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两个小八路范文

两个小八路精选(九篇)

第1篇:两个小八路范文

书中讲述了战争时期,孙大兴和武建华这两个小八路在部队里成长的故事。他们两个都立志要为自己在一次又一次战斗中被日本鬼子杀害的亲人们报仇。孙大兴和武建华烧了被敌人抢去的粮食、炸掉了鬼子刚修起来的炮楼、机警地混进城里为八路军取回了子弹,在鬼子出入的地方埋下地雷……就是这两个十三岁的小八路,一次又一次地帮助战士们,他们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小英雄!

我最佩服孙大兴在被鬼子抓去的时候,伪军石岛用死和金钱来威逼他时,孙大兴都是咬紧牙关,对他们的问答闭口不说,当石岛的洋刀砍在他背后的柳树树干的时候,他都没有害怕,还下定决心要永世都不做叛徒,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都不向敌人低头,看得我心潮澎湃,他真的是太坚强了。

武建华是个遵守革命纪律、肯动脑子的好孩子。当他为伤员没有粮食吃而发愁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瓜地,他想弄些地瓜回去,但是他想到了八路军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就没有去破坏老百姓的庄稼,而是先向宋军医报告后再决定怎样干。当他在街道上看到伪军押着扛粮食的老乡时,他在半夜里火烧了鬼子的粮食库,为乡亲们报了仇。

第2篇:两个小八路范文

八月的阳光

一进八月,小夏和小秋天天去村前的土路边盼信.土路上的尘土很厚,八月的阳光煮熟了那层泡沫,赤脚踏上去便会燎起几个水泡.

终于有一天,盼来了信,两封.小夏一封,小秋一封.两人急着看了信的封面后,又互看了对方的.小夏说:“京城的,比我的好.”小秋道:“上海的,也不差”.兄弟俩将半个月来的焦躁一起用欢笑发泄出来.

小夏拆信,小秋也拆信,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小夏一惊,小秋也一愣.

后来兄弟俩半喜半忧地回家,将通知书念给父母听.父亲说:“上大学要这么多的钱?”母亲只叹了口气.

八月,棉花还没到上市的季节.

父子仨兵分三路,到晚回家,所筹借的钱还不够费用的十分之一,兄弟俩上学掏空了家底,家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母亲只好把一头正在长膘的猪卖了.

八月的日子越来越少,小夏和小秋的上学费用仍差一大截.那天,他们去了学校.校长和班主任都非常同情,但也无能为力,只好以学校的名义写了封信给乡政府,请他们想办法.

在烈日下奔波了三天后,父亲捧着由乡政府出面借的2000元贷款回到家里,一下子倒在地上,昏了过去.十天来的劳碌和心焦,使这个在太阳地里劳作了半个世纪的硬汉子也趴下了.

上学的费用还不够一个人用的,八月的日子所剩无几.

没想到这天邮递员竟送来了一张汇款单,1000元,学校来的.附官栏里只有几个小字:“祝贺!全体教师捐赠.”父亲从床上爬起,母亲赶紧将汇款单递过去,父亲的嘴唇蠕动着,发不出声音.

费用还只够一个人的,日子不会停留,小屋里的人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峻.三个人的目光一起盯着床上的父亲.父亲忽地一骨碌坐起来,说:“现在只有一条路,你们也都懂事了,自己决定吧.要不,抓阄也行.”

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

像是经历了一个世纪,小夏抬起头说:“小秋,你去吧,你的学校好.”小秋也抬起头:“不,我比你年轻一岁,哥,你去吧.”

这时谁也没注意小夏一个微小的动作.他把手伸进衣袋,摸出那张录取通知书,撕了个粉碎.小秋醒悟过来后,一下子抱住小夏:“哥!”泪水夺眶而出.

八月的最后一天,小夏带着200元路费出了门,他去南方打工.父母欠下了许多债,小秋在学校还要许多开支.

八月的阳光下,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一行深深的脚印……

9.阅读全文,结合小夏的言行,在空格处把小说情节补充完整.(每处4字以内)(2分)

筹 借 学 费 外 出 打 工

10.小说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主要有哪些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夏和小秋顿时像两尊雕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全篇看,标题“八月的阳光”,除了指八月的烈日以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秋站在村头的土路旁,出神地看着泡沫似的尘土上那—行深深的脚印……”请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小秋“出神”时的心理活动.(50宇以内)(4分)

答:

答案:

9.2分 以下两个得分点,每答对一处给1分.

路边盼信 撕通知书 (意思对即可)

10.3分 突出天气酷热(得1分)衬托小夏、小秋盼信的急切心情(得2分) 如只答点题、与结尾相呼应或暗示小夏、小秋求学的艰难等,可得1分(意思对即可)

11.3分 比喻(得1分) 形象地描绘出小夏、小秋震惊的神态(得2分)

第3篇:两个小八路范文

学校的校园很大,进了朝西开着的老校门,便是一座炮楼式带照壁的高房,人们顺高房照壁的北、南两侧进出。从北侧进入便是一座四合小花园,院里有三个圆池种满刺梅菊、月月菊、秋菊和芍药、牡丹、含羞草、君子兰、美人蕉之类,还有两畦板竹和两畦绿竹;从南侧进去便是四排新盖的教室。教室之南是一座唱戏舞台,舞台的东南墙外是一个又粗又高一砖到顶的文昌阁,阁顶的四檐八滴水檐下,吊着八个随风拂动就发出比唱歌还好听的铃铛。

紧挨小花园之东是一个很大的娘娘庙,庙内殿堂幽深阴森,花格围栏金碧辉煌,斗拱飞檐气势壮观。正殿前伫立着四幢纪念碑碣,碑前是一片大平台,平台前是砖和条石砌成的高高长长的石台阶。殿中央有娘娘、伴娘等女泥塑像,两边是龇牙咧嘴、怒目圆睁的众位保护神。正殿两旁立柱外沿墙上有一副黑色砖雕楹联:

愿诸生屈膝焚稿以祭鬼

常怀鹏程万里志

望学子投笔从戎而报国

定息烽火之战乱

娘娘庙和四排教室往东,是一片三四亩大的操场。操场之东就是南北长长的龙王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东庙,东庙住着"中正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和高年级的班主任等老师。那时候的课本内容大都是丑化共产党的反动说教。像三年级语文有一课课文是:"鬼鬼俄国,俄国共产党。谁也都知道,杀人放火闹不息。共产党、八路军都是吃人的魔鬼。"那时候一提说蒋委员长或阎司令长官,同学们得马上"啪"地一声,站端立正五指并拢,面朝前方,接受检阅。

