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精选(九篇)

安徽农业大学专业

第1篇: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我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多,要想从农业大省变成农业强省,开展农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才能逐步缩小安徽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整个安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一、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安徽省农村信息化工作启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研发了国内首个农业专家系统,并得到成功应用,使安徽省成为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应用最早的省份之一。2000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信息入乡”工程,2003年安徽省政府启动实施“数字安徽”建设,2008年安徽省启动全国首批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省建设,2009年安徽省政府积极组织申报全国新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2012年,科技部将安徽省列为全国七个“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之一。阜阳、芜湖市被列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其模式被国家有关部委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舒城、宁国被批准为部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安徽省新农村“千村百镇”信息化试点示范任务基本完成,省经信委、省农委投入800多万元,重点选择了102个乡(镇)、312个村开展试点工作,带动了周边地区和农户开展信息化服务,示范辐射效应正在显现。另外,安徽省农委牵头有关部门研发的农业GIS信息系统、农情综合信息监测系统、动植物疫情信息监测预警系统等,推广普及到农业生产及管理各个领域,为发展“智能农业”创造了条件。从总体来看,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正朝着先进适用、稳定可靠、贴近农民、进村入户的目标迈进。

二、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制约因素

(一)政府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

国外农业信息的发展明确了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政府是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建设者和推动者。但是,从现阶段来看,由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周期长,且高成本,基层政府热衷于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项目建设,不愿意主动参与农业化信息建设。不能根据本地农村实际,使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手段整合信息资源。由于意识不强,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未能提供稳定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由于农业信息化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良好的信息网络体系支撑,农业信息化水平难以大幅度提高。

(二)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匮乏

农业信息传播、普及的主要渠道是基层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业信息服务组织工作人员少,且流动性大、专业性不强,人才匮乏,难以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表现在:①信息化知识更新缓慢;②信息分析人员严重不足;③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希望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加强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培训的同时,增加农资供应和协调产品供销等方面的服务,满足农民对市场信息的迫切需求。

(三)农业信息采集处理标准化程度低

农业信息采集的标准化程度不仅直接决定农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而且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安徽省农业管理条块分割,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种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与规范。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权成性。同时,在数据库建没中指标设计不统一,特别是像农产品代码数据库、农业行业代码数据库等基础代码数据库尚未建立起来,致使国家和省级以及省级政府部门之间,在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和信息应用系统开发上出现了重复建设和浪费;农业信息指标体系不健全,很多急需的指标没有被纳人采集范围,比如很多农产品市场信息指标还没有科学涉及和全面覆盖。另外,信息采集方法不科学、采集制度不健全、信息采集点不足等也影响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四)农业信息传输渠道不畅

目前,时效性、交互性强的信息与传输渠道尚未在农村得到普及,造成信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作为农业信息的重要产生源,还没有被农民有效利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远离农村,与农民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模式又使农民与农业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接触极少,农民很难及时获取全面、系统的信息,面临严重的信息匮乏局面。电视作为农村信息与传播最主要渠道,信息供给缺乏针对性和交互性,以农民的被动接受为主,使用功能相对单一。在信息的和传输上,还缺乏网络、广播、电视、报刊、信息台等各种媒体之间的有机配合与协作,面对最终用户和信息传导梗阻现象没有找到适当的解决方案,造成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始终无法突破。

三、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立足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要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中心任务,面向“三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落实措施,进一步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系统谋划、科学实施,提高全省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具有安徽特色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

(一)强化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加大投入

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难度大,需要多方配合与支持。针对当前农业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统筹协调机制建设,把农业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成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农业信息化建设统筹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坚持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组建有关方面领导成员牵头、各涉农部门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参与的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县级以下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加强对乡镇信息服务站的领导与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为农服务中的作用,务实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农业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程,积极争取财政专项和计划基建投资,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二)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人才建设

知识化、信息化时代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大资源,他具有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性,拥有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我们要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服务站等单位涉农专家,建立全省农业专家信息库,依托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专家信息服务;注重对现有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岗前培训,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专职信息员的信息知识,注重发挥选派干部、“大学生村官”村级兼职信息员作用,在全省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村信息员的队伍。采用电脑上网、网络电视、电话咨询、视频问答、短信问答等方式,培养懂技术、用信息的新型农民;积极选派农业信息人才出国考察、进修、参加学术会议等,使他们尽快掌握国外先进农业信息科学技术,造就一批高水平的信息专家队伍,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安徽省各农业院校应建立农业信息专业,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的课程,或者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有条件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农业技术学校也应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及农业信息管理与服务的课程,培养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制定吸引高层次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进留学生和国外农业信息人才到安徽省工作,努力提高信息人员的待遇,通过实验室、试验基地管理运营机制的建设和改革,创造能吸引人才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设计一种能有效激发农业信息管理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制度,稳定人才队伍,防止人才流失。

(三)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

通过构建省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共享信息资源库,并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指标体系来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发挥优势”的建设原则,全省已有的省、市、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门户,共享各类涉农信息服务数据,以支撑平台上移,应用服务下延的方式,建成统一省级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挥涉农部门的人力、智力、信息资源优势,强化共享,减少投资,提高服务能力,通过手机、广播电视、语音电话、网络电视等多种手段,实现“融合”惠民。依托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农业数据采集指标体系和农业行业数据采集分析平台,健全农业信息数据库群。开发应用智能化的农业专业搜索引擎技术,搜集涉农数据信息,整理分类后纳入省级统一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体系,供各部门共享和社会公众实时查询获取,把安徽农业信息网建成全省农业综合门户平台。

(四)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健全基础信息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应用。加强覆盖城乡的数据传输网络建设,降低使用资费,使其更加贴近农民实际。推进广播电视网、电信网、3G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向全省乡(镇)村的延伸,实现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和数字广播电视网络的高覆盖率。

健全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合作社社务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系统,真正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利用互联网全面推介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质农产品,实现合作社产品网上销售、原产地供货、专业市场配送(农超对接)的一体化服务功能;加强与信息科技企业的合作,利用物联网,提升我省合作社生产、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建设推进我省合作社规模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在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新的历史起点上,在缩小数字鸿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下,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契机,农业信息化始终是促进安徽省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利推动器。

参考文献:

[1]杨萍.农业信息化助推农业经济优质发展之对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宣城市农业信息化的调研[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2]徐光翔,黄世祥.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应用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

[3]姚美龙,周杨波.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安徽农业信息化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

[4]刘丽伟.美国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与启示[J].农业经济,2012,07.

作者简介:

第2篇: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1.1产业总产值和产品加工规模都不断增加自发展农业产业化以来,安徽省农林渔牧产业总产值和农产品加工规模都不断增加,并列入全国前列,见表1、表2。201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上年的1.46∶1提高到1.61∶1。

1.2组织模式日益完善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安徽省已初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司企业带动型,即“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如安徽和威集团、芜湖新欣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芜湖蜂联有限公司等。(2)中介组织带动型,即“中介组织+农户”组织模式,如由宣城市养禽业龙头企业、市畜牧局专家及有关组织共同成立的宣城市禽业协会等。(3)市场带动型,即“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如安徽省亳州市的“专业市场+农户”中药材产业化。(4)龙头企业+协会+农户。这种模式是以专业协会(合作社)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大市场,如安徽省绩溪五蜂园蜂业有限公司等。(5)科技服务带动型,即“龙头企业+科技推广站+农户”组织模式,如天长市的农技推广站。

1.3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化布局日益合理近年来,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化布局日益合理。2011年4月1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安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更是对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布局作出了详细的阐述,见表3。

2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安徽省自1995年开始农业产业化试点以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还算不上农业产业化大省。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龙头企业规模小,农民中介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安徽省的龙头企业虽然成长迅速,但龙头企业整体规模较小,综合实力和牵动力都不强。在5000多家农产品龙头企业中,营销收入亿元以上的不足12%,超10亿元以上的不足0.9%。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阻碍了龙头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中介组织是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目前安徽省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合作组织生存较困难,因而很难做到积极有效地带动广大农户、服务农民。

2.2产业链短而窄,加工转换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国际经验表明,农产品利润的60%是来自加工流通环节,而安徽省虽然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产业链短而窄,加工转换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资源优势没有得到体现,这是安徽省农业的突出薄弱环节。安徽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0.5∶1,全国平均比例是0.6∶1,而发达国家达到2~3∶1。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产值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

