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带着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无限憧憬,xx日在xx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各单位党员、党务工作者共计xx人一起踏上了这片神圣的热土。根据学习安排我们先后来到了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观看了革命剧《红秀.延安》;聆听了两堂党课。每一项内容的学习过程都让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精神振奋;学习之后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惊叹、惭愧,在这里我彻彻底底的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正如开班仪式上延安干部学院xx教授所讲,来到延安的目的是取经、铸魂、朝圣。

取经—取起死回生的革命成功经验。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江西中央苏区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希望破灭之后,中央红军被迫长征,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就选择了延安。在军事上如此被动的情况下,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通过他们英明的领导,我们的党在各个方面迅速发展,革命的形式发生逆转,最终一举夺取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他是党中央、毛主席等领导人伟大思想智慧和正确工作方法指挥下的必然结果。党中央领导人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一是学习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在杨家岭、枣园的中央领导人旧居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领导人都居住在窑洞中,通风不好,光线昏暗。生活用品也都非常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书柜,仅此而已。在这样的生活办公条件下,能运筹帷幄,指挥全国革命斗争,实在令人惊叹。试想一下我们,目前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如此优越,但未必能干好本职工作,这值得我们反思。二是学习他们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旧居当中少不了的就是“书”,各种类型的书。有哲学、有文学、有经济学、有历史学、有军事学;有散文、有小说、有诗歌,可以说涉猎广泛。一本本字迹模糊、翻得泛黄的书籍,他们珍藏的像宝贝一样。这可能就是延安革命领导人伟大思想智慧的来源吧!看到这些,我深表惭愧。三是学习他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在如此恶劣的工作生活环境下,党中央、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能坚持13年,确实令人敬佩。靠的是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正是靠着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人的优良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思想品质,坚韧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才创造了历史的奇迹,反败为胜,最终一举夺取了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铸魂—铸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之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所在。延安精神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和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了实现认定的主义多少爱国青年和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来到这里,不惜牺牲一切代价,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剧《红秀.延安》中,一批爱国青年为了摆脱日本侵略者的压迫,集体不畏艰难险阻、历经千辛万苦奔赴延安,去创造自己心中理想的家园。在中共中央西北局涌现出了大批革命英雄,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革命的胜利,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谢子长病逝时才37岁、刘志丹牺牲时才32岁。在杨家岭和枣园革命旧址,中央领导人居住在低矮、潮湿的窑洞里,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和退缩,也没有向党组织提出半点要求,仍然为了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战争胜利日夜操劳。在梁家河,等15名北京知青勇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带领村民植树造林、发展沼气、成立磨坊、裁缝铺、代销店、铁业社等。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幕幕历史画面,呈现出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延安历史时期的坚定政治方向和坚定理想信念。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是我们锤炼党性修养的关键。来陕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学习延安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只有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我们才不会走弯路,才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2篇: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按照市委组织部培训安排,我非常荣幸的前往延安南泥湾干部培训学院,参加了为期5天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争当出彩组工人”党性教育培训班。通过专题教学讲座、实地参观考察、情景体验讲解、分组交流讨论、闭卷测试等培训学习方式,让我在这5天的时间里再次感受到革命胜利的不易和党员干部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产生的巨大精神物质力量,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

精学一段党史,体验革命先人坚定的情怀。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延安的战斗历程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详细学习了我党在延安十三年的战斗历程。尤其是对我党在长征结束后到延安,因地制宜根据当时的的基本国情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我党的革命先烈们在延安期间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成立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组织了自力更生大生产等一系列的活动,他们的目的就是简单、单纯的为人民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这种情怀为以后我党带领人民群众、团结各个阶级走出延安、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体验一次情景,心灵受到一次洗涤。在这次学习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南泥湾自力生产过程中,革命先人们为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牺牲精神。在当时那种艰苦的条件下,没有工具、没地方住宿、短吃少喝,各种物质匮乏的恶劣条件下,我党能迅速组织人民群众开展自力更生大生产活动,在短时间内保障军队自给,实现大丰收。在条件差、过度劳累的情况下,有些革命先人因为大生产过于劳心费神,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党组织心疼大家,关心大家安全,专门制定了“不允许早到,不允许迟退,违反罚休息三天”的规定,这种规定不仅仅体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大义牺牲自身的精神;也反映出党组织对个人的关心、个人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党组织和个人和谐共进的场面。同时,在王家坪听老师讲解毛泽东同志和他的儿子毛岸英同志之间相处情景时,深刻感受到伟人的家国情怀。爱惜子女是人之常情,毛泽东同志确是舍小家为大家,主动动员岸英同志到艰苦农村去生活,让岸英同志深入敌后锻炼自己,最终在抗美援朝中年仅28岁的毛岸英同志在战斗中牺牲。伟人这种家国情怀的大义、这种父子之间相处的细节,深深地感动了我,值得我深深回味、学习。