那时,、二战区(阎锡山政府)即将灭亡,共产党、八路军快要来了,我们"中正小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一律穿上土红色童子军服装,头戴土红色帽瓢,每个学生发一根五尺长的木制军棍,全副武装的"童子军"进县防共守城。

第4篇:两个小八路范文

    在家乡的每一天,我都被家乡的新变化感动着,内心有说不出来的激动。

   也许有人会说,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能有什么变化?是的,照比全国有名的华西村、大邱庄,我的家乡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若是和过去相比,你就会发现,我的家乡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致富,先修路”。家乡的人民从实践中体会到了修路的好处。九十年代,家乡的第一条柏油路从鞍山、八会的分界线——庙岭,一直伸到了八会镇政府,全长11公里。紧接着,八会至隆昌、八会至联合、八会至上八股、西庄至长沟,全线贯通。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家乡人民的辛勤汗水下,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乡村公路网。一条条宽阔平坦的路,就是家乡人民通往小康社会的坦途!

   可是在过去,家乡人民深受路途之苦。坑坑洼洼的沙土路,走起路来拌跟斗,就连毛驴都打怵。辛辛苦苦摘下来的樱桃,一路颠簸到城里,到站一看全淌水。于是家乡人民总结出一首歌谣:一进宽厂沟,步步踩石头。姑娘往外嫁,小伙没奔头。来来往往的大小车辆,把路捻得像搓衣板一样,坐在车上,一颠一颠的,老百姓打趣地说:能把屁股墩两瓣!如今,西庄至宽厂区间的柏油路就要通车了!世世代代的住在大山里的家乡人民,终于告别了那走不完的石头路。

   路修好了,随路而建的桥也一座挨一座。不必说全镇最长的联合便民桥,也不必说到目前为止的全镇最大的中八股大桥,更不必说全镇历史最悠久的八会石拱桥,单说素有“状元村”美誉的上华大桥,就有着说不完的辛酸和喜悦。

   小时侯,我在八盘小学读书,有一次发大水,我的一个小伙伴的叔叔,画画得特别好,左邻右舍都称他为“画家”,过河没有桥,他就拽着牛尾巴过河,结果,牛过去了,他却被无情的洪水冲跑了……乡亲们顺着河堤追出多远,也没有一丝的办法,只好眼睁睁的望着他被洪水淹没……在那个没有桥的年代,哪条河没淹死过人?哪条河没吞噬过家乡人民的财产?如今,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家乡人民富裕了,百姓兜里有钱了,一座座大桥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下子建了近二十座。你瞧,正在修建的联合大桥,将成为八会镇造价最高、跨度最大、能通客车的公路桥!

   通讯事业的发展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过去,一部黑色的手摇电话,已经是另人羡慕的奢侈品,而且只是单位拥有,如今,程控电话四通八达,坐在家里,就可以与国外的亲人朋友直接通话。在1991年,八会镇程控电话开通时,机关单位电话43部,住宅电话只有2部,那时,装一部私人电话要3000多元,还得好烟好酒请人吃饭。如今,全镇4980户,电话拥有量达4000多部。并且免费安装!从3000元到免费,多大的变化呀!

   看吧,家乡的变化就是大!

   中国移动、中国连通,两个基站拔地而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直刺苍穹!

   中心街大楼,个人住宅别墅,一座挨一座,在青山绿水之中,美丽如画!

   陆六六,状元村148名学子之一,从无名小山村,走向了北大,又从北大,走向了美国的斯坦福大学!

   朱鹏汉,以那高超的医疗技术,让无数的患者重见了光明,摘取了全军眼科专家的桂冠!

  周洪勋,“桔梗大王”,以他超人的胆识,走出了一条至富大路,如今,他正领着乡亲们把桔梗的生意做到了韩国。

  ……

  过去,人们为了节省一角钱,宁可花上半天时间去赶集;如今,人们为了节省时间,宁可花上两元钱乘车去赶集,前后一比,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去,上班的人若能骑上一辆新自行车,就已能吸引无数渴慕的眼球;如今,人们比的却是谁的摩托车好,谁又换新车了。

  过去,农家院养的鸡鸭猪鹅不值钱,山里的野货也不值钱;如今,笨鸡成了“溜达鸡”,山里的野货成了“绿色食品”。……

  朋友,用不着多举例,你如果还没有感觉到家乡的新变化,那可能是你天天生活在家乡的变化之中,对家乡的变化习以为常了,熟视无睹的缘故。“不识家乡新变化,只缘身在家乡中”。如果是这样的话,朋友,那就请你离开家乡一段时间,一个月,两个月,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当你再回家乡的时候,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会被家乡的巨大变化所震撼!是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看不出变化!

  如今,家乡又传喜讯。家乡的通明山已经列入开发计划,在不久的将来,通明山风景区将成为家乡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到那时,你再看家乡:变化多大!

第5篇:两个小八路范文

关键词:GIS 栅格化 八方向栅格化 全路径栅格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a)-0066-01

GIS中空间数据结构主要有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两种,两者之间的相互转换是GIS的关键技术之一。矢量数据结构是把所有的地理空间实体都用X、Y坐标进行表示的一种数据结构,而栅格数据结构则是以规则的格网阵列来表示地理空间实体或有连续分布规律现象的数据组织,两者都可以用来表达地理空间实体的点、线、面三种基本类型。在GIS的具体应用中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如矢量数据能表达的实置精度更高、输出的图形更精确美观、数据冗余度小等,而栅格数据结构简单,相比矢量数据更适合于空间分析中的叠置分析和某些自然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的表达。所以为了在GIS中能合理利用这两种数据结构,以便进一步对空间数据在不同的应用中进行分析处理,常常需要实现矢量数据结构与栅格数据结构间的相互转换转换。目前,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之间的转换已经发展了许多高效的算法,如对矢量线要素的有八方向栅格化、对矢量面要素的内部点扩散算法等。本文主要是提出了矢量线要素栅格化的两种常用算法:八方向栅格化和全路径栅格化,在简要介绍这两种算法的基础上,通过java编程试验的方法,对利用这两种算法实现对矢量线要素栅格化进行了实验测试和比较。

