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药物制剂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药物制剂实训总结

第1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Abstract: To introduc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solutions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Suzhou Health Colleg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s oriented by employment and is targeted by service. Combining with industry requirements,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reformed to incarnate characteristic of specialt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wo-skilled-teacher team.

关键词: 药物制剂技术;高职高专

Key words: pharmacertical technology specialty;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52-02

0 引言

我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是一个兼顾药品生产及其安全有效应用的综合性专业,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药物制剂生产、质量控制及相关职业群的一线工作能力和严谨规范的职业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性专门人才。现就我校药物制剂专业的建设历程进行分析。

1 背景

2011年中国制药企业共计6154家,其中江苏省共735家,占全国制药企业的11.94%,数量居全国首位。扬子江、恒瑞、先声等14家医药企业入围2011年度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显示了我省医药行业骨干企业的实力[1]。已初步形成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医药板块”,即苏南的苏锡常医药产业群、南京“药谷”,苏中的中国泰州医药城,苏北的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江苏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居全国领先地位。随着江苏省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制药企业需要大量素质高、技能强的应用性药物制剂技术人才。而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目前全国药品生产企业中技术工人占生产企业总人数的30%,技师、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4%,可见我国医药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十分紧缺。

2 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秉承“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建设坚持以服务国家医药产业为宗旨,以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真实性实训条件、高技能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与行业同步发展。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创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全面、全程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专业人才培养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行业”。

3 专业建设思路与举措

医药高职人才的培养必需兼顾技能性和专业性,必需按照企业岗位与岗位能力要求[2],遵循行业规律、高职教育规律、学生自身成长规律,来确定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要以行业为依托,要力争做到四个“相适应”: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适应、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相适应、师资队伍与教学要求相适应。为了达到这四个“相适应”,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在确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依据经济社会、制药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以及人民卫生服务需求的提高[3],通过走访、召开行业专家咨询会等多种形式,对制药行业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及时制定培养目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培养药物制剂技术专业高职生传承“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以胜任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的要求为质量标准,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以顶岗实习方式实现毕业生“零接轨”。

3.2 根据岗位要求合理构建课程设置 为适应经济、社会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能在药物制剂工业企业、保健品生产企业、化妆品生产企业,化妆品等日用化学品生产企业胜任的专业人才,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从提高学生素质和职业能力出发,结合岗位要求,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合理安排每门课程的作用和地位,建立人才合理知识和能力模块,构建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得到整体化。

3.3 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过程 学院十分重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教学环境建设,每年都在教学方面投入大笔资金。例如,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给每位教学人员配备笔记本电脑用于多媒体教学,石湖校区的每个教室也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加大实践设备方面的投入,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校内共拥有40余个实验室和7个制剂实训基地,一个现代化技术水平较高的精密仪器中心,具有药厂及相关企业常用的大部分仪器和设备,能较好地满足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要求。校外实习基地二十多家,实习基地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学生见习和顶岗实习的岗位、还参与我们的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

3.4.1 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常以“学规范、强师德、铸师魂”为核心,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明确教师的职责,确立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使之做到依法从教,以身立教。

3.4.2 加大师资引进力度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通过对现有教师的学历结构、学源结构、专业结构、梯队结构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引进人才的要求。

3.4.3 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通过多元化师资培养途径,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如通过院内进修与系内进修,加强骨干教师的管理能力;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参与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提高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积极鼓励教师到企业、临床参加实践活动,鼓励在职攻读学位,通过专业教师多学科任课,参与基础课教学,使学科与基础课互相渗透;通过基础课教师参与专业课教学活动、参与制订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使专业、基础一体化。开发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自制教学录像,提倡双语教学,达到提高师资教科研水平、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

3.4.4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观念,坚持专职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稳步扩大专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

4 建设成效

4.1 确立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为了尽快提升专业培养层次,优化专业方向,根据江苏省特别是苏州市医药行业发展实际,由医药企业与专业教师一起,以发展的眼光对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分析和定位,按照高职教育规律与特点与行业要求构建了工学结合的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按照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素养培养要求确定;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一致。这套人才培养方案仍在运用中,且社会反响良好。2008级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是从中获益的第一批学生,她们在实习期间经常受到用人单位的赞扬,都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

4.2 课程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课程建设是将培养目标转化为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建设团队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该专业培养的核心能力与通用能力,根据职业能力需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公共文化课主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素质,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两类,专业基础课在保证“必需、够用”的前提下,加强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专业核心课程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行业的特点入手,构建了从专业认知实践、单项技能实训、综合实训到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已完成了2008级、2009级和2010级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制订工作,正在积极开发针对性强且实用的自编教材,以更好地贯彻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4.3 师资队伍日益壮大 师资队伍素质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外聘企业业务骨干参与专业教学工作,从社会上引进一批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符合高校教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满足实践性教学需要。另一方面鼓励和要求专业教师参加相关的执业资格培训、考试,将教师送出去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参与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教研科研等方式,提高在校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现有教师25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均是双师型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人,占专任教师比为30.8%;具有博士学位的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4人。同时还拥有一支由行业专家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人数为12人,占教师总数的48%,是一批由苏州各大药厂负责人和三甲医院药剂科主任等组成的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4 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更趋完善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具备较好的教学设施。目前已拥有校内专业实验室41个;集师生科研、学生实验、对外服务为一体的精密仪器中心1个;校内实训基地有占地近千平米的模拟GMP的药剂实训中心7个,包括:输液剂等液体制剂生产模拟车间2个、片剂等固体制剂GMP模拟生产车间1个;生产性制水车间1个;生产性软膏剂车间1个;供学生单人进行操作的药物制剂实训室1个;药物制剂检验实训室1个。集师生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特色药用植物园1个。校外拥有包括独资、合资、国营、大型民营等省内外制药企业实习基地20多家。这些都为药物制剂技术学生的认知实践、综合实训和毕业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完成技能培训—顶岗实习—就业过程。学生在环境感受、心理适应、技术落后应用上获得了实际锻炼,缩短了就业上岗的过渡期,真正意义上实现上实现了“零距离”上岗。目前,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已拥有省内外的校外实习基地二十多家。

