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宜昌天问范文

宜昌天问精选(九篇)

第1篇:宜昌天问范文

大家好,一路辛苦了,首先欢迎各位来到世界水电之都----宜昌市,我是今天大家的导游小赵,紧随着汽车的步伐,我们踏上了宜昌之旅,很高兴在这个缘分的天空下和我一起漫游宜昌。预祝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让美丽的宜昌永远留在您的记忆里。

在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湖北省西部,是三国古战场, 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如今的宜昌是全国新兴的工业和旅游城市,是全国知名的水电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峡畔有着这样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土地富饶,风光旖旎。这颗明珠正是“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的宜昌,位于湖北省西部重庆市东部,闻名中外的长江三峡西陵峡畔,因而誉为峡口明珠,她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著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三国时吴蜀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宜昌。

宜昌市共辖五县三市五区,有415万人口,全市面积2.1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4249平方千米,城区人口133.8万,市内有三条主要干道,东山大道,夷陵大道,沿江大道,自北而南贯穿整个城区,市内横跨长江两岸,宜昌交通便利,可谓水路,公路,铁路,空路,路路皆通。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宜昌237千米,宜昌港是长江八大港口之一。焦柳铁路和宜万铁路在宜昌交汇。三峡机场是三峡地区最大民用机场也是国际备降机场。以宜黄高速,沪蓉高速和318,209,055三条国道为主干的公路四通八达。

宜昌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县治,曾有过夷陵,宜州,峡州,东湖等十几个名字,用的最长的是夷陵,有2400多年的历史,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的山川形势而得名。它的意思是说:“山至此而陵,水至此而夷”也就是说奔腾咆哮的长江一到宜昌,江面变的开阔,两岸的高山也逐渐成为丘陵,清朝雍正年间,朝庭认为这个夷字犯了忌讳,因为汉人们把他们称为夷族,所以改名宜昌,为什么叫宜昌呢?宜昌有顺应天时宜于昌盛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又因地扼长江三峡之口,故有峡州之称。清朝雍正13年改称为宜昌取于“宜于昌盛”之意。更因位于长江中上游的结合部“上控巴蜀,下引荆襄”于是又有着“川鄂咽喉”“三峡门户”的美称。

夷陵千年沧桑话,距今20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战国时期为楚邑,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于此,夷陵之名始见于史。东汉建安十三年(209年)的吴魏夷陵之战;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发生于此地,三国时期,刘备为关羽报仇,率领几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吴国。吴将陆逊仅有五万人,退入夷陵一线,等蜀军“兵疲意诅”反攻条件成熟,命令以火攻蜀,大火烧了四十座营寨,蜀军大败,刘备连夜退入白帝城。这就是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的故事。夷陵大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历史悠久的宜昌文化源远流长,作为楚文化的摇篮,巴文化的发祥地。一些特有的风俗如土家族的“哭嫁”被约定成熟的沿传下来。

所谓巴楚山水育英才,宜昌人杰地灵。著名的"长阳人"在一二十万年前就在此活动,七八千年前,宜昌的先民就繁衍生息于此,相传中华民族始祖的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娘娘就是宜昌人,她辅佐皇帝,开创了中华基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宜昌走出了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宜昌孕育了民族和睦使者美人王昭君。诗仙李白、武圣关羽、茶圣陆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等历史名人都在宜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以及明末率土司兵勇赴国难的巾帼英雄秦良玉,清代著名学者杨守敬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都诞生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

宜昌历史悠久,自秦汉以来,宜昌就是历代的州府所在地。在夏、商、周时代为古荆州地。蜀汉章武二年(222年)的吴蜀夷陵之战均发生在这里。明、清时期,为夷陵州治和宜昌府治。鸦片战争爆发,1876年签订的《中英烟台条约》中宜昌就被辟为通商口岸,英美法德意日等国先后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1949年以宜昌县城区及近郊设市。宜昌在1949年前经济非常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宜昌兴建了30多家企业和一批重点企业。1994宜昌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并被列入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今日宜昌涌现了一批龙头企业如宜化集团,稻花香酒业,兴发集团。

西陵山水天下佳。宜昌属于丘陵地貌,地处秦巴山脉和武夷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市内有大小溶洞,如白马洞,三游洞,龙泉洞,乃古代地下水溶蚀作用而形成,洞幽奇特,不失为旅游的好去处。宜昌不仅有山色之美,而且还有水乡之秀。宜昌的水系为外流水系,以长江为主脉,河流众多,河网密集,水量丰富。除长江,清江外,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9条。由于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为开发水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宜昌水能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8%。游客们可能要问了3000万千瓦是什么概念呢?我们通常用“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力量恢弘,三峡的水能相当于4000多匹马做功的能量,而且是只做功不吃草的马,是永远奔腾不息的骏马!建成的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工程,装机26台,年发电量达847亿度。除三峡工程外,宜昌还拥有葛洲坝电站,隔河岩电站等大小水电站。在方圆直径不到100公里的范围内,拥有如此丰富的水电资源和如此充分的开发程度,宜昌是世界上是仅有的,因此宜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真可谓是世界水电之都。

近代的宜昌,由于葛洲坝的兴建,带来了宜昌的第一次振兴,实现了由小城市向中等城市的跨跃,而三峡工程的兴建给宜昌插上了第二次振兴的翅膀,宜昌正在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迈进,当然宜昌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在1994年,宜昌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在长江经济带中宜昌东接武汉,西连重庆,是东部经济科技与西部丰富资源的结合部,是西部大开发的东大门,也是湖北大角战略的一个支撑点。

宜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3-18度,是非常适合人居住和旅游的城市,宜昌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具代表性的有水能,矿产,生物,旅游四大资源。

那么在这里呢,我就说说咱们宜昌的水能资源,市域内江河纵横,除长江、清江外还有10公里以上的河流99条。水能可开发量3000万千瓦,宜昌有全湖北最大的水电站----清江隔河岩水电站,有亚洲最大的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以及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此外还有300多座星落密布的中小水电站,拥有如此丰富的水电资源,如此充分的开发密度,世界上是仅有的,宜昌由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世界水电之都。

宜昌矿产资源也相当富集,市域内探明的矿种53种,大矿床14处,磷矿是全国6大磷矿之一,石墨矿是全世界四大优质石墨矿床之一,煤矿、金、银,铜等都有极大的工业开采价值。

宜昌市气候宜人,优质的土壤为柑桔、茶树各种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宜昌也被誉为“柑橘之乡”“茶叶之乡”。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就曾提到此地是茶叶种植发展的“最适宜区”。宜昌茶叶主要分布在半高山地带,“高山云雾出好茶,低山丘陵出早茶”,宜昌既有春分“早春茶”,又有秋分“秋香茶”上市,产量居湖北省前列。在五峰后河、宜昌大老岭等地至今还保存有第四纪冰川期遗存下来的森林群落。尤其是五峰后河原始森林中的珙桐,是第四纪冰川未被灭绝的幸存者,被成为世界植物的“活化石”。

宜昌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拥有各类旅游资源747处。以长江三峡画廊及三峡水利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为代表的全国旅游热线,世界著名。这里还有历史悠久的巴人遗址和雄风犹存的三国古战场遗址,被誉为" 三楚名山"的玉泉山,"天下四绝"之一的当阳玉泉寺。众多的山水风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与宏伟的三峡大坝、葛洲坝水电工程交相辉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今日宜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昌正以她独特的风采,昂首屹立在长江之滨,朝世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阔首前进。

附录:(收集资料)

在宜昌有一个非常幸运的阿拉伯数字,从1--9之中,你们猜一猜是哪一个,有人说是“8”,要发;有人说是“6”,要顺;其实是“3”!惊讶的你肯定要问,为什么是“3”呢?下面请大家细细听我道来!

