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观舞记读后感精选(九篇)

第1篇: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一、追溯汉字字源,有效帮助识字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7》要求认识“丛”字。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会把“丛”和“从”相混淆。怎样更好地区分这两个字呢?我认真查阅了《说文解字》,明确了这两个字的来源后,教学“丛”字的思路也清晰了。

师:(出示“丛”)同学们,看到这个“丛”,让你想起了哪个字呢?

生:少了一横的“从”。

师:你会给“从”找个朋友吗?

生:从前、跟从、顺从……

师:这是“从”的古文字,(出示 )大家看,这个古文字像什么?

生:像两个人。

生:像一个人在前面走,一个人在后面跟着走。

师:对,一人在前,一人随从在后,“从”就是“随从”的意思。那么“丛”又是什么意思呢?(出示 )这是什么?

生:两棵刚在地里长出来的小苗。

师:我们的老祖宗呀看到这些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的样子,造出了这样一个字,(出示 )后来呢,为了书写起来方便些,就写成了“丛”。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上面的两个人是指生长在一起的植物,这下面的一横就是土地变来的。

师:你真会观察。“从”的意思就是指很多事物聚集在一起。你会给“丛”字找个朋友吗?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花丛、树丛、草丛、丛林”,在我的引导下又有了“人丛、丛书……”学期结束时,刚好来了“丛”与“从”的辨字组词,全班竟无一人出错。

时下低段的识字课,大都满足于学生会识能写。其实,汉字的音形义大都有规律可循,每个汉字都很有渊源,探究一下,不仅孩子感兴趣,记得牢,而且他们由此触摸到了汉字的文化,岂不是有更大的价值吗?

二、字理巧点拨,儿歌助记忆

“舞”字的教学一直是个难点,笔画多,结构复杂,写得难看不说,还时常会少写一竖。这次教学“舞”字,我一改以前的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的字形分析,追溯字源,巧妙点拨字理,再借助儿歌加强记忆,通过对图形与文字的比较,提供给学生的是形象化的感性认识。

我先出示 ,告诉学生这是“舞”的古文字,问:“小朋友看它像什么?”生:“这个字就像一个站着的人,身体两边挂着好看的东西,张开两只脚在跳舞呢!”师:“你不仅会观察,还会想象,在古文字中,中间就是站着的一个人,左右两手都拿着牛尾巴在跳舞。舞蹈当然要用脚了,所以,下面的两只脚画得非常明显。”学生显得非常开心,接着我又出示一个双手挥舞长绸跳舞的古代女子图片,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小朋友们比一比,这个古文字与图上跳舞的人哪些地方很像?”一生说:“古文字的中间部分就像跳舞的人,两边像挥舞的绸带,下面就像跳舞人的脚。”我顺势而导:“让我们来看看它的演变过程吧!”在学生兴趣盎然的目光下,我展示了“舞”字的演变过程。我乘胜追击:“看了‘舞’字的演变过程,现在你有办法记住它了吗?”“老师,我想编一个儿歌:人字下面一小横,四根绸带加大横,张开两脚跳得欢,优美舞姿最动人。”水到渠成,我让孩子们说着儿歌跟我书空后,再到本子上边写边想象跳舞人的样子。本子收上来后,发现“舞”字写得格外好。

这节课不是老师在讲授,而是学生在观察,在发现,在交流。每个汉字都有其自身的构成理据,反映着汉字的文化意蕴。在识字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识记、学生容易出错的汉字,巧妙地进行一些恰如其分的字理点拨,加以儿歌识记,是能够帮助学生化解识字难点,让学生兴致盎然地了解字理、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更有助于学生学会识字方法,增强识字体验,丰富识字智慧。

三、创设情境,让字“活”起来

学生普遍认为“虐”字容易写错,特别是虎字头下面的部分,开口本应向右,稍不注意就会错写成向左。在查阅了“虐”字从古到今的演变之后,发现“虐”由“虎”衍生而来,上半部分代表老虎的头,下面就是老虎的爪子,为虎抓人之意,引申为残暴狠毒。我灵机一动,计从心来,课上是这样教的:

师:(出示“虐”)请看看它最像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

生:和“虎”字很像。

师:相同在哪儿?不同在哪儿?

生:相同的是它们都有虎字头,不同的是“虎”字下面是个“几”,而“虐”字下面是“匚”多一横。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虐”字就是从“虎”字衍生而来的,你看,这虎字头下面的部分就像是“老虎的爪子”,老虎可是种凶猛的动物,它的爪子总是向外抓取猎物的,不会向内抓自己的脸,即使是只“笨笨虎”也不会,所以下面这部分应该向外。(生大笑)虎伤人是极其残暴狠毒的,所以“虐”字的意思就是“残暴狠毒”。谁来组几个词?

生:暴虐、虐待、虐杀……

师:打开书,先描红再写两个。

一个学期下来,没有哪个学生会写错这个“虐”字了。又如识记“哭”字,我先画了一个哭泣的小孩,学生观察后问:“小孩怎么啦?”紧接着出示“哭”字,引导学生说说该怎么记?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把这个“哭”字与黑板上的画对照起来,一个个抢着说:“‘哭’字上面的两个‘口’字像人的眼睛,中间一点是眼泪,‘大’是鼻子,眼睛里流出的眼泪滴在鼻子上就是‘哭’字”; “一只犬的头上撞出了两个包,痛得它‘哭’了起来。”……同学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积累词语,把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推向高潮!

识字伴随着形象和情节,记忆也就特别深刻。指导学生识记汉字,应在汉字理论的支持下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联想指导学生有效识记汉字。只有识字的方法灵活多样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才会高涨,学习的效果也才会达到最佳状态。

四、生活识字,由课堂走向课外

叶圣陶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重视在生活中学习母语,是语文课改的一个重要趋势。识字教学是小学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针对教材识字量大这一特点,我们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方式识字:1、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认校牌、班牌、黑板报、墙报等。2、认同学的姓名,鼓励学生帮老师收发作业本,帮同学往英雄榜上贴红旗。3、借助生活环境中的实物、图片、电视媒体等识字。如到超市购物、收集商品包装、认果蔬名称。4、利用广告牌、宣传画、商标等识字。只有我们要将课本知识与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拓宽识字面、发展思维的目的。

五、在识字中阅读 在阅读中识字

第2篇: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西方音乐传播思想认为,音乐作品实现的核心为音乐表演,而音乐表演的核心渠道则为音乐表演空间。在该思想中,音乐表演空间作为音乐作品实现的平台,是一种非符号、非乐谱的传播媒介,为音乐传播中比较特殊的空间。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这种空间媒介也不断充实,并以戏台剧场音乐厅方式继承。同时因为空间媒介的存在,通过反复的出现使得其形态风格也得到保存。

在该空间中,音乐作品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实现其传播的功能,并通过相关的技术行为将表演区间升高。该行为也奠定了音乐表演舞台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音乐舞台剧的传播,在经历历史潮流中,成为音乐传播的不可获取和磨灭的手段。因此,结合以往人们对音乐传播的理解,笔者认为音乐舞台就是一种超越了其他传统媒介的音乐传播媒介,这也是笔者所提出的对传播媒介的宏观解读。而提出该观点最为重要的理由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音乐来讲,舞台传播是更为生动和人性化的音乐传播方式,音乐舞台通过表演者的智慧、艺术和灵感,并通过人体节律性的运动,从而产生更为美妙的音乐。这种音乐往往也被叫做视听融合和因果结合的音乐。因此,人们始终相信音乐是人铸造的,其中的节律等仅仅为音乐铸造的过程。

第二,舞台音乐的发展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音乐。在舞台上,每次不同的演出都会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而其中不同的表演者的表演,也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对舞台音乐来讲,其始终充满着活力和动力,并且永远给人们带来一种新鲜感和亲切感。

第三,舞台传播媒介承担着音乐传播的功能,也承担着音乐艺术的功能。一方面通过舞台渠道,实现对音乐的传播;另一方面,舞台传播音乐不是其唯一的功能,同时还承担着对艺术和作品存在感的传播与展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舞台并不是消极的传播媒介,而以积极推动艺术发展作为内驱力。因为对任何的舞台表演者来讲,站在舞台上都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并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才能在这个平台上去表演。因此,对于一个表演演员,你要使得自身的舞台艺术表演的越来越好,就必须的不断通过舞台这个平台实践。在该平台,没有任何的投资,只有依靠自身的能力,才能推动音乐艺术的发展。

2、微观音乐传播媒介解读

从微观角度来讲,就是排除上述提到的音乐表演空间和舞台媒介,包括传统的电子媒介、乐普媒介等等。笔者认为,提出对音乐媒介的微观解读的依据是基于对音乐作品认识上的片面化和简单化,并且是基于音乐为时间艺术的观念。提出这样的观念,是片面的认为音乐就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并随着人类在录音技术方面的进步,逐步的发展起来。因此,根据这样的观念,则可以将音乐通过乐谱将其记录下来,并通过从高到低、音量长短等实现;而录音则主要负责将音乐声音都全部的记录下来,并放出原来的声音。在录音步骤的基础之上,通过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方式,将音乐传播出去。通过这样的方式对音乐进行的传播,就是一种简单化和片面化的音乐传播。

3、对音乐传播媒介解读的意义

第3篇: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我是沧海中的一粒沙,很不起眼,但是就算是最渺小的事物,也有它的特点。

我是一个外向的女孩,不是一般的外向,见过我的人都说我是典型的男孩子脾气。我有一双水晶般明亮纯洁的眼睛,茂密的眉毛映衬着,显得格外天真。我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常常语出惊人,喜欢摆出一副神秘的姿态。我是天秤座的,星座书上都说:天秤座的女孩富有魅力,心地善良,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

我的爱好是游泳和跳舞。从我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在广州市天河体育舞蹈中心学跳拉丁舞。拉丁舞包括了:恰恰、伦巴、牛仔、桑巴等等,现在我已经学会了恰恰和伦巴,太不可思议了!我小的时候是一个“旱鸭子”,连水都不敢碰,后来爸爸鼓励我,现在已经学会了潜水、蛙泳、自由泳和仰泳,游泳的速度远远的超过了我爸爸,太棒了!