5 结语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是办学质量能满足社会需求,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对应,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相衔接。为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的腾飞,我们将不间断地进行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继续聘请行业行家参与专业建设,及时审核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习计划等纲领性文件;定期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专业人才的长期供求状况,制订合理的招生计划,确保该专业紧贴市场需求,使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获得社会的认可并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雯.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无线互联科技,2012(09):171-172.

第2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一、更新理念、理清思路,着力对药剂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使其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我校是2006年升格为本科的教学型高等院校的,高职教育已进行了十几年,至今仍是我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陕西、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故我校高职高专药剂学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是: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为宗旨,为陕西省及西部地区基层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尤其具备药学行业基层岗位的实践能力的技能实用型人才。设计思路是:在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实践教学,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药剂学课程体系安排上,我们在开设药剂学课程之前先开设制剂技术与设备,专门针对药剂学中会用到的单元操作及单元操作所涉及到的设备作详细讲解,然后开设药剂学,之后是临床药物治疗学,主要对制剂的临床应用作讲授,最后开设新药设计(考查课)。课程体系中的这些课程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有效地实现了课程的先后连贯和课程体系的整体统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校药剂学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该课程体系在近几轮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已取得较好的成效。

二、改革高职高专药剂学的教学内容,注重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实用性

药剂学是药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将药物转化成在临床上有良好应用的药品,在药物研究及其成果转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特别注重职业技能及知识的实用性,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为1∶1。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我们对药剂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用人单位的反馈,高职高专药剂学理论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够用即可,故对药学大专生教学的总要求为: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掌握药物制剂制备技术,了解制药设备的使用,具备与药剂有关的基本技能。具体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是:重点讲解药厂常用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混悬剂、乳剂、注射剂、滴眼剂、散剂、颗粒剂、软膏剂、栓剂等的特点、制备理论与制备方法,同时对溶解理论和表面活性剂等基本理论也要重点讲解。对新剂型及其它剂型如气雾剂、膜剂、丸剂与滴丸剂等剂型的特点与制备方法以及药剂制备常用辅料、附加剂及溶剂的特点及应用采用一般性讲解。而对国内药厂很少生产的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经皮吸收制剂以及粉体学、药用高分子等一带而过即可。

2.实践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我校药剂学实践教学内容选取原则是:侧重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和适用性,实践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观察、称量、测定、经典制剂制备、设备操作等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如:实验课中的验证性实验、校内岗前培训);二是以提出和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解释实验结果并应用到新的环境中、交流探索结果等为主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课中的综合性实验、实习单位带教实习等多种形式);三是以设计实验、调研并安全实施等为主的探索(如:实验课中的设计性实验、带教实习等多种形式);四是以观摩、调研、参与制剂生产为主的培训(如:参观药厂、药厂实践、药房实践等)。通过大量的实验实训环节,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来之能用的基层药学人员,并为将来的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①理论课:66学时,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②实验课:60学时。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相关章节的理论课之后进行,先学理论后做实验,教、学、做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③实训实习20周左右。在最后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一般先进行校内岗前培训,然后到医院制剂室、药厂等单位实习。

三、对高职高专药剂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讲授式,具有条理性强、信息量大的优势,但存在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参与性的弊端,可作如下改革:

1.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要让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进行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扮演老师的角色。其次,采用启发式讲授,这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所必需的。再次,引导学生自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节省讲授时间以突出教学重点,攻克教学难点的需要。最后,采用提问式教学,有针对的进行课堂提问,既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归纳提炼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图片、动画及录像等进行多媒体教学。高职高专药剂学中制药原理及制药机械抽象枯燥,只凭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和简单的原理图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动画以及录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直观生动的学习内容又可使学生一目了然,降低了学习难度,知识掌握也更扎实。另外,在做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整合时,专业课教师需要组建自己的多媒体素材库。通过网上搜集、日常积累以及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拍摄,采集视频素材或抓取计算机操作界面等方法,动态演示制剂生产车间的生产、制剂设备的操作和制剂的制备等过程。比如在讲解片剂时,压片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剂设备,用一段录像动态地演示压片机的工作情况,不仅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压片机的内部结构和压片的过程,而且对于与片剂相关的内容也能得到很好的理解。

四、加强药剂学实践教学,积极实施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实践教学。高职院校药剂学实践教学要突出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①药物制剂调配、制备和质量评定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培养;②制剂配制和生产常用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及使用方法能力的培养;③实验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独立总结实验资料能力的培养。为此,可以考虑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施行:

