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阅微草堂笔记精选(九篇)

阅微草堂笔记

第1篇: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新疆 鬼神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晚年创作的笔记小说,全书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五种共二十四卷,收录文言笔记一千余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阅微草堂笔记》时写道:“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名高望重以传者矣。”[1]由此可见,《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其中很大程度就在于书中对鬼神形象的刻画。由于纪昀曾因“漏言”被发配至乌鲁木齐两年有余,故《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与新疆相关故事甚多,包括鬼神故事、怪物故事、风俗故事以及奇特现象等,对研究十八世纪新疆风物、信仰与习俗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通过辑录统计,笔者共在《阅微草堂笔记》全文中发现与新疆相关的鬼神故事34条,其中《滦阳消夏录》中11条,《如是我闻》中10条,《槐西杂志》中4条,《姑妄听之》中6条,《滦阳续录》中3条。出于严谨考虑,一些议者以为鬼神的巧合(如《槐西杂志三》记载一人梦醒巧救他人之妇,或以鬼神使之)和纪昀明确提出了科学依据的相关故事(如《槐西杂志四》记载索尔逊在野外枕人首入睡时感觉到有异动,开始以为是鬼,后来纪昀认为是颅内热气蒸腾导致)等不记录在内。

一、《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新疆鬼神故事分类

通过辑录与阅读,笔者将《阅微草堂笔记》中与新疆相关的鬼神故事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鬼神显灵故事、鬼神现身故事和鬼神入梦故事。据辑录,其中鬼神显灵故事11条,鬼神现身故事17条,鬼神入梦故事6条。

(一)鬼神显灵故事

笔者以为,鬼神显灵故事一般为经过祈祷或某种活动后鬼神通过作法等手段产生一定影响的故事,故事发生期间鬼神并未真正露面。如《滦阳消夏录一》中记载纪昀在乌鲁木齐时,军吏捧文牒请判,并说“凡客死于此者,其棺归籍,例给牒。否则魂不得入关。”同时“以行于冥司,故不用朱判,其印亦以墨。”纪昀开始是不信的,后来夜晚逐渐有鬼哭之声自城外临近,最后“越数日,声至窗外”,但“时月明如昼,自起寻视,实无一人。”后来纪昀在官吏的劝说下试着判了文牒,“勉从其议,是夜寂然。”[2]依据纪昀的记载,这则故事中鬼并未F身,但“鬼哭”之声却是对其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故可认为是鬼神显灵故事。

又如《滦阳续录二》中记载昌吉守备刘德与十几人在征回部时迷路,后来“见崖下有人马骨数具,虽风雪剥蚀,衣械并朽,察其形别,似是我兵。因对之慨叹曰:‘再两日不晴,与君辈在此为侣矣。’”随后“顷之,旋风起林外,忽来忽去,似若相招”,便“试纵马随之,风即前导;试暂憩息,风亦不行。晓然知为斯骨之灵。随之返行三四十里,又度岭两重,始得旧路,风亦H然息矣。众哭拜之而去”。[3]在这则故事中鬼神也并未现身,而是以旋风的形式为将士们引路,故笔者以为也可看作是鬼神显灵故事。

(二)鬼神现身故事

笔者以为,鬼神现身故事一般为故事中的人物亲身见到了鬼神真身的故事。如《滦阳消夏录六》中记载乌什回部将要叛乱时,城西回部始祖坟墓上“每日将暮,辄见巨人立墓上,面阔逾一尺,翘首向东,若有所望”,后来“叛党殄灭后,乃不复见。”人们对此众说纷纭,纪昀也认为“其为乌什将灭之妖孽,则无疑也。”[4]这则故事中以回部祖坟上的“巨人”形象现身的神灵被人们亲眼所见,故可认为是鬼神现身故事。

又如《如是我闻二》记载有商人夜行至呼图壁,“暗中见树下有人影,疑为鬼,呼问之。”树下之物请求同行,后来问商人去做什么,商人言“吾夙负一友钱四千,闻其夫妇俱病,饮食药饵恐不给,故往送还。”谁知“是人却立树背曰:‘本欲祟公,求小祭祀。今闻公言,乃真长者,吾不敢犯公,愿为公前导,可乎?’”商人不得已便跟从他,该物“凡道路险阻,皆预告。”后来“俄缺月微升,稍能辨物,谛视乃一无首人,栗然却立,鬼亦奄然而灭。”[5]根据记载,这则故事中商人也是真真切切地在夜晚见到了现身的鬼的,故笔者以为也可归为鬼神现身故事。

(三)鬼神入梦故事

笔者以为,鬼神入梦故事一般为鬼神进入故事主人公的梦境并对其进行一系列讲述或发生一些行为的故事,有时这些行为还会对随后故事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如是我闻二》记载吉昌遣犯彭杞在其女患重病将死之时不得已打算将她抛在林间听天由命,然而同时遣犯的杨缛衔这样太残忍,便提出“我愿舁归疗治,死则我葬,生则为我妻。”后来彭女的病最终没有治好,在临死之时和杨缢怠懊删高义,感沁心脾。缘伉俪之盟,老亲慷诺,故饮食寝处,不畏嫌疑;搔仰抚摩,都无避忌。然病骸憔悴,迄未能一荐枕衾,实多愧负。若殁而无鬼,夫复何言;若魂魄有知,当必有以奉报。”后来“葬后,夜夜梦女来,狎昵欢好,一若生人”。[6]这则故事中彭女的魂魄为报恩夜夜入杨缑尾⒂胫亲昵,可看作是鬼神入梦故事的代表作。