我的作文水平不太好,但我也在作文网上,如:等,发表自己的文章,点击的次数超过了五十多次。我曾发表过《难忘的一节课》、《假如我是一名英语老师》、《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读〈智慧之花〉有感》、《女生长大要注意》、《我们真的很幸福》、《粤剧》、《读〈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读〈水浒传〉有感》、《读〈一千零一夜〉有感》、《读〈木偶奇遇记〉有感》、《学刺绣》、《互相帮助的猛龙鱼》。

第4篇: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7月28日,在武隆仙女山“山人艺术中心”开馆之际,一场名为《消失的生长》的当代艺术展览开始了。10月27日,展览精选了一批高水准作品移至位于黄桷坪的“喜玛拉雅艺术空间”继续展出。

据本次展览策展人、独立艺术家刘景活介绍,《消失的生长》还将继续游弋在城市的其它空间,向喜欢它们的人群讲述艺术家们对于消失和生长的内心感受。

平面艺术家的旁观记录:记录消失,寻找生长

这次展览的主题“消失的生长”来自于刘景活和张小涛的某次对话。在谈话中,他们不约而同地表达出对在城市化进程中那些无奈消失的好东西的留恋,以及对这种无奈消失的惆怅。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优秀的艺术家,不论是刘景活还是张小涛,其实已经在个人领域中有了很高的成就。如果就这么随波逐流,他们已经过上让很多人羡慕的优渥的物质生活。可他们毕竟有着艺术家的内心敏锐和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观察、思考,然后用艺术家的语言表达是他们内心强迫自己不能不做的事情。当他们看到“消失”这种现象,自然而然生发出内心感受,并产生了创作的欲望。

张小涛参展的油画作品名为《无题》。我们常常见到用《无题》来标注自己作品的创作者。很多时间,作者的《无题》来自于他自己也无法解释出自己的作品到底想表达什么。更多的自称艺术家的人,是钻人们误解“当代艺术”本质的空子招摇撞骗,让当代艺术背“玷污艺术”的黑锅而自己从中获利。

我们无意去批判国内当代艺术商业化对艺术家创作产生巨大影响这个事实。让我们一起站在张小涛《无题》的作品面前,无须解释就能感受到“无题”的力量,无须解释“当代艺术”的定义就能领悟到属于艺术的视觉冲击力。

而参展的其它艺术家如杨述,成名已久。如果用舞蹈艺术家荣涛的话戏称就是:他和李一凡是黄桷坪的两个标杆。有他们在,黄桷坪才能称其为黄桷坪。

站在杨述的作品前,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他对这个动荡不安的城市的某种焦虑。在看似杂乱无章的色块中,间落着酷似我们当年在学校墙上的涂鸦字体。这不需要我们去读《当代艺术史》或者《当代艺术技法》就可以从杨述的作品中感受到他的表达。

因为杨述近段时间远在欧洲,所以这次没有采访到他。我们不知道从他作品上读到的是否就是他想要表达的本意。但转头看贴在“喜玛拉雅艺术空间”玻璃窗上的《消失的生长》宣传海报,我们相信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表达。至于解读,则属于观者各自的体验和感受了。

用好友李一凡的话来说,陈卫闽的作品有重量感。这种重量不仅来自于他所用的材料——油画颜料已经不足以表现他强烈的倾述欲望,大幅作品中大面积的油漆如血般滴落。画面的具象物体——军靴蕴含深意,不同的观者读出不同的涵义。而不管怎样的解读,都能感觉到作品中陈卫闽和这个社会激烈撞击下产生的纠结和矛盾。这种重量更来自于陈卫闽的内心世界。这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张晓刚、叶永青齐名的艺术家,近些年来游离于这个喧嚣的时代之外。但他的敏感又让他不由自主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原先城市记忆的轰然推倒让陈卫闽产生了焦虑,这种焦虑基于种种原因又无法用语言直接宣泄。于是在自我的内敛和不吐不快的创作欲望中纠缠着让陈卫闽的作品厚重到让人无法直视。

此次采访到的艺术家,都一致惋惜着两个被社会和市场严重低估的艺术家:一是陈卫闽,一是朱小禾。

比起陈卫闽的避世生活,朱小禾的避世更为纯粹。这个无法用任何通讯方式联系上的艺术家充满了神秘感又让人好奇,但同时也闭塞了他通往俗世的道路。

当代艺术圈内很多人都承认朱小禾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和他的艺术价值相比,他被社会熟知的程度和被市场认可的价值却又低得让人惋惜。

因为少于跟人的沟通,我们只能从作品上去妄自猜测他创作的意图。也因为少于跟人沟通,我们无法从他的经历和坦诚自己中去解读作品。至少我们不敢随意解读,只想建议热爱艺术的人去现场站到他的作品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或许,对于这样真正的艺术家来说,他们更习惯一种自言自语的表达方式。正因为有这样享受独自、享受游离的艺术家,我们才能见到他们对于消失和生长表达的精彩。

影像艺术家的观察笔记:不仅仅是愤怒,还有豁达和宁静

这次展览,除了艺术家们的油画作品,更让人关注的是几位艺术家创作的影像作品。不论是张小涛的《迦萨》还是李一凡的《疯人院》,以及荣涛的《月光》;不论是思考是愤怒,以及平和或者宁静。这些作品带着艺术家们对这个急剧变化的城市的个人感受,用自己的方式或描述宣泄、呛声表达,或自言自语、自得其乐。

当我们被李一凡《疯人院》喧闹的电声乐队演唱和支离破碎的影像画面所强烈吸引,接着震撼然后被迫思考。就算是不懂当代艺术的观者,也能体会到李一凡对不正常、不合理的消失的解读和愤怒;或者,观者还有共鸣,对这个时代某些让人无可奈何的现象愤怒的共鸣。

如果说其它艺术家的作品是对“消失”的间接表达,那李一凡的作品则是最贴合主题的直接表达。从《乡村档案》到《淹没》再到《疯人院》,李一凡并不想用在国际大赛获奖这样的方式去评价自己的作品。这种只属于艺术家的细微观察力和艺术语言的运用,让李一凡没有止步于纪录片导演的身份和创作。也是有了这种只属于艺术家的感性,李一凡早年“下海”商界又重新“上了艺术的岸”。省略了优厚物质条件的生活,李一凡留下属于艺术家的自由空间。

其实李一凡出现在人群前面时,很多人无法将这个看上去亲和力极强的60年代“老”男人和他愤怒的作品联系在一起。这位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艺术家,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却用艺术家的思维去创作。物质的刺激远远不足以满足他对艺术的追求,于是他成了“业余的导演、业余的艺术家、业余的教师”,也让他成了当今生活和这个城市的旁观者。

他的镜头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变迁,记录了城市进程中的真实。但还不仅仅是记录,他的“记录”高于记录。

而张小涛的《迦萨》,给了观者另一种心灵体验。我甚至无法用语言去完整描述《迦萨》对我内心的冲击。《迦萨》分为纪录片和动画两个部分,此次展出的是动画部分。

观看《迦萨》,理解着张小涛用跨媒介、跨学科的实验观念,以显微镜式的视角,以象征的视觉形象来显现深埋在转型期中国社会内部的焦虑与不安的情绪。如果说李一凡的作品表达了足够的“愤怒”,那张小涛的作品应该有超越现实的“豁达”。藏传佛教的神秘加上虚拟技术和新媒体语言,就是《迦萨》。

这位成名于油画的艺术家现在醉心于新媒体的艺术语言表达。放弃了油画可能给他带来的更多的名利收获的机会,选择一种并不能确定未来发展成就的新媒体艺术,或者这是另一种艺术家对于这个世界的表达和对艺术的理解。

如果你的内心足够宁静,你一定会被荣涛的《月光》打动。从这部和英国摄影家合作的影像作品中,我们只能看到荣涛起舞的剪影。在看到《月光》之前,人们一直都在质疑舞蹈艺术家这个名衔。看多了各种大型晚会的欢歌起舞,对舞蹈本身是否还能跻身于艺术产生了怀疑。但《月光》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证明了舞蹈的艺术本质。

荣涛的一个比喻精准地表达出艺术的本意:减法的魅力和加法的困难。荣涛的作品就在不断地做着减法:生活的发现和理解很多,但最后只有最简单的方式才能直指人心。

被低估的价值:潮水退去,我们展露出来

刘景活说,这次展览的规格非常高,所有参展的艺术家都具有国际水准。但和其它声势浩大的当代艺术展相比,这又是一场静悄悄的展出。没有郑重其事的开幕仪式,没有收藏家的身影,作品旁只是简单地标注了作者及作品名而没有标价。

如今当代艺术各种大展、巡展熙熙攘攘,当我们突然有机会在一个静谧的空间静静地感受当代艺术作品的魅力,当不再用市价的高低去评判作品的价值,只剩下创作者和观者最直接的沟通方式。这是不是当代艺术最初衷的价值和力量呢?

