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哲理美文摘抄精选(九篇)

哲理美文摘抄

第1篇: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论文摘要】 “慰藉”说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对此说的解读并不多。其实通过对它提出背景、实质、文艺功能等方面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王国维文论思想。此外,“慰藉”说对于今天身处市场经济的人们精神生活来说,仍具有其极强的现实意义。

以往研究王国维先生的文论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他的“独立”说、“天才”说、“古雅”说、“游戏”说、“境界”说、“优美壮美”说等文论的读解,而忽视了对王国维先生的“慰藉”说的解读。童庆炳先生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一书将王国维先生文论读解集中于五个要点,即“独立”说、“天才”说、“古雅”说、“慰藉”说、“境界”说,在这之中虽然提到了“慰藉”说,但是并没有展开进行论述。[1]本文将试着从“慰藉”说提出背景、“慰藉”说的实质、“慰藉”说的文艺功能以及“慰藉”说对王国维文学作品创作影响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慰藉”说提出背景

身处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的王国维先生,初期研究兴趣主要还是在于哲学,他想借对哲学的探究,来寻找“人生之问题”的答案,但是在经过一段对哲学研究以后,他似乎觉得更加痛苦、失望、悲观,甚至于还陷入到了痛苦和矛盾中去。这正如他自己所言的,“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两三年最大之烦闷,而近日嗜好所以渐以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于其中求直接之慰藉者也。”[2]他也因此由哲学研究而移于文学,想借文学来给自己精神以慰藉。

“慰藉”说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王国维对哲学的放弃,这主要还来自于他对哲学态度的转变,对当时自身条件的评估。“以余之力,加之以学问,以研究哲学史,或可操成功之卷,然而哲学家则不能成为哲学史,则又不喜,此也疲于哲学之一原因也。”[3]此外王国维本身文学底蕴极其深厚,他尤其对于填词和戏曲研究的兴趣至浓,并且有充分的自信,“近年嗜好之转于文学,亦有由也。则填词之成功是也。余之于此,虽所尚不及百阕,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及余者,则平日之所自信也”。 [4] “余所以有志于戏曲者,又自有故,吾中国文学之不振者,莫戏曲也。”[5]王国维的这些想法,其实还是基于在哲学上的思辩,当他在研读哲学,追问“人生之问题”没有直接答案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追问另外一个更为具体的问题,那就是文学艺术存在的功能是什么?在王国维看来,相对于艺术而言,文学的作用显然更大。“后者(美术)所以供国民之慰藉,而美术之慰藉中,尤以文学为最大。”[6]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以叔本华的哲学理论基础,叔本华作为唯意志论哲学的创始人,王国维思想在某些方面与叔本华非常契合。叔本华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辩传统,力图从非理性方面来寻求新的出路,提出了生存意志论。在他看来要摆脱痛苦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抛弃欲求,否定生存意志。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艺术创造和欣赏来暂时解脱痛苦,但最根本的解脱办法是,进入佛教的空、无的境界。王国维也是一样,在面对当时西方武力的蹂躏、文化的冲击,这位饱受传统文化熏陶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越发沉重,“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在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可决也” [7]因此对于慰藉说的提出,王国维显然还是受叔本华的思想影响最深,“通过艺术的创作与欣赏,我们将意志所生的欲望世界提升到忘我的精神世界中,这是我们可暂时忘却人世的不幸与痛苦。”[8]

不过除了叔本华,事实上有关文艺慰藉的话题,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他的讨论,这包括西方的尼采和弗洛伊德,东方的泰戈尔。尼采曾经在笔记中拟订了一部著作的写作大纲,书名是《作为文化医生的哲学家》。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本人也是无意识心理的发现者,但是他却将这一切荣耀归给文学艺术。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吉檀枷利》就是在现实挫折和精神极度苦闷的情形下创作的,泰戈尔所希望达到的也就是利用文学来慰藉自己的心灵。

我用我的歌曲的远伸的翅梢,

触到了你的双脚,

那是我从来不敢想触到的。

在歌唱中陶醉,

我忘了自己,

你本是我的主人,

我却称你为朋友。[9]

二、“慰藉说”的实质

“慰藉”说用我们今天的文艺理论来看,实际上就是文艺功能论。之所以提出此论,王国维先生主要还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出于当时的形势发展考虑,王国维先生意识到,提出“慰藉”说有利于提高文学家的地位,他在《文学与教育》中有言,“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彼等诚与国民以精神上慰藉,而国民之所恃以为生命者。若政治家之遗泽,决不能如此广且远也。”[10]

其次“慰藉”说的前提是在肯定生命价值的同时,也肯定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望,但是要去寻找解脱之道。“与国民以精神上慰藉,而国民之所恃以为生命者。”而在《红楼梦评论》中,他说生活的本质就是欲望,“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欲之为性无厌,而其原生于不足。不足之状态,苦痛是也。既偿一欲,则此欲以终。”[11]欲望永远无法彻底满足,“物之能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之于吾人无厉害之关系而后可。”[12]怎样才能谈得上是解脱呢?在《红楼梦评论》里,王国维并没有完全阐述清楚,“解脱之道存于出世,而不存于自杀。出世者拒绝一切生活之欲者也。彼知生活之无所逃于苦痛,而求入于无生之域。当其终也,垣干虽存,固已形如槁木而心如死灰矣。若生活之欲如故,但不满于现在之生活而求主张之于异日,则死于此者固不得不复生于彼,而苦海之流又将与生活之欲而无穷。”[13]此外,对于解脱之中,又有二种之别:

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觉自己之苦痛。然前者之解脱,唯非常之人为能,其高百倍于后者,而其难亦百倍,但由其成功观之,则二者一也。通常之人,其解脱由于苦痛之阅历,而不由于苦痛之知识。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 [14]

因此对于《红楼梦》的男主人公贾宝玉,王国维赞成他因看破红尘而遁入空门的解脱方式,却不同意叔本华通过自杀来求得解脱的方法。

除了《红楼梦评论》以外,在《去毒篇》和《人间嗜好之研究》中,王国维进一步指出了文学和艺术的慰藉作用,“人之有生,以欲望生也。如果胸中偶然无一欲望,则又有空虚之感乘之。此空虚之感,尤人生所难堪……自国民之方面言之,必其苦痛及空虚之感深于他国民,而除了鸦片外无所以慰藉之术也。”[15]