1 八方向栅格化及其特点

所谓八方向栅格化,是指在根据矢量线的倾角情况,在每行或每列上,只有一个像元被”涂黑”(赋予不同背景色的灰度值)。设有一条线段起始坐标分别为(x1,y1),(x2,y2),其算法实现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出线段端点(x1,y1),(x2,y2)所在的行、列号(I1,J1)及(I2,J2),并将它们”涂黑”。

第二步:计算出线段两个端点所在位置的行差与列差为rowCut、colCut。如果rowCut-colCut>=0,则逐行求出本行中心线与过这两个端点的交点,并将它们”涂黑”。

y=y中心线

x=(y-y1)b+x1,(其中)

如果列rowCut-colCut

x=x中心线

y=(x-x1)b’+y1,(其中)

八方向栅格化的特点:在保持八方向连通的前提下,栅格影像看起来最细,不同线划间最不易”粘连”,且容易实现。

2 全路径栅格化及其特点

全路径栅格化是用分带法进行矢量向栅格的转换,即按行计算起始列号和终止列号(或按列计算起始行号和终止行号)的方法。设有一条线段起始坐标分别为(x1,y1),(x2,y2),其算法实现主要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出线段两个端点所在位置的行差与列差为rowCut、colCut。(以下以colCut-rowCut>=0为例进行计算)

第二步,计算线段两端点倾角a的正切

第三步,计算起始列号ja。

第四步,计算终止列号je。

第五步,将第i行从ja列开始到je列为止的中间所有栅格”涂黑”。

第六步,遍历线段所穿过的所有行,如果不是终止行,则把je赋给ja;行号i加1,并转第四步,否则结束。

全路径栅格化的特点:栅格化后的线要素较八方向栅格化饱满,适合于要向任何方向进行探测的栅格影像或想知道矢量覆盖的范围,计算较复杂。

3 两种方法对矢量线要素栅格化的实现与对比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管采取八方向栅格化还是全路径栅格化,都可以实现对矢量线要素的栅格化。为了能使测试结果有对比性,本文主要是利用了java编程语言创建了八方向栅格化和全路径栅格化的程序,并在同一个窗体上对这两种算法对矢量线要素栅格化进行了显示。如图1,通过线段的平移,以保证两线段的性质都是一样的,该程序的实现是以当行差大于列差进行测试的。

4 结语

通过上述编程试验测试表明,八方向栅格化和全路径栅格化方法都能实现对线要素栅格化的目的。但八方栅格化方法栅格化后的线要素比较精细,数据量较小;而全路径栅格化法栅格化后的线要素比较饱满,但计算较八方向栅格化法复杂。

参考文献

[1] 兰小机,刘德儿.地理信息系统(Version 2)[M].江西理工大学.

[2] 张宏,温永宁,刘爱利,等.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M].科学出版社,2006,6.

[3] 李璐.一种矢量数据栅格化的方法及其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9,10.

第6篇:两个小八路范文

先请看《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电视剧中的两幅画面:(图一、图二)

《亮剑》、《我的兄弟叫顺溜》剧照中八路军、新四军军帽均为直筒圆顶加围式,分单帽和棉帽。直筒式帽墙,平面圆帽顶,带弧形帽檐和帽围,帽围两端靠两粒小纽扣结合在一起,冬季帽围可以放下,起到护脖、护耳的作用。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八路军军帽主要为土黄色,新四军军帽多为灰色。但是这两幅剧照中的军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错误,那就是漏掉了青天白日帽徽。这种失误背离了抗战时期的历史真实,甚至使许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误认识:有无青天白日帽徽是区别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军队的标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由于形势的急剧变化,国共开始了合作抗日,红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系列。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活动在南方8省13个地区、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集中到皖南与皖东,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2月25日新四军在汉口成立,任命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

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军队相同。改换军服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请看下列历史照片:

第7篇:两个小八路范文

日寇掠夺

位于山东胶东半岛的招远自古就以盛产黄金而闻名,自唐武德六年(623年)就有“金城天府”之美称,在这长达50多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2000多条可供开采的金矿脉和1000多个古老的矿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玲珑金矿。从宋景德四年(1007年)开始,历代皇帝多次派遣大臣来玲珑督办矿业采金。抗日战争爆发前,山东招远就已经是亚洲最大的金矿产地。

日本人对山东胶东半岛丰富的黄金资源一直垂涎不已。早在20世纪初,日本人就以入股招远玲珑金矿的名义,开始掠夺中国的黄金资源。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不久即向山东发起重点进攻。12月底,驻守山东的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率部不战而逃,为了不致招远金矿落入日寇手中,韩复榘逃跑前命令将招远的玲珑等重要金矿全部炸毁。

1939年2月27日,日军侵占招远城,第二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攻占了玲珑金矿。日军叫嚷:“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不久,日本人又占领了招远东北方向的金钱沟、虎头沟等众多金矿。

日军占领招远后,为实现他们“以战养战”的罪恶目的,开始对中国宝贵的黄金资源进行大肆掠夺。当时,侵华日军占领华北后成立了“北支那开发公司”,是日本对华经济掠夺最大的基地公司,负责华北地区金、银、铜、铁、煤及铁道等工矿企业的组织与开发。日本的一些中小企业资本家,凭借日本的军事扩张,纷纷来到中国华北开发掠夺宝贵的矿产资源。随日军开发掠夺招远玲珑黄金资源的第一个日本公司是“鬼怒川矿业公司”,他们修复了玲珑金矿,不过因掠夺不力,两年后被“北支那开发公司”赶出玲珑。然后,“北支那开发公司”又与日本三菱矿业公司合作成立了“山东金矿开发组合招远矿业所”,从此直到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负责掠夺招远黄金资源的都是这个所谓的“矿业所”。

日本人早就连做梦都想拥有招远金矿,如今真的将招远的玲珑等重要金矿控制在手中,自然会开足马力,日夜开采掠夺。他们不满足于原来的开采规模,公然占领玲珑金矿后不久,就重新建设了一个日处理矿石150吨的选矿厂。1941年投产,雇用人员达到1200人,对大玲珑、小玲珑等黄金主产地实行空前规模的掠夺。

