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安徽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安徽教育论文

第1篇: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英文名称: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1492

国内刊号:34-1065/R

邮发代号:26-36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5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医学学术性期刊,目前主要刊登本校学位论文。主编是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主任委员张学军教授。

第2篇: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双一流;安徽省;体育学;培养目标

1研究背景

为切实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并实行现代化管理,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4日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目标:“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国。”为早日实现目标,一方面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分析当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安徽省体育学硕士培养单位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2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2.1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该校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学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或研究型,能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划是相符的,即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或更为具体的表达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该校培养目标侧重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培养的方向是能够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但从中看出该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普遍问题。

2.2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当前安徽省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有3所院校,即淮北师范大学有“体育教育训练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工程大学有“体育人文社会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共有6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的6个二级学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大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表1~表3对比可知,3所培养单位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所强调的主体方向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都共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于都学科内的专业外文资料。3所培养单位培养目标都致力于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淮北师范大学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倾向于对于学生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方向是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相比较而言,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安徽工程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培养目标注重于学生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以及国内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使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而安徽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养目标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目标一致,倾向于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另外从表3可以看出,安徽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四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大众体育学”方向的培养目标独立的,且具有针对性。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历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与研究型,能在各位部门从事专业的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诊断与治疗、康复指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众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大众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大众体育的国情创造性的加以应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呈现过于笼统的态势,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针对性。

3.1.2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而安徽省部分培养单位存在不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却相同的情况,且在培养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学科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又并不相同,这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是不相符的。

3.1.3安徽省体育学培养单位的学科培养目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并未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契合;此外现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仍一尘不变、过于“陈旧”。

3.2建议

3.2.1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于国内外相关培养单位培养目标的研究,“取其精华”结合自身院校现实资源制定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2.2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尝试。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学习、搭建专业的学科交流平台,成立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一系列措施,切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

3.2.3针对于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抓住2条主线:(1)培养目标定位是以适应不同体育职业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要求;(2)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建立应体现对于不同体育职业的针对性,即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体现职业适应性与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3篇: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一、原因分析

上述两点现状反映出如今学生的设计作品中传统文化缺失现象严重,高校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其一,但最主要的是我们高校设计教育培养模式中存在着种种欠缺。1.对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理解不准确。目前我国设计专业将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市场应用型人才”上,这种提法过于笼统,在实施过程中极易形成偏见。因为市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若不能认清其本质,我们的教育极易受到充满商业文化的低端或低俗市场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市场应用型人才”不需要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设计教育如果过多地强调实用主义和商业化,必将导致人文精神、理论修养方面的缺乏,学生只会依赖低端的市场模式,从现有大众流行的设计模板中寻找复制粘贴的元素,从而丧失独立设计的能力。2.基础教学中传统文化课程及知识点的缺乏。如今我国高校设计教学课程中,对基础课的设置均参考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创立的一套教学体系。然而包豪斯精神是在20世纪初西方特殊的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渗透着西方社会的审美意识、表达观念及思维模式。我国则是有着几千年文化发展历史及多民族文化艺术积淀的文明之都,传统的民间工艺、造园文化、民居建筑以及道家儒学思想对设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如果只是照搬以包豪斯为代表的西方设计教学模式,不根据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缺乏本土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相关课程的辅助教育,那么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将缺少一种文化的传承性、一种可以在世界艺术设计舞台上突显魅力的底蕴,导致学生产生以西方文化为重的简单膜拜心理,对本国传统文化知识失去兴趣,甚至抵触,设计思维僵化。3.高校专业教师多元文化教学能力的缺乏。二战以后,世界格局趋于一体化,在呼吁和平共处的大背景下,世界各民族有权参与社会各方面的活动,不必放弃自己独特的认同,维护多样性,尊重差异性,倡导多元文化的发展。由此,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当代国际流行趋势之一,并涵盖到文学、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揭示了人们对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选择的认知。然而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基础较薄弱,目前还仍处在向西方学习的阶段,设计教育理论构架还在不断地补充与完善。所以,高校教师自身就专业知识体系也存在不足,尤其是对多元文化的整合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不能全面地、合理地、自觉地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艺术知识穿插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去,教学能力有待提高。4.学生课程作业中“文化精神”考核要求的缺乏。反映到设计专业的课程作业布置中,出现部分教师出题随意的现象,要求学生在所学课程内容中任意选定一个设计题目,而对这个题目的性质、主题及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未作明确的要求。看似鼓励学生自由发散设计思维,其实效果并没有达到。过多的自由等于是放纵,多数学生会利用大量的网络资源进行拼图与抄袭,作业相似度高。这反映出教师的考核目的不明确,只注重学生作业浮夸的表面效果,对其“人文精神”方面的考核要求较低。

二、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的对策

(一)教学目标定位应明确在制定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时,应明确“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民族创新意识的市场应用性设计人才”的目标,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要让学生摒弃那种片面的实用主义观念,抵御低端和低俗设计市场的干扰,真正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人精神层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保留与传承本土设计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开发学生富有民族传统文化的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当代设计文化,设计出真正具有民族生命力的高水平作品。

(二)专业知识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设置传统知识的学习是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应适当地补充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完善理论知识框架。在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可加强对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传授,将“文化观”的设计理论贯穿整个课程教学活动,力在传达给学生这样一个概念:对本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的设计师,不能称之为合格的设计师。而针对专业性设计实践课程,则应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与设计相结合的设计思维及案例做归纳,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授课章节中。