重温一次誓词,进一步掌握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在之前我们党支部集体学习的时候就有学习过,但是不过仔细、系统,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认真、仔细、系统的重新学习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延安精神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追求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为之奋斗不息。有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了坚定信仰,人们就会有一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英雄气概,有一种以苦为乐的无产阶级的乐观情怀。可以说,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强的革命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它是延安时期的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我党开展的延安整风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经过整风,使党内开始盛行的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流毒在思想上得到清算,全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经过延安的整风运动形成了我党特有的三大优良作风: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正是由于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使党的凝聚力、感召力不断增强,从而实现了延安时期党的空前团结与统一的局面。因此,密切联系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党领导革命事业蒸蒸日上的根本原因。它既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也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无产阶级的政治本色,也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特征;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战胜困难、求得胜利的一件重要法宝。延安精神对新民主主义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性的作用。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精神,将是我做好各项工作的自我要求。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不仅体现了组织者的良苦用心、严谨的工作作风,也为我以后工作指明方面。本次培训是由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聂主任带队前往延安南泥湾干部学院参加培训。聂主任在这次培训中既是组织者也是学员,他带头遵守学院的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带头到教室听老师讲课;带头参加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感想;带头到实地参观学习,给每一名学员树立了学习的好榜样。在聂主任的带领下,本次培训,没有一名学员迟到、早退或者旷课。学院的课程安排合理、不拘泥于形式。不仅学习延安精神,还参观学习了延安地区的党建工作,这5天的学习让我感受深刻,收获颇丰,为争做出彩组工人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这次学习,一方面,我学习到了新时代的延安精神,增强了党性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我学习了延安地区党建和培训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我将带着使命和责任回去,认真消化所学的先进知识理念,为下步解放组工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3篇: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1、领导重视,准备充分,使得整个培训过程顺畅,收获很多。从筹备到整个过程中,领导重视体现的淋漓尽致。方案准备,人员抽出,项目实施,领导对中间过程的关注,直至今天的课题汇报,许经理今天参加多们课题汇报及结业仪式,杨书记陪同我们到圣地感受延安精神,管理干部学院唐院长、林院长参加开班及课题研讨,时刻都让我们学员感受到公司领导及管理干部学院领导对我们的重视与关怀。整个过程非常顺畅,一环紧扣一环,我们感觉紧张的同时又有巨大的收获,感觉值得。

2、研讨式教学及学员论坛与我公司十一五规划目标紧密结合成了这次培训过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让学员们始终在思考:哪些课程能为我所用?天津石化现状与先进管理理念及先进企业比还有哪些差距?我们如何迎头赶上?从哪儿入手比较合理?小组成员反复沟通探讨,小组间互相提醒补充,资深老院长(唐院长)画龙点睛的讲评,使我们收获许多。也许我们的课题汇报有些不成熟,甚至有些稚嫩,有些观点欠全面,但我敢说这是我们25人用心做的,是集体智慧的成果,哪怕只有一点对公司决策有所启示,我们也感到欣慰。另外探讨课题的同时“主业突出,结构优良,管理科学,文化先进,环境友好,企业和谐,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中国石化的核心骨干企业”这个愿景深深印入我们中层正职的脑海中,自觉不自觉中达成了共识,必将形成了强大合力。

3、延安圣地之行收获颇丰。延安之行达到了作风建设和党性锻炼的目的,对我们是一次洗礼,感觉到了延安精神的博大精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非常有益。延安党校教授现场点评更是加大了参观学习的深度,如家风=党风,心动不如行动等简明扼要的理念将铭刻在心。通过理解原生态的延安精神(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只见公仆不见官的精神),还收获了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处理复杂局面的规律等,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在当今工作中尤其是面对复杂局面时更值得借鉴,如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群众路线,理论联系实际,务实创新等在延安精神中都有鲜明的体现。

4、“悟”字当头,收获巨大。开课伊始,我们就把“悟”字做为这次学习的一个基本方法,每堂课争取有所悟,通过听课悟理念,通过研讨悟方法、悟思路,通过延安之行悟精神、悟规律,通过拓展悟心得。“悟”字当头,争取做到刻苦学习,刻苦思想,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尤其是如何学以致用是全体学员经常思考的问题,“悟”出的东西必将进一步指导以后的工作,提高我们工作水平。

5、团队精神,贯穿始终。我们这个25人的团队,一方面在学习,一方面在践行。25位同学令我感动,很快完成了三个转变(领导学员,家庭集体,工作学习)投身于紧张的学习培训中,这里不再有职位高低,不再有任何陌生。年长的55岁,年少的36 岁,年长者刻苦学习、刻苦思想的精神不亚于年轻人,年少者尊敬老者,学习课程同时积极向老同志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学习他们的悟性,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探讨。最让我们难忘的是延安至西安的三个小时的旅途中,我们团队的每名成员都以延安精神引发的思考为题进行了坦诚、真挚的演讲。大家所悟所得分享给大家,又碰撞出新的火花,同行的杨书记、延安党校老师都把最高评价慷慨给予了我们这支“团队”。我们展现了天津石化的良好风貌。

