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精选(九篇)

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第1篇: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BIM技术;BIM创新人才;工作室教学模式

现阶段,随着各级主管部门、高校以及培训机构对BIM 人才的重视,都在大力推进BIM人才培养,而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基地,义不容辞,这样,艺术高校就要加强对BIM 人才的培养研究和改革,以适应市场化需求,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BIM 概念及优势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最初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数据化工具,是建筑信息化最新的技术。现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对提高环境设计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的优点。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通过AutoCAD、sketchup等设计软件进行二维的平、立、剖面图设计、然后再结合3dMax、lumion三维软件制作出效果图,这些方法的集成性并不好、不能实现设计的可视化、每一项相对来说都比较单一,其最终都不能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和精细信息化管理。而BIM技术可以为环境设计专业提供更可靠的解决方案,并来实现项目更有效的途径。因为BIM模型软件带有强大的资源库,包括各种材料、场景、设施、景观等可以随时调用。可以随时了解各项属性、信息和总体统计概预算,实现其成本的准确预算,在制图上也能随时关联信息的修改定位、正确显示以及自动更新。其实,全国大部分高校已经在建设发展BIM技术,但是很多院校,尤其是艺术院校没有真正纳入教学体系,培养BIM专业人才有限,相对来说,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学模式也不成熟,要想真正建设,就得从基础做起,深化教学改革,实现BIM信息化转型,提高培养BIM创新人才质量。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信息化发展方向,艺术类高校原有的课程体系、教材需要适应相关业的发展,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BIM应用技术人才,需要艺术类高校积极调研分析,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打破原有学科体系,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 BIM 技术纳入人才培养大纲,使之进入教学课程体系内并进行。

三、环境设计类专业BIM创新人才工作室教学模式

BIM创新人才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在BIM创新人才理念指导下,由不同BIM创新人才的层面实施,由系BIM创新人才培养办公室为业务部牵头落实,成立指导、实训、创业等各设计工作室。

(一)BIM开发型――指导工作室

指导工作室是对应BIM开发型而设立的,主要由主持教师承担软件指导和教学,参与小项目和学生一起进行实训指导,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参与过程,在设计指导和探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教师对教学过程有效控制,设计恰当的练习课题,而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行为作细微的观察和记录,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和创新意识,注意感悟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BIM软件操作能力及职业习惯。

(二)BIM合作型――实训工作室

训工作室是以个人负责制和实训负责制互为依托的,主持教师全权负责工作室的运行,将课程、知识点与BIM实训设计实践融为一体,教师承接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实训,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实训,通过实训安排,将专业课程的内容通过实训的完成而掌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BIM材料估价、市场调查、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等每一个环节,使学生高等素质和高等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培养,专业理论知识由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掌握。

(三)BIM集团型――创业工作室

创业工作室是由少量教师、毕业学生、校办企业和外部公司创建的小型BIM公司,并有计划的入驻文化产业园区,对教学任务没有要求,完全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接受毕业生就业和学生创业,直接面对市场,是学校依托技术和人才优势建立的公共设计服务平台。河北美术学院投资创建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现有21个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和创业工作室所在地,学生创业活动在产业园区异常活跃,创业工作室与园区的建设对于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四、BIM工作室制教学模式运行关键

BIM工作室正常运行一是需要充分发挥业务经理和BIM办公室的作用,工作室的课程实施主要依靠项目任务的导入,通过各种BIM合作方式建立稳定的校外合作企业或校办产业,保证工作室顺利建立。二是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工作室是开放的教学空间,工作室主持教师负责教学组织安排和教学日常管理,引入“双选”竞争机制,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创业工作室自负盈亏),明确责任与权利的关系,对工作室教学进行过程管理和目标考核,以及学生满意度评价。三是工作室主持教师择优聘任相关任课教师。师资聘任制是“双师”型结构和“双师”型素质调整有效的制度保证,专职为主,兼职教师达到35%―50%便可。工作室依据课程需要,还可以聘请院外知名专家、行业技师举办讲座。

总之,实践证明,基于BIM技术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现整个设计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它可以从概念设计到施工设计都进行数据化的采集和整理以及输出。所以,社会需要BIM创新型人才,高校必须培养高质量BIM人才,有创新才有发展。

第2篇: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BIM技术

1引言

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辅助,环境艺术设计需要运用不同的软件实现三维建模、材料统计、三维场景实时仿真和施工图绘制等任务。然而,在实际当中,如何能够通过一个系统来实现这些过程的有效集成,以及数据统计与三维模型的有效结合,成为了一大难题。现阶段,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作为基础,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系统中BIM的一种新体系结构。在BIM技术的帮助下,设计者可以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使用一致的信息,准确地模拟场景中的视图框架结构、材质属性和数据交换,也可以创建更精确的施工图。依据BIM信息管理平台来定制项目的部署和实施,信息的设计过程可以通过数据库来管理,提高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缺乏集成性的特点,维护和更新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

2BIM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优势

传统环境艺术设计往往是依靠AutoCAD等一些设计软件来完成二维平面垂直以及剖面图的设计,然后结合3dsMax软件制作3D效果图,这种设计方法和三维模型设计没有集成性,可视化的目的实现不了,造成它的价值不能被带到后面的施工设计和项目管理当中。目前,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BIM技术给环艺设计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可靠的方案。新的建筑信息模型具有很强大的组件库,大部分的场景、材料和设施都存储在该数据库当中,随时可以调用。BIM的数据库包括了建筑材料以及室内装饰材料的详细信息,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应用创造了更多的附加功能。该模型易于生成各种综合表格和材料表,从而使设计者可以方便地使用BIM进行工程预算。也可以基于丰富可靠的建筑信息模型中的数据,从一开始的空间规划以及进度制定,到需要改动详细图纸中设计阶段中材料成本的预算,都能够在跟其关联的地方得以显示。倘若设计者改动了平面图纸上构件某处的尺寸或者位置后,每个视图的三维双向关联以正确形式显示出来,并且其他相关图纸的网站也会自动更新。

3BIM技术

3.1BIM技术介绍

BIM技术是基于三维数字技术之上,集成与建设项目相关的信息工程数据模型,以及在设计、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数字技术。其中国际标准组织设施信息委员会为BIM设立了准确定义:BIM是一种运算方法,它是在开放的行业标准之下对设施的功能特性和物理以及相关的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的计算,并为决策提供支持,能更好实现项目价值。因此,既CAD的技术发展后,BIM技术又是一中新的技术,它的应用将给多个行业带去革命性的变化。