“3”可以说是我们宜昌的一个非常幸运、吉祥的数字。因为“3”无处不和我们宜昌相关。

首先,我们看一看工程,宜昌五县三市内水能可开发量达3000万千瓦,大大小小的水电站就达387座之多,而且其中有3个第一:世界第一--三峡工程,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度,将是5.5个葛洲坝、十个大亚湾核电站;亚洲第一--葛洲坝电站,装机271.5万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度;湖北第一--隔河岩,装机120万千瓦,年发电量30.4亿度。而且葛洲坝以前叫三三零工程,因为毛主席1958年3月30日视察该工程;清江与“水布垭--隔河岩--高坝洲”三级梯级开发,同时隔河岩的单机为30万千瓦。你看,都离不开“3”吧!托“3”的福,宜昌被称为世界电都。

二是看历史,宜昌之旅也可以称为重温三国故事之旅,因为《三国演义》120回就有46回发生宜昌。先说桃园三结义的张飞,在宜昌有张飞擂鼓台,吼断桥梁水倒流之处;关羽,在当阳有关陵,玉泉寺有显圣之处,在那儿至今还有三大之谜、三怪,一怪是玉泉山,从山脚到山顶,树木都是一般高,二怪是青蛙在玉泉寺内不鸣叫,而在寺外鸣,三怪是玉泉寺外小溪不论发多大的水,始终漫不上玉泉寺。据科学考察,现在已揭开这三怪之谜。其一是因寺内外的气温和温度之差而至。其三是与土壤有关,玉泉寺的土壤极富吸水性,其中有许多极小孔穴,象发糕一样,水一浸就向上泡水;刘备在V亭有火烧连营七百里;三峡有刘备托孤,因此宜昌又如一本厚重的书需要你慢慢品味。

三是旅游和“3”相关的地方太多了,譬如在南津关有三游洞,又分为前三游、后三游,前三游是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游于此,后三游是苏轼、苏辙、苏洵游于此,就连其中的至喜亭也是分三层,呈“品”字形状;有旅游热线大三峡、小三峡、小小三峡;宜昌有“三人”--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和神农架的野人;长阳土家文化有“三民”--民俗、民风、民情;如今又热门起“三大溪”--车溪、泗溪和九畹溪。

宜昌有三宝--柑橘、盆景、彩陶,就连市内的南北主干道也是三条--东山大道、夷陵大道和沿江大道,就连在宜昌开餐馆的只要和三带边的生意都火爆--譬如山庄大酒店、山野大酒店等等。

在宜昌还有“十三怪”,

一是“半山坡上设站台--火车站”。也许大家去过深圳被那现代化的气息和超大型的空间感而惊呀,也许你被乡村小站的质相而感动,但你却从没见过一个火车

站在山的半山腰上,而宜昌火车站就在半山腰。

二是“山山水水在阳台--假山”。宜昌有“三宝”,其中一宝就是盆景,把山山水水都浓缩在一起,放在阳台上。

三是“三个枣子一大担--雪枣”。雪枣就是过年吃的一种食品,用糯米炸的然后裹上白面,一个就有这么大(用手比划一下),因此虽曰名“枣”却比枣大得多,所以“三个枣子一大担”。

四是“四月水中桃花开--桃花鱼”。桃花鱼是生长在香溪河中的一种水母,它是当桃花盛开时,它生长出来,桃花凋零之时,它就消失了。相传是王昭君的泪滴化成的。

五是“50万元悬赏把人卖--野人”,是说在神农架只要拍到野人的照片就可以得到50万。

六是“电都供电靠外买--用电”,宜昌虽然有亚洲第一大电厂,但宜昌却用的是清江隔河岩的电。因此“用电要到外面买“。

七是“草根当作下酒菜--节儿根”,节儿根也叫做鱼腥草,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春季大量上市时,以其茎肥嫩者为最佳,加上姜未、蒜泥、酱油、醋、辣椒油、葱段、味精等,再淋上少许麻油即可。此菜脆香、酸辣、爽口,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因此在宜昌菜席之上是必上的山野小菜,因此“草根当作宴席上”。

八是“萝卜饺子馅在外--萝卜饺子”,一般的饺子是外面是皮,里面是馅。但在宜昌最著名的风味小吃萝卜饺子却是馅在外,它的做法是用90%的大米和10%的黄豆,浸泡4--5小时磨成浆。萝卜切成丝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苗、葱、盐等调料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食之外酥内软,辣而不刺,味鲜可口。所以大家此小吃不得不尝。

九是“果实在里脐在外--脐橙”。脐橙大家都知道后面有一个小肚脐,因此叫脐橙。

十是“上岸生子回大海--中华鲟”。中华鲟是在金沙江生儿育女,然后顺江而下,从上海吴淞口进入大海,雄鱼9年成熟、雌鱼14年成熟,然后顺江而上到金沙江生儿育女后回到大海。因此叫“上岸生子回大海”。

十一是“石头当宝藏起来--奇石”。

十二是“喜事当作丧事办--哭嫁”。

十三是“又唱又跳把人埋--跳丧”。这两个是土家的风俗,而且这两个民风民俗也很怪,将喜丧两事颠倒过来办。在女儿出嫁之时,一定要哭,不光一个人哭,还得有婚前十个要好的姐妹一起陪着哭,叫“陪十姊妹”,还要哭得越伤心越好,不会哭的女孩是嫁不出去。因为以前在土家族的所在地都是大山,来往交通不便利,往往出嫁后就很难得回趟娘家,因此就难舍难分,边哭边唱,“哭父母”--要父母保重身体;“哭哥嫂”--要哥嫂孝顺父母等等。在土家族是重生轻死的,当老人走顺头路后,大家觉这是一件好事,人有了一个完美的了结,因此亲朋好友还不远千里赶来送上一程。又因平时很难聚在一起,有机会在一起相聚,就又唱又跳把人埋。

在宜昌还有古八景:

一是三游雨霁,“霁”是下雨后刚放晴的天气,也就是在三游洞在下雨后天刚放晴之时是最美的

二是东山图画,山势蜿蜒为宜昌屏障

三是尔雅明月,已毁

四是五龙烟收,五峰连峙,蜿蜒起伏,如游龙飞腾云雾之中

五是西陵形胜,位于西陵峡只口,江水与重峦叠嶂之中,直泻峡口。破门而出,至西陵山下水势转平,豁然开朗,呈现险夷交替只奇观

六是赤矶钓艇。已毁

第2篇:宜昌天问范文

宜昌官员很郁闷。

9月18日,湖北省宜昌市卫计委网站挂出一封《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致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这份红头文件加盖了宜昌市卫计委、教育局、总工会等8个单位的公章,呼吁公职人员生二孩,“年轻的同志要从我做起,年老的同志要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子女。”

这封公开信一曝光,随即引发热议,多质疑政府部门发红头文件鼓励生育是否合适?红头文件被任性滥用的案例比比皆是,甚至存在违法现象。可能宜昌市领导也怕了,也惭愧了,21日晚这封公开信从宜昌卫计委官网上消失了。

如今大家都喊“把权力关进笼子里”,顺着这个思路,宜昌市官员真是太不开眼了。但什么事就怕反过来想想。我以为,至少有三点,宜昌的红头文件还是不错的。

虽是红头文件,但这只是倡议书,并无强制约束力,不像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胎时,后面跟着引产、扒房、开除公职等恐怖措施。宜昌官员最多拿出俩甜枣,比如二孩生育全程免费服务,延长产假,加大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儿科服务供给。这些都是惠民措施,是宜昌当地政府分内职权。当然,大家不屑那甜枣,就是不理这个茬儿,政府也没辙儿,因此,这红头文件只是表达了政府符合科学的一种意愿,并不那么可恶。此一。

公开信写道:“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人口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全市呈现超低生育水平,平均每个妇女生育的子女数不足1人。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会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家庭幸福带来极大风险和危害,直接后果就是独生子女家庭风险加剧、人口老龄化、劳动力资源短缺和城市化进程滞后,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宜昌市政府很胸怀祖国咧,这事不应该是他们操心的。人口问题不是以一个市的范围来考虑的,就是宜昌大家都生二胎,如果社会环境不好,也无法阻挡宜昌人外迁呀。人口动态平衡甚至不能以全国为考量了,有专家就建议,中国靠自己已经无法控制人口减缓了,要从东南亚和非洲引进移民。尽管宜昌的忧虑有点大了,但他们还是为国家和社会着想,精神可嘉。此二。

宜昌就是立马行动起来全民造人,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与现任官员的政绩无关。与己无大碍却为之,实为民生社稷着想呢,应当表扬。此三。

与宜昌官员的作为相比,有关部门不作为就好吗?大家知道,人口学是一门科学,人口的增减是可以计算和预测的。至少在10年前就有专家警示今天的人口窘况了,但为什么有关部门就是按兵不动,导致今天的无可挽回?