2.3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矛盾突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实现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但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依旧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和违约现象。如企业、市场等“龙头”或中介组织在产品难以销售时拒绝收购或压价收购农产品,忽视农民利益;有的农户在农产品销售时不按合同约定卖给企业等。

2.4市场发育不成熟,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但安徽省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一方面,农业一直在持续稳定地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另一方面,农产品销售市场需求不足,主要存在国内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市场容量相对饱和,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环境不完善等问题。

2.5农民文化素质低,主体意识不强农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效果。而安徽省农民的文化层次低,小农思想意识强,其生产水平、技术素质、市场意识、法制观念普遍较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主体地位不明确。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人口中具有中小学教育水平和文盲的比例分别高达65.96%与8.34%(全国平均文盲率为4.08%),而这部分人口的主体恰恰在农村。

2.6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生态问题严重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资源相对不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显得重要。但是,当前安徽省的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引导下,往往采用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技术,而一些有利于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却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不注重生态保护,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对农业进行掠夺性经营,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3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实践经验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安徽省也一直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放在突出地位。那么,如何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呢?针对以上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3.1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带动力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而农民合作组织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依托,所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对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扶持中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高科技、深加工的部级、省级大型龙头企业,支持这类企业更加注重产前和产后的科技研发和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合理、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

3.2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应在立足于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地区、沿江平原、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五大农业区划基础上,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和产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发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产品。另外,安徽省应努力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3.3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要想进一步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必须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3.4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产业化过程同时就是农业的市场化过程,这就要求安徽省要改变农村小农经济的封闭经营方式,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各要素和农产品全部进入市场。一方面,要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另外,安徽省应建立健全与农业产业化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力求创造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市场环境。

3.5加强农民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安徽省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首先,可以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使青年农民能够学到更多的农业知识和技术知识。其次,可以通过农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并不断提升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再次,应加强农民的网络技能培训,使农民能够上网,会查阅资料,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第3篇: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安徽;乡村旅游;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X32.0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6602

0 前言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英语为Agri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在东亚地区,传统将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之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是对大自然的追求,对融入自然并与之和谐共存的人文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追求。他们把这种追求视为人类对自然的一种回归。因而,许多国家亦将乡村旅游称为“绿色旅游”。

1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状态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他们称乡村旅游为“绿色度假”。第一种是休闲观光式的度假方式。他们住在农家,吃农民自产自制的新鲜食品,观赏农庄周围的自然风景,学习农家制作面包、奶酪、果酱、葡萄酒的手艺,通过感受农家生活增加对自己的认识。第二种是参与各种农业劳动的度假方式,称为“务农旅游”。在美国西部专门用于旅游的牧场上,旅游者放牧可以拿到牛仔通常的工资,以资助自己的旅游费用。其它国家多是无报酬的劳动。而在日本,无论成年人还是学生,参加劳动还要交费。

东欧的波兰,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他们的特点是参与接待的农户均是生态农业专业户,一切活动在特定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内进行。到1996年底,波兰全国已有由450家生态农业专业户组成的总面积超过4000公顷的生态农业旅游区。另一个是20世纪30年代就曾闻名于世的匈牙利乡村旅游。它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领略风景如画的田园风光中体味着几千年历史淀积下来的民族文化。这样高质量的旅游开发对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极大,使客流方向、流量自90年代初开始,由欧洲的西部向东部转移。波兰与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世界各国树立了一个典范,指明农村地域环境中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和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2.1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各地开展的乡村旅游均在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兴起诱因的不同,各地乡村旅游内容各有侧重。我国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市场上,表现出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的极大依托性。这突出表现在游客对乡村旅游部分活动项目的偏爱上。国内游客参加频率和重游率最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采摘旅游;以春节、十五、端午、重阳等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俗节庆旅游。

2.2 开发乡村旅游的意义

2.2.1 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

乡村有着丰富的、天然的旅游资源,如森林公园、奇峰异岭、河流水库、牧场冰山、农村风光,自然保护区、多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历史名胜古迹,无数的地方性土特产品和美术工艺品寓于民间。

2.2.2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疏散游客

乡村地域广大,景点分布不拥挤,旅游活动空间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目前,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已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乡村的游客容量比较大,可以减缓旅游热点城市的人口压力。

2.2.3 为振兴农村经济开辟了新途径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耗能高、污染大、效益低的乡镇企业要撤销或调整,当地的经济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开发一处景区,致富一方人民,将对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产生重要作用。

2.2.4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

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不但需要有诸如导游、管理人员、服务人贝外,还需要有宾馆、旅社、饮食服务、商场、旅游交通、文化设施等与之配套,这就为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3 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主要依靠青山绿水、田园风光、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特色资源,开发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生态型、学习型和名人故里型的乡村旅游产品。1985年,安徽黄山西递村农民勇开先河自办旅游,掀起了安徽省乡村旅游的新篇章。

3.1 安徽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容及特色

3.1.1 独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

安徽省境内长江、淮河流域以及皖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文化习俗差异较大,全省6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安徽省的乡村具有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山乡云缠雾绕,梯田重迭,山青水秀林美;水乡平畴沃野、水网交错,棉海稻浪菜花飘香;还有皖东南的茶乡、竹乡等无不以其乡村风光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3.1.2 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

安徽省南北两地自然条件差异悬殊,北方多平地而南方多山地丘陵,各地乡村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加上盛行于安徽省各地乡村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霄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以及游春踏青、龙舟竞渡、花鼓戏等,五彩纷呈,令人神往。这些民俗活动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3.1.3 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

安徽省的乡土文化艺术古老、朴实、神奇,深受中外游人的欢迎。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民间工艺品倍受游客的青睐,如文房四宝、徽派四雕和盆景、徽州漆器、竹编、芜湖铁画、灵壁磬石、青阳折扇等。

3.1.4 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

安徽省因其独特的徽州文化而享誉海内外,徽州民居可谓是古今中华民族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如黔县西递村有清代民居120多幢,深宅大院,栋宇鳞次,布局精巧,砖石木雕琳琅满目,堪称乡村古代民居之宝库,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安徽农村还有许多古代工程、古老庄院、桥梁古道、古代河道等,如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处,古称芍陂的寿县安丰塘,就是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这些民居与乡村建筑等体现了当地的文化艺术特点,乡韵无穷,令人叫绝。

3.1.5 富有特色的乡村劳作

乡村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正因为如此,它们会使当今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奇感,并为之吸引。在安徽省纷纷涌现出的菜花节、西瓜节、采茶节等一批颇具特色的旅游节庆,就是乡村劳作作为旅游项目的一种体现。这些劳作充满了生活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使人陶醉留连。

3.2 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力举措

3.2.1 创建乡村旅游行业规范标准

在2006年,安徽省创建了国内首个乡村旅游标准――《安徽省创建优秀旅游乡镇评定标准》。该标准在乡村旅游景区建设、旅游线路组织、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强调了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引导与鼓励各地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突出特色。与此同时,游客在参加乡村旅游时也可以享受到一定标准的服务。

2009年7月,安徽省旅游局编制了《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标准》,推进农业生态游、农家乐、农耕文化和农村民俗游等各种业态的乡村旅游形式健康发展。该标准着重对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景点的卫生环保、体验参与、服务质量等都明确了量化指标,对组织管理、文化注入、人员培训、品牌宣传等方面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3.2.2 举行大型旅游推介会及乡村旅游摄影大赛

早在2006年,安徽省旅游局、安徽省旅游集团为了响应国家旅游总局推出的“中国乡村游”主题活动,在南京举行了“江苏百万人,安徽乡村游”大型旅游推介会,引导广大江苏游客走进安徽,充分领略江淮大地独具神韵的民俗风情和绚丽多彩的田园风光,实现以旅助农、城乡互动、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举办“江淮晨报杯”安徽乡村旅游摄影大赛,七百多幅作品见证了安徽省乡村风景魅力。

3.2.3 积极组织专家打造全省乡村旅游规划

从2006年12月安徽省第一个县级乡村旅游规划――《休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诞生至今,安徽省旅游局积极会同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多个重点乡村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对其旅游发展前景、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等的透彻分析,提出积极的发展战略,并对其功能进行合理定位,确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2.4 打造12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落

安徽省境内长江、淮河流域以及皖南地区旅游资源禀赋、文化习俗差异较大,60%以上的旅游资源在农村。2007年,安徽省旅游部门在全省选择120个村落,依据不同村落的旅游资源、客源或区位优势,打造都市依托型、景区依托型、交通枢纽型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精品。

4 安徽省发展乡村旅游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道路问题

安徽省某些乡镇的道路尚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而交通是否畅通无阻,影响着“乡村游”的发展。

4.2 同质化问题严重

安徽某些地区乡村旅游景点遍地开花,但真正有特色的休闲项目并不多,玩来玩去,不外乎钓钓鱼、打打牌、吃吃农家菜,格调单一。乡村旅游亟待不断创新,只有通过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色,逐渐扩大产业链条,才能够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进而推进乡村旅游升级换代。

4.3 基础设施简陋,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环保与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多数乡村旅游景点管理水平落后,服务档次不高。随着接待人数的增多,污水垃圾处理以及消防安全隐患增多。部分农家乐大多临河、沟、渠,靠近公铁路,大多没有固定的安保人员,缺乏重点部位的提示性标牌,存在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郭济东.波兰旅游业奏响田园交响乐[J].中国旅游报,1997,(3):24.

