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校本培训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本培训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本培训制度

第1篇: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重庆酸辣粉是重庆城乡广为流传的传统特色小吃之一,由于烹制便捷、味美价廉,长期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受到年轻女性朋友的热捧。酸辣粉以香、麻、辣、酸为特色,享有“天下第一粉”之美誉,一年四季都可以经营。酸辣粉原料是采用红薯粉加工而成,能健脾开胃,冬天吃了暖身,夏天吃了开胃。一般用干粉条浸泡而制作,粉条晶莹剔透,有弹性、韧劲。汤底选用多种中药材、骨头熬制,再加诸多调味料调配,麻辣鲜香、口感醇厚、久吃不腻。从事酸辣粉摆摊千元开店万元以上,商业街、步行街、广场、公园、学校、商场、市场、车站、码头、小区、十字路口等地都是经营酸辣粉的首选。

川味麻辣烫起源于长江之滨,是由船员和纤夫创造了麻辣烫的吃法。从前行船自四川宜宾到三峡的巫山,这一带水流湍急,所行船只少不了纤夫拉纤,他们在拉纤饥饿之时,随手在江边拾几块石头,支起瓦罐,舀上几瓢江水,加入所带干粮,并就地拔些野菜,再放入辣椒、花椒等,拾几把江边干柴烧煮,这样简单的涮烫别有一番风味,吃得是热火朝天,既可果腹,又可驱寒祛湿。于是这种方便快捷的烫食方法便流传开来。后来小商贩见有利可图,便购置了一副挑担行头,制做了炉具,增加了菜品、佐料,同时将菜用竹签穿成串串方便烫吃。商贩就这样挑担流动吆喝叫卖,于是江边卖苦力的、纤夫朋友等便围拢担子涮烫起来吃,因四川人喜吃辣椒、花椒,就将这种又辣又麻的涮烫方法称作麻辣烫又叫串串香。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麻辣烫逐渐从江边靠岸店铺化,并传扬大江南北,成为大众喜爱的美味小吃之一。涮烫品种有荤菜、素菜、肉丸系列等等无可不烫。起步可以从小吃车做起,投入不多回报优盛。无论摆摊设店要求有好的地段、人流要多、讲究卫生等。

纵观当今特色小吃,烧烤这一沿袭原始烹制方法的美味无疑倍受广大消费者的热捧,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了许多新花样。所以无论是城乡集市、街头巷尾、闹市小区、美食街道、休闲公园、学校附近和夜市摊点等地方,都有着烧烤美食在飘香,吸引着大大小小的食客享受这一美味。

烧烤摆摊起步千儿八百就能入行,是投资少、利润大的小吃项目之一。烧烤的品种很多,牛羊鸡鸭鱼肉水产果蔬等等样样能烤,烤制的食品香漂四溢、色泽诱人、酥松爽口、口齿留香、回味悠长。本样板店所推广的是木炭烧烤和无烟烧烤两种方式。木炭烧烤所用燃料是原木木炭和机制木炭,使用的烧烤炉可以到当地五金钣金加工店订制。木炭烧烤风味较好深受食客的欢迎,但是容易产生油烟和灰尘,适宜在室外使用,并注意环保。无烟烧烤使用液化气作为燃料,烧烤炉是厨具店所售卖厂家生产的无烟燃气烧烤炉,售价因厂家、质量、规格的不同而不等。无烟烧烤不产生油烟和灰尘,高档美观、安全卫生、移动方便、用途广泛,室内外均可使用,也同样广受欢迎。

以上小吃技术无论学会哪一项,选好经营地址,一天挣个几百不成问题,主要优势是投资小利润高无风险,就目前市场投资来说,小吃的投资可以说最适合刚刚想创业又没有太多本钱及创业经验的创业读者。

为了响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创富指南》读者服务部现隆重推出以上小吃培训技术。实体店培训模式,学会即可回去开店。所培训的小吃技术都是目前市场最为挣钱的也是一直以来市场所认可的特色小吃。主要培训以上品种:广东肠粉、重庆酸辣粉、川味麻辣烫、怪味烧烤、桂林米粉。

