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精选(九篇)

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

第1篇: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关键词】包装集成服务;包装设计;改革;实践;教学

当前包装行业发展迅速,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知识社会。自2003年开始教育部就提出高等教育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根据就业和社会需求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包装设计教育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要从社会现实出发,贴近经济社会,变革教育理念,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培养人才。在包装设计课程方面,将“包装集成服务”融入叫进来,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不断推行教育改革,从专注培养设计理论人才转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养的包装设计人才。

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与市场发展现状

(一)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之发展现状

从调查研究来看,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外,几乎所有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都开设了包装设计课程,但几无特色可言。陈旧、封闭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当前包装设计课程的主流,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数十年如一日没有根本性变化,普遍存在教学问题:教学大纲大而无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基础理论教学比例过大,实践环节薄弱,教学与实践脱节;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缺乏高精尖人才;包装设计教学配套设施不足,教学设备、器材、实训基地等都较为匮乏。在目前教学现状下,包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了严重制约,很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基地和求职氛围。

(二)包装设计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

在现有包装设计教学模式下,以教学为中心,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从教学现状来看,学院缺乏职业素养培养意识,实践条件单一,致使学生综合素养不足,所学理论知识也与市场脱节,很多人并没有掌握项目设计技术,其创作作品多注重产品的外包装,至于与市场开发紧密相关的产品属性、包装原料、产品造型、加工技术、包装回收、生产预算以及市场需求等没有纳入设计范围,实用性很差,难以进入消费流通环节。一旦毕业走入社会参加包装行业工作,就会因为缺乏专业技术素养而不得不回炉重造。很多包装企业急需“复合型人才”,然而大多数毕业生既不具备专业技能,又缺乏能力拓展,职业前景堪忧。

二、“包装集成服务”为核心的《包装设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般来说,“包装集成服务”都授权给专门的包装企业去做,这是当前市场发展的大势所在。这种做法从美国开始流行,逐渐盛行于全世界。自改革开放后,这种理念也逐步为国内一些先进企业所接受。然而与之相配套的包装企业并不多,这方面的人才也非常缺乏。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包装集成服务”理念的渗透教学,培养通晓各类包装服务的包装设计人才,让学生通过学习意识到包装设计课程不仅是对产品进行外包装,还要有内在的设计理念与完整的配套设计,从为包装而包装的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确定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以适应当前商品包装发展的新趋势。在教学实践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自主意识,特别是动手能力。为强化学生实际水平,要增强师资力量建设,由专业教师和公司设计师共同培养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了解生产实际需求,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学校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推行学校与社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思路,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这就要求转变现有的包装设计课程理念,实施教学改革,这既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也是包装设计专业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这样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素养较高的职业技术人员,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

三、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措施

(一)增加“包装集成服务”知识学习,重新制定教学大纲

包装设计发展一日千里,因此将新兴理念与知识纳入教学大纲很有必要,这其中“包装集成服务”是教学扩容的重点。在教学改革中要明确目的,理顺思路,完成授课准备工作。

“包装集成服务”,即产品包装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包装设计、包装材料的生产与供应、包装技术指导与服务、包装产品的储运、包装材料的回收与利用等全周期、全方位、全过程的一体化集成服务,世界包装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具体将“包装集成服务”概括为早期包装设计、中期包装生产销售和后期包装回收三大块知识要点,结合包装服务企业的优秀商品包装设计案例,加入包装理论教学中;强化包装结构、容器造型、材料和印刷工艺理论设计内容。包装设计课程要突破原有的思维惯性,从包装外观设计向专业化、一体化包装设计出发,增加实践内容,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市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二)课堂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和“包装集成服务”相关的理论知识晦涩难懂,一些学生对此可能会有抵触清楚。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要将现实社会中的企业发展案例纳入到教学中,以理论剖析实践,以实践带动理论学习。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一般来说,课本中出现的教学案例都落后于市场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接触包装设计市场,搜集典型案例,增加授课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教学中,除积极应用多媒体、使用信息工具以外,教师也可以把一些案例成品带入课堂,请学生揣摩其中的含义,讨论设计者的意图,分析设计利弊。把单纯的授课活动变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讨论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验证前面讲过的包装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一举多得。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视野,让他们在学习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三)以“包装集成服务”为指导完成包装设计课程实践项目制作

以往包装设计实践项目制作,强调包装常用结构运用和外部装饰设计,包装结构和容器几乎没有创新,设计作品与市场脱节,作品美观大于实用;强调包装的实物制作,通过电子设计稿件制作完成(1:1比例)手工包装实物。这种方法有利有弊,好处是能够通过绘画、制作、校对电子稿件等活动环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做事效率;也有一定的弊端,会产生相当数量的包装“垃圾”。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设计能力有限,上交的作品有很多是不具备设计感或材料选择失误的实物,那么在完成教学评价后,这些作品就失去了存在价值,却很难处理掉。

新的教学内容中要求学生包装项目制作从构思到设计稿件完成始终以“包装集成服务”为指导,强调商品包装的全程,不只做单一的设计。要求包装项目制作过程完整合理具体内容体现在:包装内外整体结构创新、外观装饰设计、包装成本核算、新型环保材料运用与印刷生产、包装回收利用,延长商品包装的生命周期,重视设计的经济性、实用性和环保性。实践项目制作不再强调包装实物(1:1比例)制作,多建议学生以电子作品展示学习成果,设计成品按比例缩小,这样也符合当前包装设计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效减少委托设计方的审查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设计成品不再是1:1的实物样板,也节约了材料,节省了作品制作时间,减少了学生的金钱损耗,当然,也降低了实物设计变成垃圾的比例。

