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面试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面试实训总结

第1篇: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工作主题,服务于全市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服务于基层及广大群众的工作需要,以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方法为依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先进理念渗透,加强干部培训,着眼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能力,促进我市干部队伍建设的全面发展,为圆满完成我市各项工作任务提供智力支持。

二、总体目标

为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统筹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和干部成长,按照《改革纲要》和《黑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十二项重点改革项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紧紧围绕省委推进“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中心工作,通过一年时间的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方法试点工作,在全市建立健全符合我市市情特点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组织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试点内容

(一)、改进培训班次设置方式,推广专题研究、短期培训、小班教学、突出按干部类别开展培训

要着眼于增强干部培训效果,不断改进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体系。一是改进培训班次设置方式,按干部类别开展培训。全市干部培训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处科级干部为主要对象的处科级干部、处科级后备干部、新任处科级干部等培训班次;第二层次是以同类干部为主要对象的政工书记、组工干部、宣传干部、纪检干部、工会干部等培训班次;第三层次是以股级及以下干部为主要对象的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青年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培训班次。二是根据不同层次、类别干部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等,推行专题研究、短期培训、小班教学等有效教学方式。通过改进培训班次设置方式,推广专题研究、短期培训、小班教学,按干部类别开展培训,不断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以达到干部教育培训目的,切实增强干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

(二)、改进讲授式教学,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

要改进讲授式等传统教学方式,围绕实施干部素质教育和能力培训的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运用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方法,尤其是教学内容要由传统的供给式教学模式向学员需求式管理模式转变,满足学员的实际需要,使教学既是学员动态选择的需要,也是与时俱进培养人才的过程。通过改进讲授式教学,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增强教师、学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

(三)、建立异地培训、挂职培训、分段式培训机制,探索干部免职脱岗培训、后备干部个性化定制培训制度

在建立异地培训、挂职培训、分段式培训机制中,要实行“本地党校培训、市委党校学习、社会调查研究、异地参观考察、基层挂职锻炼”等五段式培训,分别为:本地党校培训半个月,学习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建设等基础理论及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运用,提高学员的理论思维能力。市委党校学习半个月,进一步掌握党的基本理论,提高学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社会调查研究半个月,让学员自主选择课题,到基层相关领域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异地参观考察半个月,以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启迪学员思维,开阔学员眼界。基层挂职锻炼一个月,以副书记或助理的方式参与基层工作,增强学员的实际工作经验。要突出实践锻炼,增强学员培训效果,让学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熟悉和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发展战略、工作重点,以及社情民意、人文环境,融入当地的干部群众、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融入当地的改革发展实践。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干部免职脱岗培训、后备干部个性化定制培训制度,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取得实际培训效果。

(四)、探索跨地区、跨部门、跨学校的合作培训模式

在探索跨地区、跨部门、跨学校的合作培训模式中,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优质资源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培训。要发挥资源优势,开辟各类实践教研基地,为加强干部能力培养和党性锻炼提供直观、生动的课堂。要鼓励和引导具备干部教育培训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干部教育培训。要积极整合师资,利用社会的力量,在各个专题教学中尽可能邀请相关领域的一流专家授课,增强学员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试点目的

(一)、提高干部的思想素养和实践能力

试点工作要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培训内容体系。要致力于提高干部理论素质,突出抓好理论武装这一首要任务。要致力于提升干部的道德品格,突出抓好情操教育。要致力于提高干部的知识素养,突出抓好能力培养。要致力于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突出抓好执行力提升。

(二)、明确服务地方的培训目标

试点工作要着眼于“面向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战略重点、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建设实际,全面提高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凝聚力”,为促进本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三)、打造学员欢迎的精品课程

试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善于总结提炼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鲜经验,认真分析研究今后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略和措施,打造一定数量的有较高影响力的培训品牌项目,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精品课程体系。

五、实施步骤

本实施方案时间为一年,即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制定方案阶段

按照《改革纲要》和《黑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十二项重点改革项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就“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方法”试点工作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在经过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制定《市“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方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上报省委组织部审批。

第二阶段:试点运行、组织实施阶段

《市“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方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省委组织部审批后,进入试点运行、组织实施阶段。要根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制定试点运行计划,按计划有序、扎实组织实施。要加强对试点运行、组织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及时向省委组织部报告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形成报告阶段

要对近一年来的“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方法”试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既要总结取得的成功经验,也要实事求是分析存在的不足与差距;要注重发现、培育试点工作中的先进典型,更要提出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报告,促进“创新干部培训方式方法”试点工作进一步深入发展。

六、工作要求

(一)、坚持改革创新

按照《改革纲要》和《黑龙江省干部教育培训十二项重点改革项目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各试点单位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培训理念和经验,围绕重点改革项目开展试点,提出有助于全面推进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二)、注重实际成效

试点工作要注重实际成效,增强干部培训的实效性。要勤俭朴素、艰苦奋斗,节约培训经费,不搞劳民伤财的花架子、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要密切联系实际,总结出的经验,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做好示范引领

试点工作要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特别是身边的典型,通过试点先行,有效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推动我市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工作深入发展,并取得实际成效。

七、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

市委组织部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市试点工作。组长由市组织部主要领导同志担任,成员由纪检监察、宣传、统战、机关工委、编制、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保、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以及党校、行政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有关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组织部干部教育处,负责全市试点工作的牵头抓总、综合指导工作。各试点单位要建立相应领导机构,具体负责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有序进行。

(二)、统筹规划、分段实施

全市各单位要把试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作为一件主要工作,纳入本单位工作规划,统筹安排,切实抓紧抓好。试点工作要分阶段组织实施、稳步推进。在调查研究、制定方案阶段,要进行调查摸底,了解掌握相关情况,制定具体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在试点启动、组织实施阶段,要积极稳妥地推进试点工作,及时向市委组织部汇报试点工作的情况。在梳理经验、总结工作阶段,要采取座谈研讨、问卷调查、经验交流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形成工作报告。在试点工作经验推广阶段,市委组织部在对试点工作检查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各重点改革项目试点的成功经验,形成具体的指导性意见。

第2篇: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1.1系统所需技术

系统以Windows平台下的ASP技术为框架,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server2003+IIS6.0;数据库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

1.2功能设计

护理学基本技能在线练习和考试系统应以满足护生进行在线技能练习和考试以及教师考核护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作为出发点。系统应按照教师要求,依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培养目标,显示护生选定操作项目的实验课件演示、上课视频、视频点播和对话示例等;或者从已建立好的题库自动生成试卷;护生根据屏幕显示的题目用键盘输入答案;考试结束后,计算机应能自动保存、阅卷、统计成绩和进行成绩分析。因此,该系统应具有教师界面和护生练习考试界面两大部分,实现实验视频点播、智能答疑、实时讨论、随时出题、联机考试、实时判卷、成绩统计与分析等功能。

1.3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需求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数据库可为以下数据和数据结构:教师(用户名、密码、邮箱、是否管理员);护生(学号、姓名、密码、学院、班级、邮箱);技能训练(实验项目、实验课件演示、实验上课视频、实验视频点播、实验对话示例);互动交流(公告栏、在线作业、智能答疑、实时讨论);题库(实验项目、题型、试题内容、选项1、选项2、选项3、选项4、正确答案);试卷信息(实验项目、试卷编号、难易程度、试卷总分、题型1数目、题型2数目、题型3数目、题型1分值、题型2分值、题型3分值、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设置时间、设置者);考试成绩(自动编号、考生学号、姓名、学院、班级、试卷编号、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成绩、综合评价);使用信息(学号、姓名、学院、班级、邮箱、使用次数、使用时间,最近1次上网时间、训练次数、训练时间、作业完成和未完成次数、视频点击次数、考试次数、考试总成绩、考试平均成绩)。