三、“慰藉”说的文艺功能

王国维文学 “慰藉”说的功能所在,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游戏娱乐;在王国维看来,人们在生存竞争之余,往往会借助文艺来倾泻自己情感,使人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文学、美术也不过成人精神的游戏。”[16]或许有人会认为王国维主张“纯文学”,那么强调文学的游戏与宣泄是不是会降低文学的文化地位和文化档次呢?答案当然是不是,强调文学的游戏和娱乐功能,实际上是更好地说明文学的这种慰藉作用,作家能从文本虚幻世界里获得自我宣泄和满足,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由于文本的召唤,会与作家产生同样的想象化的人生体验,获得角色的转换, 正因为游戏心态的存在,人们才会产生文学创造与文学接受的冲动,人们的游戏心态才能得到最为恰当的疏导和满足,才能在娱乐与享受之中,体现出审美的灵动。高尚的娱乐,必将最终指向高雅的格调。而优秀的娱乐文本,也不止满足益智性娱乐,它必须植根于积极人性,追求高尚的情调与思想。

其二,终极关怀;文学能产生类似于宗教的功能,当人们在社会疲于生存竞争,而感到生命无所归依感、着落感时,文学能如同宗教一样,给予人以解脱。终极关怀可以说是文学和艺术精神价值的最大体现。终极关怀意义上,“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解脱之道,而使吾倚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斗争,而得其暂时之和平,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17]这种纯粹美术目的显然是超功利性的,他是在继承了我国古代文论以及“神韵”、“滋味”等美学思想基础上,又接受了外来的诸如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本来人的终极关怀最显著的方式是哲学,但是在哲学思辩无所依从的时候,只有求诸于佛学。面对当时的形势,孙中山先生也曾说过,“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佐科学之偏。”文学、哲学与宗教的关联紧密,许多宗教作品本身就是优美的文学作品。

夫然,故世界之大宗教,如印度之婆罗门教及佛教、希伯来之基督教,皆以解脱为唯一之宗旨。哲学家如古代希腊之拍拉图,近世德意志之叔本华,其最高之理想亦存于解脱。殊如叔本华之说,由其深邃之知识论,伟大之形而上学出,一扫宗教之神话的面具,而易以名学之论法,其真挚之感情与巧妙之文字又足以济之,故其说精密确实,非如古代之宗教及哲学说徒属想像而已。[18]

在王国维看来,《红楼梦》便是体现了这种终极关怀的指归。

夫如是,则《红楼梦》之以解脱为理想者,果可菲薄也欤!夫以人生忧患之如彼,而劳苦之如此,苟有血气者,未有不渴慕救济者也。不求之于实行,犹将求之于美术,独《红楼梦》者同时与吾人以二者之救济。人而自绝于救济则已耳,不然,则对此宇宙之大著述,宜如何企踵而欢迎之。[19]

其三,心灵家园;这主要是在感情方面,当人在痛苦时,文学可以慰藉人的情感,治疗因感情带来的疾病。“此等感情上之疾病,固非干燥的科学与严肃的道德之所能疗也。感情上之疾病,非以感情治之不可。”文学作品所写的人和事物都是人们似曾相识的。至于在文学作品中一些手法的运用,比如陌生化,也不过是作家为加强人们的通感 而设计的艺术途径。一部优秀的作品,会给人以家园感,《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伟大作品,自从问世以来,便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可以说是其他所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所不可企及的。在清代竹枝词里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句子,这足以说明《红楼梦》在当时民间影响之大,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士卒……。在王国维先生心目中,红楼梦是一部“宇宙大著作”,是“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镀其解脱之鼎”。 [20]当然有关它的讨论从来就没有间歇过,即便在文革这样动荡时期,不少知识分子仍然一直都没有放弃对《红楼梦》的研究,越是政治斗争复杂的时期,《红楼梦》越能成为作为自己心灵休歇地。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在《我与〈红楼梦〉》一文,叙述了自己与《红楼梦》的不解之缘。

1966年“文革”开始,我首先受冲击,也遭到了“抄家”。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虽然很气愤,毕竟不是我一人的遭遇。令我气愤而又吃惊的是把我的《红楼梦》抄走,而且当黄色书展览。这对我的刺激很大。因为明明在文学史课上都讲了《红楼梦》,怎么一下就把它作为黄色小说示众了吗?我生怕这一阵风刮向全国,会把这部巨著毁了,所以不管我当时正在受批斗,每天夜深人静以后,我就用毛笔据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因为每天只能深夜抄写,所以整整抄了一年。这一年的抄写,是我真正深入《红楼梦》的过程,联系当时社会的混乱状况,特别是许多朋友和熟人挨整后愤而自杀,我每每抄书到动情之处,不禁掩卷痛哭;到抄完这部书,我自觉从思想上与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接其中味!”相通了许多 我最后抄完了重读此诗时,忽觉这四句话实在就是一部《红楼梦》的最好的概括,此诗既是开头,更是全书的总结![21]

四、“慰藉说”对王国维文学作品创作影响

根据《王国维诗词全集》所收录的,王国维诗有190首,词有115首。王国维诗词创作的高峰时期,也正是他面临“哲学”与“文学”的矛盾,“理性”与“感情”冲突的时期。这个时期他性情高涨,写下了大量的诗词,诗词充满了哲学的思辩,反映了一种忧生梦幻的主题。以下让我们试举《〈偶成二首〉其二》一例进行说明。

蠕蠕茧中蛹,自缚还自钻。解铃虎颔下,只待系者还。

大患固在我,他求宁非谩。

所以古达人,独求心所安。翩然鸿鹄举,山水恣汗漫。

奇花散磵谷,喈喈鸣鵷鸾。悠然七尺外,独得我所观。

至人更卓绝,古井浩无澜。中夜搏嗜欲,甲裳朱且殷。

凯歌唱明发,筋力亦云单。蝉蜕人间世,兀然入泥洹。

此语闻自昔,践之良独难。厥途果奚从,吾欲问瞿昙。

这首诗创作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此诗可看作是叔本华非理性主义伦理观的诠释。人能役使万物,而无法摆脱自己,个体在欲望和痛苦中挣扎。只有弃世绝欲,达到佛教所说的涅盘境界,才是最高理想。前三句借蚕吐丝作茧自缚来比拟人生,说明人生也是一样,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自寻烦恼。后八句表达出理想,认为要想达到一种无欲无求、无忧无虑的境。必须要象庄子《逍遥游》中的“至人”学习,要让“心”战胜“欲”,才能得到最后的解脱。诗歌最后两句说明解脱“欲望”之难,尤其对于知识分子而言,道理似乎明白,但是要实践起来却很难。当然这种困惑影响到了他的一生。不过不管怎么样,就是在那样一段艰难的岁月,当哲学已无法消解先生内心的苦楚时,文学却张开着怀抱,“慰藉”着先生度过那一年又一年。

小结

总的来说,“慰藉”说对于身处市场经济的人们精神生活来说,仍具有其极强的现实意义。

面对市场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在许多人身上,金钱似乎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成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样一股追逐利益浪潮之下,人们的情感操守遭受日益侵蚀。许多人变得悲观起来,认为这是一个文学迷失的时代。其实越是在这个时候,人就越需要精神的慰藉。文学作为情感的力量,作为精神家园,它可以从不同层次作用于人的心灵,就像雨露渗入人的干枯心田,慰藉着人的精神生活。在正视现实的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文学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悲观,它仍然坚持着自身的功能导向。也许就在此时,还有不少人仍然在孜孜不倦地追寻着自己文学之梦,还有不少人仍然乐此不疲地默默耕耘着那三亩文艺自耕地,还有不少人在饱读文学作品,寻找又或是坚守着美好的精神家园。借用汉代大儒董仲舒的一句话来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我们也可以说,文学之大也是出于天,天不变,文学亦不变。因为这不仅是文学的功能所在,也是无论沧海桑田如何变化,文学存在的理由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3][4][5][6][7][16]王国维.《静安文集》 [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8]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9]泰戈尔.《泰戈尔诗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2.

