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机电一体化定义精选(九篇)

机电一体化定义

第1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1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6.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7.比热容表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从比热容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3)水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

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8.热量的计算公式: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2内能的利用

一、热机

1。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

2。内燃机:

①冲程:活塞在汽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②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③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汽油机:气缸顶、吸入空气和汽油混合、点燃式、效率较低

柴油机:气缸顶、吸入空气、压燃式、效率较高

二、热机的效率

1.燃料的热值

①定义: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的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

②定义式:q=Q/m(q为热值) (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 q=Q/v)

③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J/m3 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 m3,它表示:1m3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7为次方)

④关于热值的理解:

A、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

B、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

2.热机的效率:

(1)热机的能量流图:

真正能转变为对外做的有用功的能量只是燃料燃烧时所释放能量的一部分。

(2)定义: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3)公式:η=Q有/Q总×100%。

式中,Q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

(4)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

①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

③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

④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三、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3电流和电路

一、两种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

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

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

6.验电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原子及其结构

(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10-19 C;(-19为次方)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

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导体和绝缘体

①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②绝缘体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路

(1) 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用电器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通路:接通的电路。

断路:断开的电路。

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注意事项:导线横平竖直,不能用曲线,做到有棱有角,开关一般断开,元件的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最好呈长方形。

三、串联和并联

四、电流的测量

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2.单位: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mA)、微安(?A)1A=1000mA

1mA=1000?A

3.电流的测量:

①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A

② 选择量程: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

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则需换更大的量程。

③电流表的使用

(1)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2)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4)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

④电流表的读数

(1)明确所选量程;

(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公式:I=I1=I2

第2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创意实验 教学

在机电一体化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紧扣。机电一体化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理论实践分别占有重大比重。然而更重要的是,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而实验教学就扮演了将理论和实践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本文据调查,就某学校基于慧鱼模式设计的《机电一体化创意实验》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此分析,能使机电专业的学生从中得到技术启迪。掌握一些基本的技术技巧,经历从设计制作到完成检测的全过程,争取在此实验过程中培养意外的创造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一、实验内容

根据调查采样,某机电一体化专业进行创意实验教学,创意实验教学是具有一定创意性和研究性的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更加形象具体的对此教学活动进行剖析研究。

1.实验设备

机械实验内容大致包括实验的实际制作和检测,大多数实验依靠模型进行,慧鱼模型是常用的实验教材组合包,任何模型中都有机械本体、动力和相关的动力程序等重要感测部分,要求机械构件和电气构件的相应配合。本实验中的机械设备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是机电一体化相关试验中质量姣好、衔接较为通顺的演示实验。实践意义较强更具教育意义。本次试验中共包含三个实验组合包,实验过程主要分为开始阶段、设计阶段和创意阶段三大部分。

2.实验方法

开始阶段又称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学生在教师和相关教材的引导下,专业学生主要以了解创意实验相关的部件内容为学习目的,同时还要树立机电一体化的整体概念。完成实验指导教材上关于创意实验的程序部件清单。

设计阶段主要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开拓。一般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在课堂上演练和设计,同时在课下积极讨论,最终由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定量考核,然后小组讨论研究调试。

创意阶段主要强调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在三个组合包中自由搭配,自主设计,最后由专业指导教师和相关机构进行设计创意评价。

二、实验分析

1.实验必要性探究

随着大学专业领域的拓宽和大学扩招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学生主体不断扩大,大学本科毕业生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大学生总体质量也呈现下滑趋势。本此机电一体化创意实验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同时也使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大学生人员认识到理论和实践之间相互磨合的过程,使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转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实验价值评价

机电一体化是适应新时代科学网络发展才兴起的新型技术专业,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数控设备的操控、修理、维护及维修的专业高级职业技术人才。此技术专业应用技术领域广泛,就业岗位普遍,是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职业岗位,社会专业的要求同时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提出更高的技术需求。我国机电一体化专业目前发展状况呈现智能化、状块化、绿色化、网络化、微型化、系统化几种方向趋势。

就智能化而言,机电一体化是赋予机器一定的人的智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机器人和智能机床等新兴技术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智能化,主要是指对机器行为而言,再吸收人工智能、心理学等拟人性专业知识的学习,多角度模拟人类智能,使其具有相应的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活动行为能力等。而此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就是适应新形势下工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际要求,在动手能力和理论层面对广大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演练和训练。

就状快化而言,由于机电一体化服务于现代化工业,而现代化工业主要发展模式即是模块化比较明显。产品的设计、组装、分配等产品流通领域发生的社会活动都分不同的地点和领域。所以机电一体化的针对性就必须得以加强。此实验将机电一体化分为开始、设计、创意阶段就是在加强针对性训练,使得机电化人才发展更具针对性专业性。

就绿色化而言,机电一体化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上个世纪工业垃圾的出现,绿色环保的机电化产品正是适应现代化无污染工业而出现的。

就网络化而言,换一个角度说,机电一体化是新时代下网络的产物。是网络的全球一体化给了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化发展的可能。而此次试验中也采用网络控制的先进技术。真正做到了机电一体化的全盘网络化技术设置。

就系统化和微型化而言,现代机械主要发展方向转变为短小而精悍,微型化的设计是时代的主流,而系统化是机械实践工程中主要特点。系统的有质感的机械极大的提高了工业产品的质量品味。表现在此次实验中,三个组合包的应用和拆卸即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这一点。

3.机电一体化实验的教学意义

机电一体化实验利用机械模型进行机械的组装拆卸和模拟,进一步加强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理解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理解机电一体化的深层含义,具有极强的应用意义,是原有机电一体化教学中教学举措的一大提高。在促进学生技术能力提高的同时,寓教于乐,发扬团队精神,达到真正综合培养人才的教学目的。

第3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67-01

一、煤电产业链不稳定的问题悬而未决

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提出重点支持煤炭、电力企业联合重组。在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加快了煤电一体化的步伐。从推动煤电一体化的主体看,有政府主导,也有市场行为。“煤电一体化”发展不仅能够协调煤炭与电力产业链的平衡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也有重要的贡献。从煤电一体化的形式看,有煤企和电企相互控股、相互参股及合资共建新企业三种形式。但从实施效果看,不论哪个主体推动,哪种模式运营,都还没有彻底解决煤炭价格波动时,合作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当煤炭价格上涨时,产业链内部的煤企倾向于多卖煤,少卖电,煤企对电厂的供煤数量和供煤质量都可能下降,电厂利益受损;当煤炭价格下降时,产业链内部的电厂会觉得自行向外部市场购买煤炭,比向内部煤炭企业购买更为有利,煤炭企业利益不保。长期以往,煤电产业链会有断裂的风险。当前,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需做长期努力的背景下,煤电一体化无疑是破解煤电矛盾最现实的手段。因此,纵向一体化背景下煤电产业链的稳定性机制,对于煤电产业链,推进煤电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纵向一体化是解决煤电产业链不稳定难症的一剂良方

遵从产业组织理论文献的习惯,如果所讨论的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了其所在的纵向结构中所做出的全部决策,我们就说该企业是纵向一体的,或者说该企业完全纵向控制了该产业链。依据理论定义,煤企和电企相互控股、相互参股及合资共建新企业都不能被称作一体化的煤电纵向关系,因为在每一种制度安排中都有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即没有企业能够控制煤电合作的全部决策。我们经常提及的煤电一体化,实际内涵是煤电部分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又称为完全一体化)与部分一体化的区别在于产权不同。产权,是指所有权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力。纵向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中,财产只有一个所有权人,这个所有权人完全拥有对所有财产的支配权,决策时考虑纵向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而在部分一体化的制度安排中,财产有多个所有人,拥有绝对控制权的所有人依据自身利益最大化支配共有财产,如果这个行为与其他所有人的利益有冲突,其他所有人会相机抉择,选择机会主义行为。以煤企和电企合资建立新企业为例,煤炭企业作为控股方,所作出的决策都是以煤炭企业利润最大化为依据的,因此在煤炭滞销时,为了减少该企业煤炭库存会倾向增加电力供给,而电厂一方由于不拥有控制权,在新企业的煤炭供应数量、供应价格和发电量等方面没有话语权,如果被动接受高于市场价格的电煤,利润受到负面影响。电力企业不仅在新企业中利润受损,原企业由于市场电力总供给增加,销售也受到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力政府定价的情况下,原企业虽然具有购进市场煤的成本优势,但不能因此而调低电力价格夺得市场份额,成本优势沦为空谈。在困境中,电力企业在新企业中产生消极生产、消极销售的倾向,煤方和电方利益冲突浮出水面。这种冲突,在电力企业控股的形况下也会出现,此时被控制的煤炭企业有不履约供煤或者降低供煤质量的倾向,煤电纵向合作也岌岌可危。这些冲突起因是产权分散,解决起来也必须从分散的产权入手,通过将产权集中给一个所有者,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出现,保障煤电一体化产业链的稳定性。因此,煤企和电企相互控股、相互参股及合资共建新企业这三种形式的煤电一体化,只有演化为煤炭企业所有或者电力企业所有,煤电一体化的产业链才能稳定发展。煤电完全一体化产业链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在实践中阻力较大。首先,我国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都是各省的重要纳税单位,如果实施完全纵向一体化,必定有一方企业的资产归为另一方,这意味着前者所在地的税收会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当地政府定会出面干预,予以阻止。第二,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都是资本和资金密集型的,收购需要较大的资金实力,这对任何一方企业来说都是不小得挑战。