[2]王兵.浅析影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思想误区[J].旅游管理,1997,(34).

[3]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02).

[4]安徽省旅游局.乡村游标准首现安徽――乡村旅游创建设立三个等级[EB/OL].安徽旅游资讯网,2006813.

[5]张文洲.乡村旅游年:农业大省安徽乡村旅游方兴未艾[EB/OL].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06331.

[6]王立武.安徽乡村旅游遭遇“成长的烦恼”[EB/OL].中国经济网,200962.

第4篇: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我国将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

据教育部近日的消息,我国将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在法律层面上实现“现代学校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整合设计、一体运行。

中国职业教育与开发区创新发展对话暨第二届中国部级开发区职业教育年会2011年3月30日在江苏苏州开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开幕式上指出,今后要发挥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技术前沿、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的优势,使其在“教学指导、实习指导、教材指导、评价指导、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指导、人才需求指导、专业布局指导”等八个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鼓励地方和学校探索“引企入校”、“办校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学徒培养”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实现方式;鼓励职业学校和有关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共建技能教室,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开发教材,共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开展师生技能大赛,共同设立优秀技能人才奖学金等。

鲁昕强调要着力解决当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脱节、重复办学、人才断层等问题。今年要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材开发等10项衔接,两年内形成体系初步框架,十年内建立完整体系。

据悉,2011年,教育部将会同有关行业部门分别举办12个产教对话活动,本次对话会是2011年第一个产教对话。之后,还将分别与商业、服务业、物流、煤炭等行业共同举办系列对话。

定单

天津高校“订单”培养本土导游

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市场对“本土化”导游的需求愈发强烈。日前,天津青年职业学院与该市多家旅行社,以及旅游行业协会合作,成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学校、企业、行业三方联动,定向培养专业的本土导游。

“现在旅游专业的就业竞争很强,如果没有自己的专长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曾在天津市一家大型旅行社实习过的学生陈超说,“现在学校有了专门培养本土导游的机会,这让我未来的就业更有针对性。此外,学校与企业合作,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了就业竞争力。”据了解,随着天津市旅游资源不断的开发与完善,本土旅游人才更加紧缺。定向培养本土导游,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人才短缺,同时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编制

甘肃省《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试行)》出台

甘肃省高等学校机构编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近日出台。 《标准》规定,高等学校的基本编制以标准学生数为基本参数,按一定的生师比(即标准学生数与教学人员编制之比)和人员编制结构比例核定。

《标准》对高职高专学校人员编制核定做出了具体规定:体育、艺术类学校为13:1;医学、外语类学校为16:1;其他类型学校为18:1。高职高专学校的人员编制结构比例:教学人员编制不低于基本编制总数的65%;教学辅助人员编制不超过基本编制总数的17%(其中工勤人员编制不超过基本编制总数的8%);党政管理人员编制不超过基本编制总数的18%。

新增

安徽省将增七所高等职业学院

安徽省政府近日批准设置黄山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长江职业学院、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等4所职业学院,筹建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奇瑞汽车职业学院和安徽人口职业学院等3所职业学院。

据悉,审批结果将报教育部备案,经教育部批准后,同意设置的4所高职院校可参加今年高考招生,这样今年安徽省高校数将增至104所。其中,黄山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长江职业学院和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三校均为民办性质,分别设立在黄山市、巢湖市和芜湖市;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为公办性质,设立在安庆市。另外,筹建的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奇瑞汽车职业学院和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均为公办性质,分别设立在合肥市、芜湖市和池州市。

免费

湖南省将免费对口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

从今年秋季起,湖南省将免费对口培养农村青年或基层农技员,今年计划录取的160名学生将系统接受农业高等教育,毕业后颁发大专文凭,回农村就业。

据湖南生物机电职院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湖南省农业厅与湖南省教育厅协商,批准由该校单独招生、免费对口培养农业高技能人才,使高职农业类专业学生招得进、下得去、留得住、能致富。考生录取后学费由省农业厅负责解决。这个培养项目将由湖南省内各市州、县市区的农业局、农机局等部门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加考试。新生将于今年9月入学。免费对口培养录取的考生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录取考生待遇相同。

第5篇: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 泛长三角 人力资源 区域一体化

一、泛长三角背景下安徽省的战略目标和定位

“泛长三角”的概念是2008年初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即以上海为龙头,把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全部纳入该经济区。在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安徽省以其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以及紧贴长三角、辐射内陆中原地区、交通发达的地理优势,成为协助长三角由劳动密集成本导向向资源密集技术导向转型、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和资本转移的最重要、效益最高的地区。安徽的重要战略任务就是“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为保证安徽省在泛长三角区域中的分工与合作的顺利进行,安徽省委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优先位置,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建设人才强省。

针对以上发展目标和定位,下文将从人力资源总量、教育发展状况、人口流动情况和就业人员三次产业分布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安徽省目前人才储备、分布现状以及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对比泛长三角其他省市人力资源发展现状,来分析安徽省目前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并从人力资源培养、流动、配置与合作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安徽省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解析

1、人力资源总量

安徽省是人力资源大省。人口方面,截至2010年末,安徽省总人口5950.1万人,在全国排名第八位,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科教方面,安徽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理工农医齐全的众多高校,每年为本省、本区域乃至全国都输送了大量的优质人才;科研方面,截至2010年末,有包括中科院在内的科研机构2078个,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办机构607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9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4万人,科研实力雄厚……这些优越的条件为安徽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劳动力、高低端人才、科研人员等的供给和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和雄厚的条件。

但是,由于安徽经济发展条件相对落后,人们生活水平和工资水平以及福利待遇都相对较低,每年有很多人力资源外流,而本省发展所需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尤其是以创新企业家、科研人才和优秀企业员工为代表的战略人力资源,却很难从外省引进,由此产生了巨大的人力资源供求缺口。据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本省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才数仅为全国平均数的60%。随着泛长三角产业往本省的转移,以及本省优势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生物化工行业、装备制造工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高端人才也成为该行业突破创新的重大瓶颈。

2、教育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0年)公布的数据,安徽省近几年来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数和毕业生数逐年稳步增长,普通高中学校数和毕业生数,以及每10万人口高中阶段在人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而初中和小学的这三个指标由于近年来人口的控制都在逐年下降,每10万人口幼儿园平均在校学生数基本仍然是逐年上升。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注重幼儿园等学前教育,高校升学率也在逐年增长,实现了本省教育的稳步发展和高素质人才存量的逐年增长,这为本省乃至本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力资源。但是,与其他省市横向比较来看,安徽省在人口受教育程度上还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市。笔者对2009年泛长三角四个省市及全国的人口受教育程度进行了比较发现:安徽未上过学的人口所占比重明显大于另外两省,而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却明显小于另外两省;上海是这几组数据中,小学以下人口所占比重最小而高中以上人口所占比重最大的地区。这一方面显示上海人才济济,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另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埋没部分人才,而其工业发展所需的廉价的劳动力也可能会因此产生缺口。安徽作为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在通过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来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源整体水品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泛长三角其他省市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改善就业待遇,吸引泛长三角其他省市过剩的高端人才。此外,安徽省可以充分发挥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做好劳务输出,助力泛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同时增加自身的非农收入。

