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

第1篇: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探讨了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课程体系的优化,实践环节的加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为导向,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合理定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统筹优化课程体系,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要求的总体计划实施方案,是各高校组织、管理和监督人才培养过程的文本依据。目前,我校作为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叉融合的高等学府,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使命,确立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为更好地实现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对培养方案进行再修订,从而构建更加合理的本科人才培养知识结构体系。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及我校民航特有专业的优势,通过对国内外其他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体系的对比,优化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正确处理好培养方案的继承与创新,汲取老版培养方案的优点,改进其不足,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定位和办学特色。

1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是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是了解本专业的入口。

1.1培养目标。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民航特色,主要在机务维修的理论与工程特别是机载电子设备与系统维护、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先进维修理论与方法、智能故障诊断、维修计划优化与维修管理等方面从事生产、教学(培训)与研发工作。本专业培养适应民航机务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富于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工程管理的专门人才和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能力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兼顾非民航相关领域人才需求,逐步建成民航机务工程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基地。

1.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具有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与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2.1知识结构要求。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社会服务意识与责任感,熟知必要的经济管理知识,;系统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工程学科、飞机电子系统及维修、计算机应用,并掌握一定的民航维修管理和适航管理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

1.2.2能力结构要求。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信息收集与综合处理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开展机务维护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飞机故障诊断和排故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电子类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并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主动跟踪民航科学技术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

2优化课程体系

2.1体现“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平台”分三个类型,即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其中,公共基础平台是指保证学科大类下各专业学生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素质水平的课程总和;学科基础平台是指保证本专业学生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素质水平的课程总和;专业基础平台是指本专业特定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素质水平的课程总和。通过三类课程综合的学习,可认为基本满足专业培养规格的基础要求。“模块”是指为达到本专业下某一应用领域“做事”所需的完整知识结构,本着柔性专业方向的原则,将部分专业课程按方向组成模块,即方向成组课,学生只能按方向成组选学其中一个模块。本专业的专业方向为航空电子,学生通过修读“平台”中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达到“合格”的基础要求,再修本方向的专业课程应当能够达到专业方向的要求。

2.2课程设置及相关比例要求。课程设置中包括主要基础课和学科主干课,其中主要基础课由学校负责规定,学科主干课由本专业负责规定,数量约10门左右。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线性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导航原理与系统、惯性导航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等。本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

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实践环节尤为重要。本专业实践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微机应用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认识实习在学生入学的第三学期集中安排,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典型机构和机械加工以及飞机结构与典型飞机系统有初步的了解和整体概念的了解。金工实习也在第三学期集中安排,使学生对基本切削加工工艺有初步的了解,对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微机应用实习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微机及微机操作语言工具的理解,引导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工具。飞机维修基础实习对维修技术基础有较为准确的理解,熟练掌握线路标准施工工艺和应用飞机维修文件。飞机电子系统实习需熟练掌握飞机电子系统的拆装、分解、校验、测试和运行以及CBT系统应用。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利用本专业基础知识,独立完成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设计任务,包括为完成此任务而进行的资料检索和利用,以及准确的科技语言的阐述。结束语本文探讨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文中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符合当下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进一步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波,高秀娥,胡玲艳等.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2016(3).

[2]张淑梅.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学研究,2006,29(3):218-219.

[3]王素玉,于涛,孟祥豹.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8):28-30.

[4]张宏喜.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与实践———对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9,23(1):66-69.

第2篇: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应对电子政务的机遇和挑战做出了积极的反应。一段时期以来,高校档案学系或改名为档案与电子政务学系,或新设独立的电子政务专业,或在原有的档案学专业基础上,增设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课程。根据笔者网上调研和统计,我国高校一般在公共管理学院(如湘潭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如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电子政务或政务信息管理类本科专业,有的高校如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行政学院设立了电子政务研究所(或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还有的高校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系改名为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增设了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课程。此外,在全国25个档案学硕士点中,至少有7个硕士点招收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它们分别是: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和湘潭大学。那么,国外高校的档案高等教育是否也有类似的变化呢?根据笔者对欧美高校档案学高等教育现状的调研,尚无在图书情报档案学教育的基础上新设电子政务专业或明显增设电子政务相关课程的个案。至少在当前,档案学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向电子政务和政务信息管理方向的延伸属中国档案高等教育所特有,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中国自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以及在电子政务的推进过程中对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和组织存在迫切的人才需求,而在此之前,我国高校没有对口的专业培养该领域的专门人才,因此,在政务信息管理领域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其二,在政府部门,现行文件和档案是政务信息的主要承载,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因此,从文件与档案管理角度开展对政务信息管理的研究并培养该领域的专门人才成为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一个新领域,体现了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时代特色和社会需求。

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社会敏感性和改革精神的同时,必须冷静地思考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设置问题,不可盲目砍掉档案学专业课程而轻易增设政务信息管理类课程。在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体系改革之前,我们须明确档案人员在电子政务中的职责和任务,在此基础上定位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的职责和要求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承担更重的责任,面临更严格的业务要求,这对我们档案学专业教育的定位及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挑战。