(三)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及教学方法的改进在世界各民族有权参与社会各方面的活动,倡导多元文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央民族大学腾星教授提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2]其目的是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从而促进其经济、文化、政治上的共同进步。在此背景下,高校设计专业教师应自觉优化文化传承的教育观,改变教学方法。首先,自身应该增加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主动挖掘当地的文化遗产和特色产业,为实现“本土文化艺术资源与现代设计教学的有效结合”提供基础。其次,转变教学观念,自觉将传统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在传授的过程中,为避免枯燥与乏味,多结合经典实例,让传统文化理论知识渗透到实际案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作业考核制度的完善通过多种作业形式综合评价学生,比如在设计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可增加文化考察及调研报告作业等形式,从实际调研中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也在自学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后面的设计课题中可针对调研的对象,侧重某一类内容进行设定,并将“精神文化”考核分值的比重加大,鞭策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寻求中国文化的根源及发展情况,自觉将中国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

三、教学整改成果案例———以《展示设计》课程为例

笔者以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展示设计》课程教学为例,以点引面,就当代高校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缺失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

(一)课程教学中添加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可将与文化设计相关的内容单列出来作为专题。比如《展示设计》,首先,将历届具有代表性的世博会特色展馆作为经典案例进行专题讲解。“世博会是一项世界性、非贸易性、较大规模的能代表参展国家或企业最新先进产品展示、技术和文化交流的活动,”[3](P1)它蕴含着世界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讲解中重点分析各展馆如何在空间、造型、色彩、图形元素等方面体现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及其内涵,从中归纳并总结出本土设计手法。其次,重点列举中国馆在历届世博会中的发展,从历史与专业的角度解读历届代表性中国馆的设计,从开始的稚嫩到不断成熟与完善的过程中,感受中国风与时代感相融合的独特魅力。最后,以上海世博会安徽馆为例(图1),加强安徽特色文化知识点的传授。安徽著名的徽州文化内容广博、深邃,除史学外,哲学、文学、艺术、民居、宗教等方面都极具研究及传承价值。作为安徽地方高校,将徽文化穿插到课程教学中,丰富设计理论知识结构,使传统文化渗透于现代设计中,彰显地方高校设计专业的培养特色。通过对安徽馆的解读,让学生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学习。

(二)根据选题要求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学生拟定好课程作业的设计题目后,在指导教师的要求下,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展示考察活动,并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收集与设计选题相关的文化素材,完成相应的调研报告。比如《展示设计》课程调研报告可包括以下内容:①现场调研芜湖市徽商博物馆,并附上相关手绘表现图纸(图2)。该展馆是安徽省第一家弘扬徽商精神、展示徽商文明的民间藏馆,学生可从实际的空间感受中了解设计中“徽而新”的主导思想,从现代中体会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②查阅、整理设计课题中所涉及的安徽某个区域、某个文化门类的基本资料。比如题目定为“徽州木雕展”,则就徽州木雕的历史起源及发展过程做一个资料的收集与汇总,提交研究报告,为后续的设计活动提供最原始的参考资料。

(三)整合收集资料,进行相应的课题设计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后,授课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虚拟课题的设计训练,从设计实践中引导学生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受上海世博会安徽馆的启发,《展示设计》课程作业可命题为“安徽XX馆(展)设计”。世博会安徽馆是个综合性展馆,涉及面较广,其展示了整个安徽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现状与特点。学生可以将范围缩小,以安徽境内某个文化、企业、特产为主题,设计一个或文化交流、或商业贸易性质的展馆,在合理划分空间及流线布置等基础上,重点表现安徽境内本土文化特色,参考题目可取徽雕展、芜湖铁画展、安庆黄梅戏曲文化展等。

第4篇: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名老中医;徐经世;教育方法;成长因素

徐经世,男,1933年1月28日生。安徽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委保健委专家组成员。曾历任安徽中医学院成人教育部主任、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等职。为医之道惟德惟术,有济人之术,必有济人之心者,方可为苍生良医。故医者宜存仁心以济世,存仁术以济人。徐经世乐善好施,谦恭好学,精勤不倦,淡泊名利,堪称一代儒医。从其所走过的路,让人足以看出他的成长历程是怎样得影响了一代名老中医的造就。

1 成长历程

徐经世[1-2]祖籍巢湖,安徽巢湖市黄麓军徐村人,是解放前有名的文化村,距离张治中将军家乡3里路。抗战前全家定居肥东,生于肥东湖滨徐骆村。此村也是文化村,比邻巢湖长江,河中木船运输,此种商船来往,大宗商业临河而出,村里有钱绅士创办朝霞学社。张治中曾资助创办黄麓师范学校,1946起,徐经世在其附小读书,因距家有10余里路,来往不便,即住校学习。在肥东成长,后来合肥,业已60个春秋。

徐经世生活之地,隶属今之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因东淝河与南淝河汇合于此而得名。历史上属古之庐州,又名庐阳,是昔日的"淮右首郡,吴楚要冲",现为安徽省省会,列中国城市五十强之一。合肥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素以"三国旧地"闻名于世,当年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威震逍遥津;到了南北朝,合肥依然是南北军事前沿阵地;北宋时,又变成抗金前沿;而明末,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曾智取合肥;及到清末,太平天国李玉成与曾国藩指挥的湘军在此会战,取得了三河镇大捷;大大小小的战役不断证明着合肥曾是名副其实的"淮右襟喉、江南唇齿"。

