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

第1篇: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企业中的潜亏,就是指当期少摊成本费用、多计收入,从而造成企业经济效益数据的虚假高估。潜亏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数据的准确性,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表现形式,潜亏也是会计假账的一种。长期以来,潜亏现象屡禁不止,其涉及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仅存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而且还有向供应过程、销售过程扩展的趋势。在潜亏前提下提供出来的会计信息既没有参考价值,也不能为确立经营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更不能使有限的资金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同时还为违法乱纪行为创造了条件。

一、物资管理中潜亏形成的原因

人们习惯于将潜亏的关注重点聚焦在生产和销售环节, 认为在煤炭企业里一般是采取多报产量、多计销售收入等手段来达到人为提高效益的目的,一般不会注意到物资环节也会有严重的潜亏现象存在。

物资管理是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是企业整个核算数据的前提和基础,物资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后续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同时,物资的流转过程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始终,每个环节都涉及到材料项目的管理;再者,材料消耗在企业生产成本中的比重较大,在煤炭工业企业中,材料成本几乎占总成本的35%左右。因此,物资管理信息是否准确,对企业管理者的整个经营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就目前调查来看,在物资管理的采购、仓储、销售中,潜亏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基本上已经涵盖了物资管理的全过程。形成潜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功利主义驱动

一些单位的领导人为达到某些特殊目的,如为了粉饰企业或个人政绩,或者为了完成某项考核指标,便指使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不按会计准则组织会计核算,而是按领导意图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二)内部控制软弱无力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力,或者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各个业务环节核算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无法可依”。如采购环节中的多采多购造成积压报废,仓储过程中的不负责任造成毁损等,工作人员不及时上报处理,内部监督部门监管不利,长期账实不符,最终形成潜亏。

(三)人员业务素质低下而造成差错

物资管理工作涉及到包括采购、验收、仓储、批料、会计等在内的诸多人员,每笔业务、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差错。一些业务人员长期不注重学习,业务不精、素质不高,在个别最基础的业务处理时发生错误,如果业务量加大就更容易频繁出错,如在销售成本的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等业务处理方面便是人为出错的多发区。

(四)信息化严重滞后

由于业务量的迅速加大、内部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目前煤炭行业物资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及发展进程已远远落后于生产、财务、计划、劳资、调度等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不完善,导致核算数据不准确,既影响参考价值,也容易形成潜亏。

二、潜亏的表现方式

物资管理业务中的潜亏,绝大部分是人为造成的,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擅自改变存货的计价方式

1.以低于实际价格验收入库。物资验收入库时,入库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格,当材料出库时便人为地降低了出库成本,从而增加了当期利润。这样形成的大额蓝字价差,自然要留待以后月份或年度才能摊销,以后再摊销时,便会加大当期材料成本,抵减当期实际利润,形成了潜亏。

2.改变发出存货成本确定方法。如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如果物资降价,就会增加当期盈利,造成期末存货成本增加,形成潜亏。

采取上述手段,均降低了材料的消耗成本,虚增了当期利润,从而造成前后各期的数据均完全失真,影响到上级考核。如果该单位领导任职期满,其潜亏包袱便会扔给下任承担。

(二)违规采购,造成积压

由于利益驱动,照顾亲戚朋友,维持各方关系,采购质次价高的物资造成积压,形成潜亏;不按审批后的采购计划表中所列的规格型号采购,生产中无法正常使用,积压形成潜亏;采购人员擅自超计划采购,长期放在仓库不能使用直至报废而形成潜亏。

(三)应付性盘点

盘点走过场,不按实际盘点结果出具盘点表,掩盖盘亏的实质;盘亏物资不核销,不进行账务处理等等,均能形成潜亏。

(四)物资发放的随意性

1.串规格发放。保管员没有严格按照批料单所标明的品名、规格发放实物,人为失误发错物资,形成潜亏。如规格型号为GX2500/1000(8+11+8)的钢丝绳橡胶运输带,计划单价为830元/米,而规格型号为GX2500/1000(8+11+8)的阻燃钢丝绳芯橡胶运输带,计划单价为1230元/米,二者价格相差400元/米,如果将100米阻燃钢丝绳芯橡胶运输带发放成钢丝绳橡胶运输带,当月多实现利润40000元,形成潜亏40000元。

2.不按顺序发放。如果保管员不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发放物资,随意发放或总是先发关系户的,久而久之,就会有物资长期存放在仓库中,因老化、变质、设备转型淘汰造成积压、报废,形成潜亏。

(五)暂估物资管理不规范

暂估入库的物资,由于没有正式的票据,比正常验收入库的存货更难管理。如果管理不严,很容易从以下两个方面形成潜亏:

1.暂估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同一种物资,由于生产厂家或材质的差别,价格上时常会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按照合同价格或厂家询价正确暂估,暂估价格偏低时会因形成蓝字价差造成潜亏。

2.财务与仓库的暂估数据长期不核对。财务与仓库两部门应当定期进行核对,不一致时,可能形成潜亏。例如,仓库的暂估数据大于财务的暂估数据,超出的部分因财务没有暂估记录无法与客户结算,更正时往往采用再次出消耗的办法,增加了出库成本,增加了更正期的亏损(或减少了利润)。

(六)税收方面的问题

主要是对进项税额转出业务的理解上,与税务部门有差别或争议。如果进项税少转出了,也会形成潜亏。其形成途径有两个方面:

一是抵扣范围认识上的差距。如7.5KW以下电机等十二小件,因其物价迅速上涨的原因,单台价值超过了2000元,使用年限又在一年以上,税务部门认为应当视作设备管理而不允许抵扣;但由于煤炭行业生产流程的特殊性,虽然这类物资单台价值较高,但由于不能单独使用,又更换频繁,而且较之主体设备价值悬殊,几十年来一直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而是当作材料直接摊入当期成本,其进项税额便可以进行抵扣。如果不能正确区分应该按固定资产核算还是按材料核算,抵扣的税金可能形成潜亏。

二是盘亏、报废的物资,经批准后,在进行账务处理的同时必须转出已抵扣的进项税,否则,就会形成潜亏。

(七)在途物资长期挂账

在途物资长期没有清理,一定不是正常的在途,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否则容易形成潜亏。例如,验收入库的物资在使用时发生质量问题,仓库对已经生成的验收单不进行稽核,实物退回,但是没有到财务办理退货手续,月末财务单据核对不上时将作为在途而挂账。如果长期不清理、不核对,会无法取得红字发票,从而形成潜亏。

