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月亮上的足迹精选(九篇)

月亮上的足迹

第1篇: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一、整体阅读,发现文本语言之美

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舍得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因为只有静静的阅读才会有思考的空间和氛围。在看似寂静的教室内,学生默默地阅读文本,在文本上勾画圈点,发现生动的有表现力的词语、句子和相关段落,在阅读中发现文本的语言之美。

笔者在教学贾平凹散文的代表作《月迹》时候,差不多花了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整体阅读,并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勾画出生动的、有表现力的词语,给人深刻思考和启迪的句子,结构和内容上引导着全文主题和情感走向的的段落等等。如果在阅读中学生自己有了感悟,可在旁边做出批注。就这样,等到学生读完交流的时候,不少学生发现的这语言之美都出乎老师的意料。例如,有的学生发现文中用了二十多处儿化音,这样让文章语言充满童真童趣,既有口语化的特点又有陕西方言特色,读起来亲切自然。还有学生把这篇课文和朱自清的《春》联系起来,发现了运用叠词之美,作者运用大量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让文章具有音乐般的旋律般之美,很好地表现出月亮、月光的特点。学生品味后发现,能给老师带来一顿感受月迹语言之美的饕餮大宴,真的回味无穷。

二、反复阅读,发现文本构思之美

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笔者一直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的关键就是成功地进行了“读”,“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其精髓就是反复朗读。

还是以《月迹》为例,文章的整个构思是从孩子的童心慧眼去发现月迹,感受月迹,以孩子盼月、寻月、问月和关于月的联想、想象为线索来建构全文的。在起起落落的过程中,写出孩子们由懵懂到领悟的寻找月迹的心理变化的历程。作者一开始起笔淡定:“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接着作者没有过多渲染,就把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拉到所要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那个中秋节的夜晚,孩子们早早就坐在院子里盼月亮。月亮进来了,他们特别惊喜,都屏气不敢出声,“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孩子们由傻傻的、痴情的期待,到凝望而专注的神情,突出孩子们由欣赏月色到沉浸于美妙的月色之中的那种纯真与童趣。

贾平凹是情感调节的高手,适时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拐弯,即当那月迹悄悄离开那镜子,“亏了,缺了”,末了“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也留下了“一个失望”。把孩子们本来高昂的情绪恰到好处地适当调低,作者将孩子们这种心理情绪交替的变化蕴藏在对月迹的描写之中,用月迹的渐变过程来写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变化过程,这种心理变化过程则完全是缘于他们对月迹的专注与痴情。而文中的奶奶无疑是一个让孩子们醍醐灌顶的长者,孩子们失望时,奶奶及时出来倒酒、喝酒,在她的热心巧妙的引导下,几个天真纯洁、富于幻想的孩子的心灵不断被她的引导提升,飞越到一个新的境界,孩子们最终发现月亮是属于他们每个人的。院内、院外、河船,河的上湾、下湾,以及同伴眼睛里,孩子们全都发现了月亮,水中映月,水月一色,处处有月,整个景色蔚然壮观,孩子们寻月的天地更为广阔。于是孩子豁然开朗:“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里表现出孩子们都在追求美的事物,都希望自己拥有一份美丽纯洁,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跃然纸上。为了得到月亮而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皎洁的月光叠映在孩童的眼瞳之中,如此美好的意境该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此时人和月交融,行文至此,达到高潮,而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再一次升华主题。孩子们的好奇心和追求美的愿望都得到满足,“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孩子们“眼中的月亮”化成了“心中的月亮”,再到成了“我就是月亮”的升华过程,月亮就是因孩子们而生,随孩子们的愿望而存在了。此时此刻,作者才让孩子们甜甜地睡去。孩子们沐浴在朗朗的清辉下,既欣赏到空灵美丽的胶洁月色,又表达了纯洁真挚的愿望――人人都应该享有美好的事物。孩子们在寻月、议月的过程中,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感情不断得到升华。作者就是通过多次运用这样的起起落落,层层递进,细腻地刻画出孩子们心路变化的历程,将孩子们的情绪推向高潮,写出了孩子们对月、对美的渴望与追求,从而将散文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三、定点阅读,发现文本生成之美