俗话说“做贼必然心虚”。日本人在疯狂的开采过程中,非常担心遇到中国人的抵制和反抗,就千方百计强化金矿附近的所谓“治安”。日军不仅在玲珑矿区屯兵1个中队,还在四周山上修筑了7座炮楼,矿区周围架起了3层电网和铁蒺藜,在矿区与外界的惟一通道上设立了三道岗哨。此外,距离玲珑矿区最近的小蒋家村的老百姓全被赶出家园,村里驻着1个伪军连和日军的1个机枪中队,玲珑四周的大园、九曲、台上、欧家夼等村也都设立了伪军据点。可以这么说,日军将玲珑金矿围守得水泄不通。此外,为防止八路军渗入,日军对成品金全面实行管制,并成立黄金稽管大队,对私卖黄金一律没收,对亲近共产党八路军者,也格杀勿论。

日军在招远县掠夺黄金资源的第二个主要场所是东北方向的金钱沟、虎头沟金矿。1941年日军盘踞蚕庄,为掠夺金钱沟、虎头沟的黄金,赶走了那里的采金群众,由他们自己开采。于1942年强拉民工修通了公路,将开采的矿石高品位的运到龙口,装船运至日本南方直岛冶炼所。到1944年秋蚕庄解放,两年半的时间,共掠夺黄金约2万两。

在中国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究竟从招远掠夺去多少黄金,说法不一。抗战前招远金矿的中方人曲中原(又名曲运鸿)在《追索玲珑金矿被日寇掠夺矿石损失咨文》中说:“从1939年到1945年间,日寇掠夺玲珑金矿含金50克/吨的矿石20万吨,选炼净金16万两,全部存入日本的正金银行。”1978年出版的《玲珑金矿史》也记载:“据不完整的资料统计,日本帝国主义仅在军事占领招远的六年半中,掠夺了黄金16.5吨,折合52.8万两;白银38.45吨;铜6226吨,还有大量的硫。”

虎口夺金

中国的宝贵财富被外敌肆意掠夺,每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都会无比心痛。为了挫败敌人的阴谋、保卫宝贵的资源,中共胶东特委和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1942年改称八路军胶东军区)在日军武装占领招远并开始掠夺黄金之初,就秘密发动群众,抵制日军的这一掠夺行动。

同时,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等中共军队为了抗战事业的需要,急需大量的经费。抗战之初,控制下的南京国民政府还能按时拨付八路军、新四军部分军费,但不久就逐渐减少甚至完全停拨了。为保证延安红色政权的抗战经费需要,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中共胶东特委和胶东八路军虎口夺金。为此,中共胶东特委和胶东八路军决定成立一个绝无仅有的常设机构——胶东黄金工作委员会。1939年冬的一天,中共胶东区工会书记苏继光在掖县(今莱州市)夫子石中共胶东特委驻地,接受了一项特别任务:率领部分同志到招远搞黄金。

苏继光等潜入日军控制的玲珑等金矿,秘密建立抗日组织。在他们的领导下,矿工们和日军及伪军进行了机智灵活的斗争,有时用烂石头换下高品质金矿石,有时干脆在矿井下将金矿石砸碎带出来,甚至出现“同一座矿山,鬼子在南边掘进,中共在北边挖洞”的状况。

17岁的小温是玲珑金矿选矿厂的一名新矿工,有一次,他见老矿工老李拿着铁锨在矿浆里摆来摆去,鬼子监工问他:“什么的干活?”老李坦然自若地回答:“涮锨。”鬼子监工走后,他问老李:“你这是干什么?”老李慢慢地把锨从矿浆里提出来,只见亮晶晶、黄灿灿的金粉末在锨上蠕动,然后他警惕地四下瞅了一眼,便熟练地把它装进了一个小布袋里。

后来,每当小温上夜班时,便时常看到有的工友或钻到地沟里,或躲到机器后面,用锨头、饭碗淘金,并把淘出的金粉或撒在鞋里,或揉到头发里,或放进棉衣的花絮里带出去。一开始,他不明白工人们为什么偷偷摸摸冒着生命危险这么干,日子长了才知道这是工人们为了帮助共产党打鬼子才这么干的。不久,小温也参加了这个活动。他和工友们拧成了一股绳,一有机会就分工合作,有站岗的、有干活的、有淘金的,干得干净利索,鬼子毫无察觉。于是,这里每班生产的混汞金有一半被小温和工友们偷送到我党的地下黄金收购站。

后来,由于选矿厂的出金量越来越少,便引起了选矿课三本课长的怀疑。在一个严冬的夜晚,三本把负责磨浮工序的我地下党员老姜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让他接替值夜班的选矿课副课长椎首的职务。起初,老姜觉得这是个偷金的大好机会,继而一想又觉得事情似乎没这么简单。“不能贸然行事”,老姜对自己说。可他又一想,这个机会难得,也不能白白放过,让鬼子的诡计得逞。于是,他同几个骨干分子商量了一下,作了周密的部署。在机器轰鸣声的掩护下,几十个工友一齐动手淘金,天刚蒙蒙亮,他便叫工友们收拾好现场,各自回到了岗位上。

突然,只听“嘟嘟——”一阵哨声,三本在鬼子监工的簇拥下急步走进了选矿厂,厉声道:“统统的到外面集合!”接着,一群荷枪实弹的日本兵气势汹汹地把工人们赶出了厂房,在选矿厂门前排成一排。三本叽哩哇啦说了一通,鬼子监工开始对工人挨个搜身。工人们的衣裤、鞋子,全都搜遍了,连头发也被用水进行了冲洗,但一无所获。三本哪里知道,老姜和工友们早有准备,淘出的金子已被工人预先藏起来了,根本没有带在身上。

金子出产量照常减少,生产不断出事故,不是阀门坏了被迫停车,就是机器发生故障被迫检修,弄得鬼子疲于应付,不知所措。无奈,鬼子把驻龙口的宪兵调到选矿厂,实行“白色恐怖”。选矿厂内外,昼夜有宪兵把守,对工人进行严密监管;工人们不时或遭宪兵毒打,或被带去审讯。这一招虽然对工人的斗争行动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丝毫改变不了工人们支援抗日战争的一片丹心。

中共胶东特委和胶东八路军还通过创办秘密金矿,组织地方武装伏击日军运矿车、运金车,袭击矿区鬼子炮楼,惩治汉奸和卖国贼,组织矿工举行罢工等方式,破坏日本人的正常生产,为我党收集黄金。

为了这些黄金,不少优秀胶东儿女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家住掖县北吕村的共产党员吕品三就是其中一位。1939年至1943年,吕品三和战友们采取秘密收购、武装斗争等方式,从鬼子手里夺回了大量黄金。1943年,鬼子接到我方内奸的密报,得到吕品三的住址,派3名特务假借走亲戚之名长期隐藏在村子里,等待抓捕吕品三。6月的一天深夜,吕品三骑着自行车刚回到家里,就被日本特务抓住。吕品三很快被押到招远城日军司令部,敌人严刑逼供,让他交代黄金的下落,吕品三只承认自己是八路军,其他只字不提。后来,恼羞成怒的敌人将他残忍杀害了……

