庄一段手指的玻璃瓶,到戴家躲避。”本想为池菊庄保存那瓶珍贵的断指,可是,眼见革命者被捕后不久便遭到杀害,于是,对着断指的玻璃瓶,父亲向戴望舒讲述这断指者的经历和爱情。这无疑为同样过着“穷极无聊”躲避生活的他们,注入了一剂兴奋。那瓶断指也就长期地放在戴家的书橱里。

戴望舒在1927年“四—二”后,受上海市党部通缉,先在松江施蛰存老家躲藏,后被迫返回杭州老家隐居。他之所以受到通缉,是因为“不安分”,在1926年的大革命高潮中,他加入了震旦大学的共青团,并担任团支部的负责人,参加实际斗争,后曾被巡捕房拘留。和他一起回家乡的文友杜衡说:“回家乡,那时的心境是非常沉闷的。同年秋冬之交,老友望舒也和我一样地穷极乏无聊。”(见《在理智与感情冲突的二年间》)这段时间,也是我父亲参加中共淅江县委工作,与戴同在杭州的时期。由于在上海大学学习时,父亲和戴望舒、施蛰存冈同学之谊交好,当各奔前程后又同在杭州一地时,互相有了走动,甚至遇到危局,父亲首先想到躲到位于大塔儿巷的戴望舒家避难。

关于他的“可怜又可笑的爱情”我是一些也不知道,

我知道的只是他是一个工人家里被捕去的,

随后是酷刑吧,随后是惨苦的牢狱吧。

随后是死刑吧,那等待着我们大家的死刑吧。

对于革命者牺牲的经过,戴望舒写下以上的文字:而对革命者的敬意,以及对反动派的愤怒,戴望舒在诗中还写道:

这断指上还染着油墨的痕迹,

是赤色的,是可爱的,光辉的赤色的,

它很灿烂地在这截断的手指上。

正如他责备别人的懦怯的目光在我们的心头一样,

这断指常带了轻微又黏着的悲哀给我,

但是它在我又是一件很有用的珍品,

每当为了一件琐事而颓丧的时候,我会说:

“好,让我拿出那个玻璃瓶来罢。”

第8篇:父亲的江湖范文

2006年6月7日,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去世了。遵照琦君的遗嘱,她的骨灰被运回温州老家,安放于“琦君文学馆”现址。

琦君,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后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学习,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其创作生涯。代表作品有散文集、小说集30余种,包括《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琦君自选集》等。读琦君的文章,就像翻阅一本旧相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承载着如许厚重的记忆与怀念,时间是上个世纪前半叶,地点是作者魂牵梦萦的江南。琦君在为一个逝去的时代“照相”,那一幅幅影像,仿佛在诉说着相同基调的古老故事,于温馨中透出幽幽怆痛。渡海到台湾的大陆作家都曾遭受过一番“失乐园”的痛楚,思乡怀旧很自然地成为了他们主要的写作题材。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琦君笔下的杭州,也处处飘荡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香气。

桂花雨

①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唯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②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③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④故乡是近海县乡,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做风水啊!”(就是台风来的意思)她担心的第一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做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做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和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

⑤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⑥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垅,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垅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满觉垅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花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面上撒几朵桂花,那股子雅淡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

⑦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中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艾,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⑧我回家时,总捧一大袋桂花回来给母亲,可是母亲常常说:“杭州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⑨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阵阵的桂花雨。

(原文略有删改)

【读后思考】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桂花树及桂花都有哪些特点?

2.第③段“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的“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玻璃琉璃的西方极乐世界”?

4.作者用“雨”字来表现桂花散落时的情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想念荷花

①我在四五岁时,那时想象不出西湖的银浪烟波究竟有多美,只觉得父亲敲着膝头,高声朗吟的神情很快乐,音调也很好听。

②父亲的生日是农历六月初六,正是荷花含苞待放的时候。到两个星期后的六月二十四,便是荷花生日。母亲说荷花盛开,象征父亲身体健康。所以在六月初六那天,她总要托城里的杨伯伯,千方百计地采购来一束满是花蕾的荷花,插在瓶中供佛。等待花瓣渐渐开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与香炉里的檀香味混和在一起,给人一份沉静安详的感觉。

③到了杭州这个十里荷花的天堂,才真正看到那么多新鲜荷花。我们的家正靠近西子湖边,步行只需半小时就可到湖滨公园。那条街名叫“花市路”。父亲为此作了一首得意的诗,其中最得意的句子是:“门临花市占春早,居近湖滨归钓迟。”其实父亲很少钓鱼。他带我去湖滨散步,冬天为赏雪,夏天为赏荷。赏雪的时候少,因为天气太冷了,赏荷却是夏天傍晚常常去的。夜晚,荡着船儿,听桨声唉乃,看淡月疏星,闻荷花阵阵清香,毕竟是人间天上的享受。

