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有哲理的故事精选(九篇)

有哲理的故事

第1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保龄球效应:保龄球投掷对象是10个瓶子,如果每次砸倒9个瓶子,最终得分90分;而如果每次能砸倒10个瓶子,最终得分240分。社会记分规则就是这样:只要你比别人稍微优秀一点,能再多坚持一会,就赢得更多机会。这种机会叠加就是人生效应的逐级放大,最终造成人与人之间巨大的落差。冰激淋哲学:卖冰激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因为冬天顾客少,逼迫你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如果能在冬天中生存,就再也不会害怕夏天的竞争;同样只有吃过苦才知道享受生活美好,想在顺境中事业能蒸蒸日上,就必须在逆境中经过一番锤炼,这就是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提出的“冰激淋哲学”。成功只有两点:一是做事成功,二是做人成功。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要做事,先做人。丘吉尔说: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二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2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哲学”的这门学问,在西方人中叫做philosophy,据说最早发明和使用这个词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按古希腊语中,哲学表述为φ ι λ ο σ ο φ ι α,意思是爱智慧,也就是“喜爱智慧”的意思。到了罗马时代,哲学亦成为“爱智之学”,或成为“爱智的研究”,即当成一门学历来研究。即使表述发生了变化,哲学的本义还是一直没有发生改变,那就是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生活的本质与秘密进行无穷无尽的追问。

一、儿童与哲学:联系之桥

(一)困惑

儿童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由于他们二者之间都表达这同样主题:困惑。哲学起源于怀疑,而怀疑起源于对周围世界的困惑,这事物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幼童由于其生理和心理正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这个不成熟表现为缺乏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对整个世界的了解以及在认识和了解基础之上知识的运用的有关经验,导致了对这个世界的陌生,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困惑的出现。但是,随着年龄的渐长,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地丰富,同时由于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自动吸收进而渐渐地社会化,大多数儿童对这个社会也渐渐地缺乏了好奇心,困惑也渐渐地越来越少。

(二)推理

推理在沟通哲学与幼童之间关系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幼童的确在运用着自己的推理技巧。书中引用了很多关于儿童运用推理的例子。也就是说儿童通过推理体现着自己的哲学。儿童的哲学在诉求上讲求逻辑,因为儿童的哲学是讲求推理及推理的技巧的。但是,幼童的推理能力的发展是受到自己的已有经验的影响的,已有经验越多,推理就越多,并且这些推理有时候总会显得很不合理的。

二、儿童与哲学:表达方式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哲学主要是通过游戏、故事、幻想以及对话这四种方式。在儿童的生活中,这四种方式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化的。

(一)游戏

马修斯接着分析了与儿童生命息息相关的游戏,这种游戏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认识到的积木游戏、纸片游戏,而是概念性的游戏,即事物的相对性、文字本身等现象所带来的困惑、思考以及推理。马修斯在书中通过列举了大量的游戏,如“在前”与“在后”的相对性概念、面包与黄油、“早”与“迟”概念的文字游戏(同时还有关于“名字”、“死”、“偷窃”的概念的文字游戏),展开了哲学与幼童之间关系的讨论。幼童是将自己的生命通过游戏来展现的。在这里,马修斯所说的游戏,一是与幼童相关的哲学的来源,即幼童的哲学是通过游戏来开始的,并且是通过游戏这种表示方式让成人感知的,二是幼童哲学展现的方式,即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的。

(二)故事与幻想

故事与幻想之间直接沟通着幼童的困惑和推理,也是表现儿童与哲学之间关系最为常见的载体。故事中发生的事、使用的词、所说的话,都来源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人所说的词、话。儿童对成人的生活是好奇的,也是不了解的。他们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说这些话,但是他们在自己的故事和幻想中思考着这些从成人的眼光来看“事实就是如此,不需要解答的问题”。儿童是非常喜欢故事和幻想的,在这些故事和幻想中,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自己的推理,展现自己的困惑,并且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三)对话

对话是儿童最直接表达其哲学的方式,因为对话能够让人直接明了和知道儿童困惑、幻想和推理的表达方式。柏拉图认为:知识并不是像小孩一样生下来的,而是经过讨论而获得的。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话总是显得天真,是自己对世界认识的感性方面的直接表达,带着一点没有经过修饰的野性的味道,这些情形就是人们在与儿童的接触中经常对儿童的话所经常用到的三个词:童稚童语、童言童语、童言无忌。幼童的这些对话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的:与小伙伴的对话中、与爸爸妈妈甚至是其他大人的对话中、问题的不断提出。这些对话可以是具有很少方向性或者制约性的漫无目的的,也可以是一个具有主题鲜明、组织严密的、具有鲜明的方向性或者制约性的谈论。

然而,儿童通过对话表达其哲学的思维,却总不那么容易的,因为成人似乎总是对幼童提出来的关于世界的疑问感到非常的无力,因为很多问题对于成人的思维来说,都已经是约定成俗的或者是理所当然的了。成人总是习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来逃避幼童的提问或者是追问,或者是用其他的话来搪塞其提问或者追问,这样无疑不能让对话顺利进行,同时也活生生地将幼童的哲学思维扼死在萌芽之中了。只有将与幼童的对话至于同一个水平上的平台时,对话才能顺利进行,并展现其哲学天赋。

第3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 哲学; 精神; 引领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4-0102-01

首先,哲学故事来源于生活,容易被人们接受。故事与教育本来就融为一体,现实生活本身就是故事肥沃的土壤,故事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世界之中。生活经验即人的经历,是人的认识活动,是人类认识的一种结果经验即体验。生活经验就是故事生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经验,是学习的背景和条件。生活经验背后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故事,它是一种动态的课程。故事与生活、故事与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交融,具有割不断、理不乱的内在联系,它具有主体性、主观性、实践性、多样性和连续性。例如我用一则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破解教师对职业的倦怠:一个农夫养了一头水牛和一头驴,一天水牛对驴发牢骚说:“主人整天让我耕地,我太苦了,你不耕地没事干,太舒服了!”驴说:“你装病吧!”第二天,水牛果然装病不起,因农活太忙,主人就让驴替水牛干活。两天下来,驴实在受不了了,就对水牛神秘地说:“今天主人在地里讲了,如果你的病再不好,就把你送到屠宰场宰了。”水牛当下惊得跳了起来说:“你快出主意吧!”驴说:“你快吃饱饲料,明天继续干活吧。”……通过此故事我引导教师明白:人生要弄明白三件事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必须干什么?“我想干的是什么”提问的是理想,“我能干什么”提问的是能力,“我必须干什么”意味着生存。人生的纠结,往往源于在平衡这三个问题的次序时出现了混乱。我想干的事太多,能干的事太少,必须干的事太苦太难,我们还是把自己的生活次序调一下吧!先理清自己必须干的事情,尽己所能将它完成,然后再根据完成程度来对自己的能力作出判断。有了判断,再去勾画出自己想要干的未来。只有这样,人生才有明确的目标,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我们的日子才能靠谱,我们的生活才能少些抱怨,多些成就。