一、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的职责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中,机关档案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已经归档的文件,不参与文件的制发和流转过程,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电子政务由最初的政府上网到政府网上办公的推进,文档一体化成为提高电子政务文档管理效率的必要途径。文档一体化是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的基础平台,要求档案人员从后台走向前端,即在文件产生之初就介入其中,在电子政务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阶段就提出档案化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要求,其目的是保证电子文件在产生、流传过程中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从而保证归档管理的电子文件是可信的,日后可作为法律凭证和依据。这种做法可能会加重文件流转的负担,影响文件管理的效率,但是,却有利于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为电子提供稳固可靠的信息保障。据此,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应承担如下主要职责:

1、档案人员不仅要承担归档电子文件的鉴定、接收和管理工作,还必须介入文件管理。

2、档案人员需要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电子文件管理系统设计者、文档管理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对于系统设计开发和运行等各个阶段的文件管理提出详细的要求和建议,积极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

3、档案人员应加强与文书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的交流,监督和指导文件的生成、流转。

4、档案部门应明确提出电子文件的归档标准和要求,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的质量。

5、档案人员应借助电子政务平台,进行档案信息的、查询、提供利用等社会化服务工作。

二、电子政务环境对档案人员的要求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人员必须胜任政府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工作,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档案人员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原理和电子政务流程。

2、熟悉电子政务环境中电子文件的生成和流转规律。

3、严格遵行电子政务环境中的电子文件归档要求和管理规范。

4、能够熟练应用现代技术,具有信息化办公能力和文档处理能力。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取、传播以及载体形式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如何高效、安全地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和开发利用,档案工作者负有艰巨的使命。在电子政务环境中,档案工作者必须对电子政务基本原理、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等有所了解,除了掌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具备管理学知识、电子政务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技能,以及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电子政务专业人员与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工作者有明确的分工,他们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各不相同,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的要求也不相同,但都需要对彼此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档案人员主要肩负电子政务文档管理的职责和任务,他们必须具备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电子政务提供高效、安全的信息资源保障。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则主要负责电子政务系统设计、系统管理、技术开发等核心工作,他们必须熟悉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具备对电子文档的处置能力。

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及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定位

到目前为止,我国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模式有如下几种:第一,在公共管理学院或信息管理学院下新设独立的电

子政务本科专业。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只有设置独立的电子政务专业,进行专门的电子政务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从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电子”和“政务”二要素来看,电子政务专业依托于公共管理学院或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各有其优势,但由于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学院联合培养的模式还不多见。第二,通过对档案学系进行改名、增设电子政务方向课程、调整档案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等一系列措施对已有的档案学专业进行改造,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拓展。第三,在档案学、图书情报学等硕士点、博士点设置“电子政务”或“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招生)方向,培养电子政务、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高级人才。

第一种模式和第三种模式无可争议,而第二种模式须慎重考虑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的定位问题,以及档案管理与政务信息管理在档案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的权重问题。一方面,档案学专业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拓展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文件和档案是构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档案学专业教育必然要考虑电子政务对档案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档案人员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档案学系无论是否改名,在人才培养中都必须考虑电子政务环境。在档案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要将文件档案管理理论与电子政务相关理论相结合,将文件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与电子政务方法和技术结合,将文件档案管理流程与电子政务流程结合,培养能够胜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的档案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应坚持档案学专业特色,从文件与档案管理角度考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管理策略和解决方案,切不可放弃原有的档案学教学基础而盲目增加电子政务方向的课程。理由是: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以及专业的限制,在档案学专业基础上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复合知识结构和高信息素质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只有通过设置独立的电子政务专业,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才能全面培养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如果仅在档案学专业基础上大量、盲目增加有关电子政务的课程,将不仅使档案学专业丧失传统的优势和特色,也无法满足电子政务人才培养的需要,结果是舍本逐末,事倍功半。因此,对档案学专业的改革需把握好一个“度”和“切入点”的问题,这个“度”是指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以档案学专业为主干和支撑,“切入点”是指档案学专业调整应从电子政务文件与档案管理为切入点,结合电子政务特点,培养适应电子政务文档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的档案学专业人才。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可定位为: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和政务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文件与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实用型专门人才。

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围绕档案学专业的本科培养目标,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进行适当的改革,其宗旨是“厚基础、宽口径”,在保持档案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向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方向拓展。本文试以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的本科课程体系为例,分析和说明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近几年来,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经过不断调整,逐步形成了以档案学专业课程为根基的独立而开放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学校通识教育课、学院通开课、档案学专业类课程(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构成(见下表)。这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层次分明地体现了对本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

第一模块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是面向全校的通开课程,旨在培养现代大学生所必备的基本知识、素养和能力。

第二模块为学院通开课程,是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设置,反映学科知识基础和能力要求的通开课程,其目的是打破专业藩篱,加强“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内的知识融合和贯通,满足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通开课的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增强其对信息的处理和开发利用能力。