小吃培训咨询 省略

第2篇: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 农村学校;校本培训;措施

一、当前农村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师的培训经费,农村培训资源相对匮乏。大多数农村经济还不够发达,财政收入不高,对于农村校本培训的投入也不足。因此,培训师资,培训材料以及培训硬件措施都达不到要求。(2)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部门协调统一不够,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清。(3)由于农村教师教学任务重,培训费用高,需要教师个人承担一部分等原因,造成了农村很多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不高。(4)农村学校教师培训体系的针对性不高。农村教师校本培训没有充分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培训内容针对性差,培训的形式单一,同时相应的培训激励措施,监督与评价体制还不完善。(5)农村校本培训缺乏开放性。农村学校缺少和培训机构、高校等的合作交流,同时也缺乏和本地学校的沟通合作。

二、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措施

第一,国家应该加强对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经费使用体系,实施经费有效管理制度。教师培训经费是否能够得到保障,取决于教育经费投入是否充足。由于目前我国城乡经济二元化结构的特点,使得农村教育以县级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分级承担制度不能满足目前我国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的需求。事实上,对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投入的不足也凸显了我国义务教育投资法律保障的不足。

第二,完善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体制。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学校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首先,教育行政机构负责对教师校本培训的全局统筹、规划、指导、监测和评价工作,基于全面统筹,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保障各个学校校本培训经费以及师资等各方面的需求。教育培训机构对于区域内的校本培训要进行全盘规划,对于农村各个学校的校本培训进行宏观指导,同时全程监督学校的校本培训,并且对于各个学校的校本培训成果进行评价。农村学校校本培训的具体组织工作是通过教师培训机构实施的。通过对当地教师培训需求的合理深入调查基础上,教师培训机构实施具体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这样能够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的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教师培训机构同时可以为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提供必要的信息,师资以及教学设备等各类资源。农村各个学校基于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和学校特色,针对教师专业需求,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第三,健全和完善农村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评价与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以人为本的校本培训管理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全面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为了有效实施教师校本培训,学校应该提供宽松良好的培训环境,通过教研为主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不同的方式评价校本培训的教师,评估校本培训的成果,全面搜集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与意见,不断对培训行为进行调整,及时解决培训中的各种问题。对于教师校本培训要制定具有促进作用的评价激励制度。学校给每一位教师专门设立个人专业发展档案,从而全面详细真实的记录各位教师的发展需要,对教师的发展规划,阶段培训规划,培训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进步等各种情况要进行记录;把学校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成果与教师的日常岗位业绩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但对培训进行终结评价,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考核教师的校本培训在教师的实际教学岗位中的效果。学校将对教师的校本培训与教师职务聘任、晋级、晋升、评优等进行挂钩,从而激发教师利用自我学习的方式去收获更多的精神与物质双重回报,从而使得每一个农村教师都能够在校本培训中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

第四,教师的校本培训要与学校以及教师自身的发展需求相一致,不断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农村教师的校本培训要有目标,有计划。针对学校教师素质的实际情况,基于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要求,学校确定教师校本培训的目标,制定教师校本培训的计划和具体实施工作措施。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基于当地经济,文化,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学校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等进行培训内容的编写。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校本培训。将教师的实际教学融入到培训中,从而将实践,培训和研究融为一体,创新培训课程;教师校本培训要针对教师的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层级等,关注其共性的问题,也要解决个性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对教师的校本培训方式需要灵活,通过多元化的方法增强培训的效果。结合学校实际师资情况,学校对教师培训进行统筹安排。结合案例教学,经验交流,自主学习,观摩培训,研修反思等不同的手段,实现优势互补的目的。另外,在时空安排,对象组合等方面也要灵活,不但能够解决学校教师校本培训中的工学问题,而且能够使得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第3篇: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竹溪县位于鄂西北边陲,于鄂、渝、陕交汇处,是进入大西北的重要门户,现辖15个乡镇,总人口36.1万人,总面积3296平方公里,地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全国的贫困县,是湖北省的特困县。2011年,竹溪县现有中小学校174所,在校学生48665人。有教育管理干部、教师3168人,其中,教育局机关及局属二级单位106人。小学150所(含教学点59个),在校学生 26490人,教职工1510人;初中20所,在校学生15069人,教职工1075人;高中2所,在校学生4521人,教职工351人;职校1所,在籍学生2516人,教职工118人;特校1所,在校学生79人,教职工8人。公民办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4727人。多年来,省、市、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十分重视竹溪县贫困区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把他作为抓好素质教育的源头工程、希望工程来抓,使竹溪教师继续教育走过了三个辉煌的阶段,即通时性培训、三新培训(新技术、新课程、新教材)、网上培训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县级培训机构围绕省、市、县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狠抓各个乡镇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可惜的成绩,竹溪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先后获得“湖北省继续教育特色培训基地”,“省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竹溪中锋中心学校获“省级校本培训示范学校”,一中、二中,城关中学、实验小学、天宝中心学校、水坪中心学校、蒋家堰中学被评为“市级培训示范学校”。