实际上,正是在宜昌的长阳、五峰两县,十多年前,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就推出了普遍二孩政策的试点,但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生育率反弹。当全国2013年放开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全面放开二孩后,也印证了宜昌的试点。2013年之后,中国符合生育二孩要求的1100万夫妇中,仅有18%申请了二孩生育,民众对于二孩政策显得异常冷淡。不管二孩政策未来的推进效果如何,中国都必须面对人口红利消失的严峻事实。

第3篇:宜昌天问范文

以当代“长城工程”著称的三峡工程,自全国人大通过兴建决议至今,已有20年了。回顾20年的历程,三峡工程兴建不仅将宜昌推上了中国水电之都的宝座,而且也开辟了宜昌乃至整个长江三峡地区文化发展的新纪元。

三峡工程推动宜昌文化发展,最重要的是对三峡地域文物的抢救

三峡地域历史悠久,文化丰厚。早在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中,考古挖掘就已展开,但作为一次绝无仅有的大规模的地面、地下文物抢救工程,则是三峡工程兴建时启动的。权威部门确定的文物点达1087处,其中地下文物723处,地面文物364处。从挖掘疏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层面上讲,三峡文化开发不亚于三峡工程兴建,它是当代中国无与伦比的文化开发工程。伴随三峡工程的兴建,三峡库区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性挖掘保护工作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了十年。截至2005年底,地下考古发掘面积达110.7万平方米,已出土珍贵文物9000多件,一般文物17万多件。这是三峡地域有史以来从社会层面开展的一次全峡范围内的特大规模的文化资料收集活动,有效地保护了这一地域的文化宝藏。

三峡地域文化宝藏的挖掘保护,对研究开发三峡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作为华夏祖先聚居之地的长江三峡,山险水恶,交通闭塞,“蛮夷”聚居,开化甚缺,不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心,倒是历朝历代贬罚官吏的去所。明代修志以前,这里发生的人和事,除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中依稀可见之外,很难有完整系统的文字可考。要再现那漫长的历史脉络,除在历史文献的大海中捞针之外,就要靠收集民间传说,考察古代遗存,翻阅贬官诗文,挖掘地下“天书”。长期以来这项工作除个别学者尚有涉猎外,就整个社会层面来说进展甚微。正是兴建三峡工程,为挖掘整理、研究开发三峡文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极其宝贵的文化资源。随着诸多重要考古的发现和不同历史时期文物的出土,披在长江三峡灿烂历史文化上的神秘面纱才被人们撩开,漫漫的三峡历史文化脉络也才展现在世人面前。

三峡工程推动宜昌文化发展,最核心的是对宜昌文化自觉的唤醒

三峡工程兴建,激励着宜昌社科界、文化界、新闻界的专家学者研究三峡文化、创新三峡文化、构建三峡文化学科、开发三峡文化资源的雄心壮志。1994年10月,在宜昌市委、宜昌市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宗发主编的《长江三峡文化开发战略》出版了。《开发战略》提出了开发三峡文化资源的总体构想、战略布局、重点工程、实施步骤、开发政策和开发措施等,为适应三峡工程兴建,开发三峡文化资源,提供了理论支撑。同年10月由宜昌师专三峡文化研究所曹文安教授主编的十卷本《三峡文库》也出版了。《文库》包括三峡风景名胜诗旅、三峡景观传说美寻、三峡古代诗歌导读、三峡古代散文导读、三峡当代诗歌鉴赏、三峡现代散文赏析、三峡民间故事导读、三峡民间歌谣精鉴、三峡民间习俗概观、三峡民间艺术博览,成为宜昌全面展示三峡文化的第一部文集。1994年明为配合宜昌市开展以“知我宜昌、爱我宜昌、兴我宜昌”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屈鹏主编、笔者执编的《三峡·宜昌》编撰出版。全书包括宜昌的山川地貌、自然风光、物产资源、历史沿革、风土人隋、革命传统、古今名流、名胜古迹、工农生产、商业贸易、交通邮电、科技教育、文化艺术,以及三峡工程等,成为大宜昌范围内普及宜昌文化的开篇之作。同年7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市社科联、市建委等承办的“’94中华嫘祖文化学术研究会”在市区峡口风景区开幕。会后出版了《中华民族之母嫘祖》论文集,并纳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丛书之六。1995年8月由市文联主席刘不朽、副主席秦新民主编的十一卷《三峡文学丛书》出版。《丛书》包括刘不朽、秦新民、胡世全、张永久、周立荣、甘茂华等作家的小说、散文专集,成为宜昌第一部小说、散文专集丛书。同年9月为适应长江三峡开发,宜昌市和湖北少儿出版社动议、并得到三峡地域相关地区党委、政府响应,由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柏世友、市府秘书长柳定祥主编的《中国长江三峡大辞典》出版。《大辞典》包括三峡地理、历史、资源、旅游、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开放开发、有关政区,以及三峡工程与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三峡等11类,56项,4075个条目,120万字,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三峡地域文化的百科全书。同年11月市文化局、市群众文化学会召开“首届巴楚文化研讨会”,出版了《巴楚文化研究》论文集。同年由葛水院副教授、市社科院分院所属长江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孙世强课题组撰写的《创建“长江三峡学”的初步构想》,在市社科联、市社科分院主办的《宜昌社会科学》第四期上首次发表,文中率先提出了“长江三峡学”的概念,并就长江三峡学的创建提出了初步设想。这是他在1992年提出创建“长江三峡学”设想以来,第一次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仅就这些方面,就足以看出三峡工程对唤醒宜昌文化自信的能量之大。

经各界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宜昌研究三峡文化的官方机构与民间团体不断诞生;开放式的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在三峡考古的基础上,全市专家学者,20年如一日,漫游文山籍海,踏遍山川胜迹,考察民风民俗,使三峡历史文化的丰富资料不断显现,终于迎来了三峡文化研究丰收的时节,系列性的三峡文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从而推动宜昌文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也为三峡文化学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2001年三峡大学在创办《三峡文化研究丛刊》的同时,成立了《三峡文化研究丛书》编委会,组织专家学者经过近两年研究,于2003年8月出版了10册本《三峡文化研究丛书》。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坚持编辑《三峡文化》期刊、编撰宜昌文化书系的同时,成立了《宜昌文化丛书》编委会,组织专家学者经过两年的研究,于2005年5月出版了10册本《宜昌文化丛书》。这标志着宜昌研究三峡文化由总体意义上的资料收集整理阶段,开始向学术专著收获阶段转变。尤其是在三峡大学博士、教授胡绍华主持下,于2004年5月出版了《中国三峡文化教程》;2007年6月三峡大学教授曹诗图又主持编撰出版了《长江三峡学》。这样,经过20年艰苦的挖掘整理资料工作,宜昌终于在“长江三峡学”的构建上取得了标志性的成果。随后,各种有关宜昌文化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这一切,为支撑宜昌文化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峡工程推动宜昌文化发展,最根本的是对宜昌旅游开发的促进

兴建三峡工程,实际上也为宜昌兴建了一座极富文化品位的人文景观,从而奠定了宜昌以山水风光为载体,以水电工程为核心,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民俗风情为情趣的旅游格局。为此,市委、市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将旅游业列入支柱产业规划发展;相关部门以节庆为抓手,推动宜昌文化长入经济;文化界以品牌打造为着力点,提升宜昌文化品位;社科界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支持宜昌文化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发展;而旅游界则以国家星级建设为契机,推动宜昌旅游目的地建设,这样便形成了上下齐心各方配合创建宜昌水电旅游名城的局面。