其次,哲学故事比较柔和,相对于严厉的说教,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一般学医的都明白,用酒精消毒的时候。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极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悄无声息地渗进去,效果才佳。这充分地说明柔风比风暴更有力量。例如,学校的制度再严密,仍有人会寻找出制度的漏洞,钻空子,负面影响较大。针对此问题我讲了一则故事:12年前有一个小伙子,高中刚毕业就去法国半工半读地留学。他很快就发现法国自助售票系统有漏洞,就是说逃一万次票,只有三次被发现。于是他经常逃票。毕业后,他留在法国找工作,因他有逃票被罚记录,没有一家公司招聘他。他要讨个说法,冲进一家企业经理办公室,质问:“为什么因几次逃票这点小事而拒绝天下英才?”“不 不、不”经理说,“此事证明了两点,一是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二是你不值得信任,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市场的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交系统这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用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此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此故事能穿越人内心,让人震撼,它能轻易地卷起人们心理的窗纱,它比刚性的制度、严厉的要求效果要好得多。

第三,哲学故事能触动人们灵魂的深处。尽管人们是忙忙碌碌的,其实人的内心是很脆弱的,尤其是教师这个职业群体。如何能让她们坚强,如何能让她们把教育作为一件有意义的事业来做,唯有哲学思想的引领,否则是徒劳的。例如叔本华的故事使人明白,生命是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又如泰勒斯的故事:你是谁?谁是我?你要到哪儿去等人生追问,使人们明白“认识你自己”,这才是每一个人离苦得乐的唯一途径。赛洛卡的故事:“愿意的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拖着走”使人们明白生命的安然在于学会随顺境遇……我通过这一系列的哲学故事引导,使教师们的灵魂得到了净化,思德得以提升。一名教师在她的随笔中写到:人们可以设计生活,为生活而奔波;人们可以设计人生,为人生而努力。人生与生活才是人们生命的全部,只有生活与人生发生碰撞产生激情的火花时,生命才有价值,这才是人活着的实际意义。

现代人的痛苦从表象上看是源于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源于生存的困境无法改变,其根源是对于生活意义的失落。作为教育管理者,如何能尽最大所能使教师在当下因不断的物质追求人性开始异化扭曲,造成严重的精神危机之中,让教师能从社会、生活多元化的角度,承认制度公正的多元性。只有通过哲学思想引领,这种形式才能达成共识。又如教师的健康杀手源于心理因素的疾病,只有通过哲学思想的引领才能感悟人生,才能体会教师的职业幸福,才能对学生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讲哲学故事必须要有选择性,讲故事要看对象,要解决什么问题。既要有趣味性、适时性,更重要的是健康有益的,必须有意义、有实效,具有精神价值。

第4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哲学在古代称为“玄学”,被人为的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有人说:哲学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美丽但又遥不可及。对于初接触哲学的高中生来说,刚开始对哲学充满了好奇,可是由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面对哲学抽象的概念、深邃的原理、理性化的观点,很多学生学习中慢慢地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哲学课产生了恐惧心理而望而却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教学中我不断学习别人经验,总结课堂教学,反思自身不足。经过多年的探索,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教材特点,结合个人教学风格,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俗语、诗句、名言名句、日常生活的现象、时政热点、生活热点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打造了趣味性、生活性、思辨性、历史性的“四性”哲学课堂。“四性”课堂化抽象为具体,课堂洋溢思辨的氛围,闪耀智慧的光芒,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和哲学“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效果,让很多学生受益匪浅。

一、讲叙故事,引趣激思,打造趣味性哲学课堂

趣味故事孕育哲理,通俗易懂,回味无穷。心理学研究表明:爱听故事的高中生占85%以上。教师可以将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结合《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精选一些趣味故事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来创造教学佳境。

例如,在教学“矛盾的对立统一”时,可采取故事式设疑:传说孔子曾带领一班学生找老子请教,老子很老了,正在闭目养神,大概听到了响动,抬起眼皮看了看,孔子赶快请安说:“弟子孔丘特来候教。”过了很长时间,老子才张开嘴,用手指着自己的嘴问:“你看到我的牙怎么样?”孔子说:“已经全掉了”,又问:“我的舌头怎么样?”孔子说:“还好。”老子又合上眼皮,静养去了。孔子带领众弟子退了出来。在故事中,老子教了孔子及弟子们什么道理?刚开始学生会认为什么也没有教,让学生再思考讨论。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总结,老子的意思是牙齿是刚强的,却是柔弱的,舌头是柔弱的,却是刚强的,看起来刚强的牙齿,敌不过柔弱的舌头。孔子向老子请教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东西,看问题要用矛盾的观点。

又比如在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个难点知识时,可以用古代的“白马非马”的故事导课,讲完之后,不忙着分析,可以再讲个幽默笑话:“黑马向白马求婚,说:如果咱俩结婚,一定能生出一个黑白相间的什么活也不用干的斑马。”学生一听肯定哄堂大笑,紧接着提问:“白马是马么?”“黑马和白马结婚后能生出一匹斑马来吗?”继续启发“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由此得出,马是白马、黑马的共性,白马、黑马是马的个性。一个很难的知识点就在这个有趣的故事中解开了,而且学生的印象会很深。