(四)引进设计竞赛和真实设计项目案例

在全国第四届大学生广告大赛颁奖典礼上,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丁俊杰副主任着重指出,为应对当前包装设计行业发展趋势,设计竞赛的开展是很有必要的,把设计竞赛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能够检验教学成果,进一步促进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所以,在今后的包装设计课程中引入竞赛,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将是

未来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包装市场的人才需求出发,本着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设计一系列的竞赛主题,并以此为重点展开授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参与竞赛设计,从设计方案到实物作品都不能忽视,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也要参与,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这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竞赛环节,重视设计环节,关注创新意识,使教与学紧密结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竞赛中,能够积极关注市场需求,锻炼包装设计技能。而参赛者来自不同院校,更有助于他们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以“包装集成服务”为核心切入点,让学生深入包装设计内在空间,改变过去除了包装外设计一概不知的陈旧教学模式,形成系统的、专业化的、实用性较强的包装设计系列服务,这一点,在教学评价机制中也有明显体现,纳入评价细则中。“包装集成服务”作为先进包装理念,在市场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高校如果真正做到引入包装集成服务理念,实施以竞赛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就能够提前培养精通平面设计和通晓各类包装服务的人材,为平面类学生扩大就业范围,这是新课改下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罗兵,张晓波,徐军.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究[J].包装世界,2012,06:48-51.

[2]张伟杰.高职“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武进校区为例[J].职教通讯,2014,09:30-31.

[3]蒲军.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究[A].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in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ina:,2010:3.

第2篇: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关键词:包装设计;教学改革;市场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74-01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如何使忙碌的消费者为自己的商品驻足停留,成了许多商家烦恼的根源,而一个出色的包装设计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参与到市场调查、社会上的设计竞赛、包装生产工艺当中,使包装设计教学课程与市场接轨,帮助学生们适应及了解当前市场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包装设计如何符合市场要求

如今,去商场超市购物已经成了消费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在购物中会表现出对某类产品包装设计的偏爱;当他们看到一个优秀的食品类包装设计时会引发食欲;当他们看到想要购买的商品时,会对商品包装上所显示的营养成分、生产期号、生产厂家等信息感兴趣。成功的包装设计除了能使消费者清晰直观地了解到商品的相关信息之外,还能以其独特诱人的设计外观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

二、基于市场环境下的包装设计教学方法

包装的功能是展示商品信息、促进销售、方便产品运输、保护商品、方便使用、提升产品附加值,其不止可反映产品特性、消费心理和品牌理念,还可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欲。因此,包装设计是实用性相当强的一门学科,若要进行人才培养,必须是面向市场进行的包装设计教学。包装设计并非是表达个人情感的方式,为了使商品包装设计起到展示商品信息,促进销售等目的,在进行教学之前应进行充分和彻底的市场调查,如此才可达到包装设计教与市场设计风格发展的良好对接。下面将就教学中的设计命题选择阶段、形成设计方案阶段、设计制作阶段、教学评估阶段等四个阶段进行浅析。

(一)设计命题的选择阶段

对于包装设计教学来说,面向市场的设计训练是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设计水平的一种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设计领悟程度以及学习效果来说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可以通过训练获知自己与市场设计风格的差距,方便其在日后进行设计时有个明确的概念,提高自身设计水平,以可使学生有足够发挥空间和衍生范围广为前提,设计命题最好选择正在面向社会征集设计项目的企事业单位或是当前设计比赛中的主题。如此不仅能调动设计阶段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与不同地域、层次的设计师们的作品进行一个比较,帮助学生分析其自身设计作品的优、缺点在哪,使其对自身当前的设计水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二)形成设计方案阶段

好的包装设计教学应不局限在校园里,而是与市场需求接轨,使学生面向市场进行包装设计方案的设定。为此,应划破校园与市场需求之间的隔膜,将设计教学延伸至市场,通过几个方式让学生们掌握当前市场上的设计风格,如:(1)针对超市、零售商、批发商等进行一个深入全面的市场调查;(2)请专家或是著名设计界人士到校进行讲座;(3)当有与包装设计有关的新产品展销会开幕时,组织学生们到现场进行参观学习。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可帮助学生掌握当前包装设计的前进方向,明了市场上目前流行的包装设计特点,清楚包装中使用到的技术、工艺及应用材料。为使包装设计达到实用性与创造性并存,应考虑到目前的设计包装生产工艺技术,针对市场的需求对包装设计方案进行构思,如此才能做出一个好的设计方案。

(三)设计制作阶段

为了使学生对包装生产工艺、包装的印刷、以及包装的制版的过程有一个全面清楚的了解,可以在设计制作阶段带领学生对包装生产制作进行跟单,通过跟单能使学生们以最直观的方式掌握其中的操作过程以及对设计的要求,认识包装生产制作的整个流程。

(四)教学评估阶段

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身潜力,促进其学习能力,帮助其了解自身的进步,提高自信心,教师应在教学课程结束之后针对该次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进行一个总结与评估。在教学评估阶段,教师应给予每位学生不偏不移的评价,调动学生们的参与性与积极性。

包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该课程的实用性、实践性、与时代性,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在教学当中随时观察市场需求及设计发展动向,最终实现包装设计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接轨。

参考文献:

第3篇: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第一,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组成的具有一定学科方向研究、设计、开发实力的师资团队,通过由单个工作室构建的相互关联、网状分布的教学知识平台,引导学生学习实践的教学模式。这一特定的教学窗口具有融合、开放、互动、可选择等特性,满足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新理念,提供融工作学习于一体的情境学习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创新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第二,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是指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资源在社会生产或服务机构中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制定并展开项目实训,学生在学年后期的顶岗实习以及学年中的短期实践学习中,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先进设备与技术,直接进行包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并参与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及适应市场的能力。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高水平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有效融合教学与企业的双重需求,最大化的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双赢,成为校企资源共享的平台,共同完成包装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运用包装系统思维

