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这就是生活作文精选(九篇)

这就是生活作文

第1篇: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法国著名的作家雨果说:“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脸上的冬色。”请微笑的面对生活吧!因为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同样也会对你报以笑容的。人生虽然是一冬铺满荆棘、坎坷、曲折的路,但日子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永远像我们翻开崭新的一页。

笑口常开者幸福如春。笑,它将化为和煦的春风,将为你送去暖暖的春意。笑待他人,你永远年轻。不要过分的期待自己的辉煌,不要过分的重视自己的地位,你便会过得坦然而自信——没有蓝天的博大,却可以有白云的悠然;没有大海的辽阔,却可以有小溪的执著;没有花的芬芳,却可以有小草的淳朴——面对生活坦然的微笑,并投入生活的激流,便会找到真实的自我,找到生活的快乐。

朋友们,当你处在困难之中时,请以真诚的微笑面对吧,你会信心百倍的摆脱困境的;当你失意时,你应该微笑,要以自信的微笑驱散罩在你心头的那片乌云,去迎接另一个晴朗的艳阳天。让我们微笑的面对生活吧!生活就是这样。

第2篇: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在我国,每年都会传出有些明星或者其他人因对“生活”失去信心而自杀。依我的观点看,他们这样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物质生活非常的优越,但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格外的空虚,以致于他们没有一点生活的安全感和充实感。他们就属于被“生活”打败的人。这些人其实并没有真正享受到“生活”快乐与温暖,而只是片面地只看到了“生活”的阴暗一面,他们的神经因此而过度紧张乃至造成崩溃,这也就是他们没能真正认识“生活”与享受“生活”而造成的危害。

相比之下,一些普通人就做的很好。就拿我的爸爸妈妈来说吧!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就是“知足常乐”。他们都是在岗职工,虽然工作中与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不愉快的时候,但是他们始终热爱着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在我面前,他们很少抒发对“生活”的不满,他们始终坚信世上好人多,社会始终在进步。他们对待“生活”善于计划,也很善于用看书学习与适当的玩乐去充实自己的空余生活。我想这种积极、乐观的“知足常乐”就不失为一种美妙的“生活”!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生活”也不例外。“生活”有时就像一片片帆,帮助我们心中那理想的船,到达成功的彼岸;“生活”有时又像狂风和闪电,撕碎我们对理想的追求。我们既在与“生活”中的不公平的事情作斗争,又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温暖。所以,我们对待“生活”一定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依靠“生活”给予的动力,走的更远,更远。

第3篇: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月考结束了,望着自己的成绩,心里一阵酸楚,考砸了,平时话多的我顿时安静了下来,心里很乱,面对同学们的奚落,往常了呵呵的我此时被弄得哭笑不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回到家,妈妈的脸色也十分难看。“你不是很牛吗?你再牛啊?谁都比你考的高……。。”一句句话刺痛了我,我不服气,但是此时,我把已经憋在嗓子里的话咽了回去,即便我对别人有千百个不服,但事实摆在眼前。生活就是这样的,让人无奈。

随后的几天,上课时,老师总是找我的小毛病说个不停,关注我的一举一动,甚至把别人的错误和我联系在一起。我是多么生气,真想去反驳她,可谁叫自己考试失利了呢!生活就是这样的,有时让人压抑,让人无奈。

因此,那一段时间,我一直了自己的脾气,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改掉了自己的坏习惯,一切都在不经意间转变了,我比以前认真了。生活就是这样的,要积极的面对。

我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如此盼望考试,我认为我就是一只笼子里的小鸟,渴望像天空飞去,我努力的扑腾自己的翅膀,那期中考试的好成绩便是打开龙门的钥匙,我只有拿到钥匙才能逃离。我花了不少的精力在学习上,我相信我一定能够成功。生活就是这样的,让人期待。

期中考试终于来了,我如饥似渴的拿到了考卷,专心的做,眼睛不放过每一道题,知道考试结束,我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

第4篇: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一、 在家庭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基地,生活中有很多作文素材,我们语文教材中让学生练习作文的要求也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的生活除了学校,大部分都是在家中,所以,家庭生活也给我们学生的作文提供了很多素材,学生之所以写不出来就是因为他们平时没有观察自己的家庭活动,没有去思考自己的家庭活动。这些作文素材没有在学生大脑中留下印象。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从家庭活动中获取写作素材。平时让学生留心自己亲人的相貌特征,父母一天的劳作。家中的重大事件,家中小动物的生活习性等等,并把这些内容记在心中。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就可以随时从大脑中提取来写了。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习作3》时,当时先让学生阅读《红豆、黄豆我来分》这篇例文的时候,李明站起来说:“我知道是什么原因,就是因为黄豆是圆的,红豆是扁的,所以可以用滚动的方法来分开这两种豆子。记得我曾经在我农村的爷爷家过暑假的时候,我爷爷在先黄豆种的时候,采用的就是用高梁节串成的锅盖来种的,和这种方法非常相似。”看来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还真不少,所以我就顺势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在家庭中有哪些新的发现,在班级中交流。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我们家的窗户玻璃一到冬天里面就会起一层雾,后来我查阅资料知道那是因为气温的原因,有的学生说……学生都争先恐后地说出他在家庭生活中的发现。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作文素材呢,这与我平时让学生多学会观察自己的家庭活动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多留心身边的一些人或事,在观察、发现、捕捉中充实头脑,从而写出感情真挚、触摸心灵的作文。这样,在写这方面的作文时就会下笔如有神了。