又如《姑妄听之四》记载乌鲁木齐提督巴彦弼征乌什时,有一人奋力杀敌,并未注意到正向他射来的箭,这时旁边有人看到,便“急举刀代格,反自贯颅死”,这使杀敌之人很悲伤。后来,该人的魂魄托梦给他说“尔我前世为同官,凡任劳任怨之事,吾皆卸尔,凡见功见长之事,则抑尔不得前,以是因缘,冥司注今生代尔死。自今以往,两无恩仇。我自有赏恤,毋庸尔祭也。”[7]这也是典型的鬼神入梦的故事。

二、《阅微草堂笔记》中新疆鬼神故事的内涵探究

(一)寄托封建传统道德教化

纪昀作为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自然会偏执于伦理道德的教化,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阅微草堂笔记》更多的是为道德劝惩而作,充满了忠孝节义的说教。正如纪昀门人盛时彦在为《阅微草堂笔记》作的序中写道“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诫”[8]。纪昀把道德教化当作自己的社会责任,极力宣传儒家伦理道德,他笔下的与新疆相关的鬼神故事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封建传统道德教化的成分,如宣扬孝悌、忠义等,都是为了统治阶层的利益而服务的。

如《如是我闻四》记载乌鲁木齐的军政指挥官巴彦弼昔从征乌什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至一处山麓,遇到了牺牲的护军统领某公,握手相互问候。某公曰“吾以平生拙直,得受冥官。今随军籍记战没者也。”见其册上有黄色、红色、紫色、黑色数种旗。某公曰“赤心为国,奋不顾身者,登黄册。恪遵军令,宁死不挠者,登红册。随众驱驰,转辗而损者,登紫册。仓皇奔溃,无路求生,蹂践裂尸,追歼断腹者,登黑册。”这种次序的最上等,阴曹地府要列入神明级,列入紫色的也要列入善道,至于列入黑色册子的,阴曹地府也要褒扬他的忠义,但在阴间,却以平常的鬼魂对待。巴公常以之告部下曰“吾临阵每忆斯语,便觉捐身锋镝,轻若鸿毛。”[9]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阵亡战士到了阴间后会得到较高的地位,这在那个时代自然会激励将士们奋不顾身为君主而战,在如今看来这便是一种超越死亡的忠义的说教,为的是让臣子能更好地为君主尽忠。

又如《滦阳消夏录三》中记载,一位名叫乌鲁木齐的官员梦到在战场上牺牲的厨师巴拉,巴拉在冥间为博克达山神部将。乌鲁木齐问何以得官,巴拉说“忠孝节义,上帝所重。凡为国捐生者,虽下至仆隶,生前苟无过恶,幽冥必与一职事,原有过恶者,亦消除前罪,向人道转生。”[10]这里借巴拉之口说出的“忠孝节义,上帝所重”也正是作者想要宣扬教化的意思,人们只有在人间做了忠孝之事,才可在死后有好的结果。

再如上文所引《滦阳续录二》中的友军魂魄化旋风引路的故事,纪昀在这则故事后感叹说“嗟乎!生既捐躯,魂犹报国;精灵长在,而名氏翳如。是亦可悲也已。”[11]这是对报国之魂的嘉许,同时也无不包含着对报国行为的赞许与宣扬。

(二)表达对统治集团政策的颂扬

从一个方面来看,作为备受乾隆帝青睐的重臣,纪昀对朝廷可谓是尽职尽责,对于事情本质一些有争议的事情,纪昀大多时会站在清廷的立场上维护统治集团政策,这一点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的新疆鬼神故事中广有体现。对清廷统一西域、整顿边疆而发起的这几次征战,纪昀均持肯定态度,其立场非常鲜明,并借神灵以抒己见。

如《槐西杂志四》记载,称号为“小李陵”的一兵士自述,在“平准”大兵将至前,其夜栖山谷,乃见七八十侍从列队分立,一巨人“端拱向东拜,意甚虔肃”,知为山灵。此兵士“归正后乃悟天声震叠,为遥祝万寿云。”又如《如是我闻》记述了翰林院笔帖式伊实从征伊犁时血战突围、身负重伤、魂魄逸出随后死而蜕的经历,纪昀在文末写道:“然则忠臣烈士,正复易为,人何惮而不为也!”然而实际上,作为贬谪官吏的纪昀立场鲜明地维护着清统治者的利益。如乌什事件本是由于该城阿奇木伯克阿卜杜拉的横征暴敛以及朝廷派驻大臣素诚的腐败所引起的维吾尔族群众的一次抗暴行动,纪昀却将起事者斥为“妖孽”“贼”,认为“叛徒逆党,法本应诛,即不剥肤,亦即断”[12],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不过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并不全是记载了对清廷的颂扬,《阅微草堂笔记》也揭露了官场黑暗,记录了昏官庸吏、贪官污吏等的言行,但这些在本文所论的新疆鬼神故事外,故本处暂且不议。