第三模块为档案学专业类课程,体现了档案学专业的学科知识构成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档案学专业教育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领域拓展的趋势。根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该模块又可划分为档案学核心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政务信息管理类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其中,政务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政务信息管理、电子政务概论、行政管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所占学分为15个学分,与档案学专业学位要求的140个学分之比甚微,充分体现了以档案学专业课程为主,政务信息管理课程为辅的特点。此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类课程在学院通开课模块和档案学专业类课程模块中得到体现。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以及通专结合的思路,形成了以档案学核心基础课程为主,政务信息管理相关课程为辅的独立而开放的课程体系。其独立性体现在保持档案学专业特色,而开放性则体现在档案管理与信息管理、政务信息管理等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密切联系。

结论

针对目前档案学系改名或增设电子政务课程的现状,我们首先应明确电子政务环境下档案学专业的定位,是另设电子政务专业,还是在档案学专业基础上建设电子政务专业,或者只是增加一些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课程,这关系到今后档案学专业的兴衰。如果处理得当,档案学专业将借电子政务而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否则可能使档案学专业丧失独立的学科地位。笔者所担忧的是,如果档案学系盲目改名或盲目增加与电子政务有关的课程,不仅易使档案学丧失独立的学科地位,而且因学科基础限制,也不可能培养出能够真正胜任电子政务管理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笔者认为,档案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坚持专业特色,同时,拓展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提升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满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需求。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档案工作者应是掌握档案学基本理论和电子政务的相关理论及知识,既熟悉电子政务流程和运行机制,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胜任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办公、电子文件管理、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电子政务环境下,我们应立足档案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同时,结合电子对文件和档案管理的要求来调整课程体系,补充教学内容,基本出发点依然是文件和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协舟,《电子政务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专业可行性分析与教学计划构想》,《档案学研究》,2006,(1)

2、杨雯等,《电子政务与档案管理关系初探》,《档案学研究》,2006,(5)

第3篇: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专业体系;工作过程;人才培养方案

在专业建设工作中,专业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纲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文件,是组织教育教学、安排教学任务、检查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工作按照基本规格达到培养目标,表现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文件。

1.专业体系建设指导思想和建设目的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企业和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不断开拓创新,坚持专业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按照学院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安排,我们根据本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对专业的反馈意见和需求,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行动导向和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并按照该思路作为专业和课程建设重点,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这样的建设原则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

2.专业建设思路

2.1学习高职教育理论,转变教育理念;理念转变是专业体系和课程改革成功的先决条件,为此,课题组在系部组织下,深入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及精品课程建设理论,转变教师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选派专业带头人、课程技术负责人参加教育部、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种旨在转变教师高职教育理念的培训,先后安排各个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课程等负责人参加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精品课程建设培训讲座,深化课程建设理论的认识;课程组老师还多次听取全国知名的职教专家来校举办的讲座,学习课程改革思路,先后听取了职教专家等有关精品课程建设讲座。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认识,并逐渐转变教学理念,并将所学教学理念积极投身到课改中。

2.2专业调研;坚持走产学结合的专业发展道路,结合供用电技术专业实际情况,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主动立足于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专业和社会需求调研,关注毕业生就业需求和新技术应用。为此,供用电技术专业调研组制定了系统的调研提纲,专门制作了用于和现场人员讨论的本专业覆盖岗位工种所应具备的目标能力,各项目标能力应包括的工作任务等调研资料。并采用到企业调研、利用网络沟通调研、利用电话沟通调研等方式,先后对学院专业面向的行业6家单位、地区4家单位进行了相关企业的企业调研,内容涉及变电运行与检修专业工种员工技能需求、变电检修、电气试验、用电及配电系统的员工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核心技能,发放了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表和用人单位跟踪调查表20余份。通过调研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改革的具体方向和举措。

调研显示:本专业面向的行业公司及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用户单位,覆盖的职业岗位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变电运行与检修、变配电所值班员(值班电工)、用电技术维护与服务等岗位工种。这些岗位工种涵盖了行业和企业用户12大技术工种,对应12种职业资格证书,

3.专业体系建设思路和内容

通过调研,汇总整理有关资料,课题组以高职教育理论指导改革过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改革目标,分析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界定并重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根据核心课程内容,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确定课程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

3.1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内容,根据调研信息,经过分析综合,总结出本专业学生应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31项,对着31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汇总,进一步归纳确定专业五大典型工作任务:变电运行技术、电气设备使用维护与检修、电机使用与维护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技术和用电技术与管理等。

3.2课程体系和理实一体课程重构;以企业真实的和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为载体,按照理实一体、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完成项目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重构,形成本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

电子类课程:模电、数电、电子线路装配实训是供用电专业基础课,将原来单独开设的模电、数电两门理论课以及电子线路装配实训课整合为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两门理实一体课,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式组织教学。