合肥尚是全国卫生城市,有著名的逍遥古津、教弩梵钟、蜀山春晓、包河秀色、李鸿章故居景点;有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浩淼的八百里巢湖包公文化旅游区、徽园、西郊风景区,并将昔日只在府苑别墅里才有的亭台楼阁、水榭回廊搬上街头,建成似翡翠项链般的环城公园,营造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亮丽景观。

合肥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因北宋清官包拯生于此、长眠于此而有着"包公故里"之美称。合肥历史上的名人还有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缔造者杨行密,清末名相李鸿章,台湾第一巡抚刘铭传,爱国将领聂士成。到了现代,则有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杨振宁,旅美女词人、知名学者阚家等。

徐经世依托的安徽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于1959年,2004年增挂安徽省中医院机构名称,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保与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中医医院,是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5人,有传统疗法治疗中心、体检中心、名医堂等11个诊疗服务中心和52个专病特色门诊。附院承华佗神韵,继新安衣钵,发挥名老中医的传帮带作用,造就了一批部级名老中医和江淮名中医。近年依托名医堂,启动老中医工作室工作,年轻中医在继承中汲取学术精华,在实践中创新理论,一大批中青年专家脱颖而出,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徐经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下成长并发挥着作用的。

徐经世曾祖父母,均为当地私塾先生,曾祖乃晚清秀才;祖父徐恕甫,在清朝废科举后,也从私塾,1956年调入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任《伤寒论》教员;1957年任安徽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在1959年成立中医学院和安徽省第一康复医院时,是接纳治疗抗美援朝伤病员的中医顾问,1964年仙逝。

父亲徐少甫,姊妹4人,2个妹妹均不幸夭折;姐姐80多去世,家在肥东。少甫后因署瘟高热英年早逝,时30岁,学业刚成,惜乎憾哉。徐经世时年4岁;11岁时母亲也因急性心肌梗塞撒手人寰。以后唯赖祖父母抚育,并潜心读书。经世尚有2个妹妹,幼时也均由祖父母抚养,小2岁者现康居上海,小3岁者康居巢湖。徐经世后与童氏女结婚,相依为命,现为合肥市无线电一厂退休职工。徐经世膝下有1子3女,学业皆有建树,惜无后代从医。

徐经世传承既有家传、私淑传统方法,又有现代教育经历[1]。"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古代医生把医疗经验作为家庭谋生的本领,将其传授给自己子女,形成父传子、子传孙的世医。父子式的师徒关系,有着明显宗族系统的血缘传承,即所谓家传、祖述。千百年来,正是对代代中医先贤们的经验传承并不断光大,才有了现今较为完善的传统医学。晚清前,安徽名医辈出,尤以家传为主的新安医家引人注目。但近半个世纪,安徽中医临床大家鲜少。2000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遴选出中国百年百名临床大家,徐恕甫在列。徐恕甫,早年悬壶庐巢,名播江淮。他曾告诫后学:"仁政仁术,同为一体。余已年逾古稀,晚景无多,虽每欲集同道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然学薄能鲜,心余力拙。惟望我医界青年有志诸君,本英明贤达之智慧,苦力搜求,固当从新钻研科学,亦不能厌故抛弃宝贵中医,毋浅尝而辄止,毋畏缩而不前,以发掘我国神妙之医学。"而如今,徐经世先生也年且耄耋,也常告诫弟子:"中医学习是要悟性的。实践的提高在于悟。搞好中医继承需要我们刻苦学习,用心体会,把学到的知识加以积累,在实践中不断升华。"[3]

名师出高徒。徐经世幼年从研读《四书》、《五经》开始,逐渐旁至诸子百家,为其以后学习中医理论,打下良好的古文字基础。后由祖父徐恕甫言传身教,从背诵《药性赋》、《汤头歌》、《濒湖脉学》等开始,然后精读四大经典,反复研读《医学心悟》、《临证指南医案》等临床医著,深刻领会祖父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技巧。

曾受省中医管理局委托,2000年开始徐经世偕门弟数名对祖父遗存手稿进行抢救性整理。先是列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此为安徽省对老中医的发掘整理研究立项开创了先河。随后多年,影响诸多老中医项目成为本省科研项目。徐经世结合昔学,参阅祖父遗留的医案、医话和临证心得手稿,进行精心整理,出版了专著《中医临床家--徐恕甫》,2003年还获得安徽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