(八)价差的计算和摊销

这是各级企业核算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也是最常用的成本调节手段,实际操作时有下列几种方法:

⒈当月价差计算错误,多实现了蓝字价差,形成潜亏。

⒉价差摊销计算错误,少摊蓝字价差或多摊红字价差,形成潜亏。

(九)预付账款核对清理不及时

预付的款项,如果长期收不到订购的货物,业务和财务部门又不核对清账,长期挂账超过诉讼时效将形成坏账,造成潜亏。

(十)已使用却不出消耗单据

这也是二级单位最常用的做假手法,为完成考核指标,大量的已使用材料不出消耗单据,有的单位在年底甚至将已出过消耗的材料办理退库手续,形成大额度的潜亏。

三、潜亏的防范措施

煤炭物资管理过程中潜亏现象的大量存在,不仅仅是管理信息失真的问题,而且是管理和核算者的操守问题。通过人为造假而完成的经济考核指标不但欺骗了上级,而且腐蚀了经营管理者的内心,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

一切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在企业管理中,人员管理最为重要。因此,治理潜亏,首先要求经营管理者要端正思想,坚持不做假账,才能减少甚至根除潜亏。在此前提下,还要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具体工作:

(一)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采购、保管、会计等物资管理人员直接从事最基础的业务工作,他们业务素质的高低对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起着最为重要的保证作用。事实证明,很多数据的差错完全是因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低下而造成的。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企业管理者均应采取培训、观摩、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素质的培养,以尽快适应企业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的要求。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除了业务素质的培训,还要注重其个人品德的教育和管理,物资管理部门的采购、会计等关键岗位的职业道德教育尤其重要。如在采购环节,就应该教育业务人员要严格按制度规范采购,杜绝人情采购,并远离商业贿赂。

(三)抓好基础工作

1.认真盘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仓库、财务、审计、稽核等部门要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发现问题要追查原因,并按照所负责任给予处罚、实行赔偿。

2.定期进行仓库检查,核实保管员是否按规定对存货物资进行计量和发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规范核算。财务部门要正确核算材料价差并准确摊销;认真分析在途数据,及时清理在途单据;谨慎、正确处理涉税问题。

4.及时清理预付账款。预付账款的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审批预付款时,在付款申请单标注预付期限、清理责任人;会计填制凭证时登记并定期查阅辅助台账;清理责任要落实到人,在清理期限内敦促冲账,超过清理期限,按照规定进行处罚;每月末结账后,财务部门对预付账款逐笔进行分析,提出清理计划和建议。

5.严格执行采购计划。定期落实采购计划的兑现情况,以财务入账的验单与计划目录核对,发现超计划采购的物资,严格按照相关的物资管理规定进行处罚;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采购计划处理业务单据,超计划采购的物资不予报销挂账。

(四)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加大内审力度,对企业内部容易产生潜亏的环节要实施有效监督,因为内部审计人员最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应积极配合上级和外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的审计检查,因为上级审计部门有其独有的特殊权利,敢于对内部审计人员难以检查的事项进行处理,也容易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因此,当上级审计部门进点审计时不能藏匿有关潜亏事项,而应主动积极地配合,尽快、早日杜绝物资管理漏洞。

(五)优化流程控制系统

物资管理的过程也是流程管理的过程,设计和使用一套科学规范的物管流程是管好物资的关键。在物资管理企业中,计划、物管、财务、审计、稽核、信息化等部门是能够相互牵制的联动体系,要逐步优化并完善这个流程控制系统,真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即当某一环节出现异常时,其他环节就能够立即发现并迅速填补漏洞,以减少或有效制止潜亏的发生和形成。

(六)完善信息化系统,实行节点控制

物资管理在推广使用信息化后,解放了人力,实现了反馈迅速、资源共享、提高效率的目的。完善信息化系统,增设流程节点控制,对于防范潜亏也是行之有效的。如,当入账价格超过计划价的一定限额时无法自动保存单据;规格型号一样但质量、价格不同的物资录入时以编码识别;物资管理系统增加价差核算功能,出具价差清单等等,也能减少潜亏的发生。

第2篇: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关 键 词:土地整治规划;农用地整治区;MAPGIS

一、引言

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是实施和深化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以及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手段,是指导县级行政区土地整治活动的实施性文件,是土地整治项目立项及审批的基本依据,是安排各类土地整治资金的重要依据。重点安排农用地整治项目,促进土地整治工作全面、深入、有序开展。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规程里,专门提出了农用地整治区的概念。农用地整治区就是在以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二、农用地整治区潜力

重点调查分析六盘水市钟山区农用地整治规模、可补充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和可提高耕地质量等级等信息;通过分析田间沟渠、农村道路、田坎规模及系数等信息,调查可补充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和可提高耕地质量等级调查根据六盘水市钟山区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已开展农用地整治的行政村,通过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整治项目,分析得出;对未开展农用地整治的行政村,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集中连片的农用地区域,并与同类型地区农用地整治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

本文以六盘水市钟山区为例,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手段,筛选出六盘水市钟山区各行政村范围内可开展农用地整治的耕地及其周边符合条件的闲散地等,确定可整治农用地规模;计算各行政村农用地整治可补充耕地面积,包括转为耕地的田坎潜力规模、其他非建设用地潜力规模等;计算各行政村农用地整治可新增耕地系数。以各行政村可补充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的平均值为标准划分等级,并对农用地整治区进行空间定位。

三、区域概况

钟山区位于贵州省西部,是六盘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处水城县中部及西北部,北与威宁、赫章相邻,东西长52公里,南北宽46公里,总面积476平方公里。

钟山区属黔西山原高中山类型,地势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山高坡陡,切割纵深,相对高差大,海拔在1450-2900.6米之间,基岩面积大,土层瘠薄。出露岩层以石碳系的碳酸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为主。地貌有山地、丘陵、高原、山原盆谷和谷地等,以山地为主。土壤种类主要有黄壤、黄棕壤及石灰土。

钟山区为亚热带春暖夏湿农业气候区,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5-13.1℃,无霜期228-242天,年总积温4474-4806℃之间,年日照时数1415-1556小时。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倒春寒、冰雹等。区内河流均属于雨源性河流,水资源量2.3069亿m3,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多年平均降雨量1218mm。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铅、锌、云石、石英砂等20余种,煤炭探明储量20亿吨、铅锌矿178万吨、铁矿石2.5亿吨。