3.2BIM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自2002年Autodesk公司首次推出Revit软件且在全世界内广泛的推行BIM的概念,使得BIM技术已逐渐的被大家接受,而且在实际的工程当中得到了应用。因此BIM技术已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其关注度呈指数增长。由于BIM技术最开始起源于国外,造成国内的研究相比于国外还不够成熟。在国内,对大多数的人来说,BIM技术只是一种新鲜的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当中,具体的内涵还不能被大家详细理解。就目前来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人员主要对BIM技术的研究集中在了以下的三个方面上:(1)对BIM技术的基础理论探究,主要表现形式是将BIM技术的相关标准以学术发表的形式公开其研究成果。(2)对BIM软件解决方案的理论探究和开发BIM软件,在这些方面上的研究成果主要是BIM的软件系统开发。(3)BIM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前景的研究。主要研究是怎么将已开发出的BIM软件用于实际的工程当中,解决在实际应用当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3.3BIM技术的特点

3.3.1具有协调性特点

作为一个复杂性强的系统工程,项目协调在其过程、部门和各项目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项目的进行过程当中,如果遇到问题,管理部门应及时的组织有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集中的探讨相关问题,协商解决办法。但是对于其中的有些问题,协商也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其中,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合理的安排内部部件的结构,还能够实现对平面布置电梯井和其他成分的协调,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不可协调问题的出现。

3.3.2具有可视化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建筑形式的多样性,传统施工图纸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建设的需要,施工人员靠自身想象的构造结构不但不利于整体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反而会使工期延长的程度更加严重。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BIM技术,此项技术能够显示出三维实体,直观地显示出建筑物内部的构件。也就是说,技术人员的施工可以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来实现,值得称道的是,项目业主还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

3.3.3具有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具有模拟性,它的模拟特性不仅可以模拟建筑物的设计,而且还能够模拟现实中不可能运行的事物。最后,对建筑设计进行仿真实验是能够实现的。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控制工程造价,给施工项目和施工方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4环境艺术设计中BIM的三维协同设计优势

三维协同设计的优势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传统二维平面设计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很快的占据了BIM技术的重要地位。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各个专业的交流、沟通与协调,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因协调不顺所产生问题的概率。使用BIM信息网络平台,能够有效的扩展协同设计在建筑模型中的共享,使设计者能够在三维模型中找到可能出现的问题点,进而进行协调和沟通,为设计的快速变化、改进和有效应用提供参考。借助BIM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将以往分散的、孤立的设计数据和信息集成到一个平台上,从而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顺畅。我们通过比较传统的二维设计CAD技术和BIM技术在性能和效率方面的不同可以看出(表1),BIM技术已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结构,它的描述更真实,更准确以及更全面,有效的克服了二维技术只可想象不可直观看见的缺点,这算是技术的又一个重大的飞跃。另外,在环境艺术设计当中,BIM技术与三维协同设计中的优势也体现到了直观形象、易解决问题、提高设计效率、空间布局问题等方面。

5BIM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以沈阳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实例进行探究:沈阳文化艺术中心内部结构布局复杂,机电系统众多,仅仅依靠设计者经验本身确来定设计空间的可行性显然不能够满足项目的挑战。通过BIM技术的协调模式,各专业模式在建成后都会被组装成一个整体,给各专业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准确、科学的可视化方式的将电气设备,暖通,室内布置通过实际的形式直观呈现出来,方便专业之间的修改和确认,能成功的避免传统协同方式带来的问题,确认专业修改传统的协同方式之间的协调问题,解决困难,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以AutodeskEcotect分析工具为例,很好的分析论证了建筑性能,为室内设计方案比选以及空间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深化设计阶段的施工图纸中,AutodeskRevit系列软件与传统的AutoCAD平台连接,从而设计出更深入的模型建立、施工图的帮助以及BIM模型数据集成。在整个的过程当中,通过对AutodeskVault软件的定制,实现了对文档管理和过程控制的全过程控制,突出了有效集成的结果,突出了BIM技术的优势。

6小结

第3篇: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信息模型;建筑设计;可视化;协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在建筑设计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建筑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只是实现了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绘图。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出现,使设计师能够在真正的三维设计环境中工作,将他们从疲于经营图面效果的窘境中重新拉回到原初的设计愿望,从而更快更好地实现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建筑信息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近两年来出现在建筑界中的一个新名词。所谓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指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BIM技术的设计软件包含了以下三种主要的技术思想:第一,在三维空间建立起单一的数字化建筑信息模型,建筑物的所有信息均以统一数据库的形式保存在该模型中,以便于更新和共享。第二,在设计数据之间创建实时的一致性的关联。由同一个数字化建筑模型生成的所有图纸、图表均相互关联,各数字化构件实体之间可以实现关联显示、智能互动,对设计数据的任何更改,都马上可以在其他关联的地方反映出来。第三,支持多种方式的数据表达与信息传输BIM软件既支持传统的平、立、剖面图等二维图图纸的表达,也支持轴测图,透视图等三维方式图纸的表达甚至动画方式显示,还支持便于网络传输的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以便于网络传输。

2 BIM技术

BIM设计软件不再是提供只能画点、线、圆等简单元素的几何绘图工具,而是在设计过程中直接放置墙体、门、窗、梁、柱等构件图元,建立起由构件组成的信息化模型。

2.1 构件组合

即建筑信息模型应由一定数量的虚拟构件拼装而成,通过调节构件(或族)的参数(如长、宽、高、位置、材料等)。这类软件带有强大的构件库,各种构件、家具、厨房设备、卫生洁具都存储在库中,可以随时调用其中的库或模型,模型建立后,可自动生成建筑设计中所要表达的各种图纸。

在实际应用中,建筑师在修改了某个构件时,譬如柱子的高度或者标高的数值时,楼板、墙体和梁的位置都会有相应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更新,因为这些构件的参数和标高是相关联的,因此构件关联,同步改变也是建筑信息模型的一个特征,关联性设计它不仅提高了建筑师的工作效率,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图纸之间的错、漏、缺问题,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2.2 数据库组织共享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不仅包含了建筑师的设计信息,而且可以容纳从设计到建成使用,甚至是使用周期终结的全过程信息,并且各种信息始终是建立在一个三维模型数据库中。

信息模型的设计信息都以数字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以便于更新和共享;通过数据库中的数据及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很容易地虚拟出一个建筑信息模型。而整个信息模型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通过一个参数化的界面对数据库的全面的操作的过程,对同一个数据库而言,可以更好地起到协作设计的作用。例如,结构工程师改变其柱子的尺寸时,建筑模型中的柱子也会立即更新,而且建筑信息模型还可为不同的生产部门,甚至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平台。这不仅仅改变了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传统的工作协调模式,同时使业主、政府政务部门、制造商、施工企业都可以基于同一个带有三维参数的建筑模型协同工作。

2.3 数据表达与信息传输

支持多方式数据表达与信息传输,BIM软件既支持传统的平、立、剖面图等二维图纸的表达,也支持轴测图,透视图等三维方式图纸的表达甚至动画方式显示,还支持便于网络传输的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

3 BIM技术的运用和前景

3.1 建筑及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势

BIM在建筑设计及景观设计中都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快速、轻松地创建建筑设计模型,并同步生成平、立、剖面,特别是立面图纸的出图,实现设计的可视化。其次,查找和管理一个模型中的多个设计选项,这些方案可以在空间布局、材料选择等任何方面有所差别和选择。再次,利用建筑信息模型中丰富、可靠的数据。从最初制定的空间规划和总明细表到详图设计阶段、精确的材料算量和成本预算,再到最后都可生成协调一致的文档。