包装设计是一门具有综合特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艺术类课程,融视觉传达艺术、包装技术、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内容为一体,这种特性反映出包装设计实践教育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必要性。然而,目前多数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一般归属于平面设计专业,更多注重的是包装装潢造型知识及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授,忽略了学生整体、全局包装思维的培养。基于包装设计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交融性、跨学科性以及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包装设计教学应以系统思维为指导交叉融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方法思考和实践从设计构思到生产制作全过程的能力,建立以包装艺术设计为主综合相关工程技术及学科的知识框架,形成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继承与创造相容的专业技能,培养团结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树立市场与品牌意识。系统思维下包装设计教育的改革和探索能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包装设计人才多元化、综合化的培养要求,促进包装设计实践教学的良性发展,推动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三、引入项目训练模式

在包装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设计作品大多是依靠自己的想象确定并完成的,这一点确保了作品没有太多的限制因素,但同时也使其与市场间缺少了一定的联系,将实践项目训练引入包装设计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所学内容与社会实际更为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开阔眼界从而更加快速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专业发展新趋势。学校通过与企业、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在课堂中引入特定市场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型训练,以服务地区经济为目的,以市场标准为规范,能够改变传统“空对空”的教学模式,搭建教育与市场沟通的桥梁,提高学生作品的市场转换率,激发学习热情扩大就业机会;另外,有选择性的引入竞赛项目,同样可以促进人才应用性培养,在将作业训练与比赛创作的结合中,良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其专业意识与素养,提高学生对包装设计前沿动态的把握,实现同类专业学生、人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此观之,引入项目训练这一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社会与时代的必然性。

四、加强师资建设

在当今社会,实践型教学理念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关注与认可,包装设计作为一门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其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是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满足新时代教师要求的重要手段。针对包装设计专业而言,教师应兼具艺术审美与科学严谨的专业素养,而教师团队更是应由理论、实践、艺术、工程类人才共同组成,学校可聘用综合类院校及专业美术类院校优秀毕业生为在编教师,分别承担包装设计艺术及工程技术部分的理论教学,同时还可邀请公司、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工程师、技术人员参与教学,通过合理的人员搭配实现教师团队专业方向、知识结构的互补性。欧洲的包装专业教育拥有较长的历史,其中德国包装高等教育十分重视实践与企业实习,不仅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为期一年的实习,而且在毕设课题的设置上将其与包装科研机构及企业实际课题紧密相连。

第4篇: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 包装设计 实践

我系在包装设计课程的建设上已经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以较为完善的教学大纲为中心,以包装设计中创造性思维模式培养、营销观念的建立、多元化设计方法的学习为目的,课题设置紧凑、进度合理的科学课程体系。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主要课程的“包装设计”,主要是通过理论讲授和应用设计指导来培养学生对包装设计的专业认识、加强创新观念,提高欣赏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艺术性、科学性、应用性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

一、包装设计课程特点

(一)课程体系全面完整

该课程具有较扎实的艺术设计基础,进入该课程以包装的历史演变、包装的功能、包装设计原则、包装的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材料以工艺、包装装潢设计、包装整体推广构成课程整体,为学习包装设计提供了条件。

(二)课程内容综合性强

包装设计不仅是仅限于包装的艺术美化表现,它的科学性与之密切相关,从商品的品牌、包装色彩、包装材料、包装工艺等都必须综合设计,才能达到包装的基本功能。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课堂讲授法

在课堂中根据课程内容,由主讲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评各种包装案例注意事项、包装设计方案组织与开展过程。学习和掌握包装设计的各要素,增强课堂的学习和研究气氛。

(二)现场讨论法

对包装设计方案风格的定位、设计方案的制定等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意能力。

(三)市场调查法

在包装设计方案的进行过程中,需要多次深入现场调查和市场调查。

(四)现场教学法

在包装设计进行的方案制定阶段和包装作品制作阶段,需要多次在印刷厂家现场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从:创意---设计---印刷---包装产品的整个制作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整体性学习。

(五)案例示范教学

在课堂中根据课程内容点评各种包装案例,如包装的结构案例、色彩搭配案例、版面设计效果案例等,学习和掌握包装设计的各要素。

(六)教师点评法

点评也可以是教师点评,也可以是学生点评或小组之间互相点评,以达到课堂的交互效果,增强课堂的学习和研究气氛。

(七)课堂练习法

在课堂中布置大量的练习,如造型设计草图、版面设计草图的绘制等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有利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八)项目教学法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商品包装设计项目为目标,各组完成指定的课程项目。项目的来源可以是教师指定的虚拟项目,也可以是企业设计项目等,完成后进行点评、评比并评定成绩。通过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职业素质。

(九)专题讲座

根据课程的需要,请企业包装设计师、包装专业专家、包装协会组织等举行相关讲座,提高学生的包装设计意识、了解国内外现代包装流行趋势等。

三、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实践教学

包装设计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根据岗位的人才需求及区域的特点,确定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以包装设计创意、制作、工艺、材料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为此本课程取消了原有图案、装饰画等内容,开发了书籍包装设计、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的设计感觉等课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强化实务性内容训练,采用课程项目教学等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包装设计创意和制作能力的训练。

实施“技能+项目”的商品包装设计课程改革,将公司包装设计项目直接安排课程中来,让学生按照市场要求进行包装设计,使课程教学体系更加突出包装设计的设计技能训练,对学生所进行的包装设计项目(作品),实行“三级”评价,先由学生本人讲述包装设计的创意和理念,然后分成小组,分组评价,最后老师对每件包装设计项目(作品)给予评价,单元课程总分评价为出勤、实操、互动情况、作品等环节。教学过程以情感教学、赏识、肯定为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将教学内容提炼更为先进和实用。