徐经世尚私淑历代诸多名家,如理脾宗东垣,和胃效天士;崇尚丹溪滋阴学说,提出了许多弘扬医理的独特观点。中医教育的历史,历来虽以师徒传授为主,但不排斥正规化中医教育。早在南北朝即有政府开设专门的医学教育机构。目前,我国有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和50多所中等中医药学校,为国家培养约27万中医人才。院校教育为中医教育建立了正规专业的学校办学体制,不仅实现中医教育的大规模、高效率办学,培养大量中医专业人才,而且促进了中医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既保存中医特色,又融入现代的科学指导思想,同时加速了中医与世界的接轨。徐恕甫于1956年任安徽省中医研究所研究员,一边临床,一边在安徽中医学院前身--安徽中医进修学校任教员,自行编撰《伤寒浅解》教材4册,为全省招收的进修学员讲授经典课程。徐经世先随祖父调动举荐到学校深造,毕业后任安徽中医学院内科教授,为学生以及附属医院实习生讲授临床课程,同样以临床依托,理论指导临床,再从临床升华理论,两者结合,反复经临床、教学和实践的历练。应该肯定的是,现代院校教育基本实现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较好地完成了与现代教育制度的接轨。假若能在此基础上注重中医学术本身特点的传承,正确引导,发挥学员能动性,那么,造就成批的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是完全可能的,相信应该比单纯的师带徒占有明显成才优势。徐经世先后被遴选为全国第2、3、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以此方法培养了多名优秀继承人,如陶永、卓思源、樊巧云等。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下发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文件,给每期500名老中医每人选配1-2名中青年业务骨干之继承人,采取师承方式进行培养,以达到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培养造就高层次中医临床人员之目的。遴选的继承人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后,报人事部、卫生部备案。可见现代意义上的师承教育包括院校中研究生的教育均属于高层次的政府指令性师承教育,是在专业基础教育及实践之后的继续医学教育。

1999年12月及2004年,安徽省中医管理局先后下发文件,由政府指令性要求培养安徽省跨世纪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江淮名中医,先由国家中医管理局及安徽省人民政府相关领导出面主持拜师仪式,随后实施3年的培养计划,每年进行20余项指标之考查或考核。徐老也是这项工作的指导老师,且拜师学生最多,如李泽庚、王化猛、韩宁林、张国梁等均是其中高层次门第。鉴于徐经世培养人才的成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曾在2006年授予他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予以表彰。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靖等出席颁奖仪式,并在"传承中医,弘扬国粹"巨型签名卷轴上签名;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授予徐经世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光荣称号。

国家和各省发展中医药条例,均提出要重视和支持中医文献的收集、保护、整理以及有独特疗效中医诊疗技术的发掘和利用。2007年7月18日,安徽中医附院也专门下文成立了徐经世名老中医研究室,配备助手和必要的硬件设施,进行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总结。

徐经世自1951年正式跟随祖父侍诊;1956年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进修,1957年留校从医、任教工作,并一边临床,一边继续深造,时光飞逝,迄今有近60年从医历史。历代名医中他推崇和崇拜诸多,如李东垣、朱丹溪、叶天士等。从这些医家学术中,他汲取充足必要的养分,使自己临床中能够游刃而有余。如今可说他已是"病家满天下"、"桃李满天下"了。

2 传承师徒

古老的中医学,多年来通过一代代学术经验传承,才使其可以发扬光大。徐经世主要受业于徐恕甫,他又传授给了诸多门徒。

2.1 徐恕甫授徒

共5人。徐少甫,30余岁学成之时,英年早逝。徐经世,部级名老中医。郭幸福,舒城人,为嗣超公子,1965年安徽中医学院首届本科毕业,乃安徽省著名中医临床家,现为安徽中医学院国医堂主任医师,曾以75岁高龄,参加国务院颁布的《中医条例》政策竞赛,荣获三等奖,可喜可敬。吴德庆,曾在徐恕甫先生调离家乡来肥后,旋即在巢湖肥东一带名气大振。2009年去世。罗申道,学徒,中途因家事退出。

2.2 徐经世授徒

凡20余人。目前较有影响的有:一、陶永,1957年生,浙江绍兴人。1983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为徐经世全国第2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大弟子,率先研究徐经世学术经验,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主持承担老师临床课题3项。二、王化猛,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现为涡阳县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科教科科长。是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的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安徽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卫生厅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亳州市政府首批、第2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等。8次分获省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青年科技奖;主编《中国道家医学文化研究》1部;发表老师中医学术经验论文20余篇。传承方面似有神悟之处,被徐老誉为最得意门生之一。重点协助老师完成2部专著,整理部分医案,撰写发表老师一些重要论文。传承方面,如徐经世注重未病研究,王化猛则承其学术,有所发扬,在国内创造性提出"慢性肝炎无证可辨型"新理论,并进行系列探讨,日本业内曾介绍[4]该项成果;再如,徐经世注重中州胆胃调理,王化猛则系统总结徐经世该专题,并付诸临床,尚对其消化复宁汤进行文献追根式研究,与脾胃、胆胃升降理论有机结合,研究得以充实。三、张国梁,1961年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中医附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感染科主任。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手足口病、艾滋病临床专家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专业委员会委员、防治艾滋病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肝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专著编写3部。对徐经世的消化复宁汤进行实验研究,用现代方法对老师用药特点进行数据分析,是难得的现代化中医临床研究型人才。四、韩宁林,1960年生,1984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急诊科主任。是安徽省医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委员、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五、卓思源,中医内科研究生,副主任医师,是徐经世全国第4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现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发表老师学术思想相关文章10余篇,承担老师临床研究课题2项,为继承人中后起之秀。

尚有诸多优秀弟子,在此恕不一一列举。

【参考文献】

[1] 陶永,王化猛,张国梁,等.从徐经世学术传承历程看老中医继承方法研究.亚太传统医药,2009,(1):5-7.

[2] 王化猛,陶永,张国梁,等.徐经世治学思想及学术思想探微.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6):27-30.