总之,以寓言、笑话、典型故事、历史故事、哲理趣文等的讲述和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道理。这类材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逐步地吸引学生参与到材料的分析中来,使学生慢慢地改变学哲学难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二、结合热点,联系实际,打造生活性哲学课堂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一切知识是从感官开始的”。学生需要生活化的哲学课,需要让学生用感官感触社会生活,通过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最终习得《生活与哲学》课的观点、技能、方法、

转贴于

态度、价值观。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的实境中感悟。

例如在教学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时,可以这样导入。电视剧《武林外传》热播以来,男女老少都爱看,影响面很广。播放视频《武林外传》第29回“吕圣人智斗姬无命”中那段吕秀才说死姬无命共3分钟的视频。学生看完了很兴奋,教师借机分析:为什么一个书生能把一个武林高手说死,用的是哲学思维,靠的是知识力量。视频中的经典名句“谁杀死了我”,“我杀死了我”,用到的哲学思维是人的个体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学生一听,太有意思了,从而很想了解哲学这门学科。哲学到底是什么?把学生引进来,让他们在兴趣中自己找答案。

哲学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哲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现实的时事素材作为背景,设置一定的情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时,播放10分钟视频呈现我国的探月进程,让学生自己结合理论来分析讨论,从而真正领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三、循序诱思、展开辩论,打造思辨性哲学课堂

哲学问题也需要在思辨、争鸣、对话和交流中加深理解。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母亲是个接生婆,他努力追随母亲的足迹,做一个精神助产士,帮助别人生产出他们自己的思想。苏格拉底通过盘问的方式向别人提出问题,诱导别人思考、回答,使被问者不断否定错误,从而不断接近真理,这个方法被称作“苏格拉底接生术”。如果我们能在哲学教学中学习苏格拉底的接生术,善于循序诱思,必将会为哲学课堂增色。

在“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中,播放《林黛玉进贾府》片段设置了三个问题:(1)唯物主义认为是存在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存在?(2)但是林黛玉、贾宝玉从未谋面,却为何在他(她)们的心灵深入处先有了对方的影子?(3)那么倒底是先有我的观念,还是先有我看到的那个心灵之外的真实世界呢?这三个看似矛盾的三个问题,却非常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讨论、争鸣,达到了教学目的。

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中,可以运用教材p67中的漫画《悬挂在山崖上的两个人》设置以下问题:(1)他敢烧断绳子吗?为什么?(2)他真的不敢烧断吗?在什么情况下他就敢烧断,而且非烧断不可?(3)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这种循序诱思打破传统,善于进行逆向思维,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哲学的魅力。

四、追寻历史,理清轨迹,打造历史性哲学课堂

学习哲学历史,就是要知道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是如何看宇宙,如何看人生,如何思考自己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并给出解答方案的。不学哲学历史,就很难真正讲授好哲学,也就谈不上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去认真学习哲学历史,去追随哲学大师的思维轨迹,去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真正所想。在《生活与哲学》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哲学家的介绍,让学生慢慢理清哲学发展的线索,唯如此,我们高中哲学课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哲学课。

例如在教学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时,我通常先用2个课时给学生简单介绍西方哲学发展线索及代

转贴于

表性的哲学家。西方哲学发展史中,从古希腊哲学说起,早期的泰勒斯、赫拉克利特(我寻找我自己)、毕达哥拉斯(世界上最有趣而又最难理解的人),到中期的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柏拉图(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亚里士多德。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哲学被神学所奴役)。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代表人物但丁、哥白尼、伽利略、马丁路德等。近代西方哲学包括:17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代表人物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休谟等;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康德、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然后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代表人物叔本华、尼采、罗素等。通过这种简单的介绍,能让学生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它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第5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马克思主义。philosophy。人口

马克思指出:“哲学视无产阶级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视哲学为自己的精神武器。”[1]既然哲学是人民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哲学大众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把握人,如何成为人们能够自觉用来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仅是哲学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也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哲学给社会精英给人民。这里的《大众》是指现实生活中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界限,超越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特征的广大群众常见的“哲学化大众”和“大众化哲学”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该包含的重要内容,前者反映了人们掌握哲学原理(大众化)的过程,后者反映了人们运用哲学进行实践的过程(普及)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于劳动群众的解放,充分体现了哲学与人民的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语言通俗、内容简洁、思想深刻、讲故事、形式多样等方面n、

当我们说话和写文章时,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北宋的沈约说:“文章应该容易看,容易读,容易读。"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应该用简单通俗的语言传播,扎根于此。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著名的艾思奇先生所写的《大众哲学》和《哲学与生活》,可以说是将深刻的哲学融入生动故事的例子。书中用的是简单生动的句子,而不是相对深刻的哲学用简单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它们被广泛传播并深受人们喜爱。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这样的“三易”文学仍然很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畅销书更是凤毛麟角。有些文章矫揉造作,脱离现实,远离大局这不仅会严重阻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而且容易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误读和误解。

。也就是说,通过对相对复杂的理论进行必要的简化和整理,可以更准确、简单、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更容易被人们理解、掌握和接受。邓小平同志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马列主义著作作了精辟的论述:“学马列要精练有效。”[2]大书厚书被少数专家学者用于学术研究,群众一时还不明白。“使用”强调它有助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精准”要求简洁,关键是细化内容,指向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简单、轻巧、科学和有效应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简化的基本要求。

。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用理性说服人民,用深刻的思想教育人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通俗哲学不仅要求语言表达通俗易懂,而且要以深刻的思想对现实世界进行全面的关注和批判,始终把彻底解放劳动群众的神圣使命作为价值目标。人们之所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一种生活哲学和实践哲学,主要在于其思想境界的高度和价值维度。归根结底,就是它的思想是“为什么人”问题。思想的深刻与否,取决于思想能否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要求。因为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理论,其价值就在于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的价值取向。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会出丑。”[3]“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4]这就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认真感受人们生活的真情,积极响应人民的呼声和要求每一个习语,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习语的解释就是通过理论和叙事推理来解释从现实生活中衍生出来的事物和原因,这不仅使真相清晰,而且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因此,用故事叙事的方式来讲述习语的原理哲学的精髓会让人感觉亲切。哲学的感觉是讲生活而不疏离。讲故事的表达是给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通过人们喜爱的生活故事传达相对深刻的哲学原理,从而使哲学理论真正被理解艾思奇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普及的先驱。在他的《环游太平洋》一书中,所选内容是当时人们关心的国际和国内事件或周围的生活故事。他通过生动的故事不断激励和引导人们去探索探索拯救国家的真理,试图找到改变中国和世界的方法。“果树林里寻找桃树——什么是哲学?”[5]14“猫生来就是吃老鼠的——目的、可能性和现实性”[5]285,也就是说,作者从哲学与生活联系的角度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深刻的哲学理论融入生动的故事情节中,讲述人们所关心的生活故事,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品典范。