④六月二十四既然是荷花生日,杭州人的游湖赏花就从六月十八开始,到二十四这一天是最高潮,整个里外湖都放起荷花灯来。大小画舫,来往穿梭,谈笑声中,丝竹满耳。这种游湖,杭州人称之为“落夜湖”,欢乐可通宵达旦。我不是个懂得赏花的雅人,也体会不到周濂溪爱莲的那份高洁情操。我喜欢“落夜湖”,只是为了赶热闹。父亲却不爱这种热闹。母亲呢?只要是住在杭州的日子,倒是每年都去“落夜湖”一番。她不是赶热闹,而是替父亲放荷花灯。放一百盏荷花灯,祈求上天保佑父亲长命百岁。所以她坐在船上,总是手拨念佛珠,嘴里低低地念着《心经》。因为外公说过的,父亲和荷花同生日,照佛家说法,是有一段善缘的。

⑤记得有一天,父亲忽然问我:“‘新着荷衣人未识,年年湖海客’是什么意思,你懂吗?”我说:“是退隐的意思吧。”父亲笑笑说:“就是我现在的心境,摆脱了官职,一身轻快。”但我觉得他脸上似有一丝蓦然回首的落寞神情。难道父亲仍有用世之心,只是叹知遇难求吗?

⑥抗战兵兴,我们举家避寇回乡。父亲竟因肺病不治,于翌年溘然长逝。那不幸的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六月初六。如此悲痛的巧合,使我们对一向喜爱的荷花,也无心欣赏了。

⑦在兵荒马乱中,我又鼓起勇气,到上海完成大学学业。中文系主任夏老师非常喜爱荷花。有一天,和系里几位同学在街上购物,遇上滂沱大雨,我们就在一间茶楼品茗谈天。俯视马路积水盈尺,老师就作了一首律诗描绘当时情景。最后两句是:“一笑横流容并涉,安知明日我非鱼。”他想象西湖此时,一定也是大雨滴落在荷叶上,形成千万水珠跳跃的壮观吧。

⑧那时杭州陷于日寇,老师慨叹有家归不得,因而格外思念杭州的荷花。

⑨胜利后回到杭州,浙江大学暂借西湖罗苑复校。我去拜谒老师,从书斋窗户向外眺望,远近一片风荷环绕,爱荷的夏老师心情一定是非常愉悦的。他提笔蘸饱了墨,信手画了一幅荷花,由师母题上姜白石的名句“冷香飞上诗句”,老师随即落款送给了我。这幅墨荷幸已随身带来台湾,一直悬系壁间。

⑩不管是“墨团”也好,是“玉槎材”也好,那总是吟诗作画、自由自在的好时光啊。

⑩夏老师与师母都在祖国大陆。不久前海外友人来信告知,夏老师已年迈体衰。他以垂老之年,一定是更思念杭州、思念西湖无主的荷花吧。他怎能想到当年在上海时所作的诗“安知明日我非鱼”呢?

⑥仰望壁上的墨荷,我好想念故乡的荷花。

【读后思考】

1.这篇优美的散文题为“想念荷花”,其实荷花并非作者着重写的内容,作者真正想念的是什么呢?

2. 第④自然段写“我”爱“赶热闹”,写母亲为父亲放“荷花灯”,有什么表达效果?

3. 第⑨自然段中的“这幅墨荷幸已随身带来台湾,一直悬系壁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本文语言优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请挑选你喜欢的一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参考答案:

第9篇:父亲的江湖范文

“白潇洁,我要你说清楚,为什么你父亲可以为非作歹,为什么伤了全村二百六十三条人命而至今依旧活在世上,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为什么……”

连苑哭喊着。

“连苑,你冷静一下……那是我父亲,不是我……”

<平息>

“我说过,要你失去最亲爱的人。我要用你的鲜血,祭奠死亡的魂灵……”

就像她忽然来的一样,她又忽然不见了,只听见狂妄的笑声传满了整个森林。

就在这时,琴声再次响起,是一曲更古老的江湖中去“笑傲江湖”。

“笑在脸上,江湖恩怨长……净水在溪边,是否听见离伤……”

<话说苏文执>

“还没有问苏姑娘家系何处。”

“小女祖籍浙江东台苏家庄。”

“为何离家啊?”

“小女之父本是浙江东台巡抚,但是因写诗,写了‘怎拿铜镜论明清’,因带明朝国号,被东台县令告到了当今圣上之处,结果,父亲被停职查办,最后株连九族……”

“那你怎么……”

“那个主审官特别好色,所以我被留了下来,那天夜里,北风特别的大,我一个人躲在屋子里,特别的害怕,就在这时,门被轻轻的推开了,那个鬼进来了,我蜷缩在角落里,已经麻木。可就在这时,忽然圣旨来了,他惊慌失措,连忙出去接旨,连门都没关,我才得以逃出来。”

<武林风波>

“哈哈哈,可让我找到你了。”一个粗大汉的声音响起。

苏文执与白潇洁同时回头,看见了一个面目狰狞的家伙,他恶狠狠的看着苏文执和白潇洁。

苏文执心里一惊:看来这个人要坏了自己的事啊。不行,得制止他。

苏文执从手中弹出了一颗杏核,连苑忽然就出现了。她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个大汉,从嘴边扯出了一丝不被人注意的冷笑。

“你既然是招人人来的,那么我来对付你。”

“哈哈,你算什么人,我是找你家小姐的。”

<琴声再起>

大汉举起了手中的刀,向苏文执砍去。但是,他停下了,因为,苏文执不但没有害怕,而且还沉着的抚摸着琴弦,还是那首“笑傲江湖”,这首歌,令无数人心动不已。

大汉仰天长吼:“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