1.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和实习实训环境。药剂实验室为我校重点实验室,学校加大了对药剂实验室的投入。目前药剂实验室的使用面积约1000平方米,分普通制剂室、固体制剂室、大输液灌装室、生物药剂实验室、制剂检测室,拥有多种制剂设备和检测设备,这些实验设备能够满足高职高专药剂学实验教学需要。在不断加大校内实验室投资力度的同时,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目前,我校先后与制药企业、省市各药检所、多家医药公司及高校研究院所合作并建立了28个实习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还联合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高职药学类专业的学生进行医药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鉴定工作。学生经过参加培训和考试,考核合格的将取得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等6种职业资格鉴定证书,实现毕业持“双证”(毕业证+职业资格鉴定证书),毕业即可上岗。这种做法得到了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与肯定。

2.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药剂学实践教学。我校高职高专药剂学实践教学形式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前者有实验课、岗前培训、技能大赛等形式;后者则以药厂、药检所和医院药剂科等用人单位为依托,结合学生就业意愿,进行为期5个月左右的实习。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实际工作。

五、加强高职高专药剂学专任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3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药物相关问题;药品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技术和工艺,从中药材或成方中药中经提取、纯化制成的供注射入人体的无菌制剂[1]。与传统汤剂比较,中药注射剂既具有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又兼具注射剂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优势[2-3]。但中药注射剂因其成分复杂,提取纯化过程存在杂质多、质量不稳定等因素,加上临床使用不规范,近年来频发中药注射剂用药安全性问题[4-5]。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7年)》[6]显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占上报不良反应总数的8.79%,占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总数的85.10%。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本研究中制订了中药注射剂输液的护理规范化操作方案,并用于临床实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前准备。成立中药注射剂规范化护理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和护士各5名、中药临床药师1名。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7]、各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临床路径和相关文献资料等,对医院心血管内科2018年1月至6月使用过中药注射剂的1073例出院患者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护理相关问题及药物相关问题(DRPs)进行回顾性分析。1.2方法。1.2.1方案制订。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我院心血管内科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存在以下护理问题:1)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缺乏标准规范;2)护理人员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相关知识不足;3)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4)护理人员对中药注射剂的药品不良反应认识不充分,缺乏预判性;5)护理人员对输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巡视频次不够。研究小组在充分论证和咨询专家的基础上,初步制订了中药注射剂规范化护理方案,并在实际运行中根据临床护理人员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整和完善,形成最终版中药注射剂规范化护理方案。主要内容详见表1。1.2.2方案的培训及实施。组织本科室所有在岗护士进行集中规范化培训,通过现场集中授课、视频培训等方式,强化对中药注射剂输注安全的培训,并对每位病区护士发放《中药注射剂规范化护理口袋书》。从2018年7月至12月,按制订的规范化方案对我院心血管内科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加强对规范执行情况的质控监督和效果评价,护士长于每日早晨交班时重点强调,输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床头放置醒目标识牌,加强护理巡视。1.2.3效果评定。按照程军等[8]建立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DRPs分类标准,比较规范化护理方案实施前后DRPs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方案实施前后发生DRPs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及平均住院日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2.2DRPs比较。实施规范化护理方案前,1073例输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共发生1258例次DRPs;实施规范化护理后,1132例输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共发生271例次DRPs,较项目实施前明显减少(P<0.05)。输注中药注射剂常见的DRPs在实施规范化护理方案后明显改善(P<0.05)。实施规范化护理方案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从实施前的9.13%降至2.74%(P<0.05)。详见表3。

3讨论

随着中医学理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药注射剂被广泛开发,但多数中药注射剂是在实施新药审批制度以前完成审批的,受制于当时的制药技术和工艺水平,且未经过系统地考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3]。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其原因为:中药注射剂在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和肿瘤疾病的治疗中有一定优势,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普遍[9];中药注射剂所含物质成分不明确,所含植物蛋白或有机物质易在体内形成半抗原,诱发过敏反应;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监管不严,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如无适应证用药、超剂量和疗程用药、联合用药不当、存在配伍禁忌、溶剂选择及用量不当等[10]。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受到日益广泛地关注。DRPs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是指与药物治疗有关或可能相关的不理想事件[11]。回顾性研究发现,我院心血管内科常用中药注射剂主要为活血化瘀类,如丹红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等。主要存在的用药问题:接瓶输注前不冲管、溶剂用量不足、无适应证用药或适应证不适宜、溶剂选择不当、疗程过长等。造成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的主要原因:医师均为西医师,缺乏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只要药品说明书上无禁忌就使用中药注射剂辅助治疗;部分医护人员及患者对中药注射剂的认知不足,认为中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潜在风险没有预见性;医师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随意性较大,溶剂选择及其用量未严格遵守说明书规定;护士执行环节不规范,缺乏质控标准,对输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巡视不够。本研究中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中药注射剂规范化护理方案,并以此方案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应用于临床,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修正和完善,有效地促进了中药注射剂输注安全性的持续提升。

第4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 药物制剂技术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80