事物的形式总是在发展和变化。内容相同的事物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内容所要求的形式取决于它的性质自身发展和周边条件。”[5]250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将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进程。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前提下,注意选择多样化的宣传形式进行传播。例如,如果宣传的方式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并且受到人们的喜爱,那么宣传可能会收到微妙的效果。同时,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帮助理论宣传,尤其要注重加强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传播的路径和机制建设。

。这种教材是根据特定时期的教学需要组织编写的,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缺陷和负面影响逐渐显现。教科书机械地将哲学内容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哲学的具体部分进行安排和组合。这样的《权威》教材分发到高校,成为唯一一本能够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书。另一方面,除了教材选择上的缺点和缺陷外,本书遵循苏联模式的机械安排和组合,容易让读者把现有的文本内容视为一成不变的经典权威,而一些与理论和实践有关的重大问题需要哲学界进一步研究,在大众化的过程中,教条主义容易被断章取义和泛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形成了以书本理论为教条的思维模式,从公式和定义开始,他们总是习惯于诉诸理论教条而不是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解放劳动群众的哲学理论。让人们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世界观,用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对这一理论的教条式处理是严重的只有打破僵化、教条主义的理论处理模式,恢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有未来,展现其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真正让哲学走进人们的心中。

首先,版本形式是单一的。目前市场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类图书大多是多年前的版本,很少有适应时展并不断更新的版本。过于单一的版本风格会给读者一种陈旧和缺乏创新的感觉,不能更好地吸引广大读者。其次,沟通方式单一。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流行的传播渠道主要是通过课堂和宣传部制作的各种宣传广告向学生灌输。前者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采用单一的沟通填鸭式教学方式,后者则是铺天盖地的盲目宣传,缺乏针对性,只追求规模。例如,一旦老师们谈论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他们就会遵循理论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法,并按照书中的内容将其传授给学生。他们不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也不重视教学方法和质量的改进。意识形态的宣传仍然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单一广告模式,不注重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不管人们喜不喜欢,而是盲目地完成正式宣传的任务,效果可想而知。

。一方面,学术独立在研究中被过分强调。一些学者认为,学习是书面功夫,这与政治或社会无关。他们主张脱离现实,回归纯粹的学习。他们习惯于在书房里自言自语。另一方面,研究内容大多是对历史文献的反复解读,对现实的关注不够。目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学术研究。它的研究过程集中在解释文本上在文本中,用旧文学解读新文学,在新文本中引用旧文本,很少关注时事、政治和人们的日常福祉。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当前研究者用内在理论解释理论,专注于学术个人研究,用文学诠释经典,用经典重新诠释文学。他们的研究对治国兴国没有什么实际作用。马克思是一位真正的大众哲学家。他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劳动群众的解放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大众哲学的形象登上了历史舞台。从表面上看,内容的教条主义、形式的简单化和研究学院只是学术界,特别是哲学和政治界的分离。事实上,它深刻地反映了哲学家对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的缺失,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身份危机,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过去,“哲学将无产阶级视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将哲学视为自己的精神武器”[1]。现在,人们只知道它的名字却不知道它的意思,或者不知道它的名字和意思,甚至认为它是无用的。必须扭转这种坏局面。

目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思考如何有效解决这一困境,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对于确保中国牢牢控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巩固党的统治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因此,公民的哲学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民信仰基本一致。不断巩固民族教育,将在培养公民的哲学信仰方面发挥巩固的基础作用。首先,

应该通过巩固基础教育来强化其人民的哲学信仰。在基础教育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培养公民的信仰非常重要。要选择一批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基础教育队伍,以生动的故事叙述方式授课,以细微的方式给予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不断培养青少年信仰Vegas的人才。二是着力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正确引导。在功利主义、怀疑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干扰下,一些高校放松了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导致学生信仰缺失和“三观”等问题不断滋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理想信念问题,正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

应积极动员群众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进程。我们应该加强国民教育,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通过不断的宣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魅力,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和文化魅力。一方面要增强宣传的感染力,充分发挥传统宣传手段的作用。报刊要在选材策划形式上创新,不断丰富内容,研究读者心理和需求,努力推出广受读者喜爱的通俗理论作品。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尽可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互联网、计算机和手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广泛、更快捷的信息渠道。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之广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然而,互联网等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各种价值观和政治思想乘机进入,这对理论宣传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现代多元文化在整合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整合互联网多元文化的思想资源,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必须认真对待和完成的紧迫任务。

。因此,有必要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平民话语体系,通过平民话语的表达来阐释深刻的哲学原理,逐步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易于人们理解和掌握。首先,

坚持将平民作为话语系统的主体。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国内外各种复杂矛盾和斗争的科学分析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无论是从哲学理论还是社会实践的角度,我们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民性,坚持让这一科学理论为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掌握和服务,,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成为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思想武器,进而转化为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物质力量,逐步赢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和普及,让哲学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真正感受到学习和掌握哲学的乐趣和益处。其次,

坚持多角度、多样化的叙事。这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其哲学理论和思维方式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都具有指导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平民话语体系应该从多角度、多角度构建,尽可能做到立体、全面。第三,

坚持以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哲学原则。哲学理论的原文往往因语言晦涩而难以理解,不利于群众的理解和掌握。然而,使用讲故事的话语可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中表达深刻的哲学。以这种扎根的方式解释哲学思想可以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日常生活中,告诉人们陈说的概念往往不如讲故事好。问题越复杂,答案就越简单、明了、生动。将哲学原理编入反映人们生活的故事文本,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哲学,更容易把握受众心理,提高受众兴趣,在短时间内产生更好的宣传效果。宣传队伍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坚实的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一个扎实理论基础的工作队伍,是做好理论宣传工作的基本条件。宣传组要加强理论学习,坚持观察、思考和分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宣传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他们的理论水平直接影响宣传工作的实效。“以其昏昏”注定无法“使人昭昭”。如果宣传团队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素养不强,对哲学原理的理解模糊,在理论宣传过程中会误导他人和自己。一旦面临复杂的问题和情况,很容易不知所措,延误宣传机会,甚至导致严重偏离宣传方向。

的忠诚、清洁和责任感应该成为宣传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只有在政治上可靠时,他们才能有意识地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工作要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关键是要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和社会舆论。特别是涉及重大是非问题时,要及时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同时,宣传队伍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及时帮助人们划清是非界限,敢于用真理的力量纠正源头,澄清可能出现的模糊认识。

的同志强调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技术过硬、打得赢、求实创新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宣传队伍要经常学习新知识,掌握过硬本领,注重调查研究,始终坚持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决杜绝脱离群众生活的形式主义宣传。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大学,1993:38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大学,1957:103.