第2篇: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1 诵读积累

教材美文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理想乃至亲情的深沉思考,都是些文质兼美的好作品。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让学生的心灵在与作者心灵的碰撞中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优美的语言进行积累,牢牢记住,使这些语言内化为学生的心灵中流淌着的血液的一部分,在启迪思想、情感熏陶的过程中发挥语文教学独特的育人功能。

如在教学《在山的那边》时,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朗读步骤:①用述说的方式朗读第一节(1~4行)——仿佛一个孩子在述说自己童年时代美好而又朦胧的梦及对大海的热烈向往(轻声朗读)。②用自我安慰的方式读(5~11行)——仿佛少年看海失望在安慰自己,后又重新鼓起追求的信心(语调要轻柔)。③用青春宣言的方式读(12~22行)——读出少年虽历经磨难,但无畏无惧、执着不懈、顽强不屈的精神(大声朗读)。④用呼告的方式读(23~30行)——读出少年成功后的骄傲和自豪以及对同龄人的鼓励和期盼(激情洋溢)。⑤摘抄:你认为文中哪句话对你最有激励作用?抄下来并结合实际写出自己的理解。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这样,通过诵读与积累,学生明白了:要达到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在诵读与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已与作者的思想在交流、碰撞,教育的效果就出来了。

其实,教材中富有哲理的语言有很多,下面略作摘抄。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王家新《在山的那边》)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小思《蝉》)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席慕容《贝壳》)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流沙河《理想》)

2 实例印证

对于一些哲理性的语言,如果只是单纯的停留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上,我认为还是不够的,毕竟只是一些理性的东西,缺乏震撼力。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况且在历史上、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活生生的实例完全可以作为这些哲理性语言的理论依据,教学中如果能引入这些实例,用事实说话,岂不更具有说服力、更能感染和打动学生的心灵吗?

如在《在山的那边》的教学中,我曾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你能否用生活中你熟悉或熟知的凡人、名人的例子,以简单的小故事形式来阐释、印证“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这句话呢?问题一抛出,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

短暂的交流之后,丰富多彩的答案流泻而出:①童第周历经生活的艰难,追寻“海”的诱惑,最终成为大科学家。②王献之练黑了一墨池的水,终成大书法家。③李时珍历经27年的艰苦钻研,终于成就了《本草纲目》。④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功德圆满。⑤一部《西游记》的拍摄历时17年后,终于以经典之作拍摄成功。⑥张海迪高位截瘫坚持自习外文,最终精通七国文字。⑦爱迪生实验失败数千次终于有了近千项发明。⑧居里夫人历经种种艰难险阻终于提炼出了镭元素。

讲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受教育的过程,这样的活动,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又把抽象的道理与简单的事实相结合,化理性为感性,对学生思想的触动也更大,更有教育意义。

3 内化拓展

对于这些哲理性的语言,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化——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仿写或改写,把名人的哲思转化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岂不更好!

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针对文中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富有哲理的语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第3篇: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关键词:藏族;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随着笔者所在地区高中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图书馆,并有相当数量的藏书,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书是真的被藏起来了。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图书的利用率不到1%。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改变生活。”图书馆弥漫着书香气息,但是鲜有学生用这些先进文化来净化灵魂。一方面,缘于人们的阅读方式在改变,电子媒体的快餐式阅读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又能节省时间,叫人乐此不疲。另一方面,迫于升学的压力,暂时停止了人文艺术修养的提升和利用书籍来体味人生。也正因为缺少一定的阅读量,所以,藏族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视野不够开阔,导致学生口语能力较差,同时,作文素材积累不够,学生每次作文言之无文,词不达意。因此,有必要利用现有图书资源,培养藏族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让阅读真正为学习服务,帮助学生成长。

一、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学生的成长路上,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和引导。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于藏族学生来说,他们汉语基础知识薄弱,除了正常的语文教学以外,要形成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是相当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导,才能让学生走近文学,让阅读世界真正成为学生精神发育的乐园。

1.明确阅读的意义

中外名人都有一个习惯――读书,读书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无论多么繁忙,总会抽出时间来读书,不为学历高低,只为从书中读出一种气魄,一种胸怀,一种境界。其实,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是在考试中获取高分的需要,更是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尤其是藏族中学生,更应该珍惜在学校的学习时间,读好书,多读书。在开阔眼界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不少学生不爱读书,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读书活动本来就不是等价交换,你付出一倍的时间和精力,必将得到十倍的,甚至更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人格魅力的回报。

2.教会读书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读书成功的捷径。“书山有路”靠的不仅是勤奋,更需要方法。不少藏族学生因为不懂得读书方法,不知道怎么读书,读什么书,很茫然。即使拿起书,也索然无味。

首先,应该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学生阅读的效果往往取决于阅读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形成持久的阅读兴趣。

(1)可以是教师指定的阅读书目。名著对于藏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以指定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如,《青少年必备阅读――名家青春精粹读本》《青少年必备阅读――名家哲理精粹读本》《青少年必备阅读――名家叙事精粹读本》《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等,或者一些公认为较好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等。

(2)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主题阅读。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由教师指定相关任务――写人、叙事或论理等,带领学生到图书馆搜集素材,或通过周记、摘抄等活动,让学生进入阅读状态。人们往往因为有了目的,才会找到进行活动的感觉。

其次,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该怎样读书。

(1)介绍读书方法。比如,华罗庚的“厚薄法”,就是由薄到厚的读书方法,将书中不懂的词语、句子和概念等仔细弄明白,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但同时又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理解文本的内涵,掌握写人、叙事的方法,又是一个由厚到薄的过程。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汉语基础较差的藏族中学生。