2功能模块的实现

2.1登陆模块

主要包括用户注册和登陆。用户在系统界面中输入自己的学号/邮箱和密码就可以查看技能训练和考试的最新信息,并参加技能训练和考试。

2.2在线训练系统

进入训练界面后,护生先选择“实验项目”,系统将自动显示“实验课件演示”“实验上课视频”“实验视频点播”“实验对话示例”,护生可以根据需要点击任意模块进行学习。系统将自动记录训练项目、次数和时间。护生也可以进入“互动交流”板块,点击下面的模块,如“公告栏”“在线作业”“智能答疑”“实时讨论”浏览、写作业和讨论。

2.3在线考试系统

2.3.1正常考试界面

进入考试界面后,护生先选择“实验项目”“题型”和“难易程度”,系统会自动生成一套试卷并显示试卷界面,同时会显示考试剩余时间。当考试结束或护生点击“交卷”按钮时,系统自动将用户答案传送至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保存。

2.3.2成绩查询界面

考试结束后,系统自动生成考试成绩并对护生成绩进行分析。护生不仅可以查看自己的成绩,还可以查阅正确答案以及系统对于本次考试的分析和评价。此外,护生还可以查阅自己使用次数、使用时间,训练次数、训练时间,作业完成次数和未完成次数、视频点击次数,考试次数、考试总成绩和考试平均成绩等信息。

3系统关键技术与难点

3.1自动组卷

在线练习考试系统应根据护生选择“实验项目”“题型”和“难易程度”,自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生成每份试卷。智能组卷法为每一道题目设置标识码,对于同一考核点的题目,标识码相同,系统不允许在同一套试卷中出现标识码相同的题目。

3.2自动阅卷

在线考试系统应能对护生的考试进行自动保存、评卷、统计分数、结果汇总和成绩分析。对于客观题,可采用对应匹配的策略进行比较,有效减少了误差。

3.3系统安全

在线考试系统必须加强实时监控,确保护生不能联网作弊;同时要防止数据被随意更改或删除;在考试过程中,还应防止计算机故障中断考试导致的考试数据丢失[2]。

4讨论

4.1在线练习考试系统成本低、效率高

护理学基本技能在线练习考试系统基于Web的浏览器/服务器(B/S),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是一种全新的技能训练、考试方式和手段,它不需要价格昂贵的仪器,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省成本开支。该系统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进行在线技能练习和考试;二是作为网络互动学习资源库。该系统把用户管理系统、实验视频点播系统、在线练习系统、在线辅导系统、智能答疑系统、题库管理系统和考试管理系统整合起来,能弥补传统技能练习和考试的不足,满足护生进行在线技能练习和考试以及教师考核护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的需求。

4.2在线练习考试系统具有科学性和直观性

在线练习考试系统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以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为目的,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技能练习和考试环境,使学生拥有实验练习的自主控制权,强化护生的操作技能;降低考试时其他因素的干扰,预防护生考试中的作弊,使教师能科学地评价实践教学的质量。本系统大量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直观、形象地创设技能训练情境,提高了护生的兴趣,激发了护生的求知欲,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促进护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技能训练。

4.3在线练习考试系统具有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本系统拥有美观、实用、易操作的界面,护生只需使用学号或邮箱注册或登录即可进行技能训练和在线考试,操作简单,导航明确。在技能训练界面,护生只需点击“操作项目”,就可以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在技能考试界面,护生只需选择“实验项目”“题型”和“难易程度”,系统自动生成试卷,当点击“考试结束”,系统自动保存试卷,生成成绩并进行成绩分析,有助于提高考试质量。

4.4在线练习考试系统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

第3篇: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热词:注册责任编辑 继续教育 在线学习 课程设置 考试设置

新闻出版总署2002年6月3日颁布《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全国首次编辑职业资格考试于2002年9月举行。开始了我国出版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管理规范化的进程。2008年2月21日,总署《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了出版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注册的准入制度,第七条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2010年11月25日,总署《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其余48小时可自愿选择参加省级以上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形式。这一规定具体明确地提出了注册责任编辑参加继续教育时间和形式的要求,为继续教育取得实效提供了政策保障。

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可供学员在线选择的课程有14类共372门,涉及从编辑基础知识、选题策划、编辑出版以及新兴的网络出版、数字传媒到出版法律法规、国家大政、个人素养等与编辑从业相关的各个方面。表1是某省32学时的线下培训课程,有17个授课单元。课程范畴也涉及编辑出版法律法规,编辑基本知识、规范,编辑素养,数字出版,媒介发展等方面。从大类上看,与总署培训中心的课程设置基本一致。基本涵盖了编辑继续教育须强调的各个方面。在17个授课单元中,有5项内容与上一年度的培训内容相同。表2是中国期刊协会2015年第二期培训班课程安排。此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质检中心、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部级机构也举办了注册责任编辑培训。总体上看,部级机构举办的培训课程授课专家层次高,课程内容广受学员欢迎。总署培训中心在线课程资源丰富、授课教师来源面广、层次高;省里的授课人主要是本省相关专家,信息量相对较少。

二、注册责任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习方式的限制不够合理

《暂行规定》第七条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小时。其中,接受新闻出版总署当年规定内容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不少于24小时。这一规定使注册编辑不得不选择部分或全部线下面授。一方面,与《暂行规定》第四条基本原则之“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的原则存在矛盾。另一方面,也使培训存在浪费与低效的风险。组织线下培训的人力、物力耗费大,培训人数有限。

(二)在线培训课程与考试设置欠合理

1.课程学时赋值不合理。培训学时设置与视频时间不是正相关,与课程重要程度也不是正相关。比如,语言文字规范对不论从事何种媒体工作的任何一个编辑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近年来,包括电视、网络在内的各种媒体病句、错别字频出的现象,都充分地说明必须重视编辑汉语言文字规范的学习。总署培训中心安排两个多小时的学习视频,分上下两部分设置课程,体现了对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视,但各配置1学时、5个考题,则对其重要性体现不足。

2.课程结构失当。我国的编辑资格考试从2002年开始,已经进行了14次。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设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和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两科。满分200分,达120分即可通过。从合格门槛看,要求并不算高,但参考者的通过率并不高。我国现行的编辑职业资格考试参考者仅限于出版从业人员。由此不难看出,大量的从业编辑的编辑专业基础知识和编辑理论与实务方面的修养亟待提高。注册编辑培训是对通过编辑职业资格考试者的培训,应该说是已经达到、超过专业资格考试120分的水准了。但是,编辑出版从业者大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出版专业学习,这一现状要求取得编辑资格者仍需加强编辑理论与实务的学习。从总署培训中心投放的课程来看,种类、数量都不少,但真正能解编辑工作之困的课程还显不足。现有课程的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3.在线考试设置不够合理。从表1可以看出,考试题量总体偏少。由于学习权限制约,课程视频时间、考试题量仅以笔者所选19门课程为研究对象,其余课程的情况不得而知。从表l的统计情况看,有8门课程设置了5道考题;4门课程设置了8道考题;6门课程设置了10道考题;1门课程设置了15道考题。比如,领导变革与组织创新,上、下两部分各有将近两小时的视频内容,而检测学习效果的试题仅有5个选择题,显然,试题覆盖度严重不足。