取得这么多收获,与我们自身努力固然有关,但收获里浸透着公司领导对我们的关爱与期望,浸透着石化管理干部学院领导老师对我们的付出,浸透着公司组干部门的辛勤劳动,浸透着我们尊敬的老院长唐院长和班主任刘沁老师对我们学习和生活的具体关爱。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辛劳付出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做为培训班一班之长,我也要感谢组织和全体学员的信任,感谢我们的班委富兴经理、启超部长、立福书记及卫忠部长,没有你们的付出,这个班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收获,我也要感谢我们班的全体学员,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的培训不会如此顺利、安全、收获。

第4篇: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7月上旬,我们一行50多人赴延安参观学习,这是一次典型的红色之旅。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故园,是催生新中国的革命圣地。延安精神的最显著特征是艰苦奋斗。这种精神是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

延安的宝塔山下,我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延安文艺座谈会址和党的七大会址,增强了对延安精神的感受,提高了对党的认识水平,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延安时期,是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拯救国家,拯救民族,驱除外侮,恢复主权。延安精神是紧紧围绕这一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酿造而成的,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其核心和主题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我党长期培育发展起来的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的凝聚和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这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疑是直接由我党我军在井冈山时期和长征中所表现出来的举世闻名的特别能吃苦的革命精神发展而来的。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战胜了最凶残的日军,并为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的时期;是我们党对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多方面的展开,从而达到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伟大革命实践的结晶,人们把它亲切地称为“延安精神”。

延安时期是艰苦卓绝的斗争时期。经过千辛万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初抵延安时,人民军队的主力不足三万余人,白区的工作几乎损失殆尽,我党几乎陷入绝境。紧接着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进入了空前残酷的阶段:一方面,日寇对抗日民主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清乡”、“蚕食”、“扫荡”,实行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妄图缩小以至摧毁我抗日根据地。另一方面,留在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大批投降日寇后,大肆向解放区进攻,国民党顽固派也加强了对解放区的封锁,企图把解放区军民“困死”。同时,华北连续发生水、旱、虫等自然灾害,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第5篇: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出发点,孕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具备浓厚的时代特征和永恒的精神魅力,在新时代,更要传承发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时代精神,是当年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原生态精神的总结与升华,可以高度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再续“清风”。革命先辈在延安时期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用一片赤子之心,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锻造出“延安作风”,在党的历史上铸就璀璨丰碑。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广大党员干部要再续延安“清风”,自觉学习革命先辈的廉洁思想和清廉风范,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遵守廉洁自律准则,永葆政治本色清正廉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6篇: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本次培训活动安排得非常丰富而紧凑:我们聆听延安党校教授的专题讲座,赴梁家河重温了总书记的知青岁月,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瞻仰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亲眼目睹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等老一辈革命家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亲身感受到了他们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通过这几天的活动,让我对延安精神有了更鲜明的认识和深刻的感受。

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培育了抗大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整风精神、南泥弯精神、劳模精神等一系列的生动鲜活的革命精神,形成了完整的价值体系。延安精神是追求理想信念、反映精神风貌的彻底的革命精神;是不怕牺牲、献身正义的升华的民族精神,它使革命精神“民族化”;是党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时代精神,是中国革命集大成的斗争精神;也是整体展现我党形象的群体精神,是我党整体风貌的概括、优良传统和品格。

延安精神的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的群体精神和道德情操,是贯穿党的理论与思想的精神气质,回答了我们党何以“得民心”、“得天下”。它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引,已经内化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中。可以说,延安精神是我党优良作风的灵魂,我党优良作风是延安精神的外在体现。

延安精神是内涵非常丰富的体系,它系统的解释了,我们党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为谁干以及如何干成等一系列的根本性问题。

首先,坚定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它立足最低政治纲领,胸怀最高政治理想,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任务,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我们党关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政治方向,正是在延安时期提出并明确的。

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宗旨。为人民服务,就是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这也是我党的政治立场,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价值观、道德观。这一宗旨要求:在政策制定上,人民都有说话的机会;在政府工作上,“只见公仆不见官”;在领导方法上,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不脱离群众;在言行准则上,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在作风养成上,要深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

第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它是追求真理的思想品格和严谨求实的思维方式,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求共产党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不空谈,不做“两面人”。

最后,自立更生、坚苦奋斗是延安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党的革命情操、革命家风。我们干事业,需要这样发奋图强、锐意进取、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也需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高尚品格和生机勃勃、乐观向上的工作作风。

当今社会,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让人们摆脱贫困,过于的关注物质生活,失去精神信仰,产生出行业缺乏诚信、公民缺少道德、党员缺“钙”等弊病。这是我们的“时代之痛”。只有坚持和把握住以延安精神为代表的时代精神,才能做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经受住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这四大考验,我们必须要加强监督,完善制度,注重思想教育,弘扬延安精神!我们要结合历史与现实,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

首先,我们要解决好旗帜问题,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汲取延安精神理想信仰的力量,X,X,奋发有为,心中有党,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甘于奉献。

其次我们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汲取延安精神人民至上的力量,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永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克己奉公,奉献如常。

第7篇: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论文关键词:延安精神;学习型企业;载体;学风;机制