3、人口流动情况

据安徽省近几年统计年鉴显示,安徽省每年有17%以上的人口流向省外半年以上,若以15―64岁作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以2009年数据为基准,则在安徽省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中,大约23.07%的人口流向外省。在这些人口中,有70%以上主要流向了江苏、浙江和上海,这进一步论证了区域人力资源协同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泛长三角其他省市是承接安徽流动人口的重要基地,为安徽省人口外出打工提高收入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在目前普遍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安徽省人员外流的稳定性也为其他省市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劳动力。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安徽省“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劳动力就业的高峰期,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6%,尚存在很大的就业压力。

4、就业人员分布

在按三次产业分的就业人员数方面,如表1,安徽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第三产业则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而江苏和浙江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最多,第一产业低于全国而第三产业高于全国,实现了三个产业就业人员较好的分布比例,上海从第一产业至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逐步增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超过半数,可见第二、三产业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主导产业,安徽省在非农产业上的发展明显处于弱势。安徽省在未来五年要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业基础地位稳固,非农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就需要进一步发展第二、三产业,引导第一产业人员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近年来泛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非农产业向本省的转移,为本省产业的优化发展、人力的合理流动和配置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就安徽省而言,对比本省近几年主要年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布情况可以发现,近几年安徽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逐步上升,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农业人口解放出来从事于第二、三产业有助于发展非农经济,创造额外收入,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但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仍然最高而第三产业最低,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高素质的、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在推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构建合适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提高整个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三、安徽省人力资源发展对策及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在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高端人才急缺,而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尽管每年有大批流入外省,仍有相当大部分由于学历较低、就业机会稀少而面临就业安置问题。要使安徽尽快融入泛长三角区域,顺利承接泛长三角部分产业的转移,就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协同开发共享战略,提高本省的人力资源水平。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人力培养方面

要提高本省的人力资源实力,首先要从人才培养方面着手,加大教育和科研投资的力度,同时要重视对普通劳动力的培养。具体包括:早日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口比重;大力发展“861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支柱产业所需的高端创新型和专业人才,为技术的突破引领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加大对就业人口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人力流动方面

结合安徽省和泛长三角其他区域的人力资源供求的实际现状,安徽应发挥其比较成本优势,输出优质劳动力资源的同时,积极引进高端人才。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完善就业人员流动机制,输出劳动力资源,实现提高本省非农收入和满足泛长三角劳动力需求的双赢。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要改善就业环境,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积极引进、吸引和留住省外高层次人才,尤其是支柱产业和安徽省即将承接的泛长三角其他产业所需的人才。

3、人力配置方面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安徽省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水平,实现非农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牢牢抓住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契机,承接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同时合理配置三个产业的人力资源分布,将大部分人口从农业中解放出来,转移至其他产业。这种配置要求政府和社会善加引导,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一方面减轻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4、人力合作方面

要实现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内有限的人力资源,区域内各省市必须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作为人力资源整体实力较弱的安徽省,更要加强同兄弟省份的联系,不光在产业和经济上实现合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和流动、配置方面也要实现很好的合作。例如,高校之间互助合作,加强学术交流,实现优秀教师和教育资源的共享;完善劳动力输入输出合作机制,稳定就业渠道和劳动力的供给;实现高端人才的流动共享,在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等方面进一步合作……安徽省作为泛长三角的重要一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等优势,合理引进兄弟省份的高端技术和人才,加强合作交流,共同助力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经济的发展。

(注:本文属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F09-10D13)“战略人力资源协同开发与泛长三角一体化”。)

【参考文献】

[1] 安徽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2004―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0)[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 李玉江:区域人力资本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

[4] 赵曙明:泛长三角人才培养、开发和流动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9(3).

第6篇: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摘 要:产学研结合开发农业的基本情况:涌现了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示范企业;产学研结合初显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多、成效显著。存在的问题:产教没有深度融合;农民职业培训流于形式;农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亟待规范。对策建议:政府设立产学研合作激励基金;探索有效的产学研运作模式;产教融合开发农业;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关键词:产学研;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S-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30215

2015年暑假芜湖机械工程学校农林专业课题组就繁昌县产学研结合开发农业作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 农业行业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情况

1.1 涌现了一批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示范企业

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示范企业主要有: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旺龙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滨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芜湖金蓝子蔬菜有限公司、繁昌县繁华生态r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芜湖金佰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安徽亚安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芜湖格林美提子生态园有限公司、繁昌县芳香葡萄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同福碗粥股份有限公司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托中国粥品研究院、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科研场共同致力于粥类产品创新。目前公司拥有国家授权专利33项。2009年5月以来,芜湖旺龙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开始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先后开展了中华绒螯蟹育肥技术研发和示范、三角帆蚌内脏团大型有核珍珠培育技术研究、中华塘鳢人工繁殖研发和示范养殖、中华绒螯蟹红膏蟹选育育种及示范养殖等项目。安徽省滨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重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开发农业,如2013年滨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园艺所合作,完成省科技成果鉴定1件,该公司还与安徽师范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合作共建学生实习基地。

1.2 产学研结合初显成效

2014年同福公司与安徽工程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 “大米主食加工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果蔬碗粥加工关键技术与节能减排研究”,这些项目的开发提升了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同福公司依托安徽工程大学开展“大米主食工业化关键技术攻关”,通过蒸煮、干燥、膨化、风味物质回收以及杀菌等关键技术及其装备的自主创新,重点解决了方便米饭淀粉回生、复水性、风味、米饭结团、杀菌等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浸泡、蒸煮、干燥、膨化、杀菌等工序,生产食用方便,且能保持米饭应有的色泽、组织状态和风味新型大米方便主食。该项目的建设,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果蔬碗粥加工关键技术与节能减排研究项目由同福公司与安徽工程大学共同研发,依据碗粥反压杀菌技术的创新、热烫果蔬冷却系统的技术创新2大核心技术,促进了3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芜湖旺龙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与上海海洋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联合开展了中华绒螯蟹育肥技术攻关,该科研项目获得了省级科技成果奖,安徽省滨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长期建立合作关系,公司建有蔬菜基地66.67hm2,设施蔬菜13.33hm2,是芜湖市蔬菜标准园、省农委西瓜悬吊栽培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承担单位,也是安徽师范大学、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实习就业基地。2011年芜湖金蓝子蔬菜有限公司建设蔬菜基地66.67hm2,设施蔬菜达13.33hm2,列入市级蔬菜标准园。芜湖格林美提子生态园有限公司在繁阳范马建成连栋大棚13.33hm2的提子园,已见成效。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多、成效显著

繁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的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产业覆盖和成员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内在功能不断拓展、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的态势,截止2014年6月底,繁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37家,其中部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3家,市级18家。专业合作社的营销策略是“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网络营销”。平铺镇龙岗西瓜合作社引进无籽西瓜和精细蔬菜品种,注册了“繁星”牌西瓜商标,合作社成员发展到100多人,带动300户农民种植无籽西瓜66.667hm2;五华麻黄鸡专业合作社繁育的五华鸡已成为芜湖市唯一一个部级畜禽地方良种,央视二套《生财有道》栏目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光明粮食合作社还成为浙江古越龙山黄酒股份有限公司原料供应基地,这些合作发挥了示范效应。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教没有深度融合

2007年繁昌县职教资源整合后,全县仅有一所全日制中职学校承担职业教育培训任务,自2010年起,繁昌县职教中心恢复设置农林专业,但招生人数寥若星辰,且繁昌县农业部门、林业部门与职业教育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项目很少。繁昌县中职学校农林专业的设置是教育部门单方面的行为,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不能与生产岗位需求有效对接,课程标准不能与行业标准有效对接,这既造成职教资源的浪费,也成为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

2.2 职业农民培训流于形式

繁昌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偏重理论,忽视技能操作,职业农民培训没有实质性的技能操作。

2.3 农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

例如繁昌县现有7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这些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吸纳了多少中职毕业生就业。乡村分管农业的村级干部又有多少是中职毕业生。由于职业教育类型单一,缺乏多样化、多层次的技术人才,难以满足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再加上中职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融通的运行机制也不够健全,受高校扩招带来的普高热的影响,其结果是家长重普高,轻职高,农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

2.4 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亟待规范

目前繁昌县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发展资金不足;缺乏人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的农业技能型人才出现断层现象。

3 对策建议

3.1 政府设立产学研合作激励基金

针对政府科研投入不足、农业企业产学研合作意识淡薄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设立产学研合作激励基金,支持产学研合作。至于该基金具体如何操作,如何加强基金的审计监督,如何增强基金的自我“造血”功能,需要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