三、有效的电煤长期合同是解决煤电产业链稳定问题的又一思路

煤电完全一体化产业链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在实践中却较难实现。因此,为了保障煤电产业链的稳定性,煤企和电企的长期合同契约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国家有关部门近日或召集数家大型中央煤炭企业、电力企业,就《关于中央企业煤电企业长期稳定合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召开座谈会,就是为了实现煤电产业链的稳定发展,保证电煤长期合同交易的执行。《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坚持市场化导向,遵循市场化定价机制,引导煤电企业逐步建立中长期供需协议,巩固和提升煤电企业间的电煤供应市场份额。在年度合同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综合煤电央企双方提出的意见,按照国际惯例和成功经验,电力和煤炭企业双方商定合同数量,通过签订中长期合同方式,逐步稳定供需关系。签订3-5年中长期供需协议。煤电央企间结合各企业实际、在保持原有合同数量的基础上,对接达成分年度供应量,力争逐年增加长协合同数量。争取达成季度定价等更趋稳定的长协定价模式。合同兑现量方面偏差尽量控制在合同量的10%范围内。《征求意见稿》的核心内容在于促成煤电企业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稳定供需关系。

结语

根据我国煤炭分布不平衡、电煤运输瓶颈等问题,本着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资源高效充分利用、多方利益平衡以及煤电企业协调发展等原则,产业链是可以稳定运行并不断发展壮大的。以“煤电一体化”突破口,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

参考文献

[1]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4,(1).

[2] 孙国栋,王宁.基于博弈论的产业链稳定性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09).

[3] 宋永华,孙静.美国电煤市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电力技术经济,2009,(3)

[4] 张伟,王志宏.煤炭产业链稳定机制的博弈模型及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11)

[5] 赵晓丽,乞建勋.供应链不同合作模式下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研究--以电煤供应链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07,(4).

第4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关键词 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 古典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新自由主义 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

引言

纵观世界各国传媒产业发展历程,传媒体制变迁与其说是政府主导式的“强制性”变迁,不如说是多方利益集团博弈的“诱致性”产物。从理论层面来看,无论是强制性变迁还是诱致性变迁,都受到各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思潮的重要影响,换言之,政治经济思潮的演化构成了体制变迁的重要影响因子。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嬗变的内在路径也是如此。

从美国广播电视发展史上第一部法规《1912年广播法》诞生,至今(2011年)已有一百年的历史。百年间,虽然广播电视频谱资源公共所有和运营商业化的模式从未改变,但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以及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美国广播电视体制(文中简称“广电体制”)及其产业发展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政策萌芽阶段,即从美国广播业诞生到《1934年通讯法》(Communications Act of 1934)的颁布。在这一阶段,美国广播电视业经历了一个由运作混乱、管理无序向逐步规范化、法治化转变的过程;(2)“公众委托模式”阶段,指从《1934年通讯法》颁布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该阶段,《1934年通讯法》确立了美国广播电视的“公众委托模式”,即确立广播电视频谱资源为公共资源,政府委托具备一定资质的私人资本进行运营,并对广播机构实行内容管制和结构管制,以确保广播电视业在“公益、便利、必需”(Public interest,Convenience,Necessity)的准绳下运行。(3)“市场模式”阶段,即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颁布至今。其间有一部重要的、具有标志意义的法规,《1996年电信法》(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尽管《1996年电信法》并未否定“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但结构规制的大规模放松实质上使得美国广播电视业进入了一个市场自由竞争的阶段。

从纵向来看,美国广播电视产业体制为何发生如此嬗变?其内在动因何在?是否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本文跳出传统的“就传媒看传媒”、“就产业看产业”的研究思路,从西方经济学三次革命的维度,着重剖析经济学革命的历史演化脉络与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变迁间的内在关系。从“经济学革命”与“广电体制变迁”的时间点与动态演化过程来看,二者具有较高程度的“吻合性”,这种“吻合”表面上似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本文将对之进行探讨,这构成了本文的逻辑起点。

古典自由主义奠定广电业的私有制基础

从初步奠定美国广播电视体制雏形的《1927年广播法》看,美国广播电视体制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产权公有;二是运营商业化。问题是,当时的美国为什么会选择以商业化模式来运作公共的无线电频谱资源?这与美国的国情及当时的历史境遇有很大关系。

第一,在20世纪初的美国,古典自由主义还处于巅峰状态。20世纪20年代是古典自由主义的黄金时代,经济衰退的征兆从1928年底才开始出现。在1928年之前,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魔幻的调控能力。在广播电视规制机构看来,商业运作一方面可以使媒体独立于政府――以商业力量抗衡政府的干预,从而保证新闻业免受政府的控制并监督政府是美国新闻业的荣耀(施拉姆等,1980);另一方面,由于运营者对商业利益的追逐,会自发地满足受众需要,从而实现所谓的“公共利益”;相反,如果没有商业利益的驱动,媒体很可能没有动力去服务于公众,“公共利益”就可能沦为空头口号。所以,美国广播电视选择商业模式在当时看来的确是顺理成章。

第二,美国有着深厚的私有制传统,这一传统也为17世纪中期以来的古典经济学所奠定。商业制度对美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历史学家托马斯・C.科克伦认为,“商业的文化影响必然超出统计数字所显示的范围”。赫伯特・斯宾塞说:美国的“唯一兴趣就是从商”。里查德・霍夫斯塔特说:“商业是美国生活中最强大、无处不在的兴趣。”批判学者麦克切斯尼也认识到了商业制度对美国社会的深远影响:在美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人们缺乏对资本主义本身的批判,私人通过控制社会资源来牟利是无可厚非的,在某种程度上,私人资本已成为免于公共批评的领域。由于私有传统的影响,当时倡导非商业广播的团体无法对私有制提出彻底的挑战,而商业广播的倡导者则很容易将自己的立场标榜为“美国精神”,因而商业广播制度的确立就显得顺利成章了。

第三,当时商业广播有着较强的议价能力,能左右广播政策的制定。当时美国的商业广播已有较大发展,实力雄厚,在体制确立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在1927年之前,美国私人所有的电台的数量已经非常多,而且建立了NBC(1926年)和CBS(1927年)这样的大型广播网,在立法过程中,他们共同行动,向政府施压。由于其手中握有强大的武器――影响力强大的广播公司和雄厚的财力,在体制确立的过程中,商业广播机构相比其他博弈力量而言,显然占有极大的优势,因此政策朝着有利于它们的方向发展也在情理之中。

凯恩斯主义促使广电业政府规制的强化

“公众委托模式”确立的标志是1934《联邦通讯法》的颁布。该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广播电视商业化运营模式的确立,但同时强调:无线电频谱资源是公共资源,政府代表公众对之进行管理;许可证持有者是电波的临时使用者,必须经过政府许可方进行广播,且其运营必须以“公共利益、便利、必需”为准绳,确保“公共利益至上”。

为确保公共利益,FCC对于广播电视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制。例如,为防止垄断,FCC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广播电视所有制的多元化――1941年,针对当时NBC的发展势头,规定禁止一家广播公司同时拥有两家广播网,以致1943年NBC不得不分离出蓝色广播网,成立ABC;1953年,FCC制定的著名的“七台原则”,规定个人和团体拥有电视台不得超过7个,其中甚高频只能拥有5个,个人和团体拥有的调频调幅电台不得超过7个;1975年,FCC颁布新的交叉所有制,目的在于禁止同一集团在同一社区同时拥有报纸和电视台。

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几十年间,这些规制措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防止了巨型传媒集团的出现。这引起了当时一些媒介名流的抗议,其中包括时代华纳时任首领列文、有线电视巨头马龙等。商业电视界要求放松规制的呼声在70年代末之前从未间断。

那么,既然屡遭反对,这一规制模式为什么在当时能得以确立并得以巩固,且延续近半个世纪呢?这或许要从当时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预计及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思潮等方面进行分析――《1934年通讯法》颁布之时,正是美国遭遇经济危机的时期,也是罗斯福实施新政、凯恩斯主义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主流政治经济思潮的时期。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全面爆发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为复苏美国经济,危机中上台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主张国际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加强宏观调控,改变以往实行的自由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取向正好符合“凯恩斯主义”。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批判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凯恩斯主义取代新古典自由主义上升为世界政治经济思潮的主流,并持续占据统治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

在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国,凯恩斯主义上升为美国的国家管制理念,国内所有行业、领域的发展无一不受其影响。对于外部性较强的广播电视业,政府更不能对之放任自流。时任内政部长哈罗德・伊科斯(Harold L.Iekes)曾说:“一个自由和开明的社会不可能欣赏这样一个新闻界的危险的奢侈:它热衷于特权,与此同时却漠视应尽的义务。”从1934年到20世纪70年中期,联邦通讯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对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内容规制和结构规制,以确保公共利益不被损害。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后期美国政府强化对广播电视业的政府规制是当时占主流地位的“凯恩斯主义”在通信领域的体现,也符合当时的世界政治经济思潮。