考试设计允许学习者最多考十次,充分体现了编辑继续教育提高性学习的本质特点,允许学习者多次学习最终通过考试获取学分。学习者通过考试后即不能再次进入答题环节,且不给出正确答案,则不够合理,不利于学习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素质。

(三)培训市场混乱

2015年,除各省相关机构的培训外,至少有5个部级机构组织了编辑培训。在这一年中,笔者先后收到上述5个机构不计其数的电话、邮件。以某一个培训班为例,笔者收到通过各种渠道发来的通知多达13次。接过某一机构不同人员的培训邀请电话不下10次。这些现象反映出我国注册编辑培训市场的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培训市场的混乱,加上较高的收费,难免不会导致腐败。

(四)浪费严重

组织编辑培训的部级机构给出的培训课程多少不一,一般都有8位以上授课专家。从课程名称和授课专家看,都是十分有价值的。笔者所在单位有4名编辑参加过部级机构组织的不同的培训班,他们一致认为,这些培训课程对自己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有很大价值。他们参加的培训班一般都有四五百人的规模。这样规模的培训班人数已经是很多了,但是,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也只能是这几百人一次性的“消费”,即使有专家的PPT,也只有提纲性内容,没有授课的真实情境供学习者再“消化”回味。造成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再一方面看,参加培训的学费一般都在2000元至2300元,参训单位还要支付参训编辑的食宿等差旅费,平均每个参训编辑所需培训费用约6000元。仅以期刊来看,我国有近1万种期刊,以每种期刊5名编辑计算,仅此一项培训就需要支出3亿元。此外,我国还有五百多家出版社和两千种报纸,全国从业人数超过百万。编辑线下培训的支出是巨大的,这项支出不是由国家财政负担,但落在了各出版单位身上。不管出资主体是谁,都是国家财富的过度消耗。

(一)全面推行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可以暂停,可以回放,听一遍没有理解、没听清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理解,不用担心做不全笔记。更重要的一点,在线学习是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自主学习,可以利用平时工作间歇学习,也可以利用休假时间集中学习;一门课程可以一次学完,也可以分几次学完。怎么学习完全可以依照个人的情况而定。另一方面,在线学体投入大大减少,以2015年的课程收费情况看,在线学习1个学时20元,如果72学时全部在线学共需1440元。出版单位编辑培训的支出会大幅减少。全面推行在线教育,以总署培训中心为培训主体,也可解决目前培训市场混乱的问题,使培训工作走向规范。

(二)丰富课程资源库

用思想推动社会进步是我们出版人的职责。出版工作是影响人的灵魂的事业,编辑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堪比教育工作。出版是另一种形式的教育,它与学校教育方式不同,甚至可能比学校教育拥有更广阔的天地,拥有更宏大的诉求。从培训课程设置看,缺失了编辑职业道德的内容。这是一个亟待弥补的缺漏。编辑的职业道德关系到出版物的盛衰,编辑必须把职业道德规范放在编辑规范的首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些媒体缺乏社会道德责任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编辑职业道德建设,强化编辑职业纪律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暂行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许多出版单位的编辑登记注册是在近一两年内完成的。注册编辑的继续教育工作属于起步阶段。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从事编辑工作的人都没有经过系统的编辑出版理论学习。这种现状客观要求总局的培训课程要有阶段性重点和层次性梯度,以满足不同层次编辑的实际需求。针对编辑的三个境界:第一境界编,第二境界编、撰,第三境界编、撰、研,开发满足不同境界编辑学习需求的课程,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提高编辑素质。

吸纳各部级机构编辑培训以及各省区地方培训的优秀课程,形成种类、数量海量的在线培训课程资源库。

(三)合理配置课程资源

目前,注册责任编辑培训课程资源结构还不够合理,要提高编辑理论与实务课程、出版相关法律法规课程的比例,增设编辑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形成在课程数量上以编辑出版相关理论、实务,国内、国际出版法规公约为主体,国内、国际形势,提高个人素养等课程为补充的课程结构。学时赋值应该与课程重要程度呈正相关,以此引导编辑提高该课程的选择率。当然,处于不同状态的编辑的学习需求是不一样的,对课程重要程度的主观判断是不同的,需要培训中心采用大数据分析,判断主流需求,合理地设计学时赋值。

(四)推行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选课机制

在线培训课程十分丰富,注册责任编辑在线学习课程选择没有限制,不管什么课程只要完成规定学时即可。这样宽泛的选择不利于编辑培训实效的提高。建议在线学习实行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选课机制。

一是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相结合。可以设置一定比例的必修地方课程,以满足各省区对本地出版管理的需要。二是编辑专业课程、法律法规与综合素养等课程相结合。设置一定比例的编辑理论与实务、出版法规等方面的必修课程,以确保编辑培训的专业性。三是依据书报刊等不同的出版形式确定一定比例的本行业的必修课程。四是依据社科、科技大类确定一定比例的本大类的必修课程。五是依据不同职称层次确定一定的必修课程。尽量使在线学习更具针对性,切实提高编辑继续教育的学习效果。避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而收效甚微的现象。

(五)优化在线考试设置

考试是考查学习效果的手段,更是帮助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手段。在线学习培训考试的目的是让参训者尽可能地理解领会所学内容。因此,考题数量的设置就应该体现课程的核心内容,尽量覆盖课程内容,增大试题量。加大考题的内容覆盖度将有助于在线学习效果的检测。当然,命题要体现目的性,根本目的是提高培训学习的实效。

在考试权限方面,要给参训者在通过考试后无限制的考试权和正确答案知晓权限。一方面,培训考试的目的是提高编辑素质,不属选拔性考试,对试题不须保密,不管学习者以怎样的方法答题,只要他把体现课程核心内容的试题做对、学会,就达到了培训目的。另一方面,从反映记忆规律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看,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刚学完保留100%的记忆,20分钟后,只有58%的记忆存留;一天后,留存34%;6天后留存25%。这个规律提醒学习者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习结束后短时间内重复学习,即温习。经过及时复习再现后,短时记忆即可转化为永久记忆,内化为学习者已有知识。在线学习通过考试就不能再进入考试环节再现答题内容的设计不利于学习效果的巩固。虽然课程学习有效期一般都在200天以上,可以反复去学习,但是,如果能借助反映课程核心内容的十几道题,只用几分钟就唤醒记忆的话岂不更好?