在整体阅读后,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表现文章主题和情感的关键性词、句、段进行定点阅读,让学生在定点阅读中对文本中的认识、思维、信息、审美情感有新的体验和观点。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互相之间对彼此的观点和体验进行补充、完善、提升,进而引发新的思考和感悟,最终发现基于文本之上的独立观点和体验的生成之美,使得对文本的阅读不断深入。还是以《月迹》为例,文章最后一段与首段呼应,开头说“不觉满足”,结尾说“觉得满足”,作者此时想对读者说的是,孩子们找到了月亮就找到了美好;找到了美好,他们就满足了,甜甜地睡去了。

第2篇: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夏天到了,大地被太阳炙烤着,冒出了阵阵“浓烟”,而孩子们却很开心。你看那河中央光着身子的孩子,他们有的正在悠闲地凫水,像一只只自由自在的水鸭子;有的正在捉鱼抓虾,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正在嬉戏玩耍,好像正举行“打水仗”比赛呢,你向我泼水,我向你泼水,一个个开心极了。河面上波浪,连绵起伏,河水拍打着岸边的石头,发出“啪啪”的响声,好像在为我们喝彩鼓劲呢!小河给孩子增添了不少的乐趣,夏天留下了它的足迹――孩子们戏水的回忆。

家乡的水果是农村夏天的象征。尤其是那酸甜可口的樱桃,红彤彤的好看极了!它们身披红袍子,头扎小辫子,抹口红擦胭脂,红彤彤、亮晶晶地把树枝都压弯了腰。树上,几只顽皮的“猴子”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那色香味俱全的樱桃,还时不时地从这棵树上荡到那棵树上去,好像在向你炫耀自己的本领大,他们身手敏捷,确实让人赞不绝口。除了樱桃外,家乡的水果还有桃子、李子,以及山坡上的野果,都让我们这些孩子馋涎欲滴。夏天留下了它的足迹――沁人心脾的美味水果。

夏天的夜晚也是我们的欢乐时光。“哈哈……”你听,从田间传来了一阵阵的嘻哈声,是谁呢?哦!原来是孩子们在“藏猫猫”呢。看,几个顽皮的孩子正躲在田埂下,嘴里小声地嘀咕着:“找不到我,找不到我……”他们的身影若隐若现,就像几只黑蚂蚁在田间漫游。被找到的孩子惋惜地说:“唉,被找到不是我的错,都是月亮惹的祸”。因为月亮悬挂在天空,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月亮听了不好意思地躲进了云层,惹得田间的孩子哈哈大笑,这笑声飘荡在田野间。累了,我们往草地上一躺,静静地聆听着田间的“音乐会”,呱呱呱、唧唧唧……奏出了一曲曲使人难以忘记的田园曲。你瞧,就连萤火虫也来捧场,在田野上空翩翩起舞,一闪一闪的,像是灯光师为这场“演唱会”布置的灯光。夏天留下了它的足迹――热闹非凡的田野。

第3篇: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什么都看不分明了,仅可辨认,那白茫茫的知道是沙滩,那黑漆漆的是酝酿着暴风雨的海。

远处有一点光明,知道是灯塔。

他,用心火来照亮了路,可也不能远,只这么三二尺地面,他小心地走着,走着。

猛地,天空瞥过了锯齿形的闪电。他看见不远的前面是黑簇簇的一团,呵呵,这是“夜的国”么,还是妖魔的堡寨?