二、班级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的学习,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可以在活动中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所以,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活动,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如果要求写的作文主题是我们没有搞过的主题活动,那么,我们就不能让学生凭空捏造这个活动,而是要让学生先进行这样的活动,然后再让学生写作文,这样,孩子们既可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增长知识,又可以在活动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那么,写作灵感就会在瞬间迸发出来。作文的时候就会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来。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2》时,要求学生仿照例文《决赛》来写一次比赛。但是学生由于是刚开学,学校与班级基本上还没有组织什么活动,所以,在教学《习作2》前,我先让学生组织一次拔河比赛,在比赛之后,我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比赛的过程,学生的比赛状态与心情。这样,在进行完拔河比赛之后又对学生进行作文梳理,学生已经积累了许多要说的话。这时,我再让学生来理解例文中的主次详略、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然后再让学生依照例文的描写方法来写这次的拔河比赛。学生由于有了素材和参考的范文,所以写出来的大多都是文质优美的文章。

三、在节日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每一个重大节日,都会有相应的活动,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过程。让学生在节日的活动中细心观察,仔细体验,也可以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所以,在国庆节时,我会让学生到我们的广场上看升旗,中秋节我会让学生回家体验亲情,春节我会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每一天的所做所围以及身边的人或事。这样,学生由于在节日里虽然有时不是自己亲身的体验,但是对自己的所看进行所思,就一定可以写出好的作文。

比如,在母亲节这一天,为了激发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热爱,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让他们理解父母的勤劳与付出,所以,我特意在母亲节这一天,让学生在这一天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事,给母亲一个惊喜。然后在班级中开展一次“我为母亲做件事”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在班会上说一说自己是替父母做了一件什么事。并说一说做事的过程以及自己的心理变化,心里是如何想的,自己是如何做的。父母是如何说的。就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把自己在母亲节为母亲所做的事完整地说出来。而且有的学生把自己由不情愿或不好意思到主动要求帮着母亲做的心理变化描绘得十分深刻生动。而这时,我再安排学生写作文,学生都可以写出独具特色的个性文章来,即使是平时语文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能完整地表述出来。语句通顺,写出了真情实感。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了对自己父母的爱。

四、在阅读活动中积累作文素材

第5篇: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一、搭建教师榜样平台

语文教师要敢于写下水作文。对于写作技巧,篇章结构,从小学到中学,教师已经无数次地在课堂上讲解写作理论,可是效果甚微。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下水试试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师写下水作文,这是值得语文教师称赞的。现实的作文教学状况是教师往往只停留在纸上谈兵,一味地讲解写作理论和写作技巧而已。鲁迅先生说:“写作技巧是没用的东西,只是经验中的经验”。由此看来,我们的语文教师教写作不应该只是教理论和教技巧以及篇章结构这么简单了,而应该为学生做作文示范了。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敢于写下水作文,你才能在讲解写作技巧的时候将技巧转变成写作的实践,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将理论变成实践的作文,让它作为学生写作的范本,起一个率先垂范的作用,依托它去影响学生。其次,要敢于让学生评教师的作文。依据写作理论的评判标准,让学生对教师的下水作文作出自己的评价,让学生给教师的作文打分,从中掌握写作技巧,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三,教师自己也要写得出高质量样榜作文,有几把写作的刷子,使它成为自己引导作文教学说教的本钱。这样一来,教师的作文就有利于学生模仿,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能写一手精彩的文章就是一部最有说服力的写作教材。在这一点上,只要我们长久坚持下去,肯定会有好的作文教学效果产生。

二、搭建激趣褒扬平台

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头痛,一到作文课就厌烦,大多数学生就会哀声叹气,这是作文课遇到的普遍现象。学生讨厌这样的事和不愿干的事,试想一下,学生能学好吗?写作文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的确不错,但它是可以解决的。文章是作者情感迸发之物,它不仅仅是靠写作技巧来完成的,有时候是需要靠内心情感的驱动力来完成的。想要学生具有内心情感的驱动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乐于写作、自愿写作、积极的写作、主动写作,第一要解决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1)作文有用才有趣。人的一生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作文,作文处处都用得着。如,写书信、写总结、写报告、机短信、写产品的广告语、写祝贺语等等。这是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的。如果我们想将来能更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就必须要过作文这一关。作文写好了使人终生受益。作文即生活,生活是活的语言,是交际传递的使者。作文是有价值的,是人类生活交往的语言,只有让它在生活中运用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它的价值。作文是交际需要的练兵场。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作文有用的意识,学生作文是解决需要而写的,以此形成爱好写作的习惯。