电机类课程:将有关电机的理论实训课程整合为电机运行与检修一门课程,该课程包括变压器、同步机、异步机、直流电机和微特电机4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学时数在45-60之间,各模块的教学在相应的理实一体教室以及电机实验室、电机专门教室完成。

plc课程将原来的理论课与实训课整合为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分为电机控制、自动生产线控制及综合应用三个模块,每个模块由多个项目组成,各个模块的项目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灵活进行选择。

3.3专业核心课程设定;课程整合后,重构了本专业电子电路基础与实践、电机运行与检修等七门理实一体课程作为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这些核心课程包含了本专业覆盖岗位的全部职业能力,实际授课时数达到31周86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40.3%。理实一体课时比例得到极大提高。

核心课程全部进行了学习情境的设计,包括本学习情境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目的是通过多个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之目标,解决专业课程进行中的讲练分离、不能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的问题。

在专业方案中强化了顶岗实习,课时数达到18周540课时,与专业核心课程两项合计1408课时,占专业学习领域课时比例65%。

3.4课程标准的制定;核心课程学习内容重构,确定了课程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在系部的指导下,课题组制定了本专业全部40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各个课程标准包括课程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项目载体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考核标准、学习情境设计等要素,特别突出了建立在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学习情境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对制定的课程标准在教研室进行了研讨,保证课程标准能够准确指导课程教学。

4.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论证与实施

课题组、院、系和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论证。

在方案和课程标准制订阶段,课题组开展了专题教研活动讨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定出了专业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初稿。学院和系部针对课题组制订的初步方案进行了多次反复论证,组织讨论专业方案,确定课程整合思路,并总结了专业改革阶段性工作。又组织讨论专业方案课程设置,在学院层面组织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论证会议,请企业专家对方案的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专业定位、专业覆盖岗位的完整性、典型工作任务的针对性、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等内容。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后,在学院的支持下,选定本专业一个班进行了一轮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经过一轮教学应用,进一步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体系建设解决的问题

专业体系的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为课程教材建设制定了依据,明确了思路,各门课程负责人正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制定教材编写计划,组织编写教材。计划在课程实施之际推出课程改革后的配套教材。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5.1专业教学模式;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突出了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设计;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工学结合、职业导向、能力本位”的理念,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充分利用真实的或仿真工作环境,确立核心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情境,强化了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5.2课程体系特色;①强调通过基础学习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劳动观教育,同时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②专业知识强调实用性、专业性,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做到知识够用、专长突出、技能娴熟。③课程设置突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注重实用性、开放性、科学性,专业拓展领域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及知识的实用性,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拓展能力。

5.3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采用引导文教学法(六步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在实施教学的六个步骤中,根据实际需要可辅以其它教学手段,如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等。

6.研束语

本文提出了专业体系建设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并对专业体系中关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思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阐述了专业体系的优化意义,对专业体系中的专业建设内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所提出的建设思路在实践中已经体现出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意义,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企业技术的不断更新,专业体系建设仍需后续的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第4篇: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摘 要】探讨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发展现状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 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并探讨了工程硕士管理过程组织的三点工作体会。 

【关键词】工程硕士 水电特色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23-02 

 

在长达13年之久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试点后,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5次会议审核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其目的是为了改变研究生培养类型单一现状,解决企业高层次专门人才紧缺但又长期得不到应有补充的问题,为我国工矿企业和工程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当时,全国按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试点高校有14个,招收人数为1525名。到2007年,按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高校增至212所,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增至57146名,招生规模扩大了近40倍。各培养单位均在积极探索工程硕士培养的新思路,以切实解决培养中的共性问题。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2005年开始招收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本文结合该院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探讨具有水电特色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制定及相关问题研究,以加速为我国水电事业在职培养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技术及管理人才。 

 

一、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现状及不足 

 

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单位对我校的工程硕士培养与管理工作是满意的,起到了以科研促生产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下列不足: 

1.培养方案单一,不能完全适应工程硕士培养的需要。 

工程硕士来自生产单位,多是带着实际问题来的。知识需求的选择性比较强。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在水电设计、施工企业有大量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维修、采购、招投标等工作的技术人才。三峡大学是一所水电特色鲜明的学校,近年来,也招收了部分具有水电工程背景的机械专业的技术或管理人才攻读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实践表明,用现有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来指导这些在水电领域工作的工程硕士的培养,显得生硬而不切实际,必须制定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课程设置不够丰富,未能完全贴合人才培养需要。 

工程硕士对知识的选择性,决定了他们对课程的选择性。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工程硕士心中都有个期望的课程菜单。调查显示,学生的期望菜单不能在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得到部分或完全的实现,目前的课程体系未能完全贴合人才培养需要。 

3.培养过程的管理不够灵活 

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工”、“学”矛盾突出。而且生源分散,培养过程中个性化特征突出。因此,工程硕士的培养管理工作,突出体现为对象少工作量大,规范管理难度大。探讨适合工程硕士管理的体制和平台建设非常必要。 

 

二、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制定 

 