运途较量

胶东军民从虎口夺下来的这些黄金,除满足了自己的经费使用外,大部分都运往了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山东纵队)所在地——沂蒙山区,然后由此转运延安。日军通过汉奸内线获悉我方将黄金源源不断地运送到沂蒙山区后,便想尽办法在途中拦截和争夺,中日双方在运送黄金的路上又展开了一场血雨腥风的较量。

从胶东到沂蒙,大部分路段是日军的占领区。1941年底前,八路军由胶东向沂蒙山区运送黄金时,主要是从胶东根据地的大泽山区出发,经过高密、诸城、莒县等地,最后到达沂蒙山区根据地的大后方岸堤地区,在这儿向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交接黄金。

中共胶东特委和八路军为使黄金安全运送到目的地,在兵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不惜动用“重兵”。平时一般是2个连,选派的都是很精干的八路军战士,他们身穿特制衣服,将黄金装在衣袋里,基本上每人携带10两左右,这样既方便行军,遇到敌情也能随机应变,灵活应付。他们的安全一般由沿途护送的部队给予保障。黄金运送任务每月都有,甚至不止一次。而1940年冬季的那次运送,却动用了2个营,那次是运送黄金数量最多的一次,达到3万两。几十匹骡马的背上都驼着一只装有黄金的箱子,黄金运送部队每名指战员的身上也都缠了几十两不等的黄金。

1941年冬天一个漆黑的夜晚,胶东一支运送黄金的八路军部队在诸城县某村宿营时,突然遭到大批日军的偷袭。他们血战突围回到胶东后,找到敌工部日语翻译,异口同声地学说着一句日语,翻译一听,是“黄金部队”的日语发音。原来,在突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日军都在高叫着“黄金部队、黄金部队”。事后侦悉,日军对八路军的这支队伍已经“关注”了很久,并将他们命名为“黄金部队”,获知了八路军“黄金部队”的行动路线后,提前设伏,才使我军受到一次损失。从此,自1942年初起,运送黄金的我军部队只得改走“渤海走廊”这一著名的秘密通道。

“渤海走廊”东起胶莱河,西至寿光县东北部的榆树园子村一带,东西长60多公里,南北宽不过几公里,像一条带子,两头分别伸向胶东和清河抗日根据地,一度是胶东通往清河、进而转去鲁中沂蒙山区的交通要道,从1942年春到1943年8月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43年夏天,八路军胶东军区与八路军鲁中、滨海两军区东西夹击,再次打通了高密、诸城、莒县的生命交通线。八路军山东军区命令鲁中、滨海两军区的主力部队,负责沿途保护胶东军区黄金运送部队的安全。此后,胶东军区黄金运送部队重走高密、诸城、莒县这一黄金交通线,“渤海走廊”才基本停用。

正因为日军“惦记”得太紧,为了防范“泄密”,胶东军区黄金运送部队都接到过严令:任何人都不许透露运送的时间、地点和部队番号、兵力以及交接的过程。这些历经千难万险终将黄金安全送到沂蒙山区的指战员们,都忠实地执行了党的这一命令,他们将整整八年抗战中无数次穿越敌占区运送巨额黄金的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以及对路上牺牲战友的深深怀念,都永远埋藏在心里,甚至将这个秘密和他们不朽的身躯,一起埋葬在了齐鲁大地……

不仅如此,连那些担负途中护送任务的八路军战士,很多人对此也是一无所知。每次护送开始前的最后一刻,上级才将执行的任务告诉他们,具体情况也只限于领队的负责人知道,并且选派的队员大都是政治可靠、作风干练、严守纪律的中共党员。许多担当护送任务的战士,直到最后也不知道他们护送的到底是些什么人、要到什么地方去。

在八年抗战中,胶东送到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的黄金约有16万两,没有一两因战丢失和遗落,更没有一人携金叛逃。不能不说,共产党教育出来的战士不愧是好样的!

中共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接到这些黄金后,除留一小部分用作中共山东省内的抗日经费外,大部分都及时转送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在刘少奇、从山东赴延安时,也都有携带大批黄金的记载。2005年7月,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在《红色记忆》栏目中公布了中央军委的统计数字:在整个八年抗战中,山东军区向延安运送了13万两黄金。

第8篇:两个小八路范文

【关键词】尿路感染 头孢曲松钠 舒巴坦钠 八正散临床效果

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小儿感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小儿尿路感染,感染部位局限在某一部位的较少,而且临床上很难准确定位,有可能发生尿道炎,膀胱炎,输尿管炎,严重者可累及肾,造成肾盂肾炎,故需要及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形成慢性肾盂肾炎。通常小儿尿路感染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1]。目前寻找根治小儿尿路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法称为临床的研究热点之一。临床上常用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包括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等。但单一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很难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尿中的白蛋白也很难消退[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尿路感染小儿患者,通过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联合八正散治疗小儿尿路感染,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尿路感染小儿患者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其中小于3岁以下的儿童为30例,占60%。临床表现:发热患者有15例,肉眼血尿患者有3例,呕吐患者有5例,多尿患者有6例,遗尿患者有2例,腹痛患者有10例。均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尿路感染。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2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3.5岁。2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征及腰部酸痛,辅助检查时尿常规:发现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菌落计数在10万/ml以上。血常规检查:急性期血白细胞轻度或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可有核左移现象,在选择病例时需要排除肾结核、肾小球肾炎、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经过多饮水,勤排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给予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0.75g静脉滴注,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八正散煎服,每日1剂,水煎成300ml左右,可以分多次服用,治疗周期为7天。

1.4 疗效评价标准 按以下标准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和尿菌检查均为阴性,6个月内没有复发。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接近正常,尿菌检查呈现阴性。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轻,尿常规检查显示有显著的改善,尿菌检查偶见阳性;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善或病情进一步加重,尿菌复查时为阳性,且为同一菌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

2 结果

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愈2例,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

对照组和观察组相比,治疗效果经X2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效果对照表(例,%)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5

2(8.00)

3(12.00)

11(44.00)

9(36.00)

64.00

观察组

25

3(12.00)

5(20.00)

15(60.00)

2(8.00)