课程的建设和发展靠的是一批优秀敬业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办好专业的关键。学校在特色专业点的建设中,一方面将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另一方面加大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并重视提高现有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以及骨干教师的年龄结构,从优化学缘结构出发引进人才。同时,继续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去国内知名高校和国外专业院校进修学习交流,以扩大专业视野,促进本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章小辉.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结构研究[J].高教研究, 2006 (2)

第5篇: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教学实践探讨

从企业服装设计工作项目所含的内容来看,其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服装设计师和设计助理,而每个类别下又分别包含了很多子项目。如服装设计师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设计服装款式、绘制效果图、设计和选择面辅料以及确立设计风格;设计助理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包括:①协助设计服装新风格和新工艺;②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③服装款式的结构分析和工艺分析;④根据服装的款式风格搭配面辅料;⑤与客户沟通设计方案。针对企业服装设计的工作过程,教师需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以及按照企业的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方法。其中,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服装材料、服装设计基础和服装结构基础三大类,而教学过程应当模

拟工作流程,将教学按照顺序分成几个部分,如下所示:第一部分,素描基础知识。素描是设计服装的基本技能,服装款式从构思到设计都需要素描的支撑。其教学目标为能让学生掌握运用明暗、线条来表现形体结构,能准确勾勒出人体的标准比例。第二部分,色彩的基础知识。在服装设计中,色彩与款式相互呼应,用色彩强化款式的美感,用款式来衬托色彩的艺术性,两者之间缺一不可。教学目标为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了解色相、明度、纯度的综合表现能力。第三部分,了解服装材料。让学生掌握一般材料的性能特点,能识别各种服装材料的结构,熟悉各种服装辅料的相关知识。第四部分,让学生尝试着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款式是让学生将自己的构思通过素描表现出来,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也可自主设计,最后由教师来点评优劣。确定服装款式后,再让学生根据款式选择服装面料,并填充色彩,最后由教师与全体学生共同对他们的设计进行评价,选出其中几款公认优秀的设计呈送给企业,让企业专业的设计师进行点评。综上所述,教学的步骤和现实中工作的过程基本吻合,通过这种引导方式,一方面能让学生由浅至深逐渐提高服装设计的技能,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熟悉了工作流程,从而为将来就业打下了基础。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工艺教学设计探讨

当前,很多企业在服装工艺设计和制作方面缺乏专业人才,或缺少技能过硬的技师。而从企业工艺设计所需的岗位来看,其主要包括两个岗位,其一是工艺设计技师,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服装的款式分析和制订工艺文件;其二是工艺制作技师,主要工作任务包括:①使用缝纫机、包边机、套结机等设备缝制样衣;②配合样板师进行试板和改板;③结合企业制定的相关生成工艺文件,制定服装生产的工艺标准。针对企业在工艺方面的工作流程,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按照生产流程设计教学步骤。首先,教师应让学生熟练掌握服装制作的工艺标准,而在实践中,共有9项工艺标准需要学生熟练并掌握,主要包括:①服装的名称、类别和款式标准;②款式结构图、服装面料、颜色和样式标准;③服装的规格标准;④服装的裁剪工艺标准;⑤面料规格及使用部位标准;⑥缝制工艺标准,包括袖口、肩缝、里襟、下摆等制作标准;⑦洗水要求标准;⑧烫整工艺标准;⑨服装包装工艺标准。其次,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服装制作工艺的基础技能。参照企业生产的流程,在实践中教师应以各种服装缝制工艺的基础知识教学为出发点,首先让学生掌握服装制作的基本技能,如各种手针技法、机缝技法等等;其次加强对学生的整套服装裁剪、缝制、熨烫、整理的训练,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从而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严格来说,服装工艺是一个系统的项目,其中包含了影响服装制作的众多因素。但归根结底,所谓“工艺”,实际上是对服装制作提出的要求,每一项要求一方面要符合当代大众的审美观念,另一方面也要满足企业客户对服装工艺的要求。因此,在《服装设计与工艺》课程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掌握服装工艺的各项要领,其次再培养学生制作服装的基本功,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总之,职业教育一方面应面向学生的未来就业,另一方面也要面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将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有能力去面对以后的工作,并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进而,也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作者:谭龙 单位: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6篇: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提升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为重点的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目前已经有266门课程陆续上线(共享平台“爱课程网”)供公众共享,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而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量大面广的高校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工处理后的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不仅有课程全程教学录像,还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等教与学活动必需的基本资源,并构建了适合在校学生及社会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的网络学习环境。

2013年6月26日,第一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在“爱课程”网隆重推出,其中不乏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今后一段时间,还将有更多的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分批陆续推出。为了及时推介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建设成果,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共享,推动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本新开专栏将撷取已经上线的部分艺术设计类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加以重点推介,邀请课程主持人现身说法,分享建设体会、共谋教学改革。

叶波 高等教育出版社综合分社社长,副编审

[摘要] 作为首批开放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的建设过程中会有一些经验。涉及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的理解,进而阐述与原有的精品课程在服务对象和建设平台、评价体系方面的改变。从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的体会,归纳出“四个一”工程,关切课程理念与内容、路径与方法、教学团队以及高质教材。通过具体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经验分享,相信会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精品资源共享课、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

2013年6月26日,首批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共计120门,参见爱课程网),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在目标受众和评审指标等方面,与2010年之前的精品课程建设有较大的差别,具体体现在:课程结合当下主流的国际开放教育形式,兼顾现代教育和我国传统教育的特点,力图深入探索涵盖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全方位教育教学改革,倾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在线教育品牌,并将不断在实践中发展完善。这使得各高校间开展的课程改革以另一种面貌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中,成为中国开放教育成果的一次大规模亮相。

使专业特点与评审指标相契合,在梳理应有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同时,突显岗位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共享课的积极作用。对于这些,随着《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被批准上线,将建设过程中的切身理解和体会做一总结,相信会对正在建设或即将建设的课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升级”