(2)鼓励学生做好读书摘记。这看似一种笨拙的方法,也是华罗庚“厚薄法”的体现和运用。摘抄的内容包括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传神描写等,可以在后面附上自己的读书感受或随笔、仿写等;也可以不定期开展读书笔记交流和读书经验座谈会,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还可以让学生办班级文摘,每周一期,供大家传阅,分享美文,共同提高。

(3)可以经常在班内或校内搞手抄报比赛。不能只限于摘抄,必须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随感,以起到练笔的效果,也可以配上插图。对于做得好的学生,要给予适当奖励,将优秀手抄报集中展览,适时交流。

3.提升鉴赏的内涵

文字之美,在于内涵,在于意象,在于抒情。谁不会为浓情的文字而感同身受呢?谁不会为充满哲理的文字而叹为观止呢?谁不会为思辨的辞章而豁然开朗呢?阅读是一种手段,教师就是通过这种手段,让学生体悟到实实在在的阅读感受,把文本的实例融为思想的内涵,以触类旁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本范例。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阅读品位

1.融入情境,走一段文字心路

文字是心灵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作者用他们精心设计的场景展示出真情实感,感动了自己,而后感动别人。作为读者,更应该融入这种情景,体味这种起伏的情感和心路历程,正是因为读者用心浸润文本,在一种联想的情境里,产生审美共鸣,既丰富了情感,又增长了才干。这是藏族高中生所缺乏的,教师在教学应当引导学生创设阅读情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作品所蕴藏的情感,或者用自己的情感来经历文章里的故事情节。情感是生命的底色,只有懂得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的人,才会理解作品的内涵,才能从中受到教育,启迪智慧。

2.发挥想象,造一片新领导时空

想象力是思想的翅膀。我们常常说“只有做不到的,没有想不到的。”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取决于他的思维高度,而想象力作为思维的核心品质之一,远比记忆陈述性知识重要。对于想象力的训练,尤其需要在情境中感悟,不论是通过课堂教学,还是自主阅读,用僵死的文字触发生动的空间,才是读书的乐趣和阅读的品位。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根据所描写的对象和故事情节,抓住重点词语,以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词语来表现事物特点的,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语言,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3.富于创造,活一种诗意人生

阅读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熟练运用一种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生活的阅历和提高人生的素养。语言的学习在于积累,在于运用,更在于创造。积累是基础,也就是名家所说的“厚积薄发”。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往往词不达意,就是由于积累不够,在关键的时候,缺乏思维的灵敏性,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总是羡慕别人语文学得好,作文写得好,却不在意别人读了什么书,是怎么读书的。因此,他们无法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感觉。人活在语言的世界里,语言美是人性美的自然流露。通过阅读才能更好地掌握词语,培养语感。

参考文献:

[1]路敏,路宜娟.构建阅读想象空间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魅力中国,2011(15).

[2]林金来.开设语文阅读课的实验报告[D].福建师范大学,2001(8).

第4篇: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班级活动: ①发下两张调查问卷,请家长和同学配合填好,周一交回。 ②发下一张回执,请查阅签字,周一务必带回。 ③本学期我们将围绕“中华传统美德”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我们将活动主题设为“走进张思德”。同学们,你们知道张思的是谁吗?最近电影院在上演关于他的事迹的电影,请你问问大人或查阅资料,了解张思德。你还知道哪些“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典型事例、资料,下载打印或记录在纸上,每位同学都要有文字资料。 ④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从下周起我班实行“值周班长”制,每周有大家选出一名同学做本周的值周班长,负责班内各项事务。并协助其他班干部和老师进行管理。周五由同学们对值周班长一周的工作情况进行评议。 ⑤本周我们办的“图书角”正式成立了。同学们开始了图书借阅活动,全班很多同学喜欢看书,并形成了一定的读书氛围。周老师希望你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享受! ⑥开学三周了,班内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赵圣菲为大家带来两袋酸梅晶、夏一哲为班级带来印泥,同学们在喝酸梅晶使用印泥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同学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全班同学感谢你们为班级做的普通的、简单的小事。 2、测验总结:本周进行了第一单元的单元测试(东城区试卷),全班共有16人取得“优”(90分以上)等,以下同学名列前茅:吕劫飞、何清晏、黄姗姗、王思琪、李雪丹、赵圣菲、刘梓眉、洪果、林子豪、张思弦、刘大铭。发下试卷,请家长查阅签字,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状况。 在第二单元字词前测中,郑晓涵全对,免做抄词。 3、语文作业: ①学习了第6课,根据故事内容,小组合作排练课本剧。请先写出剧本,用电脑打印。 ②熟读第7、8课,在生字和抄词本上抄写,要求同以前,字迹工整。家长查阅签字。 ③在摘抄本上摘抄20条名人名言,并背下来。下周默写。并以小队开展比赛。 ④周记:你知道现阶段地球遇到哪些严重性问题吗?请搜集有关资料,列举出来。 4、数学作业: l 完成《课堂训练》18—21。(用时:25—40分钟) l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完成帮我学数学13-15页、口算练习18—21页。 l 第一单元测验,学生的成绩较好,全班共23个同学优,不再一一表扬。卷子回家签字。试卷满分并作对思考题:何清晏、林子豪、吕劫飞。另:冀婧媛满分。另:上周作业本签字,有的没有签字,请这周回家签字。 5、生活方面: ①剪指甲。 ②带红、绿校服衣服和裤子,短袖校服衣服。备两件长袖衣服。一律不穿自己的衣服! ③每人带两卷卫生纸(中间带芯的)。 6、英语作业: 1、背第81的右边的单词。写在家庭听写本上。 2、听录音跟读第二单元课文,并能自己独立大声朗读。下星期检查。3六年级英语组的同学周末去买《全国英语等级考试教程》第一级PETS4参加英语其比赛的同学请把英语棋带来。

第5篇: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闲暇时,总喜欢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这是上学读书时养成的习惯,至今依然。那些句子,或富含哲理,或颇有趣味。某天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发现躺着一本《泰戈尔散文诗全集》,其实,他的诗我读过很多次了。第一次读,便被诗中优美的意境深深吸引。然而在他所有的诗歌中我更偏爱其《飞鸟集》,偏爱到把《飞鸟集》中的三百余首小诗都抄写了好几遍。

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丑陋,没有邪恶,没有无休止的争斗,有的只是善良和天真的心灵。泰戈尔便是这样一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天真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它,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并且能够让我们始终坚信这个世界一直都存在着真爱,只要我们用心寻找。他喜欢走进自然,因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小至一草一木,花鸟鱼虫,落叶流萤,大至江湖河海,在泰戈尔的眼中,都不仅仅是美好的自然风景,他总能赋予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意义。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