我喜欢一位参展艺术家的解说:我们其实是一粒粒被商业大潮淹没的艺术沙砾,等浪潮褪去,才展露出来。

当当代艺术挤尽了泡沫,真正的艺术作品才能散发出永恒的光辉和力量。对于真正的当代艺术作品,对于真正强悍的当代艺术家,我们不想用参加了多少次国内国际重量级的展览来定义他们的作品,也不想用获得过多少次国内国际上的大奖来肯定他们的成就。

他们有的,并不准备分享他的内心感受,有的,善于用准确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不管是哪种形式,如果你无意间路过然后围观,却能被立即打动、被感染、被征服。

在这个采访过程中,我就不断被每一位艺术家带给我的魅力折服。或被作品,或被艺术家本身。这种折服,是因为艺术,也是因为读出了他们在这次“消失的生长”当代艺术展览中对城市记忆、对艺术、对表达的真诚和艺术功力。

参展艺术家简介

策展人 刘景活

雕塑家、独立艺术家,2000年毕业于四川美院雕塑系。

张小涛

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系主任。

李一凡

影像艺术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荣涛

舞蹈艺术家,概念编舞导演。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首届现代舞专业。

陈卫闽

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油画学会会员。

杨述

198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第5篇: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1 兴趣引路,朗读课文,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说话

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的重要推动力。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作为一名低年级的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奖励和游戏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在一年级上册,小朋友已学完全部汉语拼音教学,有了良好的识字基础,在这一前提下,我会每天选几则通俗明白、生动有趣的日记让他们上台读给全班同学听,并趁机告诉他们:这是你们同龄小朋友写的日记,大家如果都能像这位同学一样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坚持把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或想对老师、爸妈的心理话写出来,也有可能会成为一位小作家的。让学生知道写作的语言从哪来?是从生活中来,是从课文学习中来。课文是学习规范语言的依据。只有多朗读课文,课文的语言就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理解渗透课文才能运用自。低年级阶段是学生语言习惯和语言态度养成的黄金时机。

例如:用“会”练习说话,我会跳舞。让学生先明白“会”的意思。在这个例句中,“会”是擅长的意思,有这方面才能。我会跳舞,表明我有这方面的才能。除此之外,还可以会做什么?有哪方面才能?在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中,教师适当点拨,学生说出完整、明白的一句话。如果教师此时要拓宽思路,还可以让学生变换其它方式说话,也可以从其它方面理解“会”的意思,进行练习。如:你学会了什么?怎样做才算会?你还有什么不会?谁去开什么会……。通过一个词语,指导学生从不会、到会。教师在训练中要把指导说话与培养学生观察力、良好的观察习惯结合起来,把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一年级以说为主,二年级将以说辅写。平时让学生多练多改,说、评结合及时纠正学生语病,鼓励学生主动说、大胆说、文明说,为今后写好作好铺垫,打下坚实基础。学习课文时重点指导段的朗读。之后再叫一些学困生朗读,能读出感情就达到了朗读的目的。有时还会根据他们的好说好动的特点,创设了各种说话的氛围,带动写话的训练。如每周的阅读课,我会让小朋友上台谈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并及时给予语言上的指导。经常性进行表演说话训练。坚持说,说中导,指导后写。既铺设台阶,降低难度,又吸引他们以一种常新的心态来积极参与,体验乐趣,锻炼能力。

2 训练得当,有序说话,掌握写话的方法

在课堂上要训练学生,注意交给学生一些写话的方法,抓好知识迁移,运用读写对应的规律,有序、有目的地进行读写训练,如,教《秋天的图画》时有这样一个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谷翻起金色的波浪。”在分析课文时,我先出示原句,再去掉颜色词。作比较,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句子哪个写的好,好在哪里?要求学生画出形状、颜色的词语,最后仿照这种方法,让学生练习扩句:桔子树上挂起( ),像一个一个( )。湖水像( )。通过这些训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写话的基本方法。

3 乐于写作,写评相结,感受成功的快乐

第6篇: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灰姑娘》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她便经常受到继母与两位姐姐的欺负,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经常弄得全身满是灰尘,因此被戏称为“灰姑娘”。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灰姑娘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阅。

灰姑娘读书笔记1提起我最喜欢的书,那就是《灰姑娘》这本童话书了,不管看多少遍,也觉得看不厌。

《灰姑娘》这本书主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一直和父亲快乐地生活。直到有一天,父亲从外边带来了自己的继母和两个姐姐,灰姑娘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她们把灰姑娘的漂亮衣服拿走,并霸占灰姑娘的卧室,把灰姑娘赶到厨房去休息。有一天灰姑娘的父亲要去远门,很久才会回来。继母和两个姐姐更加刁难灰姑娘,让他洗衣做饭,不停地干活,能得浑身都是灰灰的。

突然本国王子要举办舞会,从中挑选一位美丽的姑娘做王妃。灰姑娘的家也受到了邀请卡,可继母不让她去。灰姑娘很伤心,这时魔法婆婆给她变了一身漂亮的衣服和一双水晶鞋,并把南瓜变成一辆漂亮的马车,四只小老鼠变成白马和马夫。让灰姑娘去参加舞会并对她说必须再晚上12点钟声敲响前回来。来到舞会现场,王子邀请灰姑娘和他跳舞,直跳到晚12点钟,听到12点钟声响起,灰姑娘马上告别王子往家走。一不小心把一只水晶鞋丢在舞会现场,正巧被王子捡到。于是,王子让人寻找水晶鞋的主人。寻到灰姑娘家里,两个姐姐都无法床上,一个脚后跟太大,一个大脚趾太长。只有灰姑娘轻轻松松地穿上了水晶鞋。从此以后,灰姑娘与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看到了这里,我感叹!生活中虽然被一个个“石头”绊住过,但只要越过了,就没事了。

灰姑娘读书笔记2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格林童话》,其中的《灰姑娘》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灰姑娘》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位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位恶毒的继母与两位心地不好的姐姐。她便经常受到继母与两位姐姐的欺负,被逼着去做粗重的工作,经常弄得全身满是灰尘,因此被戏称为“灰姑娘”。有一天,城里的王子举行舞会,邀请全城的女孩出席,但继母与两位姐姐却不让灰姑娘出席,还要她做很多工作,使她失望伤心。这时,有一位仙女出现了,帮助她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千金小姐,并将老鼠变成马夫,南瓜变成马车,又变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和一双水晶鞋给灰姑娘穿上。灰姑娘很开心,赶快前往皇宫参加舞会。仙女在她出发前提醒她,不可逗留至午夜十二点,十二点以后魔法会自动解除。灰姑娘答应了,她出席了舞会,王子一看到她便被她迷住了,立即邀她共舞。欢乐的时光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午夜十二时了,灰姑娘不得已要马上离开,在仓皇间留下了一只水晶鞋。王子很伤心,于是派大臣至全国探访,找出能穿上这只水晶鞋的女孩,尽管有后母及姐姐的阻碍,大臣仍成功的找到了灰姑娘。王子很开心,便向灰姑娘求婚,灰姑娘也答应了,两人从此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

故事中的灰姑娘心地善良,对人友好,所以她总会得到好报。人的幸福是可以自己争取的,像灰姑娘那样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他人,即使外貌丑陋但心地是美的,而恶毒的后母和两个姐姐也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灰姑娘读书笔记3导演努力地讲解着这部童话电影的诉求,他说:我们活在一个怀疑主义、愤世嫉俗的世界,也容易变得愤世嫉俗。善待他人看上去既不聪明也不酷,会让我显得很弱,别人会笑我蠢,笑我天真,笑我不成熟。但是最终这部电影是个童话,他提供一面镜子,让你审视善良和勇气。与人为善是向外看,看到所有的他人,而不要总是我我我。我想人们看到后妈和灰姑娘这两个人物,很简单就能够决定自己要做哪一个,选择做善良的人是一个简单而又难以坚持的决定。

在电影里面灰姑娘和王子经常重复的一句话就是: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这也是灰姑娘的母亲留给她的教诲。坚强而勇敢,仁慈而善良,我想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到的。

星原开了一下脑洞,时间穿越回了自己读小学的时候,黑板上面的标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想那个应该是精神分裂的范畴。《灰姑娘》真人版的电影做了些许的改动,我想这种改动是成功的,你觉得呢?