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具体要求,“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开展转型升级及遴选准入方式建设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次转型升级的课程建设方面表现出三个改变。

1. 服务对象与建设平台的改变

① 服务对象的改变

原有的精品课程是以服务高校教师作为主要的对象,而精品资源共享课则转变为以服务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并重的学习对象上来。由于受众群的扩大和改变,在课程资源的配置和设定上就需要考虑到其在学习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系统性、完整性及知识点和技能点传授形式的丰富性,以提高和方便学生,尤其是社会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率。同时需要清晰地梳理出岗位职业能力所必须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以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和易用性。因此,服务对象的改变就更需要在建设中,注重学习全过程的完整性,包括必须的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考核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教学设计,还需要有全程的教学录像、演示文稿、作业示范、文献资料等,可以说资源共享课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而不仅靠教学文件的编写。

② 建设平台的改变

原有的精品课程是由高校和教师作为平台建设的承担者,除了搭建必须的课程内容等软件之外,还需要搭建相对应的硬件平台及进行日常的网络维护等,有时候由于网络或服务器的原因而打不开课程网页,在评审的时候就会一票否决,失去了参评的资格,因此各参评院校通常会有两三个端口供浏览者选择,课程负责人也常常需要关注网络畅通与否。现在的资源共享课平台则由国家统一搭建,教师只需要直接提交课程资源到共享平台上,就可以得到强大的平台支持,成为由国家、教师和高校共同承担优质资源共享和开放的一种新的模式。

这种共享平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着统一的阅读形式,这将更方便学习者的学习。原有的精品课程网页由各课程自主设计,除了界面有很大的差别外,进入的方式和栏目内容也有差别,学习者首先需要熟悉课程网站的结构,才能顺利地进行浏览和学习。

2. 评价体系的改变

从图1的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对比中可以看出,在同为一百分的评分表中,最主要的改变是: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分为6项,其中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3项是与课程的教学设计相关,相加为60分。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则分为5项,其中与课程教学设计相关的考评点只有1项,为课程设计15分,另外新增加了持续更新与共享、教学资源,两项相加为58分。持续更新与共享不仅强调学习内容的不断更新,以保证课程内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常学常新,还强调了新媒体和新的教学技术的应用,以增强课程内容的吸引力。这种评审指标体系的改变说明:从过去强调如何“教”,到如今注重如何“学”的转变,是从“他教”到“自学”的改变;注重学习内容的更新及自主学习环境的提供,强调自我学习的自主性。

3. 三个核心的体现

由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的5项考评点,可以看出这5项11个节点是一个线性的、互为关联的动态关系,它的起始点是“课程设计”,是对于该课程的总体规划,强调课程定位、建设方式的设定,以体现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思路。以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来固化教学成果,展现教学资源和建设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真实的教学过程的实录,并保证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与共享,及教学队伍的提高。因此,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三个核心就体现为:回归――用实录还原教学时态,尽量还原真实的课堂教学;创新――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的展示,倡导资源的原创性;特色――完整的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以此来体现出课程应有的特色。

二、对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的体会

在建设资源共享课的过程中有四个方面的体会,归纳的说是“四个一”工程:一套契合岗位需求的课程理念与内容;一条行之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与方法;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一本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材。

1. 一套契合岗位需求的课程理念与内容

从行业发展趋势、岗位能力、核心就业能力等方面需求出发,经长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积累,并形成了“创意策略到设计制作,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以赛促学提升创新力”的课程设计理念。

① 深入的专业调研

表1:专业需求调研分析

序号 调研目的 调研对象 调研方法

1 行业发展趋势 包装行业现状及趋势、创意产业相关的政策、包装行业人才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广东创建文化大省解读、行业专家咨询

2 岗位能力需求 企业招聘需求、专家对岗位能力需求 1、 近年毕业生就业调查、岗位需求问卷调查

3 岗位能力的确定 企业兼职教师、校内专业教师 研讨会

4 核心就业能力 近3届毕业生 毕业生回校座谈、问卷调查

② 岗位工作过程分析

在对高职教育理论认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毕业生的座谈、研讨分析,明确了包装装潢设计岗位工作过程。

③ 课程内容的厘定

对包装装潢设计的流程理解能力、面向中小设计公司或创意机构的复合岗位适应能力、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必须具有表2的专项能力:

表2:职业岗位任职要求

职业能力总括 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细化

策略思考与分析能力 正确且清晰地阐述创意理念

配合创作总监和文案指导完成创意的诠释

创意发想能力 根据客户的需要完成单项的创意设计任务

具有对画面整体规划、设计能力

具有良好的版面编排能力

平面视觉表达能力 熟悉画面制作的规则和流程

具备良好的形象表达能力和画面执行能力

熟悉印刷规格要求和印刷工艺

相关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 掌握常用的软件,熟悉多种电脑软件操作程序

熟悉正稿输出的流程和要求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与人沟通能力和技巧

团队协作精神

对设计公司包装装潢设计所涵盖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以设计公司的基本作业流程为依据,以设计公司真实项目载体,确定本课程的内容,设定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表3:课程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1)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规律,并制定出项目的设计方向。

(2)进行与项目相符的市场分析、信息收集整理、比较归纳,并对包装设计做出准确的定位策略。

(3)运用手绘表现进行创意构思,并通过PPT的制作对设计创意做出清晰的表述,具备较好的专业作品提案能力。

(4)熟练完成项目中各任务(包括纸盒结构及包装装潢设计)的实际操作。

(5)掌握包装设计方法、程序和制作技巧。

(6)熟练运用电脑软件进行效果绘制与正稿制作。 (1)了解设计与消费、市场、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了解市场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3)了解策划、设计定位的知识。