《药物制剂技术》是制药理论与生产制备过程相结合的重要体现。它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并具备GMP生产和管理意识。目前本课程的课程体系大多是从普通高校照搬过来的,普通高校侧重于理论研究与综合管理能力,而高职侧重于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随着制药企业GMP认证的进一步深入和制剂现代化技术的提高,制药行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制剂技术人才。因此,为适应21世纪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亟待改革,以体现其应具备的时代特征,培养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1 明确开发思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与行业专家访谈,并到本市制药企业如:康普药业、方盛制药等进行调查,从了解制药企业对该专业人才所需求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要求着手,将药物制剂岗位的工作情境转化为若干学习情境。以此为出发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对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优势进行有机融合,进行校企合作,使学生能更好地符合制药行业发展的需求。

2 改革教学内容,以适应制药行业发展的需要

改革传统教学内容,以突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为重点,最终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药物制剂技术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及实践性。模拟药品生产全过程,在教学中增加药品生产前检查、生产中质量控制、生产结束后清场等内容,使教学内容与药品实际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增加教学的应用性及实践性。

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1 采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操作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药物制剂技术》的教学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先在教室学理论,再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容易造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脱节、教师主体而学生被动等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主线,将教室搬到实训室,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通过项目完成情况考核学生学习质量。如讲颗粒剂制备时,采用项目教学法(制备维生素C颗粒),将教室搬到实训室,先给出实验项目,即维生素C颗粒剂的生产指令,并给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生产指令和相关知识结合现场的原辅料进行制粒,分组轮换。然后教师进行现场示范,要求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总结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等过程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并思考对所制备的颗粒需做哪些检查、如何检查等。实践完成后,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维生素C颗粒剂的质量,并总结颗粒剂制备实践过程及相关理论知识。该法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融合,能显著增强学生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应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中全程采用多媒体,并结合大量的仿真软件及视频录像进行辅助教学,直观的图片和动态视频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快速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在讲解压片机的工作原理时,先放一段关于压片机的动画软件,通过视频演示录像,然后再对其工作原理详细介绍。应用多媒体演示剂型生产过程或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无法示范的教学内容,就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建立“教学资源立体化”课程学习平台,保证教学效果

通过世界大学城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课件、教案、习题等,突破了学生学习的时空限制。

4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巩固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

《药物制剂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需着重改革实践性环节。实践教学改革可从实验教学、药物制剂综合实训、药厂顶岗实习、职业资格鉴定等环节来突出强调实践在该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常见剂型的实际生产,使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点,尽可能地实现与生产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教学中要求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中独立完成实验(必要时老师加以指导),实验结束后写出实验报告,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药物制剂综合实训是在本课程结束后,以GMP为指导,从药物制剂实际生产出发,深入到校内实训基地全面模拟车间药品生产全过程。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资料的查阅、处方的设计、制备工艺的确定等任务,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最终完成综合性实训内容。该环节能显著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开发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也是现代职教理念在本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5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建设小组从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等方面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实行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举的考核模式,以《湖南省药学类专业技能抽查标准》为考核标准,主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以上考核方式,实行了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

6 结语

随着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进一步深入,新辅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的不断涌现,我们继续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指导方针为出发点,以学生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不断完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使学生接受更多更广泛的信息,培养出更多符合岗位需求的新型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戴雅芳,赵璐.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改革探析[J].才智,2010,(23).

[2]冯希勇,袁绍莉.浅谈《药物制剂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64.

[3]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第5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倍力方;运动性疲劳;运动能力;糖原储备

中图分类号:G8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6-0040-03

Abstract:Objective:Study the function of antifatigue after exercise with the prescription of Bei Li. Methods: Group the rats after exercise training, all rats do exercise according training plan except tranquil group. Weight every rat and food every day. Detect the biochemical indices of every rats after 5 week. Result:Prescription Ⅰ have the function of prolong exhausting exercise, and control appetite and weight. However presciption Ⅰ can help to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 glycogen in liver and muscle significant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EA in the bloods of the group of presciptionⅡ are less than other groups. Conclusion: The prescription of Bei Li have the function of increasing the reserve of glycogen, so it can help to decrease the decomposing of protein and increase supplying glycogen during exercise. And it also protect the function of kidney from damnified.

Key words: prescription of Bei Li;sports fatigue;the ability of exericise;glycogen

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具有倍力、增力等类似功效的方剂的统计分析,结合中医药理论,对使用频率前20位的中药进行重新组方[1],并对其功效进行动物试验。 该方以补肾健脾、活血补血辅以安神定志,再加以五味子和石斛为特点,组成复方Ⅰ,主要药物有:茯苓,牛膝,地黄,肉桂,苁蓉,远志,菟丝子,当归,五味子,石斛,杜仲,巴戟天,黄芪,白术,石菖蒲,柏子仁,补骨脂;复方Ⅱ主要药物为复方Ⅰ去掉远志,五味子,石斛,菖蒲及柏子仁。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购自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1.1.2 主要生化试剂

尿素试剂盒(批号:D061171)、肌酸激酶试剂盒(批号:0061135-2)、葡萄糖试剂盒(批号:D060441)、肌酐试剂盒(批号:0061128)、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批号:D060251)、白蛋白试剂盒(批号:L061081)、甘油三脂试剂盒(批号:D051161)、胆固醇试剂盒(批号:D05113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批号:006092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试剂盒(批号:0061130)、皮质醇试剂盒(批号:20043401627)。