新自由主义助推广电业政府规制的放松

20世纪7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形势开始发生逆转:60年代末已初露端倪的滞胀现象,到1974-1975年间成为泛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此次危机和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不同,更加难以对付。对此,风靡资本主义世界40余年的凯恩斯经济学显得束手无策,陷入了理论上前所未有的低谷。此时,秉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理念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趁势开始猛烈抨击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认为当时出现的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交织的现象并非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恰恰是凯恩斯主义扩张财政政策的直接后果。新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之一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曾说过:“今天,自由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有能力、有经验的行政管理者仅仅关心他们自认为是公共利益的事务。”在当时,凯恩斯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解释和应对这一攻击,因为如果继续实行凯恩斯的扩张政策,将导致通胀的进一步恶化,而且也并不能使经济摆脱停滞的局面。因此,在这一时期,新自由主义势头上升,开始为各国政要所青睐,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就是其中的代表。可以说,经济现实导致或帮助新自由主义思潮占了上风,直至后来成为时髦的风尚,并一直统领了整个20世纪的后20年。

具体到美国,为应对危机,其国内的社会政治思潮也开始发生变化:主张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福利国家”的自由派日益削弱,反对它的保守派日益增强。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任期1981-1989)和乔治・布什(任期1989-1993)就是凭借这种变化入主白宫的。里根上台后,就按照他60年代中期以来就形成的非常保守的意识形态制定对内外政策;其总体目标是:恢复30年代以前的美国――“那时企业不受联邦政府的节制,经济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运行”。

因此,在里根执政的年代,美国社会收入不平等的趋势是空前的。里根的经济政策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调,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奉者和鼓吹者们为之欢欣鼓舞。这一政策基调自然也辐射到了广播电视领域。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广播电视规制领域最主要的体现是政府规制的大幅放松,公共利益原则逐步让位于市场原则。

广播电视放松管制的呼声从里查德・尼克松(任期1969-1974)和杰拉尔德・福特(任期1974-1977)时期开始出现,到了詹姆斯・卡特(任期1977-1981)时期,国会不得不开始放松对该行业的部分规制,而里根的上台实质上掀起了广播电视领域保守改革的高潮:作为一个经济保守主义者,里根在1980年当选后,促使FCC制定了一系列沿用至今的放松规制的政策。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是电视频道(广播电视、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多元化以及电视产业所有权的一体化。

这些举措正是里根“水涨船高”、“劫贫济富”政策理念在广播电视领域的体现。新自由主义思潮从里根时代开始成为整个美国广播电视政府规制方面的主导思想与指导原则。此后,被称为“里根第三届政府”的布什政府继续里根的放松管制政策,以至于占美国广播电视规制主流地位近半个世纪的“公众委托模式”在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向后来的“市场模式”发生转变;克林顿执政时期《1996年电信法》的颁布更是以法律形式奠定了这一格局――由于结构规制以及部分内容规制的放松,之前“公共利益至上”的原则逐步向“经济利益至上”转变。

“新一轮凯恩斯革命”是否会带来美国广电业体制的“新拐点”?

从体制变迁的视角来看,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经了一个从无序竞争到政府委托私人运营、采取“公众委托模式”进行严格规制,再到逐步放松规制、确立“市场模式”的过程。其中,国家管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美国广播电视的规制模式:在古典自由主义时期,《1927年广播法》基本奠定了美国广播电视频谱资源公共所有、委托私人运营的模式;进入凯恩斯主义时期后,从1934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联邦通讯委员会在《1934年通讯法》的基础上强化对广播业的规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公共利益不为商业利益所侵蚀;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新自由主义思潮渗透到美国广播电视领域,政府逐步放松对该领域的管制,直到《1996年电信法》颁布,美国广播电视和通信产业几乎全面解禁。

当前(2011),美国华尔街的危机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蔓延全球,对于政府对产业和行业监管不力的现状,公众反对声甚高。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社会各界,包括很多学者、政治家、企业家就开始转向对盛极一时的新自由主义重新反思,甚至连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承认了当初过度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给美国经济埋下了祸根。

在笔者看来,美国广播电视业今天的格局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政府对整个广播业的放松规制密切相关。如批判学者麦克切斯尼所言:“美国以及全世界面临的传播危机,实际上是高度集中的公司经济导致的结果,因为公司经济在表面上看似自由与民主,实际上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与不安全。当我们试图改革这些机构来解决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些问题时,我们就被这些神话(市场的神话,笔者注)所捆住了手脚,同时,我们也被媒介体制给蒙骗了,这种体制首先满足的是那些主张维持现状的人的需要,而不是媒体改革的需要。”

进入新世纪,美国信息产业饱受泡沫经济的打击,大型传媒公司纷纷裁员。面对危机,联邦通讯委员会于2003年6月2日了旨在为传媒巨鳄大开绿灯的“松绑令”。但是,该法令仅仅实施3个月后就由于各方反对而撤销。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撤销传媒松绑令得到了罕见的跨阵营支持,包括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组织、人权组织、工会和各种宗教组织。人们普遍担忧,媒体松绑的方便之门一开,传媒巨头更能为所欲为地控制新闻和娱乐业了。也许,新自由主义带来的弊端以及近30年来对美国广播电视业放松规制的不良效应已经引起公众以及当局的重视了。无论对于美国广播电视业,还是对于全球传媒业,这或许都算得上一个不错的苗头。

经济学家们认为,自2008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蔓延不断的危机标志着新自由主义学派的终结,一场新的凯恩斯革命正在展开。那么,对于曾一度深受新自由主义冲击的美国广播电视业,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结语

在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中,《1927年广播法》、《1934年通讯法》、《1996年电信法》的出台与多次修正看似牵涉多方博弈、背景错综复杂,实际上基本上是由其国家管制思想或者说当时占主流的政治经济思潮所决定的。强化规制还是放松规制,公共利益至上还是商业利益优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是受之影响的。从图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其中的对应关系。

第5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20世纪中叶以来,观影媒介不再局限于影院中的银幕,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媒介的流行,为电影展映提供了日趋广阔的平台。“电影不再是以影院这一空间来加以界定,而是一种泛在的现象,它不再有固定的位置,因为它无处不在,至少是在我们审美和通讯的地方无处不在。”[3]要了解观影媒介的拓展造成影像平躺的意义,对电影史的回顾可以提供线索。电影有幻盘、诡盘、走马盘、活动视镜、电影视镜(Kinetoscope)等前身。其中,爱迪生的“电影视镜”相对成熟,但每次只能供一人观看。当时,电影就如一个魔幻的“盒子”。如果说爱迪生是想让人们驻足其旁并单独俯视“盒子”中平躺的影像的话,那么,卢米埃尔兄弟则让众人进入这个魔幻的“盒子”(影院)欣赏影像。影院所展示的影像只有足够巨大才能产生既震撼又细腻的视觉效果。因此,尽管座位的安排使得物理上的俯视、平视、仰视都成为可能,但影院总是在心理上诱导人们仰视作为技术奇观的影像。电视机、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促使观影方式朝平视为主转变,原因在于它们朝家用电器的定位发展,总是在和用户套近乎。观影方式由平视为主向俯视为主的转变是在各种移动接收装置流行之后发生的。这些装置要在移动条件下使用,用户总是希望它们尽可能轻便、小巧,不仅能置于膝上,而且能玩于掌上。人们由此得以再次用“盒子”(掌上媒体)来俯视其屏幕上的平躺影像了。人类的观影体验因而经历了从“盒子”外到“盒子”内再到“盒子”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低水平的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因“电影视镜———影院———电视机\电脑屏幕———掌上媒体”等观影媒介的依次出现,人们观影的主要视角也经历了“俯视———仰视———平视———俯视”循环变化的过程。

电影技术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摄制、发行、放映各环节。就摄制而言,胶片摄影机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操纵此类设备需高素养的摄影师。DV技术打破了传统胶片时代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能驾驭影像的神话。DV摄像机轻巧便携,价格低廉,普通民众因此也能成为影像创作的主体。发行上,传统电影胶片冲印及其运输所费不菲。相比之下,微电影借助网络,鼠标轻轻一点即可,其发行成本近于零。电影依赖于一定的屏幕而存在,曼诺维奇认为电影屏幕先后历经了“动态屏幕———实时屏幕———交互屏幕”三个发展阶段。[4]动态屏幕为原始的电影银幕,实时屏幕为电视荧幕,而交互屏幕则为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具备交互功能并展现视觉元素的屏幕,如计算机屏幕、智能手机屏幕等。“交互屏幕”技术的出现,不仅使影像具备交互性,同时也给影像的平躺提供了可能。虽然作为家用电器的电视、电脑的屏幕尺寸可能相近,但电脑始终在可交互性方面胜出一筹。可交互性越强,往往意味着用户所拥有的掌控力量就越大。因此,家用电脑屏幕在心理上总是诱导用户俯视它,即使在物理上平视时也是如此。手提电脑、PDA、平板电脑和手机实现了生理和心理双重意义上的俯视,其前提是人们发明了使便携装置具有和固定装置类似功能的技术。无论摄制、发行还是放映,新媒体技术对电影的涉入遵循的是“数值化表述、模块化、自动化处理、易变性和代码转换”[5]的原则。这些技术特征与传统胶片线性化、固定性等技术特点截然不同。“电脑技术中的所谓‘随机记忆’(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储器)实际上隐含了对等级制的否定:如果说书籍、胶片、磁带等以传统方式储存信息的载体是以线性和因果原则为基础的,隐含了传统叙述因素的话,那么,电脑的‘随机记忆’则将数据平面化,将等级结构转化为平面结构”。[6]由于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人们不仅能够灵活地对待数据,也能够灵活地对待影像,从而在观看电影时做出俯视、平视与仰视的不同选择。