3.2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上的优势

通过对Revit有的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和设计体验后,归纳出其在进行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Revit打破了传统的二维设计中平立剖视图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协作模式,它以三维设计为基础,直接采用建筑师熟悉的墙体、门窗、屋顶等构件作为命令对象,快速的创建出项目中的三维虚拟BIM建筑信息模型,并在创建三维建筑模型的同时自动生成所有的平面、立面、剖面、统计表等视图,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绘制与处理图纸的时间。

(2)通过Revit建立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利用参数化实体造型技术使计算机可以表达出真实的建筑所具有的信息,突破了长期以来用抽象的视觉符号来表达设计的固有模式;同时,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设计阶段能够有效地提升设计师所设计出来的图纸的设计质量与工作效率,其信息数据的传递在可视化的施工管理与物业管理等方面都将发挥出了传统二维设计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3.3 BIM先进技术的经典案例

目前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已经在学术界和软件开发商中获得共识,Graphisoft公司的ArchiCAD、Bentley公司的TriForma以及Autodesk公司的Revit这些引领潮流的建筑设计软件系统,都是应用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开发的,可以支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环境。BIM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

由Gensler设计的632米高的上海中心,采用了BIM技术,其特点是自方案初期就综合各工种协同创作,特别是建筑造型与结构方案选择的协调统一成为了设计的一大亮点。由于该结构高达632米,风荷载的影响是结构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考虑建筑外部造型的同时,必须慎重优化结构体征,降低风荷载的作用。据估算,风荷载每降低5%,造价将降低1200万美元,Genslar利用BentleyGC参数化设计工具制作建筑表皮模型,保证功能及美观的同时也将该模型用于结构风洞试验及计算分析,最终优化的结果是将风荷载降低了32%。这于2D设计模式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4 小结

基于BIM技术而开发的三维设计软件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从概念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可视化分析,渲染图和文档制作的统一的环境,消除了设计图档之间不一致的现象,保证了设计,协调、高效、顺利地进行,保证了整个设计的质量和进度。实践证明,基于BIM技术的三维设计软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设计者用三维概念来分析整个设计的空间构成的关系,最终实现设计的立体表达,实现设计目标的优化,实现设计信息的充分利用,BIM设计软件的应用可以改变并加深设计师和工程师对空间的认知和对建筑构筑形式的理解,其设计构思的意义和方法也在逐渐被认识和改变,同时为建筑设计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这也是正在发展的信息技术对设计思维带来的新的冲击、新的革命。

第4篇: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三维建模;绿色建筑;重审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概况

本山庄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市,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约1.69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5万m2,建筑群分为A,B,C这3个功能区。

项目所处丘陵地带环境,地形高低起伏,建筑依山傍水。建筑群的布局、外观、功能、适宜性、舒适度、节能环保等要求极高,这些都对各专业的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见图1)。

2可持续绿色设计理念

2.1建筑与自然交融、与环境对话

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以方便实用为原则,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施,塑造一个生态景观型、智能环保型的现代化建筑。

2.2总体构思和布局与自然环境地形相衔接

利用场地高差的特点,与周边相互渗透,合理地安排各种功能入口,有效解决人车分流,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3多层次化的景观设计

采用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材料,通过的步行系统连接各个功能空间与内部庭院,利用屋顶空间,创造出立体全方位,多层次的空间景观效果。

2.4单体建筑设计融入自然景观

建筑群造型简沽、大方、稳重。强调横向延伸,使建筑景观面最大化,增加绿视率。采用天然石材与玻璃的虚实对比的外墙增加大楼的庄重严肃,减少二次装修污染。建筑顶部平坡结合,同时融合屋顶花园,丰富美化建筑第五立面,增加生态补偿。

3三维建模设计

由于本工程为重点项目,限额设计、工期紧、业主对绿色生态建筑要求高等,采用BIM技术应用于该项目的“全专业覆盖”(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室内装修等)设计,需在方案设计的前期通过建筑模型的建立,分析出建筑周边的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托,寻求技术措施对此进行舒适度的优化。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BIM软件技术对仿真建筑模型进行分析与推敲,反复的对比,以求达到尽善尽美。

首先应用建立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室内装修三维建模。然后根据三维设计流程管理完成:单项工作分工---合作---专业精确模型---综合链接模型---碰撞检测---分析修改碰撞点---数据集成---综合模型即建筑数据模型。其模型为生态建筑分析及建筑声环境分析等提供基础条件,而分析结果又为建筑模型提供相应的指导工作,相辅相成,直到施工图出图。

4绿色建筑辅助设计分析

我们进行了7个方面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分析:建筑基地分析与建筑最佳朝向分析、基地气象分析与逐周气象分析、基地风向分析图与烩湿图分析、冬至日日照分析与等时线日照分析、规划平面方案过程自然采光分析、日照辐射分析与植物配置指导分析、建筑室内、外声环境分析等。这里着重介绍以下几点。

4.1建筑基地分析与最佳朝向分析

不同地区、不同地势地貌决定了建筑的最佳朝向。方案的设计之初,虽然使用二维日照辅助软件考虑了建筑各个立面上的全年太阳辐射量的分析对比,但应用ECOTECT软件,通过全年太阳辐射,从直观三维最佳朝向数据图与建筑朝向竖直投影数据图的分析更精确地得出,建筑群最佳朝向为南偏东25度,其平面在日照、通风、景观视线上均得到了最好的效果(见图2)。

4.2基地风向优化分析

基地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适宜亚热带作物和林木的生长。

从春夏秋冬风频图分析可看出基地的风向9月到1月风向多为北风和西北风,2月到8月多为东南风。风的平均相对湿度和温度比较适宜,无过冷过湿的情况出现,全年基地的风向综合分析(见图3)。

由此针对气象分析及基地冬季西北风的特点,结合山地土壤状况,加强了西北角的草坡及绿化种植密度,起到遮挡冬季寒冷风向的作用,减弱对建筑环境舒适度影响;东南角则做出铺砖广场,减少绿化种植密度,引导夏季凉爽东南风向,同时结合开窗方向与开窗大小,利用引入峡谷自然风,减少空调能耗,增加室内空气质量。按每天少开一小时空调,经初步计算基地上部空调能耗至少可节省545 kW电。

4.3日照辐射分析与植物配置优化分析

日照与人类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日照。建筑对日照的要求主要是根据它的使用性能和当地气候情况而定,但日照会影响许多不同习性的植物成长及场地设计。为此利用Ecotect Analysis的太阳辐射分析,考察场地定时间段的太阳辐射情况(见图4)。建筑在日光中受到山体的影响小,处于最舒适的位置。以此为依据来规划、设计人为活动区域以及设计整个场地的植物配置,同时考虑到植物对建筑的影响,例如植物的遮阴作用和降噪作用,或者利用植物创造良好的室外微气候。