到1994年,宜昌举办了三届湖北宜昌

三峡艺术节。举办第二届三峡艺术节,是全国人大通过兴建三峡工程决议当年的10月20日开幕的,当时还举行了首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本届艺术节规模大、档次高、效果好,从开幕式、闭幕式、长江三峡国际龙舟拉力赛、焰火晚会、群众文化活动展示,到8台文艺节目、11场展览和15个经贸专场交易活动,共举办活动39项。一万多中外宾朋欢聚宜昌,彭冲、陈丕显等国家领导人和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为节赛题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专程来宜参加活动。据统计,全市参加艺术节相关活动达96.5万人次。1994年10月20日至25日举行了第三届湖北宜昌三峡艺术节,同时湖北省第九届运动会也在宜昌市举行。参加艺术节的国内外来宾6000多名,海内外客商1000多名,市内演员5500多名,中外记者200多名,市内外20多万人参加文体和经贸活动。省级及省级以上报刊、电视台、电台发表、刊载本届活动的新闻、通讯稿件180多条。艺术节的主体活动由文艺活动、体育竞赛、经贸活动三方面组成。其中,文艺活动包括开幕式、迎宾晚会、巴楚乐舞展演以及各类展览和三峡书市。开幕式上进行了规模宏大的《三峡潮》大型广场文艺表演;迎宾晚会上演出了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剧《土里巴人》;活动期间展演的《巴楚乐舞》,是音乐和科技工作者运用古代巴楚音乐文物进行科研开发的成果,展示了商周至战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其间还举办了三峡宜昌出土文物展、三峡根雕盆景艺术展、集邮和宜昌书法精品展以及三峡书市等文化活动,三峡文化氛围十分浓厚。此后,宜昌的节庆活动改为“中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每年一届,对提升宜昌旅游文化内涵,推介宜昌旅游品牌,扩大三峡旅游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提升宜昌文化的品位,1994年4月市文化局创排的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剧《土里巴人》与观众见面。舞剧以凤妹虎哥爱情为主线,艺术展示了古拙而奇异的土家婚俗。剧作一经问世,便征服了各方观众,还先后应邀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首都庆祝建国45周年展演、赴武汉汇报演出和应邀参加深圳大剧院艺术节等演出,当年创下市内外演出74场的记录,观众超过10万人次。舞剧在全省夺得11项奖励,荣获国家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进入新世纪后,2006年7月又推出大型民族风情音画《楚水巴山》。同年10月,在全国歌舞、杂技优秀剧目展演中,获一等奖第一名。2007年荣获国家文华奖特别奖。与此同时,还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力度,在遗产保护与品牌打造结合上取得创新,“土家族撒叶儿荷”被改编为“巴山舞”就是突出的一例。“撒叶儿荷”,是鄂西土家族在民间保存最古朴、最完整而自成体系的古老民间舞蹈。经改编而成的“巴山舞”受到土家人民的热烈欢迎,1995年其改编者入座中央电视台,1997年应香港市政局邀请赴港表演100多场。中国当代著名舞蹈家贾作光三次来长阳考察“巴山舞”,称它是民族灵魂的外露,长阳形象的大使,东方的“迪斯科”。中国民间舞蹈泰斗叶扬教授,也称它“可与世界优美的民族娱乐舞媲美”。2000年12月在中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蹈演赛上,“巴山舞”荣获“金奖”。2001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把它作为体育健身广场舞蹈推向全国。宜昌文化界打造文化品牌的举措,促使宜昌旅游界纷纷效仿,《盛世峡江》、《梦·三峡》、《列牙-比兹卡》等文化产品接踵而出,尤其是大型隋景剧《盛世峡江》,以三峡大坝为实景,运用广场式表演,将舞蹈、合唱、景观、音响、灯光等精巧融合,热情讴歌三峡工程建设者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大禹精神,一时间成为宜昌旅游的靓丽风景线。

为总结三峡文化研究经验,推动宜昌文化产业发展,1997年市社科联会同市文化局组成课题组,专题研究“开发文化产业,促进经济文化共同发展”问题,在调研基础上,由市群艺馆书记杨行正和笔者执笔撰写完成。文章通过对我市开发三峡文化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命题,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当年文章前两部分在国务院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第三产业》上发表;后一部分在《光明日报》上登载;全文在《江汉论坛》上刊登:次年文章被全国城市群众文化理论研讨会入选,并被收入《论城市群众文化》论文集;2001年10月获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市委、市府将“两坝一峡”提到宜昌旅游发展战略龙头地位后,市社科联又以此为重点展开课题研究。对此,笔者于2001年提出“两坝一峡”风景区文化定位与品牌构建的建议,并在市政协相关会议上发言,认为“西陵山水天下佳”与“高峡平湖世界殊”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两坝一峡”风景区的文化定位。该区按照“领略西陵形胜,展示三峡工程”的思路,可打造“黄牛瞰坝”、“高峡平湖”和“西陵形胜”三大品牌。笔者的建议得到与会领导的认可,也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为进一步提升宜昌旅游的文化品位,2006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举海挂帅组成课题组,专题研究“三峡文化与旅游”问题,由笔者执笔完成《宜昌市“三峡文化与旅游”研究报告》。报告分析了三峡文化与宜昌旅游结合的现状,提出要在市场运作条件下,整合旅游市场调整、发展思路构建、三峡文化研发、旅游品牌打造、旅游推介营销诸环节,形成三峡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运行模式,并就大力提高三峡风光的文化底蕴、着力展示三峡工程的文化内涵、努力重塑宜昌古城的文化风采、全力打造宜昌旅游的文化品牌等方面提出建议。课题报告完成后,在当年全省“百题调研‘十优课题报告’”评选中被评为“优秀课题报告”,并被收入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编辑的《2006年基层热点难点问题百题调研优秀成果选编》。这一切对支持宜昌文化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建设旅游名城过程中,全市旅游界全力以赴。诸如,三峡大坝原本就是极富文化品位的人文景观。但他们仍先后开发了坛子岭观景区、185观景区和近坝观景区、三峡观坝旅游区和截流纪念园,使三峡大坝成为国家5a级旅游区。原本文化底蕴丰厚的“三游洞”,由于缺乏开发,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旅游年收入仍停留在数十万元水平。随后,他们除展示三游洞文化外,先后增设了“三峡出土文物展”、“三峡名人蜡像馆”和“巴楚乐宫”等项目,致使旅游年收入成十倍地往上翻。接着又兴建了世界华人画家印章刻石园,还展示了发生在三游洞的抗战文化。目前,三游洞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宜昌旅游的品牌。开发时间不长的车溪,凭借民俗风情的旅游定位,使景区成为游客的梦里老家。为展示野趣横生的山水风光,领略古朴纯真的民俗风情,他们开发了三峡罕见的瀑布型峡谷景观石仙谷;中国最大的古作坊展示区巴楚故土园;全国唯一的土家民俗村三峡民俗村;全国第一家农家博物馆;三峡地区最大的奇石山庄;三峡罕见的地质奇观天龙云窟和三峡地区第一家人民公社旧址馆等景区,使车溪成为国家4a级民俗旅游区。总之,在全市旅游界的不懈努力下,域内挖掘出各类旅游资源747处,构建了“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的旅游城市形象和“清新古朴、雄奇壮观”旅游文化特色,尤其是以长江三峡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和以三峡工程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奠定了宜昌在全国和国际旅游中的地位。目前,全市对外开放重点景区49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0处,3a级景区14处,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处,形

第4篇:宜昌天问范文

若以传统理念来计划,2008年宜昌市本级财政只能安排4.1亿元城建专项资金:但实际上,城建专项资金计划支出却达11.9亿元之多,并且这些资金可按需按时到位。

宜昌市政府是如何运用理财智慧,实施了这一财之新政呢?

巧搭融资平台

宜昌市财政局副局长韩庆顺介绍道,一直以来,传统的财政预算编制往往片面地、被动地强调“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就是今年你有多少钱,今年你就办多少事。为什么不能将年度的“收支平衡”,发展为中长期的“量入为出”?于是,宜昌市理念一变天地宽。

2002年,作为主要融资平台的宜昌市城司应运而生。

为增强其融资能力,宜昌市财政局通过城建专项资金计划,以安排项目配套资金的形式增加其资本金规模,从2004年至2007年,共注入8亿元资本金。

从2008年起,宜昌市财政局将每年城建专项资金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全部作为资本金注入城司,2008年将使城司新增资本公积金2.7亿元左右。

有了这些不断增加的资本金,城司的融资额度不断增大。城司已与省开行签订13.19亿元贷款合同,城司利用这笔贷款和财政安排的配套资金,先后建设了20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概算总投资25亿元。

同时,为了给这个融资平台增加自身造血功能,宜昌市政府从2005年起,将主城区主要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户外广告位经营、管理权授予城司。2006年和2007年,城司共取得拍卖收入1225.5万元,有效支持了城市建设。

韩庆顺还透露,目前,宜昌市还准备将上千个带有特殊数字的车牌号码拍卖,这又会为城司增收约千万元。

“正是大胆运用了这个融资平台,宜昌市的城市主杆架已经浮出水面,否则,城市化不可能这么快实现!”韩庆顺强调。

争用外国贷款

将传统的年度“量入为出”发展为中长期的“量入为出”,宜昌市积极争取外国政府贷款,一笔常人看来不可能成功的84.6亿日元资金到位了!