(六)丰富培训学习方式

注册责任编辑继续教育是编辑需要常态化开展的一项工作,也是关涉我国出版事业繁荣与发展的系统工程。要立足真实学习、有效学习,因此,也可以有条件开展自我研修、社本培训等方式。比如,允许编辑以撰写高水平编辑专业论文、论著,承担出版课题等研究性任务顶替一定学时的培训;获得一定学术荣誉或奖励的出版单位,可以开展一定学时的社本培训。这样,培训形式多样化,更贴近出版单位与编辑个体的实际需要,编辑继续教育将更加有成效。

第4篇: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多年来,人行长治市中支始终把职工教育作为对员工最大的福利,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源动力,常抓不懈。2002年人总行安排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工作之后,该中支按照方便、实用、高效的原则,集中精力开发了“职工教育在线培训系统”,构筑了一套比较适合基层央行实际的网上教育培训新模式,为全行员工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平台,推动了教育培训工作深入有效地开展。

一、在实践中,找准目前培训的弊端,站在更高层次提出教育培训的新思路

职工教育培训始终是该中支工作中抓的一个重点。多年来,先后采取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知识竞赛等方式强化对职工的教育培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上述传统的学习培训方式存在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需求差异化较大,难以有效满足。目前,人民银行各级行人员素质、年龄结构差别较大,对知识的渴求存在较大差异,集中统一的单一职教模式,不能满足职工不同知识结构层次的需求,容易造成部分员工出现学习“冷热病”现象。

二是工作与学习相互冲突,矛盾难以解决。目前人民银行各级行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存在差异,而且部分员工出差、请假、休假等也难以一起接受培训,容易导致培训“吃不饱”和“难消化”现象。

三是传统教育培训工作投入较大,培训无法实现。传统的教育培训人、财、物等投入较大,而且存在应用不足、资源浪费等现象。同时,近年来单位为提升工作效率,不断增添功能先进的计算机,应且效率不高,功能不能充分发挥。

如何解决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高教育培训的层次和效果,该中支召集相关科室和部分县支行进行了多次分析讨论和充分论证,一致认为利用依托内联网资源,开发“职工教育在线学习培训考试系统”,是一条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提出,系统平台的开发,要站高层次,注重应用,突出效果,力求做到三点:一是要站在全市角度,不局限于县支行,要涵盖中支;二是要站在全行角度,不局限于基层行,要涵盖各专业;三是站在更高层次,不局限于业务,还要涵盖规章、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技能。为此,该中支组织人事科、科技科和平顺县支行的骨干,集中力量进行攻关、开发“职工教育在线培训系统”,并制定了一整套方案。

二、在研发中,集思广益,开发功能强大、特点突出的培训新平台

职工教育在线培训系统开发方案确立之后,该中支由人事部门牵头,组织科技科和平顺县支行组成攻关组,全面开展了职工教育在线培训系统的开发。开发过程中,他们多次组织召开职工座谈会、网站分析会,了解职工对教育网站的看法和想法,征求职工对网上教育培训的要求,对教育网站内容进行组织、分类,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使网站内容不断充实,网站功能逐步完备。

该系统内设网上教室、网上考场、交流园地、阅览室、管理中心、留言板六大版块,各版块相互连接,共同组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职工教育实施系统。网上教室是开展网上教育培训的主要阵地,有岗位任职资格培训、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法律法规等小栏目,员工只要打开网站,点击相关栏目,就可以进行学习;网上考场主要用于支行开展网上测试,同时员工也可以随时进行自我测试、自我考核,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效果;交流园地是在网上为员工提供了一个互相讨论、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开展交互式教学的集中体现;管理中心是网站的管理中枢,具体负责网上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安排学习进程;留言板则是职工给教师留言、教师辅导职工的一个主要渠道,通过留言板实现辅导教师与员工、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交流。系统的开发运用,实现了教师与学员之间、职工与职工之间、领导与职工之间互相交流和网上教学、网上讨论、网上自学、网上测试等功能。

系统采用开放、动态的系统架构,将传统的考试培训模式与先进的网络应用相结合,符合基层央行开展知识培训的实际。突出了五个特点:

一是可扩展性。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应用特点快速构建考试培训平台系统,实现对学习、培训、考试的高效管理。被授权的考生不管身处何地,使用网络浏览器,就可通过网络登录培训系统网站,参加单位组织的考试、培训和学习。

二是实用性。该考试系统由前台用户和后台系统管理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前台用户控制分为:在线学习、视频辅导、模拟考试、综合考试、事项通知五个模块,用户可实现对学习内容进行浏览,对课后习题进行练习,用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导,抽取模拟试卷进行实战演练,登录综合考试进行正式考试,考试结束查询分数以及重要通知的查询等功能。后台系统管理控制分为:综合管理、科目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学习管理五个模块,系统管理员可实现对考试地区、单位、部门、用户的管理,对考试权限进行划分,对考试科目、题库类型、题库内容进行控制,对试卷进行管理、判卷、成绩统计、查询打印、系统参数设置等功能。

三是开放性。系统采取学习内容、重点辅导、题库集三级伸缩架构,具有超强的整合能力,满足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模拟考试。如将学习内容放在第一层结构,将重点辅导放在第二层结构,将练习题放在第三层结构,允许每个访问用户不受任何限制登录网站进行学习和模拟练习。

四是可管理性。系统采用分类设置账户身份的方法,将系统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考试管理员、考试用户三个分类,实现了应用逻辑的完全分离。系统管理员拥有全部的权限,可登录所有前端应用管理系统和后端管理系统;考试管理员允许登录考试管理员系统、Web端考试管理系统;考试用户仅允许登录前端Web用户系统。这种分类设置账户的方法,方便了对学习培训的管理与考核。如系统管理员可按地区、按部门、按分数段、按成绩高低进行组合查询,可根据条件快速查询考试资料,以及访问记录,并可将查询结果导出为Excel格式文件,非常方便对学习培训的组织管理。

五是自主性。系统提供了作业练习、模拟考试、综合考试三种模式,员工可以自主学习、考试。如作业练习类型适用于在学习内容之后根据章节内容安排部分作业练习题,由考生学完本章节后进行练习;模拟考试类型在答卷后给出标准答案,适用于考生适应性训练、考前摸底等需求;综合考试模式分为固定试卷与随机抽取试卷两种模式。综合考试类型适合正式的考试需求,考生需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超出限定时间系统将自动收卷,每个考生的答卷都将被详细记录。该系统还提供了视频辅导,可以利用影音等多媒体方式开展学习培训,更加丰富了员工的学习方式。

三、在应用中,不断拓展平台新功能,全力提升培训新效果

系统开发完毕之后,他们以平顺县支行为试点积极进行试运行,并不断拓展系统平台的新功能。一是将总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课程、各专业规章制度、业务应知应会知识和各级行新出台的一些新业务、新知识等纳入培训系统。据统计,2004年以来,他们陆续将《公文处理与写作》《中央银行法律知识读本》《计算机基础知识》《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会计知识》等所有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课程的题库10余套、试题15000余道装入系统。二是结合总行开展的“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完成了《山西省支付结算知识网络在线培训系统》和《长治中支纪检监察业务学习竞赛系统》等子系统的研发,并编写了支付结算和检监察题库两套、各种类型的试题3000余道。其中《山西省支付结算知识网络在线培训系统》还被太原中支上挂山西省银行网间互联平台,于今年3月初正式在全省推广使用。

在此基础上,他们狠抓系统的应用。每月初,各专业、各支行都要对本月学习的主要内容进行安排部署,让职工对“学什么”心中有数,使全行共同保持一个明快的学习节奏。每周一,各专业、各支行要在网站公告栏内安排本周的学习重点,布置本周应该完成的作业。同时,针对本周学习重点组织一至两次集中培训,以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季底,各专业、各支行都要对本季所学内容组织一次测试,通过测试检验学习培训效果。