(三)表达对东归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众所周知,古代主动前往西域的文人和官员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被贬谪至此,而西域贬谪官员人数则以清朝为最。西域遥遥,文人至此自然会产生对东归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思念,这一点也在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新疆鬼神故事中有所体现。

如上文所述《滦阳消夏录一》中的遣犯之鬼哭求通关文牒的故事,“为此俾仰沿路把守关隘鬼卒,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留滞,致干未便。”同时明确提出遣犯“无牒不能归故也”。[13]这则故事正是表现和延续了他们活着时对东归的向往以及渴望得到正式批准和认同的心理,同时这些幽魂历经困难要魂归故里,可见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即使客死关外最后也要魂归故里,这是中国人普遍的一种渴望落叶归根的乡土观念。这也正是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中“白草飕飕接冷云,关山疆界是谁分,幽魂来往随官牒,原鬼昌黎竟未闻。”[14]一首的含义。

当然,用我们现在的科学角度来看这样的故事未免有些荒诞,但纪昀在那个年代以亲身经历的形式写出如此故事,也正是表达了对东归与故土的切切思念。

三、《阅微草堂笔记》中新疆鬼神故事的产生原因探究

(一)自古以来鬼神故事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15]自古魏晋始,志怪小说与传奇颇为兴盛,后来又出现叙异笔记小说如段成式《酉阳杂俎》等,前者至明清又有蒲松龄《聊斋志异》等传世之作。纪昀以“超传奇追晋宋”为己任,在创作《阅微草堂笔记》沿袭历代叙异笔记小说笔法,同时采志怪小说记叙鬼神传统之长,终究完成了一部奇谲瑰丽的不朽著作。

(二)新疆具有异域风情和神秘色彩

在发配至新疆的中原人看来,由于民族众多等因素,新疆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再加上山川雄奇瑰丽如鬼斧神工且与中原不尽相同,自然会给人以神秘色彩。如前文所记载的山神、巨人形象在新疆出现,又如《如是我闻二》记载“呼图”意为鬼,“呼图壁”意为有鬼,再如《姑妄听之一》所记载的征乌什时出现的山精,无不是和新疆相关的当地特有的鬼神故事。新疆这些异域鬼神和人们寻常写到的中原鬼神相比更具有神秘色彩,对人们更有吸引力,也使得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关于新疆鬼神故事的叙述更加生动传神。同时,新疆本土的鬼神也更能增强故事的说服力与可信度。

(三)借物抒情,表达对现实的映射

虽说前文提到《阅微草堂笔记》对统治阶级政策的维护,但另一方面还是影射了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尽管在新疆鬼神故事中并未有体现,但也可作为鬼神故事类的诱因加以分析。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其材料大抵自造,多借狐鬼的话,以攻击社会。”[16]用鬼怪世界影射人世,对官场和吏界的弊端颇多感慨和嘲讽,使得鬼神文学固有的讽谕性、象征性得到延续和发展。盛时彦在为《阅微草堂笔记》作的序中也写道:“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之重望……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17]至于对清代新疆官场的描述,如在《滦阳续录二》中记载昌吉事件时,纪昀写到通判赫尔喜所言“屯官激变,其反未必本心”,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昌吉遣犯的迫不得已,并通过描述“屯官之残骸归,无焚一陌纸钱者”来表现自己对此事件的态度,显然批判的矛头更多的指向屯官。[18]虽说此事无关鬼神,但反映出了当时新疆官吏的与民相违的行为,正是这种行为使得纪昀不满,而他作为清廷官员不便明言,这便也促成了《阅微草堂笔记》中新疆鬼神故事的诱因之一。

(四)文字狱和文人的猎奇心理的影响

自顺治起,清朝文字狱愈演愈烈,到了康乾盛世之时更是到达了顶峰。文化专制的极度压迫使得一部分文人成为了龚自珍笔下“著书都为稻粱谋”的庸人,另一部分文人则不问世事专心治学,于是产生了以埋头考据为主的乾嘉朴学,也产生了以《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猎奇述异鬼神文学。正如盛时彦在序中所说“m诡奇谲,无所不载;惭箜肆,无所不言”[19],不得言政事的纪昀便将精力注入到猎奇鬼神故事之中,这才有了《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不朽奇书。

四、Y语

在纪昀所处的时代,他可能会相信真的存在鬼神,也可能是借鬼神故事来加以讽喻,虽说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把鬼神故事看作是文化糟粕,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鬼神故事的价值所在,它同样是我们进行文学研究的宝贵素材。总之,作为清朝志怪笔记小说的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为我们能够了解更为丰富的历史社会风情提供了有血有肉的纪闻资料。其中的与新疆相关的鬼神故事也是种类繁多、意蕴深远,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对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并了解当时的新疆社会风俗及信仰有很重要的意义。

注释:

[1][15][1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2][3][4][5][6][7][8][9][10][11][12][13][17][18][19][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14][清]纪昀,郝浚等注:《乌鲁木齐杂诗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参考文献:

[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纪昀.纪晓岚文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

[4]姚晓菲.试论《阅微草堂笔记》对新疆的描写及其史料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13,(04):1-6.