五月阳光明媚,我有幸作为公司年轻干部培训班一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考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身为央企一名年轻党员,我收获很多、感悟很深,从瞻仰宝塔山到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从凤凰山、杨家岭到枣园、王家坪,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延安精神直至今天仍然散发着崇高的精神魅力,仍然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尤其是其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对推进学习型企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注重载体建设,为学习型企业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在延安的十三年,党中央十分重视办好学校,先后创办了30余所各类干部学校。既有正规高等院校,也有战时培训班;既有党校、军政学校,也有工青妇干部学校;既有文学艺术、自然科学院校,也有医药卫生、农业纺织学校。由此,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军事教育和文化科学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在延安迅速建立起来,为有效开展学习教育、培养革命与建设人才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同时,中央也很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专门选调一批经历过战争考验、具有军事或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到学校工作。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罗瑞卿、等先后任校长或教育长,并从大后方邀请艾思奇、何思敬等著名学者到抗大任教;、、刘少奇、等中央首长和各部门负责人都在学校担任兼职教员,各自承担一部分课程的教学任务,以缓解教员缺乏的局面。另外,中央还非常重视教材建设,的一些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等,都被列为抗大的必读教材。严格的教学管理、优秀的教师队伍、适宜的学习教材,为学习运动的深入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于我们南方电网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务领域的不断延伸,对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还停留在过去的认识层面上,从网公司到省公司再到基层供电局,层层都建培训设施,层层都占培训资源,继续搞小规模、分散化、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培训,必定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规模化需求。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着眼长远,规划建设一个适应新时期教育培训发展需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培训基地。其次,还要在充分利用现有学习条件的基础上,从国内外选配一流的培训设施,从公司内外选配一流的培训师资,组织专业人员自主编写切合生产经营实际的培训教材,致力于建成一个设施先进、师资优秀、工种齐全、教材实用、水平一流的员工培训中心,为广大员工提供多层次、规模化、高水平的培训服务。培训基地建成后主要承担大规模、长周期、全脱产的系统培训,各二级单位则主要负责现场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或周期较短的半脱产培训。这样,既能够集中优势培训资源,有效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又能够避免培训基地重复建设,合理扩大培训规模。

二、注重学风建设,为学习型企业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早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坚决反对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倾向。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的恶劣作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作风,由此推动了学习运动步入正轨。在中央的指导下,学员们积极转变学风,自己动手挖窑洞、建校舍,露天上课、河边洗漱,用的是马粪纸、点的是麻油灯。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的学习热情却丝毫不减,并且主动开展学习交流与调查研究,自觉地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教育运动的不断深入,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有用人才。

如今,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学习环境越来越舒适,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但越是这样,在建设学习型企业的过程中,就越要坚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按需施教、学以致用。一方面,学习目的要“为实”。企业开展学习培训,不是“例行公事”,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为了提高员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加快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因此,必须结合企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队伍现状,研究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另一方面,学习内容要“靠实”。要紧贴生产和经营、针对急需和短板、突出重点和难点,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有所侧重,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或浅尝辄止的学习。例如对于中高级管理人员,要侧重学习宏观形势、企业管理、法律法规、财务经营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要侧重学习安全生产、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前沿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实操型技能人员,要侧重学习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三、注重机制建设,为学习型企业建设提供长效保障

学习型企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终身学习和共同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学习、保障学习的激励机制、创新机制和考核机制,努力形成促进员工学习的长效机制。

第8篇: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西安政治学院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连续32年坚持不懈地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在军内外大力宣传延安精神,成为传播、弘扬、实践延安精神的一支生力军。他们的事迹充分说明: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不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 见证着中国革命一段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不平凡岁月。这里,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延安精神。

西安政治学院连续32年坚持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他们先后组织393批、15万余名部队干部和地方各界人士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还通过网络等多种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延安精神。学院先后荣获“全军教学优秀单位”和“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课被评为“军队优质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成果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军队级一等奖。

坚持32年不断线――

始终高举延安革命传统的精神火炬

时间回溯到32年前。1978年6月,十几辆解放牌大卡车满载着300多名军校学员,颠簸在通往延安的黄土路、沟壑间。学员们一路高唱着“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奔向他们心中的圣地。当时,西安政治学院刚刚成立,这是他们组织的第一期学员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学。

首次“寻根之旅”历时12天,窑洞、土炕、木桌、油灯……一件件朴素的陈列物,强烈撞击着学员们的心灵。“延安十三年”、“艰苦奋斗”、“共产党员标准”、“三大作风”的专题讲解,让大家为之振奋。

首批教学的成功,坚定了学院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信心和决心。曾在“抗大”学习工作过的第一任校长陈赤红和政委张鹤田主持召开院党委会,正式作出《关于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决定》。此后的32年间,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和遇到什么样的困难,西安政治学院开展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始终没有断线。1989年5月中旬,正是那场山雨欲来的时候,院党委顶住各种压力,排除各种干扰,如期组织312名学员,乘着大卡车,浩浩荡荡地奔赴延安。当学员队伍整齐地行进在宝塔山下时,沿途群众纷纷驻足凝望。当地一位老红军动情地说:“看到了你们,就看到了我们这支军队的希望。”