培养方案必须解决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向的问题。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发展,水电行业亟需大批从事水电施工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维护及采购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因此,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为:为水利电力事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工学理论基础和水电工程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现代技术方法与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的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工程应用人才。 为更好的体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征,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采用“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1]“平台”是指机械工程基础平台,体现为该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的培养口径应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来确定。“模块”则体现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根据水电事业发展的趋势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需求,设置六个专业模块,形成六个具有水电特色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三、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体系依赖并服务于培养目标,是落实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依据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平台+模块”模式的课程体系。工程硕士的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其中,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则属于“平台”部分,专业方向课则以模块形式存在。学员进校后可以根据他所选定的研究方向来选定所修的课程模块。 

分析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可知,“复合型”与“应用型”是其主要特点所在。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复合型”的培养特点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知识虽然是分学科的,但是应用或创新时却是不分学科的,这就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出发点之所在。因此,依据研究方向,专业课程设置应涉及包括机械工程在内的两到三个学科的主要内容。各研究方向所涉及的学科见图1所示。但这并不是说将其方向课设计成无所不包的大杂烩,而是要在保持培养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这一基本定位的前提下,开设部分与培养方向相关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并对部分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如整合数理统计和矩阵论成高等工程数学;整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成高等工程力学;整合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成计算机与网络数据库技术;在基础英语部分加强词汇、听力、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在专业英语部分加强专业文献的翻译和写作训练。为此,设置平台课程如下:科学社会主义、外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高等工程力学、高等工程数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等。 

“应用型”的培养特点并非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而是体现在教学大纲,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它不要求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对该门课程的全部内容作面面俱到的讲授,而是有选择地讲授工程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撰写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大纲时,应注意与本科生和在校硕士研究生课程大纲区别开来。另外,因为工程硕士的工作经历和理论基础不一,在专业课的讲授方法上,建议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尽量不要“满堂灌”。[2] 

 

四、加强过程管理,把好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关。 

 

1.整合多方资源保证理论教学的质量 

培养方案的实施很重要的一部分便在于理论教学。上述专业模块,涉及多学科知识,仅靠一个专业的师资力量来完成教学任务,是很困难的,而且势必加大教学成本。通常,机械工程领域是依托在机械工程类学院组织教学,师资可以聘请经济与管理类、外国语类、土木工程类与电气类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甚至还应积极寻求不同学院,不同学校间的教育合作,试图把在同一地区开设教学点的学校联合起来,根据专业对来自各校的学员进行统一分班,师资上学校间协调选派,建立学校间互相承认学分的制度。这样不但可以节省教育成本,还可以集中多方优势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另外,还可以为学员提供更多的便利,从而扩大招生规模。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注意培养既热心工程硕士教学,专业与教学水平又高的教师组成较为固定的教师队伍。 

2.校企联合保证实践环节教学质量 

工程硕士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指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环节。工程硕士采用的是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论文工作大部分需在工作单位完成。这给学校导师的指导带来不便。而且学员除要完成学习任务外,还要完成本职工作,压力大。因此,调动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单位导师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校企联合,才能保证实践环节教学质量。[3] 

3.提高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部门管理水平 

工程硕士这种不脱产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其教育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工程硕士的教育是一个过程管理过程,只有强化过程管理,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质量,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媒介和协调作用,调动参与工程硕士培养的各方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有效达成。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工程硕士管理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以及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五、结束语 

 

文中探讨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发展现状及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并探讨了工程硕士管理过程组织的三点工作体会。其中,具有水电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向,对解决水电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丰富机械工程领域的培养特色有一定贡 献,对指导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11~14 

第5篇: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项目驱动式 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强、口径宽的专业,对工程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随着“产业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化”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电子信息行业高水平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对其知识结构、素质和能力等方面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国内各高校竞相开办相关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而许多学生毕业后由于工程应用能力差,不能适应企业环境,就业即失业,究其原因是在学校理论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之间缺乏必要承接[1]。

我校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强调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工程性。前期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的定位不能与时俱进,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与企业和社会需求脱节;(2)实验教学环节中的验证性实验比例较大,创新设计性实验的设置相对偏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开发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3)工程实践训练环节相对比较薄弱,学生兴趣不浓厚,在整个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电子信息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采用项目驱动方式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对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1.项目驱动式的内涵和意义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2]的教学方法,学做结合,将工程应用中的具体项目引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接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践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中必备的组成部分,在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必须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电子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技术,按照企业对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体系,认真梳理和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基于项目驱动思想的模块化、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1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现代电子信息系统及产品的研究与设计、调试与维护、管理与开发等能力,获得电子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测量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电子信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受到本专业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可从事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工作。

2.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法

2.2.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2010年至今我们修订了2次人才培养方案,2014年修订的培养方案主要依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南昌工程学院制定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原则意见》及学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思想,遵循教育规律,优化课程体系,增强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两平台+N模块+一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并重新修订各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

2.2.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基于“项目驱动”的思想,构建“模块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主线,结合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学科竞赛等项目,制订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改革方案,整合资源,优化实践课程体系。采取“课堂内外结合、多种形式互补”的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保证四年实践教学不断线,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知识、能力和素质有机融为一体。