(4)理解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

(5)了解包装设计评价的标准。 (1)具有良好的品德素养,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2)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职业素养,并能够辩证看待商业与文化关系的能力。

(3)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表4: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安排

课程名称 训练项目 知识要求 技能素质 学时

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 概念认知与项目解读 了解包装设计的概念,理解包装设计的附加价值的意义所在,绿色可持续设计理念真正的含义、设计师应有的社会责任。 描述实际商业情景;进行项目设计导向理解;具备问题理解与分析能力;掌握包装设计项目的作业流程。 4

市场营销与定位策略 了解市场营销、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等基本概念,能较好地理解产品定位与包装装潢设计的关系。 具备理解、领会产品市场定位策略的能力,初步掌握在包装设计中体现产品定位的常用策略。 12

思路讨论与构思设计 通过大量优秀案例的分析和学习,理解包装装潢设计构思的基本特点与要点,具备包装装潢设计的构图元素、构思手法等相关知识。 掌握不同品类商品、不同销售对象的包装特点、要点和构思侧重点,从而梳理符合项目要求的设计思路,具备展开设计构思的能力。 16

方案设计与表现形式 了解包装装潢设计与包装结构的关系及包装形式构思与草图设计的体现 通过大量草图训练,进一步提高手绘能力,掌握草图的视觉表现方法的综合运用及系列包装装潢设计的方法。 36

正稿输出与成品制作 了解基本的印刷机械和熟悉各种印刷工艺。 熟悉印前工作,掌握包装装潢的构图与视觉效果营造,正确掌握画稿制作、输出、喷画及印刷原理。 8

项目交流与成绩评定 了解包装装潢设计的一般评价标准。 掌握对包装设计进行综合评价的能力。学会总结所设计的项目,并能有条理地清晰阐述。 4

合计学时 80

2.一条行之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与方法

① 实现课程目标的路径

坚持探索项目制课程教学,在项目驱动的路径下以赛促学,提升职业能力。以专业教研室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适合于教学要求的项目,再由项目工作组、教师工作组、项目流程员、教学班级协同完成。

② 实现课程目标的方法

一是优化课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设计技能训练,在设计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是强化课外。引导学生在课外积极参加各大设计竞赛,让学生得到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训练,协助教师参加与企业合作项目等多种机会,通过以赛促学、产学结合促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3. 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构建一支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也是课程建设的前提和“灵魂”。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需要,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大大提高了专任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兼职教师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课程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措施建设师资队伍:倡导“用手去思考”的理念,强化教师就是“教练”、“师傅”的意识,制度化的安排教师在创意工场和企业锻炼,丰富一线实战经验;聘请企业中高水平的设计名师等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课程教学及指导;积极参与国内外院校交流学习,对青年教师实施一对一“传、帮、带”的培养建设;加强教学团队的专业构成多元化建设,造就良好的专业生态群。优良的课程教学团队,为课程改革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目前,本课程组现已形成了以国家名师、全国技术能手领头,博士、硕士为主体,教师与设计师相结合的具有核心优势部级教学团队。

4.一本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材

在与现时社会需求和高职教育现状相结合,遵从“工学结合”、“项目驱动”、“行动导向”等高职教育特点,编写了与课程相配套的教材,并体现出以下鲜明特色。

首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的教材编写思路。依据设计公司等相关企业对平面设计方向类专业就业岗位能力所需要具有的策略思考与分析能力、创意发想能力、平面视觉表达能力、设计相关的造型及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五大能力模块作为教材的切入点,体现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

其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编写总体框架。从项目解读、市场策略、创意概念、设计表现、制作执行到效果评估6个工作阶段作为指导,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各项目的任务训练中,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第三,突破以往学科型章、节、点的教材编写体例,注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材编写总体框架。从项目解读、市场策略、创意概念、设计表现、制作执行到效果评估六个工作阶段作为主线,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入各项目的任务训练中,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具体做法

按照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分为基本资源建设和拓展资源建设两个部分,并分别有对应的技术要求。

1. 基本资源建设

基本资源需要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分为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三个层次。

课程概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考核方式与标准、学习指南;课程模块包括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教学设计、评价考核、教材内容;教学单元包括教学录像、演示文稿、习题作业、教学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

2. 拓展资源建设

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3.《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教学规划

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时,严格遵循技术要求,对课程进行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的建设,尤其是对教学单元内容的规划,因为只有各教学单元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准确到位,才能完成岗位工作的任务,也才能体现出该课程的特色。

表5:《包装装潢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模块和单元

模块 单元

概念认知与项目解读 关于包装与包装设计

包装装潢设计项目分解

市场营销与定位策略 营销与定位概念梳理

市场调查

调查汇报

思路讨论与构思设计 构思特点与构图元素

构图元素设计调查

构思设计方案汇报

方案设计与表现形式 功能结构与设计表现

参观公司与专业讲座

草图展开与方案深入

正稿输出与成品制作 印前工作

印刷工艺

成品制作

第7篇: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项目教学法适合应用性比较强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包装设计课程以一个企业项目为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设计项目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按照项目的要求分析包装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并将其解决,在项目过程中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和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包装设计课程从设计到制版再到印刷的整个工作流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只懂得设计不懂得印刷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一个实践性、开放性、探索性的设计创作平台,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地学习,把设计理论应用于实践,从设计项目中了解设计行业的真正需求和动向。为了满足市场和企业用人的需求,市场项目来源可以是企业真实的项目,让学生置身在真实的设计项目中,利用自己所学的包装设计知识进行有目的的设计。