改革开放,在带来人们思想解放的同时,也使利益至上的思潮开始泛滥,一些传统的神圣的东西受到置疑。“有头脑的跑沿海,没头脑的跑延安。”像这样的议论,有一段时间在西政院教职员工中竟然也有一定的“市场”。针对这种倾向,1990年5月,院党委及时作出了《关于新形势下深入进行延安精神教育的决定》,提出了“五个扩展”,即:把延安精神的学习和教育扩展为全院的共同任务;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展到每一位同志;把短期集中教育扩展为在校全程教育;把学员在校教育扩展到毕业后继续受益;把学习和宣传延安精神扩展为实践和发扬延安精神。

一大批教员情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奉献,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如“践行延安精神先进集体”中共党史教研室,“延河抢险救人”先进群体,“满脑子都是事业”的王也秋,“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侯敬智,“三尺讲台献终生”的吴教练、余子明,“延河岸边一纤夫”张万斌等等。

一堂试讲课,一生延安情。现为学院中共党史教研室主任的杨玉玲对记者说,她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自己试讲了一堂课,这一生便注定与传播延安精神紧紧联系在一起。

1990年7月,西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杨玉玲,被特招进入西安政院中共党史教研室刚一个月,领导就让她担纲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任务,讲《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一课。她从没有上过现地教学课,担心讲不好。教研室的同志们就手把手地教她讲台怎么站,话筒怎么拿,开场的语气、语调怎么把握,怎样消除紧张心理……正式讲课那天,她发挥得很好。一位当年在延安战斗生活过的河北离休干部听完她的课后,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你们这些没有经历过当年延安生活的年轻人,把我这个‘老延安’讲得掉了眼泪。”

“第一炮”打响后,杨玉玲很快融入到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队伍。不到6年,她把延安革命传统教学设置的所有课程都讲了个遍,成为教研室第一位“全能型”教员。而且,她从校内讲到校外,向全社会激情传播延安精神,还被延安干部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在这个讲台上,杨玉玲一站就是20多年。这期间,她主编和参与编写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系列教材15部,出版专著3部,在《报》、《光明日报》、《中国军事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有20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先后荣获“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用她自己的话说,“试讲第一堂课走进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在心灵深处就再也走不出去了。”

在延安市北约3公里处的河庄坪,坐落着一个占地70亩的教学基地。西安政治学院组织学员来参加教学都要在这儿栽上一些树留作纪念。一次,在延安教学基地建宿舍楼时,一棵大柳树影响到楼房的施工,工作人员找来伐木工具,准备把这棵树砍掉。闻讯赶来的院领导动情地说:“这棵树不能砍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基地里的这些树,是一批批学员和教职员工亲自栽种的,它是我们学院进行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历史见证,更是延安精神薪火相传的真实记录。”

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是学院办学的“自选动作”,没有专项经费和场地,学院一直坚持开源节流、多方筹措。他们先后为基地建设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建造了2600平方米的窑洞式楼房和1000平方米的大食堂,目前教学基地建筑面积已达6000多平方米,一次可接待500余人。近年来又新建了多媒体教室,并在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旧址、侯沟门村等处设立了14个实践性教学点,彻底改变了“大地作操场、食堂作课堂”和“住在帐篷里、睡在草席上、吃在野山坡”的简陋环境。

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初始阶段,从西安到延安路途400多公里,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学员坐的是老式“解放”牌大卡车,走的是简易公路。有人便提出,动这么多车和人,万一出事故,不仅学院建设会受影响,甚至会牵涉到领导,到头来得不偿失。学院历届党委班子态度坚决,心无旁骛,始终做到不在个人和单位暂时利益上打算盘,在精心打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灵魂工程”上狠下功夫。据统计,32年来,学院直接担负教学输送任务约233批次,出动车辆17840台次,累计车队行程3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8圈。由于全院上下共同努力,32年来未发生任何重大责任事故。从西安到延安这条路,被学员们形象地誉为“铸魂之旅”和“信仰之路”。

不当导游当导师――

让延安精神真正进入灵魂深处

地方学员李某“两次泪流满面”的故事多次触动学院教职员工的心。李某曾是驻地一名优秀大学生,申请参加了西安政院组织的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特别是在“四八”烈士陵园听教员讲《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一课时,激动得泪流满面,表示要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后来,李某因贪污公款,触犯了法律。在宣判大会上,李某痛悔得泪流满面,说自己对不起先烈。

这件事让学院上下开始反思:不能让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成为一次简单的红色旅游,传播延安精神,不能只让人感动一阵子,而要让人受益一辈子。作为施教者,不是当导游,而是当导师。

为此,学院坚持学科化建设,专门成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教材编委会,成立了全军首家“延安学研究所”,出版了《延安革命传统现地教学教程》等15部教材,编写了《革命的熔炉――抗大》等案例教材,制作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网络课程,还编创了《延安――我们的课堂》等8部电视教材,形成了由文本教材、案例教材、电视教材、网络教材组成的教材体系。其中《怀念你啊――延安》、《永恒的精神》获全军电教片评比一等奖,《中华精魂》、《窑洞春秋》、《延安故事》列入国家出版规划重点图书。他们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延安精神》和中国社科院“十一五”重点课题《陕甘宁边区军事志》等重要课题研究编纂工作。学院还结合教学搞科研,与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等单位举办研讨会,为深化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多年来,学院在延安精神研究领域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结合相关学科专业研究,形成了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政法工作、廉政建设等一系列研究成果。《风雨过后满目春》获国家第五届“五个一工程”奖,《永恒的旋律》获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特等奖。