一、校本培训的含义和优势

1999年教育部在上海召开的“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会议上曾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要以校本培训为主。校本培训是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校的预定目标及发展规划为着眼点,目的在于满足于校内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在教育专家指导下由学校安排的各种实际培训活动。其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培训使教师获得主动学习和不断自我发展的动机和能力,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应当通过培训,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和学校的发展,树立学校更美好和富于特色的形象。

二、县级培训机构指导方式主要表现的方面

(一)坚持对校本培训周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审批程序.做好培训前的指导。

(二)组织专班对各校校本培训进行视导与评估,实行培训过程中的面对面指导。

(三)建立与中小学的联系制度,在培训活动中进行指导。校本培训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实施过程中随时都有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需要专家、教师教育工作者跟踪指导和引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县内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建立联系制度,是实行专业引领的一种好形式。

(四)构建“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主导的校本培训”模式,强化对校本培训的指导。这种新模式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在结构上,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主导,以中小学校为主体。二是在功能和形式上,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教师自修、反思和教师团队协作、研讨为主要培训形式,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指导和专业引领为特征。三是在体系目标上,构建学习型组织和教师终身学习的体系。

三、县级培训机构的指导方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山区学校分散对指导方式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经过统计发现,我县20所中学和20所乡镇中心小学的教师比较集中,共计人数2450人,占全县总教师人数3168人的76%,这些学校的教师开展校本培训中还比较相对集中一点,集中校本培训也容易召集和组织。但是还有130所村小(含59个教学点),县级培训机构的指导方式相对减弱。

(二)经济落后,设备不齐对指导方式的影响

竹溪作为全国贫困县,湖北特困县,目前我县经济条件还相当落后,许多乡镇中心学校想组织教师实施网络学习,但由于电脑设备少不够用,同时很多设备的资源配置极其落后,电脑设备都是三年以前的电脑,上网速度极慢,即使后期添置的新电脑也很少,而且都是上级免费赠送的较多。

(三)督查力度不足,对指导方式的影响

教育局师训科的人员配置三人,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人员配置三人,总共合计六人,人员编制相对较少,没有组成一个督查专班,故及时下乡督查的校本培训的时间较少,即使是督查,工作人员在乡镇基层督导驻扎的时间也有限,造成了对校本培训的指导检查力度不大,为应付,分散的乡下农村小学的校本培训几乎流于形式,而且档案建设不齐,使督查过后,后续续查清理校本培训工作也不完善。

(四)缺乏指导方式长期机制对指导方式的影响

在调查中发现,县级培训机构平时只有宏观文件指导周期培训,还没有一整套直接指导校本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还没有建立一个长期或短期指导校本培训的规划目标,各个乡镇学校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各自的学期的或年度的校本培训计划,都缺乏一定的监督和评估制度体系来束缚,这样校本培训,在缺乏统一指导性上,只突出了自己灵活性培训特点,在加上督查制度、评估制度不完善,县级培训机构的指导方式也因此削弱,缺乏执行的坚定性,如是各个学校的校本培训也流于一些形式,出现了敷衍的现象。

四、发挥县级培训机构在校本培训的指导方式的措施

县级培训机构要想真正的发挥指导方式的几大功能,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正。

(一)加强制度建设,为科学指导建立长效机制

规范的制度是校本培训和教研的保障。教师团队精神的形成、教研任务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制度的建立,以及制度的正确导向和评价。

(二)加大经济投入,完善硬件建设

作为十堰市教师,目前网络学习成为教师完成学习的一种重要记载和学分登记的重要依据之一,网络学习最少要求每学年度要完成10学分的课程学习,否则晋升职称、评优、表模都实施一票否决,而目前各乡镇中心学校电脑设备落后且数量严重不足,教师网上学习,中心学校和中心小学的教师还稍微好一点,其余乡村小学几乎没有网上学习的设备和条件,因此,将电脑配备给本乡镇的其他中小学。