形态:影像躺成何模样

电影因科技与媒介的演变而演变。躺下来的影像在形态上究竟与传统影像有何不同?碎片化、块茎状、个性化、交互性可谓是其典型特征。

(一)碎片化

平躺之后的影像呈碎片化趋势,这一趋势根源于记录载体的数字化逻辑。与胶片相比,数字媒介在记录特性上的优势为能擦除、可重录。这一特性大大降低了影像记录和创作的成本,使得即兴创作常态化。胶片电影因材料昂贵且只能一次性记录,迫使从业者不得不周密计划,在经济上精打细算,进而在美学上追求精致而不同凡响的大叙事。与之相比,平民化的数字影像倾向于碎片化的微叙事。这不是说高端数码设备无法摄制出能够和胶片电影在视觉效果上媲美的影像,而是说数码技术从整体上降低了影像生产的成本,从而让草根阶层得以在该领域施展才能,展示身边之事、个人之思。碎片化的影像生产在效率上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影像生产,可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Youtube、优酷等视频网站的繁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些视频网站以在线视频数据库技术建构,其流程是并置的、非线性的。这种“数据库的结构方式将世界还原成相关的或不相关的并列群星,而如何在无数群星的并置中建立联系则取决于使用者”。[7]在影像数据库中,观影者可以从一个视频链到另一视频,从一个电影滑到另一电影,影像和影像之间的关系正如本雅明的星丛,亦如德勒兹的块茎,观众在它们的互文参照中重新解读意义。影像的“躺下”和碎片化之间存在多种意义上关联,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联系。从事影像生产的最初仅仅是寥寥无几的发明家,其后扩大到电影商。电视台以及制播分离条件下的节目制作企业的加盟,进一步扩大了影像生产者的队伍,同时也形成了影像生产的层级制。处在顶端的是垄断性跨国媒体集团,位于中间的是实力雄厚的主流电视台、电影公司,而在底层的是一般节目制作企业。影像的仰视不只是指观众仰视影院所放映的电影,而且是指观众在社会学意义上仰视和大片相联系的巨星、大导演、大制片人、大企业、大集团。因此,影像的仰视归根结底是一种由层级制所规定的视角。相比之下,影像的俯视以瓦解上述层级制为前提,同时又以加剧上述瓦解为结果。影像的碎片化实际上是作为媒体垄断的一种解毒剂而起作用。这种垄断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日益加剧,以至于如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媒体生产为5家巨头所控制。它们需要令人仰视的影像,因为这种影像导致媒体崇拜,而媒体崇拜在许多情况上就是媒体巨头崇拜。与之不同,影像的“躺下”意味着平民百姓对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它不需要媒体崇拜,也不需要和崇拜相联系的宏大叙事,通过碎片化所展示出来的创造性是对于平民百姓艺术力量和自信心的肯定。

(二)块茎状

何谓块茎?“在生物学意义上,块茎是指在土壤浅表层匍匐状蔓延生长的平卧茎,如马铃薯或红薯之类的植物”。[8]同时,“块茎(rhizome)”又是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用来形容与线性思维、线性文本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文本形态。德勒兹、加塔里在《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2):千高原》一书中推崇块茎模式,是因为他们厌恶自柏拉图以降主导西方思想界的一种树状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二元论、中心论、规范化和等级制的特征。而块茎则不同,它呈现多元化、无中心、无规则、去层级化的形态。如果说树是一种按“根—干—枝—叶”构成的等级森严般的竖立状,那么块茎则是一种无明显等级的平躺状。德勒兹认为块茎具有联系性、异质性、多元性、反示意裂变、制图学与贴花原则等基本特征,我们所说的“平躺”的影像也具有这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是联系性和异质性。在块茎中,任何两点之间皆可连接,而且必须连接。这与树状模式固定于某个基点或秩序有所不同。“块茎不断地与异常多样的编码模式(生物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相连接……在符号链、权力组织与关涉艺术、科学、社会斗争的状况之间建立起连接”。[9]网络和智能手机上供点播的影片通过超链接相互关联,而且影片也可和其它符号类型(如文本、动画、音频)的作品链接起来。其次是多元性。块茎的多元性在于反西方思维中的二元对立与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这一传统即建立在一正一反二元对立之上的西方形而上学体系,如:灵魂/肉体、自然/文化、男性/女性、语言/文字、真理/谬误、真实/虚拟等。此二元对立项并非是平等的,而是处于一种等级分明的秩序之中。“逻各斯中心主义”认为第一项是中心的、首位的、本源的、本质的,而第二项则是边缘的、次要的、衍生的、非本质的,前者具有支配后者的优先性。与之相反,德勒兹认为“块茎与树不同,在一个块茎之中,我们无法发现点或位置,在其中只存在线。”[10]从这层意义而言,块茎已经抹平了点和点之间的等级差异。块茎之中只有线,线与线相互交错构成网络,在这样的一个网络状的块茎中“处处皆中心,无处是边缘”。网络平台上的影片是多元的,无所谓大导演、大明星、大场面,只要有创意好,故事妙,就有可能吸引眼球、获得好评、赢得高点击率,从而消除“大片中心论”,即传统院线大片一枝独秀的现象。再次是非示意性裂变原则。“一个块茎可以在任意一个地方被瓦解、中断,但它会沿着自身的某条线或其他的线而重新开始。”[11]

在非线性剪辑平台上,影片素材可以从任何地方瓦解、分切,断裂之后又可自动地迅速聚合,通过图层、通道和蒙版等策略可按数字媒介的自身逻辑合成影像。最后为制图学与贴花原则。《千高原》中认为块茎遵循的是一种“地图”原则而非“轨迹”原则。轨迹是系谱学的,可追溯,一切树状遵循的都是一种轨迹逻辑;而地图则是开放系统,是超系谱学的,不可追溯。它“可在其所有的维度之中被连接,它可分解,可翻转,易于进行不断修改。它可被撕碎、逆转、适应于各种各样的剪接,可以被某个个体、群体或社会重新加工”。[12]“轨迹是对现存结构的复制,一切法典编纂、无活力的宗教都是轨迹。”[13]而地图倾向于实验、改编、不断创新。对经典影片进行拆解、拼贴、戏说和改写既是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的一种常态又是块茎贴花特征的典型范例。总之,块茎模式的平躺影像遵循的是一种数字逻辑。它具有模块化、自动化、易变性和代码转化特征,有别于具有固定框架的胶片电影。它是一种“软边缘”,极易流变,可“去辖域化”,处身于德勒兹所谓的“平滑空间”,而非“条纹空间”。在泛网络平台上,各种影像制品经常处于流变状态。越是有特色的影像,越能吸引眼球,越能引发再加工、再创造。模仿、戏拟、续作上述影像的人们几乎没有谁再去征询原作者的意见,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将既有影像当成素材进行再创作。在这种裂变过程中,不仅影像“躺下”,影像的生产者也“躺下”了。不过,只要是确有成就的影像和影像生产者,并不会因为“躺下”而丧失自己的荣耀,而是在新的意义上获得口碑和生命力。“躺下”毕竟不是“趴下”,而可能是一种更放松、更惬意、更自在的姿态;“使躺下”终究也不是“撂倒”,而只是一种更关注、更亲切、更不为“作者—观者”二分法所束缚的愿望的表达。从作者与观者角色转化的观点看,原作者“躺下”是一种休息,既为其他人参与创作提供条件,也为自己的反思提供可能。