1.2 实验仪器

大鼠跑台,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库尔特血细胞仪,ACCESS免疫测定仪,酶标仪,分光光度计。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饲养及分组

所有动物均在室温(25±2)℃,相对湿度50%~60%的实验室内饲养,10只/笼。供给常规颗粒饲料和白开水,自由饮食。动物进入实验室后,适应环境喂养一周,进行跑台实验筛选三天,每天以15m/min的速度跑20min。最后一天筛去不能跑大鼠,留60只随机分成对照运动组、对照安静组、复方Ⅰ运动组、复方Ⅰ安静组、复方Ⅱ安静组、复方Ⅱ运动组各10只。

1.3.2 动物训练模型

运动组大鼠每周训练5天,共训练5周,最后一天进行力竭运动。训练方案见表1

根据Bedford等对大鼠最大摄氧量的测定研究[2],力竭运动是以坡度5℃,26.8m/min的速度跑至力竭,力竭判断标准连续给予大鼠电刺激,大鼠不继续跑动。安静组不做任何运动。

2 实验结果

2.1 复方对大鼠力竭运动时间的影响

复方Ⅰ训练组有4只大鼠运动了8小时,仍未见力竭现象,我们终止了运动,由此可见,复方Ⅰ有较好的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从上表可知,复方Ⅰ训练组的力竭运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长于对照组,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复方Ⅱ组的力竭运动时间虽比对照组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

2.2 复方对大鼠体重及食欲的影响

从正式试验训练起对大鼠的每日体重及每日的食量进行称量,并对称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经五周训练及最后一天的力竭运动后,将不同组所有大鼠每日的体重、食量(每克体重的大鼠每只所食的食量)平均,然后将每日的平均体重再平均后得到上表中的平均体重,经统计分析,发现用药Ⅰ训练组平均体重最轻,并与对照训练组大鼠的平均体重有明显的差别。同时用药Ⅰ安静组的体重也较其它安静组的体重要轻,说明复方Ⅰ有控制体重的作用。从大鼠的平均食量来看,用药Ⅰ组大鼠的食量少于其它组,并且用药Ⅰ安静组大鼠的食量与用药Ⅱ安静组大鼠的食量有明显的差异。但从平时的训练以及运动能力来看用药Ⅰ训练组的能力并未降低。

从体重增加趋势结合训练前体重和最后一天力竭运动后的体重的差值来分析,可以发现用药Ⅱ安静组的体重增加最多,用药Ⅰ训练组体重增加最少。各安静组相对于对应的训练组体重增加的较多。从结果分析来看,用药Ⅰ组有抑制食欲和降体重的作用,但对训练能力没有影响。

2.3 复方对大鼠血中生化指标的影响

从实验结果来看,用药Ⅰ训练组力竭运动后即刻(Ⅰ即刻)血糖浓度明显高于对照训练组(0即刻)及用药Ⅱ训练组(Ⅱ即刻)力竭运动即刻的血糖浓度。其浓度大小为Ⅰ即刻>Ⅱ即刻>0即刻。说明药Ⅰ可以明显提高血糖的储备。因为长时间运动时,血糖下降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说明药Ⅰ和药Ⅱ能延缓长时间运动后疲劳的产生。从其对运动能力的表现也反映了运动能力的加强。

Ⅱ即刻组大鼠血中肌酐(CREA)的浓度明显小于Ⅰ即刻和0即刻组,说明药Ⅱ对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从脂肪代谢来看,Ⅰ即刻组血中总胆固醇(CHOL)浓度明显低于Ⅰ即刻和0即刻组,其浓度大小为Ⅰ即刻

结果分析,各安静组比较,药Ⅱ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药Ⅰ可明显提高肝糖元及肌糖元的含量。其它各项指标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运动前的较高的糖原储备可以减少运动中运动肌对血糖的利用,对于维持运动中血糖的稳定,延缓运动时低血糖的出现,推迟运动疲劳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因此药Ⅰ能提高糖原储备对抗运动疲劳有重要意义。

经16小时的恢复后,对照训练组大鼠血中的总蛋白、总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用药Ⅰ组,肌酐浓度明显高于用药Ⅱ组,而低密度脂蛋白高于用药Ⅰ及Ⅱ组。药Ⅰ训练组大鼠血中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训练组和药Ⅱ训练组,药Ⅰ训练组大鼠在恢复后肝糖元的储备明显高于其它两个训练组。说明药Ⅰ能明显提高糖原储备,运动时糖供能增多,有助于节约蛋白质,减少蛋白质的分解。

2.4 结果分析讨论

运动疲劳的症状与中医的“虚”相似,多以脾肾虚为多见。肾藏精,主骨生髓,是体力产生的原动力和源泉。脾主肌肉,与运动关系密切。所以补肾健脾类中药在消除运动性疲劳中被广泛应用[3]。

从我们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倍力方的统计结果来看,亦是以补肾健脾为主。故在实验分组时,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具有倍力、增力等类似功效的方剂中使用频率前20位的中药进行重新组方组成复方Ⅰ,将其中具有补肾健脾功效的中药组成复方Ⅱ。