四、六盘水市钟山区农用地等级

六盘水市钟山区农用地分等的范围是全区行政辖区内的农用地,即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耕地和土地利用规划图中的规划耕地(宜农未利用地)。

1、分等单元的划分

2010年钟山区耕地面积13598.92公顷,分等单元取钟山区辖区范围内现有农用地(耕地)和宜农未利用地规划耕地的图斑作为分等单元。

2、分等结果

全区农用地共分17个利用等别:Ⅳ等地15510.0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7.29%;Ⅴ等地21124.5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9.93%;Ⅵ等地21068.2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9.90%;Ⅶ等地16348.1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7.68%;Ⅷ等地5652.2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2.66%;Ⅸ等地26726.1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12.56%;Ⅹ等地20496.3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9.63%;Ⅺ等地14353.5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6.74%;Ⅻ等地21026.2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9.88%;13等地23009.4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10.81%;14等地17002.2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7.99%;15等地6967.8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3.27%;16等地2950.1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1.39%;17等地540.7亩,占农用地分等总面积的0.25%。

五、土地整治规划农用地整治潜力分析

1、潜力评价方法

六盘水市钟山区农用地整治潜力评价按照以下步骤开展:

⑴采用统计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手段,筛选出钟山区各行政村范围内可开展农用地整治的耕地及其周边符合条件的闲散地等,确定可整治农用地规模;

⑵计算钟山区各行政村农用地整治可补充耕地面积,包括转为耕地的田坎潜力规模、其他非建设用地潜力规模等;

⑶计算钟山区各行政村农用地整治可新增耕地系数。

2、潜力等级划分方法

六盘水市钟山区农用地整治潜力等级划分时,考虑可补充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系数,以钟山区各行政村可补充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系数的平均值为标准,依以下情形划分等级:

一级:双指标不低于各自平均值;

二级:可补充耕地面积不低于平均值,新增耕地系数低于平均值;

三级:可补充耕地面积低于平均值,新增耕地系数不低于平均值;

四级:双指标稍低于各自平均值;

五级:双指标大大低于各自平均值。

六、MAPGIS软件的功能特点

MAPGIS是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具有自主版权的大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它是一个集当代最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于一体的大型智能软件系统,是集数字制图、数据库管理及空间分析为一体的空间信息系 统,是进行现代化管理与决策的先进工具。

MAPGIS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测绘、土地管理、电信、交通、环境、公安、国防、教育、地质勘查、资源管理、房地产、旅游等领域。其中土地、地籍、电信、管网、规划等系统成为国家各部委向全国重点推广的高科技产品,成为我国各领域进行数字化建设的首选软件。

相比其他系统软件,MAPGIS具有以下6个功能特点:

1、数据采集与可视化能力较强。系统具有较强的空间数据输入与编辑功能。可通过数字化仪、扫描矢量化、数据格式转换等方法快速获取数据,系统在提供对点、线、区3类几何数据编辑工具的同时,还提供了丰富的地图符号,使各类数据能实现符号化显示。

2、采用拓扑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严谨,避免了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等问题有利于进行空间分析。

3、提供了方便的坐标系与地图数据的转换,土地整治规划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土地利用现状图,矢量化数据的配准和投影极为重要,否则会导致属性数据不准确。

4、空间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实现对属性字段进行分析、统计、查询,对项目区的各类土地类型面积、道路长度等的自动统计和计算,极大地降低了土地整治规划工作中的数据统计工作量,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具有功能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特别是提供DTM分析功能,可以分析项目区的地形,为农用地整治区域的划定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6、制作输出高质量地图。系统提供了Windows输出,分色光栅输出和POSTSCRIPT输出,特别是分色光栅输出方式,可利用普通打印机输出高质量的地图。鉴于MAPGIS的以上特点,可辅助土地整治规划项目技术人员完成规划设计。

MAPGIS数据处理流程见下图:

七、MAPGIS制作农用地整治潜力分布图

1、基础资料收集整理

全面、系统地收集钟山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所需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状况、经济社会状况、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关图件、相关规划及标准、技术研究成果等作为图件编制基础资料。

2、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农用地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包含以下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⑴政府驻地;

⑵行政界线;

⑶主要道路交通;

⑷主要河流水系;

⑸名称注记。

3、建立拓扑关系

⑴基础数据处理

以六盘水市钟山区基期年全国土地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底图,根据图件比例尺和要素表达的需求,开展制图综合,进行要素取舍,突出表达主题要素。

⑵拓扑检查

首先经过拓扑检查,修改重叠坐标、悬挂弧段、弧段相交、重叠弧段、结点不封闭等严重影响拓扑关系建立的错误;然后通过线转弧段、拓扑重建建立结点和弧段间的拓扑关系,以及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并赋予属性。

4、农用地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主要内容

⑴图式及图例

农用地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要素表达图式及图例如下:

⑵图层控制

制图要素采用分层方式组织和绘制,图层压盖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是:名称注记、政府驻地、行政界线、主要道路交通、主要河流水系等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土地整治潜力等级。

经过以上操作,即可生成六盘水市钟山区农用地土地整治潜力分布图,如下图所示:

第3篇: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降本创效 科技创新 成本管理 内部控制

石油企业改制上市后,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面对石油行业产量成本的特殊规律,必须打破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才会实现降低成本的重大突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油田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一、依靠科技创新,转化生产力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经过几十年的苦心摸索,如今,油气田企业已形成了一套系统、规范的现代化管理体系,成功地实现了由最初时期的粗放经营向目前的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日常的成本管理、成本控制逐步趋于完善。但是,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成本控制工作仍然停留在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中的挖潜节约层面上,虽然也寻求到了一些切实可行、富有成效的降本创效方法,并为企业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潜力终究是潜力,是潜力就会有限度,挖潜的效果会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而逐渐减弱。随着油气田企业步入了开采的中后期,继续依靠挖潜节约显然是难以解决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内在矛盾。只有通过引进科技、发明创新,提高勘探能力,转变开采方式,更新生产工艺,转化生产力,我们的成本管理工作才会有实质性的飞跃。要大刀阔斧地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使科研机构与企业、高等院校联系更加紧密,并走向市场,形成科研经费的良性补偿和投入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二、加强策略成本管理,治标更治本