第6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哲学;寓言;诗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053-01

高中的哲学课程本身的抽象和枯涩,加上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限制,对于深刻理解和运用哲学的基本观点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使学生学习哲学的过程变得寓教于乐,水到渠成一直是笔者思考和探究的问题。《诗经》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哲学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等语言优美,情节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哲学思维,使课堂教学浑然天成。同时又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利用经典寓言化繁为简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少年儿童的好奇心不完全取决于某种事物的物理特性,而要看它和主体的过去经验的关系如何,若是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深奥莫测,难以领悟,就不易引起兴趣。"[1]而寓言故事语言简洁,情节生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复杂深奥的哲学原理融入到寓言故事之中,起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授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时,我引入的《塞翁失马》这个寓言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先给学生展示了这个故事的情节,然后让学生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故事情节。学生甲:"福和祸是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塞翁丢了马本身是祸,但是那匹马又带来一群野马,就变成福了,后来他儿子因此摔断了腿又变成了祸,但因此又没去打仗,保住了性命又变成了福。所以福和祸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福和祸会相互转化。"我继续启发道:"这个学生讲得很好,看到了福和祸的相互对立,又看到了相互转化。但是同学们思考一下矛盾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不是无条件的呢?"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学生乙:"不是,矛盾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故事里福和祸的转化也是有条件的,比如他儿子打马飞奔才摔断腿,因为官府征兵,他儿子才摔断腿免除兵役,没有牺牲在战场,祸转化成福。"通过这样的讨论,关于矛盾的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采用历史故事身临其境

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提出学习的经验之塔强调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学生去做的经验,位于塔基的三个层次中,都含有亲自的"活动",在这种方式中,学习者都不仅仅是活动的旁观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故称为做的经验。所以说获得的是直接做的经验。这一直接经验对于学生理解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授"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这一知识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和理解。我说同学们做一次小侦探,来解答一个谜团。学生听完后都跃跃欲试,趁着他们的兴奋劲我跑出了谜题:从前有一座寺庙门口的两个石兽被门口河流的洪水冲走了。若干年后,和尚们想重修寺庙,找回两个石兽。有三种方案:和尚认为到下游去找;一位学者认为在原来位置可以找到;一个年老的河兵认为到河的上游寻找。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呢?为什么?学生感到很新奇,热烈地讨论,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又相互争辩,互不相让。我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而且也充分思考了,于是揭晓答案:"因为石头重,沙质地软,水流冲不动石头,就会冲走石头下面的沙子,形成大坑。石头必定往上游滚动。最后在河的上游寻找石兽。"

同学们恍然大悟,频频点头惊叹古人的智慧。这时我又提出问题:古人之所以能够找到石兽,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按客观规律办事。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故事怎样才能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学生:"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规律。"这样抽象的哲学道理就变得浅显易懂了。

3.咏叹古典诗词感受智慧

古典诗词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哲学思维,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又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讲授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一知识点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唐朝诗人杜荀鹤的诗《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志,直待凌云始道高。"然后让学生齐声朗读并感受讨论这首诗歌的哲学寓意。学生甲:"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学生乙:"这首诗传达的寓意类似于俗话莫欺少年穷的意思"我继续引导学生:"这位学生回答的非常好,莫欺少年穷意味着少年是具有发展前途的新事物,但现实一定是每一个少年都有发展前途吗?"学生丙:"不一定,新事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是说我们青少年要成为有前途的新事物,就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本领。这样才能有前途。"学生对这一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说明学生真正理解了这个哲学原理。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我们汲取精神财富的源泉。在哲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能够化繁为简,加深学生对哲学原理的理解,增强政治课堂的实效性,而且也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故而在哲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借他山之石,解哲学之困。"

参考文献:

[1] 《初中说明文教学方法初探》何朝阳 - 《钦州学刊》- 1998

第7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什么是优势导向的管理哲学?让我们从一则故事开始吧。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曾经有一期介绍大象习性的专栏,故事由几则惨剧开始,报导了成年象采取自杀式攻击的方式袭击人类的故事。这几则故事中,有的是马戏团成年象在表演节目时突然发狂,袭击驯兽师与现场观众,造成现场一片混乱,最后大象逃出现场,在户外横冲直撞,造成了交通的堵塞与人员的伤亡。有的事件则是人与野生象的交界地带发生象群集体攻击人类的故事。有的则是与人为伴的驯化象突然发狂,破坏农舍,袭击村民,造成人类死亡与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故事。类似的的故事在这期节目里举不胜举。于是,科研人员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大象会袭击人类?最后,动物学家们通过对大象童年时的遭遇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些发狂的大象在幼年时曾遭受不同程度的不幸,他们或者一出生即被盗猎,或者一出生即被强制脱离亲人学习各种表演,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是强压式的、命令式的、惩罚式的教育。大象是动物界非常聪明的动物,同时也是记忆超常的群居动物,幼年时盗猎者屠杀的场景,以及成长时所受的强制教育、挥舞的皮鞭,对大象的成长造成了难以磨灭的印痕与伤害。于是,有的大象在忍无可忍下,爆发了负面情绪,采取自杀式行为报复人类。

这位大象研究专家——一位充满爱的女性,建立了非洲第一个大象孤儿院,采取新的方法抚养与教育那些大象孤儿。用作者话来说,就是爱的教育。小象成长的每一步,都是引导式的,鼓励式的,都是模拟野生象的自然成长的各类条件的。最后,小象的本性与潜能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这虽然是一则简单的故事,但也许蕴含着管理哲学的伟大变革。