某部干事杨晓兵,2006年在学院参加任职培训时被学院评为优秀学员。踌躇满志回到单位后,正赶上部队组织的一场复杂电磁环境下模拟对抗演练。没想到讲起革命传统头头是道的他却在军事演练中“败走麦城”。

这件事,引起了学院党委的重视,在专题研究延安教学的常委会上,院长齐三平建议:要培养懂军事、会打仗的政工干部,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要增加军事内容,让政工干部插上军事高科技的翅膀。会议对学院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培养军政融合高素质新型政工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开发实施延安时期我军在陕北战场“三战三捷”军事战例教学。

为了讲好这一课,院领导和教研室的同志利用寒假时间,北上延安开展现地考察。他们走访当年参战老战士了解青化砭、蟠龙、羊马河“三战三捷”的具体情况,还安排人员到国防大学搞调研,联系总参申领图文资料,接着是编写作战想定、授课提纲、选择授课场地……汗水浇灌丰收果。2007年新学期伊始,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中的“三战三捷”战例教学课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

与此同时,院里增加了军事课比重,开设了《一体化联合训练研究》专题课程和《信息化战争基础理论》、《军兵种知识与作战运用》等相关课程。建成了战时政治工作指挥实验室和军事演练指挥中心,开展网上模拟对抗演练。组织以“使命”为代号的应急作战政治工作模拟演练,以“秦岭”为代号的应急机动实兵演练和以“砺业”为代号的战时政治工作演练。

让延安革命传统教学成果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人民大众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力量,是32年来西政院的不懈追求。他们在抓好在校学员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同时,主动地走出校门宣讲延安精神,抓住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通过多种方式解疑释惑,推动延安精神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他们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干部作风、党群干群关系等问题,及时开设《加强党的建设需要延安精神》、《廉政建设需要延安精神》等专题,并组织由知名专家教授参加的宣讲团,坚持长年走进社区、厂矿和地方院校中宣讲延安精神,解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挑战与问题,帮助群众消除思想疑虑。多年来,他们先后为全军50多所院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经验参考和组织保障,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中专学生、驻陕大专院校、党政机关和企业等160多个单位和团体进行延安革命传统义务教学。

紧扣时代脉搏――

让延安革命传统教育

在创新发展中永葆生机活力

组织学员到驻地农村搞家访,是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贫困老区河庄坪乡井家湾村,就是其中的一个家访点。党史教研室杨忠虎教授到该村家访的经历很发人深思。

2008年6月,在延安教学基地参加学院组织的“十七大”精神读书班期间,杨教授专程来井家湾村家访,准备为自己的讲稿再添点事例。20年前,杨教授曾带学员来过这里。当时他们是踩着河道中的石块涉水过河的,村民住的都是破旧的土窑洞。家访时,杨教授和学员把前一天省下来的白面馒头以及从集市上买来的粮食送给老乡,临走时,大家还给村民捐了款。这个家访点还成了《延安精神与艰苦奋斗》教育课多次提到的典型事例。这次再进井家湾村,展现在面前的村庄让杨教授感叹不已:走过新修建的石桥,村前的田地里是一座座漂亮的蔬菜大棚和一个个花卉种植园;以往的土窑洞已经不见踪影,家家都是坚固、漂亮的石窑洞或砖瓦房,还有花园式的院落。该村已经成为以黄土风情、休闲娱乐、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为主的旅游民俗村。全村163户,其中52户经营“农家乐”,有的家庭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30多万元。该村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坐在宽敞、明亮的窑洞里,乡亲们端上了一道道陕北小吃招待杨教授,并和他一同展望井家湾村的未来发展。杨教授来前筹集的“捐款”也显得“小儿科”,一直都没好意思拿出来。家访回来后,感慨万千的杨教授调整教学内容,给学员上了一堂《延安精神与新农村建设》的专题课。

讲传统课再不能一个教案讲几年了。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尴尬”事,学院党委提出不能“死抱传统”,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视角上好传统课。学院与时俱进赋予传统教育新的时代内涵,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盯社会大众的精神需求,紧贴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实际,使延安精神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保证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历久弥新。

学院每学期都调整、充实教学方案,修改讲稿,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延安精神教育。在延安凤凰山讲《学习白求恩,做倡导的“五种人”》,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讲《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纪念馆讲《南泥湾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边区政府礼堂旧址讲延安时期我党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在枣园五大领袖塑像前讲我党的根本宗旨和一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风范……他们还邀请延安地市领导介绍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参观改革开放先进典型庙沟村和主席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视察的侯沟门村,让学员亲身感受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