[3] 卓思源,陶永,王化猛,等.奋蹄岐黄,发古说今--徐经世老中医同青年中医谈临床.中医药通报,2008,(1):42-43.

第5篇: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安徽省合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2273

国内刊号:34-1303/G4

邮发代号:26-59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6篇: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一、“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

教育为文化发展服务是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一个方面。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推动高校课程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2](P137)从2007年开始,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首次招收本科学生,专业课程设置需要重新制定。考虑到体现本校徽州文化的地域特色,传承徽州本土音乐文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本科教学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徽州地方音乐”系列课程。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3人。所有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现今开设的“地方和学校课程”统称为“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开设的“徽州地方音乐”课程有8门,共计20学分。主要涉及的课程内容有徽州地方音乐知识普及课程和徽州地方音乐实践课程两类。其中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所有在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选修的课程。学科实践课程是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必修的课程。另外,在大学第6学期还安排了为期2周的田野采风和专业见习的时间。主要安排学生到徽州各地探访民间音乐艺人,聆听徽州民间音乐的原汁原味。以上所列出的“徽州地方音乐”课程虽然都具有浓郁的徽州地方性的特点,但是它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不同的。比如:“徽州音乐的历史与现状”这一课程,它被安排在第6学期开设。原因在于该课程需要学习中国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与作品赏析两门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徽州地方历史、地理、人文特点,分析徽州地方音乐形成、发展的过程,了解各个时期徽州地方音乐的艺术特征,从而使学生对徽州地方自然、人文、艺术有综合性的认识。又如“‘徽韵’合唱团排练”这一课程。作曲专业的教师通过民间采风获得徽州民间音乐的元素,创作具有徽州地方特色或者反映徽州地方音乐文化的合唱曲。合唱与指挥专业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在排练中,尤其强调徽州地方音乐温文尔雅的音乐风格,和徽州地方方言咬字特殊化的情况,即声音位置靠前,韵母变化较多,讲话语速较慢,语句句尾衬词较多的特点。需要演唱者有较好的气息保持和清晰咬字吐字,才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因而,在平时的合唱排练前,多做长句型的音阶发声练习是必要的。徽州地区地域广阔,以多山的地形为主,交通不便。而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里不仅具有各类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还有许多不易被人发现的活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民间音乐采风方法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依据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的方法开展田野工作,探访和收集徽州地方音乐。徽州音乐采集与编辑制作、徽州民间舞蹈采编课程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了去发现身边的音乐文化,感受徽州地方音乐的艺术魅力,开拓眼界,进而引导学生对民间音乐进行独立研究和思考。在开展“徽州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中,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始终与地方文化部门保持较好的合作关系。许多专业教师被黄山市文化委员会聘请为徽州地方音乐系列比赛评委。经常随黄山市文化委音乐、舞蹈创作研究室到徽州各地调研、采风和下乡演出。同样,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也会通过黄山市文化委邀请徽州民间音乐“非遗”传承人操明花、凌志远、吴媛媛等人进课堂做传承活动,增进学生对徽州地方音乐的了解。

二、“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实践

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通过参与科学研究,可以加深自身的理论基础,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为教学服务,为发展地方经济文化服务。教学研究通常与教学改革联系在一起。教学研究的目的是做好专业领域的教学革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研究的进行对教学改革的开展起到推动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地方性的高校在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时候总是离不开地域特色。黄山学院作为徽州地区唯一的高校,以徽州和徽州文化为背景的研究是黄山学院各专业开展研究的基础。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为了开设每一门“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全体教师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首先,积极、全面地开展徽州地方音乐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梳理工作。为了做好有关“徽州地方音乐”的科学和教学研究工作,音乐学专业的教师在安徽大学徽州研究中心、中国徽州博物馆、黄山市图书馆、黄山市档案馆、黄山市地方志办公室、黄山学院徽州古籍资料中心、黄山学院图书馆等部门搜集、整理以“徽州地方音乐”为主题的文献资料。主要内容涉及徽州民歌、徽州戏曲、徽州民间器乐曲、徽州民间舞蹈等。所涉及的资料还包括最近十年内出版发行的书籍和传承人自己编撰的资料。比如《歙县民间艺术》《徽州民歌100首》《古歙音韵》《徽州民歌乡土教材》(凌志远自编、内部资料)《龙池湾民歌集》(凌志远选编、内部资料)等多部徽州地方音乐的资料。其次,开展田野工作。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几乎都是非徽州籍的教师,对徽州地方音乐缺乏了解。为了能更好完成“徽州地方音乐”课程的教学,广大教师从自己所学的专业出发,联系徽州各区县的“非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由他们派人带路,走访徽州各地健在的徽州民间艺人和传承人。通过运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留存第一手资料,并做细致的整理。作为理论研究和创作的原始材料。第三,有关“徽州地方音乐”课题的申报和论文的发表。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搜集梳理的基础上,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师通过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通过课题立项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近五年,本专业教师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文化部艺术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3项,黄山学院科学研究项目4项,黄山学院教学研究项目4项,大学生科研项目5项,科研和教研经费累计达25万元以上。共计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代表性的课题有:“徽州仪式音乐研究”、“徽州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徽州民间吹打乐研究”、“齐云山道教音乐研究”、“黎阳仗鼓音乐研究”、“徽州地方音乐与黄山旅游业发展的结合研究”、“徽州本土音乐文化与高校特色音乐课程建设的结合研究”等。这些课题内容都涉及了徽州地方音乐的不同种类,有对各个音乐形式进行的研究,有将徽州地方音乐与地方旅游产业结合进行交叉研究,有关注徽州地方音乐的传承和保护的研究,也有探讨徽州地方音乐与课程建设结合的研究等等。在学术方面,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教师在《人民音乐》《艺术百家》《民族艺术研究》《中国戏剧》等学术期刊以及其它各高校学报发表文章60余篇。这些文章主要是针对徽州地方音乐及其文化功能、审美内涵、传承意义和课程教学等方面。为“徽州地方音乐”特色课程与高校传统音乐课程建设的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三、“徽州地方音乐”的艺术创作和表演实践