3.2 探索有效的产学研运作模式

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有:技术转让模式;技术开发模式;共建经济实体模式;共建实验室模式;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共享资源模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模式。

3.3 产教融合开发农业

县政府应扶持中职农林专业毕业生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把农林专业毕业生创建的示范园作为产学研结合的示范基地,县政府通过以奖代补的方法引导农林专业毕业生构建集生产、教学、科研、技能竞赛、职业农民培训、技能鉴定、农业技术推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实训基地,通过产教融通,在全社会树立大职教的思想,在全县真正实行劳动预备制,让中职农林毕业生干事有舞台,以此增强农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4 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

3.4.1 寻求规模效益

围绕现代农业,积极培育和发展优质粮油、蔬菜、畜禽专业合作社,把合作社建在产业链上,不断增加合作社数量,壮大合作社规模,提高现代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3.4.2 突出发展二三产业合作社

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大力发展生产资料供应、植保、农业机械作业等二三产业合作社,引导合作社开展联合,鼓励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在劳动、技术、产品、资本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

3.4.3 加强标准化生产

合作社要建立健全投入品登记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开展粮油示范基地、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4.4 推进实体化经营

支持具备一定基础的合作社逐步实现实体经营和联合经营,参与市场竞争,鼓励合作社围绕本社发展的产业建设产业基地,兴办各类经销、服务实体,开展实体化经营,鼓励合作社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4.5 加强营销体系建设

第7篇: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体育人口;均等化;外流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43-0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更要提高农村现代精神文明化的程度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体育文化的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人口(判定标准须满足三个条件: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推动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认识新时期农村体育人口结构特征,找出我国目前农村体育发展存在的基本问题,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提升我国体育人口的持续增长意义深远。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安徽省17个地区农村居民男女2000人为问卷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搜集、参阅了国内外关于体育人口发展相关资料为本研究参考、分析和利用。

1.2.2 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原则,针对研究的内容设计问卷。

1.2.3 访谈法 对体育人口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1.5软件对调查问卷上的各项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农村体育人口是衡量农村体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是了解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推广实施的窗口,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新农村建设将我国农村从分散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加强新农村体育建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体育基本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农村居民参与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保障。

2.1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2.1.1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人口发展基本状况 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规模亦不断扩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解决好体育人口与农村发展的相互协调,是推动新农村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

由图1和图2可知:安徽省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呈逐年增长趋势,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85元,但仍然落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水平,在建设工程建设方面,安徽省目前共创建部级全民健身中心9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383个,可见安徽省在经济取得重大发展的情况下也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经济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和进步的标志,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对比分析发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8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5285元,二者的比值为2.99:1,也即农民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1/3,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根本原因之一是对农村投入的不足,安徽省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人口大省,自2000年以来11年间其对农村投入仅占总投资比例的12.4%,且投资比重2010年更是下降为7.77%,可见,安徽省在农村经济建设投资比重太低,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拉大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2.1.2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安徽省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 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安徽省城镇化覆盖率为43.01%,为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安徽省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实现目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安徽省政府坚持贯彻国家对新农村建设和保障“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1)对农民被占用耕地加大补偿力度;2)对农村农业税收开始实行减免并进行农业补贴制度,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生产;3)加大教育投入,实行义务教育,减免义务教育学杂费用,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居民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4)加大农村居民医疗改革和保险制度,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5)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建设,解决农村居民坐车难等一系列问题;6)在对农村体育建设方面,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力度,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截止2010年底,安徽省建有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25所,省级体育传统学校115所,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40所,“十一五”期间,新建体育社团294个,全省县级以上体育社团达到983个,创建了部级全民健身中心9个、社区体育俱乐部7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383个,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000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200个、“雪炭工程”9个、全民健身路径2123条。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和对农村居民的政策制定实施对于增进广大农村居民健康、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提升新农村的文明化程度、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增强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质、丰富农村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以及构建和谐的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农村居民人口基数大,经济收入水平低,农村居民年轻劳动力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政府的有限投入在整体上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现实需要,根本上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现状 分析安徽省近些年来体育人口数量正在稳步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较前几年有较大幅度提高,伴随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上升,本研究通过抽样测算出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农村体育人口包括农村社会体育人口和农村当然体育人口,当然体育人口亦即学校体育人口)的比例,即在安徽省17个地区对农村居民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64份,其中符合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为186份(表1),社会体育人口占调查人数的比例为9.47%,高于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报告中显示的农民体育人口的8.4%,通过安徽省统计信息服务网公布的数据(安徽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91.0万人,安徽省农村学校在校生人数为5755933人,安徽省2010年农村当然体育人口比例为:5755933人/33910000人*100%~16.97%;所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总比例为:9.47%+16.97%~26.44%。

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体育是不能脱离经济而单独存在的,农村体育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由表1可知: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前6名的分别是: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黄山、宣城;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排在前6名的地区分别是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宣城和黄山,排在后6名的地区是阜阳、宿州、亳州、淮北、六安和蚌埠;可见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排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成正比。合肥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人口总数在安徽省各地区排在第2位,人均纯收入排在第4位,而农村体育人口排在第1位的主要原因为:合肥市始终把促进农村合作组织建设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农村周边各开发区城市化建设进入一个迅猛扩张期,城市化进程加快加大,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是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中心,更是全国通枢纽、国际旅游会展、商贸物流和金融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合肥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农村区域各项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机会。由图2可知,虽然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农村实际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映射出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基数水平较低,如果一个农民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试想一想,他们何来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如果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余暇时间增多,他们也自然会积极参与健身锻炼,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所以,大批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城市打工挣钱,贴补家用也就不足为奇,因此,个人经济状况不仅影响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体育消费,甚至影响到体育锻炼知识的获得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所以,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比例较低也就不足为奇。

3、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结构特征分析

3.1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特征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024.6万人,占50.83%;女性人口为2925.5万人,占49.1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39。由表2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性别比为129.63,比安徽省城市103.39的总人口性别比相差26.24,基本反映出安徽省农村男性体育人口多于女性体育人口这一基本情况,说明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在性别上的不平衡。

有表2可知: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主要是青年农民,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市场经济强大动力推向了城市,其结果导致了农村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空巢家庭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并且留在农村土地上的大都是老、少、弱、病、残,安徽省2010年,净流出到省外半年以上人数为911.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5.3%,占农村总人口的26.7%,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如此庞大的人口外流是造成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较少的关键原因,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村体育的再发展,减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从表2和图3可知:在年龄结构上,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主要集中在16~25岁年龄组,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呈急剧减小趋势,这和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两端高中间低的“马鞍型”分布不相符,说明了农村体育人口与城镇体育人口在年龄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在调查中,成年人(20~59岁)超重与肥胖现象严重,在调查的1964人中达到超重与肥胖指数的比例为21.18%,成年人在工作中的体力活动大幅度减少,再加上摄入的能量提高,工作繁忙等因素,导致成年人的体育锻炼次数较少,身体素质下降,呈未老先衰趋势,而且,农村人口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健身意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认为“从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没有必要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充分说明农村居民对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认识模糊,认为“无病即身体健康”、“体育健身等于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思想依然广泛存在,而农村居民达到56岁以上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说明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非常令人担忧忧,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比较模糊,导致体育健身的意识较差,这与农民受教育程度、农村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水平、体育文化氛围和体育的宣传有一定的关系。

3.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文化层次结构特征 安徽省常住人口中,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398.5万人,高中(含中专)的人口641.O万人,初中人口2261.9万人,小学人口1662.9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由表3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远远低于高水平结构(15%以上)的体育人口类型的标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体育人口比重达到了6.99%,稍高于全省大学及其以上总人口比例6.70%,这说明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老年大学的开展大大提升了我省人口的学历层次。从图4可知,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以高中(中专)和初中文化层次为主,文盲与半文盲所占比重较小,男性与女性学历教育层次相差不大,在受调查体育人口中,45岁以上年龄体育人口知识结构多以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为主,45岁以下年龄体育人口知识结构多以初中及其以上学历为主,这主要和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教育停滞不前、10年内乱阻滞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造成我国对知识的不重视,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中国步入了改革开放时期,教育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时期,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教育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进入本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人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大大缩减了文盲与半文盲的比率。