他又看见离身丈把路的沙上,是满满的纵横重叠的脚迹。

哈哈,有了!赶快!他狂喜地跳着,想踏上那些该是过去人的脚迹。

他浑身一使劲,迸出个更大些的心火来。

他伛着腰,辨认那纵横重叠的脚迹,用他的微弱的心火的光焰。

咄!但是他吃惊地叫了起来。

这纵横重叠的,分明是禽兽的脚迹。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延展着,延展着,不知有几多远。而他,孤零零站在这兽迹的大海中间。

他惘然站着,失却了本来的勇气;心头的火光更加微弱,黄苍苍的像一个毛月亮,更不能照他一步两步远。

于是抱着头,他坐在沙上。

他坐着,他想等到天亮;他相信:这纵横重叠的鸟兽的脚迹中,一定也有一些是人的脚迹,可以引上康庄大道,达到有光明温暖的人的处所的脚迹,只要耐守到天明,就可以辨认出来。

他耐心地等着,抱着头,连远处的灯塔也不望它一眼。他相信,在恐怖的黑夜中,耐心等候是不错的。然而,然而——

隆隆隆地,他听到了叫他汗毛直竖的怪响了。这不是雷鸣,也不是海啸,他猛一抬头,看见无数青面獠牙的夜叉从海边的黑浪里涌出来,夜叉们一手是钢刀,一手是人的黑心炼成的金元宝,慌慌张张在找觅牺牲品。

他又看见跟在夜叉背后的,是妖媚的人鱼,披散了长发,高耸着一对浑圆的乳峰,坐在海滩的鹅卵石上,唱迷人的歌曲。

他闭了眼,心里这才想到等候也不是办法;他跳了起来,用最后的一分力,把心火再旺起来,打算找路走。可是——那边黑簇簇的一团这时闪闪烁烁飞出几点光来,飞出的更多了!光点儿结成球了,结成线条了,终于青闪闪地排成了四个大字:光明之路!

呵!哦!他得救地喊了一声。

这当儿,天空又撒下了锯齿形的闪电。是锯齿形!直要把这昏黑的天锯成两半。在电光下,他看得明明白白,那边是一些七分像人的鬼怪,手里都有一根长家伙,怕就是人身上的什么骨头,尖端吐出青绿的鬼火,是这鬼火排成了好看的字。

在电光下,他又分明看到地下重重叠叠的脚迹中确也有些人样的脚迹,有的已经被踏乱,有的却还清楚,像是新的。

他的心一跳,心好像放大了一倍,从心里射出来的光也明亮得多了;他看见地下的脚迹中间还有些虽则外形颇像人类但确是什么只穿着人的靴子的妖魔的足印,而且他又看见旁边有小小的孩子们的脚印。有些天真的孩子上过当!

然而他也在重重叠叠的兽迹和冒充人类的什么妖怪的足印下,发见了被埋藏的真的人的足迹。而这些脚迹向着同一的方向,愈去愈密。

第4篇: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无独有偶,法国的一行禅师曾经说过,人能够行走在地面上是最大的奇迹,比世界上任何魔术都神奇的奇迹。在太空中行走算不上什么奇迹,人能够在地面上自由地行走才是真正的奇迹。这与刘洋的感受不谋而合。如果我们从宇宙观来看日常生活就会知道,我们每一天所度过的看似重复的日子其实都是崭新的,都是不一样的一天。百岁老人杨绛表达过类似的感受:“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树上的叶子,叶叶不同。花开花落,草木枯荣,日日不同。我坐下细细寻思,我每天的生活也没有一天完全相同,总有出人意料的事发生。”

当我在山脚下散步时,看到天空中橘黄色的月亮又大又圆,感觉离月亮很近很近;半夜偶然醒来,看到窗外月光如洗,于是好奇地想看一下月亮现在挪到什么地方了。结果看到月亮变得那么小,距离也那么遥远了,比晚上散步时看到的要小差不多一半。这一刻,我突然想到,是因为我在地球上所看月亮的那个位置已经完全不是晚上那个位置了吗?是因为我和地球一起已经旋转到了太空中新的位置?仅仅是这些好奇的想象,已经让我感到很有趣了,让我对第二天的到来抱着极大的热情和期待。因为,我知道,这一天是完全崭新的一天。