[5]韩希明.《阅微草堂笔记》关于新疆描写述评[J].民族论坛,2009,(06):55-57.

[6]张思莉.论纪昀笔下的民俗[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易琼.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世界的构建[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杨亮.纪晓岚因果轮回观念之危机――以《阅微草堂笔记》为视角[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9-12.

[9]张伟丽.《阅微草堂笔记》之宗教文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0]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左红英.试论《阅微草堂笔记》狐鬼题材的描写[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岳永.略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西域见闻[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42-46.

[13]张晏.《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乌鲁木齐[J].黑龙江史志,2013,(23):299.

[14]张笔君.《阅微草堂笔记》的社会意义评析[J].青年文学家,2012,(12):29.

[15]孙岩.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新疆内容的写作过程及动机[J].兰台世界,2016,(05):132-135.

[16]张晏.《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乌鲁木齐[J].黑龙江史志,2013,(23):299.

[17]吴波.纪昀的西域谪戍生涯及《阅微草堂笔记》反映西域风土人情的特点[J].广西师院学报,2002,(02):62-65.

[18]宋世勇.《阅微草堂笔记》鬼神形象刍议[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9]吴波.彰显圣人“神道设教”的创作动机与矛盾的鬼神观天命论――《阅微草堂笔记》思想文化意蕴研究之一[J].船山学刊,2005,(04):89-91.

第2篇: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新齐谐》;鬼形象

一、《新齐谐》中的鬼

袁叟之鬼,与蒲翁之“有情鬼”大不相同,鬼这个颇具有神秘色彩的词在《新齐谐》(以下简称《新》)一书中则被揭开了那层神秘的外衣,反而亦具颇多人性,而这“人性”又与蒲翁笔下鬼之人性迥异。简言之,《新》书中的鬼,多是作为人对立面而出现,鬼之与人产生联系,多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反映了作者对人世的冷眼所观。

1.世俗的鬼

鬼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一直是神秘而又凶恶的,而在《新》书中,鬼除了会有凶恶可怕的一面,更多地则是展现了世俗化的一面。如糊涂鬼、势利鬼、贪吃鬼等等有之。

如卷九有一则《一目五先生》中便有五只颇懂世情的势利鬼。说浙中有五个奇特的鬼结伴作祟,其中四鬼双目失明,剩下的一个则是独眼龙,号称“一目五先生”,四鬼就凡事依赖一目五先生指点。有天五鬼来到旅店害人。却不碰大恶、大善、大福之人。不碰大恶之人乃为懦,不取大善之人乃为智,不近大福之人乃为畏。鬼也是如此势利,何况人乎?

除此之外,作者将世俗之理写在本非世俗之内的鬼身上,颇多意趣。如鬼行走也要通行证(卷二十三《鬼求路引》),鬼嫁女儿会想到借官衔封条以增娘家光彩(卷十二《鬼借官衔嫁女》)……这就是《新》里面特有的鬼,无不体现着人世间的各种无奈和现实。

2.丑陋女鬼

袁枚一生逍遥自在,悠游泉林,因此《新》书并非为慰藉而写。故书中之女鬼形象,远非《聊斋志异》书中那么美好,大都是长得相貌普通甚至丑陋的妇女形象,既无高雅的文化素养,又无聪敏的生命情致。甚至乎愚蠢可笑。这是作者对人世琐碎、平庸的展现。作者对展现人类心灵中最猥琐、最丑恶的那一部分感兴趣。

《谢檀霞》是书中唯一涉及到人鬼相恋这一题材的文章。女鬼谢檀霞爱上了同是“好洁耽吟”的连昉,助其逃脱了“死于风涛”的劫难,并遣人注销了连的死期,从此夫妻摆脱了一切约束而逍遥山水。这些故事,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对鬼的恐惧,而是被其身上所显露的人性之美所打动,他们是善良的、令人尊重的。

3.恶鬼与善鬼

鬼物伤人是传统的宗教观念,在《子》书中鬼祟人的故事中,多数是因果报应之事,即鬼凭附在仇人或转世为人的前世仇人身上进行报复。《宋生》中宋生妻被无辜抛弃后抱女自沉于河,化为鬼来讨伐宋的负心行为,使其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除此之外,也有些无故扰人伤人的鬼。轻者只为求得祭祀等小利,并不害人性命,如《鬼冒名索祭》。重者则必欲置人于死地才肯罢休,令人痛恨,如《青阳江丫》中六七个奇鬼捉弄私塾先生江丫,使其误杀了自己的五个弟子。

正如人有善恶之分,鬼也一样,并非所有的鬼都与人为敌,有一部分鬼是能够与人和睦相处的。他们与人谈时事,“清谈雅论,娓娓可听”,他们手持兵器起舞,则是“飘瞥神妙”,而“了不为害”,要投生海外时,他们与人类已是“情不忍别”,对这类鬼,我们已“忘其为异类”。(《石言》)。还有的鬼时刻庇护着自己的家庭,使阳世亲人免于厄难(《灵鬼两救兄命》)。