2002年,宜昌市政府提出了要兴建日处理量达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总投资概算超过6亿元,这对于当时的吃饭型财政来说,是无能为力的。

正在为筹集资金发愁的财政部门,得知日本协力银行贷款可以用于污水处理项目。

外国政府贷款项目的申报程序非常复杂,审批环节繁多,涉及的部门也很多,申报过程需要的时间也很长,再加上外国政府贷款是面向全国的,因此,申报的成功率很小。是放弃,还是积极争取7宜昌市选择了后者,迎难而上。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往返武汉,北京近20趟,终于争取到了日本协力银行对宜昌环境改善项目的优惠贷款5.8亿元人民币(84.6亿日元)。

宜昌环境改善项目是宜昌市目前最大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有了这笔意外资金,现已建成日处理20万吨的临江溪污水处理项目,改造城区一,三水厂和城区供水管网。其中污水贷款4.4亿元,贷款期限40年(含宽限期10年),利率仅0.75%;供水改造1.4亿元,贷款期限30年(含宽限期10年),利率2.25%。该项目的建成,结束了宜昌城市污水直排长江的历史,解决了宜昌市及下游城市的水污染问题。

“与现在商业银行的利率相比,5.8亿元人民币我们几乎是无偿地使用40年!如果我们不争取,可能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后来此类贷款停办,我们抢了末班车!”一直为这笔资金跑了几年的韩庆顺幸运地回忆道。

创新融资产品

可以积极争取外国贷款,为什么不可以利用宜昌市民间资本呢?在将传统的年度的“量入为出”发展为中长期的“量入为出”这一理念指导下,宜昌市政府财计再次施展。

如何将大量闲置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民间资本,融入到城市建设的资金缺口中去?宜昌创新而为。

宜昌市财政局结合城市发展,地方财力以及宜昌市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和策划,成功创新了一种城建资金的融资方式:商业银行、城司以及广大市民三赢的集合委托计划模式。

第5篇:宜昌天问范文

[关键字]资源 矿产 工业 环保

[中图分类号] F4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0-43-2

1 宜昌区域资源优势:

宜昌,古称夷陵,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为湖北省副省级城市。宜昌全市共辖五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个县级市(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区(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总人口415万;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城区面积828平方公里。作为中部的重要城市,宜昌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宜昌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作为长江上中游分界点,宜昌上控巴蜀,下引荆襄,自古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境内的汉宜高速公路、宜(昌)万(州)铁路、焦柳铁路,以及国家"7918"高速公路网规划的沪渝高速(原称沪蓉高速公路),使得宜昌成为东西向陆路运输交通重镇,而随着三峡工程蓄水至175米以及国家重点对长江中上游航段进行整治,长江干线重庆至城陵矶段将由Ⅱ级提高到Ⅰ级航道标准,通航条件大为改善。宜昌作为水陆中转中心也已确定无疑。

其次,宜昌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宜昌拥有长江、清江等大小99条河流的重要河段,是我国乃至世界水电资源最富集、开发前景最好的地区之一。在以宜昌城区为中心的方圆100公里范围内,目前已建或在建的有三峡、葛洲坝、隔河岩和水布垭等4座大型水电站。

宜昌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在市内发现的各类矿产地1000余处,矿种十类88种,其中探明储量的八类49种,占全国探明储量矿种总数(156种)的31.4%,矿床数377个。矿产资源潜在总价值1843亿元。特别石墨是中南地区唯一的鳞片石墨大矿,在全国品位居第一位,储量居第三位。而磷矿更是全国六大矿区之一。

宜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秀丽的三峡自然风光也赋予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三十六个故事发生在这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在古宜昌境内,并在2005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

宜昌因其丰富的区域资源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拥有许多优势发展条件,这给宜昌地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广阔的基础,同时也使宜昌在区域发展规划上的选择自然变得丰富。2005年,宜昌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最适合开设工厂的20座城市之一,2006年又被浙商评为十佳投资城市。

2 宜昌市工业发展现状:

宜昌工业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的高速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工业基础。如今,宜昌已经形成了磷精细化工、食品、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主导产业。

2.1 化工产业:

宜昌磷化工、水泥工业所需矿产资源配套程度高。化工一直以来都是宜昌市支柱产业之一。至2008年底,仅宜昌市夷陵区一个区县就有磷矿山企业45家,设计生产能力达到480万吨。宜昌拥有全国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湖北宜化集团

2.2 食品及医药产业:

宜昌人福药业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制造基地。安琪酵母拥有部级酵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的安琪酵母、湖北稻花香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稻花香白酒、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酒的枝江及图商标已经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3 机电一体化:

宜昌拥有全国唯一全系列大型插齿机生产商-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世界最大的金刚石锯片生产基地-宜昌黑旋风科技园。

2.4 新材料:

随着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投资60亿元的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的兴建,宜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多晶硅及光伏产业基地。

3

宜昌工业发展规划现状:

2004年开始,中央政府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和早就提出的三峡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宜昌带来了多重机遇。湖北省也把宜昌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基地。宜昌市政府自十一五以来所有的工业发展规划思路一直很明确,就是紧跟国家战略,紧紧抓住这次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产生雁型模式效应的黄金机遇,让宜昌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宜昌的工业发展规划则强调立足本土优势产业,在加强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高耗能重工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一直以来,电力、化工、食品医药是宜昌的三大传统支柱产业。而在十一五规划中,宜昌市明确提出发展重点偏向矿产,重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2008年,宜昌市又明确提出宜昌工业发展的重点是载电体工业。发展以高耗能、大耗水、环保型为特征的载电体工业。

宜昌的工业规划中将发展突破重点放在高耗能重工业和先进制造业无疑是其立足于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作出的选择。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是出于其产业布局的需要,力图在产业链中占据上游地位,获取高附加值。这样的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号称国内最大的电解铝项目、深圳南玻集团先后落户宜昌。2008年4月18日,省政府批准在宜昌开发区设立湖北深圳工业园。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多晶硅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工业物流及装备制造业。

4

宜昌工业发展规划分析:

4.1 对物流和旅游缺乏重视和综合考虑

宜昌的工业发展规划缺乏对整个区域规划的综合考虑。宜昌在拥有丰富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同时,还拥有大量的旅游资源,同时也具有成为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的极大潜力。因此,旅游业和物流业也是宜昌具有区域资源优势的产业。但是宜昌现有的工业规划除了必要的道路和港口建设以外,并没有其他实质性规划和措施来支持物流业的发展,这降低了宜昌对周围地区乃至周边省份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此外,宜昌的工业规划重点扶持的先进制造业和重工业都是意在以丰富的水电资源吸引高耗能产业。这类产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在生态系统承载的范围内还有待评估,如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考虑到环境保护,同时实现与人民生活条件提高和旅游业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

4.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利因素:

第一,缺乏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宜昌的经济开发区属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只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这样,宜昌开发区内的企业就算拥有"部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也不能享受以上优惠。另外,由于宜昌开发区内的企业由国税局征收所得税,而国税局并不参照执行《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和优惠办法( 试行) 》, 因此宜昌开发区内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也不能享受到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有关所得税优惠政策。这对宜昌地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十分不利。

第二,缺少人才吸引条件,没有人才聚集效应。作为湖北省副省级城市,宜昌仅仅拥有三峡大学这一所综合性二类大学。宜昌没有形成足够规模的高新产业集群来吸引和容纳人才。以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为例,宜昌仅有东方微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企业,规模不过30人。高科技人才没有储备,也缺乏成长的空间。

第三,不是信息和技术集散中心,技术力量薄弱。2007年抽样调查显示宜昌经济开发区内有三分之二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低于6%,而剩下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无形资产大部分都来自于土地使用权。这清楚的显示在宜昌即使是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技术资产也十分有限。缺乏高科技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

4.3

发展高耗能产业不利因素

第一,发展高耗能产业尚需仔细论证。高耗能产业一般拥有低附加值、对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敏感的特征,且竞争激烈。在目前全国节能减排成为工业主题的情况下,高耗能产业也很难得到国家层面政策的支持。因此发展高耗能产业需要经过认真调查和仔细论证。以宜昌2003年准备上马的50万吨电解铝项目为例。该项目得到了宜昌市政府不惜一切的支持。而据统计,2002、2003年电解铝新增产量超过260万吨,全国25个省市都拥有电解铝产业。明显出现投资过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先后通知要求控制国内电解铝投资过热的现状。国家政策的变化和产能的急剧增加使得宜昌的电解铝项目一度搁浅。