4.4采光通风优化分析

从冬至日日照分析,基地C区楼西边的建筑在15: 00-16: 30的时间段内窗户采光较弱且被遮挡了。若在侧窗中问设置水平阳光反射板是一种较好解决方案。如何设计出合理的反光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借助Ecotect Analysis可视化的日照分析功能可以高效地设计出合理的阳光反射板的尺寸与形式,并仿真模拟采光过程(见图5)。

在方案过程中我们通过计算全自然采光百分比分析了建筑开窗的大小与位置设计是否适当。通过加载当地气象数据进行开窗位置与开窗大小的分析后,得出了合理的阳光反射板的尺寸与形式并落实在施工图设计中。

4.5建筑声环境优化分析

由于基地处于国道旁,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噪音对大楼的影响也是方案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其中嗓音包括6m道路的车行噪音,停车场地汽车启动的噪音,以及一些设备用房的噪音。我们对方案的全过程进行了噪声控制分析,其结果超过标准限定值,需要提出降噪方案。首先考虑通过景观界面、水体来减少噪音的影响,其次利用地形局部山体的处理减少了道路车辆、山林中的噪音对建筑的影响,形成良好微环境。

根据噪音分布图,对房间功能重新调整布局得出最佳效果。如将贵宾套房与会议室放在安静的区域,将健身房设备房安排在相对嘈杂的区域(见图6)。多个降噪方案使得所有测点的噪声级别降低从而为补救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见图7)。

5应用B工M技术重新审视设计方案,低碳节能的实施

5.1重新审视规划合理性

结合绿色建筑生态分析各种参数及建筑师设计理念,通过“三维策划与规划互动软件CITPA-NY”漫游表现,有效地解决了绿色建筑相关规范在各个专业设计过程中关键问题。有了总体规划控制和具体实施动态依据,从不同视线观察、解决建筑与周边环境相互对话(作用),与自然交融。同时在项目前期策划和规划方案中,与绿色建筑辅助设计、太阳能利用、采光通风、室内外自然通风、声环境分析、日照辐射分析等相结合,建立多方位的生态技术指标及评估指标,方便快捷直观准确地将建筑能量性能反馈给设计师(见图7)。

5.2重新审视优化设计、室内装修方案

由于BIM仿真模型能够直观反应建筑的形态和内部的空间结构,设计师如身临其境通过仿真漫游、任意复杂组合体白动剖面、实时建筑业态净高控制等都可重新评估设计方案合理性并与周边环境协调性。

通过综合模型,设计师可以更好理解把握室内的空间状态,从空间的本身的特质进行装饰设计,而不是生硬把某张图片套进。可将“相机”安放在建筑内部空间中,从各个视角的变化来真实的感受空间,这样可以不断地观察建筑内部任意空间,使高质量的装饰设计成为易事。

结术语

BIM技术用可持续设计观点,重新审视建筑与环境、设施问的关系,提高建筑的适宜性。三维仿真建筑模型与绿色建筑设计结合,不仅提升科技含量,也为绿色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创造了条件,而且是建筑师历史和社会责任。

软件只是建筑设计的辅助工具,软件的作用就像一把笔,要绘出五彩缤纷的美丽图案,决定因素是建筑师的脑和手。

参考文献:

第5篇: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设计专用软件

1 园林规划设计中CAD制图的特点

园林规划设计中,CAD制图从技术上看与建筑CAD制图似乎相近,但也有其特点:园林规划设计对象多,成图复杂,规律性差,设计困难。如园林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地形、水体、广场和道路、建筑、种植设计、园林小品等因素。用CAD可以绘制标准的园林绿化平面图、施工图和园林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了CAD绘图的好处,如在园林规划方案设计阶段,图纸的改动工作量很大,往往每一次论证,都有一些改变。以前,每改动一次,设计人员都要重画,采用CAD绘图之后,由于基础样本不变,只是变换位置,或做些局部调整,因而工作大大简化。用CAD还可以建立简单的模型,但是园林行业很少有人用AutoCAD来建模制作效果图,因为AutoCAD虽然精确,但是它的建模文件比较大,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2 园林规划设计中常用的制图软件

园林规划设计大致可分为园林总体规划设计、园林绿化种植图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园林景观效果图设计,其中效果图主要采用:建立三维模型、场景渲染、图象后期处理3个步骤,设计过程要组合使用多种软件,用CAD软件绘制施工图、绿化种植图,3DStudio MAX 建模、指定材质贴图渲染,Photoshop 进行园林效果图后期处理。

常规园林规划设计所用软件较多,要想全面掌握各个计算机制图软件,显然难度很大,开发以园林规划、园林绿化设计为对象的园林专业软件,确实是园林设计行业的当务之急。

3 园林设计专用软件

计算机辅助园林规划设计,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辅助人们对工程进行总体设计、绘图、工程分析与技术文档管理等设计及活动的总称。在工程设计的建筑、城市规划和机械等其它领域,计算机应用已经极其广泛和成熟,各自有自己的专业软件来完成设计,特别是建筑领域已经进入到BIM(建筑信息模型)时代,相关软件应用成熟。

现代的园林规划设计涉及领域广泛,在突出风景园林设计的同时,还与规划、建筑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密切相关。用计算机辅助园林规划设计,如果没有专业特色的软件,就只能应用种类繁多、缺少专业统一标准的相关行业软件,势必阻碍该专业的发展。

在做设计时,人们非常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最具创新理念的作品,同时更希望能快速地拿下项目。因此“快速设计”绝对是设计中的关键法宝。

计算机辅助园林规划设计包括快速集合理念,快速功能分区,快速出图(平面和效果)和快速出工程预算。设计理念和功能分区在一个成熟的设计者手中,完成往往是一瞬间的事,虽然要再加工再琢磨,除非客户重新修改要求,这两点不会有太大改变,花费时间也不会长。出图和预算才是设计中最要花费时间的地方,也是客户满意与否的关键。

目前,大多数园林设计中的施工图(平面图),渲染图都需要在不同的软件内分别完成。通常在确定设计方案后,需要分别绘制施工图和渲染图,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方案图、施工图和渲染图不统一,对设计师设计水平产生负面影响。这种现状一直困扰着园林设计师们,而“佳园”软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佳园”园林设计软件在园林绿化设计方面针对性很强,它根据国内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设计需要,以园林绿化工程为对象,旨在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快速表达功能,软件成功解决了园林景观设计成图复杂问题,实现树木平面图例与照片图像自动转换,使园林设计快速表达成为现实。用“佳园”软件可以同时完成施工图和渲染图,二维、三维一一对应,设计师只需按设计意图在图中构造或放置软件提供的各项内容,就可以显示施工图或渲染图结果。例如:切换到“顶视图”显示平面图(施工图)、切换到“透视图”可预览渲染效果、切换到“前视图”显示立面图。