油气田企业十分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但绝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找到成本控制的根源,仍然停留在单纯地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消耗,而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等对油气生产成本的影响。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生产建设投资的低与高,影响到投产后生产过程中能耗物耗的小与大,尤其在资金密集型的油气田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今天的建设投资就是明天的生产成本,生产建设投资过高,将增大固定成本的压力。同时,生产布局是否合理、工艺设计是否科学、重要设备选择是否恰当,等等,这些因素又将直接决定着投产后的工作效率,决定着能耗物耗的大小,最终导致产出的多少、成本的高低。更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一旦出现这种建设时期的决策不当,所要付出的解决成本将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治标应先治本,管理应抓源头,在今后的投资决策中,应高度重视策略性成本管理,把投产后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分析作为项目前期论证的必经程序,对无成本分析的方案不予批准立项。

三、落实成本管理中心责任,发挥内在动力

近年来,油气田企业一般都在搞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对成本实行切块管理,设立了各级成本管理中心,明确了各自的责、权、利,成本管理中心内部又层层分解,甚至责任落实到了个人。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成本管理系统工程。这种管理体系下,各成本管理中心的职责和权限应该由总部科学地界定,并通过书面授权来确认,上不揽权、下不越权;各个平行的成本管理中心之间的经济往来应该通过规范的关联交易价格自行调节和确认。从而使管理层次清晰,能够真实地反映各责任中心经营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各个责任中心的积极性。目前,油气田企业内部关联交易趋于市场化,物资供销、劳务供求价格渐趋合理。但偏离市场规律的内部保护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利用内部关联交易价格实现成本利润的内部转移也不足为怪。到了年终,或许是为了维系队伍的稳定,或许是另有隐情,尽可能地平衡各成本管理中心利益关系的习惯做法也未见大的改观。责、权、利得不到很好的落实,何谈发挥成本控制的内在动力,全员降成本,全员创效益也只能成为管理总部的一厢情愿。

四、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提高预防和监控能力

第4篇: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安全教育培训:公司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安全员、特殊工种和技岗人员(包括新入场和转岗人员)。

一、公司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管理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 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 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 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三、 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 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 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主管组织的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 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 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在建工程进度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措施:

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目部。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紧密地与公司生产需要相。

第5篇: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供电企业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发展通道

一、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机制不明朗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员工得不到提升,势必拖累企业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一改以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个岗位干到老”的陋习,灌输职业发展通道概念。企业应直面人才发展瓶颈,主动作为,为员工指明发展道路,积极培养员工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打破“一岗定终身”的惯例。

2、人员忧患意识不强烈

员工从思想深处仍习惯于“组织安排”、“服从分配”、不作为等下班的懒散态度。企业单方面出台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措施,以求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但在较大程度上,办法和措施只是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单方意愿,企业发展需求与员工自我发展内在需求未形成联动。员工态度上的抵制,并未形成你争我赶的竞争意识氛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和措施的落地执行。

3、人才发展通道较狭窄

企业未系统性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未科学设计、员工任职资格标准不明确。对于绝大多数处于职业发展底端的普通员工而言,不知道可以如何发展,不清楚应该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式、何时才能达到专家级水平,甚至认为专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管埋头苦干到退休。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模糊,职业发展道路停滞。

4、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业各种人才管理、晋升、激励等制度未能与时展同进步,在员工学历提升、考取职称、等级评审、绩效提升、积极培训等方面没有有效的刺激手法,使员工对能力提升的兴趣不大,甚至认为是“花钱买罪受、花钱不讨好”。应根据企业管理实际,制定接地气的人才管理、引导、使用、激励等制度,让员工真正达到“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转变的最终目标。

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企业应在总体战略部署的前提下,践行以员工为本、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工作,最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进程有效匹配的目标。

1、理清职业发展通道

职业生涯规划中应清晰展示可转换的“职业发展通道”,一般分为管理通道、技术通道和技能通道三条,分别代表员工职业发展的三条不同路径。

同时,应明确企业和个人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责分工,明晰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技术专家、技能专家等一系列岗位,包括教育背景、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业绩评价、岗位胜任能力合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安规考试合格证书及车辆驾驶证等方面的任职资格,理清学历证书、岗位能力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证书的申报时间。

企业根据各通道任职资格条件,制定切合现有工种实际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指引卡”,以指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员工可根据自身“能量”在职业发展通道的节点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并明确下一步提升发展的目标。

2、制定岗位发展组织架构图

制定基于实际工种岗位架构的岗位发展组织架构图,以便员工清晰职业成长的路径,满足更加丰富的多元化的职业发展目标需求。

3、填写员工职业成长指引卡

有了清晰的路径,明确的地图指引,员工与直接上级根据专业分工和岗位工作需要,共同商讨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和计划,明确未来五年的职业发展意向路径,填写员工个人职业成长指引卡,并制定阶段性、个性化的具体职业开发策略及进度完成情况,以有效跟踪落实。上下级互动商讨,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性格特点和潜能,员工也能更加清晰上级的要求,建立互赢的良好局面。

4、形成员工成长蓝图

汇集员工职业成长指引卡中的成长提升需求,形成包含岗位胜任能力资格、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执)职业资格、安规考试资格、车辆驾驶资格等一系列提升规划在内的员工成长蓝图。

5、与培评薪酬绩效衔接

提炼员工成长提升共性需求,并纳入培训评价计划,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教育培训、绩效激励、岗位晋升、技能鉴定、职称评审、交流锻炼等有机结合,集中开展培训、评价、技能鉴定、职称评审等,为员工成长给予最大的资源倾斜和支持,同时也让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企业通过以上“五步走”的方式可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进程的有效匹配。

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工作的改进措施

1、做实员工职业规划提升跟踪管理

建立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进度表或战略地图。内容应清晰显示员工职业发展的具体规划,包括能力(技术、技能、职称、等级)提升记录、职位晋升记录、培训考核结果记录;员工提升需求档案,包括员工能力提升的具体项目、提升目标、阶段性成果、时间期限等。档案记录作为供电企业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跟踪管理以及显示成效的重要依据。

2、做好挖掘员工冰山个性潜能工作

兴趣是成功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喜欢本岗位工作,才会全身心投入,经得起各种考验与挑战。通过科学测试的方式方法,对员工的性格、能力、气质、素质、兴趣、爱好等冰山潜能进行全方位、全体系、客观实际地测评,使员工更加认识自己,清楚自身特长、优劣,也让企业了解员工的职业兴趣,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其潜能。