第二,发电丰富用电难。宜昌虽然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但所发电力全部外送而当地无法分享。三峡电力先全部通过国家电网外送,宜昌用电再由湖北电网输送回来。有关资料显示,使用"回头电"每年线损率高达7.6%。同时,所有电力上网统一调配使得宜昌也变成了缺电城市。随着宜昌用电量年增长达到25%以上,预测未来几年,宜昌每年电力缺口将越来越大。用电难的问题甚至逼迫宜昌这所水电之城不得不建设火电厂来填补电力缺口。

第三,高耗能产业不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宜昌地处三峡库坝区内,生态环境非常敏感,高耗能产业产生的工业废弃物会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进而会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国共识的情况下,如何在发展高耗能产业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达到可持续发展也是宜昌急需考虑的问题。

5 总结:

宜昌具有丰富的区域资源,坚实的工业基础,并在工业规划中一直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在保持自身优势产业的同时需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同时,现有的宜昌市工业规划没有充分发挥和综合考虑整个地区所有的资源优势。规划的发展重点仅仅着眼于这两个产业,对其他更有潜力的产业考虑甚少,甚至有可能让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影响到本来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目前,宜昌已经具备河港、空港、铁路、公路的综合交通方式和对外经济联系优势,已为宜昌市大力发展物流业,建设物流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宜昌的工业规划应更多的结合自身的交通优势,发展物流业,不要一味的追求东部沿海产业集群转移,力图打造一个重工业城市,最终会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 封林, 何伟军,宜昌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的结点设计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8(7),72-74

[2] 龚光梅,王小宁. 宜昌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研究[J],科技与创新,2007(6),24-27

[3] 李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宜昌市城市定位问题[J], 长江论坛,2005(2),28-30

[4] 王子,湖北宜昌实施"668 工程"做大产业集群[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7),B03

第6篇:宜昌天问范文

“要是没有手机的话,这个东西就烂在地里了。”湖北省兴山县黄粮镇仁圣村农民王光知抱着一捆植物兴冲冲地说。

这种植物名叫香荷,是湖北省宜昌山里特有的作物。由于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菜,销路一直打不开。“今年5月10日,通过手机求购信息后,宜昌城区的雅斯超市迅速与我取得联系。现在香荷在零售市场上能卖四五十元一千克。”说起生意来,王光知一脸的兴奋。

王光知信息的渠道,就是由宜昌移动、宜昌市农业局和三峡日报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惠农版手机报的“乡村之声”栏目。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农民普遍反映没有信息,不知种什么,也不知怎么种,更不知道往哪里卖。手机报可以起到很大的市场沟通作用。”宜昌移动负责人介绍说,在农村,惠农版手机报不刊登社会新闻,主要依靠当地农业专家给农民提供农业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实用性很强。

和王光知一样,当阳市玉泉山的创业女孩王淑娟也是通过惠农版手机报找到了销路。

2011年年初,王淑娟承包了100多亩果园,主要种植柑橘,以及生态养殖鸡鸭鹅等。4月21日,她在柑橘师傅的推荐下订阅了惠农版手机报。互动中,手机报为她联系了20万千克柑橘的销售,了1万只土鸡的待售消息。“惠农版给我们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真正体现了惠农的特质,帮助我们解决了各种问题和困难,我的成长离不开惠农版的帮助。”

现在,王光知办了3个手机号,自己随身就有两部手机。当被问到是否经常上网时,他非常感慨:“农民还是穷,现在还没能用电脑上网。希望早日致富。”

提起信息化应用,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张家桥村村支书施昌锦对“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信息平台”赞不绝口:“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非常实用,方便我们和人民群众及时沟通。”

施昌锦说,农村基层党组织小,居民居住分散。以前要派专人通知的信息,现在一个短信就能及时下发到群众手机上。“我们也通过平台农产品信息,在村里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大家都非常满意。”

像张家桥村一样,宜昌许多山区村镇山高路远、地广人稀,群众到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办事往往要花上大半天时间,十分不便。为此,宜昌移动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于2011年6月24日在张家桥村试运营“网上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信息平台”。如今,这个平台已经服务宜昌1358个村,村村有电脑网页。

“每个村民都可以上,每位管理者都可以用。”陶华说,这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便民服务党建平台。除了党群日常沟通外,还可以在平台上政策、农产品、就业等信息,并对在外务工的流动党员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7篇:宜昌天问范文

当空姐告诉我们:“飞机已到达宜昌上空,马上就要着陆了,请旅客们做好准备……”时,我往窗外一看,只见下面绿色的田野上,处处鲜花盛开,大地几乎成了花的海洋。

当我走下飞机,一眼看到白发苍苍的父母站在远处,手搭“阳篷”。目光搜索着女儿出现的方向,我激动极了。

坐在小车上,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讲过去,讲现在,讲未来。我坐在妈妈身边,不时地指着路边和远处的建筑,问这问那。妈妈告诉我:这是摩天大楼;那是卫星发射台;再看远处那坐大楼,是环形立体电影院等等。我似乎听傻了,仅仅二十年的时间,家乡竟有这么大的变化。

第二天,我约了几个儿时的好友,去游览我们过去经常去的地方。

我们先去了“国贸大厦”,哇!它已不是原来的七层楼,而是二十多层了,面积也扩大了许多倍,而且每一层的商品都不相同,这么大的大楼,这么多的商品,却没有一个售货员和收银员。正当我百思不得其解时,静怡告诉我:“心宇,你还不知道吧,这里是无人售货大楼,一切全是自动化,你要买什么东西,自己去取,然后到收款机前去投币或刷卡,接着发票就自动打出来了。不信,你去试试看。”

出了“国贸大厦”,我们直奔“夷陵广场”。咦!那里原来的小喷泉,现在已经变成大喷泉了,广场四周的坐栏都是木雕的,既精致又美观。坐栏旁边都有大树遮荫。广场的面积也扩大了许多,有鲜花,也有绿茵,有一方草坪经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竟是一幅逼真的中国地图,旁边小一点的是一幅宜昌城区地形图。我边看,边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第8篇:宜昌天问范文

关键词:城区初中生;孝认知;家庭;学校;政府

1992年三峡工程兴建至今的20年,宜昌在支持重点工程的同时,实现了从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跨越发展。

与宜昌市区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劳务移民的快速膨胀。宜昌城区的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一,城区初中生的家长相当一部分为葛洲坝集团、清江能源公司、稻花香集团、宜化集团等员工,他们工作地点遍布世界各地,常年在外,家长与初中生聚少离多。其二,宜昌快速发展,给宜昌市民及初中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宜昌作为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大量的旅游者进出宜昌,作为原住民,宜昌市民的内心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些心理会影响着市民的生活,会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

初中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所以在初中阶段开展孝文化的传播,孝认知的教育从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是人生最好的阶段。

一、初中生孝认知目前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针对宜昌市八中、葛洲坝六中、金东方初中学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89份,有效问卷982份,问卷主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初中生对孝的直接观点来判断和发现初中生是否具备孝认知。经过梳理发现,初中生孝认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一部分初中生错误地认为孝敬父母是成人后应该面对的事情。

在982份调查问卷中,23%的学生认为不孝顺父母的原因是学习负担重,社会压力大,没时间孝顺父母;34%的学生从小就被父母惯坏了,不知道怎么孝顺父母;38%的学生现在不孝顺父母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力;6%的学生主观上就是不想孝顺照顾父母。27%的初中生认为“尽孝”是使家长吃好穿好住好;72%的初中生认为“尽孝”是好好学习,为家长争气,这其中不难看出初中生认为孝敬父母是成人后的事情。

2、一部分初中生无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意识。

在调查中,有26%的学生认为孝顺与人的道德品质无关;在父母不高兴的时候,73%的学生会逗父母开心,25%的初中生选择“不惹他们”,2%的人选择漠不关心;面对好吃的食物,15%的学生会选择自己先吃;学校和家长“学习至上”的教导不绝于耳,没有或很少关于孝道知识的教育。

在与初中生面对面交流中,一部分初中生直接告诉作者,学习是他们的首要而唯一的任务,他们从来不考虑为父母分担家务、关心父母,有的学生与父母大声争吵甚至意欲动手,有的学生夜不归宿而不告知父母。