3.3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社会阶层结构特征 体育人口的职业结构是指不同职业中体育人口构成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职业阶层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状况,根据陆学艺(2002)的农村社会阶层分层结构理论,农民分化为八个社会阶层(表4)。

根据比例从高到低,不同职业农民中体育人口的排序分别为:私有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个体户、雇工、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私有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知识分子、农村管理者、个体户中体育人口比例均高于安徽省农村社会体育人口比例,体力劳动强度较高的3个阶层: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体育参与程度明显比以脑力劳动为主3个阶层:私营企业主、农村知识分子、乡镇企业管理者的体育体育参与程度要低,因此,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集中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力型职业人群,而非体力劳动为主的体力型职业人群。

4、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体育参与状况分析

4.1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体育活动场所、运动项目分析 我国各地的农村体育工作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各地区的地方财政、民间资金的投人,“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增加,但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地区,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场所相对比较分散,一般活动场所都在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新农村社区以及村委会或乡(镇)上的中、小学球场进行,从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法看,散步和慢跑是农村居民首先的活动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散步、慢跑运动在体育人动项目选择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余依次为羽毛球、乒乓球、篮排足球、健身器械(新农村社区)、气功太极、舞蹈;男性体育人口在35岁以下组中对篮排足球的选择要靠前,女性体育人口则对羽毛球的选择比较青睐,这反映出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更重视有氧锻炼,对力量和柔韧度的锻炼相对不够重视,主要原因是43.89%的农村居民认为除了散步、慢跑其他锻炼身体的手段不会,没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无法参加其他项目的运动,安徽省现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9373名,省辖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1个,“十一五”期间,新建体育社团294个,全省县级以上体育社团983个,政府各部门应充分利用相关公共资源,建立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安排专门的体育社会指导员定期在新农村社区对居民进行科学的指导,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繁荣发展。

4.2 安徽省农村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分析 闲暇时间的多少以及利用方式是评价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通过安徽省农村居民的闲暇时间支配方式调查显示:农村居民平时余暇时间在家看电视的比例最大,占49.23%,打牌、下棋和打麻将的比例也占到了34.22%,而体育活动的比例只占12.02%,可见,安徽省农村居民用于发展提高自身素质的时间太少,而用于消遣娱乐的时间过多,这主要是由于平时的劳动强度较大、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较少、缺乏专门的组织指导造成的。农村体育的组织管理工作薄弱,群众体育工作机构不健全、投入不足,人员缺乏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农村由于存在设施落后,农村体育干部少,专门人才缺乏,组织领导体制不健全,居住分散以及时间难以协调统一等困难,如果缺乏组织,体育活动将很难开展,因此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建设非常重要。安徽省贫困地区,几乎没有组织过农村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在乡(镇)一级的机构里,没有专门负责体育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所以农村的各种体育竞赛长年得不到开展也就不足为奇。

5、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体育人口对策

5.1 加大政府投入、转变农民健身观念。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1.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

农民体育建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体育设施条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体育基本权益的重要措施,是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体育建设工程的投入力度,实施政策倾斜,并广泛发动社会、企业、个人参与支持农村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建设,各乡镇(区)要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文明村镇评比范畴。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各地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建立资金使用监督审计制度,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组织实施作用,推动和激发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形成区、镇、村各司其职,齐抓共建。

5.1.2 转变农村居民的健身观念,提高体育锻炼意识 我国农村居民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体育健身意识较低,认为“从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就没有必要再参加体育健身活动”、“认为无病即身体健康”、“体育健身等于浪费时间和金钱”的思想依然广泛存在,地方政府应务实安排专业人员组织群众参与体育活动或竞赛活动,宣传体育科学知识、传授体育基本技能、指导群众进行科学锻炼和引导群众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认知高度,引导农村居民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体育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引导农村居民主动、积极的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上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5.2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参与体育锻炼能力,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2.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减少体育参与主体外流

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农民年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三分之一,经济生活的压力使得大量青壮年农民外流,使得农村体育参与主体力量相对薄弱。广大农民工不但是农村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农村体育人口发展的主体力量,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缩小城乡差距:1)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2)制定优惠政策,由面向全社会向中低层收入群体转移,实现共同富裕;3)工作重心由广大城市向广大农村转移,促使城乡协调发展,从而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4)地方政府可以依据相关政策,对农村居民发放创业基金和贷款,鼓励有思想、有头脑、有能力的农村居民在当地创业,吸收当地劳动力参与发展和建设,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减少农民工外流。

5.2.2 培养留守人口为体育参与主力军,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依靠工业化和城镇化,更多更快地转移农村劳动力,是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动力和方向。大量青壮年农村居民外流,使得农村体育主力存在着暂时的缺失现象,因此,在农村主力外出务工时,培养新的农村体育主力是发展农村体育的当务之急。在农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中选择并培养新的农村体育主力,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组织方式以及体育理念,使他们具备农村体育发展的主人翁精神,然后带动其他的留守群众,积极主动地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弥补农村家庭文化和心理环境的变化而给农村留守的弱势群体带来精神和心理慰藉,对促进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意义深远。

5.2.3 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提升参与体育锻炼能力 虽然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我国农村居民整体收入基数水平较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体育消费能力,甚至影响到体育锻炼知识的获得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所以,国家应通过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政策支持力度,针对我国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从减轻税费和改革财税体制两方面着手,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实行政策支持,通过科技创新,送科技下乡活动,增强农民和农业自生能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体育消费意识,提升体育锻炼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提供保障。

5.3 加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统筹发展。增加农村体育人口比例

5.3.1 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农村服务水平

健全农村体育组织机构,提高农村体育服务和管理水平,充分考虑如何提高服务才对农村居民最有利,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农村体育教师、体育积极分子和农村体育人口进行定期培训,使他们成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开展农村体育活动的根本保证,创新农村体育服务方式,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能更广泛地参与农村体育事务管理,从而带动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完善农村体育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

5.3.2 改革推进机制,协调统筹发展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努力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落到实处,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以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农村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在健身场地、体育组织、骨干队伍、体育活动等方面实行共建共享,大力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形成农村体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科技等统筹发展和综合利用。

5.4 加强监督监管、建立评价体系,促进农村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

5.4.1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评价体系

第8篇: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建立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组织管理体系

2002年3月,为加强全省政府网建设的协调、指导工作,省政府办公厅决定成立安徽省政府网建设办公室,主要职能是在省政府办公厅统一领导下,按照目标规划,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指导政府网的硬件建设、软件开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同年11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安徽省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省政府秘书长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发改委、省信息产业厅、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参加联席会议。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和电子政务专家组,办公室与省政府网建设办公室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成立了安徽省电子政务专家组,建立了电子政务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加强对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研究和科学决策。全省电子政务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全省已有50个省直单位和17个市总计建立了243个信息服务机构,形成约1800多人的从事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骨干队伍。

政务系统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部分系统已发挥效用

(一)政府办公业务系统建设取得实质进展。省政府办公厅已开通运行网上公文传输系统和办公业务系统,公文、简报、信息、值班等已上网运行,优化了办公程序,提高了办公质量和效率;17个市政府办公室和省直厅局全部实现了网上报送,通过电子政务专网与省政府办公厅互联,实现通过专网网络向省政府报送请示件和信息。

(二)部分市政府和省直单位的办公业务系统建设在全省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合肥市新建的政务综合办公业务系统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投入运行以来实现了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功能,引起省内外的高度关注,多家单位前往学习。省地税局开通运行网上纳税系统,既方便了纳税户,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纳税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省建设厅的网上项目申报、审批系统,使机关日常工作更加透明地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体现了公开、公正。一些县(市、区)政务系统建设也很有特色,如舒城县几大班子实现网上共用一个平台办公。

电子政务一期工程全面完成,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基本架构初步搭建

安徽省电子政务一期工程于2003年开始建设,总投资1860万元,经过三年建设,至2006年初,一期工程全面完成。

建成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专网。在省、市电子政务专网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市、县级主干网。到目前为止,已实现与17个市及62个县(市、区)级节点的连接,形成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体系。电子政务专网建设节省了分散建网资金6000多万元, 每年约节约信道费、互联网接入费200多万元。

建成13个省直部门专用业务网络。在电子政务专网上建成并开通省人大、省检察院、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人防办、省局、省市间党务专网等专用网络应用系统,到目前为止,共有13个业务系统建成并运行。特别是为配合全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及时建成开通省先进性教育专网,为全省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府网站建设在全国处于较前位次