3、不断缩小员工岗能匹配差距

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所必需具备的学识、技术、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条件。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前提是通过优化人岗匹配,达到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以当前在职岗位为切入点,明确岗位职责任务,并深入分析岗位所需技能、技巧、素质等专业技能和通用管理能力、系统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开拓创新思考能力等要求与个人实际具备素养是否有差距;分析员工自身规划与企业所需人才规划需求是否一致。

落实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工作,明确能力开发方向,有针对性地制定能力开发策略,做好个人岗能匹配提升发展规划,最大限度激发员工提升履职能力。

4、加强培训薪酬晋升等保障措施

切实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教育培训、薪酬激励、岗位晋升、技能鉴定、职称评审、交流锻炼等相关配套管理机制有机结合,集中开展培训班、技能鉴定、职称评审等,为员工成长给予最大的支持。建立考核与选拔、业绩与薪酬相结合的绩效薪酬激励制度,将职业能力提升发展与员工个人个性化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培训效果、安全意识、执行能力、责任意识等综合评估等潜能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促进员工提升绩效。将员工的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与薪酬福利待遇紧密结合,让员工感受到“能力与待遇匹配,收入能增能减”的动态管理机制。

5、畅通信息渠道,加强信息有效沟通

畅通内部信息渠道,充分利用简单、方便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快捷地向员工传递企业发展趋势、企业所需人才、人力资源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内部劳动力冗缺员信息、企业发展地图、内部挂牌培训师资、职业生涯规划倾斜政策、职业发展通道、职业晋升流程等信息。

6、开放横向、纵向的内部竞聘或区域组聘机会

新型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留住人才,首先需要知道他们的心理需求,理解他们想从企业获得什么,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好了,员工能回馈给企业的价值将是巨大的。企业应该采取“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对策。企业职能管理部门应积极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为员工实现职业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基于岗位胜任能力实施区域组聘,探索解决冗员和结构性缺员问题,进一步发挥潜能评价的作用,让员工清楚自己更适合做什么。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竞聘环境,鼓励员工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优势和竞争力。

7、加大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及培训力度

基于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实施分层分类的课程培训,包括管理课程、技术课程、技能课程等项目。课程细化提供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岗位主修课、综合选修课、个人套餐式选修课等课程供员工根据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培训场地资源,通过师资挂牌等方式,优化培训资源体系,学员可通过自选、提前预约的方式方法开展灵活多变的学习培训。建立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将员工职业能力发展和个性化培训机会完成情况、培训效果检测与员工的绩效改进、薪资变化、职位变动等有机联动,全方位看员工的提升发展变化,实现员工学习与发展的全过程管控。

8、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宣贯,营造良好员工成才氛围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员工良好职业心态。心态决定成败,让员工体会到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意义。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让员工知道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的方向,帮助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力资源潜能,点亮员工职业发展的“星光大道”,进一步冲破影响员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终使员工获得事业的进步。

9、加快信息系统支撑建设,提高数据采集效率

为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升工作效率,强化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应加快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积极推广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明确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职业链条走向,让企业掌舵人更清晰把控企业人才发展趋势,掌舵人才发展方向。

四、总结

做实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工作对员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一切的商业竞争,最终都是人才的竞争。

文中分析了供电企业中开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过程的思路和举措以及一些改进措施,为供电系统企业提供参考。

总之,企业应不断扩宽人才发展多渠道,千方百计为员工提供平台和资源支撑,深挖冰山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真正把“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落到实处,让员工在发展进步的历程中尝试到改革的甜头,最终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洛克著,钟谷兰等译: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第6篇: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不断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做精做优知名品牌。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关键是有“特色”、具“潜力”,必须在培育行业的特色、文化、品牌、差异性等软实力方面下功夫、见成效。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培育发展特色潜力行业,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进行专题调研,市委、市政府先后3次召开全行业动员大会。陆续出台了《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发展规划》、《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行动计划》、《关于培育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的若干意见》、《关于规范“十大特色潜力行业”行业协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及《十大特色潜力行业重点扶持项目》等若干重要文件。市级层面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培育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工作领导小组。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了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市“潜力办”统筹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支持,各区(县)市有针对性地培育发展特色潜力行业的工作机制和运作格局。为特色潜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浓厚氛围,优化了发展环境。一是打响行业品牌。将发展特色潜力行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提升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明确提出培育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和相关举措。对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的主要特色、发展潜力、资金安排、环境优化、品牌建设、中长期规划等作出了具体的谋划。积极创办、引进和参加全国性行业活动(包括研讨、标准制定、展览等),成功打造出“中国茶都”、“中国女装之都”、“中国婴童产业之都”等多个国字号行业品牌,提升整个行业在区域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培育企业品牌。制定“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品牌企业培育计划”。开展“行业十大品牌企业年度评选活动”,对行业中涌现出来的品牌企业进行点评和奖励。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行业发展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走特色经营、差异发展之路。在大力扶持一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老字号”传统特色企业重振生机的同时,积极培育一大批文化内涵丰富、经营特色鲜明、管理模式先进的新兴品牌特色企业加快发展。三是引进龙头品牌。运用各种优惠政策,引进特色潜力行业内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及总部机构,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对引进的品牌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制定优惠政策。瞄准高端市场,积极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和上规模、上档次的品牌企业。使其在杭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大力培育一批规模大、产值高、影响力强的“顸天立地”的品牌大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的同时。积极培育一大批文化内涵丰富、经营特色鲜明、管理模式先进的“铺天盖地”品牌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品牌企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不断增强行业发展后劲。构建行业复合主体。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发展之道在于“文化”与产业的结合,为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建设与发展构建复合主体,有利于知识融入经济、文化融入产业,引领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向高端发展。行业协会作为重要的社会中介组织,扮演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治理的主体角色,发挥着政府与企业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是鼓励文化知识界、媒体界参与构建行业复合主体。动员知识界、文化界、媒体界人士参与行业复合主体构建,使之成为信息交流与的平台、品牌展示与推广的平台,进一步推进城市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的良性互动。扩大挟持政策覆盖面,为行业复合主体提供优质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和支持重点行业复合主体加快发展。近年来,相继建立了杭州丝绸女装产业联盟、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杭州文化娱乐业品牌促进会等凝聚力强、文化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复合主体。二是鼓励行业协会向社会复合型主体转轨。专门制定《杭州市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协会考核办法》等制度,通过“以考代奖”等方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大力扶持行业协会发展,每年安排1000万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重点项目。鼓励行业协会吸纳相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博展览、设计策划、传媒咨询等机构入会,并以顾问、兼职、挂职、评价组等多种形式,吸纳相关专家、学者、资深人士及媒体人士参加,以增强行业协会的研究、规划功能,推动经济与文化的相互交融与发展,完善行业协会的社会化构成。经培育,全市有17个协会成为行业协会中的“佼佼者”,半数以上协会在国内同领域居“领头羊”位置。三是鼓励同业合力、异业联盟。按照“行业引领、市场共拓、产品共推、品牌共创”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会议协商、专题调研、考核奖励等工作机制,共同设计载体、活动和项目,推进品牌提升、产品转化,促进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加快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与旅游社、景区景点建设和重大节庆活动之间的合作方式,培育更多更好的优质旅游资源及产品,产生了“杭州中医养生保健之旅推广联盟”等一批跨行业、联系紧的复合主体模式。对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的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实施,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行业发展合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政府引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的运作模式,改变了各行业“散兵游勇、各自为政”的被动局面。形成了“同业合力、异业联盟”的创新格局。