当我们取得成功的时候,没有必要过多沉迷在成功的喜悦中,我们应该做的是继续前进,继续努力,成功的花朵才会继续为我们开放。正如球王贝利回答的那样“我踢得最好的球将会是下一个。”已有的成绩属于过去,更好的成绩还在以后。我们不必要为已有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下一个”才是我们每一天都要追求的目标。

“当人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便怕了他。”

生活中不顺心的事十有八九。没有爬不上去的山,只要我们心平气和,沉着冷静,一切问题自会迎刃而解。我们成功了,我们微笑了。正如张海迪,上帝跟她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丧失了腋部以下全部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她没有哭泣,没有放弃,而是常常“大笑”。坐在轮椅上是她的躯体,而飞翔在轮椅外的是她绚丽的梦想。所以,她赢得了全世界的鲜花与掌声。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嘤嘤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她道谢的。”

感恩与谦虚都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处世哲学。只有人人都满怀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会收获到真挚的友情、温暖的亲情和永恒的爱情。

“我曾经受苦过,曾经失望过,曾经体会过‘死亡’,于是我以我在这个伟大的世界里为乐。”

如今,大学生因失恋而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我以为这样的人是可悲的。爱情远不是生命的全部,感情失败了,可以再找寻一份新的,而生命于我们只有一次。和泰戈尔一样,我们也都受苦过,失望过,但不正是这些苦难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不少色彩吗?体会过失去亲人的痛,才会更加珍惜还在身边的亲人;体会过失恋的痛,才会更加珍惜那些真正爱着我们的人。失意过,我们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失败过,我们懂得了成功的喜悦。不能因为挫折而拒绝了美好的生活!

第6篇: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摘抄笔记

伫立大河之畔。看那泱泱河水默默地、静静地流淌,流淌,流淌,生生不息。“逝者如斯夫”,时间的流逝,便有如这河水般从亿万年的远古流向亿万年的未来。啊,看见白帆了……从眼前穿过了……漂向远方了……不见踪影了。古罗马帝国不是如此这般逝去的吗?啊,竹叶漂过来了,倏忽一闪,便又消失了。亚历山大、拿破仑莫不如此。他们今在何方呢?浩荡不息的唯有这大河之水。

与身在海滨相比,伫立大河之畔,更能让人感受“永恒”二字的含义。

(张齐齐摘自德富芦花《自然与人生》)

摘抄理由:初读这段话,便在一种悠扬的韵调中体味到了作者对大河的一种迷恋,开头“流淌”一词更是连续使用三次,不仅增添了大江奔流而下的气势,也营造了一种飘渺悠远的氛围。此时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更恰到好处增加了一股怀古伤今的独特苍凉情调,作者的灵魂同那大江一样自由地驰骋于天地之间。古罗马的辉煌,亚历山大、拿破仑的功名荣耀在对比之下愈发显得渺小了。作者巧妙地将眼前的虚景和脑中的联想结合起来。

摘抄笔记

仰望许多叶子我歇息着,我不晓得要感激什么才好,这实在是一个恩惠。我又颇寂寂然,起来徘徊着走,这么一个深林里为什么不见一个人呢?我的意思是一个理想中人。我又实是不懂恋爱的。我的灵魂是多么崇高呵,这样的我很自傲。

范围甚不小,有不少的陈迹,我都不喜欢查考,一径去过桥,最前面一对石狮子,一架弓形的石桥。我是喜欢过桥的。可惜桥下无水流了。

是什么人呢,要在我们江南一定是放牛的小孩子淘气了,于一株盘根错节的松树之阴可以坐下两个人的长石头中央刻着棋盘,分明不是原来之物。仔细一看,这个棋盘讲究得很,或者世间有那样的高人也未可知。我不禁记起一句诗来了,“世间甲子须臾事,逢着仙人莫看棋。”生怕见笑于大方之家,只好掉头不顾的循了我的归途了。

(王诗源摘自废名《墓》)

摘抄理由:简约的文字,浑然天成中透着一股子泉水的幽深清冽。这样纯粹的文字,摆脱了华美的外饰,却另有一种“返璞归真”的韵致。一个人在林中小道行着,对单纯的自然景色异常熟悉。他一面怀着满腹心事,一面调侃一二。心事是直白的,调侃也是轻松无比的。这是只有对生活与自然充满热爱的那类人才拥有的特质。他们不急着去做什么,总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但他们已将身心融入自然中,这是一份从容不迫。他们是观察入微的,过着细致的生活,时刻发现忽略的美。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在充满情趣的林阴小道上行走,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恩惠。

摘抄笔记

在白昼将尽时驻足,在黄昏来临时歌唱。

那树林子由霞光的最后余辉,流光溢彩出山野的宁静与欢乐,让我们通过那些鸟语和歌声,恢复大自然最初的朴实与沉寂的心态。

我哟!要永久居住在麦野稻田的深处,把满怀的梦想和热情洒满乡村的池塘,满怀的歌声唱给脚下的大地和毗邻的乡亲。

列祖列宗开垦的土地啊!不会永远是一支支离破碎的歌谣,一个缺乏内容的梦想。我要在这片薄地里扎根生息,在这贫穷的水里种植出富贵的莲花,让激越的歌声穿透浓稠的风雨到达未来的光明,敞开心灵的港湾迎接乡亲久违的笑脸和喜悦的泪水。

不管玫瑰花这时刻是否灿然开放,树林如何叠映出远山的逶迤风景,我都要穿越树林子向远山深处拓展那为爱而奉献终生的决心和抱负。总有一天,我们能尽情地欢唱,让青春的生命属于爱的花季,显示出少有的风流与妖娆,显示出我们花一样自然的生命魅力……

第7篇: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关键词: 中专文言文教学 必要性 教学方法

一、中专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本中所占份量很大,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重视文言文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但教师在文言文的教授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由于字词生疏难懂,对于没有文言基础的中专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文言文离学生生活时代很远,学生对于课文的内容也不太感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来到职业学校就是来学专业课的,语文学习一点现代汉语知识,会说话写字就行了,文言文学习跟他们没关系。所以虽然新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新一轮的实验,但文言文教学始终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成为教学改革中的“死角”。

文言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包括古代诗歌),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是诗文中的极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经营的章法,特别是所蕴含的先哲们的崇高理想、美好情操,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中专学生,作为正在接受中等教育的现代人,适量多读一些古代的诗文佳作,培养一点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中专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那么,对于连现代汉语都不愿学的中专学生,文言文该怎样去教呢?