共建成省、市、县三级170多个政府网站,初步形成全省政府网站体系。省政府门户网站网站点击量从最初每天几百次增长到目前的两万多次,至2007年已连续五年在全国政府网站评比中获得优秀政府网站前十名的好成绩。省政府英文网站于2006年8月正式开通,在“首届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国际化程度测评”中获得了省级排名第五的优秀成绩。

各地各部门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一)省四大班子和主要业务部门大力开展基于局域网的内部办公应用,同时积极利用政务专网建设纵向的业务系统。省政府办公厅精心组织做好办公内网升级、改造,逐步推动办公内网应用,加大力度推进电子公文出书系统,积极主动做好国办资源网维护。省政协机关信息网建设体系已经形成,门户网站建设稳步推进,省政协电子会议室系统、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建设项目规划与设计进展顺利。

(二)“十二金”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政府各部门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金财”工程建成覆盖全省57个直管县的专用网络,建成并开通全省国库支付系统,实现省级网上集中支付;“金保”工程重点围绕规划设计、全省联网、统一应用软件开发和实施、公共服务系统建设、数据中心和机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在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险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工作上取得实效;“金水”工程已经完成省水利厅至水利部防汛抗旱计算机骨干网及防汛抗旱异地会商系统建设;“金盾”工程一期建成覆盖全省的公安网络,并在完善省、市、县、基层派出所队四级网络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统一的应用管理软件,被公安部作为“安徽模式”在全国推广,2005年9月公安部在芜湖召开了全国公安信息化经验交流现场会;“金农”工程紧紧抓住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申报了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实施方案,得到了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原信息产业部、农业部等部门的充分肯定,省相关涉农部门积极参与,初步制定了“安徽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实施方案”,安徽省农业委员会组织建成的“农技110”综合信息咨询服务系统,通过拨打统一特服号码,可即时向农业专家咨询有关农业技术等问题;“安徽农网”为农服务信息平台,为全省90%以上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0%的省名牌农产品在农网上开展电子商务,受到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金质”工程一期全面启动,建立了安徽金质网子网站群,完成了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办公自动化系统、安徽省企业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系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系统等项目。“金税”工程已实现税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和纳税人网上申报,“金审”工程也在省审计厅的部署下稳步开展。省工商局制定了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2005~2007),编制了计算机网络建设方案和工商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开发方案;省统计局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全国经济普查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两个大型调查工作的数据处理,既缩短了数据处理的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率;安徽省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稳步推进,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省档案管理电子化;教育、国土资源、交通等部门在办公业务应用、系统开发、资源共享与整合、数据库建设、政务信息公开和为民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三)全省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进程,推广网上办公。合肥市建设的统一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被誉为国家电子政务发展战略的积极探索者。芜湖已经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所有县区及市直单位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

第9篇:安徽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烟叶;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安徽省

AbstractThe status of tobacco leaf production in Anhui Province was described,the policy,nature,economic,technical environment were analyzed.On the base of the environmental analysis,the major problems were identified and countermeasures were suggest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tobacco leaf;production situation;Problems;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Anhui Province

新中国建立初期,河南、山东、安徽是全国烤烟产量最大的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9%,产量占57%。安徽省种植烟叶历史悠久,曾经是全国烟叶主要生产区之一[1]。20世纪90年代后,云南、贵州、四川、福建、湖南等省烤烟发展较快,山东、河南、安徽等老烟区种植面积萎缩,“北烟南移”趋势明显。由于受价格及政策因素的影响较大,安徽烤烟生产经历几个阶段的发展,烤烟产量从1992年8.5万t最高峰逐步下滑,近几年产量一直在1.5万t左右。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特色优质烟叶研究、新烟区开发、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以及以品牌为导向的烟叶基地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烟叶产区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国烟叶工作发展的新形势下,作为老的传统烟叶产区,安徽省烟叶应抢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安徽烟叶品牌,提高安徽烟叶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赢得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1安徽省烟叶生产现状

安徽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烟叶生产方面落实“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烟叶工作方针,烟叶生产保持相对平稳发展。根据安徽省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近年来各烟叶产区开展了一些现代烟草农业探索工作。加强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烟水配套项目建设受益烟田面积为1 980 hm2;全省烟田流转面积1 420 hm2。2008年,在移栽前,与烟农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共落实烟叶合同种植面积9 200 hm2,实际移栽面积8 666.7 hm2,签订合同1.13万份,种烟户数为15 721户,户均种烟5 500 m2。共有12个种烟县,其中2 500 t以上的种烟县共3个,收购量占79.3%。种植的烤烟品种有云87、云85、K326、云97、龙江911、云202,其中主要品种云87种植5 040 hm2,占58.2%,龙江911为1 300 hm2,占15%;另外初步筛选出的品种有9717、9601。烤烟生产机械化作业预整深耕为7 764.02 hm2,占总移栽面积的89.6%;机械起垄为7 514.02 hm2,占总移栽面积的86.7%;机械刨坑4 609.2 hm2,占总移栽面积53.2%;机械覆膜1 775.82 hm2,占总移栽面积20.5%;机械培土122.5 hm2,占总移栽面积的1.4%;机械施肥59.3 hm2,占总移栽面积的0.7%。6.7 hm2以上的连片种植共有152片,收购计划为1.261万t,占总收购计划的62%。育苗工场共524个,供苗能力为5 500 hm2,占总移栽面积的63.5%。烤房群共152个,烘烤能力为4 443.75 t,占总收购计划的21.84%[2]。

2安徽省植烟环境分析

2.1自然环境

安徽省位于北纬29°41′~34°38′、东经114°54′~119°37′,南北长约500 km,东西宽约300 km,境内南北分别由长江、淮河横贯,西部和南部各有山峦绵延。全省平原、丘陵、山地俱全,河流、湖泊纵横相连[3]。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冬季常有北方冷空气侵袭,多偏北风,气候寒冷,雨雪稀少,晴朗天气多。夏季盛行海洋暖气流,雨水充沛,天气炎热,光照充足。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时期。全年无霜期200~250 d,10 ℃活动积温在4 600~5 300 ℃。年平均气温为14~17 ℃,1月平均气温-4~-1 ℃,7月平均气温28~29 ℃。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 670 mm,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降水丰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但天气形势多变,冷暖气团活动频繁,且年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率大,又经常有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故常造成干旱、洪涝、冰雹等灾害。安徽省土壤受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气候的影响,以及地貌海拔变化、坡向不同和类型多样的制约,成土母质理化性质差异,农耕历史悠久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土壤类型繁多,过渡性特征明显。在空间上既有水平分布规律,又有垂直分布变化,还有多种多样中域和微域分布特点。土壤水平分布,自北而南淮河平原为棕壤、潮土、砂姜黑土等;江淮台地丘陵和皖西丘陵山地为黄棕壤、黄褐土、水稻土、石灰(岩)土等;沿江平原主要为灰潮土和水稻土等;皖南丘陵山地主要为黄壤、红壤、紫色土和石灰(岩)土等。皖南、皖西因种烟气候适宜,质量较好,曾受到国内外烟草专家们的称赞与肯定,朱尊权认为皖南、皖西烤烟的突出特点是香气质和香气量较佳,香气风格突出,适应卷烟工业产品配方改革的需要[4]。

2.2经济环境

2008年安徽省生产总值达8 874.2亿元,全省年人均生产总值达14 485元。2008年全省财政收入为1 326亿元,年均增长14.1%;2008年财政支出规模为1 622.8亿元,年均增长16.3%。全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2008年生产总值中3次产业比例为16.0∶46.6∶37.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8年粮食产量3 023.3万t,油料产量228万t,棉花产量36.9万t。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2008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33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达200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7 178个。农村改革不断深入。1978年在全国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拉开了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序幕。1999年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减免直至取消农业税,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近年来,又全面推开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工作新机制初步建立。

2.3技术环境

2008年,安徽省各类科研机构1 533个,科技活动人员15万人,取得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668项,专利申请量达10 409件。涌现出奇瑞公司、江汽集团、海螺集团等一批全国自主创新的典范。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展顺利,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积极性明显提高,形成了较为浓厚的自主创新氛围。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2006年全面实现“两基”目标,2008年学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到99.84%;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02%。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普通高中在校生由1949年的4 400人增加到133.7万人。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在校生增加到80.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21.2%。