二、包装设计课程开展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一)包装设计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1.作业内容引入实际项目。当前,企业和社会要求包装设计类人才具有完成设计项目的实践能力。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具有与客户接触交流、市场调研、设计构思、设计定位,设计制作、制版、印刷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内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选择实际项目而不是虚拟设计项目,不仅对项目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学生的创新设计提出了挑战。以往的包装设计大都以虚拟的课题训练为主,学生不了解企业和市场的真正需求,设计出的作品往往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引入真实项目作为作业设计内容,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切合实际做好包装装潢作品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真正得到训练和学习到知识,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得到实践锻炼,提高了实践能力,极大地缩短了学校与社会职业的距离。

2.包装设计课程项目的制定与实施。在项目开展前,首先要制订包装设计项目实施的详细计划。设计项目计划制定完成之后,就要按照计划由学生分组具体实施。包装设计项目具有复杂性,除了设计表现、设计制作阶段外还包括后续制版、印刷等工艺流程。教师按照企业的工作模式引导学生,学生设计项目计划,确定设计的定位,市场调研、讨论、构思然后绘制草图确定方案,最后全组进行汇报。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中,学生要有项目平面效果图和立体效果图的设计能力,还要具备印刷制版、彩色印刷系统、印刷后道加工、工艺等整个印刷过程的跟踪能力。在设计理论课程之外,学生还要初步掌握印刷品的工艺制作流程,掌握各工序的具体操作内容及要求,明确从原稿设计到生产出印刷品的一系列工艺流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最后,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方案确定后,学生通过电脑绘制完成包装设计实物的效果图。学生要注意提高电脑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在每个阶段中要关注包装设计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及印刷后的整体效果。

3.团队协作,共同努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设计团队的凝聚力是一个项目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学生与相关企业联系提供设计项目,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分工,有的与商家沟通交流、有的通过市场调研进行产品定位,分工明确。小组内共同讨论项目实施步骤、团员汇报、组长总结,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最后,通过团队协作和共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得到企业的肯定。

4.实现教师角色转换。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由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指导者和监督者。教师在引入项目前要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选取适合项目教学的案例,自身还要具备丰富的设计实战经验,对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在引入项目后,要认真与项目单位沟通,聘请专家或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完成项目教学任务。

(二)项目成果展示与评价

项目活动结束后,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采取作品展览、多媒体展示、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懊悔,并相应地进行引导。项目成果评价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评价应当以社会市场需求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时,注意过程评价、小组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要结合设计项目工作过程中各阶段的成绩,突出操作能力和创意能力。在终结性考核评分中,根据社会市场需求采取评分制度,参评评委是企业设计师、甲方代表(市场需求者)、本校专业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成绩评估,在保留学生艺术个性的同时,还要强调设计的作品是否适合社会市场的需求。避免学生在做设计方案时不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盲目追求自我个性,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综合评价,主要是考核学生综合知识的积累。学生对以往学过的设计知识及印刷相关的知识能否主动地学习和掌握,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注重提高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对自己设计作品的创意内涵是否能够表述清楚,都会直接影响其与商家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考虑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三、项目教学法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8篇: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关键词:包装设计;创新;创业;实践;实验室

包装实验室是产品包装设计的研究基地,是高等学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信息化、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包装设计变革可能到来,而变革以后大学生进入职场就业的巨大压力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包装设计人才,需要怎样培养新型的包装设计人才的问题值得深思。

一、实验室改革创新是基石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命题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健全创新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加强创新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强化学生能力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及加强校企合作等依托“创新实验室”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对策[1]。

(一)包装产业新要求

目前,我国年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包装制品是瓦楞纸板、塑料编织袋、复合软包装、金属桶,其中瓦楞纸板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包装行业大而不强,存在诸多瓶颈有待突破。我国近些年来,年均增长速度达18%左右,尤其是在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包装工业仍保持了17%的增长速度[2]。产品包装设计是包装设计的一部分,是产品销售的重要内容之一[3]。

(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重要人才资源,为了能顺应商品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作为教育者必须着力提高包装设计专业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

有数据表明:美国在读大学生中有创业意愿的人占70%,毕业后实际创业的占20%;中国在读大学生中有创业意愿的占80%。但毕业后实际创业的只有0.02%。这组数据表明美国大学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与现实社会契合度较高。很多大学周边10倍于校园面积的土地上,校园氛围自然延伸,学生从学习到创业过渡自然,不需要经过“否定之否定”[5]。相比之下,中国的实际创业率略低,对创业成功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改革实验室创新创业是能力

(一)创新高等包装教育实验室创业能力

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以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过来。为适应高等院校发展的需要,各院校均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力度。各专业尚未具备自身独特风格的实验室,实验室在各专业之间共用现象普遍,有的专业学生数量少,致使大量设备仪器长期闲置,利用率很低,从而严重地制约相关专业的发展[6]。

(二)刺激大学建立创新创业能力

管理机制混乱,缺乏宏观调控手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沿用院系室的管理模式[7],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验室按照专业课程进行设置,许多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一方面,经费不足使投入成本较高的专业类实验室处于长期紧缺状态,难以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另一方面,用十分有限的经费建成的专业实验室却使用率不高,此类实验室专业针对性越强,专业规模越小,闲置程度高,不能形成整体优势与合力,客观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三、结论

在我国包装工业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包装实验室在国家教育教学改革政策及创新创业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探索了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首先,包装实验室教师应高度关注世界著名高校的教育教学方法与体制的变化,全力提升专业水平,使得包装设计专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其次,调整优化包装实验室组织结构,实现创新创业体制的完善,健全包装实验室管理的各项创新创业规章制度。同时,实施分层次的包装创新创业教学体系,项目负责到人,由学生负责,教师督导,来实现高等教育包装实验室体制改革目标,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志堂. “创新实验室”视域下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  009(004):65-68. 

[2]魏建兵. 现代包装设计的起源及发展探究[J]. 中国包装, 2017, 037(006):24-26. 

[3]Fan Kang, Chen Yingyan, Zhou Yangang. “Research on Innovative Design of Product Packaging. ”null [J].(2015):0.Print. 