因为,传统的管理哲学是聚焦问题式的,纠错式的、灌输式的、强压式的、命令式的、惩罚式的。这种管理哲学的本质,不利于人的潜能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观念;不利于培养知恩图报的品行;不利于培养完善的独立的人格。如果说过去传统管理理念还有一定的生存基础——建立于社会结构、低端产业与封闭信息环境下的生存哲学,那么,在新时代,优势型导向的管理哲学必然取代旧有的管理思维。

愚意以为,优势型导向的管理哲学诞生于以下三个土壤。

一是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家庭是家长制的,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型的。从家庭成员构成而言,70后以前的人大多兄弟姐妹诸多,生存环境相对恶劣,人的生存观念大多被压缩成“吃饱喝足”。人的一切观念,大多从温饱衣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吃饱喝足”成为多数芸芸众生的首选追求。同时,这种社会结构又建立在集权的基础上,集权式的管理必然是单向的,强压的,泯灭创造的,以纠错为导向的。而新生的80后,特别是90后,以独生子女为多,这些人大多从小锦衣玉食,在良好的环境中长大,思想开通,思维活跃,我行我素,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因此,对他们的管理不能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而新的管理哲学——优势导向的管理哲学,更符合新生代的性格特点。也利于他们潜能的发挥。

二是中国产业的升级。如果说低端制造业强调单向的整齐划一,标准化。强调人的服从,消灭人的创造性。那么,这种迂腐的管理哲学必将被无情的淘汰。21世纪,是知识型经济,是互联网经济,是创造力经济。这种经济结构要求解放与发挥人的潜能,完善人的个性。21世纪不再是硬件的竞争,而是人才——人的创造力的竞争。以优势为导向的管理哲学,完全契合了时候的要求与人性的本能。

第8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算起来,我们这一辈的读者读哲学的时间并不短,但却始终害怕读哲学。因为,哲学书籍常常摆出高不可攀的架势,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一些不懂了”。西方哲学于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们的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离真理更加远了。我自己阅读哲学的经历大抵如此,也许只能怪自己愚钝而没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书堆里找到威尔•杜兰(WILLDURANT)写的《哲学的故事》,发现原来哲学也并不难读如许。杜兰说读哲学也有快乐,连形而上学都有诱人之处。每个学哲学的人都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只是迫于生计,人们在刨食的过程里忘却了这样的体验。诗人勃郎宁说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日常必需一如饮食。思索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哲学的过程。《哲学的故事》和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样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努力寻找一个学科的边缘而怀有写作热情的人物的著作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英国的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他的《哲学的慰藉》就给了我这样的阅读乐趣。译者资中筠先生推荐我读这本小册子时,我内心有着一向的对于书的傲慢,并不以为会一字一行一页地读的。及至书到手,不知不觉竟然全读了。资先生的散体文功夫当然给这本书的中文本增色不少。不过,原文据说也得英语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认为,一种臻于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调的……”我把这句话视为资先生的翻译主张。也因为这个我拿到了英文本也不愿意去看。我不想破坏已读中文本给我带来的文字享受。两种文字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的翻译在文字上应当说是一种创作。莎士比亚之所以在中国脍炙人口,是因为翻译家们把莎士比亚的文字用地道优美的中文转达给中文读者了。我读《哲学的慰藉》一开始就读的是中文本,语感定势有了之后,并没有想到要读原文。这就是有语言魅力的翻译所具有的效果。假如,让我来做文字翻译的裁判,我宁愿给风格记分,而不在科学界定上纠缠不清。因为,任何文学翻译都是不能用科学的手段来裁判的。两个人同为高手来翻译同一部著作,结果一定是两个文本,因为两人的语言感觉和文化理解是各自的。翻译批评如果不考虑这样的因素就谈不上专业。钱钟书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翻译的理论家尤其缺乏实践。鉴于此,我通常不从事翻译评论。这当然也有心虚的原因,一提翻译批评,就感觉人家要批评我自己的翻译嗄。《哲学的慰藉》书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哲学的终极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真正的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对世俗的东西弃置不顾……你可能以为我会这样引下去。然而我不会。假如《哲学的慰藉》只有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了,这样描述哲学家的书籍太多了,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哲学的慰藉》里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个别人选如蒙田算不算哲学家,作者并没有按照学院的规定来安排。我接触蒙田超过二十年,《哲学的慰藉》却让我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了这位随笔作家。饮食男女在蒙田的笔下都有细微的观察,异地风俗也是他散文挥发极致的对象。“我之所以为我,每一样器官都同样重要……我有义务向公众展现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写叔本华的爱情故事时,德波顿说:“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这种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学意味了。写尼采时,德波顿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学家”这样的字眼:“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尼采把大多数哲学家讥笑为“卷心菜头脑”。“说实在的,在活着的人里没有一个人是我在意的。我喜欢的人都在很久以前作古……”关于尼采,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并不想在这里误导读者。我感兴趣的也许跟哲学沾一点边:资先生做了几十年入世的学问,从事的一直是理性思维。德波顿选的几位哲学家或者思考入世问题的角度不合常规,您翻译时有什么样的感想?人在摆脱了职业读书的羁绊之后,阅读趣味是否更合人性一些?思想的闪光和逻辑的亮点是一回事吗?理性如果能指导实践,思想又能解决什么?与其说这些是我读《哲学的慰藉》时产生的疑惑,毋宁说是读书以来就有的疑惑。哲学如果真能慰藉人生,读书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便找不到北了。这个时候,没有哲学的人可能倒能解脱。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

第9篇:有哲理的故事范文

关键词:体用不二本心

玄学

空宗有宗

中图分类号:K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之一的熊十力创造了以“体用不二”本心论为核心的新唯识论哲学,成为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具原创性而且具有较为完整的独特哲学体系的少数哲学家之一。熊十力认为,哲学是究体立极之学,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是体与用,体即本体,用即作用、功用。在熊十力看来,宇宙大化流行、生生不已的本体是真实不虚的,功用只是这个本体的变动不居的幻现。因而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透过复杂变化的“恒转”之“功用”界去探求那生生不息的本体。不过他又认为体和用是不能分离的,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即用即体、即体即用关系。究实言之,熊十力所谓的究体立极就是他常常称道的“体用不二”本心论,并以此为基石构筑了他的庞大哲学体系,而且为使这一立论成立,熊十力又积极地进行了多方面的逻辑论证。