高校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论运用与实践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之一,能锻炼学生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对于音乐学专业来讲,艺术创作与舞台表演都是专业实践的主要内容。为了加强对徽州地方音乐的学习,加深了解,我们的作曲专业教师在作曲理论课程中穿插介绍徽州地方音乐的特点,分析音乐的特征,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徽州地方音乐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并带领部分爱好作曲的学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的创作技法,写作现代风格的歌曲、器乐曲、合唱曲等。比如合唱曲《木坑竹海》、弦乐曲《徽之韵》、歌曲《看过黄山忆黄山》等。舞蹈专业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西洋舞蹈技巧为基础,结合徽州地方传统舞蹈的元素,编排具有徽州浓郁乡土气息的舞蹈节目,比如《秀美黄山》《采茶舞新编》等。在舞台表演实践方面,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基础上成立了“徽韵”合唱团和民族管弦乐团等教学实践团体,排练具有徽州地方音乐特色的乐曲、歌曲,并参加了国家、省、市各类音乐比赛和大型文艺演出。2009年,在安徽省教育工委、教育厅主办的“可爱的安徽———地方音乐赏析会”比赛中,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合唱节目《木坑竹海》获得合唱类作品金奖,器乐三重奏《徽之韵》获得器乐类节目二等奖,歌曲独唱《看过黄山忆黄山》获得声乐类演唱三等奖,并获创作二等奖。2012年,在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演唱的合唱《小石桥》(徽州民歌)获得全国专业组三等奖。2013年,在教育部主办的“留动中国———在华大学生文化之旅”黄山站的活动中,我校的舞蹈表演《秀美黄山》赢得国内外嘉宾的一致好评。在日常的教学音乐会、演奏会中,黄山学院音乐学专业还专门举办多场徽州地方音乐演唱会或演奏音乐会,每年不少于4场次。

第7篇: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 安徽省 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员 继续教育 图工委

1982年5月12日,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1987年12月,改称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简称“安徽省高校图工委”)。198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培训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近5000人次。今年适值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成立30周年,笔者试图通过对安徽省高校图工委30年来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以彰显成绩,找寻不足,为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探索新途径。

1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继续教育工作概况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的继续教育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1999年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自成立以来,即着力于馆员继续教育工作。据笔者统计,1982—1999年,共举办19期继续教育培训班,培训人次约达1300人(见表1)。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学员学历层次较低,很多学员只具备中专(含高中)学历。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2)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发单科结业证书,晋升职称时可作为参考条件;(3)培训时间较长,多则一年,少则一周;(4)培训形式多样,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岗位培训以及专题研讨等;(5)涉及面广,影响大。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授课教师大部分为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如赵国璋、朱天俊、白国应、卢泰宏等;(6)学员的学习经费和时间有保障。学员一般由单位推荐,学习经费由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给予一定资助。如1985~1987年举办的两期全国高校图书馆专业队伍一年制全脱产进修班,国家教委批拨3万元专项经费;(7)具有随机性。培训主要受上级主管部门,如国家教委和省教委的委托开展,没有纳入图工委的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2000—2001年

皖文字[1999]007号文件规定,自2000年元月1日起,全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初、中、高级职称前必须经过继续教育培训并获取培训证书。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40学时;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和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得少于32学时。凡在任职期内未完成继续教育义务的图书专业技术人员,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视为不具备条件。皖政[2000]24号文件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不少于国家规定的学时。”皖人发[2001]30号文件对继续教育内容设计与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形式与学时认定、继续教育证书的管理与使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等作了全面而具体的规定。

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标志着安徽省图书资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的视野,被赋予制度层面的意义。2000—2001年,图工委利用暑期举办两期培训班,共培训278人(见表2)。本阶段继续教育工作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全部来自安徽省各高校图书馆,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培训内容侧重于图书馆工作的核心业务,如文献分类、文献编目、文献检索等;(2)学员的学习一般为单位派遣和个人自主要求,培训费用由所在单位承担,相关主管部门没有专项资金投入;(3)授课教师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各部门业务骨干担任;(4)管理逐步规范化。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试成绩合格,由基地和文化厅审核盖章后认定72学时,登记在由省人事厅统一监制的继续教育证书上;(5)计划性。继续教育工作被纳入图工委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年初上报省文化厅审批备案。