(三)突出职能,指导校本培训形成培训计划,加强督导落实作用

县级培训机构教师要走下讲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中间,要与中小学教师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分析教学案例,指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促使教师从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

(四)完善档案建设,推进校本培训档案资料的归档建设,加强指导方式的推进力度。

档案建设是继续教育工作重要标志之一,是学校接受上级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监控与评价的重要依据。

(六)加强校本培训的评估和激励力度,落实指导方式的深入。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开展校本培训和科研,让校本培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否则就很容易流于形式。县级培训机构要引导学校认真组织校本培训和教研开展情况的评估工作,并进行奖励。一是定期评选优秀教研组、备课组和骨干教师;二是将校本教研作为评选学校名师的条件之一,享受一定的津贴;三是将校本教研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与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挂钩。如对教师个人的量化考核包括公开课、听评课、专题研讨、教学反思或论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出勤率、教育教学文摘(以字数与内容计)、外出教研活动汇报情况(也可以上示范课)、指导学生获奖等。通过正确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使教师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4篇: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将我校本年开展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通过多种形式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对教师产生激励作用。

二、校本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警钟长鸣。学校建立了政治和业务学习的周一例会制度,定期组织教师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级师德典型的事迹、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提升每位教师的师德外水准,努力提高每位领导和老师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2、狠抓了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了教学艺术。在了解与分析学生的技能、班级日常管理技能、、教学设计的技能、电化教学技能等方面有了重大的收获。

3、新课程理念培训。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加强通识培训。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教科室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抓好骨干教师培训工作。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想方设法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平时参加外出学习,学校给调课,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安心学习;节假日外出学习,学校负责给予补助,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服务及经济补贴。

5、教研组定期活动(每二周一次)。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经常安排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本年度校本培训工作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第5篇: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 校本培训 现状 策略

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继续教育课程在校本层面的延伸学习。教育部在2000年3月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中指出:“中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都要制订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由此可见,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将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校本培训工作的现状

受市教育局的委托,我们作为培训管理机构,负责全市中小学的继续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我市继续教育工作分为三个环节,即自学阶段、集体培训阶段和校本培训阶段。通过深入各校督导校本培训实施情况,我发现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组织力度不够。一些学校领导对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认识不到位,不是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去理解认识校本培训工作,而是视继续教育工作为负担,单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开展培训工作,致使校本培训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严重浪费,没有使校本培训落到实处,使教师丧失了对校本培训的信心。

2.校本培训形式单一。对教师进行集体培训时,其主要内容是从教育理论到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它的优点,但针对性不够,而校本培训就能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但通过检查,我发现一些学校所谓的活动就是主持人念课本,其余教师做笔记。这样只是单纯地应付考核,而没有真正将继续教育教材吃透,将其中的理念方法应用到教学中,轻视了教师自主性的发挥,创造潜能的挖掘,教师虽然参与了培训但还是产生不了相应的效果,容易让教师们产生逆反心理。

3.没有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目前,部分学校注重了培训的形式和内容,但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评价体系。只关注教师参培人数、完成作业情况、考勤情况等,而缺乏对培训组织、培训效果的评价,使教师客观上缺乏不断进取的动力和方向,培训难以取得实效。

4.教师缺乏积极性。当前,教师中流行着校本培训就是“搞搞培训听听课,记记笔记团团座,一起评论大家说,先谈优点后不足,本次活动就落幕”的说法,这使得一些教师认为搞培训就是浪费时间。在校本培训过程中,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让教师把参与培训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和内在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主人翁的姿态来对待自身素质的提高,应成为校本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二、有效实施校本培训的策略

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经途径。在实施校本培训过程中,领导支持是前提,培训内容是核心,有效模式是关键,评价机制是保障。具体来说,要想有效实施校本培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健全制度,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提高认识,在学校内部建立校本培训的专门管理机构,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保证校本培训时间、场地、人员及培训内容的落实,使继续教育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好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和校本培训进度表,真正落实,不能流于形式;要加强基地建设,挖掘学校潜力,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条件。