一、科玄之辨

在《新唯识论》一书中,熊十力开示,科学把世界假定为离我的心而外在的,它为人类提供关于具体事物的知识,能够增强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但科学无法为人类提供“安身立命之地”,反而使人类日趋陷入自我迷失之中。相反,哲学(即玄学)所穷究的是宇宙本体,且为人生提供了一个生存的意义世界,他说:“哲学之事,基实测以游玄,从观象而知化。穷大则建本立极,冒天下之物;通微则极深研己,洞万化之源。”于此,熊十力认为哲学虽以实证的科学实验为基础,以形象兼备的万物为出发点,然而其归结处则在于“游玄”和“知化”,在于终极的“建本立极”和“极深研几”,从而不仅能够“冒天下之物”,而且能够成就“洞万化之源”。换言之,哲学是究体之学,为人生建本立极,使人生得以安身立命,科学于此则无能为力。

是以熊十力又说:“学问当分二途:日科学,日哲学(即玄学)。科学,根本从实用出发,易言之,即从日常生活的经验里出发。科学所凭藉以发展的工具,便是理智。这个理智,只从日常经验里面历练出来,所以把一切物事看作是离我的心而独立存在的,非是依于吾心之认识他而是存在的。因此,理智只是向外去看,而认为有客观独立的物事。科学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他的根本意义总是如此的。”即以科学凭藉理智向外发展,离真理越来越远,而实际是宇宙本体不是离我的心而外在的。至于哲学,熊十力说:“哲学自科学发展以后,它底范围日益缩小。究极言之,只有本体论是哲学的范围,除此以外,几乎皆是科学的领域。虽云哲学家之遐思与明见,不止高谈本体而已,其智周万物,尝有改造宇宙之先识,而变更人类谬误之思想,已趋于日新与高明之境。哲学思想本不可以有限界言,然而本体论究是阐明万化根源,是一切智智,与科学但为各部门的知识者自不可同日语。则谓哲学建本立极,只是本体论,要不为过。夫哲学所穷究的,即是本体。我们要知道,本体的自身是无形象的,而却显现为一切的物事,但我们不可执定一切的物事以为本体即如是。”由此,熊十力认为哲学是究极立本之学,这个本体本身既是无形无相的,又外显为万化之源,而且显现为一切物事,但这些物事并不就是本体本身而只是本体的功用。之后,熊十力举例并总结说:“譬如假说水为冰的本体,但不可执定冰的相状,以为水即如冰相之凝固者然。本体是不可当做外界的物事去推求的。这个道理,要待本论全部讲完了才会明白的。然而吾人的理智作用,总是认为有离我的心而独立存在的物质宇宙,若将这种看法推求本体,势必发生不可避免的过失,不是把本体当做外界的东西来胡乱猜拟一顿,就要出于否认本体之一途。所以说,本体不是理智所行的境界。我们以为科学、哲学,原自分途。科学所凭藉的工具即理智,拿在哲学的范围内,便得不着本体。这是本论的坚决主张。”总之,熊十力认为哲学即玄学是探究本体之学。这一本体是自识自明、至广无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生天生地和发生无量物事的根源;这一本体是“现前千变万动的,即是大寂灭的。大寂灭的,即是现前千变万动的。”同时,这一本体也是科学和理智所无法触及的境界。有据于此,熊十力又展开对西学和佛道之说加以驳斥,藉以为哲学之究体立极张本。

二、斥西学,破“唯物、唯心”二论

在熊十力看来,本体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吾人与宇宙同具之本心,此本心是“心物一元”、

“体用不二”的。以此为据熊十力指斥西方哲学割裂体用之弊,认为西学之失在于凭借理智思维能力而离析了本体和自心,在外界寻求本体,以本体为一外在于人心的物事,这显然有悖于“心物一元”的本体论哲学。他说:“哲学家谈本体,大抵把本体当做是离我的心而外在的物事,因凭理智作用,向外界去寻求。由此之故,哲学家各用思考去构画一种境界,而建立为本体,纷纷不一其说。不论是唯物唯心、非心非物,种种之论要皆以向外找东西的态度来猜度,各自虚妄安立一种本体。这个固然错误。”即以西洋哲学不论是唯物论者,还是唯心论者,乃至非心非物的哲学主张者,实则都是割裂了本体和现象,离析了体和用,把本体仅仅当做是脱离自心而外在的物事,希图通过以向外找寻东西的态度来妄加猜度,凭空构画一种境界,从而各自虚妄安立一种本体。而且“西洋学者所谓本体,毕竟由思维所构画,而视为外在的。”显然在熊十力看来,西学的这种倾向不仅是一种错误,甚至可以说是极其荒谬的。

为挽救和匡正西洋哲学之失,熊十力接下来又批判西方哲学家的知识论倾向。他说:“更有否认本体,而专讲知识论者。这种主张,可谓脱离了哲学的立场。……此其谬误,实由不务反识本心。”也就是说,西方哲学基于实验科学的立场,公然否认哲学对本体这一究极主旨的功能和追寻,径以知识论界说哲学,视哲学就是一种知识论。在熊十力看来,西方哲学的这一观点和主张已经完全脱离了哲学的基本立场,其错误的根源就在于不识本心。是以熊十力最后归纳说:“西学一向尚思维,其所任之量智,非必为性智显发而后起之量智也。何者?反求本心,吾似未闻西哲有以此为学者也。夫思想之用,推至其极,不眩则穷。”这里,熊氏依据佛家性量二论之说,认为西学只是崇尚后天的理智思维,西学所专任运用的量智更非佛家经由性智开显发用后所生起的量智,是以西哲也就没有以“反求本心”为学之人。而西学一任思想运用,一旦其推至其极致时,结局必然是“不眩则穷”。