不断创新行业营销模式,促进产品加速转化。高效的营销手段,是打响企业品牌、行业品牌的有效途径,也是十大特色潜力行业立足杭州、走向全国的发展之路。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是特殊的旅游产品,只有不断丰富杭州休闲旅游的内涵,增强杭州旅游在中外游客中的知名度、美誉度,才能更好地吸引八方来客,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潜力行业向优质旅游产品转化。一是加快发展实体连锁经营。简化审批手续,优化服务管理,减免连锁经营企业跨区域经营纳税,为品牌连锁企业进入景区、景点、商业特色街区提供优惠条件,鼓励连锁经营以直营连锁为主向加盟连锁和特许连锁发展,不断提高连锁经营销售额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所占比重,对连锁经营达到一定数量规模(实体店数量和涉足城市数量)的企业给予奖励。在相继开展

“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最具影响力200强”、“首批杭州休闲生活体验点”和“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休闲主题活动大巡展”等活动基础上,市“潜力办”编印了《杭州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休闲旅游指南・首批杭州休闲生活体验点名录》,一次性投放到西湖景区新开设的5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咨询点及其他旅游信息咨询点等场所。二是加快发展网上连锁经营。鼓励特色潜力行业品牌企业依托各类电子商务平台,在全国各大城市寻找合作伙伴,尝试和发展网上连锁经营模式:由政府部门制定质量、服务、售后、物流等相关技术标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相关企业、产品、服务等信息,供网络消费者选购,努力打造特色潜力行业电子商务平台。举办了3届特色潜力行业高峰论坛。邀请来自香港、台湾、泰国等行业专家献计献策,有效推进了特色潜力行业产品向旅游休闲产品转化,扩大了特色潜力行业在海外市场的认知度,做到实体互相促进、网上扩大沟通。三是扶持连锁商业新模式。适应“全球化、新经济、互联网”潮流和饮食、茶楼、演艺、休闲一体化发展新趋势。激励企业拉高标杆。积极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旅行社在特色潜力行业产品销售中的独特作用,同时组建联盟开展特色潜力行业线路和产品营销,搭建平台开展特色潜力行业评选和集中展示。成功开发了“茶文化体验之旅”、“丝绸文化体验之旅”、“国际中医药养生体验之旅”等十大特色潜力行业优质旅游线路和产品。为杭州打造旅游新产品、提升旅游新品质。发挥了特色潜力行业应有的效能。

第7篇: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错峰用电 负荷特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一、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当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然而由于高GDP 增长率加上用户相对粗放的用电方式导致高峰负荷快速增长,且负荷增长率远高于电量增长率,这使得峰谷差日益增大,电能利用率降低,高峰时段的供电紧张,“电荒”现象频发。减小系统峰谷差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效地开展需求侧管理,进行削峰填谷,在减小系统波峰负荷的同时增大系统波谷负荷。

在以前的实际用电管理工作中,往往是在电力紧缺的情况下,进行有序用电管理,对供电用户实行错峰、避峰、限电、拉闸等措施,来抑制高峰负荷。现在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需求侧管理相关研究的深入以及需求侧管理相关应用的逐步成熟,面向智能电网的需求侧管理开始在削峰填谷、提高能效、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其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在移峰填谷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工商业用户实行分时计量电量,实行尖峰、峰谷平分时电价措施引导工商业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转移高峰时刻的用电负荷,降低高峰用电需求,从而提高电网供电设备的负荷率和利用率,缓和高峰时刻的供用电矛盾。

错峰用电管理属于需求侧管理的一部分,科学合理地开展错峰用电,可以在减小波峰负荷的同时增加波谷负荷,达到削峰填谷的最佳效果。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电网的错峰用电管理新思路,利用聚类技术进行用户的用电模式识别,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错峰用电管理领域当中,针对用户不同的用电特点,考虑差异化错峰用电策略。这种基于用户的用电模式识别而开展的错峰潜力分析,可以为供电企业开展错峰用电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有效地弥补现有错峰用电管理方式相对粗放的不足,且支持将错峰用电管理作为一项长期用电管理工作来开展,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高峰负荷,提高负荷率,减小峰谷差。

二、用户用电模式识别

利用聚类技术进行用户的用电模式识别,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的用采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来开展,进而获得用户的错峰潜力等潜在的有用信息,既能够为供电企业开展错峰用电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又能够为电力用户更好的制定用电方案。

1.数据预处理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收集的数据常常是为了其他用途,在收集时往往未明确具体目的,因此不能“在数据源头控制质量”,收集的数据往往会存在离群点、遗漏、不一致值、重复数据或其它不希望的成分。数据预处理的目的便是为了提高数据质量,让数据更好地适应特定的数据挖掘技术或工具。

数据清理是数据预处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填写空缺值、平滑噪声数据、识别删除孤立点、解决不一致等清洗手段,实现格式标准化、异常数据清除、错误纠正、重复数据的清除等清洗内容。

2.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是一个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组或类的过程,并使得同一个组内的数据对象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组中的数据对象相似度很低。相似或不相似的描述是基于数据描述属性的取值来确定的,通常就是利用各对象间距离来进行表示的,两个样本之间的距离越小相似度越高,两个样本之间的距离越大则相似度越低。