3、大部分初中生缺乏孝敬父母、尊敬父母相关知识。

在982份调查问卷中,有6%的初中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35%的初中生偶尔会在节日里为父母送上祝福,60%经常会在在特殊的节日里为父母送上祝福,5%的则选择“不会”;39%的初中生偶尔会帮父母做家务,51%的学生经常帮家长做家务,2%的学生在家长的指示之下做家务,2%的学生从来不帮做家务;54%的初中生烦躁父母的唠叨,但是能理解父母的唠叨,7%的学生称习惯了,无所谓,39%的则表示完全能理解;在跟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候,51%的初中生参考了父母的意见后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想法,4%开始听父母的意见最后做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想法。

二、宜昌初中生孝认知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1、“分数惟一”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初中生孝认知缺乏的直接原因。

宜昌城区“小升初”和中考考试俱侧重语文,语数外各科120分值,思想品德考试100分,“小升初”的思想品德考试是开卷,有的学校也不安排这科考试,而中考是统一考试,无论是“小升初”,还是中考,其试卷主要考察时政和公共规则,进行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公共道德教育,没有关于孝认知方面的考题。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安排中,思想品德课一般一周1-3个课时。整体来看,宜昌城区初中生教育中偏重文化课的教育,孝认知的教导在初中生的教育中是片言只字、支离破碎的。

2、新时代的家庭现实状况造成了初中生孝认知的缺乏。

孩子从小依赖成性,只知索取,不知反哺。《孝敬》: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中,部分初中生没有孝的意识,就原因具体来说,两方面,一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父母长辈溺爱孩子,不放心孩子进入社会,有部分孩子也丧失了独立面对各种压力的能力,社会上存在啃老族的现象,对正处于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造成了负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在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中,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依赖长辈的习惯,“等、靠、要”是孩子面对父母长辈的心理习惯。他们养成了一种习惯: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要求。毫无孝敬父母的意识。

3、劳务输出和旅游是宜昌快速发展的主要特色,对于初中生孝认知教育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二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民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状态,继而影响初中生的孝认知教育。

作为劳务输出的宜昌城区,初中生与父母聚少离多,感情疏远。宜昌城区有葛洲坝集团、清江能建等大型水利水电公司,他们员工多在外工作。宜昌旅游从业人员达25万人,他们起早贪黑,也经常在外。他们的儿女跟随爷爷奶奶者多。隔代教育本身存在一定问题,这部分家长的孩子与父母感情较为淡薄,性格捉摸不透,偏重个人感受。使得这部分初中生的孝认知较为薄弱。

三、提高初中生孝认知的途径

初中阶段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初中生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这个阶段是对他们进行孝认知教育的黄金时期。

1、在尊重初中生发展的心理特征基础上开展家庭教育

家长要更加关爱孩子,细心呵护他们的情感变化,支持理解他们,多和他们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使他们喜欢家长、尊敬家长、爱戴家长。这样,孝认知的传授就潜移默化,水到渠成了。

(1)家长创造一个和谐、健康、温暖的家庭氛围,建立一个亲密的亲子关系。

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导致严重的亲子冲突等,这些会成为一种压力,使得初中生对家庭充满了忧虑,对父母长辈充满了种种矛盾、甚至害怕的心理。使得孩子充满孤独、压抑、郁闷等,甚至不相信父母,不愿意回家,孝认知的家庭教育就没有基础了。

青春期的孩子有种种困扰,使他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他们需要亲密的亲子关系。理解和不理解、疏离和亲密、融洽和不融洽的亲子关系,深深地触动和困扰着初中生的心灵和情感。在融洽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导,孝认知的教育容易进行。

(2)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多沟通、多联系。

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工作压力大,宜昌作为水利水电与旅游城市,一部分父母长年在外,有的出国在外甚至好几年。父母与孩子沟通少,与孩子老师沟通更少,这样不能了解孩子的困惑,不能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思想,不能帮忙孩子排除成长中的烦恼。

家长定期的抽出时间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精神生活、心理困惑,并给予合理的建议。与学校老师及时沟通,共同探讨,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家长在和孩子以及孩子老师的沟通中,可以及时

发现孩子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找到家长自己的不足,及时做出调整,更科学更合理的培养孩子。在沟通中,家长提出各种要求,并予以解释,孩子会更容易接收。

(3)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想法。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在放学期间,给孩子要足够充足的自我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发展他们自己的健康爱好,让他们身心愉悦。不需要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占用了他们的假期。忽视他们玩耍的天性,他们会觉得父母不体贴他们,不理解他们,让他们本来叛离的心愈加坚定,甚至讨厌父母,这样对孝认知的教育起到反面作用。

(4)以身示范,发挥榜样的力量。

作为家长,给孩子的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再忙也要给自己的长辈定时联系、定时探望、过年过节全家团聚,在物质上要让老人无忧,在精神上也要让老人开心,老人过世的,要带孩子在各种节日去扫墓、拜祭,经常挂念老人的好。宜昌是个旅游城市,隔段时间带老人、小孩一起去周边的景点转一转,细心照顾老人、呵护老人、体贴老人,家长在行、神、情各方面做一个孝子。给孩子的孝认知教育是最有效的。

2、以培养有德馨的初中生为目标的学校教育

根据教育教学与心理发展关系分析,初中阶段是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因此学校教育是孝认知教育的重要渠道,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在对初中的孝认知教育主要坚持一内一外、内外结合、动静相宜的指导方针。内就是课堂上,外就是课外活动,通过课内渗透以告知,课外延伸以强化。为了孝认知的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开展,学校成立初中生孝文化知识推广中心,学校领导、班级班主任、优秀学生代表为该机构的成员。负责各项孝认知的教育事项如期开展,监督各项落实,并开发新的课程或活动更好的进行孝认知的教育,与校外各种机构联系推进孝认知教育的规模化、常态化。

(1)学科安排要与孝文化知识紧密相连。

初中阶段,学校可以通过语文、思想品德、音乐、英语课来传授孝文化知识。多种课程,都可以每周有一个课时以孝为主题,比如在上朱自清的《背影》时,老师就可以结合文章对学生进行孝认知教育。比如音乐课,定期选取一个歌颂父母的、缅怀父母的歌曲。比如英语课,用英语描述对妈妈的爱,掌握孝的英语单词、用法等,通过这种有孝主题的专业课,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传授了孝道。

(2)定期开展孝认知的主题活动。与报社、电视台合作开展一定影响力的孝认知活动。诸如看电影《暖春》、《孝女彩金》、《幸福的泪》、《二十四孝》,孝子孝女评选活动,宣传板设计、制作等。在校内进行孝主题的名家散文、诗文名句、文学典故展览或比赛或讲座,还有诵读比赛、讲故事、表演小品、演讲、记父母生日等方式。

(3)科学设计,营造“孝”的氛围。贴宣传画、孝心墙、雕塑、小路的命名、教学楼的命名等都与“孝”的故事、人物紧密相连,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充满孝心的世界。

3、以营造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为目标的政府引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对父母的孝推广到对他人和社会的感恩和亲爱,以此营造和谐安稳的社会环境。

(1)举办大型的活动“宜昌孝子”“宜昌孝女”评选活动,“孝文化月”等宣传月,每年政府在“三峡旅游节”活动中办一个关于孝主题的活动,树立宜昌推广孝文化的形象。

(2)建立孝道、孝认知的传播平台,比如专门杂志、户外公益广告、编制新时期孝的书籍等。

(3)通过法律法规、舆论引导加大力度惩罚不孝子女。

(4)通过电视媒体宣传引导家长如何和谐共处,为提高初中生孝认知营造良好小环境。

有了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学校教育的系统强化,政府营造孝心的环境,初中生的孝认知教育将获得健康发展,一个有健全孝认知的初中生将茁壮成长。(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宜昌市改革开发三十年年鉴》,

[2]《宜昌辉煌60年》

[3]《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2012修订版,民族出版社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第9篇:宜昌天问范文

五年后,《新理财》再次到达宜昌,意在探讨宜昌“跨越”中的财政作为。

得益于全市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宜昌市财政收入“水涨船高”,今年上半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2.1亿元,增长24.5%。宜昌财政紧紧围绕中心,全力服务大局,不断扩大财政收支规模,着力创新财政体制机制,财政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支持城市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财政管理绩效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在成绩面前,宜昌市财政局局长王金建却显得十分平静。他说,看财政状况好不好,不能只看增幅,还要看质量,不仅要看眼前,还要看长远。他用“质量财政”四个字表达了他长期在财政部门摸爬滚打的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财心得。

“财政是做服务的,主要是支持、服务宜昌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通过质量财政的建设,在优化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王金建说,财政的作用,就是一个“服务员”。

由此,我们将“质量财政”分为了收入、支出、管理三部分,意在通过全面的分析,还原一个为了宜昌跨越默默付出的财政集体。

收入质量探析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这是我国古人在奴隶制社会就明白的道理。财政收入的多少,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快慢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家有余则庆丰年,国有余则民无忧。

在“宜昌跨越”战略中,宜昌市财政局前瞻性地提出打造“质量财政”,而其中,财政的“收入质量”又是重中之重。因此,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答:什么样的财政收入才是高质量的收入?除了财政的“速度”,财政又如何定义财政的收入质量?财政又将如何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去打造高质量的财源?