从实验结果来看,复方Ⅰ能明显的延长力竭运动时间,从其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来分析,力竭运动后经16小时的恢复后,复方Ⅰ训练组大鼠在恢复后肝糖元的储备明显高于其它两个训练组。说明药Ⅰ能明显提高糖原储备,运动时糖供能增多,有助于节约蛋白质,减少蛋白质的分解。复方Ⅱ即刻组大鼠血中肌酐(CREA)的浓度明显小于Ⅰ即刻和0即刻组,经16小时的恢复后,对照训练组大鼠血中的总蛋白、总胆固醇浓度明显高于用药Ⅰ组,肌酐浓度明显高于用药Ⅱ组,而低密度脂蛋白高于用药Ⅰ及Ⅱ组。说明药Ⅱ对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本实验复方Ⅱ以补肾健脾药为主,复方Ⅰ除有复方Ⅱ的药物外,还有远志,五味子,石斛,菖蒲及柏子仁这几位药材,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这五味药有助于提高糖原储备,且对体重有控制作用。故下一步的实验欲将这五味药做为一组,与全方相比是否有控制体重和提高糖原贮备作用。经后期实验证明,这五味药有明显的降体重的作用,但对提高糖原贮备方面单独使用不如与补肾健脾药一起使用效果更好。从中医理论上分析:《石室秘录》云:“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血不能运行,故痰生之”。盖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正常,水谷精微得以输布周身,营养四肢百骸,脾虚失运,精微不化,湿聚痰生,脂积瘀阻。且痰湿瘀脂皆为阴邪,非温化则难以消其邪。在本方中的远志,石菖蒲均有明显的化痰去湿的作用。因此这五味药有明显的控制体重的作用。

通过此实验发现,力竭运动后的大鼠已达到极度疲劳的状态,但经16个小时恢复后血中生化指标基本正常,说明大鼠的恢复能力也非常强。比较所测的所有生化指标,GLU、BU、CREA在力竭后即刻反映十分明显,可做为监控疲劳状态的主要生化指标。

参考文献:

[1] 缪爱琴,武露凌.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倍力类方剂的整理及用药特点分析. 中医研究,2007,20(11):50-53.

第6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3+2”高职 药剂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139-02

“3+2”高职是指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利用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五年制高职前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但后两年高职教育阶段必须在高等学校举办的教育形式。中职教育的前三年中有两年在校学习,后一年进入企业实习与工作。基于这样的安排,“3+2”高职生接受教育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及教师实施教学的方法与要求都有别于普通全日制高职生。笔者在教授“3+2”高职生药剂学课程时,基于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选用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一、根据“3+2”高职生的认知水平安排教学内容

(一)有针对性地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学生在进入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都会带入其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即学生的认知水平。“3+2”高职生在中职前两年的学习中,一般已经学习过药学基础和制剂工艺技术这两门课程,对药品生产GMP要求及液体制剂岗位工作特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一年的实习与工作经验,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产中也可说已经能上岗。因此,尽管“3+2”高职生与普通全日制高职生使用相同的教材,我们也应根据“3+2”高职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理论教学内容和侧重点。比如,介绍教学内容中的“表面活性剂”时,不仅侧重于介绍“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更注重于让学生理解“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与实际产品的联系及使用中表现出不同特征的缘由。对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这部分内容,在教学中不停留在原有化学反应类型的介绍,更侧重于将化学反应类型与实际产品发生的不稳定性变化相联系,并要求学生联系各自的学习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以强化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的联系性。

(二)合理安排实训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如学生中职时已经学习过GMP仿真实训,所以在“3+2”高职生阶段,可以省去该内容的学习,并将课时补充到乳剂、混悬剂的制备上。另外,为了增强制剂车间“入场”训练的有效性,在教学时,不应让学生像是走过场一样完成这个流程,而是深入介绍入场操作对生产的重要性及不同产品对生产环境和人员入场的不同要求,并对每个学生各自完成“入场”训练进行严格的考核,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二、根据“3+2”高职生的需求选用教学方法

学生的需求主要是指学生对即将学习内容应有的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动机。学生的需求关系到学生能否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并能坚持往下学习。选用何种教学方法,应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

尽管“3+2”高职生知道知识与学历在就业中的重要性,但是,与普通全日制高职生不同,他们自学能力和课堂自我调控能力都比较差,学习容易困倦,目标不明确。经过调查,大部分“3+2”高职生经过一年的中职阶段的实习与工作后,返校学习的直接动机是他们意识到学历与专业知识在当今社会的就业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专业知识的掌握对职业资格和上岗证考试通过的影响,也是他们重视学习的另一个原因。以上这些返校读书的理由与大多数中职时的那些学习成绩差、中考落榜、家人逼迫等被动理由相比,会促使他们在学习上更主动。更重要的是经历过一年的实习和工作的较为严格的考验后,学生会更加懂得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不同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就形成了不同的需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情景教学法。例如,在进行“入场”训练、常用灭菌法及包衣的授课时,可分别采用学生讲授或示范,教师总结和情景教学的方法。在“入场”训练中,分别邀请一位在药店实习的学生和一位在药厂的学生进行“入场”训练,由其他学生观察并发表个人意见,教师进行总结。一方面让有经验的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另一方面使教学过程更为形象化。再如,在“包衣”教学中,在讲课前,可展示同一人化妆前后的相片,很明显,有一定社会经验的学生就能说出是化妆的效果。教师进行总结:化妆可以遮掩脸上的瑕疵,可以让人变得更加漂亮。接着教师讲解化妆的基本流程,介绍完后,直接引入“包衣”内容的介绍。在比较中,学生就会觉得“包衣”简单,经过形象的介绍后,在技能训练中,学生操作的能力和兴趣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二,案例教学法。可设计有职业活动导向的案例,从案例中导出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例如,“常用灭菌法”是较为枯燥的理论内容,在讲解这一内容时,笔者为了让学生重视该内容的学习和理解该内容的重要性,以“欣弗事件”(2006年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影响了制剂灭菌效果,导致11人死亡)为案例来进行教学。在讲授内容之前,让两位在药厂实习过的学生讲解自身经历。一位是因为在送物品过传递窗时,没有进行灭菌而导致生产岗位的药品污染,造成一定的损失的行为。另一位学生介绍因为灭菌不完全而导致企业接受罚款的行为,采用现身说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两位学生的经历,是笔者在授课前与学生沟通时得知的。