三、错峰潜力分析

波动型用电模式与系统波动性有很强的相关性,说明系统负荷的波动主要由这些用电模式引起,因此波动型用电模式才是最具有错峰潜力的用电模式。

波动型用电模式的峰谷差代表了该模式下用户的理想最大错峰潜力,而实际应用中,用户的实际最大错峰潜力往往达不到理想最大错峰潜力,且实际错峰潜力往往达不到实际最大错峰潜力,这与系统高峰发生时间和错峰实现手段都有关系。

首先,用户的实际最大错峰潜力往往达不到理想最大错峰潜力。用户的实际最大错峰潜力与系统高峰发生时间之间的关系,只有在用户高峰与系统高峰同时发生的时候,用户的实际最大错峰潜力才等于用户的理想最大错峰潜力,其他情况下,用户的实际最大错峰潜力都要小于用户的理想最大错峰潜力。

再者,用户的实际错峰潜力往往达不到实际最大错峰潜力。错峰用电实现手段之一是通过调整生产量,将高峰时段的部分生产转移到低谷时段,这样既不会减少总生产量,又可以降低高峰负荷。这种调整生产量的错峰手段,其实际错峰潜力往往达不到实际最大错峰潜力,因为高峰时段的负荷只是部分转移到低谷,而不是完全转移到低谷。

错峰用电另一个实现手段是通过调整生产时间,将生产提前后推后一段时间,将用电高峰提前或推后,从而错开系统用电高峰,这种调整生产时间的错峰手段,其实际错峰潜力往往也达不到实际最大错峰潜力,因为生产时间的调整要受到实际生产规律的约束和诸多用户时间协调的约束,恰好能将低谷负荷调到高峰时段的情况是非常少的。

制定错峰计划时,首先根据用电模式识别得出的结果,筛选出计划日期内用电模式为波动型的大用户,然后根据错峰潜力分析结果,得到这些用户的错峰潜力排序表,从而为错峰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

第8篇: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且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人员的参与,因而面临的风险要比其他行业的风险要多。建筑物在施工中处于最薄弱状

态,在施工中具有更大的风险。如何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风险管理,是现在社会首要关注的问题。

一、项目风险控制对策

风险控制包括所有为避免或减少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其潜在损失的各种措施。风险管理人员为此必须和各专业人员共同识别项目风险发生以及使损失趋于严重的各种条件,然后,通过对这些条件的控制而控制项目风险。风险控制对策可分为风险回避和损失控制两种。

1、风险回避

风险因素的存在是项目风险的必要条件,风险回避对策就是通过回避项目风险因素,回避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或不确定性。这是风险处理的一种常用方法。

风险回避对策经常作为一种规定出现,如禁止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等。因此,为了实施风险回避对策,风险管理人员在确定产生项目风险的所有活动后,有可能制定一些禁止性的规章制度。

2、风险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方法是通过减少损失发生的机会,或通过降低所发生损失的严重性来处理项目风险。与风险回避相同,损失控制是以处理项目风险本身为对象而不是设立某种基金来对付。但回避偏重于一种消极的放弃和中止。损失控制措施可根据其目的分为:损失预防手段;安全计划等;损失减少手段:①损失最小化方案:灾难计划等。②损失挽救方案:应急计划等。

(1)损失控制

损失的发生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导致的。在众多风险因素中,技术风险、人员风险、设备风险、材料风险和环境风险是引起损失发生的五个基本因素。预防损失的发生和降低损失的严重性,就要对这五个因素进行全面控制,而且尤以人的因素为最重要。因此,损失控制的第一步,是对项目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包括总体规划、设计和施工计划,相关的工程技术规格和工程现场内外的布置,以及项目的特点等,以识别潜在的损失发生点,并提出预防或减少损失的措施,从而制定一系列明确的指导性计划,以指导人们如何避免损失的发生,在损失发生后如何控制损失程度,并及时恢复施工继续或运营。

(2)安全计划

安全是项目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安全计划是预先确立以将潜在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的规范文件。计划必须包括一般性安全要求,以及结合项目实施具体特点的关于施工过程、项目运营过程中的特殊设备运转规程,对实施人员、机械设备、财产、公众及环境保护等措施。

①安全计划目标和组织结构的确立。组织结构使目标实现的保证。安全管理必须有明确的指令流程,应受到项目负责人的高度重视。

②责任和义务的分工。安全计划应该合理的进行责任和义务的分工,以使项目建设人员都能为安全计划的实施有效的配合,并应有一名相应职位的人员负责。

③工作条件。在安全计划制定以前,必须有专职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潜在危险做出识别,尤其是特定项目带来的特别危险因素,而且这种识别过程贯穿在安全计划的实施中循环进行。

④安全培训。对于损失控制来说,安全培训是很重要的预防手段。在安全计划中,定期的安全会议和安全培训是可以检查的。

⑤安全记录。安全记录有多种用途,是安全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于事故及其诱因的准确记录,可以用来衡量风险识别的成败与否,以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

⑥急救措施或预防措施。

⑦安全条例。

⑧环境保护。

安全计划还应考虑施工过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以降低对施工人员及公众的影响程度。

(3)灾难计划

灾难计划是一组事先编制的和目的明确的程序, 为现场人员提供一套明确的行动指南,以便处理各种紧急事件,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经济损失。灾难计划的目的在于紧急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充分利用事故发生的现场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减轻灾难,从而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灾难计划一般由业主人员制定并在受到或即将受到损失时,做出执行计划的决定。

(4)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的宗旨是使因意外事故而中断的项目实施过程全面恢复, 并使其影响程度减至最小。广义的说,应急计划是包括制定如何对付损失造成的局面的几种可行措施的文件,在损失发生后要采取的相应措施,并规定不同工作部门相应的职责。

二、项目风险自留对策

风险自留是一种重要的财务性管理技术,承包商将承担项目风险所至的损失。与风险控制技术不同,风险自留对策并未改变项目风险的性质及其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严重性。风险自留对策分为两种。

1、非计划性风险自留

当风险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项目风险的存在,或者没有处理项目风险的准备,风险自留就是非计划的和被动的。

事实上,对于一个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人员不可能识别出所有的项目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非计划风险自留是一种常用的风险处理策略。但风险管理人员应尽量减少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过程的失误,并及时实施决策,以避免被迫承担重大项目风险。