灰姑娘读书笔记4格林的童话《灰姑娘》,被改编成电影,被改编成戏剧,以多种艺术形式继续感动着人们,而且被感动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孩子们。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女孩》与之相比,就单薄了,不光是情节单薄,就其给予人们的感受也是单薄的。灰姑娘的故事,更与潜藏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共鸣。因而更具魅力。

继母不懂得珍惜她,因为她还有自己的两个亲生的女儿需要珍惜。她是母亲,她有母爱,但是她的母爱过于自私了,全部的爱都在了亲生的女儿身上。

继母带来的两姐妹不懂得珍惜灰姑娘,也许她们的自私就是受了自私的母亲的影响。她们扒去了灰姑娘漂亮的衣裳,把她当女佣使用。

亲生的父亲不敢爱惜灰姑娘,他的懦弱助长着老妖婆和她的女儿对灰姑娘放肆地虐待。

灰姑娘没有得到爱心,但是灰姑娘珍惜着自己的爱心,没有因为别人不能够给予自己爱心就变得刻毒起来。她把自己的那爱心用在了对母亲的倾诉上,她把自己的爱心用在了对小鸟的交往上,用在了那株美丽的大榛树上……

更重要的是她并没有因为境遇而放弃对美好的追求。多少人会因为境遇而沉沦,没有了任何勇气去追求了。但是灰姑娘没有。当听到王子举办舞会的消息,她在小鸟们的帮助下,不顾继母的阻挠,参加了舞会,并且立即被王子注意……小鸟们帮助了她,大榛树帮助了她,如果没有灰姑娘先前对他们的爱心他们此时此刻会帮助灰姑娘吗?原来对别人施以爱心其实就是对自己施以爱心就是对自己的珍爱!

灰姑娘的故事感动着我们。灰姑娘的故事启迪了我们吗?

珍惜我们的爱心,别叫它死亡,别去管个别人如何地对待我们。珍惜我们的梦想,别去管我们此时此刻是多么地艰难。那么,你也会让自己完成一部新版的灰姑娘的故事的!

灰姑娘读书笔记5从小就听妈妈讲过《灰姑娘》的故事,只记得是一个狠毒的后妈和一个善良的小女孩之间的故事。

这次寒假,我自己读了《灰姑娘》这个故事,我很喜欢善良、勤劳、乐观的灰姑娘,很讨厌狠毒的后妈和两个懒惰的姐姐。

阿姨问我:灰姑娘为什么最终能得到幸福?我说因为她很善良,好人有好报呗!

阿姨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你说对了一半。灰姑娘之所以能得到幸福,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她能守时。如果她未能在凌晨12:00前离开皇宫,你说她会怎么样?”

我脱口而出:“那可就惨了,一定会变回原来的脏脏的样子。”

“是啊,做一个守时的人很重要,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

第7篇: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先锋性与主旋律间的矛盾

话题先从中外现代舞发展差异谈起。他认为,首先是定位,中西之间有巨大不同。

现代舞在欧美舞蹈史上,在“观念、意识、方法、技术”这四个层面,在“观念、时代、个性、原创”这四个特征上,一直是个开路先锋,它没法迎合大众的口味;尽管这种风格的舞蹈家需要观众去看演出,但绝不以取悦他们为目的,而是用艺术家特有的敏感针砭时弊,走在时代前面,引领时展;用个性化的新鲜手法刺激想象,促使观众去感受,去思考,去创造……

欧建平认为,欧美现代舞定位的“先锋性”、表达的“个性化”,与中国文化界“弘扬主旋律”的要求确存差距。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国内文化管理者的标准与现代舞者追求之间的差异,曾导致一些题材不够主流、格调不够阳光的现代舞在审查时被禁演,使本来就敏感的创作者变得更加过敏,甚至产生逆反情绪,陷入恶性循环,使现代舞更加自闭、小众化。加上现代舞表演没有政府或基金会补贴,高水平的国外现代舞在国内市场也陷入一种无人买单的窘况,以致国内舞蹈市场陷入由“古典”和“娱乐”节目一统天下的尴尬局面——离中国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大发展大局相距甚远。

去年10月,欧建平代表“上海国际艺术节”赴纽约参加“国际舞蹈经纪人研讨会”。美方推荐的全是现代舞,他们认为,现代舞才是他们的国粹,其“先锋性”和“个性化”更能代表美国人的开拓精神与创造活力。这与欧建平认为的“现代舞有助国家树立当代文化新形象”不谋而合。

然而,当不少美国现代舞团团长找欧建平洽谈商机,希望进驻中国市场时,欧建平却无法承诺。他深知,世界一流的现代舞进了中国也难免亏本。国家大剧院开幕前三年,曾大胆引进玛莎·格莱姆、霍塞·林蒙、拉·鲁波维奇、珍妮弗·穆勒四位美国现代舞大师的舞团演出,但都做赔了。现在国家大剧院,也不敢再做这些因水平一流而价格不菲的美国现代舞团了。

欧建平分析,目前中国观众对西方舞蹈的了解和偏爱,大多还停留在“古典”风格的芭蕾舞剧上。如19世纪末“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在今天仍叫好又叫座,而此前的“早期”和“浪漫”与此后的“现代”和“当代”风格样式,中国观众还相当陌生,即使专家叫好,百姓也不买账。

“没有曹诚渊,中国现代舞没了”

引进国外现代舞有风险,国人自创又如何呢?7月下旬,国内最具规模的现代舞盛会——北京舞蹈双周,夺人眼目。艺术总监曹诚渊像以往一样,自掏100多万,举办了他想做的“中国现代舞Party”。这位视现代舞为生命全部的艺术家,在欧建平看来,是中国现代舞发展的重要推手和关键人物。

“没有曹诚渊,中国现代舞没了!”这是欧建平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说的。他细数曹成渊的故事,至今还为给出如此到位的评价而高兴。

1987年,杨美琦在广东省舞蹈学校创办现代舞实验班时,教师基本来自美国,但因国内物质生活和文化发展与美国相差甚远,能说英文者又为数寥寥,很多美国老师教三个月就回去了。但是五年间,只要缺老师,曹诚渊随叫随到。

1992年,广东实验现代舞团正式成立,曹诚渊任艺术总指导,带领中国现代舞首次在巴黎的国际大赛上,接连赢得了四届金奖,震惊世界。

“1996年,我曾去台湾讲学,途经香港转机,借宿曹诚渊家,正好巧遇广东实验舞团也在他家留宿。曹诚渊自掏腰包给舞团买机票,安排他们出国演出,留舞者在家中住宿……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中国舞蹈界,像曹诚渊这样的人,没有第二个。他为中国现代舞‘走出去’,做了20多年,持续至今。”欧建平谈起曹成渊,满是溢美之词,“他大我一岁,没成家,没孩子,现代舞就是他的全部。但他也是最幸福的——他经济实力雄厚,加上香港人在许多国家享有免签的便利,哪里有好演出,他就飞去哪,30多年全世界满处飞,那种天马行空的心态和见多识广的眼界,是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的。”

骨子里是爱国的

1990年,香港回归七年前,许多港人因对前途感到渺茫而移民海外,但曹诚渊却在被港都授予“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时,发表了“我骄傲,因为我是个中国人!”的言论,语出惊人,媒体多有报道。1996年,香港回归前夕,城市当代舞蹈团在港都府演出曹诚渊创作的现代舞《中国风·中国火》,其炽热的爱国主义与浪漫的诗人情怀令港都夫妇,以及全体上流社会与文化界的嘉宾们深为感动……

像曹诚渊一样的中国现代舞人,骨子里都是爱国的,就像孩子对妈妈的感情是永恒的一样。

欧建平说,现代舞蹈家们是一群超常敏感的人,他们发现问题后,会用舞蹈提醒人们保持警惕,但绝不是找茬儿。即便有些题材表现在舞台上,会被人解读为含沙射影,管理者也应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包容,让他们放开演。因为这是对待现代艺术应有的态度,也是一个民族充满自信的表现。

“同其它现代艺术一样,现代舞的价值绝不仅仅是赏心悦目,它锻炼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包容能力。”比如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满江红》在国外演出时,就曾被一些海外记者误读成了中国人在红色政权束缚下的抗争,但稍有头脑的记者都会明白,这种肆意将中国政治妖魔化的解读是不靠谱的,因为只有一个强大而自信的政府,才会允许这种舞蹈出国演出。因此,各级文化部门的领导们也不必介意这些批评,以及妖魔化的误读,反而更应该相信自己的舞蹈家,给他们机会宣泄,哪怕是批评题材。

在艺术史上,各门类的现代艺术不仅代表了某个时期新文化的发展高度,也是不同时代的代言人。从作为“现代舞之母”的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开始,现代舞便具有了“先锋性”和“个性化”的基因,因此,难免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但要对这种先锋艺术持包容的态度,需要对老百姓和中青年有足够的信任,对自己的民众有足够的自信。

“你若让他说出来就舒服了;你若压制他,就会激化出矛盾来了!对有批评意味的现代舞,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虚心思考,而不是横加禁止,否则,就会将原本善意且舒缓的批评激化成满腔的怒火。”这是欧建平对中国现代舞应持态度的中肯看法。

十年来的新变化

和其他现代艺术一样,现代舞在中国当下环境中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主客观的种种阻力,但是欧建平也敏感地意识到了这十年来的新变化。

一方面,中国现代舞在国际舞台上的卓越表现,赢得了国内外的瞩目与尊重,比如中国现代舞者在国际现代舞比赛上的频频获奖,其新作在国际芭蕾比赛第二轮中的精彩亮相,国外演出市场对中国现代舞的需求日益增加,广东现代舞团、北京现代舞团、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金星现代舞团等在国外巡演建立的良好口碑,特别是中国经济在世界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在国人心中产生的文化自信等等。