第三,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一次成功的课堂,离不开教师有效的教学导入。在进行教学导入时,较常用的是问题式导入方式。比如,讲授固体制剂的制备工艺时,可先设计如下思考问题:固体制剂工艺的共通点是什么?哪个环节是保证药物含量均匀度的操作?物料的什么性质主要影响产品的剂量准确?然后以散剂为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问题的讨论和思考,自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中,使其自觉理解和掌握知识。

第四,动态启发式教学法。药剂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纯理论、静态图片或实物照片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动态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的搜索手段,播放片剂制备、胶囊剂制备、粉碎过程等视频,使以往“死板”的图片动起来,让学生直观接受知识。

综上所述,在“3+2”高职药剂学教学中,只有根据“3+2”高职生的认识水平安排教学内容,并且根据“3+2”高职生的需求选用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郁华.学情分析:教师新的教学基本功[J].教学与管理,2013(8)

[2]陈智娴.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职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海峡药学,2011(4)

第7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107-01

学生实习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由从单纯的基础理论学习转化成实践过程中的特殊阶段。我院药剂科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每年都肩负着学生实习带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医院制剂是学生在药剂科实习的必修内容。怎样保证完成学生的实习任务,如何抓好实习学生的学习管理,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使学生的后期毕业实习与前期理论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快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达到实习的目的已成为当前的新课题。笔者就近几年的制剂带教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报道如下:

1 制定制度,加强管理

1.1 成立带教小组,实施实习指南

首先成立以制剂室主任、组长和各部门负责人为主的带教小组。然后根据我院生产厂房、制药设备、生产能力、生产剂型等实际情况,结合各学校的实习要求,制定本医院《制剂实习指南》。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进一步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明确自己应了解什么、掌握什么、达到什么目的,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1.2 加强组织纪律,严格规章制度

在实习期间,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强弱关系到实习能否顺利完成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办好请假、消假手续,实行上、下班打卡制度。每在一岗位实习完毕后,由带教老师根据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写上评语,作为实习结束后评优的依据。

2 岗前培训

我院制剂室相当于一个中小型药厂,内有各种制药设备、电源设施、压力容器等,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每批学生到岗前,我们首先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医院和制剂概况、实习指南和要求、洁净区管理和安全生产知识。帮助他们尽快熟悉、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明确实习目的和要求,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中去。

3 加强“三基”训练,提高实习质量

医院制剂实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合理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习了解和掌握医院制剂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从而达到实习的目的。

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训练,是整个实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只有反复运用,才能使学生牢记这些基本知识,才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对“三基”运用自如。在“三基”训练上,要求带教教师在学生到岗时,将本岗位的理论知识、工艺操作规程、运用要点事项详细传授给学生,帮助解答学生在实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带教老师按照实习指南、实钢的要求,言传身教,多做示范,有意识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尽可能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做到放手不放眼,不断丰富学生的实操经验。例如在片剂的实操过程中,笔者首先向学生讲述制备片剂的生产全过程和注意事项,重点讲述颗粒制备的要点。制软材时要求学生掌握每次加乙醇的浓度,多次接触药物,用手感受对药物软材适中度的要求,从中体会制粒的全过程。在配制氯化钾溶液时,告知实习生该制剂的配制要点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根据工艺要求,自行对工作台进行消毒,自行选择衡器、量器,计算、称取处方药物所需量,进行配制和清场。学生经过溶液全过程的配制,提高了实操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制剂实习,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掌握一种或多种的制剂产品生产过程,为今后走上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8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领域从事药物制剂与剂型制备、药物分析检验、质量鉴定、药房调制剂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1]。笔者通过对近五年的药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近一半学生毕业后在药店或者是药房工作,而在校学生中,以13级三年药学为例,选择医院药学方向的占81.50%。根据学生就业的需要,我校建立了模拟药房,以期在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建立模拟药房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药学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要求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后,能够将所学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笔者通过在各个企业调研,发现部分学生适应企业的文化、环境、设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学生反映在学校实训中没真正接触过这些东西,刚开始会感觉很陌生。模拟药房是一种新型的实训场所,它是通过模拟药房的设施、条件等来弥补学生实训的不足,从而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2]。