2.科学规划培训内容。校本培训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特点出发,注意把握教育教学的规律。要广发调查问卷,了解教师们的真正需要。校本培训的内容必须具有实用性,要贴近教师,让大多数教师听得懂,够得着;要将继续教育课程融入到日常科研教学中,使其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探索有效的培训模式。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目前公认的有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种模式。而校本培训能将这三种模式有机结合,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校本培训模式应该灵活多样,要体现培训者与受培训者的共同参与,要体现教师自学、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摸索,以下几种模式效果最为显著。

(1)辐射借鉴式。这种模式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带动本校发展。我们去各校督导时专门偕同集体培训时各专业的辅导教师,其中一部分是活跃在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一部分是师范学院的专家教授。这些教师参与到各校的校本培训活动中,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为教师们答疑解惑,交流各学校的先进经验,深受教师们的欢迎。另外,学校可以自己外聘专家或组织外出学习,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互相切磋,共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2)课题驱动式。学校应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设计为课题,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科研立项,确定由教研组集体或教师个人承担。同时,在培训内容上,又把课题项目做为重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给学习者以极大的吸引力。这样的培训,既能提高专业知识,又能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3)交流合作式。通过校内的观课议课,教师将自身经验与他人的教育经验融合起来,以评课寻差距,以反思促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校内教师的沟通、合作、交流,使教师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创造者”。在交流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典型加以推广,让典型起到引领的作用,使得校本培训成为全校教师经验交流、理念共享、相互促进的平台,使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思考,在交流实践中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

第6篇: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本学期,我校继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计划制订中的各项任务,教师在培训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就我校本学年的校本培训工作作如下总结:

1.制订有序和有效的计划。

为了便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在学年初就制订了详细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教研组计划。在计划上基本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内容,在实施计划的时候因基本上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2.培训内容针对性强了,可实施性也强了。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不少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围绕教师的平时工作,或者是教师急须提高的能力。如新常规的培训;另一个通过"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帮助老师提高资源共享能力的培训。两个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好,对年轻的老师的成长会有不少的帮助。

2.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

健全并完善了我校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考核、考勤、奖惩与管理制度。着重解决了校本培训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校本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做到学期、校本培训和各种专题培训有计划、有总结,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对全体参训教师完成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进步情况及时通报,并在评优树先中优先考虑、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同时进行表彰奖励;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最重要的是各项活动开展后,基本上都能上传到博客上,都及时展示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有机会对我们提出意见。

4.外出考察学习培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一学期来,我校共有50多人次参加各级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其中省培训平台自主选课达38人次)。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思路,推动了学校课改工作的进行

5.培训硕果累累,精彩纷呈

自培训实施以来,师德养成和教师礼仪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教师整体素质大大提高。表现为:爱心育人,教风端正,班级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已初步形成。参加县级新常规、新设计评比活动的施莉莉、颜茂旭等5位老师均获得二、三等奖;由周月媚老师负责、林敏老师执笔、钟丽春、陈姿姿、黄天鹏为成员的课题《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旧教材对比的实践研究》获得县二等奖;由谢敏老师负责、雷日坤老师执笔、邱玮、陈 雪、李文静为成员的课题《小学低段语文开放识字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得县三等奖;钱义先老师的德育论文《用优良家风铺就孩子人生底色》获得县三等奖;黄天鹏老师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获得县三等奖;龚昌盛、林雪、钱义先、林闽江、施莉莉等5位老师的论文均在学苑新报(CN13-0037)上发表并获得一等奖;我校还承包县新常规协作语文学科教研活动,邱玮老师上一节县级公开课,谢敏老师做专题发言;我校还承办了县体育新教师汇报课,陈银檬老师上一节公开课;和xx二小体育学科校级教研在我校举行,陈银檬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徐加东老师专题点评,同时邀请县体育学科教研员王青迪老师来现场指导;学校内的教研活动有序开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第7篇: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一、建立完善的校本培训机制

为了加快新教师成长,我校建立以下四个方面培养机制:

(1)科学培养机制-一构建符合新教师成长规律的培养机制。

(2)正确的导向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了的集体舆论,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创设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制定学校新教师培训规划和培训制度等,为新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调动新教师的内在驱动力,开发新教师的潜力,增强新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4)合理的保障机制,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信息、时间和物质条件,帮助新教师解决实际困难,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校本培训之中。