该软件操作简单、使用快捷,最大的优点是设计图纸的唯一性,无论是平面还是空间,无需转换就能够完成一套图纸,包括平面、效果和工程预算,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它的工具非常全面,适用性强。有CAD软件的平面绘图功能,同时具有三维建模的优势,使得它成为所有设计软件中的奇葩,也是最“顺手”的设计软件,最易实现的就是快速出图和快速做预算。

该软件应用范围广,适用对象明确,功能实用,操作简单是其主要特点。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推广普及,计算机园林设计规范化,图纸完善,图例清晰,图面美观,装订规范,将是园林设计的基本要求。“佳园”园林软件CAD图例、二维图例及各种图库都是精挑细选的,所有图例均按风景园林图例图示要求设计,要求简单明了,各类植物图例有明确分类,并符合当前园林设计师习惯。因此,该软件能够有力地保障园林设计图的规范性。

第6篇: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BIM;监测;高效

中图分类号:TN931.3 文献标识码: A

1.信息化园林施工

1分析传统园林施工与园林施工信息化的建设

长期以来,园林工程企业被业界称为“城市农民”,经营管理环节薄弱,不重视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较为落后。在一些工程项目施工中存在消耗高、浪费大、质量差、技术不求进步等问题。从施工现场管理来看,主要反映出施工组织计划性不强,操作不严格执行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因此,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力得不到较大增长,经济效益不高,工程质量不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长绿园林面临着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双重挑战。在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的背景下,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提高工程质量,培育成本竞争优势,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长绿园林公司迫切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模式。通过对多个工程园林项目管理系统甄选、考察,最终选择了建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来构架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平台。

1.2信息化园林施工应用工具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的网络计划技术应用效果非常可观。以某小区的园林工程施工为例来讲,网络计划技术的组织施工能够充分的使用时差关系,以全局的概念出发,继而统筹安排,科学合理的调配和使用人力资源及物力资源。由于各项资源在所有的工程项目之中更加合理的进行调配,避免了窝工和等工等现象的发生,继而很好的缩短了工程施工周期。园林工程周期和工程质量的提高,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园林绿化综合的价值。同时,在信息化园林施工中还广泛的实行信息对称性研究、苗木监测,也通过信息化模型建立来推动信息化园林施工的发展。

1.3大数据时代园林信息化遇到的瓶颈

园林工程建设的多个项目内容的建造涉及到多个施工单位,故而对于园林施工的组织、施工过程中的配合、施工成本的控制等方面如果出现问题,施工的进度就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工程工期的拖延,工程的质量将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在园林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性,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园林工程本身涵盖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管理难度的工程项目,我国在园林管理和园林工程实施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数据处理与传统施工的衔接,信息化进程与造价的关系方面更是遇到了瓶颈。

1.4信息化园林施工展望与前景

在园林施工建设中的管理是全方位的,项目管理者对园林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管理活动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项目负责人对整个工地进行全面管理,对于单项工程也要有严格的施工管理措施。另外,在进行施工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工地周围的居民做宣传解释工作,处理群众意见。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成功的施工项目管理方法和经验。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园林施工在实践中将必不可少的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不断的探索,才能切实解决园林施工中的各项技术问题,将园林艺术发挥到极致。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和艺术,因此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和现场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思想重视,掌握先进的技能,而且还要对园林施工原理正确的认知,这有这样才能确保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2.完善我国园林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提高对园林施工管理的认识,综合培养信息化进程

在园林施工新工艺的采用上必须注重园林施工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对园林工程所在地的地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水文条件、现有地形地貌等有一个整体的、协调的、明晰的认识,并通过科学论证、现场试验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检验新工艺的使用效果,从而增强园林施工新工艺运用的预见性,统筹规划园林施工的全面展开。如在园林叠石(含孤赏石峰)

、卧石、顽石、点石等石材的施工新工艺的采用上,不论采用何种工艺、采用何种新材料,都必须保证叠石堆叠、卧石、顽石、点石定位符合整体设计的要求,放置石材的基础必须牢固,确保能够经得起地面震动、强风、暴雨、水流冲刷的考验,符合安全性标准。

2.2加强园林管理人才培养,高校培养方向

作为施工人员,应对具备园林建设、专业操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有艺术欣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图纸上所绘制的多维空间景观、植物大小及配置以及姿态定位,进行正确、合理的把握。同时,通过对施工图纸上的设计理念感悟,创造出预期的园林作品。比如植物栽植过程中,哪株直、哪株斜以及具体的倾斜角度是多少,怎样对植物进行搭配才能显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将图纸上是设计以实体的形式将其体现出来。从实践来看,高素质、高业务技能水平的施工队伍是施工质量保证的关键。

2.3信息化工具的应用

网络计划方法是一种帮助人们分析工作活动规律,揭示任务内在矛盾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近年来在建筑施工别是大型建筑的施工组织中应用广泛。因此,长期以来一般都是采用横道图的形式来编制施工计划。用横道图编制施工计划虽然有其固有的优点,但是如果能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园林施工组织中,就能够使园林建设的管理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因为横道图只能把各个工程项目孤立地罗列在施工进度表上,而不能明确反映出各项目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关系,这样就无法抓住关键工序,不能预见因各工序变化而引起的不平衡,无法及时调整人力、物力,实行动态管理。此外,通过对园林建设所具有特点的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同样能给园社建设带来积极效果,成为园林建设施工组织中一种先进的方法。

应用网络形式表述一项工程的各个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间关系,然后利用这种图解模型和有关的计算方法找出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利用时差不断地改善网络计划,选择最优方案,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和监督,以保证用最低的费用达到规定的计划目标。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可以充分利用时差,从全局出发,统筹安排,更好地运用和调配人力、物力,使全部参加者在空间和时间上保持活动的相互协调,各种资源在全部工程项目和工程中得到合理调配,避免了等工、窝工现象,从而缩短了各区域的施工周期,其经济效益是显著的。通过网络计划的贯彻能够提高园林建筑施工部门的管理水平,改善施工过程中的调度平衡工作。网络计划技术可以作为园林小区施工管理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手段,并为实现园林建筑施工部门的计划管理目标,谋求园林建筑施工企业生命力,发挥一定的作用。

3.结语

总而言之,园林工程施工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和艺术,因此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和现场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思想重视,掌握先进的技能,而且还要对园林施工原理正确的认知,这有这样才能确保园林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第7篇: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关键词:贝聿铭/国家美术馆东馆/数字化/空间

Abstract: I.M.PEI won the the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for the design of east building. This text is to analyse the digital relationship to the basic elements code si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in east building.