(2)赞美激趣。学生怕写作文,厌恶写作文,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语文教师在长期的作文写作课中引导不当造成的恶果。如,批改作文时评语不讲究艺术,随意打压、妄下断语、乱扣帽子、一无是处等等。这样的评价无疑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形成写作的恐惧症,学生还有什么兴趣写文章?实际上,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删改得多,评语写得多,学生们能认真地去看吗?去研究吗?学生真正从教师的评语和修改中学到了多少东西呢?恐怕教师们都无从考究。据此,我认为,语文教师评改作文之时最好不要一棍子打死,也不要动不动就做无厘头的评判,更不应该“扼杀”学生的观点,对学生出现的各种观点和风格要有包容的心态,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不能以个人的评判标准、个人的喜好和厌恶来衡量学生作文;教师应尽量少批评,多一点肯定和赞美,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写作环境,以免造成心理障碍。著名教育家周弘老师说过,好孩子是赞出来的,聪明的孩子是赏识出来的。希望我们的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不妨采用鼓励的做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哪怕是一文不值,也要采用温和委婉的语气或者带有商量的口吻提出善意的修改意见,这样一来学生一定会乐于接受,这也就易于解开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结。

三、搭建有话可写平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们经常听到学生们发出哀怨:作文作文,气死人;作文作文,难死人。学生们之所以“气”和“难”,其实就是没有写作文的“米”。然而学生一旦有了写作的“米”,即写作素材,也就解决了有话写的难题。依此看来,作文素材是学生作文有话可写之本,学生作文必须有素材的积累。作文教学也必须解决学生有东西可写的问题:

(1)留意生活,从自己身边积累素材。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摄取生活瞬间,使之成为吸收进来与释放出去的源泉。让生活变成写作的原型。多姿多彩的生活就是学生进行创作的无尽源泉。

(2)将学生带出课室,在大自然中积累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为此,教师要有安排,适当地走出课堂,鼓励学生从课堂外吸取营养,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大千世界就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描写生活,乐于写观察笔记、生活笔记、读书笔记。让学生在广泛的空间里自由地挥洒,自由地想像和联想,完成思维与生活的对接,实现思维的升华。

(3)多参加活动,从体验中积累素材。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主要场所。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迸发激情的基础。学生只有善于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了解生活,才能找到写作的素材。

四、搭建理论联系实践平台

第6篇: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关键词】还原生活 贴近生活 走进生活

要解决作文难的问题,就得亲近生活,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很多学生怕作文,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脑子里没什么东西可写,一片空白。怎样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还原生活,再现生活

“生活即教育”是叶圣陶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这是谁都知道的。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一个人的原生态,就是社会原生态,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契机——还原生活。教学时,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课堂表演,再现生活本真,才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欲望,才会产生一种非说不可的心态。

比如,我让学生写作《我的班主任》时,精心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班主任和学生互通电话,要求学生要惟妙惟肖,然后互换角色,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角色中体验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关心和体贴。这就是还原生活再现生活,学生就急于表达了。

二、作文题贴近生活

作文题目就是作文的灵魂,鲜活的贴近生活的文题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在命题时要精心设计,要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学生,避免单一化,可采用半命题、自由命题的形式,从接触到的能认知的实际生活出发,每次作文要设计多元化命题,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切入口:

比如,一件难忘的事、自豪的事、后悔的事,可以干脆来个半命题的,一件xxx的事。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肯定躲不掉这三种事情的缠绕,那么学生就都有要说的话了!

三、写作走进生活

作文素材是从现实生活及大自然中汲取的,要想让学生作文有取之不尽的素材,那么,我们就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让生活告诉学生怎样写作文。

1.细心观察,留意生活,积累素材

我们要引导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留意生活,积累素材,那么大千世界就成了他们取之不尽的素材库了。

例如,街道上的细微变化;家中生活设施的改变;父母脸上的皱纹;同桌的变化等等,凡是符合学生年龄段,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去感受,慢慢地,学生笔下的世界就会变得精彩起来。

2.创设氛围,大胆想象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教学“假如我是……”时,教师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分小组计分,让他们在一个个“假设”中勾勒自己的理想、抱负,描绘出自己灿烂的未来。

3.参与实践,写出真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陆游的《示儿》里的两句诗,意思是说,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有最真实的体验,书本上的描述,绝对没有亲身实践的真实感,同样的道理,学生只有参与实践,走进生活了,笔下的场面才会生动逼真!