二、组建校本培训资源

首先充分发挥了本校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本校骨干教师的“传、帮、带”,指导新教师成长。其次借用了校外培训资源,让新教师走出校门,充分参加区教育科研活动,进行提高。

三、加强了对校本培训效果的评价

我校教导处对新教师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评价和针对新教师发展阶段进行了全程评价。

首先是加强了处于适应期的新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模范遵守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定期组织教育理论学习,教育思想端正。第二,查了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学校领导定期听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并及时总结,为他们打下了成长的基础,使新教师在学习老教师的同时充分发展自我能力,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四、加强了对校本培训的管理

1.为加强新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我们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三级管理机构,成立了校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和专业指导小组,以确保我校新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定了学校校本培训制度。

3.在充分研究了学校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后,根据校本培训的精神实质,将各门课程的考核形式进行了针对性的划分,确保了校本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

经过一年的校本培训,我校的三位新教师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们已逐渐进入了教师的角色,新教师也已具备了独挡一面的能力,我校新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也因此得到了落实,这是喜人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新老师的课堂教学还处在不成熟阶段,方法还有待创新,教学管理及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离教师专业化还有很大距离等等。在今后,我们会及时调整培训的重点,针对新教师自身特点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充实拓宽学科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课程改革需要,尽快成长起来,在自己的一片天空中展翅高飞,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相关阅读】

第8篇: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校本研修的含义

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两者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校本培训是校本研修的前身和源头,校本研修则是校本培训的发展和完善。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重在研修。校本研修是指立足于本校工作实际,根据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校本研修是由学校组织管理、在学校进行研修、最终是为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主要阵地,主要采取专家辅导等形式,已达到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的目的。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之间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的主体不同。校本培训的主体是培训者。在校本培训开始之前培训内容是由培训者选定,培训的形式是由培训者策划。而本应在培训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受训者(即参训教师)却处于被动的位置,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培训的实效性。校本研修则更加强调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研修的内容由参训教师共同商议选定,研修的形式也更加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特点。参训教师成为研修过程的主体,有利于充分发挥参训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研修的高效性。

校本研修与校本培训的形式不同。校本培训通常采用讲座的形式,专家在讲台上讲解、阐述,受训者则在下面倾听和做笔记。从这个角度看,校本培训就很容易变成简单枯燥的说教,培训就会变得单一化和模式化,缺乏启发性和操作性。校本研修提倡教师的协作、交流和共同探究,其内容多由全体研修教师共同商议提炼而成,与教育教学一线联系紧密。校本研修的形式也丰富多样,如小组讨论、观摩、演示,充分发挥了研修教师的主动能动性。教师主动的参与到研修的进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不言而喻。校本研修中也会有教育教学专家和名师,但专家和名师在研修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研修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提炼者。

校本研修的特点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为研修的主体,研修的内容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其目的是试图通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研修前期更像是一种制度建设,而随着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就会建立起校本研修的文化,这就更像是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发展中的校本研修,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是强制性。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每个学校都制定了校本研修的相关制度以保障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对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时间、形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全校教师都必须参加。校本研修的强制性还体现在学校对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考评上,教师的校本研修记录是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指标。

二是全面性。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参与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对象和覆盖面就非常全面;校本研修的内容丰富,有直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性知识,也有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还有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知识;校本培训伴随教师整个职业发展历程,对教师的职业发展影响也更为全面和持续。

三是封闭性。校本研修的主阵地是在学校,每个学校在开展校本研修上都有很大的自。学校作为校本研修的实体,处于相对孤立和封闭的环境中。学校研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依赖于本校教师的集思广益,校本研修的对象主要是本校的教师,校本研修的内容是由本校教师结合教学实际共同商议而定。这样就缺乏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借鉴,校本研修就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和封闭性。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因为拥有教学能力较高的教师,故而校本研修的开展就会如火如荼。而教学质量差一点的学校因其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

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是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软件资源,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在很大程度决定了教育发展的均衡。校本研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由于其封闭性等特点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校本研修主要由学校开展实施,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专业发展的差距就会客观存在,进而通过学校教学质量、学生发展水平等表现出来。从区域层面来看,教师的专业发展就会显得不均衡和不协调。

第9篇:校本培训制度范文

关键词 教师 学校 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bstract Teachers' profession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trend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chool-based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teachers' quality and improve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ve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it is important to clear and definit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schools' leaders; to arouse teachers' self development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the outside institutions; to use a variety of ways, various forms of teachers' in-service training mode; to increase education funds in 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Key words teachers; school; the school-based training