Key words: I.M.PEI/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digital design/spac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在数字化设计进入建筑行业以来,建筑设计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都有了很多的变化。如今,在BIM口号的引领下,建筑行业的整个体系,包括设计、生产加工、现场施工等都在向着数字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着。早在1983年,在数字化浪潮对建筑的影响来临之前,贝聿铭贝老先生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为贝聿铭赢得了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在当时,甚至是今天,这座建筑都对整个设计界产生着巨大的震撼和深远的影响。对于贝老深邃的设计哲学就不在此文中过多论述,这里仅从这座建筑的三角形基本形状在设计中的精彩演绎,来讲述数字设计在基本元素演化方式上对传统设计的溯源。

基本设计元素的演化

很多现代建筑的基本设计元素可以说都是以矩形方形的正交网络结构为基本的设计元素,然后其中的各种空间形态及各种不同空间形态间的相互组合共同演绎出整个建筑的功能组合、交通流线、外观形态。我国目前的建筑设计也依然是停留在这一基本的设计元素的演化上来做绝大多数的建筑设计。而随着数字化设计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复杂几何元素如曲线等元素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国外进来也出现了较多此类的设计。

贝老在国家美术馆东馆的设计中结合地块的形状及周边重要建筑的主要轴线,将建筑平面由一个直角梯形被对角线分割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样的划分恰如其分地响应了周边环境的几何特征。整个美术馆的设计便以这个三角形为基本设计元素来进行演绎。

设计元素演绎方式的历史传承

贝聿铭家乡的苏州园林艺术给贝聿铭的建筑艺术带来了很多启发和灵感源泉。贝老在2003年的作品纪实录影中也曾这样回忆苏州园林:吾家园林以石名传,抑扬委婉举世惊羡。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琢玉碾成风雅奇观。奇峰峻笋园内珍品,无限生机个中蕴涵。雕栏凝砌鬼斧神工,巍峨如山俯瞰流泉。这样一品世界经典园林艺术中蕴涵的设计思维是,求同一园林意境下,设计出一个“类”的演化。

所谓的园林意境是指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给人以无尽思想延伸的意境,即化有限为无限的意境。所以在设计方法上,园林中的很多元素都追求在有限的变化规则下演化出纷繁的形式,宛自天开,犹如上天造物。比如园中同一廊下的镂空景窗,面对同一个景致,却做出了多种不同的分割形式。这些不同的分割形式是根据一个有序的规则演化而成,他们就形成了一个“类”的设计。这里的镂空景窗的“类”的设计规则可能涉及的有:需要采用同样大小的窗口尺寸大小,窗户里面的分割线条的材质需要统一,粗细需要和镂空的面积成正比,并设几个层级,每个层级设定分割线条的密度;再深化到每个窗洞里面的分割原则也要自成体系,按自己的规则去排布分割,比如只有某个角度的折线,交接点的距离,比如是弧线段来分割,那么弧线的角度,相交还是相切,相接点的距离角度等。这种规则产生出来的这样“类”的设计成为了园林设计希望化有限为无限的意境追求。这里的“类”也就像是生物学中的生物种类一般,仅在局部DNA的片段有所不同,而演化出来的生物物种类别。

国家美术馆东馆的三角形基本元素的演绎

东馆的设计并不止停留在了三角形的平面外形上,而是结合建筑内部空间组织与房间分隔将整个建筑整体空间都融入了三角形的基本元素。比如大厅,平面构成是由多个相同比例、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加减而得,其上部的各个楼层也是通过中间连梁和出挑阳台等的手法在大厅的上部空间进行了有机的分割和雕刻。最后演化得到的空间几何形态也有由三角型组合演化而来的同三角形倾斜角度相同的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在变化规则上,始终保持角度不变的原则下在不同的楼层不同的空间功能中寻求、探索、尝试,将不同形态的空间进行组合,这种演化过程中规则的取舍哲学,是将来在数字化设计中,从哲学方法到计算机编码编程来计算得出这样的组合结果的宝贵经验基础和研究案例。如果这个程序可以被近似地或者抽象地编译出来,它所代表的就是贝老设计东馆的设计思路的DNA。那么假设在其他不同的场地环境和功能条件下,在使用贝老东馆的这个编码,使用贝老的这个留存的DNA,便可以在其他的地块中演化出同一“类”的设计。在文化层面上,这样的设计方式也会被不断积累和提高,让数学逻辑与计算机及生物科技等关键技术更多地被结合应用到建筑设计的技术方法中,这将彻底改变人们对建筑设计的传统理解,让设计师摆脱较基础反复的基本形态组合思维,更多的演化过程将被计算机取而代之,而设计师本身将更加深层次地去理解设计,将是会在编码层面理解,在DNA层面去调整设计,更本质地去建筑。相反地,而不再是在平立剖面图或者模型中去推敲形态的比较,比例关系,功能流线,去调整出几个方案然后作对比。采用这样传统的工艺技术,不仅比较花费时间,完成成果的可变性也比较有限,而且,设计过程的逻辑DNA没有被表现出来,其蕴涵在设计被后的哲学编码并没有被保留下来,后来的设计者就很难对其进行可以直接的传承和学习借鉴。真正有效的继承和发扬建筑艺术是让后来的设计者可以借鉴这些编码并在新的条件和情况下增加入新的调整,增加入自己的设计风格DNA和调整部分的逻辑过程。

举例来说,贝老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采用的是黑色的线条、白色的面还有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几何形体的变化演绎,虽然基本的元素与东馆的三角形完全不同,但是贝老的设计哲学却不难被识别,有许多共通之处。不论从建筑的整体还是从细节的设计上都可以反应出他设计内部蕴藏的DNA。平面是采用传统私家园林中的层层围合层层深入的大框架,再将不同功能的平面的组合分割串联到一起最后都汇聚到中心湖的周围。东馆和苏博两个平面的几何存在着相通的组织逻辑,在人的视角关系,流线组织手法,图底关系的疏密程度等方面都体现了贝老独有的偏好。天窗的设计也很明显地反应了统一设计过程逻辑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相对于东馆由一个个小三棱锥组成的大玻璃天顶,苏博则是采用被分割成小格的倾斜条状天窗。这两处的天窗同样是由各自建筑的基本几何元素变化而来,也都各自适应了自己的场地环境要求。

数字设计中的基本元素演绎

在《贝聿铭全集》中提到贝聿铭这样的一句解释:“众所周知光线在建筑中的重要性,我在设计中,正是有机会可以探索光线的丰富变化,以及形态和空间的神秘性。于是我大胆地尝试了一把。我们在前人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灭点,让我们得以超越前人,摆脱正交网络有限的空间可能性。这并不是说我们是比前人更好的建筑师,只不过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我知道在将来,如果我们可以探索拥有无限灭点的弧面,就可以创建出更精彩的空间。不过,和之前一样,我仍然要等待一个绝佳的机会。”