在《新》中,这种充满人性温情的鬼的形象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是丑鬼恶鬼,在他们与人作对的同时,人们也与他们进行着积极的斗争。《新》中人鬼相斗的故事大概有九篇,虽然不多,但仍是鬼故事中最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如《鬼畏人拼命》、《鬼有三技过此鬼道乃穷》等篇,在与鬼的斗智斗勇中,“人”的意义得到了肯定,体现了人类的强大与自信。“他们(先民)对待鬼神,一方面崇拜恐惧,将其视为人类的主宰;另一方面,在鬼神面前又保持着可贵的自信心”人鬼相斗的故事在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中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表现内容。

二、《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鬼

再看《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阅》)书中的鬼,与《新》书相似的是,两书中的鬼都颇具世俗之貌,不再是蒲翁笔下的颇具美感的鬼,而是更似人的鬼,但因两位作者之经历所好不同,故在这“似人”两字中,又衍生出许多的不同来。

纪昀知识渊博,故而他笔下的鬼竟也颇多儒雅之鬼,而他身为道统的维护者,在女性观上与袁枚大有迥异,因而笔下女鬼也是与《新》书所异。他多年为官,对官场之中的情形深为熟悉,故又有了千奇百怪的官鬼。

1.贞烈女鬼

与《聊斋志异》中在文学史上留下的引人注目的女鬼形象不同,《阅》中的女鬼不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而是贞孝节烈,成了卫道士们的道统教材。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纪昀对封建节烈观的理解是宽泛而不迂腐的。如《滦》(二)中的青县农家,“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或夏夜并宿瓜圃中”。但如此冶荡之妇,却拒绝他人私逃,不屈于劫盗之威吓,“身受七刃”而死。虽身死,却不改对丈夫的痴情,恳请冥官允许自己以魂魄追随丈夫。纪昀认为,虽然是“质美而未学”,却“之感,介于仪容;燕昵之私,行于动静”,因此他并未提出批评。从此处可见他对贞洁两字有自己的理解。

但是纪昀能够能够对节孝有宽泛的理解,却严斥纵情之举。《槐》(二)中,狐女及其父母看中了“勤苦”的张四喜,将其招赘于家。故事开头如“聊斋式”的浪漫,但纪昀却将故事放在现实礼教之中发展。张发现妻子是狐女便屡屡射杀,狐女却遵守礼法以德报怨。

2.儒雅之鬼

因纪昀本身是饱学之士,所以在小说中也极为推崇硕学之鬼,饱学之鬼成了《阅》书中最有特色的风景之一。如《滦》(二)则作者竟然直接让毛袭、贯长卿、颜芝这些前代大儒的鬼魂出现,借他们之口对当时流行的《书》、《孝经》作批判。《如》(四)中论西洋天主教东传的狐,以及《姑》(二)中的“狐之习儒者”,主张“以实心励实行,以实学求实用”,俨然清初以来“经世致用”思想的映照。

另一类是颇为纪昀赞赏的爱好琴棋书画的鬼。纪昀自己年轻时曾经热衷于诗酒文会,写了很多诗文。《阅》中这类鬼狐形象极多:谈论文章的如《槐》(四)中几个鬼论韩、柳、欧、苏文,各鬼纷纷“各标举其佳处”,而且还对明代的文学流派进行了抨击;《姑》(二)翰林院诗鬼论杜子微“雨余山态活”中用字之妙;更为好玩的是,有两个爱诗之鬼为了温庭筠的《达摩曲》“邺城风雨连天草”中是“连”还是“粘”而大打出手。

3.官鬼

纪昀多年为官,自然见多官场上光怪陆离的现象,这些,也都折射到他笔下的鬼形象身上。其中最为特别的当是“鬼隐”。《滦》(六)中,说明神宗时的一个县令,因“恶仕宦者货利相攘,进取相轧,乃弃职归田”;到了冥间“改注阴官”,“不虞幽冥之中,相攘相轧,亦复如此,又弃职归墓”。

第3篇: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王某和曾某是关系很好的朋友。王某非常喜欢曾某的妻子,在曾某被强盗诬告入狱时,王某暗中贿赂狱吏,暗中做手脚,使曾某含冤而死。

大功告成后,王某正要央求媒妁去曾某的妻子那里说亲,突然良心发现,后悔自己做了这见不得人的事情,打消了娶亲的念头。他打算请和尚作功德,替曾某排解冤枉,又一想,佛法无边,不会有什么不知道的事情。于是迎接曾某的父母和妻子来到自己家,奉养周到,无微不至。

这样过了好几年,王某耗去了家财的一半。曾某的父母过意不去,想把守寡的媳妇嫁给王某。王某坚决推辞,对他们的奉养越发地谨慎。又过了几年,曾母病了,王某亲自侍奉汤药,衣不解带,日以继夜。曾母临终前,感激地说:“长久地承受你的厚恩,来世拿什么来报答你呀。”

曾某跪下磕头,直至出血,把真相全部说了出来,请求老人家到了地下见到儿子后,代为解释,曾母爽快地答应了。曾父也写好了一封信,放在曾母的袖子里,说:“你死后能见到儿子的话,把这个交给他。如果继续怨恨在心,黄泉下我与他永不相见!”