(三)个性化

“如果说旧媒体遵从的是工业社会的逻辑的话,那么新媒体崇尚的则是后工业社会的逻辑”。[14]工业社会的逻辑即批量化生产的福特主义,而后工业社会的逻辑则是个性化生产的后福特主义。福特主义具备鲜明的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垂直型的组织形式、刚性生产、生产者决定论等特征,遵循的是一种至上而下的以生产为主导的逻辑;而后福特主义则是以大规模定制、个性化产品、水平型组织形式、弹性生产、消费者论等为特征,崇尚的是一种至下而上的以消费为主导的逻辑。传统的电影制片厂制度无可置疑地受福特主义支配,经典的好莱坞类型片便具有鲜明的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痕迹。制片厂为了节省成本,扩大利润,在制片人的严格控制下,采用流水线式的制片模式,电影呈现的往往是一种“公式化情节、定型化人物、图解式造型”的风格。随着独立电影以及DV的兴起,电影创作可以打破传统的制片制度,有才华的电影爱好者可通过DV机自导、自演,拍摄自己心仪的微电影。(四)交互性德勒兹曾从感知的角度将电影分为“电影1:运动—影像”和“电影2:时间—影像”,在数字时代,达里(KristenM.Daly)延续了这一分类传统,将渗透了数字技术的电影称为“电影3:交互—影像”。他认为,“如果说电影2迫使运动影像让位于时间影像,那么电影3则是时间影像让位于交互影像……当前的数字电影不仅是一种视听艺术,还是一种可触摸,可交互的艺术”。[15]这一论断呼应了罗多韦克(R.N.Rodowick)的结论,“观众不再被动地屈服于影像中不可逆转的时间流,而是一边沉浸于欣赏一边热衷于操控,这是一种两者相互交叠的状态。”[16]这些观点表明,数字电影不仅以传统时代的视听冲击作用于观众,而且诉诸观众的触觉与动觉。借助智能手机等掌上媒体,影像在观众指尖滑动或触摸中“流淌”。影像的交互意义不仅体现在观影活动中,而且也可能见于电影创作。在web2.0时代,对剧组而言,为了拍摄成功的影片,他们乐意在网络上与预期观众就创作中的细节问题(剧本、演员、服装、道具、化妆和特效等)进行交互和对话,从而使影片更接“地气”,市场定位更精准。上述分析表明:新媒体技术从两个层面改变了电影美学:一是把以往如圣像般高大身躯的影像从神坛上扯下来,使其平躺并缩小成智能手机等掌上媒体任人操控的对象;二是增添了互动性,以弥补先前电影富含霸权意味的单向传播之不足。

意义:影像躺下会怎样

平躺之后的影像,究竟有怎样的价值与意义?最显著的是艺术灵光的消逝、社交功能的凸显、人际关系的变化和万众拼贴的狂欢。

(一)艺术灵光的消逝

不论在中国或西方,“艺术”都曾经有过和技艺融而未分的手工时代。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手,不同的手做出的作品不一样。“与出自人手且原则上被认定为赝品的复制物相比,原作保有完整的权威性。”[17]这种权威性来自于原作的“此时此地”形成的作品本真性。这种本真性是不可复制的,而这种给艺术品带来本真性的东西即为“灵光”(aura),或称“韵味”、“灵韵”、“氛围”等。在本雅明看来,艺术的灵光具有强烈的神性因素和宗教色彩,因为“最早的艺术作品是为了崇拜仪式而产生的,起先是用于魔法仪式,后来用于宗教仪式”。[18]对起源于宗教需要的艺术来说,艺术品先天具有一种供人膜拜的神圣因素。机械复制时代从总体上消弭了艺术品的这种因素。不过,像影院电影这类机械复制的艺术品,在静谧幽暗、庄严肃穆颇具几分教堂氛围的环境中放映,众人仰视银幕与教堂内众人仰视神像颇为相像。因此,电影还留有些许仪式的痕迹并略具神性,还有微弱的灵光。但对掌上媒体所点映的电影而言,私人性、可选择、可交互、俯视的视角使之彻底消除了仪式性。“艺术作品一旦不再具有任何仪式的功能便只得失去它的‘灵光’。”[19]灵光的丧失将直接导致电影的神秘性、神圣性和魅惑力的消解,同时也造成艺术价值的转型。莫尔曾指出:“在数字可复制时代,文化的表现方式也经历了一种重要的转型。在独一无二的作品时代,膜拜价值(cultvalue)构成了作品的价值,在机械复制时代,展示价值(exhibitionvalue)构成了作品的价值;而在数字复制时代,则是操控价值(manipulationvalue)构成了作品的价值。”[20]由于新媒体的强交互性,电影的艺术价值也完成了从膜拜到展示直至操纵的转变。

(二)社交功能的凸显

就传统理念而言,电影主要是一种供观赏的叙事艺术,但网络已颠覆了这一观点。因为“人们已把电影当成讨论或交流的一种新形式而不仅仅是讲述故事”。[21]媒体理论家伦恩费尔得(PeterLunenfeld)说,“基于计算机的媒体总是未完成的,未完成性确定了数字媒体美学。”[22]曼诺维奇也认为:“新媒体具有流动性和易变性,一个新媒体对象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不同的,甚至是无穷多的版本而存在。”[23]客观而论,经典影片也具备一定的社交功能,人们在观影前后均可能会围绕影片进行交流和评论。但社交对传统电影来说仅仅是作为一种外在于影片的附加功能。新媒体条件下的“社交电影”则是一种可与用户直接互动的新型微电影。2012年7月,周迅、井柏然主演的电影《IKnowU》在国内可谓是开了这方面的先河。网友不再一味被动地观看影片,而是可根据自身想法对影片进行重新编辑,从而讲述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然后在网上贴出自己的影片,相互点评,交换心得。不同版本的再生影片扩展和延伸了原电影的内涵和意义。

(三)人际关系的变化

除具如上意义外,影像平躺还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这种关系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电影从业者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观众之间的关系。就前者关系而言,以往因影像设备高昂,摄制机构有限,信息渠道不畅,影像摄制技能仅为少部分人所掌握和垄断。这些深谙影像运作规律的佼佼者在普通民众面前自然享有一种影像权威,具备一种优越感。然而,如今因设备的低廉、技术的普及,电影业余爱好者业已掌握电影的拍摄方法和剪辑规律,故以往那种因银幕奇观而对电影从业者的由衷崇拜感正逐渐削弱。对观众之间的关系来说,早期影院与剧院有点类似,座位编排也暗含高低贵贱之分。二楼包厢的观影角度可能是俯视,一楼普座只能是仰视。如今平躺的影像改变了这一现象,因为观影时大家可能不在同一空间(即使在同一空间,盯住的也不是同一屏幕),于是无所谓中间与前后,无所谓雅座与陋席,以往观众之间观影时的不平等关系也几乎被新媒体抹平了。

(四)万众拼贴的狂欢

第6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这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是,这个例子喻示了一个重要事实的浮现:电子技术成为一系列新型大众传播媒介的催生婆,这些传播媒介形成的冲击波正在打开生活的种种传统界限,重新书写一批著名范畴的涵义,诸如自然与文化,虚构与现实,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科学与神话,生与死,远与近,进步与落后,权力与民主,财富与贫穷,如此等等。一批传统界限的消失产生了一系列亦真亦幻的恍惚之感。对于亲眼目睹电子传播媒介历史演变的人说来,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分界依然清晰可辩;可是,如果下一代人心目之中的电话机或者电视机如同窗外树木一样"自然",与生俱来,那么,二者不都是他们所置身的"现实"吗?

迄今为止,电子传播媒介已经积累了一大批意味深长的问题:电影给人们的视觉开启了什么?电影工业昭示了文化生产方式的哪些根本改变?城市人口每日耗费几个小时的观看电视节目?电视与教育、书籍以及儿童成长之间如何产生联系?中等发达国家的电话普及率是多少?移动电话改变了哪些生活观念?计算机联网为金融活动带来了什么?网络精英是哪一代人的偶象?如何利用互联网从事政治竞选和商业信息?详尽地搜集种种统计数据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电子传播媒介已经进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网络正在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行政组织产生深刻的改造。种种传统仪式--例如,政治或者宗教聚会,师生授受的教育形式以及活跃在一个个村落的社戏--正在被电波、电缆、芯片和集成电路所摧毁。技术的力量正在清除这些文化仪式拥有的象征符号。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类身体的延伸;如果人类的身体因为媒介的配置而发生变异,如果人与机器的结合体正在形成某种新型的单元,那么,这种身体与机器组织的社会必将放大和引申上述的种种变异。新技术的内化与文化的转型同时发生。一些理论家甚至主张按照生物学的原则理解机械,某些机械正在跨越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界限。马克·波斯特认为:"人类对于身体的机器复制过程已经到达这一时刻:人类正在以电脑和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媒介交流系统对人脑进行一点一点的复制。一种智能性的机械身体如今已成为工业、科技和大学圈内许多人士梦寐以求之物。"这时,机械、电子技术与主体建构之间复杂的联系必须得到正视。(1)电子传播媒介对于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这个意义上,正面提出和阐述"电子文化"这个概念已经时机成熟。相对于印刷文化和纸张的社会,电子传播媒介是否诞生了另一种文明?如果说,种种历史湮久的遗址和古老的典籍还如此引人注目,那么,无论如何,人们没有理由对于即将进入的另一种文明视若无睹。