2、计划性风险自留

计划性风险自留是指风险管理人员经过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并有意识的不断转移有关的潜在损失。

风险自留对策应与风险控制对策结合使用,实行风险自留对策时,应尽可能的保证重大项目风险已经进行工程保险或实施风险控制计划。因此,风险自留对策的选择主要考虑它与工程保险对策的比较。

三、项目风险转移对策

风险转移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一类重要而且广泛应用的一项对策, 主要分为两种形式:非保险或合同的转移方式和工程保险的转移方式。

1、非保险或合同的转移方式

通常通过签订合同及协商等方式将项目风险转移给设计方、 材料设备供应商等非保险方。

2、工程保险的转移方式

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保险,是指通过专门机构—保险公司以收取保险费的方式监理保险基金,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参加者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时,即用保险金给以补偿的一种制度。它的好处是,参加者付出一定的销量保险费,换得遭受大量损失时得到补偿的保障,从而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尽管这种对于风险后果的补偿只能弥补整个工程项目损失的一部分,但在特定情况下却能保证承包商不致破产而获得生机。

(1)建筑工程一切险

建筑工程一切险是对各种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全面保障。即对在施工期间工程本身、施工机具或工地设备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也对因施工而给第三者造成的物资损失或人员伤亡承担赔偿责任。

(2)安装工程一切险

安装工程一切险属于技术险种。这种保险的目的在于为各种机器的安装及钢结构工程的实施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专门保险。安装工程一切险主要是用于安装各种共常用的机器、设备、储油罐、钢结构、起重机、吊车以及包含机械工程因素的各种建造工程。

结束语

现今社会的施工项目,风险存在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它们可以给施工项目带来资金、资源和时间上的潜在损失。只有我国对建筑工程的项目进行合理的管理,对一切的风险进行转移,这也有利于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晓霞.建筑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04)

[2]赵晓玲.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2011(09).

第9篇:潜能生转化工作计划范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治理;潜功能

一、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战略意义

大学生“村官”计划,可以说是大学扩招、经济危机形势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又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社会控制力度的“三全之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精英大量外流,出现了基层管理人才的缺位和断层。大批农民流入城市打工,农村出现了所谓“三八六一九九部队”的现象,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妇女、儿童、老人成为农村常留的主要人群。农村社会人才大量外流,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人才匮乏,素质有待提高,普遍存在着村干部学历浅、年龄老化等问题,广大农村在诸如基层党建、教育、医疗卫生及农业技术等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渐顺畅,农民与乡村的联系变得日益松散;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干部年龄老化、素质不高,对农村社会的领导力、影响力逐渐减小,笔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对农村社会的领导和控制。实际上处于建国以来最为松散的时期,这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趋势。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并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实际上也是对这种趋势的一种应对。而自2008年以来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发展的同时,也潜在地加强着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的控制和影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广大农村正在经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迫切需要有现代知识、现代思想、现代眼界的新农村建设者。首先,大学生“村官”,填充了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建设一个经济、文化、政治共同发展的新农村,不仅需要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还需要大量思想先进、知识丰富的高素质高科技人才,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实现农业结构、经营模式、文化品位等全面提升。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有效地弥补了农村人才的缺乏,促进了农村软实力提升,更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要手段:其次,大学生“村官”,丰盈了后备干部的“蓄水池”。培养了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第三,大学生“村官”,拓宽了大学生就业的“瓶颈”。对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了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显功能”

2008年4月,中央组织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文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工作,计划从2008年开始,每年选聘2万名,连续5年,选聘数量为10万名。2009年4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统筹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2009年5月,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这~系列文件,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铺平了道路。

《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及相关政策文件,对大学生“村官”的任用、待遇等做了一定的界定: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扭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是共青团员的,可安排兼任村团组织书记、副书记职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被大多数党员和群众认可的,可通过推荐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等职务。

对于这一计划,人们多从应对金融危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高农村干部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等角度加以评价,认为这一计划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锻炼高校毕业生自身能力,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同时对完善基层组织形式,储备年轻干部,带领农民致富,推动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这些都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显功能”,该计划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功能”,即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力度,提高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社会的领导与治理。

三、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潜功能”

首先,从大学生“村官”的任用及职责来看,大学生进入农村基层工作,充实了基层工作队伍,提升了基层人员素质,为长期以来陷入僵局的农村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切实加强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职责,《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做了如下界定:担任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协助做好以下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党组织有关安排部署;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任务,协助做好本村产业发展规划,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配合完成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矛盾调解、社会保障、调查统计、办事、科技推广等工作:负责整理资料、管理档案、起草文字材料和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的教学组织管理、设备网络维护;参与讨论村务重大事项;参与村团组织的建设和工作。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成员职务的,按照所担任具体职务确定工作职责。乡镇党委和村“两委”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明确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分工。可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团组织负责人。从文件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机构,就是农村“两委”,而且相关文件强调“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其他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这对于改变“两委”人员结构、提升工作能力和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在当前农村精英缺位、基层工作陷于停滞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心识的人才进入农村,填补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村人才‘洼地。大学生相比农村精英而言,具有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热情活力、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特点,对于完善基层组织形式,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具有更大的积极作用。

其次,有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向往城市成为农民的一种普遍社会心理。我省农村中大多数的有一定文化层次的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流动和转移,而农村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又不愿回去。由此出现了人才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出现人才“洼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已成为必要之举。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能给农村带来先进的农业科技;通过引进新的农业产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运用互联网等手段,寻找到最新最快的农业行情,指导农民的种植;另外大学生们身处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长期受到市场氛围的熏陶,加上在学校中学到的经营知识,能指导农民对农产品的营销,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当前,已经有不少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等,带动所在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和拥戴,也改变了农民对基层工作机构的认识,提升了认同感。

再次,大学生“村官”宣传科学,有利于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素质,提升农村教育意识。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这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教育方面。基于多种原因很多地方的农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大大影响着教育,农村教育问题是教育界的软肋,虽然国家每年都拨大笔经费发展农村教育,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在农村开展扫盲活动,利用农闲时间办各种学习班,来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但这些措施终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生进入农村当村官可以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榜样来宣传科学,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农村和农民的问题,给农民带来经济利益,让他们真实的看到知识就是力量,让他们也自愿去学习、创造。知识促进经济,只有农民的知识水平提高了,才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