[4]江晓燕. 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J]. 科教导刊, 2015, 000(018):8-9. 

[5]明德伦. 关于大学生创业数据的解读[J]. 深圳青年, 2015, 000(001):P.1-1. 

[6]李凯. 大学生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1):229-230. 

第9篇:包装设计与制作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核心素质;岗位能力;课程体系;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23-03

包装业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岗位能力强的人才来支撑,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包装业普遍存在的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随时面临技术革新和改造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高职院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以下简称包装专业)面对包装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包装印刷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素养和职业岗位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是高职院校包装专业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岗位能力是高职生的核心素质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既包括毕业生自身的身体条件、就业态度、自我形象、岗位能力(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转移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及自我管理能力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政策等外在因素。对企业用人的调查表明,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毕业生岗位工作能力的欠缺是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许多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大部分岗位都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希望上岗后马上就能胜任工作,并且还强调从业人员工作能力与工作要求的适应性和匹配性,并能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和岗位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应把岗位能力作为学生的核心素质来培养。

二、包装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

1.市场调研情况。近年来,包装专业全体教师多次深入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成都永发印务有限公司等30余家校企合作企业,采用到企业参观学习、与企业人员进行座谈、问卷调查、对以往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对企业的用人情况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调研。调研发现目前包装印刷业最紧缺的人才一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够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二是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行情,能对技术和营销提出改进意见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调研还显示高职院校包装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弱,大多缺乏基本的经济分析和市场预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策划能力不够;文字功底浅,归纳总结能力差,对具体工程技术状况表达不清,甚至词不达意。调研还反映出所有企业对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意识、抗挫折能力等非智力素质都有强烈要求。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应该是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技术型人才和智能型高级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分析和岗位能力分析。包装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迄今已为社会培养了四届,共计416名毕业生,主要在我院校企合作企业就业。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获知,他们就业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包装产品研发与设计、包装工艺设计与管理、包装品质量检测与控制、包装印刷生产、包装材料与设备采购、包装产品营销等。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得知,完成包装印刷企业目标岗位任务所需的能力包含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拓展能力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能力即通用能力,是所有不同专业的高职毕业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语言表达、交流沟通、团队协作、时间管理、制定工作计划、评价总结工作成果、健康管理、求职择业的能力。专业能力即运用包装专业知识和技术完成某种岗位任务的能力,包含岗位基本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如基本的审美、包装材料的选用、通用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计算机排版、包装印刷、包装印刷设备维护保养、生产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管理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包括专业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包装结构设计与盒型打样、包装装潢设计、包装产品制作、包装测试与分析控制等能力。岗位核心能力是岗位能力的重心部分,是区别岗位和岗位分化的基础。拓展能力即运用各种知识、方法和经验去综合分析判断问题,做出正确决策并实施管理的能力,包括基本的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组织协调、自主创业等能力。

三、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由于包装印刷企业岗位能力具有复杂、多层次和交叉等特性,因此包装专业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打破传统的学科性,以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和主线,构建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1.理论“必须、够用”,突出实用性。包装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依据高职教育的规律、特点以及毕业生所面对的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需求,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以“必需、够用”的原则,课程内容安排上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性,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问题。

2.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企业需求反映课程的社会功能,是课程开发的前提,在课程构建中起着主导作用。知识体系反映课程的教学功能,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支撑作用。个性发展反映课程的教育功能,是课程开发的纽带,在课程开发中起着核心作用,对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把企业需求、知识体系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包装材料与测试》、《包装结构设计》、《包装CAD》、《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工艺与设备》、《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通过开设《广告设计与制作》、《市场营销与策划》、《包装企业经营管理与法规》、《包装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专业英语》等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岗位拓展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能力递进。岗位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包装专业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可按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拓展能力、岗位适应能力依次展开,并依据每个阶段能力培养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每个阶段具体对应的课程如表1所示。 4.课程整合。伴随包装技术的进步,综合化、信息化、计算机化已成为岗位新的基本要求。要保障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对能力需求的变化,对课程进行有机整合。一是对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如把《包装材料》和《包装质量检测》两门分属于理论性质和实践性质的课程整合为理论实践融为一体的《包装材料与测试》一门课程。二是按常见包装材料设置综合性课程,如依据纸张设置《纸盒包装设计与加工技术》、《纸箱设计与成型加工技术》等课程,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5.强化实践操作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职业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实践操作技能课程,形成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课堂实验技能训练、实训中心操作技能训练、实习工厂或校外实训基地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组成。实践训练中要依据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来选择和组合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关键技术能力。

四、包装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启示与建议

1.专业培养目标要明确。包装专业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除了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外,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服务于产品包装、包装印刷企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的既懂设计又懂印刷,具有实践和创新精神的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多种形式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弱,岗位能力不足,这与“零距离”对接的目标极不适应。所以,高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包装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推行“学训结合、学赛结合、学岗结合”的教学模式,将设计任务融入课堂,实施项目化教学管理,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

3.重视校企合作在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点,它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使学生在校求学期间能有机会到企业进行半年或者更长时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真实环境和具体岗位上开展生产、管理和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对岗位、职业的感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获取工作经验,较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

4.建立完善的专业课程教学和考核标准。以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后,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的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标准的制定要依据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要能体现出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融为一体的岗位能力培养结构。二是要建立量化的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每个教学环节制定量化考核标准进行考核,综合评定教学成绩。对学生考核也要结合岗位任务需要的具体知识、能力、素质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并严格执行。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专业课指导教师和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训,完成每个项目后要及时考核,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王冬梅.高职高专类学校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2]万达.高职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发展新模式探索[J].中国包装,2009,(04).

[3]徐筱.高职类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包装世界,2011,(07).

[4]吴艳芬.高职院校中包装技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培养[J].印刷世界,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