为了保证学习培训效果,他们制定了《人行长治中支职工教育总体规划》、《人行长治中支网上教育培训考核办法》和定期考核、持证竞聘两项制度(定期考核制度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总评,季度考核规定各专业、各支行每季要对网上教育培训考核一次,参与季度考核,与员工的季度业绩工资挂钩。年度考核就是在每年年终时对培训情况总评一次,总评结果作为当年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规定培训不达标的专业和支行不能评为优胜集体,培训不达标的员工不能评为优秀行员和先进工作者。持证竞聘制度,指在中支进行的中层领导竞选和各支行的优化组合中,职工只有取得职工教育培训合格证书,才有资格参加中层领导竞选,只有相应专业的岗位资格证书才能参加该岗位的竞聘)。

近年来,通过开发职工教育在线培训系统,并大力组织开展网上在线教育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我要学”的氛围已经形成。教育培训方式的创新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在工作之余闲聊的不见了,串岗的没有了,上网学习的人多了,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强了,比学习、比素质、长本事的氛围浓了。职工教育地线培训系统运行以来,全行上网学习的次数超过了50000多次。

二是职工素质普遍提升。网上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全行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更加坚定,争当学习型员工的积极性更为高涨,整体素质明显提升。近年来,在总行、天津分行、太原中支组织开展的各种知识竞赛、理论研讨中,全行干部职工不仅能踊跃主动参与,而且频频获奖,全行先后有人次受到了人总行的表彰,有人次在天津分行组织的知识竞赛中获奖,有人次得到了太原中支的表彰。

第5篇: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根据总行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分行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加大培训力度,制定了《2005年**分行教育培训计划》。并以全面落实人民银行人才兴行的发展战略为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大各类培训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素质。

2005年我分行全辖共举办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758个,培训4888时,参训人员15498人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一、大力开展党校培训轮训工作。

**分行党校通过举办党校主体班,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依托地方资源、突出央行特色、改进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的党校办学思路,提高了分行党校的整体工作水平。

按照总行党校全年工作部署,制定《**分行党校2005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分别于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举办了第二、三期**分行党校主体班,共对98名近两年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40天的脱产理论培训。学员经过理论辅导、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讲座、实地考察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回到单位后,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情况撰写了调研论文,分行党校对第二、三期党校主体班调研课题及学员论文进行评估,学员们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7篇,毕业论文98篇,经分行党校组织的专家审阅,推荐优秀论文42篇,论文优秀率为43%,理论课考试优秀率达94%。通过接受党校教育,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对辖内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业务培训。

1、举办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

根据辖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按照分行党委的要求,我们于8月中下旬在北戴河举办了一期**分行辖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有77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分行党委组织部、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班子成员13人、辖区32个地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及机关党委书记64人。培训班采取专家辅导、观看讲座录像、集中自学等方式,针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前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以《》为主要内容的开卷考试。

2、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业务培训。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在4月,推荐分行机关和省会中心支行12名行领导,分2期参加总行组织的副厅局级分支行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二是在5-6月,推荐32名地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分3期参加总行举办的中心支行行长业务培训班;三是在3-5月,推荐38名县支行行长参加总行举办的第五、六期县支行行长培训班;四是于4月初至6月末在保定金专分三期举办了县支行副职培训班,组织辖内240名县支行副行长、纪检组长针对中央银行新业务、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服务、金融会计管理与财务分析、金融法规、金融改革热点问题、领导科学等内容进行脱产学习。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结合各地实际工作撰写结业论文,并对240篇论文进行打分评优。

三、在大力开展辖内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同时,开展各类专项业务培训

1、按照总行统一规划,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各项相关工作。

为了进一步在辖内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宣传动员工作,促进**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规范顺利进行。我们一是在辖区征求《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实施细则》(讨论稿)的意见,整理上报总行;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三年规划及考核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等若干办法,推动辖区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全辖发放并统计岗位任职资格与电大学历续读项目问卷;四是推荐机关及辖区干部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考试法律科目的师资培训班;五是按照总行要求,在辖内证订新出版的岗位任职资格公共科目培训教材并组织学习。

2、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

在2004年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的成功基础上,我们在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在太原和石家庄举办了国库业务培训班和金融稳定业务培训班,期间邀请总行业务司局和分行有关处室领导,通过讲座和研讨的方式,针对新业务以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163名辖内业务干部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3、根据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抓好辖区业务骨干的前沿性金融理论培训。

按照总、分行培训规划,做好辖内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推荐28名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全年举办的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班、研讨会;二是突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根据年初培训计划,经请示总行同意,2月在**财经学院开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进修班,共有50名干部参加。截至目前,第一期进修班50名学员已全部结业,有5名学员提前通过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10名学员通过了统考的单科考试,第二期进修班也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6门课程的学习。

4、举办大型理论业务讲座。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我们在全年邀请总行有关领导和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和机关全员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公文处理与写作、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因素、征信业务等8个专题,15次讲座。通过开展讲座,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业务知识、开拓了工作新思路。

四、开展高层次培训,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1、积极推荐干部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培训。

为全面提高辖区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素质,开拓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积极推荐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的培训。一是推荐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4名副行长参加总行在德国举办的二期货币经济学及国际银行业务培训班;二是推荐7名辖内地市中心支行行长参加总行在香港举办的三期金融市场高级研讨班;三是推荐4名干部参加总行国际司的德国发展基金会项目面试、3人参加澳大利亚奖学金项目面试、3人参加日本奖学金项目面试、2人参加英格兰银行奖学金项目面试。

2、加大英语培训力度。

分行党委多年来一直重视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2005年,在培养英语人才方面,一是推荐12名干部分2期参加总行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的BFT英语培训班;二是推荐5名干部参加总行在研究生部组织的英语强化培训班;三是组织2004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的学员参加全国BFT考试,共有37人参加,全部通过了考试,其中取得高级证书36人,中级证书1人;四是组织41名干部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2005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为保证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班依然采取提前半年通过笔试和口试选拔的方式确定参训人员。学员经过90天的脱产学习后,将于2006年1月初参加全国BFT考试。

3、加强对辖内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单位的积极作用,我们推荐分行及辖内省会中心支行21名高级经济师、6名高级会计师参加总行举办的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以及与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讨论、交流,系统地提高了高素质干部的调研分析能力。

为提高辖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便于加强岗位交流,针对部分职工现有职称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以及某些业务骨干具有往其它专业发展潜力的情况,我们一是于3-4月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4天的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干部47人参加培训;二是在10月初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0天的全国经济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37名干部参加培训。

五、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规范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1、鼓励、引导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

在加强学历教育工作,改善辖内干部学历层次方面,我们一是为促进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规范化,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近年来学历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脱产培训协议书》;二是组织动员辖内100名左右具备全日制专科学历的职工报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会计学的专升本教育;三是组织分行机关及辖区有关人员报名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岗位任职资格考试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接轨项目”,**分行辖区报名参加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和电大学历套读的人员共1376人,其中:按单位层次分,分行10人、中心支行426人、县支行940人;按学历层次分,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46人、专科1329人;按报考专业分,报名参加货币政策方向214人、金融服务方向679人、金融稳定方向54人、外汇管理方向28人、综合管理方向401人。