第三阶段:2002—2012年

2001年11月27日,安徽省人事厅认定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为安徽省图书资料与情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省级继续教育基地。皖文职改[2002]266号文件规定:“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图书资料专业初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中级资格。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省统一考试后,各地不得再行评审相应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皖文人字[2005]232号文件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内,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并取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6]皖文人[2011]48号文件进一步规定:“在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期内,按规定参加并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上述文件的相继出台,致使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相继举办以下各类培训班:(一)“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11期,迄今共培训1076人。“以考代评”培训具有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参加初中级资格考试的馆员,均为自主要求,学习意愿强烈。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效果显著。对于不具备图书馆学学科背景的馆员来说,“为了通过资格考试必须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客观上起到了职业培训的效果”;(2)配备材。培训教材由省人事厅、省文化厅组织专家编写,分别为《文献分类与编目》、《文献检索》、《图书馆工作概论》。2007年对教材进行修订,前两本教材分别更名为《信息组织》、《信息检索》;(3)授课教师全部由安徽大学图书馆学系和安徽大学图书馆具有丰富教学或实践经验的老师承担。

(二)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

2002—2012年,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开设暑期继续教育培训班11期,共培训946人(见表3)。暑期继续教育培训呈现如下特点:(1)培训对象为全省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图书馆员。培训内容紧扣图书馆事业发展,追踪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或实践热点,旨在通过培训达到促使学员知识结构更新和学科视野开拓的目的。此外,根据省人事厅关于继续教育公共课的年度安排,开设有关WTO、知识产权、终身教育等专题讲座;(2)除了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外,加强馆员学术和科研能力培训,以适应高校图书馆学科化和个性化服务的需要;(3)授课老师以安徽大学管理学院从事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教师,以及安徽省高校图书馆从事实践工作的专家为主;(4)实行规范化管理。培训时间均为一周,学员学习期满,经考核或考试合格,认定72个继续教育学时;(5)建立继续教育激励机制。自2005年开始,继续教育学时被列入安徽省教育厅评选全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资源共享以及数字资源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分别于2004、2006、2011年举办三期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共招收学员81人。课程班开设“图书馆理论与方法研究”、“数字图书馆技术”、“文献学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研究”等14门专业基础课程,由沈固朝、叶继元、郑建明、徐雁等业内知名专家为学员授课。根据图工委秘书处的统计,2004年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出身于图书情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仅有1人。截至2012年9月份,2004、2006两期研修班已有20人获得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证书。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全省各高校图书馆储备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很多学员已陆续成长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为鼓励馆员参加学习,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对于获得学位证书的学员每人奖励1000元现金。同时,根据皖人发[2001]30号文件规定,每门课程认定15个继续教育学时,为需要晋升职称的学员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四)其他专题培训

随着图书馆数字化步伐的加快,安徽省高校图工委每年与国内外各大数据库商,如万方数据公司、重庆维普公司以及Springerlink、Ebsco、Elsevier等合作举办数据库利用培训,培训人次达上千人。这类培训有如下特点:(1)参加培训的学员一般学历层次比较高,且绝大部分来自网络技术或参考咨询服务等对业务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岗位;(2)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比较强;(3)培训周期短,一般为一天,培训效果往往取决于学员后续的主动学习;(4)授课教师全部由相关机构的专业培训师担任;(4)培训费用由相关机构承担,外地学员只需承担差旅费,经济压力较小。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

由于安徽省人事厅和文化厅关于继续教育学时的强制性规定目前主要针对职称评定,对馆员的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没有任何约束力。因此,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以具有初中级职称的馆员为主,基本都是因为晋升职称的需要。这反映出广大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意愿不强,同时也表明图书馆员这一职业目前没有来自外部的压力,缺少一定的竞争风险。

2.2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缺乏时间与经费保障

尽管皖政[2000]24号第十四条规定:“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时间。”但鉴于继续教育学时成为馆员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这给很多图书馆的管理层造成一种误解,认为馆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与所在馆没有关系。出于这种认识,各图书馆在经费普遍紧缺和人手紧张的前提下,绝大部分图书馆对参加学习的馆员均无法提供经费支持,甚至连学习时间都不能保证。由于缺乏时间、经费的保障,不仅遏制了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而且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2.3继续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有待细化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设的各类培训,“以考代评”资格考试辅导班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内容针对性较强,但由于学员的学历层次相差较大,为数不少的研究生不仅文化层次高,而且大多来自重点院校图书馆,对外交流的机会比较多,专业视野相对比较开阔,而来自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学员,有的学历层次相对低一些,所在馆的业务工作开展主要局限于传统的借阅服务,致使在设置课程时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或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开展分层次培训。

2.4培训形式比较单一

图工委继续教育主要采取脱产学习形式,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这种脱产学习对于外地学员来说,如果所在单位不能提供学习经费与学习时间的支持,确实面临一系列困难。高校图工委根据开设课程内容的需要,安排少量的实践机会,但相对于学员的需求来说,仍显不足。

3 对策和建议

3.1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

馆员学习意愿的加强,一方面有赖于馆员自身加强对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应进一步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安徽省现行的高校图书馆员继续教育制度全部由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出台,主要是指导性文件,为了切实保障继续教育制度的实施效果,图书馆界应建立与之配套的具体措施,如继续教育基金制度、休假制度、激励制度等。具体到各馆,可根据所在馆的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岗位要求等,有计划地选派馆员参加培训。同时,各馆应将继续教育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对馆员的继续教育学习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

3.2争取外部资金的支持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作为全省继续教育基地,应积极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主要可采取如下途径:(1)争取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的投入;(2)争取有关数据库公司的资助;(3)与国家相关行业机构合作,寻求项目资助。