在大多数人那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远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种种共同体。电视分别被视为称职的安慰者、孤独者的伴侣、新闻中心或者良师益友。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激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互联网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之中存在强大的控制。的确,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正在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经验,人们仿佛从这个窗口跃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们察觉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对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窗口隐藏的另一种威力。无论是呼吁、召唤、劝诫还是发号施令,电视的符号体系和传播范围都是无可匹敌的。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海关、边防线、国界、辽阔的海域和崇山峻岭--这些传统的空间栅栏对于互联网已经失效。民族国家赖以划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术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远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技术的人无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换言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网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可以利用网络制造不凡的机遇。这个意义上,网络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会条件为前提。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学派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也许,人们没有必要急于确定一个结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电子传播媒介的评价。人们需要的是分析和展开,从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现为一种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现为一种控制。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考察的双重视域几乎同时开启。如同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多数电子传播媒介不是逐渐从民主转向保守,从开放转向封闭,或者将局部的微型解放纳入总体性的权威体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某种辩证的转换。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解放和控制均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起。电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如果电视台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射功率,电视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 壑诘挠荡鳎苛硪环矫妫绻缡犹ㄔ诵械姆延貌皇侨绱酥撸愀嫔逃衷趺茨苋绱斯婺5匕课幕Γ枚ǖ缡咏谀康娜の叮踔脸涞蔽ㄒ坏牟镁觯?BR>

这提示人们充分地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性质。这时,人们迅速地想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点:媒介即信息。媒介传播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质所传送的信息。机械的意义不在于机械本身,而在于机械如何为人类所使用。麦克卢汉在这个意义上反复地阐述了印刷术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例如,"电力时代生活中的新结构和新形貌,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时代陈旧、线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冲突。"电子传播媒介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扩张式社会组织模式而产生了彼此纠缠和相互拥挤的内向性"爆炸"。(2)所以,技术程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会改变既有的信息。鲍德里拉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观点:"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

虽然麦克卢汉的论点曾经遭受异议,但是,媒介的性质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人们至少必须意识到电子传播媒介与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所以,J·希利斯·米勒在麦克卢汉论点之上进一步说:"媒体的变化将改变信息。换个方式说,’媒体就是意识形态’。" J·希利斯·米勒认为,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了出版、无线电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新的电传技术现在生产出用以取代所有这些的新形式。这些新媒体--电影、电视、因特网--并不仅仅是以未被改变的形式传播意识形态或真实内容的被改动的母体。它们构成它们所’输送’的内容,并任意把那个’内容’改造成该媒体本身所强加的信息的表达。"(4)J·希利斯·米勒察觉到,电子传播媒介不仅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肌理,而且大规模侵入政治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抵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霸权的各种手段、意识形态、大学、性别、种族和阶级等所有那些问题都由于我的这样一个信念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即新传媒技术是所有这些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J·希利斯·米勒解释说,衡量电子技术的巨大突破决非仅仅局限于科学范畴。尽管发明者并没有蓄意地制造某种社会变革,或者预见这些发明的后果,但是,这些发明还是制造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断裂。J·希利斯·米勒赞同地引述了德里达的观点:电子传播媒介终结了传统的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爱情信件。他们认为,上述学科均是与印刷文明乃至民族国家观念、言论自由的权利结合在一起的。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刷新这一切。德里达甚至断言,政治制度退居第二位。民族国家的地位没落了。电子传播媒介侵入家庭和民族,混淆了种种内与外的界限。个体、自我、隐私、家庭、工作地点、大学等等无不随之改观。更为严重的是,"它们也威胁到我们的这样一个假定,即政治行动基于某一特定的地域,具有明确边界、种族和文化统一性的一个特定民族国家。"J·希利斯·米勒总结说,"民族国家自治性的衰落或削弱,新的电子社区在电脑空间中的发展,具有新的人类感性的一代人的可能产生--这是新的电传制度产生的三个结果。"有趣的是,J·希利斯·米勒并未像许多思想家那样对于电子技术的未来忧心忡忡;他期望电子传播媒介的开放性可能产生新的革命性联合--因为&q uot;新电传技术可能是资本主义创造的,但这种技术超越了创造者而具备了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相对于印刷文明,某些权威可能因为电子传播媒介的启用而得到了千百倍的扩大;但是,这不等于说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完全消失。人们无宁说,这是一个未确定的因而也充满了创造可能的新型空间--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才会充分意识到隐藏于大众之间的潜力。

传播媒介与文化类型之间的历史呼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麦克卢汉认为,石头是穿越纵向时间、粘合许多时代的媒介,纸张却倾向于联结横向的空间,建立政治帝国或者娱乐帝国。(5)的确,新旧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风格不得不追溯至传播媒介的性质与构造。结绳纪事不可能产生微积分,长篇小说不会铭写于甲骨或者竹简之上,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彻底涤除了艺术周围神秘的崇拜气氛,互联网络对于传统的作者与版权等概念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谷腾堡发明的印刷术如何彻底地撼动了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学,印刷文明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哪些联系,法律、规章制度和特定的民族意识形态如何利用印刷机器得到不断强化,这是许多人倍感兴趣的题目。巍峨的皇宫、朝廷奏议、烽火传讯、旌旗猎猎--这些历史景象与电视机里的竞选政治、电子信息组织的立体战争分别属于不同的文明。如果说,寓所之中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社会空间,那么,这个社会空间正在遭受电子传播媒介--从电话、电视到计算机网络--的彻底改造。从信息的攫取、购物形式到身体的快乐,一系列变异或显或隐地陆续发生。一切都在证实,传播媒介不仅是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的工具,同时,传播媒介还决定了? 幕睦嘈汀⒎绺褚约白饔糜谏缁嵯质档姆绞胶头段А?BR> 如同历史揭示的那样,早期的统治阶级控制传播媒介的主要目的在于垄断文化和知识,生产维护主导权威的意识形态,并且造就一支加固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文化卫士--巫师、史官、僧侣以及一大批骚人墨客无不程度不同地从属于这一支庞大的队伍。近现代社会,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崛起之后,商业与市场经济愈来愈多地介入传播媒介的争夺战。从报纸、平装书到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传播范围日益强大,文化的成分与功能也日益复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形成的地形图之中,文化是被决定的;文化如同经济活动以及政治活动的副现象。但是,电子传播媒介的运行至少表明,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对于社会的组织和控制--功能急剧地增强。全球化时代的形成可以部分地视为电子传播媒介的杰作。许多时候,电子技术的胜利怎么估价都不过分。当然,这并非主张文化决定论或者技术至上,但是,人们不得不看到,印刷文明所形成的"文化"、"经济""政治"等一系列传统范畴正在遭到瓦解和重组。电子传播媒介时代,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失,文化生产本身正在成为最为强盛的经济产业之一。电视的影像生产产生了巨额的利润,众多网站竞相涌向股市,这一切无不暗示了电子传播媒介、文化生产与经济的共谋关系。电子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一种"文化",电子传播媒介的运作方式是一种相当典型的经济活动。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充分证实了阿多诺对于文化工业的阐述:"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自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它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它们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了这种性质。但是,在那时,它们对利润的追求只是间接的,仍不失它们的自治本质。文化工业带来的新东西是在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的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6)虽然文化、商品、经济利润、意识形态各个环节的并非一脉相承,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文化与经济正在前所未有地交织为一体,共存共荣;文化对于物欲的抗拒意义正在缩减乃至丧失。电子传播媒介的符号体系、机械性能、运行费用、传播效果无一不在为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合作推波助澜。对于电子传播媒介说来,需要一门政治经济文 化学。所以,电子传播媒介对于现实的影响、支配以至于重塑是多维度的。从个体的身份归属、种族文化的面貌、意识形态的建构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形成某种核心。这个意义上,出现鲍德里拉式的断言并不奇怪--现实正在变成符号的模仿。无论是反抗还是顺从,这一切乃是人们深陷其中的历史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尽管"文化研究"的内涵仍然众说纷纭,但是,文化研究已经时髦地成为显学。或许,"文化研究"的概念模糊不定即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这表明了文化研究游离于传统学科的程度--人们无法援引传统学科的范畴予以界定。理查德·约翰生认为,文化研究"必须是跨学科的(有时是反学科的)。"相近的意义上,詹姆逊将文化研究称之为"后学科"。(6)许多时候可以说,文化研究的考察不是以某一学科的疆界为活动半径。这时,人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研究之所以成为显学,至少证明了文化研究的兴盛恰逢其时。无论如何命名这个时代,人们都可以发现,现今所遇到的问题是综合性的。例如,电子传播媒介的考察必须联合文学、符号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如此等等。换言之,传统的学科地图已经无法分配和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文化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描述与分析。尽管跨学科的分析也将产生另一些后继的疑问,但是,至少在目前,文化研究显示了突破学科疆域之后的巨大活力。从考察的对象到考察问题的方式,许多文化研究因为抛开了陈陈相因的程式? 挥诳葱浴F浯危幕芯砍晌匝е蟮囊桓鑫O帐潜恢匦绿逯苹H嗣强赡苤匦律枇⒛承┪幕芯康墓嬲潞湍J剑枰远ㄐ停佣笱Щ蛘哐芯炕乖俣仍鎏硪桓鲂碌难Э啤1砻嫔希Э铺峁┝四持掷砺劭蚣苡胙豕娣叮蝗欢庖磺惺侵渡⒎掷唷⒄加杏敕峙渌纬傻暮蠊K裕Э剖背S幸獾爻氏至耸裁矗劢沽耸裁矗蛘咭亓耸裁矗诟橇耸裁?-学科的所声称的"普遍真理"并非如此地普遍。在我看来,跨学科的意义不在于设立一个超级大型学科,跨学科的意义在于解除既有学科的遮蔽,开启传统学科框架背后的盲区。对于文化研究说来,拒绝体制化--拒绝重新演变为一个固定学科--的动力源于日常现实的启示。日常现实的压力时常使学科的框架摇摇欲坠。文化研究抛开了精英主义、经院主义的习气,文化研究不再依据某个学科的传统版图--例如,文学,历史或者经济学--指定一个超凡的独立舞台,这包含了回归日常现实的企图。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时候,我所搜集的许多材料来自《参考消息》、《南方周末》等日常读物。它们的确不是经典,但是,它们是一个有力的说明--说明电子传播媒介已经多大程度地演变为日常现实的组成部分。当然,回归日常现实决不是撤消理论分析的另一种说法。犀利的理论分析往往是学科给予的不可放弃的遗产。文化研究必须保持日常现实与理论分析之间的强大张力。从历史性演变的描述到有线电视频道某一个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从符号学的阐述到计算机网络虚拟生存的经验,大理论与日常现实的结合无疑是文化研究引人入胜的风格之一。