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当然知道地球每时每刻都在旋转和运动中,但是成为一种切身的体验却很难,只因为地球实在太大太大。

我记得在游乐园看过一个大型杂技,一个人在一个旋转的大球上不停地奔跑,以免掉下去,看得人有点心惊胆战。这种情形其实和我们人类在地球上行走是一样的。想一想人类在如此高速旋转的地球上却可以安安稳稳地吃喝拉撒睡和行走,实在比那个高难度的奔跑的杂技人悠闲多了。这不是奇迹吗?这不是比奇迹更神奇吗?这样的每一天不是比魔术更有趣更令人享受吗?

如果我们能够时时感到这种体验,就不会再习惯性地抱怨生活的没有变化,抱怨生活的单调和无趣,就会感到我们每个地球人其实都像是一个玩游戏的高手,每个人都像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像是一个有趣而神奇的游戏。

第5篇: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我知道当你抬头看着星空时,你看到了月亮,那一门月亮弯弯的像极了当时他送给你的礼物,像极了一颗柔软的糖。可是后来你发现了,在大海的深处,在大海的头顶上,月亮也正在迷茫着。

你会发现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只你一个人孤独,原来万事万物每一个人,每一个生物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当中迷茫且徘徊着,他们努力的去寻找自己的出口,也努力的在和你邂逅。

所以无论你现在生活在哪里,无论你现在正在做些什么,哪怕是为了以后的事情忍辱负重,你也一定要坚持下去,那些饱含西方。

总有一天事情会发生转机,总有一天眼下的所有生活都会发生变化,你未必真的要在这样的过程当中看清楚自己的内心,但是却可以在这样的寻找当中看清楚真正属于你的光芒。

第6篇: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我坐在阳台上静静地望着你,你真像圆圆的月饼,忍不住让我想咬你一口;你又像一张圆圆的大床,忍不住让我想躺在你的怀抱睡一觉;你又像一盏明亮的灯,照得我的心里光亮亮的……

啊!我在阳台赏月亮。

月亮,我静静地想,你身上怎么有那么多的秘密?我真想乘上宇宙飞船,飞到你的身上,找一找有没有神秘的外星人和人类登月的足迹,看一看有没有中国神话中美丽的嫦娥和伶俐的玉兔?……

月亮,我一直看着你,你和那闪烁的小星星在一起,是在给我们跳欢快的舞蹈吗?地面上那不断绽放的烟花把你衬托得更加美丽。

啊!我在阳台赏月亮。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让我用这首诗来赞美你吧!

第7篇: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婴孩在尘世间的的第一声啼哭便是漫漫人生之路的开始,从那时起,我们就有了痕迹。咿呀学语,喊出了世上最动听的声音;蹒跚学步,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成功的的印记。脸颊上,留下了妈妈的第一个吻;眼睛上,刻出了爸爸的模子,我们的每一寸皮肤,都是父母爱的见证。每每口含棉花糖,都会快乐地跳起来;每一次的夸赞,都会在脸上看到微笑;每一次和父母手拉手,都会在心里感到满足。幸福,是小时候的印记。

一步一步走过天真烂漫,沙滩上浅显的小脚印在不知不觉中日益深沉,我们会停下来思考人生的价值,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不再单纯的认为世上只有幸福,相反,我们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挫折,有时会让人不知所措。我们因失败而迷茫过,失望过,痛苦过,但却没有放弃过。因为我们知道“昨日的暴风雨是为了今日的和平加冕”“不识坎离颠倒,谁能辨,金木沉浮”,因此我们不畏困难,勇敢向前。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撒遍了牺牲的血雨。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胜利,不仅带来了高兴与喜悦,还留下了遇到的这些挫折时的窘刻,时时提醒着我们。这些痛苦的坐标,便是成功的印记。