92.00 转贴于

3 讨论

小儿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常常会导致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如治疗不及时和治疗方法不合理,常常会引起慢性肾衰竭。临床上常常会选用用磺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半合成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来进行治疗。但是由于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会逐渐增加,对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和敏感性降低,尤其是治疗小儿尿路感染时效果往往不理想。此外,在单一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往往还会因为胃肠道的反应导致治疗中断。

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为头孢曲松钠与舒巴坦钠的组合制剂。前者为第3代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感染,而且对青霉素或其它头孢类药物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它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细菌,并通过肾来排泄,在尿液中的浓度较高,故适合应用于尿路感染中。舒巴坦钠为不可逆的竞争性β-内酰胺酶抑制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及革兰氏阴性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具有很强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可起到药物的协同作用,对细菌的杀伤力更强,抗菌谱更广。通常在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出来之前的临床用药均为经验用药,泌尿系感染的细菌一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杆菌有是最主要的致病菌[3]。

尿路感染在中医认为属于淋证中的热淋范围,病虽在膀胱和肾脏,但是与肝脾都有关系,其病机为湿热之邪蕴结于下焦,膀胱受热郁结,气化不利所致不能宣行水道。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淋漓不净,属于虚实兼杂的疾病。按照中医的理论治疗应该应用清热通淋利湿之法。八正散是由车前子、瞿麦、木通、扁蓄、滑石、枝子、大黄、甘草梢、灯芯组成。长期以来被用做治疗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瘾的良方。八正散方中的扁蓄、瞿麦、木通、车前子、滑石等具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的作用,通过泻火通淋,既可以消除尿路感染的主要临床症状,还能使病菌转阴而消除病因,另外,八正散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尿路御防感染的能力,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4]。在利用八正散治疗尿路感染时,应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随症加减。

八正散与西药头孢曲松钠/舒巴坦钠合用治疗小儿尿路感染具有增强抗菌、利尿的效果,见效较快,减少了耐药性的发生,毒副作用较小,比较安全可靠,保证了治疗过程中的连续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刘爱民,黄雄亮,谢玲玲,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尿路感染85例[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8(10):153-154.

[2] 张文青,左琪.加味八正散治疗湿热下注型急性下尿路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3):142-143.

第9篇:两个小八路范文

历史上,将这一系列的战斗称作『百团大战。

日军在一九三九年夏季,集中了分散在长城、华北、东北的部分军队,以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为依托,对华北地区的抗日力量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并在荒原挖沟筑堡试图阻碍抗日力量的进攻,实行“囚笼政策”,借此控制并逐渐缩小抗日力量。

不过,一九三九年、一九四年夏季的两次扫荡,集中于华北地区三十余万日军、伪军力量分散,为八路军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条件。中日两军也就在一九四年秋天爆发了百团大战。

时至今日,百团大战已被回忆过无数次,在文字或影像中,英雄的将领和英雄的战士在八年抗战中留下这荡气回肠的一笔。然而,百团大战的意义,远不止于这些数字。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我党领导的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正面战场。

75年过去,硝烟散尽,阳光重新洒在当年曾烽火连天的每一片土地。那些英勇的战士,老去或已故去。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在石家庄、保定走访了亲历百团大战的10位抗战老八路,他们已不再年轻,沧桑刻在他们的脸庞。他们所经历的战争如今已成为我们共同的回忆,而他们身上所代表的抗战精神则永世流传。

正太铁路打响百团大战第一枪

1940年夏天,日本在中国战场加大对的军事压力,5月发动枣宜战役、轰炸重庆,并扬言进攻西安。此外,日本还对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推行了“囚笼政策”。

为了打破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和“扫荡”,争取华北乃至中国全面战局的好转,克服的投降危险,八路军在华北敌后(除山东外)发动了大规模的破击作战。

历史上,将这次战役称为“百团大战”。

20万人参战

王良英今年92岁,出生于河北晋县(今晋州市)。老人身子骨硬朗,82岁之后就没去过医院。“爱看电视,只是看新闻,看国内国际消息。”70多年前王良英驰骋沙场的时候,他想过胜利,却从没敢想象过今天能有这样静谧的生活。

时间回到战火连天的1940年。那年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副总司令等下达《战役预备命令》。“我参加百团大战的第一仗,是在南宫打的。”王良英说。

17岁,王良英开始戎马一生。他去参军,是为了换来每个月2斗的救济小米,帮助家人。一年之后,他赶上了百团大战。在自己家乡打日本鬼子,让王良英战斗力更足。

在他看来,百团大战注定彪炳史册。

战役开始,八路军要破击正太铁路。与此同时,还要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展开破击,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8月8日,、下令攻击正太铁路石家庄至榆次段,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和第129师、第120师共105个团20余万人参战。

难以遗忘的番号

1940年,王良英17岁,此前一年,他刚刚入伍。“我在129师9旅25团3连。”王良英说,部队的番号,他永生不忘。“129师是46个团,八路军39个团,再加上120师20个团。”王良英说,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

八路军的进攻战役于1940年8月20日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当夜,晋察冀军区组成左、中、右3个纵队,分别向正太铁路东段日军展开攻击。

经数小时激战,右纵队攻入晋冀交界的要隘娘子关,歼日军一部。随后破坏了娘子关以东的桥梁和通信线路。向娘子关至微水段进攻的中央纵队,连克日军据点,并破坏桥梁两座。

破击,是八路军作战的主题。和王良英不同,老兵石泽民当年在120师服役。石泽民祖籍河北高阳,作战时在太行山的另一面,山西阳曲。“那时候我当兵才2年,在阳曲和交城交界的地方,就是把地方交通都破坏掉,把公路都挖成沟。”

时过境迁加上年迈,石泽民的记忆有些模糊,但即便细节难以拾起,当年的激情仍在他的面庞与言语中可见:“那是一场真正的大战啊……”

“没想到有那么多鬼子”

王良英还记得,1940年在晋南地区,“鬼子在那修了高王公路”。

“我们团团部在大张庄,高村地里经常有鬼子来骚扰,出来了以后我们派两个连就追去,大约有五六十个伪军和一个日本小队。”1940年农历八月初四,王良英对这个日期记得很熟悉。那一天,日伪军又在村中出现,侦察员说,“还是那么些个吧,60多人”。

“营长跟教导员带着1连和2连就追敌人去了,这一追感觉不对,敌人从青纱帐里面冲出来了,我们就遭到了埋伏。”王良英说,“营长跟教导员都挂彩了,2连的连长牺牲了。这个时候我在的3连赶去营救,都没想到有那么些个鬼子。”