注释:

(1) 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192、23、24页

(2) 《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48,259页

(3) 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页

(4) 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2000年5期,以下J·希利斯·米勒的引文均出于此文

(5) 同(2)

第7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关键词】电子政务;意义;问题;路径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因特网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时也给传统政府的管理模式带来一场革命。但由于电子政务是一种新生事物,其技术理性与技术要求远远超出了政府管理的现实情况,这使得电子政务在建设的过程中凸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正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当务之急。

一、电子政务的涵义及建设电子政务意义

(一)电子政务的涵义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而狭义的政务则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采用狭义的政务概念。根据上述的狭义电子政务定义,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结合。

(二)建设电子政务的意义

1.能够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电子政务可以从多方面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如众所周知,政府每年用在文件印刷的费用是巨大的。如果这些文件在内部网站上可以查到,那么就不必花太多的钱在纸上,这样又可以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随着政府采用数字系统,软件将改造政府的工作方式,从而节约成本。

2.可以更高效地给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电子政务通过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等工作进程,从而营造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的电子化虚拟机关,实现广泛范围意义的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使用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人们各种不同的针对个性的服务选择。电子政务能够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这样就有利于政务公开,人民群众随时可以详细地知晓政府政务,从而有助于减少政府及其官员腐败,化解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电子政务在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通常是一国内最大的“企业”,如果它带头使用技术,就会自动地提高本国的技术技能,并推动全国转移到信息市场去。政府靠行政命令或提供诱因能带动所有跟它合作业务的公司。从而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

4.提高政府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可靠的信息,对制定正确的决策,做出理性与科学的判断,采取有针对性和见实效的行为,进而提高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是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

(二)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发展电子政务任务十分紧迫

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我国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世界主要经济技术大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十分迅速,政府管理和服务已经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家庭上网密切融合,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水平大大提高,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雏形。而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电子政务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尚属空白,应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很不平衡,与主要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发展电子政务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北航副校长怀进鹏指出: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也指出,电子政务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合,否则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不过是多了一张漂亮的皮毛而已,这样的电子政务最终只能沦为信息孤岛。综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制定了相应的政府电子政务规划。

(四)电子政务立法严重滞后

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如英国政府了《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加拿大政府《利用新技术更新政府服务规划》。各国还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政府电子政务。如英国在内阁办公室成立信息中心,美国成立了信息技术理事会。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的法律效力等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使公文和通知的传送仍然以书面的为最权威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观念,强化信息网络意识

政府部门应尽快建设政府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一切可以公开的信息,以现代化手段指导政府行政。为此各级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各方关系,从技术部门、科研院所聘请专家组成政府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实行建设的规范化。另外,政府公务员特别是管理者领导者,要强化网络意识,不仅要把电子政府当作“一种新技术形式”来看待,更要把它当作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来实践,这样才能使先进的技术为现代的政府服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就我国目前实际,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要有政府公务员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工作都是技术等硬件的配合。为此,要健全、完善政府专网建设,加快建设宽带、高速的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政府专网。实现互联网产业化运作,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保障电子政务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因素。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

各级政府要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对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所进行的彻底变革。同时借鉴电子政务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多引进、介绍、学习国际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加强政府统一规划与领导,注重信息资源整合

在国务院中建立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可以采取“总体统筹、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等管理工作,制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全国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提出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切勿造成信息的“条块分割”;注重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破各级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对一些拟开工建设的电子政务工程要纳入到全国性规划中,对已投入使用和在建的电子政务应逐渐过渡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之下,建成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

(四)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制和法律环境

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石,对电子政务进行相关的立法已势在必行。从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电子政务整体立法。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法必须有法可依,立法的滞后或不完善必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因此,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必不可缺。从目前来看,与电子政务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有必要适当加快。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子文件法、电子签名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身份证法、信息资源的管理传递交换条例等;而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加快研究和制定与电子签名有关的立法和法规。除此之外,由于电子政务与互联网有密切的联系,而目前已有的法规尚不够健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从事犯罪活动日前猖獗,这势必影响到电子政务的正常发展。而我国目前针对计算机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还分散于《刑法》、《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件》等法律、法规中;它们还不够系统、全面,其具体操作也比较困难。为了更好地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网络安全,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专用的法律——《网络刑法》,旨在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也为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结语

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快电子化政务建设无疑会成为它摧城拔寨的利器,但是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篇幅有限,作者能力不足、见识有限,只能粗略地论述以下问题,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和看法,有待更多的学者、专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世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1,(4).

[3]成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思考[J].信息建设,2002,(11).

第8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一)电子政务的涵义

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政务泛指各类行政管理活动,而狭义的政务则指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为了方便分析,我们将采用狭义的政务概念。根据上述的狭义电子政务定义,电子政务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二是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三是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的双向信息交流。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应当是上述这三类系统的有机结合。

(二)建设电子政务的意义

1.能够降低办公费用,提高工作效率。电子政务可以从多方面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如众所周知,政府每年用在文件印刷的费用是巨大的。如果这些文件在内部网站上可以查到,那么就不必花太多的钱在纸上,这样又可以保护宝贵的森林资源。随着政府采用数字系统,软件将改造政府的工作方式,从而节约成本。

2.可以更高效地给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电子政务通过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全面信息共享等工作进程,从而营造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的电子化虚拟机关,实现广泛范围意义的政府机关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使用的形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人们各种不同的针对个性的服务选择。电子政务能够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扩大对外交往的渠道,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这样就有利于政务公开,人民群众随时可以详细地知晓政府政务,从而有助于减少政府及其官员腐败,化解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3.电子政务在实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通常是一国内最大的“企业”,如果它带头使用技术,就会自动地提高本国的技术技能,并推动全国转移到信息市场去。政府靠行政命令或提供诱因能带动所有跟它合作业务的公司。从而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

4.提高政府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可靠的信息,对制定正确的决策,做出理性与科学的判断,采取有针对性和见实效的行为,进而提高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

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不少错误认识。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同网络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是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改进的结果。

(二)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发展电子政务任务十分紧迫

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我国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世界主要经济技术大国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十分迅速,政府管理和服务已经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家庭上网密切融合,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水平大大提高,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雏形。而我国的电子政务才刚刚起步,电子政务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尚属空白,应用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探索阶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发展很不平衡,与主要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发展电子政务的任务十分紧迫。

(三)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应的组织机构,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组长、北航副校长怀进鹏指出:标准化是支撑电子政务的重要手段。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日前也指出,电子政务必须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配合,否则即使投入再多的资金,也不过是多了一张漂亮的皮毛而已,这样的电子政务最终只能沦为信息孤岛。综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政府工作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战略,制定了相应的政府电子政务规划。

(四)电子政务立法严重滞后

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电子政务应用的法律规定,如英国政府了《政府现代化白皮书》,加拿大政府《利用新技术更新政府服务规划》。各国还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实施政府电子政务。如英国在内阁办公室成立信息中心,美国成立了信息技术理事会。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较晚,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的法律效力等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使公文和通知的传送仍然以书面的为最权威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三、解决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问题的路径选择

(一)转变观念,强化信息网络意识

政府部门应尽快建设政府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开放一切可以公开的信息,以现代化手段指导政府行政。为此各级政府信息化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各方关系,从技术部门、科研院所聘请专家组成政府信息化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实行建设的规范化。另外,政府公务员特别是管理者领导者,要强化网络意识,不仅要把电子政府当作“一种新技术形式”来看待,更要把它当作一种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来实践,这样才能使先进的技术为现代的政府服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吸收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就我国目前实际,电子政务的发展不仅要有政府公务员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工作都是技术等硬件的配合。为此,要健全、完善政府专网建设,加快建设宽带、高速的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政府专网。实现互联网产业化运作,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建设。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保障电子政务得以真正实现的重要因素。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以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