(一)中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

中专学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比较薄弱,要是再让他们去努力分析文言文的字、词和句式,只会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只要能让他们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接受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感受传统美德的魅力就可以了。因此,我认为,中专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读懂”上,即通过大量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逐步形成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

既然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弄清文意、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那么传统文言教学中,教师奉行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八字真经,似乎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文言文首先是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的共同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等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的内容,那就偏离了我们学习的最初目的,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

(三)中专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较之于普通中学文言文传统的教法,中等职业学校文言文教法应该更加灵活多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多加尝试。

1.诵读法

任何一种语言的获得,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就能达到的,必须在阅读中逐渐培养起语感,才能最终掌握语意。文言文首先是一种语言,所以也需要遵遁这一规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以诵读作为感知课文的主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言文篇目大多既是名篇,又较浅易,注释也比较全面,学生在读准了字音、读清了句子、读出了语气后,教师只需作适当的指导和点拨就可。下面以短文《人琴俱亡》为例。全文84字,除少数双音词外,大多是单音词,并且其中绝大部分的词古今完全同义,如病、亡、丧、悲、哭、弹、掷、坐、消息、奔丧、良久等;少数词虽然用法有些变化,但仍可以看出变化的脉络,如“弦既不调”的“调”,本是“配合得均匀合适”的意思,这里用作“协调”讲,学生只要细心揣摩,是不难意会的。可能成为阅读障碍的,实际上只有少数几个词(如“语时了不悲”的“了”字等),但看看注解也都不难解决。在句法方面,除了“何以都不闻消息?”词序有些特别外,其余都和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什么两样。并且本文语言精练含蓄、隽永传神,非常适宜诵读,只有在诵读中才能更好地体会子猷和子敬的兄弟情深。若教师强要把文章肢解,逐字解析,则美感全无、索然无味,学生怎么还会有兴趣学呢?

2.提问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却并不知道该怎么提出来。当教师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疑惑的表情时,一定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将问题说出来。学生提问的时候,正是思考的时候,也是最感兴趣的时候,教师抓住这个时机,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在备课时,也要有意去设计一些浅易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引起学生的兴趣。

3.抄读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有很多优美的名言警句、重点词句,都可以用抄读法来教授。即在课前或课上把这些句子让学生先划下来,抄在本子上,边抄边读,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刻理解,最后在反复诵读的前提下,背诵下来,积累自己的文言素材。例如在《论语》、《爱莲说》、《岳阳楼记》等文章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反映出孔子的严谨治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彰显出周敦颐的高洁品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出范仲淹的先人后己、天下为公的胸襟。这些名言警句脍炙人口,有着让人铭心刻骨、念念不忘的力量。多让学生抄读这样的名句,对于学生陶冶性情、感悟生活的哲理有着莫大的益处。

4.多媒体教学法

除此而外,还有讨论法、辩论演说法等诸多方式可以尝试。特别是中专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转移,爱看电视,爱玩电脑,动感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动人的情节,深深牵动着他们的心,很多同学为此如痴如醉。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有效途径,努力拓展学习语文的渠道,把古代人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上来。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通过积极的灵活多样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这样,文言文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才能从文言文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益处。

整理

参考文献:

[1]罗秋红.在文言文教育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

第8篇: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关键词:王国维;美学;哲学;艺术;欲望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产生于18世纪中叶乾隆年间,初以《石头记》八十回的手稿本传抄的《红楼梦》,经历了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至今仍旧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从乾隆五十六年的木活字排印本到嘉庆年间的评点本,《红楼梦》的流传从来没有偃旗息鼓过。不仅有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作序中所言的:“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几廿余年。”为证,更有次年程伟元、高鹗作《红楼梦》引言:“是书前八十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三十年矣”,“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可谓不胫而走矣。”生动地反映了《红楼梦》抄本流传的情况。

一、动荡年代中的独树一帜

自乾隆五十六年以后,《红楼梦》刻本开始广泛流传。乾嘉年间,它不但为赋予“小说中无上上品”的桂冠,还得到了“真天地间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之作”的盛誉。对《红楼梦》之喜爱者,轻则“爱玩鼓掌”,“读而艳之”,重则“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

即使清代统治者利用政治权力对《红楼梦》的严加禁毁,也未曾浇灭民间大众对这本所谓“”的喜爱。清代毛庆臻云:“莫若聚此,移送海外,以答其鸦片流毒之意,庶合古人屏诸远方,似亦阴符长策也。”咸丰、同治年间,政府明令收毁的116种书目中,《红楼梦》名列前茅,在同治七年江苏《抚丁日昌》所列的190种禁书中,《红楼梦》与《西厢记》《水浒传》《牡丹亭》等名列其中。1868年《江苏省例》规定:“巡抚部院丁札开:淫词小说,向干例禁……进来兵戈浩劫,未尝非此等u闲荡检之说默酿其殃。若不严行禁毁,流毒伊于胡底……计开应禁书目:……《红楼梦》……同治七年四月十五日通饬。”然而在这样多遭禁毁的情况下,民间却仍旧流传这“开口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社会民谣。咸丰十年,李慈铭在日记中记《红楼梦》道:“甫出即名噪一时,至今百余年,风流不绝,群履少年,以不知道此者为不韵。”正是这样一部永垂不朽的著作,吸引了庞大的研究者蜂拥而至,在对红学的研究中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让后人对这部奇书的探索有了愈发宽广的视野和路径。清代乾隆以来到“五四”运动以前这100多年的《红楼梦》研究被成为旧红学,其中代表性的有评点派与索隐派。起源于明代中叶的小说评点以金圣叹评点《水浒传》和《西厢记》、毛宗岗批《三国演义》、张竹批《西游记》等为滥觞。以至于后来逐渐演化成了固定模式,卷首有批序、题词、读法、问答、图说、论赞等,每回有回前回后批的眉批、夹批、批注等。

鲁迅在《谈金圣叹》一文中说:“经他一批,原作的诚实之处,往往化为笑谈,布局行文,也都被硬拖到八股的作法上。这余萌,就使有一批人,堕入了对于《红楼梦》之类,总在寻找伏线,挑剔破绽的泥塘。”鲁迅先生认为“旧红学”的评点派只不过是继承金圣叹的笔法来解释《红楼梦》。

从道光年间到光绪末年活跃在评点派中的三家分别为:“护花主人”王雪香,“太平闲人”张新之,“大某山人”姚燮,统称评点派红学。基于他们主要把《红楼梦》贴上“情书”、“经书”的标签,所以往往是沉溺于文本中就事论事,却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与框架。

乾嘉时期经学考据风为旧红学中主要流派的索隐派提供了温床,透过字面意思探索作者隐匿在书中的真人真事,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中考索出“所隐之事,所隐之人”。索隐派认为作者真正所指是作品故事人物背后隐藏着的真实事件。他们对《红楼梦》人物的研究,则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探寻书中人物时间与历史真实人物时间的“关合”之处。