这一切的良性循环自然促使了各级政府的文化部门开始重视现代舞,甚至主动要求了解现代舞。今年7月,欧建平应北京市文化局邀请,为20多位各级文化审批官员讲解《现代舞思潮百年》,他将100多年来西方现代舞的各种代表性思想,通过国内罕见的视频资料逐一阐述,让在座的审批官员不仅懂得如何评价以往最棘手的现代舞,而且还爱上了包括现代舞在内的各种舞蹈。事后,许多官员表示,以后要多去关注舞蹈、支持舞蹈。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好奇心与日俱增,而现代舞作为当代艺术的形象大使之一,使用人类共有的肢体语言,有效突破了不同国家间的语言和文化障碍,并以其小型、轻便、多元、经济等优势,在国际商业演出市场上大受欢迎,打破了京剧、杂技等中国传统艺术一统天下的局面。

繁荣是水到渠成的事

近两年来,文化产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这将在宏观上推动包括现代舞在内的现代艺术的发展,乃至繁荣。

“中国现代舞,何时才能繁荣?”欧建平回答记者这个问题时有些一言难尽,但他肯定地说:“现代舞的繁荣肯定是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以色列是仅有25,740平方千米的狭小国家,一半是沙漠,但现代舞相当发达。以色列总统曾郑重宣布“现代舞是我们的民族舞。”今年北京舞蹈双周期间,以色列马列金刚舞蹈团带来的《开启源代码》带来了最撩人的场景,令人惊叹。早在1995年,欧建平去以色列访学,他发现美国现代舞的新流派、新潮流一出现,一星期后就会出现在以色列,这与以色列均富的社会现实密不可分。

反观国内,尽管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GDP人均值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我们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消费水平什么时候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的现代舞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繁荣。”

“中国现代舞要繁荣还有一个前提,就是政府应尽早出台相应的文化资助政策,通过减免税的手段,鼓励民间直接赞助文化,让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有机会去申请资助。”这是欧建平最想呼吁的事情。

7月下旬,欧建平曾去北京当代MOMA一个可容纳百位观众的后山艺术空间,看了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专业的毕业生李超、原中央芭蕾舞团的舞者张翼翔等年轻人同一位作曲家的合作演出,其中不乏亮点、看点颇有创意,遗憾的是,为期一周的排练和接连三场的演出都没有任何报酬。欧建平介绍,类似的青年现代舞者还有不少在北漂着。

第8篇: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慕羽,舞评人、音乐剧学者,舞蹈学博士,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ID国际舞蹈委员会会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杜克大学美国舞蹈节NEA艺术评论家学院、英国伦敦舞蹈与戏剧学院访问学者。

百余篇,多次获得部级、省部级论文比赛奖项。出版了《百老汇音乐剧》、《西方音乐剧史》、《音乐剧艺术与产业》、《音乐剧与舞蹈》、《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等专著。现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舞蹈创作思潮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舞蹈批评》负责人。

从10年前写作舞评的“不经意”,到10年后的“有意识”;从5年前的行业内杂志,到5年后的大众媒体;从全职舞蹈学教师到兼职舞评人,我渐渐细品到了非肢体舞蹈的精神享受,以及与人分享的快乐。的确,分享的快乐远胜过独自拥有。

舞蹈这种非语言文字的艺术,如何用语言文字来解读,往往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然而,如何改变中国舞蹈自娱自乐式的圈内狂欢,吸引越来越多的普通观众关注这门艺术,需要舞评人担当“推手”;更何况,当当代艺术领域的舞蹈越来越成为一种跨界艺术、一种关系艺术、一种解读艺术后,大众的分享、参与都变得日益重要。

2010年至2011年我赴美研习舞蹈创作和舞蹈评论以来,舞蹈写作才成为一种自觉和一种生活方式。“亦文亦舞” 是我从事舞评写作的第一本主题文集的名字,即将面世,希望将学术性渗透进娓娓道来的个人化的“舞蹈解读”中,并与爱舞人分享。

“亦文亦舞”有三层含义。其一,我写作的对象主要有舞蹈,也有舞台艺术及其延伸;其二,我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舞蹈看作是一门关于人类精神性的艺术,关注它的文化意义。中国的舞蹈不仅有主导文化、精英文化、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共存,也有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思潮并存着,每个从业者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就像每位观众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喜好一样。其三,古语说“文如其人”,我希望透过我的文字与大家对话,对舞蹈艺术的认知也是我对世界的认知。我一直认为,视野在哪儿,艺术观就在哪儿。其实,最近这五年才是我对国际视野的当代舞蹈建构起独立认知的开始。

一、从“肢体舞蹈”到“非肢体舞蹈”

年少时的我是一个极不安分的人,所有和表演艺术沾边的事情,我几乎都不落下。好莱坞的歌舞片、上译厂那些配音演员声情并茂的声音,还有从电视里偶然蹦出来的各类歌声舞影……都是我童年最真切的记忆,身体力行的我也因此一直是学校各类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能够穿梭在少年宫、舞校和普通中小学之间是我最喜欢的生活状态,甚至曾梦想有一天能真正成为一名用身体语言去表情达意的舞者。

然而,在“舞蹈就是青春饭”、“舞蹈就是伴舞”这样的社会思想影响下,我和父母以及舞蹈老师之间达成了某种妥协的默契,于是我报考了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而非其他表演类专业,用他们的话来说,不需要将来从事“伴舞”,也不需要考虑28岁再转行。

中国传统的舞蹈教育观念是培养优秀舞蹈艺术家,传承优秀舞蹈艺术文化,因此,天赋条件就成为入学的重要指标;在传统民族舞蹈文化基础上的“师徒传授”则是重要的教学模式;对舞蹈人才的学习评估以突出技艺表演为核心的赛事为重要指标等,舞蹈审美注重的是形态美、造型美、技艺美,以及其中的情感逻辑或情感体验。

健康成熟的舞蹈文化生态应该是多元共生的。说实话,即便是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也没有在广泛意义上接受舞蹈可以作为现当代“思维型艺术”而存在,不必受到年龄、身份,以及身体条件的限制。风格鲜明、表意明确、注重技艺的古典艺术和民间艺术更易于接受,电视娱乐舞蹈节目中所出现的“流行歌曲加抒情式甩摆放松”也似乎更有亲和力。多年过去了,中国舞蹈行业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发展并不均衡,美术界在跑,戏剧界在走,而主流舞蹈界则在徘徊。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舞蹈界的主流都更关注在单一主题下的“如何舞”,而并非“为何舞”,导致中国舞蹈接受者喜欢欣赏经过“训练”或是被“规约”的身体,喜欢优美或壮美的肢体,喜欢风格性强的动作,喜欢令人慑服的高超技术和极强的表现力,喜欢崇高型的抒情舞蹈或叙事舞剧。这种占绝对主流的审美理念,也导致了我们这个社会更需要的是“技艺型”的年轻舞蹈人才。由于身体的动觉和肢体技艺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所以这个行业重视是否“科班”正宗。

母亲时常庆幸我当年的选择,因为“小个子”、“非科班正宗”的女儿永远不可能成为“技艺型人才”,而因此永远不会被舞蹈抛弃!如今的我却很无奈:年少时,我是一个多么喜欢用身体语言去言说的人啊!可惜在十七八岁自己的身心还未完全得到开发的时候,我便已经主动放弃了曾经的身体记忆,并主动建立新的身体记忆。

90年代中期,我所就读的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还被称为“舞蹈史论系”,全称是“舞蹈历史与理论系”。当年的课程设置已经比较全面了,身体实践、创作、理论的课程都有所涉及。作为第一个面对普高舞蹈特长生招生的实验班,参与授课的都是业内最顶尖的专家,其中,吕艺生、于平教授等都是我终生敬重的老师。

这个实验班还往来有国外的客座教授。相对而言,我应该算是幸运儿,但是置身于舞院满是“高精尖”的“技艺型”舞者的氛围中,面对这唯一的标杆,即便只是去“体验”,由于无法充分建立起身心的自信,我始终无法真正投入地去享受专业身体训练所带来的一切,比如淋漓的汗水、肢体的不适,以及酣畅的难以言表的身体表达……在大学毕业后,我索性完全把身体语言放弃了。

而这种遗憾却是近年去欧美访学时才深刻意识到的。其开放鲜活的科学与民主观念、系统完整的创造性方法与技术,多管齐下的评价方式,进而所实现的多元主义的舞蹈高等教育理想,都深深地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那里,以“美育”为目的的非职业舞蹈教育,以及以职业教育为目的的专业舞蹈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思想、身体、精神”三位一体的“整合”教育理念,以“爱”贯通的引导式、鼓励式、宽松式的课堂教育;使舞蹈人成为艺术的、技能的、智能的三位一体的统一体;也使普通人通过舞蹈得以进行身体训练、精神陶冶和人格塑造。

亲历现场,当我见到身材走样的老者在舞台上生活化舞蹈时,当我见到律师、医生也同样可以成为能启迪人心灵的舞者时,当我见到肢残或智残人士顺畅地沉浸在即兴的身体接触时,当我见到年逾四十的杰出舞者再次迸发出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生命精彩时,当我见到编导和舞者共同探讨一个作品的构思时,当我见到传统的世居民族歌舞在异时异地共赏时,当我见到游走于各种室内的、室外的、标准的、异型的、公共的、私密的表演空间中的舞者传递着他不断更新的身体感知时……我都无限感概,舞蹈是如此深刻的、多元的,极富人文关怀的存在于社会生活中。

我在想,我是否可以用我的笔去书写舞蹈,鼓励更多的人去参与舞蹈?我选取评论的舞作,皆是触动我情感、心灵或灵魂的作品及舞者,在这些舞作和舞者面前,文字其实是无力的,即便如此,如果能改变舞蹈就是“好看”的审美习惯,启发读者个体性的身心释放,便是我最大的心灵慰藉。我希望,外行人看舞蹈,评价标准不再永远是:“技巧好好哦,故事好感人哦,好整齐哦,好像哦,好美啊……”内行人看舞蹈,评价标准不再永远是公式化的评论,或者正确的立场、错误的立场,再或者心里默念“他不是我的菜,垃圾!”