在数字化设计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弧线设计的软件层出不穷,而且深深渗透和影响着现在的建筑教学和建筑项目实践,比如弧线控制能力出众的Rhino犀牛建模软件,与之配合使用的编程软件简单易上手的Grasshopper编程插件,建筑分析能力出众的ecotech分析软件,建筑信息化建模能力较强的影响整个建筑生产线的rivet制图软件。都强有力的推进者现在的设计方式和设计思维。还有这些软件背后的一系列细分出来的软件。在建筑设计中已经有能力来编写空间几何、人流、受力结构、通风、采光等多元素综合考虑的程序编写。虽然由于建筑专业本身所包含的学科内容复杂宽广,对编程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编码都会被破译出来。我们便能更有机地来看待苏州园林的设计逻辑与贝老的东馆还有苏博等其他的建筑设计背后共通的设计哲学以数学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甚至可以以动态的画面来讲述设计演化的整个过程,由各自的基本几何元素,在一个限定的环境下,不断演化出,生长出一个个建筑。苏州园林设计的意境得以成为现实,而且世界各地的各种建筑都将以代码的形式被抽象地、有机地、可演化的形式而传承。将有限的规则演化出无限的形态,计算机成为上帝之手,为我们演化出“建筑”这一新的生命体。

参考文献:

[1] 董豫赣,预言与寓言贝聿铭的中国现代建筑,时代建筑,2007, (5)。

[2] 刘珊,贝聿铭艺术博物馆空间设计分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 (1)。

[3] 赵传玉,设计的文脉——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艺术百家,2008, 24(z2)。

[4] 黄健敏,回响与重现体验贝聿铭暨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时代建筑,2007, (3)。

[5] 洪杰,贝聿铭的探索——阅读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几点体会,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 21(4)。

[6] (美)朱迪狄欧(Jodidio,P.)+(美)斯特朗(Strong,J.A.),贝聿铭全集,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

[7] 梅青 薛求理 贾巍, 纯净的完型—苏州博物馆新馆解读,建筑评论,2010。

第8篇: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加快发展促进建筑行业发展,使得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受到关注,因此,在经济与信息一体化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从事造价行业,原因在于每一项工程都需要造价的概预算,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可分家。本文将从行业发展和未来前景两个方面分析工程造价咨询行业。

关键词:

工程造价;行业发展;未来前景

21世纪的到来使我国成功的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同时也得到了较快的增长。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给排水、暖通、电气、市政等行业需要造价人员的数量与日俱增,造价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也相应提高,对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也逐渐有了更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和未来前景做出了分析。

1工程造价行业现状

1.1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使得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日益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处速发展的时代,在颁布了一项又一项的经济改革之后,大大的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让我们国家一度成为发展中国家,也将是众多国家中成为发展国家的潜力股。经济的运转离不开技术与人才,建筑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成为一度热门就业工作的选择。

1.2人口数量的递增不影响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

在这个物欲横流经济高速运转的时代,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工作的竞争力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增长,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面临失业,在这种情况下的造价行业并没有受到较大的干扰,反而造价咨询行业的队伍日益壮大,但是竞争人数的增加,让所有的施工单位、国企私有单位、设计单位、设计院以及工程造价咨询公司,有着更多的权利对应聘者进行选择,也鞭策了所有从事造价咨询行业的人员具备更加优秀的素质与能力。

1.3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成立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2014年全国共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6931家参加统计,比上年增长2%。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从业人员412591人,比上年增长23.3%;注册造价工程师68959人,比上年增长5.1%,造价员104151人,比上年增长10.2%’[1]。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成立的数量逐年递增,由于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造价咨询,每一项工程都需要造价咨询进行投资决策,它与工程密不可分。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越来越多的建筑的建造都需要造价行业的概预算,也为从事造价行业的人员提供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将会在工作中遇到更多的挫折与困难,会增加人员的挑战性与求知欲。

1.4BIM软件的引入对于造价行业人员的影响是有利的

BIM软件是利用三维空间立体对建筑项目工程建立的相关工程的模拟模型,是实现建筑行业建筑设计与建造的软件,软件具有可模拟立体图、可打印、可操作修改、可读图识图的特点,可以把图纸的所有相关内容反映在模型中的优点,比图纸更加立体化、全面化,便于造价人员对工程进行投资决策与评估报价。相关人员对于软件的应用而产生造价人员会被逐渐取代的想法,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软件的应用只会加快工程量的计算,而对于除工程量之外的投标预算、概算及工程的计价是不能够被取代的,软件只是造价人员的辅助工具,它会提高工程概预算的效率,但是造价人员是为了更好的使得合同甲乙双方获得较大利益而不产生冲突,扮演着控制者的角色。软件的普及发展为造价人员提供更好的施展空间,在信息化的时代里软件是帮助人们减少繁琐工作提高效率的最好工具。

2工程造价未来前景

2.1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在建筑领域的作用与地位

商品的生产与经营都不属于造价咨询行业的范畴,造价咨询行业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各生产企业,它是依靠从事造价人员的知识储备和运用能力为国企和国家事业单位对建筑项目进行服务,进行投资评价,使得所谓的投资单位获得较大的投资收益,保持建筑工程双方各自的利益,所以它在建筑行业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2造价咨询行业的未来前景

各行各业需要工程造价相关知识与能力的地方越来越多,小到个人承包的工程单位大到国企私有事业单位,都离不开工程造价,它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1)各单位投资报价需要工程造价。

(2)建设行业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工程造价。主管部门需要长期时间收集和整理市场资料,才能及时修订有关造价的相关政策、规范和标准及相关其他资料。

(3)建设、施工单位要利用所收集的造价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和招投标,以此获得最合理最高的效益,不让承包合同双方任何一方亏损。

(4)预算定额等其他相关定额与规范、标准及相关资料的编制都需要工程造价。定额的编制必须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时效性与可利用性,各行业都将根据相关定额的内容进行工程的概算。所以近两年工程造价行业前景越来越好,由于每项工程都需要在投资决策阶段进行工程造价投资估算、在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概算、施工图阶段进行施工图预算、施工准备阶段对材料的采集与购买、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包括工程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工程竣工结算价款等,无论是甲方(业主)还是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还是与工程造价有关咨询机构,都应有与工程造价相关的概预算人员。所以工程造价行业对于造价人员的需求量变得非常之大,就业行情也特别乐观,就业范围也变得更广,如市政园林的建设、土建工程的施工、给排水与暖通的布置与施工、工程造价咨询公司、相关设计院等,或者建筑工程甲乙双方委托办理造价咨询都需要有具备造价知识的从业人员。由于各种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究发现,在促进技术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造价行业的发展,我国在正式加入WTO之后国家人民的经济水平直线提高,大量的城乡小镇往城市方向转变,人口逐步迁移到城市居住,城市人口数量骤增,社会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所以造价咨询行业的未来前景非常好。

作者:王梓凝 宋敏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参考文献

[1]2014年工程造价咨询统计公报.中国建设报,2015-7-20(1)

第9篇:bim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文

1)创新原理与设计竞赛、科技学术活动

创新是建筑设计的生命,而设计竞赛是建筑创新的催化剂,是建筑设计潮流和建筑教育趋势的先声,作为培养建筑学学生创新能力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可忽视。东南大学黎志涛先生曾经基于创造力开发的陌生原理、进攻原理和开放原理等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设计竞赛在建筑学创造教育中的重要影响,这几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于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