王国维作为旧红学家中一位既不属于评点派,也不能划归为索隐派的重要人物,堪称20世纪的一位奇人。王国维,字静安,浙江海宁人,少以文名。在1903年,差不多就是章太炎在监狱里读佛经的时候,王国维正在通州师范学校的某盏灯下读叔本华。也许就是这样的一次机缘巧合,在叔本华理论思想的浇灌下,不久之后的王国维挥笔写下了《红楼梦评论》。刘再复先生曾经在《红楼梦悟》中说道:“两百多年来《红楼梦》的阅读与探讨,有三种形态:一是《红楼梦》论;二是《红楼梦》辨;三是《红楼梦》悟。严格地说,直到王国维才有第一种形态,才称得上论。《红楼梦评论》有观点,有逻辑,有分析,有论证,一出手就如空谷足音,自创一格。可惜百年来‘论’虽日益丰富,但受政治意识形态侵染太甚,影响了收获。”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给予《红楼梦评论》一些“第一个将西方美学引进中国”,“第一个用西方美学方法研究古典名著”,“第一次对《红楼梦》的精神和美学上之价值作了系统的探讨和评价”这样的称号。我们不能不承认,《红楼梦评论》在具体的《红楼梦》研究上取得了较之先前旧红学派的明显学术成就。而其更大的价值在于,王国维借助文章,说了些他想说的话。在《红楼梦评论》第一章中先确立了哲学与美学的双重理论基础,然后在第二章进而配合前面的理论来说明《红楼梦》一书的哲理精神之所在,再以第三章、第四章对此书美学与伦理学之价值,分别予以理论上的评价。因此,一本《红楼梦评论》,我们读的是王国维当时的思想,读的是20世纪那个那个人心动荡、社会躁动的年代。

二、指“玉”为“欲”的是非定度

对于王国维在书中指“玉”为“欲”的问题,学术界已经探讨过很多次。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通过欲望的故事以寻找解脱之道的观点,借了贾宝玉名字上的“玉”,是欲望之“欲”的谐音作为佐证。书中所说的:“所谓玉者,不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显然太过牵强。叶嘉莹认为,《红楼梦评论》的“第一个最明显的错误那是他完全以‘生活之欲’之‘痛苦’与‘示人以解脱之道’作为批评《红楼梦》一书之一句,甚至对‘宝玉’之名加以附会。”

她认为:“这种说法从《红楼梦》本身来看,实在有着许多矛盾不和合之处。”因为“《红楼梦》中的‘宝玉’决非‘欲’之代表。”而王国维指“玉”为“欲”,则“犯了中国旧文学批评传统之比附字义勉强立说的通病。”国内的近代文学史也多指出其论述“多有牵强之处”。

但是,我们同时也无法忽视,作为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王国维的学术成就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密不可分。那么,他对人生问题的关注是否应该从他哲学思想层面来寻求原因呢?

纵观王国维的人生,无论是形而上还是形而下方面,欲望都作为一个人生问题困扰着这位大学者。青年时期的贫病交加,为求“新学”的奔波流离,脚气病的常年困扰,为治病而不得不中断学业从日本回国的无奈,这些都可以归结为王国维在回忆时说自己“体素羸弱,性复忧郁,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事前。自是始决从事于哲学。”的原因。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叔本华进入了他的视野。也许是叔本华的理论与王国维对人生的感受与思考有了契合之处,他们的缘分就此蔓延。王国维不受到那个浮躁年代的影响,从叔本华关于欲望、痛苦、解脱的观点中吸取养分,对《红楼梦》的解析也便是从人生谈起。

书中,王国维把个体人生、群体大众、民族社会等一切的本质都归结为人的欲望。基于人对欲望的“无厌”,对满足的有限,欲望无穷尽,痛苦便也无绝期。欲望偶尔被满足,却“一欲既终,他欲随之。故究竟之慰藉,终不可得也。”人生快乐之时固然有,但转瞬即逝的快乐又怎能与永恒绵延的痛苦相较。因此,“人生之所欲,既无以逾于生活,而生活之性质,又不外乎苦痛,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为了寻求解脱痛苦之法,王国维从叔本华那里取经。解脱痛苦知识做不到,因为知识“无往而不与生活之欲相关系,即与吾人之利害相关系。就其实而言之,则知识者,固生于此欲,而示此欲以我与外界之关系,使之趋利而避害者也。”因此,只是不仅不能减少人的痛苦,反而增加了人的痛苦,“文化愈进,其只是弥广,其所欲弥多,又其感苦痛亦弥甚。”能够做到的,只有文艺,因为它“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

另外,对于美为什么能够超然于利害、忘却与物我的问题,王国维则把康德与叔本华剪接到一起。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审美判断是无利害关系的愉悦。审美判断与知识判断是完全不同的。一是在判断中产生和不,另一是要在判断中求得知识。一是感情的,一是逻辑的。然而,王国维的落脚点却不是康德的审美判断,而是叔本华的“欲望――解脱”,美、艺术成为摆脱人生痛苦的避风港。

正是在这样的视野中,王国维看到了《红楼梦》。“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而男女之欲望作为人欲的重中之重,被《红楼梦》展现开来――由生活之欲产生的痛苦和解脱之途。王国维把解脱痛苦的方法分为两种,“一存于观他人之苦痛,一存于觉自己之苦痛。”观他人的苦痛,得到关于苦痛的知识,用于解脱自己,这个常人很难做到。更方便快捷的是体验自己的痛苦,欲望越是强烈,要求未能够被满足的心也越是强烈。而愈烈则愈是不得满足,愈不得满足便愈是痛苦。对痛苦的反复体验最终造成对满足的绝望。通过这样的恶性循环,人便“疲于生活之欲”,“故其生活之欲,不能复起而为之幻影”。最终达到在失望中“悟宇宙人生之真相,遽而求其息肩之所。”的结局。贾宝玉便是第二种方法的典型代表。他在追求中反复地体验着痛苦,终于在失望中开悟,出家以离开生活之欲,人生之欲。

三、现代性与人生问题的契合之处

常说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确,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这一段时期是中国现代性处于紧锣密鼓的孕育时期。中国现代性的个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在梁启超先生那里已经具有雏形,启蒙理性已经呼之欲出,只能“五四”一声春雷。

叔本华作为一个发现古典哲学误区的最早觉醒者,从古典哲学的迷失处开辟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他在模仿康德的同时反叛康德,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自在之物的世界,认为人最根本的东西是欲望和感情――即人的意志。意志给了主体“一把揭明自己存在的钥匙,使它领会了自己的本质、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活动的意义,向它指明了这一切的内在结构”。