二、从“专业细分”至“学科整合”

其实,在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舞蹈艺术,其学术理论研究及其影响力相较于其它艺术起步较晚,在人类文化史上的积累也较薄弱。即便在美国,舞蹈成为一门“学科”、一种“学术”正式进入大学、研究院等学术机构也是20世纪后开始的。

如今,欧美的舞蹈高等教育已经从单纯的学科教育走向了更宽泛的教育,“舞蹈专业”的概念早已远远地超越了“风格化表演”这个单一的领域,“舞蹈研究”也不局限在理论上,而广泛地涉及表演、创作、批评、教学、管理、制作、舞谱、治疗等许多个方面,每一位学生个体可以自主地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和愿望进行课程选择和职业规划,可以选择对身体实践、舞蹈创作和理论探寻进行侧重学习,同时又都要结合其他方面的学习,从而灵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创意空间。可见,欧美高校的舞蹈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基本都是将理论整合进实践的教学,学生只有到了博士阶段才更侧重于理论研究。

我们当然不必照搬和套用欧美的舞蹈教育理念,但我国舞蹈高等教育的思维方式却必须要经过一次深刻的转型,这种转型虽然已经开始,却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舞蹈高等教育依然强调“以舞者中心”,以及过于细致的“分专业”教育。我便是在过早地“被分”为接受系统舞蹈史论教育后,又经过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系统学习,才感觉自己摸索到了一种研究的状态,也认识到了每一个阶段的收获以及短板。

90年代末北京舞蹈学院史论系已经更名为舞蹈学系。然而却是在近年,舞蹈基础理论(原理)、舞蹈历史、舞蹈批评的基本架构才获得真正重视。这与2011年,艺术学作为一个门类开始了新的建设不无关系。艺术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是一个理论体系的建立,而不是简单的番号变化。

近年,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式,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进行舞蹈学研究,借鉴部分西方“以史出论”的经验,既合乎扩展性研究的需要,也适应了现行教育体制下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实际发展。西方舞蹈学术对于舞蹈史的研究,呈现出循环性或周期性的运动,从强调舞蹈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到阐述舞蹈的结构和形式,再到研究舞蹈与社会,舞蹈与身心学、舞蹈与公民文化、舞蹈与公共文化之间的关系。我所感兴趣的则是一种“内外部相结合”的舞蹈学史论研究,而这种研究必然需要有一种新的视角,也必然是跨学科的、整合学科间研究成果的研究。因此,“整合”的意义再次凸显出来,即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整合”的舞蹈学学术观。这也是我必须面对的学术定位。

“学科本位”的舞蹈学学术观目的性很强,学生、教师、学者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预期目标;“人才本位”的整合式学术观则是给大家可供选择的或大或小的一个领域,未知空间较大。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在研究上,则以学者的学术定位和职业选择为取向。

十年前,进入博士阶段后,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学术定位,希望对中国当代舞蹈创作展开系列跨学科研究,有三个课题贯穿其中,分别是:我的博士论文――有关“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研究;我刚结题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当代舞蹈创作思潮研究》项目;正在进行的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舞蹈批评》等。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基础史论上的跨学科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做是一种“领域”研究。

十多年的舞蹈史论教学研究经历恰恰成为了我从事舞评最基础的学术准备,而硕士阶段的音乐剧跨艺研究、博士阶段的政治文化学跨界研究都使我最终建立起“领域研究”的整合学术观。

三、从“跨艺”到“跨界”

在我找到并熟悉自己的学术生活的短短十年间,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拐点。

2004年是我的第一个拐点:那是我跨出艺术界、关注当代中国人文精神与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契机。那一年我翻译完基辛格著作《越南战争的结局》(《基辛格越战回忆录》),当时正是伊拉克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对于基辛格这个人物,公认的是他的卓尔不群,没有定论的是他的价值观和政治取向。《基辛格越战回忆录》的重点在于它能让读者找到一些自己的尺度。

同年,我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接触了一些政治学课程,几年间又着手翻译了一些外国作品,进一步奠定了我对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兴趣。2004年底,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博士论文方向,并且在2005年夏天获得了开题许可。其实,开题过程就并不顺利,我甚至被有的领导直接告知“你都没有经历过‘’,你没有资格研究政治……”。面对种种质疑,我坚持顶住压力,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对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研究中,最终完成了博士论文《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2007年,我圆满毕业,还获得了“优秀博士毕业生”荣誉、年度“科研之星”,以及中华两岸文化艺术基金会会长庄汉生奖学金。其实,最让我最欣慰的是,作为新一代青年学者,我终于可以独立地展开学术研究了。

在对待舞蹈创作的问题上,舞蹈界经了从“言必谈政治”到“回避谈政治”或“轻描淡写谈政治”,再到以理性态度“谈政治”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其中“政治”的含义是不同的。优秀舞蹈编导大凡以“社会知识分子”的身份来介入艺术创作,其作品便既不是作为政治的“工具”,也不是作为商业的“奴隶”,而是使舞蹈成为真正有社会意义的舞蹈本体。在现实和公众面前,舞蹈创作者不应闪避,不应完全地非思、乏思、无思。创作者对公民文化的理解、认识和把握,是其艺术创作中的动力。

我希望运用政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透视专业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对舞蹈的形式创建、内容建构、作品评价、舞蹈编导类群以及舞蹈运动、舞蹈论争、舞蹈思潮、舞蹈创作及演出体制等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论述。

作为博士毕业的纪念,十分幸运且十分巧合的是,《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基辛格越战回忆录》(海南出版社)都于2009年出版。《基辛格越战回忆录》让我获得了从不同视角展开学术研究的勇气;《中国当代舞蹈创作与研究》则是实实在在的研究体验,因为它是我在2007年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因获得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D类)”,博士论文终获出版。2012年本书获得北京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这一跨学科视野下审视改革开放后30年间的舞蹈创作活动的研究,进一步获得了社会和学术界的认可。

四、体验全媒体时代的美国舞评

2010-2011年是我学术研究的第二个拐点:这期间我两度赴美留学。第一次是短期进修,于2010年夏季参加了美国舞蹈节NEA艺术评论家学院舞评高级研修班学习舞蹈评论,以及六周舞蹈学校学习舞蹈创作,时间虽不长,却获益匪浅,算是一次思维方式的变革。

创立于1934年的 “美国舞蹈节”,不仅是美国最重要的舞蹈节,这个堪称“最古老”的现代舞节,同时也可以说是世界上知名的现代艺术节。从60年代末尤其是1977年落脚于北卡洛莱纳州的杜克大学后,在时任舞蹈节主席,舞蹈作家、管理家和经纪人查尔斯・莱因哈特的直接运作下,“美国舞蹈节”在80年代后逐步发展成了一个规模更加庞大、课程更加多元、演出更加丰富、管理更加健全、平台更加国际化,融教育、演出、研讨、交流于一体的舞蹈机构。

在舞蹈节,我有两拨同事,一拨是参加ICR(“国际编导家常驻计划”)的职业舞蹈编导,另一拨是参加舞蹈评论项目的职业舞评人。由于编导都是分开工作的,我对朝夕相处的舞评人同事更为熟悉。近十年来,非定期举办的批评家会议参与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有舞蹈背景的舞蹈人加入了舞评人的行列,年龄段从二三十岁至五六十岁不等。这说明一方面,开展至今二三十年的美国“舞蹈人转型”项目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则说明,身体体验对于舞蹈写作而言有多么必要。

我的美国导师苏珊在美国舞蹈界人脉很广,在舞评界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从她邀请的客座教授的名单就可得知。在舞评课教师队列中,有舞评家、媒体人、舞蹈编导、舞团的经理人、剧场的经营者、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主管舞蹈项目的负责人等。

美国人讲授舞评的方法与国内完全不同。中国的授课比较崇尚教材或书本,崇尚标准或最优答案,但美国的舞评课却不这样上。我们上课的方式可算是一种“圆桌会议”,在上课前一天,导师都会请实习生将第二天客座教授的资料提前发给我们,让我们对每一位教授都有初步了解。老师们并不直接讲述理论,而是注重以写作训练为中心组织教学,以“练”为主,通过多种方式的写作操练,批评的原理和对评论者的要求都潜移默化地转化到每个具体的案例分析中了。在美国,许多东西是靠练习各自“悟”出来的,因人而异,所“悟”当所不同。