王某安排曾母入葬事宜,监督造坟,身乏体倦,打起瞌睡来,忽然听到耳边有人大声说话:“这个冤是解了,你还有一个女儿,忘了么?”他猛然醒来,就把女儿许配给曾某的儿子。后来王某居然善终。

这本来是化解不开的冤仇,却用不能不化解的善举去感化对方,真是个聪明人啊!看到这种仇怨都能化解,就知道世上没有不可解的仇怨了。这个故事足以劝慰能够忏悔自己罪行的人。

以命搏财

四川藩司张宝南,是先祖母的从弟。太夫人喜欢吃甲鱼粥。一天,厨师买到一只巨大的甲鱼,把头砍掉后,看到有个小人,长四五寸,绕着甲鱼转圈走,厨师吓得昏倒在地,大家把他救醒后,那小人已不知去向。等到收拾甲鱼时,发现小人仍在鱼肚子里,已死去。先祖母曾拿过来看过,先母那时尚年幼,也在旁边看到了。小人装饰如《职贡图》中回回状,黄帽子,蓝衣服,红带子,黑靴子,纹理如绘,面目手足,也皆如刻画。

馆师岑生认识,说:“这东西名叫鳖宝,活着放在人的胳膊肉里,则靠吸人血生存,人胳膊里放着这个宝贝,地下的金银珠宝之类,隔着土地皆能看到,血被吸尽而死,其子孙又可以剖开胳膊,把它放进去,可以世世代代巨富。”厨师听了,非常懊悔错过了这个发财机会,后来一想起这个事情,还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呢。

外祖母曹夫人说:“据岑师所说,这简直是以命搏财呢,世人都愿意以命搏财,然而发财的道路有很多,又何必剖臂养鳖呢!”但是那位厨师始终不能觉悟,居然郁郁而终。

痛定思痛

玛纳斯有朝廷流放的犯人之妻,进山砍柴,常常被马哈沁抓住。所谓马哈沁,是额鲁特的流民,没有首领,也没有部落,或几十人为一队,或几人为一队,在深山里出没,遇禽吃禽,遇兽吃兽,遇人就吃人。

妇人被他们抓住,已剥去衣服绑在树上,旁边燃起火堆,刚刚用刀在其左股上割了一块肉,突闻火器一震,人语喧杂,马蹄声震动山谷,他们以为官军来了,放弃了妇人而逃走。其实是官中牧马人牧马,偶然用鸟枪打野鸡,误中马尾,一匹马跳起来,一群马都受惊,跑到深山里,大家呼喊着追赶而来。再晚一个时辰,这个妇人就血肉狼藉了,这真是神差鬼使啊。

这妇人从此吃长斋,常对人说:“我并不是讨好佛祖给自己求福,天下最痛苦的,莫过于被刀割;天下最恐怖的,莫过于等待刀割。我每见到屠宰牲畜,就回忆起自己所受的茶毒,再想想它们,其痛苦恐怖,肯定也与我相同,所以,不能下咽。”

情理相悖

医生某生,平素谨慎宽厚。一天夜里,有老妇人拿着金钗一对,来买堕胎药。医生很是紧张,面容严峻地拒绝了。转天,老妇人又来了,除金钗外,又添两支珠花。医生看了,越发地害怕,很坚决地挥手命对方速速离去。

过了半年有余,医生在梦中被冥司拘去,说有人告他杀人。到了冥司,则见一个披发女子,脖子上缠着红巾,哭泣着陈述找医生乞求药品,对方不给的惨状。医生说:“药是救人活命的,岂敢以杀人来渔利!你自己败露,与我什么相干?”

女子说:“我乞求药品时,身孕尚未成形,如果堕胎,我可以不死。是损失一个无知血块,保全一条生命啊。既然没有药,不能不生产,以致孩子遭到扼杀,受到百般痛苦,我也被逼上吊自尽。是你欲保全一命,而伤害两条性命啊。你没有罪,谁有罪啊!”

冥官叹息着说:“这位女子,你所说的,是斟酌世态发展;他所执意的,是一个‘理’字,然而自宋朝以来,固执于理,而不管事态发展利害的人,岂独他一人?我看你就算了吧!”说着连拍桌案,医生悚然惊醒。

陌路亲情

一个孝廉很善于储蓄金钱,但是为人特别吝啬。他的妹妹家里很贫困,除夕之夜,一点吃的都没有了。冒着风雪徒步数十里,来到孝廉家,乞求借三五两银子,承诺明年春天用丈夫教书得来的谷子偿还。孝廉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比较坚决地拒绝了妹妹的乞求。

老母流着眼泪请求孝廉对妹妹给予资助,孝廉不为所动。老母无奈,脱下簪环首饰给女儿应急,孝廉看了就当没看见。这天夜里,有盗贼穿墙入院,把孝廉家所有值钱的东西卷包而去。孝廉怕被别人说三道四,不敢告官,只好哑巴吃黄连。