西安政院把延安革命传统教学和我军“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性课题以及“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结合起来实施。为加快培养信息化条件下的新型军事人才,学院不断推动延安教学的拓展和深化,启动了“政治军官任职教育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系列教材编写工作。与此同时,学院还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专业类别,在纪念馆、革命旧址现地开设相关课程,使延安精神与之更好地“融合”。在师旅团政委培训班开设了《延安时期的战略思维与世界眼光》,在纪检干部、保卫干部培训班开设了《学习革命先烈,做好防间保密工作》,在组织干部培训班开设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思考》等课程。这些年,他们还先后设置了“延安精神与理想信念”、“延安精神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教学专题,引导学员进一步树立献身使命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学院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他们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情感人、以境激情、以真取信、情理交融”的听、看、思、悟相融合的“情感教学法”。为了在“四八”烈士墓前讲好《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这一课,一茬茬教员在烈士墓碑前备课,含着热泪一遍遍追溯先烈事迹。在教学中,组织学员亲手做白花、扎花圈、写挽联。并通过在烈士墓前默哀致敬、重温入党誓词、召开党小组会等活动,使大家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升华。

随着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军内外邀请学院教员讲课的越来越多,教员们常常应接不暇。为了保证社会对延安精神教育的需求,学院把教员们作的有关延安精神的报告、讲稿和《永恒的精神》、《延安――我们的课堂》等专题片资料刻成光盘,无偿提供给有需求的单位。他们还在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上建成军内第一家“延安革命传统教育”专题网站,开设有“延安革命史”、“民族之魂”、“传统教育”、“圣地影视库”、“互动留言”等特色栏目,为全军官兵学习、研究延安精神提供了网络服务平台。目前,网站累计访问量达560多万人次。今年,他们又与新华网共同打造了一个延安精神教育专题网页,网上点击量已突破1000万人次。

从2008年开始,他们又陆续建成了“延安革命传统教学网络课程”,录入文字资料2100多万字,包括教材专著、历史文献、经典案例、学术论文、学员心得体会、陕北历史文化等内容,与“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网”相互配合,做到了足不出户在华夏大地传播延安精神。

躬身模范践行――

永不停歇地为弘扬延安精神呕心沥血

西安政院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孙福友,是学院招收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1992年底,他把自己撰写的论文《论思想的发展》交给导师郭志民审阅。郭教授仔细看过后发现,这篇论文最致命的毛病是选题太宽泛,论述不到位,资料也不丰富,主要原因是对革命传统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

郭教授没有通过简单修改让这篇论文过关,而是向学院请了假,专程带着孙福友到延安、韶山、萍乡、井冈山、南昌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史料。一个半月下来,孙福友收集了20多万字的资料,重新撰写了《论共产国际影响与思想的形成》的论文,答辩会上得到了国防大学和本院30多位专家、教授的充分肯定,并在多家报刊发表。

走进西安政治学院的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八个镏金大字。这八个字是学院的院训。

2004年10月末,学员19队有4名学员在英语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按照《学员学籍管理规定》,学员考试作弊要开除学籍作退学处理,但一次退这么多人,建院以来还是头一次。一时间校园内议论纷纷。4名学员也追悔不已,检查写的很深刻。而且经过调查,弄清考试作弊主要是因为忙于准备系里的迎“国庆”文艺节目,耽误了学习。但院、系领导态度非常坚决:考试作弊要退学,这是 “铁规矩”,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例外。

学院政委刘强告诉记者,32年来,经过历届班子的实践和传承,学院形成了以“传播真理、追求真理、捍卫真理”为基本内涵的“求是文化”,历届班子坚持上任伊始集体到延安参加革命传统现地教学,在延安革命传统教学上交好班、开好头、接稳棒;院党委始终在作风建设上身体力行,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所有教学班次开、结业典礼不超过10分钟,一般会议不超过40分钟;在学员招生、考试违纪等敏感问题上,敢于顶住多方压力,不批条子、不徇私情;历届院领导没有一人超面积住房和超标准坐车,没有一人将子女调入学院工作。2006年,院常委参加第一期经济适用住房分配,做到统一排队、不搞特殊。建院以来,先后盖起了20多万平方米的教学和生活基础设施,一律实行公开招标,没有发生一起违纪问题。

在传播中滋养传统之花,在践行中播撒精神之火。

韶山纪念馆首任馆长、学院原理论研究室主任马玉卿,1988年10月离休后一直没有离开讲台,他应邀作思想、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党的创新理论报告上百场次,足迹遍及四川、湖南、江西、河北等10多个省区市,不管单位大小,人数多少,路途远近,总是有请必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目前,学院有一批离、退休老教授受聘于地方院校及各类社会组织,从事延安传统教育宣讲活动。中共党史教研室原主任庞龙离休后,发起成立了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一所军民共建家长学校,工作范围覆盖两所幼儿园、四所小学、两所中学。10多年来,他们义务培训家长3万多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并被评为“全国双合格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和“陕西省示范家长学校”。庞龙也被评为总政系统先进离休干部,全军老年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和省、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