除了写作训练课程之外,我们还有各式各样的即兴动作编创课;甚至还有一种“整合”课程,即编导课上的文字作业评析,舞评课上的身体启发,以及围绕创作的讨论课、群体采访、分组多媒体采访等。我在美国舞蹈节的舞评课程以及舞蹈创作课程学到的最大体验就是,尊重个体,尊重差异。老师们通过各种灵活多变的课程教学,把舞评人的创造力激发并调动起来。对他们而言,舞评也是一种艺术创作。

整个高端培训可以称为“全媒体时代的美国舞蹈批评”。真心感叹,难怪美国的舞评能推动舞蹈创作的发展!难怪美国的舞评文章能受到舞蹈编导的重视!整个过程,我经受了三个挑战,挑战一:如何用英文写舞评;挑战二:如何掌握写舞评以及学习舞评写作课的方式方法;挑战三:如何锻炼新思维。第一个挑战虽然很艰巨,但英文写作舞评并非我的职业选择,因此回国以后便不是压力了。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后两种,收获也最大。

舞评课涉及的内容多而细,比如几位老师都进行了关于职业素质、写作对象、写作技巧、写作习惯的经验分享。说实话,很多问题需要深入反思。为什么会从事舞蹈写作?为什么会关注这个写作对象?舞评人与编导之间的关系?读者是谁?课程还涉及到了传统纸媒舞评、新媒体舞评写作方式、传播方式的异同;让我进一步思考关于学者舞评、媒体舞评、大众舞评等有关舞蹈评论类型的不同定位。

舞蹈写作有两个层面,普及型(媒体舞评、大众舞评)、学术型(学者舞评)。前者强调普通读者的参与、互动,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种“写作”已经有了更加多元的发展。后者是基于学术研究,更加适合于专业性的读者。作为记者,以普及型写作为主;作为大学研究人员,以学术型写作为主。在中国,一直都没有真正的职业舞评家,当这个行业逐渐需要这个角色时,又赶上了这个信息化的、数字化的、互动的时代,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舞评人”。其实,这个庞大的群体也是舞蹈写作的潜在读者以及舞蹈演出的潜在观众。在中国,舞蹈写作的读者很少,无论是“普及型”还是“学术型”。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借助新的“载体”真的可以培养出新的“潜在的”读者以及舞蹈的观众。对我而言,则是齐头并进,双管齐下,主动出击,改变评论的方式和传播方式,以让舞评和舞评的对象获得更大的关注度。

五、《爱上纽约 世界舞台》――从“东西二分思维”到“全球在地化”

2010年第二次赴美是公派留学,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全额资助,公派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留学。

到纽约后,对我的冲击来得更加猛烈。我的学习、研修、考察等访学经历是通过“听课”、“访谈”、“观摩”、“讲学”等具体方式来实现的。可以说,我的这段不长不短的纽约留学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我所选择的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舞蹈与戏剧系,以及朱利亚学院等不同院校的访学生活;二是在纽约这座巨大的表演艺术之都的游学生活。

朱利亚学院是世界最顶尖的艺术学院,舞蹈是强项;而皇后学院是一所综合大学,舞蹈只是一个很小的系,并不有名,学生的条件和水平完全不可与之相提并论。如果说朱利亚学院舞蹈系代表了美国舞蹈高等教育的“精英层面”,那么,皇后大学舞蹈系实际上也代表了美国舞蹈高等教育的“普及层面”。与第一流的朱利亚学院舞蹈系相比,尽管皇后大学的舞蹈学科并不是出类拔萃的,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美国不少舞者的真实生存背景,即,二十岁左右才接触舞蹈,同时拥有其它专业学位,却也能终生从事舞蹈事业,多元的学科背景最终也能滋养他的人生,使他能创作并欣赏更有人文内涵的作品,而不只是做一个没有思想的“动作机器”,他或许不能成为最杰出的舞者和编导,或许他将来并不从事职业舞蹈,但他同样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一个具备了较好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

我的留学专业是舞蹈创作研究,主要从舞蹈创作与评论、舞蹈创作过程研究、舞蹈创作教学研究、舞蹈创作社会生态等多个方面展开,因此,绝不是纽约的一所大学和一个专业方向就能满足我的求学愿望,套用我导师的一句话,“你要去的不只是纽约的一所大学,而是纽约”。

为了充分了解和体验纽约的城市文化、剧场文化,纽约的艺术生态以及大学的校园文化,我展开了充分的游学体验,包括观摩与访谈。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才谈得上对于纽约表演艺术的美学分析和评论。纽约是个典型的多元文化的城市,商业艺术、严肃艺术、另类艺术、古典艺术、街头艺术……你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它们生存的基石,而且互不敌视,可以互相兼容,也可以各自独立。

相对而言,从事古典芭蕾教育的老师对于现代艺术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从事现代舞蹈创作的老师表示对“太商业的”百老汇不感兴趣;愿意接受音乐剧的现当代舞编导却表示对纽约的“免费演出不感兴趣”……而我作为一名从事舞蹈研究的学者,观察艺术的视野就如同纽约这个城市一样,是宽泛且包容的。

我选择留学纽约的其中一个目的,是看纽约各种表演艺术。但有欧洲朋友不解地问我:“你去纽约干嘛,现在世界上最前卫的剧场、最出格的演出都不在纽约!”。或许朋友的讲法有一定道理,但我要看的何止几个剧或剧场,我还想看剧场室内外空间跟城市空间的关系、表演艺术行业的硬件软件,以至整个城市的文化生态发展……纽约的确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

在纽约,我是典型的“BMW族”即公车、地铁、步行混搭。通常状态:不在剧场,就在去剧场的路上。我在纽约平均每周都要观摩各类演出三至四场,这样算来,在纽约的半年多观看的各类演出已经超过了100场次。不过,一座纽约城,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剧场加起来多达400多家,所以即便我再如何提高观剧的频率,也无法将纽约的各类演出和剧场尽收眼底。

在纽约,我还学会了两件事并受用至今,一是坚持在“黑暗中”(剧场)做笔记;二是坚持写艺术观摩和体验日记。正因为当时的点滴积累,回国后,我把在纽约的游学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爱上纽约 世界舞台》,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其实,去纽约之前,我就萌生了写本书的念头。我希望去纽约的中国人都能有个美好的纽约表演艺术之旅。因为如果你没有在纽约看过戏,基本上可算没有到过纽约。无论你期待的是“艺术之旅”还是“梦想之旅”,我的这本书或许可以成为你的行前指南,或许可以成为你到纽约后的口袋书,或许能为你在回程后串联起纽约之行的点滴记忆,因为书中的文字渗透着纽约带给我的真实感动。

人们对纽约爱恨有加,正源于她的自由、宽广、不羁,在她身上散发着令人着魔的气质。你适应了她,便可以在移民文化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如果不适应她,格格不入也是常有的事,好在十分具有亲和力的纽约城不至于使人迷失,不信?!那你就去看戏吧。

只能去剧场看戏吗?当然不是。

在纽约,舞蹈的空间早已不是传统镜框式剧场或黑匣子剧场的概念了,因此当你听说演出是在博物馆或教堂,或是一个由车库、消防局、酒吧等改造的“空间”举行,大可不必惊讶。无论是舞台还是任何一种环境都可以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表演空间,每一个空间具都有它的特有特征,特征活在空间里,可以被感觉到并受到重视。因此,表演空间的设计不仅只是一种装饰,而是应该提供美学和实际氛围,关心表演者并顾及到观赏者。在传统舞蹈中,观众和表演者之间有是有着明确的距离,而环境舞蹈打破的是惯常的剧场式的交流方式。观众和演员同处一个时空,甚至是一个整体,所以很难辨认出观众和表演者,一种共享的体验感觉就会产生。

对我而言,纽约最有魅力的当然是多元共存、容忍异端的表演艺术空间,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以及各种族群文化的聚居区。希望借此机会,探究百老汇兴旺的秘密,感受外百老汇、外外百老汇的独特的另类先锋气质。其表演艺术机构在社会组织结构中扮演着社会赋予的三重角色,即:公民文化角色、市场经营角色、艺术行业角色,反映着表演艺术既是一项文化创意产业,也是一项公共文化事业,还是一个艺术行业。三重角色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其组织机构以及从业者也是一个包含着“多重目标”(即社会公益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审美价值目标)的统一体。了解了艺术创作与艺术生态之间的关系,对我回国后进行表演艺术的研究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国舞蹈行业的“现代化”不是让所有的传统舞蹈都发生“现代化”改变,相反,是需要传统舞蹈和现当代舞蹈各归其位。我们的传统艺术应获得文化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族群认同”,我们的当代艺术则应超越现实功利,获得国际识别和国际认同。奇妙的是,传统美学哲学思想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已经不再以东西二元划分了。

结语:分享的快乐

我将两度访美游学和几度短期欧洲访学的收获直接到了我的教学研究上。除了进行学术化的教学工作之外,2008年初,我开始在国家大剧院艺术资料中心不定期举办音乐剧、舞蹈普及讲座;2012年,我把舞蹈讲座改为“青年舞蹈家系列对话录”。每次“对话录”,我希望深入浅出地为观众们引介中国新锐的青年舞蹈家,推荐他们的作品,尤其是即将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作品。