过了半年,那盗贼在邻县被抓,自己供出曾偷窃过孝廉家,窃得的财物还剩下十分之七呢。官府持牒来问,孝廉依旧怕被人说三道四,还是不敢认领。孝廉夫人爱钱,她忍耐不住了,暗地里让儿子前去认领。孝廉自己惭愧,闭门不见客,足有半年。

唉,母子天性,兄妹之情,因为吝啬的缘故,冷如陌路,这真让人扼腕叹息啊。盗贼乘虚而入,大快人心;而失去财物不敢说,找到财物不敢取,更是大快人心。至于锥心肉疼,掩饰自己为人的不堪,到底还是让妇人给败露了,不堪的为人终于没掩饰成,使人不胜其快。颠三倒四,看起来是巧合,也是神差鬼使。然而孝廉能惭愧得避不见客,还是有善良之处。

为善自福

第4篇: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纪昀生于1724年,逝于1805年,字晓岚,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个人作品《阅微草堂笔记》,《清史稿.纪昀传》,《国朝汉学师承记》,《清稗类钞》,《东华续录》,《啸亭杂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课题策划: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组

课题执行:申怡 赵玉娇

实施时间:2011年8月16日至8月23日。从北京飞往成都,由成都南下乐山,再到重庆,从重庆登船东下,到湖北宜昌。全程一千余公里。

“寻找杜甫”动员:

去成都,一个声音在召唤,一个身影在等待。缤纷的诗句落满行程,“浣花溪水水溪头”“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结庐锦水边”“西岭纡村北”……它们都指向一个地方,城西,草堂。草堂的盛名注定了它宾客盈门。但是,只有我们能找到:堂边的桃、竹、松来自何处;只有我们能感受,“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我们能近距离体味:“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苦,“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伟岸。凡夫俗客追慕风景,而我们,去做草堂虔诚学子,杜甫塑象的现代朝觐者。我们的心灵,能够聆听越过千年岁月飘来的袅袅余音,触摸到一个永恒的读不尽的高贵灵魂,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寻找杜甫,不为找到一种伟大,更愿坚定了平凡中的守望。让我们出发吧,带上真诚的心,带上崇敬的情,带上书,带上诗,带上一切的想念与祝愿!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暑期;不远不近,西下巴蜀……

课堂设计:编辑阅读手册 选编相关内容,编辑成册,以此作为学生行前预习与行程中的诵读学习资料。包含的内容有:杜甫年表、杜甫传、散文名家对杜甫的评介以及精选出来的一百首杜甫诗作。阅读手册是“文化行”得以进行的“粮食”。

“我的山水我引领” 车厢是流动的课堂,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个景点的讲解任务,要完成此项任务,须先查阅资料,做好充分的备课,设计自己的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在能力训练上,学生都会收获颇丰。

旅行笔记 一天的旅行、参观之后,利用晚上休息进行回顾反思,并写旅行笔记。第二天旅途中,老师对头一天的旅行笔记做点评。通过碰撞思绪,拓展视野,真正体现作文教学的真谛。

第6篇: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同仁,大家上午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林娜,是山东德州经济开发区德开小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我和在座的老师们一样对互联网教学充满了好奇,由于接触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接下来的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如有不当请多提宝贵意见。(1)

也许你早就见怪不怪了,在大街上,拿出手机,链接wlan,手机上立刻会出现若干个网络信号,wili已经覆盖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2)

不知从何时起,平板电脑,学习机,已经悄然搬上了学生的学习桌。作为老师而言,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根粉笔的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不会颠覆教育,但它在慢慢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同样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方式。(3)

参加工作六年,一心想着安安稳稳过个教书匠的日子恐怕再也行不通了。于是,参加老师走起教育平台后,从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而轻学生参与的向信息化课堂的转变的形式开启了。(4、5)

那么互联网+时代下的语文教学我认为应该是阅读方式和写作方式的变革。当然这说的可能有些片面,但作为当前互联网时代下的应用教学最多恐怕是这两方面了。(6)

首先阅读方式的革命。传统的阅读方式是书籍阅读,纸质的那种,阅读的过程更强调朗读、吟诵、和品读,速读,然后获取精神养料,纸质书籍的阅读能过留下太多的阅读痕迹,比如读书笔记、资料卡片、圈点勾画。我们这个年纪小时候还经常做这些事情,读完一本书后书就被我们画成了大花脸,或者找来一个笔记本,里面详细摘录书籍中的名言或我们认为深刻意义的句子,这还不够,给读书笔记上画上几笔简笔画或者贴个小贴画,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笔精神财富。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完成的是读写能力的互动。互联与网+时代下已经由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发展到了网络阅读。而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除了传统的阅读特点外还衍生出了许多新的功能,比如,如何选择阅读者需要的信息?如何搜索相关的主题?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辨析有用的信息?如何在电脑上编辑储存这些信息?等等。(7)