1 校本培训的内涵

最早的校本培训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美等国,其主要形式是将中小学教师集中起来,由大学和教师教育等机构通过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朱益明在其文章《论校本培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校本培训主要有六大理念:校长是校本培训的设计者和负责人;教师在工作中学习是校本培训的显著特征;教师的个人主动学习是校本培训的关键;同事间的共同学习与研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中小学与校外机构的合作是校本培训成功的保障;校本培训是整个教师培训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理念构成了当代校本培训进行的主要原则和标准,有利于建设一支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文化基础扎实、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强的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为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改的进行建立坚实的后盾。

校本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校本培训是以学校为培训的主要场所,以本校教师为培训主要对象,其目的是实现教师全面发展以更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每个学校的生源情况、学生基础、学生需求、教师整体素质、教学水平、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等各有所不同,因此校本培训应根据各个学校自身特点,立足本校师生的实际需求,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形成自身培训的特色。

在校本培训中应坚持的原则主要有:针对性原则,校本培训应以学校及本校师生的实际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开放性原则,本校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校外资源相结合;自发性原则,激发每一位在校教师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意识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多样性原则,在校本培训中应注意培训的内容、方式手段、模式、时间选择的多样性。

2 对当今校本培训的建议

2.1 明确学校领导的责任

学校领导与学科组长、年级主任、教师代表以及校外的专家组成工作小组,根据本校及其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设计并不断调整校本培训方案,定期考核教师学习培训发展的状况,不断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监督,使培训工作制度化、系统化。

首先,学校的领导要明确本校教师发展需求,必须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国家中小学教师培训要求与计划,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其次,学校领导要致力于把本校的学科组长、教师代表以及校外的专家组成工作研究小组,建立“同伴互助制度”,这样就可以实现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合作与互动。最后,学校领导者创建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励教师主动参与培训,而不是对教师施加压力,但是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辅助适度的监督和管理。

2.2 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

由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专业结构标准和要求不断更新和丰富,因此,教师的自主意识与主动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且直接影响校本培训的效果。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在不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每个教师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也是培训活动中的重要教育资源。首先,坚持以自我监督为主,外部控制为辅,激发教师发展的主体意识。再者,要做好每一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每位教师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最后,制定一定的奖励政策,物质奖励与精神嘉奖并举,激发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2.3 加强本校与校外机构的合作

对于中小学校来说,校本培训不应局限于对校内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拓展教育资源投入和利用的渠道,使学校获得更多外部资源支持,为学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校本培训的实践经验来看,实施成功的校本培训的重要保障是与校外教育机构共同合作,这些校外机构主要包括大学教研中心、师范院校、教育培训机构、研究院所、其他中小学等。建设优质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中小学校只有与校外研究机构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才能保证教师职后培训的连续性、有效性和终身化。加强校外机构与中小学的联系和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实践,有利于促进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实现校内与校外互通开放。

2.4 采用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是一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其培训方式需要不断改变和完善的,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程序化的模式,更不能是对原有培训形式的简单改造。教育教学问题是随着受教育对象和外在教育政策、社会要求、学校特色、办学理念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就是说教育教学问题具有不确定性。

就教师而言,其在不同专业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学科方面就具有不同的特征与需求,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征、教学理念与人生追求,针对的教学对象都不同,因此校本培训应充分考虑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与需求,探索出一套适合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学科与不同个性教师的培训模式。在进行校本培训时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如集体备课、教师读书报告交流会、专题探讨、行动研究、优秀教师观摩、推门听课评课、网络教育等,努力使每个教师都有所收获与发展。

2.5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教师培训的经费短缺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中校本培训开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教师培训经费普遍不足;在培训过程中一些教学设备、培训资料陈旧等导致培训效果不显著;培训校舍简陋,环境恶劣;对教师的物质激励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等。为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要以政府投资为主,同时吸纳社会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地筹措培训经费,保障开展培训工作所必需的经费开支,提高教师的待遇。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时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科学的教师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也需要随之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中的首要任务和新课改成功进行的保证。校本培训结合学校教师的具体情况,不仅能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而且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从而推动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学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 教师专业化”的误区及其批判[J].教育发展研究,200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