宜昌市财政局局长王金建认为,财政“蛋糕”一看块头,二看质量。财政收入的质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稳快速增长,不能大起大落;二是税收占比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宜昌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完成102.1亿元,增收24.5%,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76.5%,可以说税收占比比较合理。

宜昌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爱平表示,做大财政蛋糕,关键是要激发各级财源的自主积极性。在做大财政“蛋糕”,提高收入质量的过程中,重要是发挥好财政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做到不失位,不越位。

比如宜昌“双百工程”。百家中小科技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一批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至1亿元规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作为部级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对象,跟踪服务。百家中小企业技改倍增工程,选择一批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至2亿元规模的中小工业企业,采取技术改造、财政贴息方式,支持一批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企业,通过2至3年努力,实现企业销售收入、税收达到倍增目标。

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壮大离不开优质企业提供税源。记者获悉,宜昌80%左右的财政收入来自于税收收入,这与这些年来,财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思路,积极扶持一批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此前政策基础上,2012年,宜昌市实施了“中小科技企业成长工程”,选择一批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至1亿元规模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项目的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小科技企业,采取9大措施通过4年的培养,帮助选定企业全部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市财政为此安排资金1305万元。

财政资金有限,因此宜昌市财政对企业的投入主要是通过引导的作用,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以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新跨越。这种改变传统的撒芝麻盐方式的做法就体现了财政局提出的提升财政质量的理念。

据介绍,2013年,市本级预算安排“中小企业倍增工程”专项资金2000万元,重点支持这类企业通过有关技术改造在2至3年内销售收入或入库税收年均增幅30%以上。预计可拉动4亿元银行贷款,并带动8亿元―10亿元企业项目投资。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形成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生产能力。

自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该市共出台9条财政扶持措施,促进城区经济加快发展。近3年来,市本级筹措资金29.6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科技投入连续3年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例达到了2%以上;2013年市级科技经费预算的投入总额为10927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21%。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鼓励下,2012年,该市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5家;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300家以上;3739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1万户,新增注册资本额同比增长77.8%;两家企业上市,4家企业进入上市报备辅导期。近5年来,该市财政收入增幅始终保持在30%左右。按照市场需求,所有的产业都是非永久性产业,它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来不断的消耗自己的含金量。这就要求企业随时都要准备好面对新生的市场和受众。湖北宜昌交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贤平表示,一个企业,永远都不能说自己端的是铁饭碗。这个时候,财政作为一个地方的产业引导者,它必须担负起将一个地方产业发展方式引领向一个“有未来”的方向上。

这种“明智”,基于财政对于产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的引导和支持,以及发展过程中财政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支出质量探析

即使财政收入盘子做得再大,如果不能将这些财政资金分配好、使用好,那么,也是一种徒劳。因此,在越来越讲究效率的今天,搞好财政支出质量非常重要。

在任何一个地方财政领域,说到支出,不得不涉及的就是预算编制和执行。在这两个问题上,宜昌财政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宜昌市财政局国库科科长叶志军表示,在预算编制这一问题上,宜昌近几年逐渐的采用了一种“竞争性预算”的方式,即按照重要性来分配预算资金,重民生,重发展。而非像过去那样“撒芝麻盐”,雨露均沾。

说到财政资金的支出质量,就不得不提起一个重点:民生财政。

宜昌财政将民生投入设定为一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投入,“我们可能会发现,每一个项目投入的资金量都不是很大,但它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工作。要一直做下去。”

“财政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百姓,财政支出与百姓利益联系太紧。如何保障市民的生活质量有大幅度提高,财政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财政必须优化支出结构,优先支持民生项目。”他说。

另外,从技术手段上分析一笔财政资金支出是否“够质量”,绩效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是也并不简单。

宜昌财政研究性的将目前的资金分配划分为人员经费、基本业务费、专项业务费和项目经费。各类经费分类管理,按相关政策给予保障。例如:人员经费按政策保障、基本业务费按定额标准保障、专项业务费按单位性质分类保障、项目经费按项目管理程序管理。前三类要对某一单位支出进行总体绩效评价,这个单位的设置有无必要,应联合人事、编制部门进行探讨。项目经费则需逐一进行绩效评价,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在绩效手段运用的实例中,张爱平表示,一定要“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

公共财政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从市场中退出,干市场不愿也不能干的事。道理虽然简单,但在具体操作中却常常遇到难题。比如在现实中,往往存在很多介于公共与市场之间的模糊地带。政府不管,可能是不作为;政府管了,有可能是扰乱了市场。这个度如何拿捏?

例如始发班轮补贴,就是宜昌财政主动伸出政府之手,打造一个良好的物流环境。

由于受长江航道和贸易结构限制,从宜昌开行的始发班轮长期重箱出、空箱回,船运公司亏损严重,纷纷停开或减少始发班轮,造成该市口岸运力不足,本地货物主要依靠过路班轮搭载,难以保证发货周期,或以陆路运输到外地报关,加大了企业物流成本,限制了本地企业发展。

2009年,为解决水运口岸“肠梗阻”问题,引导鼓励船运公司开行始发班轮,该市出台办法对从宜昌水运口岸开行始发班轮的船运公司进行奖励。有了补贴,又看好宜昌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年,宜昌口岸每周开行始发班轮基本保证在8.5班。今年1―6月份宜昌水运口岸完成吞吐量近5万箱,预计全年可完成吞吐10万箱,基本可以保证货物及时进出口岸。

始发班轮保证了,该口岸也逐渐实现货源回流。“宜昌水运口岸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宜昌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庞小波表示。

去年九月,宜昌市财政局以水运口岸始发班轮奖励政策为样本,就奖励资金使用情况,政策目标实现程度等实施预算绩效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有关部门。

而绩效手段的结果反馈也非常明显。奖励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放大财政资金引导效应,调动港航企业积极性,加快了口岸物流业发展。一是运力改善,二是货物回流明显,三是通关效率提升,实现了货畅其流和江海联运的无缝对接。而这还仅仅是财政绩效手段的一个实施案例而已。对于未来,宜昌财政人对绩效工具的运用成果充满了信心。

另外,就是出台“飞地工业”发展政策,引导山区县市区企业到高新区发展;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公开执收项目,取消收费项目;支持新开国际、国内航线航班;安排资金用于公交车辆更新换代和困难群体乘车补助;及时足额兑付城市公交、出租等行业油价补贴和天然气加价补贴;支持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建设,开展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等等。

管理质量探析

在宜昌打造“质量财政”过程中,除了收入质量、支出质量,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财政管理质量。

管理质量涉及到财政管理链条的各个环节,也是下一步财政改革所需要克服的一个个现实难题。

搞好管理质量,至少要解决几个问题,比如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机制等等。

“搞好财政管理根本上讲是一门理财艺术,要树立科学理财、科学发展的理念,但是现在在管理理念上有一些偏差。”宜昌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谢作材认为,

据谢作材介绍,近几年来,宜昌财政局通过了诸多方式加强财政管理。把财政监管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建立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机制,有效提升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完善支出标准体系,加强项目库建设。建立完善预算编制与执行、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有机结合制度。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建立规范的收入管理体制。完善各单位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强化财政经常性监督,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努力防范财政风险。推进财政法制建设,强化财政执法监督。继续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建立阳光财政。

每一条措施都很有针对性,直指财政管理中的现实难题。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