2)其他院校创新政策、机制和具体作法等实证经验

学校层面上,浙江大学等高校都尝试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健全运行机制,建设指导队伍,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多方面搭建平台,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徐小洲2007、韦文祥2009、朱昌平2009、王永生2010、张育广2010、王素坤2010、柏连阳2010、徐辉2010、刘长宏2011、耿新2011、林木辉2011、陈美娟2012、王凤2014等)。专业层面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筑学专业纷纷探索体验式开放性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尝试在竞赛内容、时间大致与课程匹配的前提下,在建筑学高年级阶段将建筑设计课程结合国际、国内的各种设计竞赛进行,加强师生互动,突出概念设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活力,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在各种国际国内竞赛中均取得了一些成果(孔宇航2005、徐德龙2007、龚建2007、胡雪松2010、龙灏2011、高巍2011、袁烽2013、刘春梅2014等)。

2主要学科竞赛———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1)竞赛类型、命题特点、解题要领

除了少量提案式设计竞赛,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多为概念设计竞赛,从设计背景中提出问题再把抽象概念转化成具体空间。这种竞赛活跃了我国建筑设计的学术气氛。命题特点大致有具体与模糊两种,都包含了主动发掘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建筑的社会调节功能。解题方向应从对建筑本质的思考入手,把对人类生存环境持续发展的研究放到以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横轴、以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为纵轴的体系中去把握。解题的关键在于基地选择,以及深度思考、视野开阔或者找准切入点做出独到解决方案,而对建筑形体本身要求并不严格。

2)竞赛层次

a.国际竞赛。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是当今世界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最高规格竞赛,目前在国内仅有清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极少数建筑院校建筑学系学生小组设计方案获得过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今年在南非德班市举办的第25届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上来自西安建大和清华大学的中国学生包揽前三甲。另外,近年结合建筑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新引进的主要面向高校学生的国际竞赛还有:由美国能源部主办的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olarDecathlon,简称SD);由国际太阳能学会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联合主办的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由威卢克斯集团与UIA(国际建筑师协会)及EAAE(欧洲建筑教育协会)合作举办的以“明日之光”为主题的威卢克斯国际建筑学生设计大赛。从参赛和获奖团队来看这几项比赛国际化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而最值得关注的是前者采取建造测量实验,跳出了常见的图纸探讨模式。b.全国竞赛。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1993年创办,2002年取消统一命题改为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业观摩与评选,2011年再改为全国高等学校建筑设计教案和教学成果评选,是本专业最权威的全国竞赛。每年度组织一次,每校限额报送3份教案、每份教案附不超过3份学生作业,从单纯评选学生学习成果改为评判设计教学全过程,既考核学生也考核教师。另外还有几项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例如AutodeskRevit杯和“中联杯”竞赛等。c.省级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由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主办,从2007年—2010年每年举办一届,已经举办四届,分别由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和浙江理工大学承办,每次比赛参赛高校在17所左右。2011年起停办。

3)本校建筑学师生的实践探索

嘉兴学院建筑学专业2006年开始在本科第二批次招生,经过几年艰难探索,逐渐在省级以上建筑设计竞赛中取得一些成绩:2009节能杯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第2大陆———2013》(指导教师:王德海、胡亚楠)、佳作奖《零度空间———建筑师之家设计》(指导教师:王荟荟)、2010联泰杯浙江省第四届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流觞曲水•意———世博浙江馆建筑设计》(指导教师:丁志敏、王德海)、2013年蓝星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半世纪后苏醒的记忆》(指导教师:徐荫、王中锋)。另外,还参加了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竞赛,也略有收获: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2009第八届动画组三等奖《换个角度看世界》(指导教师:丁志敏、陈志军)、2010第九届课件类三等奖《SketchUp组件和群组》(指导教师:胡亚楠、刘小晶)、平面组三等奖《当一切商业化》(指导教师:丁志敏);2013第十一届中国环境设计学年奖优秀奖《璀璨之钻———山地旅馆建筑方案设计》(指导教师:金荣科、王中锋);华鼎杯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2013年浙江赛区二等奖《王店曝书亭三维模型漫游》(指导教师:丁志敏)、“数字化建筑设计大赛方向”2014年浙江赛区特等奖《构筑•律动》(指导教师:宁碧波)、二等奖《Eternity》(指导教师:宁碧波)。

3主要科技、学术活动

1)SRT—新苗—国创

参照美国众多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科研机会计划”(UROP),为了发掘大学生的研究潜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我国高校也推出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等学生科研平台。经过多年的运行和改进,我校学生科研项目已经形成一般SRT重点SRT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新苗人才)计划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梯级结构,有利于扩大学生科研的参与面,淘汰进展不良的项目团队,遴选和扶持前期积累好的科研方向持续研究,形成良性发展秩序。我校建筑学专业教师近五年指导学生完成浙江省大学生新苗科技项目多项:《信息化建模BIM技术在三维校园中的应用研究———以嘉兴学院为例》2008、《浙江省节能省地型多层住宅建筑优化设计探讨》2009、《浙江高校校园人居环境设计研究》2010、《三维建模渲染技术在浙北水乡文化建筑设计中的应用》2010、《三维建模漫游技术在杭嘉湖地区近代藏书阁建筑遗产保护中的推广应用》2011、《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甬台温绍等地现存藏书楼测绘建模》2012,另外还有一项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无人机航拍和全景漫游技术创新记录浙江现存藏书楼建筑》2013(专题网站210.33.29.65/tzb/)和一项省新苗项目《基于认知地图的嘉兴市城市公共意象的研究》2014正在进行。

2)暑期社会实践

经过三十多年组织运作的经验和反思,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在进行项目化、课程化运作的改革。天津大学王其亨教授领衔的部级精品课程《中国古建筑测绘》是这方面的典范,主要组织建筑学二年级学生参加,指导教师团队阵容强大,坚持几十年暑期集中组织古建筑测绘实习,应该是暑期社会实践的高级阶段,已经成为他们的建筑学学科特色和品牌,2012年暑假笔者很荣幸观摩了天津大学建筑学师生承德避暑山庄测绘实习。笔者也曾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导了2011年“书香浙江•现存藏书楼调研”和“2012寻觅方舟•浙江地市图书馆建筑调研”等几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宁碧波博士指导了2013年“嘉兴市摊贩疏导管理政策有效性的调研”和2014年“关于嘉兴市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及老社区优化设计方向的调查研究”。

3)“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竞赛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分为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两年交叉轮流举办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无主题限制,选题则需要一定的科学鉴赏力和价值观———历史文化的亮点、社会生活的热点、城市建设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焦点、世界知名的景点、具有纪念教育意义的节点,都可为“挑战杯”竞赛选题的侧重点。例如,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古村落保护小组的参赛作品《广州三元里村历史文化保护及景观规划》在2005年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我校建筑学2007级和2011级学生的作品《嘉兴学院三维校园漫游》(指导教师:丁志敏、金荣科)和《基于公共设施视角的社区人居环境评价研究》(指导教师:宁碧波)分别获得了浙江省第十二届、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