各级政府要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以此为契机,充分认识到电子政务的建设是对传统的政府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手段所进行的彻底变革。同时借鉴电子政务成熟国家的成功经验,多引进、介绍、学习国际社会的最新研究成果。

(三)加强政府统一规划与领导,注重信息资源整合

在国务院中建立电子政务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可以采取“总体统筹、分工负责”的原则;加强政府的指导、监督等管理工作,制定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全国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提出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切勿造成信息的“条块分割”;注重整合政务信息资源,打破各级政府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对一些拟开工建设的电子政务工程要纳入到全国性规划中,对已投入使用和在建的电子政务应逐渐过渡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之下,建成统一的公共信息平台。

(四)建立电子政务的法制和法律环境

作为电子政务的基石,对电子政务进行相关的立法已势在必行。从我国电子政务立法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电子政务整体立法。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法必须有法可依,立法的滞后或不完善必将严重影响和制约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实施。因此,电子政务的整体立法必不可缺。从目前来看,与电子政务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订工作有必要适当加快。其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电子文件法、电子签名法、电子版权法、数据保护法、电子身份证法、信息资源的管理传递交换条例等;而当前最紧要的是要加快研究和制定与电子签名有关的立法和法规。除此之外,由于电子政务与互联网有密切的联系,而目前已有的法规尚不够健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互联网从事犯罪活动日前猖獗,这势必影响到电子政务的正常发展。而我国目前针对计算机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还分散于《刑法》、《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件》等法律、法规中;它们还不够系统、全面,其具体操作也比较困难。为了更好地打击计算机犯罪,保护网络安全,我国有必要制定一部专用的法律——《网络刑法》,旨在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也为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结语

目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加快电子化政务建设无疑会成为它摧城拔寨的利器,但是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篇幅有限,作者能力不足、见识有限,只能粗略地论述以下问题,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和看法,有待更多的学者、专家去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国俊.电子政务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杨世运.电子政务的发展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1,(4).

[3]成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思考[J].信息建设,2002,(11).

[4]魏文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分析[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4).

[5]金江军,潘懋.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第9篇:机电一体化定义范文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后危机时代;地市电视媒体;专业精神

中国地市电视新闻媒体作为地方党政机关的耳目喉舌,一直以来,为地方党政机关的舆论宣传,政府与民众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广电科技的进步和行业政策法规的限制,地市电视媒体长期处于夹缝生存的艰难中。一场全球性金融风暴席卷而过后,包括电视业在内的媒体行业发生震荡重组,地市电视媒体由此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来审视中国地市电视媒体,或许对其应对困境,探索发展之路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观念的核心和西方记者恪守的职业准则。它起源于美国,是在美国政党报纸解体和商业化运作的背景下,在新闻行业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标志性事件是,以哈钦斯为首的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提出的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这个报告正式地号召新闻媒介的专业化。此后,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在不断建构和消解中成为西方主导性的新闻观。

新闻专业主义的涵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公众、财团,担负独特的社会责任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行业标准。[1]其内涵不同于政治权力对媒体的要求,也不同于市场经济行为对媒体的要求,是一种服务行业的专业化要求。

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特点有:1.客观性,新闻工作者应保持中立的立场,将事实隔离于观点,不带个人偏见地、不歪曲地、客观地反映事实,报道新闻。2.真实性,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生命线,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地反映、展现事件原貌,传达给受众真实的信息。3.独立性,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独立于政府、社会组织,在政治上、经济上保持独立。4.自由性,新闻自由是西方自由思想的一部分,包括采访、报道、出版、发行等的自由,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下,有采集和信息的自由。

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专业精神是强调新闻媒体具有专业服务性,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要遵守职业准则和伦理道德,客观、真实、独立、自由、负责地进行新闻传播活动。

二、“后危机时代”下地市电视媒体的主要困境

“后危机时代”的来临,中国地市电视媒体并未如同宏观经济那样进入相对平稳期,其面临的生存困境更为复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马太效应”作用明显,加剧了地市电视媒体的弱势地位

“马太效应”下,电视产业格局呈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两极分化的态势。较之央视、省级卫视等的强势电视新闻媒体,地市电视媒体作为弱势媒体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1.在重要资源的获取、信息报道的速度等方面远不及强势媒体,导致收视率下降;2.企业的广告投放更多地向强势媒体集中,导致地市电视新闻媒体广告收入不容乐观,广告市场渐趋缩小。

(二)“口红效应”不断扩大,娱乐化势头难挡

近些年,娱乐化的浪潮在电视行业风起云涌,金融风暴更是推动了娱乐的抬头。当人们的生活、心理压力骤然加大,迫切需要得到心灵抚慰、精神激励时,会对轻松娱乐、价格低廉的文化消费品产生强烈需求,这就是所谓的“口红效应”。而“后危机时代”,娱乐化继续呈现扩大化,地市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甚至达到了泛娱乐化的地步,势头难挡。

在广告市场萎缩、收视率低迷、社会追求娱乐等几重因素循环作用之下,地市电视媒体不得不为自身的命运担忧。为了在“后危机时代”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纷纷无限使用和放大媒体的娱乐功能,深陷商业化娱乐化的泥潭不能自拔。“娱乐至死”现象的背后,正是地市电视媒体职业道德的沦丧,这对其生存和发展有极大的危害。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将传播的社会功能概况为环境监视、社会协调与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三个方面。之后,美国学者赖特又在“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增加了“提供娱乐”的第四个功能。可见,“提供娱乐”是媒体重要的功能之一,在社会中起到“减压阀”的作用。可是,当一切媒介的信息日益以娱乐化形式出现的时候,媒介的娱乐功能也就发生了扭曲。在这样被扭曲的媒体功能的作用下,人们的神经普遍被“麻醉”,不辨优劣,玩世不恭。也许最终真如尼尔?波兹曼所言:“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2]

三、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对地市电视媒体的启示

后危机时代,地方电视媒体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应该加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有效地发挥其专业性和服务性,倡导客观、真实、独立、自由、责任等原则。

新闻专业主义的服务性,要求地方电视媒体能够充分行使社会“瞭望角”的角色,在“后危机时代”不仅充当地方党政机关的喉舌和宣传利器,更要发挥其服务性,发挥地域优势,成为地方百姓及时获取当地有效信息的窗口。地市电视媒体可以有效利用本地信息来源的快捷性与便利性,正确定位,打造地方特色,在栏目制作、编排等方面更贴近地方观众的口味。地理和心理上的接近性,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增加观众对本地电视媒体的好感度,这是那些以重要性和显著性吸引观众的强势媒体所不可替代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市电视媒体收视份额被强势媒体抢占的尴尬局面。收视率的增加,必然有助提升广告市场份额。因此,地市电视媒体遵循服务性准则,既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也为“后危机时代”地市电视媒体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导向。

新闻专业主义秉持客观、真实、责任的原则,这就要求地方电视媒体履行好“把关人”的角色。“把关人理论”强调媒介组织在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过滤、筛选的作用,其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决定让哪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地市电视媒体掌握着“把关”大权,信息传递单项性强,其播出的内容,对观众乃至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把关人”角色的缺位,削弱了地市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并且过分注重电视栏目的娱乐性,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就降低电视媒体的水准和品味,甚至沦落低俗粗糙。因此,地市电视媒体应当遏制“泛娱乐化”势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质,在商业利益面前不丧失新闻专业主义,有效引导大众健康的审美趣味、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及价值取向,以社会使命感、责任感为支撑的电视媒体才会最终赢得观众的信赖和支持。

新闻专业主义的独立、自由的专业精神,要求地市电视媒体要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地方电视媒体不仅是当地政府机关的喉舌,还是自负赢亏、自由竞争的媒介组织。如何在自由竞争中拔得头筹,不是依靠泛娱乐化的手段、同质化的内容,而是要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富有创新精神,才是地市电视媒体不断进步的灵魂,才是摆脱收视率下降、市场份额降低的有力武器,“娱乐至死”的最终结果,只会导致同质化现象的日趋严重和观众的审美疲劳,使地市电视媒体陷入更尴尬处境。因此,唯有自主地、积极地创新,以创新占得优势,以有品味有内涵的栏目赢得市场,才是地市电视媒体的生存之道。

四、结 语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西方的舶来理论,由于意识形态、理论本身的矛盾性等因素影响,仍未实现完全的本土化。就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占主导性的新闻主义或新闻价值观是宣传新闻主义,而非专业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宣传新闻主义处于中心的、核心的地位,专业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处于边缘的、次要的位置。[3]尽管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不是核心、主导的新闻观,但其作为一种职业理想,在不断建构和消解中能走到今日,体现出具有传承发扬的意义和重大的理论价值。

中国地市电视媒体如何有效应对“后危机时代”出现的问题,改善处境、谋求发展,从新闻专业主义视角看,需要媒体本身和媒体从业者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构建新闻专业主义,坚守专业主义理念,加强专业主义意识。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公民大众的理解,便是对中国地市电视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莫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侯迎中,赵志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