焦连三教授自1980年留校任教起,一直讲授延安革命传统课,30多年从未间断。2005年1月退休后,他受聘于延安干部学院,因为课讲得精彩,深受地方领导干部学员欢迎,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明星”。每到新年前夕,发自全国各地的贺卡都像雪片一样,将他的书桌堆成小山似的。

离休干部孙鸣霄,无偿为家乡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乡大葛村发展致富办实事。2005年7月,有着58年党龄、75周岁的孙鸣霄,将组织关系转到大葛村党支部。年底,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乡亲们一致推选他当书记。后经上级党委任命,他光荣地出任大葛村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年多来,大葛村领导班子建设得到了加强,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村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村子由过去的三类村迈进了二类村及中央村的行列。

第9篇:延安精神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化 发展 提升 管理 效益

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前进并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地处革命老区的延长石油集团延安炼油厂秉承延安革命传统,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系统分析整合的基础上,凝炼出与科学发展相适应,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的符合延长石油集团企业特质的企业文化体系。

一、凝聚“炼”文化,价值最大化

富有延炼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以加强共同理念为核心、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标准,其核心内容为延炼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和视觉文化三大部分。作为延长石油炼化板块的骨干企业,拥有近四千名职工、二十多年发展建设的延安炼油厂,用“炼”浇灌企业的精神内核、自觉肩负起对国家、民族、社会、客户、职工的万钧重任,延炼将凝聚创新的力量、凝聚智慧的力量、凝聚信仰的力量,努力使每一滴油都能增值、每一位员工得到发展,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坚定的踏上一条文化兴企、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文化建设提“形”,企业文化“塑”人

延安炼油厂秉承“发掘人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积极构建人才培养平台和成长机制,着力塑造品牌型员工。力争使每一位员工发挥聪明才智,每一滴油都价值倍增、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延炼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六大理念,八个支撑”的理念文化体系,全面、深刻地诠释了延炼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通过开展员工技术、技能培训、岗位轮换、工种交叉作业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努力实现员工“一专多能”,提高员工整体技能水平;加强教育培训,积极与省内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员工在职学历教育,提升人才团队的综合能力,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全覆盖、立体化”的员工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三、廉洁文化“砺”人,党员作风“气”正

干净干事、清白做人”是延炼廉洁文化理念,该厂党委非常注重教育的警示作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扎实开展勤政廉政教育活动,经常组织领导干部收看警示教育片,积极开展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厂党委与各党支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切实把廉政建设责任落到实处,营造出了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在强化党风廉政监督的作用,完善了党政议事规则和民主监督制度,把物资采购、工程项目、用人决策纳入厂务公开内容,为每个党支部聘请了党风廉政监督员,切实发挥监督的警示作用,促进廉洁文化生根。同时加大宣传的警觉作用,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载体,加大纪检监察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厂内板报上开辟了警示专栏,宣传廉政先进典型,使廉洁文化入脑入心,形成了全厂心齐、气顺、劲足、风正的人文环境。

四、质量文化有口皆碑

延炼管理精细到位,决策果断准确;工作严谨细实,质量精益求精;建立了长效的机制,打造本质安全;勇于改革创新,追求精干高效,不断强化观念、技术操作手段等创新,做到质量为本,操作精细、技术创新,炼就精品。同时延炼强化了产品质量检验机制。2002年取得了国家石油和化工企业质量检验机构A级资格认证,能够独立完成所有产品的质量检测,并得到了省级检测中心的质量检测授权。经过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延炼顺利取得了ISO9001质量认证和“HSE”安全管理体系验收。延炼产品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延炼由此也获得了“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被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管理局等单位授予“质量信得过”单位。

五、安全环保“严”为先,节能减排“控”成本

延练推行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使企业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快车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精细管理为主线,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实施向提升生产运行质量和效率要效益的目标措施,积极完善企业管理体制,不断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实施了向提升生产运行质量和效率要效益的目标措施,在“十一五”期间,延炼原油加工量从2006年的455.68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659.45万吨,加工量在逐年递增的同时,各项经济指标同步增长。

延炼时刻关注每位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时刻关注各利益相关者对延炼的评价,与各方合作共赢,共同成长,在运营管理上每个环节都科学规划、严格管理。

为确保工厂采用国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十一五期间,延炼聚焦炼油化工发展最前沿,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四新”技术,先后应用了MIP降烯烃、VQS密闭式旋流快分系统、BSK-5声波吹灰器、LO-CAT硫磺回收、CCK-IVA型进料喷嘴、超声波电脱盐等多项新工艺、新技术,生产装置的操作稳定性及产品经济技术指标有了大幅提升,进一步完善了工业基础设施,以满足市场对高价值油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延炼坚持把高标准设计、高质量要求、高技术含量、高效率运营、高效益体现作为工作目标,致力于对能源高效利用方式的探索,致力于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先后兴建了干气掺烧、硫磺回收、污水回用、凝结水回收利用等节能环保装置,并通过持续改进工艺流程,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节约使用资源,注重生态保护与恢复,努力实现能源与环境、生产与安全的和谐发展。打造绿色产品、建设和谐家园。

六、以活动为载体,丰富文化生活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