按照循序渐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原则,将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作为前后衔接的有机整体并统一规划,采用项目驱动的模式,制订分层次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将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工程设计性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按照工程认知能力―工程实验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施能力四个层次和模块进行课程设置[3](见下图)。

图1 项目驱动式教学体系层次及主要课程设置

2.2.3采用递进式项目驱动法设计实践环节教学内容

所设计的实践环节基于项目引导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学生从工程基本素质培养和单元电路设计训练开始,到独立完成小系统设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同时将学生开展创新科技活动和电子类竞赛有机地融入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4制定并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实践教材

根据实践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要求,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将一个工程项目分解和细化成多个小项目,编制相应的教学大纲和实践教材,先从基础型、简单验证型实验开始,逐渐增加综合性实验,最后进行设计性实验,特别增加部分选做实验及课外实验(实训),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虚拟实验,等等。通过多种实验方案和内容的设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环节的工程性、应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际动手能力。

3.结语

新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专业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我校2013、2014级学生在校级、省级、部级电子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毕业生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了就业质量。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丰富了教学内容,完善了教学手段,构建了基于项目驱动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教学模式,必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古天龙,等.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基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

[2]于北瑜.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

第6篇: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方式

一、我国养老保险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重要意义

(一)现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今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养老保险业务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档案实体以数字信息化的方式存在,不仅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更方便了信息调阅的程序,有效节约了档案存储空间。由于缺乏专业的养老保险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人才,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不完善,造成我国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相关软件间的不统一性,尤其是计算机软件及机器配件质量问题造成信息管理不协调问题存在,档案的起草、印发及修改问题主要借助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完成。档案资料的保存,主要采用电子文档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库里,由于计算机开发语言的不统一,造成资料的转换及共享存在一定的障碍。在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进行保存为档案资料的利用及检索提供了方便,但由于信息技术安全存在的问题,部分不法分子窃取及伪造档案信息,造成信息泄露。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及保护的意识淡薄,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不利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二)重要意义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传统纸质档案转换为电子文件并录入到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的目标,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档案资料的查询及提取实现了电子化操作,借助网络平台,规范了养老保险档案信息的归集、建档、整理及管理活动,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实现了档案资料原件的完好保存,促进了我国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电子化及网络化发展模式。系统中电子加密技术的使用,增强了信息的安全性,实现了档案资源的科学化管理。现代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化了信息的采集及管理,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时效性,远程服务平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信息化使得档案资料的编著时间得以有效的缩短。

二、养老保险档案电子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方式

(一)实现档案信息建设的智能化发展

在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引入现代智能化软件,实现照片档案、文书档案、实物档案及基建档案的智能化管理,简化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通过建设完善的库藏档案目录数据库,优化档案资料的检索程序,实现档案资料的内部共享。为提高档案资料使用的便捷性,应加大远程服务系统的建设,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方便养老保险相关业务活动的开展,逐步实现养老保险相关业务的异地办理。

(二)利用现代技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利用现代技术,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利用系统内存储的个人基本信息及参保单位信息,通过档案数据库平台,提高养老保险事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方便了信息资料的统计与分析,电子档案检索系统的建立,将可公开的电子档案信息交由相关档案管理部进行管理及维护,其他人员有权查阅但无法更改,保证了信息的安全可靠性。现代养老保险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可方便用户信息的查询及了解,个人可查阅自己的缴费详情等。

(三)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机制

规范化的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是实现养老保险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依据,档案管理网络的安全性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因此档案管理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机制,这就要求不断的创新档案管理的具体制度,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机制进行完善,实现各项工作的统一规范化开展,通过工作细化的方式,制定各项工作对应的安全措施,在统一档案管理工作标准的基础上,规范相关人员的操作,保证档案资料库发挥最优的效果,确保档案管理网络通常,优化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程序。

(四)档案信息化工作服务方式的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档案管理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需要。应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服务,创新小型档案馆管理系统,建立计算机软件的管理规范及标准,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及过度利用。引入微缩技术服务对重要档案资源进行重点保护及储存,开发并利用好光储存服务,利用光盘速度快、容量大的特性,方便重要档案资料的编排、检索、阅读及储存。合理开发公共网络服务,充分利用电话及计算机网络等公共网络资源服务于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五)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人才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应注重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对档案管理信息化中的各项工作进行调查,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然后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依据学习人员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培训内容,利用培训人员间的交流,加强学习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安排有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工作的指导,帮助新进员工熟悉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通过安排工作人员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方式,促使员工不断学习先进技术,使其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软件设备的正确使用及规范化操作。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开展。

三、总结

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作,应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及管理机制,注重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采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大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作风.养老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管理决策模式应用与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第7篇: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

一、建设目

在当前经济供给侧改革的转型期,针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而言,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按照“创新创业特色专业”的专业改革思路,重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为抓手,突出实践教学,运用案例分析和项目训练教学法实行模块式教学。以双创教育改革为推力,拓宽专业视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强化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和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最终实现“学中创、创中学、学创相长”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建设内容