2、开展全辖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按照总行人事司《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干部职工学历、学位证书集中在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查询认证的通知》(银人发[2005]65号)有关要求,分行辖内处以下干部的学力学位认定变更工作,全部由分行人事处集中办理。我们及时向辖内转发总行文件并布置了2005年度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共将分行机关、辖区上报的321人的学历学位材料进行审查、汇总整理,送交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进行认证。此项工作的开展,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干部职工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中学籍查询难,政策尺度掌握不一致的问题。

六、做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考区的各项工作。

根据2005年全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工作会议精神,布置**考区2005年度考试工作。在今年的考前准备和考务工作中,我们更新工作思路,改变以往独力承担报名考务工作的做法,在南开大学开设考点,并与南开大学和**财经大学合作开展面向考生的考前培训。5月28、29日在南开大学顺利地组织了考试,经过统计,2005年共有有727人报名参加考试,337人次通过考试,分别是2004年报名人数和通过人次的三倍,报考人数也是**考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进一步扩大了考试的社会影响。

七、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和工作调研。

为了配合全员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开展,我们在辖内积极开展基础数据的摸底统计和培训考核试点单位的调研工作,一是定制统一的摸底调查表发放到各级中心支行,按照岗位任职资格考核的不同专业统计参加考试人员,并将参加考试人员分成三批参加不同年度的考试;二是针对基层行如何开展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以及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等课题开展广泛的工作调研,将优秀的调研文章装订成册。

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年来,我行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制约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问题主要是:一是基层行参加高层次培训的机会有限,干部思路难以开阔,视野难以拓宽;二是辖内各省的常规技能培训相对缺乏交流,整体业务培训存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三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不足,目前的各类培训多数是应付当前工作需要,满足不了干部对高深层次知识的需求;四是教育经费相对不足,对员工在职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第6篇: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年我分行全辖共举办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758个,培训4888时,参训人员15498人次,并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一、大力开展党校培训轮训工作

分行党校通过举办党校主体班,在实践中探索了一条“依托地方资源、突出央行特色、改进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效果”的党校办学思路,提高了分行党校的整体工作水平。

按照总行党校全年工作部署,制定《分行党校年度培训计划》,按计划分别于三月下旬和五月下旬举办了第二、三期分行党校主体班,共对98名近两年新提拔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40天的脱产理论培训。学员经过理论辅导、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讲座、实地考察等不同阶段的学习,回到单位后,结合本地工作实际情况撰写了调研论文,分行党校对第二、三期党校主体班调研课题及学员论文进行评估,学员们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7篇,毕业论文98篇,经分行党校组织的专家审阅,推荐优秀论文42篇,论文优秀率为43%,理论课考试优秀率达94%。通过接受党校教育,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理论素质和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对辖内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业务培训

1、举办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

根据辖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需要,按照分行党委的要求,我们于月中下旬在北戴河举办了一期分行辖区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教育培训班,此次培训班共有77名学员参加培训,其中包括分行党委组织部、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党委班子成员13人、辖区32个地市中心支行党委书记及机关党委书记64人。培训班采取专家辅导、观看讲座录像、集中自学等方式,针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内容进行培训,并在学习结束前组织全体学员参加了以《》为主要内容的开卷考试。

2、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业务培训。

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在4月,推荐分行机关和省会中心支行12名行领导,分2期参加总行组织的副厅局级分支行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二是在5-6月,推荐32名地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分3期参加总行举办的中心支行行长业务培训班;三是在3-5月,推荐38名县支行行长参加总行举办的第五、六期县支行行长培训班;四是于4月初至6月末在保定金专分三期举办了县支行副职培训班,组织辖内240名县支行副行长、纪检组长针对中央银行新业务、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金融稳定与金融服务、金融会计管理与财务分析、金融法规、金融改革热点问题、领导科学等内容进行脱产学习。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结合各地实际工作撰写结业论文,并对240篇论文进行打分评优。

三、在大力开展辖内岗位任职资格培训的同时,开展各类专项业务培训

1、按照总行统一规划,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各项相关工作。

为了进一步在辖内做好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的宣传动员工作,促进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规范顺利进行。我们一是在辖区征求《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和考核实施细则》(讨论稿)的意见,整理上报总行;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三年规划及考核实施方案》、《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岗位任职资格考核实施办法》等若干办法,推动辖区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在全辖发放并统计岗位任职资格与电大学历续读项目问卷;四是推荐机关及辖区干部参加任职资格培训考试法律科目的师资培训班;五是按照总行要求,在辖内证订新出版的岗位任职资格公共科目培训教材并组织学习。

2、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

在年利用省会中心支行培训资源开展全辖业务培训的成功基础上,我们在9月下旬和10月下旬,分别在太原和石家庄举办了国库业务培训班和金融稳定业务培训班,期间邀请总行业务司局和分行有关处室领导,通过讲座和研讨的方式,针对新业务以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163名辖内业务干部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3、根据履行中央银行职能的需要,抓好辖区业务骨干的前沿性金融理论培训。

按照总、分行培训规划,做好辖内干部的业务培训。一是推荐28名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全年举办的各类专项业务培训班、研讨会;二是突出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的培训,根据年初培训计划,经请示总行同意,2月在财经学院开办了第二期在职干部攻读金融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进修班,共有50名干部参加。截至目前,第一期进修班50名学员已全部结业,有5名学员提前通过了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全国统考,10名学员通过了统考的单科考试,第二期进修班也已经完成了两个学期,6门课程的学习。

4、举办大型理论业务讲座。

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我们在全年邀请总行有关领导和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对机关副处以上干部和机关全员进行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公文处理与写作、影响宏观货币政策因素、征信业务等8个专题,15次讲座。通过开展讲座,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业务知识、开拓了工作新思路。

四、开展高层次培训,培养复合型、研究型人才

1、积极推荐干部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培训。

为全面提高辖区各级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素质,开拓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我们积极推荐辖内干部参加总行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的培训。一是推荐分行和省会中心支行4名副行长参加总行在德国举办的二期货币经济学及国际银行业务培训班;二是推荐7名辖内地市中心支行行长参加总行在香港举办的三期金融市场高级研讨班;三是推荐4名干部参加总行国际司的德国发展基金会项目面试、3人参加澳大利亚奖学金项目面试、3人参加日本奖学金项目面试、2人参加英格兰银行奖学金项目面试。

2、加大英语培训力度。

分行党委多年来一直重视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年,在培养英语人才方面,一是推荐12名干部分2期参加总行在西南财经大学举办的BFT英语培训班;二是推荐5名干部参加总行在研究生部组织的英语强化培训班;三是组织2004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的学员参加全国BFT考试,共有37人参加,全部通过了考试,其中取得高级证书36人,中级证书1人;四是组织41名干部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2005年分行英语强化培训班,为保证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班依然采取提前半年通过笔试和口试选拔的方式确定参训人员。学员经过90天的脱产学习后,将于2006年1月初参加全国BFT考试。

3、加强对辖内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为了充分发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单位的积极作用,我们推荐分行及辖内省会中心支行21名高级经济师、6名高级会计师参加总行举办的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培训班,通过系统学习以及与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讨论、交流,系统地提高了高素质干部的调研分析能力。

为提高辖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便于加强岗位交流,针对部分职工现有职称与所从事专业不对口,以及某些业务骨干具有往其它专业发展潜力的情况,我们一是于3-4月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4天的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干部47人参加培训;二是在10月初在保定金专举办了一期20天的全国经济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共有辖区37名干部参加培训。