2.4政策环境

烟叶为农副产品,生产技术强、环节多,涉及烟农、烟草公司、工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方面的利益,是卷烟生产的重要原料物资,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烟草专卖局一向高度重视烟叶工作,姜成康局长曾多次指出:“烟叶始终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烟叶稳,则行业稳”。当前,国家局对烟叶工作思路是:以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统领,严控规模、优化结构、加强管理、全面提升,努力保持烟叶生产长期稳定发展。围绕国家局烟叶工作总体部署和“重心下移、着眼基层、突出服务、加强基础”的烟叶工作方针,安徽省烟草公司制定了“稳北促南”,即稳定长江以北产区生产、扩大长江以南产区的规模和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战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贯彻落实国家烟叶政策和扶持措施,稳定和提高烟农种烟积极性,培育新型烟农。按照“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网络推进,持续创新”的总体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烟叶生产基础条件,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目的是形成适应卷烟工业大企业、大品牌的原料供应体系。

3安徽省烟叶生产存在的问题

3.1烟叶稳定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皖北烟区面积萎缩,除亳州产区产量相对稳定以外,宿州、蚌埠、阜阳3个产区的产量均不到500万t。皖南地区毗邻江、浙地区,烟农外出务工的就业渠道较广,经济作物较多,由于种烟的比较优势不突出,再加上烟叶生产的劳动强度大、技术风险高,缺乏适宜皖南山区作业的小型机械设备,烟农种烟积极性相对较低,进一步扩大规模的难度较大。

3.2土地资源利用不科学,烟叶合同执行规范性差

受种烟历史传统、耕种制度、土地面积限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安徽省烟叶缺乏整体的烟田规划,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不科学,尚未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在安徽省部分烟田,经过长期连作,造成土壤理化性状难以满足优质烟叶的生产需要。烟农户数多、规模小,合同契约意识相对薄弱,存在对烟叶合同执行的严肃性、规范性不足的问题。

3.3烟叶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

烟叶是卷烟工业企业重要的原料,卷烟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原料的风格特点,品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需要特色优质烟叶原料作保障。安徽省烟叶缺乏系统烟叶质量风格特色评价与定位,对烟叶质量风格特色形成机理、区域特色优质烟叶的彰显技术缺乏系统深化的研究。

3.4种植品种单一,主栽品种病害趋重,技术落实不到位

“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栽培保障特色”,品种是决定烟叶特色风格仅次于生态条件的重要因素。2008年主要品种云87种植5 040 hm2,占58.2%,龙江911为1 300 hm2,占15%,品种较单一,主栽品种病害发生趋重。在皖南地区,在大田生长后期受高温高湿天气的影响,易造成青枯病的发生、蔓延。只能通过轮作、移栽期调整、田间消毒、土壤改良等栽培种植方式进行防治。但在安徽省大部分烟区都存在技术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包括不能按要求进行育苗、整地不规范、不能适时移栽、田间卫生状况差、不能充分成熟采收、烘烤工艺不到位等,影响烟叶质量的稳定提升。

4发展对策

4.1加大技术落实到位,稳步提高烟叶质量

安徽产区在国家局2008年度烟叶等级质量监督检查中,工商交接烟叶等级合格率为65.6%,位于全国产烟省份第4位,尤其是皖南烟叶公司被国家局授予“收购和调拨烟叶等级质量较好的烟叶产区”称号并通报表彰。烟叶质量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卷烟品牌质量的稳定,同时也与安徽省烟叶已树立的良好品牌形象密切相关。安徽省烟叶产区应继续提高适用技术的推广,不断提高烟叶生产和质量水平,稳定烟叶质量,不因年份间的丰欠、供需关系调整而波动,满足卷烟工业大企业、大品牌对优质原料的需求[5]。

4.2因地制宜务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各烟叶产区,尤其是皖南产区,要扩大烟叶生产规模,应加快基层烟站的建设与改造,以合理规划、相对集中、方便烟农、有利管理为目的,统一烟叶工作站建设标准和建筑规范,建成一批设计合理、功能齐全、环境良好、管理高效的烟叶工作站,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按照“科学规划、系统设计、规模推进“的原则,进行烟水配套建设工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建设密集烤房群和密集烤房组,编烟棚、分级棚、回潮房等附属设施配套,形成专业化烘烤工场。对密集烤房建设要统一规划、集中建造,按照降耗、省工、耐用、经济的原则,以新建8 m以上的密集烤房为主,整村边片推进。统筹规划连片烟田机耕路建设,与机械作业相配套。烟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逐步实现区域内的“涝能排、旱能灌、渠相连、路能通”的目标,为安徽省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化烟草农业的转变、烟叶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3实施差异化战略,做好特色烟叶开发工作

皖南烟叶公司近几年来一直贯彻“生态决定特色、品种彰显特色、栽培保障特色”特色优质烟叶研究思路[6],生产出具有“焦甜香”风格的浓香型烟叶,得到了工业企业的认可。今后应以基地建设为契机,与工业企业、科学院所密切协作,深层次合作[7],在特色优质烟叶风格特色、形成机理、烟叶配套生产技术、工业使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有所突破。在特色烟叶生产,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建立组织机构,实行特色烟叶项目负责制。坚持“主攻质量,注重特色”,向质量要效益,以特色树品牌。稳定的烟叶质量和风格明显的特色,将是安徽省烟叶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4.4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培育职业化烟农队伍

烟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安徽省烟叶产区应以人为本,抓好烟叶基层队伍建设,包括烟叶管理岗位人员和技术岗位人员。引进大专院校毕业生,充实到技术队伍中去,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健全用人机制,从态度上尊重人,从行动上爱护人,从机制上激励人。全面开展基层烟叶技术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安排符合条件的烟叶技术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的各层级的烟叶技能职业资格鉴定,加快烟叶技能职业型人才的梯次发展。稳定对烟叶有较高依赖度和忠诚度的烟农,培育职业烟农队伍。强化对职业烟农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从业技能,加大职业烟农的培训力度,制订相对完善的职业烟农管理办法,实行严格的动态管理,全力培养他们成为能从事烟叶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烟农,扩大职业烟农比例,逐步在省内建立起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烟农队伍。

4.5稳步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将烟叶种植向重点烟区、优质烟区、潜力烟区集中,优化布局,推进连片种植,重点扶持种烟专业乡、专业村。构建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组织体系,不断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探索与完善与集约化经营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方式。健全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体系,促进主要烟叶技术标准化、主要劳动过程机械化、主要业务操作专业化。完善烟田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通过租赁经营、地块互换和返租倒包等模式实现土地流转。积极发展机械化作业,加快烟用机械引进和研发,完善机械化作业运作模式,推进烟草农业的农机化进程。以规模化种植为突破口,以专业化服务为重要保障,以机械化作业为重要途径,实现产业和环境、烟区和农村、烟叶与农业、企业与烟农的协调发展。

4.6全面提升基础管理水平,推进信息化管理

推进烟叶生产信息化建设,提高精准管理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强硬件投入,改善基层网络条件,逐步实现信息管理系的升级。以信息化推动烟叶流程优化,延伸烟草农业信息化的服务范围。建立各类专业数据库。利用烟草农业网站、呼叫中心等信息手段,加强面向烟农、面向生产、面向基层的信息化建设。完善烟叶业务管理模式,统一烟叶业务流程、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全面提高烟叶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5结语

烟叶是卷烟生产重要的战略物资,优质卷烟产品的生产离不开优质的烟叶原料。现阶段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卷烟工业企业实行“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的发展战略,随着企业规模的提升和强势卷烟品牌的扩张,烟叶产区持续提供数量稳定、特色风格彰显的烟叶原料成为品牌扩张后工业企业的必然需求,这给烟叶产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安徽省烟叶产区可从落实技术到位率、完善烟叶基础设施、开发特色优质烟、加强烟叶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烟叶经营管理水平,以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拓展市场,实现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6参考文献

[1] 汪银生,邹健.安徽烟草的起源与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6):733-737.

[2] 赵振山,聂和平,陈江华,等.中国烟叶生产实用技术指南[S].中国烟叶公司,2009.

[3] 侯光良.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 朱尊权.浅谈皖南烤烟生产技术问题[J].安徽烟草科技,1992(3):1-2.

[5] 王保义,杜元东,滕兆波.烟叶原料生产应满足卷烟工业的要求[J].中国烟草科学,2002,23(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