一些痕迹,很美,但终究是人生的过客;而另一些痕迹,满是伤痕,却留下了生命的最重音。屈原,怀有一身才气,腹含一枚忠胆,投身汩罗的那一秒,这一缕泣血的绝美魂灵便随着汩罗水的平平仄仄流过了漫漫岁月,滋润在每个志士的心田那坚实的粽角,冲刺的龙舟上便深深印上了屈原的痕迹。文天祥,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凶奴马贼。不幸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蒙古酋长,在千古史册中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美名。他们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名垂青史的赞誉,他们的痕迹,已跨越了时空。划也痕迹,告别空白人生一页白纸,没有线条的勾勒,没有色彩的辉映便一文不值,人生亦如此,没有痕迹便毫无意义。

花还有再开的时候,叶还有再绿的时候,而人的一生却只有一次。在这一趟单车旅行中,或许错过了沿途的风景,但也留下了走过的痕迹。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印记;败,如滴水穿石,汇流成海,不论艰辛,不论路途的遥远,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的倔强;荣,如巍峨高山,毅然矗立,不论风雨,不论岁月的流逝,是风采依旧,不屑过眼烟云的淡泊;辱,如雪底苍松,终年常绿,不论春冬,不论时间的冲涮,是卧薪尝胆,胯下韩信的豁达。

人生就像深黑色的天幕,或许我们不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但我们至少还存在,是一颗时而明亮,时而昏暗的小星,躲在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拿起属于自己的画笔,为这块黑幕镶上自己独特的痕迹。我们已来过,走过,又何必后悔。人生的痕迹,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回忆里,没有人抹,也不能够抹平,回想旧时的温馨与浪漫,铭记今朝的繁华与美好,就这样走过,也将载入新的痕迹。

第8篇: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一、天涯共明月,国人数第一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中国人最爱君子,也很想做君子。“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月代表着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意象,因为“天涯共明月”,都想共婵娟,所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女性与母性的象征,《弯弯的月亮》像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月又代表着时间意象,日月如梭,“人生代代无穷已”……月亮的多元意象总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月传递着爱心,代表着美好,嫦娥奔月而去,李白追月而死。更可喜的是国人追月,追出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中国人爱月爱到这个份上,真是“天涯共明月”,国人数第一。

二、解读文本千千结,中国化是大背景

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指出:“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说道:“我很不希望把我们一些非常经典的古代诗词文化、散文都给去掉,加入一堆西方的东西,我觉得这些诗词很好……”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月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文章很多,如《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思念是圆的》等有诗有文,有古有今,够中国化,树民族心。

看到《十五夜望月》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一幅画,画上有朗朗夜空,夜空中挂着一轮明月,明月下面是曲曲的河岸,背景还有那缥缈的远山。画的主体是树林,树阴里鸦雀已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而最近处,有几个人抬头望着长空的月亮,不知在谈些什么,听不到话语,却闻到花香,桂子花开香十里,画里画外一片香。幽香如梦,望月兴叹非独吟,佳节良友思无暇。

如《十五夜望月》教学片断:

1.诗言志,文如人,读诗要知其人。《十五夜望月》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很有才气,写得诗好懂,很清晰,清晰的思路和明晰的画面常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的生活并不如作品那么美妙,他的一生是很困苦的,晚景是凄凉的,愤怒出诗人,诗往往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缺什么追什么,反过来说,追什么往往表示缺什么。

2.多媒体出示《十五夜望月》全诗,找出描写意境的句子。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学生说“冷露无声湿桂花”是意境,与丝丝寒意相呼应,委婉动人。有的学生说“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别离思聚的情意,悠然不尽。