另外,我开始更加积极主动地以“舞评人”的身份进行写作。其实, 2003年我就开始写舞评了,但当时舞蹈写作意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评论“有效性”的问题也没有具体考虑过……。2011年后,我开始与其他学术媒体合作,也尝试向公共媒体延伸,并开始写作自己的舞评专栏。

更重要的是,最近5年,通过国际交流和学习,我重新审视自己,确立了自己的学术信念,即跨界思维、跨艺视角、国际视野、立足本土,不会为了改变偏见的“西方艺术中心论”而偏移为“东方艺术中心论”。因为有了“国际视野”的坐标,才会有“美美与共”的学术眼光,全面的、联系的、发展地关注研究对象。

我从舞蹈的角度看表演艺术,我也从表演艺术的角度看舞蹈。我从艺术的角度看社会,我也从公民社会的角度看艺术。我从中国人的角度看世界,我也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

如果能成为通晓中西、具有人文精神的当代学者,并且能为中国舞蹈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那会是我最大的精神满足。

第9篇:观舞记读后感范文

【女】老师们、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当四月的雨季滋润着五月的花蕾时,我们开始吟唱我们的季节,

【女】当四月的雨季催生着五月的花蕾时,我们开始讴歌我们的青春。

【男】我们用器乐敲击五月的节奏,

【女】我们用歌声吟唱五月的甜美;

【男】我们用曲艺演绎五月的多彩,

【女】我们用舞步旋转五月的欢欣。

【男】我们荡起心儿的双桨,欢庆在五月的花海中,

【女】我们摇响心儿的铃铛,欢聚在五月的月色下。

【合】沙市五中第九届“五月的花海”艺术节汇报演出现在开始

1、【男】快乐因我而在,生命因此而精彩,青春在一瞬间迸射,热情在这一刻绽放!动感、奔放、激扬,共同汇成这闪亮的光芒。请欣赏舞蹈:《快乐因我而在》表演者:高一(7)班魏天等

2、【女】黄河的水流过我祖先的面庞,传载我黄色的皮肤,

【男】长江的波涛滚过我祖先的胸膛,传载我奋进的斗志;

【合】我们的心中装着祖国,我祝福你祖国。

【女】请欣赏独唱《祝福祖国》。演唱者:高一(1)罗玄

3、【男】是谁呼唤我遥远的歌?是谁等待我异地的烟火?永久的爱,不是海市蜃楼,那是我的成就,我的所有。请欣赏初二(1)班邹亚亚等为我们带来的舞蹈《海市蜃楼》。

4、【女】曾有一种声音演绎那驰魂夺魄的爱情故事,那琴弦上飘飞的两只蝴蝶,执着历史的弦弓,拉出亘古不变的悲情。我们读这段情,读了多少年,读了多少代!琴音依旧,舞者翩翩。我们从蝴蝶的翻飞中读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请欣赏独舞《读梁祝》,表演者高二(1)班吴莹莹。

5、【男】有人说,我可以一顿吃十斤米饭,有人说我可以一步跨过长江;也有人说我一岁大学就毕业了,也有人说我下嘴唇挨着地、上嘴唇挨着天。观众朋友们,你们说他的脸在哪儿呢?你们不知道吧。不过有人知道,看,他们来了。

6、【男】感谢高一(5)班蒋寿义等给我们带来的笑声。

【女】人生如梦,一个美丽的梦,

【男】十七岁正是美梦的开始,

【女】我们是充满活力的一代,

【男】我们是一代追梦人,

【女】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迈向成功。

【男】请欣赏舞蹈《start》表演者:高一(4)班文柯等。

7、【女】今天是个好日子,好日子的生活天天有,我们幸福地生活在这美好春光里。尽情的歌唱,欢快的舞蹈,祝愿我们的每一天,请欣赏舞蹈《好日子》。表演者:初一(4)班胥金谷等

8、【男】青春的自由,青春的动感,青春的世界充满梦想和希望。有爱的地方就有梦想,有梦想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年轻的我们!今夜的舞台那耀眼的光辉会在夜空下更加闪亮。请欣赏舞蹈《唯一的我》,表演者:高二(4)班李雅等

9、【女】人的一生中,总有些记忆我们不再拥有。生活中有些东西是需要忘记的。我们在憧憬着未来时,挥别那些该忘记的。请听独唱《记得要忘记》,表演者:高二(2)班李琴等

10、【男】朋友,你到过土家人生活的地方吗?那里不仅有旖旎的风光、淳朴的风情,更有那美如水的山妹子和壮如牛的放排汉,那十八弯的山路弯出了多少土家人的情和爱。请欣赏舞蹈《山路十

八弯》,表演者:高一(8)班熊霜等。

11、【女】十八弯的山路上弯出了土家人数不尽的情和爱。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你可曾听说,有一位美丽的姑娘……请欣赏,初三(2)班谢晶晶等同学带来的舞蹈《一个真实的故事》。

12、【男】在那东山顶上,升起了白白的月亮,年轻姑娘的面容,浮现在我的心上。请欣赏独唱《在那东山顶上》演唱者:高二(1)班唐倩

13、【女】我们在孤独寂寞后,会变得勇敢;

【男】我们在痛苦失意后,会变得勇敢;

【女】我们在经历了胆小怯懦后,会变得勇敢。

【男】在我们人生的词典里写就的是勇敢,生命也惟其勇敢而得无往而不胜。

【女】让我们勇敢的心燃烧起来吧。

【男】请欣赏有高二(4)班、高二(5)班带来的舞蹈《勇敢》表演者吴雨杉、徐茜等。

14、【女】人类在追求进步的同时,却丢掉了某些宝贵的东西。我们呼唤文明,我们祈求生活的美好。请欣赏萨克斯独奏《天亮了》。听听那个刻骨铭心却本不该属于我们的故事。表演者:高二(1)班李明。

15、【男】高山流水,小桥人家,竹叶的清香在空中弥漫。听,歌声响起来了,看,六只美丽的孔雀正向我们翩然飞来。请欣赏舞蹈《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表演者:初二(2)班向丽萍等

16、【女】站在大丸前,细心看着我的路,台上任有着我的演唱,却无法明白那个肥皂泡的希望背后有着我多少的期盼和向往。请听女生合唱《下一站天后》演唱者:高二(7)班肖敏、李茜

17、【男】生活的原色是由黑与白组成的,生命的精彩也有黑与白演绎着,演绎着悲伤,演绎着快乐,演绎着颓废,也演绎着激情。请欣赏独舞《黑与白》表演者:高一(1)班张磊

18、【女】温柔多情的伦巴,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激情热烈的恰恰,给我们带来青春的活力,让我们一起随之起舞,沸腾吧!让我们一起来享受异国风情吧!请欣赏初一(3)班拉丁舞,表演者:黄振宁等

19、【男】爱是一万顷的森林,迷了路的人,一起在“练习”。人生需要多少次练习才能做对生命的那张答卷,生命也因练习而变的有意义。请欣赏独唱《练习》,演唱者:高二(4)班余磊

20、【女】现在看电视越来越多的要看主持人的,看他们撩拨生活,看他们演绎生活。看,这不就有一对主持人在疯狂的争抢着我们的眼球。请欣赏相声《挑战主持人》,表演者:高二(6)班蔡聪、徐锐

21、【女】好日子的生活天天有,今夜欢笑,今夜舞蹈,今夜欢畅,今夜流连。请欣赏舞蹈《好日子》,表演者:初三(1)班王筱恬等

22、【男】南亚的风,扬起七个精灵的面纱,飘飘渺渺,若起若伏;

【女】南亚的情,演绎七个精灵的衷肠,火辣辣,情绵绵;

【男】那扬起的手,那柔媚的指,

【女】那活动的身,那缠绵的腰,

【男】那一袭黄衫,那一对跣足,

【女】山水秀出印巴一段异族风情。

【男】请欣赏舞蹈《印巴出水秀》表演者:高二(3)班刘佳丽等

23、【女】现实扭曲着望而未及的梦,道别过去,留住美好的回忆,替代已疲惫的羽翼。这一刻,未知道路上的悲与喜,披上勇气的外衣,朝着梦想飞翔,留下永恒的这一刻。请欣赏对唱《这一刻》演唱者:高二(6)班吕亚琼、李晓琦

24、【男】红尘的天空,遗忘了他的梦,谁能够读懂我内心的悲恸,

【女】那个背剑傲立的少年,人影朦胧。

【男】那轮苍白圆满的冷月,来去匆匆。

【女】我提着灯笼,遥望我心中的英雄;

【男】我舞动长袖,颂扬他曾经的英勇。

【女】请欣赏舞蹈《英雄》表演者:高二(8)班张萍莎等。

25、【男】如果生命的过程是一条河,那欢乐就是她溅起的浪花;如果人生是一首歌,那么幸福就是她蕴藏的韵律;如果求知是一把琴,那么勤奋就是那一张弓。请欣赏舞蹈组合《如果》,表演者:高一(1)班、高一(2)班、高一(7)班陈栎等。

【男】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未来;

【女】我们是永生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男】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女】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男】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老师们,同学们,

【男】今夜属于你,今夜属于我,

【女】今夜的欢歌笑语留在你我的心里。

【男】我们用五月的灿烂,映照五中的今天;

【女】我们用五月的光环,辉映五中的明天。

【男】五月多么灿烂,

【女】五月的五中必将辉煌。

【合】沙市五中第九届“五月花海”艺术节汇报演出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