七年级上册中有一个要求学生在描写一件事或一个场景中用几个象声词的练习,看似简单,但如果教师没有精心设计,学生是写不出真实而精彩场面来的。有一回,正好有个摄制组在我们这里取镜头,我带学生本来打算去野外看风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景象写一段话的,但是见了这样的场面,不仅是学生,就是我也挪不动脚步了,于是,我就随机应变,让学生看了一会儿,直到换场景了,我和学生们才离去,但是我知道,这样的场面是偶然的,我们还是要去亲近自然,同时,因为摄制组拍摄的是战争题材的,可能有的女生不喜欢!于是,作文本上“湖面炮声隆隆,汽笛声声,曳光弹腾空而起,人工烟雾笼罩湖面”“蓝色的天空中伞花朵朵,刺耳的呼啸声不绝于耳”等一幅幅声像结合的立体画便跃然纸上。

四、作文评语注重激励原则

不知道同行们是否也有这样的发现,学生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分数,也十分关心评语,他们很在乎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否得到了肯定,因此,我认为,评语就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关键就看你如何用了。

在实际操作中,我是这样尝试的,注重感情;注重趣味;注重激励。我们的评语如果敞开心扉,如话家常,扣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在用心关心他,在欣赏他,在发现他,我们是要和他们谈心,而不仅仅是谈话,那么学生也就会敞开心扉,写出真心话来,露出真感情来,学生的写作冲动就会大大增强,进而爱上作文。

我班一个父母离异、性格孤僻的学生在《我渴望》中吐露对妈妈的思恋。我的评语是:“从你文章里,老师读出了你对母爱的渴望。你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让老师泪眼朦胧。你是个优秀的孩子,老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你的家人会对你刮目相看,并以你为荣的。”这个学生从此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容。

偶尔的幽默,可以给学生创造出愉快的学习情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有个学生,喜欢用“而”,我给他的评语是:“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儿时少而而!”此后这位学生,就不再“而”字满天飞了。

赏识性的评语,对学生的激励是相当大的。记得我班有个学生,喜欢背一些唐诗宋词,有一回在作文中引用了几句,我当即给予肯定:“你真了不起!能把古诗文巧妙地运用到写作中来。”后来这位学生,每次作文,都能很巧妙地引用几句诗词,作文水平简直是日新月异!

当你面对不符合写作要求的作文时,不要直接批评,要善于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发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个学生在《二十年后的我》中,大谈特谈他现在应该努力学习,为二十年后积累知识,却忘记了二十年后,他在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我并没有直接用“离题”“重点不突出”指出文章的不足,我这样评价“换一个题目,这文章很不错,可是你却忘了,二十年后,你在干什么”。这个学生看了批语后,马上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了修改。

生活是学生的素材库,只要让学生走进了生活,就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她离不开生活。”让我们带着学生走进生活吧。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上海亚东出版社,1928.4.

第7篇: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当然,这个所谓的“周遭世界”,却会因为我们自己的意向性赋予,从而会显示出不同的面容和姿态。上个世纪前半叶,为了克服主客二分的传统与形而上学观念,也为了克服现象学自身的危机,现象学大师胡塞尔遂在其晚年提出了“生活世界”的观念。而他的这一观念,实际上源自于其早前确立的“主体间性”之立场。然而,他却很自然地把这个“生活世界”看成是克服欧洲科学危机的关键理念。重要的是,在胡塞尔看来,欧洲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根本上的、将世界客观化、技术化的“意图谬误”———而这将会使人与世界彻底分割,从而出现人的生存危机。最终他认为,“生活世界”将起到扭转乾坤、颠覆传统的目的和作用。因此,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始终具有发生———历史的特征。它是由人所建构的、实践的周围世界,这个周围世界作为许多周围世界中的一个处在历史及其传统的视域之中”[3]。

事实上,人们所生活的空间往往会因其自身的意向性赋予而产生变化———就像我国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所言的“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那样。这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世界”,作为众多“世界”中的一个,却又是与他者相异的。它将在人的作用之下,不断“生发”和“构造”;也将涌现出更多的可能性和相异性。如此一来,我们的生活世界其实也就更加复杂,更加具有可塑性和构建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些现象却又都暗示着这样的事实:我们的生活世界在产生之初就有“理想化”的意向和目的。即是说,“理想化”是生活世界的潜在构建意图;也是与未来发生联系的关键环节。因此,可以说,“理想化”与“生活世界”是相互缠绕、相互建构与生成的关系。于是胡塞尔认为,“所有理想化及其意义基础都起源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使得这些理想化得以可能并且引发了这些理想化。”[4]当然,我们知道胡塞尔的这些概念都是以现象学的建构为根本目的的。也就是说,这些概念均是“纯化”(或“还原”之后)的意识之内的观念。现在我们在这里借来使用,主要是为了阐明生活世界与文学精神之关系,而并非是想要将其庸俗化或世俗化。准确地说,胡塞尔的这些概念都是在现象学的逻辑之下才具有其意义的;而且它们都是具有先验化倾向的术语。不过必须注意的是,当我们将其“还原”(或“置放”)到现实领域之后,我们毕竟也能从中看到:生活世界是我们生活的本源。