五、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学历教育,规范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1、鼓励、引导干部通过自学提高学历层次。

在加强学历教育工作,改善辖内干部学历层次方面,我们一是为促进干部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的规范化,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在总结近年来学历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工作人员参加学历(学位)教育或脱产培训协议书》;二是组织动员辖内100名左右具备全日制专科学历的职工报考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会计学的专升本教育;三是组织分行机关及辖区有关人员报名参加“中国人民银行岗位任职资格考试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历教育接轨项目”,分行辖区报名参加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和电大学历套读的人员共1376人,其中:按单位层次分,分行10人、中心支行426人、县支行940人;按学历层次分,研究生1人、大学本科46人、专科1329人;按报考专业分,报名参加货币政策方向214人、金融服务方向679人、金融稳定方向54人、外汇管理方向28人、综合管理方向401人。

2、开展全辖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

按照总行人事司《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干部职工学历、学位证书集中在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查询认证的通知》(银人发[2005]65号)有关要求,分行辖内处以下干部的学力学位认定变更工作,全部由分行人事处集中办理。我们及时向辖内转发总行文件并布置了年度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共将分行机关、辖区上报的321人的学历学位材料进行审查、汇总整理,送交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中心进行认证。此项工作的开展,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干部职工学历学位变更认定工作中学籍查询难,政策尺度掌握不一致的问题。

六、做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考区的各项工作

根据年全国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工作会议精神,布置考区年度考试工作。在今年的考前准备和考务工作中,我们更新工作思路,改变以往独力承担报名考务工作的做法,在南开大学开设考点,并与南开大学和财经大学合作开展面向考生的考前培训。5月28、29日在南开大学顺利地组织了考试,经过统计,年共有有727人报名参加考试,337人次通过考试,分别是年报名人数和通过人次的三倍,报考人数也是考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进一步扩大了考试的社会影响。

七、做好基础数据的统计和工作调研

为了配合全员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开展,我们在辖内积极开展基础数据的摸底统计和培训考核试点单位的调研工作,一是定制统一的摸底调查表发放到各级中心支行,按照岗位任职资格考核的不同专业统计参加考试人员,并将参加考试人员分成三批参加不同年度的考试;二是针对基层行如何开展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核工作以及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等课题开展广泛的工作调研,将优秀的调研文章装订成册。

八、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年来,我行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制约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这些问题主要是:一是基层行参加高层次培训的机会有限,干部思路难以开阔,视野难以拓宽;二是辖内各省的常规技能培训相对缺乏交流,整体业务培训存在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三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不足,目前的各类培训多数是应付当前工作需要,满足不了干部对高深层次知识的需求;四是教育经费相对不足,对员工在职参加高层次学历教育的积极性有一定影响。

第7篇: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中国加入WTO之后,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外贸人才缺口大,直接带动“被列入未来十大热门行业”――报关业 “水涨船高”,因此,外贸行业考试难度最大的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报考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据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委员统计,2005年-2008年报关员考试的报考人数每年都超过20万,但通过率仅在10%左右。其中2008年全国报考人数为269813人,实际参考人数为127641人,通过人数为8466人,通过率仅为6.6%;2009年全国报考人数也超过了21万。面对如此严格的通过率,很多考生不得不把希望寄托于各类培训组织和机构上,于是各种报关培训班趋之若骛,在漫天飞舞的吹嘘广告面前,如何选择一家负责的实力型培训机构,才能避免时间、精力和财力的浪费,培训机构又如何能够保证培训质量,做到真正对考生负责、对社会负责,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报关员考试的特征,总结自身多年的培训经验,提出了提高报关员考试培训质量的“6+1”培训模式,望能够给相关培训机构提供宝贵意见,不断提高培训质量,提升考试通过率,帮助更多的考生顺利通过考试,成功就业,为我国的外贸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报关人才。

二、报关员资格考试的特征

1.专业性强,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报关考试的专业性强,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报关程序的程序化和复杂化相结合。不同类型的海关监管货物都有其固定的报关程序,但针对某一具体海关监管货物,其报关程序的各个环节又存在着繁多而复杂的规范和要求;(2)商品归类的标准化和协商化相结合。商品归类的依据是世界海关组织制订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据此虽然大多数商品归类比较容易,但由于商品的种类繁多,很多商品归类总是模棱两可。在遇到某个商品归类难度很大时,海关总署会组织一个由归类专家组成的商品归类委员会来开会确定。当专家们意见不一致时,用举手表决的方式来确定,由此可以看出商品归类是一项技术难度相当高的业务;(3)报关单填制的规范化和综合化相结合。报关单填制有其规定的填写规范,但并非意味懂得填制规范就能填好报关单,其难点在于报关单有些栏目可以从所给的文字资料和相关单据中搜寻到相关信息,但有些栏目则是需要利用综合实务知识根据已经填写的相关栏目进行逻辑推理。

2.知识面广,知识体系复杂。报关考试涉及的内容涵盖了海关相关法律法规、报关概述、海关管理、对外贸易管制、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进出口税费及其计算、商品归类、报关单填制和国际贸易实务等多门学科的知识;虽然这些知识看似毫无联系,但认真研究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正是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报关知识体系。例如,报关单填制中的成交方式栏目就是由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国际贸易术语转变而来;商品归类的准确与否将影响进出口税费的计算;报关概述和海关管理均体现了海关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同海关监管货物的报关程序将会导致报关单的相关栏目的填写发生变化等等。

3.教材出版时间滞后,内容每年变化。报关考试的时间基本固定于每年的11月,网上报考时间大约为每年的6月份,而由中国海关出版社修正出版的教材于7月份才出版,显然,教材拿到手后再开始复习对大多数考生来讲时间过于紧张,教材出版时间明显滞后;另外,由于海关总署每年出台很多新的法规、规章,报关程序、商品归类和报关单填制规范等内容每年也在调整,教材内容每年都会发生变化。

4.考试题量大,综合性强。报关考试整张试卷共有165道小题,共有单选、多选、判断、综合实务题、编码归类、报关单单选、报关单改错7种题型,考试时间仅有180分钟,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几乎没有思考时间; 虽然每道小题分值小、分布却广,涵盖了教材的大部分章节,且通过对2008年和2009年的试题分析来看,出题思路灵活,加大了对考生利用多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应用能力的考察力度。

5.考试得分难,考试技巧要求高。报关考试得分难一是由于题量大、涉及面广、时间紧张造成,例如多选题部分考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对考生掌握知识点的熟练、准确程度要求较高,考生倘若掌握不熟练是非常容易失分的。二是由于其独特的题目要求,使得很多缺乏作题技巧的考生大量失分。例如判断题的评分标准是“答对得,不答不扣分,答错倒扣分”,这与其他题目的要求是不同的,很多考生要么没搞清楚答题要求,要么是由于思维惯性导致本该少失分的题目双倍失分;再如商品归类题目要求是“把所查询的8位编码相加得到二位数再添到答题卡上”,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查对还要算对。因此考生必须掌握相应的考试技巧。