再就是写作方式的改变。写作需要真情实感,而真情实感源于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这一写作原则我想永远也不会变。但网络时代的写作方式却发生了变化。一个是书写工具,由以往的纸笔相触变成键盘操作;其次体现在写作过程中,以往写作中的酝酿、修改等可以多次进行设置修改。根据我的教学体会,我认为,网络写作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更加便捷而直观。过去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在学生交上的作文本上修改批语,这既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效率很低,效果还不一定很好。现在,我们可以让学生提交到应用平台,然后学生在平台上进行作品的赏析和批改。这些既解放了教师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呈现双赢的局面。(8)

2016年德开小学和老师走起平台正式合作,我们认识了付总,和他的团队。从那时起接触到了更多新鲜的,直接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将互联网和日常教学紧密结合,既解放了教师又实现了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的这一理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9)

他的平板教学10大应用场景全面透彻,易操作。下面是我的理解。可能太肤浅希望待会付总给与订正。

第7篇: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

①里: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里指的是街坊。②辄:就。③憬(jǐnɡ)然:醒悟的样子。省:醒悟,自我检讨。④长生猪:佛教把“杀生”列为第一重戒,主张以慈悲的精神保护、拯救人和一切动物的生命,谓之“护生”。过去有些寺院中豢养“长生猪”“长生牛”,以示佛门慈悲之意,好生之德。⑤弭(mǐ)耳:动物被驯服的安顺样子。⑥曩(nǎnɡ)态:过去的态度。⑦巴西:巴西郡,是东汉末年至隋朝期间,在今天四川和重庆地区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巴西意为“巴郡以西”。⑧鸷(zhì):凶猛。⑨契:相合,相投。

【译文】

有个叫胡牧亭的御史说,他有个街坊养了一头猪,见到邻居的一个老头就瞪着眼睛大叫,横冲直撞想要咬他,看见其他人就不会这样。开始时邻居老头很生气,想要把猪买下来吃它的肉。不久之后他突然想明白:这难道是佛经中说的冤债吗?老头觉得世上没有解不开的怨恨,于是就以高价把猪给买来,送到佛寺去做长生猪。后来他再看见这头猪时,猪乖顺地靠近他,不像以前那样了。我曾看过孙重画的一幅《伏虎应真图》,图上还有巴蜀西部人李衍题的词。其大意说,道行广大的人骑着猛虎,如同驾驭良马一般。这并非是因为老虎本性驯良,而是道力化解了它的凶性。由此可知天地之间,一切有情的生物都可以成为契友,但愿众生能至诚相处,不要互相畏忌而成敌对。我想这段题词正好可以作为胡御史所讲的这个故事的旁证。

【知识链接】

纪昀(1724—1805),字晓岚,直隶河间献县(今河北沧县)人。他是清代著名的学者、诗人、目录学家和小说家。据史书记载,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

纪昀的一生,做过很多官,而其主要政绩和贡献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主持科举,二是领导编修。他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因此学生无数,在读书人中影响颇大。他主持编修的次数更多,《四库全书》就是纪昀主持编纂的。

纪昀著述较少,只有《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传世。

【阅读与思考】

第8篇: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 处: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卷二中写道:“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

示例:他们俩是一对行影不离的好朋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阅微草堂笔记范文

纪晓岚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见多识广,学问渊博。又由于长期担任清廷高级官吏,出入皇室及显贵之门,门生故吏遍及天下,故得以品尝各种山珍海味、名肴佳馔、奇瓜异果、香茗陈醪,对饮食有独特见解,并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宦海沉浮,他在仕途中,曾被发遣到乌鲁木齐数年,品尝了许多珍奇的肉食,如吃了骡肉后,他感到其肉“肥脆可爱”。吃了北疆大漠中的独峰野骆驼,感到其峰肉切小块后烧了吃“极肥美”,并认为“杜甫《丽人行》所谓‘紫驼之峰出翠釜’当即指此。今人以双峰之驼为八珍之一,失其实矣”(见《阅微草堂笔记》)。他又吃了许多新疆盛产的水果,认为葡萄当以吐鲁番所产的为最佳,甜瓜当以哈密所产的为最好,指出北京人把绿色葡萄看成是最上乘的葡萄不妥,其实绿色乃微熟,不能甚甘;渐熟则黄,再熟则红,熟十分则紫,甘亦十分矣。他还和哈密王苏来满探讨了种哈密瓜的诀窍和技术,问哈密王为什么在北京种哈密瓜“一年形味并存,二年味已改,惟形粗近;三年则形味具变尽”,是不是因为地气不同的缘故?哈密王认为是哈密不下雨,温泉甘醇之故,所以瓜味浓厚。种于内地,形味虽然会有变化,主要是因为“养籽不得法”,即培养处理种子欠妥的缘故。

纪晓岚曾说,八珍中的熊掌、鹿尾等是常见之菜,只有驼峰出于塞外,不能常吃。一次,友人赠他用锦函包装的特异海外山珍――猩唇两枚。他打开一看,这是“自额至颏全剥而腊之,口鼻眉目,一一宛然,如戏场面具,不仅两唇”的珍贵食品。由于他的私人厨师不会烹制,只好转赠好友,友之厨师仍然不知烹制之法,又转赠他人,后来甚至不知道转落到何处,致使他深为叹息。

沧州作为枣乡,金丝小枣自古闻名。纪晓岚对家乡物产不免情牵意挂。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