不惟如此,生活世界的经验性、文化性与历史性(或时间性),也将使其原初性、未来性和创造性得以彰显。而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当然就是人。这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通过对于自身精神性的探索和创造,来丰富生活世界;从而,它也也能将生活世界带入到一个真正的伦理性领域。然而若想真正做到这些,那么我们就需要倚重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是实现、构建和丰富“生活世界”的最佳途径和场域。这是因为,相对于“生活世界”的客观化、或近乎“僵化”之面向,文学艺术更以其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来显示其自由与超越性。准确地说,文学艺术以其新鲜、生动与活泼的形象展示着生活世界,也构造着生活世界;同时它还能够引领人走向自由与无限……换句话说,文学艺术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建构生活世界;也会从精神上真正带领人走向自由和超越。作为艺术的一种,文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最为紧密,也最为复杂。从生活世界的角度而言,文学的发生发展将会与前者息息相关、彼此融通、或交互反馈。简言之,文学是生活世界的起点和未来。

伟大的文学作品展示的是一个可能的世界,一个无限而自由的“生活世界”。甚至,文学就是一种冒险和欲望,或一次跋涉。这是因为,“伟大的文学是眼睛所能看到的:无止境的冒险和欲望。若欲望的漫游不存在的话,文学也不存在”。[5]事实上,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的本质结构就在于,它作为物理自然的环境以一个身体的、动感权能的自我性为中心,而这个自我性本身又始终感知———经验地朝向它的周围世界的个别事物”[6]。这就是说,自我(主体)的意向性(指“建构性”意向),将会使“我”朝向“物”,也使“物”朝向“我”。当自我(主体)凭借意向创设出“作品”———文学的或艺术的作品———那么,这些作为“再造”之“物”也必然就会含蕴着无限的精神意味了。作为一种独立性的显现,文学或艺术作品一经出现,看似就不再与生活世界有牵涉。然而重要的是,此时的它却更像是一个“中介”和“枢纽”。因为,正是在这里,“生活世界”和“文学精神”才走向合流和融贯为一的。按照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由于其自足的在场却又堪与自身构形的不受任何压迫的纯然物相比较。”[7]如此一来,文学艺术作品看似是自足的世界。不过需要记住的是,文学艺术作品将自我“涌现”。而且,它所涌现的正是那些“本源”性的东西:生活世界的片段、细节、或踪迹;文学精神的纯粹、本真和崇高……换句话说,文学艺术作品事关存在与真理。正因如此,海德格尔才坚定地说:“在艺术作品中,存在者之真理已经自行设置入作品中了。……那么,艺术的本质或许就是: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8]同时,通过对于梵高绘画中的那双“农鞋”的著名解读,海德格尔再次告诉我们:“作品把大地本身挪入一个世界的敞开领域中,并使之保持于其中。作品让大地是大地。”[9]这也就意味着,“作品”就是“主体间性的”世界。它既呈递过去,也展望未来;既出自生活,又出离于世界;既隐含自己,又面向他人;既显示传统和秩序,又反映自由和超越……而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生活世界”和“文学精神”的联络经由文学“作品”;而这些文学作品,更是在历史的无穷读解中再现和建构了新的生活世界和文学精神———并使之不断走向进一步的自由、超越和完满……当然,文学更应该是以批判性的回归和反馈,来促进和推动生活世界走向发展、走向成熟。重要的是,它的批判性将会使得生活世界抛弃那些欲望、偏见、以及媚俗之倾向,从而逐渐走向明朗、纯净和澄明。不过,文学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故而,它也需要用生活世界的经验、真理和价值标尺来度量、调整和修正自身。因而,这二者必将相互关涉、相互推动的。而且,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而“真正的”生活世界却是没有局限的。故而,这些“真正的”生活世界(指经由修正的努力之后的“生活世界”),会不断地赞赏和推动文学精神寻求新的超越之探索和努力。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和社会处于一种连锁反应般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这不仅表示它们总是相互影响着,而且意味着一方的任何变化都与另一方的变化相互关联着,并向自己提出进一步变化的要求。”[10]如此一来,这其实也就意味着:“生活世界”将与“文学精神”一道,如德国文论家莱辛所说那般“包孕过去,启迪未来”。因此,“生活世界”与“文学精神”实际上是一种互相印证、双向回馈与相互构建的亲密伦理关系;它们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和生成之中。而在这一构建过程中,文学自身也将必然地走向显明、本真和纯粹……