3.3丰富培训内容

安徽省高校图工委目前开展的各类继续教育培训,主要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具体包括:(1)加强职业道德培训。馆员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业务知识的丰富与否,而且取决于馆员的敬业精神与服务态度的优劣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馆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2)开设有关心理学、人际交往、仪表举止等方面的课程,提升馆员的职业形象以及与用户的沟通能力;(3)开设有关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和图书馆学术史课程,增强馆员的职业自豪感和学科归属感。

3.4创新培训形式

为了激发馆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基地应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1)鉴于图书馆工作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今后的培训应给学员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特别是文献分类、文献编目以及文献检索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2)组织学员外出参观考察,借鉴兄弟院校图书馆的先进服务理念与举措;(3)组织学员进行省内外馆际交流学习;(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图书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开展电子化教学,如建立继续教育资源网,或通过视频、讲座等方式实现异地同步教学。

第8篇: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蒋长流,男,1967年9月生,祖籍安徽岳西。1986―2007年间,分别就读于安徽大学生物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相继获得理学士、经济学学士及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项目资助,2010年8月赴美国托莱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ledo)经济系和亚洲研究所访学一年。现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经济学专业负责人,安徽大学新徽商成长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

二、研究领域及学术观点

蒋长流教授重点关注中国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健康与人力资本经济学、科技创新与管理。蒋长流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敏于探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观点较独特,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

基于要素积累与增长的新古典范式这一经济学中极具活力的研究基点,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及其转型问题,2007年在《中国经济问题》发表《中国经济高增长期资本深化的原因探析》,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剖析中国改革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本深化动因,从资本形成路径、产业演进、经济转型、投资主体行为特征以及企业规模非理性等方面进行了解释,为中国经济转型式增长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视角。2006年在《改革》发表《社会网络、声誉困境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在《中国卫生经济》发表《就业身份锁定下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及其管理》,将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流动农民工的贡献与其人力资本弱质性和就业锁定效应的非对称性作为研究重点,试图就其就业阶梯上的低水平陷阱、声誉困境以及面临的健康负担压力进行深入剖析;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目的应该惠及民生为宗旨,试图研究农民工身份转换的政策设计。蒋长流教授提出:离农迁移的农民工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在进城求职和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嵌入于其所处的流动性的后生社会网络,声誉成为其嵌入后生社会网络的主要机制。由于弱关系纽结的缺乏以及就业身份的锁定,农民工在嵌入城市社会网络中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本声誉困境,这种困境缘于其所陷入的就业阶梯上的低水平陷阱。该观点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三、研究成果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问题及对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淮南融入合肥经济圈之科技对接机制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企业对农民工就业的统计性歧视分析》,《社科纵横》,2009年第8期;《我国高新科技园区发展中的政府规制行为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经济高增长期资本深化的原因探析》,《中国经济问题》,2007年第6期;《基于动态博弈的政府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技术经济》,2007年第3期;《增长核算中的资本深化内生性问题》,《统计教育》,2007年第10期;《安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分析与政策建议》,《科技促进发展》,2007年第9期;《失业回滞理论对安徽就业问题的普适性研究》,《江淮论坛》,2007年第3期;《基于能力假说的企业创新外溢与创新激励分析》,《科技和产业》,2007年第6期;《FDI与安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3期;《学者的眼光与企业家的心路历程》,《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社会网络、声誉困境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改革》,2006年第7期;《就业身份锁定下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及其管理》,《中国卫生经济》,2006年第12期;《“高端服务”供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第11期;《非公平就业环境中农民工健康负担压力及其缓解》,《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

四、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因素评估及健康服务政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农民参与问题(参与);安徽省行管局和社科联联合研究重点课题:住房公积金发展对策研究(第1参加人);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会经济圈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安徽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效率变动及宏观科技决策机制研究(主持);安徽省世行贷款农业科技项目:安徽农产品加工发展对策研究(主持);中国科协课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体制机制研究(第一参加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就业弹性、失业回滞与安徽“十一五”就业增长对策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失业回滞理论对安徽就业问题的普适性研究(主持);淮南科技局:淮南融入省会经济圈之科技对接机制研究(主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项目:双语教案模块化设计及教学方法组合创新研究(主持);安徽大学教研重点项目:双语教案模块化设计与双语教学成效研究(主持)。

第9篇:安徽教育论文范文

论坛开幕式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杨祥主持。开幕式上,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教授等先后致辞。教育部高等教育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到会讲话。会上,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以“提高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为题,强调培养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应重新认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应该以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进一步推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大改革。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懿教授的报告以生动鲜活的例子,阐述了高校应该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本科教学为基础”,虽然特色各异、定位不同,但培养创新人才都是首要的任务,应重点抓好“本科生、研究生和年轻教师”三支队伍,把握大学本科这个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作了题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思考、探索与渴望”的报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工作组组长陈启元教授介绍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背景、目标和探索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韩震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蒋葛夫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李志义教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就如何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大会报告。安徽大学校长程桦教授的大会报告和与会代表分享了安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经验。此外,91岁高龄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厦门大学潘懋元先生还亲临会场,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作了近40分钟的报告,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会上,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作了25场专题报告,围绕“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各类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等专题内容在三个分会场与会议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来自全国300多所高校(其中“985工程”高校30多所,“211工程”高校50余所)的近900名代表(含200多位高校领导)参加了本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