在这样的语境环境中,中国人这里其实拥有这一个两面的“西方”。除了一个追求现代性的西方,还有一个反抗现代性的西方。叔本华则是反抗现代性的先锋,现代主义的源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国维开始关注叔本华。他其实并没有完全把握叔本华在西方哲学领域的位置及其对20世纪的中国的真正价值,而是基于对人生问题的关注让他自然地接近了人本主义。王国维对哲学的起始与目的不是为了探讨外界,而是为了反思人自身。于是王国维给予了文艺以特别的重视,认为除了文艺,再没有可以直指人生,真正表现世界的东西。因为文艺是直观的,无杂质的。而科学虽然存于直观却表于概念。“既成一科学以后,则必有整然之系统,必就天下之物分其不相类者,而合其相类者,而合其相类者,以排列之于一概念之下。”甚至连历史,也不如文艺可爱,“诗歌之所写者,人生之实念,故吾人于诗歌中,可得人生完全之知识。故诗歌之所写者,人及其动作而已,而历史之所述,非此人即彼人,非此动作即彼动作,其数虽巧历不能计也。然此等事实,不过同一生活之欲之发现,故吾人欲知人生之为何物,则读诗歌贤于历史远矣。”所以说,只有在文艺里,人才还原为完全的人,本真的人,而不被理性所扭曲。

然而在文艺中,王国维又特别重视悲剧精神。他以叔本华的思想观照《红楼梦》,从中国传统民族心理特点和古代审美理想出发,归纳出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戏曲亦或小说,总是以大团圆结局为艺术的结局,缺乏悲剧精神。“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李泽厚也认为用“乐感文化”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较为确切,他说:“中国人很少真正彻底的悲观主义,他们总愿意乐观地眺望未来。”王国维认为,到了《红楼梦》,乐感文化退隐而去,悲剧注意彰显出来。王国维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是叔本华三类悲剧之说的第三类悲剧:“此种悲剧,其感人贤于前二者远甚”;“《红楼梦》者,可谓悲剧中之悲剧也。”这一创造性的论断无疑给后人读《红楼梦》开辟了一条新的视野。“由此观之,王国维研究《红楼梦》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此二中相反而适相成,”

王国维正是这样遵循着辨妄求真的考证道路,使得他对红学的探讨脱离了打谜语式的附会。他在《红楼梦评论》中谈到:自我朝考证之学盛行,而读小说者,亦以考证之眼光读之。于是评《红楼梦》者,纷然索此书中之主人公为谁,此又甚不可解也。夫美术之所写者,非个人之性质,而人类全体之性质之。

这就明确地指出了《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是艺术形象,艺术家创作的结果,而并不是生活中真实人物的所指。所以《红楼梦》一书的价值,并不在其故事所指的为何人何事,而在于它展现的美学与伦理学上的价值。

总而言之,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首先确立了以哲学和美学双重理论为基础的文学批评体系,在晚清时代,能够具有如此眼光与识见,实属不易。因为在传统的观点中,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小说为视为小道末流,全无学术上研讨之价值,更没有以哲学和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研究小说、进而研究《红楼梦》的。虽然其指“玉”为“欲”的说法还有待商榷,再加上“王国维说读书应‘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他是出乎其外地领略到《红楼梦》的宇宙境界了,但他似乎未经历“生命进入大观园女儿国”和“女儿国进入阅读者自身”的阶段,所以在《红楼梦评论》中也未能开掘宝玉和其他少女的生命内涵。”但这些瑕疵都掩盖不了其光辉的哲学思想至今仍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留下了极富色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杨恩寿.词余丛话[A].栗编,.红楼梦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4.

[2] 杨懋建.梦华琐簿[A].栗编,.红楼梦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4.

[3] 邹|.三借庐笔谈[A].栗编,.红楼梦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4.

[4] 鲁迅.谈金圣叹[A].鲁迅作品全编(杂文卷下)[C].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

[5] 刘再复.红楼梦悟[M]. 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6] 王国维.静安文集续编・自序[A].王国维遗书(第三册) [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7] 康德.判断力批判[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8] 叔本华.世界之为意志与表象[A].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C].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9]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第9篇:哲理美文摘抄范文

一、指导学生用心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目前,学生们总是感觉自己的在校学习生活枯燥无味,根本没有什么素材值得一写,的确,孩子们天天蜗居在校园里,每天都是在过着单调、琐碎、平凡、重复的生活,身边似乎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发生,所以也就感觉写不出一鸣惊人的佳作来。其实,正是这些每天都在经历着的看似平淡的生活,才真正体现了生活的原始状态,这种生活的原生态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会出一种平凡的感动,从小事中见本质,从小事中发现真理,从小事中感受趣味。同样是面对乏味的学习生活,田晓菲却写出了《十三岁的际遇》,而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也是平凡中见真情。学生缺乏的不是精彩的生活,而是对生活的思考;同样的,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平时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写日记的形式,把自己的见闻、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告诉他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许多事情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如果仔细观察,用心体悟,反复琢磨,便会从中悟出能给人以启迪的人生哲理。比如,面对中秋明月,王建抒写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感慨。再如,阿累看到鲁迅的一面,感受到鲁迅对革命青年的真挚关怀……作者的这些感悟都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并且是用心的观察。所以,教师平时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身处农村地区的学生,可利用身边宝贵的自然资源,利用上学、放学的时间,利用帮父母劳作的时间或是周末等空闲时间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春雨秋风……身边小事,在注意观察时,要做到不仅要“身入”事物,而且要“心入”事物。

二、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积累美词佳句

写作成功的学生大多有相似的经历:读到好文章,他们反复咀嚼甚至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熟读成诵。作文时一不小心用了上去,结果教师大加赞赏,一次成功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去阅读去积累,不知不觉中作文水平见长。写作是一种释放,是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的输出,它的前提是吸收和积累,没有不断地吸收和充足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感人至深、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厚积而薄发”是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重要经验。“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说的也是积累的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而且富有很强的人文色彩的佳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让学生摘抄优美的词语和精妙的句子。积累词语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积累课本中出现的优美词语,另一方面根据该词语进行联想。具体方法如下:如让学生摘抄“无私奉献”这一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由此让学生联想表示人物类似品质的词语,如“刚正不阿、公正廉明、大公无私、舍己为人……”还可以再进一步拓展,联想出出与以上品质含义相反的词语,如“假公济私、贪赃枉法、损人利己、忘恩负义……”这样,学生不光掌握了这一个词语,还认识了相关的一类或几类词语。对于优美句子的积累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可以根据句式积累,按照句式的不同将句子分为不同的类别;一方面可以根据修辞积累,按照不同的修辞手法将句子划分为不同的类别。虽然修辞手法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但是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并会运用,让学生知道这些修辞手法会对句子的表达效果起什么样的作用。

三、创设活动情境,在运用中厚积薄发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叶老的这句话说明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但我们也看到,一部分学生在积累语言时存在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等不良现象,语言积累流于形式,厚积而不得发,导致语言积累的“高耗低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