不言而喻,当文学走向自身的显明与本真性存在之时,那么由生活世界而来的文学精神也就必然是一种自由的和超越性精神。它是一种“生成”,也是一种实践———它在创造的同时,也将自身和我们引领至自由与超越的境域。基于法国哲人德勒兹,“文学也是一种生成问题;它与其说是一种模糊场域的发生,不如说是创造认同、模仿;文学同时是实施实践原则的能力。”[11]如此说来,文学与自由紧密相连———或者说,文学就是自由!然而,在一个貌似自由的年代里,谈论文学之自由或许是奢侈的。因为,前者是现实的面相,而后者却是理想的期待。换言之,这二者显然是悖谬、或者至少是难以相容的。不过作为渴望着无限、却又始终是有限的“此在”(即“人”),对于自由的梦想和期待从没有停止过、也从没有放弃过。由此观之,文学就是人实现自由的一种路径和可能性。进而言之,文学就是这样一种趋向自由的求索或拯救之路径。纵观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学在其过去的历史场域中肩负了太多的重担,从而也造成了其自身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事实上,文学不是历史、或政治的附庸和书写,也不是道德教化的卫道士,当然也更不能成为物质及其利益的中介或帮凶。所以,作为自为而自在的文学,将必然就是自由的。当文学沦为一种工具,她的批判立场和自由品质将消散殆尽;而当其作为此在生存的真理、本质或精神的体现之时,她的自由和理想才能真正体现。如此看来,那些所谓将文学看作是“留声机”、“传声筒”之类的看法甚是荒诞。曾经,道德或政治的过度评判、过度阐释抑制了文学的生命力,也使得文学一度陷入尴尬的逡巡和无所适从的慌乱之中。当然,过度放纵文学的书写,也会将文学引向无尽的深渊。如果有一种标准,有一种人人皆感称心如意的、一如荷尔德林所言的“尺规”存在的话,那么问题将会十分简单。可是,荷尔德林也说过,“大地上有没有尺度?绝没有。”[12]于是,当我们试图寻找这样的标准或尺规之时,我们也必将陷入迷惑和困顿。然而,现在的问题却是:当我们面对文学,面对无尽的质疑、挑战、颠覆,或者是当我们试图重构文学的立场之时,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或许应该是:文学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到底什么是文学!其实,文学很简单。她就是将自由的精神灌注到人们的生活的细节里,就是将普泛化的文化经验积淀在时间的碎片里,就是将同情的理解置放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关键是,“文学不是生命的再现而是表现;不是人物或作者的个体或私人的生活,而是一种生命。”[13]这是一种“内在性”的生命,也是一种关涉自由的崇高书写……虽然,当下时常出现的、庸常化道德化写作,因其道貌岸然或言不由衷、而必然要遭受嘲弄和耻笑;然而,对于纯粹感性物欲或精神冒险的疯狂写作,我们却也并没有给予真正的、或足够的批判。所以,在现时代,文学有陷入“娱乐化”、甚至是“自娱”的风险。那么,基于文学本身的价值考虑,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我们都必须要认真审视这一问题。虽然,文学在当下的生活世界中貌似是自由的。可是,它毕竟失去了自己赖以存在的价值质素,或者说它已经失去了自由真正的内涵。在过去的数十年里,人们对于文学的肆意解构,使得文学不断丧失自身的生存场域和话语权,而它也在不断地、一再地构筑“马其诺防线”。只是,文学依然难掩颓势;但是,文学拒绝缴械。君不见,关于“文学终结”、“文学死了”之类的惊人话语早已出现多年,文学不是照样存在吗?其实,文学始终处在不断的发生、发展和流变之中。德勒兹认为,文学就是一种“生成”。准确地说,“写作是一个生成(becoming)问题,它是未完成的,总是处在形成之中,并且它穿越了可能经历的事态和已经经历过的生活经验。它是一个过程,即,一个穿越了可能的和已经历过的生活的生命过程。”

文学,就是这样的一种自由的生成。我们认为,那些极端的偏见或语无伦次,实际上都将自己推向了话语的悬崖。所以,一种极端的话语往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语出惊人死不休”的意愿,它往往是说话人极端心态或焦躁心性的潜在表达。这就是说,文学永远以其自由的品质拒绝此类言说的腐蚀,也必将使得自身达致自由而唯美的诗性空间。从而,文学就真正是自由的象征。诚然,文学的自由也必然是有限度的自由。梅洛-庞蒂曾经指出:“自由无所不在,也可以说,无所在。”[15]这当然也就是说,他认为自由是一种有限度的观念(当然,他是谈作为整体的“人”的自由)。虽然梅洛-庞德此处的“自由”并非是指文学的自由,但它却也指出了自由的本质特征。换言之,任何自由都是有限的自由———我们认为,萨特所谓的“绝对自由”只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设想或理想而已。事实上,自由的本源指的是人的自由,文学的自由直接指向和表示的是人的自由。准确地说,没有人的自由,也就没有文学的自由。也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才渴望自由、追求自由,期望通过自身的有限通达无限。我们认为,文学直接地体现了人的自由理想和本质。或者说,文学在当前这样的一个时代里更加体现了这种期待,也更加显示了它的急迫性和伦理性。当我们在谈论文学时,我们首先就是在谈论我们的自由。因此之故,苏珊桑塔格曾经正确地指出:“文学是进入一种更广大的生活的护照,也即进入自由地带的护照。”[16]如此说来,自由就是文学的本质,也是人的理想之境。