1.培养方案

2017―2018学年开始,电子商务专业新生实施新的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突出并旨在推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密切融合。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学分占比60%,实践教学学分占比40%,实践教学学分中创新创业学分占比50%,每学年创新创业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10%。以创业学分的方式,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创业比赛、进行自主创业等活动均可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

2.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以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双创能力培养为引导,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教学,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使课程体系设置从传统的就业教育向创新创业教育转变,重点建设网上创业、跨境电商两个创新创业课程群。《网上创业》课程群包括《网上创业》《网店装修》《网店客服》《文案写作》《网络营销》等。课程群包括《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实务》等。

3.教育资源

课程资源、实践资源、平台基地等教育资源的协同整合,统合孵化、培训、实践等立体化功能,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意识,激励并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与创业,以实现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迎合于供给侧改革而顺利就业创业。一方面,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资料库,注重收集或编制与时俱进、实用、科学的教材资源;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整合实践资源,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创新创业的大环境、利用淄博新区建设契机,确保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均能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三、具体改革方案

1.制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定工作做大量的准备。首先,组织教全体教师对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进行认真的研讨。其次,回访往届毕业并已经工作的学生,联络用人单位相关人员,收集他们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和看法,作为专业培养方案的修改和制订的参考。最后,走访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经验,与相关创业教师深入交流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学分学时等情况。

2.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首先,开设创业课程群。在现有基础上,加入创业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到学生必修学分里面。其次,修订相关的教材。鼓励任课教师编写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融合的教材,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扩充教学内容,构建完整的纳入创新创业知识的课程体系。

3.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对接社会教育资源、创新创业资源与产业人才需求,构建创业孵化平台等支持环境,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一方面整合校内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学校可以通过创业大赛,进行自主创业了解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为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提供硬件基础和软件环境。另一方面整合校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首先,依靠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丰富的行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构建创业孵化平台,尝试校企共同培养模式。

4.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

大力度打造“专业+创业”的师资队伍,促进两类知识体系的融合,专业教育侧重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创业教育则侧重于创业能力、创业思维等的培养。一是,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培养,鼓励45岁以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者定期去相关部门进行实践培训,多个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知识。二是,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计划,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省级组织的创新创业教师专项培训,形成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将具有专业优势和创业知识的教师组织在一起,通过设计专业课程环境和实践创业环境来共同完成课程的传授。三是,鼓励教师开展校企横向合作项目,担任创新创业教育导师,指导学生应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指导扶持大学生创业实践等活动,做到教学相长。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创业素质。

5.优化考试考核方式

首先,深化考试考核内容方式和成绩评价机制改革,建立多样化、多元化的成绩评定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课程的考核需要,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试形式改变,促进创新能力提升,支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其次,将实践性考核和理论性考核相结合,探索基于过程和结果的双重考察。在专业课程学习时,将专业理论与创新创业实操融合在一起,重点考核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的实操能力。例如学生参加创业大赛、进行创业实践采用加分等形式。这种考核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把握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丽萍.社会转型期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67:105-106.

[2]吉峰,李淑玲,李雪梅.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3+2人才培养模式构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0:13-14.

[3]李国强,王旭红.应用心理学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

[4]张素玲.关于高校实践教学创新若干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1(10).

第8篇: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培养方案;分级分类;因材施教;实验班

作者简介:孙会琴(1973-),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石秀杰(1972-),女,河北唐山人,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1030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40-02

创新人才培养是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方式,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旨在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这是一项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计划。[1]近两年各高校纷纷推出实验班,目标直指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改革培养模式。清华大学今年新增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实验班,目标是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拔尖人才。实验班的培养办法将会不同于传统医学教育,海外交流将是其重要特色。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了“工商管理—法学双学位实验班”和“工商管理全英文教学实验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有三个实验班面向北京考生录取,分别是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实验班以及华罗庚班。此外,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也都推出了各自的实验班。

河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一贯宗旨。实验班人才培养是我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优秀学生实施分级分类培养和创新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我校于2009年开始试行在电气信息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两个本科一批招生专业实行实验班培养制度,通过配置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构建丰富的学习环境、革新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表现优秀的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

一、实验班培养目标

在强调“以人为本”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今天,因材施教更是成为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中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教学原则之一。[2]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培养一批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锐意创新、善于协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创造型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同时,积极进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了分级分类人才培养模式,为全校本科教育改革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

结合学校的教学特色与优势,突出教学围绕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实验班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培养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和创业型专业人才。研究型人才——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雄厚、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旨在继续深造的学生;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基础扎实、思路开阔、实践能力强、善于合作的工程技术骨干;创业型人才——培养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能把握机会勇于创业的学生。

二、实验班培养方案

针对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同时保障实验班教学和管理的完整性,从2009级实验班开始实施独立的培养方案。

1.明确指导思想

培养方案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统筹培养全过程,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兼顾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贯彻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培养方案着眼于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淡化专业,按学科大类制订培养方案;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3]研究型学生应加强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工程技术型学生应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零对接;创业型学生应加强独创性思维及各类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2.构建课程体系