三、 报关员资格考试的培训方法探讨

基于对报关员考试特征的深入剖析,笔者认为确保高质量培训效果的报关考试培训方法或模式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严格选拔培训讲师。选择优秀的培训讲师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首要和必要因素。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培训讲师,才能确保整个培训模式有效运转,在选拔报关培训讲师时,关注的不应是“名气大”、“海关官员头衔”等广告吹嘘因素,而应重点考察其是否具备下列素质:(1)具有“三心二感”,即责任心、耐心、细心和责任感、幽默感;(2)熟知报关整体知识体系和编码书结构;(3)参加过报关员考试,具备报关员证,熟悉报关员考试的特点;(4)了解报关实践业务流程,具备报关实际操作能力;(5)能够独立胜任报关员全部课程的授课,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连贯性;(6)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迅速抓住教材每年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7)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独立编写授课讲义,对真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报关培训的高效方法; (8)具有较强的感召力,能够不断地进行激励性的教学。

2.优化重组培训内容。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的内容设计和结构安排缺乏一定的逻辑性,给毫无报关知识基础的学员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例如“转关申报程序”在教材第三章“海关监管货物报关程序”的最后一节,而在本章的第三节“保税加工货物的报关程序”里就开始运用“转关”的概念;教材第五章“进出口税费”和第六章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均涉及到的国际贸易术语却被安排在第八章,类似的缺乏逻辑性的结构安排还有很多。可见,教材仅仅是一个参考,它的作用仅仅是呈现了报关考试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培训讲师要在熟知教材所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按照逻辑关系重组培训内容,制定授课讲义,优化整体报关知识结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到系统而扎实的报关知识。

3.合理规划课程设置。报关培训课程的设置应做到“三兼顾”。一要考虑到应试,即熟悉考试规律,掌握考试技巧,成功应对考试;二要考虑工作需要,即要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成功就职;三要考虑时间和内容的统一,即要设置合理的课时,让学员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学到扎实的报关知识,并进行相关的实训。因此课程整体设置可分为“三个大阶段+三个小环节”:即精讲―总复习―模拟考试三个大阶段;精讲包含知识讲解―单元测试―技能训练三个小环节,总复习包含串讲―专项总结―列提纲三个小环节,模拟考试包含仿真测试―试题讲解―做题技巧总结三个环节,总课时应在240课时(40分钟/课时)以上。

4.灵活变化教学方法。在报关考试的学习过程中,学员极易因内容繁多、枯燥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灵活采取图表、图形展示,联想记忆、案例,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幽默的语言、声调、手势、表情等来综合表达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例如:较难理解的概念和报关程序可以采取图解的方法;报关程序的具体操作要求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不同贸易管制许可证件管理适用的多项商品可采用联想记忆方法等等。

5.重视教学跟踪管理。目前社会上许多培训班几乎都是开课后“只见到讲师,不见教学管理人员”,对学员的出勤、学习情况和满意度漠不关心,没有教学评价和教学信息反馈,培训效果不是很理想。“没有管理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没有管理的培训是不负责的培训”,教学和学习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配合相应的教学管理,才能及时解决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报关培训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教学的跟踪管理,具体应包括学生出勤率、缺课学员的查漏补缺、平时测试成绩分析、学员意见反馈、学员对讲师的评价、讲师的课程进度等等。

第8篇: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一、试训进展情况

国家人防办确定XX市为全国首批人防新大纲试训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军区和XX省人防办对我市人防工作的厚爱和关心,更是对我市人防应急应战能力建设的一次摸底和检验。作为国家三类人防重点城市,能列入军区五个试训单位之一,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深感不能辜负军区、省办的信任、信赖,四个月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接受试训任务后,我办多次召开专门会议,通过对试训任务的理解和消化,充分认识到组织开展人防训练与考核大纲试训,是进一步浓厚应战氛围,持续兴起人防训练热潮的重要抓手;是人防系统紧盯使命任务,适应新军事变革广泛深入、战争形态深刻演变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检验完善人防建设成果和不断提高人防建设质量效益的重要手段。市人防办适时召开试训动员大会,积极开展思想发动和宣传造势,号召全体干部职工以积极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试训工作,一是要提高认识,变“要我训”为“我要训”,变“被动训”为“主动训”,固化全国人防训练比武竞赛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掀起大练兵热潮;二是要精心筹划,过细研究制定试训计划、方案,切实加强对试训工作的督查督导和检查评估;三是要搞好保障,精心组织试训场地、器材、教材、教员和经费等保障,确保试训工作顺利展开,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明确分工。我办主要领导在第一时间,分别向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军分区首长进行了专题汇报。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对试训工作非常重视,为高标准完成此次试训任务,XX市人民政府专门下发《关于成立XX市人防新大纲试训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XX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张治峰为组长,军分区参谋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人防办主任为副组长的试训工作领导小组。以市人防办为主,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组成的训练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综合计划组、考核考评组和训练保障组,具体负责试训工作的组织、考核和保障工作。训练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以来,先后多次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加强对各项任务的推进和指导。

(三)制定方案,细化任务。根据试训任务安排,我办指定专人就《人民防空训练与考核大纲》的框架结构、训练内容和考核要求进行了详细讲解和重点辅导。在此基础上,一方面是认真制定试训方案。重点围绕确保训练人员、时间、内容和质量落实,对试训课目在时间安排、受训人员、训练内容和考核标准进行细化和要求,并突出了对人民防空指挥部和群众防空组织的试训方案落实。另一方面在吃透训练与考核大纲的基础上,我们不等不靠,积极利用全国人防训练比武软件,要求领导带头全员参加每天坚持一小时上机训练,进行理论先学、技能先练、课题先思。从今年5月份开始,组织抽调专门力量,集中1个月的时间,开展试训教案的收集、整理和编写工作,目前已初步完成《群众防空组织训练教案》、《人民防空指挥部训练教案》、《人防机关训练教案》、《人防信息保障中心训练教案》的编写工作,为下一步开展试训工作奠定基础。

(四)以用为本,注重实效。根据试训方案,我们灵活采取理论辅导、课堂教学、个人自学、上机操作和实装拉动等方式,大胆创新和实践新的训练形式,积极开展试训活动。一是坚持以用为本。理论辅导和课堂教学采取由人防办领导以及相关业务骨干授课、讲解的方法,既讲解理论知识又传授实践经验,不仅在训练重点、难点内容的把握上贴近实际,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用脱节的问题和师资力量不足的矛盾。二是着眼注重实效。针对过去训练中存在的训练资源挖掘不够、个别训练课目单调枯燥等等问题,我们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对操作性强的课目,主要采取观摩教学和上机操作的方法开展训练,提高参训人员的独立操作能力。此外,我们还把队列和体能训练等内容相对简单的训练课目,集成为合成课目训练。凡组织人防试训,要求全体人员按规定着装、按队列行进、按大纲操练,实行军事化管理,狠抓平时作风纪律养成。三是突出综合训练。新大纲试训以来,我办积极开展野战条件下的应急通信联合训练,前期主要进行了远距离单兵语音图像传输、指挥车综合应用、卫星通信系统应用等科目的训练。

通过近半年的不懈努力,虽然我们的试训工作安排周密、展开有序,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问题和矛盾,就我市来看,一是由于上半年中心工作较多,试训工作存在领导精力不够集中和试训进度相对滞后的问题;二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试训教材紧缺,存在试训教学起点较低和质量不高的问题;三是组织人防指挥部和群众防空组织开展集中训练,在时间安排和人员落实上还存在实际困难;此外,教学场地和器材保障条件不够充分,也直接制约着试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第9篇:面试实训总结范文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