王良英所在的3连前去支援,立即加入了战斗。结束后大家才知道,这次战斗中日军有1000多人。

在日军的炮火轰炸中,一枚炮弹落在王良英所在的营地。“我一看腿都熏黑了,血也流出来了,自己就赶紧简单包扎了一下。”几十年后,王良英笑着回忆那些伤痛,“当时还掉了两滴眼泪,怕是瘸了,医护人员说没事儿,腿没折。”

战斗一直到第二天晚上12点,日军才带着3车伤员撤退。这次战斗,双方伤亡都很大,但按王良英的话说,“总归是把鬼子打跑了”。

王茂全

江西吉安人,一九一年出生,一九三年入伍,抗战时期在晋察冀军区工作,参加了百团大战。一九五年入朝作战。回国后先后任一九八师师长、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河北省军区顾问。

王良英

河北晋县人(今晋州市),一九二三年五月出生,一九三九年入伍,一九四年百团大战时在一二九师新九旅。抗日战争结束后任连长、干事等职。一九七八年任邯郸军分区后勤部政委。

石泽民

河北高阳人,一九二二年六月出生,一九三八年十月入伍。一九四年随一二师参加百团大战。历任文书、指导员、副教导员、政委等职。一九七九年九月任基建工程兵第一技术学校校长。

太行山脉连破日军

百团大战初战告捷,八路军和晋察冀军区部队欲乘胜追击。不过,1940年8月下旬,石家庄方向的日军向西支援,加上连日雨水造成河水泛滥,严重妨碍作战。

鉴于此情况,晋察冀军区部队转移兵力,实施对铁路、桥梁、隧道的全面破击。

1940年8月20日夜,第129师在师长、政治委员邓小平指挥下,对正太铁路西段日军展开攻击。

向狮垴山进攻

1940年8月20日,129师左翼队一部进攻芦家庄,连克碉堡4座,歼日军80余人;右翼队一部攻击桑掌和铁炉沟等据点,歼日军130余人。21日,该师为阻止日军从侧背攻击破路部队,令预备队一部抢占阳泉西南4公里处的狮垴山高地。

从23日起,阳泉日军在飞机支援下,不断向狮垴山猛攻。第129师阻击部队坚守6昼夜,歼日军400余人,保障了破击部队侧翼的安全。

经数日作战,129师控制了正太铁路西段除阳泉、寿阳以外的大部分据点及火车站,严重破坏了该段的路轨、桥梁、隧道,使正太铁路西段陷于瘫痪。

在阳泉以北的五台山,张富有在那里作战。此时的张富有,已经是有4年军龄的“老战士”,年纪却只有16岁。当兵之前,他在老家河间上过3年私塾。平型关战役后,他和其他几个小伙伴被分到山西五台山,在司令部跟着聂荣臻。百团大战时,他是一名敌工宣传员。

向日军喊话

张富有随部队在河北井陉煤矿一带。“那时候我还小,我是喊话员,对着日本人喊话。”张富有说。

拿着扩音筒,躲在距离敌人最近的隐蔽地带,张富有喊:“日本的弟兄们,欢迎你们过来,有优待!”张富有说,这句日语是和反战同盟学的,几十年后的今天,他还可以随口说出这句话。

每次喊完,他就要立刻打个滚,换一个地方隐蔽。“日本的小炮啊,那个厉害,你不走,他们就拿那个东西打你。”张富有说。

张富有所在的部队破坏了井陉煤矿的主要设施,迫使其停产达半年之久。

山西一带战事激烈,回想当年,王来保还能忆起战争的残酷,当时却根本无暇顾及。对他来说,战场上就是你死我活,战争的规模有多大,整体战况如何,当时难以完全知晓。他在乎的,是每一天的胜利。

“我参加过百团大战马守车、晋中、太原、临汾战役。”王来保说,“打得很凶。”

“我不杀敌,敌就杀我”

战事愈演愈烈。

9月22日,晋察冀军区发起涞(源)灵(丘)战役,对该地区的日军发动进攻。

攻击涞源县城时,由于缺乏攻坚器材,日军顽强抵抗,经通宵激战,我军未能得手。23日转为攻击涞源日军据点。至26日,相继攻占三甲村、东团堡等10余处据点。

今年93岁的老兵李年,正是来自山西灵丘。涞灵战役就在他的家乡打响。百团大战中,李年从一个战士成长为一名连长,家乡的炮火让他更加英勇,他说,面对敌人冒犯,他从未退缩。

然而,战事复杂。在涞水、灵丘战场,此后半个月内,日军相继有4000余人增援,晋察冀军区遂决定结束涞灵战役。战事暂告一段落,谁也不知道战役何时结束。对于张富有来说,在战场上没有喘息放松的机会,“不打死敌人,敌人就会打死你”。

从13岁当兵上战场,张富有拿手榴弹炸死过8个日本兵,也在受伤后被白求恩医治过,还曾照顾过病重的白求恩,战场的火光剑影、生死离别,都在这个少年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只不过,为了民族、为了国家抵御外敌,他认为一切付出都值得。

今天,张富有还清楚记得――涞灵战役共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

张富有

河北河间人,一九二四年八月出生,一九三七年入伍并在聂荣臻身边工作。一九四年百团大战期间,任敌工宣传员。新中国成立后,在冀中军区司令部工作。一九七年调任山西省运城军分区副参谋长至一九八二年离休。

王来保

河北临漳人,一九二三年五月出生,一九三八年四月入伍。曾参加过百团大战马守车、晋中、太原、临汾战役,先后荣获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一九五九年五月任石家庄军分区后勤处长,一九七八年九月离职休养。

激战关家垴 用生命换取胜利

涞灵战役激战时,129师又发起了榆辽战役,向守备榆辽公路的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展开攻击。

经过半个月的奋战,129师歼日军400余人,并攻占榆辽公路上的小岭底、石匣等日军据点后,准备协同新编第10旅进攻辽县时,和顺、武乡的日军同时出兵。129师遂决定停止攻城,转移兵力于红崖头、官地垴地区伏击由武乡出援的日军。

榆辽战役歼敌一千

1940年9月,129师第385旅在向伏击地域开进途中,与日军援兵600余人遭遇,经15小时激战,双方形成对峙。同时由和顺出援的日军突破新编第10旅狼牙山阻击部队阵地。在这种情况下,129师遂撤出战斗,榆社复为日军占领。