学校通过组织学习讨论,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修订完善了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由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教育模块、专业模块、集中实践教育模块四个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成及学分分配如表1所示。

课程体系中德育系列、外语系列、身心素质系列和计算机基础系列保持学分学时数不变,保障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适当增加自然科学基础系列、学科基础系列、专业基础系列学时数,以提高基础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学时;适当减少了通识素质教育系列和课外实践教育模块所占的学分比例。

3.修订教学大纲

由于实验班学生基础好,学习积极性高,求知欲望强,因此重新制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如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要在一年级完成大学英语的基本教学任务,并在一年级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二年级教学中,应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提高大学英语六级和考研成绩。“普通物理学”教学中,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有重点地加强电磁学内容的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力电子技术”和“电机学”在增加学时的基础上增加授课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以满足学生考研的需要。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4.改革教学内容

修订的实验班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设置、课程前后衔接、各学期课程学时分配进行了统筹考虑,并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以努力做到鼓励考研、强化实践、分类培养。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信息类学科的基础课程。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提高实践技能水平。可利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并调试,强化其实践能力。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班学生在第6、第7学期增加了“电机控制综合实践”实践型课程,[4]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目的,讲授如何开题、设计、撰写科研论文等理论知识,以小组(3~4人)为单位聘请科研能力强、有科研课题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科研作品,如制作实物或,从而增强其专业实践能力。

根据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考研和就业的不同要求进行分类培养,对实验班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不再分专业方向,以满足专业方向教学的需要;将理论知识较少、以应用为主的课程设置为基础选修模块,鼓励学生自学为主;制定了考研选修模块和实践选修模块,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

充分利用个性化教育环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个性化教育环节集中安排在第7学期,共计6周时间,要求学生修满4学分。内容包括工程训练强化、科技创新训练、创业教育指导等不同教学环节,由学生根据个人发展并结合创业、就业目标自主选择参加。个性化教育环节针对研究型学生开设了“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等考研指导课程;工程技术型学生在教师指导科研课题的基础上,利用电气控制与PLC平台或单片机开发平台熟练掌握工程设计开发技能;创业型学生在具有工程实践和设计开发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公司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过程中,开阔了视野,从而为创业打下了基础。

三、结论

目前学校开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自动化两个实验班均属于电气信息类,可按照学科大类实施培养方案,将专业相关、相近课程统一,重新制订教学大纲,聘用优秀教师进行集中教学。通过对实验班培养方案的修订,统一了指导思想,明确了培养目标,在合理的管理机制下,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第二学期末均已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2011年9月进行的全国电子大赛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提高了设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把握契机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11,(1):28-30.

[2]彭丽华.浅谈因材施教原则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197.

第9篇:机电一体化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人才 培养方案 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随着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更显重要。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对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市场掌握的初步情况,行企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人才质量,还是队伍数量上均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区域生产企业的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中,通过现场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专业岗位群结构、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和方案改革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信息收集。经过对上述信息点的提炼和综合分析,确定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检修、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依托区域机电类企业,利用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围绕职业岗位需求,创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两方深度融合,三入企业,零距离上岗”为特征的“1230”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转向培养学生参与建构工作世界的能力。

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结合对职业岗位(群)的调研,针对设备运行与维修、机电设备操作与维护,产品与工艺设计三大类岗位,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完善从技能的适应培养到技能的构建培养。形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两方深度融合,三入企业,零距离上岗”为特征的“1230”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职业能力发展不同阶段,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并按照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构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把培养过程归纳为4个学习培养阶段。(1)阶段1:职业导向的工作任务――入门和概念性知识。即在第1、2学期完成基础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基本技能培养为目的,加强机械制图与CAD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学习能力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同时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室及合作企业,进行专业认知、见习教育,完成简单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2)阶段2:系统工作任务――职业关联性知识。即在第3学期通过基于工作系统的特征和内容来确定、自动化控制与PLC技术等单元的学习,利用校内实验实训室,采取虚拟实训与生产性实训相结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完成系统工作任务的基本能力。(3)阶段3:伴有问题的特殊工作任务――功能性知识。即第4学期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借助实际项目载体,侧重于机电设备维护与维修等技能训练。(4)阶段4: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以经验为基础的专业系统化知识。即第5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在对口岗位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融合。第6学期实现真正的顶岗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综合技能强化,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学校老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学生共同指导、管理和考核,将诚信教育、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

(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着力点,具体指重点培养学生对机械及其电气设备的综合维护管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机电设备安装、维护、检修、管理技能。建立一体化、动态的课程结构内容。(2)“校企深度融合”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简称“四合作”的体现。(3)“三入企业”是指在人才培养周期中实行三次出校门、三次入企业,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融合,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快速养成。(4)“零距离上岗”主要是指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和“三入企业”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毕业时在岗位技能和企业文化内涵上符合企业员工的要求。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毕业前就能上岗工作,真正实现就业的零距离。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研究,践行了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过程,相信在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