一个国家、时代,或者说在一个特定时期里,如果文学的自由不能得到充分体现,那么人的自由将也不可能得到应和与呼应。进而言之,这样的国家或时代,也必将陷入到死气沉沉、或无尽的深渊里,最终无以自拔。因此我们认为,文学是一种自由的呼唤、对话和应和。为此,苏珊桑塔格坚定地认为,“文学是对话,是回应。文学也许可被描述为人类随着各种文化的演变和彼此互动而对活生生的事物和行将消亡的事物作出回应的历史。”[17]毋庸赘言,这显然意味着这一洞见:文学就是自由,就是对话和交流,就是理想的阶梯与旗帜。即是说,文学的精神性、崇高感和独立性都是在自由的旗帜之下得以高扬的。没有文学自由精神,文学将是面向死亡的独自舞蹈,也将是此在在世的虚无体现。事实上,作家必须要将写作作为“事业”来呵护与捍卫。惟其如此,作家才是独立的,也才是自由的。也正因为这样,德勒兹说道:“作为看者和听众的作家,文学的目的,是在构成理念的语言中的生命的通道。”[18]同时,一部小说、一首诗篇,或者是任何一个文学文本也都是作家精神与思想的体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一部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或被置放于文学场之后,它就不再仅仅是属于作家的“私人性”产品了。这也就是说,它必将是具有主体间性的事物。而这,在当今这样一个批判的时代里,既是文学的不幸,也是文学之大幸。因为,作为独立和自由的文本,它将接受读者的“再创造”,当然它也必将遭受读者的评判。然而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略、体验和判断此一文本能否成为“作品”。法国作家布朗肖说过,作家从来不读他自己的作品。这就意味着,作家将自由的权利交付给了读者,读者有权进行阐释和评判。准确地说,只有在这样的自由阅读和自由书写中,文学才能逼近本真性事物,才能真正体现自由和崇高。这也就是说,“自由运动的本性就在于:解放重复的力量,将其作为一种机器的力量,后者不断增多其效应,并进行着一种无限的运动。”

第8篇: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这就为作文教学提出了要从“立意本源”走向“生活本源”的教学思想。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就要从根本上变“纯写作技巧点拨”为“丰富生活积累”的教学思想。著名平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理论,就是为我们作文教学提出了“生活即作文”的指导思想。

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所以如此,症结在于我们的学生缺乏生活基础,缺乏生活感受。没有生活基础,没有生活体验,文章哪来真情实感?作文之内容即生活之内容,作文教学即育人教育。叶圣陶先生说:“平时积蓄充实,作文就不会感到难了。积蓄什么?积蓄方方面面的生活的积蓄,知识的积蓄,语言的积蓄,情感的积蓄,对事物认识的积蓄,而最重要的是生活的积蓄。” 由此可见,生活是学会习作的前提,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当努力向生活本色回归。一句话,生活处处皆有文章。

走进生活   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闪烁的习作“珍珠”

生活是人人都有的。如今的小学生,人人都有五彩缤纷的生活。而在习作时,有人文思泉涌,有人却头脑空空。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之间观察能力的差别。这就是说有了生活并不是就有了习作内容,这还有提高学生认识生活的问题。

观察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和积累习作素材的主要途径。平时,我们老师可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触发学生有意注意的兴趣。学生在多角度的观察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使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猎取一些细腻的习作素材。在学生观察生活时,不要刻意指出一些束缚学生观察活动的要求,不要人为设置精神枷锁,学生才能无所顾忌地用自己喜欢的言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只有精神上的自由和放松,才能有鲜活生动的题材和流畅真切的表达。

关注生活   让事物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值得回味的痕迹

对学生来说,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未必都能有所感受。对学生来说,相对熟悉的是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即使是他们熟悉的生活,很多也不能完全有所感受,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理解 。我们常感叹学生的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之所以如此,还是由于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不够。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重视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要多看,“耳”要勤听,听电视节目,听课文朗读,听民谣、谚语、笑话、相声、快板、评书,听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商品,听导游娓娓动听地讲解名胜。通过这些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生活。班长周逸秋写的《当班长的“酸甜苦辣”》:

看到这个题目,你肯定在想:当班长每天威风凛凛地跟老师“巡逻”,就像是老师的尾巴。怎么会有“酸”、“苦”、“辣”呢?

和你讲讲吧。我这个当班长的小官,也有苦楚哇!那天,上课铃“叮呤呤……”地响了。我喊“铃声停,教室静!”连喊了几次,同学们仍旧东张张、西望望,左跑跑、右颠颠。我气得脸色苍白,牙齿打颤。没办法,只能“等死”。一转眼,老师夹着书走进教室,看到教室乱成一锅粥,把书一把摔到讲台桌上,厉声喊到:“同学们安静!你们怎么回事?!班长干什么吃的?!”徐岩说:“是周逸秋不管班级!”恶人先告状!听到这番话,我脸上如活火烧,难过极了。老师说:“班长都不管理班级,要你何用?出来!”我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委屈极了。老师说我没负起责任来,狠狠地训了我一顿。我又苦又酸,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落。

当然,有苦也有甜。老师让我抱本子,我非常乐意。班级得红旗,老师夸奖我,甜得我大嘴巴都闭不起来。

我希望我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我希望我们班一直都是“优秀班级”!

如此多看、勤听写起作文来怎不左右逢源,言如波涛,风行水上?怎不视野开阔,别具风格?