2.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将来药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的方向有医院的药房、药店、药厂等等,为了更好地将学生所学与职业岗位工作群相联系,学校开设了模拟药房,将模拟药房与各门课程的实训项目相衔接,将模拟药房与学生将来的工作零距离对接。

3.完成有关课程实训课的需要

一直以来我校的药学实训中心难以承担我校药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关《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ood Supply Practice,简称GSP)和《医药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有关药品零售营销实战演练、《医院药学》课程中有关医院药房的实训课程等有关的药品零售和药房药品摆放、药品的维护等实训课程,自从2015年3月份药学实训中心建立了模拟药房,补足了药学实训中心不能承担有关药品零售类实训课程的“短板”,完善了药学实训中心的职能。

二、模拟药房在高职药学专业各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1.模拟药房在药理学中的应用

模拟药房是模拟医院药房或者药店的设施配置,在货架上摆放药品,所不同的是摆放的药品是空盒和空瓶,里面放置有说明书[3]。比如,在讲解抗生素这一章时,可以模拟实际工作场景,一个学生扮演患者,另一名学生扮演药师,老师设置具体的问题,患者描述自己的病情,由药师根据病情推荐药物,说出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并说出推荐此药物的理由。最后,大家在一块交流,老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总结。药理学中药物很多,名字复杂,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记忆,教师每讲完一章,可借助模拟药房这个平台来实现。比如讲完调血脂药后,让学生在模拟药房查找此类药物都有哪些,他们的商品名都有哪些,因为很多药物的商品名学生并不是很了解,比如硝苯地平商品名是心痛定,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药物。

2.模拟药房在药事管理中的应用

模拟药房是药事管理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药店经营的资质,药店的配置和设施,药品的陈列和摆放[4],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等都可以在模拟药房中进行讲授。比如,在介绍药品的包装和说明书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各个药品说明书的区别和共同点,然后讲解,使学生记忆深刻。

3.模拟药房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药物化学课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典型药物的理化性质来解决药物的调剂、制剂、分析检验、贮存保管等实际问题。因此,在讲解药物时,对于贮存保管这一块可以让学生来模拟药房实践,让学生了解,药物的理化性质与药物的贮存保管是密不可分的。

三、模拟药房的应用成效和不足

模拟药房作为新型的实训场所,不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且通过情景设计,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5],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但是,模拟药房中的部分设施仍需完善,而且内部设施的管理和保养需要专人负责。

四、讨论

第9篇:药物制剂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GMP仿真系统;药物制剂技术;职业教育

《药物制剂技术》培养目标是适应药品生产、质检及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该课程具有牵涉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等特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观察技能、操作技能和应变技能的培养。药物制剂GMP 仿真系统整合了数字技术与教学素材,建立新型的综合化教学资源,已经成为现代制药技术类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该软件满足了教师授课、学生自学和综合考评的多项要求,开创了“统一资源、多向仿真”的新模式。因此,该仿真教学系统应用在《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有利于推进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

职业教育要推进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就要建立有利于调动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机制,采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应加强创业精神教育,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使职业教育教学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需要。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促进“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转变,使被动教育转为主动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一块黑板、一张嘴、一支粉笔”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求,特别是实训教学的开展。药物制剂GMP仿真系统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有助于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因此产生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地提高教学及实训质量。

二、学生一人一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药品的生产要严格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

许多医药职业院校开展药物制剂GMP 实训课程,部分院校还投巨资建造了实训车间或基地。由于班级和学生较多,实训车间里的设备资源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严格按照GMP要求熟练每台设备及岗位的操作。建设实训基地可以从硬件上解决学生GMP 实践的问题,但是耗资巨大,不可能满足教学所需的全部要求,而且进行实践需要模拟正式的药品生产,造成巨大的浪费。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 管理,鉴于企业机密和管理方面的原因,一般不欢迎学生参观实践。即使到企业实地学习,也只能浮光掠影地参观一些厂区和设施的布局以及一些无关紧要的工艺流程,基本不可能进入洁净区进行实地操作。此外,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更新较快,还会导致学生技能的滞后性。 药物制剂GMP 仿真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它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仅仅是图像、文本、视频、3D 模型的演示,而该系统将以上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并且能够使这些要素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地运行。学生仿真练习汇总了片剂、胶囊剂、小容量注射剂以及工艺用水系统、净化空调系统的三维仿真操作,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车间场景,克服了实践教学安排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缩短了学生理论学习与生产一线对接的时间。同时,整个系统连接网络运行,因而具有快速升级、更新的功能,弥补了课本内容滞后的不足。

三、丰富教师教学内容,方便教学工作

药物制剂GMP 仿真系统起到了一个学习包的作用,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为学生预习、复习和自学提供了多元化的内容。仿真考核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理论知识培训模块、各环节动手操作练习模块和实战考核模块。系统允许教师通过服务器进行考卷、案例、场景的设定,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仿真操作的测验,达到教考分离的要求,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工作。

四、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学生管理

药物制剂GMP 仿真系统运行需要网络支持,因此可能会出现某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网络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加强学生管理。可以利用适当的屏蔽软件防止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还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布置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与医药相关的知识的任务。或者采取奖励措施,比如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完成实训考核以后允许学生自由上网,从而使学生寓学于乐,提高学生仿真实训的兴趣,提高教学及实训质量。