榆辽战役共歼日军近1000人。

120师为配合涞灵、榆辽地区的作战,再度切断了同蒲铁路北段。129师对日军正在修筑的德石铁路和邯(郸)济(南)铁路以及一些重要公路线,均进行了破击,共歼日伪军1700余人。

对于当时的战事来说,伏击是破敌制胜的好办法,但也存在危险。老兵马其智还记得那些战斗,伏击也随时会转成正面对抗。

马其智出生于1922年,河北晋县人(今晋州市)。1939年参军,后成长为一名战地医生。1940年10月30日,马其智参加了关家垴战斗。

他背出120位烈士遗体

日军遭到八路军连续两个阶段大规模进攻作战的打击后,为稳定局势,巩固占领区,便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

10月19日,八路军总部下达反“扫荡”作战命令,要求各部队坚决消灭进犯之敌,粉碎日军的“扫荡”。

10月29日―11月4日,129师在直接指挥下,于武乡县关家垴地区,与日军激战一场。“日军冈崎支队500余名鬼子长驱直入我八路军根据地腹地,偷袭了总部最大的武器制造基地――黄崖洞兵工厂。”马其智说,“战斗打了两天两夜啊!”

数不清的冲锋,战事极其惨烈。马其智作为八路军总部卫校的学员,负责从战场背出牺牲的战友,“不到一天时间两间大屋就摆满了烈士的遗体,后面背来的遗体只能摞在前面牺牲战士的身上。”

马其智说,战斗打了两天两夜,他背着战友的尸体跑了两天两夜,“累得跑不动时,就趴在烈士身上打个盹。”两天下来,马其智一共背出了120名烈士。

关家垴战斗重创日军

战斗进行到最后时,马其智又一次冲上了阵地。这时,敌人开炮了,一枚炮弹击中了他身旁的石碑后,炮弹碎片又打到了他的脑门上。“我当时感觉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马其智说,他醒来时,躺在总部医院的病床上,“战友告诉我,我已经昏迷了两天两夜。”

马其智说,炮弹击中石碑,弹片的速度被减弱了,“这才让我从阎王爷手里捡回了一条命。”

老兵侯子贵也参加了关家垴战斗。他回忆说,“在武乡那个地方,没有石头山,都是土山,彭老总宣布要全部歼灭这支刚从日本来的,全部是日本人的部队。”

侯子贵1938年参军时,只有12岁。他的叔叔侯忠奎是个老革命,革命精神深深影响了他。侯子贵儿童团时在村中站岗,到1940年百团大战时,成为129师的勤务员。

为了这次战斗,调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参加。“叫385旅,旅长是程信林,386旅旅长是程根,一共三个主力部队参加。”侯子贵说,“白天我们就跟着总部,冲上去下来冲上去下来,打了好多回合,很惨烈,最后把敌人几乎全部歼灭。”

关家垴战斗中,我军将日军第36师1个营包围,歼其400余人,并给武乡、辽县增援之敌以重大杀伤。日军连遭打击,余部于14日撤退。

李 年

山西灵丘人,一九二二年八月出生,一九三七年八月入伍。百团大战让李年从一个战士成长为一名连长。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任保定军分区司令部管理科科长。

侯子贵

山西陵川人,一九二六月十二月出生,一九三八年1月入伍。一九四年时,任抗日军政大学看护员,参加百团大战。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中南军大,离休前任铁道东北指挥部后勤部副部长。

马其智

河北晋县人(今晋州市),一九二二年七月出生,一九三九年六月入伍,百团大战时为十八集团军总部学员。一九五年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任六十八军二三师后勤处长。一九八二年离休。

万众一心 “囚笼政策”终粉碎

就在关家垴战斗打响的1940年10月,日伪军以万余人“扫荡”平西(今北京以西)抗日根据地。关家垴战斗结束后,11月9日,日军又以万余人“扫荡”北岳抗日根据地,并占领了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所在地阜平。

粉碎日军平西扫荡

针对日军的扫荡,平西和北岳两区军民,广泛开展游击战,连续伏击、袭击日军后方交通线。

和马其智一样,刘文林在战时也是一名看护员。刘文林出生于1926年,河北涞水人。日军扫荡的平西地区,距离涞水就很近。

如今卧病在床的刘文林难以多言,也不愿过多回忆当年的战况。刘文林的儿子说,当年父亲救治了不少受伤的战友,也亲历了战友牺牲的残酷。

晚年回忆时,刘文林时常会流泪,为了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伙伴。

正是这些战斗英雄的英勇战斗,以及当地百姓的配合,粉碎了日军的计划。游击战迫使日军大部撤退。12月3日―27日,晋察冀军区向阜平、王快的日军发动进攻,歼其500余人,迫使日军全部撤出北岳抗日根据地。

迫使日军撤出晋西北

日军贼心不死。

12月中旬,日军以2万人的兵力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至1940年12月23日,占领了除保德、河曲以外的所有县城和大部集镇。120师和晋西北地区群众坚持游击战,共歼日伪军2500余人,迫使日军于1月下旬撤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在老兵们的回忆中,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在当时觉得过得很快。大家听着呜呜鸣叫的发报机,从一场战斗转向另一场战斗……

军人渴望胜利。百团大战时苏中江不过15岁,在部队中算是年纪最小的。因为年纪小,他只能在负责照顾伤病员。年少却不胆怯,晚年回忆时,他说自己当时常有端枪去最前线的念头。

“石榴开花一串红,二十少年去当兵”,苏中江还记得自己当兵时的歌谣。

“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胜利的果实属于前线和后方的每一个人。纵观百团大战,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一共进行了1800多次战斗,拔除敌人据点约3000个,击毙击伤日伪军2.58万人,俘虏敌人1.8万多人,并且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此外,八路军还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缴获各种炮50余门、各种枪5800余支(挺)。八路军伤亡1.7万余人。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日军正面交锋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增强了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

老兵王茂全,今年已经106岁,家乡在江西吉安。百团大战时,他27岁,已经算是部队中的骨干力量。今天,王茂全还不时回忆起当年的战况,“我们损失也很大,战争很惨烈很惨烈……”

刘文林

河北涞水人,一九二六年六月出生,一九三九年八月入伍,百团大战时,刘文林是卫生队的看护员。后参加抗美援朝。曾荣立三等功两次。一九年一月任一九三师五七三团卫生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