3.由本诗你联想到什么诗?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有同学说,“中庭地白树栖鸦”与“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有的同学说“中庭地白树栖鸦”与“月皎惊乌栖不定”都烘托了月夜的寂静;有同学说“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无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和桂花的浸润;有同学说“人尽望”中望什么呢?是想起“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寂寞,还是感秋之意,怀人之情,思深情长。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和学生没有局限于诗本身内容的翻译背诵,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对诗的意境进行解读与联想,由此联想相关诗作,表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浸润在这种诗词文化里,学生很容易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触角伸到课外,视野连着广宇

月文化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几篇课文,而要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多看、多想,才能有更大的收益。看外国的作品要多看名篇,才会发现其中的相通与不同。雪莱《下弦月》中的月亮是一位苍白、垂危、瘦削的,这个是虚弱的、是游移不定的、是迷惘的,连走路都踉跄。在王尔德的笔下,月亮却像中国人说的女鬼,从坟墓幽然而出,去找另一个妇鬼。(《莎乐美》)莫泊桑笔下的月亮更多的是一种表情,惨白的,没有气力,衰弱得不能走动,只能呆着。(《爱情》)而福楼拜写的月亮是无头蛇,这头蛇到处是明鳞,盘来盘去。(《包法利夫人》)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喜欢以课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正确价值取向的前提下,看类似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260万字只是数量要求,要读出高质量,一定要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让课外阅读丰满课内内容,让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个性色彩的填补。

第9篇:月亮上的足迹范文

南方湿润温暖的风让我有了久违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成长的那个小镇;仿佛自己还是一个背着书包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发愁自己何时才能完成晚上的数学作业;仿佛又得重新幻想自己未知的将来;仿佛又和她重逢,一起走在街上,无拘无束地享受美食……好美,又有些伤感。

曾经,在那一个细腻且善感的季节,看着充满朝气充满喜悦充满新鲜感的孩子,看着他们穿梭在明亮的阳光下,尽情吮吸三月桂花的芬芳;看着他们在学校的树桩上刻下自己幼稚的名字;看着他们一脸纯真无邪的笑魇;看着他们,感伤青春也悄悄地从我指尖溜走。揭不开的少年梦,却还在一片空旷中,不停地追逐着月光下的倩影。弹指一挥间,老去的不仅仅是岁月。

我带着这些感动一直到哪一天,等我们一下子都离开了,就让那些喧闹的楼道、拥挤的机房、午夜常响起的电话和去买炒面的街道全都染上寂寞。之后不久又会有一群彼此要重新认识的面孔,听我们听过的课,用我们用过的桌椅,开始我们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纵然是错,也纵然是美丽的。

纵然跌落,也要有绚烂的丰美。回首,只看到那个仲夏夜,却惊觉,未曾见到烛光燃起,也未曾聆听你心声低语。

即使孤单寂寞,即使清贫冷落,在美丽的知识殿堂里,能看到文艺复兴的史诗车轮辗过苍茫大地的绝美痕迹,能与秦皇汉武酌酒言谈望江山如画人间沧桑,感受那种泪流满面的幸福。

曾几何时,像迷途的孤雁乱飞乱撞,如黄沙般冷冷落落,浑浑噩噩地流浪在纯真年代的边缘,尽管没有安慰,但在相同的境域里相依相偎,依然能看到明媚的阳光……

在某一个雨停了的黄昏,我再次到花丛中寻找春的足迹,却看到花朵被雨水打落了满地。绿色的叶子上坠满了水晶般的泪滴,铺展着风雨蹂躏后留下的伤痕。花丛深处,更多的花朵在风雨后显得楚楚动人。突然间,我才醒悟到那个特殊的第五季节已经走去了很远很远……

某天,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当一个年青人给他们让座时,他们都不愿意坐下而让对方站着。于是两人靠在一起手里抓着扶手,脸上都带着满足的微笑。车上的人竟不由自主地全都站了起来。那一年,他72岁,她70岁。

因为宽厚,所以平庸。

于是这一颗心,终于,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