三、驳佛道,责“虚无、空寂”两难

为进一步彰显“体用不二”之本心,弘大生生不息的生命本体哲学,熊十力对佛道二家进行了批驳和责难。关于道家,熊十力说:“老庄言道,犹未有真见,略举其谬。老言混成,归本虚无。其大谬一也。老庄皆以为道是超越乎万物之上。倘真知体用不二,则道即是万物之自身,何至有太一、真宰在万物之上乎?此其大谬二也。道家偏向虚静中去领会道。此与大易从刚健与变动的功用上指点,令人于此悟实体者,便极端相反。故老氏以柔弱为用,虽忿嫉统治阶层,而不敢为天下先,不肯革命。此其大谬三也。道家之宇宙论,于体用确未彻了。”于此,在熊十力看来,道家的道是虚无的超越万物之上的,是寂静的;并且道家不理解刚健与变动的“体用不二”的本心,因此道家“于体用确未彻了”。

对于佛教,熊十力分别大乘空、有二宗,贬抑佛教空寂说,指责空有二宗法性和法相割裂对立的观点,认为这是对“体用不二”、“性相一如”之本心的悖逆。他说:“大乘法性一名,与本论实体一名相当。大乘法相一名,与本论功用一名相当。然佛家性相之谈,确与本论体用不二义皆极端相反,无可融合。”并指出“大乘之学,分为空有两轮。”而且分别对这二宗给予评判。关于大乘空宗,熊十力认为“破相显性为其学说之中枢”,结果导致性相割裂,相空而性也不复存在。他说:“夫佛氏所云法性,犹余云实体。佛氏所云法相,犹余云功用。前已言之矣。相者,即是性之生生、流动、诈现相状,余故说为功用。譬犹大海水变成众沤。(众沤比喻法相。大海水比喻法性…)性者,即是万法的自身。(万法乃法相之别一名称。)譬如大海水即是众沤的自身。余故说体用不二。汝若了悟此义,(此义即上云体用不二。)当知相破尽,则性亦无存。所以者何?性是相的自身。相若破尽,则相之自身何存,是性已毁也。相即性之生生流动。(生生、流动,故以功用明之。)相若破尽,则性为无生、不动、湛然寂灭之性,此亦何异于空无乎?是故大宗诸师本旨在破相以显性,终归于相空,而性与之俱空。易言之,用空而体亦空。”在熊十力看来,大乘空宗离析性相,分割体用,结果导致相泯性亦空亡,从而沦为无用之顽空,这显然是对体用不二的背弃。

关于大乘有宗,熊十力认为有宗一方面创设真如本体,而且把真如本体看作不生不灭、虚寂无为的实体,这就无法说明活泼泼的有为的、生生灭灭的现象世界的产生和存在。另一方面,他认为“有宗堕二重本体过”。熊十力说:“有宗既建立种子为现行作因缘,其种子即是现行的本体。”“他们(引者注:指有宗)既建立种子为诸行之因,即种子已是一重本体。然而,又要遵守佛家一贯相承的本体论,即有所谓真如是为万法实体。”对于种子和真如的关系,熊十力认为有宗“种子自为种子,真如自为真如,此二重本体,即了无干涉。不独与真理不相应,即在逻辑上也确说不通了”后来,熊十力在《体用论・佛法下》中又指出:“种子、真如是二重本体,有无量过。……其种子明明是万法本原,而又说真如是万法实体。如此,则何可避免二重本体之嫌?是乃铸九州铁,不足成此大错。”所以,在熊十力看来,有宗虽自以为揭示了宇宙本体,但其结果却陷入难以自圆其说的“种子、真如”二重本体悖论中。此举既割裂了体,又无法说明本体和功用的关系,究其实是有宗不悟“体用不二”“性相一如”的本心论哲学。

四、结语

对于“体用不二”之哲学意蕴,熊十力明言本心是人生及宇宙万化根源。他说:“须知,体用可分,而不可分。可分者,体无差别,用乃万殊。于万殊中,而指出其无差别之体,故洪建皇极,而万化皆由真宰,万理皆有统宗。本无差别之体,而显现为万殊之用。虚而不屈者,仁之藏也。动而愈出者,仁之显也。是故繁然妙有,而毕竟不可得者,假说名用。寂然至无,无为而无不为者,则是用之本体。用依体现,体待用存。所以,体用不得不分疏。然而,一言乎用,则是其体全成为用,而不可于用外觅体。一言乎体,则是无穷妙用,法尔皆备,岂其顽空死物,而可忽然成用?如说空华成实,终无是理。王阳明先生有言:‘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这话确是见道语。非是自家体认到此,则亦无法了解阳明的话。”很明显,熊十力认为“用外无体,体外无用”,故而“本论以体用不二立宗”。

那么“体用不二”究为何物?熊十力指出“体用不二”实质上就是那虚寂明觉能变或日“恒转”之本心。他说:“唯吾人的本心,才是吾身与天地万物同具的本体。”“本心无对,先形气而自存。先者,谓其超越乎形气也,非时间义。自存者,非依他而存故,本绝待故。是其至无而妙有也,则常遍现为一切物,而遂凭物以显。由本无形相,说为至无。其成用也,即遍现为一切物,而遂凭之以显,是谓至无而妙有。固本心乃复然无待,体物而不物于物者也。体物者,谓其为一切物之实体,而无有一物得遗之以成其为物者也。不物于物者,此心能御物而不役于物也。真实理体,虽成物而用之以自表现,然毕竟恒如其性,不可物化也。此心即吾人与万物之真极。”此处“真极”,即本体之异语。由此可以看出,熊十力以本心为本体,一切物事都是本心之发用,形而后有。随之,熊十力总括说:“言心(引者注:指本心)即本体者,即用而显其体也。夫日恒转之动而者,此动即是举体成用,非体在用外也。离用不可觅体,故乃即用而识体。夫于本体之动,而名为用。用之成也,恒如其本体,而无改于固有之德性。易言之,即体即成用,而恒不变易其真实、刚健、清静、空寂之本然也。故日即体即用,即用即体,不可析而二之也。夫心者,以宰物为功,此故是用。而即于用识体,以离用不可得体故,是故魁就吾人而显示其浑然与宇宙万有同具之本体,则确然直指本心。”至此,熊十力明示本心是即体即用、即用即体,他所称道的“体用不二”本心论哲学也就昭然若揭。

参考文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