感受生活 让学生用心灵体验具有个性特征的生活

“生活中并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这句话对于习作教学来说有着极其有益的启示。我们的习作教学应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作文与原生态的生活的最大区别,就是作文比生活多了一层理性的思考,当然这种思考是学生自己的思考,是以他们独特的视角作出的思考。也就是说,作文不应该也不可能是原态生活的复制与刻录。生活一旦写成作文,自然已融入了学生自己的思考。学生不可能记录生活的一切,当他拿起笔记录的时候,自然会想到一个问题:我记录生活中的什么?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在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时,用心体会,去粗取精。其实,这选择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生活中哪件事是有意义的?学生在观察春雨时,立意于它给自然界带来的变化,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学生在观察蜘蛛织网的过程时,留心观察蜘蛛织网的活动特点,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学生在观察校园一景时,让学生体会假山、花圃、雕塑的巧妙搭配给人带来的美感,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学生在观察橘子和橙子的异同时,培养思维的独特性。这样多角度、多方面地训练,就能使学生在作文时能够平中见奇,鲜活充盈。

积累生活   让学生多方挖掘丰厚的生活习作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由此可见,生活的丰厚积累对于写作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水,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事必躬亲,事事都能亲临现实生活。因此,我们老师有时为了学生的习作,还要创设一些“模拟生活”,这种“克隆”生活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视野。看图作文就是很好的“克隆”生活。在教学《看图作文》这一习作时,我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然后说说图画上的内容。在这一看和说的过程中,学生平日的生活得到再现,最后让学生把看到和想像到的用话写下来。

言为心声,从生活中挖掘出来的素材,通过“笔”说出,就像从心里流泻出来,自然而亲切。

第9篇:这就是生活作文范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教学论著中曾言:“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而是生活本身。”“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准则。走生活教学之路是作文指导课的必然选择,这是由作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因为学生作文中的物、情、景、事无不源于生活,他们眼中有形、耳中有音、心中有情,文中才会有“音”。也只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他们才能讲述真事、抒发真情和表达真理。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将生活与作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描述生活,让生活成为作文的源头活水。

那么,什么是生活呢?“生活”指的是学生所经历,了解的个人,班级,学校,家庭以及国家,社会等全方位的生活内容,它既包括学生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等直接的生活内容,也包括学生亲耳听闻的,从其它信息媒体中获得的间接的生活内容,甚至于学生的奇思妙想。

1 引导学生主观能动地去感悟生活

作文没什么可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会观察生活,造成作文没有可写的素材。其次是不会去感悟生活,有些学生有一定的生活,通过观察,认识、感知、了解某些事,但是思想贫乏、空洞,无真情实感。而《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人的见解,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

如果说作文的源泉来自于生活,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那么感悟是作文的生命。为此,我们既要使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去感悟,汲取营养,又要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形成自己人的思想。做到这一点,小学生就能用我笔写我话,用我语表我情。

2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

在有些学生眼中,生活是那么的简单和线条单一,其实这只是生活的表像它掩盖了纷繁复杂的实质,那么什么造就了学生的这一看法?是学生不用心,还是他的表达能力差?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热爱,缺乏对生活的观察、思考的积极性。

学生的生活原本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之所以总是感到没什么可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没有看到或听到过生活,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认识、观察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许许多多值得一写的事物,他们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结果都与他们擦肩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就是造成学生经常感到没什么可写的真正原因。比如,校园对出去的街道上,各种叫卖的小贩特别多,而学生成为这些小贩的主要客源,让学生去观察、描写街道上的所见所闻,如果只写些见闻上的,不深入挖掘,那文章就太流于表面而无深意。就会觉得干瘪无味,这就要求老师从“馋”上引导,从为什么繁荣上去引导,从生意人的背面去充实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得写,写得有深意。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如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去观察生活,那是不够的,此时,老师应启发学生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用情去感受、用爱去认识生活。只要“心”动了,学生的文采也就来了,写作的东西也就有内容了。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告诉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除了去看、去听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以外,更要注意自己人在其中所承担的角色,注意写一些自己的看法,感受,不要把自己人当作局外人。②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看似“小事”、“平常事”,如果你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同样可以写出精彩。长此下去,你会发觉生活不再平淡,相反,而是那么的精彩。

3 引导学生用真实的情感去谱写生活

小学生写作是引导学生从“自我世界”向“大众世界”不断延伸、渗透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从“自然的人”向“社会的人”不断转化的过程。在小学习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自在的习作氛围,让他们有事写事,有情便抒,文章长短不限,格式不限,久而久之,作文便进入了儿童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最愉快的一部分,这是小学习作教学追求的一种较高的教学境界。鼓励、启发学生写生活作文是生活向作文转化的重要快捷方式。让学生对作文本身感兴趣,在作文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快乐感、成就感,这是作文进入儿童生活的关键。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不可能对所有生活和事物倾注那么多的感情。但对于能引起自己人注意并感兴趣的事物,都会表现出自己一定的情感,作为语文老师就要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为打开学生的思路。可向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如:国际时事,校园事件,班级活动,家庭琐事,参观浏览,读书看报,上网,名言警名,喜怒哀乐等。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抓住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写进自己的文章,且言而有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